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篇1

二、学生选拔工作:

培训班学生主要在学习成绩良好和对计算机兴趣浓厚的学生中选拔,组织学生召开动员大会,并自行命题安排选拔考试。分别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学能力、逻辑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核,经过综合考虑,从参加选拔考试的名初中学生中选拔了名组成初中普及组培训班,从参加考试的名高中学生中选拔了名组成了高中提高组培训班。

三、课程安排:

根据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对初赛参赛知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培训班的课程安排如下:

课程

主要内容

时间安排

节数

程序设计基础

⒈程序基本结构,简单语句、表达式

月日-日

⒉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输出格式

月日-日

⒊关系式、逻辑式与布尔数据,选择结构语句

月日-日

⒋基础训练

月日-日

⒌循环语句,循环语句,循环控制

月日-日

⒍基础训练

月日-日

函数和过程

⒎标准函数和过程与自定义函数和过程

月日-日

⒏函数和过程中的参数及变量作用范围

月日-日

⒐基础训练

月日-日

数据结构

⒑线性表、队列和栈的基础知识

月日-日

⒈线性表、队列和栈的程序实现

月日-日

计算机知识基础

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基础知识

月日-日

⒊计算机中的数、进制的转化

月日-日

全面复习

⒋全面复习,准备参赛

月底-月初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安排:

初中普及组:

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备注

周一

下午第节-第节

电脑一室

周三

晚修第三节

电脑一室

周五

下午第节-第节

电脑一室

高中提高组:

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备注

周一

下午第节-第节

电脑三室

周三

晚修第三节

电脑三室

周四

晚修第三节

电脑三室

五、培训班学生要求:

⒈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请假。

⒉严格遵守电脑室上课要求。杜绝玩游戏,发现立即开除出班。

⒊上课带好笔和笔记本,认真做好笔记。

⒋有连续三次未到或者总计五次未到者,直接开除出班。

⒌培训班采用不定额淘汰机制。进行阶段考试,精简人数。

六、培训目标:

我们目前还欠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辅导经验,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希望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能够在××年月份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为学校争取荣誉,为以后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及组织竞赛培训积累经验。

篇2

二、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为普及组(初中)和提高组(高中)两个组别,这就使得新高一的学生在进校之时就出现两类情况:一是初中阶段参加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基础;二是之前没有接受过培训,但对信息竞赛很感兴趣,同时学有余力。在编学习小组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3~5人,其中一名为初中阶段参与过信息竞赛培训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存在掌握知识点快慢的现象。在学生实践操作环节中,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指导是有限的,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拥有以往培训经历的学生在听取教师讲授的过程是复习巩固的过程,在实践操作阶段,这些学生就起到了教师的小助手的作用,对本小组的学生进行指导。在教师、学生的互相交流,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教授知识,实现共同提高进步。

三、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培养

信息学竞赛较其他学科竞赛略有不同,以往在大学阶段学习知识要在中学阶段中进行学习,教师教授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法艺术,学生接受的是全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训过程中应尊重技能养成的循序渐进,更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确立培养目标。第一阶段:在高一的一年时间里,以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为主,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讲授基础的算法,如模拟法、分治法、贪心法。第二阶段:在高二上学期的前半段,讲授数据结构及动态规划法的初步知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赛前练习,为第一次竞赛做准备。第三阶段:在第一次竞赛后至高三第二次竞赛前为培训工作的第三阶段。有了第一次竞赛的经验积累,在竞赛中找到不足之处,剩下的一年时间里主要进行数据结构以及动态规划法的培训工作。在学生掌握了信息学竞赛知识后,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培训策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高三的竞赛做充足的准备。

四、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创建良好培训环境

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教室、学科竞赛活动室作为培训的主战场,创建小组探究式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及自我归属感的建立。

篇3

二、学生选拔工作:

培训班学生主要在学习成绩良好和对计算机兴趣浓厚的学生中选拔,组织学生召开动员大会,并自行命题安排选拔考试。分别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学能力、逻辑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核,经过综合考虑,从参加选拔考试的90名初中学生中选拔了45名组成初中普及组培训班,从参加考试的80名高中学生中选拔了50名组成了高中提高组培训班。

三、课程安排:

根据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对初赛参赛知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培训班的课程安排如下:

课程

主要内容

时间安排

节数

程序设计基础

1、PASCAL程序基本结构,简单语句、表达式

4月4日-10日

3

2、read输入语句,write输出语句,输出格式

4月11日-17日

3

3、关系式、逻辑式与布尔数据,选择结构语句

4月18日-24日

3

4、基础训练

4月25日-31日

2

5、for循环语句,while循环语句,循环控制

5月11日-17日

3

6、基础训练

5月18日-24日

2

函数和过程

7、标准函数和过程与自定义函数和过程

5月25日-31日

2

8、函数和过程中的参数及变量作用范围

6月6日-12日

2

9、基础训练

6月13日-19日

3

数据结构

10、线性表、队列和栈的基础知识

9月12日-15日

1

11、线性表、队列和栈的程序实现

9月16日-20日

2

计算机知识基础

12、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基础知识

9月21日-24日

2

13、计算机中的数、进制的转化

9月25日-28日

2

全面复习

14、全面复习,准备参赛

9月底-10月初

3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安排:

初中普及组:

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备注

周一

下午第8节-第9节

电脑一室

周三

晚修第三节

电脑一室

周五

下午第8节-第9节

电脑一室

高中提高组:

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备注

周一

下午第8节-第9节

电脑三室

周三

晚修第三节

电脑三室

周四

晚修第三节

电脑三室

五、培训班学生要求:

1、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请假。

2、严格遵守电脑室上课要求。杜绝玩游戏,发现立即开除出班。

3、上课带好笔和笔记本,认真做好笔记。

4、有连续三次未到或者总计五次未到者,直接开除出班。

5、培训班采用不定额淘汰机制。进行阶段考试,精简人数。

六、培训目标:

我们目前还欠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辅导经验,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希望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能够在20__年10月份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为学校争取荣誉,为以后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及组织竞赛培训积累经验。

目标:初中普及组和高中提高组分别有至少一名学生取得市二等以上奖项,争取获得三等以上的学校团体奖。

篇4

二十世纪末,以计算机为龙头的信息技术风起云涌般的发展势头,将世界带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竞争中的领跑者们意识到要不失时机地将有关信息科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尽快地纳入到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中,成为跨世纪人才迈向信息时代的入场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于1989年5月在保加利亚举行,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到2006年已举办了18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队参加,参赛选手近300人。中国队累计获金牌42块,银牌17块,铜牌11块,届届名列前茅。

IOI竞赛属于智力与应用计算机解题能力的比赛。题目有相当的难度,解好这类题目,需要有相当强的数理化文史地的基础,具备很强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首先是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下就能切入主题抓住本质者占先;再就是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并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接着是灵活运用各种算法的能力,有时还得自己针对题目设计新的算法;想好算法之后,要在某种语言环境下,熟练地编写程序,并将其快速无误地调试通过的能力;最后一条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对边界条件的估计,自己设计测试数据,检查自己的算法及其实现是否正确,是否完备的能力。

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训练,特殊在学习理念和模式上。这种活动属于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思维能力在所谓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分析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控制和制约着其他能力的发展,是拓展其他能力的基础。思维的广阔性、敏锐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的研究和中国队训练的实践表明,这种智力训练纸上谈兵不行,一定要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引导选手利用计算机这样一个智力工具,自己寻找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既动脑又动手,养成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创造意识要在学习中倡导发现法,使学习活动尽可能带有探索性,让学习者始终处于探索、追求、刻意求新、力求完美的精神状态之下。这种探索性学习的心理基础应该是“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内在动力是强烈的兴趣。恰恰信息学竞赛活动能以其难和新而激发学习兴趣。竞赛试题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很多题目尚无固定解法,其中许多题目适合于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会如何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在纷繁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切入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抽象化、模型化,最后通过编程将问题加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选手们要去钻研很多可能在大学阶段才能学到的知识,比如数据结构、组合数学、人工智能搜索算法、图论与集合论等等。这个学习任务不是老师强加给选手的,而是研究性学习当中他们自己必然会遇到的,兴趣使然,再难他们也愿意去学。这种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是有的放矢,理论结合实际,学和用统一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上,因此就学得深,学得活。

研究性学习的最大好处是能使选手有效地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我以为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信息学竞赛中的许多高手进入大学后, 绝大多数表现突出,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计算机系每年评出的优秀毕业生中会有好几位曾是奥赛的选手。

篇5

1、扎扎实实学习理论,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律。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个人读、集体读,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教育展望》等理论专著,谈学习体会,抒学习感想,丰厚学科教师的理论知识底蕴。同时,引导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及全国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上的优秀文章,从中汲取营养,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律,找到实践操作的正确方法。

2、踏踏实实抓好教学研究工作,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1)备课研究。为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期初,将组织各校信息技术教研组长交流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上交简备表及部分详案。其中的优秀教案将陆续上传到钟楼教育信息网,各校可根据校情、学情,在“二度开发”的基础上使用。

(2)课堂教学研究。为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养的学科教师队伍,将认真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学习优秀案例、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初步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3)评价研究。为引导教师努力实现“以学论教”,逐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将在组织教师共同讨论、研究、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形成《钟楼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为使学生信息技能具体化、可操作化,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学期已经出台了《钟楼区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标准与内容分布》,本学期,在认真听取学科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将制订《钟楼区小学五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标准与内容分布》。

3、实实在在搞好学科协进研究,促进各校信息技术教育共同发展。

根据我区各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为整合各校教研资源,形成研究合力,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学科协进研究活动。期初,由组长牵头,共同拟定学期研究活动计划,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明确、时间明确。在认真落实每月一次的小组内研究活动的基础上,10-12月,三大协进组将各进行一次面向全区的研究活动展示,达到携手共进的目的。

4、继续做好学科整合的研究工作。各校要结合学校特点,充分挖掘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各类学科教学,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初步形成“学计算机知识—从计算机学知识—用计算机学知识”三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做好2004年度全国、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及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应用竞赛初赛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信息学竞赛集训,积极组织各校开展应用竞赛校本培训工作。

三、行事历

九月份:

1、交流新学期工作计划、上学期学生能力考核情况。

2、继《区三、四年级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标准与内容分布》后,出台五年级能力标准。

3、组织各校交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及教案,在钟楼教育信息网上形成优秀教案汇编。

4、确定学科协进组研究方案。

5、参加常州市直属小学信息技术学生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课活动。

6、组织全国、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报名工作。

十月份:

1、学科协进组活动。

2、学科教研活动(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3、组织参加全国、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

十一月份:

1、学科协进组活动。

2、学科教研活动(改善学习方式)。

十二月份:

1、学科协进组活动。

2、学科教研活动(改善学习方式)。

一月份:

篇6

一、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大多的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教师没有实际项目开发经历,对C++语言在现实生活的应用没有实在的体验,也有的教师刚从C语言或PASCAL语言教学转化到C++语言教学上来。因此在课堂上讲授C++程序设计课程时着重从语法角度展开,忽视了C++中算法和面向对象内容,未将UML活动图和类图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仅在课程设计中使用是失误之处。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多个平台与学生交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时情况,了解那里该精讲,那里该阅读,对于学生那里是难点,动态地调整学时分配等。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在模仿的基础能用C++编程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对于用到的C++的相关知识点也要完全理解,随着实践次数增加,学生会渐渐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二、编程的习惯要规范

程序设计是一种集体行为。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论上课例子的演示还是上机的辅导,都特别强调代码的可维护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为未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编程习惯不规范的表现有下面的几个表现:

表现之一是标识符命名不能“知义”与过于简单。最好是采用windows中的API所使用的“匈牙利命名法”,也就是一个变量名由一个或多个小写字母开始,这些字母有助于记忆变量的类型和用处,紧跟着的就是程序员选择的任何名称。这个后半部分的首字母可以大写以区别前面的类型指示字母。也可以采用“驼峰式命名法”,这种命名法中每个变量名由两个以上单词的构成,变量的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单词间用下划线连接,与匈牙利命名法不同的是它并不将变量的类型写入变量名中。

表现之二是所编写的程序格式混乱,没有缩进或乱缩进。正确的缩进方法应该是“Tab”键的形式,这样做出来的缩进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不能用空格代替。在VisualC++6.0环境下,还可借助智能缩进工具,方法是选中需要缩进部分,然后在主菜单“Edit”中选择“Advanced”,点击“FormatSelection”或者快捷键“Alt+F8”。严格规范的程序代码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可以降低代码出错率,例如能够有效避免括号不配对等低级问题,也便于后期的程序维护与修改工作。 表现之三是程序没有注释或者注释全是废弃的代码。虽然在编译和执行时注释会被忽略,注释本身不会增加可执行文件的大小,但是注释的目的是方便代码的阅读和代码维护。因此,一定要按照统一的规范来书写足够的注释,尤其在相对复杂的程序设计问题和大型项目研发中注释及说明文档更加必不可少。最后,修改程序代码时,一定要更新注释,同时建议记录相应的修改日期和程序修改人。

三、强化学生“数据结构―算法―”密切相关的意识

学习数据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求解问题的能力,然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选择合适数据结构计算机表示,再把解决问题的算法程序化,这是一个复杂抽象思维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这对初涉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数据结构”课程本身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决定该课程的难度较大,学生首先从心理上畏惧数据结构,害怕实践,拿到实验任务到上机实习,常常茫然不知如何动手。而“数据结构”实验大量使用如C++语言中比较难的结构体、指针、链表等知识点,这样“数据结构”的实验就更难了。再者,“数据结构”理论教学多数偏重算法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算法的描述可以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也可以用伪码,重在算法思想的描述。在实验中,有些学生甚至有了现存的算法,也不知道如何将算法改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程序。基于上述各种原因,“数据结构”的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加上实验教学过程中缺乏合适的监督管理和奖惩制度,大多数学生因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当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时就采取“COPY”方式交差,蒙混过关。有的同学一学期下来做了多次实验,自己却一个程序也未能调试通过,久而久之,对编程失去兴趣,根本就不会编程序调程序,程序设计的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考试的形式要面向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C++程序设计的考试是为检查学生用己学的面向对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大部分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学生在学完C++程序设计课程后,学生的C++成绩就是用笔试+上机+复测的成绩来衡量,这要培养学生的考试形式要能全面促进学生在平时注重动手能力、程序调试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的培养。提倡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的C++语言采用课程设计的较为合适,在学完该课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项目,最后以答辩的考核。这样既达到了培养了学生用己学的面向对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篇7

(一)竞赛试题的灵活性十分大,对于那些没有奥赛辅导成功经验的教师难以胜任

与其他试题不同,信息学奥赛的试题每年都不同,且没有统一、固定的大纲和既定的比赛范围,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只能依靠深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如果依靠以往的“题海战术”来“背题”、“熟练题”来应对,考试将无法取得任何成果。

(二)较长的辅导周期和不显著的成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激发不了学校的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采用常规教学活动需要花费三年、四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整个过程,比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更长,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很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学习后果,并导致学习效果直接受到影响,因而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积极性和意愿支持学生参加此项辅导。

(三)传统教学是大多数辅导教师通用的教学方式,导致课程形式单一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中心是老师,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听讲、记笔记,课余时间都用来识记和习题的选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与其他竞赛不同,上机考试是复赛的主要形式,因而,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

二、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建议

(一)加强在小组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不是有了合作学习就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相反,要对独立思考进行鼓励并进行培养。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个体修正,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因而,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机会是参与探讨的基础,作为辅导教师,我们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合作前的独立思考进行引导,并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二)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活动中教师应着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教师要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激活学生的互助,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到“协调、激发、合作、监控、反馈”的作用,让学生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个“不完整”的人在学习的道路上总是有瓶颈的,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必须是一个综合素质健全的人,合作学习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计算机协会主席、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文虎教授曾说过:“我对选手的要求是:先要会做人,然后是会做事,其次是会求知。”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学奥赛辅导中贯穿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奥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更会培养出一批有综合素养的人才,这也将会为这些学生未来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案例

例如,我在讲解数制转换时,我是这样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来讲解的。平常我们所接触的数为十进制数,共包含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在进行数相加时,满十向高位进一,即所谓的“逢十进一”。但生活中有很不同的计数方式会用不同的进制,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和适应习惯,例如每周有7天,够7天以后就要向高位进一,它们的运算法则遵循的7进制运算。然后留十分钟的时间让各小组开展讨论,想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适用于其他的的进制转换实例,看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最多。在这十分钟内有的小组想出了很多,有的小组仅仅想出一两个。例如有一个组想出了最多,总共有6个,分别为:计算机中用到的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秒与分之间、分与小时之间是六十进制、小时与天之间是二十四进制、月与年之间是十二进制(或表示“一打”,也是十二进制)。接下来我对其他几个小组提到的问题又进行了总结、补充。然后我又讲解了十进制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律,再让小组内讨论其他进制运算的规律。最后是讲解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规律,重点是十进制与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这样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乐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总结

从上文可知,信息学奥赛辅导教学不仅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有成功体验,同时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模式,但是也要认识到:良好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J].教育研究,2002,(02).

篇8

本书的作者是吴文虎和王建德。吴文虎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及语言理解、语音合成、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等。从1998年至今,吴教授作为总教练和领队,曾15次带领中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累计获金牌51块,届届名列前茅,2002年获信息学奥林匹克国际委员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1997~2008年,吴教授连续13年指导清华大学的学生进入ACM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多次获金牌、银牌,并于2009年被大赛组委会授予“杰出教练奖”。王建德老师是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著名教练、专家,全国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位老师都有多年辅导学生参赛取胜的宝贵经验。

篇9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成立奥赛班,实行奥赛辅导教练员制,建立校内奥赛辅导联席会议制度随时解决奥赛辅导中的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学奥利匹克竞赛的重要性,无论是活动经费、时间,还是参加辅导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均加大了支持的力度。对奥赛辅导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聘任、评优、职级、工作量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同时学校加大了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在奥赛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学生,鼓励获奖教师及时总结经验,在全校推广。这样,更有利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发挥优势,群策群力干好特长生培养和衔接培养工作。如:设置奥赛教研室专门负责奥赛管理,实行信息学竞赛主教练负责制,设立了信息学竞赛辅导津贴,建立了信息学竞赛奖励机制;保证了信息学竞赛辅导时间,每周至少有5课时的信息奥赛辅导时间;鼓励辅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学奥赛辅导培训,对获奖的学生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奖学金。在学校领导高起点定位的指引下,我校信息学奥利匹克竞赛活动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

二、精选人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培养一个高水平的奥赛选手,一般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因此,结合我校的特长生衔接培养优势,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为奥赛选拔培养好的苗子做准备。同时开设电脑程序设计活动课,为喜爱电脑程序设计的同学提供可活动的空间。实践中我们越来月坚定地认识到,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前提下,尖子出的越多越好,但必须按照教育规律,眼中只有奖牌,最终反而可能夺不了奖牌。因此,我们要把这一思想内化为竞赛理念,努力研究优秀生成长规律,鼓励学生冒尖,鼓励学生努力做到要夺取奖牌,将辅导重点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上。

三、发挥网络优势,建立竞赛专题题库网站

网络的利用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开阔视野,使知识的获取变得更方便、快捷。我们在信息学竞赛活动中十分注重学生的网络化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教学带来的便利,通过计算机辅导教学、上网浏览学科竞赛动态、下载辅导资料和历年试题等方式,使我们的辅导工作与国家学科竞赛接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学奥数资料,建立奥赛题库网站,内容包括竞赛快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历年信息学联赛初复赛试题、试题答案分析详解、竞赛论文集锦等栏目。提倡通过网络,与国家队队员和以前获奖的高水平选手交流,全面提高对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多比赛细节的认识。我们自主开发了信息学竞赛辅导专题题库网站,并以此为阵地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参赛选手的管理及培训

高水平的信息学竞赛培训对学生自身很有益,将使这些孩子全面成才、受益终生。信息学竞赛的发展不仅要求选手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作风,具有开阔的思维、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求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善于向别人学习、与他人合作。参赛选手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很强的调试程序的能力。选手必须全面发展,特别是要有较好的数学方面的基础,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我们要鼓励参赛选手从小励志成为高素质人才,要积极进取,努力拼搏。

1、本地化集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

信息学竞赛其难度远远超过了高中信息教材内容,大多数知识都是大学内容。参赛学生光靠课内听课、小组合作学习、课下自学是不够的,很有必要参加高质量的课外培训,而这种培训又不是一般竞赛指导教师能够胜任的。我们主要采取的是本地化集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外出学习,是促进尖子生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方式,我们这几年常选送学生到北京清北学堂听课、参加围绕竞赛组织的培训和集训,并认真根据辅导教师所讲静心研究、细细体会,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对特长生应尽早开始培养

我校每年对高一学生入学第一周就开始进行培训、指导。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普遍提高,初中的学生已完全能接受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把对语言的学习下放到初中是完全可行的,因此,我们自治区已有很多初中生开始参赛,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辅导的起步越早,选手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竞赛水平。

3、用"任务驱动"、"自我培训"、"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传授培训内容

信息学竞赛培训具有人说少、规模小、课堂教学灵活、学生水平层次多的特点,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利用率成为一个难题。其中"任务驱动方式"特别适合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培养,方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自己讲解对某一知识点或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可以更深入的对算法等问题进行多样化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的教学模式。它使培训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小组学习中应注意一些问题,如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教师应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

五、提高辅导教师的专业素养

篇10

二、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材料应有别于中学

由于年龄上的差异,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发展初期,与中学生相比明显偏弱;数学知识相对浅显,知识面不广;英语的识读理解能力不如中学生强。所以在Pascal语言培训材料的选择上,不能照搬中学的,应该根据小学的特点进行内容筛选,形成适合于小学阶段学习的Pascal语言培训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实际、更圆满地做好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

三、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方式方法应有别于中学

相对于中学生,小学生在学习的品质上存在很大的弱点,这些弱点是由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的,也是我们辅导教师不能改变的现实。因此,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方式方法应有别于中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多种的培训与辅导方式,为小学生学习Pascal语言分解难点,理解重点,达到培训与辅导的目的。

鉴于上述思考,我们在小学生Pascal语言的培训与辅导实践中具体做法如下:

1.记——注重Pascal语言中英文指令(单词)记忆

在Pascal语言中,如保留字、标识符、数据类型、运算符和函数等,有很多陌生的英文单词,如果疏于记忆不熟识的话,对于读程序、编程序将会带来很大的障碍与困难,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Pascal语言的信心。因此,在培训中我们非常重视对Pascal语言中英文指令(单词)的记忆,通过集中记忆、分类记忆、程序环境记忆等多种方式,帮助小学生熟识Pascal语言中英文指令(单词),扫除学习障碍,提高理解程序的能力和学习自信心。

2.读(讲)——提倡学生讲读Pascal语言源程序

在培训与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没有问题,算法设计也没有问题,但自己尝试编的程序错误率很高,分析原因,可能对Pascal编程结构与规则理解不深所致。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提倡学生讲读Pascal语言源程序。对于一些经典程序,我们让学生相互讲、上台讲,讲程序的结构、计算机执行过程,在讲读的基础上来理解Pascal语言的源程序,以逐步架设算法与源程序之间的桥梁。

3.编——养成良好编程习惯,体验编程成功的快乐

Pascal语言编写的程序具有结构严谨、格式优美、流程清晰的特点,但是用Pascal语言进行编程,却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来不得一点马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错了,都会影响到程序的编译与运行。所以,我们在Pascal语言培训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严格按照Pascal语言规则编写,书写形式上要求结构成对输入,执行语句缩进书写,以便于阅读,同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在编程内容上,先通过对照经典程序,编写类似例子的程序(仿编),逐步过渡到自己设计算法独立编程,编译运行验证,充分体验到编程成功的快乐。

篇11

古语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要求自己先做一个“识马”人,再做一个“牧马”人。例如,贲道伟同学,学习马虎,纪律松弛,虽有好智商,但成绩却不怎么样。我发现他曾经在小学阶段获得数学竞赛省一等奖且特别爱好电脑,而且思路奇特,是一个竞赛型学生。然而,“良马”起初往往桀骜不驯。针对该学生的不良习惯,我通过学校领导、家长、班主任等,从成才之路到做人的准则等多方面循循善诱,使其愉快地参加了辅导。仅用了三个月,贲道伟即在当年参加的江苏省奥赛中获得一等奖,取得了高考加20分的资格。初尝成功后越发不可收拾,贲道伟于第二年又获得了全国奥赛一等奖,取得教育部规定的保送生资格,被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场免试录取。后来,他代表南京大学在2008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中获得银牌,为国家、学校争得了荣誉。

识良马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选苗要“精”。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与信息学关系密切,是信息学奥赛的基础。无论是对基本数据结构、基本算法的掌握,还是对数学模型的提取、程序的优化等都离不开数学,因此,首先选择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其次参考语文与英语成绩。一般说来语文学得好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对竞赛试题的理解有很大帮助。而当一个选手达到了较高层次后,如进入省队或国家集训队,就需要大量接触外文资料,英语阅读能力更显重要。再者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因为要想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除了智力和知识的因素外,还要看非智力因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力争上游的奋进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以及协作学习的集体主义精神等都是奥赛训练和比赛中不可或缺的。迷恋游戏或网络而不能自拔的学生,其智力水平再高也很难达到信息学奥赛的较高层次。因此,要把大科成绩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悟性极高、学习习惯好、心理素质好的学生选上来,做到了苗子“精”,良马方能育成。

爱生如子,训练“实”

德为师之本,而师德的精髓就是关爱学生、爱生如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辅导的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爱,学习上是导师,严格要求;生活上似父母,关怀备至。

辅导学生参加竞赛没有专门时间,只在节假日、寒暑假和课余饭后的时间进行。教师要牺牲节假日,并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方便,我经常把学生带回家中,管吃、管住、管学习。炎夏,为学生上街买盒饭;寒冬,帮学生加棉衣、盖被子。学生的思想压力大,我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例如,石山石同学,父母下岗,家庭困难。为了帮助他,自参加辅导后所有的书本、资料等全部由我提供,不收一分钱。每次参加竞赛,除参赛费学校报销外,所有的生活费用都由我供给。该学生两次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两次取得教育部规定的保送生资格,被南京大学录取。

在爱的基础上,训练要“实”。奥赛就像一座高楼大厦的建筑工程,训练工作就是大厦的主体工程,必须实实在在地抓好。

首先,解题要多,“多解题”和“题解多”。众所周知,奥赛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因此,训练时让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有必要的。“量变引起质变”,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解题练习,可以将众多题目分门别类,从中找出解题规律。另外,学生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极大地提高对程序优化的能力,从而完成知识上的飞跃。

其次,层次要清。由于年级不一样,学生个体不一样,学习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训练时就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分层次。一般按年级分层。但由于学生个体不同,成绩不同,也可以分为“冲省队一个层次、冲联赛一个层次、普及一个层次”。这样可以使学得快的学生“不要等”,学得慢的学生“不吃力”,从而带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者,时间要足。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要想有充足的时间来搞竞赛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要想让学生获得联赛一等奖或者全国竞赛奖牌,没有一定的时间训练又是不现实的。我的做法是“穿档漏空,见缝插针”。中午时间利用一点,晚上时间挤一点,节假日少休息一点。大凡参加竞赛的学生,智商都是很高的,学习其他科目时都很轻松,所以占用一点课外时间不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实践证明,有了这三点,竞赛训练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最后,评析要及时。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学生在做完试题后,急切需要知道自己的解题结果正确与否,是否为最佳程序、最优算法等。因此,教师的及时评测和分析十分重要。我的做法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全程跟踪,及时评析。对优秀的程序和算法给予表扬、推广,对算法不对或不优的程序当场进行剖析,让大家来研究,找到突破口,并让学生重新调试。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种阶段性胜利的感觉,从而信心百倍地接受新的挑战。

梯队推进,“严”组织

篇12

2003年国家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在这一标准规范下,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其中包含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要求高中阶段学生须完成至少4学分的学习任务(必修、选修各一模块)。在各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紧密,课程安排较满的情况下如何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成为值得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有机结合,这就为学校开发和建设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契机,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有效的课外延伸教学。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加工、展示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如何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需求,延伸课程内容,拓展其课外知识,这就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开发了符合学校特色和适合学生发展的四门校本课程。

一、信息学竞赛之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1模块内容,要求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而对于学有余力,对程序设计有较为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的推动下,开发符合竞赛培养标准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领域势在必行。

在校本课程设计上,选择对于编程初学者较容易掌握的pascal语言作为课程语言,建立学习互助小组,通过教师的教授,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基础的程序设计语言到数据结构与算法艺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通过精心的课程安排,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连续多年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佳绩,多人保送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名校,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

“人工智能初步”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模块5的内容,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在模块学习中,要求学生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较为浓厚,如何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实际教学,借助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机器人竞赛单元及各项机器人竞赛赛事,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尤为必要。

基于这一需求,我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以机器人作为教学平台,通过对机器人机械、控制、传感器、控制软件四大部分的教学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开发、组装各类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DV创作课程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2模块内容,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码单反相机、DV摄影器材已经普及,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使用手里的数码器材,发挥数码设备以及使用者最大的潜力,还需要通过较为专业的学习过程。

选修2模块提供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但课程内容仍显过于简单,这就给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需求。结合我校信息课程教师的实际,发挥教师在摄影、图像处理以及影视短片创作中的优势,开发了“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DV创作”校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以数码相机使用、摄影构图技巧、图像后期处理技术、DV摄像机使用,DV短片创作、影片编辑为主要教学内容,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实践创作为主,设定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中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学生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为学校校园电视台培养了大量的学生骨干力量,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的创新与再加工,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外延伸。通过不同延伸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所学领域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实际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飞.信息技术课的课外延伸[J].陕西教育教学,2012,(10).

篇13

二、教学成果( 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成果,限报6件)

1. 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必备项,限1件):省级16分、市级10分、县级8分;教学新秀按相应类别减2分赋分。

2. 教学质量奖:市级6分,县级4分。

3. 优质课(现场讲课比赛,非录播课):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赋10、8、6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赋6、5、4分;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赋4、3、2分。

4. 优课(一师一优课活动):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赋4、3、2分,省级赋7分,国家级赋10分。

5. 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或典型经验介绍:按优质课相应类别的一等奖赋分。

6. 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微课评比:县级一等奖赋2分,二等奖赋1分;市级一等奖赋3分,二等奖赋2分;省级一等奖赋4分,二等奖赋3分,三等奖赋2分。

7. 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指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机器人竞赛、发明创造评比、科技论文评比、中华经典吟诵等。不含学会、社会团体或其他部门组织的竞赛(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和全国英语能力竞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创意作文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生物竞赛等除外。)优秀(奖)视为三等奖,以辅导教师证书为准。市级一等奖赋 3 分,二等奖赋 2 分;省级一等奖赋 4 分,二等奖赋 3分,三等奖赋 2 分;国家级一等奖赋 5 分,二等奖计赋4 分,三等奖赋 3 分。

(2-7项为近五年取得,其他未涉及到教育教学成果,由评审委员会参照上述相关证件酌情赋分,限报5件,其中相同奖项限报2件,取最高1件为基础分,另1件按2分赋分,其他奖项累计赋分)

三、论文、著作和课题研究(限2件,取最高1件为基础分,另外1件赋2分)

1. :仅限在教育行政或业务主管部门主管(主办)正式出版的的刊物上发表的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500字以上),非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省、市级每篇分别计5、4、2分,第二作者减半赋分,其他位次不计分;中文核心期刊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加2分;在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减半计分,不含报刊增刊、论文集、习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