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项目规划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村项目规划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乡村项目规划建设

篇1

二、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以村镇体系规划、集镇总体规划依据,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编制区域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统筹城乡垃圾设施建设。

2、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3、因地制宜、查漏补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在现有的农村环境整治、重点集镇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填平补齐。

4、典型带动,分步推进。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以川道地区为重点,实施整村推进,每年建成一批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和范围。

5、量力而行,经济适用。立足发展现状,根据地理位置和发展需求,兼顾长远,合理选择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和技术,不贪大求全,建设经济、适用、环保的垃圾处理设施。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清洁的田园、家园、水源,实现农村生态良性循环,建立农村生活社会化物业管理体系,创造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具体目标:从2011年起,用三年时间,在全区30个镇和新城、江北、建民三个办事处(城市环卫体系覆盖区域除外),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卫基础设施及配套的环卫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川道乡镇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山区乡镇形成户分类回收利用递进填埋覆土回耕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使集镇建成区和示范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确保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镇村容貌得到显著改观。

四、建设内容和标准

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距羊皮沟垃圾处理场10公里以外的镇办每镇建设一处垃圾填埋场,其余镇办送区垃圾处理厂处理。各镇办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0-20年。

2、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配备:按照人口数量、分布情况合理配置,居住集中的农户每10-20户配备1-2个垃圾桶,人口集中的村庄根据规模大小建设1—2个垃圾池;集镇街道两边有人行道的每100米配备1个果皮箱;垃圾转运/收集站按照乡镇办规模、垃圾产量和运距按需建设,原则上5万人以上镇办考虑设置垃圾中转站;清洁工程示范村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人力垃圾收集车等清扫作业工具按实有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每60户居民配备一套。

3、加强环卫管理与服务人员配备:在30个镇和建民办事处分别设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整合市容与环卫管理职能,人员编制以服务人口数按有关规定标准核定,最少不低于3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卫生保洁员原则上按60户农户配备一名,集镇环卫作业人员按服务范围和实际需要配备。

五、建设计划及资金概算

详见《区2011-2013年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划表》。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全区农村清洁工程由区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区爱卫办负责具体牵头组织实施。区爱卫办要按照项目进度安排,督促相关乡镇及时启动工程建设,强化督查考核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城市管理局要认真做好项目初审和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成立专门的技术队伍,派选派得力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加强对示范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区财政局要按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区审计局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审计;各镇办事处要按照区上总体规划要求,及时完善本镇办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计划报区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明确专人包抓,夯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推进、按期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区政府把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包装争取项目,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的投入。把农村清洁工程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项目等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制定完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清洁生产管理办法等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补偿机制。各镇办事处要积极探索筹措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资金的新方式、新方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多方争取资金,努力满足农村清洁工程所需。

篇2

1、乡村农业基础深厚,规划建设行为众多。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乡村单体基数多、规模大,乡村建设行为日渐增多,群众对乡村规划建设的要求逐渐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急需规范和指导。

2、缺少专业的乡村规划建设研究团体和机构。我市重视乡镇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住建委、规划局、各乡镇政府都有乡村规划主管机构,但规划建设行为在基本管理流程上是顺利和清晰的。但是村庄规划建设活动还缺少系统理论研究和综合的考核评判标准和机构。

3、发展契机良好。几年来,我市先后进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整治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乡镇改貌工作等,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乡村环境和乡村居民思想意思都有很大提升。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契机,将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归纳总结,形成直观的条文继续深入指导乡村规划建设活动。

二、做好乡村规划、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1、缓解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压力。我市正在进入城市建设的快速通道,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高,快速涌入的城市人口使得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压力相当大,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可以使人民群众在不背离乡土的前提下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减少城市公共设施压力。

2、稳定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良好地乡村建设实际,可以更好的留住村民,配合相配套的产业规划,可以使村民实现家门口安居乐业,减少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现象的出现,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相当意义。

3、提高生活品质,争强乡土凝聚感和自豪感。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收益的不仅仅是区域农村居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涉农休闲项目也是城市居民向往和乐于参与的。更重要的是,良好地乡村建设可以打造起聊城乡村的品牌效应,将聊城乡村作为对外推介聊城的一张名片。

三、提升乡村建设质量水平的建议:

1、加强乡村规划学术研讨,提高规划建设的理论水平。乡村建设涉及的主管部门比较多,缺乏统筹协调,仅由住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单独编制乡村规划,往往造成乡村规划脱离实际。建议由政府组织,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由政府职能部门、设计院所、科研机构成立乡村规划建设研究学会,专题研究我市乡村规划活动,提高理论创作水平,实现乡村规划的多元融合、多规合一。

2、做好舆情宣传,让乡村规划科学化、理想化的思想深入人心。我市在乡村规划建设工作上已经付出了相当努力,取得了相当成绩,应联合宣传部门做好舆情宣传。对内让群众干部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好处和作用,积极提供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对外向省市兄弟城市展现我们的工作成绩,扩大在本项工作中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帮扶。

3、加强村民参与,重视乡村居民的实际感受。建立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民是村庄建设的主体,简单由城市的规划院所编制乡村规划的做法,往往忽视村民参与和需求,造成村庄规划脱离实际。要通过村民委员会动员、组织和引导村民以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参与村庄规划编制,把村民商议和同意规划内容作为改进乡村规划工作的着力点。要建立村民商议决策、规划编制单位指导、政府组织、支持、批准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要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4、创新乡村规划内容。乡村规划的内容构成照搬城市规划,村庄规划内容繁杂,往往造成乡村规划脱离实际。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应明确目标、统筹全域、落实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区分类提出村庄整治指引。村庄规划应遵循问题导向,以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和村庄整治项目为重点,本着实用的原则简化规划内容。坚持简化、管用、抓住主要问题的原则,以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和村庄整治项目为主,落实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确定的主要内容。分散型或规模较小的村庄可以只编制农房建设管理要求,一些条件不具备的村庄只以文字规定农房建设管理要求的,经批准后也可以作为村庄规划。一般村庄在编制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基础上,还应提出村庄整治项目。美丽宜居村庄、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村庄等特色村庄应在上述基础上依据实际需求增加相应内容。

5、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工作

四、总之

篇3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国土所、规划所、林管站、新农村办、“乐居家园”公司、各村村委会为成员单位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根据各自承担的规划建设监管职责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的监管任务。

〈2〉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我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村民意愿,引导和依靠村民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推进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

〈3〉乡村统筹,规划先行

以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4〉服务大局,加强整治

依据乡村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增减挂”政策,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严禁滥占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打造优美村容乡貌。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公路网络化、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信息通讯推广和林区作业道路修建等建设工程,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小微型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水准。

〈6〉建立、健全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实现了镇有规范化卫生院、村里有合格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了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7〉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秀美,农民增收”

自从我镇制定“和谐秀美乡村”的建设目标,全镇上下团结一致,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长期困扰我镇的“三农难题”随之得以破解,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

首先从农业方面上说,我镇共建成现代化种植基地14个,投入790万元;现代化养殖基地14个,投入3115万元。另外,坐落在漾都村的箬溪生态科普旅游观光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建设院士工作站、鲟鱼高值化研发中心,还有金雨森景观园林苗木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1000亩,极大丰富了我镇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这让人既能纵览秀美的山水风光,领略惬意的农村生态,又能享受到精致的田园生活。

其次从农村方面上说,我乡共有5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建成乡村公路110公里,建成水库18座、渠道108条,建成沼气池144个、自来水管道2.5万米,建成学校8所、卫生医疗点7个、老年人活动场所6处、农家书屋5所,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69万元。全乡共有新农村点35个,累计投入资金达948万元,特别是我镇重点打造的养老山庄和养竹木葱郁、碧水长流、清雅别致、环境优美,立于青山绿水间的一栋栋农家别墅,或红瓦白墙,或回廊飞檐,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农家别墅内的各项生活起居设施均达到星级宾馆标准。

再次从农民方面上说,我镇共有农户数4115户,人口数为16931人。实施秀美乡村规划建设之前,镇村民的收入途径主要是外出打工、林木采伐、耕种田地等,现在我乡村民不但仍可以通过上述途径获得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待游客、到旅游景点工作、参与本镇项目建设等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达到8200元,富裕起来的镇村民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困难与问题

〈1〉村民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看,我镇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特别是部分村民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只要涉及到自己的东西开口就要钱,进而直接影响到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顺利开展。

〈2〉项目的建设资金有待落实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的阶段,全县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资金几乎是靠镇、村两级筹措来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项目资金严重短缺。

〈3〉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部分行政村把规划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

三、方法与对策

〈1〉加大宣传,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工作推动快与不快,不仅取决于动力大小,而且取决于阻力大小。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最大受益者是镇广大村民,工作推进最大阻力也来自广大村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秀美乡村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要制定完善的可行性方案,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同时,全力做好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引导工作,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真正变成村民自己的事,进而激发广大村民共建“和谐秀美乡村”的热情。

〈2〉拓宽渠道,解决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资金难题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必然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不但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而且可以引导有实力的公司投入资金,还可以鼓励镇辖区内的成功人士捐资等。同时,对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充分整合项目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篇4

目前,我乡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管理不到位、建设随意性、不按规划建设、不按程序审批、不按规划许可要求建设等情况,特别是建筑红线退让不足,地坪标高无法控制,房屋规模很难把握,挤占巷道、路道时有发生,村民建房地坪高低和房屋的大小,相互攀比,因此引发的建房矛盾越来越多,给村庄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隐患。因此,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刻不容缓,要迅速改变规划不细、管理不严、盲目攀比、无序竞争的被动局面。逐步形成以自然村为基础,行政村为依托,小城镇为纽带的村镇建设格局。我们将实施以村民自治为主导,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服务监督,进一步规范村庄建设。在今后的村庄规划管理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各村要以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依据对各自然村测出地形图,根据村庄地形差异确定若干水准点。

2、各村要根据村庄规模,地形特点,划片确定统一建筑物地坪标高。

3、由各村按照村民意愿选定一至两个建筑样式(《市村镇康居住宅方案选编》),并严格按照选定的楼房式样建设,体现一村一品,整齐划一。

4、尊重利害关系人意见,坚持建房户四邻签字的措施,杜绝无序攀比,防止产生邻里矛盾。

5、推行保证金制度,所有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划实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管理,统一验收,确保民房建在规划点上。村委会与建房户签定建房协议书,并以户为单位每户收取保证金5000元,由村委会直接收取并于当天交到乡经管站,在建房过程中,乡建管所与村负责监督建房户按规划要求及选定的式样建设,在房子主体完工由建房户提出验收申请,经乡村两级验收合格后退还保证金,否则保证金将予以没收

6、村支两委要建立村民建房民主议事制度,要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从选址报批、跟踪管理、验收办理证件,只至建房矛盾纠纷协调,以及建房保证金的收取,全部由各村支两委机体研究决策。

7、各村主任为建房第一责任人并交纳保证金1000元(无村委主任的由支部副书记负责),年终乡政府对各村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保证金是否退还。

8、实行建房公示制度,各村每个月要将本村建房情况公示一次,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三、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宅基地审批过程中要做到几下几点:

1、在村庄规划区内村民建房占用农用地的:

(1)建房户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报乡建管所并填写《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报批表,经建管所现场勘察,乡政府审查同意后办理《乡村建设许可证》。

(2)建房户凭《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到国土部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后,到县规划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村庄规划区内的村民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建房的,由建房户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填写《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报批表,经村支两委研究同意,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同时签字后。报经建管所和国土管理部门现场勘察,对符合规划和用地的建房户,由乡政府会同建设、国土及村委会按照有关规定统一进行会办,对符合条件的建房户发放相关手续。

3、村庄规划区内的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的建设项目,应持相关批准文件和现状地形图,经建管所初审,乡政府同意后上报县审批中心规划局窗口,按规定程序办理《选址意见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4、建房户手续办齐后到村委会选定式样,与村委会签定建房协议书,并交纳建房保证金,方可开工建设。

篇5

(一)规划区内的规划建设管理

各村书记是执行乡总体规划的第一责任人,规划区内(含场镇、集中居住点周边、公路及河道两侧)所有建设工程必须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严禁未报先建。在建设动工前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提出书面申请,按规定办理用地、规划、建设许可等相关手续后方可施工。

(二)规划区周边的规划建设管理

范围内原则上不允许开展任何建设项目。确需进行建设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书面提出申请,经乡政府审核同意后,并按照规定办理用地、规划、建设许可等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重点管控区域建设管理

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实行红线控制和管控范围控制。汉清路大桥入口至幸福家园入口,绕镇货运通道、老德阿路元包、棋盘段、新德阿路元包、棋盘段的红线控制范围内严禁任何建设行为;红线控制区管控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办理用地、规划、建设许可等相关手续后方可施工;广告标牌的设置按照《市公路及公路两侧设置广告标牌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电力、通讯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应该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

(四)规划区外的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区外的建设必须符合乡村规划和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办法执行,重点加强村民住宅建房规划管理。

村主任是各行政村土地管理、农户建房审批管理及查处乱搭乱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农户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在建房前应由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初审并张榜公示无疑后(公示期不少于20天),并按相关程序报批审核后方可开工建设(要求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施工图或采用标准图集,施工单位或个体工匠必须具有相关资质,建筑风格风貌应和本乡一致),乡村镇办负责开工放线、验线。新建农户由各村引导在规划区集中修建,并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

农村村民住宅建房占地面积(建筑基底面积)不得超过批准用地的50%,集镇规划区内农村村民住宅建房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45平方米(含晒坝、沼气池)。乡村规划区内农村村民住宅建房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含晒坝、沼气池)。

篇6

1 现状分析

1.1 缺少正确的认识

从当前情况看,很多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地区以及部门重视招商引资,拉动经济,改善民生,很多资源以及人力和财力等都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忽视了乡村的规划建设工作。另外,还有的地区以及部门虽然口口声声说重视乡村建设,但是却没有落实到位。在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员,也没有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大多都是应付差事。这些都表明很多地区的领导干部没有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进行正确认识。

1.2 参与部门比较多,难以进行组织和协调

乡村规划建设,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等的共同参与。可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缺少组织协调机构。有的地区以及部门划分了部门职责,可是没有牵头部门进行组织,导致各个部门在工作中缺少积极性,导致工作延误。还有的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不愿意在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投入比较多的人力与财力,消极思想严重。

1.3 软件建设不到位

乡村规划建设并不仅仅是物质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它不仅要有形象美,同时还需要有内在美。需要内涵建设,将乡村特色体现出来[1]。也就是说,在规划建设乡村的过程中,不能只建设硬件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服务改善,同时还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入手,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创新治理机制,融入到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还有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建设具有特色的新农村。

1.4 政府单独发挥作用,市场力量没有被引入

很多地区在规划建设乡村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传统运动式以及行政动员等方式,没有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一时建设了高标准,但是却无法长期运转。当前,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农民参与程度不足,无法发挥其主体地位以及主体作用。很多农民将乡村规划建设看作政府部门的事,导致规划建设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导致农民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目的以及建设力量进行明确,尊重农民意愿,由农村进行决策,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

1.5 规划设计无法得到落实

从当前情况看,很多地区以及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重视规划设计但是却忽视落实的情况。有的地区以及部门在明确规划的时候具有比较强的随意性,没有聘请好的规划设计部门提前开展论证工作,导致规划设计漏洞比较多,设计的起点与标准都不高,影响了执行效果。另外,有的地区以及部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没有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一味追求高标准以及高档次,不能结合地区特点对规划设计加以调整,导致规划存在假大空的情况,可操作性不强。还有的地区以及部门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规划设计制定方面,却没有彻底得到执行与落实,没有结合规划设计的具体标准进行操作,在上报数据之中,含有较大的水分,存在虚报现象,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有效对策

2.1 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

当前,在规划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认识不够,各个地区以及部门需要提升自己的认识,站在中国梦以及美丽中国的角度,开展乡村相关规划建设工作。不能够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乡村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也不能够使乡村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对立,要认识到乡村规划建设并不是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的一种负担,它并不是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2]。需要克服错误思想,在思想上对其加以重视,在业务上加强了解,掌握时机情况,使乡村规划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并行发展,利用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的容貌,并对生产和生活环境加以改善,对农村中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料进行保护,对农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开发,释放旅游潜力,利用美丽乡村相关建设工作,推动当地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

2.2 将牵头部门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关系处理好

对于乡村规划建设这项工作来说,它是各个部门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参与的部门越多,就越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个相关部门需要在党委政府相关领导之下,尽到自己的责任。在规划建设乡村的时候,需要对各个部门具体资源加以整合,合力建设,对各部门的相关惠农资金进行统一整合,发挥乡村规划建设相关平台的作用,实现最佳效益。

2.3 把硬件建设以及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美丽乡村不仅指整洁之美以及基础设施完善还有公共便利和生活宽裕,同时还需要创新管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服务功能,还需要对农村改革加以深化,对公共服务的相关运行和维护机制以及社区治理机制还有产权交易流转机制加以创新。在建设过程中,要使农村焕发新的活动,营造出适合乡村发展的良好的软环境,促进美丽乡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2.4 引入市场机制

在对乡村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区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创新思维,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主动凑集资金,从而确保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专项资金实现专款专用,还要在建设中投入充足的精力以及财力和人力,强化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防止挤占与挪用的情况发生。另外,需要利用融资,将市场作用与活力发挥出来,引入招商引资等项目,利用其作为载体,确保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将市场融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等靠要的思想,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寻找其中的商机以及潜力,做好包装与推介工作,使农村自然资源以及这自然环境的优势与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吸引客商以及企业等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投资,促进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确保规划设计的高标准,并做好落实工作

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其规划设计以及具体实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高标准和高起点的理念,要聘请口碑较高的设计部门做好合理的设计以及规划,保证在短期内基础设施的标准比较高,不会在短时间内落后,防止重复建设。另外,要结合当地具体的地理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规划设计,不能流于表面,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调研以及论证工作,不能够照抄别的地区的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设计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且能够体现科学理念[3]。与此同时,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规划设计的落实工作,认真执行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防止打折扣现象,定期对其进度进检查,把关建设质量,推动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规划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区在这一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思想上不重视,组织协调工作落实不好等等,需要进一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7

自从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逐步地实施了对于城乡的规划建设,并且在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入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推动着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完善与发展,到目前来看,国家城乡规划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其具体的建设获得了全方位水平的有效提升。但是,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刻地对我国的发展实施着影响,城乡规划建设依照具体的时代要求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开展迫在眉睫。因此,目前诸多学者都加强了对城乡规划建设各项工作的研究,并针对其建设中的各项问题提出了诸多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探索及具体要求分析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我国在区域发展以及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等环节,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平衡状态,这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严重地影响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城乡规划建设一直是我国国家建设中的重点。本文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城乡规划的探索及具体要求:

首先,就城乡规划的探索来讲,我国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就非常关注这一事项,一直到现在已经取得了诸多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城乡之间独立发展的二元规划策略,未能注重二者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城市规划法》以及村庄和城镇的规划建设的《管理条例》规定还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着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实施。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编制与出台才打破了以往的规划建设僵局,将建设工作推向了新的台阶。

其次,就城乡规划建设具体要求而言,它主要分为科学整合与系统协调两个方面。科学整合是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呈现之间要构筑以核心城市以及中心城镇为辐射点的整个大空间整合的规划,同时着力保证小城镇中的中心城乡获得优先突出的地域与交通的整合,从而推动区域城乡整体空间、小城镇城乡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城乡网络的建成。系统协调则是要求城乡规划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的计划相互协调,尽量达到对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建设与应用,全面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城乡协调规划中的渗透。

二、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法律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在2007年针对城乡规划建设出台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城乡规划是以时展为指引而处于流动状态的工作,各种新的规划发展的需求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具有详细的不断完善的新型规划方案及专项法律保障。这就使得我国现存的法律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制约了呈现规划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统筹平衡状态的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地推动城乡规划的优化建设,国家还面临着法律体制等方面的极大挑战。

2、城乡规划建设缺乏科学合理指导

我国当前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普遍缺乏一种全局整合、长远利益的目光,简单地应对某个城市或者乡村地区的开发需求进行随意的开发建设,普遍不能真正地将每一项开发工作纳入到长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从具体方面来讲,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以区域和城乡科学整合、协调发展等为依据的具有针对性的系统长远规划方案所引起的,国家相关的城乡规划的负责部门无法严格地依照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对每一项开发工作做出详细的审核与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建设落入了一种对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规划区域功能较低、产业与人口密集程度搭配不均的状况中。

3、城乡规划发展的协调平衡不足

我国进行城乡规划发展牵涉到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全面地将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实施协调的建设,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城乡规划在整体方面实现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直接地阻碍了各种规划因素协调性的不足。同时,我国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往往将重点置于城市发展方面,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城市各种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基础经济活动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就使得乡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更加地落后于城市水平。

三、我国当前解决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问题的对策

1、全力推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国家当前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以《城乡规划法》作为依据,要想推动城乡规划实现良好发展,就要将此法作为中心和基础来逐步推动本法律的更新完善以及其他相关辐射法律法规的大力健全,为我国逐步萌生的新的规划需求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具体来讲,国家要利用多种渠道及方式来向所有的城乡住户进行《城乡规划法》的普及性宣传,指引当前的城乡建设人员按照必要的审批工作要求以及相关制度等来进行具体的建设。同时,国家还应当鼓励城乡居民针对法律的不足来提供完善建议以及创新见解等,着重推动其他相关法律对《规划法》的补充,全面推动我国城乡规划系统合理实施。

2、完善城乡规划机制与体系建设

首先,国家在目前推动城乡规划合理有效的实施,还必须致力于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的各项项目审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保障机制等的建立,确保城乡建设的各项活动在开展之前能够得到国家相关负责部门对于各种条件的审核,保证各项建设符合国家城乡规划的整体建设方案。同时,还要积极地加大周围群众对于各建设活动的监督,追究非法建设活动的法律责任,将各项建设全面纳入城乡规划的大体系。而且,国家要为某些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基础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推动民间力量对于国家规划建设工作的帮扶。其次,国家还要以全局与部分、短期与长远、发展与保护、城市与乡村等方面的统筹兼顾为原则,来调节并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具体的体系。

3、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投入

国家当前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大事,也是保证我国立足于国际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大对于城乡规划建设中各项工作的投入必不可少,尤其是要极大对于建设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国家除了为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财政拨款之外,还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等策略来调动其他力量的参与,并努力拓展筹集渠道,致力于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国家在进行规划建设投入时,关键还要针对当前乡村建设不足的问题,来加大各项投入对于乡村发展的适当倾斜,以缩小城乡建设的差距。

四、结语:

城乡规划建设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中之重,国家一定要努力加大对于此工作的研究,着力针对其建设中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并从各项基础保障方面为规划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仲平. 城乡规划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城市建设,2010(33)

[2] 王婷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好城乡规划建设[J]. 城建档案,2009(12)

篇8

1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方向研究

1.1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村庄建设规划中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建设标准,合理使用当地传统的建设模式。我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三种模式”和“五大载体”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农村住房改造任务。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二合一”模式,与县城浮桥埠区块拆迁改造、凤川柴埠区块拆迁改造、县城农民集聚安置房二期工程等大项目带动相结合;采用“二选一”模式,积极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培育建设和特色村提升改造,加快县城、中心镇农民转移集聚工程建设,引导有集聚条件农户向县城、中心镇集中居住;可采取新社区建设,空心村整治,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整治等有效形式使整治后的村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道路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达到标准,厕所卫生条例要求,排水沟渠和新旧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

1.2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

通过实施推进农村住房改造,打造了一批诸如金牛村、儒桥村、后浦村等农居点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风貌特色突显的美丽村庄,建成了一批如窄溪村拆迁安置小区、徐家埠农村集聚小区、横山农民集聚小区等高品质的农民集聚小区,保护一批如深澳村、茆坪村等历史文化深厚的传统村落和农村历史建筑,改造了一批农村家庭经济最困难、居住条件最差的困难群众住房,有力的带动了投资,扩大了内需,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心村新建农居点建设步伐,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美丽乡村要求,配建与中心村相适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其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变。采用“民建公助”模式,与农村环境沿线整治、中心村培育新建农居点、美丽乡村精品村改造提升项目相结合,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推进规划农居点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改善农居条件和提升居住环境。

2 新农村发展策略分析

2.1科学编制规划,提升品质内涵

在完成县域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丰满和优化城乡规划体系,创新性提出编制风景桐庐建设总体规划,以“景区”标准指导推进“最美县城、魅力城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五条风情带,即诗画山水带、古风民俗带、产业风情带、运动休闲带、生态养生带,从农房示范村色彩风貌塑造、产业旅游策划、分类控制、整治提升等方面引导村庄有序发展。今年申报的环溪、荻浦、徐畈、深澳四个示范村就位于古风民俗带,通过连点成线,连片成面,集中打造深澳古村落风景名胜区。为加强示范村建设指导,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农房改造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印了“美丽乡村”村庄景观整治图则,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吸收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所有方案都经过村民代表评选确定,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规划出精品,设计出特色,建设才能出亮点。各乡镇(街道)把规划设计作为实施农村住房改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来抓,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修编项目村规划设计方案,在农房建筑设计、村落空间设计上、景观节点设计上狠下功夫,打造体现地方特色的民居风貌,形成丰富多样、野趣盎然的景观效果,营造质朴宜人、浓郁亲切的乡土气息。同时要严格规划实施管理,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改造、无审批不动工,坚决杜绝不按规划建设和盲目建设。

2.2创新机制,规划管理向村级延伸

2.2.1建立村级规划服务团。为加强新农村建设指导,专门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团活动的实施意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组建村级规划建设服务分团,由住建、国土、农办、环保、水利、安监、招标办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服务小分队,有针对性的到农房示范村开展各类服务活动,重点加强对示范村的服务和指导。

2.2.2建立村级规划管理员队伍。示范村建设既需要科学的规划、高强度的投入,更需要严格的管理、高标准的建设。因此,进一步增强村级规划建设技术力量,全县建立起覆盖全部行政村的规划员管理队伍,现已配备到位183名村规划管理员,其中46名为专职规划管理员,137名为兼职规划管理员,健全了县、镇(乡)、村三级规划管理体制,提高村一级在村庄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参与性,实现村级基础设施、农房建设规划把关前置,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执行的刚性,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建设。

2.2.3完善农房管理机制。制定出台《桐庐县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桐庐县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办法》、《桐庐县农房标准图集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全县建房条件和建造标准,进一步规范农房审批程序,全面实行农房建设有图审批、按图施工管理,并探索建立农村住房乡镇村镇办、土管所及行政村联合竣工验收机制。对乡镇、村干部、村镇工匠、农户违反农房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责任追究处理措施,有效遏制违规建房行为。同时,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办法和实施细则,大力推行“两权一房”抵押登记,增加农民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农房依规依章建设管理。

2.3注重项目结合,突显村庄特色

2.3.1注重项目整合。在推进农房示范村建设中,注重项目整合,与“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清水治污”、“垃圾分类试点”、中心村培育和特色村创建等项目相结合,集中各线财力合力实施示范村改造建设。今年创建的4个示范村,采用集中连片实施改造,共涉及7大类86项目,总投入资金7838.5万元。

2.3.2注重对示范村特色的培育。做到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无论是规划设计、改造方案制定,还是工程设计、具体施工等各方面,着力体现各自的村庄特色。如环溪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多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且90%以上村民是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该示范村在建设过程中,打造以“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休闲型村落,在产业培育上种植300余亩莲花,开发赏莲花、摘莲蓬、挖莲藕为主题的色彩型农业观光游。利用古村优势,建设爱莲文化广场和爱莲长廊等景观节点,大力发展农家乐,搞乡村旅游。又如荻浦村借助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突出“乡风文明身心美”,重点挖掘古孝义、古戏曲、古树林、古造纸等特色古文化,培育“古风荻浦”民宿经济,该村与浙江交投集团合作,集中100间原汁原味的老房子,投资开发民宿项目,带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3 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走城市化的老路。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的摸索,寻找适合我国农村建设的规划之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的繁荣,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以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刘艳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个现实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08,(28).

篇9

1、核实违规项目的选址,对不符合要求的违法、违规建设坚决不予办理手续,对一些违规建房、违规建厂和违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2、拆违控违,对违规建房的施工用电不批,为防止有人不通过批准利用三项电违规建房,凡申请其他三项电的必须提供营业执照或其他单位出具的证明等有效材料。为防止无证施工队施工,为让施工方和建房户责任明确,在办理建房审批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求施工方和建房户与工作人员面对面签字、按手印。

3、选址审核,对每一户建房户的选址,每一个项目的选址,必须做到现场核实,然后回到办公室对照规划图纸、规划文本、规划要求再次进行确认。

二、环境卫生

春节过后,上班以来,大量生活垃圾积存,运转车辆不能满足运转要求,为了尽快清理运走,并督促各村环境卫生工作,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垃圾运输车,连续每天2-3次的把垃圾运往淮北宇能发电厂。

2、对各村进行三次连续不断的巡回检查,第一次利用大约10天的时间,对各村各自然庄全覆盖的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XX环卫群并要求整改,对发现问题较严重的不但发到XX环卫群而且发到XX党务群,对多次要求不整改的,提出批评。第二次大约利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安排两个环卫督查组,对各村各自然庄再次全覆盖的督查,对已经全覆盖的湖沟村、沈圩村、石集村、临南村、姚湖村、徐庙村在群里多次表扬。对大高村、刘油坊村、徐楼村、沈桥村这三个几乎接近全覆盖的村也在群中给予多次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大高村、刘油坊村镇两个相邻村,比着干,唯恐落后,更值得表扬。第三次督查是对全镇19个村进行考核、排名,大约用了10天左右的时间,在考核期间,从环卫群可以看到以上点名的村环境卫生仍然保持较好,据环卫督察组反映,竟然在沈桥村一处垃圾都没有发现,环卫督查组还反映,有几个村的问题仍然很严重,这几个村在XX环卫群中也能明显看到,我们已经在环卫群中多次提醒,这次考核要打分、排名,但对一部分村可能没起到作用。

3、规划局已经向两位领导和分管领导请示,最近我们将出面组织党政班子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人员到沈桥村、湖沟村、石集村、临南村、徐庙村参观学习,看这几个村是怎样干的,为啥干的这好。

4、全镇3217户贫困户改厕项目和四里烂柴吴户改厕名单统计已安排好。

5、布置好各项目迎检前的卫生保洁工作、市容管理工作和材料的准备工作。

6、安排3337户户厕的前期工作及施工阶段各项矛盾的调节,安排好贫困村公厕的招投标和施工工作,做好人居环境的治理工作。

三、美丽乡村建设、避险搬迁和古城开发

1、美丽乡村建设

继续督促、督查临南省级中心村的项目扫尾卫生工作以及零星工程的安排工作,主要做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绿化,督促施工方在植树季节抓紧绿化。

②安排好沟塘清淤、涂白、五小花园等小项目在验收前的节点工作。

③准备与临南村探讨未完成的户厕,并准备定出方案向领导汇报。

④与临南村统计中心村的危房,并与临南村协调中心村验收前对危房的处置工作,制定处置方案,准备向领导汇报。

⑤每周与办公室人员探讨临南中心村的材料的编写整理工作,并安排专人与临南村、镇妇联、司法所、派出所等各有关单位进行对接。

2、申报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

2018年的中心村已经批复,其中有陈口、梁庙两个省级中心村和一个市级中心村四里烂柴吴中心村。

两个省级中心村的规划文本由安徽建筑大学规划设计院承接,将于4月上旬完成,同时两个中心村的项目也已经谋划好,第一期批复已设计好,目前正与施工方对接施工前的工作。市级四里烂柴吴中心村的项目谋划也已经完成。

3、继续督促铚城大道、淮海路验收审计前的准备工作。继续到陈口、高皇避险搬迁安置项目查看工程质量、进展、现场问题协调,以及监理到位等工作。

四、建成区风貌提升工程

1、监督、管理临浍路的外墙改造等风貌提升工作。

2、南阁街南段墙外立面改造前的准备工作。

3、补充文昌街人行道的停车位划线工作。

4、监督、协调城隍庙壁画的恢复工作。

5、做好文昌街南段、202两段、临浍路南侧等工程的对接工作。

6、参与石牌坊的监督、管理。

7、监督建成区的绿化等工作。

五、下步计划

1、美丽乡村的招投标以及下一步的实施工作。

2、安排好2019年美丽乡村的布点工作。

2、继续做好环境卫生的督查、管理,市容市貌的督查工作。

篇10

一、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要求

对城乡规划建设具体要求而言,其主要分为科学整合与系统协调两个方面。科学整合是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呈现之间要构筑以核心城市以及中心城镇为辐射点的整个大空间整合的规划,同时着力保证小城镇中的中心城乡获得优先突出的地域与交通的整合,从而推动区域城乡整体空间、小城镇城乡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城乡网络的建成。系统协调则是要求城乡规划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的计划相互协调,尽量达到对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建设与应用,全面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城乡协调规划中的渗透。

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现状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区域发展以及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等环节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平衡状态,这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严重地影响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城乡规划建设一直是我国国家建设中的重点。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城乡之间独立发展的二元规划策略,未能注重二者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城市规划法》以及村庄和城镇的规划建设的《管理条例》规定还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着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实施。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编制与出台才打破了以往的规划建设僵局,将建设工作推向了新的台阶。

2、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1)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指导的问题。当前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普遍缺乏一种全局整合、长远利益的目光,简单地应对某个城市或者乡村地区的开发需求进行随意的开发建设,普遍不能真正地将每一项开发工作纳入到长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从具体方面来讲,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以区域和城乡科学整合、协调发展等为依据的具有针对性的系统长远规划方案所引起的,国家相关的城乡规划的负责部门无法严格地依照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对每一项开发工作做出详细的审核与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建设落入了一种对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规划区域功能较低、产业与人口密集程度搭配不均的状况中。(2)城乡规划建设法律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虽然在2007年针对城乡规划建设出台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城乡规划是以时展为指引而处于流动状态的工作,各种新的规划发展的需求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具有详细的不断完善的新型规划方案及专项法律保障。这就使得我国现存的法律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制约了呈现规划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统筹平衡状态的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地推动城乡规划的优化建设,国家还面临着法律体制等方面的极大挑战。

(3)城乡规划发展协调平衡不足的问题。进行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发展牵涉到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全面地将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实施协调的建设,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城乡规划在整体方面实现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直接地阻碍了各种规划因素协调性的不足。同时,我国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往往将重点置于城市发展方面,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城市各种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基础经济活动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就使得乡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更加地落后于城市水平。

三.当前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现状问题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中法律法规的建设。国家当前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以《城乡规划法》作为依据,要想推动城乡规划实现良好发展,就要将此法作为中心和基础来逐步推动本法律的更新完善以及其他相关辐射法律法规的大力健全,为我国逐步萌生的新的规划需求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具体来讲,国家要利用多种渠道及方式来向所有的城乡住户进行《城乡规划法》的普及性宣传,指引当前的城乡建设人员按照必要的审批工作要求以及相关制度等来进行具体的建设。同时,国家还应当鼓励城乡居民针对法律的不足来提供完善建议以及创新见解等,着重推动其他相关法律对《规划法》的补充,全面推动我国城乡规划系统合理实施。

2、加强城乡规划机制与体系建设的科学指导。首先,国家在目前推动城乡规划合理有效的实施,还必须致力于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的各项项目审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保障机制等的建立,确保城乡建设的各项活动在开展之前能够得到国家相关负责部门对于各种条件的审核,保证各项建设符合国家城乡规划的整体建设方案。同时,还要积极地加大周围群众对于各建设活动的监督,追究非法建设活动的法律责任,将各项建设全面纳入城乡规划的大体系。而且,国家要为某些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基础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推动民间力量对于国家规划建设工作的帮扶。其次,国家还要以全局与部分、短期与长远、发展与保护、城市与乡村等方面的统筹兼顾为原则,来调节并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具体的体系。

3、加大对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投入。国家当前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大事,也是保证我国立足于国际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大对于城乡规划建设中各项工作的投入必不可少,尤其是要极大对于建设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国家除了为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财政拨款之外,还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等策略来调动其他力量的参与,并努力拓展筹集渠道,致力于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国家在进行规划建设投入时,关键还要针对当前乡村建设不足的问题,来加大各项投入对于乡村发展的适当倾斜,以缩小城乡建设的差距。

四、结束语

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没有城乡的不断发展就不可能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物质基础。在编制城乡规划时是否有利于区域综合发展、长远发展,应当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城乡规划工作的根本标准。

参考文献:

[1]周仲平.城乡规划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2010(33)

[2]王婷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好城乡规划建设[J].城建档案,2009(12)

篇11

2、违章建筑查处方面。坚持每周巡查二次,发现违章建筑,立即下达停建通知书,责令停工,同时及时准确地上报。针对个别极少数户无视规划法律法规,坚持动工建设的,坚决采取强制措施,遏制了违章建筑的发生。

3、农贸市场建设方面。1#、2#楼的主体工程完工,3#、4#、5#楼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烟墩岗新街及乡政府人行道辅道工程已基本完工。

4、村庄布点规划方面。完成全乡村庄布点规划和报批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5、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农环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我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全市排名中稳中有升,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突出抓好基础建设,公路沿线、集镇及示范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省住建厅的考核验收。

6、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按照上级要求高标准完成该项工作,今年完成138户改造任务,政策补助资金1184000元,确实改善一部分五保户、低保户及家庭困难的居住条件。

7、美好乡村工作。莲花社区已确定为美好乡村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完成4个安置点规划、建设工作,做好群众拆迁工作,4个安置点的建设基础已完成。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城乡规划法》宣传力度,守住底线,坚决做好拆违控违工作;

2、做好年内建设项目收尾,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工程质量;

篇12

1.1场地要素调研分析董坪村坐落在高山与河流之间的台地上,台地东面是湔江河,台地西面和北面是高山,南面是狭长山谷。董坪村内无机动车道,只有人行泥路。受地震影响,大部分建筑倒塌。土壤较贫瘠,不太适宜农业种植。受地形影响,降水不均。董坪村大部分植物分布在旅游区周围及山坡、河滩,如林木、果木、灌木、草本植物、湿生植物、农作物等,丰富的植被为生态景观规划提供低成本资源。

1.2场地微气候舒适度评价2008年10月起在当地建立监测户外气象参数的站点,选取12个点进行为期1年的观测其微气候气象参数,采用WBGT指数和TS指数量化评价其气候舒适度[3]。同时,对董坪村利益相关者进行热舒适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春秋季是董坪村最适宜的季节,冬季TS指数平均为1.79℃,表明在适应环境的着衣习惯下,户外舒适度是适宜的[4],但高龄老年人和部分游客觉得冷。夏季户外湿度极高,风速小,无风频率大,WBGT平均值为34℃,极端最高值为36.7℃,体感很热,非常不适宜开展旅游活动。因此,董坪村户外微气候舒适度的改善主要是通过改善风环境,夏季规划风道,将凉风引入场地,通风降温除湿。冬季则规划风障,阻挡冷风。

2景观规划上述分析表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需具备生态安全性、文化本真性、景观美感性、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董坪村生态旅游景观主要规划设计三类。

2.1农业生态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产景观和乡村居民点景观。农业生产景观规划: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有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项目——药材基地和水果基地。保留原有粮食生产基地。乡村居民点景观:规划建设“舒适、健康、高效、文明”的乡村生态社区。即:保留或恢复传统林盘,建设较完善的院落生态体系,农房一层变两层,保护节约耕地及林地。建筑景观突出穿斗、高出檐、灰砖青瓦等四川民居建筑特点,保留地方特色。增加活动场地和文化站等社区公共文娱设施,保留传统乡村生活特色。

2.2雨水收集利用景观构建“水—院落—乡间道—群聚空间”的景观格局。水基质环绕整个村落,穿梭于房前屋后,同时在下游形成生态湿地,作为雨水净化和村落生态服务、游憩服务的重要节点,营造川西水乡风情。收集的途径为屋面路面和绿地。由此,沿建筑物规划雨水沟,沿道路和绿地规划生态明水渠,下游规划生态小湿地,湿地中种植当地的香蒲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沉淀、分解。由雨水沟、明水渠和生态小湿地构成董坪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2.3户外微气候改善景观董坪村户外微气候舒适度改善主要是通过改善风环境,夏季降温除湿,冬季防风保温[3]。因此,运用建筑景观和植物景观改善户外微气候舒适度。建筑景观[5]:结合当地主导风向,建筑采取斜列式和错列式南偏东布局,形成通风道,利于夏季通风,冬季则成为西北风的风障。植物景观[6]:运用本土植物,建立村落层次、院落层次和住宅层次的具有夏季导风遮阴、冬季防风功能的三级乡村植物景观体系。夏季将凉爽的河谷风引入场地,冬季则阻挡寒冷的北风。由此,改善户外微气候舒适度,创造交往空间,刺激户外活动[7]。道路景观:规划一条宽7米的乡村道沿西南—东北向穿越村落,是董坪村的主道,与场地外道路相连;规划建设3~4米的碎石路连接院落与乡村道,院落内入户道为1~2米宽的石板路。沿道路种植植物,形成风道或风障。

3规划建设成效经过规划建设,董坪村生态旅游景观初见成效。2011年6月~2012年6月,项目组成员重返董坪村,为期1年考察农业生态景观、雨水收集利用景观和环境微气候舒适度。第一,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村落层次、院落层次和住宅层次的三级植物景观体系,初步形成传统川西特色林盘(图2)。保留了传统农作物种植,建立药材基地,进行药材种植(图3)。高出檐、灰砖青瓦建筑组合成川西特色的院落,院落中进行蔬菜、经济作物或果木种植(图4)。建成景观初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形成有别于城市的传统乡村景观。第二,雨水收集利用初见成效。屋檐下的雨水沟、环绕院落的明水渠和生态小湿地形成雨水回收利用体系(图5),雨水收集方便村民生产生活,调节场地微气候。第三,董坪村微气候舒适度得到改善。通过水系和植物体系建设,董坪村微气候舒适度得到初步改善。由于植物遮挡太阳辐射并形成风道,董坪村夏季太阳平均辐射照度由800W/m2降为450W/m2,平均风速由0.5m/s增加到1.0m/s。植物和水系影响,平均气温由29℃降为27℃。因此,夏季WBGT均值由34℃降为29.5℃,与舒适度指标27℃[8]相差2.5℃。冬季,植物落叶使场地接受阳光,常绿植物构成的风障阻挡冷风,平均温度由5.1℃上升到7.5℃,平均太阳辐射照度由84W/m2上升到120W/m2,由此TS均值上升到2.13℃,达到冬季舒适标准[2]。

讨论和结论

乡村旅游中规划建设乡村生态景观是低成本的可行环保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以下技术策略与方法值得借鉴和思考。

1规划前注重场地调研一是调研乡村生态旅游的利益主体,特别是当地居民,了解其需求。生态旅游作为促进社区和谐的途径之一,原因之一是其提高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增强自信心和社会凝聚力及土地权[9]。调研当地居民需求的目的是规划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不误农时,不废农景,保障居民沿袭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及参与生态旅游的权利。二是调研开发场地的地形、微气候、土壤、道路、水体等景观要素,结合这些要素规划建设生态旅游景观。

篇13

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不断的进行城乡的规划建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城乡发展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与乡村不断地融为一体,实现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大趋势,城乡规划建设初具成效。然而要更好的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这里离不科学的方法与合理的规划策略。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城乡规划建设的优化思路。

1 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对于城乡开发建设比较随意,只是将利益放在眼前,缺乏大局观念,不能将所做的工作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不能正真做到城乡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科学结合。在规划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较短一段时间利益的诱惑,造成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作指导,导致城乡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完备,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性不强。例如,一些布局规划不合理会导致产业区和人口聚集区过于分散,不集中的现象。

1.2 城乡规划发展不能相互协调

在城乡的规划发展中,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资源因素等等都是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很难充分将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将这些问题全部统筹协调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就目前从我国城乡规划的所开展的工作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城乡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任然将重点放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乡村的规划与发展,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针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的投资环境不断进行改善。然而对于在乡村规划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规划建设的力度还是向城市有所倾斜,造成了乡村基本设施的建设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引起乡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活力。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城乡规划出现一定的失衡,两者存在一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我国法律体制不完善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是以《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为主要的法律依据。过去由于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在经济规律的影响下,大中城市不断地取得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客观的条件下以城市为导向,规划更加偏重于城市,从而进一步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对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有深刻影响,造成城市与乡村不等的对待。由于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开展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不可避免地加剧这种二元结构,不利于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法律对此制度的规定还是空白,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城市规划法》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编制方面的问题,然而在对规划管理方面、操作程序方面、监督检查方面、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较少的规定,不是十分细致。对于一些建设单位而言,鉴于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不高于守法的机会成本,这样就产生了违法建设行为的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思路

2.1 城乡建设问题的整体看法

我国地域广阔,在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城乡统筹方面都存在着十分不平衡的现象。而这种不平衡会对国家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更是城乡建设的重大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就是分析如何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提出优化思路。

在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到今天已经出台过很多相关的政策并取得了些许进步。但是,在我国对于城乡发展一直采用的是二元规划策略,对二者间的发展统筹与发展协调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很明显《城市规划法》只是用来规划城市建设的,而城镇及乡村规划建设用的《管理条例》与之毫无关联。而这两套政策还在影响着城乡统筹工作的实施。2007年《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打破城乡建设的呆板局面,把建设工作引向高速。

2.2 城乡建设问题的要求

科学整合和系统协调是城乡建设的两大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就是要在各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联络点的大规模整合,同时使小城市得到地域和交通方面的整合,目的是推动城乡、以及小城镇城乡各方面的城乡建设的整体化。系统协调是力求区域发展与城乡发展的一致协调,达到各种资源、各种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及其应用,注意水资源、土地之源、矿产之源、人力资源等在城乡建设一体化中的推动作用。

2.3 全力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法律法规

目前,在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建设中,我们主要依据《城乡规划法》。要想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只靠这一部法律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有较健全的法律制度。而且我认为可以将《城乡规划法》作为这些法律的基础,其它法律在此基础上细致扩展而成。再者,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城乡规划法》。比如媒体、宣传板、活动、宣讲等。增加所有城镇乡村居民对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所有居民对城乡建设的政策认识。更重要的是对城乡建设人员的法律培养、纪律培养、政策认识培养、政策实施方法培养,指导工作人员要有相关的责任与法律认识,依据相关制度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政府也可以大力鼓动各界人士提出自己的建设规划策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系统的合理性。

2.4 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机制与体系

城乡规划建设机制如建设保障机制、审核机制、责任深究机制等机制的加强与完善是大力推动城乡建设进程的一个有效策略。保证各种建设工作在正式实施之前都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各种条件审核,使此建设符合国家建设的要求。调动周围人士对建设的监督,严肃追究每个非法建设的法律责任。对于城乡建设基础建设项目,国家应当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推动种力量对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的帮扶。

2.5 增加对城乡建设工作的投入

城乡建设的统筹一体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一件立足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实事。于此,立于为城乡居民服务的基础上,政府要予以重视。因此,对于城乡建设规划的各项投入必不可少,尤其是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政策优惠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加入。基于,城乡统筹建设中农村建设落后与城镇的状况,政府可以适度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用以弥补乡村建设不足的问题,缩小城乡建设间的差距。

3结语

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协调发展,是国家重要的一项建设工作。当今城乡建设要以深入的思考、充分的准备、广泛的号召、大力的推进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各个问题。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幸福的是城乡居民,幸福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建设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但是我们选择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做好每一个汇报、踏实做好每一个工程,是每一个建设者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国贤.浅析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推动作用[J].门窗,2012,08(6):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