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施工工地安全防护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地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现代化产物,它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促进城市立体发展,并缓解了用地紧张的局面。
二、地铁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繁多,下面就对其中主要因素逐一进行简要分析。
1、环境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属于户外工程,自然条件和天气状况等环境因素对于施工过程影响很大。当工程在恶劣的天气条件或不利的施工环境下施工时,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比如施工现场土壤质地、地下水情况、天气恶劣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常见的事故类型包括塌方、渗漏、涌砂等。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妨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对现场附近的建筑和群众也有着严重威胁。
2、施工现场周边情况的影响
地铁工程的实施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交通通畅,因此,地铁工程往往会途径城市繁华地带。这些地区地上建筑繁多,地面以下也有许许多多的管道、管线,水、电、气等大量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给地铁施工造成较大的妨碍。在进行地铁施工时,必须小心对已有管线、建筑的破坏,这样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煤气管道的泄露和电力线路的破损,所引发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3、施工方案方面的影响
由于地铁施工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地铁工程的各个步骤都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在开展每一项作业前,都要提前制定好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但由于地铁工程情况复杂,在制定方案时难以将所有因素都考虑详尽,在施工时容易遇到意外情况。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尽可能地充分全面的收集现场信息,拿出最妥善的施工方案,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4、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等方方面面,大量人员物质集中在施工现场,多道作业同时进行施工,彼此间难免会有干扰,这就需要如果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进展平稳有序。此外,现场管理也是安全施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作业安全、消防安全和用电安全,都是地铁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规范化的施工管理,是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
三、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常见险情
1、地铁旁通道工程
地铁旁通道工程中 矿山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在周边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情况也会应用诸如冻结法之类的辅助方法。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应用冻结法的阶段主要包括冻结施工、构筑开挖、冻结孔施工等。但是若要确保构筑开挖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应该先对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进行准确判断,判断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的有效措施是工作人员依照工程施工现场的冻胀压力变化、盐水降温现状、系统运转及温度场等因素确定。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错误的施工过程,则很可能会发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若工程开挖时的相关临时支护强度与要求不相符,冷冻加固时效果不明显、错误的土体加固措施及不当的盲区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等,都会引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
2、地铁区间隧道工程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受限因素比较多,像隧道埋置深度、周边环境条件、线路平面位置、施工场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沿线地质状况等都会影响到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因此一般情况下,正确的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就是明挖法、暗挖法与盾构法、一般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埋深比较浅,由此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施工所需成本。然而也会造成围岩质量比较差、增加隧道塌方与冒顶的概率。此外,如果相关支护措施不符合强度要求,在地铁周边地质发生突变时,很有可能发生其它险情。
3、地铁基坑工程
地铁基坑是具有系统性且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施工、支撑剂混凝土施工及降水后井点挖土等分项施工工程。其中对施工成败最具影响力的关键工程工序为挖土与支撑。该工程也是基坑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易存在安全风险的一个环节。从根本上说,挖土其实就是卸载过程,在挖土施工时会破坏底层,导致土体内应力场的改变,进而破坏原有土体结构平衡状态。挖土工程施工结束后,基坑内土体会逐渐滑动,进而使得围护挡土向内移动,导致基坑底土体回弹。所以,为保持该平衡状态,需要应用支撑措施。由此可见,地铁基坑施工是先对基坑土体造成破坏,再平衡土体,会导致土体变形。所以会采取相关支撑手段以回筑土体。由此可最大限度减少无支撑结构的土体暴露时间与面积,从根本上预防地铁基坑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四、做好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切实做好前期地质勘测工作
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项目选址区域进行全面的地质信息勘察,重点采集施工现场的地质和水文信息,通过对施工地点土壤内部构造、组成颗粒粒径分布、土壤含水量、地质稳定性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时要对现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相关信息有着较为清晰的掌握,根研判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对地铁工程与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科学规划和正确选择,确保地铁工程与地下管线及其他建筑设施和谐共处,彼此间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周边建筑设施的抗震能力,对于建造年代久远、抗震能力差的建筑,要确保地铁工程在其安全距离以外,防止施工造成的震动对其造成破坏。
2、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地铁工程是项系统工程。要保障地铁施工安全,就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成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办法和保障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预案。同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从上到下,将安全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明确责任和完成要求,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保障整个体系的安全。
3、地铁施工技术的选择监督
地铁施工技术的选择必须基于地铁周围的地质环境以及管线情况,并明确地铁本身的施工要求与相关结构。在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时,需要经过合理的论证,经过各技术人员的批准。危险性较大的需编制专项方案,并接受专家的认证与审核后才能实施。各种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下达时,必须同步对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交底。保证各班组的班长以及实际的操作人员,都必须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明确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等。
4、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
安全管理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实际的地铁施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单独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各参与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必须结合地铁施工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按工序进行危险源识别并制定出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并逐层进行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保证从管理层到操作层等全体成员都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并了解自身的安全责任。同时通过定期的员工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操作水平,保证地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地铁的施工建设要提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避免施工安全的事故发生。
篇2
1 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在商务办公区、化工厂区等场所会经常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更有甚者会导致通讯、交通、能源等损失,为防止和避免这种损失,必须加强对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必须有预防措施,结合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各种演练和安全检查,消除各种隐患,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大量研究结果和实践表明:多变且复杂的使用环境会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也显著影响了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的有效性。现阶段,包括粉尘污染、湿度过大以及腐蚀问题的产生均有可能导致其影响环境范围内低压电气设备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异常物体进入电气设备运行系统当中也有可能导致设备运行出现非正常动作。因此,低压电器设备安全防护的关键是如何将异常物体因素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这些环境因素相隔离。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可以借助于对密封结构、防护罩以及过滤网的综合应用实现对低压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防护,使外界环境各类因素能够与电气设备之前形成有效的隔离,从而达到安全防护的关键目的。与此同时,基于以上有关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防护基本原理的分析,现阶段所涉及到的具体防护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有关人为性因素的控制,即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应当严禁与电气设备外壳待危险标志的部件发生直接接触,与此同时,还应当通过有效落实日常性监督管理工作,以达到阻止外界异常物体进入电气设备内部的目的;其次是控制有关客观性因素,即应当那个防止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以直淋、滴落、直浸、直溅以及直潜形式出现的液体进入问题,以保障相关电气设备的可以正常使用。
2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有关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过程当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确保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均能够实现良好且稳定的应用性能:
2.1 在高压线路及低压线路敷设区域的下部位置,应当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也不得在该区域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生活设施或是作业棚的临时性搭设处理。与此同时,应当安排专人以巡查的方式,确保高低压线路敷设周边区域内不存在任何杂物或是构建的堆放问题。
2.2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杜绝将脚手架搭设在相邻架空线路位置,确保电压等级在10kV单位以上的架空线路边缘相对于施工现场各种垂吊物边缘位置的有效距离保持在2m单位及以上;再次,在有关低压线路的设置过程当中,需要确保线路敷设位置在地表以下,或是对其进行架空处理(架空处理下应当确保电缆线路金属外皮能够在进户端位置实现可靠性接地)。
2.3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基于对施工作业人员实践操作安全性因素的考量,应当确保架空线路边线位置相对于架具结构的边缘位置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当中,应当针对这一安全距离进行详细的规定。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多以邻近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差异性实现对安全距离的有效划分。一般情况下,在邻近架空线路电压等级低于1kV单位的情况下,架空线路边线位置应当保持与架具结构边缘位置4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而在邻近架空线路电压等级在1kV单位以上且10kV单位以下的情况下,架空线路边线位置应当保持与架具结构边缘位置6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结合低压电器供配电应用实际情况,针对这一安全距离进行合理调整同样是安全防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2.4 若受到客观因素限制影响,无法在施工现场满足以上各类型安全距离的设定,就要求预先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可采取增设警示标志或是增设防护栏的方式),在确保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有条不紊的展开施工作业。
3 保障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
如果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应用视作一个整体系统,这一整体中最为基础与根本的环节之一则是安全管理。从大量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只有先确保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管理的安全性,才能够确保真正实现以上各类型设备在整个运行系统中相关功能。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面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终端应用客户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配合相应设备定期性维修检修工作的开展,提高客户方面对于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与使用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管理方面还应当安排专人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针对处于运行状态下的各类型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检查,在这一阶段发展各种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问题,最大限度的确保用电设备运行的正常性与稳定性。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无论是对于何种类型的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而言,均应当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相应的预防性试验,结合预防性试验所反应的设备运行状态,针对现阶段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接地网以及接地电阻正常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此基础之上,对于自备电源的客户来说,需要重点关注对用电防护措施的有效宣传与落实,定期展开相关机电保护设备的优化升级与维护,确保其所执行的检验工作能够与现阶段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相适应。
4 结束语
在生活与工作中,供配电系统是否可靠和安全,将直接关系人身生命安全,因此,任何事故都会将导致难以估计的后果,因此,供配电系统尤其是常用低压电器供配的安全性是及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冰,许立国.浅析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2] 程晓荣.宽带电力线通信信道特性及网管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6.
[3] 吴正平.超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设计介绍[J].建筑电气,2011,(09).
篇3
通过本次检查,发现受检工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少数工地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履职情况较差,有的工地未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二)部分工地“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工作开展滞后,未及时建立各类工作台帐。
(三)少数工地对危险性较大工程(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设备、脚手架等)安全管理力度不够,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不到位。
(四)部分工地脚手架存在搭设跟不上施工进度、与建筑物间距过大、操作层未满铺、安全网质量低劣破旧、没有按要求设置水平防护等问题;部分工地临边、洞口、起重设备层间平台等危险部位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等现象得不到彻底根治。
(五)部分工地施工、监理单位没有按要求认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现场执行不到位,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混乱,工地存在脏乱差现象。部分施工现场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未对消防安全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未办理安全监督手续,现场防护不到位,无安全管理资料。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各方责任主体要从讲政治高度,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与影响企业生存紧密相连,严格隐患排查整改,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篇4
一、乙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1、严格安全管理,认真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建立统一规格的五牌一图,现场有安全标志、色标、警示牌,做到文明施工。
2、领导所属班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认真开展每周一次安全日活动,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经常检查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认真查出事故隐患,制定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3、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劳动用工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工人遵章守纪和正确使用安全防范设施和防护用品,负责检查特殊作业人员是否有持证上岗。
4、督促指导班组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制止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的行为。
5、对现场搭设的"二架一网"及安装的大型机械、电器设备(配合机管员)等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有技术交底的验收手续,方能使用。
6、对工地不安全隐患,由市或公司安全部门工程处安全员所发出隐患通知书必须签字,并按通知限期整改。
7、发生工伤事故尤其重大伤亡事故、重大未逐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参加事故调查结果,填表上报,落实整改措施,不得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更不能擅自处理。
8、工地建立岗位责任制和防火措施,督促有关人员做好施工安全各项技术内业资料。
二、安全奖罚条例:
1、乙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保证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部、省、市、公司一系列安全规定、规程及法规、法令。严格遵守一切安全指令,严禁违章作业,按照“一标三规范"的标准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做到:在公司的安全检查及上级主管安监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中评分值在80分(含80分)以上(主要内容包括:①安全管理 ②文明施工 ③脚手架 ④三宝、四口、五临边 ⑤施工用电 ⑥井字架 ⑦塔吊、电梯 ⑧施工机具 ⑨消防卫生等九项)的工地现场、轻伤事故频率不超过1人次/每季度。年终时甲方奖励乙方2000~4000元。
2、乙方工地在主管部门或公司安全检查中出现安全不合格时(检查评分值不到70分)视评分值之高低甲方对乙方罚款2000~4000元。
3、乙方工地在市安监部门或公司安全检查中发现安全防护设施缺项或不合格,同时,经过一次限期整改后复查都不合格的,甲方对乙方罚款3000~5000元。
4、工地发生工伤事故,不上报公司,而且没有妥善处理好,工伤者投诉到市有关主管部门,有损公司形象和声誉者,甲方对乙方罚款5000元。
5、乙方工地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除承担事故的一切责任外,视事故情节轻重,甲方对乙方罚款8000~15000元。触犯安全法规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篇5
强化日常检查,二是开展大模板、脚手架工程专项整治。对大模板、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查、论证、审批和实施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存在各类安全隐患。
对全县建筑起重机械实施登记注册管理,三是开展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和安全防护用具监督管理。全面开展再用建筑起重机械(包括塔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安全检测工作,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使用。全面禁止使用和强制淘汰qtg20qtg25qtg30等型号的塔式起重机。
篇6
1 安全教育要抓住“四性”
安全教育是突出人的思想教育,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抓安全,转化到主动防安全的有效机制上来,在抓安全教育时,要抓好“四性”
1.1要抓住安全教育的预见性。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在建的施工项目,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提出大胆的设想,分析风险,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积极地进行风险控制,要有预见性防患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可能出现情况的时间和施工节点,及时制定预案,消除事故隐患苗头。
1.2要抓住安全教育的经常性。建筑施工管理一般少则几月,多则几年的时间,安全教育管理贯穿施工管理整个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一个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不能通过安排一个安全员岗位,或安排几次教育能够解决的,要加强且经理安全责任制,突出现场标准化管理,适时组织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工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所属人员掌握安全常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形成人人想安全的良好局面。
1.3要抓住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对不同施工阶段及员工思想实际进行跟踪教育,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受教育的人群,强调不同的安全事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如:在高空作时,要教育从业人员不准酒后作业,不准未系保险带作业,不准着滑底鞋子上岗等;在安全用电方面,要严禁私拉电线、乱接乱用现象。特别是冬季施工时,因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造成火灾酿成悲剧的情况。
2 安全管理要紧扣三个“抓手”
安全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如何发挥好科学管理机制的作用,提高安全管理的效能,要紧扣三个“抓手”
2.1要紧扣“规章制度”这个根本“抓手”。各类规章制度是安全的工作的根本,是安全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牢牢抓住规章制度不放松,安全工作就有规可查,有法可依,安全管理的方向就不会跑偏。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现场的管理情况,针对人、事、物、施工进度、天气等综合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针对制度,促进安全工作的落实。
2.2要紧扣检查验收这个重要“抓手”
安全检查验收是落实安全管理的重要步骤,要突出以检查验收为“抓手”,充分发挥好“检查验收”这个有力工具,利用个人对照检查,班组分析检查,安全例行检查,上级定期和随机检查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与安全管理登记检查验收相结合的手段,在施工前,对建筑施工特殊作业(吊车吊装、临时用电、高空作业)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检查是否符合施工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通过检查验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扭住隐患问题不放,做到定人、定时、定标准,及时消除事故苗头。
2.3要紧扣奖惩这个关键“抓手”
奖惩的落实是有效确保各项制度的严肃性,促进安全教育的落实,施工安全管理的正规有序的关键环节,项目负责主体要根据安全考核指标和“目标管理”机制,每季度、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评比和量化,对安全文明施工好的单位或个人的进行表扬或经济奖励,对安全隐患较多的单位或个人,组织施工安全培训班学习,或进行经济处罚。
这三个“抓手”是相互相承的,制度是确保安全施工的根本,安全检查是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奖惩兑现是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操作的有力手段。
3 安全防护要形成“二元防护体系”
安全防护体系中的“二元防护体系”是指“个体安全防护体系”和“主体安全防护体系”。它是“全员安全防护”与“主体安全防护”的有机结合,消除安全隐患盲点,实现互相补充,有利于施工安全落到实处。
3.1建立以建筑从业人员个体为主的安全护体系。主要是增强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学习,掌握安全防护技能,形成全员安全防护体系。
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安全防护技能,提高施工安全防护能力。当遇到危害其生命安全或财产损失的情况时(如:施工火灾的处理、人员受伤后急救方法等),不能因没有必备的防护技能,导致无从应对、束手无策,致使事故危害范围扩散,损失加大。要突出“个体防护能力“的提高,实现“全员防护体系”形成,增强安全管理的效能。
3.2项目管理主体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篇7
2)市政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市政工程绝大多数是露天作业,受雨雪、大风等自然环境影响严重。在施工时,如果对天气的预测准备不够,又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不良天气就会很容易给施工带来严重的破坏,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原材料的质量在施工工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在有一些厂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以次充好,而施工单位如果在采购时不慎购买了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会给工程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不良后果。
3)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最初的市政工程项目以道路为主,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少。而有些市政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效益,恶意竞争,低价中标后又分包、转包给其他施工队伍。这些施工队伍人员并不稳定,拿到工程后开始招收民工,不经过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就匆忙上岗,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再加上防护意识淡薄,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不能有效处理,最终往往造成安全事故。
2安全体系的建立
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工作环境、施工技术等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体系,来避免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单位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1组织方面
要做好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公司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安全和行业规定,内容要体现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责任人,对工程及工地安全负全责。工地现场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合各班组的技术特点,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使操作工人明白自身岗位的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做到防患于未然。
2.2技术方面
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决定了施工现场复杂,交叉施工。项目负责人要根据施工要求和进度需要,通过分析、协调,合理布置各工种各班组的人、机、物的现场工作安排,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因素(如高空作业、重型机械使用等等),建立起符合安全生产使用要求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建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对于结构较复杂、安全隐患较大的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除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说明之外,还应该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说明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要求。
3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对于防范安全事故意义重大。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该定期组织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安全防护知识,并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在一些特殊施工项目,如高空作业、深基坑及桥梁隧道工程中,要在工地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识,让施工工作人员随时注意安全,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护好自己。
3.2保证各类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安全防护设施是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的保障,如果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正常安全的使用,会给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损失。很多市政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管理不当,没有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所以安全防护设施的养护保养非常重要,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应当设立安全设施专项资金,用来购买和养护安全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设置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养护负责,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使用的大型机械较多,包括各类起重机械、土方开挖机械、混凝土运输机械等等,尤其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进行多层次立体式施工,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所以要结合施工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科学有效的对机械设备进行分配,进行资源共享。保证各机械资源的充分应用,强化机械的保养维护,出现异常及时进行修理,不能出现机械带病工作。对机械设备的零配件集中采购,保证质量,在减少使用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3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安全责任制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依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正的理念开展安全管理生产工作。强化对施工现场人、机、物的管理。将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列举出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做到安全问题层层把关、相互监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责相应的安全责任人,每个环节必须落实到人,使用签字负责制度。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加大惩处力度,除了经济处罚,还要进行通报批评,使大家引以为戒。
篇8
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他们平时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防护培训,因此在施工中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并且违规操作。在日常所见的施工工地上,我们可以看见有些工地的施工人员没有佩戴好安全帽,在高空作业中也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系好安全带,在操作中也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定来进行,一味地依照自身经验和感觉来进行施工操作。他们这种缺乏安全意识的做法是对他们自身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们家人的不负责任,往往很多家庭的悲剧由此发生。
2.项目部没有做好安全防护
项目部没有专门拨款给施工人员购买安全防护用品,在安全预防、保险、警示等方面做得不够全面。同时还有机械装置的配备上也不够安全。施工组织为了节省经费,并没给施工人员购买足够数量的安全帽、安全带、手套、防护面罩等保护工具设备,甚至有些工具还是循环利用;另外一些大型常用的机械设备没有定期维修养护,出现故障也没有及时处理,诸多方面的疏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3.施工现场存在隐患
施工现场对于施工材料的运输以及摆放问题没有提前安排好,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从而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作业现场中临边洞口没有做好防护,预留孔洞、电梯井洞、楼梯口都没有采取防护措施,通道口没有搭建防护棚。另外,地下室照明光线不足,施工重地没有标志安全指示牌等等细小方面的隐患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措施
1.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太多,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对于自身保护的意识,具备能够自保的能力。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防护讲座,对施工人员培训安全防护知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定来进行操作,并且正确佩戴好安全防护工具,避免因为人为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这一项工作政府应该配合施工单位强制执行,定时进行检查测试,对于不合格者要实施重罚。
2.定期对机械进行维修养护
近几年,建筑事故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机械和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施工人员坠落或者被砸伤的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在施工运作前要仔细检查机械的零件是否有所松动,建筑设备类似脚手架是否扎稳扎牢,一旦在这项工作上出现疏忽就会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2008年10月10日,张家店某工地由于起重机的悬臂断裂而导致相邻幼儿园的5名幼儿死亡,其事故发生的技术管理原因就是未按规定对起重机进行日常维护,缺失对关键部件的检查。希望通过加强对安全技术的管理,能够避免这些惨剧的发生。
3.施工组织做好安全防护
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利用围墙或者立网将施工场地与外界隔绝,采取全封闭防护措施,避免周围的居民以及行人受到干扰。其次,再将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三分离,做到生活和工作两不误。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雨水通道、线路架设、起重机位置选择,以及大型机械回旋半径的规划等都要做好安全预防,同时在预留孔洞、电梯口、楼梯口和通道口要采取人防措施和安全隔离。另外,30m以上的外脚手架和安全挑架要设置全封闭的立网或者防坠落的平网。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设备也要齐全,同时还要设置标准的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在意外发生时能够让施工人员紧急撤离。
4.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与我们施工作业息息相关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的摆放问题是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的一大挑战,所以要安排机械设备所处的位置,同时还要考虑机械设备回旋半径的安全防护,避免出现机械撞击施工人员的情况。而施工材料的堆放问题也要进行周密的规划,放置在较为安全的地方,如果堆放不合理可能会发生坍塌事故,严重者还会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现场管理混乱,狭小的作业空间都会导致人与机械设备的触碰,从而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分工分块地进行管理,高度整治施工现场,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到人与机械、施工环境的和谐相处,确保生产安全。
篇9
3、各项工程在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编制好专项安全防护方案,并向安全员作书面安全防护技术交底,再由安全员向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并做好交底记录入档。
4、所有从事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凡非本单位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登记批准,严禁将小孩带入施工现场。
6、施工现场不准赤脚,不准穿托鞋、高跟鞋,不准穿裙子,不准光膀子,女职工作业要将长发绑扎好后戴好安全帽。
7、工作期间不准嬉笑打闹,不准在脚手架上看书、睡觉,不准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不准乘提拦上下,不准动用非本工种的机具设备,不准由高处向下抛扔物品,不准任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不准随意在施工场所吸烟,不准洒后上岗。
8、工地办公室、库房、警卫室、职工宿舍等临时设施严禁使用电炉子、电褥子,职工宿舍不准随意安装插座。
9、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发口头及书面的整改通知书,并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安全防护的检查由项目书记牵头,安全总监、安全员、相关工长及班组长必须参加。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使用要求
(一)安全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安全帽不准斜歪倒戴,帽带要系紧。
2、安全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损伤、裂痕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更换。
(二)安全带
1、凡在2米以上高处作业(无防护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防止操作碰撞,使用3米以上绳时要加缓冲器。
2、安全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定期进行检测试验,对检测试验不合格的安全带要坚决报废,不准使用。
3、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和随意更换。
(三)安全网
1、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定期进行抽样检测试验,对检测试验不合格的安全网要坚决报废,不得使用。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1、参加施工人员是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者。施工人员进场时或进行具体操作前,须经过施工工长及安全员的安全交底。
2、凡患有禁高症人员不得参加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将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3、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必须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综合管理。
4、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其配带方法要符合要求;进入2m以上架体或施工层作业必须佩挂安全带。
5、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禁止打赤脚、穿拖鞋、硬底鞋和打赤膊施工。
6、施工人员不得任意拆除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如机械护壳、安全网、安全围栏、外架拉接点、警示信号等。如因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并在施工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7、施工人员工作前不许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嬉笑打闹。
篇10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关于实施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在岗考核和“两场联动”的通知》和综治委平安创建工作要求,实施动态考核管理,进一步强化文明施工工程,强化“1+3”安全监控体系,力争使建筑工地全部达到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有效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事件。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严格督查。为认真做好全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的组织、宣传和督查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决定成立全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2、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要紧紧围绕全县平安创建工作总体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落实措施,着力督促检查,加强平安工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全县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1)安全防护措施规范、标准。施工企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防护措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2)采用LBS无线定位管理,实施动态考核。按照省、市住建部门要求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机制,督促各方主体诚信履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是加大监管项目管理人员力度,特别是建设单位派驻的甲方代表,施工企业带班负责人、项目经理、质检员、安全员、项目总监的在岗率。
(3)建筑工地实行“1+3”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全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1+3”安全监控体系,重点做好监控重大危险源、点,并做好公示,及时清除清零。同时在项目出入口建立“1+3”监控的“八牌五图”。
(4)工地食堂和宿舍卫生安全。工地食堂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食品加工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有有效防范食物中毒的措施和应急预案。职工宿舍符合安全、消防有关要求,建立生活设施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考核制度,有专(兼)职治安、防火和卫生管理责任人。
篇11
一、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各种精、尖、钻建筑拔地而起。同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先后出台,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工地的事故发生率、人员受伤率都有了明显下降。但是,依然有些工地不按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不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不按要求投入安全资金、不按为施工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据国家安监总局调度统计:仅2011年全国就发生各类事故347728起,造成75572人死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呢,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避免这些事故发生呢?
二、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缺陷和应对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未按要求为一线工人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等,都是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的主要缺陷。另外,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安全管理不规范也间接导致现场的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1、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加大现场安全管理难度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1号令)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每5000万元施工合同额配备一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足5000万元的至少配备一名”,但许多施工工地并未按照此要求进行配备,或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使得安全管理过程不能顾及到所有安全隐患,对这些安全隐患也不可能做到时时控制,这样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是说得多,而做得少,甚至有些要求仅仅停留在会议上,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还有些施工工地存在大量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做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安全工作,但当安全与他们本职工作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忽视安全工作,甚至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针对安全管理人中配备不足的现象,首先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在开工前审核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配备专职安全员,他们是否常驻工地进行安全管理,其次施工单位要按规定配备安全员,不要认为增加安全员会加大成本,而认识到安全投入是最大的成本节约,同时质监站、安监局等政府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于安全人员配备不到位的建筑工地予以行政处理。
2、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现场安全防护和其他安全投入不够
财政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2年出台《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计提安全费用。但在资金投入过程中,有些工地并未能按比例进行投入,致使本应用于安全方面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主要表现为没有为施工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隐患未得到有效消除等。
因此,建筑单位在支付工程款时,除了把安全费用单独支付外,还应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把这笔钱投入到施工现场中,并审查安全费用是否切实可靠地使用,如果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挪作他用或克扣行为,不仅及时没收克扣的款项,还要进行追加处罚。同时政府行政部门也要定期对施工单位安全费用的使用进行监督,通过各级监督加强管控,使安全费用得到有效利用。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为现场安全隐患埋下祸根
建筑工地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没有经过系统的建筑工地安全培训,对现场的安全隐患一无所知,不能辨别现场存在的危险源,甚至有些人未经过三级教育就匆匆上岗,无法完全达到安全施工要求。如有些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部分人员不戴安全帽,当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行为进行教育时,他们不以为然,反而拿自己施工几十年未出事故做借口继续违章。
因此,建筑工地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通过安全宣传,提高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源消除安全隐患。要让施工人员清楚安全工作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而是真真切切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是真正保护自己生命、财产的一项工作。
4、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能提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局《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所需经费,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当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许多建筑工地均建立了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但我们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这些制度多流于形式,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有些工地的安全培训教育仅停留在纸上,并未教育到班组和作业人中手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安全检查,并没有真正起到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的目的。
那么,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应真正履行安全培训教育的职责,对进场施工及转岗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并在日常安全巡查、检查中对工人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再教育,对屡教不改的人员和行为可予以处罚。
5、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不能切实保护一线工人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都是工人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最后一道安全保护,如果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就起不到这层保护作用。例如,安全帽不合格,高处坠落物体时会打破安全帽伤害到工人头部,安全带不合格断裂就会导致人员坠落。
因此,建筑工地在采购安全防护用品时,不能有投机行为,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标准采购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由多人进行验收,由专人进行保管,作业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用品失效或损坏时,要及时进行更换。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任何一个人忽视安全工作,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贯穿到施工生产全过程,是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前提。参与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一线施工人员,要组织一个严密的安全组织机构,有效投入安全费用,层层监督、层层落实,一定能有效预防控制现场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工地人员、设备安全。
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12
二、 检查内容:
1. 检查了工地各个办公室、工人食宿环境的卫生清洁,物品是否摆放有序,是否存在安全消防隐患。
2. 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物品的堆放,建筑垃圾的清理进行了检查。
3. 逐层检查了各个作业面,对工人施工时的安全防护,施工机具的安全工作运行以及施工环境进行了检查。
三、 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 工地人员的工作、食宿环境较乱较差,要求每天清理,房间内不得私拉电线,不得使用电炉,烟头不得随地丢弃,注意防火、安全。
2. 天气越来越热,对工人的宿舍、食堂要定期消毒,消灭蚊蝇,防止疾病传染。
3. 工地现场的材料物品要堆放有序,不得堵塞通道,垃圾要及时打扫清理,不得私拉电线,注意用电安全。
4. 工人施工时要注意安全,必须佩戴安全帽,登高作业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龙门架不得运载人员。
5. 不得从高处向下丢弃物品,各工种施工人员要管理好自己的工具,注意配合。
6. 工地管理人员要出一期安全消防知识板报,加强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
篇13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将T梁预制场建设在路基上,在梁场前沿建设钢筋加工厂。根据标准化厂房要求,耗资100多万元请专业公司搭建了1000m2的大型钢筋加工厂,对桥梁箍筋进行车间化集中加工,并进行集中配送。项目部耗资近百万元购进钢筋数控弯曲等先进设备,配备大型门吊。场内原材料区、下料区、加工区、半成品区按流水线布置,钢筋加工图纸上墙。钢筋车间化集中加工,机械自动化加工成型,既保证了质量,也实现了精准快省工省料的目的。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供施工人员业务水平
项目部请当地公安、地方安监部门给项目部管理人员讲安全课,给爆破作业人员讲《民爆管理条例》,《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了从业人员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的认识,营造了警民携手路地共建,打造平安工地的氛围。利用多媒体对民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增强作业人员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的意识,提高了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重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针对施工队作业人员持证率不高的情况,项目部先后与遵义市技术监督局、安监局联系,积极参加项目办组织的培训,3万多元培训费用由项目部承担,使作业人员的持证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目前起重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电工、焊工、架子工都做到了持证上岗。
4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管理标准化
管理标准化就是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通过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实现工程进度合理均衡。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项目部对各类管理制度进行了清理,进一步完善了质量、安全、进度、材料等管理制度,把创建工作的要求融入到制度中去,制度的可操作性更强了,使项目部的管理行为更加科学合理。建立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任务表就是实现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还十分注重环境保护,选用荒山荒坡做弃土场,先拦后弃,在弃土场下方设置大型挡土墙,进行台阶式防护,四周挖沟排水,种草植树固土。项目部的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长江水委会、省环保厅的的表扬。
5工程项目管理成效
5.1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确保了从业人员的施工安全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项目部运用多媒体演示、现场讲解,送从业人员到安监局、技术监督局培训中心培训等多种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项目部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高速公路施工规范文件,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有了大幅提高,遵章守纪的意识得到了加强,杜绝了野蛮施工、冒险作业,提升了企业形象。另一方面,项目部投入几百万元,硬化了施工便道,搭设了高空作业平台与爬梯、主动安全防护棚,改造了临时用电路线,安装了制式配电箱,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有了保障,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项目部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的目标,安全施工跃上了新台阶。
5.2规范了施工工艺,确保了工程质量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项目部采取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严格过程管理,工程质量大幅提升,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形成了“人人重视监管,个个重视质量”的氛围。结构物的尺寸、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合格率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显著改善,工程内实外美。通过采用新的工艺,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明显提高,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延长了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规范施工工艺,严把过程管理,是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5.3发挥了集约化施工优势,提高了项目经济效益
在创建活动中,项目部实行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与碎石集中加工、构件集中预制,既保证了质量,又减少了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钢筋集中加工,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又避免了手工加工带来的浪费。车间化生产带来的集约化加工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工效。实践证明,施工标准化是从根本上和源头上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是降低工程成本,减少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