历史学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历史学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历史学研究

篇1

(二)市场影响,就业困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教育界所受冲击也愈加明显,而与市场疏离、以基础学科自命的历史学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历史学专业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难。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在市场大潮下,历史学不是显学,由于跟经济挂靠不紧,历史学相较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而言,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第二,社会能够提供的对口专业岗位稀少。由于文史哲分家,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无法从事新闻、记者等相关工作,多数从事师范教育,少数进入文博单位。由于毕业生逐年增加,师范岗位吸纳能力有限,文博单位又号称“清水衙门”,历史专业毕业生处境十分尴尬。第三,由于国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缺口大,国家对这些学科不断增加投入,而对于历史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则投入不多,这也导致了历史学教学质量滑坡,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综上种种原因,导致历史专业学生在就学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求职焦虑感增加。由于他们普遍对就业前景不看好,因此很难潜心专业学习。为了给求职增加筹码,很多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选择其他热门学科学习,或者为跨专业考研孜孜以求。部分学生为了专心学习其他专业,甚至不惜以逃课为代价。种种现象表明,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授课老师因学生心不在焉而降低教学热情,学生因老师“冷淡”而疏离专业学习,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是目前大学历史学教学的普遍现象。此种现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三)结构失调,专业让步

由于市场等因素,导致大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备受争议。争议焦点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专业课比重不合理。就历史学而言,传统历史学教学文史哲并重,但是当下历史学教学由于1952年大分科后,历史学与文学和哲学愈走愈远,且由最初的疏离感增加变成今日的壁垒森严,基本上历史系不会设置文学和哲学课程,中文系和哲学系也不会专门设置历史课程。由于课程设置以及壁垒问题,很多学生想要去外系听课也变得不够顺遂。除了不合理的文史哲壁垒问题,仅就历史院系的专业课设置而言,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课程门类众多。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公共课、通选课,这些课程对于讲课内容、讲课形式、考试方式都有不同的要求,不仅让学生无所适从,授课老师也常常不知所措。第二,专业课让步于公共课。近年来,由于出国热和就业导向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疯狂学习外语,甚至逃课学习外语或第二专业。其中部分学生固然是为了早日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即便是这一原因也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由于公共课设置较多,专业基础课不得不给公共课让路,这就造成专业课课时不足,导致学生工作后认为大学教师传授有限,不敷使用,因此产生埋怨情绪。虽然说毕业生工作中表现出的知识储备不足未必是因为大学专业课设置不足,但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说明了专业课对于毕业生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

(四)形式单一,讨论不足

这里说的是授课形式。从目前的状况看,大学历史院系本科教学中一个明显的通病就是灌输为主,缺少师生讨论机制。有些老师认为讨论课属于研究生阶段授课模式,大学本科生尚处于知识接受阶段,不适合讨论。另一部分人认为师资力量不足,且大学虽有图书馆,但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复本资料。此外,多数大学的古籍资料室对本科生限制开放。这些因素客观上限制了大学本科教学讨论课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以上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大学图书馆复本不足,古籍资料室拒绝对本科生开放,这些确实不是朝夕可改的现实问题,但是这些不能成为讨论课缺失的借口。有些老师认为讨论课就是事前布置书目,令学生课余阅读并做笔记,课上进行讨论和分析。其实授课教师可以将某个案例布置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力所能及地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讨论,这样既让学生参与了思考,又避免了一味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和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灌输式教学是最不为学生所接受的模式。学生最不愿意接受的便是老师在课堂上“阅读”PPT课件,或者照本宣科。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少学生会选择睡觉或其他方式逃避学习,部分学生则直接逃课。由于各学校针对逃课实行了点名制,学生逃课会造成课程考试不及格,并直接影响学生毕业以及就业,从而减少了学生迟到、早退甚或逃课的现象。但是,这是一种好的办法么?显然,这种办法将本已疏离的师生关系变成对立关系,其损害的不仅是某个老师的个人形象,而且是一代年轻人的求知热情。

二、改进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的警钟已经长鸣,关键是多少人听到了这种声音,又有多少人是充耳不闻,甚至不以为然。笔者揭出这些问题并非要鼓吹整体改革,事实上,大规模的整体改革不仅耗时长久,且效果也未必如预期一般理想。所以,与其将美好愿望寄托于整体改革,不如从实践上努力改进历史学教学。为此,笔者提出如下三点意见:

(一)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增加教学水平考核比重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一般由国家制定,这一制度如果能够重新考量,那自然是意义深远,但是这种改革恐怕呼声远大于行动,因此对于高校来说,不如采取更实际的行动,比如增加教学水平的考核比重。事实上,每个老师都有教学热情,都希望自己的课程能够受欢迎,而教学质量下滑,跟我们缺少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相关。由于缺少这个机制,所以很多老师在无科研压力时对教学得过且过,有科研压力时则以科研过重而对教学敷衍塞责,从而失去了责任心。因此,当务之急是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鼓励老师拿出足够的时间专心教学,并对执行不力者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历史学教学水平。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学和讨论“平分天下”

就课堂教学而言,应改变照本宣科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将西方自小学就开始实行的讨论课引入大学课堂。每次上课教师都要准备一个案例,事前将案例所涉及的相关资料的收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公共网络、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阅读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安排10~20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对学生的评价和分析进行再评价,剩余时间再由教师进行历史事件脉络梳理,最后将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以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这样既兼顾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为配合开展课堂讨论,学校应将资料室对本科生开放,同时让老师提供课堂教学案例中的参考书目,由学校购买足够多的复本。同时,大力拓展网络教学平台,将部分参考书的电子文本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以便学生下载使用,及时阅读和讨论。

(三)增加专业课程,减少辅助课程

4年本科教学时间,对于历史学教学来说,非常有限,所以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课程设置应该以专业课程为主,同时增加断代史课程。目前的现实是,首先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变成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两大主干课程,课程设置的时间最多;其次是专题课以选修课模式出现,对于两大主干课程而言是辅助课。但是由于灌输式教学以及通史课自身的局限,导致很多历史问题无法在课堂提及,部分争议性问题也无法呈现。这种两大主干课大包大揽的课程设置模式引起很多师生的不满。笔者认为,可以缩短两大主干课程的课时,将两大主干课程变成通论性课程,主干课主要是通过提纲挈领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历史概况。在主干课之外,学校应大量设置断代史课程,将具体问题放在断代史中进行细致分析,增加断代史课时,这样不但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有助于授课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讲出水平、讲出特色,可谓相辅相成、教学相长。

篇2

一、高中历史兴趣学习法

伟大的“世纪伟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高中历史的学习也离不开兴趣。

无数的经验已经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去历史的学习兴趣,想办法让自己喜欢上历史,只有喜欢了,我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历史、去记忆历史、去探求历史的精髓,才能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中历史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要想仅仅利用高中三年的时间就全部记住,那确实是非常难的,而且历史是非常繁杂的。且每朝每代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我们这些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彻底的学会、记住并学会历史,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历史就是历史,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因此如果对高中历史没有充分的兴趣,仅仅靠死记硬背来记住历史事件,那要想学会高中历史简直是难如登天,不但会浪费我们大量的课余时间,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很难让我们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者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入手,逐渐培养自己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高中历史就会事半功倍。

二、高中历史信息化学习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我们这些高中生对于网络都不陌生,而且大多都有自己的电子产品,浏览网络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青年的一种乐趣和娱乐方式。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让我们在网上休闲娱乐,其实我们在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便利之处,高中历史的知识点非常多,但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一概而过,让我们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由于不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所以就很难记住这个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这是我们学不好高中历史的问题所在,但现如今网络科技非常发达,所有的历史事件网络上都有,对于高中历史课本中讲解不是特别清楚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在课余事件通过网络找到事件的具体经过,这样了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记忆这些事件就会非常容易了。

高中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单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我们在课下认真看书、背诵就能学会的,高中历史的零碎知识点实在太多,各种人物、事件、地点、时间,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要想清楚的记忆来不混乱实在难之又难,加之对于历史事件又不太清楚了解,记忆起来更是困难,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历史知识,在网络上阅读历史故事,让我们可以将整个身心融入到历史故事的海洋中,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记住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学好高中历史的目的。

三、注重历史的连贯性

高中历史的难学之处在于各种历史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交叉重叠发生的,因此记忆起来就有些困难了,其实历史是非常有规律的,完全都是按照时间发生先后顺序而来了,掺不得半点假,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让自己在心里对各种历史事件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利用课余事件梳理整个历史事件,历史永远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只需要找到其中一个时间点,就可以把所有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这样我们记忆高中历史知识就会非常容易了,而且还不容易记混,及时有哪个知识点记不住了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我们只要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顺藤摸瓜从而将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都梳理出来了,学习高中历史一定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的记忆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利于我们学好高中历史。

参考文献:

[1]古红兵.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陈金乡.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张亚娜.谈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114-115.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内蒙古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以新课标为主体,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我建构,要求教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而实现历史教学真正围绕学生展开,不仅需要教师有精深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需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处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式,理解并调动他们的兴趣点。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切感受到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同时,高一阶段正是学生简单逻辑思维向深层逻辑发展的过度时期,初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知识掌握要求等都与高中阶段有极大的不同,迫切需要在一段高中历史学习后了解其学习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便捷的获得大范围的基本信息。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一所高中高一文科班全体学生,人数为270人,回收问卷245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227份。问卷调查的工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关于历史学习的态度,关于历史学习的情况;其中有包含一些具体的方面,如满意度调查、学生期望调查、学习方式调查、学习态度调查等。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学习态度

1.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课”的兴趣

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还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只有7.9%的学生明确表示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是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43.2%,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表示一般,可知学生心目中的“历史”和“历史课”是还是有差距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历史”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一般从影视作品与历史小说中得到,因此兴趣很浓;而高中生所学的“历史课”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线索,不仅要记忆时间、地点等历史史实,而且要深层次挖掘历史发展的脉络,联系政治、经济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角度解读,与其想象中的历史相距甚远,因此越来越没有兴趣。喜欢历史课的学生认为“本身对历史感兴趣30.8%”、“开拓知识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8.2%”是主要原因,22%的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是“为了升学考试”;不喜欢历史课的原因主要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55.9%”、“历史教师讲的课枯燥无味29%”。

2.对自身历史学习状况的评价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现在的历史学习状况不满意为67%,而满意的学生仅占11.9%。说明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历史学习状况存在问题,并期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变。

3.学生对高中开设历史课的认识

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历史是很有必要的,70.5%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有用,如果高考不考历史,仍有33.5%学生认为有必要继续学习历史。超过75%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有帮助,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学习政治或地理、语文等学科有帮助。

4.学业负担

调查表明仅有22.5%学生认为与其他课程相比历史课的学习负担比较重,甚至有27.8%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的学习负担较轻。将近一半的学生能在半小时左右完成历史作业(48.5%),由此可推论,学生的学业负担是适中或稍轻的。同时,有54.6%的同学“会为你感兴趣的历史问题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并喜欢通过“由自己查资料获得63.4%”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多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往有研究表明,历史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但本次调查结果与该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课改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探究和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兴趣得以发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二)学生期望的历史学习方式

1.学好历史的方式

大部分学生认为仅仅靠“死记硬背课本重点11.9%”是不能学好历史的,要从“理解历史问题63.4%”、“多读书15.9%”入手,才能学好历史课,因此教师不仅要讲授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解现象背后的逻辑,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或问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期望的学习方式

学生对“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相结合64.8%”和“小组合作53.7%”情有独钟,因此教学不再是老师的独奏,也不再是学生的单打独斗,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学生互动,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完成的效果;小组合作不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互帮互助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实现学生培养的社会化。学生“喜欢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中“查阅资料或阅读图书”占41%,目前教师布置历史作业更偏重于练习题,学生的作业包括练习册、单元测、报纸、活页以及背诵任务等,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而非问题的解决和探究,因此班级图书角与学校的图书馆应适当的增加历史读物,方便学生查阅。

3.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对学习内容不理解63%”,学生对学习内容不理解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辅阅读资料较少、教师没有抓住重难点问题等,同时也与新课改以专题形式出现,以问题解决形式设置有关系,因此采用多种形式来教学就非常有必要。

(三)课外知识

1.历史知识的来源、途径

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上老师的传授(71.4%),课外阅读仅占20.7%;而课外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和自订杂志报纸(56.4%),学校图书馆仅占7.9%。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少,而且很多学生不知有图书馆或具体的地址。

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手段更加方便快捷,7.9%的学生经常浏览关于历史方面的网站,61.7%学生偶尔浏览关于历史方面的网站,因此应适当提倡学生通过网络扩展历史知识,解决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2.课外知识的获得

将近60%的学生会选择除课本外的历史读物,认为可以增加知识量,同时有40%的学生认为只学习考试必需的就可以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历史读物,老师及家长的推荐也占相当比例(16.7%)。而选择去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借阅历史读物同学仅有31.8%,从不去和想去没机会的同学占65.6%。

(四)W生学习方式

1.课前预习

学生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准备阶段,每次历史课前都预习的学生仅占26.4%;偶尔预习的学生将近百分之六十,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师应该帮助这部分学生制定历史学习的计划,消除惰性;从不预习的学生就需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计划性。

2.学习方式

记笔记是一种学习组织策略,经常记得学生占65.6%,偶尔记笔记的学生与经常记笔记的学生将近百分之九十,从不记的同学仅占10.6%,说明学生上课听课情况较好,需要教师加强从不记笔记学生的学习;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课后会对所讲课程进行复习巩固。

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形式主要有“参看资料35.7%”、“独立思考29.1%”,直接照抄答案的学生也占相当一部分(18.5%),一方面是学生存在惰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一部分音体美学生做作业时间较少。教师平时测试方式多为口述(52.4%),说明教师要用相当一部分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抽查。

(五)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1.对老师课程满意度

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历史课程感觉满意,有14.1%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课程不满意,32.6%学生认为说不上来满意与否;有53.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讲课方式生动形象,24.7%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方式枯燥无味;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生动有条理占36.1%,有趣却凌乱占31.7%,认为照本宣科的占11.5%;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从不补充”和“补充太少”的课外知识占33.5%。

说明教师仍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手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着手自己的教学,时刻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才能组织好教学,教好学生。

2.学生的期望

学生期望老师讲课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占45.8%要求,划出重点的学生占40.5%,探究式教学就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式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生的思维惯性,画重点仅仅是找到重点,但是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自我发现重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四、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式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的高一历史学习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讨论问题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有待增强

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首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要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课后练习等各个环节要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和提高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课程的学习,这个过程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加对历史感兴趣

其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一定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本,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唯一形式;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九零后或零零后的个性发展需要,树立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意识。

再次,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人类的本能就是追求更新更好,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讲授过程要新,讲授内容要丰富,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去思去探究。教师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常常更新,向学生展示研究前沿的问题,把教、学、应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看到未来自己从事历史研究的可能。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改进

教师的教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只有学生把知识通过学的过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才算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索每个学生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策略。历史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法、技巧、步骤及其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心理调控过程,它既体现为外显的学习方法、技巧,更主要体现为内在心智活动过程。 历史教师可侧重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如复述策略,主要包括重复、抄写、做记录、划线等;如精细加工策略,其中有好多被人们称之为记忆术。对于一般的学习,记忆术是一种有用的精细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等。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资源有待增加

现在高中教育侧重理科教学,本身重理轻文。由于文科学习的特点,实现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式教学要求有更多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地方性学校本身资金的不足很难具备丰富历史资料的学习条件,地方政府和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地方性高中图书资源平台的构建,作为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国家图书馆资源、CNKI等下载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

(四)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有待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从仅仅掌握知识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从规范学生的学习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要与时俱进。首先要以关注自己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其次教师要从满堂灌向探究式教学转变,把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终极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效率、效益与效果。先进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教学技术能力,多种形式实现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篇4

一、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精心设计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设计要做到“三个要”。一是要根据高中历史课的内容安排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工作,这是设计学案最为根本的思路;二是要以从文本中提炼出来的学案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活动过程为基本线索,还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和本课时的训练目标来设计学案;三是要潜心研究,准确解读历史教科书,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对文本教材进行整理加工、开发利用,从而形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内容鲜明、条理清楚的、过渡自然的学案。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课型、不同的学段,设计出理想化的学案。

(二)讲课精练高效

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应把握在3-8分钟,整堂课教师讲课最多不超过15-20分钟,要做到精讲、互动(包括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背诵记忆、动手练习等)有机穿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板书、三案(学案、教案(导案)、练案)等媒体的作用,力求课堂容量、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

我们的历史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杜绝走向习题化的弊端。在设计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授之以渔,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指导,积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听众的被动接受局面。精心设计学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一定要坚持执行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发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落实历史课堂的分层教学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今天的学案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层次化,体现出梯度化,设计学案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训练中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造出辉煌,这样学生会慢慢爱上历史课。

(五)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历史课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会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馈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达成预先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学案一般包括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主要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知识能力的要求。

(二)学习重点难点

告知学生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有侧重地去看,减少学生的盲目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应予以汇总分类,留到上课时再做统一解答。

(三)自主学习检测

以知识填空、知识问答p基本运用等试题形式对本课时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四)知识点拨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与拓展,主要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思路进行分析,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比较,并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

(五)经典体验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试题(高考、联考、模拟等试题)2-3道,让学生感知、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它由解题思路和答案两部分组成。

(六)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2-4个契合本课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先自学、合作学习,再自已动脑动手,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课堂反馈

对当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题目要少而精,点面结合,力求举一反三,符合高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四段八步”是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四个教学阶段各有两个教学步骤,一共八个步骤。

(一)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的独立学习。这一自主学习具体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就是在学习历史课程之前,教师根据学生提前预设的学案内容自主探究文本,在学案三维目标、学案重难点、学案方法的指引点拨下,再结合自身的文化底蕴,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以及网上查询等方法,与历史教材亲密接触,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的习题,初步整体感知文本。第二就是质疑,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不理解的问题标记出来,做好批注,以备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究

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阶段,分为两步:(1)对学――学生结对相互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指出错漏处,并相互启发,解决独学时的部分疑难。(2)群学――首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员各自提交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再解决部分疑难;然后,各小组将共同的问题提交班级研讨,进行更大范围的展示交流。

(三)评价反馈

学生在展示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完成学生的能力体系,形成相关技能。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突出历史知识的重点,突破历史知识的难点,让学生整理历史笔记,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

总之,在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案,多层次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依据学案导学,让学生实践、练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冯习泽.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初中历史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故事化教学提供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编排历史故事,把真实的历史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给师生。这种演绎历史的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将历史事实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述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学生就可以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小组合作过程中制作道具、服装和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等都要体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原始居民所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用具。比如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生产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种植蔬菜,住半地穴式的房屋。这两种类型的原始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就要通过小组演绎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编排一些小情节、小故事来体现原始居民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去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学生参与与合作,共同构建这样一种生趣的历史课堂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促进作用。又比如七年级下册中“贞观之治”这一课,学生也可以采取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讲述历史。学生们可以演绎“唐太宗”,通过小故事创编来表现唐太宗在选用治国措施的过程,并且列举出贞观之治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这种小故事表现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下贞观之治的历史概况以及唐太宗治国之道的方法,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起到帮助作用。所以故事化教学通过历史演绎的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更能帮助学生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三、课后交流历史故事

学生在经历课前、课中的历史故事性学习后,形成了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此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再次加强历史性认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达到对历史更加客观、深度地了解。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时,学生可以举出明清时代的历史故事,比如青花瓷制造的故事、李贽离经叛道的故事等。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教师要强调的是明清时代的经济、政治等的特点促使着这些故事、现象的出现,所以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交流达到这种认识也是一种历史学习的成就,通过现象反映实质,通过具体问题总结出历史概念。所以,课后交流历史故事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了历史事件这种现象性的问题,更给学生启发性的思考机会,到达对历史表象地总结性认识。从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教学而言,学生参与历史故事交流同时也给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间接地推动着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

篇6

从教育和考试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能力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能力的认识和要求也不 同。

教育几乎是伴随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蒙昧时代的教育尚未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其教育的内容 和目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和各种部族、宗教仪式中使人们掌握劳动技能和生活规范。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 、独、废疾者有所养。”[1]由于面对严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水平,氏族公社的教育行为对能力的要求, 只能是取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当然,一些带有精神文化特点的教育内容,如口耳相授的族史、神话传说等 ,其中隐约地含有对人类自身历史的认识成份,但其目的也是为了在精神上取得生存之信念。史载“三岁一考 功,三考黜陟,远近众功咸兴”[2]的状况;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贤与能”的衡量标准在于“功”,即在信念 和生存能力上足以为首者。

对蒙昧时代教育的认识很重要,实际上它是人类整个教育意识的朴素起源,正因为它朴素到极至,因而它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教育的实质。试想,在此之后乃至我们当代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生存、生活 的能力呢?

自产生学校教育以来,教育的面貌为之一变,人们对于能力的认识也大大地丰富了。

我国是较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据孟子说,夏朝就已经有学校,先秦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代的学校 教育。周代的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两种,这些学校都是教养贵胄子弟的场所。史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 ,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 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着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 学之道也”[3]。又曰“师氏掌以一@②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 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4]。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如教之“六艺”、“六德”、“六行”等等。

这个时期,人们对所谓“能力”的认识与要求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在教育体系上有很强的科目意识,如“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从能力的角度 看代表着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内容。科目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才的能力构成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其二,对能力的要求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从“离经辨志”到“知类通达”,九年五个阶段,各有其能力要 求的目标。“小成”阶段之前以“学”为主,也就是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教育内容,但其间随着知识的逐渐增 加而不断加强对“识”的要求。所谓“识”就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在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辨别事物的能力, 约束自己并指导社会行为的能力。“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显然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对 所谓“学”的要求是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而贯通,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其结构功能,这就绝非是死记硬背获 得的大量零散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内部的联系而重新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 “识”的要求是要识别各种社会现象,以明确的社会意识立身行世。

其三,在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上,都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意识,所谓“辨志”、“乐群”、“亲师”、“ 取友”、“强力而不返”,都代表了一种反映价值取向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生活能力。

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学非常重视对于能力的培养,始终没有把传授知识做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把 获得各种专门知识做为一种认识社会事物,参与社会活动的门径。如果用“学”与“识”来概括知识与能力的 关系,那么就应该认为,通过“学”提供一种认识基础。“学”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文明的具体内容 ,“识”则反映了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化、文明的理解、阐释、运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识”的要 求是认识与吸收,批判与改造,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没有“识”,“学”便成了毫无生机的东西。

这一点,在当时的私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史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5],这是指“学”的方面。 又说:“孔子以四教:义、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6],这是指“ 识”的方面。可见,孔子是通过对诗、书、礼、乐的教育达到义、行、忠、信的目的,也就是他的能力要求。 这便使儒家学派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条认识现实事物的途径,儒学之所以获得显赫的地位, 关键在于其“识”的内容得到了社会承认。当时的其它学派的接受传播也都带有这个显著特点。

早期的古希腊教育也认为“教育主要是一种实际的事物……是道德性和社会性的”[7],“只有当我们把每 个孩子都培养成好象是奉公守法的君王,训练他们从我们手中接过由同样原则支配的职责的时候,我们才能任 其自由发展”[8]。在这里,教育同样被认为是获取生存、生活能力的一种途径,有什么样的教育,通过何种知 识培养人,就会造成什么样的人才,即“一个人开始所受教育的方向将决定他未来的生活”[9]。教育如果不把 知识的传授和对人的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把锤炼人们的认识能力做为其根本目的,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早期人类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限制,还未能在能力培养 中注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人们注意到了应该怎样去生活,但是对为什么这样生活,生活 本身究竟是什么这类问题还缺乏认识。人们创造了历史,但对于历史意味着什么,还要从人们已创造的历史当 中去体味。历史编纂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了更 丰富的内容和新的课题。

我国是治史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以史为鉴的观念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史学还没有从巫祝神学当中分离 出来,史学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秦汉之后以至整个封建社会,我国的历史编纂绵延不绝,这在世界 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相随,重视历史教育也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秦朝的以吏为师,不足为训。两汉时期经史未分,但将《春秋》、《左传》、《谷梁》、《公羊》的学术 做为国家教育。私学乃至察举的内容,显然体现了“史”的地位,由于当时是从解经的角度治学,因而历史的 教育功能没有显示出来,“史、汉”之后,我国历史编纂学终于崛起而一发不可收拾,在史职圣神责任的驱使 下,各类史籍纷纷问世,其巨大成就如灿烂的星空,昭示着丰厚的华夏文明,也体悟着悠远的历史意识。史学 的教育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史识”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秦汉时期是移风易俗的时代,帝王和朝廷官员们做了一些文化重建工作,这与动乱后必然有一段收拾文明 的阶段有关。人称:“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 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 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 。”[10]当时的教育与选才皆从师法家法而出,但这时的经学传授已然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典籍,而是人们对历 史见解的一种反映。史载:“西京博,但以名流为之,无选试之法,中兴以来,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 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11]。另(太和四年)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 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 ,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12]显然,那时对于试图习经谋官者来说,仅诵经文、释经义已被 认为是“浮华不务道本”,而将经义融于德行者,方可牧民。所谓“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反映了人们从被 动地皓首穷经到把经义做为历史文明,从中汲取“德”或“政”的营养,为现实所用的转变,而如何去汲取, 如何施德政于民,则反映了一个人历史见识或者说能力。

魏晋以降,务实之风日开,史学作为正统文献而成为人们论学选才的重要内容。隋“仁寿三年七月,诏令 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13],唐初 秀才科即重史籍,史载“三史皆通者奖擢之”[14]。

科举以来,特重史识,朝廷也将史识作为评价入试者的标准,所谓“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 ,垂裕劝戒,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煜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国子学有文史 直者,宏文馆宏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 第……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15]。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史为试和以经为试有重大区别, 以经为试大抵是代圣人立言,较少创作,充其量是在发挥其师承。而以史入试则不然,它不苛求转述史籍之内 容,重在阐其“大意”,重在古今之通变。这和我们当今所说“能力要求”已相当接近,所不同者,仅为用什 么指导思想去认识古今之通变。

近代以来,人们日益注重将教育测量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历史的研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 途径,以1934年会考试题一例看:“自机械发明,工业发达之后,社会渐呈“工人失业”及“富者愈富贫者愈 贫之现象,其故安在?试言大略”[16]。此题显然是试图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状,它完全符合测量 的要求和史学认识的特点。

时至今日,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集中在如何启发和测量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台湾周梁楷先生认为:“历 史教学及测验目标,除了‘历史知识’的层面,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下列几项认知的能力:(1)基本的历史思考 (historical thinking)能力,包括有分析的、推证的、综合的和判读史料的能力。(2)初步的历史方法(histo rical method)。包括使用图书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知识。(3)了解历史学(historiography)的本质。包括史学 的意义、史学史,以及如何理解或感受历史的情境。”[17]。

由是观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认识:

1.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史学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其中,在史学成为一种教育目的之后,人们 才有意识地去探索所谓“能力”问题。

2.最初人们希望了解或阐释自身的历史是为了获得一种生存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中 唐以后由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和史学史的研究,认识和阐释历史逐渐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方法,但取得生 存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这种朴素内核仍被容在其中。产生以来,科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真正成为 人类认识自身历史的武器,但的理论与方法绝非凭空产生,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的总结。我们今 天讨论“能力”问题,不能仅仅从理论出发,而要去研究人们对“能力”认识的历史过程,这样,才能揭示“ 能力”问题的教育含义和历史、现实的含义。

3.“能力”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对自身历史认识、阐释的程度,那么,它的教育意 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够很自然地溶入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当中去。其次,的史学理论能够指 导我们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进行科学概括,也就是说,如同历史一样,它不是一个即可以这样讲,又可以那样讲 的东西,它是有客观标准的。

4.当代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趋势,为我们加深对“能力”的认识,扩大我们视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人认 为,史学的意义和感受历史的情境是我们当代人类体味自身历史的主要观念,也是从中提炼学科能力的一个研 究课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了。它基本上应包括这样几个含义:历史学科的能力是我们 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能力应表现为知识的、理论的、方法的内容;能力的主要意义在 它的教育功能,其次,它是可以被测量的;历史是发展的,能力要求也是发展的,不断加强对能力教育和测量 的力度,反映了能力自身的特性。

转贴于

二、历史学科的能力测量

谈到测量,我们应主要理解测量的目标以及这些测量目标之间的关系。

测量的目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要求。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的表述是这样的: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 律。

(四)文字表达

9.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这个测量目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们对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和以往不同,这次对能力要求的内容首次进 行了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项能力要求被切割成四个类别,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 、“历史阐释”、“文字表达”。分类说明了什么?首先,它告诉人们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测量,也就是明确 了测量的范围,这个“范围”,大致上是从前述能力因素分析而来,只不过把带有理论意义的东西转化为可以 操作的测量目标的类别。

在测量上,对这四类的要求也有区别,区别的依据主要是知识、方法和思维含量。

第一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含有两条。这两条概括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含量高,所以它在测 量上的要求是准确。所谓“再认、再现”,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史实原貌。之所以把这类分为两个具体目标,是 因第一条比于第二条来说是更为基础的东西,第二条是根据第一条的内容被人为地概括出来的东西,比较系统 ,但仍属于反映历史原貌的内容,它只要求准确地再认、再现,不要求发挥和阐释。请注意,对于知识的测量 要求和如何获得再认、再现的知识显然是两回事,不能认为考的是死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可以完全通过死记 硬背的方式获得,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在测量方法上,死的知识是被包容在活的问题当中的。也就是说它 与其它几类的测量内容是一个整体,不会截然分开,这在后面还要谈到。

第二类,材料处理。在测量当中材料的概念是:它是指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所有历史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回 答问题而布置的。因此,对于材料处理的要求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其一,对于回答具体问题来说是 有效的;其二,对于联系所学基础知识是有效的;其三,对于说明、论证是有效的。因此,材料在答题当中不 仅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概括起来,“有效”有两个含义:材料中信 息的获取是有效的;对于有效信息的利用是有效的。请注意两个有效所使用的限制词,前一个有效用了“最大 限度”,是指要穷尽材料中的有效内容,不能用一两条有效内容去代替其它内容,这样只会导致说明不清、论 证不周。“充分”是指对于有效信息不能只求罗列,而要求展示有效信息在回答问题当中的作用和意义。要针 对所回答的问题,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溶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实现其材料价值,这才是“充分 ”。材料处理综合性较强,知识、方法、思维含量都比较高,用“有效”去概括是合适的。从能力型考试的要 求来说,我们更注重后一个“有效”。

第三类,“历史阐释”。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这里先声明一点,说历史阐释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并不是说 其它类不需要思维,或者说思维不重要,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这一类能够比较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思维特 点,同时亦可统帅其它类的思维。从测量的角度来说,对于这种理论、方法、系统知识含量最高的测量目标, 首先要有一个程度的要求。此类范围中含有三条具体目标,相对而言,对于“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 求程度应该是准确、合理、周到,也就是说,这一项虽然知识要求容量很大,但在测量上伸缩性并不大,它基 本上是要求人们将历史知识按特定要求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更多的是根据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初级历史思 维的能力。因此,要求其准确、合理、周到是符合这一条目标的具体情况的。“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条要比上一条的思维力度高一些,且带有明显的学科思维特点,因 此,对它的测量要求是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要求做到对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的分析、评价要与历史 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性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意义。客观性思维最能体现历史感, 它是历史的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点,带有较强的情感意识和情景意识,是走向辩证思维的唯一阶梯,抓 住这一能力目标至关重要。从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和测量的情况来看,这一能力目标是一个弱项,一则很多人不 知道怎样把历史事物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二则以的原则做为出发点,用后人的认识 去苛求前人。上述做法的结果是,人们实际上对历史事件本身尚不甚了解就去妄加品评。做为教师,那是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做为学生则是似懂非懂,学的不是真正的历史。说到底,这是个学风问题,危害最大,必须扭 转。此类范围最后一个测量目标: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因此它强调的是理论性。如果说在上一个测量目 标当中也含有一些理论内容的话,那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比如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析入手去 考察社会制度,去评价人们的社会地位。要从社会经济生活入手去分析当时的社会意识或观点等等。相对来说 是静态的。但在这一条目里,理论性的要求就是系统的、深入的、动态的,它除了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史条件下考察之外,要着重分析事物本质和它的历史倾向。我们在上节中讲过,历史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转化过 程,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这种转化的历史倾向,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之,强调理论性,就是要 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具有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思维特点。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考生去做大学问,做大文章, 因此,在此条目之前冠之以“初步”的限制。“初步”的含义是:其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其 二,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分析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系统的;其三,其论述具有认识意义。要防止把“初步 ”的含义理解为仅仅懂得理论条条的做法。对号入座的做法,也就是说,不能把的理论和方法仅仅 当做纯知识来传授,要化为精神和灵魂,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考试能力要求的原则。这里顺便说一 句,不能因为存在考试,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是应试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和素质教育并非一定矛 盾。当前我们之所以在能力要求上下很大工夫,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选拔考试的结合,使考试这种 形式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第四类,文字表达。作为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与其它文科科目文字表达的要求不一样,它应该具有自己的 特点。首先,它要求语言准确。这一点和其它科目的要求共性多一点,不过,历史学科要注重这其中的概念表 述的准确、史实表述的准确和说明论证表述的准确。其次,要求逻辑严谨。这里,逻辑不是指行文作章的结构 ,而是指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概括来说,它应该是有序的而非罗列的;还应该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又应该 是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第三,史论结合。这要求在表达上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基础,又要适量的史实 作为支持,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不能自相矛盾。这里需要说明,我们不会要求学生去做纯理论的论述, 而是希望一种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对史实的科学分析,要把观点溶入这种分析当中去,并非一定要出现什么完 整的理论阐述或理论字眼。“史论结合”做为比较典型的反映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的形式,在考试测量中占有一 席之地,这并不为过,再说,这一要求在题目中会有程度和范围的限制,只要理解了这一要求的基本含义,考 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对能力要求的四个类别范围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对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其目的是基 于教学者的理解和命题的操作,并不是表示在命题中以类区分试题的测试功能,比如“材料处理”就一定针对 材料解析题。事实上,这四个类别构成了能力要求的整体。在试卷中,一种题型或一道题目往往含盖了两个以 上或全部类别的能力要求。从测量的要求上说,题目含盖能力要求多,总比含盖少有更好的测试效果。当然, 有时一张卷子需要有某些题目进行非常单一的能力测试,但这绝不是整张试卷的要求,我们最好不要把能力要 求的类别条目和题型对号入座,这样会事倍功半,而需要把能力要求融会贯通起来做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思想方法,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注释:

[1]《礼记·礼运》。

[2]《史记·五帝本纪》。

[3]《礼记·学记》。

[4]《礼记·地官司徒》。

[5][6]《史记·孔子世家》。

[7][8][9]《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0]皮锡瑞:《经学历史》。

[11]《文献通考》卷40《学校一》。

[12]《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13]《册府元龟》卷645《科目》。

[14]《文献通考》卷29《选举考二·举士序》。

[15]《唐会要》卷76《三传附三史》。

[16]《安徽教育半月刊》第66期。

[17](台湾)《清华历史教学》创刊号。

篇7

还有一个说法,“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是说上古“三皇五帝”时,就有各种造酒之法流于民间,但仪狄将前人之法进行归纳总结,推广开来,使之流传于后世。所以郭沫若先生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这个说法比较符合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和信仰习惯,即将某一种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文化的功绩,归之于一个最有影响的人,并将其祀之为神。比如将文字创造归之于黄帝史官仓颉,将养蚕缫丝归之于黄帝的正妃嫘祖,将造车归之于司掌造车的官员奚仲,将陶正宁封子说成是烧陶的始祖等。因此也把夏禹的臣属仪狄奉为酒神、酒祖。

仪狄在哪里造出了旨酒?地理图志《星野图考》记述曰:“汝南应野多酒事。仪狄造酒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取其水耳。”

汝海、应邑在哪里?有史籍记载,古时候汝河流经汝州的一段被称为汝海。汝海之南,就是汝河南岸。应国始为殷商所设置,之前,有应部落,以应龙为图腾。周灭商后,武王将儿子改封于此,应国自此成为周王朝姬姓的嫡系子孙诸侯国。

应国的确切地址在哪里?1986年至1990年,断续数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探出大量古墓葬,发现了应国国君墓与国君夫人墓,以及周贵族墓共100余座,确认平顶山市郊薛庄乡南原溃阳镇一带即为古应国都城所在地,即今宝丰县南。同时出土文物万余件,其各种材质的酒器3000余件。从爵内的大篆铭文可以看出此地造酒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不仅说明古应国的具体地址,而且证实了此地与酒文化的关系。

据各种史料,宝丰造酒的历史几千年不曾中断。《宝丰县志》载,宋时,这里“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作为造酒之所及官方监督酒务和征收酒税之所的商酒务,多达十个。一学宗师程颢也曾在商酒务监酒税,在政务之余,兼及讲学,留下“酒务春风”之佳话。

以上便是我们依据传世文献、史籍记载、考古发掘和古代文物所得出的结论。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活态的民间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据。

既然有关仪狄造酒的神话传说见诸史籍记述,既然宝丰酒业的历史那么古远悠长,历经夏商周直至唐宋元明清一直是一派繁盛,按照民俗文化产生沿革的普遍性规律,这期间必有大量相关的神话、传说、风物、民俗、信仰、祭祀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活态地传承。据说商酒务村有关仪狄造酒的传说妇孺皆知,甚至认为仪狄就是商酒务村人。还说当年仪狄在此造酒所谓的“取其水耳”,就是当地金家泉之水等。

我们研究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历史建构的信仰之中,而信仰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神话传说和信仰崇拜。没有神话与传说,那一段历史便无所凭依。古老的神话与传说都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原始面貌。虽然这些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作为仪狄造酒的直接证据,但它们可以成为一种间接的证明。

如果我们能够对宝丰有关仪狄文化的活态传承做更充分的挖掘,那么,用这种由传世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口传与非遗共同构筑起来的简洁而完整的系统,来说明仪狄造酒在宝丰是可以言之成理的。

我们对远古文明的发生,大多还是依靠推论。由于史籍记述大多语焉不详,多有歧义,有的还自相矛盾,加之研究者各自占有资料的不同,或立场有别,从而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长期争论不休,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处于极其复杂的状态,难以得出最终的结果。

比如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通过对出土陶器里保存下来的沉淀物进行分析表明,8000多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等。

这与史籍上所说帝尧、帝舜时期已有酒的酿制的记述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而仪狄造酒是大禹时期,那么,仪狄应该不是中国造酒的第一人。

从民俗学观点来看,在人类文明起源时期,许多文化都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而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往往被奉之为神,并且世代流传下来。

这种神话传说在广袤的神州大地广为传播,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就会落地生根,与当地的山川、河流、历史、人物结合起来,形成许多故事、风物和信仰、习俗,形成一个特定的语域中心,最终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出的是对这种地域文化形态的尊重,它并不强调唯一性,而是一种文化在多个地域产生、传承、发展的文化,它们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有足够体量和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一概予以认可,并有责任对之进行保护。不同的地域可以对这种文化实行资源共享的原则。

如果我们愿意从这个角度出发,用这种胸怀和立场去评估仪狄造酒,那么,依据宝丰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完全可以得到承认与肯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宝丰继续深入挖掘有关仪狄造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站在8000年后的今天,回望中原史前,我们会清晰地发现中原远古文化的恢宏气度。那是一片文明萌动的火种,那是一个辉煌征程的起点,它向千秋万代的中国人昭示着这个民族的骄傲。

今天回顾和探索仪狄造酒这一段遥远的历史,对已经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我认为首先还是具有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而在世界五大洲的各个文明古国中,大部分文明都先后走向衰落和消亡,唯有东亚文明数千年未曾中断地发展到今天。这种伟大的文明当初是怎样发生的?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是一个十分重大、十分深奥,而又充满挑战的课题。古往今来,我们从来没有止息过探究的脚步。

近年来,这个工程受到了两个重要引擎的推动而有长足的进展:一个是考古的深化;一个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展,各个地域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着深入挖掘和研究。

文明探源工程原本是由考古学家主导的。考古学看重实证,回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与神话,反而削弱了对实证的解释。但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打破考古的学术壁垒,实现神话传说与真实的对接,让考古人重新认识到了神话传说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使神话传说在考古里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

篇8

一、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消极的、被动的接受历史教师对于历史知识的灌输,学生总处于次要地位,即便如今大力倡导“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处于次要地位,教师主导历史教学的进行”这一理念,但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对于这一理念的贯彻仍然显得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搞的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搞的扎扎实实。基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必须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历史教育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加快学习方式的转型。而面对历史这一学科,学生不仅喜欢教材上故事一样的历史教学内容,更偏爱于自己去探究和钻研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自主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挥出了他们的创造性。

二、 提升了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研究性学习的引入丰富了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历史教师对于自身历史教学情况的反思,提升了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这种学习方式的运用首先需要历史教师通晓历史教育、教学等相关理论,熟知这种学习方式,并考虑如何将其运用于学生的实际历史学习中去。其次,需要历史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往,这种交往是真诚的,是出自内心的,不带有强制性和压迫性,使学生感到民主、自由的沟通才是理想的沟通效果。教师在这样的气氛中,将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传授给学生,然后再反复对学生加以指导和练习,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将其付诸于实际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历史教师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历史教师不但丰富了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在传授给学生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去学习历史知识,为学生找到了一条捷径,可谓一举两得。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三、 加速了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与实施说明了当前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客观上显示了历史课程与教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而研究性学习理论恰恰符合了这一教育潮流。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试图从学生自身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地探究与思考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能力、历史学习方法的捕获手段以及如何表达对于历史的看法等基本素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历史教师与学生互相合作,教学互补,一起进行方案选题、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过程。这个过程给了历史教师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又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自利,真正做到了一切以发展学生和关爱学生的身心为主,遵循了教育规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教育,充实了教师,改变了学生,真正地加速了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步伐,使中学历史学科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大踏步前进。

四、 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本能属性

从历史教育来看,古希腊人曾将历史教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叙述过去;第二,为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第三,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2]实际上,历史教育的本能属性概括起来说就是总结过去、把握现在来和追逐未来,而这也正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本能属性。中学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完整的为期六年的系统的历史教育,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正是鼓励学生在长时期的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服务于现在而准备于未来。当然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学生以课题(或问题、专题)为主,进行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课题的丰富性,需要学生从大千世界中去探究真实的历史,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和网络资源巨大的信息量,给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较多的选择余地。因此,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本能属性。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毫无疑问,无论怎样,“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历史教学”的宗旨都不会改变。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正是遵循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而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对于历史教育本身、历史教师和学生以及历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都大有裨益,最终实现了对学生知、行、意、行等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

注释:

篇9

一、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之评价标准

1.评价标准之表现性评价

关于表现性的评价,其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之中有着较少的关注,因此对于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其就不容被忽视。所谓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其内容有三方面:其一是描述表现的行为,就是通过在那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之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其活动之中的表现的行为;其二是描述评价范例,也就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学生对其教师以及同学将展开的具有表现性的活动进行介绍,其中包含有具有学生典型的作品、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的计划;其三就是描述表现水平,因为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思维、知识的储备、性格以及积极性等方面所具有的差异性,使得在相同的活动之中,学生的表现有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就需要依照等级对他们进行评价,等级是关于学生的表现所评定的。关于其评价的范例,其要求如下:

(1)历史活动种类,确定任务目标

也就是要通过多种类的历史的活动,将其表现性评价的任务目标进行确定。现如今关于我国历史教学的学习活动包含有历史音乐作品的创作、历史报刊的编辑以及历史话剧的创作表演和历史美术作品的绘制等等,从而在其中将表现性评价的任务目标得以提炼。

(2)内容要求,紧扣课程标准

关于表现性评价,其就是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手段的实现,其内容在课表的基础之上进行,但是其方法具有差异性。

2.评价标准之价值观评价

对于价值观的评价,首先就应该将其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价值观进行确认,其次其价值观的应该寻找与历史的课程之中,最后就应该寻找于课改之后的历年高考的历史试题之中,从而在其中将体现价值观的内容等进行价值观的评价。

3.评价标准之行为标准评价

行为认知的层次以及行为认知的种类作为行为标准的评价和界定而存在。关于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目标的制定,第一就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依靠,要将思维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能力进行侧重的把握;第二就是要对行为认知的层次进行确定,将学生历史学科的认识水平进行判定,不仅需要划分其某一种理论,还需要进行一些实践调查,判断某一年龄段或者是某一阶段的学生所应该达到的思维能力的水平。

二、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之评价模型

1.评价模型之基本思路构建

关于其思路的构建,就是尽量的将其评价的模式由之前的测量的教育发展为评价的教育。那么教育的测量就是依照程序以及教育的法则,将教育现象的量进行规定通过数字的形式,对其进行描述以及确定这样的过程;教育的评价,就是依据特定的教育目标以及价值的标准,通过非测量以及测量这样的方法对资料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并且价值分析和判断影响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及其各个要素,并且提供依据于其教育决策的过程。所以对于具有意义性的评价,应是非测量以及测量这样的手段,之后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评价。

2.评价模型之基本方式构建

关于其基本方式的构建,终结性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作为其基本的评价方式而存在。过程性评价,就是在其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有些学习成果没有办法通过纸笔对其进行检验,或者是非智力的因素与学习相关的,又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同于总结性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其某种活动结束的时候所进行的总体的评价的行为。

3.评价模型之基本层次构建

在高中历史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之中,毕业水平考试以及模块的学习评价作为基本的层次而存在。毕业水平考试就是当其学生将高中阶段的必修或者是选修的课程学习以及修完之后,需要对其高中阶段所进行的课程学习的一种总体的水平的测试和评价;而模块学习评价就是学生将一个历史模块学完之后,其学习的取得就是通过模块评价的形式所决定的。

结语

在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对于评价标准的完善以及对于基本模型的表述,所以就应该将其二者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进行分析,还需要具实例论证,使得其有理有据,就像所提到的对历史绘画作品的绘制,应该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其任务目标达成。

【参考文献】

[1] 盛刚. 略谈高中历史学科有效学习评价模式的构建[J]. 考试研究,2016(03):68-72.

篇10

(一)渤海国五京之地理位置

渤海国五京包括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西京鸭绿府和南京南海府,是渤海国的统治中心。最早对渤海国五京作记载的历史文献是《新唐书·渤海传》。《新唐书·渤海传》只是介绍了渤海五京的大致地理位置。经过近一百多年的研究,我们对渤海五京的地理位置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中,较早对渤海上京龙泉府进行实地考察的是清初被流放至宁古塔的流人。他们的流放地靠近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着作中保留了许多记录渤海上京龙泉府的考察成果。但是,当时他们错误地认为渤海上京龙泉府可能是“女真人建立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对这一错误认识提出质疑的则是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阿桂。

阿桂是乾隆在位时期的重臣,曾两次充任伊犁将军,军功显赫,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乾隆四十二年(1777),阿桂等人奉敕编撰《满洲源流考》。据《满洲源流考》载:“考龙泉府即渤海之上京忽汗州也。”阿桂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得出此结论。此后,曹廷杰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又提出“东京城”即渤海之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观点。曹廷杰是清朝末年研究东北地理的专家,他撰写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对于东北史地的研究意义重大。

较早对中京显德府故址———西古城城址进行着录的是吴禄贞的《延吉边务报告》。吴禄贞是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与蔡锷齐名,有“北吴南蔡”之称。1907年7月,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吴禄贞随行任军事参议。此时,日本制造舆论,企图吞并中国的间岛地区。吴禄贞随即编写《延吉边务报告》,成为中日就间岛问题谈判的重要依据。

关于渤海国五京的地理位置,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是:“上京龙泉府位于现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的上京城,中京显德府位于现今吉林省和龙市头道镇的西古城,东京龙原府位于现今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的八连城,南京南海府位于现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的青海土城,西京鸭绿府推断位于现今吉林省临江市市区。”

五京中唯有上京龙泉府的地理位置没有争议,其他四京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分歧。金宗赫认为,朝鲜境内咸镜北道清津市富居里城址为东京龙原府故址,咸境南道北青郡的青海城址为南京南海府故址。学术界对于“青海城址为南京南海府”这一观点基本认可。田村晃一认为:“从现在发现的瓦当来说,西古城决不能说是迁都上京以前的显州。”

有学者从流域的角度对渤海国五京的分布状况作了概括。王禹浪等人在《图们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兼考靺鞨族源、渤海旧国、东牟山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一文中指出:“保留在图们江中游流域的城子山山城、和龙市西古城,以及珲春市的八连城都是渤海国都市文明的标志。王禹浪先生认为:‘中京显德府与延吉市郊区的城子山山城等图们江海兰江合流附近的渤海国遗址构成了渤海‘旧国的范围’。”

郐艳丽《东北地区古代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背景与进程》一文指出:“五京中的二京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和东京龙源府(吉林省珲春市)在图们江流域,其余城址大部分集中于牡丹江上游一带。”

然而,渤海国的五京分布并非是仅仅分布在图们江和牡丹江流域,南京南海府是分布在朝鲜半岛北部靠近朝鲜东海的沿海地区,而西京鸭绿府则显然是分布在鸭绿江流域。鸭绿江、图们江、牡丹江都发源于长白山的天池,唯独南京南海府是临近朝鲜的东海。这一空间分布的规律,向我们昭示了渤海国的疆域其实没有离开长白山的山麓,基本上是依据长白山山脉东西南北的走向而沿着主要河流的走向和靠近沿海的地方。围绕着五京的分布,渤海的其他古城、村镇,也大致围绕着这五个中心而广泛地分布着,当然连接这五京的就是渤海国的主要交通线。宋玉彬在其文章《渤海中京显德府故址———西古城城址研究简史》中,对西古城城址的地理位置作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西古城城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西城镇城南村,西南距和龙市约25公里,东北距延吉市约55公里。城址地处海兰江流域最大的平原———头道平原的西北部,其南约2公里处为东西向流淌的海兰江,其北约0.25公里处为低矮的山冈。”

宋玉彬主编《西古城—2000—2005年度渤海国中京显德府故址田野考古报告》中介绍:“城址地处长白山北坡余脉丘陵河谷地带,平均海拔320米,其南约1.5公里处为图们江最大支流海兰江的中游区段,海兰江自西向东横贯头道平原,城址就坐落在头道平原的西北部,城址所在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其北0.2公里处丘陵区,其南为头道平原开阔区域。”

关于上京龙泉府下辖州的地理位置,学者们也作了论述。苏亮的《牡丹江地区古代遗迹述略》一文指出:“上京龙泉府当时辖三州:龙州、湖州和渤州。龙州即今渤海镇忽汗城;湖州即今镜泊湖城墙砬子古城;渤州即今牡丹江市郊桦林南城子古城。”

王培新等人于2004年对珲春八连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吉林省珲春八连城遗址2004年调查测绘报告》中,对八连城的地理位置作了描述:“八连城遗址地处珲春平原的西北部,近处地势平坦河渠密布,远处群山环抱。城址西2.1千米图们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淌,东7千米珲春河自东北流向西南,于城址南方汇入图们江。”

(二)渤海国五京之地理环境

杨雨舒、蒋戎的《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对五京的气候、土壤、河川、地形地貌、动植物、矿产等方面作了介绍。杨雨舒的《简论唐代渤海国五京》认为五京的地理环境存在着共同性,“五京中的上京、中京和东京均位于渤海国境内地势相对平坦宽阔的江河冲积平原上或盆地中。”

孙倩在其《试论唐代渤海国的疆域、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布局》中指出:“上京龙泉府位于距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城30公里处的渤海镇内,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地区原始森林密布,生态环境良好”,“无论是上京、东京、中京,还是西京,地理环境良好,水源丰富,气候宜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楚福印在《渤海国之上京城考

》中称:“上京城遗址所处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江河纵横,有船运鱼樵之利,适合农牧渔业的发展,四周山高林密,既提供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特产,又恰似一道屏障保卫着上京城的安全。”渤海国的第二个都城———中京显德府,在显州,“显州地处图们江与海兰江之间的冲积平原之中,经济基础雄厚。渤海政权把国都迁于此,有利于组织经济生产,推动域内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晓晨在《谈渤海文王大钦茂时期的都城建制》中,对中京西古城的地理环境作了描述:“城址南有开阔的海兰江冲积平原,北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正处渤海腹心地区,故后世厘定五京而将其命名为中京”。崔顺子、孙学宝对东京龙原府所处的地理环境作了总结:“珲春图们江下游一带是辽阔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中温带湿润季候,物产丰富,又东濒大海,十分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渔猎业和水产业的发展。”王培新等人指出:“八连城遗址地处珲春平原的西北部,近处地势平坦河渠密布,远处群山环抱。城址西2.1千米图们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淌,东7千米珲春河自东北流向西南,于城址南方汇入图们江。”

总之,我们从地理空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渤海国的五京分布的地理位置,基本上都是渤海国境内的地理要冲。五京虽然并不都属于都城性质,但是其中的上京龙泉府、东京龙源府、中京显德府却在渤海国存在的历史上都曾经起到过都城的作用。然而,南京南海府与西京鸭绿府虽然没有做过都城,但是其所在的地缘位置却十分重要。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具有地理枢纽的作用。

二、渤海国五京的建筑形制与五京制度

(一)渤海国五京之建筑形制

关于渤海国五京的形制,晓晨在《谈渤海文王大钦茂时期的都城建制》一文中论述:“现存西古城遗址,特别是八连城遗址的基本布局和主体建筑应完成于渤海三世王文王大钦茂之世。即文王大钦茂世的都城建制应以现存西古城遗址和八连城遗址为代表,为内、外两重城制,内城居外城北部正中。文王大钦茂都上京时的上京城建制亦当与此相同。现存渤海上京城遗址应是渤海大仁秀、大彝震以后的都城形制,而不是文王时期的都城形制。”

宋玉彬将西古城与八连城作比较,指出在城址形制方面,西古城与八连城均为两重城制,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还将西古城城址与东京城城址在城市规划方面作比较。宋玉彬、曲轶莉在《渤海国的五京制度与都城》中指出:“渤海上京城址、西古城城址、八连城城址发掘,明确了界定渤海都城的3个标尺:城市设施的中轴线布局、大型宫殿建筑、釉陶建筑构件。”

王培新等人通过调查发现,八连城城址与西古城城址既存在较多的相似性,又存在部分差别。王培新等人的《吉林省珲春八连城遗址2004年调查测绘报告》指出:“八连城外城城垣接近方形,西古城外城城垣为南北向稍长的长方形。八连城内城位于外城中央略偏北,西古城内城位于外城中央北部。八连城中轴线上最南面建筑址位于内城中央,西古城中轴线上最南面建筑址位于内城南部。八连城在外城北部及南部建多条隔墙形成若干封闭区域,西古城则在内城北部设一条东西向隔墙将内城分为南北两区”。

五京作为渤海国的统治中心,其城制建设也为统治者所重视。李爽《渤海国城市职能的转变———以渤海国五京为中心》指出:“以上京为例,其上京的建设,经历了成康时期的增修,乃至大彝震时期‘拟建宫阙’等大规模扩建而最终定型。”楚福印在《渤海国之上京城考》中指出:“渤海上京城的营造既依照唐都长安城,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设计严谨、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结构对称,宫廷、寺榭浑然一体。整个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6.4平方公里,周长16.56公里,分山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

魏存成也认为,渤海上京城的形制深受唐长安城的影响,在中京西古城和东京八连城的建筑中也均有体现。他在《渤海都城的布局发展及其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中对上京城的布局作了概括:“上京城址的整体布局分为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郭城呈东西横长方形,宫城和皇城位于郭城北部稍偏西处,皇城在前,宫城在后,宫城左右和北面又各有一个附属区。”

赵虹光在《渤海上京城宫殿建制研究》中指出:“渤海上京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位于该城的北中部,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所建的五座宫殿,分别由殿、廊和墙、门等围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宫殿区。”赵虹光在《渤海上京城考古发掘随笔》中指出:“上京城整体建筑的设计布局恪守中轴线对称原则,这条中轴线犹如无形的律典制约着上京城主体规划设计和建筑布局的外延,而且只能遵循但不能逾越也不可解构。”李陈奇等人对上京城址考察后发现:“渤海上京城的郭城、皇城和宫城,应用了不同的建筑方法,各自构成了不同的建筑单元,应是分别修建的。”

栗红在《唐代渤海上京龙泉府城址综述》对上京城的建筑形制也有阐述。董志、赵忠对上京龙泉府的建筑形制有所阐释,他们在《浅谈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中指出:“建筑所用材料为木材,建筑是木构,做法应与中原一致,不然,浩大的工程无法顺利完成。”

《西古城———2000—2005年度渤海国中京显德府故址田野考古报告》指出:“由于在营建时间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早晚时差,因此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渤海上京宫城的规划是对西古城内城格局的翻版,或者说上京宫城是依照西古城内城建筑模式而进行的拓展、扩建。”关于西古城的建筑形制,魏存成的《渤海都城的布局发展及其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一文指出:“城墙夯筑。在中轴线两端的南、北墙中间,各有一个门址缺口。”宋玉彬等人的《渤海中京显德府故址———西古城城址研究简史》一文指出:“西古城城址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外城平面均呈南北向纵向长方形,内城处于外城的北半部居中位置。”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西古城进行考古发掘后,在《西古城———2000—2005年度渤海国中京显德府故址田野考古报告》中指出:“渤海人营建西古城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都城营建理念。”该书进一步指出:“该城址的都城营建理念,大量吸纳、汲取了中原汉文化都城营建理念的先进经验与营养成分。”

关于八连城的建筑形制,崔顺子、孙学宝在《渤海“日本道”和珲春地区的开发》一文中指出:“八连城以我国传统的四方说建城思想为基础,吸收中原唐城制的精华,仿效渤海中京和上京内城的建筑布局而精密设计,是一座封闭式城市……城呈方形,以土夯筑,周长2894米,四面墙上各有一城门,城有护城河。”1944年,鸟山喜一首先提出了西古城城址为中京显德府的观点。驹井和爱认为中京显德府初置显州,后迁至卢州。斋藤优等人通过调查、发掘,认为珲春八连城即为中京显德府故址。

进入21世纪以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和龙市博物馆对渤海中京显德府———西古城城址、东京龙源府———珲春八连城遗址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并于2007年整理出版了《西古城———2000—2005年度渤海国中京显德府故址田野报告》。该书总结了吉

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和龙市博物馆对西古城为期5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书中主要分为五大部分:西古城城址研究简史、西古城外城、西古城内城、西古城内城的建筑布局及西古城出土的瓦件。并附有西古城的遗迹、遗物图片等。此外,《珲春八连城考古发掘报告书》也将在2013年末出版。

渤海上京龙泉府古城研究的最主要成果有:赵虹光撰写的《渤海上京城考古》一书,已于2012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记录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从1981—2008年的渤海上京城考古发掘成果的书。作者以二十多年亲身经历的渤海上京考古发掘为基础,在连续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和论文的基础上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编辑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9年9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编辑的《渤海上京城———考古发掘报告书》,是一部近七十年以来渤海上京城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最重要的资料。刘晓东的《渤海的历史与文化》、《渤海文化研究———以考古发现为视角》两部着作,分别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先后出版。书中有着丰富的关于渤海早期都城以及渤海上京城、珲春八连城等渤海历史遗迹与遗物的资料。此前,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学者对渤海国五京进行了掠夺式的考古调查。1939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出版了《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址的发掘报告》,对渤海上京龙泉府的遗迹、遗物进行了考古发掘和研究。1963—1964年,中朝联合考古队对上京宫城西区、外城区街坊址、三灵坟和大朱屯渤海墓葬进行了发掘。朝鲜考古队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渤海文化》,中国考古队于90年代出版了《六顶山与渤海镇———唐代渤海国贵族墓地与都城遗址》。1975年,渤海上京城遗址舍利函首次出土。上述这些资料是研究渤海五京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渤海国五京制度

渤海国五京制度是渤海国封建化进程的标志,同时也体现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宋玉彬在《渤海国的五京制度与都城》中对渤海国五京制度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由于文献史籍中缺乏渤海国五京制度初置时间的明确记载,在审视史料文献中能够捕捉到的相关信息时,面对相同的线索,史学界形成了两种学术意见:

1.渤海国的五京制度为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创建。

2.渤海国的五京制度为大钦茂后世的渤海王所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围绕渤海五京初置时间而形成的学术分歧,进一步引发了有关五京制度原创性问题的讨论。在五京制度的原创性问题上,同样产生了两种意见:1.渤海的五京制度源于唐王朝的影响。2.渤海的五京制度继承于高句丽的五部制。”

关于五京制度设置的时间,中外学者存在着南辕北辙的观点。刘晓东在《关于渤海五京制起始年代的说明———兼谈渤海王孝廉访日诗中“上京”一词之所指》一文中指出:“似乎中国学者有意无意在把渤海五京制的起始年代拖后,以此来证明渤海的五京制与唐王朝的五京制有关;国外学者有意无意在把渤海五京制的起始年代提前,以此来证明渤海的五京制与唐王朝的五京制无关。”

宋玉彬、曲轶莉的《渤海五京制度与都城》一文认为:“依据宋基豪的论证,其始创年代应以大钦茂执政的8世纪60年代中叶为宜。”宋玉彬的《渤海都城故址研究》一文断定:“五京制度实施的上限到不了显州为都之时。”关于五京制度的渊源,杨雨舒在《简论唐代渤海国五京》一文中认为:“渤海国仿照唐制先后建立了五京”,并进一步指出;“以五京制度为核心的渤海国城市体系并不是独立于唐朝之外的。”

刘晓东在《渤海文化研究———以考古发现为视角》一书中认为,渤海“五京仿制中原唐朝”是在渤海第十代王大仁秀之世“厘定”。还有学者对五京制度的来源另辟蹊径,赵伟在《论五京制与北斗崇拜》一文中指出:“北斗崇拜在通古斯语系的东北民族多有体现”,得出结论:“五京制的产生与相继无论从思想基础上、布局上都符合北斗崇拜”。

关于五京制度的性质。宋玉彬在《考古学视角下的西古城城址》中指出:“关于五京,通常的理解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五京体现的是行政管理体制,其意义首先在于它们所拥有的特殊的行政级别。文献中不见有关中京、西京、南京曾经为都的具体记载,表明五京的‘京’,并不完全等同于都城,其具体治所不一定均需要具备都城的规模与设施。”

三、渤海国五京的交通及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渤海国五京之交通

渤海国之所以有“海东盛国”的美誉,与其发达的交通网密不可分。渤海国五京作为其统治中心,是渤海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渤海国有5条重要的对外交通干道,其中有3条道路的枢纽位于五京。这3条道路分别为鸭绿朝贡道(渤海国通往唐朝的水路交通道)、龙原日本道(从渤海国通往日本的陆路和海陆交通道)和南海新罗道(从渤海国通往新罗的陆路交通道)。这些交通通道的特点为陆路和水路紧密结合;运输手段多样,航海技术发达;水路交通网均匀地分布在各地;上京龙泉府成为连接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之一。

关于龙原日本道,崔顺子在《渤海“日本道”和珲春地区的开发》一文中介绍了大武艺开辟的日本道路线,及其子大钦茂开辟的日本道路线,并指出:“八连城不仅是渤海五京之一,又是日本道的枢纽和出访日本的重要基地。”桑秋杰、高福顺在《渤海政权迁都考述》指出:“东京龙原府是渤海通日本道的起点,足见东京龙原府地理位置之重要。”关于中京显德府的交通,桑秋杰、高福顺在《渤海政权迁都考述》指出:“显州是南海新罗道的中继站。”显州是渤海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重要的贸易口岸。

2004年,由朝鲜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朝鲜学者张国忠所着的《渤海交通运输史》一书,2006年,由北京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延边大学尹铉哲所着的《渤海国交通运输史研究》,这两部着作都是专门研究渤海国交通史的重要专着,填补了渤海学中渤海交通史的空白。尤其是作者利用了大量的中、朝、日三国的考古、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针对渤海国的陆路交通与海上、水路的交通作了深入的研究。

(二)渤海国五京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渤海国五京作为渤海国的中心城市,在渤海国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爽在《渤海国城市职能的转变———以渤海国五京为中心》中指出:“五京加快了渤海经济封建化的进程”,“五京也加强了渤海的封建专制统治”,“五京也成为渤海文化中心”,“五京制加强了渤海在中国东北的历史地位”。杨雨舒的《简论唐代渤海国五京》一文指出:“五京的设置,促进了渤海国的封建化,对渤海国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唐代东北地区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分布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辽金两朝的城市布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11

一、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成功先导,具有始动和定向作用,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由兴趣始动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大脑潜能,让其产生科学灵感,从而更有利于成功。对学习知识记忆不牢固就是缺乏兴趣的表现,一个人若对科学缺乏浓厚兴趣,其所学就不会有所用,最终只会伴随时间流逝渐渐忘却。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享受一种轻松快乐的过程,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师生相处也会很融洽;学习兴趣不强,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与老师矛盾重重,最终进入死胡同。所以,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有必要对学习兴趣加以重视。而历史作为初中整个课程的一部分,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而历史课的现状是日益不被重视,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历史相比较语数外“主课”来说,被认定为“副课”,学生学习历史时间有限,历史老师不被校方重视,多重原因造成历史教师数量日益减少,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自尊心缺失,学生学习兴趣也会受影响。在与一些中学生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学习历史的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兴趣的缺失。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二、调查结果

我以朔州市朔城区七中初三93班学生为例,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关于中学生历史课学习兴趣的社会调查活动。全班共86人,在调查询问有关老师和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我的实地走访与自身理解,并根据该班实际情况设计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状况、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占53%,不感兴趣或者一般的占47%;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占37%,不感兴趣或者一般的占63%。

关于历史课难学与否,79%的学生认为难学,接近70%的学生认为难学的原因是需要死记硬背,15%的认为考试试题难,10%认为课堂讲课难吸收,其余的认为是教材理解难。

关于学习方法的调查,41%的学生倾向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老师精讲结合的学习方法;24%认为是自主学习;21%选择了听老师讲课;12%选择与同学讨论交流。

关于最佳教学方法的调查,52%的学生认为教师进行生动讲述,学生认真听讲是最佳的教学方法。有24%的学生认为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好,12%认为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其余12%认为教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前两种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后一种就是学生自学。

关于最喜欢的教学方式调查,使用多媒体手段占40%;拓宽知识面,深化理论的讲解占27%;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探究性学习占19%;以讲授为主的常规课型占14%。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除了使用多媒体外,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90%以上的学生希望开设第二课堂,至于什么形式?65%的学生希望开设趣味知识竞赛和历史话剧表演的活动;15%的学生希望进行辩论赛;14%的学生希望开设专题讲座;其余6%的学生也希望进行征文比赛的活动。

三、历史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第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教导学生学习历史不单单是为了考取好成绩,更是为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开阔眼界、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第二,教师讲课多媒体与精讲结合,教师在课堂使用除课件以外的其他媒体设备,适当使用有关历史的插图、视频,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加深印象;增加小组讨论,给学生留足回答问题的时间,师生互动有效进行。教师需要提问学生,使学生始终可以集中注意力。课外带领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趣味知识竞赛和历史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课外知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魅力,除补充课外趣味历史知识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合适的着装,谈吐举止的优雅,日常学习生活表现的更具亲和力,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中学生对老师是很挑剔的,除了讲课要讲的好,其他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影响,这些方面都是老师平常所以注意的。

教育的路还很长,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更需要学生的有力配合,师生之间建立良性的合作,对教学大有裨益。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其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本人的一些愚见,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实践学习中,不断补充新思路,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闾华军:《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2年76期

[2]杨丽杰:《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2月.第28卷第6期

篇12

一、课前预习应用策略

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先进行系统的了解。抱着思考的态度,对教材知识先有自己的认识,然后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解答或单独请教教师。在预习过程中,还要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体系,并对一些具有意义的历史问题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课堂上与师生分享。

二、课前学习应用策略

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形式进行学习。譬如,老师组织“小组合作”或“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某一课题。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比如在讲解(岳麓版)一课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师生共同探讨学习,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关场景,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的了解,充分体会是中国近代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百年历史第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的意义。

对于一些重大且有争议性的话题,可以采用“辩论式”的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再展开论辩。

另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和“突发观点”。这两种情况可能来自于教师的灵光一现或是学生的突然发难。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某一瞬间可能会迸发对某一问题的思考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深度发掘无意间也会产生新的思考,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抓住这种“突发机遇”,积极主动地展现出来,这样也能更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

当然,对于一些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问题,尤其是跟现实紧密联系或是与高考热点话题相关联的问题,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的形式。教师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搜集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四种学习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有时几种方式综合运用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但不论是哪种方式的运用都要始终遵循认知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围绕教材知识,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三、课外学习应用策略

教师可以成立课外学习小团队,设计“小课题研究”活动或项目,让学生参与各种历史课题的探索和研讨。其主要的课外研究性学习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来完成:

1.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要根据具体学习情况,选择研究课题,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选定题目。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法,比如去图书馆查阅文献、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定一份完整、周密的计划,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成员分工、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步骤以及时间、经费预算等。

2.实施阶段

首先应将学生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统筹,统筹的资料主要来源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走访获得,其二是通过互联网以及图书馆而获得;其次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将不符合客观实际和重复的资料剔除;然后就是撰写研究报告,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从大量的材料中提取所需内容,加以分析整理,完成研究活动记录、实践报告、心得体会,等等。

3.总结评价阶段

教师学生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可采用课堂上让学生宣讲研究过程的方式,也可采用在班级贴吧或QQ群里成果的方法,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成果的点评与指导,评价的作用应该具有一定的导向以及监控功能,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教师和学生应当积极配合。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学科上的应用,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其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局限性。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好引导学生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体。

参考文献:

篇13

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系统接触历史知识,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之一。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相对于高中来说比较简单浅显,更多的是对于历史基本事实的了解和掌握,极少有深入分析历史成因的题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在于,了解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化历史以及国外文明发展,解决人类共同的疑问如人从哪里来等问题。经过历史考证进行大胆假设,同时做到对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能够做到以史为鉴,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反思人类过失。使学生能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把握人类自古至今的历史,站在前人知识的肩膀上,吸取前人的文明成果,不断发挥其引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所谓历史,就是人类过去生活的总和,它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相对于“现在”和“未来”而言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道理很浅显,如果人类存在的时间是一条不断向前发展的时光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被称为现代,在我们前面的被称为未来,在我们身后的时间就被称为过去,即历史。时间无大小之分,只有重要与否之别。由于人类不能像科幻小说中虚构的那样穿越时空去关照历史,所以很多时候历史具有不确定性和猜测性。因此历史既有正史之分,又有野史之别。但是,初中历史课本中的知识基本是经过了考古学家的反复考证才得以谨慎得出的结论,基本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时刻保持有一颗好奇心,做到不唯书不迷信只唯实,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对于历史的兴趣。

一、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因为历史这一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少,外加学校甚至任课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学习历史只需要考前临时突击背诵就可以。不可否认,这样做固然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并没有得以实现。学生在经过考试之后,靠死记硬背记住的历史知识会逐渐淡化,学生对于相关的文明发展史还是一无所知,无论是历史课程的学习还是历史学科的考察都显得没有意义。发挥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是学好历史的正确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首先,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要先端正学习历史这一门学科的态度,纠正以往教师和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错误认知。学校领导也应给予相关重视,应明确规定其他学科的教师不能占用历史学科的时间;初中历史教师们也应该端正教学态度,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让学生把重点内容划下来背过就可以了;学生也不能因为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数比重小就忽视了历史的学习,课上的时候要做到调动自己的兴趣对课程进行预习,对教师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认为只要把教师要求画下的部分背过就可以了,更不能有在课上学习其他课程的坏习惯。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如果仅仅是将教师要求画下的重点背过,其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学生也不可能将历史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这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必然是一大隐患。知识无高低贵贱之分。人存在的意义之一就在于不断地学习。无论是英语知识,数学知识还是历史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的一部分,其培养锻炼人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说到底,学生学习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课本教材上的理论,一定要做到将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让历史学科生动丰富起来。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一节课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积极找到所讲授内容的切入点,做到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不讲授任何知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起来自由发言讲他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学生在谈论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我也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学生说的内容,在他讲完之后对其进行表扬之外,还能够做到在他欠缺真实性的地方进行纠正,将历史真实地还原出来,使学生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

第三,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靠学习课本知识算是最传统最规矩的一种方法。尽管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但它的意义却指向现在,历史可以说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经常接触的文学作品里有太多太多的历史故事,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作品中的历史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尽管许多作品里面的历史包含进了野史和臆造的成分,但一般情况下历史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当然,历史纪录片最具有真实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