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心理健康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师心理健康管理

篇1

问卷回收后在微机上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1.32o名中小学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因常模之比较与全国常模相比,本研究的32o名中小学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比全国常模低,差异很见著(P<0.05,p<0.01),说明本研究的320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普通人群好。

2.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与中学教师相比,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上,小学教师均比中学教师低.尽管差异不显著.但也说明,相对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3.中小学男女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之比较在男女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中,除在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得分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尽管差异不显著.但从相对意义上也说明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上不如男教师好。

4.中小学不同学历的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之比较不同学历的教师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不同。其中,中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差异很显著;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而且就不同学历的教师SCL一90各因于得分的整体比较而言,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以及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

5.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与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之比较担任过班主任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在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中,除了在恐怖因子上两者得分相同,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班主任均比非班主任高,在抑郁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不明显。相对来说,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其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体上比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差。

6.不同年龄的教师SCL一90各因子分的比较

除躯体化因子的得分随年龄面增高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均有随增龄而减低的趋势。各因于分经过中间年龄组。到46岁以上年龄时又有相对增高的迹象。而且,就年龄差异的整体比较而有,在躯体化、人际敏感、偏执及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差异明显P<0.05,P<0.01.

分析讨论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国内普通人群高。这一结果了我们研究前的假设。在研究前,我们曾假设.我国中小学教师目前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工作复杂、负担重,其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比较差。但结果却正相反。本研究的结果与Honochs等人1970年的大样本研究结论一致,也与国内学者自在等的小样本研究结论一致;但与王玲及高峰等的研究结论相反。之所以如此,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首先,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以及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则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教师法》的颁布,更使教师的一些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使教师感到有法可依,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其次,可施与所选被试的地区不同有关。Horrochs等的大样本研究所选被试的地区属于何种类型,我们无法从其研究中得知,但自在等的研究所选的被试为江西、浙江等地的经济不甚发达地区,这与我们所选的被试所在地区基本一致。陕西省属全国经济欠发达省份,尽管钢川市经济发展在陕西省属中上水平,但就整体而言,它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类地区的教师的生活节奏、所面临的竞争受该类地区整体生活节奏和竞争的制约,而且这类地区的教师所面临的应激源相对较少,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王玲及高峰等的研究从反面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再次,可能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尽管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相对较低,物质生活状况较差.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使其有可能获用比其他职业更多的心理满足。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体验到痛苦烦恼;但更多的是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劳动是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相结合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教师个体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而很少受他人的影响,工作中的压抑感也就较少。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职业生活应愉快、健康、乐观.使教师不得不随时调节自己,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此外,从知识层次上讲,教师是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人,他们洞察个人和社会的能力较强,借得利用心理卫生知识去调节、调整自己的心态,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2.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就教师内部而言,不同群体的教师心理健康有差异。

①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的任务及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同造成的。例如小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师自尊的需要。中学教师面临升学率压力、中学生心理的闭锁性增强及形成逆反心理等,这就在无形中难强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很多教师为此忧心仲忡,欲罢不能,欲干无招。

(2)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这可能是传统的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女教师承受比比男教师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她们既是学校中的主体力量,又是家庭中的主妇。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使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不良症状的机会较多,心理健康状况也比男教师差。

③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我们的研究显示出中师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这是因为,我们随机抽取的几所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均为中师,教师之间不存在学历上的比较和竞争,更不会因学历层次不同而产生心理压力。故而,我们在此仅就大专与大学两个学历层次加以分析和讨论。在中学,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有教师学历不同的问题。而学校在具体分工时,往往让学历层次高的教师给重点班上课,而让学历层次低的教师给普通班上课(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不应分快、慢班,但各学校出实际上存在着这样的班)。而且直接把升学率与奖金、福利挂钩。这样,即使学历层次高的教师感到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又因升学的压力、工作负担太重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样,学历层次低的教师因为自己不能带重点班、领导不信任而产生烦恼、压抑.又在实际上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有些方面又较低的原因。从整体比较而言,大学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大专学历教师高的事实又说明.学历层次的高低确实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的高低,知识层次越高的教师,越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洞察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的较准,不易产生心理障碍,而且,即使在心理状态不佳时,他们也能相应地采取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

④担任过班主任与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但二者在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

⑤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增龄而增高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加,社会阅历的扩大、个体在思想上、行动上逐渐接近社会的要求,对人生、社会、家庭以及社会上的其他问题都能产生比较正确的看法,看到社会的光明面多于黑暗面,并逐渐认同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随着个体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完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就会产生相应的社会顺从.自觉地按照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行动,感到心安理得,而不是压抑。

25岁以下年龄组的教师刚参加工作.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模糊,心理上还未完全准备好.对教师角色的适应较差,又无教学经验,心理上难免犯怵,焦虑、恐怖等消极体验就应运而生;从社会化进程来看,此期正是个人解决婚姻问题的时期,恋爱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对人生、社会以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消极看法。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教师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尚不够高,加之许多教师在校偏僻的学校工作,虽然对配偶的文化、性情等要求较高,但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26-35岁年龄组的教师经过前一阶段的短暂适应,对教师职业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并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教师职业的情感体验,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学校中属挑大梁的人物;从社会化进程来看,此期他们的社会角色较多,具有温暖和睦的小家庭,生活比较稳定.孩子又小,不存在升学和就业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教师年富力强.志得其意;虽然学校对其委以重任,但他们感到的只是领导的器重和信任.而无工作的压力感。因此,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36一45岁年龄组的教师,虽然年富力强,但经过前一阶段的磨练.在体力和精力上已不如前一年龄段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丰富,学校往往委任重任,使他门既感到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又感到体力精力不支,身心俱疲,从社会化进程看,这一阶段的教师面临的家庭问题较多.既要赡养老人,又担心子女的升学和就业问题;既要完成沉重的工作任务,又要应付家庭中的琐碎事务,心理压力较大。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较上一阶段的教师多,心理健康水平不如上一阶段的教师;46岁以上年龄组的教师是学校中的老教师,经过前半生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经过岁月的蹉跎,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差。他们处于既想承担重任.又担心身体不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矛盾心理中;从杜会化进程来看,这是个体社会化的较高级阶段。同时人到黄昏.面临着退休,家庭、子女等一系列问题都不断地扰乱其平静的心态,尽管他们此时人在工作岗位上,但焦虑、抑郁等情绪都早已萌生。此外,更年期就处于这一阶段,更年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使他们郁闷、烦躁等。因此,这一阶段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尽管比第一阶段即青年组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高.但又次于中年阶段的教师。

结论

篇2

一、以人为本,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问卷调查显示:80%教师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它已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杀手。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对教育和教学工作退缩,不负责任;对学生态度消极、冷淡和缺乏情感;个人成就感降低,情绪上易激怒、焦虑、悲伤等等。职业倦怠不仅伤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还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防治和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仅靠教师本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和谐的教师团队,尤其是校长的工作艺术,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领导学校工作的多年经验证明,必须保护教师,使他们从文牍主义中摆脱出来。尽可能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看看书,能在果园里挖挖土,或到森林里散散步,这些都是保持教师完满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一个教师在执教20~30年之后,当他正要领悟教育真谛的时候,却感到自己精疲力竭。”这种对人性心灵的呵护与关心,充分体现了学校人本管理的实质,是值得我们校长借鉴的。

因此,学校管理创新应该以人为本,把严格的管理转化成对教师的理解和信任,把过分的控制变为更多的交流和对话,把更多的自交给教师。让教师在执教生涯里,始终充满活力,精力充沛,远离职业倦怠。这不仅是教师之大幸,也是学生之大幸,更是教育之大幸。

二、尊重个性,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

创新学校管理必须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个性教师团队为基础。教师没有了个性,学校也就失去了特色与创新。

学校领导应该是一个掌舵者,具备高屋建瓴式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艺术。不仅要关注教师专业技能的素养,还要研究和发现每个教师的天赋、素质以及兴趣和爱好,努力创造条件让其彰显个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的掌舵式的管理,会激发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内心潜能,形成温馨、和谐的阳光校园。

三、数管齐下,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一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数管齐下,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形成良好组织氛围

创新学校管理,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上下级、同事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营造优美的人文环境,创设育人情景,多与他们沟通交流。通过咨询、倾吐、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2.强化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培训是教师心灵的“加油站”。培训机构应该重视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唤醒老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正确看待考试,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正确处理好与同事、家长的关系,以平常心看天下,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耐压能力;激励青年教师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充满青春活力,多一点人情味,拥有健康、快乐的阳光心态。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应该协助教师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获得家人支持,营造温馨家园

家庭和谐会促使教师的潜能不断开发,在亲人的爱中,教师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教育创新的火花会不断闪烁。学校领导可安排教师家属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如联谊会、座谈会……让他们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主动承担家务,减轻教师的负担,为其分忧解愁。使教师既感受到组织的支持和关怀,又在家里亲人的抚慰下,平稳渡过心理危机期,重新找回阳光健康的心理。

(2)赢得学生好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融洽的师生情谊中,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以全面发展为真谛,以爱心为坐标,怡养童心;以情感为主线,培植性情,完美人格;以活动为载体,用美好的事物熏陶学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用父母之爱、恩师之德、慈善之心感染学生,捕捉学生创新萌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点燃学生创新之火,教师也获得成就感。

(3)争取家长的信任,营造社会氛围

教师的工作如果得到家长的认可和信任,教育就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合力,学校管理创新工作就会如虎添翼,大踏步地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师的心情会更愉悦,教育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事实证明: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因此,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创新学校管理思路,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文涛.《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彭德华,朱雪峰.《学校管理心理学》.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4]蔡守龙.《创新:一个需要突破的新课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3年第7期.

篇3

一、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现状分析

多数研究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特殊教育教师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25.6%。特殊教育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都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61.3%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5.6%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重度以上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源自于学生管理。高校权威专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CAS)对山东省17个地市40所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教中心385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性别、类别、学历对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影响。

二、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表现的四个方面

第一、特殊教育教师存在较明显的心理、生理症状。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面过窄导致的心理失衡和适应不良。教师的合群需要与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教师产生一种自卑感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隔离感。

第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较少,经常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且对教学工作逐渐失去热情。

第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表现为中等强度,且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担任弱智儿童教师的职业倦怠要比盲童、聋童的教师严重。

我校是一所培智类的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学生残疾程度严重,自闭症儿童占到学生的30%,情绪行为问题突出,教育难度大。教师平均年龄43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均欠佳。因此做好教师心理调适,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心理服务技能,建设规范化的特殊儿童心理干预体系,对教师做好情绪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校非常重视和一直在做的工作,在这里与特教管理者分享。

一、环境怡情,文化养心,为心理教育营造大氛围

学校的环境文化以特需儿童的康复以及生存需求为目标,创建以森林、海洋、花海为特色的主题康健长廊,怡情养心,寓教于景。学校修建了“仁者庭”,修心性、怡性情,感受自然与创意之美、环保与艺术之魅;搭建了“爱之苑”,感受沙疗之效、攀岩之趣、饲养之乐。增设配备,使校园文化处处都是有趣的“课堂”,寓玩耍中实现康教的目的。创建了心理评估室、心理疗愈室等专业处室。购置了心理综合评估仪、注意力训练仪、沙盘等专业器具,为心理教育营造了专业、优美、先进的硬件条件。

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增强队伍软实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员工对于单位的归属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要靠管理、靠制度去实现。为了让每位教师对学校信任,对工作有安全感,我们在管理上通过营造民主氛围、客观评价、合理安排和人性化组织,努力实现学校干部群众间的和谐气氛。

1.完善管理网络化结构和教师竞争上岗制度

增设校内管理岗位。将教师按照合作需求组建项目团队。完善原有的层级网格化管理结构,使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管理,激发教师潜力和积极向上的风气,使教师真正与学校同发展、共成长。

2.强化两个队伍建设

坚持干部全面素养提升工程,达到人人有专長、分管工作有特色的品牌目标,培养管理、业务皆强的干部队伍。以学校的名师工作室、项目团队的创建和培养为着力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训工作。

3.拓展校务公开使教师评价全面科学有依据

绩效工资方案不断完善,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人事安排、工作量调整、课程改革项目管理等渠道,全面实现人尽其事、各得其所。通过“教代会”,落实好绩效工资方案的调整,使其适应和促进学校发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三、课程介入,提升素养,为心理教育搭建大舞台

课程是落实教育教学的载体,课堂是做好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深谙此理,多年来坚持全面启动心理课程研究,援引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驻校办公,探讨普适性的心理游戏开发及实践,心理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结对服务,整体搭建心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心理康复的同时提升教师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和个人成长。

四、全员参与,专业引领,构建心理教育培训模式

目前,学校拥有2名硕士学历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名国家级心理辅导员。也有不少教师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系统的心理教育技能培训。教师的心理教育综合素养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学校加大投入,为教师搭建培训学习的平台,定期心理疏导,聆听专家讲座,教师自由组合,学校有心搭桥。学校还请专业咨询师每周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感受团体支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开展系统技术培训,增强专业技能。我校与专业心理咨询研究所合作,常年坚持系统专业的对全体教师开展绘画疗愈、游戏疗愈等心理学专业培训。还包括学校心理学骨干教师团体的建设与发展和个案的会诊以及教师的减压讲座,达到了促进教师个人心灵成长的目的。

援引高校专业支持,对学校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与提炼,结合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和教育理念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理论规范要求的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模式。

五、师德工会活动使校园变乐园,工作成乐趣

活动是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心理教育方式。学校利用师德教育活动、工会活动,增强凝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队伍活力,倾力打造“乐业善思、充满活力、身心双修、德能双馨”的智慧型阳光教师团队。

例如,“我的特教日记”记载着特教真善美的师爱故事;每年的仁爱阳光教师评选,弘扬崇德向善的师德风尚;特教最美瞬间,抓取师生交流的温暖画面;“仁爱如歌”画册,记载着爱的箴言,吟唱着教育的智慧。

篇4

专家告诉我们不要用原来传统教育的眼光看学生,我们应该跟着时代的步伐、教育的发展,换一种眼观看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生优育的情况下出生长大,优越的生活条件,来自各种亲人的爱,让一孩化的教育现状发生了改变。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我们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年代过去了,我们应该转变理念从尊重和赏识教育入手,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接纳你,相信你,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教,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教育效果才会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剩过许多教育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发展,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丰厚的学科知识、健康乐观的心态、品顺温和的语言、文中坚定的行为、善解人意的性格等无一不对学生有影响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都是形成学生眼中教师亲和力的必不可少的构件。所以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或者是少先队工作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管理班级如同我管理班主任一样,我要想办法如何营造一种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和动力的团队,让老师们感到在这个团队中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当下主要任务。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有很多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我们从事这一学科教育的同志也往往轻视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通过老师的讲授使我清楚的认识到: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实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也许才是教育的真谛!

篇5

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一群有着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禀赋、能力,不同气质、性格,不同意志情感,不同思想行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好奇性,又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些使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因此,在一部分教师中很容易产生“教育难搞,学生难教”的紧张心情。教师职业自身的高要求性,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

2.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加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之风的蔚然兴起,也要求教师变革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

3.教师的心理安全感不足,福利待遇缺乏保障。不少农村教师的工资拖欠严重,有的城市学校也有不能全额发放的现象。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不尽如人意”。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新的竞聘制度带来岗位竞争日益激烈,使不少处于弱势的教师不适应,长期处于难以摆脱的、甚至时时被强化的心理压力之中。

4.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适应。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已进入全面改革: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不少教师由于教学技能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在不同程度上一时难以适应,因而心理的焦虑、困惑日益增多;另一方面,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成绩取报酬等,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此外,有位老师认为,近年来不断课改和更新教材,部分老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不懂电脑、不懂外语的老师难以适应,就会积压心理疾患。

5.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与心理问题排解。疏导渠道的缺乏。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而爆发。?另外,在教师这个职业里,女性已顶“大半边天”,在城市中的学校里女教师的比例已达60%,而农村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女教师一身兼任多个社会角色,是教师,还是母亲、妻子、女儿,女教师大多承受着来自工作、家庭的双重重担,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身心之累。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节与改善

1.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

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此,许多心理学专家呼吁,应开设针对教师职业心理的培训课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海飞在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就曾提出中学教师不但要接受心理培训,还要定期考试,持“心理健康证”上岗,“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2011年以来,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学校相继为教师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聘请高校教授、心理咨询专家做顾问,或从在职教师中挑选具有专业学历和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兼职心理医生,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接待心理咨询等,为老师排解心理压力,但许多受访教师认为,心理咨询效果有限。全国政协委员张皎认为,“单纯依靠心理咨询还不够,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标本兼治,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

2.减轻教师过重的压力

应试教育在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心理压力。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冯增俊认为,重新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和继续教育内容。关键还是要从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们找回职业幸福感,关心教师生活,树立民主平等观念,注重感情投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都不失为好的着力点。置身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中,教师才会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

3.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

首先,教师应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纯洁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等心理素质。教师面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能够克服,对突发事件能够冷静、沉着地思考,客观公正地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是衡量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教师纯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心理基础。教师的情绪能直接感染学生,较强的综合能力是教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这些能力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

篇6

国内外的许多统计数据表明,当今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不容乐观。压力大是病根,据分析,教师群体的心理压力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1.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地引进竞争机制,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竞争上岗、绩效工资的实行,还有一些学校每月的班主任量化评比公布名次、班级卫生情况张榜、暴光台等对我们的教师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学校必须围绕升学的指挥棒转——强调升学率、合格率、平均分,期末变相的排名次等。“我该怎么办,我什么方法都用尽了,可一个单元考下来还是有二十几个学生不及格,95%合格率怎么能达到?我晚上睡不着觉啊,求求学校领导下学期不要再让我上毕业班了……”这是一位任教十几年的老教师说的话。是啊,虽然大家承认实施素质教育好,应试教育它违背了教育方针,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但结果呢?还得追求升学率,这是不争的事实。

2.现代社会教师不能再像旧时那样师道尊严了,也不能再捧出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了,他们必须是愉快性教学,鼓励性、合作性教学,“蹲下来”和学生对话,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多种原因不好教,加之有的家长不配合,只看分数、不问其他,造成有的特殊学生教师甚至是哄着学,否则,祖国的花朵成绩不好,又是园丁的责任,教师心理怎么会没有压力呢?我校一教师义务辅导一成绩很差的学生,每天放学后都留下来辅导,但结果是该生成绩还是上不去,家长不理解、不领情,居然向学校领导反映,老师每天留学生、作业太多,要求换老师……

篇7

在这种对心理健康做出认识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调查,其结果令人担忧。如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中小学教师有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该报告是对辽宁14个城市167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调查后做出的。检测发现51.123%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15%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项研究从教师心理问题的构成方面,指出了中小学教师排在前五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症状、敌对情绪、抑郁心理、偏执人格和人际关系障碍等。

通过以上的研究活动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对中小学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关注日常的教育新闻报道,也可以从诸多的事件中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一个感性的认识。如各种校园暴力事件的始作俑者往往正是肩负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各类教师,因此也就有了诸如“禽兽教师”、“变态教师”之说。如此的“禽兽教师”“变态教师”虽然只是少数,然而其暴露出来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二、问题思考: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教师作为人类精神的培育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其自身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果不言而喻。一方面,从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的底限来看,个别的“禽兽教师”和“变态教师”为了实现其个人的非正当目的,把学生当成是其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此时的学生在其眼中已经不再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只是一个个任其玩弄的木偶,此时的教育活动也只是摧残和伤害的代名词而已。教师这个职业在这里已经成了被亵渎的对象,这些所谓的教师已经成为了“戴着眼镜的白眼狼”。另一方面,从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的追求来看,教学既是一项科学性的活动,又是艺术性的活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化应该是一个优秀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教学的完美和艺术化对教师的心理品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特定的心理品质,才能真正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摆脱教书匠的命运,才能真正地在自己的岗位中体验到教学生命所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快乐。试想,一个缺乏同情心和公正心的教师如何能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关注班级的弱势学生群体?一个缺乏爱心的教师如何能够在其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呢?

因此,为了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免受伤害,为了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名师所带给自己成长的帮助,解决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简单的检索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相关论文相当丰富,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如何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如有的研究者认为需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列出了十种具体的措施: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供教师不良情绪的宣泄场所、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开展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加强心理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学会自我调试、给教师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等。有的研究者从社会调适、自我调适和学校管理部门调适三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需要自己学会自我调节,注重从热爱生活、悦纳现实,乐于交往、悦纳他人,自爱自信、悦纳自我三个角度做出阐述。药方开了很多,服用此药也确实在实践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药方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大部分都是针对教师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之后进而提出改进的策略,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都只是在亡羊补牢。

虽然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是在教育活动这个特殊的活动领域内,这句话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或者说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亡羊补牢,其实已晚。因为一旦教师出现了心理问题并进而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这种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任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造成的伤害,将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磨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实现其目的,而更需要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这里,可以从教师准入制度开始,通过严把教师准入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关,争取在教师资格证书发放和教师人事录用这两个环节里利用严格的检测手段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程度,使那些真正符合教师心理品质资格的人进入教育行业中,同时也不让一个心理品质不合格者流进教师的群体,这样才能从源头保证教师人群的心理健康。

三、对策建议:严把教师准入中的心理健康关

利用教师准入制度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严把教师准入中的心理品质关,也就是意味着将教师的心理品质作为一项考核内容纳入到教师准入过程的考核范围中来。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与确认的过程中做好教师的心理品质考核,确定只对那些心理品质符合教师要求的人员发放证书。其次在今日教师全员实行聘任制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在拟录用人员的时候也需要考察应聘教师的心理品质,确保录用到心理品质健全的人进入教育领域。只有通过这样对于教师心理品质的双重考核,才能保障每一个进入教育领域的教师都具有优秀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

1 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严把心理品质关

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自1993年的《教师法》第十条第一次明确提出,后来经过试点和经验积累,于2001年正式在全国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改变了以往有了知识就可以做老师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随着教育的变革以及对教师素质的日益提高,原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对教师的要求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已经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主要是建立在“教学的科学性”的假设基础之上,认为教学是一项科学性的活动,

因此,教师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就能够很好地胜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进行教师资格认证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也只是申请者外在的硬性条件,如相应的学历、知识和技能等,而缺少对合格教师所应具有的内在心理品质的关注。如现有的《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确认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并以此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教师标准的主要依据。

这种知识本位的教师资格考核方式在今天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目标之下已经难以适应。因为对于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仅有相应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活动说到底还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实践性的智慧才是决定一个教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有学者指出在衡量教师职业标准中应该采用实践思维的取向,认为“必须在评价的指标中引入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一思想与我们今天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关注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一致的。而考察一个教师的实践能力,显然需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因为没有合适的心理品质的参与,教学生命至多也就是一堆堆枯燥的技能技巧的衔接和展示而已。教学的生命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殷切关注,对教学工作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唯此,教师才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放光彩。

在这个意义上,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在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造成的负面伤害,同时更为重要的,通过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真正的实现让那些适合从事教育工作,并且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进入教育领域,这既是提升教师教学生命质量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2 教师招聘任用过程中严把心理健康关

教师聘任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自2005年推行以来,改变了教师铁饭碗和包分配的传统观念,极大地活跃了教师在行业中的合理流动,促进了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伴随着这一制度的实行,对于教师的考核也就由传统的一重考核(只注重教师的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的考核)变成了双重考核(既关注教师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的考核,也关注教师招聘任用过程中的考核)。这就是从教师准入过程中对于准教师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教师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更多的考察和关注的是教师静态层面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结构,那么在教师招聘和任用环节中则可以说是更为关注教师动态层面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智慧,后者可以成为前者在考核教师方面的有效补充。招聘环节虽然也关注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但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智慧的掌握。同时也由于招聘环节相比起资格证书发放过程来说更易于实施和控制,并且采用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因此也能够更全面地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基于此,通过招聘环节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就理所应当是考核应聘者的一个主要内容。

篇8

作为中国高校培养高端人才和自主创新的精英主体,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简单的个人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职能能否更好发挥的问题。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着自身专业发展、教学、科研、自主创新等普遍繁重的工作任务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心理健康的“高危群体”。有专家指出,“当前部分高校教师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就会降低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甚至是处于职业倦怠状况。”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意味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达到了严重的地步,必须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近些年来,针对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提出了不少,但是,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是教师个人的因素还是社会的因素?有无解决的途径?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校教师总体压力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中感受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的共占70.34%,而31~40岁年龄段压力感受高于其他年龄段,是因为这一年龄段在高校教师骨干队伍中占据较大比例,他们要承担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甚至管理工作任务,面临个人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的竞争及家庭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长期压力下的各种生理疾病、职业不适应、职业角色冲突、神经症等方面,而长期承受过强的职业压力是导致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作为中国精英群体的高校教师普遍对自己寄予过高的期望,具有强烈的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愿望,希望自己的社会影响最大化,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受到诸多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这一发展性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改革普遍提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却忽视了对教师地位的肯定和改善,因此高校教师的成就认可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更难充分满足。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社会转型使得原先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在建立。而这些给教师心理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使高校教师产生了诸多的心理困扰和迷惑;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冲突的加剧、文化思想的急剧变迁也使教师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的复杂性,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异。教师的生活一向被冠以“清贫”,特别是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师的利益回报率并不高。低微的工资、飞涨的物价、清贫的生活、较高的学历、过高的期望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高消费的诱惑、观念改变带来的困惑都会使教师心情浮躁,更会对生活产生焦虑、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

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过高期望,也加重教师的心理负担——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教学科研压力是教师强大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来源。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高度发展,教育行业的“弱势化”也使教师权威优势日渐失落。再加上教师群体在人格上具有理想主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和社会尊重的需求都较强,有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当所有这些主、客观因素汇集到一起,势必会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过大,“职业倦怠”、“职业枯竭”、主观幸福感低、心理健康状况差。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势必使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不仅损害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也会对学生的高等教育和成长造成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全发展。因此,教师心理健康已经到了非改善不可的地步了。

二、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有效应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除在社会宏观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关键是在社会、高校和高校教师个人层面上,综合各种策略,切实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

(一)社会宏观层面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社会各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高校教师的劳动、树立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满足其作为普通人基本需要,实现同工同酬的人事制度,合理体现其劳动价值;同时社会各界要关心、配合教师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消极情感和行为的产生。

(二)学校微观层面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软条件,在管理上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在交流上,学校领导应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与联系,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建立良好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上,尊重教师渴望了解新知识的愿望,使教师都有学术交流和专业学习的机会;在制度上,引进合理、公平的竞争机制,实现同工同酬,积极激发教师的进取心。二是硬条件,尽可能地为教师创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高校教师个人层面提高自身应对压力的技能

(1)提高教师的压力应对技巧是以个人层面为切入点,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实用的方法有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反思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放松训练是降低教师心理压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自我管理等缓解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 而时间管理技巧可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对压力源的认识和态度做出心理调整;反思也是一个应对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过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作息有规律、健康的休闲方式、运动、锻炼、培育其它兴趣爱好、宣泄、倾诉。

(2)将自己融于到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对上,可以理解领导工作;对同事,可以经常沟通。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要怀有一颗感恩和欣赏的心。

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通过对经济社会、教育系统等的分析,寻求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隐患的源头,但如何从这些方面着手,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方针、方案来保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我们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本文也仅仅以较为肤浅的角度去呼吁注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希望能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9

一、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在我国已经进入科教兴国时期的今天,小学生作为振兴民族和发展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时期,他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尚未定型,会产生很多问题,稍有不慎,他们的健康成长就不能得到保障,例如,在小学期间,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会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即使发现并着手解决,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发现的时候已经难以治愈。这些问题虽然不会危及他们的生命,但是对他们的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难以弥补的,而且,它们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纪律和家庭的和睦,甚至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如近几年时常发生的中小学生因病态心理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误,甚至导致了犯罪的现象,如果在小学期间,赶在小学生心理尚未定型时进行矫正和治疗,这些问题很可能会被避免。所以,在小学教育期间,构建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显得异常迫切和必要。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就在一些学校进行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并构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渐渐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

(1)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始终没有落到实处,许多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人员和设备之后却从未做过实际工作,也没有为学生解决过实际问题。

(2)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达不到实际要求,由于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工作人员耐心与学生沟通并逐步引导,其中需要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配备的工作人员远远达不到标准,这不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还有可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3)许多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后,却只是把它作为了应付差事的形式,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既不利于小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又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达到设立这些课程的最初目的。

(4)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以便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可以降低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机率。

三、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通过心理普查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小学生很少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不大可能会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咨询,所以心理咨询室应该定期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普查,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并据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对象时就及时展开进一步的调查,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心理剧表演、心理主题班会、赏析心理健康电影等等,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小学生与其他年龄层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教育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地帮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心理教育研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由于小学生在各方面都尚未定型,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困难,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整合模式

在一个人的受教育时期,尤其是小学时期,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它们对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就必须把家庭和学校的功能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1)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学校可以在内部开设家长学校,举行一些专业讲座,使家长能够利用有效手段促进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孩子上学后的教育就完全由学校来完成,这样是十分危险的。而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既是给了家长与学校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能够增加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在孩子的教育和家庭关系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2)建立校访和家访的模式。家访就不用说了,是一种实施已久的联系方式,主要是方便老师及学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表现情况。校访,顾名思义,就是家长到学校去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子女所在学校和任教老师的情况。这两种方式让学校和家庭因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紧紧团结起来,并为同一目的而努力。另外,为了方便家校交流,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如网络、通讯等方式,保持联系。

四、结束语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未来,所以,这一问题应该也必须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联合起来将它解决,为祖国搏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张馨尹,蒋升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构建[J].科学咨询,2007,(6)

篇10

在北京,上海,广东,杭州等地,一些教科所、科研机构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通过对本地的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发现,有近半数的教师患有各种心理障碍症,轻者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重者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许多教师体罚学生,致使学生受到严重心理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从这许多案例中,作为教师个体都表现出了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在出现了与教师正常的教育行为相异的表现时,在心理上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近年来,据专家研究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甚至在全国各地已发生了很多教师因不堪心理压力而自杀的事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如何为教师构建一片和谐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二、教师心理失衡的归因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压力、冲击有关,与社会、家庭、学校对考试升学率的片面重视以及有关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有关,还与日益增加的教育教学负担有关,也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相关。另外,从教师主观方面有其人格特征、自我认识以及成长经历等因素;客观方面有家庭、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工作繁重回报相对较低,工作环境不理想,扮演的角色冲突等因素;综合方面有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贫富差距的增大和教师经济收入偏低而引发的不公平感,社会提供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对本职工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冲突,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和教师教育上的“有心无力”的无奈情绪等因素。

三、构建教师和谐精神家园,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1、构建教师和谐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联系着众多的社会因素。首先,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心理和谐健康的公民。因为个人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的软环境。其次,教师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构建教师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也符合师德建设的要求。第四,构建和谐的教师精神家园,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在相互交流中最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构建教师健康和谐精神家园的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的开拓者。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怎样才能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其构建一片和谐的精神家园呢?

(1)端正认知,建立正确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要面对例如学生、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以至整个社会的检查和监督。所有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这无形中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个体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来应对外界因素对自己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调节情绪,合理宣泄心理压力

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着教师的精神生活,心理压力的剧增与疏导渠道欠畅通,常常会导致许多与情绪有关的疾病,作为教师,在喧嚣的尘世与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运用诸如精神法、合理宣泄法、认识调适法等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另外,也可以用一些自然的调节手段,如大笑、散步、洗温水浴、运动和深呼吸等来调节紧张情绪。通过合理宣泄,释放心理压力,以达到心理解脱与平衡。

(3)善于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篇11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09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均比较突出,班级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观察,早发现、早引导,及时地调整问题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理智健康的选择人生之路。但是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一、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班级不仅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集体,还是学生生活的集体,班主任就像是一位大家庭的家长。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石。在这个大家庭中,要遵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重视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做到尊重需要,和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很融洽。因为尊重学生,会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也就让学生对班主任、班级有了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种心理动机之下,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一旦学生有了思想问题甚至是解不开的情结,在尊重班主任、敬爱班主任的心理动机之下,就会愿意接受班主任教师的劝慰,打开自己的心结,乐于沟通,学生也会在班主任教师的关爱之下,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健康的危机。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尤其是班级里的所谓“后进生”,更应该得到班主任教师的尊重。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职责,更多的应该是找出问题的原因,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帮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和问题家庭有关,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者是父母的疏于管理等,因此还要与学生的家长经常联系,尽量地弥补原来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让孩子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师,而班主任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爱这样的学生,只有教师理解了学生,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学生才会理解教师,这样才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又牢固的师生关系,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即和谐的教育。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有自我价值展示的机会和愿望呢?建立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非常重要。

所谓的民主型的班级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富有民主生活机制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提升班级集体的精神生活质量。建立这种开放的活动机制,需要班主任首先要相信学生,并且要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当然,活动的组织仍然是要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尤其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活动内容。还要与学校的整体安排协调一致,只不过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德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兼顾班级的文化特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积极地设计还要主动的参与。在班级文化中也可以结合社会、学校以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堂与课间。比如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拟定班级的班训,设计班级文化角,安排每周一次的班级黑板报等,全方位优化社会、家庭以及生活的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内容上有所增加,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会是一句空话。这里所说的班级活动,主要是指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课内外教育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现在的学生生活几乎被学习成绩填满,所以体育课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班级管理的健康教育之所以要把班级教育活动作为其实施的途径,也是有原因的。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因为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维果斯基曾指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从实践层面来说,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为学生接触自然、走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而且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这种课外的教育活动比书本知识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独立发现和独立探索,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自然、对世界的热爱之情。试想,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又热爱自然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不寄厚望呢?

因此,班级管理要注意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现代班级管理应强调“要遵循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心理规律,管理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 所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科学地优化人、物、事、时间、空间等管理要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进而发挥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最后,借用朱丽芳的《班级管理,以“心”为重》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和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从需要层次理论透视学校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办学与管理),2006(15):39-41

篇12

Education Management Subjective Theory

――Survey and Analysis Which Takes B Middle School as the Case

AN Fangq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Education Management subjective theory is the science of criticism to education management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people's ideas, values, habits and beliefs i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value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m, to explore one's inner morality. On the analysis of subj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B viewpoint, both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subjective factor, the advantage of people's moral and ethical concerns, and have to rely on subjective preferences to make decisions drawbacks. Therefore, it should absorb and integrate theory of value theory and other theories director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grasp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trend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management subjective theo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se study

1 教育管理主观论及其主要观点

1.1 教育管理主观论的产生

教育管理主观论的产生晚于教育管理科学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并在随后的20多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由“教育管理理论运动”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管理理论观遭遇到了教育组织管理主观论学者和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的严厉批评。

1.2 教育管理主观论对科学论的批判

教育管理科学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教育管理主观论的主要批判对象。首先,教育管理科学论依靠假设―演绎机制来说明教育管理科学论的客观性的依据不足,并且认为其是最好的理论范式与其科学至上的倾向相悖。其次,教育管理科学论断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本质上是相同的,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提供榜样的观点也是没有可靠的根据的。

1.3 教育管理主观论的主要观点

教育组织管理主观论认为,与其把教育管理理论看成是由管理科学家们建立起来的用来解释管理行为和探寻管理规律的理性大厦,倒不如将它看成是一套用来理解人们的现实管理世界及其自身行为的意义。教育组织管理主观论最重要的理论家是格林菲德(Greenfield,T. B.),他认为教育管理理论“就是用来洞察、理解人们行为的一套套意义”,这种理论既不是单一的、统一的,也不是神圣和高不可攀的,而是五花八门和紧贴学校日常管理生活的,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导引人们如此思、如此言、如此行的内在力量和信念。①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观论分析

2.1 重视主观因素作用的发挥

在调查的B中学我们了解到,自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B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以前的教学改革实践中,B中学就已经提出要“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②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提到重要的工作内容中。在之后的探索中,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关注逐渐融入到了学校特色文化的生成中。由于B中学的管理者意识到人的意图、价值、习惯和信念是构成组织管理的重要因素。他们不是把学校的管理作为简单的自然客体,独立于自身的行为、情感和目的的真实存在。③B中学的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体现了学校是被人所创造的和发明的社会现实的观点。

2.2 关注人的道德伦理

B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出发点一直都是学生,重视学生心灵的健康与成长。首先,B中学的生源素质相对其他中学而言比较低,有的学生是因为考试失利而进到该中学的,而有的学生则是学业成绩一向不好,因而,大多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对消极。其次,根据学校老师反映B中学的学生还面临同伴交往、早恋等问题,尤其是女生,容易掉入青春期早恋的矛盾漩涡里,对自身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再次,学校专业心理老师调查发现学生有着开放的性态度和错误的性认知,比如学校中初中低年级学生在课间班级中的公开场合有“性话题”甚至是“性”行为,或者是某些语言往往都和“性”或“青春期敏感问题”沾边,因而需要开展有关性知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健康的青春期性观念。由此可以看出,B中学管理者是以一种文学艺术的方式把握着教育管理世界,关注的是美丑、善恶、与人的道德伦理关系,通过形象的形式表达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④

2.3 以主观偏好做出决策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B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心理健康教师身份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实践工作中微妙情形。作为B中学心理活动组织的主要执行者,心理咨询室H老师有着双重的身份――科研主任和心理课任课教师,这样的混合角色让H老师感到很多无奈。从学校中行政级别的角度来讲,心理教师是比教研组组长低一级的,没有权力要求教研组组长做事情。由于这种情况并没有或者说还没有对实际工作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校领导对这种情况只是表示无奈,但没有认为这是很严重的一件组织管理上的问题,也没有要改变这种情况的强烈意图。正如教育管理主观论的观点,所有的观察都涉及一定程度的解释,没有客观的理论选择,⑤管理者自身的趣味、价值、主观偏爱等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者的选择。

3 教育管理主观论在应用中的借鉴与完善

3.1 科学地把握道德价值

与教育管理价值论相比,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在主观论思想的影响下,有认为价值完全异于事实且价值只适宜理解的倾向。在B中学心理活动组织的开展中,单一的组织关系使得活动的开展缺乏监督和反馈,H老师的工作以及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于各项心理活动的落实情况缺乏客观有力的评价机制,组织成员都以专业来判断人的能力,其他教师认为只有H老师是心理学专业,因此不会轻易对他产生质疑,而H老师在落实类似征文这样的活动时,也会因为是语文老师的专业,从而找到语文教研组组长开展征文活动。在此,可以借鉴与教育管理主观论之后产生的教育管理价值论的观点,知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育管理价值论认为价值正如事实一样,同样可以科学地把握和研究。⑥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制定相应的科学评价模式与方法。

3.2 整体审视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教育管理主观论认为,所有的观察都涉及一定程度的解释,解释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通过特定的理论透镜查看现象的行为,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的理论选择。从B中学心理活动组织发展的历程中,心理活动组织人员结构基本成直线型上传下达,特别是心理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几乎没有联系。B中学心理活动虽然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提升,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效果不甚明显,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组织关系单一。教育管理整合论倡导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统一,强调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建立一种更富成效的关系,反对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做简单的二元区分,呼吁从一元的、整体的观点审视他们的关系。⑦

3.3 注重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

21世纪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五个基本趋势,即教育管理学理论将从单一简化体系走向多元综合模式,将从以“管”为中心的研究走向以“理”为中心的阐释,将从物化、被动、惟利是图的人的假设走向现实的互主体的人的假设,将从描述解释取向走向批判反思,将从效率理性追求走向价值伦理表达。B中学的管理者如果能够深刻把握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而不是拘泥于某种教育管理理论,采用多元综合的模式,以更加具有包容性、灵活性和温和性的理论,来解决日趋复杂的管理实践问题。与此同时,那种以对话文化行动理论为原则根据的,以“理”为中心的管理学理论,⑧应该受到越来越收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的重视。

注释

① 张新平.格林菲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② 罗立新.建设学生组织,实现比优乐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③ 张新平.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50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④ 张新平.关于组织管理的理论与范式的思考[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

⑤ 张新平.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

篇13

一、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正常、情绪正常、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等几方面。教师的劳动是教师以其德、识、才、学作用于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积极、欢乐的情绪,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做情感的主人;统一、协调的行为,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自尊、自爱、尊重他人,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反应及时、敏捷。而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更加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交流,同时更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同。正因为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超出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教师必须承受来自社会、家长、学生以及教师行为和角色矛盾等方面的沉重的心理压力。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成长的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产生的一种高级需要,既有认知需要也有情感需要,其最高境界就是自我实现,是自我价值的尊重与承认,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在社会行动的职业行为中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的过程。教师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部条件的保障实现职业理想,满足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现实中教师的成长需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合理的满足,多元化的教育思潮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和体制的多变,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要扮演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检查、对付考试,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现出:职业满意度低;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社会适应不良;焦虑不安或压抑等消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上长期严重的不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神经生理机制、内分泌机制等损伤机体的功能,导致身心耗竭,生理异常甚至病态,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等等,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生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语言,设计教学环节;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在不知不觉中观察模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心理诉求,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们也会自私、偏激,忘记了做人的坦诚与大度。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四、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一)教师应重视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欲望有五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欲望是自我实现。为此教师应该重视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1.归位自己的职业。一个教师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激情,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悦纳自己的一切,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2.加强身心健康防卫。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全方位地保健自己,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人际关系的改善、愉悦的心情。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做自我情绪的主人。

3.养成良好的性格。教师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自信心、认真负责的态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精神。豁达干练的教师使学生学会果断、大度地处理一些事情;热情、大方的教师使学生学会合作与助人;勇敢、坚毅的教师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克服成长中的困难。

4.发扬气质的积极面。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和动力特征,每一类型的气质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在教育教学中,胆汁质的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自信和热情,用自己的坦诚影响学生,但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多血质的教师应用自己开朗的性格感染学生,让学生乐观地对待人生,但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喜怒无常;粘液质的教师应让学生感受踏实稳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但要注意辩证地看待事物,不可过分死板固执;抑郁质的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细腻深沉的情感,但要注意把握细致的程度。

(二)学校提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条件

1.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性、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等等。

2.满足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学校管理者应尽量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协调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民主管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提供开放成长的空间。构建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对不同需求的教师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分层管理,整体推进;分别深入,重点培养;利用资源,内练外培等,为教师创设成长的空间。

(三)社会营造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要适当,让家长、社会正确认识子女成才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并在经济待遇、政治地位上要加大落实力度,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刘晓明,孙文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