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篇1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记忆。不论城市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亦或是这城市传统的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都是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而这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因此,历史脉络和文化脉络作为城市的独有标签应该被世人所重视。

城市文化是一种付诸于城市的文化形态。比如我国的潍坊风筝文化、成都巴蜀文化、南京金陵文化、郑州殷商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的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因此,对城市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城市社会的变迁本身是一个文化的大题目。它的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建设和人文景观。“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城市的规划、布局、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建筑艺术等所构成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城市的困惑和失落。

(二)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制度组织和社会结构

城市的权力结构、自主程度、决策和管理、城市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化、社会团体和组织程度等,反映出城市是充满活力、高效和有机的、以人为中心的,还是僵硬而低效、非理性的,两种不同的管理和制度。

(三)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成果的反映

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包括学校、学术机构、体育场、图书馆、公园等文化设施的建设;还表现为广播电视、文化团体的建设以及各类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价值和功能、风格和特色、品味和层次等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所反映的城市文化状态。

(四)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的人口构成及其文化素质

城市人口在民族、年龄、职业、信仰、健康的动因,也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城市文化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状态和追求,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品味,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一种无形的资源,能否对城市文化进行合理经营直接决定着城市品牌能否建立。因此,对城市文化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三、城市文化的结构

城市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系统或体系,它由众多子系统组成,城市文化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城市文化的结构。一般可以将城市文化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城市的物质文化

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层。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外壳。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不仅城市中的那些有形的物质实体,鲜明地呈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比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广场是城市结构中最明确的因素,从古到今,广场向来都是城市的心脏,只有来到城市的主要广场才算真正抵达城市。 城市广场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场所,它还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场所之一,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在建构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

(二)城市的制度文化

篇2

引言

走过不少城市(镇),常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些城市尽管从地域上来说相距千里之遥,但缺乏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性。毫无特色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一大问题,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因为它们缺乏其特有的个性和意义象征,因此也就缺乏可识别性[1]。这种个性和意义应来自于城市从所处地域中所汲取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性,城市的建设背离了自身所在地的乡土特征,是当今中国城市缺乏特色的原因之一。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必须走一条乡土之路。

一、城市特色的乡土之根

(一)乡土释义

“乡土”所涵盖的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概念。其基本释义有二:一指本乡本土、故乡,意指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先秦《列子天瑞》中的“友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我国最早提出“乡土”一词的文字记载;二是泛指地方,《晋书・乐志下》有云:“乡土不同,河朔隆寒。”[2] 从其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乡土的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甚至国家,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人们认同故土、辨别他乡,是因为每个地方有着有别于他方的区域特性,即其乡土性。乡土性不仅存在于乡村,同时也存在于城市和野外自然环境。从广义上讲,它不仅仅属于物质或视觉范畴,而且涵盖了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地域自然特性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人文特性,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一般地说,它是当时、当地人们整个生活方式的反映,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3]。

(二)乡土性与城市特色的形成

城市依托于某一地域而存在,与区域其他组成部分密切关联,它脱离不开自然赋予的物质特性,又不仅限于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处自然地域所孕育的人的创造使得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基于自然特性的人文特性。

城市的乡土性除了其自然特性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建成物质环境特性,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其历史及现存的形态特征、建筑特点及街区特征等;城市的文化环境特性,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城市的社会环境特性,包括经济、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交往等;同时,还包括其动态发展。正是城市所具有的乡土特性,使城市具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和意义,也使它具有了可识别性及特色。从这一角度而言,乡土性的保持,是城市特色的基本策略之一。

中国城市环境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断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网络系统中社会文化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强,市场主导背景下利益的驱动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特性、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特性逐渐转化,一些快速而短期性的建设模式忽略了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特性的因素及根植于特定环境的社会文化因素,其结果使城市与所在地域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被割断[3]。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开发和建设往往着眼于眼前的个体物质利益,而不可能兼顾城市及其所在地域的整体利益,极易忽视该地域的自然承载能力和文化传承 [4]。城市的绿地系统、历史街区等对于城市特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恰恰难以从经济角度激发市场,吸引投资,因此常成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发展[5]。作为城市象征意义及其社会生活的载体,城市的空间特征一旦由大量的外来因素所占据,并且在众多城市中同时出现,必会同时引起历史文化的延续被割断,各城市自身的个性特征极易消失。

二、城市特色建设的乡土之路

大量中国城市中,在漫长岁月中积淀出的城市形态和传统文化等乡土特征正在逐步消失,必然城市个性消亡,城市特色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短期行为的快速建设极易形成城乡间的对立,割裂城乡及所处地域其他组成元素的联系,使城市的个性发展失去立足点,有违“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城市的特色丧失因乡土性的缺失而起,脱离了原有乡土之根的城市建设,其特色无从谈起。重新认识和传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挖掘其乡土根源,是一条值得思考的途径。

(一)基于乡土性广义理解的城市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应从广义角度深层理解乡土的内涵,将城市与其所处的区域视为一个有机体,遵循复合系统原则进行研究和规划,深入挖掘城市特色营造的根本依据,保证城市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基础,立足于其乡土性进行研究、规划设计与建设。

(二)城市乡土环境的要素评价与应用

城市特色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由于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乡土特性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的量化研究,使得乡土性的传承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无所依据,只能局限于功能性的规范指导或表面的视觉效果,城市的建设无法成为高效运作和区域自然肌理及文化传承的结合。与理论研究相对应,城市乡土性的缺失还在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的继承和更新问题。一方面由于观念局限可能导致规划与设计中对传统元素和技术的忽视;另一方面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客观因素也对此有所制约。

谈论城市特色的丧失时日并不为短,然而问题日益严重,泛泛而谈或大声疾呼并不能成为城市特色丧失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而言,如何使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角色链中得以发挥真正作用的要素。因此,切实可行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必须针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划策略及设计导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环境特征评价体系并切实贯彻运用十分重要。根据对城市乡土性的基本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环境特征要素的量化研究应包括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空间体系评价、城市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几个部分。

1.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评价。如地理特征、植被及其他生物的多样性等。乡土性离不开生态基础,应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保持两者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形成渗透交融、具有地域内原有自然特性的生态网络[6];在城市中应以原有自然环境中的物种特色和配置模式为基础,结合自然基质,组织城市与乡村的绿色廊道和物种联系,建立城市区域自然环境斑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7]。同时,分析研究城市及区域在发展中的可承载能力,寻求城乡之间在空间资源上的快速整合,以使城市建设可持续。

2.城乡环境的空间体系评价。包括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城市肌理、城市公共空间特性、城市街道及建筑物形式特点、城市标志物的个性等。具体应用中,应基于原有区域景观格局使建成与自然区域成交织渐变形态,形成良好过渡;以原有城市肌理的分析研究为基础,进行城市空间体系的组织,渐进发展,形成有机的空间格局,保持原有区域空间特征;人工物的建造活动应顺应自然,符合环境特点和历史传统。一方面,研究城市的起源和历史文物及街区等物质财富的特性,继承和发扬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传统和地方特色。城市中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和绿化环境,以及某些传统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定自然环境影响下长期形成的风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城市的识别物,应加以继承和发展[5]。另一方面,在新的规划与设计中可提取相关元素进行创新,走“新乡土”之路,更为真实地表达新的建成环境与原有城市肌理之间的关联[8]。使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乡土性得以延续,加强城市的可识别性。此外,还应注意从传统的建造技术中汲取有用经验并加以发展,作为城市乡土性建设的技术支撑。

3.城市社会生活评价。包括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及民俗活动等。通过这些乡土性要素指标的衡量与运用,权衡市场利益与城市总体利益,保持城市社会生活氛围的乡土性,体现不同城市的传统,形成显著差异从而构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形象[9]。

4.城市人文环境评价。指长期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特性,包括其历史沿革、文化脉络与艺术类别与特征等,正是这些文化特性构成了一个地方的乡土情谊,使居留各其情依依,离去者有故土之思。

(三)基于乡土性研究的政策与建设管理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城市建设的的主导者,政府的政策及其管理措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规划设计人员与公众组成的三角形角色链中,专业理论和技术在衡量各项因素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所起的作用仍然可有很大改善空间。

在政策管理层面,应对乡土性问题密切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征,需要时刻关注脚下的这片土地[10]。首先,应基于城市乡土环境评价,对城乡的整体形态及文化建设进行长远战略性部署,健全各种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城市的建设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传承地域特征;其次,对城市特色建设的研究、保护与建设资金给予全面支持和保障;第三,在各方利益和作用的权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重视公众对于属地感的需求以及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支撑作用,以使各方力量在保持乡土性和城市特色营造的过程中起到最大效用。

结语

城市的特色及其生命力在于多样化与个性化,其根本保证在于其乡土性的保持。城市的加速发展、全球化等因素固然带来一系列冲击,然而客观因素最终因主观因素而起作用,因此,建设城市特色,必须将城市的乡土性问题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和研究,并付诸实践,走自己的乡土之路,使城市的发展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才能营造出城市的个性特色。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7.

[2]夏征农.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15.

[3]肖达,张捷.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演变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63-78.

[4]Lichfield N.Economics in Urban Conserva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5.

[5]阮仪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04,(6):11-14.

[6]刘滨谊,温全平.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1):84-89.

[7]郑醉文,沈清基.基于用地多样性评析的城市生态建设及规划调整[J].城市规划学刊,2008,(5):7-60.

[8]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6-82.

[9]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82.

[10]孙施文.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城市规划学刊,2005,(3):9-17.

Discussion on City’s Vernacular Way and Creation of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GUO Cong

篇3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eco-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 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y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FD)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3 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 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 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 赵志庆 ,徐苏宁.城市设计过程理论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篇4

当下,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被局限,市民更渴望寻求一些开放的空间来进行互动交流,城市广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慢慢发展成为城市的“大集市”,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状态和地域特点。所以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与研究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体现也就越发重要。

1.城市广场的分类

由于现代的城市广场的综合性越来越强,所以广场的性质也在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1】。但按其主要功能和需求来分,可分为:市政广场,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等。同时城市广场也可以按照其空间形态,平面组合方式等进行分类。

2.地域性的相关含义

2.1地域性的含义

地域性从广义上一般指一个地域的本性和特点,其中包括了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元素的特征。

城市广场的建设首先依附于一个特定的地域,所以地域性属于城市的本质属性。城市与建筑的地域性是指最终产品的生产与使用都在消费地点上进行,房屋一经建造就不能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这一环境又具有渐变和发展的特征。【2】由此可见,一个城市的地域性是由该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并经过历史沉淀后的结果。

2.2 城市地域性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外来的与地域性风格相异的建设和设计风格的发展更为迅速,而且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建设活动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导致传统与发展无法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相结合,所以地域性的保护和发展更多的需要体现在设计当中。

3.城市广场地域性的设计的研究

3.1城市的地域性要素

城市的地域性要素参考中国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在2001年中国建筑学会上的观点,将其分为自然环境要素,社会文化要素,经济和技术条件要素三个方面。【3】

3.2城市地域性要素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3.2.1地域自然环境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自然环境中和城市广场地域性关系密切的包括有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植物。

气候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日照、降水等,这些气候因素首先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对城市广场的设计地块的选择,城市建筑的形态设计以及绿化树种的选择等方面也有影响。尤其是我国从南到北,地域跨度大,气候条件也变化多端,应对不同的气候,在广场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气候变化。例如在夏季干热的城市广场中,在广场中设置喷泉,反过来也体现了当地的风格气候。

地形地貌是城市广场场地的基础,其直观可见的表现了广场的设计和建设。城市的特色风光可以通过直接成为城市广场的组成部分或者通过借景的园林手法运用到广场景观出来。例如在一些山水城市中,城市广场可以考虑把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运用到设计中,这样不仅体现了城市特有的地域地貌,而且也加强了广场的景观效果。一些城市的地形条件带给设计一些局限,反而也给广场的设计带来了一些新的突破,更能体现城市的地貌风格;同时,在建设材料的运用方面,城市各异的地质条件也对广场的建设提供了更为自然和风格独特的条件。所以,地域性是既富有挑战也能因地制宜创造出特别的城市广场形式的契机。

植物配置从古发展到现在,成为园林建设的重要要素之一,其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全世界生态城市的建设受到更多的重视,植物在其生态效益方面最为关键,在构建景观,围合空间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些城市都有其“情有独钟”的市树、市花。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都被文人墨客赋予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含义,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含义也被传承下来。

3.2.2 社会文化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社会文化包括的内容对城市广场地域性的设计是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的,因为一个城市的社会文化性和地域性的内涵是基本契合的,都是有文化的内涵,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的行为活动、城市自身特点、地域传统文化特色这三类型城市的社会文化范畴对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影响最大。

首先,广场作为以人为本的空间形式,人是其本。广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包括身体的体验和心理的体会感受。广场不仅仅是容纳的载体,不是单纯的“容器”。同时,人本身作为城市的“主人”,由于地域性的差异,表现在生活节奏,生活习俗等方面也产生了差异,比如语言、饮食、休闲方式等。所以在设计广场时,要结合当地人的行为习惯,通过空间的设计和人的活动方式相匹配,通过对广场中各种元素的考虑,形成与当地文化特色相互作用的目的,从而形成与当地人行为习惯相符合的空间场所。反过来讲,空间也通过市民参与的过程表现城市面貌和特色,两者相互融合,使得城市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

再者,城市广场随着城市的发展需求,慢慢演变成为了城市的综合体。不仅承载着活动休闲的场所,同时也带动周边环境的延伸。其中与广场相配套的建筑风格要与广场地域性相辅相衬。城市的建筑特色是随着历史的沉淀发展而来,直接体现城市的特色。在设计中,可以把本土建筑或者一些历史古迹作为广场中的景观元素体现出来。例如,西安的钟鼓楼广场就是以有着历史背景的建筑为中心而进行设计。也可以以拥有地域文化历史风格的建筑直接作为广场的标志和象征。例如,西安市的大雁塔广场,就是以大雁塔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氛围的城市标志广场,从而也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应该需要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城市的历史发展、城市的艺术形态等,满足人的文化追求。当广场被赋予城市的文化主题,更能反映该城市的文化层次,历史氛围。同时也对外来人口对城市的了解和认知起到了指导作用。

3.2.3 经济发展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我过整体的经济发展是稳定而迅速的,但是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差距很大。所以城市广场的建设要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要有特色,而不是只求“大工程”,做到经济实用。

3.3 小结

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落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会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而产生新的问题,我们也要通过实践研究寻求到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其既不是对古典的传统的形式风格的追求,更不是抛旧引新的只追求发展,而是去解决这些矛盾,从而是城市更好的发展。其根本的设计方式是去寻求地区物质形态和其形态下的内涵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5

1.1 城市色彩

在进行城市环境开发时必须要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属性加以认真地考虑,依靠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一个城市有要先进的文化发展和城市平面形态定位,就相当于是一个城市的特色,然而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设计的主体,城市特色的内容和形式明显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内涵。当然,除了城市文化之外,城市的地域特征、自然条件和环境风貌,也是造就了城市特有的城市风格。因此,城市的地域文化能给予这座城市特有的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是构成一个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色彩的形成是城市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城市发展历史的集中体现,能够突出一个城市在地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面貌和习惯,在城市的地域内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形成自己特定的城市色彩,要展现出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地理文化,它是反映了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城市的色彩是当地文化环境的反映,不论是西方建筑还是东方建筑都有自己特有的地方色彩,特有的色彩反映地区人们的共同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空间文化价值观。所以城市设计方面要把人和环境结合起来,要创建出人文特色的城市设计理念。

1.2 地域以及地域文化

第一、地域。地域是指有相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的一块地方,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结合,是建筑的经纬点和立身之地,建筑的构建必须符合地域特征构成的各种要素。地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而且地域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社会文化源远流长,城市居民社会意识浓重,注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设计思想。如江南古镇、徽州村落、福建土楼等等,所以中国的建筑和规划因为其空间相联系和相承接的方式受到特殊的尊重。

第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点的范围内经过源远流长形成的,能够传承至今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能够将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展现出来。而地域文化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存在形态上的差异,所以才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呈现出来了多样化。建筑是一个地区象征性的代表产物,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各地方呈现出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古代的时候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各地的文化形态就有了不同的风格,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汉文化、关陇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所以在不同的建筑物上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

二、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土乡土色的独特风格。每个城市的地理特征、环境气候、历史遗留和传统民俗都有着不同的地方,而每个地区通过建筑来表现该地区的人民的文化水平、民族风情和对建筑物审美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地区特色,在一定区域多数建筑的基本风格和总体特征。

2.1 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建筑的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根据地貌条件,和城市周边的环境。建筑是象征一个地区的产物,从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建筑物是在具体环境中,受具体地区的地理气候和自然因素,以及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具有特有的地方色彩的元素。

2.2 建筑的文化性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是存在于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因素的环境之中。建筑的文化性是造就建筑的特色,因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文化情况,就建造了独特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建筑的文化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因为在建筑的特色上我们既要有使用的功能还要具有审美的功能,所以审美观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和感应功能上能带给人们传递信息的感觉,建筑的建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对我国庙堂感到威慑、对于居民住宅感到亲切等等。这些都能表明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建筑特色,通过建筑的文化性的特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建筑的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从建筑的文化性可以反映出生后方式、社会风情和藏匿在其中的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结构的演变等等,用建筑的方式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性,这不仅是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这是建筑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三、地域建筑文化的新内涵

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新的表达,展示城市空间的新的文化价值,定位特色城市的城市色彩,是延续城市历史、把握城市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最佳方向。

3.1 使用本地素材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

在现代条件下,不能老是依旧传统的文化元素,要掌握地区地域文化内涵,要深刻学习中国城市地域文化的精髓,给予地域建筑文化创新的现代含义。

第一、地域建筑材质。建筑材质是建筑的基本物质,它能够决定建筑的特征、风格、效果等等。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建筑工作者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的特质性因素,建筑合理的与地域环境相结合,使地域建筑的文化性发展下去,相比传统的建筑材质和现代建筑材质,社会技术的先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现代建筑材质相对比传统建筑材质具有更多的优势,我们要结合地区环境因素创造出具有地标性的建筑。

第二、地域环境。我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师要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所以在建筑方面也要充分体现出地区的地域特征。地域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把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相结合,必须遵守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让建筑与自然环境和周边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内的文化的总和,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借鉴外来文化

在全球的环境中,建筑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我们还可以把国外的建筑文化遗产纳入可以借鉴的范围,将各国的文化本土化,这样更加能使我国的建筑文化不断的创新化、现代化,还能很好的使我们建筑创作工作有更好的发展,更加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与其它国家建筑文化能有更好的交流空间,让城市文化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也能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方面有更多新的灵感,让我们借鉴外来文化与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相结合起来,用更好、更新的设计理念发展建筑事业。

四、结语

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的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中国建筑通过地域文化来体现建筑的特点,要以创造性为建筑空间的最高理念和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起来,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美学定位、新的表达方式,使建筑空间更富有内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让中华民族特色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吴振垠.中国城市建筑地域文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8.10:18-20

[2]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9.02:24-26

篇6

1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彰显了城市的整体文化

1.1城市公共空间聚合了城市文化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休闲的场所,既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福祉的反映,在城市整体文化结构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既是一项物理活动,也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要考虑空间环境的物理参数———公共空间的布局、构成、发展规模、自然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城市空间对城市居民教育的作用,如特定的空间艺术形象,让城市居民能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语境、营造情绪、唤起情感、设置格式行为并成为城市场景的一部分[1]。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时代、聚落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反映,带有聚落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性,构成了城市的文化代码。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中,嵌入这种文化代码,符合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心理感知要求,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理念。

1.2通过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展现城市文化

人们对一个城市文化的认知很大程度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在微旅游成为旅游热点的时代,城市居民和游客正是通过对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多样化感知认识城市。因为对居民和游客来说,城市的视觉形象是不同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代码———标志性符号,人们可通过标志性符号了解城市的人文地理。通过标志性符号可表达城市空间环境所荷载的文化,其所有元素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这个特征。目前,打造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已成为全球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标志性符号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城市的标志性符号生态化方向有助于解开城市的文化基因密码,人们能通过它了解和认识一个城市的文化。这样的标志性符号是城市居民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与城市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的[2]。在城市中,不仅建筑环境、活动空间,还有地域的自然特征———城市中的河流、山脉、森林以及各种可见的现象等,都是人们理解和认识城市的信息载体。

1.3城市标志性符号凝结了城市居民的共同价值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发展及其动态变化,体现了城市空间的特殊性目的性———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城市系统的形成和运作取决于其居民的社会活动。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客体感知文化,包括刻板印象、原型、某些价值观、符号和神话[3]。在城市空间结构形式中,城市居民扮演多种角色,如行人、乘客和司机等,并且每个人对每个角色的看法都不同。一个人对城市的感知受其接收到的视觉信息量、运动速度和感官图像的解释的影响。城市空间标志性符号不仅由建筑师创造,而且是在与城市居民的直接对话中产生的,其展现的空间形象表现在其个性和主观性上。如今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标志性符号,常常需要视觉导航作为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使其成为文化交流的标志,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从视觉符号中获得关于城市的各种信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展现的活跃颜色和形状与城市居民相互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影响,城市文化元素反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历史景观和文化传统

2.1城市空间规划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现代文明的根基体现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良好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现了文化的价值优势。在一定时期,规划结构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形象,形成特定的城市风格。城市空间内的形式通常不是由单一风格统一起来的,城市的视觉形象揭示了某种主体空间环境的特征。依规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时,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民间装饰和几何形式的元素,构建公共空间的城市视觉和象征体系,纳入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2.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

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历史部分,是在不同时代重要的城市规划限制影响下形成的,是连续的历史过程。城市历史环境的脉络不仅直接影响公共空间建筑和艺术外观,而且对功能内容也有直接影响。城市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建筑古迹、建筑群、景点的保护是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领域之一,是城市的独特文化资源和城市标志性符号,需要在规划时加以保护。保护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资源的一项特殊任务,是在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共空间内建立城市规划调节发展的机制。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时,需要弄清楚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环境的价值、城市历史面貌的完整性及历史地点边界定义的必要信息。在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显示文化遗产对象的区域边界,并把它们融入城市规划活动本身的过程中,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地区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潜力,成为城市的财富。具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城市外观、绿地、街道和广场等,存储有关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很有价值。独特的城市标志性符号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结构、视觉外观乃至文化传统方面,决定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征。对于城市而言,注重保护公共空间标志性景观特征,应使其绿地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升到同等水平。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的审美特征,包括主要景观组成部分,提供了视觉联系的空间领土的表现力和可见性,也是休闲娱乐价值评估的基础。也正是这种自然的标志性符号景观才有助于城市居民认同自身与居住区,形成城市社会文化系统。

3公共空间规划要体现绿色主义文化要求

3.1绿色主义文化是城市生态化的要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实现城市绿色化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文化的标志。当前流行的“绿色城市主义”就其表征来说就是一种城市生态文化。绿色城市主义旨在形成零排放和零废物的城市设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促进紧凑、节能的城市发展,寻求改变现有的城市设计原则。其主要思想是创造生态一体化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提供和改善环境效益。绿色城市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流行概念,其目的是改造现有城市,注重调节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未来,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审视自然、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绿色城镇化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战略,完善人居环境的建设[4]。由于交通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完全不同的、分散的绿色城市规划系统成为可能。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和绿色城市主义概念的结合,为增加全新生态城市设计原则提供了可能性。从全球视野看,城市的生态化趋向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的挑战,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着眼于这种新的变化理念,从生态导向的角度重新思考现有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基础设施系统,使绿色理念融入城市空间发展中,把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成为紧凑的、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是目前国际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3.2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匹配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生态化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国外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实践经验研究表明,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面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在该地区的自然地貌特征方面进行结构化,立法确定定居点的自然框架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在城市聚落边界内,分配景观规划区不仅可确定自然和城市化领土的比例、规范经济活动,还可保护城市文化无形价值的形象。一般而言,城市聚落或其部分的景观规划是在社区或地区景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其中包含分析地质系统初始空间结构,以此作为某些功能区定位的基础。分析生态环境(森林、田野、湿区、湖泊和河流景观)的状态,厘清受保护领土和个别自然物体的环境联系,能增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态度,积淀成为社会深厚的文化传统。

3.3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遵循绿色主义原则

建造城市公共空间内的自然景观,对其进行功能重组,创建公共绿地,利用位置的特殊性增加社会和改造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使城市成为宜居之城,成为人人享有幸福的城市,这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城市绿色化基于在城市空间每个发展阶段,尽量减少使用能源、水和材料,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用生态导向技术设计公共空间建筑物和结构,以天然材料为主,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处理各种废物以获得额外能源。为了使城市更具弹性,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以系统、渐进的方式理解和应用绿色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各种城市空间项目的背景和规模情况下都有效。应针对城市不同的公共空间情况制定特定方法,使原则适应特定的气候条件、场地环境、技术可用性、社会条件、项目规模、不同的组织、利益相关者等。只有多方位理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优化过程和对公共空间更广泛的发展背景,才能实现有效的公共空间设计效果。为了城市居民的利益,需要采用整体方法实施这些原则,并使用可用的现代技术。有些原则一开始可能很难实施,但却很重要,具有节约资源、改善生活条件和增进居民之间社会交往机会的潜力。这些原则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协调增长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步骤。

4规划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方式的规定

4.1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需要法规来指导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历史文化名胜整治法规文件是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遵循[6]。法规对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保护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起到良好的促进发展作用。然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仍然存在困难[7]。目前,需要更详细和全面的方法制定相关法规,同时,考虑区域文化和聚居地的独特性。以法规为依托,在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中,一些历史街区综合改造项目要考虑文化遗产对象边界内的所有空间,必须根据对象的历史和文化特性形成保护方案。同时,在开放公共项目的设计中,形成利用历史环境的具体保护机制。

4.2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要考虑城市的人文特点

目前,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方法论、指南和规定,主要基于国家标准、实践规范、卫生规范、规范的典型建筑解决方案,很少考虑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理解的特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建筑物的形态、社会结构、景观领土发展的生态和文化基础的配置,都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城市规划法规。改善与城市其他部分空间连通性,修复城市的历史环境,建筑遗产对象及对现代社会需求的适应,正在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优先事项。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全面系统的方法改造开放公共空间,需要制定地方法规或标准,管理和重建个人居住区的开放公共空间,在规定的框架内,保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原创性的要求。建筑和城市规划法规不仅可具有通用性,考虑到城市建筑环境、建筑物形态、自然和社会的价值及文化特色,还可具有灵活的独特部分。每个城市聚居地在其结构、发展历史、地理和开放公共空间类型方面都独一无二,需要以个性化的方式制定建筑和规划法规,允许对每个公共空间采取实质性的方法保护和保持历史和文化环境的特性。分析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现代方法,使其在城市规划法规中制定具有普遍的城市现代公共空间发展趋势成为可能。在规划中,通过开放公共空间环境景观形成文化和体现历史传统,已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共识。

篇7

(二)高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的集中体现,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对每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就业方向都离不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建设校园文化既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服务社会、打造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方式。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对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创建时间短,缺少历史的积淀,文化底蕴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数还处于探索阶段,照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也不是个别情况。与大学校园文化相比,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必须彰显其职业技术教育的元素,才能真正走上特色发展的道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化”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具有更强的地方性、企业化、服务性、实用性的特征,必须融入更多针对地方经济、企业需求和岗位特征的元素。而与地方社会发展的结合和融入,必然会导致高职院校与所处城市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职教育对所处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职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必将更加紧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院校因地制宜地找准切入点,逐步发展成为特色。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的以“诗教”为切入点,有的以校园环境为切入点,有的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为特色,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新时期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城市精神,处于城市之中的高职院校如何抓住发展的契机,与城市接轨,真正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构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点、鲜明时代特征、彰显城市精神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高职院校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融入城市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在锻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摇篮,必将担负起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基于高职院校职业化的特点,其校园文化必然要求与外在社会、经济环境更接近、更融合,因此,将代表城市品格的城市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城市精神为基础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公民意识一般包括公民个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道德感、价值观等,是反映公民个人在对待国家、民族、社会时的态度与取向。良好的公民意识,不仅关乎个人在社会的生存发展,更关乎城市、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城市精神的培育必定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育,而作为公民群体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性的特征,因而把城市精神作为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基础,通过严谨的校风、优良的学风,去陶冶学生的性情,启迪学生的心智,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价值观念,提升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加速其社会化进程[2]。

(二)以城市精神为支撑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区域社会文化的繁荣

城市精神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和灵魂。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都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镌刻在城市血脉之中。要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质量,塑造城市形象,就不能抛开城市的独特文化底蕴。高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要担当起繁荣地域先进文化的责任[3]。高职院校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这些人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把城市精神、城市文化融入到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中,把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和地域文化培养结合起来,以城市精神支撑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既能提升高职校园文化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能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动力。

(三)以城市精神为引领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城市精神代表的是城市的人文精神,构成的是城市独特的人文环境,体现的是城市软实力。实践证明,现代城市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物质环境之外,更要建设好精神环境,没有精神的支撑,物质建设不但难以实现,即便实现了也缺乏意义和价值。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相生相伴,更是共存共荣,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应该以城市精神为指引,实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意味着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立足于地域文化,从地域文化中吸收精华,并把它与学校中心工作相互配合,结合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使“城市精神”全面融入校园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师生的精神向导,让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校师生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而“城市精神”所蕴含的精神、思想、价值、情感以及由此形成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必将演化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4]。

三、融入城市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培育的建议

把“城市精神”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培育中来,一方面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自身软实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动力。但是,文化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

(一)把握时代特征,加强舆论宣传

城市精神是现代城市发展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其表述用语一定全面涵盖了这座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特有风貌。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一定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发展特色,要培养他们成为对城市有高度认同感、荣誉感的优秀公民,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城市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舆论宣传就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内的各种宣传工具,如报刊、广播、校园网等媒介;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抓住校园重大活动或者重大事件的有利契机,形成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的热潮。

(二)注重文化建设,关注人文情怀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城市建设者,他们应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怀,这样才能构建和支撑起城市的品格和风貌,才能真正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办学特色能够成为城市精神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比如,开设讲述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公选课,把城市精神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等等,使学校成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塑造的良好温床,让学生形成文明守法、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三)融入社会生活,激发责任意识

城市精神的践行需要每一位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而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责任意识培养入手。只有把公民意识的培养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才能真正塑造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人才。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不仅需要校园内的理论引导,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体验。学校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主题活动,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能使学生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5]。

篇8

宜居城市的概念早期在西方一个国家提出,是指人们生存的环境在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任务文化环境比较优越,当然目前人们更向往的是生态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捷等。

1 宜居城市的特性

1.1 整体性

宜居城市注重生态、经济、文化3要素的协调共生,注重复合型系统的融合性。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是实现宜居城市的物质基础,人要生存,既要适应它,又得改变它,追求全方位整体实现城市的宜居性。

1.2 地域性

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性决定了宜居城市的地域特征。不同的社会文化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握住城市文化脉络。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的物质基础,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建立在尊重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1.3 相对性

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知识结构的人对城市是否宜居的判定标准和感受标准是不相同的,因此,宜居城市具有相对性。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要求,进行有差异性和区域性的规划建设。

1.4 动态性

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要体现持续发展内涵,从城市发展的历程看,一般都经历了自然协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变迁。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时期,人们的需求不同,对宜居城市建设侧重点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某个时期,人们觉得城市经济条件好、社会稳定、有秩序就是宜居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只有经济条件还不够,自然生态环境也是评价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

2 构成宜居城市的要素

2.1 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美、宜人是宜居城市给人最直接的印象,也是最直观的标志。宜居城市必须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城市,同时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都必须建立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宜居城市的建设应在确保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生态平衡不受影响,充分发挥自然要素对宜居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打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2.2 文化要素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内在体现,能够对地区经济的发展、稳定和团结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在尊重原有文化沉淀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了历史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建筑风格等,这些都起到了增强认同感、凝聚力,提高人们文化品位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城市中的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性文化场所对人们的生活、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3 经济要素

宜居城市的建设依赖城市经济的良好发展,完善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能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便捷的交通,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城市宜居性的认可度。节约型、环保型的经济增长也是宜居城市构建的重要原则。

2.4 社会状况要素

低生活成本(如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成本)是构建宜居城市的前提;治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建设宜居城市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政治环境。政局稳定、社区亲和、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完善等。

3 园林规划设计对建设宜居城市的作用

3.1 宏观方面的作用

园林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止城市无序蔓延、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控制污染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自然和城市是一个矛盾体,需借用园林规划、城市规划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协调。

3.2 中观方面的作用

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为主体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居住舒适性的根本性需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的循环平衡,达到降低灰尘、噪声污染、净化空气、调温调湿的目的。通过园林造景,丰富城市景色,增加城市的空间层次。此外,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还可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展示城市精神面貌。

3.3 微观方面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和景观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没有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就背离了宜居内涵。通过微观层面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使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得到最大发挥。

3.4 在宜居城市构成要素方面的作用

园林作为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重要形式,在营建的过程中,园林艺术要依托城市文化脉络,从而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城市的文化内涵可通过园林营建表现,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的归宿;城市经济与园林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出资建设,好的园林设计效果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持,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良好的设计效果,可营造宜居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此落户经商,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园林的建设可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场所,这对陶冶市民情操、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4.1 宏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从宏观层面来讲,宜居城市环境的系统包括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2个方面。人工环境是指人工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需要而参与营建的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原生态的水体、植物、大气等有机系统,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宜居城市的建设从宏观层面来规划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1.1 建造跨区域,相联性的绿地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使得城市之间的发展和沟通越来越频繁、便利,因此,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需要构建跨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城市间的空地来营建绿化带;保护好城郊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破坏,城市景观设计与郊区景观设计相协调、衔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风景林地、河流水域引入到城市的绿化营造中,实现城市内外生态环境的高度统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的宜居建设提供多的生态空间;保护好城郊地带的绿地,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如建立水源保护区、动物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大型观赏绿地,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来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4.1.2 做好城郊和城市的绿地规划

将市区和郊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规划,从整体上来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绿地的整体规划要从符合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出发,在进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城市生态的保护、城市文化的传承以及城市安全便利方面。

4.1.3 构建依托于城市自然条件的绿色框架

建设宜居城市要从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合理安排绿地的分布情况以及配置不同的绿地功能。城市的自然条件一般有河流湖泊、山地丘陵,基于自然条件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成绿色走廊,大块草坪,将城市的大型观赏性公园、林荫大道等绿色空间和城郊的自然生态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衔接自然、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的绿色框架。

4.2 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4.2.1 宜居城市的营造

更多的是通过园林的规划设计来实现的。对城市内部和城郊的空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形成合力、完善的城市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效益的城市园林环境,宜居城市的中观层面的园林规划设计涉及到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特别是作为开放空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绿地系统,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占重要地位。

4.2.2 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巨系统的自然生产力主体

为城市自然特征的塑造创造了可行性,是实现各种宜居城市构成要素的载体,集体承担着各项城市功能,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城市开放空间要对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平衡城市规模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

4.2.3 城市开放空间指的是除了实体建筑之外的空间

如城市广场、绿地、道路等。城市绿地作为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比较大,分布面也比较广,在城市自然环境的塑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城市绿地是各种类型和规模绿化用地所组成的整体,具有反馈调节机制、优化城市环境、保障系统整体稳定性作用。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对绿地这部分城市开放空间的优化设计。

4.3 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是相关细节的规划设计,其设计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宜居城市的成败,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营建,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微观层面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要在中观层面城市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在设计规划时,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在最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满足城市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要使城市的文化内涵丰富浓郁。

5 基于宜居城市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和绿地规划

5.1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5.1.1 以“营造自然”为核心

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以“营造自然”为核心进行设计,城市所在自然环境的特征体现城市的特征,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也不断蚕食着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建设宜居城市,是人们重新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体现。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恢复原有自然风貌特征,营造园林城市,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树立“营造自然”的核心理念,以城市自然特征为基础,结合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以保护、恢复、重建和利用城市自然特征为主的开放空间系统,达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为宜居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5.1.2 宜居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系统化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各要素之间相联系的复杂整体,在建设时要充分处理好各要素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开放空间的功能和效应,从系统上下、内外、分层、分级来建设;运用系统和整体的理念,结合城市内外部的结构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方式和方向,规划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结构,使城市的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立足于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要以保护和恢复城市自然特征为目标,不但要考虑城市建设经济效益,还需将自然环境、文化要素等与宜居城市的构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5.2 绿地规划

宜居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合型巨系统,具有多元特征和动态特征,决定了宜居城市的结构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绿地规划作为园林规划的重要方面,在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绿地规划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需要对各类绿地的规模、位置、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使城市发展成为一个集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建设。

6 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城市环境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打造集园林生态、观赏、经济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城市,使人感受城市的舒适、便捷。

参考文献

篇9

二、新型城镇化文化的特征

分析新型城镇的文化特征,要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目标和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新”也主要体现在其新的目标和要求上,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新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笔者也以此为出发点,提炼出新型城镇化表现在文化层面的特点。

1.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社会文化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发展,这正是其新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在社会文化方面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即将或者已经转化为市民的农民的身份转变,促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居民。同时,新型城镇化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强调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要进一步扩大,使得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以及正在市民化的农民共享这些社会保障,保证社会环境的公平性、公正性,最终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2.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环境文化

传统城镇化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在新的环保观念的指导下,要求生产方式、消费观念都要改变,生产方式决不能沿用过去那种粗放、破坏环境的方式,强调集约和环保,消费上也要强调节能、减排、低耗、低碳。总之,新型城镇化力图走出一条绿色、低碳,资源节约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积极地保护和管理好生态环境,加强对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维持生态平衡,并且将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3.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经济文化

虽然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新型城镇化并不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孤立的发展,而是强调城市产业的发展要与城市功能以及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也就是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产城一体”的要求,实现以城市作为依托和载体,以产业作为支撑的,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并且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的基本要求。

三、独特文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新型城镇化产生于特有的文化背景,它拥有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文化,并且此种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本质的文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稳步发展至关重要。

1.新的文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指明发展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观和发展理念和过去不同,在社会、环境和经济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的文化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特点,借助文化的认知作用,人们才能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并且,新的文化是新型城镇化新的目标和要求的体现,为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发展,要实现什么目标。有了正确的指引,新型城镇才能准确无误地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进。

2.新的文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增强凝聚力

文化的凝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体现的就是该城市人民的普遍认知和价值观,人们能够从该城市的文化上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尤其是当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要求符合大多人的意愿时,此种特有的文化更加容易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保障。

篇10

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不同国家,甚至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雕塑艺术的风格都大不相同,每一种风格的雕塑艺术都受该地区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样,在每一个地区雕塑艺术作品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该地区有特色的一些影子。例如,我国唐朝时期,经济发达,国土面积大,而且唐朝的女子都以胖为美,因此唐朝时期的雕塑的体积比较大,而且雕塑风格也是一些奢靡、豪华、繁荣的风格,唐朝之后的明清时代,经济发展相对于唐朝弱,因此明清时代的雕塑大多没有唐朝雕塑的那种繁荣、奢靡之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雕塑艺术已经与世界接轨,但是这些灿烂的历史雕塑艺术会一直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2]

1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1.1 反映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雕塑艺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雕塑品,以不同的形象作为雕塑原型,其原型可以来源于古老的传说,也可以来源于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雕塑家通过雕塑品将这些原型雕塑出来,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些雕塑品也可以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提供依据。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唐朝的经济十分发达,从一些出土的唐朝雕塑品中我们更加可以肯定这一点,唐朝最出名的皇帝唐太宗的墓前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骏,浮雕中的六匹骏马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而且形态姿势各有不同。如此精美的浮雕艺术品和雕刻手法也从侧面印证了唐朝经济的发达。

1.2 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许多雕塑艺术品的雕塑来源于中华文化。例如,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家,也是儒学的创始人之一。因此,在许多孔子讲学的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品,或是谆谆教导中的孔子,抑或是独自思考的孔子。这些保存下来的雕塑品无一不是在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学文化。雕塑艺术,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不但在表达一种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纪念,更应该是一种鼓舞的力量,鼓舞着我们带着我们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让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特征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社会象征意义,即象征着某个时期全体社会人民最真切的期盼。例如,古时候的人民最害怕的就是天灾和战乱。尤其是战乱,两国交战,不但要牺牲很多士兵,而且交战两国的人民也会久久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西汉时期的边疆人民饱受匈奴的骚扰,于是西汉派出了霍去病去平定匈奴之乱,历经数年之后,霍去病不负众望,平定了匈奴之乱,但是霍去病却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在西汉边界修建了很多霍去病的雕像,这些雕像寄托了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敬佩与哀思,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这位大英雄可以继续保佑他们的和平生活。[3]在每个不同的社会时期,生活在每个不同社会时期的人民生活愿望不同,有的时候希望国富民强,有的时候希望风调雨顺,有的时候希望平安健康,智慧而淳朴的中国人民用艺术将这些美好的向往都表现在雕塑品中,形成每个时期特有的雕塑特色。

3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作用

3.1 雕塑艺术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地逐渐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增长数量一直高于农村人口的增长数量。随着在某一个城市居住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建设也会随之越来越完善。日益完善的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也可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环境建设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绿化,这是与人民健康相关的问题。在绿化工作完成之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了许多雕塑品,继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3.2 放松人们生活的紧张感,陶冶人们的情操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住房、工作、家庭和孩子等。这些压力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生活的紧张感,在这种高度紧张感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久而久之,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在城市建设中增加一些雕塑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例如,一些造型可爱憨厚的小动物雕塑品可以使人们会然一笑,使人们暂时逃离出巨大的紧张感中。除此之外,一些具有鼓舞意义的雕塑可以鼓励生活或者工作失意的人们继续努力,各式各样的雕塑品可以表达各式各样的含义。

3.3 延续与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子孙后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雕塑可以很好地把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进程保留下来。若干年之后,继续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雕塑感受整个城市一路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在这些雕塑中仔细体会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将这些人文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4 结语

一个小小的雕塑品,一门看似不起眼的雕塑艺术,其背后都蕴藏着这么丰富的社会意义,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视,其在社会的进展过程中所起的价值作用也十分巨大,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份雕塑品带给我们的文化意义,用自己的力量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雕塑文化和雕塑艺术。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粗浅之见,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的工作人员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与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2014(03).

[2] 赵彤,孔超.影响雕塑和壁画艺术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要素[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

[3] 梁杰亮.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3(09).

[4] 黄光武.雕塑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3).

[5] 李新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篇11

一、概念

城市绿道,近几年,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让其在城市大放光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城市绿道,其是与人为所开发的景观相互交替而成的一种自然走廊、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即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野生动物、植物群落、土壤、水体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景观美化、生态维护等功能。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等构成,具有慢行交通、休闲游憩等功能。

二、城市绿道的功能与意义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城市绿道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生态环保、社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防灾等多种功能:

1 生态环保功能

城市的绿道起到生态绿色廊道的作用,城市绿道提供了动物运动的通道,使物种在不同栖息地之间可相互交流,满足了物种流动性需要,增加了城市动物的多样性。城市绿道线长、面广,对机动车辆排放的有毒气体有吸收作用,可净化空气、减少灰尘。通过缓冲带的方式隔绝城市噪音,同时还能消除城市内过多的热量,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2 社会文化功能

城市的绿道建设加强了城市中自然栖息地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保存,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于城市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这使城市绿道成为城市标志性的空间,营造了城市特色的风貌特征。城市绿道满足了城市现代休闲活动的功能需要。城市绿道的建立,使行人能够不受机动车的干扰和影响,满足了人们日常散步等娱乐性活动场所的需要。城市绿道相比城市公园来说其的服务范围更大,人们更容易抵达。所以绿道成为人们休息和游憩的主要场所。市民可以在此开展体育锻炼、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绿道穿越多个区域,串联起城区的多个广场绿化区,将块状的绿化区连接成一个整体,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融,构成景观游憩走廊。连网的城市绿道构建慢行交通网络,引领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3 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防灾功能

城市绿道在增进城市景观魅力的同时还直接带动旅游、休闲、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且还可以结合生产创造一些物质财富。如有些树木可提供油料、果品、药材等经济价值很高的副产品,如七叶树、银杏、连翘等。还有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可供薪材之用。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的道路宽度有限,在灾害降临时人流的疏散和安置存在巨大隐患。通过城市的绿道建设可增加抵御灾害的能力。绿道为防灾、战备提供了条件,它不仅方便了人流的疏散,还可以伪装、掩蔽,在地震时搭棚,洪灾时用作救命草,战时可砍树搭桥等,极大的保证了公众的财产和安全。

小结:以绿道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必要性。

三、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

城市绿道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基于生态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的生态型绿道;二是基于隔离防护为主导功能的防护型绿道;三是基于游憩景观文化主导功能的游憩型绿道,下面对这三种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分别进行介绍。

城市的生态型绿道要依托现有的水系、绿地、山体和道路,将绿道网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以及市政公园、森林公园和社区公园等的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打造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绿道。避免城市联片发展而对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产生影响。生态型绿道多处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里,生物多样性高,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绿道应保持整体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因人为活动破坏山脊线完整性地段,需结合具体地势和人为活动影响等特点,开辟人工性质自然生物走廊,以保持自然景观格局的完整性。

城市的防护型绿道应根据城市污染物的具体分布规律,以降低城市街道废气、粉尘、噪声的污染为目的来选择植物景观。同时还应根据所种植植物的种类来安排植物配置结构。并结合街景特点,追求景观上的美化效果,同时在局部地段安排游玩,休憩活动。分别形成模纹花境式、独立行道树式、疏朗开敞式以及层次丰富的梯进式和空旷结合的群落式的植物种植模式。为了体现不同组团之间的防护、隔离的功能,在城市的工业区集中地带应设置这一类型的绿道。

篇12

1.引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划理论和布局模式,城市规划方法和园林艺术还曾深深影响了欧洲和亚洲各国。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历史城市发展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与之相关联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但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大部分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消逝了。已经传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城市性格,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形成的城市特色,或大气或婉约或质朴的城市气质,统统都淹没在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洪潮之中。大片城市历史街巷被改造,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片片开发区和新城。“千城一面”的现象从大城市蔓延到中小城市。

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如理念上的偏差等很多问题。

2.现代性与城市特色文化

2.1 现代性的解读

“现代性”与“现代化”是一组相近的概念。在众多有关城市现代性的文献中,有些作者将现代性与现代化的概念混淆,所以作者首先需要辨析“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区别和联系。

(1)现代性

“性”在字典中的基本解释为“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也可作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

由此可见,“现代性”强调的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用来描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社会状态。它凸显了“现代”与过去的区分和对立,体现了人们主动谋求的一种与过去(传统)决裂、笃信未来的价值观,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和法制[陈峰.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J]. 2004 年第28 卷第10 期]。

由于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现代性不仅意味着当前的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相较之前我国注重国家意志、经济追求、工业化追求、政绩追求等等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状态而言,在今天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现代性所表达的是更加理性化、个体化和多样化的社会。

(2)现代化

“化”在字典中的基本解释为“性质或形态改变,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现代化”强调的是人类社会从“过去”到“现代”的一种变化过程。现代化过程产生于一个社会或国家对于它们认为比自身更进步的社会或状态的追求。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或“现代性”不是一个单一的或互不相连的社会现象,而是一个综合、协调的整体,一般认为它包括工业化、世俗化、城市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民主化等等。

2.2 现代性的城市文化特征

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历史演变的历程中,城市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现代性的特征在城市里表现得特别明显。可以把城市的现代性特征分为有形的物质特征和无形的社会特征。物质特征指区域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布局、街巷街区、建筑和公共空间、建筑技术等。社会特征指城市的社会联系、市民行为模式、城市经济活动、城市文化、权利机构等。

现代性的城市文化特征同时寓于物质特征和社会特征两个方面。物质特征表现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城市肌理、城市风貌、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等方面。社会特征体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社会特征往往依存于物质特征,人们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物质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在提升教育、医疗、交通、就业及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生存方式、比邻而居的生活环境,进而改变了世人的审美趣味、文化信仰及价值观念,使得城市特色文化所依存的空间越来越逼仄。

2.3 强调现代性背景下城市特色文化的意义

(1)现代性带来的城市文化特色危机

前文中提到,在今天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现代性所表达的是更加理性化、个体化和多样化的社会。而与这种诉求截然相反的是我们的城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缺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

现代性的动力带来的现代化过程又在摧毁着古老的生活场景和方式,上海石库门,北京四合院,已经在渐渐消失。我们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和在未来社会引以为傲的资本。

在全球化趋势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被一遍遍老调重弹,然而工业化和旧的城市化进程让一个又一个城市抛弃了原本的传统和特色。这种既定的损失不可能被恢复,已经完成“旧城改造”和已经建成的城市新区又不断向周边蔓延,城市特色文化的丧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2)现代性与城市特色文化的关系

虽然现代性的多样化诉求和其带来的现代化对传统的破坏力是一种矛盾,但现代性本身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现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传统是城市历史积淀的根本。现代化的过程不一定要抛弃传统,文化传统不等于过去,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替代、置换、侵略或胜利,而是在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

(3)城市特色文化的意义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上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美好特征。城市特色既包括自然环境、人工构成物等物质形态,而且包括观念、行为习惯等人文形态。

我们研究城市特色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不能局限于它的美学意义。城市特色,标志着社会能力与水平,体现着城市的社会文化素质与内涵,影响城市人民素质的培养。[魏士衡.漫谈城市特色.城市规划,1990年第6期]

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罗丹艺术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3月]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艺术品,用色彩、空间、线条传递着城市的情感。城市特色作为城市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表现为一种物质生产形态,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以对市民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能唤起对家园的热爱,对城市未来的信心。

3.渭南城市特色文化的营造

3.1渭南文化背景

渭南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是西安东出的首个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陕西“东大门”。自古以来,渭南都是京畿之地,交通便利,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渭南市隶属关中地区、历史上均为西安、咸阳历代都城的东部门户和京畿之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家级12项,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第一。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渭南以“传承华渭文化、筑就人文渭南”为目标,打造“民俗之城、宜居之城”的特色城市品牌。

3.2渭南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现状

(1)自然资源

渭南主城区南有南源、北有渭河,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基础,但利用不够。

(2)文化内涵

与渭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渭南主城区的地表历史遗存和遗迹少之又少,主城区现存的地表遗迹只有老城区残存的少量城墙夯土,保存较完好的鼓楼,文庙大殿遗址,经开区的白氏陵园(白居易家族陵园)。中心城区和高新区内几乎没有遗址遗存。

(3)开敞空间

主城区建筑密度比较适宜,拥有中心广场、朝阳公园、尤河公园等较多的开敞空间,但没有很好的整合,主题不明,不成体系。

(4)城市标志物

城市门户、道路和城市标志物等体现城市特色的元素没有体现城市的特色。

(5)城市风貌

渭南老城区不注重历史文脉的保护,城市发展的重心西扩,老城区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停滞,环境较差。

中心区和高新区的发展建设也没有意识到营造城市文化,没有城市风貌规划。近年来随着规划思想的转变,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但也仅仅改了几条路名,建了几个公园,通过雕塑的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渭南的特色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底蕴,可能提供众多的利用方向;另一方面,城区完全丧失了文化风貌,成为现代性十足的城市,对文化的利用形式还停留在展示的阶段,城市文化底蕴没有融入到城市中。

3.3渭南城市特色文化营造策略

(1)寻找区域内城市特色文化定位

从省内看,渭南隶属于关中,北承陕北,南接陕南,是省域经济文化的融汇之处。同时,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原地区通向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渭南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其城市特色不仅是个性鲜明,更是多文化的融合。

(2)选择城市文化特色营造路径

渭南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迹,但多分布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市域范围,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址集中于老城区。因此渭南特色文化塑造采用老城区和新城区新老分治的路径。

老城区重点围绕历史文化遗址恢复古城风貌,建立新的并与之相互呼应的物质空间环境。

新城区将渭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资源、历史人物资源融入到现代的城市空间中去,包括物质的展示和非物质的民俗活动。

(3)善于利用城市事件

筹办城市事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能动性,重塑渭南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这不仅是塑造渭南城市特色文化的过程,也是宣传城市特色的有效途径。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典故是塑造城市事件的可用素材。素材选取源于民间和市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市民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城市事件策划可分为文化艺术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展览、手工工艺品牌化经营、举办节庆活动、设立民俗产业园区等几个类别。

(4)分层次塑造特色文化感知空间

以城市标志性景观――城市道路、开敞空间――城市风貌分区三个感知层次,有针对性地塑造特色文化感知空间。城市标志性景观如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城市高速入口、主要入城道路入口等对外交通连接的景观塑造,以及大体山水格局,如南部山体的绿色景观和北部渭河的滨水景观。

(5)城市风貌选择突出地域特色

渭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许多历史名人的故里,其城市风貌的选择应该根植于历史文脉。但由于自周秦到汉唐的2000年间,渭南一直是京畿之地,其文化特色往往由于西安的太过抢眼而被人遗忘或者锦上添花的划给了西安。如果说西安、咸阳是帝王文华,那隶属于东府的渭南更多是民俗文化。目前的城市建设中西安的汉唐、咸阳的秦汉选择的帝王文化、庙堂文化的体现,渭南的城市风貌可以依据历史文脉的特征挖掘东府民居和民俗文化特色。

4.结语

在现代性的城市中,城市需要的是更加个性和多样化的文化面貌。特色文化的营造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信心塑造的重要手段,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体现着城市的社会文化素质与内涵。城市特色文化的塑造不等同于城市风貌规划,在城市风貌规划之外,应该在更大的尺度上寻找城市与周边城市特色定位的区别,针对城市现状和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路径,善于利用城市事件塑造和宣传城市品牌,分层次塑造特色文化感知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峰.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J]. 2004年第10期.

[2] 魏士衡.漫谈城市特色.城市规划[J]. 1990年第6期.

篇13

一、城市的特征、现状与问题

“城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为什么有城市?”、“是什么让城市如此伟大?”、“城市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城市又当如何发展?”等设问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绕不过的话题。

而这些话题要能够进一步铺展开,则首先需要求助于对城市特性的把握,即城市相对于乡村而言所特有的性质和的特有的品性。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城市的特性。国内研究:有学者将密集性、高效性、多元性视为城市的三大特征;密集性(人口密集,物质和资本密集,文化密集)、高效性(高效率和高效益)和多元性(多功能,多类型)。

如果我们从城市发展史的视角来观看的话,这些观点的阐释,更多的是基于对现代城市的认知,还不足以让我们把握住城市这样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古老而又新颖的事物的最本质特性。

上述这些观点从城市经济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历史的等侧面为我们认识城市,开启了认知之门。

二、城市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是文化特质或元素从一个社会传递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是文化向外传递、扩散而超出其产生地区的一种流动现象”。

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城市文化传播具有社会文化传播的共同特征。从传播的方向看,它是城市文化由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是文化向外传递、扩散而超出其产生地区的一种流动现象;从传播的实质来看,它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交往过程中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总之,城市文化传播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其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文化传播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2)城市文化传播必须以城市社会成员为主体;(3)城市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三、城市文化的历史沿革

1.城市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转型。新城市化发展的一种新状态。一是城市化趋势日益加剧。主要就表现在城市人口超高速增长,城市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文化和优势文化。二是特大都市化现象又成为新的热点。三是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态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的推动,出现了“深蓝运动”“反城市化”和“消解城市”的浪潮。四是城市文化的全球化:世界城市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高度相关,密切整合的结构,而每一个城市文化单体,都越来越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而受制于这一结构,并在这个结构中相互依赖。在新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城市文化格局正在被一种新的城市框架所取代,互联网和知识经济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新的城市文化传播的空间。

2.理性的城市启蒙文化。理性的城市启蒙文化所产生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工业文明的城市,工业文明的城市是理性在实践上征服自然界的标志,同时也是在精神上统治自然界和乡村的象征。二是促进了科学文化和教育视野的发展,这可以被看成是为了扩张理性对自然界的胜利而产生的后果。

3.后现代的城市文化。后现代作为一种思潮,主要指的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精神,它几乎涉及了城市文化的一切领域,从建筑到城市哲学,从文学、历史学、都市人类学到政治学,从影视艺术绘画到档案学等等。后现代主义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50~60年代,大众化流行于70年代,在80年代,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为了西方各个国家城市文化的主要潮流。

四、城市文化的结构

在哲学的意义上,结构是和功能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首先,从活动方式来看,城市文化由三种文化行为所构成包括群众性的文化行为。专业性的文化行为和商业性的文化行为。其次,从城市文化的教育功能来看,把城市文化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第三,从物质条件来看,城市文化由三类文化设施所构成,包括,公共性的文化设施、团体性的文化设施和家庭性文化设施。最后,从动态的过程来看,包括扩张性的文化生活和削减性的文化生活。所谓扩张性的文化生活就是反映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人类文化需求本质的文化生活,而削减性的文化生活和扩张性的文化生活相反,这种类型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地萎缩和减少,直至消亡。

城市的精神文化。城市的精神文化处于城市文化的深层,也就是相对于城市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以及指导、影响、支配城市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和城市居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心理的总和。

城市大众文化。第一,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第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第三,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第四,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第五,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第六,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

五、城市文化中的文化

宏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从宏观的角度,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那么这里所谓的总和就包括三种类构成:第一,城市社会成员所创造的文化;第二,非城市区域的文化成果向城市区域的聚集。第三,城市文化向其他社会区域的扩散。

中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城市文化仅指宏观城市文化当中的精神财富。它就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是城市的社会意识形态,第二是和城市社会意识形态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