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孩子毅力培养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由于特殊原因,在留守儿童身上普遍存在做事草草了事,凡事得过且过,甚至半途而废的缺乏毅力现象。家务不做不说,就连学习也严重缺乏毅力,很多时候都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导致学习上出现了严重问题。
一、点中信心之“穴”
留守儿童之所以失去毅力,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失去信心,又没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所以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毅力培养时,首先要想办法树立孩子的信心,只要我们能点中信心之“穴”,就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毅力训练。
1.经常沟通。父母要通过多种途径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做到一周至少要打一次电话,一个季度至少回家看孩子一次,每年的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尽量和孩子在一起。通过一起对话,一起交流,一起活动等形式鼓励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实实在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要一气呵成完成作业,不能拖拉,最好是家长能陪孩子一起作业,并给予孩子适当鼓励。
2.转变思想。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爷爷奶奶要转变教育思想。爷爷奶奶是隔代长辈,不能溺爱孩子,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一定要教育孙子(孙女)按时完成作业。孩子做作业时,爷爷奶奶尽量在旁边陪着孩子,在这段时间里,爷爷奶奶不要看电视、聊天,更不能打麻将、玩游戏,做其他有诱惑力的事情。要定时和老师做好沟通,了解孩子的第一手资料。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锻炼自己的毅力。
3.及时鼓励。教师要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并及时鼓励。通过鼓励,让他们认识到做事的重要性,并且规定孩子在单位时间里完成任务。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留守儿童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到位的孩子要帮助分析原因,鼓励其下次一定要到位。不能让任务留到明天,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二、打通思想之“筋”
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毅力培养。万事起于思想,“要我做”和“我要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收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孩子们在自己的思想认识里有争先恐后的意识,做各种事情有时间观念,有质量意识,那么孩子的毅力培养就能取得显著效果。但如果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认识里对毅力这个概念毫不在意,对自己的言行毫不在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收效甚微。因此,从主观认识的角度来打通留守儿童的思想“筋脉”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打通留守儿童思想认识的“筋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是家长和老师平时都要做到多和他们沟通,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意识到按时完成任务光荣、拖拉落后可耻的观点。还要帮助孩子及时解决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帮助他们培养毅力。
三、筑牢习惯之“脉”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有一段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些名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习惯对于留守儿童毅力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1.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有很多小事,但这些小事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就要教育留守儿童早上按时起床,一起床就把被子叠好,床上整理干净,洗漱、读书、做饭、吃饭等都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固定下来,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做好在学校的各种事务,养成好习惯。学习的生活涉及方方面面,教师就要引导留守儿童养成相关习惯。比如,主动做值日,看到老师主动问好,主动捡拾地面的纸屑杂物,主动擦黑板,主动把自己的书包、桌面整理得干干净净等,这些都是学校生活的习惯,如果能都养成了,孩子的毅力也会得到发展。
3.通过多种途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比如,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记录习惯、写作业习惯、思考和回答问题习惯等,留守儿童能坚持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们的毅力就一定能得到培养。
毅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我们只有做有心人,及时和家长沟通,及时鼓励和鞭策留守儿童,及时总结经验,及时上好毅力培养的“必修课”,才能尽可能帮助留守儿童培养好毅力。
篇2
一、以“读”为主线
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朗读,通过朗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人物的形象,形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读中感悟纪昌的那种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精神,并用联系生活实际来说、做动作体验,引用课外知识补充等方法来达到充分感悟。
谭老师重点抓住了故事的情节,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如:练习眼力的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这两句话读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因此,教学中,我们也要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的持之以恒、刻苦努力的精神。
二、紧扣关键词,进行批注。
谭老师在引领学生感悟纪昌品质的时候,让学生划出相关的语句,圈出关键词词,写写感受,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例如,理解“注视”时,让孩子理解“注视”的字面意思: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通过设想亲身体验,并出示了图片:织布机上穿梭的梭子,谭老师说:“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纪昌看着这来回穿梭的梭子,有什么感觉?”接着,让学生盯着老师手中的笔一分钟:有什么感受?学生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再通过想象,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更深入地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而学生说出的关键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有恒心、有毅力等,都是学生在书上的即时批注,很好地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更深刻领悟了纪昌的品质。
三、凸显“实践”,层层递进的方法。
例如:文中两次练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谭老师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这一点从课堂展现就可见一斑。谭老师在让学生学习“第一次练眼力”时,是这样展开的:理解“盯”―根据图片了解“梭子”和织布的情形―亲身体验(把自己的食指当梭子,让孩子注视着穿梭着的食指)―联系实际,体会品质――追问:“纪昌想过放弃吗?”就这样层层递进,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和品词活动,重点学习了第一次练眼力的过程,也感悟了纪昌的品质。
四、立足文本,拓展故事。
谭老师加入了《纪昌贯虱》的故事作为拓展阅读。作用有两个,一是让孩子们深入体会打好基本功后的重要性;二是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拓展注重积累,深化主题。
由于本课容量比较小,因此在学完本课后,谭老师十分注重积累,出示了一些可以揭示其他体现练习基本功重要性这一中心的名言警句:“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让学生读一读,也可以在小练笔中积累运用。这样学生在四十分钟里能收获更多。
篇3
1、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与毅力培养的意义
1.1、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坚强的品质
目前来说,现在的青少年都是被家里“宠”大的,这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目前社会中的物质条件非常好,孩子们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年代,所以,这一代的孩子多数都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和精神品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体育教育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品质意志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既可以实现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又可以通过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等多种意志品质的提升和训练,实现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体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应该根据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加以利用。当前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中,在意志品质和毅力发展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很多青少年在学习上或者是生活上遇到困难之后,就很容易产生找别人帮忙或者是放弃的念头,这并不有利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也有一些青少年在自己的生活或者学习之中经常缺乏耐心,总是非常的不耐烦,这种情况如果长时间的发展下去,也会造成青少年性格上的缺陷,从而影响青少年未来的发展。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教师应在体育课堂上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青少年的毅力,让青少年能够具有坚强的品质,从而让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
1.2、有助于推进青少年体育的推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能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青少年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我。因此,教师将培养青少年的毅力教学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能够更好地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青少年更加了解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有助于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传统体育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发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和思想道德培养,以及学生毅力等精神品质的培养都比较忽视,所以说传统体育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实质,对青少年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的塑造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没有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在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重视青少年毅力培养,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可以有效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实现学生的精神品质和身体素质共同发展,转变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观念,促进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改革与推进。
2、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与毅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2.1、激发青少年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
要增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毅力培养,首先要让青少年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要通过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这一方式来增强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品质。如果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锻炼,更不可能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毅力。体育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还是比较受青少年喜欢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并不是所有青少年对体育本身有兴趣,甚至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缘故是没有作业,他们对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既无法有效掌握技能,又不能有效的坚持下去。从这一点来说,青少年的发展无论是意志提升,还是体育发展,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品质。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青少年的意志能力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的加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在体育训练中提升他们的意志品质是有效的教育措施。在我们相关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青少年之所以喜欢体育课是因为体育课能够有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但是青少年对于青少年体育锻炼与毅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陈自博(陇西县大河九年制学校甘肃定西748100)体育这门学科的喜欢并不包括各种体育训练项目。这也是因为初中阶段青少年需要进行体育训练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也比较考验青少年的毅力,像1500m、800m的长跑等等。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毅力,教师就需要让青少年在各种体育训练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乐趣。由于初中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能充分考虑每一个青少年。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取各种鼓励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的毅力。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实物激励法、目标激励法等多种方法,促进青少年的毅力培养。
2.2、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加强青少年锻炼
学校体育教育中有大量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技能训练,逐渐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训练技能,只有学生熟练掌握了训练技能,学生才能够带着兴趣有效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加强青少年毅力训练的有效措施,在体育课上学生只有对各种运动技能有基本的掌握,并且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或技能训练活动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才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学生有了健康的体魄,便能够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当前中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在体育课教学中往往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运动技能或者运动技能太差,而不能参与一些有效的体育锻炼活动。有的学校体育课组织比较随意,体育课纯粹成为学生休息和放松的时刻,体育课上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喜欢运动而选择围观或者坐在一起聊天等等。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在体育课上养成懒散的状态,也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意志品质,影响着学生的其他科目学习。所以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适合学生的运动,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运动项目,并教会学生相关的运动技能,让学生投入体育运动活动中,并从体育运动活动中得到有效锻炼,并使自己的意志品质和毅力得到提升与发展。
2.3、创新训练措施培养青少年的毅力
过于单一和枯燥的体育锻炼方式不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也难以发挥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促进毅力发展的效果。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毅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根据教学内容和青少年的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例如,青少年还处于成长阶段,所以,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青少年在游戏活动中进行体育上的训练;教师也可以将他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青少年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教学,同组青少年合作,其他组青少年可以相互竞赛,用这样的方式都能培养青少年的毅力,并且也能让青少年对体育训练更加的感兴趣;教师在进行“广播体操”的教学时,青少年则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小组的划分,确保每一个小组是4-6个同学,让组内青少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互相激励和比赛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运动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在互相的关注与激励下,他们可以激发出较强的内在动力,可以实现更加良好的身体锻炼和毅力训练。
2.4、为青少年树立毅力的榜样
对于初青少年来说,他们进入到校园之后,会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教师身上,也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候,要能够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树立坚强毅力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被青少年看在眼里,因此教师的坚毅精神也能打动青少年,能够让青少年进行追随。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树立的榜样要能够引起青少年的重视,并且能够让青少年自觉自愿地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其次,教师在树立榜样的时候,不能选择和青少年相差较大的榜样目标,确保青少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追得上榜样,不打击青少年的自信心;再次,榜样需要具有权威性,能够让青少年从内心中对榜样起敬仰之情。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给青少年找寻一些名人或者名人事迹,让青少年在这些名人事迹中明白自己可以靠坚强毅力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例如,青少年耳熟能详的爱迪生,他通过不断的坚持、不断的努力,终于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获得了成功,发明了电灯泡;也可以给青少年讲述著名的滑冰运动员叶乔波,尽管在自己的膝盖破碎的情况下,但是他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依旧靠自己的毅力获得了成功,拿到了奖牌。体育教师可以经常给青少年讲述这样的名人事迹,让青少年能够明白人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成长的这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只有不断的和挫折与困难做斗争,具有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够最终成长。由于这一时期初中生受到年纪的影响,他们很容易被这些名人事迹所打动,因此,教师在不断地给青少年讲解名人事迹的过程中,也会让青少年的内动力更加充足,让青少年明确坚持毅力的意义;最后,一个班级里的青少年,他们的各项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有的青少年可能文化课成绩并不好,但是体育天赋却非常强,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找寻青少年身边的人,成为青少年的榜样。比如,在开展一些体育训练的项目中,有一些青少年因为自己的体质或者是对体育训练项目出现了逃避心理,不愿意进行训练,或者无法坚持进行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对班级里表现较为优异的青少年,提出表扬,从而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这种榜样就在青少年的身边,榜样的一举一动都能被青少年尽收眼底,其次,榜样和他们一样都是普通的青少年,既然榜样能够做到,那么青少年在心里就会认为自己也能做到,从而会认真地投入地投入到体育项目训练之中。
2.5、在体育锻炼实践中培养青少年的毅力
体育教师教学和文化课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区别,体育教师教学的内容相对于来说比较枯燥,并且内容上也较为单一,青少年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也会觉得比较辛苦。所以,很多青少年很难真正的坚持参加完一场体育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体育训练的项目要能从易到难,理论知识要从浅到深,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确保青少年能够有层次地进行学习,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更重要的,就是要提升青少年的毅力,要让青少年具有积极面对困难的基本态度和坚持到底、迎难而上的心理品质,当体育训练枯燥无味和存在困难时青少年的毅力训练便显得更加重要。当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青少年的毅力,需要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青少年不断的进行体育训练,能够坚持长期的进行才可能让青少年具有坚强的毅力。青少年对新鲜事物非常有兴趣,但同时他们却总是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不够持久。因此如果青少年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青少年自然不能很好地培养他们自身的毅力。青少年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原本就是在磨练自身的意志,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式来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和毅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长跑这项体育训练,这项体育训练原本就是培养青少年的耐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球类的运动,让青少年的拼搏精神得以提升,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带领青少年去登山,锻炼青少年的顽强性这些体育项目都能够很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毅力。
2.6、树立青少年培养毅力的意识
青少年体育教学教师培养青少年坚强毅力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是要让青少年树立培养毅力的意识,教师需要向青少年讲清楚什么为毅力,为什么人需要有毅力。一个人有了毅力提升的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就能够更加主动的接受各类毅力训练活动,在锻炼过程中更加积极的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自身的心理耐受力,久而久之,成为一种自身的基本素质和心理品质,通过青少年毅力培养意识的教育能够让青少年从内心中重视毅力的培养,在平时的锻炼中,青少年也会从自身素质和毅力品质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锻炼的计划,从而更加主动地完成体育训练项目,并且也能对自身进行一定的约束,使青少年的毅力提升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同时,只要青少年自己有了主动提升毅力的意识,并通过自己的计划,在锻炼与提升中具备了明确的目标,就能够让青少年的意志更加坚定,也能够达到体育训练项目的目的。
3、青少年体育锻炼与毅力培养取得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大多数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得到了空前重视,改变随意组织或放任自流式的体育课组织方式,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生意志品质提升与发展成为当前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课教学活动也被赋予了厚望。体育教师通过创新体育锻炼方式和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实效,并通过具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毅力发展。教学中,教师通过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运动榜样来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在体育课上讲述我国奥运会冠军的优秀事迹,对他们强调优秀品质培养和毅力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于体育锻炼和毅力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在体育锻炼中主动加强锻炼,促进自身毅力发展。针对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向中学生介绍了体育锻炼所带来的毅力和意志品质的提升,对于他们文化课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总之有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体育教育从过去的随意组织或放任自流状态过渡到有效计划、有效组织并针对性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和意志品质的提升,有效促进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在青少年身体锻炼和毅力发展方面便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结语
总的来说,今天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关注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升,也要注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与毅力。想要通过体育课堂来培养青少年的毅力,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让青少年明确毅力的重要性;其次,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青少年的内在动力;最后,在不断的体育锻炼中,让青少年的毅力进行培养。目前来说体育教师课堂的效果还不能够尽人意,因此教师要能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不断的引导青少年,激励青少年,从而让青少年能够坚持不断的进行训练,全面发展,给国家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梓维.浅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对青少年毅力培养的促进作用[J].中国新通信,2021,23(06).
[2]田文中.提高初中学校体育教学综合素养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3).
[3]孙文强.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
[4]赵超.在高中体育运动中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品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9).
[5]贾琳.试论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8(25).
[6]张吴忠.体育教学中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7(12).
[7]郭春风.略论情感教育在体育课中的价值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5(30).
[8]廖深九.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策略刍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8).
篇4
幼儿园教育是指3-6岁儿童上小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儿童认知能力建立的一个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想象力和毅力的一个重要时期。但由于孩子的天性,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是寓教于乐,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多地区都没有得到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相关人员的重视。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正所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因此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但在我国,人们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如创造力、认知能力、毅力等的多元化发展。在家长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下,幼儿园老师也是一味地向孩子强行灌输课本知识,而不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3-6岁的小孩正是玩性大发的时候,强行灌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惧怕学习,排斥学校,也让孩子的童年失去了本该特有的无忧无虑和快乐童年。
课程游戏化则是将知识融入在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培养探索世界的兴趣。课程游戏化不仅能让孩子爱上学习,还能够让孩子参与其中,体现孩子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幼儿教师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才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游戏化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体,可以让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计划,让其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结识更多的小伙伴,使其身心放松,有利于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种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孩子的自我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方法
(一)建立适合的游戏化教学环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游戏化教学环境。这里所指的游戏化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是多方面的一个综合体。适合的游戏环境可以使课程变得生动和有趣。
物理环境是指幼儿园要建立适合孩子进行游戏的空间和设备,使其既具有教育性,又能将游戏融入其中。物理环境的建立是为了使游戏教学直观化、形象化,让孩子能够快速理解教师的讲解,引起其好奇心。此外,所建立的物理环境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更要保证设施和游戏进行中的安全。
人文环境是指幼儿园老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教学态度、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能够保持一种身心愉快的状态,学生和老师及其他人员之间是一种和谐、平等的相处模式,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参与到其中,不会感到束缚和压力。
制度环境是指为了保证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和快乐,幼儿园应该设置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有效保障教师基本权利的同时,能够保证学生的自身利益不受到伤害。为了确保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幼儿园应该对一些教学活动进行规定和监督,杜绝空喊口号,不实际落实的现象出现。
(二)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幼儿园学生的另一主要特点就是注意力容易转移,而且很容易对事物失去兴趣。而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单一、呆板,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禁锢孩子的思想,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定势思维,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对孩子而言,游戏化教学更应该强调多样性,否则会使其出现厌学情绪,不愿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去,那么教学内容将得不到全面展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愿意融入到其中,同时也可以扩展孩子的思维,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对一些事情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优秀人才。
(三)将游戏设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游戏的内容将直接决定学生对所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由于幼儿园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游戏设计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且要生动形象,便于孩子理解和参与。幼儿教师设计游戏要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增强孩子的自信息,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对于孩子来说,信息的获取一般来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所看的电视节目,老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最近所感兴趣的事物,如动画片、音乐等进行游戏设计,让孩子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和融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反映进行提问,促使孩子进行想象、模拟和思考,培养其创造力。幼儿园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的情节和动作设计不能太难,否则孩子容易失去信心或者难以理解,从而对游戏失去兴趣,导致教育产生不好的效果。此外,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生活中所遇到事物的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活的能力。
(四)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只是一腔热情地喊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口号,出台一些规章制度并不能保证其能够具体实行,还需要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做后盾。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并不专业,不能再教学实践中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设计合理的适宜的游戏,或者不能准确拿捏游戏在教学中的尺度,经常会使课程出现僵局、课堂混论的状况,导致教学失败。更有甚者,在农村很多地方的幼儿园教师并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科班出身的幼儿园老师,而是随便在农村找一些年轻人进行临时教学,教学方法往往简单粗暴,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课程游戏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自身的相关技能,加强教师的游戏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其有能力、有信心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享受快乐,为学生的学前教育打上扎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适合幼儿园儿童学习知识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对事物和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起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坚定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创造力,值得推广和普及。但我国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还不成熟,处于发展阶段,教学设施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迫切的要求,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华.试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践探讨[J].新校园(中旬刊),2016,(9).
篇5
在文体活动中发现快乐、营造快乐较为容易,如何在学习、管理过程中始终保持快乐情调,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小家庭,也有人际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为复杂、最能影响班级气氛的重要因素。假如以动则训斥惩罚的手段来管理班级,那么师生关系必定紧张有隔阂,甚至是对立。这就要求教师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这个老师。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用真心付出,师生距离自然就缩短和谐了。
二、梦想是帆
这里的梦想不是一个近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人生愿景。一个班级如果绝大部分学生只盯住现实目标――考上一所理想高中,也许这个班级的学风很好,但并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与梦想相伴的是主动性、创造力和坚韧品质。这些对一个孩子的人生发展十分重要,远不是一个好的高中所能代替。让班级的每个孩子敢于梦想,拥有梦想,充分发挥梦想的激励性和感染力,不仅能有效解决许多现实的学习思想问题,更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提供腾飞的动力。
这一点上我尽量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来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如晨会、班会、语文课上、甚至是走廊里出色校友的介绍。
学生周雯平,刚进入班级时成绩很一般。她平时言语不多,但是学习上进有韧劲,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的要求。后来成绩慢慢有了起色,从三百名到两百名,到一百名,后来到了初三,已经跻身前50名,后来顺利考取重点高中。三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可见一个人拥有梦想,坚持梦想,定能实现人生的辉煌。这种从我校走出去的成功事例很多。有了这样的榜样力量,孩子们自然明白成绩的暂时落后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坚持,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三、竞争是桨
我们都知道一个集体需要团结,但这并不排斥竞争。竞争,不管是作为一种人性还是生存需要,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理所应当成为我们的教育内容。
这里的竞争当然不是狭隘的不择手段的自我实现。我们强调的是友善和公正,竞争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有所提高,都更加自信。在班干部任用方面,在学习目标的规划方面,在文体活动中,我们都应该巧妙地使用竞争机制,恰当地利用竞争心理,在班级中营造浓郁的竞争氛围。
我曾在后面黑板上开辟出一块心愿墙: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奋斗格言以及下次考试你的对手姓名写在即时贴上面,后面的黑板,倒也是花花绿绿,很好看。其实更好看的接下来的这场比拼,裸的宣战,到底鹿死谁手,就看谁更努力了。一个班级良好的竞争氛围,向上的学习气氛也就悄悄形成了。当然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动脑思考。
四、毅力是舵
篇6
然而我们时常又从报上看到孩子离家出走,心态失常,轻生等不良现象。另据有关部门对10所重点学校的孩子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在“你的弱点是什么”一题中,有60%的孩子认为自己缺乏毅力,不能自我调适感情,经不起挫折。这都表明当前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与学校是不可分割的。学校教育在挫折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负担着设计、主持、调整教育过程的任务,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从不同角度的信息中筛选和积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因素去主动施教”。作为一线教育者,应当有科学的挫折教育措施。
(一)巧用教材生成资源
我们总觉得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必须要给学生设置障碍,让学生去体验,其实,我们学习当中的许多材料,只要我们细心挖掘都可以是挫折教育的资源。比如学生最熟悉的语文课文《丑小鸭》,曾经听过一位老师在上课是就问学生:“丑小鸭那么丑,小伙伴们嘲笑它,哥哥姐姐欺侮它,连爸爸妈妈也不怎么喜欢它。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怎样?”有一位男孩子非常踊跃站起来说:“如果我是丑小鸭,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样的答案确实让大家吃了一惊,幸好老师能及时引导:“可是丑小鸦有没有像你说的这样呢?(没有)是啊,丑小鸭凭着它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结果却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只要坚持下去,克服困难,也会像丑小鸭一样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二年级的孩子对这些道理还是似懂非懂,但他们也知道不能那么容易去放弃。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很多类似的事情,我们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将其生成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资源。
(二)树立榜样 激发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模仿心理,为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例如,希腊阿基米德想出利用比重来辨别黄金的故事,引发起学生也想专心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热情;有了这些榜样,学生就好像有了无穷的蕴力,不断想前进。
现在很多学生所崇拜的都是一些影星、歌星等。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赵薇就是不少学生的偶像,其中就有我们班的小倩同学,她的课本上、练习本上都是“小燕子”的贴纸。平时的她更多地关注电视节目,在学习方面显得很马虎,为了能让她在学习方面努力一些,我还特意上网查找了有关赵薇的一些资料,发现赵薇是一个学习工作都很努力的人,并在班级中跟全班同学一起交流,从赵薇身上挖掘我们应该学习的方面。发现那段时间不少学生的确有所进步。
(三)遵循原则适当惩罚
惩罚性教育让学生知道做错事应该承担后果,与其让他们一直生活在蜜罐里,到社会上才知道什么叫挫折不如提前让他们懂得人生。”这与当前普遍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应该用鼓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信”的教育理念相比,学校的这一做法显然背道而驰。现在社会、家庭对孩子已经够宠爱了,到了学校老师如果还只是一味地知道表扬却不敢批评,只会害了他们。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合理的乘法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不要的,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制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如果教师的良心、教师的熟练技术和教师的信念说明他可以使用处罚时,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
(四)参加锻炼磨砺毅力
我们的体育课堂也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好场合,体育中有许多项目,要完成一定的运动内容,往往要克服不少困难,包括体力消耗,跌倒碰伤等。其中克服“极限点”的现象,更能学生坚强意志力 。“极限点”是人在运动中由于自身的体质所限,而达到一个难以再坚持下去的“限度点”。如果要战胜它,冲破它,必须有一股无比坚韧的毅力,一腔绝不言败的勇气。其中长跑、爬山、踢足球、跳绳、引体向上等运动,“极限点”的出现最明显。因此,以此来磨练学生的毅力也是最为见效的。
记得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学校新来一位体育老师,对教学非常严格。我们班的好多学生都担心上体育课,面对太阳的暴晒还要坚持跑步、蹲马步,个个是怨声载道。刚开学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有毅力的学生能坚持下来,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更多学生开始不服输了,他们都咬牙坚持着。即使没有达到体育老师的要求,也是值得我们去肯定的,因为在他们咬牙坚持的时候,就是磨练他们的毅力
(五)开展活动促进成长
篇7
梁启超;家庭教育;当代家庭教育;启示
一、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孩子进行基本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的社会化有很大的作用,甚至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的早期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经典概括。梁氏子女均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直接奠定了他们成才的基础。[1]所以,当代的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当然,这里的早期教育不单单是指孩子的学习方面,还包括孩子的做人、做事等。在这些早期的教育里,始终贯穿的一个词就是务实,即踏踏实实的学习、做人和做事。在学习方面,在孩子学习会了基本的社会技能之后,如说话、走路、跑步、吃饭等,要对孩子进行早期的知识教育,教孩子数数、识字、背诵一些经典的词句,如三字经、弟子规、一些简单易背的儿歌等。这些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进入学校学习打下一些知识基础。在做人方面,早期的孩子肯定不会懂得什么是做人的道理,那么家长就应该用简单易懂的话给孩子讲解一些名人的典故,解释简单的事情,要孩子从小就懂得做人要踏踏实实的、诚实,不撒谎;在做事方面,家长也要教育孩子踏踏实实的做事。
二、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鼓励
这里所说的关爱和鼓励可以说是情感支持,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情感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这样的情感可以使孩子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从小懂得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快乐与健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这关爱和鼓励可以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件简单的小事,但这些简单的关爱和鼓励却可以让孩子时刻体会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馨,从而使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关爱和鼓励就是一种正能量,比如,孩子学习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可以用一些赞扬的话语:“孩子你真棒,孩子加油”等,这些可以让孩子对学习更加有兴趣,可以学习进步的更快;孩子做对的事情,给予肯定,让孩子知道对错的区分,以后做事做得更好;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勇敢的面对困难,从而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关爱和鼓励可以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一方面,孩子自信起来之后,就会对很多事情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这种自信的培养进而可以使孩子能够自强起来,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所以说,家庭应该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关爱和鼓励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有形或者无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关心和认可。
三、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责任感,就没有个性,也就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2]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就要求家长应该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有不同于他人的优势、特点、兴趣和爱好。因此,家长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优势和兴趣爱好,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关于孩子的每一件事情,都尽可能地分析利弊,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子女们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与兴趣爱好去进行舍取,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在一定的领域有所成就,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有一天是要离开家庭和亲人自己去生活和学习的,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家长要时刻鼓励孩子必须自主、自立、自尊、自强、不依附于他人。除了鼓励孩子应该独立去面对生活和学习,还要鼓励子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四、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并磨练孩子的人格
现代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优胜劣汰是普遍现象。残酷的竞争将使孩子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未经锻炼的翅膀难以搏击人生的风雨,难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所以挫折教育在家教中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其经历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炼,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3]作为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过分溺爱。例如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我们应鼓励他自己去思考和解决。再次,鼓励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一直躲避困难,他永远不会获得成功。家长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端正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并想办法努力克服困难。最后,父母必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教育引导孩子,使他们认识到,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这样的挫折教育,培养了孩子坚强的毅力并磨练了孩子的人格,使他们能够经受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能够有所作为,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用的人。
作者:董辉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15级社会学
参考文献:
篇8
第一,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
有些学生由于眼前的小胜利和成绩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或家长可以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打击,把骄傲自满的情绪抑制在萌芽状态,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从而戒骄戒躁,谦虚认真,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挫折教育使学生形成坚韧的性格,为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在小学阶段,可让他们遭受一些挫折,使他们在挫折中成长、锻炼,形成坚韧的性格,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更好地实施挫折教育呢?我们首先看看国外是如何进行挫折教育的。
在德国,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父母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在这个空间中成长,家长可以设定一些任务让孩子们独立完成,绝对不会包办本该是孩子的任务,逐渐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在日本,为什么会有下雪天故意让孩子穿得单薄去体验的“怪现象”呢?其实,这是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1992年的中日夏令营活动中,中日孩子的差距,虽不能说都是挫折教育的结果,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孩子的坚强、坚持、坚韧和中国孩子的懦弱、放弃、脆弱。中日孩子的差距让我们震惊,使我们意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实施挫折教育呢?我想,只有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顺利实施,培养出性格坚毅的优秀人才。
第三,家庭挫折教育实施措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教育期最长的老师,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树立榜样。当父母遇到挫折时,要努力克服,战胜困难,尤其当孩子在场时,更要表现出战胜困难的决心,使他们把父母当做英雄,在心底树立起榜样。其次,在生活实际中,讲述一些名人故事,特别是失败后走向成功的事例,使他们懂得成功的艰辛、失败的重要,从而勇敢地面对挫折。再次,在生活中让他们尝到苦、累、饿的感觉,从而珍惜现有的生活。
第四,学校挫折教育实施措施。
1.在《品德与社会》及其他学科中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确挫折的意义,特别是遇到关乎生命的大事时该怎样正确地处理。
2.开设心理咨询室。首先,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服务,有效地消除因受挫折而带来的心理焦虑和痛苦,为他们及时抵抗挫折提供具体指导。其次,每位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帮助每位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还孩子一个心理的晴天。
3.设置挫折,锻炼毅力。针对不同的学情,设置不同的挫折情景,使他们在挫折中得到锻炼。对于在生活方面遭受挫折概率比较小的学生,应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为主的挫折,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进行越野赛、极限运动等活动。对于在学习中骄傲自大的学生,应以梯度较高的难题挫败骄傲自满的情绪,使其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渐谦虚起来。
第五,社会挫折教育实施措施。
社会是个大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所以社会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首先,媒体尽量减少对青少年负面的报道。其次,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能够积极地疏导、帮助。再次,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站,使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能及时得到帮助。
总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利娜.论挫折教育的阶段性[J].教育探索,2012(07).
篇9
当然,一开始,他的妈妈夏小云并没有让孩子将来一定当数学家的梦想,可是她认为孩子能把数学学好,在整个的求学过程中会相对轻松愉悦。不仅是因为学好了数学就会考高分考名校、有美好的前程,而是在攻下道道难题时就能享受到快乐。
整天说孩子就知道玩的父母是因为没有教会孩子怎样玩。会玩的孩子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有愉悦感和成就感。
玩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所以玩什么和怎样玩很重要。有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是学习,是苦差使,而对另一种孩子来说就是玩。会玩的孩子更会学习,有些游戏必须学会一定的游戏规则、并熟练掌握才能够玩得好,才能从中找到乐趣,比如打牌,打牌要打得好需要动脑子,需要记牌、推断、需要揣摩对方的心思。
毅力、恒心和争胜心在游戏中得到磨练
夏小云知道孩子在生活中玩的重要性,也清楚有愉悦感的事才能够坚持长久。我们经常说:学习是件苦差事,所以大家学习起来都是一副苦哈哈的模样,但苗怿泽学习起来却没有辛苦感,每当他攻下道难题,接着就又乐呵呵地去解下道难题。
对于很小的孩子未说,玩和学习是分不开的,孩子的毅力、恒心和争胜心可以在游戏中得以磨练。在游戏中培养出来的毅力、恒心、专注和争胜心一样可以用于学习,而一点争胜心也没有的孩子是不会把学习搞好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之 。
夏小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她的同学很多都在小的时候做过趣味数学题,从而爱上数学的,所以她很注意在孩子小时候对他进行趣味题的训练。
很多家长乃至老师都谈“奥数”色变。但是早期学习奥数,对于开发智力真得非常有效。开始的培养阶段是比较麻烦,要陪孩子起做有挑战性的题目,还要忍受孩子不时犯下的低级失误。但实际上,当夏小云用孜孜不倦和谆谆善诱,让孩子在“奥数”中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之后,其它的练习、熟练过程等最耗时间的部分孩子自己就能应付了。
别偷懒,想办法把数学题变成游戏给孩子玩
事实上,夏小云在教育孩子的十几年中始终坚持“有趣”和“提前一点点”这两个原则,尤其是在数学方面。
在孩子还没有上学之前,夏小云并没有按至六年级的课程顺序去讲解数学,而且从来不去讲那些上学之后老师会教的东西。四岁时学会了百以内的加减法以后,苗怿泽就开始在母亲的引导下接触鸡兔同笼、倍数、植树原理、抽屉原理等数学知识――效果出奇得好。现在,社会上大部分课外辅导、培训机构是从三年级才开始这些内容,夏小云则遵循“提前点点”的原则,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孩子可能会因为感兴趣而能够愿意学习,另一方面因为将来学校不会重复讲这些大纲里没有规定的东西。十白孩子试来试去没有了耐心,她就先做好一个3×3的魔方图,再要求孩子把已经填好写着1到9的九个小圆片按要求填到数字魔方中。孩子像做游戏样完成,并乐在其中。
在苗怿泽很小时候,夏小云就注意培养孩子的数字概念,和他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她让孩子对些常用的结果烂熟于心,如1到19的平方,25×25、35×35 45×4555×55 65×65、75×75 85×85、95×95的简便运算。苗怿泽的口算永远是班里最快的。
学习好,才能更理直气壮地玩
成绩好的孩子不会总是埋头苦学,只是集中力持续的那段时间拼命去学,他们也有玩的时间。他们学习成绩好并不是因为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最多的,而是因为他们的集中力强。
夏小云告诉苗怿泽:“学得好就会更好,因为学好了,玩起来没有愧疚感,更能够理直气壮地玩――不用怕爸爸妈妈不高兴,不用躲着藏着地玩。”
有次,小怿泽在夏小云的办公室里玩,有个四年级的小孩子做一道数学题:用一根绳子吊水桶到井里打水,单系绳子,井口多出6米的绳子,可是双着系还需要6米的绳子,问井有多深,绳子有多长?
几个大人忙着用设XY去解,但才上年级的小怿泽就脱口而出:井深12米,绳子长18米。几个大人惊讶于他的解题速度,他很高兴。他耐心地拿 根跳绳来给小朋友讲解,这样比用XY更容易让小朋友理解。这样的“成功”案例多了,就引发了他更强的学习欲望。
他听到数学老师对他妈妈说:“你的孩子数学次次考百分,绝对不是仅仅学会了课本知识,肯定是多学了课外的知识。多学了课外知识会不会让孩子更辛苦?”
夏小云说:“多付出了反而会轻松。他写作业的速度快速准确,不用返工,省出时间来,他也敢提自己出去玩的要求。”
到初中还是考班里第一,到高中又是班里第一。因为“准确”、“快速”是初、高中生们必备的一种能力。最让他妈妈高兴的是,他有玩的时间,有劳动观念,而且乐于为别人付出。
在高年级的学习中,相对于同龄孩子来说,苗怿泽比较轻松,学习效率也高。最主要的是,他即使是比别的同学努力,也没有辛劳感,因为在他的努力中更多的是成就感和愉悦感,因为他的基础好。牢固的“地基工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深入会日渐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同样多的学习时间内,上游生比下游生学得更多,更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彼此的基础的不同。
小时候尽情玩耍过的孩子,不太会贪玩了
苗怿泽的地基工程打得好,当然是得益于妈妈的早期培养。当看到孩子学习起来不但主动而且效率高,夏小云心中升腾出种由衷的自豪感,她和比自己年轻的妈妈们分享经验:在孩子小的时候多付出,将来就会省心。因为孩子小更容易听父母的话,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起的信任感,孩子大了后容易主动选择正确的道路。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超越父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也要学习。
小时候尽情玩过的孩子是不会太迷恋玩的,已经玩过了,知道玩也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再者,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家长要和孩子直游戏,学习游戏规则,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好。如果孩子整天只知道玩,就足以说明家长并没有教他怎样玩。
夏小云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她的心得体会是,小时候在折纸中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对于孩子学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很有帮助。因为有好玩的事情,孩子也不会过于迷恋电视和网络,过于迷恋电视和网络,只是说明家长没有教给孩子更好的游戏。
做父母的应该明白,玩耍不是件浪费时间的事,而是件很重要的事,一个人一生如果懂得怎样娱乐,这种人会活得很快乐,而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夏小云还应孩子要求养过许多种小动物,比如小乌龟、小仓鼠等,在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她和孩子一起观察小动物的成长,还写成作文和日记。在照料小宠物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学会负责任――动物需要天天喂食,不喂它们就会死,所以孩子就会明白:看似简单的件事,坚持下来就成了不简单的事了。
人想要快乐,必须在快乐之前努力过
夏小云说,没有人后悔自己曾经努力地爱上学习,倒是听到很多人在说:“要是我以前知道努力就好了。”所有努力学习过的人,都没有后悔自己为什么会努力。
篇10
一、通过活动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达到思维和方法上的碰撞,最终形成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用平面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活动中他们观察其他人不同的方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的配合,在同伴出现错误时给出善意的提醒。同时,也会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进行辩论。总之,实践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和发展,也调动了多方面的情感因素,在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并学会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
二、通过活动学会承担责任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占多数,家庭的重视和溺爱,使他们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家庭和集体严重的缺乏责任感。在实践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分配他们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六年级上册《统计》中有一个数学活动,调查本班男女生穿鞋的号码,完成数据的搜集整理,并制成复式条统计图。活动中,可以让细心、善于交流的学生负责数据调查和整理,善于动手的学生负责制图。每个人分工不同,同时又是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当他们合作完成活动时,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从而加深他们的责任感。
三、通过活动建立自信
一个内心充满自信的孩子,会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会主动的去帮助同伴,会乐观的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并及时改正。可是,每个班都有这么一些孩子,不爱说话,不敢举手,不能接受别人善意的提醒。他们总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对自己没有信心。作为老师帮助每一个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有很多展示的机会。例如:学习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前准备制作图形的材料,在课堂上制作,观察图形的特点,并提出一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这项活动,需要动手、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善于表达的同学也找到了自己展示的机会,而那个数学思维灵活,不善于动手也不爱说话的孩子也有了用武之地。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内在的动力,逐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四、通过活动学会欣赏
欣赏自己是一种自信,欣赏别人是一种胸怀。在这个个性化的时代,大家越来越重视自我欣赏,这不是坏事。但是对于一个孩子,过分的自我欣赏,会让他们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狭隘。所以,老师在欣赏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们互相欣赏。在每一次实践活动之后,老师都要做简短的总结,除了总结活动的成果和意义,还要在小组内部进行互评。就是通过本次活动,你看到了本组同学中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哪个同学表现最优,优在哪里,选出你心目中的明星。通过这样的评选,学生会逐步的学会看到他人的长处,进而对比会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自己的优点也会被其他同学看到,内心也会得到满足。在这样的互相欣赏中,孩子们就会从自私、狭隘的状态中走出来,会用宽容大度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他人。
五、通过活动战胜自我
篇1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例如,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师指定,或老师提名学生选,或者直接由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虽然后面两者也属民主选举,但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定势,即老师经常表扬的一定是好学生,是班干部,形成了每年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好学生。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学生竞选的形式,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你即可参加竞选,每个候选人进行一周左右的实际工作,展示自己才华,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能力。
二、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提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大有作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愈加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机遇多,节奏快。生活的海洋越广阔,风浪就越大;成功的机遇越多,受挫折的次数就越多。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承受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消极悲观、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
在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这些不如意仅仅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小小的绊脚石。应该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而最终才能战胜挫折 。可在学校或班级开展挫折教育讲座,开设心理咨询室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心理;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参与者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涩,使之身心得到锻炼,增强竞争和拼搏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培养他们驾驭挫折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在挫折和不幸面前,如果我们轻易放弃,就将一事无成。诺贝尔说:“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唯有备足资本,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参与平等竞争,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三、培养顽强意志,帮助树立远大志向
篇12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写好汉字,写规范字,它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技能训练,更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巩固识字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写字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长,效果也好。写字和其他事情一样,思想上是否重视,情绪上是否乐意,其认真、持久的程度是不同的。如果能让孩子们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不怕艰苦,不觉枯燥,下苦功夫练好字。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使每个人对写字充满热情和信心,让“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在教学中主要利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1、讲故事激发兴趣。例如向他们介绍我国古代各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
2、作品展示激发兴趣。在每节写字课结束以后,我都会评出写字小能手,让写得认真、规范的同学带着自己写的字,到前面来进行展示,并且张贴在学习园地上。举办作业展览、书法展览、手抄报展览。对获奖作品、进步作品进行表彰、展览。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想在学习园地上有自己的名字,因此,他们都认真地写字,争当写字小能手。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写字的兴趣,这无疑会给学生注入写字的兴奋剂。
3、鼓励激发兴趣。在学生写的好的字,或者有进步的字下面画上一面红旗。这种方法可以不断激励学生,使学生在不断的肯定中渐渐进步。只要有一点进步,哪怕是一个笔画,一个字,一次作业,都要大力表扬,把蛋糕做大。我只要看到他们有闪光点,就及时表扬,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4、竞赛激发兴趣。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强,我就适当地开展多种活动竞赛激发进取心。例如,让孩子们上讲台来写一写,看谁写得漂亮,谁就是写字小能手。
三、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了让孩子们牢记写字姿势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我教给孩子写字时的口诀: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脚平;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心平气和,态度认真。并在每次写字时用它来提醒孩子们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从而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爱惜写字用具和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与态度,使学生普遍形成了较好的书写习惯。
篇13
体育中考是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又一重大举措,利用体育中考把体育锻炼作为磨练学生毅力和克服“懒”的一个平台;学生不能片面寻找原因和借口,自身才是变化的根据;充分利用体育中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小学养成不良锻炼理念和行为习惯改进,不能把体育中考看作是初中阶段的事,小学阶段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很重要,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把体育课从“自由活动”中解脱出来;体育中考是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重任都压在初中体育老师身上,光靠初中体育老师努力是不够的。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学生自身等协调配合,督促学生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体育爱好,在校内在老师监督下能积极主动的坚持体育锻炼;让越来越多学生离开学校时(周末和两个长假期)坚持体育锻炼。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5年刚入校初一新生锻炼行为习惯和体质测试的成绩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初一新生14个班随机抽查5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2.文献资料法:利用报刊杂志、学术报告、网络科研(搜索,下载)等查阅相关资料,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3.数理统计法:以初一新生14个班体育测试成绩作为调查对象,获得学生测试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教学经验的反思、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现状
1.尽管体育中考2015年为50分,但大多数同学还是无所谓,老师盯着就练,顾不上盯就坐着休息,大多数同学在小学常常把体育课当“自由活动课”,有些同学在练习过程中,给老师讨价还价,对老师的建议置之不理,甚至抵触;学生“只说不动”、“以静代动”现象普遍。无自觉站队意识、跑操没有集体责任感、做操不用力、课外锻炼不积极、在家懒的使不动……部分学生早操、课间操宁可搞卫生或躲在厕所逃操;由于体育中考体育教学没有自由活动时间,许多同学不适应,老师教学很吃力,学生练习有抵触。常常借故身体不适不能完成练习任务,体育课不思进取,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
2.2015年初一参加测试学生585人,男生302人,50米平均成绩8″93,立定跳远平均成绩1.65米,坐位体前屈-2.92,引体向上平均0.9个,210人引体向上为0;女生283人,50米平均成绩9″94,立定跳远平均成绩1.45米,坐位体前屈+1.61,仰卧起坐平均成绩一分钟27个。
(二)缘由分析
1.困惑:(1)通过初一学生的测试成绩看出,身体素质让人担忧,再加上不良行为习惯,体育中考压力可想而知。(2)体育以前不中考,现在中考为50分,为何还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3)许多家长、学生认为养成锻炼习惯很容易,有没有体育爱好不重要,只要学习好就行。(4)家长、班主任老师等认为坚持锻炼费时、费力、影响学习,会拉大成绩距离和名次。(5)“起跑线”的焦虑和追求是家长身上的枷锁,也是孩子的枷锁。(6)是谁改变了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以孩子快乐的童年为代价,宁可让孩子学“傻”也不让孩子玩“疯”。(7)许多家长、学生认为体育中考是在给学生又增加负担,家长担心孩子一旦有了体育爱好,就不安心学习怎么办。
2.反思:通过对初一年级5个班200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显示:50%的同学把自身因素排在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第一位,其次父母、班主任老师,学生承认由于自身懒惰不能积极主动的坚持体育锻炼。
(1)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是职工子弟,家庭条件优越,独生子女,娇宠、懒惰、个性强、个人主义相对浓厚、逆反心理等造成对养成锻炼习惯的难度加大。当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尽力了,厌学或不学时,性格内向,懒得不动,没有体育爱好,家长这时候让他“动”可能吗?他已习惯了“静”。班主任为了班级考核、给家长一个满意的交代,利用课余时间促学习。
(2)“健康第一”在“中考”、“升学率”、“期中、期末考试和班级考核”等形形的排名下,竟然是那么苍白无力。家长、学校、社会等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成长中,把体育锻炼的热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在实际行动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缺乏毅力和坚持,片面寻找原因和借口,不从自身找问题,不自我反省。
(3)毛振明教授说:“其实现在学校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还学生在儿时所欠下的体育运动的债”。季浏教授认为,“学生的健康问题是体育课程解决不了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过剩、应试严重、家长成才观偏差,学校领导教育观存在问题,学生身体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和睡眠不足等,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把体育中考作为学生克服不良锻炼行为习惯的一种手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改变学生的锻炼现状,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通过体育中考这个平台,家长、学校等齐抓共促,关注学生的个性,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克服懒散,怕苦、怕累的思想,先强迫学生坚持练习,培养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形成锻炼习惯的开始阶段,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慢慢的随着水平的提高,对这项运动改变了看法,喜欢这项运动,积极主动去参与这项运动。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最后的裁决者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每个学生能充分的“动”起来和“出汗”基础上表现出深度的运动参与,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打篮球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篮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打到打出些门道”,打篮球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2.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体育中考作为改变锻炼行为习惯的切入点,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促使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1)宣传效应:教师可以利用本校典型的案例向学生宣传参加体育锻炼的乐趣及重要性。
(2)偶像效应:经调查发现,热衷于某项体育运动的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运动偶像。利用这个效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录像,使学生心目中产生自己的偶像,激发起锻炼兴趣,积极的进行锻炼。
(3)奖励效应:在练习中自己和自己比较,有进步就奖励自己。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
(4)分数效应:利用学生、家长、班主任很关注分数、排名的特点,把体育中考50分作为提高家长、学生、班主任老师思想理念与行为的催化剂,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5)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克服惰性,培养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品质。对那些怕吃苦、毅力较差的学生降低标准。如:长跑练习,跑不动的快走多走一圈,以治懒病。
(6)学校、家长、班主任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学校欢迎家长来观摩体育课,了解孩子的锻炼情况,眼见为实,以求家长支持,解决学生“以静代动”的问题。
(7)精心实施的健身理念宣传、大课间活动、体育竞赛、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特长生招生、等级考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七大工程”,改变学生锻炼现状,培养体育爱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好的习惯贵在坚持,坏的习惯源于惰性。消除父母、自身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把体育中考作为磨练自己毅力和克服“懒”的一个平台;只有提高大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享受运动的过程与乐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充分利用体育中考50分作为改变我校运动现状的突破口,齐抓共促,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氛围,只有参与了,才能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不能把体育爱好放在口头上,要有毅力和实际行动才行。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2.懒和运动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懒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腐化剂、绊脚石、障碍物。利用体育中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用体育锻炼的良方“治懒”最有效,要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动起来,使每个学生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回归学生健康快乐的童年。
(二)建议
1.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可以说是所有人的天性。但有多少家长,自打孩子一上学,就与这个“天性”死磕上了呢?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作业写不完不许出去玩。貌似在培养学习习惯,实质是不尊重学习规律。最后就演变成孩子始终在磨磨蹭蹭学,学也没学好,玩也没玩成。我们的体会是,学很重要,玩也很重要;要学好,首先得玩。
2.运动好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品。运动项目很多,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他喜欢哪一类或哪几个项目,我们就支持他,提供相应的条件。运动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尤其是小学之前。孩子大了后,再去培养就比较困难。
注释:
此论文获2016、8甘肃省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七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全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