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诗词精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是用我们现在熟悉的语言编织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扣人心弦。虽然现代诗比较年轻,但是还是有很多诗人,形成不同流派和多种风格的。怎么样?想知道得更多些吧,那就来“中国现代诗歌大全”(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这里收录了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各种流派的诗人创作,绝对能激起你的求知欲。如果你觉得这个网站太专业了,那就再给你介绍一个平易近人的网站“九九文章网诗歌版”(http://www.jj59.com/shige/),这里的诗歌更贴近生活,相信也更能打动你的情感,比如“我该怎么感谢你”“花儿的心事”。如果你也有温暖的小情怀,就来这上面转转吧,说不定一下子就看到了感动你的文字。
三、歌词阅读
有人说歌曲是音乐和诗的结合,那歌词一定就是歌曲中的诗了。有很多歌词不仅押韵而且表达出了细腻刁钻的情感,我们时不时都要引用一下,似乎只有它们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然这样,那平时遇到喜欢的歌词,为什么不积累一下呢?首先介绍“我爱歌词网”(http://www.5ilrc.com/),这里面有各种流行歌的歌词,大家可以根据歌手或者歌名查找,点开即看到,十分方便拷贝和欣赏。然后再来“中国原创歌词网”(http://www.cnycgc.com/),这里有热议的话题,各路神人的各种风格的创作。如果你突然也有灵感,或者对别人的作品有一些建议,那来这里就对了,让思想碰撞出更美的歌词吧!
篇2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x、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4)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5)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3.诗人风格
篇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40―01
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教师应加强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应大胆拓展与延伸,扩大阅读面、鉴赏面。
一 、提倡广读多背
朗读和背诵是直面文本语言形式,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主要有四种作用: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的良好反应机制。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著名学者程千帆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为此,新教材规定了一定数目的必背诗文,高考也恢复了背诵考查。因此,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商隐的《锦瑟》等含蓄的诗歌,教师要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情真意切,而不必口若悬河地讲解。我在教学中尝试,除教材要求背诵的诗词之外,每周至少让学生背会两首古诗词,并课前抽查。这样,既让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和延伸
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不是无限度的,教师应根据所讲作品的特点,精选延伸的内容,确定延伸的角度,力求“一课一得”,切忌空泛。拓展时,教师不仅要提前准备好拓展的作品,设置好拓展的范围、角度,还要提前布置学生选取拓展的作品。如同一题材的拓展,教师讲析《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可延及到刘禹锡的《秋词》和陆游的《好事近・秋晓上莲峰》等,不一定要对延伸到的作品大讲特讲,让学生了解到同为写“秋”的诗词,不同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抒写就可以了。如同一主题的拓展,教师讲到刘禹锡的怀古诗,可延及李白的《越中览古》和《苏台览古》,让学生明白同一主题的表达,可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即可。如同一作家的拓展,教师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味同一作家的不同风格上,如教学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时,教师可延及李白的其他作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一伟大诗人的不同风格,对其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篇4
紧接着诗中又写到:“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诗人在此,用了好几个意象: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城(小小的、寂寞的)、街道(接近黄昏,青石铺面,凄清之意透满心扉,城是空城,街道无人,典型的黄昏迷离,心寒乍起)、跫音(不响)、春帷(不揭)、窗扉(紧掩)。“东风”这一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唯其相见之不易,故而离别之尤难;百花如何才能盛开?东风有力之时,等到东风力尽之后则百卉群芳,韶华同逝。而《错误》中“东风不来”则可以理解为:在女子的小小的世界里没有春天,更无相见。
“柳絮”在古典诗词中则总是传达诗人忧愁与伤感的情绪的。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把自己没办法说清的闲愁闲恨比做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和满天的梅雨,或者说它们增添了自己无限的愁怀恨绪。“柳絮不飞”则把女子无法用语言诉说的伤感与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诗歌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跫音不响”,“春帷不揭”表现了女子独守春闺的细节:不敢揭开窗前的帷幕,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光。怕春色惹起自己的相思,也怕看不到情人再次失望。但又时刻留意着青石街道的“跫音”,凝神细听,希望能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在自己的耳畔响起。但始终没有,于是只有日日等待。同时诗人又用了两个比喻含蓄深婉地写出了思妇的心,“我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我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她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从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
我们可以想见,一切都在死寂之时,突然出现“达达”的马蹄声,这静中之动,打破了所有的寂静,使寂静在动态中显得分外美丽,对心有所属的人来说。我们可以想见,女孩子此时的内心走向,那种兴奋与喜悦,那种难以遏制的激情,就在这马蹄声中全面爆发。心上人终于出现了,前面的春帷不揭,此时全揭;前面的窗扉紧闭,此时全张。作者在这里,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泻出来,把所有的残酷也倾泻出来。诗人没有写女孩子具体的表现,可在最后一句,什么也明白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女孩子所有的美梦再一次被彻底击碎,女孩子专心的等待,换来了无限的失望:清脆的马蹄带来了美丽的梦想,可缓缓而去的背影却是一个不可更改的错误。美丽的错误在无意之间,捉弄了女孩子,这种无意的伤害甚至比故意更可怕,正如我们的无知的善良一样。在此,不言怨恨而怨恨自现,罪魁就是“达达”的马蹄,这个美丽的错误再一次使人受到伤害。女子以为来者是归人,但情景转瞬逆转,“我”不是归者,而是路人,与这个女子等待的一切毫无关系。
篇5
与此同时,我还将课本和习题中出现的经典诗歌篇目精选出10首,将全班分为10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学习,然后通过学习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小报上呈现的内容包括了画面、内容两部分。其中画面部分,是小组成员中大家要推选出一位学生根据本组负责的诗歌画出诗歌主要内容,其他组员则负责整理诗歌相关内容,有作者简介、诗歌翻译、手法简析,并将自己负责整理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在诗歌小报上。
二、受到感染,走进诗歌
感染是我们在欣赏诗歌作品时,为诗的形象所影响,引发出与诗人相同的思想感情,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乐其所乐,苦其所苦。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品”“多说”。“品”是品味诗歌的语言,以提高学生对一首诗的感染程度。“说”是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形象描述,进入诗境。通过“品”“说”感觉、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并在“感觉”与“体会”的基础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并被诗人的强烈情感所感动,这就是诗歌欣赏时被感染的现象。
我将学生练习册《全品》中出现的所有诗歌题目精选出10首,将全班分为10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讲解。要求如下:
1.准备环节:每小组同时开始准备资料,成员分工明确,并将自己负责的内容形成预习学案,文字精练,突出重点。
预习学案:
(1)每人负责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并上交书面内容。
(2)将本组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形成书面文字。
2.讲解内容:
(1)作者简介,与诗歌相关的背景介绍。
(2)题目解读、重点字词释义、本着落实原则,美译诗歌。
(3)简析主要艺术手法,概括全诗主旨。(附:板书)
3.将练习册上的习题融入诗歌讲解的过程中,要求有审题和讲解分析两个环节,语言精练。
三、产生感触,鉴赏诗歌
感触是我们被诗的信息所激发出来的与之相关的一些感慨和思考。这可能是对诗的形象的感慨和认识,也可能是由诗的形象联想感悟,推及到对其他事物的感慨、思考与理解。鉴于高一和高二两年对于诗歌鉴赏的学习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复习时,教师应该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几个方面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题复习。这一阶段,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①以课本为载体,以学过的经典诗歌为例,进一步巩固诗歌鉴赏知识点。主要从高考考试大纲当中规定的部分入手,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②以月考、模考中出现的典型诗歌为例,明确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五“读”法。a.读题目。因为诗歌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透过诗歌的题目,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如《蜀相》《书愤》《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旅夜书怀》。b.读作者。我们可以从一些熟悉的作者身上明确他的诗歌风格,也可以通过这个作者了解某个时代。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愤世嫉俗、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白居易的雅俗共赏,李贺的奇诡变幻,李商隐的含蓄绰约,杜牧的清丽俊逸,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等。又如北朝战乱尚武精神,南朝安定男女情思,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等。c.读注解。因为注解可以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些内容解说重点字词、典故,可以帮助消除阅读障碍。d.读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具有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诗歌当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向,如表达思乡之情的柳树,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的月,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流水,喻高尚情操的梅,表达忧愁忧思的子规,纯洁、脱俗、高洁的莲,坚强清高的,傲霜斗雪的青松等。e.读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快速把握作者的情感指向。③将近三年高考试卷上的诗歌鉴赏题目以及模考典型题目整理在一起,带领学生分析题目,比较差异,总结规律。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教师适当准确的“导”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诗歌,热爱诗歌,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
篇6
审美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贯穿着人生的始终,人人为此努力,以提高个人的审美品味,完善其人生。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即高职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键期。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帮助其形成健康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语文有其深厚的人文性,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如能充分挖掘、巧妙运用,必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笔者以高职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职第四册语文教科书为例,尝试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总结和提炼,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经验,归纳如下。
一、古典诗歌(第一单元),重在积累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辉煌灿烂。本单元所收录的文章,都乃传颂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对于我们治学修身、陶冶性灵、提升审美品味,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典诗歌的积累程度和鉴赏水平成为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更注重诗歌的积累教学(遵循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课堂中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读、背、记,充实古典诗词的储备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记多了,理解自然顺畅,鉴赏水平又岂能不提高?本单元教学结束后,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古典诗歌知多少的大比拼”,一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积累程度;二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其信心,肯定其成绩。事实胜于雄辩,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全员参与,热情高涨,竞争激烈,气氛紧张,效果非常好。赛后有学生感言,除了感受到比赛的刺激兴奋外,更多的是对古典诗文的热爱、迷恋、敬畏。
二、现代诗歌(第二单元),重在咏诵
本单元精选了中外各时期的优秀诗作,尽显诗歌的魅力。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文学样式,具有抒情性、音乐性、语言的高度凝练和形象性等基本特征。如能畅游在诗歌的海洋中,定能汲取灵感,启迪心智。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把如何欣赏放置在教学的首位,而是更注重朗诵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咏诵至关重要而微妙,有时老师稍加点拨、讲解,无需讲得又多又透,其情、其意大可让学生们在诵读中自己去领悟、去感受、去想象,况且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又给我们的朗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浪费?反复咏诵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的意境,还能获得美的感受,性灵的熏陶。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流畅通彻,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朗读时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在本单元结束后,特意留出一节课的时间,举办“飞扬的诗情”诗歌朗诵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展现个性,飞扬激情,效果也非常好!
三、散文单元(第三单元),重在品味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就因为如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文体的特点,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使孩子们置身于美的世界。为了让孩子们充分领略散文的巨大魅力,在进行单元教学时,确立了教学三步骤:创设情境是首要,赏析品味语言是关键,读懂情感、陶冶情操是目的。
创设情境,意在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和热情,使其快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作品对话,与心灵对话,继而为下一步的品味语言做铺垫。其次在语言所创设的意境中,读懂作者所包涵的真挚情感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在赏析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尤其是在赏析声情并茂的美文时,对精彩语段及词句,得带着孩子们详加分析、揣摩,领会其内涵与情感。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通过比喻、通感、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其作用。第五段中多个动词的运用“泻、浮、洗、笼”抓住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寄托了什么情感?……需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仔细揣摩、用心品味,读懂其中的精妙之处,读出“味道”来,在品味赏析中增强语言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单元教学结束后,专门留出一节课的时间,带着同学们共同赏析美文的经典之作(课外的,配乐朗诵),在音乐的带动下,踩着情感的节拍,感受散文艺术的精华与深邃!
四、小说、戏剧、影视文学单元(第四、五、六单元),重在评析
篇7
教材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载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竭力倡导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理解、体验、思考。比如学习现代诗歌单元时,要求学生借鉴所选诗歌善用意象说话、融情于景或是以细节传神写意的诸多写法,来尝试着创作诗歌。学生学以致用,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诗歌,尽管笔法还有些稚嫩,诗味还不够浓郁,但给学生以很大的写作欣喜和信心。学习《失街亭》后,我让学生将曲折有致的情节模仿改编为戏剧样式,当然我事先给他们讲了戏剧的要素,并印发了高考满文作文中的几个剧本范例,结果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有时我也让他们把小说中的情节搬到舞台上进行表演。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生命特质更是给学生以很大的教益,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经验,激发了他们的潜能, 唤醒了课堂学习中的生命意义。
(二)、教师情感的开发
我认为语文教师的一个神圣职责就是:使学生少一分粗糙、冷漠、庸俗,多一分细腻、温情、浪漫,逐步引领学生由感性的天地走向理性的王国。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大胆地在课堂中引进新思路新方法,在与学生的交流、碰撞中,善于捕捉学生的眼神以及观察他们对所讲的内容的注意力,努力以自己纯真饱满的情感,丰富深厚的的学养去营造大民主、大宽松的师生关系,力求实现语文学科改变学生灵魂的功用。力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使他们享受到幸福快乐的学习境界,让课堂充满感动。当今社会何等浮躁,似乎容不下古典的精美,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语文老师更需要以书来培养儒雅的气度,并且能让书的灵秀、雅致、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自己的心底里,然后以这种翩然的风度,迷人的气质来感染学生,带动他们去疯狂阅读,疯狂积累,慢慢的他们的心灵会丰盈饱满起来,语言不再苍白无味,流淌出来的文字会更澄澈透亮。
(三)、学生情感的开发与利用
庄子有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目前,灰色作文、虚假作文甚至病态作文竞相登场,症结何在?我认为, 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也是一种社会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找到症结,而教正乏术,这是为师者的最大悲哀。我认为重真情实感,以情感驱动写作活动,才能真正开掘出学生的写作潜能。吟咏《离骚>>,学生能体悟到屈原九死未悔的情志,解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学生在细腻可感的文字中探寻到母爱在心灵上投射的光辉;至于徐志摩独抒性灵的文字,又哪能不打动学生甘心做康桥柔波中的水草……学生在文本中不断积淀自己的情感,积累一些写作经验,日积月累,形成自己不菲的资源,慢慢的他们会用智慧的真情去触动读者的灵魂,会用火样的激情点燃读者的感情了。
二、积极开发课外资源
(一)、品析经典,在传统文化中开发资源。 高中作文教学中,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很有必要。比如每一届高一新生我都引导他们根据大纲开列的推荐书目,自己规划每一学期的阅读内容,然后一式两份,师生都存档,以便以后自查或互查。教师可为学生精选一些助读篇章印发,我曾为学生印发过邸瑞平《红楼撷英》对人物形象的特色解读,于丹的《论语心得》 ,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帮助他们评析人物形象,探究阅读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师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摘引有温度的词句、经典段落;也可捕捉自己转瞬即逝的思维的火花,随心而走,不拘长短去批注,附上心得;或者选个参照点,进行仿写、化用等,使他们的阅读成为立体动态的、读写交互的过程。
(二)、建构专题 ,在时文选粹中开发资源。 专题阅读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信息资源,建构专题时,教师引领学生理出自己清晰的脉络,或是以时代来划分,或者以有类似风格的作家辐射开来,还可以就某一作家分层次深入阅读,比如课内我们学习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感受到了苏词的豪放之风,我就以“走近苏轼”为专题,让学生以豪放、婉约、旷达的不同风格分组搜集坡的诗词,进行研究性学习,安排一课时展示研究成果。学生背诵苏轼的诗词,然后补充阅读当代学者余秋雨的《坡突围》和林语堂为他写的传记,当自己对苏轼有了深刻的认知后,他们写起东西来不再艰难,,感觉自己也确实有话想说,我就趁热打铁,让他们完成随笔《东坡,我想对你说》,然后班内评比交流,教师把颇有灵性的文字摘引出来让学生赏析。
(三)、关注热点,在多彩的生活中开发资源。诗意的语文生活世界要具有开阔的视野, 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文化的、精神的、主题的体验和氛围。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招牌、标语、对某个景点的解说词等,都可以用来作为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和学生 一起观看热播的影片,畅谈观后感;一起参与班级广播体操比赛,为他们助阵呐喊;一起看《焦点访谈 》,谈论社会热点问题,因势利导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带入课堂写进作文,这是多么丰富美好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语文学习有着数不清的梦幻和快乐,难以穷尽的真滋味和大意趣。
篇8
尽管语文是一门母语课程,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显得有些尴尬,屈居于英语、数学之后,甚至被人奚落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愈来愈淡。就拿完成作业来说吧,排在第一方阵的是英语、数学,至于语文,常常是最后迫不得已的一项。语文学科地位的失落,除了受别的学科的冲击之外,关键还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学习方式的单调性、评价结果的受挫性等,致使语文课程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课程地位的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的、社会万象的、人文科技的、现实生活的、想象虚拟的、古今中外的……语文教材呈现出来的虽是线性排列的有页码的白纸黑字,但教学内容所包蕴的却是无限定的五彩缤纷、立体具象。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本语文书似乎就是课程的全部,语文教学在黑白两色间穿梭,内容变得干瘪,色彩变得单调,形象变得空洞,语言变得乏味,学习变得无趣。正是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贫血”现象,学生的语言之树长期得不到“活水”的滋润,也就难于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了。
3.语言习得规律性的缺失。
语文学习重感悟,但感悟绝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感悟是有方法的;语文学习重积累,但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食古不化,积累是有门道的;语文学习重表达,但表达绝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表达是有序列的。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鉴于此,我们研究团队于2008年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教育主张,尝试进行了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和教学实践。顾名思义,“12岁以前的语文”是指0~12岁儿童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0~3岁婴幼儿阶段,这是基于倾听的“家庭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储备时期; 3~6岁幼儿阶段,这是基于游戏的“伙伴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 6~12岁童年阶段,这是基于语言交往的“学校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及广泛社会生活为内容,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现阶段,我们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正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
方法
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12岁以前的语文”这条路上,边探索实践,边反思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着。
1.酝酿准备阶段。
2008年,面对日益严重的语文课程地位性缺失、教学内容丰富性缺失、语言习得规律性缺失的现状,我们开始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通过对1500份学生问卷、1500份家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的统计梳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降,是源于教学内容的干瘪、教学形式的单调。一本本薄薄的语文书,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消解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耗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变革呢?我们组织语文老师扎进书海,去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慢慢地,我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想法:构建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回溯习得规律,或许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教学现状,把学生心底的语文兴趣给重新唤醒。
2.顶层设计阶段。
2009年,我们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宣言,提出了基于“三大石块”的课程体系,即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强调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主张语文教育应给儿童学习经典文化奠基,给儿童一生幸福奠基,以经典的熏陶来发展、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初步设想了重新建构后的课程内容该如何教的问题: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压缩教材教学时间。)现有教材怎么教?(摒弃分析,直奔重点。)国学经典怎么教?(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儿童文学怎么教?(自主阅读,交流心得。)课内课外怎么处理?(得法课内,迁移课外。)语文作业做什么?(删繁就简,积累表达。)
3.资源开发阶段。
2010年,在聚合了全校语文教师的共识与智慧之后,我们启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资源的重构工作。全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内容的研究,在现有的国家教材基础之上,按照12岁以前的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历时两年时间,编写了一套《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适用于小学六个年级。每本教材的基本体例为“国学篇”“诗歌篇”“儿童文学篇”。其中,“国学篇”以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章为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篇”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中外诗歌为辅,作品文质兼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儿童文学篇”则精选了中外名家名篇。希望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传承民族文化;以诗歌涵养儿童的民族气质,培养拥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顺应儿童天性。各板块篇目的选择采纳了多个领域专家的意见,力求选文经典,体例设计科学,符合儿童心理及母语学习规律。这套补充教材,还特别注意与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有机整合,虽独立成篇,但彼此关联,便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4.实验探索阶段。
从2011年起,在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之后,我们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整合与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寻求“1+X”的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教科书、《12岁以前的语文》以及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并行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删繁就简,摒弃分析,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积累、有效表达中,内化语言习得规律,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在评价模式上,寻求在积累的厚度、阅读的广度、表达的深度上作“3D”立体评价。
(1)尝试“1+1”模式。
实验初期,部分语文教师组建了实验团队,在完成国家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各年级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教学尝试:确保每周一节补充教材的教学时间,辅以每天晨读、午间默读活动,力图在各个年段渗透国学、诗歌和儿童文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实践证明,进行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教师与儿童,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教师开始自发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内容,自觉地呈现出多样的教学方式;儿童的母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视野更为开阔……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教师并不满足于这样补充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坚持地不断反思与实践。
(2)建构“1+X”模式。
现阶段,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团队正在进行力度更大的尝试与改革。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思路,我们对国家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单元内的主题整合”“跨单元的体裁重组”“主题式的文本拓展”“作家连串式深度阅读”“作品比较式阅读”“自主阅读后的交流会”……同时,我们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同时,我们还对国家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以及教师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独有的尝试:“主题关联式的读写实践”“家校互动式的阅读实践”“多媒体式的语文学习”……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并建构了以“大量阅读”为基石、以“前置研读”为起点、以“深度批注”为抓手、以“主题学习”为策略、以“多元对话”为核心、以“析少积多”为旨归的语文学习新思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对话丰富了,思想深邃了,底蕴深厚了,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积淀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3)实施“3D”评价模式。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实验,离不开评价模式的改革。我们大胆尝试建构了“3D”立体的评价模式。一是多元考察学生积累的“厚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汉字书写大赛”“成语接龙大赛”“诗词背诵大赛”等活动,给予获奖者“汉字大王”“成语大王”“诗词大王”等称号。二是全面考察学生阅读的“广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美文串串烧”“小说大家读”“读书报告会”“阅读大比拼”等活动,给予优秀者“读书大王”等称号。三是专题考察学生表达的“深度”,在全校各班级开展“我是小作家”“我是小编辑”“我是小评论”“我是小记者”“我是小演员”等专题活动,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成绩优异者,给予“北小小作家”等称号。这样的“3D”评价模式,让北京东路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价值,悄然地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5.推广普及阶段。
“12岁以前的语文”从我们北京东路小学一所学校开始实验,到区域内十余所学校参与同行,再到省内研究共同体创立,直至全国百余所学校热情加盟。2011年5月,全国首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功举办;2012年4月,全国第二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河南洛阳实验小学成功举办。如今,这一教学主张在全国小学语文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超越一所学校,成为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性
符号。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不断扩大实验的过程中反思总结,逐步形成了“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结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形成一个新理念:“12岁以前的语文”。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岁之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一粒粒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种子,自然会生机勃勃地发芽、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着眼于为儿童的一生奠基;“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着力于为了勃勃生长而聚集能量。
“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远离枯燥,厌恶单调,它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拒绝烦琐,摒弃分析,它是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12岁以前的语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学”的无限张力,古今中外、宇宙万象、唐诗宋词、名家名篇,无所不有,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也最大限度地给予教师“教”的无限张力,无需循规蹈矩,不必按部就班,一切以生为本,在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里播种再播种,积累再积累,习得再习得,这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语言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构建一种新体系:多向融合的课程体系。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变革就是“多向融合”。在我们惯常的语文教学中,一本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翻来覆去地教,久而久之,语文课就变得单调乏味、干瘪生涩、食之无味。语文课程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本语文教材,它需要作多维度的拓展、延伸、链接,因而课程体系的多向融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我们研究共同体的师生共同努力,用五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编出了以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为三大基石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建构出以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多向融合的课程内容新体系。旨在让每一个儿童建构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丰富的、经典的语文学习体系,将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学校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内容重组、结构重建、线索重排、体例重构,让语文课程内容既彰显鲜明的儿童立场,又重续传统的经典文脉,在儿童与经典之间寻找到一种丰富的平衡、无痕的交融、相互的照亮。
3.探索一种新范式:“五点
合一”与“六位一体”。
实验之初,有教师担心,原来一本语文教材,我们一个学期教得还急急忙忙,这又加上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这么多内容该怎么教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学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不加重,在教学方式上做文章。
(1)教学策略上,彰显“五点合一”的新线索。
①起点高一点。正视并尊重当下儿童语文学习的真实起点,了解学生的学情,不炒夹生饭,不做无用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具有挑战性。
②容量大一点。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适度加快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饱满。
③结构整一点。避免烦琐的咀嚼式的语文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板块化。
④视野宽一点。不局限于国家语文教材,也不局限于校本教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⑤积累厚一点。抓住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期,给予儿童珍贵的、经典的积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为丰厚。
“五点合一”是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新线索,让儿童在更开放、更自由、更丰富、更立体的语文学习时空中,获得言语、思维乃至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学习方式上,探索“六位一体”的新思路。
①大量阅读。通过“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等各种方式,极大地扩大、丰富儿童的阅读量。
②前置研读。通过家长学校、班级网络平台等方式,提供前置研读单,进行阅读的链接、规划与指导,引领儿童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前置研读,进行阅读思考与质疑,让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
③深度批注。主张泛读与精读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在精读过程中的“批注式”阅读,指导儿童突破文本关键词、制作阅读地图、绘制人物图谱等,让儿童的阅读向纵深前进。
④主题学习。根据儿童语文学习的需要,师生共同规划各种语文学习主题:儿童幻想小说的阅读、绘本读写实践、儿童诗仿创、儿童论语课堂、走近作家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与魅力。
⑤多元对话。避免单向的、线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组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组内对话、小组间的对话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加平等、自由、愉快。
⑥感悟积累。引导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中感悟、积累,在体验中运用、提升,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儿童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六位一体”是集“大量阅读”“前置研读”“深度批注”“主题学习”“多元对话”“感悟积累”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新思路,与“五点合一”的教学新线索共同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应地,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不再只是烦琐的分析和字、词、句、篇的机械训练,经典阅读、广泛积累、个性解读、多元感悟、差异对话、创新思考、深度阐释、开放表达才是语文学习的新生态,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已经成为“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的标识,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与接纳,并内化为一般的教学与学习生态。
四、效果与反思
1.实践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与研究,“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长,并对儿童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产生了较为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1)提升了儿童的语文素养。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在全校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兴趣、儿童文学阅读量、国学经典与古诗词的积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口语交际与创作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据统计,系统参与“12岁以前的语文”实验的六年级学生,目前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6年145万字的要求,基本达到人均600万字的阅读量,超过1000万字阅读量的学生比比皆是。学生的创作兴趣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仅六年级学生中,拥有个人作品集的学生就有92人。与此同时,随着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与作家面对面、家庭亲子阅读、阅读进社区等活动的全面开展,阅读已经从原先的个体活动不断拓展为班级团队活动乃至家庭与社区活动,阅读已成为实验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学生参加“全球华文经典诵读大赛”和“七彩语文经典诵读大赛”,都以选文的独特、诵读的传情、表现的完美,获得特等奖。
(2)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
了卓越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于我校教师语文视野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育理念更新、自身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实验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兴趣,激发了语文教师的创新活力与研究动力。5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有12人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全国、省级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有20人(次)作学术交流,应邀到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作学术报告有200人(次),先后有3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6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还有12位教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
(3)系统建构语文教育品牌。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体系的不断建构与实践深化,加之拥有近百家同盟学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创立,“12岁以前的语文”不再只是一种学科教学理念或主张,她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特教育思想、鲜明价值追求、完整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模型的学科教育品牌,在南京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与口碑。现在,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拥有160所联盟学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举办过南京、洛阳两届系列论坛,出版了《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和《“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还创建了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专题网站。
2012年12月,《12岁以前的语文: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未来,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相信这一基于儿童立场、立足文化传统、彰显实践创新的教育品牌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2.实践反思。
应该说,“12岁以前的语文”研究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框架,我们正行走其间。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觉得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留白点,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1)在资源开发多向融合
上需作进一步深化。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还应该与时俱进,寻求其他资源的融入。例如,科普类的经典阅读,当下名家的精彩篇章,这些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当我们拥有大量教学资源时,我们需要合理取舍、安排序列、有机整合,这项探索性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2)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
进一步提升。
再好的教学理念,再丰富的教学资源,都离不开教师的高效教学。当我们把语文的课堂打开之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国学经典这一类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少教师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文本的理解都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3)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需作进一步完善。
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的战略主题。“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的目的就是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真正起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作用。只有让学生切实明白了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诵读热情。经典诵读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1传承中华文化。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它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熔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同志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证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对于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1.2培养人文情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培养。现代社会结构急剧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青年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经典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既能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能涵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提升自己的心性修养,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精神家园的建构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如诵读儒家经典《论语》,学习孔孟思想能够“养德”;诵读道家经典《道德经》,学习老庄思想能够“养智”,开启自己的智慧;诵读佛教经典《金刚经》能够“养心” ,通过降伏自己内心中的分别、狂妄与执着,使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保持宁静;诵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能够了解生命的奥秘,健康的法则,从而获取“养生”的智慧;诵读文学经典《红楼梦》能够充分体会到中国人情感世界(包括爱情、亲情、世态人情)的饱满与丰富,并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怡情养性、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即“养情”。因此,学生如果能以圣贤为师,与经典为友,那么就会从诵读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就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如何去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惑,也会学会谦卑,懂得宽容和敬畏,不再狂妄和无知,并懂得尊重生命,把握幸福。
1.3进行美育熏陶。中华经典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渗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华经典诵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诵读经典,能充分发挥经典的审美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对经典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的感知,生动丰富的形象的感受、情感体验与分析以及创造表现,使学生具一定鉴赏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审美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能得到充分培养。
1.4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经典作品流传于世,除了其思想内容的独到性外,其语言文字也往往极富表现力,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耐心玩味经典之中的精美词句,仔细赏鉴其语言修辞效果,体会汉语语言文字的优美雅致,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并最终学会用雅言表达自己思想,传递人类文明精神。
2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诵读习惯,让学生乐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经典诵读氛围的营造,将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有利影响,促使学生乐于读书,从而养成诵读习惯。因此,各级学校应当注意为“中华颂?经典诵读”积极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使校园处处充盈着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
2.1建设文化长廊,感受中华经典。学校可以将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文化长廊,通过经典上墙方式,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经典作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到文化墙上,让每一堵墙都是成为传递经典的桥梁,如浙江龙泉二中将《三字经》和《弟子规》上墙,使得学生即使是在课间饭后的戏耍中也能驻足欣赏吟诵《三字经》、《弟子规》感受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达到童蒙养正的作用,既能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又能有利于学生文化内涵的积累。
2.2打造书香教室,培养诵读习惯。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共生互鸣的精神家园。打造成书香教室,对于营造经典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诵读习惯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置办图书角、通过好书同享、流动书架等方式,让学生处处能读到经典,天天读经典,并通过经典诵读汲取着文化与精神的涵养,同时也学会交友,学会合作。
2.3诗化校园环境,营造人文氛围。结合校园环境美化工程,适时应景地用经典中诗词文赋与名言佳句来替代程式化标语口号,如在花草树木前,可以用给花木题诗词等方式,将写有经典的古诗词牌树在花前树下,使学生能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加深对经典诗词的理解。
2.4调动校园媒体,强化视听冲击。现代心理学实验证实:“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因此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模拟“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方式进行读书评书活动,用文化经典造成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能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3针对学生实际,精选经典内容,使学生能读。
中华经典浩如烟海。学生年龄、性别及文化等差异使得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诵读兴趣会有很大差异,如果不注意根据学生实际,盲目读经典,使学生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地诵读,只会徒然增加学生负担,这就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从而达不到经典诵读的目的,甚至可能背道而驰。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典作品会有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发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价值观还在形成过程中,鉴赏力也还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学校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注意精选经典内容,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水平范围内,诵读具有相当接受程度的经典作品,以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感受到经典所能展示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经典的诵读鉴赏与接受情况可以依次分为亲近经典、走进经典、体会经典和演绎经典四个阶段。幼儿诵读经典,可以从简单易懂而又琅琅上口的诗句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入手;小学生则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字句的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并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感悟经典中的情感思想;随着文化接受能力的提高,中学生诵读经典,要进一步在诵读基础上,深入体会经典内在思想情感,品味其文化内涵,并能生动演绎经典;大学生则当在诵读经典、品味经典、演绎经典得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并初步具备研究经典、传承文化的能力。
关于经典诵读的推荐书目,社会上较为丰富,但多数推荐书目是比较笼统的,缺乏针对性。2007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针对不同文化接受群体特点,组织编选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分为“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壮岁篇”和“晚晴篇”,以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总共8册)。这套书对学校教师精选诵读内容,解决不同阶段学生究竟该读什么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各级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利用当地乡土资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如绍兴是“名士之乡”,人文荟萃、群贤辈出,从绍兴的丰厚文化积淀这一本土资源出发,将经典诵读活动本土化,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与文化的传承,浙江绍兴北海小学编写了《诵读经典 品味越韵》低中高三册校本教材。在与经典的融合呼应中根据本地实际,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了校本教材的个性化和存在价值。 其中“越中典故”、“越中名言”、“越州览胜”(描写绍兴风光的诗文)、“越地现代诗文”和属于儿童口头文学的“越中童谣”,以及从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篇中挑选出来的“中华古诗采撷”等6个板块,深受孩子们喜欢。是经典内容选择中具有典型推广价值。
4正确把握“诵读”含义,丰富活动形式,使学生多读。
关于“诵读”一词,可以从“诵”和“读”两个层面来理解:“诵”可分为吟诵、朗诵、背诵三种方式;“读”与“诵”相对,是默读。根据理解与鉴赏的不同要求,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经典诵读要根据所读经典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诵或读。
中国古代私塾中讲究吟诵、背诵,《三字经》里关于诵读有过交待:“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弟子规》中也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是宋代名儒朱熹的经验之谈。朱熹曾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五四”以后,朗读、吟诵的方法一度曾被错误地连同姿态一起被现代作家批判讽刺,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都意识到这是矫枉过正的做法,就勇敢地站出来,分别在《文心》和《论朗读》中呼吁要还琅琅书声于校园,要重视吟诵,提出要心、眼、口、耳并用,认为“不该只用眼与心,须与眼与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 指出“读不一定要高声唱念,低声读或在心里默读也可以。”夏丏尊则更是在《关于国文的学习》强调“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徊地诵,文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细看”。
正确理解了“诵读”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围绕“诵读”, 用吟、读、说并用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综合各级学校在诵读试点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朗诵比赛、古诗新唱、经典推荐、百家论坛、文学沙龙、征文比赛、书写经典、话剧表演、文学社团、漫画经典、说书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经典诵读的促进手段,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促使学生多读经典。
5进行有效指导,适时评价,使学生会读。
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学生该如何着手进行诵读?这是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话除了充分肯定了唐诗的价值功用意外,也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经典反复诵读,其义自见的道理。然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学生通常很难有大量精力时间去反复诵读同一部经典。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诵读经典,从而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自己大量阅读经典,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特点,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
诵读指导也包括“诵”和“读”两方面的指导。
“诵”的指导侧重于口头表现方式与表达技巧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美文作为范例,在深入分析作品,深刻领悟作品思想,切实进行情感体验基础上,辅助声音表现技巧的学习,借助名家诵读欣赏,教师范读等手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感情地诵读,实现对经典进行用声音艺术再创造的目的。
“读”的指导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夏丏尊曾著述《怎样阅读》一文,指出“阅读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略读的目的在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该注重精读。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神气,并不在乎抄录它的文字,家丁在这部帖里共有一千个字,我们与其每日瞎抄一遍,全体写一千个字,倒不如拣十个或二十个有变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字好好地临几遍,来得有效。” “我劝诸君多在精读上多用力。”认为阅读“第一是理解”,“理解以外,还有所谓鉴赏的一种重要功夫须做,对于某篇文字要了解其中的各局各段及其全文旨趣所在,这是属于理解的事。想知道其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这是属于鉴赏的事。”
朱自清在《古诗十九首释?前言》中也说:“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实欣赏;欣赏实在透彻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见将欣赏和了解分成两橛,实在是不妥的。没有透彻的了解,就欣赏起来,那欣赏也许会驴唇不对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响。一般人以为诗只能综合欣赏,一分析诗就没有了,其实诗是最错综的,最多义的,非得细密的分析功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囵吞枣的读去,所得着的怕只是声调词藻等的一枝一节,整个儿的诗会从你的口头眼下滑过去。”
为实现经典诵读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以外有鉴赏,略读之后能精读,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走向整体或局部的感悟,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要从解决新辞新语入手,正确理解其中文辞,在求得正解基础上,从更深层次对经典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对经典进行鉴赏,体验其中情感、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文化内涵。
篇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家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在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中,安排了《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等文章,教学中要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一草一木,热爱大自然;又如《詹天佑》一文的教学,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比较陌生,本文的难点之一便是学生对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背景不了解。我便不急于展开课文,让学生从学校图书室有关书籍中,以及看过的有关电影、电视剧(如《》、《林则徐》、《大清炮队》等)中,搜集清朝末年的背景资料。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交流,然后进行补充、概括,突出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这一运输动脉的控制欲和占有欲。然后再展开课文。在读到“他们认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他们”时,学生们表露出了对帝国主义的愤慨之情,我就引导学生说,光恨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科学技术发展不如人家,就要被欺辱,詹天佑就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使命。当读到“消息一传出,全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时,学生们的情绪变得兴奋起来,表现出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詹天佑怎么敢接受重任?”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詹天佑是铁路工程师,懂技术。我补充说,当时懂技术的可能不仅詹天佑一人,詹天佑敢于冒风险接受重任,是受爱国主义思想的驱使,为中国争一口气。在课文教学临结束时,我激励学生说:现在,我们在一些科学技术领域方面还落后于外国,这就得靠你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气了。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一样,都具有语言精练,节奏感强,形象思维丰富,感彩浓厚等特点,它不但以它独特的风采在文学园地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还有不少深沉悲壮的爱国主义诗篇。
小学语文教材第九、第十册中的几首诗都是赞美祖国山水之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是妙不可言。雄伟壮丽的庐州瀑布,奔腾咆哮的万里黄河,幽清脱俗的滁州西涧,别样风情的寒山霜叶,都饱含着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足以使学生豪气顿生,心旷神怡,思想感情受到熏陶,内心情感得以升华。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借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它运用了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巧妙地刻画了春柳的秀丽印象,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
刘禹锡的《浪淘沙》,更是以豪迈的笔调配以奇妙的神话,叙述了黄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直到牵牛、织女家的丰富想象,把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顿感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又如杜牧的《山行》,以另一种清新的笔调,寥寥数语,便描绘出寒山霜叶绰约的风姿,教师抓住前两句中的“远”、“斜”、“白云深处”等词让学生展开想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路向前延伸、延伸,一直到山顶,山高险峻,山顶上白云缭绕,几户人家择地而居。此景清丽幽雅,如临仙境,接着紧扣后两句中的“晚”、“红于”等词,使学生联想到夕阳斜照,霜叶红艳,曲径之巧,白云之神,令人陶醉,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有志愿军对朝鲜大嫂说的这样一句话:“您为我们付出了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里,“代价”是个关键词语,教师可先让学生查字典,然后把它放到课文中去进一步理解。学生把“代价”这个词与课文所叙述的朝鲜大嫂为了志愿军而负伤的事迹联系起来思考,便认识到,这时的“代价”,指的是朝鲜大嫂为了支援志愿军所付出的鲜血。这种用鲜血凝成的情谊的确“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既受到了语言训练,又受到了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加深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
篇11
诗歌是抒发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是诗人渗透了丰富情感、富于韵律地抒发的自我内心独特感受,感染力极强。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诗歌,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你,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包括中国古典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正如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所言:“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②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诗歌,发挥其教化作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诗歌教学目前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诗歌教学的独特性。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诗歌是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练,表现手法多样,或虚实相生,或情景交融,或渲染衬托,如同雾里看花。很多学生不能领悟其中的美感,造成对诗歌不重视,缺乏兴趣的状况。
诗歌里字词有限,结构简单,主题朦胧,韵律只是附加成分,因此,从中学习知识、主题思想表现、逻辑分析等并非诗歌教学主要任务。
(二)诗歌教学方法的呆板性
古人读诗主要品味诗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很多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一些教师在讲授诗歌时方法呆板,诗歌教学大都停留在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甚至用讲解文言文的方式解读古诗,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没了,这是诗歌教学的悲哀,不仅教师不能参透诗中的意境,学生也领会不到诗歌的美感,怎么会对诗歌有兴趣呢?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③所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站在诗人的角度,不仅用诗一样的语言,更需要用诗一样的手段,启发学生从诗歌中品味出独特的体会。因此,我们不妨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味诗,无疑为诗歌生动教学开辟了又一途径。
二、为诗歌配乐的价值与功能
音乐与诗歌关系密切,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都产生于劳动。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这两姐妹已经各自长大成人,但是她们的身体里依然流着同一个母亲的血液。
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更长于叙事;音乐以旋律展开,善于叙事,更长于抒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 孔颖达的这一说法,指出了《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从《诗经》到楚辞、汉乐府、魏晋五言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至现当代朦胧诗,音乐与诗歌始终是相伴相生的。看中外,任何民族的文学史都是从“歌诗”开始的。诗歌有音乐性,音乐对诗歌又独具烘托力,如同长着翅膀的天使,可以穿越时空,给人无穷的想象。
(一)用歌曲导入,创设特殊氛围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
比如在讲解《蒹葭》(选自《诗经》)这首诗,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有含蓄之美、意境之美、朦胧之美、音乐之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丰富美感是值得教师去帮助学生挖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品味其意象,发掘其美感,我选用了《在水一方》这首歌,“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歌曲婉转低回,充满千般柔情,歌词取材于《蒹葭》,与诗歌的内容高度匹配。同学在听和学唱中,不仅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之美,诗的隽永意境也存于心中了。
(二)以歌助讲,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对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学生学习一首诗,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时候,播放或清唱一首能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经常能把老师怎么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
现代流行歌曲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也可以用来诠释诗歌的意境。比如《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表现母爱、赞美母亲的优秀歌曲,尤其是邓丽君演唱的《娘心》,“迎着风霜,脚步凄凉,浪子在异乡,受尽创伤,历尽沧桑,想起我的娘,娘心永远体贴我身,带给我温暖,我要回到你身旁……”。如果用来表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意境,已经是高度匹配了,哪还需要老师苍白的语言来解说呢?
(三)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背景音乐,是指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是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的作用于主体意识的音乐。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根据音色、音调的变化可以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无异于为学生的思想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想象,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诗歌的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有条理的个人情感体验,把自我融入到诗歌中去,从而更好的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如此优美的旋律,如此恬淡的意境,用再多的诗歌理论去阐述也是苍白无力的,用过多的言语去解释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幸好,有音乐作背景,可以用音乐渲染氛围,创设意境,来诠释诗歌的美。《再别康桥》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无独有偶,钢琴王子理查德的《致爱丽丝》也有一种忧伤的旋律。在上课前可以做这样导入:“现代诗人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五年后,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即将离别的前一个傍晚,他来到了康桥,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诗人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万千愁绪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请闭上眼睛,听这首乐曲,试想你就是徐志摩……”。一切显得那样和谐,一切是那样让人容易接受。学生在诗和乐的融合中找到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四)以歌曲带动背诵,让诗歌积累轻松愉悦
一首优美的诗歌被谱上动听的音乐之后,它的表现力远远超过诗歌本身。诗歌使音乐在内容的表达上更直接、更具体;而音乐又能使诗歌更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用艺术手段经过作曲家缜密的思考、设计并用音乐“唱”出来的诗歌,往往比用语言“读”出来的诗歌,在艺术形象上更加直接、更加生动和凝练,从而更能打动人的心。因此,直接以唱助教,以唱代背,便可以一改学生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局面,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富于激情和趣味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诗歌积累变得轻松愉悦。
比如李商隐《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欧阳修的《玉楼春》,朱淑真的《生查子》 等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恰是经典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很好证明。
三、音乐与诗歌的完美整合
把音乐引入诗歌教学,它的作用是辅助教学诗歌,所以,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诗歌是主体,音乐为辅助手段,帮助学习者充分领悟诗歌。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
(一)音乐要精选,突出音乐的品位
诗歌是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高度凝练的结晶。学习诗歌是为了通过领悟诗人之情来陶冶学生之情,有很强的人文性。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熏陶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点。如果音乐的格调低俗,那样,不仅不能感悟文学、熏陶情感,还会使诗歌的美感丧失。
(二)把握音乐的主题,让音乐与文本密切相融
对学生而言,想象是欣赏能力的一种延伸,因此,在为诗歌配乐时,关键是音乐的旋律和诗歌表达的感情和内容相吻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调动想象和联想能力。否则,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使用音乐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音乐的注入要注重实效,切莫流于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引入音乐,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音乐,是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然而,不能因此忽略引导学生咀嚼诗歌语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读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四)使用音乐要适度
音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诗歌服务的。因此,要注重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可有“喧宾夺主”之感,另外要注意音乐播放的时机要适当,避免先进的教学理念带来落后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过程中,不仅可以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对诗歌产生更多兴趣,从中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来丰富心灵世界,从而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为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从事的是一个如此严肃的事业,尤其是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更多的责任,因此更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和业余知识,提高素质,吸引学生想学爱学,激发学生乐学的求知欲望。
注 释:
①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页。
②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于 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篇12
化作了你内心最强大的力量
“我要开花”
只要心中的梦想不曾坠落
哪怕把眼泪装在心上
你也会开出最勇敢的花
以洁白的品性和秀挺的风姿
默默然灿烂了山谷,芬芳了心田…
行走在新教育的天空下,吴伯箫学校全体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坚定信念,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全心全意默默去做,让新教育的种子在伯箫校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盛开在伯箫校园的第一朵洁白芬芳的百合花便是晨诵。
1.放松心灵,起航,晨诵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晨诵儿童课程介绍)
1.1 晨诵儿童课程的开发。晨诵是一种课程,也是一种对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一种师生穿越诗歌享受生命的过程。这就要求晨诵内容必须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走进学生心灵。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儿童晨诵课程开发小组,几经论证,几经实践,几经修改,开发了儿童晨诵课程:
一年级精选部分金子美玲儿童诗;二年级则以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为主,选择其中 “秋”“冬”“梦”三卷;三年级为金波儿童诗选;四年级根据语文教师的朗诵特色闻一多爱国诗集《红烛》;五年级为《泰戈尔诗选》。编辑的儿童晨诵课程主要用于日常诵诗。
开发的儿童晨诵课程原则:贴近学生生活,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歌。这些诗歌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这些诗歌被不同肤色的人反复吟诵,愈久弥香。每天早晨窗外晨霭缭绕,教室内诵音袅袅,胜似天籁。诗歌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晨诵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
1.2 丰富多彩的晨诵内容形式。经课程开发小组反复研究,确定主要诵读形式包括:日常诵诗、中队主题诵诗、节日诵诗、生日诵诗、午读名著精彩摘要诵读。
中队主题诵诗课程内容由各班教师和学生确定,确定诵读的内容主题,同时也就确定中队名称、班训、班歌、班级口号、班级格言等。一年级的小蜜蜂中队,班主任老师看到现在孩子最大的缺点是懒惰、自私,于是选择儿歌《蜜蜂做工》让学生诵读,“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天暖花好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嗡嗡嗡,嗡嗡嗡,别学懒惰虫。”儿歌内容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教育效果明显。于是班主任受“小蚂蚁”班的启发,干脆把中队名称定为“小蜜蜂”中队,其寓意就是所有队员都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学习的赛道你追我赶;在活动的舞台尽显风采;在多彩的课外博览群书;在吴伯箫美丽的校园里幸福成长。把《蜜蜂做工》定为班歌,并围绕蜜蜂勤劳的品质展开研究性诵读,诵读有关蜜蜂的童谣、诗歌、格言、古诗词等等。节日诵诗与生日诵诗:节日诵诗侧重于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教师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端午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收集有关节日的现代诗歌、儿歌、童谣、古典诗词等,加深对节日的理解。并举行相关的节日诵诗会,表达节日祝福。
生日诵诗则学生向同学献诗或写诗表达祝福。学期初教师便把学生生日做了统计,穿插于日常诵诗、主题诵诗中进行。生日诵诗内容要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或表扬,或鼓励,或祝福。如二年级小精灵中队的一名学生有段时间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班主任选择了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把他的名字嵌入其中,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给他。
午读名著精彩摘要诵读。根据午读书目内容而定。教师摘抄名著中经典语句晨诵时间诵读。例如在阅读完绘本《石头汤》后,我让孩子们晨诵时诵读三句话:“他的脸像月亮一样皎洁”,“分享使人富足”,“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句子。
1.3 师生晨诵要求。教师要求:(1)、同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完成班级晨诵内容安排表。(2)、每周同年级教师共同填写完成晨诵备课提要一个。(3)、三至五年级建立晨诵抄写本,一二年级建立读写绘本。二年级小精灵中队率先设计了本班的读写绘本,取名为星光点点,其设计理念彰显了班级文化特色。(4)师生家长共同诵诗,每周日常诵诗或主题诵诗至少一首,午读精彩摘要一次,生日诵诗两周一次。节日诵诗在节日前后一到两周时间内诵读至少三首。
学生要求:
诵读最高境界在于身心放松,陶醉其中。切忌诵读前提出背诵要求。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诗歌韵律感和节奏美。以快乐心情开启学习生活。教导处统一规定基本的诵读要求:不搞花架子,不讲究复杂形式,在节奏美感和思想情感体味上下功夫。
正如新教育的晨诵榜样陈美丽老师所说:“通过诵读,让孩子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泪于天边地意思流云。”这是我们晨诵努力的目标。
2.晨诵成为习惯,潜移默化训练口才
抱着“我要开花”的坚定信念,第一朵百合盛开出洁白美丽的花朵。后来的百合花永远铭记第一朵百合的话“要用开花证明自己!”新教育试验以来我们一直默默的做,不断总结改进。现在已晨诵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重要生活,像呼吸那样自然。孩子们课间把喜欢的诗诵给同学听,回家诵给家长听,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卓越的口才。
2.1 培养学生卓越口才。培养口才,首先培养自信心。卓越口才表现在孩子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地表达思想。
在全校晨诵优秀篇目展示会上,四年级小荷中队的学生展示闻一多的《一句话》。学生们整体诵读水平很高,尤其是领诵表现更让老师们感动。众目睽睽之下,她沉稳大方,表情自然,语调、语气、情感处理拿捏的恰到好处,感染力极强。随着她铿锵有力的诵读“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让在场的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的为她鼓掌。会后据语文教师介绍,这个孩子以前音质不错,但胆子小,缺乏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晨诵训练,她的口才和自信心有了极大提高。
在10月13日少先队入队仪式上,一年级小蜜蜂班新队员代表的口才让全校师生震惊。他小小年纪站在台上泰然自若,讲起话来及其流畅,语言简洁,表达准确。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恐怕五年级学生也望尘莫及。震惊之余,细细想来,小蜜蜂中队在10月9日庆祝教师节全校师生晨诵朗诵会上表现就不俗。他们班多次为小学部、学校提供观摩现场。班主任孙雪玲老师利用音乐专业特长,很好的将节奏运用于晨诵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特别强,诵读起来韵律感特别好。每次晨诵展示,学生都陶醉其中,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传递出来的声音也圆润自然,甜美无比,给人无尽的享受,让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随着晨诵的不断推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越来越多,口才极佳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在晨诵的舞台上自信满满,熠熠生辉。诵读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卓越口才,卓越口才将成为他们宝贵的人生财富,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基础。如果说晨诵是一朵百合,芳香了整个伯箫校园,学生卓越的口才,更是一朵朵百合,使学生的生命更加辉煌绚丽。
2.2 学生诵读带动家长。晨诵这朵百合带动“亲子共读”这朵花绽放。学生喜欢上了晨诵,不分早晚,情不自禁诵诗、写诗,饱满的情绪感染了家长,许多家长也投入到诵诗的行列。家长与社会的支持,是新教育实验的动力与源泉。
为更好组织家长读书,学校以班为单位对家长进行亲子共读阅读指导。并利用“三人行”网络班级或班级博客向家长发出读书倡议书,号召家长与孩子、老师共写共读。定期组织家长参加的读诗会。很多家长对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大力支持,主动给孩子买书,在网络班级上注册留言,直接在学生随笔本上、读写绘本上发表读书感悟,甚至很多家长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仿写的小诗拿来叫老师修改。
篇13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汉语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汉语学习人群不断扩大。如今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在国外,有孔子学院。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吸引了众多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的交流方法,能够读懂中国字,说清中国话。语言本身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基本的汉语知识之外,还需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采用有效的传播策略,让更多的汉语学习者,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一、常用的传播策略方法
(一)课堂渗透法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合理的运用策略,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的“见缝插针”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授课中出现的“你好”日常问候语句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讲解:与同龄人、平辈份的人打招呼、问候是用你好即可,但是,在遇到老年人、长辈等,打招呼问候时,就要用“您好”这一词语。在这其中,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们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长幼尊卑,以及敬老爱老的儒家思想。又如,讲授“帽子”这一词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明,中国人不喜欢戴绿颜色的帽子,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帽子”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代称,可以告诉学生们关于“绿帽子”背后的故事。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地道的汉语知识,也能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还可以活跃课程氛围。再如,教师在运用PPT授课,展示婚礼中的祝福语、红包等,汉语知识时,学生们会说出自己对新人的结婚祝福贺词,“祝你们幸福!”。在展示的中国式婚礼中,新娘都用盖头盖着,这种情况,会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掺入一些关于中国婚礼的传统文化习俗,例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结婚之前新郎新娘不见面等,虽然是一种旧式的文化,在今天已经不流行了,但是,其中一些合理的成分,还是可以和学生们讲述一下的。
(二)文化专题展示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知识的教授,不是单调的进行。在不影响整体课程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接近的文化进行专题展示。集成一些传统文化资料,巧妙合理的嵌入到汉语教学中去。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诗歌,教师可以专门收集一些代表性强的诗歌作品,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分析,并调动学生们对诗歌背后的文化思考。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先秦的诗经、礼乐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及近现代诗歌等。每一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时代背景等,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向学生们进行介绍。这种专题性的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方法,会大大加深学生们学习印象,从而逐渐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古代诗词歌赋。
(三)课外活动实践传播法
有条件的学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时,除了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主动研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某些文化性较强的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对于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学校,在端午节期间,鼓励学生们到食堂观看包粽子,学生们在观看并品尝粽子的同时,一定会思考,这种做法特别的事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在这时,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解清楚,粽子的故事。北方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种经典的历史故事,会大大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又如,在重阳节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登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九九重阳,登高望远。重阳节亦称“登高节”,秋高气爽、遍地黄花时节,登山游览,欣赏深秋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重阳节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又有高寿含义,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学生们在登山过程中,可以加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还可以抒怀胸臆。教师通过对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传播策略
(一)在传播内容方面,要专注异同,循序渐进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在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十分复杂庞杂。对于一般的外国学生,如果不加选择的进行传播教育,不仅会给学生们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还会引起学生们抵触心理。从这个角度分析,在传播传统文化上,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在内容层面,要专注异同,遵循循序渐进的顺序。例如,在学生所在国家与我国历史背景方面的相似,这就是一个较好的文化传播切入点。这种准确的切入,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接触新文化时产生的抵触心理。在基于相同的文化基础上进行介绍讲解后,教师就可以把我恰当的时机,讲述一些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对中华特色传统文化的兴趣。一般来说,教师要按照先物质文化,再抽象文化的顺序进行介绍。因为,物质类的文化,具有可感可知,具有实物形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接触和掌握,而抽象文化,大多是一些人文精神,需要学生们在掌握一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才能理解。教师在选择讲述一些物质类文化时,还需要注意,要尽量回避一些比较敏感的政治、军事话题,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们注意力,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去用心思考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物质类的文化,如饮食、武术、剪纸等,这些具体的东西,本身也承载着一定的精神类文化,教师要善于引导并进行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们在理解物质文化背后的人文故事后,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等。通过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传播方式上,要多元展开,零距接触
面对初次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外国学生,在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将文化融入到零距离接触活动中,这样才能显得的更加生动有趣。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不能真正影响学生们的内心,尤其是对于国外留学生,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较少,需要通过切身的体验才能感受到。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在传播方式上,进行丰富和创新,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或者其他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折纸文化,告诉学生们古代中国的剪窗花、皮影、戏曲等文化,其实是有一定联系的,让学生们在折纸游戏、玩耍皮影游戏过程中,领悟到这种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学生们的切身体验,才能真正明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尽多可能的以文化活动展开,让每一位汉语学习者都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例如:中国书画、太极拳、剪纸的亲身学习等;观看中国电影,学唱中国戏剧等,让学生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保持一种零距离的亲近感。又如,在一节特别的文化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外国留学生在学校教室里体验中国茶文化。学生们和教师围坐一起,学习中国茶道礼仪,品味亲手泡好的香茗,直接地感受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像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喜爱中国文化,提升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这也是我在海外当汉语教师志愿者时所收获的重要经验。还有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当中国茶邂逅葡萄酒”为主题的中葡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场地设在葡萄牙的一家著名酒庄内,现场很有欧洲风情,葡萄牙学生表演了古筝演奏和舞蹈,现场同时提供中国淡雅清香的茶叶和葡萄牙清爽独特的葡萄酒,中外文化地融合在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精心设计的文化传播活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借鉴。
三、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些建议思考
(一)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们来说,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汉语文化知识内涵丰富,其中包含的优秀文化知识和精神价值,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播给学生。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要能够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教师要注重将传统优秀文化同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照,弘扬现代经典人文精神文化。作为新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教师,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外,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文人师表,精神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化著作,参加传统文化研究班,听取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在工作中,边学边用,注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同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文化价值精神的有效弘扬传播。
(二)精选独具中国特质的文化进行传播,提高传播的穿透力
中华传统文化系统非常庞大,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对经典的传统文化的进行有效筛选凝练,其传播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凝练和筛选,在分门别类后精选一些领域影响力大的文化进行精准传播,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其影响力非常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儒家文化的传播者,对这种文化,要凝练其核心精神内涵,制作符合受教者的传播内容,融合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像对方方言文化、中华美食文化、经典文学文化等,在每一个细分领域的代表作品,都是非常好的传播素材,要运用这样的传播素材,提高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穿透力。
(三)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的文化传播,深化立体的多层次的推广和交流
要使中国文化取得更为深远的影响,还应当发挥和加强民间组织的作用。民间组织能以更灵活的传播方法和更多样的合作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民间组织更多参与,能使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传播更广、影响更深;同时也可以避免文化传播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而受到质疑,进而阻碍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有必要对从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民间组织从政策、资金、人员、资讯等各个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四、结束语随着汉语在世界语言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发展的文化潮流。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我们论述了一些常用的传播方法和策略,并提出了些建议,希望可以对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水平和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思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江琳.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D].苏州:苏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