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篇1

二、优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校园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证环境卫生的整洁。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阻绝疾病传染源,也是一个学校良好风貌的展现,因此要做到卫生清扫常规化、责任化,卫生监督经常化。在环境卫生工作不留死角,定期进行卫生大清扫;学校卫生分担区责任到班,班级卫生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坚持卫生检查评比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校园的绿化,营造绿色育人环境。校园绿化不仅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能净化人的心灵。校园绿化不是单纯的栽花种草,更应该的使校园绿化规划化、景观化,做到一步一景,移步易景。同时走廊和教室内也进行个性化绿化,使不同时令都有花在开放,让学生时时感受生命的美。

(3)突显个性的美化,营造德育氛围。德育走廊张贴名人名言、温馨提示语;教室内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布置;宣传栏、板报要进行艺术化设计并及时更换。

三、课堂教学,德育教育主要阵营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体活动,把德育融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使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德育的形成。在各科的教学中都有优质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如在音乐课程中有歌唱革命的歌曲,有歌唱祖国的歌曲,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一些英雄人物、先进事迹以及作者爱国、爱家乡的思想都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在数学课程中,可结合数学情境和应用题进行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教育;美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判断的培养;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勇敢、自信教育……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程媒介的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

四、重大节日,德育教育的突破口

重大节日,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与重大节日相结合。如: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世界水日、世界森林是、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利用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发挥节日民族性、周期性、群众性的特点,让节日教育深深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滋养学生健康向上思想的形成,推动学生德育发展。

五、德育基地,德育培养的沃土

德育基地是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场所,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还可以在活动中得到深刻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德育基地可以就近设立,建立在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社区乡村、孤老院等的基础上,开展参观、访问、劳动实践、慰问、义务劳动等活动,在活动中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受到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感恩等教育。

六、德育活动,德育潜移默化的媒介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各种安全演练,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跳绳、踢毽、拔河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讲故事、演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手抄报、绘画比赛展示学生的个性;各种班队会、六一汇演,培养学生地艺术天赋和合作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思想品德逐渐成熟。

七、夯实行为,德育形成的重要手段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将学生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学生行为训练,把德育行为的养成教育与德育常规教育相结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按照《小学生一日常规》来进行每日活动;用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来树立德育榜样,抑恶扬善;发挥值周检查对学生德育行为的监督作用。

篇2

我校地处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蓝天下我们一起长大”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评比,每周都有轮值教师和学生对全校的班级纪律、班级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对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做的不够好的班级和学生个人,给予扣分处理,对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给予加分奖励,并对红旗班队给予不同层次的物质和荣誉奖励,每周一次,在大会上公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德育养成,时间久了,从不懂事的小学生都发展成了讲文明礼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格的小学生了,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养成了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 爱国主义教育。

(1)学校德育处认真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党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如今,小学生正处在学文化、长身体、立志向的关键时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好“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校利用早自习和午休一定的时间,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2. 安全法制教育。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3. 环保教育。提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比如,我们让学生自编以“保护环境”为主体的手抄报。学生可以自己从身边或网络搜集并整理一些人类保护环境、破坏环境的做法、故事等,可以自己创作抨击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展望环境治理光明前景的文章、漫画等。学生在搜集资料、写文画图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震撼。另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水的现状进行调查,鼓励学生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对河水进行分解、过滤、净化等,发动学生开展保护身边水源的活动。

篇3

一、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和喜欢游戏等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述《陶罐与铁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情景模仿。在讲述《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让小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注重构建和谐、平等的环境,运用互动教学等方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应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不同意见教师应该进行鼓励。

三、注重课堂艺术,重视每一节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上好每一节课。例如,在讲述《趵突泉》时,可以先给学生看一些关于趵突泉的电影。在讲述《刻舟求剑》时,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道理的讲述。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重在灌输。在讲述《悯农》时,首先让学生讲述事物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粮荒的纪录片让学生来感受到粮食的珍贵,然后让学生讲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做法。

小学语文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师生关系和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演示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篇4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

教学管理水平与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学习满意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高校近年来的教学管理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还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特别是新时期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更需要积极摒除教学管理中的漏洞,使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更好的服务。

1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师对于课本未加任何修改,没有添加任何修改的就复述给学生听,这不仅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将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现象在刚入职教师中较为普遍,因为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且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易于胆怯,这就导致了教师照着PPT 念,照着书本念,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习教学管理部门对于此种现象没有做出整改意见,也加剧了此类情况的发生。

1.2 教学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活动予以巩固与证明特别是在文科教学中。比如,大学语文在讲授诗歌韵律,对仗时只是讲方法,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己消化与实践,一般讲过就算完,没有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 缺乏完备的教学评价系统

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应该分为教师互评、领导意见、学生评价,且学生评价应该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但是很多学校是缺乏这一步骤的,单纯以教师互评和领导意见得出的教学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缺少了教学评价就不能对教学管理方向产生重要的指示作用。

1.4 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师资力量欠缺是教学管理中极易出现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就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其高校的教学水平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国家明文禁止在职教师在外任教,但也有部分大学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在外授课,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认真备课,其教学水平自然难以提升。虽然也常见到高校花重金聘请专家名师任教,但是如果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其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太大提高。

2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主要问题的解决途径

2.1 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资源

在教学管理中应该让教师对自己平时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积极探讨解决措施和办法。对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教师就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将现代的投影技术,多媒体设备运用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同时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手法,融入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使其能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关注。

2.2 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不管是理工科还是文史科都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将实践教学渗透入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学习摄影拍摄时,带学生在学校内部采风,各自根据其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拍出满意的照片,并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展示和分析。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将动手动脑能力相结合,提升学习领悟能力和创造力。而这也正是古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所在。

2.3 建立健全评价系统

随着科技的普及,对教师的评价也可以在电脑上以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做出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教师的评价趋于真实和客观。当然,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学生评价,也要以教师互评、领导意见作为辅助参考,使得教学评价系统更为全面,更加健全,也更符合实际。

2.4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着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增加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培训,让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最终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学校应该组织专员对其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操作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加强培训,让这一部分教师也能熟练操作电脑和多媒体,让现代教学设备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5 协调学校内部管理部门

首先,要对学校内部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对其进行权责分化,使其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其次,对于领导布置的任务要充分落实,将其分化为小的部分具体落实到个人。对于管理内部的矛盾进行梳理,并积极解决,让学校的教学管理上下一条心,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最后,最为关键的是,要高效的开展工作,定期对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教学问题,并制定相应方案进行解决。

3 结束语

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但是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又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管理。如今,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着手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韩国军,李紫琼.浅析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现代交际,2012(05):217.

[2]傅瑜慧.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社会学反思: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04):40-43.

篇5

一、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

关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我国学者大都是以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内涵解读为依据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这里蕴涵着两个基本判断:其一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价值主体改造价值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离开了价值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价值;其二是价值应当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辩证统一,单有主体的需要或客体的属性,都不能称其为价值。基于这种理解,有学者认为,德育价值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存在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有学者则认为,德育价值是指德育的属性、功能对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满足所产生的效应[3]。上述关于德育价值的定义,其根本点与着重点都认为德育及其所固有的功能是德育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德育价值赖以维系的必要条件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强调社会和个体对道德、品德、德性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价值得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由此,可以把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理解为是一种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属性。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两者既有一定区别,又紧密联系。其区别在于:德育功能主要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的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具有社会性与客观性等突出特征;而德育价值反映的则是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功能作用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具有为我性和主体性的鲜明特点。其联系在于:一方面,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是凭空想就能实现的,它一刻也离不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德育实践,正是因为德育功能的充分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旨归。任何一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社会和个体道德需要的满足。在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各种功能的完成和发挥都指向于不同德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如果离开或违背了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学校德育活动就有可能偏离符合社会、个体道德需要的正确方向,其结果只能导致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主体性与为我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仅是一种客观性存在,而且是一种主观性认识和体验,其具体形态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人,人是德育价值的承载者、实现者和享用者,表现出主体性和为我性的特点。其次,客观性与多维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回答的是“德育能够做什么”,即德育的“本然”问题,德育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其价值也就客观存在了,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德育形态的发展变化为转移的,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客观性特征。不仅如此,由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价值客体的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又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求真、求善、求美、求利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而且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维价值。再次,直接性与间接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直接性是就德育所具有的个体价值而言的,它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间接性更多地是就德育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来说的,它旨在通过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促进,从而间接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最后,自在性与自为性。即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在性是指不管人们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德育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以一种自发的和没有自觉目的的“自在”形式发挥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为性是指为了达成德育实践活动所预期的价值作用,对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结构、德育进程、德育方法及德育途径等所进行的积极主动设计。

二、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策略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

现代学校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形成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德育活动期望达成的预期结果或目的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它是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的具体化与规范化。德育目标不仅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它上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实际地承担着对其分解与落实的具体化工作;它下及具体的德育实践,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制定了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德育目标,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顺利实现才具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鉴于此,为了超越传统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政治化”、“成人化”以及“无类”、“无层”、“无序”的弊端,应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设计不同类别的亚层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不同德育目标内部以及不同德育阶段的序列性目标。自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试行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坚持这种研究就能使德育目标逐渐走向“生活化”、“实体化”和“合理化”,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才能在德育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

现代学校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中教师所要传授和学生所要接受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它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德育价值,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德育价值要求的需要和认同,而德育价值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它就不可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每当生活现实在与社会要求出现差距或发生冲突时,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更愿意趋向生活现实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现实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条件,生活现实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制约,进而对人接受德育内容的制约也是非常强大的。社会要求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言,是德育对象认同和接受德育内容,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德育内容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其德育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目的也就会落空。根据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现实性这一客观要求,社会道德需要及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完全游离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之外。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不仅要求德育内容必须源自于学生鲜活多样的现实生活,而且也要求德育内容必须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水平和要求。

3.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

现代学校德育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德育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在德育价值的支配和调节下才能顺利运行,而德育过程的结束也正意味着德育价值的完全实现。如果离开了德育过程,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就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但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否在德育过程中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必须依赖于德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也就是说,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遵循自身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德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学校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受学生知、情、意、行诸品德心理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斗争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遵循上述规律并严格按照其基本要求来设计、运行和调控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也才能真正转变为现实。

4.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

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价值而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和工作,是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或渠道。就现代学校德育而言,其途径除了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和各科教学这一基本途径之外,还包括少先队或团委会活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表现出多维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每一种德育途径都蕴含着独特的德育价值。要想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的德育价值,就需要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产生德育“合力”和“正能量”。从近年来我国有关德育途径的实践状况来看,有些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教育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等开展试验,为整合与优化德育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些都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

现代学校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直接为德育任务和德育目的服务,其实也就与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存在着直接联系,离开了适切性的德育方法,德育价值也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适切性要求必须对德育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与正确的运用,应摈弃那些注入式、灌输式、强制性的德育方法,坚持启发性、诱导性和民主性的德育方法思想,灵活地、综合地和创造性地运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德育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这些德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其不同的方式手段和操作程序,它们对完成某种德育任务都有其特殊作用,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应加以组合优化,使之产生整体效应和最佳效果,从而有助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

6.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现代学校德育主体是指德育实践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它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家。首先,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把学生作为“传道”对象,对其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德性成长作为根本追求。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就会失去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离开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德育实践就会变成教师自己的“独舞”,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受教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最后,作为德育主体的国家,既决定着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也拥有、提供和利用现代学校德育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决定者,其能动性如何及发挥程度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6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我国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各个不同学段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德育衔接更是其中最重要的接洽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德育大纲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要求,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特点、发展的规律,从纵向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实施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使大中小学校德育相互照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从而实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德育的自然过渡和人才科学培养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目标。

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

大中小不同学段的德育能否有效衔接,直接影响到全过程德育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德育实效,这就要求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要具有目标的统一性、教育的前瞻性以及协调的保障机制,确保德育衔接的有效性,最终提升德育实效性。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具体细化,可包括四大方面衔接的有效性,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

(1)德育目标衔接有效性

德育目标的设定在每一阶段都应该具备并突出自身的特点,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阶段目标的衔接性,充分做到既突出了目标的层次性,又兼顾了目标的整体性。当前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目标缺少差异性,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区别仅在深入程度上,这样的目标无疑不能很好地为德育指明方向。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德育各方面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统领作用。

(2)德育内容衔接有效性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能够在各个学段教育中为学生所接受并认可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设定不但要考虑能否实现德育目标,更应考虑各个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其心理和思想的发展规律,能够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德育内容衔接有效,应该是由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完成的。这就不仅要求大学、中学和小学各个阶段自身的内容设定符合整体德育目标,最大限度降低重复率和不结合实际的可能性,更要求其具有瞻前顾后的特点,即每个学段的内容都向上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延伸一点,以使各个阶段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衔接,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

(3)德育途径和方法有效性

德育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德育内容、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渠道和手段。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德育方法的选取需要适应德育途径,而德育途径的应用又应该根据德育内容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差异,其辨别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德育途径和方法能否适应各学段、各年龄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生长规律,在继承前人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升其实效性,将是最终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4)德育管理和评价有效性

德育管理是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其中的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考核监督等,将涉及德育工作者和与德育有关的多种因素有机整合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硬实力德育评价则能够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去测量德育工作及其各学段衔接的实效性,更加科学地体现出德育工作效果,从而为德育工作质量提升提供必要的软实力。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有可行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各学段评价的连贯性和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通过有效的德育管理与评价,能够保障德育途径和方法的科学性,促进德育内容的有效传输,最终完成德育目标的实现,提升德育工作整体的实效性。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但同时学校德育又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其效果及各个学段德育衔接有效性势必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分析学校德育衔接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提供客观依据和必要参考。

(1)教育体制

影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一个突出重要因素就是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长期的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在各阶段学生升学率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各阶段的毕业班几乎都忽视或者干脆停止了德育相关的活动,唯考试成绩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毕业班恰恰就处在智育和德育的衔接关键点,片面的重智轻德,就不仅是影响德育衔接,甚至是制约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2)管理主体意识

德育管理主体主要指各层次的政府管理部门、与德育相关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学校相应机构。这些德育管理主体,尤其是德育的主管部门主要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分层分级设立,管辖各有范畴,并分别由不同单位管理指导,这种各自为政的工作方式导致了管理主体衔接意识淡泊,直接造成德育衔接的领导力先天不足以及在德育衔接制度、标准、方法等方面的建设上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3)教师队伍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以及德育衔接的实效性。首先,在大中小学各层次学校中,任课教师由于没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具体德育工作,往往缺少德育意识和责任,忽视了应有的德育职责,发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交给班主任、辅导员了事,违背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必然影响德育效果。其次,各层次学校的德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忙于本身的各种工作,无暇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发展的必然过渡要求,不能主动参与到前后各相邻学段的德育过程中,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德育衔接意识的主观缺失,从而影响各个学段的德育连贯性和学校德育衔接的实效性。

(4)德育环境

篇7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1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1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1](217)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1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1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1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2](145)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1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1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1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2.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1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1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1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1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1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1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1988年和1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1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1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3.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1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1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1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1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4](89)。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1.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2、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1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1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1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1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5](93)。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3](90),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1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1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一是要更新观念,树立德育的新理念。即树立生活的德育观,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树立生态德育理念。树立关怀的德育理念。教育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树立智慧的德育理念。

二是要创新思路,实现“4个转变”。即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三是要拓宽途径,改革教育方法,要继承传统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如说理疏导、模样示范式、情感陶冶式、品德实践式等。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应结合实际需要,根据每种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篇9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省级示范性中学,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师生员工近八千人。十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大德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源和师资条件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双丰收,教育质量大步跨入全疆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在寻求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以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使得学校德育该如何去做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尽管理论工作者的探讨如火如荼,实践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出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仍然明显地彼此疏离,存在人们所说的“两张皮”现象。在理论层面,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厌倦了德育实践的进展缓慢,而选择寻求更多的理论创新,以致各种新理念和新观点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在实践层面,受教育体制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依然有不少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理论的重要性视而不见,习惯于埋头拉车,自说自话。要想扭转这种局面,要求双方学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既“眼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有深入实际的勇气,要接上地气;作为实践工作者,要有寻求帮助的诚意,要接上灵气。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靠拢固然需要媒介或途径,但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双方的主动接触和互相需要。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方面应表现得更为积极和主动。

在“大德育”改革中,我们充分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走出去”和“请进来”,寻求德育理论的支持和帮助,从中获益良多。学校的德育科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并下设专门的德育研究室,集中学校德育方面的优秀人才,外聘德育专家,共同抓好德育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我们对德育研究的要求是:既要有前瞻性,要能够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又要有务实性,要能够切实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特别重视与德育理论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我们每年都会利用召开校长论坛的机会,定期邀请知名德育专家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实地调研和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其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兵团党校和天津教科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还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资深校长。除此以外,不定期的专家到访也很多。对于德育课题的立项,我们基本参照国家相关的研究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性申报程序,确定等级,签订合同,拨付费用,跟踪管理,到期验收。目前,学校已经结题和在研的德育课题超过二十个,内容涉及学校德育的诸多方面,包括教职工现状调查、班主任队伍建设、学困生转化、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家校关系等等,学校已为此累计拨付研究经费三十余万元。

正是时时注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主动寻求系统思维与方法的指导

笔者以为,当前的学校德育并不缺少基本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原理性的德育理论。伴随教育研究的不断进步,学校德育已经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可以说,学校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比较好地得到了解决。因此,对当前学校德育理论指导问题的探讨,不需要纠结于我们有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以及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的问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已经存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思维和方法才能将这些理论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有关德育实践的思维和方法的理论性指导。众所周知,系统论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学方法论,我们认为,要牢牢抓住德育自身的系统性,用系统思维理解学校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加以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不乏具有十分完善的系统思想和系统论述的德育理论之作,这些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已经足够,而要想将这些系统性的理论运用和落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尊重这些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老老实实采用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加以实践,没有别的捷径,否则,这些理论的作用就一定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而这可能恰恰就是当前学校德育进展缓慢的主要症结所在。由此也想提醒那些依旧热衷于德育理论创新的人们,恐怕并不存在那么多的理论创新可能和创新需要,且真正的理论创新也绝非如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在这方面的突破将更有意义。

华山中学的“大德育”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在我们看来,也并非因为在德育理论方面有了什么新突破,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用系统性思维来理解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重在实践与实干。

学校所理解的“大德育”,是指建立在德育体系整体意义之上的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全时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全面性是指德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要通过一切可能的德育途径,让受教育者达成全方位的心智建构;全程性是指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呈现在每一个具体环节当中;全时性是指德育随时都在进行,与时代相统一,与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相伴;全员性是指德育的参与者包括所有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区分。这样的“大德育”一定是广义上的德育概念,具有系统性的德育理论指导和与之相衔接的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方法和具体途径。因此,我们将自身的“大德育”改革界定为对传统学校德育的一种系统性变革。

在这样整体性思考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并推行了“玩在华山”的办学模式,以高效课堂为先导,以校本课程为支撑,以完善服务为保障,以艺体教学为辅助,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内向研究为指引,目的在于协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让师生更多地投入到各种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中,以切实推动应试思维的真正转变,逐步有序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玩在华山”模式立足于教育发展的多元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素质目标解读德育目标,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大德育”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内容、方法、途径等多方面的现实保障,充分展现了“处处有教育、事事皆学问、人人是教员”的“大德育”观念,德育的渗透效果日益显现。

可见,只有在整体性思维的引领下,学校德育才会收获实效。

三、站在时代、社会和文化的高度理解学校德育

篇10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篇11

德育理论;应用过程;学校德育实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理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一批德育学人在学习国外教育理论、结合本国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鲜活的本土德育理论[1]。然而,不少中小学一线德育实践工作者却认为,德育理论仅仅是一批学者在书斋“向壁而思”的结果,缺乏实践针对性,显得空洞无用,对学校德育实践没有什么价值。客观上讲,这类言论虽然不一定妥当,但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德育理论没能对学校德育实践产生应有的、明显的积极作用。

直面现实,就得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们当前德育理论研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为何教育学者们辛辛苦苦研究出的德育理论在学校德育实践者看来是“无价值”的?难道真的是因为彼此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目的和内容不一样?德育理论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正确的德育理论怎样才能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进而指导学校德育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上述问题回答起来确有一定难度。笔者检索相关文献,发现上述问题鲜有人进行深入研究②。为此,本文拟就德育理论如何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做一些肤浅的探索,以请教于方家。

一、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逻辑前提

一般而言,德育理论来源于德育实践,是对德育实践的理性把握,属于应用理论,其终极目的是应用于德育实践,解决现实德育问题。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德育理论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指导人们的行动。”[2]可见,德育理论的主要功能是为学校德育实践“出谋划策”,提供理论上的科学依据,进而为学校德育实践指明前进方向。再完美的德育理论,倘不能应用到学校德育实践中去,其价值和意义都是有限的。德育理论只有致力于学校德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永葆活力。德育理论要应用于德育实践,必须内在地回答两个前提性的问题:

第一,从德育理论的角度看,德育理论为何要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德育理论只有在学校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其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才能不断地发挥、修正、充实、完善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一种德育理论是否科学,不能由研究者自己说了算,归根结底必须由德育实践来检验。

第二,从学校德育实践的角度看,学校德育实践为何需要德育理论?正确的德育理论能够通过指明学校德育实践发展的趋势、把握学校德育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帮助我们制定正确的德育目标,政策、战略与决策,使我们在德育实践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掌握德育的主动权”[3]。学校德育实践缺乏德育理论的指导和观照,最终难免陷入“经验主义德育实践”的窠臼。“经验主义的德育实践”,就是过分强调德育经验对德育实践的价值,或者用德育经验排斥德育理论,抑或将德育经验与德育理论完全等同起来。客观上讲,德育经验固然可贵,但其认识上毕竟有局限性。因为德育经验对德育实践始终只是一种初步、表面、局部的感知,它“终究未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未能达到对事物的普遍性的属性或发展的必然性的认识”[4]。

可见,德育理论有必要且可能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但德育理论到底该如何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呢?其具体过程如何?可分为几个阶段?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回答。

二、德育理论应用于具体学校德育实践的过程和阶段

相对而言,德育理论是抽象的,学校德育实践是具体的。德育理论要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不可能是直接将德育理论“放”到学校德育实践,而必须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总体而言,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学校德育实践问题诊断与德育理论学习阶段、德育理论具体转化阶段、学校德育实践行动阶段。

第一阶段:学校德育实践问题诊断与德育理论学习阶段

1.对具体的学校德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诊断。学校德育问题诊断主要指对学校德育当前发展现状所作的描述,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指标体系判定学校德育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的程度,据此提出学校德育改进的具体方案。[5]德育理论应用者要对学校德育问题进行科学诊断,必须经历相应的过程,包括:问题描述、原因揭示以及改进方案的提出三大部分。[6]对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清晰的诊断和界定,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德育理论。

2.要真正掌握德育理论。我们运用某种德育理论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真正掌握这一德育理论。只有真正掌握了某一德育理论,才谈得上应用该理论。所谓“掌握”,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懂。即对该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核心思想有准确理解;第二,透。即对该理论的重点、难点、疑点、局限性、独特性有理性认识;第三,化。即学完该理论后,有自己独到的体悟、心得和见解,且该理论已经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经验。

在这一阶段,我们特别要注意各种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核心观点及其针对性。比方说,制度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建设在制度方面有欠缺,制度的不道德、不完善、不公正降低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鉴于此,提出了“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人”的核心观点。生活德育理论是针对过去德育的知识化、科学化和政治化而提出来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重建德育和生活的关联,力主德育回归生活。生命德育理论针对以前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的生命实际,提出学校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和生命需要,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可见,上述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所持的理论主张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德育理论应用者必须对其有准确的理解,而不可望文生义、一知半解。

第二阶段:德育理论转化阶段

毫无疑问,并不是说我们对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准确的诊断、掌握了某种德育理论,就能直接将某种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在正式将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理论转化工作,主要包括:

1.生成新的德育观念。德育观念指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德育工作者头脑中、直接影响其德育行为的德育主张、德育观点和德育评价标准,如德育教师观、学生观、德育方法观,等等。“理论应用者所内化的德育理论”“具体学校德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教育经验”三者交互作用,才能生成新的德育观念。德育观念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学校德育实践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我们的德育观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原因是什么?与我们原有的德育经验有何根本差异?

2.将德育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德育实施方案。德育观念若不转化为具体的德育实施方案,则仍是“纯粹的理论”,而不可能对德育实践产生任何实际影响。在德育观念指导下,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德育对象的特点、德育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德育中介的性质和范围、德育实施的途径,等等。不同的德育理论,可抽象出不同的德育规律。德育规律起作用的方式和条件各有不同,故而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多样、开放、多元的原则。在对德育实施方案所需的主客观条件,如方案制定的理论基础、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个性风格及德育时空条件等作系统的分析后,在上一步确定的德育观念的指导下,从整体出发,全局着手,确定最佳的德育实施方案。

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新的德育观念的形成,不能脱离学校德育的实际情况,尤其要弄清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到底是什么。比方说,到底是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还是道德习惯和行为问题,或者学校德育制度的制定问题,等等。第二,具体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对某一德育理论断章取义的“裁剪”,或者是纯粹“闭门造车”而将理论作片面化的理解,而是要充分将某一德育理论的核心思想、适用条件、应用风险与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相关变量(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阶段:学校德育实践行动阶段

最佳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提出,为学校德育实践指明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和操作要领,但要把文字性的方案变为学校德育实践,还需要一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小范围内进行探索性试验。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从范围上讲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德育理论小范围(某所学校、某位教师、某个班级)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德育理论大范围(某个地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在小范围的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中,比较稳妥和负责的态度是先限定一定的范围进行试验。德育试验,即某种德育理论的“预演”,是某种德育理论向德育实践靠近的起始。限定范围进行德育实施方案试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德育实施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排除错误,检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在后续正式、大范围实施中修正和完善该实施方案,乃至最终确定一定的学校德育模式。

2.总结、反思特定范围内探索性试验的经验。在特定范围探索性试验完毕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在试验过程中,到底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做得不行?为什么?如何修正既定的德育实施方案?为什么要如此修正?这样修正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新问题?更为根本的思考则是:如此实施某种德育理论是否存在风险?如何控制并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3.不断修正原有实施方案,尝试扩大试验范围,逐步推广。在总结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原有的德育实施方案,逐步将前一阶段“理论转化的经验”推广至更大的范围。多次、反复试验德育实施方案的过程,不仅是教师继续内化德育理论的过程,也是德育理论逐渐成为指导学校德育实践的“武器”的过程。此时,前述德育观念和德育实施方案均已融入到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索性试验之经验反思总结的过程,即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过程。

4.在多次有效修订德育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德育模式。德育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德育操作流程,而是德育理论的具体化和程序化,能够有效规范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在这一阶段,格外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小范围探索性试验的过程中,应用者需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困惑作及时、准确记录,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原有的德育实践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若原德育问题无实质性解决,则要对试验的相关变量、环境进行有意识的调试。第二,要注意试验的伦理性。比方说,要关注学生在试验过程中的情绪反应,若学生反对进行试验,则要变更试验方式,或中止试验。此外,进行的小范围试验,本身即为一种试验伦理性的考虑。小范围试验,若发现问题,可及时修正,以保证德育实施方案的科学性。

三、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如何判定

某种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如何?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定,简称为“三个有利于”:

第一,是否有利于原有的德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将德育理论运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倘若某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后,原先存在问题的解决无明显、实质性的改观,则该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就不能说很高。

第二,是否有利于德育理论应用者德育观念的转变。应用德育理论解决学校德育实践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观念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过程。在解决学校德育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德育理论应用者的德育观念如没能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则很难说德育理论的应用水平很高。

第三,是否有利于原有德育理论的完善和丰富。任何德育理论不可能拿来就用。由于原有的德育理论同学校德育实践发生了复杂的、丰富的交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原有德育理论和学校德育实践均出现一些新情况或问题,为了使德育理论真正发挥指导德育实践的功能,德育理论应用者必然要对原有的德育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和完善,以期更好地对德育实践发挥积极作用,其结果必然是对原有德育理论有所修正、完善和丰富。倘德育理论运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后,原有的德育理论没有任何变化,同样很难说这种应用是成功的。

如何切实提高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要为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牢记将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决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第三,德育理论应用者要不断学习德育理论,树立强烈的学校德育实践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第四,德育理论应用者要对德育理论应用于德育实践的过程进行监控,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明确敏锐捕捉,探明根源,进行学术研究,特别是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要认真加以克服。

参考文献

[1]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1).

[2]车广吉.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规律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7(2).

[3]李康平.论德育理论回到德育实践的“中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2).

篇12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篇13

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情感进行有效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点内容。就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目的而言,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1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与普通院校相比,中职学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学习群体。他们的特殊性,除了表现在教学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具体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特点上。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极易产生厌学情绪;生源来源渠道较多,学生性格以及成长环境差距大,交流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易怒;性格冲动,信心不足,对未来缺少规划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实际开展状况来看,似乎效果不太理想。

1.1 重视程度不足

中职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可能。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职教育除了专业技能方面教学的有效开展之外,同样离不开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素质以及思维涵养的有效培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必然措施,同时也是对中职教育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1.2 目标与实际效果不一致

目前,就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除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外,在具体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出入和差距。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而言,主要是辅助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为学生今后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奠定思想基础。但是许多德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图在形式上完成任务,对于德育教育的效果,并没有采取任何形式进行跟进;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帮助和引导;在教育形式上,一直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和设计,不仅没有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引起了学生逆反心理。

2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策

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现阶段中职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辅助,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求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结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2.1 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因此,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而言,调查工作显得极为必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相关部门在具体教育工作开展之前,首先应对现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生活状况进行详尽的了解,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掌握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具体德育教育工作内容及开展步骤进行有效设计。

2.2 德育教育方法的有效改进

除了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了解之外,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应从学生的接受层次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倾向,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进行有效的转变。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影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者们应针对当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影片的呈现内容进行过滤,组织学生观看体现德育教育主题的电影,潜移默化起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就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也可以对实践进行合理的应用。

2.3 评价机制的有效确立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德育教育的成果和效果并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这样不仅无法有效督促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难以调动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针对这一情况,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除了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改进之外,同时还应确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以及开展过程中需要改进的系列的问题进行有效总结,从而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优化中职教学体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组织者的角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中职学校教学的特殊性,对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改进和转变,确立有效评价机制,不仅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神圣的教育使命,同时也是转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延琪.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丁汀.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文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