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艺术与审美的意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美术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形式的新颖性、色彩的鲜明性。孩子们观察更多的是凭直觉、心灵感悟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感受来认识世界,他们表现的不是准确的比例和结构,而是表现观察对象的神情和自己拟人化的想象。正是由于美术的突出优点,美术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
二、道德建设在美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三、在美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身临其境,在情感体验中渗透德育
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
案例:在人美版《艳丽的大公鸡》一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森林里进行选美比赛,大公鸡和孔雀都参加了这此选美比赛,结果身着暗灰色的公鸡落选了,而色彩鲜艳的孔雀获胜了。接着教师让孩子们谈谈公鸡的体会,当孩子们说出,如果我是公鸡绝不放弃时,就提出让孩子们做设计师开动脑筋给这只大公鸡进行改造设计,让公鸡胜过孔雀。于是孩子们就总结出了好多改造公鸡的方法,最后帮公鸡达成了愿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2、张开童眸,在欣赏中渗透德育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
案例:如在《艺术家的故事》这一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欣赏世界名画。当出示凡高的《向日葵》时,学生们都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也能画出来。而实则凡高采用简化的手法描绘向日葵,使画面富于平面感,学生们才会感觉这并不是出自大师的画。接着我就让学生对比凡高的向日葵和人们临摹的向日葵,让他们从花的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有一位小朋友看出来他画的花像太阳,更进一步讲,他画的向日葵具有生命力,是一首赞美阳光和旺盛生命力的颂歌,学生的讨论越来越激烈。从那节课后,学生的作业明显有了自己的思想,懂得了怎样欣赏美,怎样使自己的画面更美丽。
在欣赏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应用美术的特殊形式,生动的形象给学生以正面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3、发挥想象,在创作中渗透德育
美术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美术教学环境,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到“学美术”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
案例:一次学生在画《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有个一年级孩子在作业本上用好几种笔来表现线条:水彩笔的曲线,油画棒的螺旋线,彩铅的直线,有长有短,甚至有的都卷在一起。我问他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笔来表现,他说,因为不同的笔表现出来的线条也是不同的:水彩笔画出的线条颜色鲜艳,适合画衣服的花纹;油画棒画出的线条很有立体感,可以用来画背景;而彩铅画出的线条则表现得很轻淡,可以用来画人物。
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的劳动成果,都是他们情感的表达虽然老师无法钻到孩子们的心里,但从他们的画中,老师能看出他们的想法。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让孩子自由发挥,只要是“用心”画出来的作品,那一定是最棒的作品。
4、金玉良言,在评价中渗透德育
一个好的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生动的教学语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美术作业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导向作用。
案例:在人美版《橙色的画》一课中,当一位女生把完成的画放在投影仪上时,几乎全班的同学都大笑起来:“怎么她画的小兔子是橙色的”……一系列批评的言语传到我的耳朵里。这才转身看了下她的画,顿时眼前一片“光明”:她的构图、色彩、内容都表现得很好,整体效果非常优秀。于是让孩子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大家认为小橙兔很奇怪对吗?可同学们来看一看,她最主要画的是小兔子,而我们今天的要求是《橙色的画》,如果她把小兔子涂成白色,那不是不符合老师的要求吗?孩子们听了,若有所思地修改起了自己的作业。后来发现,很多孩子都把“紫葡萄”改成了“橙葡萄”,把“绿草地”改成了“橙草地”……我想孩子们又学会了绘画的一种方法。
篇2
一、艺术是人类的创造物
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它的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好恶。假如说一切美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物,那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很难理解艺术是什么。以往许多对艺术的定义之所以不确切,就因为它一开始就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大前提。那种把艺术和技巧混为一谈的看法之所以宽泛和笼统,也因为它没有抓住“美”这一根本的缘故。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艺术,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一个层次。
为了区别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美,还应当界定艺术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类创造,具有创造能力,是人类心智的成长。艺术品的出现,只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实践,对现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提炼。
绘画和设计在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是统一的。绘画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把其生活经验用某种艺术形式展现给大家,目的是给人精神上的美感,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心声。而设计艺术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带给人们实用与美观的产品。然而,它们在工作方式和所运用的原理上又是对立的,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功能性,其次才考虑美学的因素。而艺术家可以不考虑实用性而专门研究美学因素和个人风格,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抽象的,设计作品却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内容。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了解自己创作的目的,明白作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主次。每一份作品都体现着艺术家的喜好,文化素养的理解,随时随地进行不断的分析。
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变革势必会带来冲突。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但最少也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艺术最起码的美。
二、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
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情感是审美创作的动力、核心。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努力奋斗。真实是情感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艺术创作少不了真性情,连自己都无法打动的作品何谈打动别人。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所以审美境界的创构必须因心而得。
艺术的权威是捕捉住那刹间便会过去的情感,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创作者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高级精神需求,也是借以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艺术审美的民族性
对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阐释各有差异。但是,在既定的历史情境中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是会趋于统一的。
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所使用的五官感觉本身就具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渗透,人的心理结构中就有文化传统的力量。就是说人们对作品的感觉理解、审美意向、整体重建,大体上是按一个统一的审美方向。这是造成人们在审美方面具有民族的、文化的差异的重要原因。
为了我们的发展,首先要了解我们文明发展的轨迹,学习我们文明之中的精髓,思考如何从这些精髓中获得发展,得到启发来完善自己。一个不懂得思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所以中国的艺术家不应急于颠覆或批判原有的艺术,而应静下心来好好挖掘,创造一些和自己有关和民族有关的作品,能够表达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人文精神的现代艺术作品。
四、结论
新时代就会有新的艺术产生,艺术存在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形式。作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解决视觉的审美问题,必须要先知道如何表现不同的形象,经历这个传统的阶段,等逐渐熟练后,他自然会有些想法,及对人生对审美对价值观的思考,作品也就会发生变化。通篇下来,我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要处理好艺术本质中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人本质中的三种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和自我即自身信仰的关系。
毕加索说过,艺术可以洗涤自己的心灵和尘埃。如今,艺术的发展形式已经越来越广,但好像离艺术的本质也越来越远了,也许这也是艺术的一个特点吧。
参考文献:
篇3
THE AESTHETIC OPERATION BETWEEN PATIENTS AND DOCTORS
Shi Anping Zhou Ahanchun Li Jianqiu Luo Jinghui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Nanfang Hospital, (Guangahou510515)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linking up and seeking unity about aesthetic standards in the aesthetic operation between patients and doctors, and analys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inking up of acethetic standards
Key words Aesthetic operation Aesthetic standard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寻求通过医学手段改善外貌和形体,导致了美容医学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美容医疗纠纷也日见报端。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医师手术操作失误出现了并发症,也有一部分从手术学角度来看手术是成功的,但病人却感到不满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美容手术医患审美标准的沟通与统一的问题。这也正是美容外科手术区别于其他外科手术的特殊性。它除了与手术的生物学、美学基础有关,还与社会心理及医患的美学素养有关。
1 医患审美标准沟通与统一的重要性
美容手术的目的不同于传统的治疗性外科手术。传统的治疗性手术是满足人们基本层次的心理需求――解除病痛折磨,获得安全感;而美容手术是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美化自身,获得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满足自己的爱美心理。一个美容手术效果的评价其实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医生、患者各自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对术后的形象加以对照与评判。因此,一个成功的美容手术必须是术者与受术者同时获得一种视觉与心理上美感的满足。若术后美容效果只达到了术者自认的美学标准,而得不到患者认同,那美容手术就变得无意义或得不偿失,甚至造成医疗纠纷;若术后美容效果只是患者满意,得不到术者及公从的认同,那也是一种失败,并未达到美容医学的目的。美容手术是一种美的认识与创造的过程。其实并没有一种固定的理想或完美化的人体美的标准。保证手术效果满意的前提是医患审美标准得到统一。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或疗效确切的手术,医患的审美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如面部除皱术立刻达到了展平脸上部分皱纹的效果,腹壁整形术后患者的形体及腰围马上得到了改善。对于一些选择性较宽的手术,则会因为医患双方个人情趣爱好、心境、素养等形成不同的美学标准而难以同步。重睑术的重睑形态会因为年龄、单睑类型、脸型的不同而有各种选择;隆鼻术的高低长短更无定则。这类手术患者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的自由度,审美标准也有较大程度的差异,若术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审美标准进行手术很容易造成术后效果不为患者接受,手术也就不能称为成功。医疗纠纷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术者在术前未与患者取得沟通与共识。因此,美容医师一定要在允许的变动幅度、范围内充分尊重求美者的意见,取得审美标准的统一,避免术后患者产生烦恼、痛苦或引起医疗纠纷。
2 影响患者审美标准的因素
由于求美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心理状态及民族的不同,也必然会造成各自的审美标准的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由于工作、前途、婚恋的原因,对外形美改善的标准要求较高;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要求功能改善的成分多一些,而对外貌上不要求有重大的改善;职业女性或文艺工作者,有其特殊的审美要求,如做重睑术,可能比普通人的重睑要宽大一些,以求有更好的艺术效果与舞台形象。文化素养的不同则直接影响到对美本身的认识与美容手术的了解,文化素质低的患者往往把美容手术视为“神术”,认为手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头换面”,对于适合自己的一些美学标准也缺乏了解,容易盲目地模仿别人身上的或追求奇特的形态美。患者求术时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其审美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一些患者由于生活上受到挫折而引起审美心理的异常,如恋爱、求职的失败而归咎于自己五官上的缺陷,从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整容要求;有的追星一族则拿着明星的照片要求手术,认为手术只要达到明星的某一特征就是美;还有的把美容手术作为一种赶时髦,心中无明确的审美标准,以他人的评价或审美为准则,手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同的民族,审美也各有特色,如傣族人以颧头微宽、突出,鼻根部扁平,脸型细长为美;而佤族人以额部突出、面宽、棱角分明的粗犷为美。由此看出,什么为美,什么为不美很难有个确切统一的定律与标准,总是因具体情况而定的。
3 术者素质与医患审美标准沟通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不仅是一个熟练掌握医疗技术的操作者,更重要的是具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这一点在美容外科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美容外科是一门医学、技能与美学修养紧密结合的学科,相应地对美容医师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
首先,美容医生要有精湛、娴熟的手术技巧,这是美容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美容手术不同于一般的外科手术,它从术式设计、切割剥离、结扎缝合包扎直到拆线,要求整个过程中都应遵循最大限度符合美容效果的原则。在美容医疗纠纷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术者的手术技能欠佳,甚至操作失误而引起。
美容工作者应该有较高的美学修养与审美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人体美学形态与比例都不了解的医生如何为求美者塑造形体美,又如何去达成医患审美标准的统一,而这一点恰恰是当今美容界所欠缺的。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未设置有关医学美学理论课程,也无美容医学专业,许多美容医师是从相关专科转行而来的。对于一个美容外科医生来说,医疗的整体过程都是一个综合运用其审美能力的过程。术前要对形形的个体进行美的观察和评价,从而确定某一个人体局部或整个是否符合协调和谐的自然美规律,并进一步确定其矫正缺陷的手术方式和方法。没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不可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手术方案。一个优秀的美容外科医生,除精通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同时兼有美学、素描、雕塑、摄影、几何构思、色彩调配等方面的修养,能熟知人体形态美的基本规律、标准与特殊性,并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引导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对美的正确理解,纠正患者的美学偏差,达到美学标准的共识。
美容外科医生还应有丰富的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美容外科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在心理与情绪上获得满足与平衡。美容外科医生术前必须及时、准确地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机和期望达到的美学效果。对患者的审美观给予正确引导与鼓励,把美的愿望与客观条件结合,使患者明确美容手术除了医生技术水平外,重要是决定于患者自身条件。术前医师与患者没有充分地沟通与理解,不可贸然手术。对于因为医患双方审美标准不同而造成的纠纷,在术前进行沟通与慎重选择手术是一条有效的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祝华.美容手术的双维效果与相关因素.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0;(1):53
2孙圣泉,杨志国.浅淡美容外科医师的素质与修养.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1;(4)45
篇4
一、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研究的意义
如果说:“建筑是冰冻的音乐,舞蹈是流动的音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那么,舞蹈则是流动的、韵律的艺术!舞蹈是人类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在声音形成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用手势等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了。舞蹈在漫长的发展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走过了一个从实用性、娱乐性又到表演性的过程。舞蹈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在时空中运动的动态艺术,也是融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综合艺术。人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意识到即使是距离最遥远的门类,也可以在超越艺术实体的境界中得到融合。特别抽象审美与具象审美在审美活动中的奇妙变换与融合,从而探索美的生成机制。
二、国内关于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研究的现状
(一)节奏、韵律等外部形式特征
学界对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在节奏、韵律等外部特征上的探讨可以说是最丰富和集中的。宗白华先生曾对舞蹈做了形而上的把握,认为舞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音乐在与舞蹈的配合中升华,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中说道:“ 建筑的节奏、韵律有时候和音乐很像。北京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就是一个有趣的的例子。由下看上去,最下面是一个扁平的不显著的月台;上面是两层大致同样高的重叠的须弥座;再上去是一周小挑台,专门名词叫平坐;平坐上面是一圈栏杆,栏杆上是一个三层莲瓣座,再上去是塔的本身,高度和两层须弥座大致相等;再上去是十三层檐子,最上是攒尖瓦顶,顶尖就是塔尖的宝珠。按照这个层次和它们高低不同的比例,我们大致(只是大致)可以看到(而不是听到)这样一段节奏”在对它的层次进行分析之后,为之谱出一支曲来,这在中国建筑界内外被传为佳话。建筑用音乐来诠释尚且有如此之不同凡响效果,音乐作为舞蹈的伴奏与舞蹈诠释生命的形态更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金学智先生在《中国园林美学》中论述《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的时候曾提到,节奏和韵律,正是“建筑、园林中无声地流注着的音乐的精神”,并将这种无声韵律的表现形式分为对称协调、比例、重复变化齐一、层递、循环回旋五大类。这与舞蹈的外在形态很像,不过舞蹈不仅仅是动作形式的外在表现,它在动作形式之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二)时空感交织的内部欣赏过程
一般说来,建筑被归为空间艺术,而音乐被称为时间艺术,舞蹈则是二者的结合体。因为建筑是冰冻的音乐,舞蹈是流动的音乐。从艺术角度讲,流动与凝固的状态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状态,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艺术灵脉与潜质;都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及陶冶。它们虽各有其完全不同的界域和词解,但它们统属于艺术审美的范畴!
漫步于建筑当中就是一个时间流动的过程,而欣赏舞蹈也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抽象的空间。陈志华先生在《建筑艺术散论》中单辟一节阐述他对于“建筑是 凝固的音乐”这一观点的看法。他认为,建筑之所以常常被比作音乐,就在于“建筑不仅是一个空间的艺术,而且是一个时间的艺术”,“从门廊到大殿,艺术处理就像音乐的序曲、扩展、渐强、、渐弱、休止。”如舞蹈中的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三者都有旋律的重复。
舞蹈是艺术之一,于四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自然”和“人文”两极端之学科之桥梁作用。“时空”运用性特强。
1.审美主体的心理通感
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审美共通性不仅仅在于其形式等外部结构特征,更重要的,还在于由这些形式特征所引发的审美主体的心理和情感感受。舞蹈与建筑虽是不同的门类,但都有着艺术的魂魄与灵脉!它们的展现处于动与静之间,其实质都是一种魂魄的展现!都是艺术创作的源脉及精炼!它一旦与人的灵魂交融,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会自然的提升艺术的感受、想象、及释放等可贵的能力。艺术享受的最高境界,我觉得就是达到一种“虚静若动”的感知!在静中体验动的旋律,即在凝固的本体中感受震撼心灵的动律!
说到建筑,我们可以联想罗列出许许多多大气磅礴、流光异彩、几何缤纷的艺术胜境!那矗立在塞纳河旁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那富丽堂皇的著名的罗浮宫;那神奇悠久的埃及金字塔等等;以及我们自己疆域的各地,那一座座透着灵性的、风格各异的楼盘寓所,如北京古香典雅的四合院;天津精巧别致的五大道,青岛高低错落、神话般的红砖绿瓦,还有那如诗如画的江南竹楼,小桥人家等等;这一切静的物质中都真切的透出一种生动、鲜活的艺术内质,或大气磅礴,或端庄典雅,或轻柔如纱!
说到舞蹈,我们又可以自然的想象出各种舞蹈流派透出的神韵精华!如国标舞刚柔相济的韵律;民族舞轻盈独特的柔美;芭蕾舞舒展高雅的绽放,以及现代舞炽烈燃烧的激情,都深深映照出艺术的巨大魅力!那舞中的举手、投足、抬头、扬胸,还有舞蹈的灵魂之器、即清澈灵动的眼神,会将整个流动的形体化成语言,将其升华到一个至高至纯的境界!历史、时代流中体现的精神同构。
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作为时代精神与社会精神的产物,必将体现出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20年前,杨丽萍用《雀之灵》里那只充满灵性的手,在我们心海里镌刻下令人无法忘怀的印记。“舞蹈是生命的一种体现,它不是空泛的东西,如果空泛了舞蹈就没有灵魂了。
2.建筑、舞蹈、音乐
当人们欣赏舞蹈的时候,不会想到除了舞蹈形态以外的因素,而建筑师则会考虑如何运用它的形体美来诠释建筑的价值与建筑的功用价值,如何以它的外观最直接的为人们所感知的,空间的、体积的、造型的、线条的、形态的种种因素,构成人们对建筑的审美经验的核心。
艺术来源于生活。人是自然的,谁也不喜欢生硬机械的建筑环境,这就要我们以生命的眼光去看待建筑。杨丽萍说“原生态”是最自然、最接近人性的表现形态,它是根据生活、根据人性而来的,它是质朴的。就如我国近几年,出现的鸟巢、水立方等外形类似于原生态的建筑渐渐地融入到人类的环境中。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建筑与舞蹈之间有一座桥梁,因为我们的精神结构,在音乐与建筑两种情境中是相同的。
三、审美主体在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中的重要性
前人关于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审美共通性的探讨时,重点关注两者在审美客体的特征,尤其是建筑和舞蹈的结构和形式,如和谐的比例、能被人感受和理解的方面。也有许多建筑家和舞蹈家谈到了自身在实践创作上从对方汲取的灵感和体验。他们不仅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更是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研究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审美共通性研究不应当止步于其客体共通的审美属性,还应深入挖掘在审美主体情感、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以及审美价值等多方面的共通性,因为两者不论是何种结构和形式,能够引发人共通的审美感受的,最终还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被这些结构和形式所唤起的人的心理反映和情感反映。
参考文献:
篇5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3-0168-03
一、真实是摄影艺术固有的审美品质
摄影是一门把“瞬间”凝固成“永恒”的艺术。无论是作为摄影创作题材的“瞬间”,还是作为创作作品的“永恒”,其负载的丰富含义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摄影艺术固有的审美品质,那就是“真实”。从作为题材的“瞬间”来说,它无一不是撷取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因而“真实”正是它先天生就的特性。虽然不同的体裁如纪实摄影或艺术摄影等,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有着不同的原则和方法,但对它的“真实”性要求是一致的。至于由“瞬间”“凝固”而成的所谓“永恒”,则是摄影者某种创意的表达。这不仅需要摄影者根据自身对创作题材的认识,运用拍摄、制作等摄影所特有的手段,表达出一种自主的审美意愿,并且还理应得到观赏者的审美认同。而使摄影者的审美意愿与观赏者的审美认同形成很好沟通的基础,就是摄影艺术所固有的审美品质“真实”。这也是从根本上体现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种审美品质,“真实”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摄影艺术突出的审美优势。摄影艺术的历史与绘画、书法,乃至歌舞、戏剧等艺术种类相比显然较短,如果从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算起,至今也还不到200年。然而这不到200年的历史,却成就了摄影从一项文化科学技术向艺术的攀升。如果我们越过这200年追溯其源头,那么产生摄影艺术的本源性动因可并非是所谓的艺术创作,而只是出于人的一种“留存欲望”。光阴似箭,人生苦短,这历来是许多人的人生感慨。怎样才能使这短暂人生中自认为有一定意义的生活内容及自已十分留恋的自然现象留存下来,作为今后的纪念和回顾呢?这显然是人们在感叹过后随之而生的欲望。虽然人类早已有了文字和图画等方式可以担此责任,但总还是希望有一种更直接,更摩真的方法高度逼真地复制自已所钟情的生活情境和自然现象。于是,摄影便应运而生。尽管初始的摄影尚不能称之为艺术,但肯定是一种最具科学介入程度的,具有相当创造性的文化现象;既然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现象,那么就必然具有了相当的审美价值。从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的摩真功能来看,“真实”显然是摄影艺术与生俱来的审美品质。
当然,我们说产生摄影艺术的本源性动因是人的某种“留存欲望”,绝不是排斥在它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代代摄影者们很快形成并不断予以加强的对于艺术地位的诉求。正是出于这种追求艺术地位的自觉,他们从未满足于把摄影纳入文化技术之类属,不断提出新的理念来争取摄影的艺术地位,并最终如愿以偿。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摄影者们这方面的努力并不总是成功的,原因往往就是他们本身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真实”这一摄影艺术固有的审美品质的弱化。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莫过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形成的所谓“绘画主义摄影”的风潮。所谓“绘画主义摄影”,就是当时的摄影者们为追求摄影之艺术地位,急切地付诸行动的一种导致摄影异化的实践。他们不仅努力摩仿绘画的构图和主题,而且尽可能地加强画面的光晕染等特殊技巧,以求最大限度地取得绘画的效果;通过特殊纸张的使用,以求难以区分地制造绘画的质感。殊不知,他们努力的最好结果也只能是成功了一幅幅画作,而失去的则往往是摄影本身所固有的特质,如“真实”这一弥足珍贵的审美品质。因此,由于“绘画主义摄影”风潮所导致的摄影“自我”的失落,它便难免以失败而告终。这就告诫我们,摄影的艺术地位的确立及提高,还是应该致力于强化自身所固有的,包括“真实”在内的审美品质。
二、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
摄影艺术是科技介入程度最高的艺术品类,追求的是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如果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过度强调甚至完全依赖于科技手段,忽视自身建立在深刻认知基础上的“创意”表达,那就会陷入只见图像不见形象;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只见形式美不见思想美的误区。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并不少见。比如在各类影展及比赛中,强调形式奇巧,忽略内容营造,滥用甚至生搬硬套技术技巧的作品不在少数;再如在我们的摄影理论活动中,偏重于对摄影技术技巧的分析研究,而对摄影艺术的内容设定、形象塑造、思想表达等属于主题建构范畴的求索探究相对不足。等等这些,势必影响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品类向着更高层次提升的进程。尤其是当前,摄影器材越来越先进,技术越来越高科技化,这使一些摄影者错误地认为现在从事摄影艺术创作越来越容易。岂不知,正是在这些先进“武器”及“作战手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最容易使我们迷失艺术创作的主体认知,其结果必然导致自身“创意”能力的逐步丧失。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强调摄影创作艺术主体的认知和把握,并不是说技术就不重要。摄影技术是摄影者进行创作实践的基本功,摄影者如果不能掌握好最基本的摄影技能,不会运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各种表现手段,就无法使自己的“创意”得到准确性、艺术性兼备的表达。这是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原则来说,内容和形式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为依存的。无论是摄影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品类,从其自身的完整性,从其审美价值的整体体现来要求,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不能分开的。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如果失去了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如果内容排斥形式的存在,那么实际上就失去了内容本身。试想,如果没有由摄影技术所建构成的形式,作品的形象和主题亦即内容如何得以表达?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们既从摄影艺术的形式表现中感受到一种光和影所特有的形式之美,也从作品的形象和主题中获得强烈的情感冲击。而且只有当这两者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整体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我认为摄影者的审美意愿即“创意”的构思,是既包括摄影技术所建构的形式,也包括形象和主题所构成的内容的。
“创意”是摄影者艺术审美之创造意愿的表达。无论是就形式而言还是就内容而言,摄影者的“创意”能力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概括力之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力。好的“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作品凭借它形成独到的审美价值;观赏者凭借它获得某种美学意 义上的深切感受。比如同样是一朵花,可以因摄影者对其认识及审美意愿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创意”。各种不同的创意,使摄影者通过形象、主题等不同的内容设定,构图、光影等不同的形式处理,使这朵花表达出具有或恬静,或热烈,或端庄,或娇艳等各种不同审美特征的艺术效果来。这证明摄影者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的认识是形成其艺术“创意”的前提;而这种“创意”又正是观赏者对作品形成不同审美感受的基础亦即支点。
三、时代是摄影艺术审美重构的推动力
以“真实”为固有特质,以“创意”为重要支点的摄影艺术审美,其价值和意义是明确的。但和任何艺术品类一样,它的这种审美价值和意义又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乃至文化、科技的进步,摄影艺术审美不可避免地也都随之得以发展和提升,以至在不同的时代形成不同程度的审美重构。一般来说,摄影艺术明显的发展和提升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即手工制作影像时代、机械复制影像时代、电子制作影像时代。在手工制作影像时代,由于感光材料的原始、拍摄器材的笨陋和操作的繁琐,无论是拍摄还是制作都还相对地处于一种手工劳动的状态。再加上当时摄影的动因还如前面所述的主要是基于一种“留存欲望”,因此其作品基本上还只是现实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的复制。唯其如此,“真实”这一固有的审美品质固然能够很好地得以体现,但“创意”这一重要的审美支点却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因此从审美角度来统观这一时代的摄影作品,尚处于一种共性有余而个性缺失的状态。到了机械复制影像时代,由于科学的发展,光学和化学的进步,无论拍摄的器材还是制作的材料都有了很大改善,为影像精到的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加上这时摄影者们的“创意”意识、艺术意识都得到了根本性的加强,使这一时代的摄影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不过,要说促使摄影艺术形成最大程度审美重构的,还要数当今的电子制作影像时代。
篇6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Wushu, so that it maintains its unique charm in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and gradually blends into modern society development, the author first collate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Wushu, concluded that in the long history some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 connotations were absorbed by Wushu, and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Wushu.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Wushu and western sports,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Wushu and western sports can be sorted into differences in intrinsic self-cultivation and extrinsic self-expression, i.e. the quickness or smoothness, rigidness or softness, realness or unrealness of movement of Wushu moves, blend into a unified whole of opposites and harmonic aesthetic experience, having one of a kind characteristics. Facing the tide of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the aesthetical implications of traditional Wushu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Wushu at all levels.
Key words: sports aesthetics;traditional Wushu;aesthe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武术在华夏大地绵延数千年,原因不仅是其具有健体、防身的功能,还因具有美的意蕴,其美学内涵不逊于西方现代体育。如今,源于西方文化的体育运动风靡全球,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东方学者要想使武术得到更好发展,屹立于国际舞台,固然要修改规则适应国际环境,也应该通过比较中西方体育的异同,突出东方武术自身优势,通过传统武术蕴含的美学价值加以保护。
1 中国古典美学对武术的影响
1)武术美学意蕴的历史流变。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约五千年前就出现了各种兵器。之后,产生了练习武艺的简单制度,“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礼记》),规定了训练时间和内容。“舞于羽两阶”(《尚书》)的集体操练和“执技论力”(《礼记》)的对抗性比赛也开始出现。这些“以弓矢舞,持干戚舞”的娱乐性武舞,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一部分原本用于狩猎等生产活动的技能和工具,转而用于军事活动,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用于战争的新技艺和新武器。武术之美,悄然孕育其中。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繁荣促进了美学观念的诞生。武术美学意蕴总体表现出“内道外儒”的特点,儒家与道家的互补体现武术的审美特征。儒家“仁者爱人”观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武术传统武德。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追求超功利和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主张顺应自然、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以达到美的境界。道家美学诸多命题,直接映射到中国武术理论与实践当中,使武术自身带有深奥的哲理,不少知名武术家的技击招式也外显神奇之美。
秦统一中国后,军队有更多时间训练武技,而民间由于禁用兵器,而使擒拿、格斗、摔跤等徒手武艺得到发展。《汉书·哀帝纪赞》已提到宫廷“武戏”,说明作为血腥杀人手段的武艺,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娱人和自娱的游戏因素。
从出土兵器来看,汉代表现为较成熟的雄健之美,重刀之习起于汉代,之后短兵器迅速发展并传播到国外,同时出现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武术与舞蹈的结合,并在宫廷或士大夫阶层中表演和欣赏,使武术之美具有更丰富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和艺术探索的思想较为活跃。玄学的盛行和佛教的迅速传播,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经学的束缚,艺术实践更为丰富多样,重美轻善渐成潮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武术共同发展的有气功、导引、养生术,此类早期的内家功法不仅具有强身保健的意义,还显现出理论色彩,如曹丕的《典论》中就不仅论文,而且论剑。 隋唐武术的发展受到府兵制和武举制创立的影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多民族的融合,日本、朝鲜等外来文化频繁交流,以及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比如百戏、舞蹈、杂技的融入,武术在这一和平安定的时期逐步脱离军事训练[1]。艺术家也注意到武术之美,杜甫、李白等赋诗赞美武术,书法家更从武术中获取灵感以启发艺术创造力。宋元古典美学的成熟,使美学意境更为传神,把韵、趣、意境等作为审美理想,这种追求神韵美的观念,在武术中亦开始体现。元代统治者仗弓马之优势取天下,深知武艺的功利价值,因而严禁民间“弄枪棍”、“习武艺”,明令私藏武器者治以重罪,并宣告“诸弃本逐末,习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元史·刑法志》)这虽然对武术是一个打击,但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悄然潜入元代杂剧之中,于是,唱、念、做、打成为传统杂剧的组成部分,演练技巧类似于套路,从实用的武术技击走向审美意蕴。特别是驻屯兵的推广,使得地方杂剧深入到乡村各个角落,各种武术功夫在舞台上得以美化,各种兵器变为艺术表演的道具,至今仍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存在,武术成为戏剧表演者最基本的训练内容[2]。
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尤盛,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与古典美学相似,它也呈现出总结性的形态,武术之美积淀、凝聚,形成了自己的特征[3]。明代尽管在军事中开始使用火器,但战场上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武艺。在民间,“只图取欢于人,无预于大战之技”的花拳虚套,却为群众喜闻乐见。《耕余剩技》等专著中,以绘图的形式明确记载棍、刀、枪等套路技术,有实用技法亦有花法。戚继光虽强调武术实战,但在所著《纪效新书》中,也收入“三十二势,势势相承”的套路。武术有了相对定型的套路,这就便于整体传授、观摩、交流、揣度和领会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套路的形成,使各种技击格斗动作得以保存和流传,有利于传授和练习,也使武术之美更加鲜明显现出来。
清初一度禁武,迫使武术融入到隐秘的乡土社会,成为健体、防身的练习手段。少林寺、峨眉山、武当山等寺院道观成为武术继承、融汇、发展的据点。之后,武术新拳种、新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运用太极、八卦、五行学说阐释拳理,有的附会仙佛古人或摹仿动物创立拳种,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灿烂景象。
2)中华美学内涵被武术吸纳。
中国古典美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理论学说,如阴、阳、韵、气、神等的联系、区别与转化,构成古典美学的思想体系。
气——古人指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本原。气的运用,直接关系着作品的艺术境界和风格,如曹丕所说“文以气为主”,主张创作之前坚持养气。因此,武术习练者通过养气、练气、集气、运气以培养武术感悟,传达武术特有的韵味,进入不可言说的美妙境界。比如,太极拳练到了一定层次,生理上的与精神上的享受合一,既养生又养气,武术审美意蕴可以被自身感受到,也可以被旁观者所欣赏到[4]。养气还是关于审美情趣的修养活动,武术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武者要泛知各路拳种,精练一二,熟能生巧,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入体会到所练主要拳种的精髓,才能逐渐“得气”,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继承和发扬武术之美。
韵——指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生动含蓄的风采气度。“韵”普遍用于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领域,成为写意艺术流派的理想美。董其昌《容台集》:“晋人书取韵。”[5]韵,往往能表现出武术的含蓄之美,于动作形貌中透出外在的风采。武术参与者,当其个人的意境融入到分解的动作招式中,从而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独特审美感受和情趣,在中华武术中,如笔墨国画一般抒感,展现出习武者的审美体验,这就可以说已达到“取韵”阶段。
意——指主观意识、趣旨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情境融合与形神统一构成的意境,把武术的欣赏者引入到能够充分想象的审美空间,使有限、生动、鲜明的个别形式,蕴含于无限、丰富、深广的审美内容之中。武术所追求的意境,也是在有限的形象中暗示出不可穷尽的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武术之美“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解,划然示我以默会意象之表。”武术家的具体技击动作,往往并非写实再现客观对象,而是会抒发自身感受,即“抒我胸中逸气”。写意的原则导致武术对气质、神韵的追求,也促使武术动作虚拟化、程式化,而更接近于表演艺术。《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武术习练者往往追求神形兼备,而更高一层次强调传神而脱形。
形——指可被感知的实体外貌。在中华武术当中,“形”指习练者的外形样貌及动作的形象[6]。对于练武者动作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反映摹仿对象的形貌,这被称为“形似”。形象化的真实摹仿,可获得具体、鲜明、逼真的审美效果,也是习练武术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而不去进一步提高,达到传神的意蕴,仅停留在形似的阶段,往往被视为习练者缺乏意蕴、浅薄直露,使武术欣赏者的联想受到抑制,无法直观感受到武术传神之美。如今,武术家讲究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其一大特征[7]。
阳刚、阴柔——指中国古典美学表示不同风格美的两个范畴。《易经》认为,阴阳为万物之本[8]。天为阳物,地为阴物;天动为刚,地静为柔;天刚地柔,各有体性。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一般把男性之美视为阳刚美,把女性之美视为阴柔美。而中华武术当中,刚柔是对立统一的,技击和套路武术讲求刚柔相济、动静有序,达到相得益彰、和谐之美。这是因为武术思想家认为,阳刚与阴柔是完美的统一。
2 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项目的审美差异
1)内在的自我修养与外在的自我表现。
中国文化一大特征是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武术审美依靠社会伦理道德,个体是否美,主要视其与群体的规范是否有冲突。人们赞美武德,欣赏藏威不露、后发制人,在有充足理由及十分取胜把握时才教训歹徒。那些主动出击、冒险抗争、制造尖锐矛盾以打破社会安宁之人,通常被认为是不义之人。中国的传统体育,不是以炫耀自身健美为目的。内在的自我修养,与美善统一的审美要求紧密联系。 与此相反,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人与自然对立。对立的力量和对主体内在价值的肯定态度,注定西方人在竞技中积极主动,奋进抗争,为争取胜利不顾一切,个人以较大的自由度创造着自我价值。在体育活动中追求外在表现,提倡竞争,炫耀强健的体魄,主动出击,征服对手,战胜强敌,彰显自我存在[9]。
中国武术重视内在的自我修养,在运动技术的表现方面,强调具有审美的心胸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庄子[10]《达生》篇曾举例:“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比赛射箭,如果用瓦片作赌注,射起来就轻巧松快;如果用衣带钩作赌注,射起来就提心吊胆;如果用黄金作赌注,射起来就茫然若失。同一个人,射箭技巧并没有变化,但如果受利害得失心理束缚,技巧就不能自由发挥。因此,空明的心境、超脱的观念,是武术从实用技击向审美发展的内部催化剂。与西方体育追求外在表现的功利色彩相反,中国武术在审美方面的飘逸和超脱独具特色。
2)武术技击刚柔虚实,融入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
内家拳术的阴柔,外家功夫的阳刚,均追求“阴阳调和”整体合谐,拳种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并济、亦刚亦柔,都讲究系统的互补协调[11]。无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功夫,都注重刚柔相济的整体之美,例如,“公孙大娘舞剑”展现的就是刚柔并济,各拳种也是刚柔相济,展现出中和之美。这与西方体育审美就存在差异,比如西方大部分项目均是男女分开竞技,各自展现特点,而且早期奥林匹克运动会所有项目只能男人参与,以竞技展现阳刚之美,花样滑冰的男女双人滑,尽管男女为一个整体,但仍体现了艺术特色的性别差异。在表现形式美方面,西方运动项目在局部鲜明地表现某一方面,如团体操的整齐,平衡木的均衡,双人花样游泳的对称,球赛中两队服装颜色殊异的对比,田径和游泳的节奏等等,往往将一种形式美表现得彻底、极端。
而武术则讲究形式美的多样化统一,通过整体的和谐表现美。在不少拳术技击动作中,展现出既对称又均衡,既有层次又有节奏的特点。武术虽然有很多流派,但共同的动作特点是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随,步随身行、身随步到,上下照应,意领身随,一气呵成。其中,尤以讲究轻灵圆滑、连延不绝似行云流水的太极拳,以及身灵步活、充满曲线之美的八卦掌为最。可以想象,这些拳种若将其中某一个动作单独抽取出来,或者出现破绽,则必将破坏整体的和谐。整体和谐之美,始终大于每个单独存在的漂亮动作。
相对于西方现代体育“毫不吝啬”展现身体之美,武术似乎不愿直观炫耀运动员健美的身材,尽管许多武术运动员都有漂亮的身段。按理,为便于运动,服装应该越少越好。然而,武术的传统服装几乎将全身都遮盖得严严实实而仅露脸、手,所追求的是完整形象和整体和谐。击剑、柔道等技击格斗项目身着厚装是出于防护的需要,而武术的服装又轻又柔,完全不是出于防止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需要,而是由于其具有审美价值。这固然受传统思想束缚,但也体现了中华美学特征,不主张对现实外貌作机械摹拟,而将伦理道德融于美感之中。这种观念的积淀,形成了武术服装的独特审美风格。武术运动员的形体美,既要展示“手眼身法步”,也要体现“精气神力功”,故应内外相合,讲求整体的和谐。在运动美的表现中,武术同样单纯、古朴、和谐、含蓄。这与西方体育色彩斑斓的仪式,宏大豪华的运动场,狂热的观众,喧嚣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3)武术与西方搏击的审美体验不同。
现代社会对武术已经具有稳定的审美意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长者还是年轻人,对武术美的感受基本都是一致的。通过直观的分析发现,武术与花样滑冰、艺术体操、跳水、花样游泳等评分类竞技项目具有同样审美性质,其共同特征是渗入较多艺术因素,具有表演性,可以直接利用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提高其审美价值。这类项目没有客观、绝对的“世界纪录”,而是由裁判员根据动作完成情况评定成绩。而动作编排可以选择节奏相对自由的动作组合,能够充分发挥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因此,这些项目发展受审美意识影响最大。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最不美的运动项目”竟然多数是显示力量的重竞技项目,其中列于首位的,竟是被称为“西方武术”的拳击[12]。认为拳击不美的主要原因,是它直接相互伤害对方的身体,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经常造成运动员被击昏在地,甚至重伤死亡。这是“以善为美”的伦理道德观念已根深蒂固的中国人所完全不能接受的。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没有反人性、反人道、反理性的极端思想,没有宣扬恐怖狂暴的主张。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中,决不会将那些给人带来伤害的凶猛残酷的暴力行为作为审美对象。含有古代人道主义的中国古典美学,早已为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披上一层面纱,这恰可使现代人倾斜的心理得到平衡。
武术之美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染,是东方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一种外在显现。它经过岁月的洗礼,在今天已经铸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我们感受武术美、欣赏武术美、表现武术美、创造武术美、研究武术美,都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完全用西方文化观念来认识武术,用西方美学分析武术美,完全按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模式来发展中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过去几十年,武术界人士已对武术技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制定竞技规则,举办推手、散打、长兵、短兵等技击比赛,从而稳步推广、扩大影响,使武术的实用技击格斗术跨向国际体坛,代表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独特项目,向奥运会等国际大赛顽强挺进。在中国武术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扎实的基本理论研究,尤其是对武术技击的基础理论研究。武术之美深受古典美学影响,是审美领域东方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积淀的结晶。不论是习练者还是武术欣赏者,研究武术美、欣赏武术美、创造武术美,均建立在岁月洗礼基础上,形成稳定的模式。完全照搬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模式,在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障碍。可以说,未来对武术的美学研究中,武术的技击之美,将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英. 浅谈武术美学价值[J]. 搏击·武术科学,2011(6):25-27.
[2] 贾磊磊. 楉熙武侠电影:源流论[J]. 电影艺术,1993(3):25-30.
[3] 张路平. 关于唐宋元明清时期武术价值取向的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39.
[4] 马晟. 身体技术论视角下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以日本千叶县太极拳教室的质性研究为例[J]. 体育学刊,2014,21(5):58-62.
[5] 书法与绘画的神采风韵[EB/OL]. http://eyii.
com/news/comment/20091018/7341.html,2013-10-10.
[6] 王俊奇. 中华武术的百年进程及其未来发展[J]. 体育科学研究,2010,14(1):24-27.
[7] 胡小明. 中国古典美学与武术[J]. 体育科学,1990,10(5):3-5,93.
[8] 易经[M]. 杨权,邓启铜,注.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24.
[9] 程大力. 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篇7
1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审的是工艺美术自身,美化的工艺美术作品自身。审美的含义在工艺美术这样的艺术环节当中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停留在审美素质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工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艺术家。如何使工艺美术学习者和欣赏者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的饰品,不论采用的机械有多少,其原始内涵中保留的手工痕迹已经手工程序都会让饰品具有十分特别的粗糙质感,这种质感实际上是手工制作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审美内容;再比如当今的壁毯设计,完全的在网络图片库寻找基础素材,然后通过将基础素材加工,找到工厂进行壁毯编织,试问这样的壁毯即便是机器制作效果再好,图片再精美,整个制作过程却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样还能够叫作工艺吗?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壁毯依然属于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如何展现和表达审美价值,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诠释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内涵。其基本出发点应该具备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的价值;二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美感;三是工艺美术的创作美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够完全构筑起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内涵。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往往还说明了工艺美术教育充斥着诸多美学的探讨,正如上述我们在壁毯工艺的实例中所列举的那样,在壁毯完全的电脑和工厂处理下,这样的壁毯美在何处,可能要从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理论审美来探讨,也就是现代化的壁毯装饰性。从装饰性看工艺美术的审美,需要架构在工艺美术教育的点滴基础之上,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外物叠加上,认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种种内在表现和处理的相应过程与机遇,我们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也要充分体现出这方面的感念和意义,其中既包括工艺美术的基础观点也包括工艺美术的全称跟踪式美学含义,让审美与装饰结合到一起,即把现代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装饰结合起来看,才能够具备现代派系下的审美。
2 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工艺美术审美的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工艺技艺的审美素质、对艺术价值的审美素质、对艺术美学的审美理念。所谓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从传统手工工艺发展而来,现代依然还能够完全保留,并且突破现代化的阻滞的是西方的皮革工匠以及金属工艺匠人。这些匠人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手工的,甚至一些专业的器具也是手工的,这就构成了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实际上这样的技艺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当中也是比比皆是。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传统工艺创作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认同,故而失去了前进的价值和能力,也就逐渐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现代的工艺美术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种价值存在和价值感。现代化是从西方延续发展而来,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甚至完全是一脉相承,如德国的木工工具和铁匠工具,其专业的工艺工具制造实际上本身就是工艺美术的一种延伸,自身也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我们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境界中推断出工艺美术的特征,实际上就是要从这些基础要素出发来判断当代工艺美术在教育中应该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那么刚刚论述的这段认知论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将这些工艺美术的技艺内容包含着去看、包容着去看整个历史过程,也就不可能把握当代,知道现代的美从何来,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美。
工艺审美的素质是可以看出工艺美术的各种基础内容的,也就是从自身来看待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工艺案例,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下才能够形成和培育出一个具备发现美的双眼。我们看待这样的工艺美术,从工艺的细节,如切割、抛光、纹路、用料、细节设计等等各种细节的元素都说明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具体内容需要从自身来看,需要把握好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重要性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工艺美术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些我们认可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判断工艺属性的内涵,把握其深刻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动价值审美观念提升的重要方式。观念的不断攒机,实际上是在重重内涵方式认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把握价值审美的关键要素在于把握住工艺美术的价值核心,并不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而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需要衡量和权衡的重要发展点。
3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明确了审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素质的提升两部分重要前提内容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提升的路径。这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审美思想的提升,一个用煤气炉废物制作的烤箱,通过焊接把手制作金属支架,其涵盖的内容肯定是美术价值的一种极端体现。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培养体系中,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美学审美素质上的价值再创造,没有基本的价值创造也就不会存在基础的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建构这样的体系需要全面的,从理论铺垫,再到艺术实践,真正能够让人体会到的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审美素质全方位的能动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根本上是深厚理论基础的铺垫,全面实践下的创新思维推动,最终通过不断地利用审美能力的有力促进和提升,带动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也是我们强化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启雷.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功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
篇8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
民间工艺美术重点体现在民间工艺,通过民间工艺体现出的美术价值。通常来讲,民间工艺是现阶段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艺术,同时更加是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常见的民间工艺主要有编织,陶瓷,刺绣,皮影,紫砂,漆器,蜡艺,书画,文房四宝等。工艺通常是对物体进行加工,其加工类型具有较多,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并且起到美术审美教育价值的则为艺术品的加工技艺。民间工艺中的“民间”并不是指代工艺产品制作的具体场所,而是指工艺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其具备的内涵。使用民间特殊工艺制作出的民间工艺品,除了具有极为观赏的,丰富的外在艺术元素表现,仍然存在诸多内涵,这也是民间工艺在与普通工艺进行区分时的重要标志[1]。民间工艺特点:(1)民间工艺是民间艺人利用不同工艺技巧,采用不同材料将其应用到作品设计过程中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特点。例如民间工艺制作过程中会针对质地,色彩以及相应的形态特征完成艺术创作,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同样利用修饰,着色将生动的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进而体现出艺术的妙处,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具有生动自然且手法别致等特点。(2)民间艺术通常具有其个性特点,其个性特点重点强调,针对地方特色的展示以及民族特色的展示。以剪纸为例来讲,我国剪纸工艺已经在世界上流传,观察不同地域民间工艺特点,即南方以及北方艺术作品均存在不同的艺术表现,南方剪纸玲珑剔透,北方剪纸天真浑厚,南方蜡染对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格有强烈冲击,这也是民间工艺美术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发展中的个性化特点。
二、民间工艺美术对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术审美教育作为目前美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以及自身创作能力增强起到重要影响,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术审美教育进行融合,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存在重要价值。
1.以民间工艺美术提升学生美术审美能力
民间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变化,逐渐形成了以现阶段民间特色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工艺形成人们艺术欣赏以及艺术创作的重要艺术形态。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多种工艺思想以及工艺技术进而形成了具有多样的艺术形式。大部分民间工艺作品的创作者都来源于基层百姓,这部分基层人员与专业的美术创作工作者存在专业差异化,这种情况下是民间工艺作品的美术表现力,作品审美价值以及作品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情感价值均较为丰富。而且相同民间工艺作品在不同地域条件影响下,导致其艺术特点艺术表现均发生变化。将该特点的民间工艺美术与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进行融合,可使学生在基础审美教育的同时获得“野生”审美教育,使美术审美不再拘泥于条条框框,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有深入了解,认识,掌握,并且对其内在创作思维,创作灵感,工艺技能,地域文化进行全面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民间工艺作品,提升自身对生活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美术审美水平[2]。
2.基于民间工艺美术提供学生学习驱动力
民间工艺美术在开展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艺术驱动力,这种艺术驱动力体现在美术作品领悟能力以及学生针对美术审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美术审美教育多为以教师为教学主体,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美术作品鉴赏,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该种教育模式下极大程度对学生自身思维进行限制,使学生无法针对美术审美进行发散思维。而民间工艺美术由于其创作者源于农民,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具有积极向上的,淳朴的,健康的艺术创作思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养成健康的思维形式,同时对待生活可以更加积极阳光向上[3]。例如泥塑,木雕等均可以在学习中使学生更能走进民间工艺作品内部,吸取内在养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民间工艺美术除了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更好地体现了民间工艺的奇巧特点,工艺作品无论从作品的工艺创作思路,工艺制作流程还是工艺元素表达,均更好地体现了民间创作者的创作智慧。将其应用到学生美术审美价值培养中,可激发学生强烈的美术实践欲望,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工艺作品艺术情感更好掌握。
3.融合民间工艺美术思想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
民间工艺美术是民间在历史长河中以及地域变化下形成的民族文化代表产物,体现了民族历史发展中多形态,多艺术,多技巧的工艺发展进程。民族传统文化中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存在宫廷美术,官造美术,同时也存在民间工艺。民间工艺美术与前两者相比更加具有历史久,奇巧多,美学元素颇丰且极具自然特点,这也是宫廷美术,官造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存在的重要差别。华夏文明发展使民族美术审美水平逐渐升高,人们在生活中增加了对美元素的追求,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均极具美,而且更加展现美。美术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结合民间工艺美术,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思想,对民族文化以及思想传承下来的民族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三、美术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术审美教育进行融合是现阶段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问题,尽管目前大部分美术审美教育中均开展了民间工艺美术,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总结了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点原因:
1.实践中教师缺乏对美术审美教育重视力度
美术审美教育是现阶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水平的关键部分,更是现阶段国家开展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下学生需要达到的基础水平。提升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使学生对美术审美有深层次认知是美术审美教育中基础内容。但是就现阶段部分美术审美教育中教师难以站在人才培养以及素质培养角度开展审美教育,认为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在这部分素质能力中其审美能力占比较低,应该将重点的教育指导工作实施在例如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等学科上。这种思维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思维,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课程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在开展美术审美教育工作中时间相对匮乏,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开展美术审美教育中,往往缺少有专业性的,具备教学指导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利用自身对美术作品掌握基础为学生开展审美教学。课程教学组织中无法满足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同时教学辅具也无法与学生学习进行匹配。尽管教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是仍然没有开始真正的美术审美教育,学生艺术创作能力降低,美术审美能力减弱,进而产生美术审美厌烦心理,对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造成阻碍。
2.教学中美术审美教育辅具不支持
美术审美教育辅具是教师为学生开展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教育素材以及教学工具。这部分内容的缺乏使美术审美教育只能开展基础内容,无法有效深入讲解。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意识思维以及行为发展能力,而是培养学生这两部分能力,需要开展全面的素质教育,并且利用多方面,多渠道,多内容形式向学生展现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而这种情况下,在开展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教材以及相关辅助教学工具完成,既要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高超的审美思维,还需要教师能够将作品素材中的审美知识进行迁移,传输,使学生全面了解审美教育素材内部的工艺制品以及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审美思维。但是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其教学教材更新慢,内容浅显,缺乏审美价值,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美术审美知识[4]。
3.美术审美教育缺乏民族文化内容挖掘
民族文化内容挖掘是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我国在经历过社会动荡,经历过民族苦难后形成的具有特色精神的文化代表,更是推动艺术文化起源以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审美教学中其核心为提高学生素质能力,而这部分素质能力,内在核心要素是学生的爱国能力,以爱国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阳光乐观,努力进取拼搏的态度面对生活,实现艺术教育价值。但是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以及美术审美素材均缺乏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导致学生在开展艺术审美过程中只能对艺术潜在价值进行探索,无法真正地学习到艺术背后潜藏的精神价值。而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中需要充分注重作品内在的文化特点,进而将其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中过度美术作品自身外内容,缺少深层次精神挖掘。
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美术审美教育的科学措施
1.加强学校美术审美教育课程体系建立
美术审美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是民间工艺美术高效融入教学课堂的重要辅助条件。素质能力背景下使社会对各个阶段学生的素质能力均提高了要求,这是我国民族发展以及民族进步的必然内容。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加大美术审·美教育课程内容中民族工艺美术教学成分,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民间工艺美术,了解民间工艺美术内部的文化,技艺,思维,情感。所以将民间工艺美术纳入美术审美教育课程内部,依据学生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增减民间工艺美术鉴赏作品。以岭南美术版美术教材初一上册《校园风采》课程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中内在构图以及风景表达,同时针对民间工艺-沙画艺术为学生们打开新世界艺术大门,该作品内部充分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将该种情景与校园风光结合,在构图上体现各自价值,使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与社会教育美术相结合。除此之外,开设专门的民间工艺美术课程,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知识学习更加具有专业性。在长期的民间工艺美术艺术熏陶下,可以使学生对民间文化逐渐渗透,逐渐掌握。
2.美术审美教育中注重多媒体使用
信息技术的优化以及发展使现阶段素质教育更加便捷,尤其是针对美术审美教育,在美术审美教育中融入工艺美术,这种情况下很难通过课堂上短时间的介绍,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会极大程度弱化民间工艺美术在实际的审美教育中的实施价值。因此需要积极加强多媒体教学,在开展实际的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民间工艺作品的全景图以及解剖图进行PPT制作,而后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在课堂中针对美术审美知识通过PPT进行基础讲解,针对重点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美术表达形式,美术创作技艺,美术文化内涵等充分展现,但这样需要教师在开展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前,做好相应的备课工作[5]。但其优势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开展美术审美教育课堂中,将过多时间花费在黑板书写以及作品介绍,让教师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民间美术作品美术审美教学中,帮助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民间艺术创作思路,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民间工艺审美方向,对自身美术创作以及美术领悟能力均有所提升。
3.丰富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素材
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素材是现阶段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关键内容,美术审美教学中随着主流群体的审美发生变化审美教学也需要不断变化。而长期应用相同的美术审美教育课本,对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升起到严重制约。(1)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找与之具有高度适配性的教学课本,由于民间工艺美术起源于民间,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多添加民间工艺元素,结合民间美术大师,传统手艺人,文化传承者等思想,使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超高的艺术感,丰富的美感以及醇厚的文化沉淀,这样的民间工艺美术教材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审美能力的见解。(2)由于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极为强烈的地域性色彩,不同地域下的民间美术作品其文化表现均存在一定差异。审美教育过程中需要融入地域文化色彩,使学生在审美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对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掌握。此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更加需要具有丰富性以及多样性,满足不同阶段的审美教育需求,并且坚持因地制宜,做好地方特色美术审美工作,最为典型的则为南方区域以及北方区域,通过区域文化传承以及弘扬本土文化,可以有效融入南北方地域文化,使其在融入过程中通过激烈碰撞形成更加具有代表性民族工艺作品。(3)定期举办民族工艺美术课程,例如木雕,刺绣,陶瓷,还需要开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民间工艺美术课程,例如皮影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民间工艺作品,对民间工艺作品更好地表达,将其学习的美术创作技巧融入自身美术创作过程中,基础以模仿为主,随着民间工艺美术教学深入,逐渐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美术审美能力需求,同时还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对美术审美创作能力。
4.美术审美教学方法优化创新
美术审美教学方法优化创新是保证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高的关键。民间工艺美术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围绕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应试教育思维,摒弃以语数外,政史地为教学唯一思维,积极加大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挖掘,以课堂课本知识讲解逐渐转变为对民间工艺美术艺术赏析教学,通过艺术赏析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工艺美术作品背后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以及创作文化有更深的主动探究性。完成新工艺美术赏析课程后,可以强调对不同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分类欣赏,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工艺美术作品类的表现技巧,文化内涵深入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对工艺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表达,针对学生对艺术作品鉴赏表达行为鼓励,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去探索,这样更能对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起到提升。
结语
美术审美教育中民间工艺美术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文章中发现利用民间工艺美术可以对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民族文化自豪感均有显著提升。尽管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但通过教育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定期更新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美术鉴赏以及美术创作能力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景青林.民间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J].知识文库,2020(18):35+37.
[2]杨寅.试论民间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30-131.
[3]王向群.民间工艺美术在高校特色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讨[J].大观,2020(02):113-114.
篇9
《全**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教学应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是学生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知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好奇心和想象力,激起学生绘画的热情。比如:在教七年级人物线造型的课上,当老师要求画男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女同学头像,有的还要画自己的妈妈,有的甚至要画小狗。分析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女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母亲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像;要求画小狗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头像而就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增加直观形象感受,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创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美术课堂的舞台。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的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从兴趣入手,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美术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识的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八年级人物头像的教学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现代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有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因此,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教学实践也充分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及创造性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九年级的雕塑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用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泥泥”游戏开始讲雕塑课,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美术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例如:在九年级美术欣赏《中国美术辉煌的历程与文化价值》一章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学生带领上麦积山石窟去身临其境地观看石窟彩塑佛像,去欣赏古代人精湛的彩绘和雕塑技法。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正欣赏到美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方芳,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0年04期
[2]李霞,让文学形象永留儿童心中[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篇10
一.儿童“纯净”的眼光与无功利性的“赤子之心”
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一步,“观看”被马蒂斯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这里的“创造性”更侧重于“破旧立新”中的“破旧”之义,即抛除“养成的习惯”,忘掉“记忆中的柱头”、“一切画出过的玫瑰花”,摆脱“电影广告和杂志每天提供的现成的形象”。马蒂斯认为,只有废除一切对于心灵的“偏见”之后,美术家才能以儿童“头一次看东西时”的眼光看出事物的真实面目。
马蒂斯提及的遮蔽艺术家“纯净眼光”的因素如社会习惯、固有经验等,正与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着作《谈美》第一章定义的“实用态度”[1]、“科学态度”[2]之“实用”与“科学”相近。不过,朱光潜进一步对前者加以补充、概括和分类,并在审美语境下对此破坏性因素的破坏过程予以具体展现和分析。朱光潜指出,观看者在面对被观看对象时,对实用“意义”、“利害”的联想和对科学“因果”、“关系”的无限推理使得观看主体耗费大量时间与心力,从而影响美感世界所要求的“绝缘意象”[3]的生成,导致建立在独立的、无目的前提下的真正“审美态度”消失,最终导致审美之境的消失。在《文艺心理学》的“作者自白”里,朱光潜明确提到:“我的美学思想受到从康德到克罗齐的形式派美学的影响。”[4]此处先生所言“时间与心力”实质上也是借鉴了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席勒关于“游戏说”中“过剩精力”[5]的观点。作为艺术起源学说之一的“游戏说”受到康德等人的大力推崇和深入研究,席勒更在康德“艺术是自由的游戏”[6]的理论基础上,指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但是,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者“天性”的“游戏说”也因忽略了社会因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关于后者,朱光潜先生在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时进行了选择和再造,他将儿童在做游戏时心理、精神上的“自由”状态引入艺术欣赏的层面,提出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进入审美之境的一大必备品质——“赤子之心”。在将“赤子之心”的重要性进一步延伸至艺术创作领域时,朱光潜解释道,艺术家作为“大人”,正是因为有“赤子”所没有的老练和严肃,而很难进入艺术的无功利性情境,从而难以创造出好的、新的作品。
朱老在这里提及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7]的“很难”与马蒂斯主张的“用儿童的眼光”时所需要的“努力”、“勇气”存在很大一致性。可见,在涉及艺术领域的纯洁性、独立性问题时,中西两位人文艺术家均表现出对待孩童一般爱惜、维护的珍视态度。较之马蒂斯言简意赅的理论阐释,在结合“游戏说”且详细揭示了“实用态度”、“科学态度”对于“审美态度”的破坏性后,朱光潜的“赤子之心”显得更为具体和清晰。
二.儿童“专注”的眼光与凝神之境下的“主客同构”
拥有儿童纯洁、无功利的眼光后,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便拥有了理想意义上的“过剩精力”,进而像做游戏时专心、认真、郑重的孩童那样,进入到艺术过程中的“主客同构”状态。
对于欣赏与审美语境下的“主客同构”,朱光潜首先以观察一棵古松为例进行论述:“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我们每个人所直觉的物象并非是固定的,对同一物象的直觉实际上感受到的它显现于我们的‘形象’,这个形象就带有了很大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的二重创造”。[8]从“天生”、“人为”到“物象”和 “直觉形象”,在对具象化的例子加以抽象化时,朱光潜引入美学领域的“直觉形象”和“美感经验”概念,进而指出“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9]。基于“意象的物我一气”这一“直觉形象”特点,朱光潜再次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主客同构”的主要特征。
同样,画家马蒂斯在谈及绘画创作时也流露出对“直觉形象”的类似物——“知觉的永久形象”的肯定与亲睐:“绘画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把知觉变成为一种永久的形象。”随着1908年马蒂斯《画家笔记》的公开发表,“永久形象”在“来源于自然”的前提下,又被画家明确表达成“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的“形象”。直至逝世前,画家还结合自身的实践感受,将“自然”与“我的精神”的这种融入过程,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里予以具体描述:“美术家同外部世界联合、进而渐渐地使自我与外部世界同化,直到素描表现的客观对象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直到他把它溶入自身中,能把它作为自己的创造物表现在油画上”,“当美术家画的对象出现在其构图中时,直接或类推地,他从周围的环境中捕捉一切能滋养他内心所看到的东西”。
透过“进而”、“渐渐”、“直到”、“从而”等一系列时间副词,我们发现马蒂斯所认为的艺术创作中的“主客同构”过程含有了与实际创作本身相似的特点,同样充满了分明的层次感和时间的动态感。从周围世界获得的绘画“材料”与美术家脑中的“构图”,外在环境与自我,按照时间顺序,互不干涉、有条不紊地配合,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这里,主客体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作为单独个体的同时存在,是两个个体的统一。马蒂斯的这一观点与英国心理学家布洛在对“经验的某种特殊态度和看法”[10]即“心理距离”进行系统论述时,所提出的关于创作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前后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论颇为类似。
相比之下,朱光潜审美过程中的“主客同一”则因审美主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主客双方真正具有了“交流”与“融合”之意。仍以“赏松”为例,朱光潜在《谈美》中这样谈道:“……因为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11]朱老的“移情作用”不仅把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审美客体,同时也将审美客体的姿态吸收于审美主体。所谓“物我同一”的境界“不单是由我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12]
针对“主客同一”状态下的艺术主客体,马蒂斯所主张的“前后”、“因果”关系在朱光潜这里转变为关于主客两者并列、甚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的观点阐发。朱光潜这种将广义上的两个独立事件转变为一个事件两个方面的理论方法,某种程度上含有了唯物辩证法的色彩。
尽管美学家朱光潜和画家马蒂斯分别就“欣赏”和“创造”两方面谈论“主客同构”的立足点不同,但以接受美学理论家伊泽尔提出的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与美”来论,在艺术主体凝神创作或是见到意境的一刹那中,“创造便成了欣赏”,“欣赏也就是在创造”。[13]于是,儿童“聚精会神”所至的“凝神之境”就为我们对读马蒂斯、朱光潜的理论学说带来可能性和意义性。而马蒂斯、朱光潜对“主客同构”具体涵义的阐释也因中西文化土壤和社会话语的差异为探索艺术领域的“凝神之境”提供了不同的思考维度和发现空间。
朱光潜关于主客体“融合”、“转化”的观点生成,一方面鉴于“审美”的“移情”特点,一方面也受当时中国社会唯物辩证法广泛流传的影响。其所采取的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述方法,在符合东方人思维习惯的同时,更有利于国内读者的理解及作品思想的交流与传播。
马蒂斯在绘画创作时提及的主客“层次”、“顺序”关系,也具有其特定的语境义和文化义。作为画家,除了保持审美之心还需要具备实际创作时的清醒与理性,否则艺术作品便只存在于主体意识活跃的“构图”里而缺少现于纸上的井然和清晰。此外,马蒂斯“观点先行、论述从约”的西式思维也与中国传统的具象化表达方式颇为不同。西方文化的另一产物——基督教同样给马蒂斯的绘画创作带来启示。画家曾在《画家笔记》中对“洞察客观实体和重建时空”的艺术创作过程产生“虔诚”、“投入”等“宗教状态”和“宗教意义”的联想。
摒弃覆盖在理论表面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因素,我们发现两位大师有关艺术“凝神之境”的共同关注。在对创作和欣赏两个领域“主客同构”的不同阐释中,他们之于认真、专注的“儿童眼光”的渴求和呼喊同样急切而真诚。
三.儿童“创造”的眼光:练习“观看”与“想象”的“心理距离”
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文末,生命即将枯竭的画家马蒂斯发出对“一切创造本源”的“爱”的呼唤:“需要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爱、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伴随一件美术品诞生的强烈热情和分析的深刻的爱”。这种“不懈”、“强烈”、“深刻”的“爱”再次指向文章开头便开宗明义的“创造”主题:创造是美术家真正的职责,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
篇11
艺术审美在钢琴弹奏中是体现钢琴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是钢琴演奏的灵魂之笔。在钢琴教育中,笔者发现在结合钢琴“技术”与“艺术”的教育审美要求上,许多学生未能正确地把握技艺结合,只一味注重“技术”的弹奏而忽略了艺术审美在钢琴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钢琴弹奏中,出现了音乐表现上的不科学处理,使得赋有诗情画意的莫扎特式音阶苍白无力,潇洒飘逸的肖邦式音阶粗糙生硬……因此,探析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音乐处理,是将钢琴教育从技术转化为艺术的重要实现过程。
一、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
钢琴作为有300年历史的西洋乐器,以其音域宽广,声音丰富而著称,自19世纪传入中国后,因具有较强的模拟性而被广泛运用到各类音乐作品的弹奏中。在近年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中,钢琴作为主要的教育工具,不仅帮助人们完善了在艺术上的明确追求,更重要的是使得人们在艺术感知的手段上变得更为感性和灵敏。这种“感性和灵敏”是以钢琴的声音为基础的,这种声音所缔造出来的能量蕴藏着人们对音乐语言更为细腻、深刻的理解和分析,饱含了人们对艺术、文学、历史、极其哲学等多文化领域的向往,从而使得钢琴弹奏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艺术作为一门需要用心灵和情感共同感知的美学,其本质就是一种美。艺术与审美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在钢琴教育中,精湛的弹奏技巧和独到的艺术审美两者缺一不可,精湛的弹奏技巧能让钢琴声音逼真动听,独到的艺术审美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在音乐作品里,一切音乐表现都是为了达到美的要求,美既是感知的基础,又是艺术的境界,艺术审美一方面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又涵盖了对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和情感夙愿。在钢琴弹奏中,弹奏技巧是客观因素,能给人直接的听觉享受,艺术审美则是带有主观情感的主要感知,能使音乐作品充满灵魂,给观众带来心灵冲击,是实现音乐艺术美的重要手段。
二、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主要体现
钢琴的艺术审美不是一项技艺,而是渗透在钢琴弹奏里的一种精神内涵。在钢琴教育中,让学生在感悟美、享受美的过程中去提炼美、进修美是培养钢琴演奏中艺术审美的良好方法之一。
(一)良好的感性样式
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感性样式是教师对学生的重点训练之一,但在追求良好的感性样式上,教师要从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需求出发,去引导学生对声音进行科学的审美分辨,通过联系作品内涵去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向去理解钢琴、弹奏钢琴,从而培养良好的感性样式。1.通过听辨能力去实现情感体验。在钢琴教育里,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性样式之前,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良好的听辨能力能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从而使演奏者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情绪,获得更为统一而强烈的情感体验。2.通过内心听觉去实现音乐的艺术性。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听觉感性样式结合微妙的情感体验,能给演奏者的内心听觉带来细腻、具体的艺术内涵,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好的呈现出具有音乐性的乐谱,帮助学生实现钢琴演奏的艺术审美要求。
(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
在钢琴弹奏中,技巧相当于绘画过程中的调色板,对钢琴演奏起着自由调度和灵感发挥的重要意义。因此,从手指技巧到手腕、手臂乃至整个身体的演奏技巧都随着钢琴艺术作品的内涵而变化多端,在钢琴教育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视钢琴的艺术审美而自由发挥,它直接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感性和生动。
(三)赋予作品意义的文献修养
文献修养在钢琴教育中不仅是表现钢琴艺术审美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钢琴作品意义的必要过程。比如在钢琴曲《牧童短笛》中,首尾对应的两段轻声与中间部分活泼的舞曲相比较,犹如空谷回音,演奏者在演奏这首曲目之时,可借助水墨画中留白的艺术效果,寻求淡泊的手指弹奏感,从而找到中国古典乐曲中的朴素质感,获得作品情境所带来的强烈艺术感,赋予作品真正的艺术审美和内涵修养。
在钢琴教育里,艺术审美是体现钢琴教育的本质目的,在追求钢琴的艺术审美中,能激发说学生对艺术的追求,最终在美的琴声里修养美的胸怀,成就美的人生,促进美的文明,美的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俊松编译.当代钢琴艺术的一些问题[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12
篇13
动画电影艺术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因素,动画电影艺术作品的技术创造包含影像、声音和表演造型及剪辑等极其复杂的数字科技的环节,动画电影艺术创作流程从剧本到制作,再到出品,国家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机制,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需要,而且还带动了几乎整个社会的视觉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动画电影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艺术。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她是近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她的美就在于塑造鲜活的典型的人民喜爱的艺术形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和再现生活的本质。然而,动画电影与动画电影美学又不是同一个概念。动画电影是指以绘画为手段,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一种异质综合性的媒介手段,是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的动态影像。而动画电影美学要求动画电影首先要以动画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来认识现实和反映现实,动画电影艺术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因而相对于一般美学来说,动画电影美学无论在色彩、空间、线条、影像上都表现的更复杂更全面。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动画电影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段。它包含着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因素。而这种综合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并且,集各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它汲取了各种艺术的表现特色。如:绘画对光、影、色、线条、体积的独特处理,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以及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等;还有汲取文学营养、故事情节,塑造故事形象。其次,动画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动画电影艺术还是各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门艺术,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产物。
二、动画电影艺术反映现实社会
动画电影从产生开始,利用绘画的手法,结合照相术,真实而夸张地再现社会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是全新的艺术审美享受,而动画电影所释放的艺术感染力越来越具有了自己的艺术特征。动画电影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
另外,动画电影不仅能够把现实生活中反映在银幕上,使人们直接观赏到自己的生活世界。而且还能把理想的生活反映在色彩艳丽的画面中,采用运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和绚丽的色彩三者的结合,让人们可以欣赏到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过了许多年我们依然喜爱一部好作品,比如:宫崎骏的《龙猫》,在于动画影片的内容就是生活本身,它真实的反映生活的本质,再现了生命的理想,提高了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性,它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经验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还有一种抽象的表现性。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不断地改变视觉范围和视角。从远观、近看;平视,斜视,仰视,俯视;相对固定地看一个事物的变化,有时则移动看一个事物的变化。人们通过观察所得的综合印象去了解事物的外貌。而动画电影还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平拍、斜拍、仰拍、俯拍等景别以及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在内的各种移动镜头语言,并将各种景别、镜头连接在一起,使观众如同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去观察反映在银幕上的生活,产生一种接近于现实生活的逼真感受。所以这也是动画电影现实性的表现之一 。
三、动画电影艺术的视、听融合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一个视听的艺术,她是视觉与听觉为主的影像艺术。视觉、听觉和视听融合性都是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要探讨动画电影艺术视、听的融合性。
首先,用传统造型手法来塑造动画形象,其次必须加上音响效果;用音乐和声音来塑造形象,使动画电影艺术具有了音响与画面的高度融合。但动画电影更重视的是视觉动作塑造。
动画电影艺术不仅善于融合绘画的特点,还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音响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更具立体感。比如:《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最后哪一个画面,飞扬的旗子在缓缓升起,仿似在跟外出和归来的船儿问好。画面外传来令人荡气回肠的的音乐,构成音响与画面渗透、情景交融的意境。 悠扬而美好。
四、动画电影艺术时间空间的自由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动画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而动画电影艺术的空间又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动画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了一种时间空间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论述,我对动画电影这门新兴的艺术的审美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在动画电影艺术的创作,也有利于动画电影艺术的欣赏与评论。当然,要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究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动画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影视、现代科学技术、受众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促进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
总之,动画电影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独立精神与审美特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努力丰富动画电影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还要为人们不断提高的艺术欣赏水平注入新的生命能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动画电影时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