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应正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一个瓶颈。核能在中国能源可持续供应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形成共识,中国的核电发展战略正从“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转变。核电产业不但对解决中国长期性的能源紧张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和平时期保持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理想途径。
目前中国的核电站全部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相比传统企业、事业单位中的一般文档管理,核电企业中文档管理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要与突出。
一、核电文档管理工作的地位
1.文档工作是核电企业管理的基础
核电站工程的特点是技术尖端、接口复杂、工期久长、投资巨大。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核电站的业主公司对核电站工程的项目管理通常都采用合同承包的方式。合同成为业主对参建各单位的工作和活动进行控制、协调和沟通的惟一经济手段和解决争端的最终依据。以合同为主的文档材料成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业主单位不但重视合同的编制,力求每份合同的内容尽量完整、明确和合理可行,而且还重视对合同的管理。工程中的文档与记录被看作是执行合同的依据和凭证,也就受到非常的重视。
2.文档工作是核电企业质量安全的保证
与其他水电、火电不同,核电站工程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带有放射性,因此公众(尤其是核电站附近居民)对它特别敏感。按照国际公约规定,如果核电站出了事故给公众造成了核损害,无论核电站的营运单位有无过错,它都要作为惟一责任者提供赔偿。因此每个核电站业主公司都对自己建设项目的质量赋予极大的关注与重视。核电站从诞生之日起便极为重视工程的质量,以便为日后的安全生产奠定可靠的基础。为此,对于核电工程,除了要求其设计本身具有内在的安全性外,对设备制造和现场施工也都强调质量第一,在工程的全过程中实行质量保证制度,并要接受国家核安全和环境保护主管单位的严格监督。参加核电站建设的各个单位,包括业主和各承包商,都十分重视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质保大纲等文件的准备。在开展每一项具体工作或活动前还要编制书面程序,明确该项工作或活动的目的和范围、适用的规范和标准、工作人员的资格、现场应具备的条件(材料、设备、工具和文件)、施工先决条件的检查、施工顺序、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检验、质量跟踪文件的格式和记录要求等等。
总之,无论是实行合同化管理还是实行质量保证管理,它们都把文件和档案视为前提和基础。文档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在核电站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业主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营企业,建立了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是完整的独立法人,能够全权决定和处理核电站建设中的所有问题,并承担责任。一方面它遵循国际惯例,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招标、投标、签订合同的手段选择最佳供货商和承包商。整个项目除核岛设备和核燃料供应、常规岛设备供应及工程服务三个主合同外,还有关键合同60多份,而全部合同近千份。另一方面它实行严格的质量保证管理,文件和档案在大亚湾核电站工程建设中体现了它们的应有地位。①
再如在德国早期核电站建设过程中奈卡河左岸的一座单堆核电站,在运行了20年后,因档案资料不全而被通知停产。由于补全这些档案的费用高过于它剩下寿期里所能创造的价值,于是业主决定让它就此永久停产。②
以上两个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出文档工作在核电行业的重要性。与其他行业相比,核电企业的文档工作地位更加突出得重要,文档工作是否做好,关系到核电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存亡。
二、核电文档的特点
文件收集的时间长、类型多、数量大,核电站的文件收集时间长达几十年,类型数百种以上,数量几万卷乃至数十万卷,这是由于文件收集贯穿于核电站从前期准备、选址、建设、运行到退役的全生命过程,也是涉及的单位多、人员广的直接结果。
1.文档内容复杂
核电站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涉及到很多领域和行业,涉及到相当多的学科知识,具有大学科、广领域、高要求的行业特点。
首先,文档内容十分复杂。不仅知识面广,而且专业性强。文档涉及单位多,不仅涉及核电档案主管部门、核电项目的业主和营运单位,还涉及总包商(工程公司或承建单位)和专业分包商(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造单位、安装单位、调试单位等)以及监理单位等。
其次,文档设计人员广。不仅涉及上述核电有关单位的法定负责人、所属业务技术和文档管理等部门的负责人,还涉及与文件档案有关的全体人员。
一个核电站的建设大致要分两个时期:生产准备时期和电站运营时期。在生产准备时期又有若干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建设阶段,在每个阶段会涉及很多不同的部门,比如一个建筑工程,有总包商,又有各专业的分包商。大亚湾核电站的生产准备由外方全面负责、中方参与,电站投产三年后运营转由中方负责。从岭澳核电站一期开始,生产准备和电站运营由中广核集团负责;之后通过安全生产实践,自主掌控机组运行的核心能力,提高关键设备维修的自主化水平,具备核电生产过程中自主化诊断和自主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的能力。
核电企业的过程复杂性和参与单位、人员数量多的特点决定了核电企业的业务接口繁多、复杂,由此必然导致业务文件档案的复杂特点。
2.文档生命周期长
国际上的研究成果表明,据保守估计一个核电站的安全使用寿命为40年。以大亚湾核电站的情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设计,其主体工程于1987年8月开工,1994年5月6日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设计、施工阶段耗时十多年,再加上运行之后的使用寿命40年和关闭之后需要安全处理的一段时间。一个核电站从无到有、再到最后报废的完全生命周期至少有五六十年。所以核电站的一些重要文档的生命周期都定为长期或永久。
3.文件要求质量高
因为核电文档的质量关系到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特别是运行期间的安全性,所以要求核电文件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例如需要不同载体的异地备份。
4.文档类型和载体广泛
虽然核电项目文件大多数已经电子化,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仍然并存,因为与建造、安装、调试和维修有关的图纸和现场使用的文件还需是纸质的,这就更增加了文件档案的载体类型。核电站的文档除了常规的行政、党群、人事财务和审计等方面的文档外,更多的是与核电站的行业特点直接先关联的技术性、记录性和管理性文档,这些文档的类型较多,专业性较强。以大亚湾为例,比较重要的文件类型就有:各种类型的程序文件(管理程序、技术支持程序、运行技术程序、维修技术程序)、各种类型的记录报告(按照不同的物项活动的功能划分)、各种类型的合同文件、信函和备忘录文件、贯穿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生产的各类技术支持文件、各类变更文件(设计变更、设备制造变更、施工变更、调试变更等)、各类工作票等等。另外,文档的载体除纸介质外还包括缩微片、X光片、照片底片、录音带、磁带、磁盘、光盘、记录卷纸等。
5.文档信息需求响应及时
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大修、抢修和工程改造等,对文档信息的快速获取有很高的要求,这不仅会影响核电站机组的安全性,而且也会因延误工期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核电站所有与质量和安全相关的活动必须依照文件去行动,这就要求文档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文档信息资源。要从大量的文档中快速地发现和定位所需的文档,这就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直观的文档分类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核电文档工作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核电文档因核电站管理的特殊要求而具有区别于其他电站的特点。
注释:
①②姚乃兴.工程文件和档案管理.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20-21.
篇2
我国初中教学中,学校往往更加看重升学率,在日常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只有学生成绩好,其他的方面学校都不会怎么去在意,正是由于有这种思想的存在,无形就助长了“重成绩,轻德育”的不良风气,使得很多的中学都不太重视学生德育教育,觉得德育管理不仅浪费学生、老师的时间,更重要的还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因此,对德育管理不够重视。
(二)教师德育管理方式不当
教师在中学德育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的德育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现阶段教师在德育管理中没有发挥出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教师德育管理方式不当主要体现在:一是德育方式单一。在很多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时,往往简单的认为就是给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为此,老师往往就会拿出书本给学生大讲特讲各种思想政治知识,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根本就不能提高学生思想德道素质,就不能说提高德育管理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了;二是教师德育技巧缺乏。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门非常注重技巧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由于中学生正处成长发育阶段,加上各个学生成长经历不同,从而就造成了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点,但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往往希望可以找到一个万全的方法,希望可以通过一个方面来解决所有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由于教师缺乏德育技巧,德育管理工作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质量。
(三)学生在德育管理中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在德育管理中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一是德育管理主要是老师为主。在德育管理中,往往是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各种德育观念和知识,老师在德育管理中是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处于附属地位;二是学生参加德育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在我国多数中学,德育管理的制度与规章都是由学校制定的,而学生很少参与制定,因此,学生对参与德育管理的积极性不是太高。
二、提高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
在中学由于学校往往更加重视升学率,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课程,简单的认为德育管理对升学率又没什么影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课程或者过程,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很多的初中学校的领导都不太重视德育管理,为此,就必须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党的教育方针已经确立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只重视智的教育,而忽视德的教育都是违背党的基本教育原则的,因此,学校领导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认识到德育管理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为德育管理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如成立德育管理领导小组,统管学校的所有德育工作、为德育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以及加强对学校老师的德育培训等,只有学校提高认识,德育管理才能真正具有实效性。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德育活动中既要靠教师的说教,又要靠教师的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在学生心中留住深刻的“痕迹”,可以说,老师是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榜样。因此,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师德队伍的建设,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思想素质,使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
2、丰富德育管理方式。在以为的德育管理工作中,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在思想政治课时,思想政治课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使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加上教学内容的单调,很多学生都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枯燥、乏味,为此,老师在德育管理中应该丰富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社会新闻给学生观看,进而通过社会真实故事来诱导学生思维,向学生讲解其中的德育知识。还有德育不仅仅只在思想政治课中存在,还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利用美术、音乐等,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德育活动枯燥乏味,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
3、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身理特点。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加上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在道德教育中,要是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这样道德教育才能取得最大的实效性。
(三)突出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1、学生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学校的德育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开展的,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德育管理工作就成为空谈,因此,学生要提高对德育管理工作的认识,认识到在人生成长与发展阶段道德在促进自己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积极参与。此外,还必须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德育管理制度与规章的制度活动,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学校必须为突出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改变在德育管理中师生地位不平等的现状,提高学生照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德育管理。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如制定德育管理条例时,可以邀请学生代表一起制定,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参考文献】
篇3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篇4
一、我国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它依次构成我国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各国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认知特点和能力,遵循因龄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学校必须选择适合每个年龄段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对中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视,将其看作是人成才的关键,而常常低估甚至是轻视小学教育。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教育的不同层次和阶段各自面临着不同年龄认知能力的教育对象,承担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任务,看似各个教育阶段的地位和价值不同,然而它们却是相辅相成、不可替代的。
在小学教育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智力教育,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德育教育。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小学教育奠基性地位缺乏全面深刻认识的表现。小学教育的奠基作用,既表现在它是后续智力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表现在它是整个人生全面发展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小学教育阶段奠定了思想品质、个性品质、身体素质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基础,才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生活和发展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党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切实把立德树人摆在学校教育首位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小学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德育教育
我国小学教育特别强调德育教育,一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教育目的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使受教育者既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真实本领,也具有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觉悟。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和培养目标,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我国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起着定向作用。二是由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阶段。在一些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能让学生在认知社会的初始时期就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使德育教育收到更好效果。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我国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组织器官、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逐年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小学的德育教育也要根据学生这种身心变化特点采取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概括起来,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并以形象思维占优势。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以感性教育为主,教师要通过具体事例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二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奠基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以正面教育为主,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三是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随着学生逐年的成长,在内容和方式上渐进加深和理性化。四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首位,德育工作要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在各门课程和各种活动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2016年9月10日第一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篇5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篇6
一、现行学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课题,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1、德育课在学校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名不符实”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的地位就如同德育的地位一样,口号喊得高,但实际地位很差。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首位。但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很多重要的工作需要花大力气去做,所以,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往往处于被轻视的地位,而德育课更被看成既不教技能又不教有用知识的偏门了,更何况德育课人人都可以拿着书本“照本宣科”。
2、现行教材体系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出入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一年级上期)、《法律基础知识》(一年级下期)、《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二年级)、《哲学基础知识》(三年级上)。在这个规定的教材体系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与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
3、课时设置不合理
德育课程的周课时一般为每周2课时。从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容量上看以及实践中实际授课过程得出一个结论:安排的时间少了,不太可能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导致实际授课时只好选择性的进行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深度受影响。
4、考试和评价的体系不科学
德育课程的成绩一般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为准。即使有平时成绩,也只是作业或者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德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二、几点建议
1、落实德育首位,充分认识德育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并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使教育内容具体化。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就业和生活观念。美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根据现实需要改革教材,以道德品质的培养为主
现行的中等职校德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道德等,这些统编教材,用的是科学化模式,概念性的东西居多,感觉较空,没有充分体现出职教的特色。
中等职教德育课教材要能体现能力培养,强调应用性,实现育人目标,就需要在教材内容上兼顾系统知识的灌输和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了解,还要强调社会实践,使学生从认知到形成习惯。也就是说,教材应侧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并渗透思想政治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其中,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我们职业教育的目标。
3、改变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注重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不能仅用两次考试来衡量就完事,我们必须明白德育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考核应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两个点或三个点。要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任课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政教处教师、学校领导为共同的评价主体来对学生综合评定。以学与做为中心取代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重点。这样也更能全面评价学生,从多角度和多方位发现问题,从而使德育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声像、多媒体等视听电子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教学,避免简单的概念灌输,使德育课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于为学生所接受。鼓励和支持广大德育课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
篇7
初中思想品德试卷要注重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尽量减少客观性试题的设置。开放性试题一般是将时政热点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能给学生更宽广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同时,试题答案也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给分,即使有些答案的要点阐释的不全面,但能分析透彻,并且具有创新观点就可以给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习惯,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例如,当前社会上发生的有老人摔倒了,“扶与不扶”的问题。不扶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显示出了社会的冷漠。而现实中有被扶老人反咬一口,说是扶她的人将她碰到的,要求出赔偿费,致使好心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类开放性试题让我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初中思想品德试题的开放性就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很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你怎么权衡,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在时事题中渗透德育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其命题也应注重时代性和现实性,着眼于现实中的重大热点时事新闻。而且,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和国家政策本身对学生就有一种德育功能。例如,两年前南京的一个真实故事成了2015年重庆高考作文题引用材料,还有很多地区的思品试题就以“微博、微信”的形式呈现情境材料,让学生就一些社会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此类试题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时事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想品德试题将知识考查和时事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试卷具有了时代性,贴近了生活,接了地气,也发挥了德育功能。
四、卷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命题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试卷的命题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初中思想品德卷面要新颖,尽量可以图文结合,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厌烦情绪,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考试。其次,在问题的设置上要体现人文关怀,突出学生在思想品德考试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在被考察,更像是讨论和交流问题。再次,命题语言的表达方式,材料的选择和情境的设置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设计。最后,可以在思品试卷相应的位置设计一些生动的卡通画和温馨的提示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命题理念。
篇8
学校提出:教师应体现出梅之傲骨脱俗,兰之幽芳雅致,竹之坚贞高尚,菊之淡泊清华;学生应体现出梅之坚忍,兰之文雅,竹之上进,菊之谦虚。并将校本德育的核心内容确立为:君当如梅,意志坚忍;君当如兰,举止优雅;君当如竹,自强不息;君当如菊,淡泊谦逊。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求:校长必须引领校本德育,教师自觉实施校本德育,学生努力践行校本德育。这一举措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文化空间,陶冶了师生的情操,进一步营造了校本德育的氛围,形成校本德育发展的较为深厚的底蕴,从而引领师生走向成功。
我们多次召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全面育人方面的培训会,要求老师更新观念,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家长。鼓励并要求老师“面向全体,不失一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心理工作,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细处着眼,注重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篇9
一、要改变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传统的德育工作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成长实践相脱节,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只能是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如学习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不具有时代特征,无法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
要改变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做法,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无数事实证明,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把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育领域,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增加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教师应注重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要改变传统德育重说教、轻实践的德育方法,强调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传统的德育工作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重知而轻情和行,把知识的学习摆到了不适当的位置,使思想政治课异化为一般的知识课,失去了情和行,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课的灵魂。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法,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识别能力差,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思潮进行剖析判断,以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青少年学生时刻面临着形形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诱惑,采取单纯的禁止不是根本的办法,应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学校和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行。
三、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的德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受教育者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向学生传授固定的道德规范,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教师往往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求一律,阻碍学生个性及主体性的发展,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动起来,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充分利用图书室、课外资料及网络等渠道,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分析讨论,将热点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改变由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改变传统德育工作中学校与社会、家庭相脱节的现象,加强多维联合,形成德育网络
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一致,对子女娇生惯养,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都包办代替,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拔苗助长,严重阻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再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影响,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了“五天的学校教育敌不过两天的社会影响”的现象,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和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差之千里,对中学生的心灵产生重大的震动,因此,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德育工作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全社会都应关注,德育工作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整个社会道德教育普遍弱化的情况下,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中不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现况,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等情况,德育工作者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掌握德育工作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萍,谈当代心理学者的素质要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给我们的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周秋竹,浅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果,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王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篇10
要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是以育人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让德育工作回归自身的出发点。德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把社会实际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亦即培养、造就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而时代的要求则要通过个体表现出来,显然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管教“书”而不“育”人,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应回归以人为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的。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将这种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德育过程中,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有利于落实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使德育回归出发点和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
在德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自然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课堂环境都有利于德育任务的落实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传统的德育课堂环境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视为客体,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播和规范的灌输。这种知识型、接受型的德育课堂环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严重地影响大学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优化德育课堂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措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学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包括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习内容和谐、学生与学习内容和谐。在这种课堂和谐中,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课堂变成教学各要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隶,课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探索人的身心发展的中介。
同时,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动态过程,建立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是实现德育任务重要保证。而“德育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求知。
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形成师生和谐关系。由于研究性学习的新颖性、多变性和没有“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的灵活性,促使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得不脱掉权威的“外衣”,努力主动地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捕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命题,而是虚心地与学生一道思考与探求问题的答案。即教师始终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在这样和谐的“课堂生态”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缩短。因此,教师(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务)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对德育的参与性与自律的能动性就会提高,这正是有效德育所期盼的局面。
三、研究性学习——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的理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单纯地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当面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模式,培养能够运用所学德育理论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现代大学生,这正是德育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德育创新教育,更能有效的实现德育任务,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德育创新教育可以有多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众多模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它是以认识和解决某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究性活动。由于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育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一般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对策而组织的。这种新的德育模式能提供真实的道德体验,这些道德体验不但有助于德育知识应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得的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德育问题相联系,这种联系是德育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基础。
篇11
1课文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融入德育,不光要让教师重视所学文章,更不能背离文章,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并且要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高中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时刻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协调起来。为了达到即传授知识又教育学生的目的,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深挖教材,细心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育人材料,发现德育教育工作英语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高中英语知识的授课当中去。
2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融入德育
我们作为英语语言的教育者和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性格差异;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自我价值,发现并处理自我的价值矛盾,并将自我的价值观念与他人交流,并依据自我的价值选择来做事。老师通过引导,激发,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或竞赛,采用小组讨论,全班参与等方式,丢弃不好的说教和机械式的灌输式教育;激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主动的参与和积极思考,在活动中不断地成长,培养自己的道德是非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老师还要积极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面对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给学困生给与更多的机会和鼓励你让他们自己承认自我,相信自我,克服困难。全班学生互相帮助,教师不断地引导,达到课堂中教书育人的目的。
3透彻挖掘材料,发现暗含的德育因素
英语材料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其中有很多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材料都具有各种各样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识。老师使用这些教学中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传授课文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地融入了道德,个性,人文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老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此外,老师必须依据材料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找到并确定材料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在讲授SBIUnit10sports这一单元时,老师可结合中国申奥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使学生体验到我国在国际地位中的地位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多方面利用多媒体等教具,进行德育教育
英语教学如果一味地采用老师单调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学生会感到乏味,更谈不上德育渗透。而使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这样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讲授Warandpeace时,屏幕上那一幅幅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历史战争画面与那一帧帧壮丽山河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再配上富有感情的演说录音,就能激发学生对侵略战争的仇恨、对侵略者的愤慨,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世界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进入了意境,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
5紧抓英语教学中各种机会进行德育教育
每年都会有许多节日,比如教师节,我们学校都会鼓励学生为老师唱一首歌,向老师问一声“教师节快乐!”。再比如父亲节,母情节,教师都会鼓励学生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问候,为他们准备一些有意义的小礼物或为他们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让他们学会感恩,感谢老师,感谢父母。国庆节,教师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国家,历史和现状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给老师一些建议,告诉他们爱国,感恩然后才是学习知识。就这样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不忘英语课堂德育教育的融入。
6利用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融入德育教育
英语课外活动可采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对课文内容组织活动:如快速阅读、复述口述、口头表达、背诵段落及课文并在本班同学中找自己的竞争对象等,此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2、结合课文的活动:如角色扮演(roleplaying)指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来行事,如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便是在扮演他自己的角色,也指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如老师不在,学生干部代替老师管理班级,也是一种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也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一位对外语不感兴趣,学习外语消极被动的学生,一旦扮演外语课代表的角色,很快就会产生与外语课代表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学习外语的态度,就会显得格外认真和努力,甚至学习外语的成绩也会显著进步。3、延伸课文的活动:如日记荐评、办英语小报、英语角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在实际操作中活用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作到的。渗透只是手段,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溶于教材,教师除了有极大的热情,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较强的德育能力,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既要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又要注意德育的有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作者王志红,出版源《中南大学》,《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与实践》,2007.
[2]金瑶-《西南大学》-2009-《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3]余丽华-《华中师范大学》-2011-《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1]研究》.
[4]高惠莲-《中学生英语:中旬刊》-2015-《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5]刘崇英-《中学生英语旬刊》-2015-《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6]王静-《北京交通大学》-2014-《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篇12
1.对目标要求上的认识误区:一些人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价值实现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忽视了德育工作内在过程的反复性,一旦当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不能在短期内实现时,有人就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育人的价值不大。
2.逻辑观念上的误区:有些人误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唯一途径,并且忽视了社会、家庭对思想政治课价值实现的影响作用,把德育效果不佳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思想政治课。另外,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在人文知识传播、思维智力训练、道德行为养成和审美能力积淀方面的作用。
3.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失衡”引起的错觉: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冲击下,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实用性强,重知识技能,轻思想品德修养,这给人们造成了错觉,误认为人才品德不重要了,导致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视程度下降。
4.考试制度改革造成的误区:由于高考理科不考思想政治课,许多人,包括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思想政治课不重要了,所以事实上也就不把政治当成主要科目对待。这样,德育在学校工作的地位自然下降了。所以,深刻认识政治课的价值,是强化学校德育地位的关键问题。
二、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政治思想课的个人价值。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七种功能:知识积累功能,政治思想导向功能,思维锻炼功能,道德规范功能,法纪强化功能,心理品质优化功能,审美情操陶冶功能。
2.政治思想课的社会价值。它的社会功能是指思想政治课能满足社会整体进步需要的功能,包括: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理论知识;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国家接班人应具有的现代文明意识,促进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
三、对政治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对策
德育方式应多样化,要根据新时期教育科学发展的特点和学生思想发展复杂化的特点形成合力,呈现出多样化的德育方式。
1.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优选化
提高德育的质量在学校里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优化教学的主要因素。
(1)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要在教学中做到:根据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内容的讲授;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要求,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删除、简化陈旧、重复和内容交叉的教学内容;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讲课时可以从略。
(2)优化教学过程。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和兴趣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导好、学生学好的“双主体”的作用;教会学生在理解运用中学习,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里学习。
2.理论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同步化
篇13
一、当前我国德育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当前德育模式研究中一个热门的话题。主体性,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自为,是一种以自我创造为途径的获得性本能,对“主体”的理解要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来考虑。人是社会的人,在设定德育目的的时候,必须以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作为参照,即整体主体性。而每个人本身都有其自主性需求,所以,德育目标的设定又必须将个体的解放、发展作为参考因素。在构建现代德育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整体主体性与个体性之间的关系。
构建现代德育模式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否则,就会无法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甚至会纵容人的自由,而失去客观评价的标准。
(二)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的含义有两点:一是适当保证德育权威的存在。德育肩负着传承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任务,要向其社会成员传递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使其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就必须树立起德育权威,大力弘扬主旋律。二是随着对主体性的强调,德育的方式必须革新,德育工作者理论上的地位要作新的调整。尽管德育对主体有着不可否认的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德育的个体目标仍是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自为。正因为如此,德育方式必须改变过去机械的传递与接受,而应该在尊重个体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始终给以必要的指引,这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德育工作者应该由讲授者变为德育活动中的设计者、分析者、判断者等。但是,德育工作者理论上的地位革新,并没有改变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而仅仅是改单向的讲授为隐性的引导。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德育模式本身要具有可实践性。力求实践性、操作性是现代德育模式创新的一个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德育模式不能停留在对德育理论和理念的探讨上,而不寻求有效的实践途径。当前德育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量化,但具体的量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把握不甚准确,还需不断改进。二是德育模式的构建必须注重培养德育对象的道德行为,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道德认知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再高的道德认知和分析水平都不能等同于实际的道德行为,个体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才是真正的道德内化过程。因此必须强化对德育对象的实践教育过程。
(四)发展性原则
构建现代德育模式一定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一是要关注古今中外的德育模式,吸收借鉴。二是要注意新模式的开放性,跟随德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调整具体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教育模式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进化的。初级的教育模式中孕育高级的教育模式,高级的教育模式有待于发展到更高级的教育模式。”①这是查有梁在其著作《教育模式》一书中,根据系统科学的有序原理提出的模式孕育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当前构建现代德育模式一定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为将来构建更高级、更完善的德育模式奠定基础。
(五)科学性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都处于一种经验性活动状态,缺乏对德育对象需求的深层次探索和对德育理念、方法的实证性研究。构建现代德育模式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加大实践考证的力度,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等其他领域的科研成果来完善自身。这是根据对我国德育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得出的,也是当前丰富我国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我国当代德育模式构建理论探究
在当代,我国德育工作者提出和实施了许多德育模式,传承和创新这些德育模式,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德育模式还不很完善、理论基础薄弱、操作步骤模糊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我国当代德育模式建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环境化德育模式。环境化教育模式强调要以环境为载体,以社会规范为主要手段,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道德进步为目标,从而使德育的首要地位得到真正发挥,德育效果得到切实体现。它要求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功能,在方法论上要以环境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渗透功能。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设置一定的心理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这一模式的立足点就是教育与环境的统一性,一方面,教育是必要的,而且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更广泛、更重要的教育。
构建环境化德育模式,一是要使德育活动与环境相协调。德育不能滞后于社会发展,脱离社会现实,要合乎时展、合乎受教育者的心境和需求。二是德育活动要以环境为载体,它要通过说理、形象感染、社会交往等环境因素在人们心目中潜移默化。三是德育环境要综合优化,要引导和推动人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积极性因素,摒弃消极性因素。为此,必须更新德育思想、革新德育功能、改革德育内容、变革德育手段。要加强德育环境选择的训练,净化高校信息环境,建设德育教育基地,发展隐性德育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中去。
第二,主体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或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本要素,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在继承了传统道德教育对道德认知的重视的同时,改变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被动性,它倡导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通过道德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认可、自我接受和自我体验,从而达到切实改变德育的低效率状态。
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化个体主体性的塑造。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存在,正视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合理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道德主体性,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塑造,即个体主体性的塑造。二要拓宽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确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道德高尚的、身心健康的、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的教育理念,要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教育。三要创新德育的手段和方法。要坚持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渗透和灌输,又要发挥学生个体内在的自我道德修养和觉悟;要坚持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既要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开展集体教育,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体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教育。四是要整合德育过程,构筑平等互动的德育平台。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构筑一个平等互动的德育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把外在的道德规范通过情感和意志的催化作用内化为信仰,从而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②
第三,对话德育模式。对话德育模式就是在对话理念指导下,包含着对话意识的培养、对话情境的创设、对话过程的构建、对话条件的设置等操作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所谓对话,也就是指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为实践途径,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它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反对单纯的灌输说教,它不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德育对话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即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而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寻求人在知识环境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在知识中寻找自我。对话是人与知识联系的纽带。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在对话氛围中,教师与学生都处于自由状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打破各自的封闭状态,进入更加广阔的领域,教师和学生在平等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产生的“张力”可以使双方积极思考。
对话德育模式要求师生双方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要有共同的话语背景和遵守一定的话语规则,师生之间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第四,立体式德育模式。立体式德育模式就是借鉴国内外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的有机成果和合理性因素,根据我国高校德育规划与目标、内容的要求,根据时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的系列的不拘一格的“立体式”道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除了伦理之外,还借鉴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精华,强调以开发“多元智能”为主线,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中不断生成“发展观”,强调“人人能成功”的学生观等思想和实践。③
构建立体式德育模式,一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环境网络,形成学校德育的“小气候”和社会德育的“大气候”。二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内容网络,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使德育内容系统化、层次化、精确化、时代化。三是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渠道网络,采取灌输、实践、领悟、感化、参与、管理、咨询相融合的德育渠道网络。四是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保障网络,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政策,通过德育立法,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德育保障体系。
第五,生活化德育模式。所谓生活化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模式。生活化德育模式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明确提出了德育为生活服务的新理念。生活化德育模式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能力、感悟能力和选择能力。
生活化德育的实质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也就是从生活现实出发,在生活中进行真实有效的德育并回归生活。它是要从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来关注其道德问题,进而引导受教育者能过上完美的道德生活。它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主体性道德素质的人。④构建生活化德育模式应当坚持主体性、主导性和创新性原则,通过引导,实现品德实践、品德体验、品德感悟、品德选择过程的无限循环。
第六,人本德育模式。人本德育模式就是指德育应以对人的深刻理解和研究为出发点,在德育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和人性关怀,最终目的或者主要价值是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培养具有现代道德智慧的人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德育目的要由原来的以社会为本转到以人为本上来,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新体系,实现对德育工具职能的纠偏和本体职能的回归。人本德育模式认为,德育是个体社会化不可缺失的环节,德育应致力于全面发展的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德育不能脱离个体所生活的现实环境,德育过程中应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构建人本德育模式,应当始终把握育人宗旨,把德育对象政治观念的形成、思想认识的提高、道德规范的养成、情感世界的充实、人格境界的提升作为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要树立尊重、平等的观念,重视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选择,追求个体生命价值最大化。应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单纯重视德育认知转向更加注重德育能力的培养。
第七,生命德育模式。生命德育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其生命的存在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以及对与其密切相连的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德育模式。生命德育模式既要关注生命的现在,更要关注生命的未来,这是德育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生命意识教育则是生命德育的突破口。⑤
生命德育模式要求应当在生命关怀中完成对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要遵从人类生命活动的规律,设置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于自我生命存在的欣赏。让学生形成对一切生命的欣赏和关爱。
构建好的德育模式是改善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的首要环节,因此,传承和创新现有德育建构理论对于改变我国高校德育低效的现状,探索出适合当前形势的德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查有梁著.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3-7.
②刘献君.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1999,(4)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