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现代化经济体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现代化经济体质

篇1

1建设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不足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脚步在不断加快,虽然建设的速度提高了,但是相关工程的技术含量却有待提升,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也存在不足,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技术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中大部分的工作的人员都普遍存在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认识不足的情况,没有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不足进行重视,也没有能够意识到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在未来能够发挥出的作用,不能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水利工程和农业、工业、人民生活以及国家经济未来发展的作用。因此我国从事水利工程的人员都没有对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投入较多的关注,所以也就造成了我国当前水利经济管理体制进程缓慢的一种局面,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所以体制的作用也一直得不到发挥。

1.2建设方法单一

由于认识的不足,所以即使是引入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相关的工作人员依然是采用相对落后和单一的建设方法去进行体制的建设,这种相对落后且单一的建设方式不仅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脚步,也造成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和当前的社会发展脱节的现状,所以其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

1.3相关的制度不完善

目前关于水利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配套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其他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仅仅只是能够就一定的原则和指导方向方面奠定基调,但是对于具体问题的具体落实,并不能够进行具体的规范,所以也就导致体制落后的现状一直存在。另外,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水利经济管理体制认识的缺乏,使得一些规章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认识,使得相关的规程制度也不能及时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明确的处理,使得规章制度在整体上,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备的情况,也使得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真正作用无法更好的发挥。

2优化措施

2.1正确认识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

针对当前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能够看出,问题产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不到位造成的,很多的工作人员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也就导致当前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工作步伐一直停滞不前,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首要任务是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提高认识,同时还应该不断强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像组织培训或是将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同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相挂钩的方式,以此来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能够稳定发展,不断得到优化。由于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其本质是由于人们对水利工程的相关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够以更加专业的眼光还有高超的技能去进行体制的改革,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全面的水利发展观,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以及对于工作的认识程度,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整体运行能够充分重视。其次,要重视水利经济管理体制优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对水利设施以及设备等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调控,促进其相关产业能够在后续的发展中更加健康和高效地运行。

2.2对建设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科技在各个行业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技术的重视上,也可以充分的运用科学技术,去促进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进一步的提高其科学性,像引入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去丰富和强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不仅仅能够促进体制的进一步优化,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水利工程的运作效率。不仅仅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求,还能够从侧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创新出新的经济形式,由于过去对于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和优化的不重视,所以国家对水利工程方面的资金投入也不足,所以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在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做好招商引资,通过合法的渠道,更好的落实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2.3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和优化工作更好的展开,因此,与管理体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也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和处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能够为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和优化指明方向,避免由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其中,尤其要重视水资源价格的调控还有有效配置问题,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基本问题,做好这些问题,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另外,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管理的体系,强化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同时发挥的民众的力量,全面的改进和完善整体的发展,同时进一步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4落实水利建设行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以及培训

篇2

畜牧养殖业是中国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着畜牧养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畜牧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同时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投入充足的资金是开展畜牧养殖现代化的有力保障[1]。

1 畜牧养殖现代化的重要性

1.1 提高经济效益

畜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畜牧养殖所需要的饲草,畜牧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对饲草原料的利用,促进了饲草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业产品的生产,并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部分地区还可以响应国家政策,合理地进行退耕还林,并经过畜牧业的转化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并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2 满足市场需求

畜牧养殖的现代化发展能扩大畜牧养殖品种,推动畜牧养殖的规模化,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养殖适合该地区的品种,以先进设备进行机械化管理,完善废物排放管理措施,使畜牧养殖更规范化。

1.3 提高畜牧产品质量

较传统养殖,现代化畜牧养殖更注重绿色、安全。现代化养殖使用优质绿色饲料,保证肉质。同时合理控制兽药的使用,应用科学的兽医技术并建立疾病预防治疗网络体系,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预防监督,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保证畜牧产品的安全,不危机人类的健康。

2 现代化畜牧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低

大多数养殖人员没有学过全面的有关养殖方面的知识,没有接触过高科技产品。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会导致对养殖技术理解不透彻,为现代化畜牧养殖带来许多困扰。在推广养殖技术时会出现纰漏,而且许多养殖技术需要使用高科技并要当面示范。知识水平的有限,会导致科学的养殖技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阻碍现代化畜牧养殖的发展。

2.2 资金不充足

许多地区对现代化畜牧养殖的不重视,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畜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机械设备和网络设施,资金不足会使设备置办不齐全或安全质量差,使现代化养殖受到阻碍。资金不足使得很多技术管理及养殖人员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相关知识有限。同时,雇佣的员工素质低,阻碍了畜牧业向前发展的步伐。

2.3 畜牧养殖管理系统不完善

畜牧业正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但管理方面并不完善,因此要构建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应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畜牧养殖信息资源系统,将信息储存在系统中并以准确、真实的状态显示,让消费者时时可以看到准确有效的信息[3]。同时,还可以用这些数据进行预测,避免盲目养殖,确保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3 促进现代化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途径

3.1 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与指导

以现代化养殖技术为基础,加强畜牧养殖建设、管理体系及技术的推广与指导,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性,确保他们能为畜牧养殖提供更专业的现代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在推广技术时,推广人员要以身作则,以实际操作来帮助养殖户记忆理解。

3.2 推进养殖标准化

现代化畜牧养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标准化。标准化的畜牧养殖可以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与产品的品质,促进畜牧业的改造,使之紧跟社会现代化的步伐。以标准化的方式养殖,在提高养殖技术推广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及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兽药的使用与管理

要严格建立兽药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兽药的监管,严禁使用非法的生物药品及非法倒卖兽用制品,在购买时要查清药物的生产来源及日期,提高兽药的质量水平,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在给动物注射时要严格遵医嘱,合理使用兽药。

4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畜牧养殖理念越来越重要。畜牧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同时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投入资金的充足是进行畜牧养殖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最终实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篇4

在所有的教育种类中,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一直致力于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如弹性学制、订单式教学、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等,多种教育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职业学校中践行、探索、总结,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得到了有一定推广或借鉴价值的经验。进入“十二五”时期,在不断总结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又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这一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作为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改革在江西省新余市进行了试点。为了在实践操作层面给试点工作提供帮助,笔者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并疏理了20世纪80~9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模式和特点,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可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借鉴。

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及时间界定

计划经济体制,或称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有计划地发展经济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用计划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产品的数量、品种、价格、消费,以及投资比例、投资方向、就业及工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等,均由中央的指令性计划决定,所以又称指令型经济。

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一般认为是从1957年开始,到1992年结束。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确立了公有制的绝对统治地位。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典型模式和特点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典型模式

招生 由各生产单位(车间)根据生产岗位需求,提出增人增编计划,汇总到劳动人事科审核,确定总的分工种的用人需求,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审批后,组织统一考试(企业内),根据考试成绩,按需求计划人数的105%左右的比例由高到低顺次录取。

学制 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

教学内容 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教学安排 一般是以两个月为周期进行安排,一个学期分成两个周期,前两个月学习理论知识,后两个月实习。第一个学期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学校实习工厂(也可以直接安排到车间),第二个学期以后的实习均安排在车间。二年学制的学生,整个第四学期安排实习;三年学制的学生,整个第六学期安排实习。

管理 由企业人事部门和学校进行双重管理。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以学校管理为主,在车间实习期间,以车间管理为主。

考试考核 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实习期间由所在车间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方式为实际操作、制作零件。结合平时表现,写出评语,评定操行等级,汇总到企业人事部门,作为分配工作的重要依据。

分配 若无特殊原因,原则上第四学期或第六学期的实习单位和岗位就是未来分配的工作单位和岗位。大多数情况下,实习单位和岗位从第二学期确定以后基本上不会改变。如果学习成绩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或学习期间存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则不准毕业、不予分配或开除学籍。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特点

企业技工教育的典型模式与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实习时间长 三年的学习时间里,累计两个学期在教室学习理论知识,四个学期下到实习工厂或生产车间实习。理论教学时间短,实习实训时间长,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以系统地锻炼操作技能。

一位师傅同时带徒弟较少 一般安排一位师傅带1~2名学生,由于徒弟很少,师傅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手把手地教,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得到师傅的指导。

教学与生产高度融合 教学计划要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教学安排每两个月交替轮换;实习岗位在生产一线,实习内容是加工生产企业产品,将教学与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资源共享充分 学校无需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培训实习指导教师,也无需花巨资购买所需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甚至无需建立实习场所,这些都是企业现成的。因此,学校教学投入小,办学成本较低。

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学生的实习岗位就是未来的工作岗位。

教学质量好 无须培训,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并可独当一面,经过3~5年的锻炼、提高,即可成为企业生产的中坚力量。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困惑与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即使有国家强大的政策扶持,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陷入了发展的低谷,招生规模不断缩小,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原因很复杂。中等职业学校封闭办学,得不到企业的支持与帮助,并且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胜任岗位要求,满足不了企业需要,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早已意识到职业教育改革不能只局限和封闭于学校内部,一定要与企业、政府联系起来。订单式教学、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改革模式,无一不是力求在学生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寻求较佳的结合方式。但是,校企合作目前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校企合作成了学校的“单相思”,企业方缺乏合作的积极性。

实际上,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学校、企业及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关系可以用图1清楚地加以表示: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将政府、企业与学校联系起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具有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

所谓现代学徒制,依据笔者的理解,其实质是政府介入、由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校、企业及政府都要投入(学生支出部分学费,花费2~3年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学校提供必需的学习条件;企业承担学生实习的成本;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企业、学校、学生以适当补贴或资助),并且都要获得收益(学生实现满意就业;学校从办学中获取合理的利润;企业获得政策上或经济上的支持,无需投入培训费用就能招收胜任岗位要求的技术人才,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政府通过减轻就业压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其特点是实现了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共赢,学生受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目前的问题是:学校、企业、政府在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各自的“角色”如何定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这是实施“现代学徒制”必须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

教育对“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重点和难点侧重在政府和企业。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分析,对比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探讨调动和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途径,形成企业自愿、主动参与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是能否真正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关键。

要从法律层面明确企业对社会人才培养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企业具有社会属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我国可以借鉴德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采用立法的形式,从法律层面明确企业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应承担的职责。例如,可按企业规模的不同,要求其承担一定比例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专业(工种)的人才培养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宏观统筹与指导工作 (1)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地域人口分布、地域企业和产业特色,宏观统筹职业学校的分布、数量和规模,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率。(2)政府有关部门应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要建立一个面向全国并连接大、中城市的国家劳动力信息的收集分析机构,定期进行职业需求与预测分析,在公共平台上及时准确地相关信息,为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招生规模提供宏观指导。

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由其经济属性所决定的。从微观上讲,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是因动手能力差,可能直接影响师傅的生产效率及企业的生产进度,从而影响师傅的收入和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二是因技术水平差,很容易将产品加工成废品,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三是会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成本。赔本的买卖企业肯定是不愿做的。因此,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按接纳实习学生的人数在税收上给予减免,或采用现金补贴的方式,使企业从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从而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联系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实现校企双边的互利共赢。

要增加生产实习的时间 学校要适当地缩短理论教学的时间,相应地增加生产实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锻炼,提高操作技能,以胜任岗位工作,实现就业时就能独当一面。

政府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企业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员工的企业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要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高度,认识和宣传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

职业学校要开门办学,促进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要实现校企深层密切合作,职业学校必须做到开门办学。开门办学的涵义是:(1)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依据企业生产需求确定。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项目确定开设的专业,并根据企业的规模与发展需要确定专业招生人数。(2)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有企业参与。可让企业生产或技术部门的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安排,以保证能够针对企业的生产或服务项目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生产或服务计划安排教学,以保持教学计划与生产或服务计划同步,教学内容与生产或服务内容同步。(3)教师可从企业中聘请。要聘请企业中的生产技术人员走进职业学校的课堂,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可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教学,教学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4)要把教室放到车间里,在生产岗位或流水线上实施教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职业学校添置教学设备设施的巨额支出,降低办学成本;另一方面,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生产,熟悉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企业管理,将来就业时可以直接顶岗,缩短岗位适应期。

参考文献:

[1]魏旋君.建立现代学徒制 探索职教新模式[OL].(2011-06-09).[2011-11-08].http:///161/2011-6-10/30171@921161.htm.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

[3]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2).

[4]张可委.职业院校“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5]刑晖.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理性思考[N].北京教育考试报,2010-08-24:(3).

[6]彭召军.创新职教教学模式 培养现代技术工人[J].职教论坛,2011(33).

篇5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税收是与国家有着本质联系的分配范畴,它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有了国家就有了税收产生的客观基础,国家形态与私有制的结合就孕育出了税收。税收产生之后就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选择,在哪征收,什么时间征收,谁来具体征收,多久征收一次,以什么形式征收等,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于是,也就出现了税收的征收管理的不同形式。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是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目标。在实际生活中,我国税收征收面临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税制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新时期的我国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一是税务机关服务意识不到位。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也是税务机关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从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以及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个人通过有组织的政治过程可以作为公共商品的买方,来选择自己所认可的公共决策的代表人,订立契约,这从中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交换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赋予政府以“权力”,政府不能只重管理而轻服务。

二是个别税务人员素质偏低,依法治税观念淡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因素是组织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组织效率的高低。但就目前来看,个别税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整体素质偏低,与现代税收所要求的专业化水平还有一段差距,尤其是部分基础税务干部业务素质较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征管工作整体效用。

三是税收征管程序有待完善。税收征管作为一种涉及管理学的专门科学,应该包括管理学的计划、组织、决策、领导、控制与创新等基本内容,实质上现有的征管模式这些基本内容都没有。在新时期下,现有的税收征管程序已显得陈旧,纳税评估的质量不高,对纳税申报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不到位,税收征管环节的配合不协调等问题突出。

四是缺乏统一完善的税法体系。在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中,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对税收的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短短的19个字。税收实体法体系不完备,在我国现行的17个税种中只有三部是以立法形式确立,其余都是以条例法规形式出现。立法层次低,税法体系不完备。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税收征管的改革对策

国家治理现代化反映在税收上即为税收治理现代化,所谓税收现代化,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指的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达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融合我国传统税收管理思想、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和未来税收发展趋势,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逐步实现税收制度结构和税收征集管理现代化的改革过程和目标状态。

一是加快税法体系建设工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一切的政府活动都应该有法律作橐谰荨0凑账笆辗ǘㄔ则,加强政策法规管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公正处理税收争议,完善现代税收法治体系。

二是整合税务机关。我国目前税收征管机构分设为国税、地税两个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和保障了中央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特别是在目前营改增之后,地税征收任务减少,而国税系统任务加重,因此整合税务机关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是转变税收理念,提高税收服务质量。最初的税收管理是将税收视为一种强制性的义务,把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放在对立的位置。这就很容易让税务机关的权力意识膨胀,也更容易激起纳税人的反抗意识,无形中加大了纳税的难度。而新的税收征管理念则是将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纳税机关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角色,以使纳税人更加顺利地完成纳税义务。

四是进一步提升征税人才的素质。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治税人才的现代化。如果没有良好的税收征收队伍,税收治理现代化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针对当前我国治税人才面临的部分人员专业能力不合格,自身税收素质低等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治税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比如定期召开税务时政讲座,定期组织税务实务考试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对税收队伍采取激励机制,加强管理,促进税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五是加大税收的力度,提高税收执法水平。明确税务机关的执法地位,执法手段和执法责任,严厉打击各种税收违法乱纪行为。坚持实逐步依法提高对个体税收的监控水平,严格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抗税行为。使违法犯罪者为其税收违法犯罪行为付出更高昂的代价和成本,从而使其不致再犯,并对他人产生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篇6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逐渐提升,对文化建设与生活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体育文化迅速发展,形成了榆林地区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发展时期,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对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榆林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以“体育文化”为突破口实现全面文化建设,优化体育文化宣传结构,以其特有的方式不断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贡献,深刻影响和教育着榆林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

一、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层面的贡献

榆林体育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精髓与精神文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关键时期,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了文化层面的高度贡献。其一,有利于以体育文化为着力点,坚持现代文化与精神文化引领,在全面提升榆林地区文化感召力的同时,引导榆林地区积极进行文化示范,切实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连片示范效应。强化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打造出与体育文化配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体育文化为突破口建立建设文化示范区,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榆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依托榆林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体育文化领域的整体发展优势,打造出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传播与交流中心,从而以丝绸之路为导向实现体育文化配套文化的服务平台,切实打造出榆林地区文化交流中心,制定出符合榆林地区实际情况的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其二,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切入点结合榆林地区区域发展的现状对文化层面进行整体定位,加快榆林地区与周围地区之间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的沟通和交流,积极推进榆林地区地域文化建设。榆林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进一步推进榆林地区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的作用,打造和完善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功能,从而从群众文化的整体需求出发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特色建设,体现榆林地区体育文化经济带核心的魅力。其三,有利于积极争取国家对体育文化建设和宣传的扶持,准确把握好经济带建设中的文化事业宣传,推进政策和项目切实得到扶持,在统筹规划的标准上推动政策、资金落实到位,从而增强榆林地区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榆林地区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切实增强了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层面的贡献

榆林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层面做出了明显的贡献,利用体育文化形成榆林地区文化知识和政治体制巩固的重要基地。首先,榆林地区体育文化主要是以精神文明为主体,以文化市场为主导,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引导广大榆林地区人们积极参与到体育娱乐性的群体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升华到政治层面,切实积极开展体育文化竞赛等体育行为活动,利用经济带的传播与流通,切实拓宽体育文化建设视野与宣传渠道,从而丰富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引导人们强化身体锻炼并提升其身体素质,在丰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推动榆林地区文化建设向政治层面发展。其次,以体育文化为基础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动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推动榆林地区建立健全相关政治体系与机制,突破长期艰巨的区域性任务,紧密联系经济带的实践与探索,独立进行榆林地区体育文化的研究和提升。主要是在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寻找到经济带发展的突破口,不懈努力,全方位打造和建设榆林地区独特的体育文化,引导该地区体育文化不断延伸和拓展,朝着更加健康、积极进取的方向改革和发展,在体育文化体系的指导下促进体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服务,最大程度促进人们养成敢于拼搏、乐观的精神。最后,以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为基础延伸到各地区政治文化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在提升榆林地区广大人民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增强该地区在经济带过程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从而促进该地区积极改善体育文化建设环境,为推进榆林地区与其他地区政治层面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层面的贡献

强化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培养顽强拼搏的品质,推动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社会层面的贡献,促进社会向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一,积极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关于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地区共同参与,在提升榆林地区影响力的同时,为榆林地区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的良好途径。因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总是能引起广大人民对文化的吸引力和注意力,在各地区体育竞赛中树立其合作与竞争意识,更多地从政府、社会等层面激发起广大人民对体育文化建设的向往,在体验到体育运动乐趣和价值的同时,为形成较好的社会秩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与其他地区、其他层面的合作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其二,准确把握榆林地区体育文化的需求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比赛中充分展现勇于进取的性格,顽强拼搏,不断超越,积极探索,在实施性发展的同时推进体育文化活动与其他活动共同发展,在活跃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推进榆林地区社会更加繁荣发展,并与学习、生活深度融合,增强体育信息文化的感染力,在体育文化中促进并形成敢于进取与团结进取的精神,确实推行体育文化建设与经济带建设全面发展。其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积极带动作用下,增强体育文化的政治性与社会性,有利于促进榆林地区积极开展娱乐色彩的体育活动,陶冶情操,增强榆林地区的社会性发展,在经济带建设的影响下倡导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超越榆林地区的发展,积极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和繁荣,并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养成不断超越的精神,从而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充分发挥其作用,促使体育文化为其服务,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化。

四、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层面的贡献

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民族性、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层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一,为榆林地区的城市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带动经济发展。通过对体育文化的建设,推进榆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调整与发展,准确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遇,强化榆林地区城市的整体建设,比如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加强榆林地区通信设备、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与体育基地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利用经济带建设,切实优化榆林地区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借鉴“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流机制的平台,切实增强了榆林地区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引导和推动榆林地区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城市转变和发展。其二,体育文化对榆林地区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利用榆林地区平台打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圣地,可以吸引其他地区和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为带动榆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与发展平台,因为以体育文化为视角增强了榆林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在吸引广大人流量的同时增强了服务行业等的发展,为榆林地区经济发展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真正推动榆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其三,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榆林地区有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从整体上来说推动了榆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榆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榆林地区的城市环境,促使榆林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榆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春风下,榆林地区体育文化深入发展,形成了榆林地区以体育文化为导向的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体育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相互影响与相互约束的作用,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因此,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政治、社会、文化与经济层面都做出了许多贡献,准确把握住榆林地区区域内的差异性,优化其产业结构,聚集榆林地区与周围地区的优势资源,促使体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好地服务,又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实现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切实以体育文化为突破口推动榆林地区体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再英・塔拉甫.浅谈新丝绸之路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

[2] 李翔.浅谈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与建设发展的思路[J].文学界:理论版,2010,(4).

[3] 刘巍.浅谈体育网页在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篇7

2以政策引导及国家宣传为基础,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针对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政策的分析与探讨。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提高经济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对经济文化的关注。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引导工作的开展,保障市场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对行业发展、行业法规等进行规范,促进各行各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以行业协会为基础,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针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政治、社会会、文化、经济的并列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各因素的协调、促进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关键。针对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文化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对市场经济因素、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借助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依托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市场经济规律发展。通过协调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内容,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经济体系转变与改革的需求。

4以市场经济文化为引导,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引导,以此为基础实现高度综合的社会发展。通过国民经济工业化、知识化以及劳动生产力、国民收入的持续性增长,实现经济的改善,实现国内经济公平环境的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明确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市场经济文化构建、引导及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现代化目标实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实现。

二、以诚信经济文化为重点,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经验借鉴,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推进,以此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应规范企业的经营。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遵循、诚信态度及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诚信和规则为基石,以规则文化为重点,建立有法必依、坚决执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以文化强化、经济强国为中心,针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引导、政策规范等实现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篇8

(二)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学技术和监测管理还比较落后,有关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这些问题,应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三)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

二、目标和任务

(四)全民健身计划到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五)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要求,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到本世纪末,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都应有所增长,人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消费额等逐步加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六)依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体育改革。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对象和重点

(七)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

(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九)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十)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十一)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部队在搞好自身体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驻地附近的居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十二)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十三)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较少的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十四)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十五)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四、对策和措施

(十六)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抓出成效。

(十七)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八)加强群众体育的法制建设,认真执行现有体育法规,有计划地制定并实施社会体育督导、群众体育工作、体育社团、场地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加强对工人、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各类学生运动会等的组织和管理。突出群众体育运动会和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十九)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二十)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

(二十一)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定期公布全民体质状况。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

(二十二)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二十三)加强人民体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发挥体育科技队伍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要增加对群众体育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群众体育健身实践的转化。

(二十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体育场地设施或者挪作它用。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并且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篇9

引言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2.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开辟新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指已存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科学生产中。农业技术创新从理念到生产都有不一样的创新方法。

2.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3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3.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3.2 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3 推广组织形式优化探索

在早些年,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形式主要以农业科技园的形式出现,但是农业科技的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科技园,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实验区,到目前为止,它们的数量在我国是庞大的。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把分散的农业技术规模化,由零到整,对农业科技更好的管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的优化依赖与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因此要想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就要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科技园只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之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机衔接,实行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很多形式。

4 结语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总结我国为推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所要做的准备如下:强化政府推广农技创新的公益性,改善推广体制,优化推广方法以及推广组织等,加快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水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1).

篇10

(三)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

二、目标和任务

(四)全民健身计划到2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五)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要求,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到本世纪末,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都应有所增长,人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消费额等逐步加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六)依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体育改革。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对象和重点

(七)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

(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九)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十)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十一)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部队在搞好自身体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驻地附近的居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十二)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十三)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较少的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十四)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十五)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四、对策和措施

(十六)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抓出成效。

(十七)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八)加强群众体育的法制建设,认真执行现有体育法规,有计划地制定并实施社会体育督导、群众体育工作、体育社团、场地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加强对工人、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各类学生运动会等的组织和管理。突出群众体育运动会和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十九)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二十)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

(二十一)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定期公布全民体质状况。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

(二十二)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二十三)加强人民体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发挥体育科技队伍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要增加对群众体育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群众体育健身实践的转化。

(二十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体育场地设施或者挪作它用。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并且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篇11

现代素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现代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生理素质。

道德素质是在对待万物千象的社会生活,对待自己、他人、集体、国家的认知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内化—外化”与“再内化—再外化”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与调整他人和自己的关系的尺度。①现代道德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人生观和公正的价值观。

智能素质是指现代化建设人才所把握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②现代知识素质的具体要求是:较宽广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能力素质则对人们提出了两个要求:(1)勤于观察、敏于思考,不断挖掘和发挥自身智力的潜能,使自己具有自我完善智能机构的一般思维品质。(2)敢于设问,勇于探索,能从新的角度抓住问题的症结,并有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生理素质主要指体质,其具体表现是一个人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状况、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③现代社会高度紧张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人们有更强健的体质和更旺盛的精力。同时,激烈竞争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要有求胜求优的竞争精神,还要有克服困难的积极心态和勇气,以及面对失败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中国农民素质问题分析

中国农民的现代素质直接关系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然而,目前中国农民的现代素质水平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道德素质存在欠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的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道德素质尚未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不讲理想、不讲道德等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思想在一些农民心中还占有很高的地位。有的农民有较强的拜金主义,于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亲情淡薄、虐待老人等事情时有发生,赌博陋习死灰复燃。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一些农民对此不以为然。

科技文化水平偏低,学习能力不足《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00)显示,2000年乡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以上的人数的比例为59.21%,高中或高中以上比例为11.62%。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为4%,仅是城市居民比例31%的1/7。④目前在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不高,很难看懂农业科技书籍,导致农民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和技能。许多农民仍习惯于“承父兄之教,少而习焉”的小农耕作方式。⑤

生理素质令人担忧据有关调查资料,中国农村人口病残率为5.5%,因农民健康状况导致贫困的农户占贫困户的比例较高。许多贫困地区因环境恶劣、缺医少药等原因,地方病和痴呆、病残人口比例都比较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离开农业生产,使相当多地区的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群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⑥

心理素质落后农民受传统文化熏陶最多,传统思想仍然深深地支配和束缚着中国农民的心理行为。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心理素质上与现代人素质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有限的志向和人生目标;节奏缓慢、保守散漫的精神生活;平均主义理想等。虽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冲击了农民的传统心理,但由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许多农民仅仅满足于脱贫后的喜悦和安逸,而封闭了创业潜能。目前中国具有高素质和开拓型的现代农民约占农民总数的10%~15%。

运用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途径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方式,其中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对于农村人口来说,职业教育是获取人力资本、提高自身能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重视实践训练,要求受训者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兼顾就业功能、发展功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农村职业教育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树立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初、中等还是高等农村职业教育,其出发点都是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技艺型人才。但在中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误区,即过于狭隘地理解职业教育与教学目的,过多地关注其职业技能而忽略其完整人格的养成与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许多学校从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出发,过分强调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认为与职业定向性关系不大的文化课、基础课可以少开,甚至不开。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农民的现代素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现代化的人都应掌握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与开拓能力”。对于不同的人才,这三方面虽然应各有侧重,但并不意味着职业技术人才仅仅有一技之长就够了。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则必须既要考虑让他们学会做人,又要考虑让他们学会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既有顺利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技术与能力,又有丰富的情感、责任感、义务感,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这不但关系到农民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与完善。

改革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建立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增加了对实用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打破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当地需要而开设课程,以增强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但是多数农村职业学校课程设置还有许多问题,反映职业学校特色的农、林类专业大面积滑坡,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陈旧,盲目追随城市热点专业,片面追求升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当地需要相脱节,对提高当地农民素质作用不大。针对上述问题,必须改革农村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一定要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贴近学生。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同时,建立旨在提高现代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时,要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一般来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为1∶1。其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双证制”。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与农村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岗位接轨,根据不同的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和相关知识教育,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基础知识。再次,要贯彻产学研结合思想。产学研结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和农村各种科技示范田进行实践教学,并将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及时融入课堂。最后要鼓励学生开展科学试验、科技活动和“一帮一”科技示范,既能培养学生的科技知识、科技意识、科技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又能通过帮带活动,促进农民学科学、用科学。

提高教师的现代素质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培养农民现代素质的关键,但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师资水平偏低、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解决的方法如下:一是聘请有关部门或企业的科研人员为兼职教师;二是出台优惠政策,一方面支持学历进修,另一方面引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三是改革学校人事制度,强化危机意识,形成竞争氛围;四是要求专业教师在搞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和技术技能,实现“一专多能”,建立一支能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专业教师队伍。

注释:

篇12

请键入文字或网站地址,或者上传文档。

一、大众体育推广的普及化

所谓普及化(大众化)是把只被社会上少数统治阶级所占有的、作为特权的文化,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使之成为多数人的文化的普及过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经过努力,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等主要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有效地推动《纲要》的实施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从1995年至今,每年举行一次的“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已连续开展了6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据统计,仅1996年参加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的群众就有近3亿人次。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提供的数据,1996年我国有35.48%的16岁以上成年人参加了至少一次体育活动,其中16岁以上的体育人口为15 .46%,若将7~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当然体育人口统计在内,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1.20%左右。这一数量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总之,在国家和社会的推动下,我国人民的体育意识日益增强,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我国大众体育的普及化发展。

二、 大众体育健身的科学化

科学化是提高大众体育活动质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渐从传统的只重数量,不考虑质量的盲目健身意识向科学健身的现代健身意识转变。健康科研工作者运用现代医学的先进设施加强了全民健身的分子水平研究。科学健身成为大众参加锻炼的共识。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对科学健身高度重视,组织培养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二十几万人,他们是指导大众进行科学锻炼的有力保证。另外,原国家体委于1997年在推行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在全国19个省(区、市)建立了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和150个监测片,436个监测站,并首次对18岁至60岁的成年人进行体制测试与评定,逐渐完善我国国民体质测定系统,加强了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2000年又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岁至69岁的中国国民中开展体质监测工作,以获取世纪末中国国民体质状况的基本数据,以利于群众健身的科学指导,改进和增强国民体质。

三、 大众体育管理的法制化

法制化是保证大众体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与体育改革的需要,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相关行业和地方体育法规,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的大众体育法律法规是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调整,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群众体育工作有法可依。在几年的时间里政府颁布的地方规章和规章性文件67项,颁布的数量分别为前几年的55倍,把发展和管理群众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纳入了法制化轨道,防止组织打着群众体育幌子开展违法活动。我们要为群众提供一个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锻炼空间,实现大众体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 大众体育产业的市场化

大众体育产业市场化主要表现在大众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食品等日常生活的费用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教育、旅游和健身娱乐方面的开支则较增长,同过去相比,人们正在逐渐改变传统消费观念,“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据统计,体育娱乐和健身消费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超过传统产业增值,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社会体育费用正由福利型向福利和消费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因此,我国大众体育要在正确的引导和法律的规范下,广泛的培养大众的体育市场意识,改善城乡居民体育设施的投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强消费的指导,强化内部规范服务和管理,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快软、硬件的开发和投资,积极的进行市场调研,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次序,发展规模,拓宽营销渠道,促进大众体育产业加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五、大众体育活动的科学化

进入新时期的大众体育决策、体育的行为都要有科学的指导、科学的管理、科学的依据。体育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科学的成果,而不是单纯地凭经验,现代体育实践是科学的行为,是理性的行为。特别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体育服务,带动社会体育现代化的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体育资源配置更优化等是现代社会体育发展特征的具体体现。

六、大众体育活动的国际化

在现在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闭关自守,固守己见,要善于借鉴体育发达国家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国情和体育自身发展趋势和特点,科学、合理地吸收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社会给体育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把握体育对外交流的契机,选择好切入点,互相交融,优势互补,让更多的人享受中华民族先进体育文化,享受体育发达国家的先进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2]曾培炎.新世纪头二]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N].人民日报, 2002.(05).

篇13

1 社会生产方式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

所谓社会生活方式包括人为维持生存获得自然界提供需要的种种活动形式。从本质上讲,使人们进入社会关系领域相互交往和活动形式。体育的本质是人们有意识的参与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体育是属于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范畴,并且有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质特点。

这里必须要阐明的是体育不仅仅是人们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的内容,而且属于更广泛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范畴。体育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劳动、其他工作活动、政治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家庭和各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日常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的方式等等。体育 和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 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2.1 变动与革新。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现存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动和革新。正如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所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的重大变化。”因此,在原有的生活方式中有的已经不适应到的生产方式的需要。有的则需要充实新内容或改进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新的变化而变化。体育在此其中日益显露重要地位,并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的体育观念被扬弃,现代体育观念在逐步树立,城市化与社区化的发展将使体育深入到现代家庭。这正是社会变动与革新带来的重大成果。

2.2 多层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城乡、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各阶层与民族之间的差别。由于社会群体存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社会生活方式的建立也符合这种差别的要求。对于体育来说,也必须适应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多层次多样化的现状和要求。例如民族体育应适应我国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需要。健身体育适应全民族生活方式的需要。再如企业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军事体育等,都具有多层次性的特征。

2.3 新旧交替。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目前,生产力发展还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市场经济思想不断的同计划经济思想产生碰撞。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存在着复杂的新旧交错的局面,一方面人们对体育能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和身心的作用有了正确的认识,而另一方面几千年以来,留在人们头脑中的体育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愚昧无知”的封建残余思想还有待于清除,特别是在极少数领导阶层存在这种体育观,严重阻碍了社会体育的发展。例如: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体育开展得不好,而有些经济部发达的地区,体育开展得很好,这种反差可以反映出各阶层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当然要消除这种反差,还需要一个过程。

2.4 开放交流。近代世界和中国历史都表明,拒绝接受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发展进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只能停止落后。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完善,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进行,而是受到外部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渗透。我们一方面要接受外国生活方式中的有利的东西。例如,现代体育方法学在我国的发展,就是受外国的影响。体育方法学强调使用科学手段来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并强调终身体育教育。这对于社会主义生活方和完善是有益的。

3 体育在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作用

3.1 人本性与健身性。在现代体育生活方式中,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强调体育为人的精神满足而需要。并通过精神满足为物质生活追求提供支撑,使生活趋于高尚,趋于高质量。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劳动与享乐的协调与统一。体育能够满足不同人不同层次的需要,这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1]人的发展对体育存在一定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主要来源于体育的健身功能,决大多数人都是把参与体育运动同关注自身的健康与体质状况联系起来,通过各种健身活动,追求运动的功效,提高体力水平与运动技能,这正是体育本质的反映。

3.2 社会性与文化性。体育对人的社会化会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应该通过营造有利于人们能积极参与的体育“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人应该通过体育活动,面向实际生活、面向社会现实、面向与自然的融合。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与期望,自然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自我行为规范与意识。人们在选择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比较偏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理解,“体育文化在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与人形成了一种必然的互动关系。这种必然的互动关系,就是体育文化价值的所在。”[2]建立文明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发展,从体育文化对人的作用方面审视体育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经济性与发展性。体育对人的经济影响主要反映在体育消费以及对体育经济发展的认识之中。随着体育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花钱买健康”己逐步成为时尚,增加体质投资,引导体育消费,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总之,社会的生产方式对体育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体育文化;体育生活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健身价值是体育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体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文明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