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3+3”试点项目,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说,2012年只有1家,即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牵头与南京市四所中职校合作试点,2013年达到7家,2014年上升为11家。对接专业名称前三年中职阶段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后三年高职阶段对接专业有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这里要说明一下,2015年及其以后试点规模和对接专业名称没有变化,并且各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多大变化。由于对接专业的专业名称不同,其内涵有差异,岗位要求及其人才标准就有所差异,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也有所差异。笔者参看了2012—2014年三年参与“3+3”试点项目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减少叙述头绪,现选取2例进行文本分析。案例一: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与我国旅游行业需求相适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知识、熟知岗位职业流程、具备专业和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良好,能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事业单位等服务业一线岗位需要,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案例二: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旅行社前台接待、计调等一线岗位的需要,具备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旅游服务的基础服务技能,成为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为高职阶段培养能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等单位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不难发现以下一些共性问题。第一,中、高职分段培养目标没有分开表述,这让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很难把控本学段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第二,“技术技能型、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性词语混用,致使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第三,各阶段“岗位能力”表述欠缺如存在重叠、衔接不畅等现象,更没有体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递进”的词语。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这与制定者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的认识有偏差不无关联。
1.办学理念存在偏差:中职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
是为了“就业”还是“升学”中职阶段的学生是为了“就业”还是“升学”?在学生看来,实际上是“求知”,与“求职”问题。反映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应有所侧重,“3+3”分段培养模式更新了对中职教育是“断头教育”的认识,为学生成才“架设桥梁”,学生职业能力的“衔接与提升”受到关注。为此,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分中、高职两个阶段,又要考虑中、高职的“衔接”,将六年时间的培养目标纳入到“整体框架”,这样,符合“3+3”分段培养模式特点,有利于处理好“就业”与“升学”关系。
2.对中高职衔接目的的认识有偏差
是注重中职与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还是把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割裂开来?这与办学方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有人认为,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旨在充分利用各自办学优势,通过长学制使学生既有深厚理论,又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毕业后更加适合该行业的各个岗位;也有人认为,通过长学制办学,为初中生提供成长平台,以获取更高学历;还有人认为,这种办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迟进入社会以减轻就业压力。认识不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所差异。
3.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偏差
人才规格与职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规格越高,职业能力要求就越高。中职阶段培养目标通常为培育中等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人才能够适应社会;而在高职阶段培养目标通常为培育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要求人才能够引领行业发展。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意味着受教育者在预期岗位上的层次“衔接”,因此。制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将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落到实处。
二、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3+3”办学特点
“3+3”办学模式要求中高职专业对接、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对接、系统化分阶段培养规格不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3+3”办学特点。
1.遵循四个基本特性即“中等性”“高等性”“职业性”“衔接性”
“中等性”强调基础性教育,“基础性”是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高等性”是指在中职基础上的全面提高,包括文化基础的提高、专业理论的提升、专业综合技能的拓展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职业性”是指中职毕业后能胜任旅游行业岗位群服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后能胜任旅游行业岗位群服务与管理一线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衔接性”要求中职与高职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递进”性。
2.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递进性”培养
“3+3”分段培养模式打破了中职“断头教育”的格局,为技能技术人才打通了上升渠道,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职业学校不能像办短期的培训班那样,只顾某种技能的提升,而是要从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以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但在培养过程中要分阶段实施。换句话讲,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任务、具体内容等分阶段有所侧重,即构建“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由层次定位、人才规格、岗位群及其达到的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构成,体现层次分明而又贯通的中高职“衔接”,反映在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所对应的职业能力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对应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对应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或以上要求。即“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三、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列举
笔者在调研本地区有关旅游行业企业用人质量需求的基础上,结合“3+3”办学特点,拟定了“3+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供参考。总体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我国现代旅游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导游业务能力、旅行社接待能力、旅行社票务能力、旅行社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交际能力、较强的处理信息能力和应变能力,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各类人才。分别有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目标。
1.中职阶段
篇2
首先,需要打破学段壁垒,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九中教育集团包括两所小学校,两所初中校,一所高中校。这就意味着,它覆盖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承担着6岁以上儿童、12岁以上少年、18岁青年的教育教学任务,要先教会孩子从家庭走进学校,适应学校的生活,再引领孩子从学校走向社会。因此,集团的德育工作就需要打破学校间的学段壁垒,在九中集团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重新建构6—18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其次,需要整合各校资源,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九中教育集团中的五所学校在德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整合各校特色,使之实现本质上的融合,进而形成九中教育集团的德育体系?为此,在集团内德育干部的多次会议中,我们着重横向解构各学校内原有德育的内容,将能够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延续,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德育内容进行提炼,选择出德育重点,重新建构德育,最终形成融合学校原有德育特色的德育体系。
■ 养成教育成为集团德育主旋律
在九中教育集团成立初期,我们将养成教育作为培养“九中人”的抓手,贯穿整个学段。从自律意识的培养到责任意识的形成,为区域和国家输送优秀的现代公民。
我们的养成教育目标分最低目标与终极目标。
最低目标:通过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思维习惯,解放人的大脑。习惯是人体中的软件系统,在这个软件系统的作用下,人的许多行为与思维活动将处于一种不加思索的下意识状况,从而使大脑得以解放出来,集中到自由创造的方面上来,最终激发大脑的潜能。
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
■ 分阶段螺旋式培养成为集团德育路径
按照九中教育集团各阶段的德育目标,我们对学生实行分阶段螺旋式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在他人眼中找到自我。外界的规范有利于自我意识的正确形成。因此,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着重在行为的规范,在集团内的小学中推行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体系。如金顶街第二小学利用一至六年级的校本养成教育课本和好习惯储蓄卡,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主要进行养成教育。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成熟,因此将这个阶段的养成教育设定为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托,开展在学校、家长引导,同伴帮助下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德育体系。如九中分校通过制定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学生美德、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和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的目标是学生在自己的眼里找到世界。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趋于成熟。鉴于九中学生的基础,我们认为要想充分地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养成教育,我们一方面是以区域资源为依托,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利用参加北京市模拟联合国、借助国际友好学校的相互游学等机会,让学生放眼世界。
篇3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4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篇5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篇6
1.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1.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1.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
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转贴于
2.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3.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篇7
对中职教育培养对象的“进出”状况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对其培养目标的认识和定位。无疑,与以往的中专学校招生状况相比,现在的中职学校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中专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当然也招收部分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但学制要延长,以助其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反映了以往的生源个性较成熟,已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比较自觉,对世界观、人生观、责任感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把握,能适应传统的较为严谨的教育方式。而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下.并没有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导致他们的个性较不成熟,文化基础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差,对世界观、人生观、未来前途的认识模糊,难以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的教育方式适应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并且在若干年内,中职生源质量难以有好转的趋势。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具有低起点、短时限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必要。所以说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只能是“相对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切不可与普通高中的文化基础教育等同,这也决定了中职学校在为实现培养目标时,要注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突出生源质量的层次性。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岗位技能,往往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使受训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娴熟技能。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科技发展的影响,现代工作的完成更多是依赖从业人员的智能,而非体能。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作变化的速度加快,使从业人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弹性,以适应继续学习和转岗的需要。这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国际上对劳动者的各种能力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或关键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让青年人学习专门技能,为某一特定行业做准备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掌握好关键能力,准备好在一生中进行多次工作变换,尽管国际上对关键能力没有一致的具体表述,但基本认为它应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我在市场调研过程中,与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交流,他们都认为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性、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培养自学的好习惯,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好基础。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在职业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然中职教育要实现由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解决相关的课题,如综合职业能力到底由哪些成分构成?其心理结构如何?其形成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中应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处理好中职教育中发展性与针对性的矛盾?如何评价综合职业能力?等等。很显然,在确定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质量状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离开这两点,就难以对培养目标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更谈不上如何发展。我认为,就当前而言,中职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任务的双重性:既要完成“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又要培养具有初步执业技能,综合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三、对现有培养目标模式的反思
通过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认为中职教育的宗旨包括两方面:一是就业教育,即面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的实用人才:二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培养目标模式值得反思。
篇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物理学习往往都从观察实验或实验操作开始,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本身就与“先试后导”不谋而合。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定律为主干,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这就决定了学生进行学习时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对新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类比。有助于学生依据原有的认识结构,通过探索与思考,实现对新问题的同化和顺应,从而获得成功。
2.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不少的学生一进入高中,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理实在难学。他们或因学习态度不端正,物理基础差,又不愿学,表现出自卑,孤独等心理特征;或因思维能力未培养起来,思维方式少,学法不当,学习压力大,又不善于求助于教师和同学,很难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表现出对物理学习和考试焦虑或恐惧的心理特征,物理学习如走钢丝,对物理学习的作用感到迷惘,表现出个性心理不稳定的特征等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物理教师若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心理辅导,将会导致对他们物理教学的失败。
二、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加速度、位移、质点等物理量,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
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
进入高三后,由于选修理化的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
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排序结构,系统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大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三、确定各种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四、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明确每节课时中的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五、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9
目前,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为己任的一些高职院校,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纷纷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立了高中起点的学前教育三年制大专的同时,也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基础上设立了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中、高职衔接连贯的专科教育,学生在前三年中职学段完成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导向的基础教育,后两年接受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教育。采取五年制三、二模式培养初中起点的大专层次幼儿教师,应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选择,一方面可以整合中职幼师专业资源,有利于扩大幼师培养规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纳有培养前途的优质生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特点,在于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区别于普通高中课程和一般高职课程的独特优势。作为高职院校新办专业和新的办学形式,积极开展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中、高职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机制,以便更好地认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是培养优质学前教育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地方院校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的具体行动,对于服务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制中职学段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比较
(一)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
我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后三者一般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中强调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人格健全教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可参加高考升入大学深造。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各界对高考升学率的盲目追求,导致普通高中教育存在单一强调知识教育或知识准确度的弊端。鉴于此,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完善,2003年,改革之后的新课程不以学期而以模块区分学习内容,采取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学术性课程的形式在各地进行实验和推广。
职业高中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重点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不但要学习高中的基本课程(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等),还要学习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的设置存在较大差异。课程设置的不同取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对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界定: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教育部2003年制定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职教育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
通过比较,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以下不同:
一是基础性与专业性的不同。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为目标,为继续学习提供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中职教育则具有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培养目标。
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不同。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中职教育则要求在一定理论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加强受教育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是其主要任务。
三是通用性与实用性的区别。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通用型人才,与地方社会需要的联系是间接的;中职教育则体现服务社会的实用性功能,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源”与“流”的关系,同属中等教育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因培养目标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设置取向。
(二)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和综合性课程,注重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相对分散,课程设置注重全面性而较少实践和应用。近年来,伴随全国各地高中课程改革的普遍深化,一些普通高中缩减了必修课学分,增加了选修课学分,选修课通常扩展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种类。其中,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设主要立足于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到部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促进对文化课的学习并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参加高考。
中职课程保留了必要的文化基础学科,且无高考升学压力。中职文化基础课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从目前的教学科目及学时安排上看,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科目要少于普通高中,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比普通高中少30%。中职教育之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还在于注重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目标明确,注重技能课程和实操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特点。归根结底,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为主,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
因此,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段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行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宽基础、重能力、求发展的课程设置理念。一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应体现中职学段教育的基础性、理论性、全面性和发展性,没有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就会等同于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应体现中职学段教育的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就会混同于普通高中教育。
此外,五年制学前教育的中职学段课程也有别于三年制的中职课程,在基本素质教育和专项技能训练两个模块课程设置上,前者注重与高职学段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衔接,体现继续教育思想,其课程体系须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为高职学段的进一步深造打好文化知识和能力基础;后者则需在一定时段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专业能力实训实习过程,使中职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五年制高职学段课程与三年制高职课程比较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四年制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高中起点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初中起点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初中起点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与三年制高职教育都属大专层次,从其生源质量和课程设置来看,可以在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学制不同,但二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以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为例,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能胜任幼儿园工作的五年制大专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再以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与较扎实的科学、人文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弹唱跳说画做六项基本技能,善于沟通,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和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2010年4月,山东省制定了三年制中专、三年制大专、五年制大专的课程方案,对各级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如对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在培养规格和素质方面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都是“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情智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的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这一培养规格和基本素质要求,为我们研究和制定具体培养标准和课程方案提供了参考。
基于同样的培养目标,五年制和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的课程科目基本一致,相对中职学段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两个模块课程,都增加了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两个模块,体现了分阶段、分步骤达到专业能力标准和目标要求的一体化培养策略。
(二)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段与三年制高职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科目虽基本一致,但因生源不同、学时不同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培养效果却很明显。比较起来,五年制高职课程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跨中、高职学段的五年制技能课程学时更多。儿童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课及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具备一定程度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三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开设的时间普遍较短,在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技能基础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短时期的训练无法满足实际的技能需求,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缺乏自信。相比之下,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中职学段入学伊始就接受弹唱、舞蹈、绘画等技能方面的课程训练,掌握弹、唱、跳、画等一些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培养跨越了中、高职学段,学程更长,更具有长期性和接续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是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技能课程学习相对容易接受。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虽然普通高中文化基础功底较为薄弱,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但他们的专业可塑性和适应性较强,可谓“起点低、落点高,定向强”。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专业技能低于五年制大专生。由于高中毕业的学生大多数身体各方面已经发育成熟,身体的柔韧性明显比不过五年制学生,可塑性相对较差。入学前对舞蹈、琴法、乐理又没有接触过,再加上专业技能课时少,学习时间短,专业技能学习困难较大,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在技能学习方面,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初中毕业生而言相对容易,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效果相比三年制大专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总之,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保证幼儿教师培养的质量。初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在形成之中,身体发育可塑性强,专业技能技巧容易提高,从初中毕业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质幼师人才,也能更加充分地体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熊伟.中等职业教育现存问题及其发展对策浅见[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2,14(3).
[2]陈丹辉.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2(2).
[3]于光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实施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4]赵南.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学前教育研究,2009(8).
篇10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实施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的重点。与会专家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就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延庆副教授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多数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学习的自主性和计划性不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学术兴趣缺失,自信心不足,出现学业倦怠、浮躁和功利趋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以高考为指挥棒,学生将学习作为竞争手段,拒斥知识和学问。有代表认为,当前基础教育存在提前学完课程准备升学考试的现象:高中两年学完三年课程,准备高考;初中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准备中考;升学竞争不断下移,甚至到了幼儿园阶段。还有代表提出,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知识面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前和小学阶段以女教师为主,培养的学生缺少阳刚之气;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教授指出了当前高等工程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二是专业课学时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三是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一些工程技术前沿知识。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创新课程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发挥奠基作用。上海市长宁区从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各阶段课程体系:学前阶段采用以运动课程为核心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采用以快乐拓展日为核心的快乐学习;初中阶段采用以阅读领航计划为核心的有效学习;高中阶段采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学习。在高等教育阶段,有代表提出,大学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对科学知识和未来世界的探索精神。中国海洋大学通过举办夏令营,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立志海洋事业的高中毕业生;建设学科特区,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进入海洋科学前沿,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天津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引进国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将工学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一位创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认为,高等教育应大幅增加讨论课;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加大阅读和写作的比重;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指导;加强责任感教育。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上海市长宁区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力求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长宁区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制订一个包括荣誉、职称和项目在内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建立准入机制、培训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任南琪教授提出要加强具备工程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建的师资队伍平台。一是建立专业教师工程培训制度,包括实施新聘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培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和参与有影响工程项目的鼓励政策和改革现有高校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和考核制度;二是建立企业与高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吸引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进入高校做兼职专业教师、建立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做“工程讲座教授”制度和高校教师承担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制度。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袁贵仁部长也强调,“我们要下大功夫,把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制定出来”。与会者认为,改革当前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观。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和专长的人才。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全国有两千多所大学,高校类别和定位不同,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质量标准不一样。我国有数以千万的中小学,所处地点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也不可能千校一面,因此应有不同的人才质量观。其次,制定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从学校类型、专业差异、社会需要、个人发展等方面设置多元评估体系,国家重点制定质量标准框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根据学生特点、学校特色和不同阶段培养目标等设置多层次、多维度评价体系。第三,改变评价主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体制,把部分监控评估的责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价;在基础教育阶段,建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工作交给中介机构。最后,改进评价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供专家动态评价,供社会实时监控。
三、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点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一)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从管理体制来看,缺乏顶层统一设计,管理体制不顺、错位,统筹力度不大。例如,中、高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司局管理,不利于中、高职的衔接。从各阶段培养目标来看,各阶段都存在为了升学而只注重分数的现象。从课程体系来看,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特别是中学缺少职业生涯教育,很多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时,不知选择什么专业。
篇11
一、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成因
第一,学生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特征,主要反映在:学生有明显的向师性、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向往、具有比较广泛兴趣爱好、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愉快的等。这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教育教学要求适合小学生发展的特。这样就让小学生认为小学生海堤愉快的,和老师的关心也是融洽的。即使进入初一的同学还经常留恋小学生活。
第二,中小学教育要求的转变跨度较大,造成一部分学生不适应。从而使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一开始就跟不上要求,出现了掉队的现象,逐步形成厌学情绪,并发展为个别学生的流失现象。
第三,初一年级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同时学习的压力随之增大。造成一部分同学不适应,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出现了学习信心不足。
第四、中小学教育侧重点不同,中小学评价方式及重点差异,导致中小学教育的不一致性,学生的个好特征得不到有效发挥。引起学生学习压力突然增大,使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成绩下滑。
二、中小学教育衔接主要问题对策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教育。这是国家要求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最基本接受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搞好中小学衔接教育,就是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的需要,更是一个成长和继续发展的需要。
首先,注重初一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研究
为了更好地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准确了解,做有备无患,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加强对初一新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工作。每一届初一新生入学后,我们要对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准确把握了本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后,我们就能充分调节我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计划,从而保证学生顺利过渡。特别是我们初中教师对学生不能简单的把学生看成进入初中阶段就是初中学生。因为初一学生正是从儿童到少年的转折点,他们具有两个年龄阶段学生特点,为此,我们教师把握好学生这个转型阶段特征,我们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要求就不要随意拔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顺利过渡。
其次,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学校教育在一个时期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任意删减非编者科目的课程及要求,是重视统考学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而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导致教师压力大,学生课业多。随着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得到遏制。但是在我们一些管理者和教师心目中的质量观点仍然没有变。仍然单纯的智育水平,以考试成绩证人学生的好坏。随着我们初中升学要求的进一步改革,我们初中教师必须寸步转变观念,增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增强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把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作为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初中学习中都学有所获。
再次,加强班主任工作
我们经常把班主任比作母亲,从小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班主任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这也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向师性特征非常明显。初一学生在年龄特征方面和小学六年级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也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和信任感,他们的向师性特征也很明显。所以,初一学生正是人生成长关键的转型时期。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班主任要加强对初一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引导,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人生观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促成初一新生逐步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实现从儿童到少年的过渡。需要初一班主任有耐心、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要对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
篇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教学网络化的特点,本文从学校教育视野下的初中科学实验效果与新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分析出发,建构了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并做出了问题探讨。[1]
二、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的问题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对于科学素养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表述,但是当将科学素养落实到科学实验课程中时,都比较一致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技能和基础知识,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初步形成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改革。现实实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与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1)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依然无法摆脱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的情况,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以及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新课程实验目标之间的差距;2)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强调实验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引导,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实验的趣味,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课程实验目标之间的差距;3)现实实验教学由于受到学校教学经费的限制,部分学校出现实验课程不能正常开课的现象;4)实验课程课时、课堂容量的局限性使得现实实验教学无法更多地进行探究性实验。[2]
因此,本文尝试从改变教育教学内部组织和结构着手,提高教学效率来缩小现实实验教学效果与新课标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三、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1.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层面,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科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层面,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实验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让学生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愉快地自主学习;正确认识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辅助学习的工具。
2.教学过程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模块:预习模块、实验模块和评价模块。
2.1预习模块
预习是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预习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书本知识、网络信息、虚拟实验。
针对不同性质的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本或网络信息作为预习的参考材料。虚拟实验包括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点播室、虚拟实验信息栏。学生可以通过浏览虚拟实验信息栏了解教师的实验课程安排、最新的科技信息等,通过虚拟实验点播室自主选择各种实验视频或动画进行观看,再在虚拟实验室里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当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如果操作错误,计算机将提醒“操作错误”并模拟错误操作的结果,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如果操作正确,计算机则给予奖励,显示鼓励学生的话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虚拟实验阶段过后进入测试阶段,测试将结合游戏形式进行以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自身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虚拟实验”中的表现以及测试结果都将被计算机记录并储存在数据库中,成为日后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有效数据。
2.2 实验模块
实验模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实际操作、交流讨论、实验报告、提交新方案。首先,学生在通过测试阶段后进入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并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接着,针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通过网络论坛或电子邮件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讨论。然后,学生书写电子实验报告,同时也可以将疑问写于报告之中,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教师。最后,学生可以根据对实验的讨论结果,向教师提出新的实验方案。教师在阅读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进行再次实验。
2.3 评价模块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首先,通过每个学生在测试中的结果及在虚拟实验室的表现情况,教师可以很快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诊断,从而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在预习阶段的一些评价数据,实际操作时的表现,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次,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实验合作过程中的感受,网络论坛上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对自己或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评,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思。 [4]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康长运.论课程改革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6-21.
篇13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