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我的课堂生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师:在这8个字中,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和“水”交朋友,因为当我口干的时候,我需要喝水。
师:还有谁也喜欢和“水”交朋友?请说明理由。(数人争着回答)
生:我也喜欢和“水”交朋友,如果没有水,我的小花狗会渴死的;如果没有水,妈妈不能洗菜烧饭,我们吃什么啊,如果没有水,厕所里该怎么办?……
(听了学生的发言,可以知道,他们已经认识到水的重要性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他们的回答也是丰富多彩的。)
师:听了小朋友的谈话,我感觉到水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啊!一旦没有了水,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一塌糊涂。可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浪费水。请打开你记忆的大门想一想,他们是怎样浪费水的?
生:有的小朋友喝水只要喝一点点,但却要盛一大杯,喝不了就倒掉,这样很浪费。
生:有的小朋友洗手要把水开得很大,其实开小一点就可以了。
师:(还有几个人要说,但我稍微作了一下引导)刚刚小朋友说的都是学校里的情况,学校外面呢?
生:我妈妈洗完衣服就把水倒掉,其实那水还挺干净的,可以洗洗别的东西,或者擦擦桌子什么的。
生:洗车的时候,那些人直接用水龙头冲,我认为这么做很浪费。我和我爸爸洗车时就端一盆水出去,脏了再换盆水,也能把车擦得很干净。
师:你们说得很对,应该节约用水。我们来想一想,水除了给我们带来好处外,有没有给我们带来灾难?
生:我爸爸说,那年发大水,淹没了许多的房屋,许多人无家可归。
生:大水中还有病菌,许多人都得了病。
师:大水就像老虎、恶狼一样凶猛,它们的到来,使许多的田地淹没,使许多的房屋倒塌,许多的生命被吞没!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大水吗?(这时,有一只小手举起,我心里一出动,马上请他回答。)
生:因为没有大树,没有小草。
篇2
曾经美术课堂上有学生这样提出:为什么美术课要上版画、手工制作等?美术课不就应该是画画吗?美术特长考试也只有素描、色彩才是主要的,那我们只要上这些来应付考试不就可以了。可见,传统的美术教学只讲高雅艺术,而不去思考学生的想法,一味地灌输教师个人的看法,学生并非真正地参与。学生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并没有深入探索。比如说不融入流行艺术,不关注学生真正的兴趣点,不带领学生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发现能对生活产生影响的艺术元素。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觉得美术课堂和其他学科的课堂基本一样,没什么特色,自然就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由此可见传统的美术教学带给了学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传统的美术教学引发我们去思考。
二、初中生现状分析
(一)心理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缺乏较强的稳定情绪的能力,容易随波逐流,喜欢表现自我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是以前的害怕的心理,而是大胆追求自己认为有兴趣的事物。
(二)环境
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受日韩潮流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流行艺术不断地在生活中诞生,比如街头涂鸦文化、波谱艺术、行为艺术、动漫艺术、电脑设计艺术、新颖的电视节目主持艺术、数码产品迅速更新换代引发的多功能时尚潮流。学生“赶时髦”的趋势更加明显。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或多或少地与时尚联系。特别在审美方面,学生更多的是喜欢美术课堂能带给他们时尚,新鲜的感觉,能让他们眼中那些流行艺术进一步地发展、创新。例如,为讲文明,现在的公共场所已不允许人们随性地进行街头的涂鸦艺术,而家长们当然也不允许孩子在自己家中的墙壁上创作,学生们只能将这种满腔热创作的希望寄托在美术课堂。原始的画画、强调基本功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新鲜。
三、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
新《纲要》明确指出:“课程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要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会生存》中说:“只有学习者从学习对象变成了学习主体,教育的民主化才是可能的。”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以往固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需要随之改革才能顺应时展。阿恩海姆指出:“在艺术及其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比如,西方国家崇尚自由,课堂的气氛也远比我们的活跃,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自主研究,我认为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设计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学生喜欢的元素及他们熟悉的生活方式,从而去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引发他们大胆创新的欲望。所以美术课程的设计关系到美术的普及教育的实施,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更好发展。
四、如何在美术课堂中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尝试的问题。
(一)教师丰富学科背景,接触崭新事物
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发展创造力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广泛的不同学科的知识是基本,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教师无形中带领学生在一个课堂中贯穿多个学科知识,让学生不会认为美术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针对画画而没有任何与生活有关系。通过多方面的联系,学生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才能更好地对美术真正产生兴趣。
我们前面也从心理和环境分析了当代初中生的现状,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上,而应该打破传统,多去接触一些新的事物,例如生活时尚目前流行什么,包括数码、文字、语言……多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联系美术知识,更好地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打破视觉常规范画展示,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传统艺术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极其重要。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开门见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什么。而是得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案例:《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在新时代的学生眼中,民间艺术不如潮流艺术吸引人。他们追求时尚、前卫,却渐渐地忽视了本土的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最富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是中国民间艺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郭沫若先生说过:“美在民间永不朽”,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一节课中让学生感受到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学生正视,用心地观察中国民间艺术品。
用心观察一样平时不怎么在意的艺术品,谈何容易呢?如果在本节课中,再以传统的欣赏模式来进行教学,那是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要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我对整个课堂教学模式做了较大的改变,大胆地做了以下的尝试:
打破视觉常规范画展示。在图片展示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件中采用由局部到整体的图片展示方式,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观察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见图1)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电脑大屏幕上,积极地思考着老师展示的图片到底是什么。注意力集中就有利于美术课堂的继续进行,这是让学生更好地用心看民间艺术的前提。
(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课堂中老师是主导者,不断地抛出问题来让学生解答,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就容易形成一种惯性的思想,认为只有等老师提出了问题再来解答,不用自己来思考自己所存在的一些疑问。
甚至有的学生害怕自己说的是错的,怕被老师批评,总把老师拒之千里,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这就造成了课堂氛围的不活跃,学生会有思想负担而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上课,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为此我在《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做了这样的尝试:结合目前最流行也是学生最喜欢使用的QQ聊天形式,设计了“民艺家在线聊天”环节,给了学生言论自由的平台,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新鲜的学习氛围(见图2)。
此环节的实施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方面因为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就比较放得开,他们把课堂的互动当成是在现实生活中的QQ聊天,轻松地讨论、轻松地思考。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积极融入民艺家聊天活动中,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比以前更有积极性,教学效果满意,学生有些想法、见解很有创意,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探索、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创意招贴画》中,我也做了以下的尝试:
1.以“交友会”节目形式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转换了角色,从学生变成节目来宾。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当中。
2.采用节目现场抢答的方式。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图片,规定时间抢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运用“创意锦囊”及“锦囊妙用”的形式,制造神秘感,让同学仿佛回到了三国时代。
4.结合电视节目现场的亮牌形式,把原本普通的创作主题变得具有生命力。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运用“选我”等字眼,让学生的好奇心更为高涨。
5.结合现达的电子通讯技术――手机短信的形式,结合目前当红的电视明星形象、流行用语,把课堂带入尾声,让学生完全融入到模拟的生活电视节目现场,与课堂导入相呼应。他们在课堂上可以零负担地参与,兴趣高涨,注意力没有办法从课堂中离开(见图3)。
本案例在实施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让学生再一次地在美术课堂中切身地感受生活,感受流行,感受信息时代的美术教学。
四、结语
中等教育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是在这里,青年们应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还是在这里,青年们应能获得有助于他们成人阶段的生活圆满成功的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体参与者。”这就是新课改的重要体现,新颖而多样化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贴近了现实生活,跟上了社会发展的步伐,让流行艺术融入课堂,给了学生全新的感觉,抓住他们的心理,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情,化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篇3
在在八年级下学期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在我的预设中,学生会接受我播放音乐。由于我提前把音量调到最大,而且我准备的是一盘摇滚乐,所以听上去比较闹,我问同学们“Do you enjoy the music?”同学们中有的在摇头,有的点头。于是我就要求学生用“Would you mind (not) doing...?”句型向我或者帮助打开录音机的同学提出要求,学生们自然投入了我设置的情景中去接受并尝试着说,于是就有了“Would you mind (not) turning down the music/play another music/turning it up?”等意见,生成在预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
二、努力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搭建师生交流合作平台是课堂生成的保障
和谐的课堂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进而“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这种课堂文化,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另外当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时,我们要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进行酝酿,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验中,课堂生成自然就产生了。
篇4
我国高等医科院校的整个教育活动可以概括为第一和第二课堂活动两部分。第一课堂以教学为中心,以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教学为主体,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和设计等。第一课堂的教学比较规范,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进度、选定的教材和辅助教材以及课程作业和考试等等。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是在第一课堂时间以外由学校安排或学生自主选择的一切学生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大学生课外科研实验、社会实践以及其他的课外文化、娱乐项目等,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进行的除“第一课堂”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当前,高等教育处于转型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形势,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调整以及社会竞争加剧,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第二课堂活动则被视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因此,促进开展和引导好大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作用,是大学本科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1 第二课堂活动现况
在国内高等医科院校,大学生业余参加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校对医学生参加业余科研活动非常重视,配有指导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力度和效果参差不齐,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学校只注重表面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实效管理不够;有的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带教老师相对较少,甚至教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有的学校对有不同科研兴趣的学生是否参加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活动缺乏正确引导,不少学生甚至盲目参与活动,后来又因各种原因半途而废。虽然大学生是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参与主体,但学校和带教老师有必要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在活动中带教老师与学生直接接触,因此,如何在以下几方面正确地对学生导心、导学和导向以及悉心带教是第二课堂活动能否健康开展、学生是否能达到培养科研能力、增加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
2 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导向的积极作用
2.1 科研兴趣和科研启蒙导向
医科院校的学生所参加的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很大部分是属于生命科学或医学研究内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实验是该活动的主要形式。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尚未接触科研,尚未得到系统训练,肯定会有许多问题,面临很多困惑。为发挥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培养人才和提高科研素质、增加实践技能的作用,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对生命奥秘和医学研究产生兴趣。兴趣是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动力,有兴趣才能投入、才能持续、才能出成效。科研兴趣与带教老师的导向有关,因为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初始有可能兴趣广泛,没有明确目标,什么都想做,做什么都新鲜,也可能没有特别感兴趣的题目,参加过程仅仅是为了拿选修课学分,对科研不是很投入,遇到困难时甚至半路退缩、不了了之。所以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尤为重要。我在给大三学生上《局部解剖学》这们课时,在一些意欲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中,有位学生对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的应用解剖学科研很感兴趣,表达想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临床应用解剖科研活动,通过交流沟通,我注意予以兴趣导向,让该生从几个备选课题中选择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指导他持之以恒地做完课题。
2.2 相关知识储备和系统性科研训练导向
学生对有兴趣的研究课题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感觉已学过的知识不够用,或者很快上手后因相关知识储备不够,不能顺利地做课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针对研究课题做好充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科研资料的查阅和学习,好比砌墙盖房打地基一样。有了这些扎实地相关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入进行课题工作。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科研活动时,不能系统地知晓科研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了解科研活动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如查阅资料和分析研究背景、选题和科研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等等,使学生有充分地思想准备和足够的时间安排,来完成科研课题。通过参加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受到系统训练,为今后参加生命科学研究或进一步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学习打下较好基础。如前述我指导的那位大学生,从查阅参考文献、研究方案设计、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做实验,一直到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撰写科研论文等等,该生受到了科研启蒙和系统规范训练,结果所撰写出论文被专业核心期刊录用发表。该生经过类似研究生科研过程的训练,打下了较好的科研素质基础,本科应届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临床硕士研究生,并且很快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课题研究中。
2.3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导向
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知识拓展能力、勇于探究和能进行创造的高质量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重点之一。高校利用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教育、科研活动,补充和延伸第一课堂的教学,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青年学生意气风发,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勇于探究。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应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长发展、充满新意的活动模式并倡导具有创造精神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时,从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文献资料阅读、资料鉴别、归纳综述、发现和提出问题、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文字表述等最基本的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着力引导科研创新意识和培养创造能力。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发展鲜明独特的个性,个性培养的过程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鲜明的个性和充满活力的创造性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要为参加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独立提出问题、验证假设;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机会,为学生的探讨提供更为开放的学术环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集体讨论甚至争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的活跃和发展。简言之,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对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激发创新思维大有益处。尽管如此,对学生进行增强动手能力和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的导向也不容忽视。有些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科研活动时对动手实践不重视,只想查查文献写写综述尽快发表,我们对这种情况予以正确引导,介绍科研活动实践中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医学有理论有实验,更需要亲自实践。只有自己动手实践,才能学会实验方法和熟练掌握基本科研手段和技能,通过实验才能完成科研设计方案,才能验证研究假设,客观地得到研究结果,才能深有体会地阅读对比参考文献,理解参考文献,把握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深入分析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
2.4 科研道德观导向
目前,很多医科高校在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培养和评比中,将大学生是否参加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和发表科研论文或者是否获得科研奖励等作为重要的参照条件。这一方面起到了鼓励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科研活动、促进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导致在大学生中间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在带教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好苗头:如有些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或多或少是从既得利益出发,有些学生没有正确认识科研活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只是想短平快地获得科研成果,为自己争取评优评奖提供和增加条件,有的学生相互之间封锁科研资料、互相争名次,有的在实验中浮躁马虎,没有仔细观察和客观地分析以及对比科研结果,草率地认为自己的实验结果是新的发现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利于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带教老师有责任对学生在科研道德品质方面予以正确导向。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注重培养自己的科研品质,正确对待科研成果排名和利益分配,克服急功近利、目的和动机不纯、不愿科研合作、争名夺利、短期效益、科研态度不端正等苗头,培养能相互合作共事的能力,提倡科研诚实,摒弃造假、剽窃、主观臆断。还要能实事求是、客观地对待实验成败,科研过程要有耐心、要有敏锐地观察分析能力等。
3 结语
通过对参加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大学生进行诸多方面正确导向,让学生在直接了解和经历了科研基本过程后,使他们得到类似研究生培养的初步训练,增长了第一课堂以外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可喜的科研积累。如,有的学生本科期间在国内核心专业期刊上,还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有的学生本科毕业就考上研究生,并且因为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积累和所打下的科研基础很快就能投入研究生阶段的课题工作。在长期带教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医学科研活动后深刻体会到:指导老师应当在科研启蒙和相关基础知识储备、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科研道德观等方面对学生予以正确导向,使大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受到初步正确的科研训练,增加知识、提高科研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创新性思维的启迪和培养,接受科研道德观的教育和科研条规的约束,获得增强克服困难和勇于探索生命与疾病奥秘、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动力,努力把自己培养和锻炼成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专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清武.寓教于乐理念下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123.
[2] 陈义厚,周思柱,冯进.创新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以机械吕牌专业为例[J].创新,2008(5):116-117.
篇5
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关于职业的态度与感受、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生命的价值却被人们普遍忽视,包括一些强调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教育家。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主张从学生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但是他却忽视了教学活动对于教师的生命意义。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生活教育”,主张“关于生活”“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教育,但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要求的,对教师同样未曾涉及。这些从学生和生活的角度来阐述课堂教学活动的观点,有他们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忽略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生命意义,那么课堂教学仅仅成为教师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弊端。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过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满怀期望。这也意味着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更严更高。那么教师怎样使自己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呢?新教育实验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朱永新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更多地把眼光放在教师身上,算是对上面提到的几种教学理论的一个补充。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把教育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当成教师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旦教师有了这种生命的自觉,必然会把生命和职业联系起来,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最伟大的事业来追求。
二、让我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谁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还是学生?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三个观点:
一是“教师主体论”。这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普遍认识,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认识性任务。这种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非真正的主体,因为这时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上课只是忠实执行教案的过程。
二是“学生主体论”。这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人们的认识,特别是新课改后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自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甚至认为学生能够完全决定整个教育过程,强调教育活动的成功必须以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为前提,这显然不符合教育活动的本质。
三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论”。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对于学生来讲,这成为影响他当下及今后各方面发展和成长的重要部分;对于教师来讲,这是他教学生涯中体现生命价值的重要部分。
真正意义上好的教学应当是以实现教学相长为导向,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支配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在教授过程中不断革新和完善;而学生作为学习和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实现自身的知行合一,并将学习效果以信息形式反馈给教师。
三、为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博大的艺术,它绝不仅仅是一种生命体验过程而已,同时需要教师的广博知识和人生智慧。所以,我们要为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
1.课堂教学中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雅”和“俗”,可以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从教学内容上看,我们以《枣儿》为例,小说中有很多“俗”的内容,但是从整体上丝毫不能掩盖这篇小说的“雅”。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就小说中为大家所熟悉的“俗”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逐渐升华到思想境界的“雅”。要将课本上抽象而深刻的知识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首先需要教师真正理解那些深层次的知识内涵,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等实际,通过相应媒介的转换将深刻而抽象的形象呈现出来,例如:地理老师在讲解地球表面时通常借助地球仪或地图。
2.课堂教学中的“主持人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和吸收主持人艺术,可以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播音员”向优秀“主持人”转变。我们可以从许多优秀的电视节目中获得借鉴和启示。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主持艺术风格。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学生成为“演员”,成为“嘉宾”,成为“现场观众”,在这样丰富的一个大舞台上,还怕课堂没有活力吗?
3.课堂教学中“变”
课堂教学方式绝不是僵化不变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这样才能让课堂涌动充满活力的泉水。
关于这一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有体会。比如,我们常常艳羡那些名师应用自如的课堂艺术,但模仿起来常常是四不象。因此,经验终究是别人的,我们只有自己深入思考和摸索,力争创造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站稳讲台,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不要让学生一眼就看穿你“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否则,你将成为一个孤独的表演者,激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因此,每位老师都应当有妙计锦囊,如何充实自己的锦囊,如何吸引讲台下每一位观众,使得每一堂教学课都如同一场精彩表演,并让每一位观众都渴望参与其中?无疑,幕后的准备必不可少,合理的策划进而创造出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008年第一期《班主任之友》
[2]夏天.《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011年第Z1期《语文教学通讯》
[3]王富仁.《教师主体论》,2008年第5期《中学语文教学》
[4]刘云诗.《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初中语文教学之浅见》,2011年33期《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篇6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对数学学习的起点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因此,对“数学生活化”的讨论,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三类形式的学习:第一类以“定性把握与定量刻画”为特征的学习,例如“克的认识”;第二类是以“抽象概括”为特征的学习,例如“乘法交换律”等;第三类是以“应用”为特征的学习,例如“求平均数”等。针对三种不同特征的数学学习相对应,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把握:以“生活经验” “生活原型” “生活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课例,学生分数概念的建立要经历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分一个东西)――生活中已获得的经验(分不均或分得同样大小的几份)――需要建立起分数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样的过程。从这里不难看出,生活经验是对一类具有同样性质的生活情境结构的抽象,这种抽象是以自悟的形式在生活环境中积累下来的。学生在理解分数概念的时候,决定其理解质量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对“半个、一半”等不完整数的理解,而这些不完整数正是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获得的经验。
在分数初步认识的课堂教学中,我听过这样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安排切割月饼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数学生活化”就应该得到质疑。因为学生在切东西时,数学思考已经完全淹没在月饼这种东西的色香味引起的其他想象中了,而把平均之类的数学思考则被远远的抛在一边。笔者认为,没有生活经验做支撑,要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这一手段来辅助教学。那么,怎样来体现“生活化”呢?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讨论:你能拿出或说出“半个”物品吗?(目的:激活经验,呈现各种生活情境,以凸现“平均分割”这一情景特征。)
讨论:请你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拿出“一半”的物品。目的:呈现学生对单位“1”朴素认识。)
讨论:你认为“一半”多还是“半个”多。(目的:体验“分率”与“量”的区别。)
讨论:比“一半”小是“一小半”,比“一小半”还小呢?再小呢?
(目的:体验经验在特殊情况下的局限,激起认知愿望。)
读书讨论。(目的:将经验的概念转化为科学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课堂上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但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生活情境却非常丰富。因为学生在表达“半个”这一经验认识时,都是以各自浮现的生活情境为支撑的,这样生活情境的干扰因素也自觉地被排除在外。
可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无疑是值得深思的。而这正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混淆并带来困惑的地方。当然,“生活经验”的激活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些行为,某些图片等去激活。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去激活,作为教师,始终要关注 “经验”,而不能沉湎与情境的细节之中。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再例如,有位教师在上“9+5”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出来,然后学生呈现出来以下几种算法:
9+5 10+5=15 9+5 9+5
=9+1+1+1+1+1 15-1=14 =9+1+4 =4+5+5
=14 9+5=14 =10+4 =4+10
=14 =14
得到上述的几种算法,教师非常高兴,在计算“多样化”后进入“优化”环节,问学生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学生说来说去都是第二种。而教师则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注意第三种,这样师生之间在计算的“优化”上发生了冲突。教师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学生坚持第二种方法更好呢?问题的答案在于学生在思考“9+5”的计算方法时是以自己的“生活原型”作支撑的。第二种方法的生活原型是“借与还”,而第三种的生活原型是“拆与补”。对学生来说,“借与还”在生活中的经历要比“拆与补”的经历更熟悉些,它更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因而学生坚持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
因此,教师在把握“数学生活化”时,必须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本人在数学学习中的潜在的不自觉的“生活化”,并适时加以点拨。
数学始终是人类掌握的一种工具,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客观问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数学的强大作用。
首先,是简单的理想生活问题的解决与判断。这类问题是经过人为“加工”的,例如,平均数应用题、行程问题等。师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上,也就是建立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个模型组解答应用题。而这类问题与现实生活是有差距的,它们可视为学生真正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过渡阶段。
其次,是现实生活问题的判断与解决。比如,测量某物体的高度、长度,判断食物的重量等。这类生活问题往往可以西欧那个多个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因此给解决方法的选择留了较大的空间。比如测量教学楼的高度可以选参照物,可以画图纸,可以先测一层再乘以层数……学生发现同一生活问题可以用多种数学知识来解决,必然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之间彼此融会贯通。
对于学生来说,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目的不在应用本身,目的依然是数学学习,因为“应用”本身就是数学学习的一部分。
总之,在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上,数学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尊重学生对数学的生活理解,妥善引导在数学应用中提升数学理解的质量,真正把“数学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让学生就像面对喜欢自己的生活一样轻松自如!
篇7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到的事例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
在生活走近数学课堂中,努力做到“两个激活、三个有利”, “两个激活”,即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积淀(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知识基础);“三个有利”,即有利于将生活中数学问题集中展现在课堂,有利于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括中。 下面是我们具体的做法。
1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理念,有效地运用好教科书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从而把数学引向生活,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使数学学习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基础,从而带来对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
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提供了国旗、京剧脸谱、建筑物等图片,其目的是使学生从这些图形中分别抽象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并认识到轴对称现象的广泛性。
2让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现实的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既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体验了自己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和数学概念的方法,并能像科学家一样命名自己的发现,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征,由此完成了对新知的主动建构过程,而且培养了品德,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也就自然完成了。
3让数学活动生活化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课题组教师能围绕学生的活动经验,由学生身边的事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
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我们安排了切藕制作轴对称的两个截面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把藕切成两段后,怎样把他们放到一块玻璃的下方,使看到的两个截面成轴对称?摆放两个截面成轴对称后,怎样找出对称轴?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全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操作活动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操作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抽象的规律,从而发展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4让数学应用生活化
篇8
本课我先对Welcome部分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复习,并提出问题“How many you of have gone through an earthquake?”班级里几乎没有学生有这样的经历,于是,我及时地播放电影《2012》中地震发生时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地震发生时的真实情景,并通过一些图片帮助扫除生词障碍,然后导入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一次地震。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提出主人公在被困住后先让自己镇静下来,告诉自己既然还活着,就要保存体力,耐心地等待救援,给出几个关键词,如:calm down, shout for help, mustn’t eat the chocolate all等,我觉得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心理辅导很有用,让学生明白面对地震时,不能慌乱,要有自我求存的意识。到本节课的最后,组织小组进行讨论:“How to save ourselves at home or in the classroom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学生可能会想到钻到桌子、床铺等家具底下,首先告诉学生这种避震办法根本就是错误的,然后用课件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正确的躲避位置:应该是在家具旁边的空当,以低于家具高度的姿势下蹲或躺下。另外,也可以借助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我们学校也定期地进行疏散演习,每周活动课的时候,年级组组织疏散演习,计算每次演习所用的时间,并不断改进疏散方案,缩短每次疏散的时间,学生通过演习,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拥挤,有秩序地疏散,训练有素,我觉得这很好,应该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英语课上,我会和学生聊疏散演习的事,我会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it? Do you like it?”并告诉学生我自己的看法:“I think it is very useful and meaningful to take part in such an activity. And I hope more activities like this should be held. When the earthquake comes, we should know how to deal with it and how to save our lives.”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给学生正面的引导,我觉得每次活动后及时地交流总结很有必要,没有反思总结,活动就可能流于形式,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去。以上是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方法,我们初中牛津教材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中的Reading部分是关于如何从三个抢劫者的车上逃脱并成功地帮助警方抓住抢匪的一个短剧,这不是自然灾害,这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在面对这类事件时,我们应该如何机智灵活地处理,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篇9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学生能否充分地在体验和感受中,在探索和交流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老师对教学动态生成的“驾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会缺乏灵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
一 预设——生成的基础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课前总要千方百计地备好课,设计精彩的环节,甚至查阅很多的资料,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预设。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捕捉、调控“生成”。新课标指导下的备课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进行这种预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并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让自己能很有把握地接受并灵活进行课堂生成。
1.预设学情变化
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课前准备的程度等皆不相同,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高中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预设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经验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了解他们认识的局限性。对学生的经验、能力、习惯等的充分预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应予以充分重视。教师在预设时了解学生,然后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预设质疑问难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做到不唯书,不唯师,敢就教材的“疑惑处”“模糊处”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意外问题的出现,使生成的教学资源更具偶然性,让我们一时难以驾驭。所以,教师备课时应对易引起学生质疑的地方进行深入预设。如学习水沸腾时,学生会在实验中遇到各种情况。通过实验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激发思维的火花,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重新建构,形成新框架。
3.预设创新空间
新课标倡导“物理生活化”的教学观,认为物理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要求教师拓展物理学习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物理素养。如在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教学活动中,“假如往水杯中加回形针,能加多少个?”提出该问题后,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作出猜想,于是在实验过程中再创设实验问题:水面凸起后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这与下雨天叶子上的雨滴为什么总是圆的是否有联系?通过发散性问题的提出,从而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 生成——预设的精彩
1.坦对“疑”“异”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质疑问难,如在讲神舟九号专题时,我设置了这样几道题:(1)火箭发射时,为什么都是竖直发射而不是水平发射?(2)发射出去的火箭,一段竖直上升后转弯入轨,为什么多数都向东方向?在分析的过程中有学生突然提问:神舟飞船有的在晚上发射、有的在白天发射,它们对时间有要求吗?这一问题使全班学生疑惑地注视着我。我略作停顿、思考、回顾自身的一些知识,整理“节外生枝”的讲解思路。
2.直面意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发一些事件,不但偏离了教学预设,甚至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无法回避,如果处理不当,不但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可能伤害学生的感情、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换个视角,认为这是教学生涯中一次可遇不可求的经历,是课堂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坦然处之,一定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篇10
针对我国学科课堂教育书本与实际联系脱离的问题一直存在,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所学的大部分知识并非是生活所需的,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中学生和家长觉得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限于理论化,与现实脱节,因此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对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重视,特别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而言,部分人认为其仅停留在表面,所学与所做并非一致。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它要求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与生活紧密相关,不能完全与生活脱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不足,其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生接受程度不高
据调查研究显示,虽然一部分学生认为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更容易透彻掌握和应用知识,但由于学生长久以来接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影响,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也习惯于将课堂知识直接转化成考试要点的方式,因此,当教学模式转换成教学生活化的时候,许多学生表示不能接受,其认为会影响考试要点的记忆和讲解,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师执行不彻底
同样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针对考试重难点进行详细解析,对其他知识点则采用一概而过的方式,这类教学方式在学生应试前成效很高,但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且由于传统思维和个人教学习惯的影响,部分教师不接受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某些教师甚至认为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浪费的行为,不应该在宝贵的课堂时间教予学生不相干的生活经历。
3.教材内容与生活化相脱离
除了人员的影响因素以外,教材内容也是相当关键的一部分。由于思想品德在教材上改变不大,因此其知识点和内容及相关的考试题目的整改变化相对较小,如果需要进行与课堂之外的联系,就需要学生或教师自行搜集相关材料资料,不仅增加了其工作量,所搜集来的材料也参差不齐,更加影响教学质量。
二、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不足的措施及整改意见
现在新课程改革虽已全面推进,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课堂中仍旧成效不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现状调查研究结果,可制订出以下几类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
1.进行教师培训,提供联系资料,提高教学改进效率,使其更容易接受此类教学模式,并能够在实际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首先要让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且让其感受到教学生活化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益处,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在这类教学模式中摸索技巧,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施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与自己生活趣事结合,对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社会实践经验和案例出发,更能够体现思想品德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有趣的生活事例引起其兴趣,纠正其传统思想,让他们实际感受到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益处,让他们在课堂知识中看见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到新的知识或者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3.教育部门的配合。在改革过程中,教育部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仅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而且需要在教材和应试题目大纲上进行整改,逐渐改变应试模式和题型,在书本内容上需要进行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整改,使其慢慢适应整个整改过程,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改革接受度。
三、结语
新课程的改革目的是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学生所学知识的使用率,让其更加了解生活,并加深对思想品德这一课程的理解,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修养和素质,并能够逐渐影响周遭的人。课程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参与者的配合和理解,教育教学生活化这一改革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来说,能够进行更加切实的应用,提高知识利用率,并在无形中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篇11
二、生态模式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老师喜笑颜开
生态模式包括生态校园、生态课堂和生态管理。在我们生态化的校园里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在课余他们的生活也是绚丽多姿。学校给同学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平台,让同学们的能力得以提升。排排的文化橱窗,版式新颖、内容丰富,这都是同学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室墙壁、宿舍墙壁也满是大家灵感挥洒的天地,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在这里派上了用场;组训、班训、口号、座右铭,种种无形的文化更是同学们集体的智慧。学生会、校园之声广播站、憩园文学社等等都让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能力得以发展。同学们的能力发展了,课堂上老师越来越觉得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强了,怎能不喜笑颜开呢。
篇12
这就是我向往的中学生活。
黄子洋:
我向往的中学,希望环境很好,风景优美。有着高大的树木,嫩绿的小草,美丽的鲜花。地面一尘不染,而且我们可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我向往的中学,希望课堂上总是安安静静的,虽然我希望安静。但是也希望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我们的兴趣,使得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我向往的中学,希望作业不是很多。这样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预习和复习,还可以去大自然中探究。这样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可以进步飞速。
我马上就要面临毕业,迈进初中的大门。我希望可以进入我向往的中学。
王卓妮:
即将小学毕业了,我很舍不得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更舍不得天天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
上初中,应该选一个称心如意的中学就读。我向往的中学生活应该是,课堂上很有趣,但老师说静就能静下来。科目应该更多,作业也会适当增多。所以要求我们课前好好预习,课后好好复习,和同学们讨论自己不懂的问题。
这就是我向往的中学生活,这就是我满意的一天。我相信,我一定能进入我向往的学校。
赵翰林:
我们慢慢的进入了中学,我向往的中学课堂是一个严肃的课堂,没有吵闹声,没有同学吃东西。
我向往的中学的学科会比我们多多一些,共有七门科目,我向往的中学作业一天会比一天多,不是让我们写的,而是让我们去大自然中体验。
我向往的中学课前和课后同学们都不会去玩,而是在教室里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这就是我心中的中学生活。
唐瑞雪:
我向往的中学是个环境好的中学,教室和学生们的素质高,课堂纪律好,同学们学习氛围强的好中学,在这种积极氛围下会使我们更加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一代传一代,而且我很喜欢那种素质高的老师,而且我向往的中学教师是让人看起来很亲切、温馨,还是知识渊博的,只有在这样美好的校园里,我们的成绩才会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向往的中学生活。不错吧!你们呢?
邓兴桂:
可以这么说,我向往的中学生活有很多种,可是最喜欢和向往还是这个:
我是这样认为的:1。既然是中学生活的话,首先要明亮而且宽敞,必然要有空调设施,不然学生冬天写作业的时候,手都会被冻僵。2看大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作业都是越来越多的,当初中就会更加多,初中生活的课堂,肯定是要严肃的,可是也少不了同学们回答的激情。
我心中最向往的初中——奎光学校,虽然还没有进来上课,虽然只有短短三天时间,虽然困难压力不小,可是我会努力的,加油!就算不能考上,我也会好好珍惜这个短暂但让我受益匪浅的三天。
张立鸿:
经过六年在小学学习,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也认识到了许多的朋友。时间久向喝水一样慢慢地流去,我们即将进入初中的学习。
我希望在初中有一个好的开始。中学时一个严肃的学校,也是一个教师水平极高的学校。我希望中学的课堂是一个安静、严肃能学到知识的课堂。之说以作业多了些,是因为科目增多,要是这样我们更应该上课认真地听课,有不懂的题目及时请教老师和学生,吧不懂的题弄懂,这就叫作“吃一堑长一智”。我即将进入初中应该把学习方法改进一些,在老师没有上过的课文时,我们应该预习,课后我们要温习、复习一下老师所讲的内容。
这就是我们向往的中学,你们的中学时什么样子的?
曾会淑:
经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即将毕业,即将与小学校园说再见,然后走进初中的校园,我讲接触到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到新的课本新的知识。小学的我是热爱校园的,我想初中的我同样是热爱校园的。
我将会有新的老师,教给我新的知识,那个时候,我将会想起小学的老师给我的教诲,我将会积极的在课堂上发言,积极的和老师交流。
我将会有新的同学,我们将会用最快的速度成为好朋友,那个时候,我会想起,小学的同学也是一样快乐。我们将会以其学习,一起生活。
篇13
一、生活化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生活化课堂即是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生活为根基,在现实生活背景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在与自然、社会、人物、事件、过程等的直接接触与交流中激发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进而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智障儿童的生活化课堂要求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将教学生活从单纯的课堂拓展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课堂与社会和学生生活融合,从而有效提高智障儿童的生存与实践能力。
智障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教学生活化的现实需求。生活化课堂去繁就简,易于被智障儿童接受;形式多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强调实用,重在掌握。这种以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课堂,融生活认知与能力的训练于生活化的教学中,脱离了枯燥的学科教育模式,引导智障儿童热爱生活,学会生存,能够享受闲暇生活。
二、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1.依据智障儿童的生活需要设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以生活适应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智障儿童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应能让智障儿童掌握以衣、食、住、行为主的各相关领域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让他们走上社会后尽可能独立地适应家庭和社区的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有意识地选择突出培养学生生活技能与社会交往能力的生活化内容。
如从认知“我”开始,进而确定与智障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我的身体、我的食物、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衣服等,并将这些主题学习细化,从认知生活事物、说出事物名称、认读词语卡片到组词造句说话训练及适当书写逐层深入。由于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智障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为语文生活化教学内容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
教室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智障儿童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差,他们认知事物主要依靠直接的接触经验,那些他们熟悉的、具体直观的材料更容易被接纳与理解。以提高生活技能为目的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在生活化的、亲切有感染力的氛围中实施,使得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相吻合的教学环境中。
智障儿童感性知识贫乏,表象经验少,生活化的情景能激发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表达,而研究也证实,在一种环境下激发的学习行为更倾向于迁移到类似的环境中。如在《我的家庭》主题教学中,学生带来自己最喜爱的家庭合影、最喜欢的玩具,将教室营造成一个家,让学生认识“厨房”、“房间”、“客厅”、“妈妈”、“爸爸”等词语。通过这样的尝试,发现学生的思维比平时活跃,教学效果也较好。
3.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呈现语文生活化教学内容
利用生活原型,生动直观地开展语文教学。熟悉、直观、感性的材料易于被智障儿童接受,对智障儿童进行的生活化内容教学就需要充分借助生活原型。如《我的身体》主题教学中“头部的初步认知”教学中,五官字词认读对智障学生而言是抽象不可理解的,这就需要在先认识自己的器官,加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教学、形象教学等手段,进而进行词语教学,句型练习。使得学生在词语的认读中头脑里呈现出相应器官的直接想象,这样就会比较容易被他们理解和记忆。
4.拉近师生距离,亲切地进行生活化教学
和谐的教学氛围和亲近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学实践,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上的缺陷,导致他们学习能力不强,理解力差,高级情感建立困难。但智障学生一旦喜欢一个老师,他就会喜欢听他的课,愿意接受他的教育。根据智障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浅显易懂,不要过于辞藻华丽;行动上要主动“出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交谈、做游戏等,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课文《生日》时结合给某个学生过集体生日的方式进行,拉近了师生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学氛围有情有爱,学生也更易受到感染。
5.提供教学实践,巩固语文生活化教学成果
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对智障学生而言,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智障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差,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回到生活中去尝试运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来模拟。比如创设一个买菜的场景,让一个学生扮演菜农,一个学生扮演顾客,演习买菜的过程。这样的模拟实践出来的效果是:学生的表演过程往往是单纯地模仿。为了达到真正的实践效果,现在采用走出课堂,走入生活的实践。如在学习《买菜》一课后,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到真正的菜场,去与菜商交流。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自己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实实在在地受到锻炼,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之中。
6.开发利用各种资源
智障儿童的发育特点决定了教学对于一手感性材料的依赖性,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生活化就需要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资源以培育儿童。如社区是智障儿童生活的重要领域,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儿童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享受社会生活中的快乐。如《生活环境》教学中就可以走进社区,观赏小区建设和美化,体验小区的健身娱乐设施,生动具体地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使儿童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