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市场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市场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市场现状

篇1

2 分析电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发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保持高速发展,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客户量和交易金额也迅速增加。电子银行业务的蓬勃发展将使商业银行采取更加有力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使用电子银行的人数已达3.32亿,并且以2%速度增长,发展潜力巨大。其中,电子银行业务中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电子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金融银行业务转型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据艾瑞咨询的《2014中国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研究报告》,2013年商业银行在个人网银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分布中(见下图),工商银行占比为36.3%,位列第一,其次是农业银行,占比为23.0%,中国银行占比为9.4%,建设银行占比为8.1%,招商银行占比为4.8%,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占比均低于4%。由此可见,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积极抢占电子银行市场份额。

在网络的全球化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刺激下,电子银行迎来了春天,达到井喷式发展,电子银行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新宠和法宝,是现代商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交易额从2010年到2012年翻了两番,各银行电子银行的替代率普遍超过70%,电子银行已成为金融交易的主渠道,手机银行更是以300%的速度在高速增长。个人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达56%,企业网银替代率为65.8%。电子银行正逐步代替传统银行业务,进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模式。

3 电子银行日趋完善,服务价值凸显

随着相关行业监管体系的建立和明确,供应商及商品品类的发展,银行电商平台的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搜索、导航、返利、比价等浏览访问入口平台的接入,技术运营、仓储物流、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等专业电商平台服务商与基础服务商的发展,中国银行业电子商务产业链日趋完善。且由于发展历史与战略定位等因素,相较于传统电子商务,电商平台服务商在银行业电商产业链中的价值与地位更加凸显。电商平台通过嵌入中国的商业银行APP连接商户与用户,为商户提供新的销售渠道,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安全、可靠的网购平台。从而,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快速电商化,提升用户黏性和价值,增加业务收入。

4 电子银行未来发展目标市场分析

随着移动网购市场的飞速发展,电子银行电商平台在一、二线城市基本实现了覆盖,典型电商企业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的扩张战略的布局。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呈现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很大成就,也逐渐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一些人开始选择退出经济中心地区,而开始流向郊区和农村――即所谓的“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说,城镇化水平越高,逆城市化的趋势就越明显。除此之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消费市场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潜力巨大。可见,农村市场将是未来电商行业的发展的大市场,各大银行将会瞄准这一市场,力争抢占先机。对于农村市场的挖掘,首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2013年商业银行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图

数据来源:综合企业公开财报及银监会统计信息,根据艾瑞统计预测模型估算。

2014.8 iRe5earch Inc.ire5earch.com.cn

4.1 电子银行在农村发展的困难

第一,农村有电脑普及率低。农村的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电子银行业务开通和办理是以无线通信和互联网为特定媒介,移动电话、电脑的普及率和熟练使用程度制约着电子银行在农村的发展。第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农村文化水平不高,思维陈旧,对于看不到、摸不着的事物存在畏惧心理,十分保守,从而造成电子银行推广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在农村很多人对电子银行不了解,也不会使用。这使得电子银行的营销人员在做宣传、推广的时候,很难打开局面同时也是处处碰壁。第三,安全问题。在大部分的农村中,电子银行属于新事物。在网上支付,属于虚拟的,不能真实的手把手交易,人们接受程度不高。此外,由于一些新闻、报道有关负面案件和我国电子支付的手段本身不完善,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正在探索阶段,更使很多人对电子银行业务缺乏信任,认为那不安全,为了自身利益,大多人宁愿选择在银行排队,也不愿意使用电子银行。第四,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滞后。农村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发达,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农民在网上购物后,往往还必须亲自到有物流网点的地方去取,如需送货,必须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导致了网上购物的便捷愉快与收货的麻烦不便相冲突,部分村民就会减少使用网络消费而选择传统的集市购买。

4.2 如何推动电子银行在农村市场的发展

4.2.1 推广理念

针对农村市场进行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广,对象为农村居民,这一群体淳朴老实,追求实在,辛勤劳作,大多靠务农实现自给自足,对农村、农业有着莫大的联系和依赖感。对此,提出“农银一家亲”的理念和“生财有道,帮理‘银’”的理念。

“农银一家亲”理念是以“家”为情感切入点,村民的生活离不开农村,农村就是村民的家,电子银行针对农业、农村、农民进行帮扶,给予关怀与实惠,就像对待家人一样的亲切。表达银行对他们的情感关怀,以此对农村客户进行情感培养,发展农村客户的情感偏好。

“生财有道,帮理‘银’”这一理念的确定,是因为农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农业的依赖性较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滞后。通过电子银行,为农村及农民提供一些挣钱的渠道,深入基层,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与客户互动,解决客户问题,建立实际的联系,从而发展为忠诚客户。

4.2.2 推广措施

第一,重长远利益轻眼前利益,注重宣传推广。农村市场比较分散,宣传方面会比较困难,但是,认知是消费者产生行为的前提,只有先使消费者认知,产生情感后才能促使其产生行为。而且农村消费者比较注重实惠,一点小恩惠就能吸引他,所以,在进行宣传时不要过多在乎眼前的利益,尽可能多给客户一些小礼品或其他优惠,不仅吸引新客户,还能留住老客户,进而培养成为忠实客户。

第二,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推荐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如比较偏远的地区的人就可以介绍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解决其路途遥远的问题。对于中高端的个人工商户,因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介绍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进行自主投资理财。

第三,重视人才培训。电子银行作为新兴金融业务品种,各个银行全体员工应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业务的开办、推广和普及。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并以培训为契机,对农村特有现状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达到熟练运用、高效推广的目的。

篇2

1.1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药品多

(1)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药品监管力度不够,有些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个体诊所存在着严重的“以药养医”现象,不法个体药贩采取高额回扣、低价倾销、现金交易、开具假发票等手段倾销假冒伪劣药品也加剧了药品质量的参差不齐。(2)乡村医疗机构房屋陈旧,缺乏阴凉库房、冷藏设施等保管条件,存放混乱、管理落后,欠缺防霉、防潮、防鼠、防虫、防尘的意识。(3)乡村医疗机构未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和出货登记制,对购销记录登记不完整、不规范、不真实,甚至故意销毁票据以应付检查,致使部分过期、质变的药品流入农村市场。[1]

1.2 无证经营药品

尽管近几年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无证经营药品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但是无证经营药品的现象仍较严重。有的经营户被取缔后,蛰伏一段时间又重操旧业;有的被打击后由公开转为地下;有的经营企业超范围经营。

1.3 不合理用药、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

有的医务人员为了能够达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区的疗效,会给患者开具好药、贵药甚至激素,损坏患者的免疫系统,一个小小的感冒动辄就是挂针,抗生素滥用现象尤为严重。

1.4 假药销售的主体多元化

不法分子销售假药的手段和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伪药品”冒充药品,虚假宣传保健用品、保健食品治病疗效,将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充当药品进行销售;二是假借协会、义诊售假,租用场地、举办讲座进行虚假宣传,一些江湖骗子打着“专家义诊”“免费体检”“健康行动”等旗号向农村群众进行虚假宣传,先采取免费试用,再进行打折优惠等手段,向消费者兜售假药。

2 农村药品市场混乱的原因分析

2.1 监管力量薄弱

目前,大部分乡镇已经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但由于组建时间较短,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办公场地、办公用房、办公经费、技术装备缺乏,影响了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实施及时有效的查处和打击。工作基础薄弱,农村一些地方药品市场秩序仍然比较混乱,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个别领导和部门对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人员素质偏低,基层食药所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但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工作人员对药学和法律专业知识知之不深。因此监管力量不足和监管任务繁重是很普遍的问题,无法满足完全覆盖、有效治理农村药品市场的要求。

2.2 药学从业人员严重缺乏、农村从药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受重医轻药的影响,在农村医药单位普遍缺乏药学专业技术人才,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是从事医疗护理等岗位转岗或兼职的人员。在抽样调查的100家单位中,此类情况占93%,这些人员对药品安全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药品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不能对群众进行有效的药品安全指导[2]。

2.3 农民缺乏安全用药知识

农民医药消费水平低,依法维权意识弱,客观上为不法药贩提供了市场。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就医困难的实际问题在不少地区仍未得到解决,农民自我防范意识差,购买药品首先看价格。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农民追求便宜的心理特点,使农村变成假药贩子的作案场所,成为假劣药泛滥的市场。

3 改善农村药品市场现状的建议

3.1 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3.1.1 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目前,已经实施农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 个体诊所已实行药品统一配送,以规范乡村医疗单位和个人的购药渠道。鼓励城市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改变农民买药难的现状,并把假冒伪劣药品逐出农村市场。

3.1.2 建立严格的药品购销记录制度

严格要求乡村医疗单位和个体药店认真执行药品购销登记制度,监管人员应勤检查,发现问题后责令及时整改,问题严重者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相应处罚。

3.1.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法律支撑体系,才能使药监执法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促使当事人积极履行法定义务或主动接受行政处罚,让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真正有效地制止制假售假行为。

3.2 提高农村从药人员的素质

加强农村从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加强法制观念。药监部门可举办专题讲座、专家上课、综合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农村从药人员传播药学专业知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提高农村从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加强依法从药的法制观。

3.3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率

一是不断提高监管人员自身素质。针对监管力量不足,要不断加强监管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强自身学习,全面把握药械管理法规的立法精神,拓宽监管的新路子、新领域,确保全方位进行监管,让假劣药品无处遁形。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延伸监管触角。要广泛发动群众,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监管工作,制订举报奖励办法,如在各村、相关机构聘任药品协管员、信息员,收集药品安全信息,使药品监督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三是将监督管理关卡前移。日常监管工作要关口下沉,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控,从源头上把好药械的质量关。要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堵住假劣药械流入农村市场,要加强对药械生产源头的安全监管,建立查源治本机制。

3.4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药事法律法规

要加大农村地区药事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广大群众抵制假劣药品的意识和能力,应成立普法宣传组,深入边远农村开展安全用药咨询,传授假劣药械识别方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拒假打假的意识。宣传培训工作要坚持常抓不懈,定期举行,频次适当。

应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广大涉药单位对药品特殊性、重要性的认识。突出宣传假劣药品的直观鉴别技巧,假劣药品案件的发现和举报,药品正确采购、贮存、保管、使用知识以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利用农闲时节,结合三下乡及科普活动,采取上街下乡咨询、宣传展板展示、悬挂条幅、印发材料等宣传形式,开展有关药品知识和法规的活动,增强他们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

篇3

由于农村所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条件,决定了农村卷烟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众所周知,近些年景宁县农村虽然得到很大发展,但在大部山区,农村经济仍欠发达,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法制观念还很淡薄。虽然国家颁布了《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县烟草公司也开展了法制教育活动,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尤其在山区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卷烟市场依法有序管理,一些地区农民抗法案件屡有发生。纵观景宁县当前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交通不便,战线长,管理难度大

**县农村市场偏僻,交通不便,分布滥散。往往是一个村绵延十几里,下乡检查查一户得走十几里山路。一些地方车辆无法到达,只能徒步检查,给专卖管理工作造成很大难度。全县2100户零售户,其中农村占1120户,占总零售户的53.3%左右。对全县每个经销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月时间也检查不完,全面检查市场周期太长,造成专卖检查困难大,管理难度大。影响了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二)法制教育不到位,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普及,以及“二五、三五”普法教育,使我国国民法制意识增强。但不可否认在山区农村还存在薄弱环节,加之《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颁布较晚,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使山区农村农民对烟草专卖知之甚少。近些年,下乡检查查扣违法卷烟,有的违法经营者甚至煽动不明真象的群众围攻、欧打、哄抢查扣卷烟。对闹事者批评教育时,一些老百姓竟说:“没听说卖几盒烟也违法”。2003年一年查处120起卷烟案件中,农村市场案件达75起,占查处案件62.5%。

(三)卷烟供应品牌不合理

近些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一大批中小烟厂关闭转产,而这些中小烟厂大部分生产中低档卷烟。目前,卷烟工业都是以提高利润为生产目的,低档烟利润少,一些烟厂干脆不生产,造成市场低档烟紧张。而广大农村,有着占全国烟民80%以上的消费者,吸食水平大部分在低档卷烟。一方面急需低档烟,而另一方面供方又缺货,于是地下制假贩假应运而生,且有大市场。这不但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也使国家税收蒙收巨大损失。

(四)制假贩假分子将目标转向农村大市场

经过努力,近些年烟草专卖法深入人心。在城镇利用各种形式举办各种轰轰烈烈的打假活动,使贩假分子胆颤心惊,无处藏身,失去生存的“土壤”。他们纷纷将目光盯住农村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大市场。同时因为山区农村信息闭塞,交通落后,农民法制意识淡薄,经济条件差,缺乏真假卷烟鉴别能力,于是贩假分子化整为零,利用摩托车及机动三轮车走村入户,大肆贩卖低档烟。

一些地区农民明知是假烟,但图便宜实惠而竞相购买。不法分子轻易从农村消费者获取较为丰富的利润。另外,附近烟叶产区每年收购结束都有一些低次烟收不完,又为制假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近几年,渑池县查处的几起贩假、制假案件中,大多是贩假分子用机动三轮进村入户贩卖,价格大都在每条7——8元左右。制假分子从农民家中收购低次烟叶每公斤0.2——0.3元,切丝机、香精、包装盒应有尽有,制假设备应有尽有,这也是制假贩假屡打不死的原因之一。

(五)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查处案件难度大

山区农村农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这种现象不仅是农民身上,而且一些乡村干部身上也存在着。甚至一些村干部也参与制假贩假并把它当作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而津津乐道。有些贩假分子在当地是一大家族,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即使查到,若没有当地公安部门配合,也很难查扣。

(六)《烟草专卖法》对假冒卷烟处罚太轻

《烟草专卖法》对查处假冒烟都是没收和罚款处理,不能对交通工具作任何处理,处罚力度轻,不足以使贩假分子伤元气,反而使之产生“夏季丢秋季捞”的心理,制假贩假更加疯狂,更加猖獗,弥补损失。另一方面,上级机关每年组织专卖考核、检查,大部分是停留城镇,深入山区农村市场少,因而县级专卖机关检查也重点是在城乡市场,而忽视山区市场。

二、景宁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以为下步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以诚信管理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山区农村卷烟市场管理工作。针对山区农村卷烟市场战线长,零售户分布滥散管理困难的特点,市场管理上结合当前诚信管理工作,推行组长联片计酬的责任制。首先将山区农村零售户按所在位置自然区域分成若干片,每片20——30户。在片内中心地带,选找一名在当地有一定信誉、威信比较高诚信模范守法户为组长,并根据片内各零售户前三年卷烟销售数量和遵纪守法情况,与组长签定卷烟销售专卖管理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并拿出该片零售户每月销售利润总额的1——2%作为奖金补贴组长,以辖区卷烟任务和市场管理为主要考核内容,专卖人员每月对组长考核一次,按考核成绩及时兑现奖金。每月召开一次组长例会,及时通报各片区域销售、市场管理情况、存在问题,便于我们及时准确掌握下边真实情况,调整工作布局和工作重点,每半年对组长进行一次考评,评出先进组长,给予一定物质荣誉奖,以此调动组长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没穿制服的“专管员”,达到“归我管理,为我服务”,成为牢牢锲在烟草专卖阵地前沿的“千里眼”、“顺风耳”。

(二)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山区农民法制意识。法制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需要全社会支持和关心,在我国山区农村更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需付出更多耐心细致的工作。要求我们专卖管理人员即是检查员又是宣传员,脚勤、嘴勤,在培养教育诚信商户的同时积极引导教育广大零售户,利用各种形式走村入户,以自然区域为单位,定期召开烟草专卖法学习班,印发各种宣传材料,在城乡市场刷印专卖法墙体广告,每月召开一次至二次诚信等级商户评比活动,评比出来先进模范给予一定的物质、荣誉奖,调动广大零售户遵纪守法积极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舆论工具作用,广泛开展法制教育。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有线电视已深入千家万户。在县有线电视台开辟《烟草专卖法》知识讲座,并在通过《法在身边》节目将近年来在本区查处案件中进行案例剖析,利用身边人、事教育广大零售户自觉提高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

(三)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吃苦耐劳的专卖队伍,是新时代专卖工作的需要和保障。

篇4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逐渐出现“双轨制”的特点,从而可以使金融资源进行二元制的供应出现二元制,一方面为政府主导强制力量在农村形成到正规的金融部门,另一方面为农村中大量非公有制的部门获得的信贷支持,必须依靠资金投入进行生存发展[2]。所以说农村一些非公有制的经济部门必须凭借内源的融资,或者对正规的金融部门进行求助。这就导致农村在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短缺,使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需要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体系不完善,层次不清晰

农村目前的金融体系没有得到功能上的完善,对于基金、资金、期货以及保险都得到较好的发展,资源配置、价格发现以及风险对冲上也并不完善[3]。而正规以及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得到相关作用的发挥。同时农村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产品也存在着欠缺。因为农村市场上的产品缺少创新的动力,导致产品涉及面窄、种类少以及服务的范围较小。金融市场在机制方面得不到完善,竞争机制不充分,脆弱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政府对金融发展也没有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

2.缺少有效供给

农村地区在金融方面一直有供给不足的现象,也正是由于供给不足导致避险、融资和理财方面的功能不完善。农村与城市在金融资产的需求和供给上有较大差异,所以资金不足这个问题也受到较大的压制。有时政府职能还得不到较好发挥,财政资金有不到位的现象,都使农村金融出现缺乏供给的现象。

3.政策制度不完善

对于农村金融的服务方面,政府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利民政策,但是对于呆坏账的核销问题、财政的贴息问题、专业担保问题以及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上没有明确的政策,而且制度和措施并不完善,力度较小[4]。在监管方面,金融产品的创新、资本的充足管理以及金融机构的准入原则都缺少监管力度,而且农村的信用环境、体系建设、金融市场上都缺少积极的监督和引导。货币的政策方面,信贷规模以及流动性的比率在需要给予特殊安排。其中还有一些与金融联系较为密切的产业,包括医疗、社会保障、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都对农村的金融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三、相关解决措施

1.加强金融监管

农村的金融系统中需要使监管力度得到加强,根据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金融监管,从合规性的监管向合规性以及风险控制方面进行监管的转变,使监管制度更加开放和透明。健全农村金融的监管法律,使其逐渐完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三方面的监管机构进行协调,使农村精通的监管效率得到提高,每个行业能够得到自我管束的实现,对内控制度和行业反战进行相关的建设。正确引导市场的竞争压力,使其向企业内的控制制度进行积极的建设。并要求农村金融提高信息的社会披露度,促进社会对金融市场的监督。

2.建立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的较大难题为资金供需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革农村的金融机构,并对农民进行合理抵押品的寻找,其中对土地抵押的为农地金融,这种金融能够为农业进行长期贷款的提供。当农地金融的制度建立完善后,农村居民就可以对土地给予使用权的抵押,用此进行土地债券的发行,这样能够使社会资金得到积极的利用,对农民进行低利率的贷款,使其能够享受到成本低中长期的贷款。该种制度可以对农村中长期的资金不足问题给予相应的改善。同时金融机构的农民融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从而使农业生产的落后情况得到提高,增强农业发展,推动金融体系的发展。

3.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和发展

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中也要发展民间金融,因为我国农村的商品经济处于落后的状态,要对社会关系进行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通过相关的引导监管使其得到相应的发展,并对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加强发展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农户以及农民的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在“三农”的发展中给予配置,使农民能够更加便利的贷款。继续对小额贷款等机构的发展,对小额信贷的发展进行鼓励,由扶贫部门和金融部门给予宏观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有稳定发展的专业队伍,能够对农村的贫困人口给予金融信贷的服务,对信贷资金进行良性运作的促进。

结束语:

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目前的发展较为缓慢,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金融体系不完善、层次不清晰,缺少有效供给,政策制度不完善。主要问题就是在我国农村缺少资金方面的供给,农户与农业的融资较为困难。通过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讨论,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有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制度,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和发展。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其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促进经济的显著增长。因此我们要对农村的金融市场采用相关对策,使农村的金融市场和经济都得到改进,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古明加,张建业,刘宝富,张照新,刘江海,王佳轩.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17(02):123-124.

篇5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增加了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需求增加;加之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多种自然灾害的袭扰。因此,包括农业、医疗、养老等在内的我国农村保险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在开发农村保险市场的过程中,不能照搬城市市场的营销策略,应开展以下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创新。

一、我国农村保险市场营销现状

(一)营销观念滞后

调查表明,不少保险公司在开拓县域保险市场的过程中,并不是按照现代营销思想去做的,而是按照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的营销思想去开发市场,即根据企业计划的保费和利润目标,扩张大经营网点,招聘保险员工,从保险公司便利出发选择业务种类与产品供给,建立营销渠道,为客户提品和服务。营销观念的滞后,使得保险公司在开拓县域保险市场的过程中进展缓慢,效率低下。

(二)市场定位不准

一些保险公司单纯地把市场营销当作市场竞争的一般手段,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对几乎所有的业务领域、所有的市场机会都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参与竞争。忽视了竞争者的定位状况和目标客户对保险产品的评价;没有通过市场细分来发现市场机会,确立明确的市场定位,并没有将保险公司经营重心放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终必然导致在市场竞争中无的放矢。

(三)产品开发不够

目前保险公司销往县级市场的保险产品基本上都是从城市到农村的简单转移,没有针对县域居民的专门险种,导致在广大县域销售的保险产品缺乏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具体表现在:保险险种结构单一,为“三农”量身打造的险种少;产品同质性高,针对性不强,卖点不突出;内容陈旧,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保险条款冗长晦涩,使县域居民望而生畏,严重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四)销售渠道不畅

近年来,湖北省的保险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主要是依靠保险公司机构和人员的扩展,没有重视多元化销售渠道的建立、健全及维护。目前我省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保险公司的推销人员和保险人,电视、电话、银行、邮政、网络及保险经纪人等销售渠道较少。

(五)人员素质不高

一是结构不合理。保险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保险公司聘请的临时人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特别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保险训练;二是保险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缺少专门针对县域居民的销售策略与技巧;三是部分保险从业人员在从事保险营销活动中只顾赚钱,而不注重客户的实际需求,坑蒙拐骗,说假话,不履行承诺的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四是保险人员流失率较高,给企业及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成本过高、服务质量无法提升、严重影响组织绩效、企业口碑不佳等。

二、农村保险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一)发展完善农村营销网络体系

首先,设立一个稳固的营销网络体系,着力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开拓能力强,并且具有农村特色的营销铁军。每个县设立一个农村营销部,根据地理位置每三个乡设一个营销分部,每一个乡设一个营销处,逐步达到每个村至少有一名营销员,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扩大覆盖面,更有利于绝对占有农村市场。其次,通过设立规范化的营销服务网络,使保险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真正把保险进农村,保险进农户落到实处。其三,苦练内功,提高员工素质,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教育员工熟知保险内容,笃守职业道德,坚持客户第一,忠于保险事业。

(二)加大保险宣传力度

宣传工作首先解决农民参保的思想观念问题,农村普遍存在怕老无所养、怕病无所医、怕天灾人祸、怕因学致贫。因此要教育引导农民通过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投资理财保险等,解除后顾之忧,转移风险隐患,达到稳定生活,逐步富裕的目的。

(三)设计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

设计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是实现农村业务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内容。开办农村保险业务,既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使业务富有弹性和灵活性,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又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现状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原则上要先开发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的险种。重点开发设计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保大病的适销对路的

编辑整理本文。

新险种,满足农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解决一人得大病,全家致贫、返贫的问题。险种设计要坚持从农民的购买能力和心理需求等方面来考虑,做到手续简便,交费灵活。在展业模式上,积极寻找切入点,应按照医疗、教育、养老的顺序宣传,走以短险为突破口,以短带长、以长促短,大力发展农村个人业务,实现以直销带营销,以营销促直销的发展之路。

(四)加强农村业务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加快电脑网络化进程,形势的发展要求保险公司管理工作必须科学规范,鉴于农村营销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强化员工教育,提高管理意识的前提下,还需要科学管理的手段加以配合完善,只有管得住,管得严,才能有效防范风险,消除隐患,使农村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五)依靠政府职能为实现农村业务跨越式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经济上,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对购买保险的农民提供一定的保费补贴,提高农民的投保能力,培养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在政策上,对保险公司在农村市场上收取的保费,适当降低营业税率,个别险种可以采取免收营业税。对农村保险业的有关规定也应适当放宽,以增加保险公司开办农村业务的积极性。只有建立合理的利益导向机制,才能够不断扩大农村保险服务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篇6

国家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 ,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并且收入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实际增长虽然达到10.9%,但农村消费品销售额比重与城市相比表现为持续下降,增速减缓,据有关统计,2001 年至2006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为:11.5%、14.6%、10.3%、14.7%、13.6% 和14.3%。而同期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只为7.7%、6.9%、6.9%、10.6%、11.5% 和12.6%。①巨大的消费反差充分说明我国农村市场开发的滞后性且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零售市场的发展。

2.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善

由于广大农村分布相对分散和地理环境制约及地方财政实力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结构很不完善,且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在广大山区和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落后,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农村零售业很难完成畅通的进货和售货运输,就更谈不上包装、流通加工、仓储等要求更高的物流活动。农村零售市场多为定期集市市场,若交通不便,加上天气恶劣状况就会在很大程度不同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2.2农村零售业经营方式落后

虽然我国告别了供销社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大多数转变为具有自给自足的“夫妻店”, 形式传统单一,新型零售业态比例低,经营主体个体化。虽然近几年超市和连锁店等新型业态形式在农村零售市场得到一定发展并不断壮大,但与传统的夫妻店和摊位交易相比,其规模和数量远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并且一些超市只是在原有的店面改进而来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表面连锁而实质仍是单店操作、各自为政, 很少真正做到统一采购和配送, 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2.3政府职能和体制滞后

虽然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加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但是农村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疏于管理农村零售网点缺乏规划,地方政府职能和体制建设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农村零售业存在经营缺乏卫生保障,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卫生安全问题,制约着农村零售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的一些部门如工商执法部门和卫生部门等对政策执行不力,使得国家许多好的政策和措施不能够真正及时有效地为农村零售市场的建设和促进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3.我国农村零售市场的发展对策

3.1深入认识农村市场的特点

农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进步,如何有效地把握其中的变化才会有利于农村零售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同时,农村市场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差异性,层次性,时间性等特点。由于农村在地域上分布分散,所以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时要把握好深度和广度。差异性是指不同地区,人群的购买差异性,因此企业的经营应注重对差异性和具体情况的把握;层次性是指消费者购买时,消费结构层次的不同需要的有效掌握有有利于企业对销售商品结构的完善;时间性指农村市场多定期集市交易并且购买商品有着明显的时间差异,比如农忙季节对相关农业商品的购买呈明显增加,逢年过节对食品类,礼品类等购买需求呈明显增加。

3.2充分重视和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农村零售业发展中的作用,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对农村的发展政策,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合作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能力;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其消费观念的转变,培养其科学的消费方式和抑制不良消费习惯;进一步转变政府角色,积极推进标准化市场建设和完善市场机制。政府作为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力量,能否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对农村零售业的发展影响不可忽视。

3.3经营模式创新

零售业态的创新是发展农村零售业当务之急,农村零售业态发展和创新的重点在于发展连锁店。可以把城市大店、名店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先进管理和丰富商品带到农村,利用本身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为农村零售业态提供配送服务,使城乡流通业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形成高效的、城乡联动的零售组织和经营体系。②第二,积极推广仓储商店、量贩店等零售业态经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城乡经济仍然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对于收入水平不高的农民来说,价格仍然是购物时关注的头等大事。因此可根据农村消费水平、购物习惯,积极推广普及仓储商店、量贩店、折扣店。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县城、交通方便的大集镇设立仓储商店和量贩店,在乡村设立折扣商店,便于居民购到合适的商品。

参考文献:

[1]陈遵奇《论农村零售业创新》,《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4月

[2]王晓光《中国农村零售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经济论坛》2008.21期

[3]李慧《农村零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经济》2010年4月

注 释:

① 国家统计局网stats.省略/

篇7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家对农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国家免除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利促进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消费状况得到改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2009年以来,农村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农村快于城市的发展局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消费市场升温来之不易。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市场的总体消费水平依然偏低,城乡差距问题仍然突出。

(一)农村消费市场加速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1.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5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94.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660.7元,比2003年增长了88.4%;农村居民年人均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分别为1598.7元、211.8元、678.8元、174.0元、360.2元、314.5元和246.0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80.4%、92.0%、120.1%、113.0%、121.7%、33.4%和112.4%。

2.农村消费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快。1987年以来,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格局一直是城市快于农村。2004年以来,代表农村消费市场的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与城市市场相比,差距趋于缩小。城乡零售额增幅差距,2004年为4.1个百分点,2005年为2.1个百分点,2006年降为1.7个百分点,2007年为1.4个百分点,2008年也基本维持在1.4个百分点。特别是2009年1-5月份,在家电下乡、汽摩下乡政策作用的刺激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达到20.2%,快于城市2.3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2004年的27.2%提高到2008年的30.9%,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3.6个百分点提高到6.7个百分点。

3.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一是基本生活资料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食品消费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改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消费增加,并呈多样化、营养化趋势;衣着消费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部分青年农民追求时尚化。二是住房需求增长较快,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90年的17.8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增长了1.8倍。住房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楼层由平房向两层甚至多层转变,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住房向庭院式、别墅式方向发展。建筑材料也由土石结构向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1990年农村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为1.2平方米/人,2007年为12.6平方米/人,相当于1990的10.5倍。三是家庭日用品消费步入普及化,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拥有量快速增长并迅速普及。2007年,农村每百户拥有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分别为94台、46台、26台。此外,一些新型家用电器如空调、电脑等也开始进入农村家庭。四是服务性消费比重有所增加,特别是交通通讯开支增速明显。交通通讯消费成为农民消费新亮点,交通通讯费占农民整个消费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从1990年的1.44%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10.19%。

(二)农村消费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差距突出

1.消费需求不足,消费能力偏低。与城市消费市场相比,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农村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与衣着消费比例明显偏低,相当多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有待改善。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65元,城镇居民该项支出为11855元,仅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2.1%。农村消费市场增速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仍较缓慢,1998-2007年,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为10.0%,比全国约低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村消费市场占整个消费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1978年,全国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53.4亿元,占全国的67.6%,至2007年,全国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082.0亿元,仅占全国的32.9%,比1978年下降3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分析表明,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均落后城市将近20年,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

2.消费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市场的质量不高问题非常突出。农村居民消费崇尚节俭,购物偏好低价,而消费品质量则不在首要考虑之列,这也是当前农村市场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当前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低层次性,消费倾向更多地带有生存性消费的特征,而诸如娱乐、卫生、健康、生活品质等带有享受和发展性的消费需求则明显不足。农村消费市场结构不合理现象也十分明显。反映消费结构状况的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偏高,2007年达到43.1%,意味着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占整个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仍高达43%以上,而居住、衣着、家庭设备、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等众多项目的消费比重却不足45%。具体来看,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方面开支很大,但食品开支中的肉蛋奶、副食等产品等的消费支出比例却很低;在衣着、家庭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消费开支不足,且大多以低质、价廉的产品为主。另外,农村消费市场结构不合理还表现为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与农村需求结构错位以及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差距较大等方面,2007年中低收入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104.5元,而中高收入家庭开支则在4800元以上,反映了农村居民内部消费的不平衡。

3.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启动难度较大。我国农村有近8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2/3,但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消费潜力很大。当前,农民消费满足率低,以家电耐用消费为例,2007年农村每百户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仅相当于城市每百户拥有量的68%、27%和47%。据估算,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并且,对于广大农村而言,摩托车是生产、生活中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也蕴含巨大的市场需求。2009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启动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政策,农村消费市场潜能得到开启,政策效果较为明显。然而,要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并非易事,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态势来看,城镇居民消费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整个消费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而农村居民消费总额虽然也在逐年上升,但农村居民消费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一直在下降,只有个别月份有所上升,今后,这种总体趋势仍将难以改变。

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增收难度大是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最大障碍。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左右,收入增长速度长期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00-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253元上涨到4140元,年均增长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6280元上涨到13786元,年均增长14%,农村比城镇低5个百分点。并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16%,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远低于GDP增速。二是持续增收难度大。政策性增收空间有限,尽管全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并且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但由于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政策性增收基本被农资涨价抵消,农民消费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农民自我增收能力弱,一方面,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从中获利较少;另一方面,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城市就业压力巨大,对农民工限制较多,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再次,失地农民数量较多,许多失地农民无就业岗位、无可种之地、无社会保障,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基础条件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条件薄弱,与生活相关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民行路难、购物难、饮水难、上网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目前,全国尚有7%的行政村不通公路,硬化路面所占比重不足50%;有45%的行政村不通自来水,还有6000-8000万人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2%的村庄没有通电;6%的村没有电话;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线电视未普及,手机信号差,网络设施缺乏。由于生活基础设施较差,不仅抑制了农民对水、电、气等商品的消费,也严重制约了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农村的普及。

(三)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消费环境较差

当前,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一个瓶颈。一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供销社日益萎缩,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现有的农村集市“乱、小、散、脏”问题十分突出,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不强。二是流通方式落后。集贸市场、夫妻店仍是农村食品流通的主渠道,现有的大部分农产品市场还是露天交易,交易规则不完善,交易方式落后。三是缺乏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缺乏刺激农民扩大消费的代表性产品,适合农民消费层次、文化水平和农村消费环境的商品较少。四是农村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一般来说,产品售后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地级市或县城,农村产品维修很不方便,制约着相关产品的消费增长。五是农村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当前,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农村市场成了“假货市场”和“假货集散地”,一些厂商把农村视为推销积压商品的场所,多数商品质次价廉,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假食品、假日用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严重。

(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健全,影响农民消费意愿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健全,成为影响农民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统筹城乡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尚不到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保障面还很窄、保障水平还很低,使得农民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影响了对其他产品的消费意愿。其一,教育负担重。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较高,对于普通农村家庭而言负担明显过重。其二,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突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化程度不高,报销范围与报销比例偏低,而医药费长期居高不下,一些地方的农民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统计数字显示,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已经占到贫困人口的50%,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一些家庭的消费意愿。其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家庭养老仍是农民养老的基本形式。目前,农村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主要依靠子女供养,这也影响了即将步入老年的农民以及他们子女的消费需求。

(五)农民消费观念保守,一些消费方式不科学

一是农民消费观念保守。农村的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态度普遍存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能自己种的不买,能凑合用的不换,能不花钱的不花”的消费思想。

二是消费习俗落后,部分消费方式不科学。一方面,在婚丧嫁娶上过度消费、举债消费。目前,农村红白喜事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较为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办婚事的费用支出一般至少要两三万元,多则十来万元;在农村奢办丧事盛行,丧葬所需费用也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人情消费、烟酒消费开支大。农村送礼名目繁多,花样百出。此外,农村招待客人离不开烟酒,据估算,农村家庭每年仅烟酒消费支出就达2000-5000元。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对策

当前,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喜人的变化,然而,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持续增收困难成为农村消费市场扩大的最大障碍。要从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经济社会的战略要求出发,不断创新思路,破解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一)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1.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按照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要求,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水、电、路、气、房”以及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基础。据测算,50亿元财政投入可以带动1000亿元的资金投向农村,这对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的作用相当大。通过货币政策、金融手段等把社会资金引导到农村,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范围与标准。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加大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实施全面扶贫政策,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2.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提高非传统农业的比重,增加农民非粮产业收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的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业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用土地合理流转,探索“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验模式,解决好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矛盾,提升农村土地收益。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征地费用,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

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好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约有1.5到2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技能素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农民工“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返乡创业”。

(二)加快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消费环境

1.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农村商店与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增加农村商品统一配送品种;鼓励“万村千乡”承办企业利用农家店在送工业品下乡的同时收购农产品进城销售,促进农产品流通;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促进产销衔接;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监控等实施建设;开展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企业建设下乡产品销售网点、物流配送体系、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消费市场支持体系。

2.切实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监管。加大农村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农村市场秩序,突出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集中执法力量,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农村市场的突出问题;增强农村市场的日常监管力度,强化日常巡查,切实保障农村市场消费安全;加大农村消费维权工作力度,接受农民消费者监督,通过12315网络和“一会两站”建设,切实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三)转变农民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

1.加强教育宣传,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加强农民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和理财理念的更新,一方面要号召农民恰当地安排日常消费和非常规消费,弘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俗;另一方面,也要号召农民由“怕花钱”向“敢花钱”、“会花钱”转变,增加对发展型、享受型等商品的消费;还要号召农民转变落后的消费习俗、不科学的消费方式,将农民消费引导到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质量和生活水平。通过教育宣传、制定新的消费政策,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2.优化农民消费结构。当前农民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消费一些低质价廉的物品,但并不意味着农民对高档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没有消费意愿。生产企业要转变观念,深入农村市场调查,认真研究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特点、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根据农村即期需求和潜在需求调整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适宜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提高产品在农村市场的适销率,生产质量可靠、功能单一、包装简单的商品。提高服务的质量,健全和完善法制,把打假力量延伸到农村,改善农民的消费结构。

(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支持解决农民“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最基本、最突出、最迫切的社会保障问题,稳定农民消费预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将现有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灾害救助、社会优抚等政策统一整合为一个制度,支持解决60岁以下农民“生有所靠”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加大政府对农民参保的补贴力度,对各地已经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积极予以支持,在没有开展的地方要支持加快建立,支持解决60岁以上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统一政策制度,支持解决所有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争取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面广、标准较高、制度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扩大农村消费[J].人民网,2009-6-16

2.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胡静林等.加快启动农村居民消费 推动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J].财税改革纵论文集,2008

篇8

(三)投入少、流动大。小副食店(食杂店)入户门槛较低,资金投入较少,利润空间较低,经营户流动性很大。有的农村学校周边的食杂店就一个背篓、一个箥箕搭成,违法成本很低,应对检查采取“游击”战术,取缔后死灰复燃速度很快。目前农村出现大量的流动“货郎”,开着机动三轮拉着小食品或快捷食品(凉菜、卤肉)等穿梭于各个村落。

(四)意识弱、隐患多。大多数食品经营者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十分淡薄,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识别假冒伪劣的基本知识。如农村小食店将食品与其他商品混合存放,有的甚至将食品与农药等农资商品陈放在一个柜台内;经营者进货、消费者购买时只考虑价格不考虑质量问题,致使不合格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趁机进入农村市场。

(一)档案规范难。建立完整、规范的经营户档案是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农村食品市场的经营户档案很不健全,无照经营的现象依然存在,原因是农村食品店经营的随意性较大,一些店想开就开,说关就关,特别是一些家庭式经营户和个体小摊贩,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还有一些经营者是专门从事节日性或季节性生意,如中秋节前赶做月饼、夏季销售雪糕冰棍、春节销售年货等。农村食品经营户大多属于小本经营,流动性大、隐蔽性强,为逃避监管不主动甚至抵制到监管部门办理相关证照。目前全区难以建立完整、规范的经营户档案,还存着一些监管盲区。

(二)日常监管难。一是量大面广分布散。目前农村食品经营户数量较大,分布比较散,有些位置十分偏远,存在监管盲区。二是监管力量显薄弱。相对繁重的监管任务,目前的监管执法力量显得十分薄弱,特别是基层食品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够。虽然目前在三个片区设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区政府也明确各村(居)主任兼任当地的食品药品协管员,但基层所监管执法人员少,村(居)主任本身日常事务很重,加之又无额外的专项保障经费,无法真正调动食品协管员的积极性,导致日常巡查难以真正到位。三是业务知识欠精通。食品药品体制改革后,工商、质监、商务的食品(含酒类)的监管职能划转到食品药监部门,但划转的专业执法人员却很少,整个食品监管队伍有效监管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还很欠缺。四是执法装备待强配。目前开展食品日常巡查,基本还停留在“眼看”这个阶段,大多是看食品是否存在过期、食品包装是否规范、食品包装有无破损等,怀疑食品可能存在问题缺乏有效手段,就连基本的快速检测设备也没有配备,全区食品检验监测和风险评估能力十分欠缺。

(三)违法查处难。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品安全出现违法形为,处罚的最低标准为2000元。大多数农村食品经营户经营规模一般较小,经营成本很低,资金投入少,一些经营户经济状况差。大多数小食杂店全部货值也没有2000元,在实际的行政执法中,处罚标准往往难以执行到位。

(一)实行分片巡查,完善监管档案。针对目前监管执法人员与监管对象极度不对称的情况,拟定计划分乡镇、分村社为片区开展全面巡查,做好档案登记,完善监管档案,对无证经营或证件过期的经营进行重点标注,并定期进行回访,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同时将监管对象按乡镇、村(居)归类,与所在乡镇、村(居)衔接沟通,共享档案资料,如有新增或注销的,及时进行更新和沟通。

(二)实施分类监管,确保监管实效。按照日常农村食品市场巡查和案件查处情况,对食品经营主体建立a、b、c、d四类信用等级档案,重点加大对信用等级较低的经营户进行巡查监管:a类,守信经营者,每季度巡查不少于2次;b类,警示经营者,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c类,失信经营者,每月巡查不少于4次;d类,严重失信经营者,应依法查处取缔。同时按照食品种类、群众消费量、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等特点,分为一类、二类、三类食品,加大对重点食品的经营加大巡查力度。一类食品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如粮油、婴幼儿奶粉、乳制品、卤肉、学校周边小食品等;二类食品每半年巡查不少于3次,如调味品、酒类、米面制品、干货、等;三类食品全年巡查不少于3次,如包装成品食品、膨化类食品等。通过实施分类监管,突出高危食品和重点食品的巡查和监管频次,把有限的监管力量用到重点的监管对象上,提高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管效率。

(三)加大案件查处,震慑违法行为

篇9

2 严格落实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公正调解相关纠纷。甘南县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是按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规定认真执行的,质量保证期均大于国家标准。对于因汽车维修质量出现的纠纷。我站根据双方出具证明及书。面材料,与双方当事人座谈,分清事故原因及责任,依据事实公开进行调解。

3 机动车维修行业收费标准陈旧。目前,甘南县机动车维修市场主要是以1998年相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为基础收费的。长时间没有新的收费标准和依据,导致收费标准过于陈旧。难以反映维修作业劳动价值。因此,很多经营业户为了争车源不得不降低收费标准。获取微薄的利润支撑经营,导致机动车维修行业不能健康、快速发展。

4 对机动车维修人员没有进行过统一培训、考核。近年来,因为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案,没有配套的教学大纲、考试题库和教学考核设备。致使甘南县机动车维修人员没有统一进行培训、考核,大量维修人员无法持证上岗。

二、甘南县机动车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 对违规企业的行政罚款不够人性化。根据规定,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相关条款的,对其处以数千至数万元的罚款。因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甘南县机动车维修业行业中,小型规模企业占较大比重。勉强维持生计的“门面式”超小型经营业户很多。因此,我站对违反规定情节较轻的经营业户,一直采取“重教育,轻处罚”的原则对其进行执法教育,只责令其整改。而尽量少罚款甚至于不罚款。

2 机动车维修行业收费的无规可依,给市场的发展带来阻力。现今,机动车修理的形式已逐步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以修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更换配件为主。这样。数年前的收费标准中修理工时过高等缺点就逐渐暴露出来。混乱的收费标准使维修企业与消费者的经济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

3 没有对机动车维修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不利于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因为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和统一的培训方案,使运管部门在没有教学大纲和相关经费的情况下无法对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和考核。目前。甘南大部分维修企业不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很多维修企业还简单的停留在以师傅带学徒的作坊式的培训方式上,从而导致机动车维修市场的维修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4 对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未能体现其真实作用。目前,所有大部分机动车维修企业只将信誉考核作为一种企业荣誉而不是一个体现自己诚信的标准。现今,很多有车单位及个人在选择修车时。把主要精力放在看人情、比价格上。对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漠不关心。这样就更加导致企业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信誉的重要程度所起的长期效益。事实上,如果长期没有质量信誉制度的有效监督,将会导致整个机动车维修行业质量信誉水平的降低。

三、对农村机动车维修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10

(一)农村金融缺口很大

相关调查结果看,60.6%的农户有资金融入需求,32.7%的农户获得了信用社等正规渠道贷款,信用社对有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及政策措施特别是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对 “三农”问题的关注与政策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各类投资增长较快,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从资金供给情况看,农村经济直接融资依旧不畅,间接融资也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而出现金融主体缺位、存款外逃、信贷紧缩等问题,导致农村经济资金供给增长不快,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供需缺求日益增大,因而中国农村金融缺口很大。

(二)贷款成本高

农业生产效益低,收益小,因而抗风险能力较弱。据调查,34.6%的农户所能接受的最高借款利率甚至低于人民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2,25%;64.9%的农户所能接受的最高借款利率低于人民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5.58%。这反映了很大一部分农户的金融需求不具有市场有效性,不能通过市场金融来弥补农民的资金需求。同时,信用社贷款的平均利率为6.42%,不仅高于其他银行利率,而且还高于一些民间贷款的利率。而农户可接受的最高借款利率平均值仅为5%,很多地区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超过了农户所能承受的范围。

(三)贷款期限不合理

农户资金需求表现出季节性,对资金需求的时间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并且需求有很大的急迫性,大多数农户希望的贷款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上,而且考虑农业经营的风险性比较强,农户更希望期限上适当放宽。信用社的贷款期限是按照一年为单位来计算的,一般是年初发放,要求年底还款,但是由于农产品的弹性需求较小因而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卖出去,从而隐含的欠款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农业贷款期限的不合理造成了农户贷款需求对于时效性的选择有很大的波动性,贷款的弹性需求较大,而作为农户来说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按期足额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逾期不归还者,银行会按照规定加罚利息;对不能归还或不能落实还本付息事宜的,银行可以依法。

二、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

(一)政策性金融约着农发行的资金运用范围

很难分清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由于政策性业务的效率低下以及萎缩等情况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商业性机构的干涉现象很严重,从而降低了商业性机构的积极性,政府的行政手段得到了强化,不符合商业化的原则,长此以往形成“连锁反应”使得商业受到严重的限制,并最终影响到农村金融的投资与发展。同时由于农业风险较大,涉农产业在市场中的力量非常弱小,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支持也不完善农村金融产业还显得非常脆弱,而且政府财政在一定时期对于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在财政补贴以及金融创新利于还很不够成熟。

(二)贷款市场的垄断

过度竞争与供给不足并存。在中等以及中等以下农户的贷款中农村信用社基本处于垄断地位,由于竞争处于不充分的状态,广大的贷款者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贷款中的利率以及其他的条款中没有太多的主动权,同时民间资本也很难以合法的身份进入民间市场,从而使社会的闲散资金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各种非法借贷问题破坏市场的正常运行,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投放市场中形成了高度垄断性。在现有的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改革背景下,它是由政策性、体制性、环境性和利益驱动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三)难以满足抵押和担保条件

目前,大部分信用社都是需要担保的,通常只有关系比较好的人才会答应做担保人,大多是都是亲戚朋友,而且担保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有不少农户认为,与其找经济比较宽余的亲朋好友做担保人,还不如直接向他们借钱来得方便。而信用社所开展的联保贷款业务也面临联保小组的成立对于所展开的业务有很大的困难,使用小组联保的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很小一部分。而由于农业是一门高投入和见效期较长的行业,大多数信贷机构多农民的贷款的抵押和担保条件的限制很严格,农民获得的贷款途径范围狭小。

(四)农民对于正规贷款的获得信心不足

目前,大量农户因为对正规贷款没有充分的信心,并且对于贷款的取得有很大的疑惑,由于没有尝试过申请贷款,所以没有实际经验来操作。据有关调查,在1053户从未申请过贷款的农户中,179户农户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关系而没有进行贷款申请,占l7%;117户农户因为不懂正规贷款程序而没有申请,占11.1%;62户农户因为觉得自己不能满足信用社的抵押和担保要求而没有申请,占5.9%。

三、解决农村金融金融问题的思路

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要继续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培育适度竞争农村金融市场。具体包括:

(一)鼓励和支持现有的商业银行为农村提供更加健全和完善的金融服务

在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公司制模式结构对于农村经融机构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在每一项改革中农村都是突破口,因此要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更加赋予管理者的主动权和自,建立起纵向的财政金融体系,繁荣农村信贷市场,建立起规范的公司制管理结构,提高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金融机构将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信贷支持

首先要利用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的信贷支持;一方面,西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发展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本已短缺的西部县域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而且必须逐步退出。

其次要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是国务院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市场,也是转变贸易结构活跃农村经济的基点。农村信贷的良好发展是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信贷支持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发展农村金融市场而形成的一种有力支撑。

(三)弱化信用贷款风险

首先抓紧组建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组织为切实加强信贷管理,有效地防化风险,保证农村信贷改革与发展大业顺利进行,应该建立起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组织,以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发展与金融支持。用强有力的信用杠杆来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推动信用组织的发展。

其次严格贷款担保手续为避免信贷资金的合理的利用,农村信用社对新发放的贷款要全面推行保证、抵押、质押贷款,尽可能减少发放信用贷款,对原有的不良贷款,要逐步补办担保手续。在方式上,应优先采用抵(质)押方式,对保证贷款要严格审查保证人的贷信状况,防止因保证人的诚信以及其他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产生的对于贷款的的损失。

(四)发展农村金融信贷保险来分散专门金融机构的风险

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下一步要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首先要积极发展洪水、干旱等面积广、影响大、灾害频繁的专项巨灾保险,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和农业保险基金。

其次要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金融保险产品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是金融业发展的创新与开拓。互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优质高效的资金支持和保险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U].金融研究,2005,(2)

[2] 韩俊,罗丹,程郁.农村金融现状调查 农村金融研究,2007,(9)

篇11

1.流转形式以租赁为主

流转形式主要有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委托经营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其中,租赁是当地采取的最多的流转形式,出租的土地面积达到18.61万亩,占所有流转形式的42.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外出务工无法兼顾农业生产,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而不得不采用的流转方式。在所有流转形式中,转让形式所占比重最小,占所有流转形式的2.6%,这主要是由于一旦转让,就等于失去原有土地的承包权,除了极少数已经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外,大多数农民不愿意采取此种流转方式。

2.流转协议以口头约定为主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长治市土地流转协议正在依照农业部统一实行的示范合同样本制定,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仍以口头约定为主。其中签订合同面积12.56万亩,口头协议面积约达31.22万亩,占流转土地面积总数的71.3%。农户流转很多是在亲戚朋友之间的流转,在相互熟识的情况下农户更倾向于信用担保,大多数采用口头约定,即便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也不规范,其中只有少数采用标准合同,其他多采用简单的书面合同,容易造成土地纠纷,而且一旦出现土地流转纠纷却很难处理。

3.流转规模小,时限短,价格随意性大

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土地流转规模小,大部分土地流转在100亩以下,约占总流转的70.8%。分析其原因是其流转主体主要以农户为主,成立合作社及企业参与的不多。农户之间的流转一般只有小规模形式,外出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转给其他在家务农的农民。流转后农民的土地规模变动甚微,规模生产难以形成。农民收入提高困难。同时在流转时间方面,土地流转年限均在1~3年,这与土地流转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关系,由于农民并不积极采用转让的形式,流转年限自然降低,而另一方面,采用最多的租赁形式的农户也不愿将土地长期转给他人经营,通过短期的流转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失地风险。另外,由于在全国大环境下,土地市场没有形成,市场调节机制难以在土地流转中实现,土地流转价格的制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农户甚至是无偿转给亲友去经营,或是用收获的实物相抵。多数农户参考以往的经验制定,同时主要依据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土质定价,此种定价方式并不科学,也没有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价格波动较大。

二、土地流转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长治市的土地流转总体情况还是比较正常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土地流转缺乏应有的长效机制,不能适应农业向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宣传工作不到位,流转程序不规范

乡镇、村两级引导和服务不到位,乡镇农经机构撤并后人员较少,职责不明,兼职较多,无力对土地流转政策进行宣传,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流转收益权受侵害的事情屡见不鲜。农民对有关土地流转的政策了解甚少,只知道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清楚对土地的流转收益权。 基层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和监督不足,多数土地流转是在亲戚、朋友、邻居等之间自发、盲目地进行,流转双方没有按照规定履行必要的手续,也未向当地有关机关单位进行登记。因此,土地流转多以“暗转”形式出现,口头协议的多,无偿转包的多。随着接包户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时,转包和接包双方矛盾就会产生。总之,这种“暗转”方式将给土地的流转埋下诸多纠纷隐患。

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规范的土地流通市场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尚未建立,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形成,流转信息不畅,土地评价缺乏依据,农民咨询缺少门路;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乡、村两级引导和服务不到位,缺乏有效组织农民“以地生财” 的能力;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经营主体融资困难,没有贷款担保单位,不能将土地使用权作为贷款抵押。如此即造成一些想转出土地的外出经商户找不到市场,而想多耕种土地搞规模经营高效农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无法得到所需的土地的情况出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急需发展一批中介组织来搞好土地流转的协调服务工作。另外,在土地流转方面还没有完善的资产评估机构、委托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土地投资机构、土地保险机构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不能健康有序的进行,从而严重制约了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需求的规范化与土地交易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突出,土地很难以较为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中流转。

3.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推动农业的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的高效益。而目前我市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这种分散种植的格局和分散的农户利益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方式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冲突,极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难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开放的要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我党在农村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并已在我国《宪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体现,我国农民已经认可和习惯于这种“小生产”式的组织方式。第二、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还会导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时也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第三、集体土地尚未作为生产要素的基本单元计入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民仅仅把耕地作为最大的福利保障,耕地的无偿供给和耕地价格的无从实现,限制了耕地有偿流转。

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我市自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证发放以来,一方面通过出台政策意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参与土地流转,为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1.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力度,确保土地规范流转

土地承包工作政策性极强,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依法维护承包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土地流转必须在土地延包30年不变政策前提下进行,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不能刮风,不能下指标,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要明确土地流转主体是农民,同时土地流转要规范操作与管理。

2.强化引导与服务,促进土地高效流转

篇12

瑞昌市位于江西九江庐山西麓,下辖21个乡(镇、场、街道办),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8.4万亩,总人口44.65万人,农业人口32.93万,总农户数8.5万户。年平均气温17.1℃,年均降水量1583.9m3,无霜期242天,年均日照时数1619.3小时,属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农作物主要以粮、油、麻、果、蔬菜等,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居民素有养猪习俗,有发展沼气的优越条件。

瑞昌市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沼气技术的推广,80年代中期在洪一、肇陈等乡镇掀起建池,先后建立了南阳宝山、码头梁公、武蛟官田湖等一批省级示范点。因当时重建池轻管理和技术原因,这批沼气池很快处于报废状态。

1996年,瑞昌被列入“九五”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农村沼气作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一部份,重新列入能源综合建设目标。

2002年瑞昌列入农业部全国农村能源基本建没项目县,沼气发展又进入新的阶段。

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瑞昌市农村沼气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先后建立了高丰叶家垅、横港高家山等秸杆沼气示范点。高丰大畈吴、周进、畈孙等新农村联户集中供气沼气工程示范点,先后形成了范镇、南义“猪―沼―粮”,南阳乡“猪-沼-山药”,横立山“猪-沼-梨”

“猪-沼-菜”,横港镇“猪-沼-麻”,武蛟官田湖“猪-沼-鱼”等地方特色生态农业模式。

截止2012年,全市农村户用沼气2.5693万户,年产沼气44.48万m3,沼气综合利用1.768万户。其中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9处受益农户943户,总池容3920m3。

2、经验与启示

(1)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随着农村沼气建设功能和地位的不断上升,各级领导对农村沼气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2004年成立“瑞昌市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以来,保持机构不撤,做到换届不换班,指导全市农村沼气工作,把农村沼气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2006年以来,市政府将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和新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内容,为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严把质量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乡镇、村的资源条件,种养习惯,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原则,与当地农业特色相结合,尽量做到科学设计,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效益突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作坚持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验收,确保建池质量。

(3)宣传发动,典型引路,稳步推进。

1)充分利用集会、送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宣传沼气建设的益处和未来发展趋势,宣传中央对农村沼气建设的优惠政策。

2)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实地参和沼气示范户进得现场授课,消除顾虑。

3)抓示范点,辐射推动。先后建立了如南义镇王家铺村潘龙、横港镇远景村聂家山、高丰大畈吴等一批批高标准沼气示范村,带动了全市农村沼气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项目管理规范化。

1)制度管理,制订沼气项目建设管理细则,严格进行管理。

2)实行工程质量承包责任制,各项目村由施工队长与市能源办签订建池合同,对工程质量负责。

3)对项目资金专账管理,按项目施工进度拨付资金,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

4)及时建立沼气用户信息档案和维修档案系统,实行微机管理,并做好用户档案管理工作。

二、存在问题

瑞昌市沼气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沼气整体效益发挥来看,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制约因素有政策、体制和技术多方面因素,归结起来其主要问题是:

1、户用沼气适宜用户减少和“空心村”的出现导致沼气推广陷入新的困境。

1)经过多年建设,农村户用沼气适宜用户减少,而且比较分散,建池成本增加。

2)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特别是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留守的大多为妇女、儿童、老人。

3)养殖业也越来越向规模化集中,家庭散养户越来越少,新农村建池要求人畜分离等给农村户用沼气的推广带来很大困难,而以自然村或养殖场为主体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需求日益增多。

2、液化气、电等商品能源的普及极大的冲击到沼气的使用和普及。

农村生活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村村通”水泥路的实施,交通便利,加上商品能源使用的便捷性、可靠性使许多农户改用液化气、电等商品能源。

3、项目补助资金偏低,要求的地方配套经费难以保障,建设农户承担比例过高。

经过几年的示范和推广,沼气建设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效益和群众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国家对农村沼气建设投入逐渐加大,但各级政府对沼气建设的配套工作经费不能到位,要求农户自筹的费用过高。

4、技工队伍不稳定,社会化服务难以维系。

1)乡镇一级没有专职沼气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仅靠沼气技工或乡级农技员、村干部兼管,宣传发动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难以到位,这种断层现象给农村沼气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

2)经培训持证的沼气工程施工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收入无保障,队伍不稳定,技术员只在建池时有工资,平时服务没有报酬,真正需要时找不到人,致使后期技术服务项目及维修跟不上,影响农户建池积极性。

5、沼气发酵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在发酵技术上没有完全突破。目前,农村户用沼气大多还是水压式常温发酵,这种发酵工艺虽然简单,低成本,操作简便,但是处理效果差,产气率低,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大,导致在夏天温度高时产气率高而供过于求,冬天气温低而供不应求,这造成沼气在一年四季的供求极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

2)沼气发酵原料单一性,八十年代沼气,以杂草、人畜粪便为发酵原料,容易池内结壳和产生大量的酸,改变了池的内环境,不利于沼气菌的分解,影响产气率。

3)出料的困难。

6、综合利用技术没有发挥应有效益。

沼气池建成后,除了煮饭、照明外,还可以进行沼渣、沼液、沼气的综合利用。

目前,在沼气综合利用方面,我市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如范镇“猪―沼-粮”,南阳乡“猪-沼-山药”,横立山“猪-沼-梨”“猪-沼-菜”,横港镇“猪-沼-麻”,武蛟官田湖“猪-沼-鱼”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但总体来看,比较单一,不够规模。沼气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程度经济潜力开发率不到1%,生态潜力开发率也仅在4%左右。

7、建后跟踪服务有待加强。

俗话说“三分建池,七分管理”,沼气池的日常管理的好坏是沼气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由于农户自身素质、文化程度等不同,对沼气的安全使用、日常维修知识、综合利用等知识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而现实状况是技工建池后维修服务难以及时、到位。

三、对策及建议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理顺机制。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市相对稳定的农村沼气的扶持政策,使农村沼气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整合能源管理的行政资源,成立市、乡级专门机构,赋予开发、建设、发展、使用、管理等职能,对各级机构设置、能力建设、职能细化、人员安排、经费保障作出统一要求。将农村沼气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农村沼气工作正常运转。

2、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沼气“三分建池,七分管理”,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后续服务至关重要。特别近年来,随着我市沼气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后续服务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加快构建我市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事关我市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沼气服务网络建设上要“充实提高县(市)一级,重点加强乡一级,发展延伸村一级”。

(1)要健全服务网络,实现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物业化管理。

建立一种上下相通、专群结合、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沼气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以市、乡(镇)级服务站为中心,村级服务站为技术支撑,要切实履行好公益性职能,负责区域内沼气池的日常管护任务,向用户供应价格优惠、质量可靠的沼气配件。实行市场化管理,通过技术服务和物料产品服务获得报酬。

(2)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的良性互动。

沼气建设不能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必须坚持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准则,以群众需求为宗旨,以技术为依托,以物资为载体,为农民提供建池前物资供应、建池后日常管理、综合利用等的全方位服务。

(3)创新沼气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发展沼气协会。

以协会来承担相应工作,以协会促发展。过去我市农村沼气乡镇级机构由技工或村干部兼管,形同虚设。要鼓励单位或个人成立沼气物业公司或沼气协会,各乡镇要确定专人配合搞好本乡镇农村沼气发展规划、技术培训和配合市能源办搞好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等工作。

3、勇于创新,有效突破沼气发展制约瓶颈。

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管理服务创新,解决当前沼气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走科学发展之路。

(1)开发新技术

积极研究开发适应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气新池型,沼气发酵替代原料,沼液、沼渣深层次开发利用技术。把农村沼气技术和农村种养等适用技术优化给合,切实解决沼气发酵原料问题,使不养猪户也能发展沼气和正常使用沼气,巩固沼气使用率和提升沼气使用效益。

(2)创新发展模式,更新发展理念。

因地制宜推广户用养殖型、户用秸杆型、养殖小区型、新农村联户型等多种沼气发展模式。解决沼气发展模式单一、适应性不广的发展问题。

4、加强技术培训,积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1)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

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干部职工、沼气生产工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农民沼气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严格执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

(2)加快以“三沼”综合利用为主的试验和示范,使广大农户掌握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沼气作用的宣传,延伸沼气发展内涵,推动农村沼气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沼气综合效益。

篇13

2 调查目的

了解长岛县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发现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监管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全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 调查对象与内容

3.1 调查对象 长岛县常住人口,包括本地户籍人口和在长岛居住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被调查者现场自主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

3.2 调查内容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需求。

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1 年龄组成分析

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11%,在19岁―30岁之间的占30%,在31岁―40岁之间的占32%,在41岁―50岁之间的占18%, 在51岁―60岁的占7%,在61岁以上的占2%。

4.2 食品关注分析

对于食品各个方面关注度由高至低分别为食品的价格,食品的色泽、味道,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配方,厂家信息,其它。

4.3 食品安全隐患分析

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种植养殖环节的占13%,在生产加工环节的占42%,在批发零售环节的占28%,在餐饮消费环节的占17%。

4.4 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担心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病死牲畜肉,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垃圾肉油)流入餐桌,食品过期变质,食物中毒,蔬菜中农药高残留,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如防腐剂、色素),虚假或错误标注,其它。

4.5 外来人口对海产食品的认识

在被调查者中,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占总人数的13%。其中,对海产食品的有关卫生常识非常了解的占0%,了解一部分的占23.1%,了解一点的占61.5%,一点不了解的占15.4%。

4.6 对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需求

按照监管措施的有效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对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企业严加惩罚;加强宣传,让消费者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行政主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曝光典型案件。

5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产生原因

5.1 由于耕地和水源的问题,长岛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不能做到自给自供自足,主要来源靠商贩从岛外运输进来。经历环节较多,储存周期太长,无法保证食品质量,由此导致食源性疾患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5.2 同样的原因,群众生活所需的猪、牛、羊等肉类食品基本上是靠商贩从岛外运输。有部分是把活的家畜家禽运输进来,一边圈养一边分批屠宰上市;有部分是将家畜家禽在岛外屠宰好后,将肉及肉制品运输进来。圈养屠宰的地方卫生条件较差以及在养殖过程中滥用畜药、激素的现象导致肉类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5.3 食品进货把关不严、配货渠道不清晰,采购、销售纪录不完善、食品陈列和储藏条件达不到要求、农村群众不重视索证索票等等因素,导致群众买到过期食品或不合格食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招回和追溯源头。

5.4 外来人口对海产食品的卫生常识缺乏了解,比如不知道河豚鱼是有剧毒的鱼种,某些鱼类贝类加工不当也可引起中毒,吃海虹喝啤酒会导致拉肚子等等,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

5.5 相关部门对农村群众的宣传和引导不能完全到位,导致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保证安全食品。比如大部分农村群众喜欢食用自己家腌制的咸鱼和虾酱,而这类食品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6 农村的小餐馆、建筑工地食堂等经营面积不足,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未经体检和培训即上岗,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严格,很难达到卫生许可要求;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市场的小吃摊等没有固定的经营门店,卫生主管部门无法核发“卫生许可证”,工商部门也就无法核发“工商营业执照”,低标准经营、无照无证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6 防范措施和监管建议

6.1 针对长岛县耕地面积极少的情况,政府要重视起来,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分配好耕地的使用,规划出一定的耕地面积用于种植蔬菜,优化种植品种,多种植一些产量高、营养丰富、易于保存的蔬菜品种,保证岛上居民在因天气原因无法运进时还能吃到部分新鲜的时令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