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延安和榆林两市的25县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其中延安市辖1区12县,榆林市辖1区11县。2013年末,延安市常住人口220.61万人,城镇化率54.03%;榆林市常住人口337.03万人,乡村人口159.11万人,占47.2%。
陕北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延安市人民政府启动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并制定了《延安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根据规划,到2015年,将力争完成12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实现覆盖率60%的目标。榆林市截止2011年累计投入社区基建资金2.7861亿元,解决了102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2013年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覆盖率达到60%,并编制完成《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计划对12个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展开全面建设,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加大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同时,积极推动社区治理体制创新,全面落实社区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社区建设工作经费,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拓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新领域。
2 陕北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大量农村人口外流,社区发展主劳力缺失 由于受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弱,农业开发程度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13年,延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81元;榆林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6820元、8687元。受比较利益的驱使,陕北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经商,其劳务收益是部分农民家庭的经济支柱。仅2013年,榆林市转移农村劳动力65.3万人,延安市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延安市人口流失在50%以上的自然村达到2594个。大量年轻有文化的劳力外出务工,不但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还导致农村社区失去了建设的主力军。
2.2 投入不足,社区发展不平衡 陕北地区是陕西省经济落后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几乎没有集体经济的工业和企业,社区的公益事业,办学、修路、医疗卫生等均依赖政府的投入和群众自筹。由于陕北农民缺少经济来源,2013年人均收入尚不到8700元,属于较低的水平,农民参加社区的积极性不高,难以筹措社区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农村社区的建设资金主要取决于上级政府的拨付。而陕北地广人稀,如榆林市面积43578平方公里就有176个乡镇、5474个行政村,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对于农村社区的投入必然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这就导致社区建设资金地区间分配的不均,使得社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尚难以根本改善。
2.3 自然村消亡现象明显,农村社区整合难度加大
篇2
Key words:Countrysid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he countermeasure studies
作者简介:陈晓晨(1984-),女,河北沧州人,河北经贸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 韩立娜(1981-),女,河北廊坊人,河北经贸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措施,对保障农村群众得到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方便了农民就医。
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农村卫生工作投入的加大,这充分说明政府已经把农民的健康和医疗问题放在了一个十分显著的位置上。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从开展之日起,就与城市同步,实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已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一是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二是使农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三是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巩固完善;四是使农村卫生体制的改革更切合实际;五是中医药技术在农村逐步得到普及;六是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但也有很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乡镇卫生院房舍简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效益低下的状况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另一方面,很多农民均是自费医疗,小病不医,大病医不起,甚至因病影响生产致贫返贫。调查反映,当今农民凡是生活贫困的,多数都与疾病和健康因素相关联,生病或健康因素是制约农民走向小康重要障碍。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广大农民健康的保证,而这种情况与调查者家庭的经济收入和调查者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无明显关系,说明农村居民,富的和不富的、高学历的和低学历的,均需要有社区卫生服。而且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出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不仅需要疾病治疗,而且需要预防、保健和康复等综合性卫生服务。这些都有力的表明帮助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困境、建立有效的农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已是迫在眉睫。
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刚起步,且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日渐暴露的矛盾和问题,将制约这项工作的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一)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有人认为,乡镇村现有医院、卫生院的技术力量不错,已能够完成卫生医疗工作的任务,没有必要专门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未能从改革农村卫生体制的大局来认识卫生机构一体化的重要性。
(二)社区卫生服务职能落实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是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但就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而言,多数偏向于重医疗、康复方面,预防方面还可以,但对保健、健康教育、计生等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都是在诊疗方面做得多,这就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农村更是如此。
(三)城市与农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较健全的大多数集中在城区,而乡镇村基本以农村卫生站的旧模式为主,这导致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在保大病、保住院方面做得比较好,但由于缺乏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知识,导致很多早期可以控制的疾病由于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而出现大病重病才住院的情况。如果农村社区居民日常就能够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规范用药,则既能够节省医疗耗资,又可以减少大病重病才住院的情况。
(四)政府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多年来,有的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将有限的卫生经费着力投入到大中型医院建设上,忽视了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投资。农村社区卫生事业似乎成了社会资金投入的盲区,缺乏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造成投资渠道单一。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村卫生房屋设施和设备远远达不到要求。此外,乡村医生待遇普遍偏低,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待遇得不到保障,挫伤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五)缺乏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和措施,缺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乡镇医院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六位一体”的实施缺乏规范操作措施;乡村二级医务人员缺乏社区卫生服务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服务质量上缺乏统一标准。
(六)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镇、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常见疾病的治疗上,缺乏全面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咨询和计划生育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
三、发展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研究
为从源头上打破“小病不治拖成大病,治大病又需要消耗更多资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新的服务关系,使农民认同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必要性。在广大农村建立起以情感为交流、以服务为纽带、以服务合同为契约的新型医患关系。每位社区医护人员成为所负责村民健康的监护人、教育者、咨询者以及治疗中的协调者,使农民拥有自己固定的保健医生,乐于就医。
(二)加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确保农村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落实到位。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社区服务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的“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不能以搞医疗为主,过多考虑经济效益。要把“预防”作为六位一体服务的重点,从农村实际出发,结合完成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把慢性病的控制和疾病的预防作为重点,加强对慢性病的治疗和控制。在传染病的防治上,抓早、抓深、抓实。同时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三)尽量缩小城乡差距,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原则,保证农村居民享受到适宜安全的服务。
(四)政府要加大投入,包括对人、财、物的投入以及对人才的培养等。要落实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加大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五)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是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将独立分散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个体医生组织起来,统一布局,成为乡镇卫生院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纳入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范围。相应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财务、统一药品购发、统一文书档案、统一医疗业务、统一行政管理。
(六)建立起适合农村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强化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卫生优质服务水平,加大社区医生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彻底转变服务模式,增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遵循低成本、高效益原则的卫生服务改革之路,是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创新实践,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只有通过探索实践-归纳总结-再探索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我们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的农村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新路。
参考文献:
[1].李昌麒,黄茂钦.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念[J].社会科学研究,2006,(04)
[2].李卫平,石光,赵琨.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J].管理世界,2003,(04)
[3].杨辉.构建卫生服务质量的概念框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01)
篇3
兴安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包括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汉族在内的20多个民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全盟常住人口数为1613250万人。汉族人口为874393人,占54.2%;蒙古族人口为665828人,占41.2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73029人,占4.53%。其辖区内共有853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6.5万hm2。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农村、牧区人口占多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有助于兴安盟更好地抓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推进城乡的一体化。笔者通过对兴安盟农村社区的走访调查发现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并就加强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
1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村容、民主自治、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调研发现,兴安盟农村社区建设虽有明显差异,比如说有些社区建设注重村容整治、有些社区下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等等,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对于农村社区建设认识不足
1.1.1从政府的角度看
对于社区的功能给与了错误的定位,管理多,服务少。许多政府部门把社区当做了办事机构,把“无利、费力、不讨好”的职能强加给社区执行,政府任何涉及社区方面的职能部门都有权力对社区发号施令,造成社区工作无所适从,卫生收费、村容管理、普查登记、数据统计等行政性事务繁多,而针对农民的服务性工作很少。
1.1.2有的乡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干部在认识上仍有偏差,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措施不够充分,有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
1.1.3对于农民自身而言
作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评判者和受益者,他们并没有成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同时,村民们不知道社区建设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所以导致农民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新农村建设当成政府工程,与自己无关,“等、要、靠”思想严重。
1.2社区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有些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规划先行的意识,想怎么建怎么建,今年铺铺路面,明年规整一下街道,没有统筹社区建设当中的各要素,比如街道、绿化、美化、房屋建设等,缺乏合理的布局。还有些村的建设属于无序状态,尽管有些村进行了规划,但由于长期形成的老村建设格局,一时间也难以达到规划目标。同时,由于村民的不能积极配合或是没有征求群众意见导致的规划但实施不了的情况也客观存在着。
1.3社区建设资金紧张
钱从哪里来,这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一方面,社区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资金缺口大,筹资难,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建设的重大难题。这集中表现在:
1.3.1政府投入不足,大部分地区没有把社区建设纳入到财政专项支出中,而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1.3.2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为可用收入不足而无法建设,即使建设好了,也存在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缺口,导致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1.3.3社会投入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经济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资金投入未能实现多元化。
1.3.4农民自主投入少。一方面农业产业不发达,农民生活还不富裕,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建设的宣传不到位,村民对社区建设认识不清,缺乏自治的意识。对于社区的政治表现出冷漠、被动和无所谓的心态。所以,对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公共服务,也不愿意投资投劳。
1.4社区服务功能不强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农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社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从整体上看,农村社区居民与城市社区居民享有的服务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服务层次低。城市居民通过城市社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综治警务等公共服务、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的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而农村社区还不能享受城市社区待遇。大多还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服务项目,比如在卫生服务方面,打针、吃药倒是有,但体检、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几乎没有。而这种低层次的服务也难以保证它的质量过关,乱开药、滥打针的现象并不少见。
服务设施不健全。比如说文化设施的紧缺,农民看书、看戏、看电影难。有的虽然有这些设施,但真正开放的并投入使用的却很少。书屋中的书更新也比较慢,有些书不能引起农民的兴趣,所以利用率很低。村民的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外,喜欢打牌的比较多,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社区文化的形成。
服务领域窄,相比城市社区的服务,农村社区缺乏一些满足农民群众新需求的服务项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农村出现的大批的留守儿童和大量空巢老人,他们有的需要生活上的关照,还有的需要精神上的关心,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导致这些农村的弱势群体无人照顾。
1.5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总体不高
1.5.1社区建设 需要一批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但现有的大多数社区工作者都是些学历不高、年龄较高的中老年人。他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措手不及,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差,反应速度慢,缺乏应对能力。
1.5.2社区工作 者待遇低,在职的积极性不高,年轻有为的又不愿意参加社区建设。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断档。
1.5.3对相应人 员的培训不够,大多数在任职前都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和建设方面的培训,有的虽然参加过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是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而为社区村民服务的培训内容几乎没有。这直接导致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和职责的空位与缺位。
2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通过调研,我们既看到了兴安盟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综合国内一些省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案例,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农村社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对于政府和社区干部而言,要清楚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是要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这就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做为建设农村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增加农村居民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村居民满意的社会经济生活场所。
而作为农村社区的直接受益者,农民更应该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受益者,还应该是重要的参与者。社区的建设单单靠政府和社区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2.2制定科学的规划
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配置情况统筹进行空间布局,结合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明确规划内容,包括住房、街道、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把社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纳入到规划范畴。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规划设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要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依法查处违规建设行为。
2.3形成多元的投资机制
政府多投一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建立涉农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能够整合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政策免一点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各种证件办理、各类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或是免收这些收费项目将会大大降低社区建设的支出。
吸纳社会建设资金。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群众自筹一点儿。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农民自筹资金和找与本村有关联的名人、能人募捐,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实行市场运作,把村集体资源通过公开拍卖、承包加以开发利用,获得的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
2.4改善人居环境
2.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搞好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五改”“五化”“五整治”工程,建设村容整洁的宜居社区。即“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布局优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污水净化、垃圾无害化”“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染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疏浚污染整治”。设立生活垃圾回收点,成立农村社区清洁队和农民志愿者环保协会。依靠农民自己来改善生活环境。
2.4.2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要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逐步构筑起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基础,经营为依托,志愿互助为补充的相互衔接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
对照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项服务,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农民的需求出发,拓宽社区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比如说,定期为农民提供免费体检服务,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治疗、护理和伤残康复、生殖健康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管理,突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收集与报告等服务。再比如经常性开展具有农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体活动,比如说大秧歌、围棋等。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凝聚力。
2.5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建立一个“愿意来、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机制。要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通过“派选聘考”等渠道,选用素质高、能力强、对社区建设感兴趣的人参与社区建设。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和开展必要的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篇4
1.新型农村社区的深刻内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即在传统农村社区基础上运用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措施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政村或中心村为范围,以农民为主体、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结合组成,把若干个自然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建立起来的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模式。
2.1城镇开发建设联合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应居住人口分布密集的城镇结合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结合旧城改造,运用房地产开发模式进行整村迁村并点、连片开发。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将原有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规划为新型社区,对区内的村庄改造完成市场化运作,并把村改造包装成开发项目进行招商推介,企业出资进行村庄拆迁和土地开发,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由政府投资。
2.2中心村模式
这种模式是确定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或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村为中心村,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中心村周边的村庄整体拆除,进行复垦,多个村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对强村的优势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强带弱,加上村庄自己的创新,实现“跳跃式”发展。
2.3产业集聚区带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产业集聚范围区范围内的村庄结合园区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社区建设。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对区内的行政村进行土地、村庄“双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园区和农村社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1对新型农村社区认识不足。新型农村社区是打破了这种原有的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好几个村重新组合,组成了一个新的居住空间,因此由于村民不适应新生活模式而产生矛盾。地方政府认识也有很模糊的地方,新型农村社区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子的,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怎么去管理等问题,也存在认识不清楚的问题。
3.1.2对农民不同要求的综合考虑不充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不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了,农民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收入来源多样,原有的农民群体结构发生了分化,导致了农民对生活方式有多种要求。一些基层政府对这些问题不够重视,未设身处地去考虑农民切身感受,导致了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3.1.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不少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资金投入的比例相对较小,依赖乡镇财政和村集体财政投入进行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缺乏建设资金成为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同时,新型农村社区还承担着公共服务的功能,后续发展中资金保障显得更为重要。资金投入不足,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3.1.4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必须要尊重其建设意愿,保证其在规划、建设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实际情况是,由于农村居民素质有待提升、本身参与意愿较弱,加上政府未积极鼓励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导致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原生动力和推力都不足,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3.2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3.2.1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管理上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有经济管理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社会事务管理的功能方面,建成新型农村社区之后,村民集中居住,但是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还没转变,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也需要加快转变。另外,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抓好社区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抓好公共服务建设,将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唤起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同感,赢得人们对社区的支持、信任、认同,促进社区的融合。
3.2.2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保障民生。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的改善,还在于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住进社区之后,相比原先的居住环境而言,农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由此,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必须引起重视。因此,新型农村社区要做到三个“尽量靠近”: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防止出现农民住进了新房子却面临没有工作的境况,出现“被城市化”。
3.2.3多渠道融资,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首先,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有偿转让,拓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迁村并点,土地复垦而置换出的土地,利用挂钩指标的形式,实行挂牌拍卖。拍卖收益除国家政策性收费外,其余全部返还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
其次,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全面整合建设资金也是筹措资金的有效渠道,不少地区已经对此进行了尝试。具体指除救灾资金、扶贫资金和各种直补外,从中央到县级财政其它的涉农资金、以及按规定征收费用、专项基金、涉农融资等,都可以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进行资金整合,打捆使用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要加大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财政投入。政府的财政投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是占据主要地位,可以采取政府贴息贷款、降低审批费用等多种方式,增加财政投入,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发动群众自主筹集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也是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的方式。
3.2.4切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把建设自交给农民的管理理念,赋予农民基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制定社区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重视农民的意见,并要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
参考文献:
篇5
众所周知,中国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还拥有九亿多农业人口,只有大力提升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农业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所以说,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严格执行全名健身计划纲要,将对农村社区体育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对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有了初步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地也根据自身实际有效地开展了一些农村社区建设,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是一种水平较低、基础较为薄弱、群众基础不牢固的时期。所以说,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方法,在当今的环境中是十分需要,也是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长期以来,国内的农民始终保持了一种所谓的“农业劳动就是体育锻炼”的观念,大多数农村社区群众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每天参加的体力劳动属于体育锻炼的一种,但是通过科学验证,长期的机械、重复性的劳动方式对身体是有损伤的,而体育运动是以强健身体为最终目的,有针对性的计划性的采取的行动。两者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同时,农村人口大量的体力劳动时间也是他们无暇在休息时间在耗费体力参加体育运动,同时知识文化素养的偏低也使其缺乏健身和保健的意识。这使得当前农村人口疾病发病多发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农村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匮乏
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政策资金对农村体育发展方面直接扶持较少,多是当地基层政权组织解决。而我国目前还有相当大一部门农村社区还处于不富裕的状态,在其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少有农村社区将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这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农村社区群众没有合适的锻炼场所,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农村社区缺乏专职性的体育人才
尽管部分农村社区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运动处所、组织了一定的运动团队,但是由于农村基于城镇较差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愿意前往农村进行相关工作指导的专业性人才较为紧缺。农村目前已经配置的体育教职人员,也大多为兼职人员,缺乏严格的体育教学模式,也缺少体育锻炼的安全防护教育。这对于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
4、传统思想阻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
农村社区作为传统思想较为集中的地区,人口较少,思想较为保守,一般农民在休息时多采取看电视、打牌等方式消遣,参加体育活动的甚至会被当做异类来看待,这些守旧的思想非常不利于现在体育在农村社区的传播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缓慢。
5、体育管理机构混乱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农村社区体育形成了由农村体育协会为管理中心、地方体育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的模式。虽然对农村体育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部门较多,但是真正在日常的工作中正常行使责任的还是农村社区体育协会,地区体委很少有具体的管理。但是由于农村体育发展的先天不足,农村社区与协会的工作人员多由当地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几乎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而兼职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整个地区的体育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经验和意识,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机关不作为,农村社区体育委员会不会做的管理窘态。
三、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应对措施
1、大力增加政府投入,实现统筹管理
基于目前我国的体育制度,政府必须在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体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着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政府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目前来说,体育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寻找最佳的管理和建设方案,推动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加强统筹管理,不断提升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2、从自身做起,鼓励农村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整合
在政府作出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各农村社区体育协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加大投入,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人才的培养方案,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贡献有生力量。同时,尽最大努力在社区开展体育文化生活、举办健身协会、球类协会、保健协会等体育组织,广泛的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居民积极性,广泛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
各级主管部门在进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农村体育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外,还要调动资源,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投入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运动才有发展的潜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既面临着众多问题,同时也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全社会共努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窦华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 (3):21.
[2]柳若松.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9, (2) :78.
篇6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工作,民政部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各地“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应、群众自愿的原则,科学界定农村社区的区域范围,明确农村社区的定位”。综合来看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一村一社区”。二是“多村一社区”模式。三是“村庄合并社区”模式。
二、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发展步伐不一致,各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社区服务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标准有高有低,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个别社区服务中心离文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虽与各社区经济基础有关,但是也与领导的认识程度、措施落实和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不到位有关。
2.资金投入缺口较大,未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不足,投资主体不明确,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必要支出得不到保障,资金供应缺口较大。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镇(街)财政,每个农村社区的建设就耗费了大量资金,很难再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社区建设运行上,导致农村社区公共设施严重不足或者私自降低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很多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未真正运行起来。
3.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比较单一,未形成多方参与的态势
部分农民群众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很模糊,参与社区工作的主动性不够高,甚至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4.社区业务开展不到位,存在职责交叉、名不副实等情况
有些镇(街道)虽成立了社区,但形式大于内容,自身职能未能得到发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驻窗口及项目不完备,大部分集中在家电下乡、粮食直补、农村低保等方面,一般社区服务中心未有效运行,有些部门即使进驻社区服务中心,也存在有职无权、有名无实现象,成了名副其实的“挂号室”,反而造成了群众多头跑,给群众带来了不便。
三、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路径
1.多渠道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促进农民经济发展,让农民增收,是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社区建设共同的任务,应该充分发挥当地农村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利用各自的优势,吸引企业到农村担任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多产业发展;对于农业基础比较好的镇街道,应大力实施”一乡一业” 、“ 一村一物”工程,打响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努力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更多地吸引本地就业;统筹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把城市的资源优势引进来,把农村的资源优势推出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进一步调整农村社区与村委会及上级政府的关系,形成发展合力
在原有的社区党总支-村党支部的组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农村社区与村委会的关系,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应是服务,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不能干涉村级内部事务,也不是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性组织,二者职能应明确划分,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在社区与上级政府的关系上,应明确由镇街道统一领导协调各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并负责日常管理、统筹经费使用和人员配备,基层政府与职能部门和社区之间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需社区协助完成的行政事务应由政府与社区协商共同完成。
3.继续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各镇(街道)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努力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社区服务项目,确保社区建设资金需求;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区直部门包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区直部门要将资源、职能更多地向社区建设倾斜,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推进社区建设。
4.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
为给群众生活创造便利服务,应进一步将辖区内医疗、农资销售和农业服务等方面社会化服务站(点)进行整合,通过协调、帮助和必要的政策支持,使其自愿接受农村社区的领导或指导,承担社区相应义务,有序进行社区服务,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难事不出镇”。 同时各社区应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动员教师、退休职工等成为社区志愿者,逐步建立完善社区志愿者组织,积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5.繁荣农村社区文化,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场所,把“这些资源建设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思想文化阵地。同时组织科技人员、利用远教、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农业科技的宣传力度,开展化肥、农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服务,帮助农民群众掌握急需的实用技术,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篇7
1 公民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社区公民参与的体制
要想在社区中实现善治的目标,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关键。农民的积极性不高是有原因的,当前没有一项合理的制度能够保障我们能够实现善治的目标,缺少了能够支撑其目标的理论依据,就会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村委会是承担选举事务的主要机构,并且肩负着处理农民大事小情的任务,但是当前村委会普遍存在着管理机制与现实选举之间不符的情况。农民虽然有心想参与其中,但是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却缺少有效的措施能够保障其合法权利,长此以往,农民在以后参与活动时的积极性就不在高涨,从而在根本上影响到农村的政治体制建设,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另外,村委会与党支部是各司其职,各自具有其应完成的工作或任务,但是当前,经常存在的问题是其职责划分不清,这样农民就无法经常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没有一个部门来管理这方面的事务,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性,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旦发生问题时,各部门之间又相互推诿,无法担当起相应的职责。各部门之间本应是相互协作,共同将农村的各项建设发展得又快又好,但是这一目标就目前来看很难实现。并且从根本上来说,在无形之中又为农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带来很大的障碍。
1.2 农民参与渠道不畅
农民要想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首先就要明确其应该如何参与进来,即参与渠道是什么。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因此造成农民参与的渠道不顺畅,阻碍重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这种渠道的不顺畅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法律方面,当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参与的权利,有些地区因为选票问题而发生严重的暴力事件,致使人心惶惶,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作为支撑,农民对参与权缺少应有的信任,最终就会影响农民的参与性,农村的政治建设因此也不会得到发展。其次是行政方面,公民参与权是国家赋予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尊重。在国家的建设中,特别是农村建设中,需要每一位公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政府没有将公民的参与权当做建设的重点环节,甚至忽视了其参与的能动性,造成很多决策是由领导决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民的意见,这样就造成整体的满意度不高,影响长远的发展。第三,获取信息的渠道不顺畅。笔者认为,这也是公民参与不顺畅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政府的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沟通,将政务信息广而告之,公民就不会有效的参与其中,尤其是农村地区,信息的传播并不发达,可以说处在闭塞的环境之中,如果没有对相应的政策或方针有所理解,就不能够参与其中,更不必说行使其参与的权利了。综合上述三点我们得出结论,农民要想积极地投身于社区治理中,还需要相关部门将工作做到位,保证农民参与活动的进程以及最终效果。
1.3 乡镇政府越权干预现象严重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也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枢纽,国家意志主要是通过乡镇政府传递到基层社会当前,我国农民的组织性还不强,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政权对农村公民参与的态度。第一,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第二,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乡镇政府不能把大量的行政工作下压给村委会,更不能代替村委会做决定,只有确保村委会的基层性、群众性和自治性才能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2 原因分析
2.1 经济因素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是正的相互关系。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地位。因为经济发展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参与的机会。当前,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不少成就,但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低,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公民有效地参与集体公共事务的治理。
2.2 政治制度因素
所谓制度,是指稳定的、有序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的稳定性的过程。可用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性四个指标来衡量。由于一些具体制度上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制度化程度不高,乡镇政府干预,挫伤了村民对基层民主选举的热情,形成政治冷漠现象。有的地方在选举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村民议事制度,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或者这些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使村民无从参与决策。
2.3 文化因素
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政治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长期以来,小农经济、血缘宗法制度以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互融合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封闭的政治文化体系。在农民身上就突出地表现为权威崇拜、清官思想、与世无争、臣民意识等。这些思想渗透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扼杀了农民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社会公共空间和公民的主体地位的生成。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让农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与长期以来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具有直接关系,并且与我国的政治制度紧密联系,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了农民参与性不高涨,造成农村政治建设发展缓慢。但是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够促进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社区教育。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统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共享,人们的认知程度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当前,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1 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1.1 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产供销体制不顺畅是阻碍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对解决农业问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结构调整等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3 农民问题
现阶段农民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问题。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民问题,需要政府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通过“阳光培训”工程、发展绿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建设民主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农民增收减负。
1.4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和举措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使他们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 合理配置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存在数量多、素质低、分布不平衡、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等特点。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分析,由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明显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存在向城市滚动的自然倾向,从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可以获得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过这种模型当中显然忽略了城市也存在着失业这一不可避免的问题。
实际表明,农业内部发展是可以消化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也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已经制订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培训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等,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要求较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因此,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将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3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近年来,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日益兴起。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加快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基层农技推广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数量足、留得住、用得上而且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由政府出面统筹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各方面,实现社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社区内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的作用,联合社区内基础教育和相应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部门发展社区教育,还要充分利用城市教育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联合办学。广泛利用社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力量办学,教育教学内容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坚持区域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及时总结新经验,切实加强理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社区教育的体系,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 生永明.江苏省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江阴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
篇9
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社区化和城镇化的建设,中国农村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期。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到2014年的行政村数量下降了大概60%,镇人口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到2020年城市化率也将达到近60%,比现在提高近10%,这意味着未来15年内将有大约1.5亿人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因此大量的村落将走向终结.如此快的建设步伐和大规模的工程,又加上现在农村社区化建设还没有健全的环境科学保护的政策,在农村社区化建设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令人担忧。
现如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农村社区化建设后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对于在社区化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一些潜在和显在的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足,大多数的人认为这与城市施工毫无区别,环境问题可以类推,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的生态环境由于农药、化肥的的大量的施用,已经十分严重,在农村社区建设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废弃物,进一步恶化了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农村生态环境。因此,探究农村社区化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以后农村社区化“绿色推进”,是十分有意义的。
2 农村社区建设施工中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2.1 主要环境污染探究
在农村,由于化肥农药不合理地大规模使用,使残留的化肥农药通过淋溶、地面径流和挥发等方式,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3]。然而在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本来就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是农村社区建设中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环境问题。而且随着农村社区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图1),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会逐渐凸显。 造成的主要污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固体废物垃圾污染
调查表明,在农村社区化施工中的所产生的垃圾主要是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组成[2],约占施工废物垃圾的80%。固体废物垃圾是农村社区化建设施工中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应该加大对固体废物垃圾的处理(表1)。
2.1.2 大气环境污染
在农村,一方面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弥漫天空,造成局部地区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材料废物,随意乱放,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大气(表2)。
2.1.3 水环境污染
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废水主要是建筑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中和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垃圾废水等任意排入一些河流中,造成水体污染;还有就是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产生的一些有害液体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污染农村水环境[4]。
2.1.4 土壤破坏污染
农村社区选址大多在农田附近,并且在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基本没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垃圾回收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垃圾,大多堆积在周围的农田或沟壑,这种处理垃圾的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堆积的废物产生有害液体,进入土壤,严重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而且建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且深远,如难以降解,而且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特性,便会破坏环境美感、危害人类健康、污染土壤、降低土地经济价值。
2.2 农村社区建设所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
2.2.1 农村环保机构缺失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在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级环保机构,并且环保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城市,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在2012年,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乡镇环保机构分别有3849、2619和5605个,而有污染的乡镇企业为479908、397684和3335640个,也就是说每个环保机构要监督管理数百个企业,如此比例失衡,导致出现管理漏洞,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5]。
2.2.2 有关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环境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社区化环境管理考虑不周,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社区化建设施工的环境保护政策 [6]。
2.2.3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居民由于文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及观念。对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施工人员随意投放垃圾已成为习惯,造成农村社区化建设中垃圾污染日益突出。
2.2.4 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很多经验证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统计,环保投入如果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1.5%可以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如果达到2%~3%可以逐步改善环境环境。
我国在“九五”期间,用于污染防治的投入还占不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如果说我国环保总投入不足的话,那么农村环保投资更是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市(县)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7]。
2.2.5 建筑垃圾焚烧
在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很多施工方的做法是进行露天焚烧,由于建筑垃圾成分复杂,产生大量的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
2.3 农村社区化建设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系列恶劣影响:①与农药化肥污染形成复合污染,直接危害了农村地区人群的健康;②导致酸雨面积扩大,伤害林草和农作物,从而造成土壤资源退化;③二氧化硫等直接危害农作物叶片,导致农业产量降低。
水环境污染对农村的发展同样带来了恶劣的影响:①水污染使水产养殖的质量降低;②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从而造成农村水资源的紧张或缺乏;三是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难以达到,易于引发某些恶性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
土壤污染则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减产;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卫生品质外,也明显地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
3 农村社区化建设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案
由于“农村社区化”建设在中国还是一项新兴的农村规划模式,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而且有关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这项工程所关注的重点是农村社区规划工程的进展,而对于在建设过程中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太重视,使其成为一项重大的隐患,久而久之,它所造成的影响会逐步扩大,造成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通过对很多地方“农村社区化”建设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3.1 遵循有机更新理论[8]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的,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 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在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样如此,我们应该按照农村的内在规律,整体把握农村的细胞和农村组织更新的有机性以及更新过程的有机性。顺应和摸清农村社区化的机理,使农村社区化的建设“绿色推进”。
3.2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在农村,由于接受程度的限制,其环境意识普遍淡薄,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工程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处理不得当,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4]。因此需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在农村社区施工处,宣传新型生态文明的观念;其次,开展一些环保科普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氛围[9]。
3.3 组成“农村社区化”施工环境保护监察小组
由各部门选派一些人员,组成监察小组。定期组织进行突击监察,确保施工地不是只做表面文章;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 、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10],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使农村社区建设绿色推进。
3.4 国家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合理的环境规划
我国农村社区覆盖面积广阔,且东部、中部、西部等各地的农村社区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我们的环境规划具有一般性,不能因地制宜。因此,应该根据各地区本地的特点进行环境规划,尽量使各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初始状态,使农村社区建设不加重地区的环境污染[7]。现在,注重的是社区建设完成后的环境规划,而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管理体系尚是空白。而且,设立的环境保护部门,县一级环保机构是最低层的环保机构[8]。因此,应该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使环境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设立在农村社区的分机构,完善有关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的法律条例[11]。
3.5 绿色选材
对于农村社区化建设中使用的材料,应尽量做到绿色环保;合理选址,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选址,尽量远离耕地,避免垃圾直接丢弃在农田,造成污染,并且离村子的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加重噪音污染;积极发展新型的生态农村社区模式。打造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建设模式,在施工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形成绿色园林,加强环境保护。
3.6 借鉴成功的城市建设环境管理制度
城市的环境保护体制已经趋于完善,对于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城市建设的环境管理体制,对成功的城市环境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农村当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农村社区化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
3.7 加强技术防治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做到科学技术化。①粉尘材料运输应限制高度,且表面喷洒水并覆盖,防止扬尘污染;②施工、生活和办公区道路硬化配备专人洒水清扫,以控制扬尘;③灰土集中过筛、拌合并设围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在废水处理方面。修建临时沉淀池,生产废水应首先排入沉淀池,严禁直接外排;施工现场的所有临时废水收集设施、处理设施均需采取防漏隔渗措施,生活污水应与施工废水一起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油漆、油料等易污染的化工材料分类存放,配备沙土、铲、托油盘等防止泄漏引起化学污染;水泥、黄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工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12]。
建筑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的奖励和处罚规定,提高施工人员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拿出专项环保资金,加强对垃圾的处理;制定有关保证和促进垃圾分类收集制度推行的法规政策等[13]。
4 结语
农村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农村作为环境保护的薄弱区,环境污染问题本就因为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十分严重,因此我们在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遵循自然法则,对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要进行合理的处理,配备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在处理垃圾的同时充分利用垃圾,并且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多农村社区化建设施工的监管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社区建设“绿色规划、绿色推进”。
篇10
前言
吉林省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省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要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吉林省通过抓好农村“三基”工程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力量,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技术向农村扩散,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吉林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有序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有效载体,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社区管理,表达个人意愿和合理诉求,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开展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农村的自我服务功能,倡导社会互助,使农民群众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贫有所帮,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对于完善和深化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界定
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传统农村社区而言,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和人口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社区共同利益(非家族利益)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和空间聚落。新型农村社区除了表现出传统社区的一般特征外,还会出现自己的新特征。如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农业生产的合作化、产业化,空间布局的集聚性,社会构成的异质性,社会交往的开放性,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向利益归属性过渡等[2]。
二、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全省面积18.74平方公里,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拥有621个乡镇机构,9 321个行政村,399.08万个农户。截至2010年,吉林省农村人口达到1 349.16万人。
2008年3月,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尝试。至2008年,吉林省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了一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建设风格的村镇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共启动1 127个自然村社区建设,占全省行政村12%。各县(市、区)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纳入年度责任考核体系。同时省民政厅还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陆续组织6批总计70人次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民政厅还创办了“城乡社区”简报,及时刊登省内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3]。
2009年起又逐步扩大规模,建立了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了“试验典型、探索功能、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开展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了6个方面35类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修建乡村道路、铺装巷道9 321公里,解决自来水733各村,建设秸秆气化站25个,新建沼气池16 446个,新建和改造房屋3.4万户,新修围墙156万延长米,建排水沟234万延长米,建公厕1 523个,新建垃圾站、填埋点6 901个,卫生所387个,文化站和图书室932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 851套;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 969个,带动农户242万户。各实验县(市、区)还围绕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能源、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困难,广泛实施了“四通”、“三改”、“三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主街路“硬化、亮化、绿化”)。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春市各实验区在设施和环境改造上的投入总计超过3 000万元,公主岭市和扶余县的投入都超过1 000万元,桦甸市投入超过600万元。
三、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模糊,“难”字当头。目前部分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片面认识或误区。觉得刚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号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于政策文件无所适从。同时错误地认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头换面,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外在形式。由于不少镇、村干部思想保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有畏难情绪,所以认为,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缺资金,硬件难达标;又缺乏人力,软件难到位。即使省级各种政策倾斜和扶植,也不能及时启动响应,错失许多推进良机[4]。
2.新型农村社区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脆弱。在水利建设方面,仍没有启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各村庄90%的水利工程带病运行,绝大多数农田缺少配套灌溉工程。在农机方面,主要是总量不足,机具老化,全程机械化水平低。吉林省机械耕作作业水平为33%,机播水平为41.6%,机械收获仅为9.8%。在农业科技方面,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不快,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吉林省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仅占农业GDP比重的0.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难度依然巨大。“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投入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共需资金7 000亿元,其中需要金融资金4 200亿元,去除财政支持,缺口仍需3 000亿元以上。农村金融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一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的金融机构正逐步减少,大部分调往省外和优质龙头企业。二是农村贷款利息高,负担重,如吉林农村信用社给有些地区农民的贷款年利率达到10%以上。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将受到更大制约。
4.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落后于城镇居民增长。2000年,吉林省农民收入降幅达到10.5%,直接原因是粮食减产、价格下跌,深层次原因是收入结构单一,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增收机制。而城镇居民收入却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3倍,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达33倍。2008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69:1。
四、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发展对策
为推动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因此,必须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首先,可以通过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出台相关政策,使群众认识到与切身利益相关;其次,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再次,通过制定村民公约、组建物业委员会等形式尊重村民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而强化农民的自觉参与。
建议二:因地制宜、梯次发展。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多层次的推进。同时,要坚持分期建设原则,不能搞“”。要把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把传统农村改造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上要量力而行,遵循基础建设阶
建议三:整合资金,多方联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吉林省情况较为复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单靠政府一方投入难易保证资金充足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整合政府、企业、社区、农户多方联动的资金链条,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多方联动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6]。
建议四:健全机制,科学决策。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保证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健全各类责任制,建立以农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
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问题,无法在单一学科中求解,而是需要运用系统论观点在“社会-经济-农村社区”这样的复合系统内求解。在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同样也需要政府、社会、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进行共建,并不断摸索其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立群.当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行政与法,2007,(6).
[2] 王杜春.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3] 李恩.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J].管理学刊,2011,(7).
篇11
1.思想偏见,造成教育不能得以普及
不少人都认为,接受教育是孩子们的事,与大人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一项统计中表明,在我国农村4.97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7%左右,而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更低,仅为1%。而农村社区教育立足农村,针对农村所需开展各类有关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的学习,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掌握从事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
另外则是老年人。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医疗、保健,这些都是生活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人一旦过了六十岁,随着身体机能的衰减,很多病症便随之而来。然而,多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健,一些疾病便可避免。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对自身的健康水平并不重视,在农村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便足可表明他们的观念,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甚至这个原因,农村的老年人群体健康水平较低。他们认为过多关注自己的健康是对儿女的拖累,然而实际上,若一旦将小毛病变成大病症,那才是对儿女真正的拖累。所以农村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老年人的守旧观念。
在农村,即便是适龄儿童,也未必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在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倡下,农村的生育水平较以往也有了显著改善,在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往往将适龄的孩子交由其父母看守,怕孩子太小,在学校“吃亏”。这样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在他们的孩子步入学校时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而其后考取军校、参军,甚至就业都将会受到影响。女孩没必要上学的观念在农村虽有了显著改善,但仍有不足,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2.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引发群众热情
在不少农村社区,存在的农村教育建设仅限于秧歌、讲座等,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在活动起初尚有人参加,随着时间的推进,很多社区活动也就这样消失了。其实,丰富农村的业余生活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在老年人群体中比较流行的京剧,便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农闲时间,可以聘请一些京剧爱好者来对京剧艺术进行指导,也可以由当地热爱京剧的农民组建一支票友会,并由乡镇政府批给他们活动场所,这样可有效地推动京剧艺术在农村的推广,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进行。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对于老年人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而对付年轻人,却未必得心应手。年轻人的观念相对比较新潮,传统古老的东西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的只能是新鲜的事物。笔者曾见过几个不错的案例,例如轮滑社、跆拳道俱乐部、街舞团等,这些事物在城市较为普及,而在农村却是少有的。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有经验的青年组建团队,并可通过比赛,评比出优秀的团队去市里参加汇报演出等方式多方面促进其发展。
3.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造成农村社区教育滞后
不少农村干部认识不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把目光投入到招商引资,兴建土木之上,而对于社区教育却少有对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区的教育,必须先改变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建设中来,然后选出专人负责本地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村社区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如此方可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4.资金不足,师资、设备不健全
在农村,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即便再建全的体制没有资金的支持也是万万行不通的。很多村干部在农村社区教育刚开始的时候会大手笔地进行资金支持,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在没有获得预期那么好的效益之后便开始慢慢减少投资。其实不然,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本身便是一个立足长远之计,不可能立竿见影,看到实际。农村干部应该支持本地教育建设,给予支持。相对而言,由于农村本身的经济因素限制,经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有关人员可以多方融资,积极拉动周边一些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捐助。
农村的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当地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补助,聘请更多优秀的教师前来,并定期对已有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具有更为坚实的教育基础。另外,一些必要的设备或场所,比如老年人健身器材、晨练广场等,这些都是必须具备的。
篇12
二、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农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典型问题便是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这也使得很多需要传播的内容得不到良好扩散。现在的很多农村地区在进行社区教育时采取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还十分陈旧,不少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仅仅局限于讲座的形式,这会让很多农村居民都提不起兴趣。应当在这一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并且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观念的居民创设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对于老年人可以增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养生课堂,可以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教授老年群体一些生活中的容易实践的养生技巧;对于小孩,则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设置一些趣味性的课堂,也可以给孩子们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规以及行为规范等。社区教育在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区分。这样才能够让社区教育的辐射面更广,这也是发挥社区教育功效的基础所在。
三、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农村社区教育中在教育管理的体制建设上也不够完善,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农村干部认识不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把目光投入到招商引资,兴建土木之上,而对于社区教育却少有对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区的教育,必须先改变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建设中来,然后选出专人负责本地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村社区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如此方可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让更多农村居民在社区教育中有所收获。
篇13
一、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实践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奠定了基础
农村的“空巢”现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这些棘手的事务政府也无能为力,只能交由社区解决,因而出现了社会问题社区化。由此,在经济社会转轨的条件下,为了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党和政府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对城乡社区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就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随着集体经济体制解体,村民委员会为村民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弱化,农村管理组织和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行政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推进,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将原属于社会的权力归还给社会,重新回落到社区。政府改变了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旧有治理模式,让居民自我管理、群体扶助互爱来解决那些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公共事务成为必然选择。①政府不再是社会整合的唯一主体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和管理者,公共服务供给成为社区的重要职责,社区化的公共服务应运而生。
(三)农民的迫切需求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动力
农村社会问题需要社区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出现后的农村面临养老服务、医疗保障、老人照顾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压力,政府无以应对,需要社区解决; 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性格孤僻,心理障碍严重,部分留守儿童已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他们所需要的归属感、“关爱”为力; 社区治安、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等政府束手无策。
二、影响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因素
(一)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社会因素
社会转型中农村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第一,农村社会空壳现象严重。第二,农村社会分层。第三,家庭小型化。第四,农村社会风气蜕变。第五,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这些农村社会问题让我们的研究形成在一种问题复杂,情况多样的政策背景之下。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农村社会问题倒逼公共服务社区化,这也要求我们:农村社会空壳需要公共服务社区化,社区分层需要公共服务社区化,农村居民休闲服务需求倒逼公共服务社区化,环境保护倒逼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家庭结构变化倒逼养老社区化,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凸显需要社区进行化解。
(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经济因素
公共服务社区化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在整个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资源采取行政配置方式,基本上排除了居民的参与。此时,农村社区化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当社区和居民具备一定的财力时,才能真正参与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发达的经济是农村居民充分参与合作的条件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必须有与其对应的经济制度作为基础。只有当政府将“蛋糕”做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居民富裕了,居民解决了生计问题,出现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合作、参与意识才能明显增强。因为在经济充分发展后,居民的需求异化,为了得到自己的公共服务,居民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博弈,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同时,经济基础的稳固和发展,居民的社区化意识才能提升、联系的条件才能明显增大。
(三)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实行了农村倾斜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大大增强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为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改善公共服务的结构需要依托社区组织和政策优势。强农惠农政策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组织保障、为居民参与提供了条件,有力的促进了社区作用的发挥,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强农惠农政策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需要社区媒介,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需要社区落实,农村社区组织培育政策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政策建议
(一)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制度供给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依赖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在互信、互通、互惠、互补基础上形成平衡、稳定、协调、和谐的政社关系, 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早日实现。要建立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政府要引导并创造条件扩展社会自主发展的资源和空间, 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 增强其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要建立公共利益表达机制。政府要搭建利益表达平台, 了解居民的利益诉求, 使各种利益经协调整合出公共利益。要完善政府回应机制。政府对公共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是政府服务的重要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和重大事件的听政制度。要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 建立健全评价和监督机制。社区及其居民通过实施监督公共服务质量的活动, 可以提升政府对公民需求的回应力和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
(二)公民参与程度
对于人员要素, 开展社区重建以提高人们的社区精神。因为, 缺少了社区成员的参与精神, 社区公共服务不可能实现制度化。由于现代化过程释放了动摇社区、弱化社区的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造成社区失落②。
首先,健全农民公共诉求和需求偏好的反馈机制,进一步畅通农民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合理渠道。其次,完善社区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增强农村社区治理的公共性与透明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过去宗族观念和传统文化习俗影响下所形成的固有思维,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最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的在国家政策、法律文件以及文明乡风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和第三部门的社区化载体功能
首先,规范非政府组织的准入,正确处理政府与服务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给更多的农村社区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政府合法的身份,要求政府转变观念,合理赋权,改革管理体制。
第二,拓宽筹资渠道,调整资源配置策略,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提供资金保障。从非政府组织自身来看,要积极的开展组织营销,使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增加对非政府组织对于农村社区治理的目标与宗旨的认同,利用各种公关活动,寻求资金的赞助。
第三,提高农村社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政府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战略,加大对服务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人才的文化教育,竖立他们的服务意识。另一反面要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透明、高效的监管机制,防止个人权力凌驾于组织规章之上。(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