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审美价值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学的审美价值

篇1

1、体现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文学价值决定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2、文学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实用翻译美学是伴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而诞生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任务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帮助读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提高解决语际转换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傅仲选,1993:2)。从翻译美学的观点看,翻译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有两个:译者和读者,审美客体也有两个即原文和译文。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由作者创造的,同时又由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实现。根据我们对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的分析,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再次实现的因素应该主要包括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

二、译者:原文的审美主体和译文审美价值的创造者

译者是原文的审美主体,翻译的过程首先是译者接受原文信息的过程。但是译者决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原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傅仲选,1993:118)。在翻译审美活动中,译者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译者对原文审美构成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决定着对它的表达,并最终决定译文的审美品质。译者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翻译审美活动中,对原文进行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然后通过一种联想唤起已有的生活与社会经历和经验,将原文中的审美价值具体化,从而转化为译文。

法国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说过“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米盖尔,1965:156)。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会刺激审美主体的想象和理解的活动,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审美愉悦。作为译文读者的审美对象的译文也应该具有这种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品质。例如:

1)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

The main street of Hibiscus was not big.Paved with flagstones 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吕俊,2001:58)

译者转换了视角,把“铺子和住家紧紧夹着街”变成“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这个译文十分生动形象,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原文审美价值的转化。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也会很容易被激发,从而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

2)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Science means honest,solid knowledge,allowing not an iota of falsehood,and it involves Herculean effort and grueling toil.

译者从“艰苦的”这样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联想到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克拉勒斯,而用其同根形容词,形象地说明“艰苦的”一词的生动具体的含义,也让译文读者有更具体形象的感受。

3)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那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We lean against the green railing of the ship,silently looking at this splendid marriage of the sea and sky;we cherish no other thoughts;we are intoxicated;we are transported into the crystal heaven.(张培基,1980:40)

原文“海天”并列,译时又难以分译,译者从这种海天交融、浑然不辨的完美结合联想到“完美的婚姻”般的天地之合,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联想。生动的译文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读者也能很容易获得审美愉悦感。

三、翻译规范:影响审美价值传递的一个客观因素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在受着一些翻译规范的制约。直译与意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总是倾向于一边。我们知道在经过许多年的争论之后,人们基本上取得了一个共同的认识,直译与意译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一味地采取直译或意译,那就势必会造成原作审美价值的遗失。试看下面的例子。

4)Ware his gift,that is a Greek gift.

有人直译为:小心他的礼物,那是个希腊人的礼物。恐怕有许多读者在读了这个译文后会感到不理解,他们也就无从去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对于这样的审美客体过于含蓄的例子,译者应采取意译的方法,找出异质同构的审美同质体,然后作些必要的处理,以给读者提供理解的路标,读者便能根据这样的客体进行审美活动,最终也能像原文读者那样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

“希腊人的礼物”一说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指的是希腊人在攻打特洛亚城时有意给敌方留下的藏有伏兵的木马。遇到这类蕴涵深厚文化背景的词句,译者在翻译时应作些相应的处理,以帮助读者理解。这时意译的翻译方法更加可取,如译成“包藏杀机的礼物”或“不怀好意的礼物”。

5)Georgiana,the eldest,with her black ringlets,her flashing eyes,her noble aquiline profile;her swan-like neck,and sloping shoulders,was orientally dazzling.(A.Huxley:Come Yellow)

大小姐乔治亚娜乌发盘起,双眸明亮,侧面望去,高高的鼻梁,显得颇为高贵,加上白天鹅似的柔颈,下削的玉楼,活脱脱一个令人炫目的东方美人(孙致礼译)。

这里描写了一个颇有几分东方美人特征的西方美人,值得注意的是“aquiline”一词。该词常跟“nose”搭配,意为“鹰钩鼻”。在英语中,人们常用“an aquiline nose”来烘托一个人的高贵;但在汉语中,“鹰钩鼻”往往跟阴险奸诈有联系。所以,我们在翻译这句话时,就要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切不可将“aquiline”直译为“鹰钩鼻”,而要根据“aquiline”的形象特征,将其灵活地意译为“高高的鼻梁”,就不会损害原文所描写的美女形象,也不会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的再次实现。

6)Hygeia herself would have fallen sick under such a regimen;and how much more this poor old nervous victims.

按照这样的养生之道,别说可怜的心惊胆战的老太太了,就连健康女神哈奇亚也会害病。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把“Hygeia”简单地译为“哈奇亚”,国内读者就会感到茫然不解,不知哈奇亚为何神或为何动物。一般西方人知道“Hageia”是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为了使译文读者跟原文读者的感受达到等效,不影响译文读者的审美活动,宜将“Hygeia”的基本特征显示出来,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加上“健康女神”四个字。

以上几例并非是说只有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才能很好地传递原文的审美价值。其实许多纯粹的直译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完全融入译语,成为其中一部分,甚至时隔一两代后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其外语直译的本源(杜争鸣,2000)。比如,“武装到牙齿”、“一石二鸟”、“酒神赞歌”、“圣餐”、“蜜月”、“列入黑名单”、“象牙塔”、“门户开放政策”、“先锋派”、“三位一体”、“大写的我”、“洗礼”、“超人”、“柏油路”等,对于这些词语,如果译者仍旧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整个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中译者要想把原文的审美价值完完全全地转化到译文中去,并使译文读者真正地体会到原文的审美价值,译者就要认真考虑译者自身、翻译规范和读者这三方面的影响,从而保证原文的审美价值不会在语言的转换中遗失。

参考文献:

[1]米盖尔・杜夫海纳著.孙非译.美学与哲学[M].台北:五洲出版社,1965:156.

[2]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18.

[3]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

[4]杜争鸣.论意译、直译、不译的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涵义[C].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3.

[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

篇3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在教授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能力,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里通过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对美的感知力

审美感知就是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它是审美活动的先导。学生的感觉是学生感官对作品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种心理基础。如果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感觉迟钝,就无法完成对美的感知。知觉是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在教授学生审美教育时,必须充分的引导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去体会作品创设的意境,才能感知到美的存在。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品时,只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触觉、听觉、视觉全方位去感受“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脚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枣子树……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枣子红完”,才能感受到作者创作出的《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意境。

在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才能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发现品味作品塑造的“美”,进而唤起各种感官表象综合成自己独特的情感感知,进入到意境氛围之中,感受意境中存在的美。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了,在学习作品时才有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情感需要,丰富审美经验。进入到新的审美认知过程后,会继续进行丰富、积累美的认知。

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一定通过单一的课堂品评作品来进行,可通过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用双眼和心灵体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发现、感受、品味真实的美,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力的提高。

2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丰富美的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审美主体(学生)和对象(作品)之间某种关联,主体(学生)对客观对象(作品的美)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也是学生在学习作品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反映形式,是心灵态度、情感的体验。审美情感始终是与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相结合的。学生在学习作品时,从作品塑造的意境中,可以获得喜欢、悲哀、愤怒、恐惧、忧郁等情感感受,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自身情感。例如,阅读《荷塘月色》可以感受到 “颇不宁静”的复杂心情;阅读普希金的《致大海》体味到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之情;阅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感悟到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阅读《荷花淀》可以品味身系国家的崇高精神等。通过学习作品不断地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的不断发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作品的美,体验着人生不同阶段美的价值,不断改造世界观。让学生思考生活道路如何选择?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在?如何善待生命等等人生的问题,使学生情感向细腻、向深处发展,思想境界向高处延伸,逐步达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3 引领学生构建审美意象,培养审美想象力

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表象由于主体感情的参与使审美想象进一步活跃,创造出新的形象。也就是表象与情感的相互作用、互相交融在人的心理形成的形象。

审美意象是建立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的。学生塑造美有了感知、吸收、积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品味、感悟,最后通过丰富的想象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感知人物性格美、环境美、人文风貌美。高尔基说过:“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积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时,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例如,梁实秋先生的《雅舍》中“雅舍”虽以“雅”为名,实属一栋典型的“陋室”,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大幅度的描写。对自然风光之“雅”的描写:“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红盘乍涌”、“清光四射”,那“归房就寝,月光仍旧逼近窗来”,而在“细雨蒙蒙之际”,“推窗展望”,“俨然米芾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又如对陈设布置的“雅”介绍,虽然陈设俭朴,但“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陈设又有“疏落参差之致”,“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再如屋主人思想情趣的“雅”描写:“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客里似家家似寄”。通过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经验,品味出月夜的幽绝,陈设的不俗,写作的自由,交友的真诚。表达出作者对生活无奈的自我调侃,也表现了作者开朗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审美能力。

在散文和诗歌的作品中,常以一粒沙、一朵浪花、一棵树、一只鸟做为刺激想象的触发物,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就要求老师用作品直接描绘的形象作为诱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作者去流连万象。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落一叶而知天下秋,由一枝红叶而见满园春色,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例如,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描写北方二月春天的景象,远远望去,这就是春,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春来了。这种似春又无春的情景,若离开了想象和联想学生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歌的真谛,也就无法获得美感的无穷趣味。

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认知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的,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它是学生根据作品中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塑造形象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来感知作品塑造的美的意境,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

4 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的美的创造力

“再创造”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对作品的欣赏,绝不是单纯地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主观的能动性的认识活动,是被动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学生凭借着日常的积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成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从而分清美丑、荣辱、高贵卑下。只有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的渴求,进而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学底子薄、求知欲望差,视写作为一件苦差事,不加强审美教育是写出与学历相对应的作品来的。根据这种现象,更应该加强审美教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作品,培养提高写作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从“再创造”、“再评价” 艺术美的欣赏,发展到主动、能动性的参加文学写作活动。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源于作家对生活进行反复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时,被某些人物、事件或自然景象所强烈吸引,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种意义、价值和美,产生了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或冲动而进行创作的过程。冯骥才感动于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才创作了《珍珠鸟》;莫怀戚源于全家三辈四口人一次真实的“散步”,感悟到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有了《散步》一文;朱自清因为看到父亲的来信,才有了《背影》的问世。

由此可见,把写作认为是难事,关键是在写作中缺少创作过程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把握作品的脉络,找到作者创作的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受到启发。以所讲解的作品为例,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事、物、人上的闪光点,激起创作美的强烈愿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这份责任,利用好教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个体审美体验,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积累对美的感悟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自身的素质。学生通过一些对美的感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营造和谐的、幸福的、美好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引领性是指由大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对社会在经济、精神、人才方面的引领作用。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学承担着精英人才培养的使命;从大学本身来看,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大学最具有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人文精神。因此,引领性是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体现, 是大学办校的理念宗旨。大学审美文化引领性理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具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道德感强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于大众审美文化本身很难自主、自觉地形精神的机制,所以就特别需要外部力量的引领。这种引领更重要的是入乎其中,激活、提升大众审美文化的精神属性和价值意义。当一批批具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当新的审美文化理论融进社会的时候,自然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的经济、人文精神产生积极作用。

二、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构建传统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总是围绕着感性形式、理性精神、超越功利、审美愉悦,以求共鸣、神韵、意境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然而,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理念被颠覆,大学校园里的庸俗化现象,大学办学的功利化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游戏人生的态度等等,都足以说明大学生审美文化人文理念被消解。梳理或重建大学审美文化理念,要求大学生要在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集体与个体、大学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 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2002(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5

学校之间为了生源的抢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纷纷打出“音乐特色牌”,以学校开展的音乐特色课程为招生噱头,给学生教授乐器技能,一时间音乐教室俨然成为了乐器培训班,把音乐教育视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教育,而忽略了音乐的人文内涵。所谓学习艺术应该是艺技双修,只有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技能学习,充分感受、理解音乐的内涵美,将技能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称之为音乐艺术,如果学习音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技能的展示,而缺乏一定的音乐修养,演奏出来的音乐也是缺乏灵魂,无法直击人们的心灵,沦为“技能的展示”,而不能称之为艺术。

(二)把音乐教育等同于娱乐消遣活动

人们对音乐的观念认识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认为音乐并非生活的必需品,充其量是一种兴趣爱好,把音乐视为生活的调味剂,娱乐消遣的活动之一,这种对音乐的看法是很肤浅的,人们应该对音乐学习有更深的认识也理解。高校音乐教育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音乐学习所涉及的学科广而深,音乐课程的设置不仅包含音乐史、音乐创作、音乐批判等课堂内容,同时还会涉及到历史学、人类学、现代科学技术等学科内容,音乐学习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艺术修养,更是全方位的培养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三)音乐教育存在德育化的倾向

在我国,音乐教育往往渗透了一定的道德教化,把音乐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固然,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操和修养,但音乐中体现的德育功能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审美,而不是为了德育效应强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审美能力是道德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审美能力,他的心灵自然会接收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接受与美相关联的道德观念,音乐教育中的道德功能是如此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靠强行的道德灌输。

二、高校音乐教育审美价值取向的着眼点

高校音?方逃?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美育的方式进行实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传授,音乐教育更能体现出人文色彩,欣赏和创新是音乐学习的真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的教学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教学,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存在不同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心挖掘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能,因材施教,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调动起学生对音乐审美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感官、认知、情感上都能获得更深刻的美的体验。

(二)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在应试教育之下,学校以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作为课程设计的标准,为学生安排“最合适”的音乐学习,全然不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同一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固化的思维模式,对音乐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是操作方式皆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展现和保持自己的个性,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要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敢于对音乐作品提出科学的批判,只有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学生的音乐经验才能得到积累,音乐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篇6

此类题型的考查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作品蕴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正确解读;二是对解读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进行取舍和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不同的民族心理作出恰当评价。本考点的题目,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带有探究意味,难度较大。

二、答题方法

针对小说阅读的特点,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评价小说标题的优劣。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准确、简洁、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此类题目设置常见的格式有: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做题目;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比如2014年浙江卷第14题: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要抓住两方面:一是标题的含义,一是标题的作用;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则是透过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比喻义、或引申义、或象征义。标题的作用一般有:贯串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作者情感、凸显主旨、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等。

2.评价小说形象的美丑。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形象是小说审美意蕴的主要载体,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所写主题的是非、爱憎的思想感情和倾向。因此,评价小说的形象,就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表现出的爱憎之情。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正确评价人物的前提。

此类题目设置的常见格式有: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有人认为×××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个观点加以探究等。比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1题:(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5年新课标卷II第 11题:(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5年浙江卷第11题: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3.评价小说的主题导向。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评价小说的主题,主要看作者究竟是着重弘扬社会正义,还是批判社会丑恶现实。通常来说,弘扬社会正气永远应该是小说的主题,而批判只是为了更好的弘扬。

此类题目常见的设题格式有: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读完作品后,你有了什么样的启示?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比如2014年浙江卷第15题: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就是将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结合起来考查。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车上有个孕妇

汪 志

阿梅从医学院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眼下哪个行业的工作都不好找。这天,阿梅听一个亲戚说,本市新成立不久的一家民营医院要招几名妇科大夫,正好阿梅学的是妇科专业,于是她赶紧报了名。由于粥少僧多,竞争很激烈,到最后,只留下阿梅在内的十多个人。谁能成为其中的几名“幸运儿”,只要看今天上午的最后一道“面试”关了,听说是医院院长亲自定夺。

医院把前来报名的应聘者统一安排在市内一家大宾馆住宿。前几次招聘考试都在宾馆进行,今天最后一关要到医院去。

这家医院坐落在市郊,公共汽车每20分钟一趟。7点30分,在医院领队的带领下,阿梅她们十几个人来到了公共汽车站,不一会儿,公共汽车就来了,大家一拥而上。车上的乘客不算多,在中途停了两站后,忽然车厢里传来一声尖叫声:“哎哟,我的肚子好疼啊!”大家忙掉过头一瞧,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孕妇。只见她在座位上双手捂着肚子,低着头,不时地叫着:“快,快救救我!”

站在远处的阿梅急忙赶到她面前,蹲下身子问:“大嫂,你怀孕几个月了?哪儿不舒服?”那孕妇低着头道:“快7个月了,我感觉下腹胀得很。”“估计是要早产了。”阿梅边说边站了起来,快步来到驾驶员身边,“师傅,车上有个孕妇肚子疼得厉害,估计要早产,你能否将车开快些。前面正巧有家医院。”

“姑娘,不行啊,到前面的那家医院还有四五站路,我还要拉乘客。我这是公共汽车,不是出租车,是有规定的。”

见司机这么说,阿梅也觉得他有一定道理,于是道:“那好,请师傅快停车,我下车打的送孕妇去医院。”车子刚停稳,阿梅就搀着那名孕妇准备下车。这时医院的领队对阿梅说:“小姐,8点钟就开始面试,你咋办?”

“我想先救这位大嫂要紧,两条人命啊!8点钟我争取赶到。”阿梅边说边搀着孕妇下了车。

按照规定,医院院长8点钟要准时进入面试会场,可这时都8点15分了,还不见院长来,阿梅也没来。正当大家焦急等待时,有人喊道:“院长来了。”只见这位院长挺着个大肚子,在阿梅的陪伴下进入了会场。大家一下子怔住了:这不是刚才在公共汽车上的孕妇吗?怎么……

只见“孕妇”院长走上讲台,她先向场下鞠了个躬:“对不起,我来迟了。”随后她拿起话筒,指着站在旁边的阿梅对台下说道:“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不论在哪个场合,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像我们这样的民营医院生存的根基。我本来想多招聘几个,可现在只能招一个人了。招聘会现已结束,谢谢大家参与,下次再见。”

(选自《故事林》2010年第5期,有删改)

1.有人认为小说通篇叙述的是一个面试的过程,改为“面试”或许更符合题意。你怎样看,试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

2.小说中的阿梅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3.小说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绿帽子卖给谁

陈 琪

新发服装厂的销售主任牛二,正为上千顶绿帽子发愁。新发是个做外贸出口的小厂,这些绿帽子本来要卖给国外的客户,没想到经济危机一来,外国客户破产了,先前订的货不要了,这一千顶绿帽子,只得出口转内销。要知道,“绿帽子”在中国可是有特殊含义的,要命的是,这些绿帽子还都是男士款的。老板发了话,谁能把绿帽子卖出去,利润全归他,厂里只要本钱。条件看起来诱人,但销售部没一个业务员敢碰烫手山芋,牛二身为主任,只得无奈地接手了这批绿帽子。重新染色?不行,重新染色的成本太高。两个月过去了,牛二还是没卖出去一顶。这天,他无意中从网上看到,本市开发区平湖村的村民正在集体上访,抗议一家化工厂排污。一道灵光闪过,牛二有了主意。牛二辗转找到平湖村,老远就看见化工厂的烟囱里正冒出滚滚烟雾;还没进村,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怪味。牛二捂着鼻子找到上访带头人唐三,开门见山地说:“哥们,别看哥本哈根开会讨论环保问题,就你们这样瞎闹,信不信化工厂还是照排不误?除非……”

唐三满腹狐疑,眯着眼问:“除非什么?说来听听。”牛二神秘地一笑:“除非你们戴绿帽子。”

唐三闻言大怒:“找死吧你!今天你不说个道道出来,别想直着走出平湖村!”牛二说:“别急,听我把话说完。21世纪什么最有力量?舆论!”唐三不屑一顾:“就你想得到啊?我早就给报社、电视台都打了电话,还不是没人管?一个记者也没来。”牛二微笑着说:“你这就一知半解了。新闻得有卖点,狗咬人司空见惯,人咬狗却是大新闻。只要你们买我的绿帽子,我保证你们维权成功,成功后再付帽子钱!”说着,牛二凑到唐三耳边,说出了他的主意……一天后,平湖村的所有男人都戴上了牛二的绿帽子。牛二立刻给报社打电话爆料,记者立马来了,平湖村的男人们按记者的要求排成绿帽方阵,接受闪光灯的检阅。很快,一条新闻被各大媒体疯狂转载,新闻的标题很吸引眼球――《满村尽戴绿帽子》,内容是平湖村村民为了保护祖上留下的蓝天碧水不被污染,全村男子集体戴上象征环保的绿帽子,用惊世骇俗的方式,诉说对环保的渴望……

消息传开,一时间,各路记者云集平湖村。牛二乐呵呵地坐在家里看新闻,为自己的绝妙点子得意不已。不料,牛二得意了没几天,唐三就打来了电话,说:“不好啦!你的绿帽子不绿了!”原来这天,一家全国性的报社记者来村里采访,唐三组织村民们再次戴上绿帽子,却突然发现,大家的帽子都皱巴巴的,连颜色也成了黄绿色!

牛二一听,赶紧带着技术员赶到平湖村。技术员分析了半天,问村民:“帽子有没有进过水?”村民点头,说照相那天下了点小雨。技术员笑了,对牛二说:“牛主任,我找到问题了!”技术员说,那家排污的化工厂门口的氯气含量超标,而工厂旁边有个建筑工地在施工,空气中飘着石灰粉,村民戴着湿帽子在化工厂门口待久了,石灰沾在帽子上,和氯气、水发生化学反应,就生成了漂白粉,导致帽子褪色!村民们明白了,感慨地说:“难怪以前我们的衣服容易褪色。”记者们听说了这事,如获至宝,赶紧推出跟踪报道,标题就叫――《绿帽子为啥不绿了》。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迅速行动起来,重新组织环保测评,化工厂被勒令停工。最后,在舆论的关注下,“绿帽子事件”尘埃落定:工厂被迫追加投资,购买最先进的废水废气处理设备。而牛二呢,按原价收到了绿帽子的全部货款不说,还被厂里评为当年的“销售明星”。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21期,有删改)

1.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绿帽子卖给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答:

2.小说在刻画牛二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篇7

引言

几十年来,人们对于文学的教诲功能以及伦理价值的问题就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也起过不少次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审美,因此其基本价值就是审美价值,还有些人认为文学的伦理价值就是利用伦理道德对文学进行审视和评定,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妨碍了文学作品的自由创作。因此,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文学的基本功能——教诲功能

所谓教诲,指的就是展开积极的、正面的道德教育以及知识学习,在二者的关系中,教诲功能实现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学习知识。所以有的人认为,教诲功能在文学作品的所有功能中最为重要,因为具有教诲功能,文学作品才能体现出其社会实际意义。

之所以说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功能,这主要是由文学的性质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就是文学是在伦理的发展中逐渐发展的,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文学与伦理是相伴产生的,文学的作用就是为社会提供伦理指南[1]。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文学与伦理是密切相关的,文学的功能主要通过教诲功能来实现。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伦理判断,这些判断的形成与教诲是息息相关的。教诲功能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文学中,我们对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文明成果进行总结,能够发现人类主要是从榜样或者一些道德实践中获得教诲。而文学正是如此:通过对道德事件或者一些榜样人物的描写,描述作者本身的观点而带动人们的情感,这都是文学的教诲功能在发挥作用。教诲功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帮助人们成为一个善良、对社会有价值、有道德的人。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文字被发明之后人类从被动接受的时代转化到了可以自主选择的时代。人类社会发明文字的主要目的是将历史经验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学习和参考,并逐渐演变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文字被发明出来,原先口耳相传的道德规范就逐渐转变为由文字形式来进行记载,比如寓言、诗歌、小说等等,而构成这些文字的文本,我们就称之为文学[2]。这些文学通常记载人类在生存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道德经验或者感悟体会,因此,他们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类进行教诲。

经过了自然长期的演变和选择,人类社会需要对伦理道德进行选择,以体现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对人类进行说教以及榜样,这就是所谓的教诲。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能够作为人们道德榜样的任务并不是经常出现,因此文学创作者就需要进行虚构,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有关道德榜样的故事进行提炼和总结,并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供大家学习或者效仿。比如我们所读的《三国演义》,其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广为流传,还有岳飞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故事也值得我们赞颂或者弘扬。因此,不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它们对于我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教诲功能。只要有文学存在,其教诲功能就不会消失。

二、文学的核心价值——伦理价值

文学之所以具备一定的价值,主要来源于文学所具有的作用,这句话也就是说,文学通过发挥其作用体现其功能。文学的作用是多样化的,文学的功能也具有多樣化。例如,文学可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详实记录,因此文学具有社会价值;文学可以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因此文学具有审美价值;文学能够向人们传播实用的生活技巧,因此就赋予了其学习价值;文学还可以作为书籍在商店售卖,因此就赋予其商品价值[3]。尽管文学有各种各样的价值,但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只有一个,那就是伦理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价值是审美价值,将审美价值放在其他价值之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我们已经了解到审美和文学本身并不存在联系,所以也就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并且审美价值是就审美主体来说的,而不是文学本身的价值。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功能,这就决定了文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伦理价值。文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具备多种价值,然而不论其有多少种价值,都应该以伦理价值为前提。

为什么说伦理价值是文学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呢?这是因为伦理价值能够充分展现文学作品的社会本质。尽管文学具有其他种价值,但是这些价值都从不同程度上与伦理价值联系在一起。在文学所具备价值体系中,审美是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读者能够从李清照的诗歌、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徒生的童话中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美,陶冶情操。这些都是美的体现,审美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但并不是其核心价值,因此审美价值不能对伦理价值的地位形成撼动。读者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虽然获得了审美的享受,但是文学作品的最终价值并不仅仅于此,读者需要在品读过程中体味作品的伦理内涵。比如我们在欣赏《麦克白》时,我们不仅仅看到麦克白的伦理失误造成了故事悲剧的性质,,还要将自身的情感逐渐转变为一种道德情感,即从这个人物的身上有所感悟和收获。可见,这种从欣赏到最终的伦理这一转化过程,就足以表明文学审美的形成过程包含在伦理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审美仅仅是伦理价值在形成时的一个必经阶段。

文学作品可以用来阅读赏析,并且在赏析的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能进一步升华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文学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阅读作用。阅读作品能够净化人的情感,说明文学发挥了其审美作用,升华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自我约束能力,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在社会中的体现,而这一功能最终展现的价值就是伦理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文学的功能其实就是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特点对读者的生活以及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而文学的价值则是由文学的功能承载并实现的。我们对文学功能的研究就是对文学价值的研究。尽管文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就是教诲功能,而其价值主要是通过功能所体现出来的,所以核心价值自然是伦理价值。

篇8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139―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审美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研究热点,对本土文化的审美研究亦备受关注,彰显了该领域研究的朝气蓬勃。王绍辉先生的新著《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版)。该论著从审美文化的视角考察当代广西文学,从文学角度展示了广西的民族风貌、精神生态和审美境界,较为全面深刻地把握了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充分体现了作者大胆求真的学术勇气和敏锐独到的学术眼光。论著占有材料充分翔实,逻辑严谨周密,宏观的理论阐述与具体入微的文本分析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

篇9

经典文学不单是描写人与社会为对象,主要还是以影响人、教育人为目的。经典文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教育人、美化人、影响人,引导人们去发现生活,改造生活,提高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总之,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服务人的。经典文学的价值还在与可以提高读者的审美判断与进行美的培育。

2 经典文学阅读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与思维能力的作用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不管人们从事的行业是什么,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感悟,经典文学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养,教会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用更加丰富的内心来感悟世界、理解世界。经典文学还可以提高个人表达、沟通能力培养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经典文学对人们的审美鉴赏与思维方式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 经典文学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

经典文学是人类成百上千年来积累的精神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获得审美的意识,不断陶冶人们的心灵,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审美方面的超越。审美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它可以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经典文学的阅读可以使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高尚的情操。以此同时,经典文学作品里还蕴含着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如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使人们在艺术的审美愉悦中获得启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2.2 经典文学可以培养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阅读经典文学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对作品的阅读,一般要融入读者的情感与精神,每个人的阅读都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人们要从经典文学作品中读出时代的新意,从经典着作中汲取营养。因此,要积极鼓励人们广泛阅读,鼓励人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经典文学中所体现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重视读者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引领人们自我提升,自我塑造,使读者在经典文学中不仅能体会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美,理解文学作品写作中体现的创造性思维,还要以此来提升作者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等。

3 经典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美学教育作用

经典文学样式多种多样,包罗万象。作品里不仅有对人与社会的描写,也包含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讴歌,还包含对于真善美的描写。通过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使人们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鉴别欣赏审美能力,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对于人类真善美有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经典文学作品中还描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无论从身心还是精神都受到极大的震撼。

美育指的是一种关于审美的教育。对于大众来说,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以自身的审美特性打动人们,使人们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享受,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文学名着的美育教育,使人们的个人情感不断得到深化,从而大大提升他们审美体验的有效性。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教育人们正确地认识美,感受美,提升审美情趣。这些都是经典文学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与文学垃圾的独特之处。

篇10

就“质”而言,包括形象美、人物美、哲理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文化美等等。美的形象、美的人物,如神话中的英雄,《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美的情感、美的思想,如儒家散文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道家散文中无功、无名、无己的自由品格;美的哲理,如《孟子》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的譬喻,《庄子》中的庄周梦蝶的人生;美的意境,如《诗经·蒹葭》凄迷恍惚、耐人寻味之境,《离骚》飘逸深邃之境,《庄子》瑰玮諔诡之境;美的文化,如神话中的图腾文化,《诗经》中的民俗文化,《左传》中的礼节文化……总之,先秦文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而也就承载了强烈的审美教育功能。

三、先秦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三代学校教育已具有丰富的内容,其中诗、书、礼、乐是重点。据《礼记·王制》记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公卿大夫、元土之适子,国之峻选,皆造焉。”之后,学校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之分。就官学而言,周代有中央王朝和诸侯办的国学以及地方办的乡学,都以传授儒学经典为业,以诗、书、礼、乐、射、数等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受业最后走向仕途。春秋战国时,私学兴盛,孔子、孟子等都曾私人聚徒讲学。孔子收集、整理、删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其中《诗经》成为孔子最好的宣扬和实现修身养性、治国经邦之道的教材。家庭教育,也是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礼”时,曾多次训诫儿子要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将《诗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读本,通过对《诗经》的教授学习,达到其政治、道德等教育目的。可以说,先秦文学的政治、道德等功利性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来实现的。

另外,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可以通过大众的文学传播与接受如观乐、赋诗等方式,在乐舞、外交等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得以实现。这是先秦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最普遍的一条途径。先秦的各个阶层,常常通过这种社会教育的途径接受文学的教育。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札观乐”的史实,因为诗、乐不分,因而季札观乐也就包含了观诗。当季札听了《郑》乐,评论说:“美哉,其细己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听了《陈》乐,评论说:“国无主,其能久乎?”听了《齐》乐,评论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在观的过程中,季札一方面获得的是蕴涵在作品中的可以鉴往知来、有助于政治修明和风俗净化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教育,另一方面,获得的是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与审美教育。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郑国子展等七位大夫在郑国国君为晋国大夫赵文子举行的外交宴会上赋诗言志的例子,子展等七位大夫采用赋《诗》的方式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们对来宾的情感和态度,在接受、领悟《诗》所蕴涵的思想意蕴的同时,还对诗歌原作进行了创造和发挥,这是春秋时期盛行的一种偏于实际应用的文学接受方式,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通过这一方式得以发挥与实现。

四、先秦文学教育功能的特点

首先,先秦文学教育功能观的意识非常强烈,先秦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或鉴赏都相当注重文学的教育功能价值,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学教育功能观的基础。

其次,先秦文学教育功能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先秦文学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先秦文学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至为密切,先秦的文学教育实际就是社会政治文化的教育,很难独立存在。

再次,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乐舞、外交等社会活动,在侧重鉴赏(观乐)与实践(赋诗)中得以实现。并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接受,从而开创了包括培养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内的语文文学教育传统。

篇11

一、外部研究问题的提出

韦勒克认为从文学和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等维度对文学的研究为“文学的外部研究”,提出了外部研究的诸种问题,以下对其内容作以分析:

文学和传记:韦勒克认为传记作为文献记录创作者个性和生平事迹,有助于揭示诗歌的生产过程;并通过柯勒律治的观点肯定了传记只要是真实的记录一个人的生平机遇,对研究都将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传记和作品之间平行研究的价值,韦勒克则认为,文本作为一种面具或戏剧化的传统表现,当传记具有“诗人本身的经验、本身生活的传统表现”时,便具备一定的价值。毋庸置疑,韦勒克从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的角度还是认可传记研究意义的。

文学和心理学:韦勒克首先分析现实主义在创造人物时心理的“移情行为”和浪漫主义作家的“投射行为”;接着,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角度肯定了“心理学明显地可以阐述创作的过程”,以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和维特等等,说明了小说家自我潜在于作品中的形象;而且,还认为戏剧和小说中的人物在心理学上是具有某种真实性的。总之,韦勒克承认“心理学可能加深他们对现实的感受,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更加敏锐,或让他们得到一种未曾发现的写作方式。”[1]91从文学创作和接受的层面肯定了心理学研究对文学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和文学:韦勒克从人类社会起源问题关注文学,认为文学的产生与某些社会实践有密切相关。“在原始社会,我们甚至不大可能把诗与宗教仪式、巫术、劳动或游戏等划分开来。”。并将这一实践关系上升到理论:“文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至少终归是或从含义上看是如此。比如传统和通例,准则和类型,象征和神话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1]96这些社会研究为文学提供了实证。同时,他从作家的社会学角度强调作家应该“研究文学产生的经济基础,作家的社会出身和地位及其社会意识的整个问题”[1]92;从作品的价值上强调“把文学作品当做社会文献,当做社会现实的写照来研究。”[1]94从作家的成就上强调“作家不仅受社会的影响,他也要影响社会。”[1]102韦勒克分析了社会学研究法,强调它对文学提供的重要原始资料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和文学:韦勒克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文学史与人类的理智史是平行的,并反映了理智史”。他认为“文学可以看做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他从寓语学层面比较了英国文学和哲学:伊丽莎白时代诗歌中蕴涵着文艺复兴精神;马娄作品中蕴涵着无神论和怀疑论精神等等。他肯定了文学作品在直接或间接的暗喻中,具有哲学的思想见地。可以说,韦勒克强调思想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使作品呈现出其复杂性和连贯性;作品中的思想见解有时甚至“可以增加艺术家理解认识的深度和范围”。

从以上韦勒克外部研究的内容看,他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文学和传记、社会、心理学、思想等之间交叉互渗的关系,这些外部研究方式对读者接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了他对外部研究理论的认可。 转贴于

二、外部研究的实质透视

韦勒克虽然认可了外部研究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但却又对其内容提出质疑和批判,层层剥离,最终将其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韦勒克这种前后迥异的理论态度究竟意图何在?以下分别从他所质疑或批判的内容透视其理论实质。

对传记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以传记真实性和作用为出发点质疑了“传记家以诗人的作品为根据来撰写传记,这里有多大的程度的可靠性?文学传记的成果对理解作品本身有多大关系和重要性?”[1]75在他看来,传记仅仅“将文学的决定因素置于传统和惯例”是一种因果式的研究法;而且认为作家创作时受到艺术传统和先验认识的影响,其创作经验已经发生了变异,他的经验真实和生活真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而断言:任何传记研究“都不可能改变和影响文学批评中对作品的评价”。

对心理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聚焦于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学真理”问题上。首先他列举了心理学手法在多数作品融合中的瑕疵,认为文学作品中心理学的表现手法并非作者实际的意识变化过程,不具有“心理学的真理”。即使作家成功实现了这一心理学的真理也未必具有艺术上的价值。甚至认为“心理学对艺术不是必要的,心理学本身也没有艺术上的价值。”[1]69其次,他批判了艺术家违反心理学准则的艺术创作,因为心理学上的“真理”缺乏一种普遍有效的自然主义标准和尺度。韦勒克将心理研仅仅作为文学研究的材料,其艺术价值唯有增强作品的连贯性和复杂性时才能够体现,而真正的价值标准则在于作品本身。

对社会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从价值的角度批判了研究者将艺术真实当做艺术真实,将文学研究的核心转移到语言特点和审美风格上。他认为“社会环境似乎决定了人们认识某些审美评价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审美价值本身。”[1]90他强调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以文学的功利性为例质疑了文学的载道作用,否定社会式研究的价值,把社会性置于研究中无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文学有它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其理由和目的则在于文本的审美层面,而不是外在的社会学因素。

对思想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批判了“把文学仅仅作为一种研究思想史的记录和图解”,认为这种研究忽略了文学的整体性,甚至断言“把艺术品贬低成一种教条的陈述,或者更进一步,把艺术品分割肢解,断章取义,对理解其内在的统一性是一种灾难。”[1]112同时,他从文学审美视角批判了诗歌中的哲理思想,否定了诗歌审美价值和哲理思想的必然联系,提倡文学研究“思想与文学作品的肌理真正交织在一起,成为其组织的‘基本要素’”[1]114。韦勒克对这种从思想上研究文学的方式是反对的,认为它不具有整体性,影响了诗的审美接受效果,真正能够体现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则是文学内部要素。

通过透视外部研究实质不难发现,韦勒克之所以前后观点迥异其根本在于他对文本自身的强调,将研究的核心定位于文本自身的审美价值上。因此,他所论及的外部研究问题并非真正的肯定或认可,指归在于消解外部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思想寓居的坚定基石

韦勒克的外部研究理论实质乃是反对用外部研究方法来比附文本,强调以文本自身为核心研究。那么,文本又何以能够决定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呢?其理论基石则是文本的决定性结构。

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存在,它是客观的和稳定的,而读者阅读经验却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它相对于不同程度的接受者来说具有某种确定性。但是,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看,文学作品须有主体经验的参与才能获得其现实存在。据此,韦勒克以文本为中心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划分为:本体存在与经验存在。本体存在是文本自身的客观存在,经验存在则是文本在读者审美接受后的现实存在。作为接受对象的任何艺术品都是一种本体存在,它是由文本自身的语音、意义、所表现的事物等审美层面构成的整体,它决定着文学作品存在的根本。因此,韦勒克称之为“决定性结构”。

首先,韦勒克用类比分析了索绪尔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的特征。他认为,文本的“决定性结构”如同“语言”一样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而读者的阅读经验则如同“言语”一样具有某种差异性和多变性。犹如人们无法穷尽任何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言语”一样,任何读者也不可能凭个人的经验把握一部作品的“决定性结构”。读者的每次阅读经验都是对“结构”一次触及和展示,都是决定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现实实现。其次,韦勒克认为决定性结构作为一种标准或尺度决定作品的价值,并且“在标准和价值之外任何标准都不存在”,读者对“决定性结构”的认识程度就意味着对作品价值的判断水平。同时,接受者对“决定性结构”的问询和把握,都仅仅是部分触及了文本的本质。文本的价值客观地蕴涵在结构之中并与之密不可分的:“不谈价值,我们就不能理解并分析任何艺术品,能够认识某种结构为艺术品就意味着对价值的一种判断。”[1]164可见,决定性结构的决定性是在于文本价值,其核心地位奠定了文学的理论基石。

在韦勒克看来,文学研究的核心在于文本自身,文本的价值唯有通过决定性结构才能实现。相反,作为外部研究的经验存在是变化不定的,并不具有决定性,其中的诸种因素也没有一个可以确定的标准和尺度,导致研究者对理论本身的僭越,陷入了相对主义或极端主义的泥淖,又何谈价值问题呢?

总之,韦勒克的外部研究理论虽然提出文学和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等论题,但却认为外部研究作为一种经验存在,并没有触及文学本身,亦不能体现文本的审美价值,甚至“永远不能解决分析和评价等文学批评向题”,所以,将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消解为服务内部研究的材料。相反,他认为文学本质问题应是文本自身,因为它作为本体存在决定了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并将这一结构寓居在了文本自身的研究——内部研究,认为唯其内部研究方可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外部研究不过是从逆向角度肯定内部研究的核心价值,即提出外部研究问题的实质乃是为了肯定内部研究的核心地位,外部研究理论和内部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强调了文本自身为核心的内部研究。

参考文献:

篇12

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衍生课程,对引导学生兴趣、提升语感、培育人文素养及审美价值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做好英美文学的教学价值挖掘,是实施素质教育、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1.完整的英美文学篇章阅读,构建起英语学习统一脉络

英语教学追求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与英语思维能力的双向提升,而表达与思维能力提升需要借助统一的文章阅读脉络引导才得以实现。我国英语教学受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的客观限制,文章选取以片断为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能构建外文篇章的零碎记忆,对文学整体解读不足。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完整的课文内容,学生在提升阅读量的同时对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形成连贯的阅读思路。例如,学习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可以通过汤姆・索亚的经历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感受小人物身上体现出的英勇智慧与人性光辉。

2.打破中文阅读的思维定势,把握好英语语法规则

语言背后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表达形式与规则,由此构成有序的词汇搭配与语法排列。教师依据英美文学的既定思维特点,将英语思维的中西差异与学生词汇语法的学习进行融会,学生阅读的同时记忆词汇,揣摩语法习惯,而语法与词汇的练习对英美文学阅读起反向促进作用。英语语系中衔接词运用较少,与中国的语法习惯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语句构成时往往结果在前、原因说明在后,而中文表达则习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通过英美文学学习打破学生既定思维,从英语语系语法构成与表达的角度做好词汇的搭配与衔接。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与思考训练中,通过对语法规则的体会揣摩、词汇搭配运用练习,可增强语感并提升阅读审美水平。

3.英美文学人文色彩的解读,奠定英语学习的审美基础

英美文学自身的文学色彩决定了审美层面的教学价值。文学作品作为历史民族文化的折射与反映,带有历史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而这种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体现对学生审美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同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情感,自觉地与中国文化进行差异对比,可促进其对情感审美的把握。比如学习《简・爱》时,学生通过将女主角简的形象与中国同时期悲剧女性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了解黑暗社会现实下女性正确的情感与人生抉择,树立对文学女性的解读理念,对后期英语学习起到有效指导。

4.掌握文学阅读的技巧策略,明确英语语言学习突破口

英语学习讲究技巧是基于英语语系的构成特点而言。而英美文学则是学生英语学习技巧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有着整体的认识与理解,能够对不同时期的英美文学加以正确区分。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基于不同时期英美文学的既定特点进行阅读写作训练,对英美文学表达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文章观点的思考更加深刻。学生能自觉把握文体分析、人物分析、文本略读、文本精品等语言学习方法,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技巧,促进英语学习。

5.阅读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积淀英语文学素养

人文素养培养周期长,见效慢,是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关键环节。现有教学研究发现,英美文学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显著功效。英美文学教学空间自由、灵活,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学习《莎翁戏剧经典》,增强人文关注与关怀意识。学习笛福小说,感受到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迪。接触学习英美文学,学生对人类命运及战争历史的解读更客观理性。学生在正确的人文素养指导下,可提高自我道德修养水平和心理素质,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学教学价值的分析与解读,进一步明确了英美文学对丰富阅读视野、拓展阅读空间、提升审美价值及人文素养、培养英语学习技巧方面有着促进作用。

篇13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的活动,它应是文本的、还原的,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指向文学作品,而不能背离这一指向,文学批评应通过批评还原出文学作品的原意,还原出作家创作文本时的原意。而“还原’的含义则是指文学批评对作品意义的揭示,它应该是文学本身所固有的。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识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验,也潜藏着理性的审美判断。

一、文学批评中的审美意识

“文学是人学”,这种说法是我们当前普遍认可。一位文学创作者只有把文学创作建立在人的生存意义上,而不是建立在语言、观念等的非本原因素上,文学的人学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和展示。文学的这一特点也表现出它的特殊属性――即审美性与情感性。

审美活动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实践。审美作为文学的特征之一,“亦称‘审美活动’。在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人感受、体验、判断、评价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1]

审美是文学创作的目的之一,也是文学批评所具有的特性之一,它是文学本身所带有的,如果没有审美性也就无所谓是文学了。文学批评是人们对文学作品认识的反映,它的产生是阅读的产物。美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审美意识的生发是以人的感性为心理基础的,它是人们对美的感知与追求。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意识是将批评主体导向对文学原理的不断思考和追问。

二、审美与功利的联系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审美的发生在于爱与美,审美是对美的感受,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它不是审美主体的主观臆造,也不是审美对象所固有的特性,而是来源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结果。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一方面,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它能使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尽管这种满足和愉悦并不是物质的,但仍就脱离不了物质生活的基础。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礼仁为美、十全十美、四时充美”等都是带有功利性的审美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品,如玉器、瓷器等,也首先是具有实用的功能,再而具有美的属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器很有装饰性,但它的造型始终服从于杀伤敌人和保护自己这一战斗需要。即使是纯装饰的项链,也有它潜在的功利目的。”[2]

功利即利害,指寻求直接的实际现实利益满足的特性,有着明确的实际利益指向或现实目的。普列汉诺夫曾经提出过实用先于审美的说法,他说道“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3]人类创造的每样东西都是存在功利性的,都存在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

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创造,自然地也不例外。文学的功利是人们创造的一种动力,也就是文学存在的一个理由。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中,日常的工作、劳作与学习,是要创造价值、获得知识,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具有功利性的。康德提出“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它只对自身具有合目的性,并且,虽然没有目的,仍然促进着心灵诸力的陶冶,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4]文学这一过程其中包括作者、作品、读者。从作者本身来讲,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通过作品作者表达了其对社会、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见解,或感叹或呼吁,这种功利性就体现在作品出来以后读者的反映,批评家的批评上。以作品来说,它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物质介质通过它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才会传递给读者,从而产生感受与评论。从读者来说,文学的功利性体现在对读者的启发和帮助之中,产生于作品的思想感情与读者的共鸣之中。文学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它的功利性在于,它反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而任何文学批评都是个人心中的文学批评,也就使得文学有审美性也有一定的功利性。功利性是无功利性的最终目的。文学是功利的,功利的含义不仅包括具体的,利害的,物质的,审美也可认为是一种功利,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功利。

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在无功利的背后埋藏着功利性,在间接上看,创作是为人生的、为社会的,就是所谓的“无功利”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态度,更不用说,文学创作往往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可能批判社会、揭示人生、表达意愿,也有可能展望人类的社会理想等等,其所含有的功利性还是很明显的。即便是那些社会性特别淡的作品,也可以陶冶性情,而“陶冶性情”这不也正是一种功利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学“给人的愉快与休息。是劳作和战斗前的准备。”[5]他还说过,文学是“无用之用”。而这些都恰恰说明,文学意识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正是为了实现间接的有功利性。在文学批评当中,其审美意识蕴含着批评者对作品的感性的体验,也暗含着理性的审美评判。而理性的评判则使文学审美具有了其功利性。批评者在文学批评中已加入了自身价值的选择与判定,同样具有着时代特征,也就难以避免的具有了所处时期的功利性特征。

三、文学批评的功利性

自有文学作品及其传播、消费和接受以来,文学批评就随之产生和发展,并且构成文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一种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影响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又推动文学的传播与接受。文学批评的发展,核心问题是文学观念、尤其是文学价值观念的改变。文学批评以价值观为核心并有着社会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审美批评是以审美标准为依据的,而审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有始以来就有的对美的感受和认识而产生的,是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美的根本特性是自然和社会与人的本质关系的进步和谐性,审美就是带有艺术趋向地感受认识和评价事物与人本质能动性的和谐关系。文学批评的审美,离不开审美意识的触动。文学批评不同于文学创作,它是认识的反映,文学批评的审美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验,但又蕴含着理性的审美判断。批评当中审美是有主观意识在起作用的,文学批评中的审美意识从最初的惊奇感上升到明确的审美认识,通常已经加入价值的选择和判断。价值判断总是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烙印的,任何领域的批评行为都是主体意识的产物,所以个体的审美情趣必然是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有功利关系的必然被美化称颂,评论者作为一个审美的个体,文学批评审美也就必然具有着功利性。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文学之所以称之为文学,离不开它的审美特征,批评之所以成为批评,离不开主体意识的表现。文学批评的审美特征是有功利性的,是个人审美过程中的思想体现。审美意识将文学批评导向对文学之原理的思考和追问,功利性则是主体意识文学批评的思想呈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伟大的文学家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理解,是从人类的生存与出路的探寻入手,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指出希望,实现文学精神的超越和升华,从而带给人类以信心、勇气与希望。

文学批评在文学审美时的思想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样性的,如果把功利性的价值从审美的价值与关系当中排除在外的话,是不适应文学实践与文学内质与原理的。在当下的社会中,一些特定的功利内容还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体现和蕴含这一内质的文学作品也仍然需要存在,也仍然在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对于呈现和反映这种人文生活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仍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它的审美价值是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也是符合文学的自身发展规律和运行原理的。

参考文献:

[1]蒋孔阳.哲学大词典•美学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547.

[2]王朝闻.审美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