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学经济学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38-02
为适应社会对医药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很多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药经济贸易、医药营销、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是由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形成的新兴专业。教学实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在这类专业中开设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是必要的。该课程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医药院校的医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
一、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介于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产业”,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产业自身、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布局规律等的科学。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将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用于分析医药行业,以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中观产业层面剖析医药经济的性质和运营状况,运用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医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医药领域的宏微观决策提供支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医药产业经济学体现了有关学科交叉的特性。医药产业经济学是由产业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药事法规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不是几门学科简单拼凑。它从相关学科交叉点出发,展开医学、药学、经济学等多角度探讨,建立完整体系的学科。医药产业经济学一方面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分支,要应用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同时医药产业本身是一个特殊产业,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结合医药产业实际,注重产业经济理论的运用。如对医药产业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医药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与发展、医药产业内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等问题的分析都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
二、医药产业经济学在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当今医药行业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熟悉医药市场,具备医药的学术背景;又要兼具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将经济管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医药产业中的人才。目前,这种综合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也正是由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使得现有的医药产业经济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研究体系也不够健全。因此,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具备完整且综合知识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专业,医药贸易类专业作为交叉型学科专业,较好地适应了这种需求。
在现有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类基础课程大多开设了医药学综合、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医药国际贸易学(偏宏观)、医药商品学(偏微观)、医药市场营销学和医药营销实务(偏微观)、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医药产业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是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开设使该类专业培养计划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结构更趋完善,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知识之间的沟通问题。也融合了经济管理类知识与医药专业知识。如医药产业的分类与介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概览;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理论对医药国际贸易和医药商品学的学习都提供了很好基础。
2.有助于提高医药贸易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医药产业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在于成为两类知识的纽带,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侧重于从总体上把握医药市场,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药产业各环节的分析中。如运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可以进行医药竞争者分析,解释医药市场中的“过度营销”现象;企业行为理论不仅对医药市场营销学中4P策略的学有裨益的,也可以分析医药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行为等许多实际问题;产业政策的学习和相关案例分析则有助于理解医药政策法规,并有助于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政策的能力。
三、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
医药产业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特点,课程设置既要实现医药学与经济管理两类知识的沟通,又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既要考虑到它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又要体现医药产业的特点。
1.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与知识结构。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和药事法规等。内容上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其中,以医药行业的分类为起点,研究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产业组织等基本问题,揭示医药产业经济的特征和规律。就内容设置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为医药产业的结构与关联。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医药产业的分类、医药产业结构和医药产业关联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医药产业的概貌,掌握医药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理解医药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为医药产业组织。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程核心部分。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思维模式分析医药产业中出现的大量经济现象。特别是熟练运用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理论。并将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等内容纳入到企业行为章节中。第四部分为医药产业的布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目前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能够运用空间聚集理论分析医药产业中的一些问题,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高新园区的建设等。第五部分为产业政策及其运用。介绍产业规制理论,分析中国现行医药产业政策,提高学生运用政策的能力。
2.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由于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注重原理方法的讲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理论、方法的讲解与其运用相结合,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课后查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医药市场结构分析的课后论文,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市场结构度量的相关方法。如针对中国出台的新医改政策,就要求同学们先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就该政策实施后对医药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四、小结
医药产业经济学科是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中国医药产业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中,因此开展该学科的研究以及学科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等医药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医药产业经济学科在医药贸易学科中的地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肯定有很多不足,旨在共同推动这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各国都在大力推动本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标准下,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仍然相对滞后,需要根据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一定调整。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更倾向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观念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囿于对书本知识的被动学习,而缺乏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理解;同时,测试体系围绕测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难以考查学生的具体设计能力。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仍然遵循旧有的艺术审美价值理念,未能将新的审美体系纳入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迎合时代的需要、满足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的落后,影响了高校对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后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能力发挥,难以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设计出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景观设计作品。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与当前人才培养需要、设计风格需要之间的不一致,阻碍了景观设计人才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2.教学设备有待更新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艺术设计教育打开了更为宽广的维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具有边缘化和多元性的特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更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介入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令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投影、计算机等设备,学习专业涉及的软件操作,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讲授的专业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设备难以保障实际教学的需求,计算机设备老化、实践操作设备陈旧等问题突出,一些教学设备形同虚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跨学科领域的特殊性,学生要学习更多相关专业的知识,以满足日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如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甚至还有建筑手绘、3D建模等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设备的强化不应仅限于设备的组建,而应该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构建包含各领域相应设备的工作室,从而真正满足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需要。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设备建设中,部分学校难以实现工作室制的一体化设备构建,更谈不上对系统性硬件设备的整体维护,很难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优化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只被动学习专业知识,教师本位的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在国家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广泛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教学宗旨。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固有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陈旧思想,而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转变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营造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接纳和吸收专业知识。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课程检验方式多为检测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试卷测试,难以考查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景观设计要求学习者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应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能力,同时具备相当的审美能力。因此,以往的授课与测验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改革景观设计课程测验方式,从单纯的理论测试转变为项目操作测试,真正让学生能够通过测试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并在一次次测试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2.与市场挂钩,理论结合实践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是输送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端口。高校对社会与国家的人才输送,决定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走向社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因此,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遵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相当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在企业进行新的培训后才能真正投入实际工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与社会项目挂钩,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综合专业能力。高校可以考虑构建景观设计工作室模式,让学生自主分组,参与到工作室中,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参与社会项目或相关的专业比赛,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在参与社会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消费市场对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并在实践中学习项目设计流程;另一方面,在工作室的项目小组结构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团结协作中体会步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提早锻炼自身的社交与专业素养。
3.提升教师能力,转变传统思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心理,从而影响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与学习心态。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样受到这种新的信息传输与接受方式的影响。信息时代为人们带来的知识共享的便利,使人们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深入探究知识的内涵。相较于以往,学生能够接触的信息更为广泛,思想更加活跃,但相对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首先,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并提升专业素养。一方面,知识面的拓宽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生成为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共同推进课程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新想法、新观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发掘景观设计的内涵,并不断吸纳新的景观设计精髓,以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师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并在景观设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思路,拓展学生的设计维度,担当起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深度。
结语
景观设计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企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着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刻不容缓。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满足时展的需要和国家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具有完备硬件设施的工作室模式,等等。因此,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进行适当优化,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同时,改革测试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校与市场项目的结合,促进学生尽早实践,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并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强化其知识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景观设计课程的优化,提升了景观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景观设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助益。
参考文献:
[1]李洁,刘捷.批判性教学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探索.时代教育,2014(11).
[2]申迎迎.高校景观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1).
[3]黄艺.谈景观设计快速推演的教学探索.现代装饰(理论),2013(1).
[4]夏远,党亮元.浅谈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尺度观念的培养.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5]华琴.基于体验和感知为主导的景观设计教学改革探究.现代装饰(理论),2013(10).
[6]张雪.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读书文摘,2016(24).
篇3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是导致人体工程学教学效果差的直接原因。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常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习惯性采用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知识要点,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很难将知识内化成与实际经验相符的内容。加之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种授课方式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教师很难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更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不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教学调整。
(二)同质化教学,缺少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人体工程学常以基础课的形式引入不同学科专业,如工程制造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等。教师常以讲述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陈述式的讲解,往往忽略人体工程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重点与难点,若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授相同的内容,必然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在本专业的作用理解不足,做不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
(三)缺乏实践环节,理论与实际脱节
人体工程学属应用型学科,需要在理论框架上辅以实践教学。但是,目前教学中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占据了全部课时,实践部分流于形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授课教师将本门课程定性为理论课,仅按照理论课的步骤和方法,围绕书本内容完成讲解部分;二是课堂缺少实验环境,无法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三是课程学时少,除理论讲授之外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导致本门课程终究无法与专业相结合,最终沦为一门讲授纯理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明确课程定位
人体工程学包含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的行为模式、人体基本数据、人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其内容是环境艺术设计顺利实施的基础。教师应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人体工程学在专业中的基础作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设计。同时,在上课之初就应该向学生指出人体工程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
(二)转变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改变学生以往作为教学附属者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产生学习惰性的现象。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体系的构建者、信息加工者,提高了学习的能动性,强化了学习效果。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由知识的传输者转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加强师生互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通过案例分析、课题讨论、现场教学等环节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理论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学时的限制,人体工程学的实践课题很难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工程学只能作为理论课的形式出现。若仅注重理论框架的完整性而忽视与实践课题的结合,势必会限制其与专业课的联系,也必然会使其成为无关紧要的理论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可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小组讨论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使人体工程学真正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课。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在教学中以实践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导。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艺术设计都属于应用型学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师讲授理论时,可将文字讲解与视觉图片相结合,用图片展示空间形态,用文字做阐述,如在讲到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时,可联系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以某一行动路径为导向,分析学生的行为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空间形态,并对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解释。
第二,引入调研课题,开展实践教学。在学生已基本掌握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实践课题,如指导学生综合运用自然观察法、实测法、资料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等,对人体、家具进行测量,制作人体模型或空间模型;或是对校园空间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分析人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的关系等。课题实施的方式可以是自主研究,也可以是团队合作。通过对个案的调查、测量、分析、总结,将教师口中抽象的理论与学生切身体验结合起来,转化成形象、生动、可感知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前期实地调研课题的开展,学生对空洞的概念、数据、原理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教师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以汇报演讲的方式,对前期调研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理论——实践——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逐步完善知识体系。
篇4
就当前高职经管专业《经济学》课程来说,其课程设置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片面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而忽略其能力的发展,或是选取的学科内容过分强调专业性知识而忽视学生自身的体验,或是在进行课程组织时强调学科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学生对整个过程的感知。同时,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往往也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师一味地钻研教材本身,却忽视了课堂、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过多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依赖教师讲授等,这些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经管专业组织开展了有关《经济学》课程的问卷调查,问卷分为老生版和新生版,主要针对已经学习过该门课程的大二学生和还未学习这门课程的刚进校的新生,参与调查的学生有288位大一新生和234位大二老生,我们对新生的调查主要侧重于对日常经济现象的关注及对该课程的学习期望,对老生的调查主要侧重于课程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
一、经管专业《经济学》教学现状调查
在发放的234份老生版问卷中,我们从学习感受、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件的使用、考核方式以及师生交流等方面展开调查。
1.学生学习感受。有80.3%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时有很大差别,有41.5%的学生非常喜欢学习《经济学》,也有51.7%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53.8%的学生认为学习《经济学》很困难,45.7%的学生认为当前《经济学》教学质量一般,42.3%的学生认为很好。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觉最大的难处在于知识量太大和数学知识的运用。对于教材中的知识在实际生活的用处,有42.3%的学生认为很有用,其他学生则认为一般或无用。有31.2%的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是认真听,62.8%只是偶尔听一下。有56%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中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没有得到体现,其原因有个人本身并不关心经济、老师不给机会、不屑于表达。
2.课堂教学方式。在被问到“你的经济学老师在课堂上和同学互动的状况如何”时,21.4%的学生选择了“从不互动,老师一个人讲”,61.1%选择的是“偶尔互动”,17.5%则是“经常互动”。71.8%的学生更喜欢教师讲解理论,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课堂。如果上课被提问,有45.3%的学生认为“回答出来很有成就感”,28.2%的学生认为“太突然,答不出来很没面子”,20.1%的认为“碰运气”,还有6.4%的学生则选择了“直接不会,无所谓”。在我们调查学生对教师上课的首要要求中,53.4%的学生期望能“充满激情,讲课动听”,41%的学生希望能“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还有5.6%的学生选择了“考试让过关,其他不重要”。在课堂管理方面,有57.3%的学生希望老师能严格管理,其他的则认为老师可以随学生自愿。
3.课堂教学内容。在被问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在哪里,有118人选择了“案例”,这一比例约占50.4%;95人选择了“视频”,也占到40.6%;10人选择了“试题”,约占4.3%;11人选择了“理论”,仅占4.7%。75.2%的学生对热点经济问题和重大经济问题偶尔关心一下,6%的学生从不关心,仅有18.8%的学生经常关心。尽管大部分学生不太关心社会经济事件,但是我们调查中也发现有75.2%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相关的社会经济动态。53.8%的学生反映除了上课,平时基本不看教材,43.2%的学生认为自己主要是从网络获取经济学相关知识的,15.8%的学生选择了“从实际生活经验获取”,38.9%的学生认为是从课堂获取的,剩余学生则认为还有其他途径。
4.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调查反映,目前的课堂大部分老师采用了以PPT为主,板书为辅的方式,同时也有61.5%的学生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比用黑板强,不过也有21%的学生反映播放快了看不清楚,剩下的则觉得两者没有区别。关于经济学课程中采用的课件内容,有128人认为应更加丰富些,以便在课余时间增加知识,这一比例约占54.7%;72人认为其逻辑性特征应当更加明确,便于理解,这一人数约占总人数的30.8%;还有34人认为可以简明一些,方便课余学习,约占14.5%。
5.师生交流及考核方式。据了解,54.7%的学生认为只要平时认真听课,考试不难,21.8%的学生认为很难有很多不及格,其他则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考前看一下就可以了。这门课程的主要考试方式还是以平时表现加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实践训练的内容则考察的较少。在我们了解学生课后与老师的互动交流时发现,65.8%的学生课后从不和老师交流问题,在所有可能的沟通渠道中,他们比较倾向网上聊天工具。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期望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研究课程改革,笔者对所在学校经管类各专业的288名新生在进校初期进行了与《经济学》课程相关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期望的调查。
1.学习兴趣的了解。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53.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是自己喜欢并乐于学习的,112位学生认为自身兴趣一般,只是随便选的,这一数据约占38.9%;还有22位学生认为经济学专业不是自己想学的,约占7.6%。69.4%的学生平时会偶尔看报或网络新闻,仅12.2%的学生会经常看,其余学生则认为没兴趣不会看。39.3%的学生平时最关心时事政治,仅有12.5%的学生会关心财经动态,其他学生则最关心娱乐八卦等其他内容。作为财经专业的学生,约有21.8%的人不清楚中央电视台的财经频道,约75.7%的学生平时很少看类似《经济半小时》、《市场分析室》、《经济调查》、《经济与法》、《消费主张》、《财经郎眼》等经济类节目。但是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约77.3%的学生今后还是希望能从事财经类的工作。
2.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期望。在调查中有94.4%的学生肯定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53.8%的学生希望通过这门课学到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有33%的同学希望能了解到社会经济动态和理财知识,其他学生则选择了“希望学到经济理论知识”。
在我们了解学生更喜欢的课堂模式时,有69.2%的学生希望是“教师讲解理论,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方式。假设在《经济学》的课堂上,教师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而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手实践,学生会持何态度?约39.2%的学生选择了“很欢迎,非常愿意参与”,53.5%选择了“欢迎,可以参与”;17人选择了“无所谓,轮到就参加”,约占5.9%;还有4人选择了“反对,太麻烦”,也占到了总人数的1.4%。
三、当前高职《经济学》课程改革的难点
从当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中《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这门课程的改革需要已经被很多一线老师意识到,但是普遍存在着以下困难。
1.关于《经济学》课程中的理论教学。从主要的理论教学内容来看,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学内容与我国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脱节,这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最终目标显然是相违背的。在教学课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教师仅仅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专业性,较难将社会和人文的双重因素融入教学内容。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经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只有将理论、实践、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合理选取经济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
2.关于《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作为经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经济学》中的实践实训其实应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纵观当前《经济学》中的实践教学,其课时安排相对于理论课而言是比较少的。从已开始的少量实践教学来看,整个课堂也表现为教师占据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任务仅仅局限于观察和模仿。其中一方面有教师经验、能力不足的原因,也存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的问题,结果使得实践教学无论是课时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存在明显的弊端,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是收效甚微的。
3.关于《经济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从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师资结构来看,基本都是我国经济专业的各类高校毕业生。在从事教学之前,他们并没有过多地深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实践的经历,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解也大多局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实际的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只能从课本本身进行适量的扩充,很难做到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妥善结合,这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四、改善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策略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经管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理念出发,明确《经济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科知识与技能对于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当前先进的经济管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时改善课程的教学现状,对于整体教学流程进行优化与完善。
1.重视案例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的教研成果,它主要强调的是对于专业性案例的剖析和理论决策的探讨。将案例教学法融入高职经管专业的经济学教学当中,其形成并不依赖于基本的读书理论,而是以独特的案例分析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课堂组织主要采用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力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融入整个课堂教学。同时,这一教学方法也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合理选择案例教学的相关材料,恰当组织案例的课堂讨论环节,最后还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科学评价。
2.提倡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开放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中重点提倡的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提倡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开放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及时沟通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和体会,而且还能互相鼓励消除部分学生的课堂孤独感,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固然重要,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内涵。然而,就当前的市场竞争来看,对于人才的需求显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学校既可以积极加快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的步伐,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第一线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且可以将所学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了解当前社会就业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初步的规划与谋算。
4.发挥高科技手段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巨大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手段用于课堂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也大大促进了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扩展了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它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重视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所在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基础的灌输,而应该从本质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时了解经济学的就业趋势,抓住每一个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也应做到和谐融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此外,对于学生的就业困惑也应及时疏导,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具体的沟通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的交谈、电话沟通、邮件互发或是微博、论坛等。总之,教师应妥善处理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上的难题,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职经管专业经济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究其原因,不仅有客观方面的环境制约,更为重要的是教学主体主观上的认识不够。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同时对于人才的知识与技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只有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复合人才,才能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从高职院校本身来说,关于《经济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积极与市场环境相联系,了解市场的需求,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诸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系统改革。
篇5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一、高校财经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掌握规则、依法办事是现代社会人基本的行为规则,更是从事财经工作的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懂经济、懂法律应是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目前在财经类学生的经济法教学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课时有限、学生法律知识基础较薄弱、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庞杂琐碎、教学方法死板单一等方面。
财经类专业涉及面较广,尤其在财经院校中,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专业:保险专业、金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经济法的教学几乎涉及全部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影响较大。因此,对高校财经类专业经济法教学进行改革非常必要。
二、财经类经济法教学中的问题
以笔者所在院校经济法的教学状况,综合其他院校的相关情形,财经法经济法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法课时设置不合理。经济法只开一学期,且教学课时一般不会很多(36~54个课时不等),但经济法内容非常繁杂,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财经类学生法律基础薄弱,学生对于法律基础制度如民事权利主体制度、法人制度、财产所有权、债权、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等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往往要花很多时间补充讲授法律基础知识,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压力重大。
2、经济法教学目标定位不准。财经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目标应以应用型、实践型为主,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经济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却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财经专业设置经济法课程的目标考虑,经济法课程的开设并不是学习法条本身,因为法律法规是随着社会实际情况而不断更新的,经济法的学习应当能够让学生对职业生涯中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且能在事前防患于未然,事后能寻求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3、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定位不够准确,专业针对性不强。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未考虑财经类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造成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同一个大纲、相同的进度讲授,无法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相呼应,与专业的切合度不高,使得学生忽视其重要性,经常将经济法当作非专业课对待。
4、教材的专业适用性不强。无论是以前使用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还是现在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虽能紧密结合会计资格考试的形势,具有实用性,但作为教材,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是内容多、难度大。全书共500多页,虽然章节不是特别多,但每章的内容很多,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多;二是重理论轻实践。这些教材基本通篇都是理论讲解或法条罗列,非常的晦涩难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5、以理论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经济法,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课时限制以及学生本身专业知识的缺少,教师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不能进行足够的案例(尤其是视频案例)以及实践案例教学来辅助教学,教师和学生也缺乏实践教学的观念,导致模拟法庭、实地调研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6、经济法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改进。财经类经济法教学评价体系普遍比较单一,主要考核方式多是闭卷考试,而笔试注重考查学生对具体概念、特征的记忆和掌握,对于灵活运用要求不太高,不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不求甚解。
三、财经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实践中经济法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根据财经类专业的需要,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应确定为:(1)让学生理解立法精神,了解法律的发展趋势,使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锐意进取的人才;(2)经济法是对学生的一种职业道德训练和培养;(3)学生通过经济法学习,能够维护自身权利、保证自己不会有触犯法律法规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在遇到问题时找到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
2、针对不同的专业和授课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各专业今后涉及的法律问题各有侧重,有的专业(如会计学的执业资格考试)对于法律知识掌握的深度要求也不一致。因此,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有所区别。以会计专业为例,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资格证考试种类繁多,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册会计师等,而在这些资格考试中,经济法都是必考科目。因此,在教学计划上,就应与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否则容易使学生感到学无所用,学习兴趣下降。对于其他专业也是如此,在教学计划上要体现出专业培养特色来。
3、选取适合各授受对象的经济法教材。选用教材要切合实际,要以适用为原则。虽然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内容详尽,但各专业不宜统一使用。而难度适中,分量恰当,有适量案例分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的经济法教材很难找到。
此外,具备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以满足本学校财经专业学生的需求。
4、努力增加经济法课程的课时设置。在学分制体制下,财经专业由于学分总数有限,因此经济法课时有限,教学总体规划不允许扩充经济法的课时量。为了提高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尽可能通过建立第二课堂的方法来增加经济法潜在的课程时间。例如,让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以公司法的学习为例,可以按性别、学习层次、学习能力等标准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团队,让学生模拟公司的设立、运营,设计纠纷解决方案和善后处理最后向教师交付一份工作报告。
5、创新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在紧抓第一课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通过第二课堂来丰富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再现以及模拟法庭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实例来丰富第二课堂,让学生进入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如起草合同、尝试根据公司法修改公司章程等。学生通过查阅法规,领会法理,既锻炼了能力,又掌握了经济法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6、改进经济法课程考核方式。一方面由于各专业的学习重点不同,经济法不宜统考。建议经济法课程从考试课转为考查课,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来单独制定本课堂的考核内容。掌握所学知识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课程的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平时成绩”的方式,比重自定。开卷考试的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检测学生的经济法应用能力。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荣远兰.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路[J].法制与经济,2011.6.
[2]宋平.基于财经类经济法教学目标下的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9.12.
篇6
校区;贸易经济专业;调研论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0602
全球化时代的21世纪是贸易经济的世纪,从生产的全球化到金融和贸易的全球化,一个真实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摆在眼前。贸易经济人才尤其是针对一定行业的特色贸易经济人才的需求旺盛,西南大学平台下的荣昌校区,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了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即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方向的积淀。
1 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的必要性
1.1 当今贸易经济大时代的呼唤
据世界贸易组织资料显示,2008年世界贸易总额达15.7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我国以2.5616万亿美元位居第二位。这足以表明贸易经济的大发展已是本世纪不容改变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今天的竞争是商贸的竞争而不是武力的竞争,而商贸的竞争离不开贸易经济人才的竞争,需要培养足量的贸易经济人才。贸易经济专业具有中国特色,是在中国自己的土壤中产生的一门以研究交换关系和商品流通规律为主的一门专业。虽然贸易经济专业曾在20世纪改革开放后得到过前所未有的发展,但1998年专业调整时很多商学院的贸易经济专业被取消。可30年的经济发展以铁的事实证明贸易经济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重生产轻流通的时代已完全过去,市场需要大量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的贸易经济专业和贸易经济人才,需要他们来从事和促进贸易经济的持续稳定和不断发展,也是世界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载体和机制。因此,培养贸易经济本科人才是当今贸易经济大时代的呼唤。
1.2 顺应时代呼唤的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贸易经济大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逐步形成了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代表的出口优势产品。官方统计,农产品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61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991.6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4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剂国内市场余缺,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维持国家食品安全及人民生活保障,从而巩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农产品贸易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有大量深谙农畜产品贸易经济的高级应用型行业英才,但长期来部分高校仅有的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的多为一般性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之迫切要求。
1.3 区域经济发展亟待培养大批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人才
重庆乃至中西部地区不失为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区域,要解决好“三农”等问题必须全面推进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合作经济等组织的广泛兴起,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生产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仅畜产品的产量(肉类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7743万吨,2008年达到8000余万吨,一些地区甚至一度出现猪、禽、粮、果等部分主要农产品卖难的现象。无疑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就是农产品贸易问题。要解决农畜产品的贸易问题,推进重庆乃至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优质高效发展,亟待有大批擅长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队伍。
1.4 区位和学科资源优势融合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具有自己的特色。贸易经济专业(农畜产品贸易方向)的申请是校区所处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融合的必然结果。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重庆市要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畜牧业技术的研发和国内外技术的整合是核心,以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为中心的各个环节是关键。西南大学平台下的荣昌校区多年的办学历史已经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等相关学科方面形成特色,养殖技术研发具有较高水平,涉及农畜产品的鲜活畜产品贸易、加工农畜产品贸易、宠物及其文化和饰品贸易、享用休闲农畜产品贸易、农畜产品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农畜产品生产资料原料贸易、网络贸易等发展迅速。
校区地处有中国畜牧科技城的荣昌,农畜产品贸易区位优势突出。这里是全国的农畜产品尤其畜产品交易和信息中心,国家现代畜牧业中心区域示范区。据笔者调查,中国畜牧科技城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饲料兽药企业50多家,有吸引了世界各地300多家饲料兽药企业设立办事处、销售部,涉及饲料品牌600多个,兽药品种千余种,年贸易额超过15亿元的西部饲料兽药批发交易市场。仅他们对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尤其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十分旺盛。那么结合校区现有特色和中国畜牧科技城之县域自然文化资源的贸易经济专业,是区位优势和校学科资源优势整合的必然结果,是按照“入主流、定好位、办特色”的思路抓专业建设的具体体现。
而且本专业的增设在发展西南大学,彰显荣昌校区特色,特别是在完善荣昌校区相对独立办学体系中其作用和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是一门把校区特色与人文社科专业建设有机结合的关键枢纽点。
2 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的可行性
2.1 筹建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基础夯实
从当前形势看,贸易经济专业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展了贸易经济专业的筹建工作。尤其开展了结合校区所处的特定位置和办学定位以及西部畜牧业发展需求相关的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从贸易经济专业筹建的教学研究团队现有人员看,学历职称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学缘宽泛,相关知识与能力结构协调,有5名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教授,7名农畜及其相关产品贸易企业董事长和副教授,农业贸易在读博士1人,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2人,现有人员在农(牧)业经济管理和农畜产品贸易经济研究等方面初显成果,已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从专业筹建基础看,软硬件设施具备,有210台电脑的网络实验室和定量分析实验室3个;从专业筹建外部环境看,不仅有中国畜牧科技城众多的企业实例和研究对象以及贸易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有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对行业特定人才的大量需求;从内部环境看,校区有以畜牧业发展的养殖相关特色学科支撑,具备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从学科与所开设专业的结合看,不但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畜产品加工学,而且更有与校区特色结合紧密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共同发展,教学的开展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提供了贸易经济专业学科研究的知识创新基础;从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建设的方法上看,地方高校尤其像校区这样处于县域的分校区办学的学科专业建设,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文化,来加强有特色的贸易经济专业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堪称是十分科学的方法。
2.2 学校有专业发展规划的全力支撑
西南大学是211综合性大学,学校有工、文、贸、经、管、法、教等较为完善的专业发展规划。校区在学校平台下根据定位,改变目前专业单一,不能更加完好支撑校区发展的局面,制定了以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等为特色,以围绕现有特色学科为中心的学科交互融合发展的经、贸、工等专业发展规划,并拟在近年申报增设贸易经济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投入1500万开展支撑贸易经济专业的相关重点学科及培育学科建设,2008-2009年度业已投入近300万元的重点和培育学科经费。可见,学校对专业发展有规划,重落实,能够全面保证增设专业的办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对贸易经济专业的需求人才。
3 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
3.1 贸易经济专业人才总体市场需求旺盛
由于贸易经济的发展,对贸易经济人才的需求旺盛,尤其结合一定行业特色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更抢手。根据国家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和多家人才市场的信息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排在各专业人才需求的前20位。仅2008年北京市人才交流市场第四季度人才供求信息排名依次是市场营销、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土建、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贸易经济、广告等,表明贸易经济专业人才需求排在第9位,需求人数达到12848名。这样的人才市场需求状况也与前述贸易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相一致,充分反映出增设贸易经济专业培养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合乎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
3.2 调研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网上调研需求近30%。对成都、重庆、北京等人才网在网上公布的人才招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近期有效的招聘信息中按时间顺序抽出459条信息,将其中的专业要求进行排列后得出的结论是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共137条,占30%,排列在各专业人才需求前10位,略次于南方发达城市,接近全国需求水平。
所在地企业急需行业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荣昌校区所在地的中国畜牧科技城,拥有众多的农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企业,纷纷表示急需和拟储备熟悉农畜产品行业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如“荣昌与澳大利的动物健康联合项目、畜牧科技城内多数GMP兽药企业”等纷纷表示需求贸易经济专业人才1-3名,合计需30多名;网上调查成都、重庆等西部地区农畜产品贸易企业,也待招聘贸易经济农畜产品贸易方向的专门人才,并深感该类人才不能满足其企业贸易发展的需要。
3.3 所在区高校现有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比较分析
校区所在重庆市、成都市等西部地区高校的贸易经济专业,主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集中于非农产品的贸易经济领域,从事涉外的非农产品贸易。而校区拟增设的贸易经济专业重点在农畜产品贸易经济方向,培养的人才具有典型的行业特色和专门性,与已有高校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不会产生市场冲击。
参考文献
[1]洪涛.商贸学院应保留贸易经济专业[J].商业研究,1999,(2):9.
[2]王彤.中国已成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EB/OL].中国新闻网,20090814.
篇7
一、引言
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数学模型是经济学研究必需的工具,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经济问题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经常要做的工作。大学教育,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前最后的以学习为主的阶段,也是他们各项单科知识得以融会贯通,综合素质积淀最快、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在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上,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数学建模选修课的开设和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描述或模拟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这门课程作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继课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高等数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具备开设这门课的基础。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建模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收集掌握必要的数据资料。分析问题,弄清其对象的本质特征。
2、模型假设。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提出若干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设。
3、建立模型。根据模型假设,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建立各个量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采用尽量简单的数学工具,建立数学模型。
4、模型求解。为了得到结果解决实际问题,要对模型进行求解,在难以得出解析解时,应当借助计算机求出数值解。
5、模型分析。对模型求解得到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有时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析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或稳定性态,有时则根据所得的结果给出数学上的预测,有时则是给出数学上的最优决策或控制。不论哪种情况还常常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或灵敏性分析等。
6、模型检验。分析所得结果的实际意义,用实际问题的数据和现象等来检验模型的真实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模型只有在被检验、评价、确认基本符合要求后,才能被接受,否则需要修改模型。要得到一个符合现实的数学模型,一个真正适用的数学模型,其实是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早是1985年在美国出现的。1989年在几位从事数学建模教育教师的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几所大学的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的竞赛。1994年起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一届,这项活动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之后,为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所开设的一门广泛的公共基础课。教育必须反映社会的实际需要,数学建模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既顺应时展的潮流,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强化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提高阶段,应着眼于未来,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在教学环节中,充分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及检验,掌握数学概念、方法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充分重视习题课的安排和课外作业的选择,使学生有足够的复习和练习时间,及时、正确地独立完成作业。根据数学建模教学的特点,不难看出,在对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开展建模活动,具有深远意义。
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到数学知识的例子随处可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数学的概念,法则和结论更是被广泛地应用着,很多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加以解决。数学模型是沟通实际问题与数学工具之间的桥梁,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与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数学建模过程,不仅是对大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培养,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1)抽象概括能力。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概括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数学建模过程使学生对复杂的事物,有意识地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本质与表面现象,从而抓住本质解决问题。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2)自学能力。数学建模竞赛是以3人一队为单位参加的,要求大学生在3天内以论文形式完成所选题目。同时,在比赛的短短3天时间里,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取其精华,从中寻找到所需要的资料,收集必要的信息,这也必须要求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这种能力必将使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科研中受益匪浅。
(3)洞察力和想象力。数学建模的模型假设过程就是根据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类比、想象,用数理建模或系统辨识建模方法作假设,通过形象思维对问题进行简单化、模型化,做出合乎逻辑的想象,形成实际问题数理化的设想。
(4)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倡导大学生尽量利用计算机程序或某些专用的数学应用软件如Mathematica,Matlab,Lingo,Mapple等,以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教学中结合实验室上机实践,计算机的应用不仅仅表现在数学建模中模型的简化与求解,而且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评价模型的“试验场所”,这就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大胆怀疑、勇于进取、勇于创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拘泥于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对给出的具体实际问题,一般不会有现成的模型,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
(6)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数学建模成绩的好坏、获奖级别的高低与论文的撰写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建模的答卷,是评价的唯一依据。写好论文的训练,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加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
(7)合作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过程中,必须学会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知识的交流与互补;必须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以发挥整体的作用;必须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从不同的观点中总结出最优的方案以谋求最大成功。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数学建模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始终明确自身是竞赛的主体。学生必须在全过程集中自己的思想系统去接受教师发出的教学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融合、内化为新的体系。学生要对教师所给予的信息有批判性地、创造性地、发展性地能动反映,要在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下寻求更多更好的解答方案。我们通过数学建模的教与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数学建模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报告、答辩、讨论等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三、强化数学建模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高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地应用到经济专业课中去,已经是高校数学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数学建模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数学建模教学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由数学知识通向实际问题、专业知识的桥梁,是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学生参与数学建模及竞赛活动,能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和数学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促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这点上看,数学建模教学是符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顺应时代潮流,有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
2、通过组建数学建模协会,推进数学建模教学。通过组建数学建模协会,组织一些基础性的活动,开展一些讲座,讲授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内容以初等数学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优化模型为主,丰富和完善了数学教学的内容。并且通过数学建模协会举办基础知识比赛,宣传数学建模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参加数学建模的积极性。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数学建模能力,否则无法组织学生的数学建模活动。因此,应该对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建模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建模的意识,掌握数学建模的知识、方法和教学形式,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组织数学建模活动和竞赛,不仅能够提高师生对数学的认识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一批既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又具有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团结协作和拼搏精神的优秀大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李大潜院士曾经说过:“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数学建模的教学及竞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和完成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保定供电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会计知识对于从事经济管理的人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经济管理人员的压力与挑战也越来越大:海量的市场信息、复杂的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这些因素组成的工作环境对于经济管理人员熟练运用会计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会计课程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备课程之一。然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管理工作岗位上,对其进行会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懂会计基本知识、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工作服务的管理人才。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实施会计教育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视同。
一、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特点
与会计专业相比,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不同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各类会计课程的目的在于有朝一日自己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类会计技能:填写会计凭证、编制财务报表、报账报税等,即将各类经济信息转化成为系统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学的目标是熟练掌握各类技能。但对于非会计专业的经管类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会计的管理思想与流程,培养他们的管理思维模式而非亲身参与报账、填表的实际会计工作中去,即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是两大群体的会计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
(二)会计课程安排不同
会计知识只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课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并非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会计课程仅占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课程的一小部分,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知识的学习必须系统而齐备,包括:(1)财务会计体系,以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核心,包括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等; (2)管理会计体系,以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决策为核心,包括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 (3)财务管理体系,以企业理财为主体,以控制风险与提高收益为核心,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
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课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当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进行区别教学,而非“大而全”,但部分会计教师却恰恰犯了这个错误,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和经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视同仁”,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但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非会计专业学生而对这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知识的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何在,也不清楚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这些知识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因此,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学方法较单一
会计学除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会计的内容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的结果又服务于各项经济管理活动。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学习掌握相关的会计基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运用会计的方法去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的。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是目前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改进
(一)重新定位会计教学目标
充分认识到经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意义所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方面,而非技能方面,除了传授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外,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利用各种会计信息进行相应的经济分析和管理决策。
(二)改进会计教学的方法
会计课程的内容是学以致用的知识,它既不抽象,也不深奥,与实际的工作内容是紧密结合的,因此,在进行会计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案例教学的比例,不能够仅仅将课程教学的内容集中在课本的讲解上,而是要通过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不断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对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有一个更深入了解,对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而对于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各类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利用以及财务决策方法的运用,主要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或实务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方法加以分析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决策,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案例进行讨论,由学生对自己的分析结果和决策方案做出评价。因此,教师要主动搜寻合乎学生学习水平的案例做为教学之用,案例的选择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源于生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二是案例难度要适中,如果太过简单,则达不到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太过艰深,则学生的积极性将会下降,因此,只有保持一定的难度,同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9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
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在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时候遇到工作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心里会特别的憋屈,但是过会也就好了,我想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自己份内事,不懂就问,多做少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第二周实习快结束了,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同事们都很好,工作也轻松,对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在这里生活了,还是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与当初想象中的职场状态似乎有些差距,我相信我会适应职场生活。
第3周
篇10
[摘要]本文从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总结了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新特征,在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作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获得的价值盈余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发展中国家改变这种现状的发展战略选择。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动因分析;价值赢余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某个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逐层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一、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新特征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从1990年代开始,出现了又一次大的浪潮。在这次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呈现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为了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制高点,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结构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浪潮。第二,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国际产业结构转移呈现出高度化的新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服务贸易业、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第三,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目前,欧盟国家对外投资的1/3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在北美,美国、加拿大都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据统计,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在加拿大,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则集中在美国。二、文献综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学者虽然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如何增强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国际转移和布局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对于直接投资下产业转移的研究有着多方面的理论来源,但是主要以产业的转移为切入点的研究并不多见,除了商业经济学对国际产业转移有所关注之外,经济理论家并未给予更多的理论研究。下面主要是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的转移的相关研究的回顾。
篇11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实践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4号文件,其中提出推行双语教学的要求,大大推动了全国展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笔者认为若要达到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目的,双语教学必须要形成体系。笔者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包括教师、学生和配套条件这三个要素在内的三角形模式。
首先,要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在三角形双语教学模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师资建设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其他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例如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和谐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能够流利的进行两种语言的表达和全面的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法来提升教师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首先,可以采用“送出去”的办法,这样使得教师能够在全英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强化,这种办法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种方法时间短而且由于费用较大只有少数教师能有少数的机会。第二,可以采用“引进来”的办法,聘请外籍教师讲授专业课程,国内双语教师作为其助教,这样就可以逐步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可以采用同行研讨的方式。各学校双语教师互相到对方院校进修或定期研讨。总之,就是要连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建设双语教师师资队伍。
其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双语教学的本质是使得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思维,获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由于双语教学提升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在三角形双语教学模式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最后,是要完善各项配套条件。双语教学要形成体系,除了以上两点外,还不能少了最后一点,即各项配套条件的完善与建设。就目前各个高校的教学实践而言,笔者认为这些配套条件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有效的双语教学激励和评价机制。国际贸易专业具体哪些课程可以开展双语教学,要看课程的内容和性质,例如,理论性教学课程《国际经济学》和实践性教学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比较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关于教材的选择,笔者建议,还是应该选用国外教材,只是在使用时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只要教师注意与中国实际结合,解释好国外的相关背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针对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应该选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课堂教学可以把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专题讨论等多种办法结合起来。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密度,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对于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强化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每一节课的内容。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室模拟业务教学和社会实践分散实习方式,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贸易的能力。在实验室的模拟环境中学习用外语填写单据进行谈判的能力,再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实地外语演练,最终达到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夯实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作用。一个有效的双语教学激励和评价机制包括对教师的激励评价机制和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机制。对于教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包括必要的资金支持、精神方面的激励和连续不断的培养进修机会。而对于学生而言,涉及国外相关学习资料的广泛提供、双语课程学分的适当增加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双语教学涉及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两方面的内容,考核时应该以学生的专业知识考核程度为主,英语语言技能考核为辅,同时还要考虑到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期末试卷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参考文献:
[1]苏广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2]曾伟,郑金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思考[J].双语学习,2007,(7).
篇12
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实效,教师必须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交流。其一,小组的学习安排要合理分工明确;其二,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价值;其三,讨论学习的时间要适度;其四,交流的方式要灵活;其五,学习结果要反馈。当然,教师对于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内容选择以及各种条件给予保障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思维方式的不断改进、合作、交流与表达的完善以及在合作过程中人格的发展等是教师更加应该关注之所在。这样才能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二、艺术设计专业自主学习法
艺术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是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被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纳,并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其改革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加强,也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系列转变,然而,部分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误解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学理念的内涵,从而相对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也不等于教师的置之不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以全面体验学习过程;对于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内容,教师应该予以适当的辅助,主要依靠学生自己达到目标。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遵循不背离学习目标的要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拥有适当的自主选择权;在不误解或曲解文本思想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权;在不脱离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学习方法的选择权。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得到体现,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新课程倡导的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为教学信息获取的便捷和高效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少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仍存在不少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同时应积极引进现代教学媒体,使二者恰当结合,相辅相成。这样既能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四.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在外实习的课题项目带到学校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篇13
一、校内实训
每门专业课程都创建了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为主线的教学任务,并设计了各个学习情景和学习项目,以完成每个项目为主线实施教学。学生通过课内项目实训、开放实训、网上虚拟训练、自主开展项目等完成学习任务。
1.课内项目实训。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由指导老师按照“项目理论学习—项目实训计划设计—技术指导—实施操作—观察结果—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六个步骤完成训练过程。在老师提出项目,并介绍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在观看教师的关键技术示范及实验技能操作视频的前提下,学生开始项目的实训操作,记录实训过程,总结项目实训的结果,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每个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
2.开放实训。除课内实训的时间外,学生使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各个项目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整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完全由自己自主完成,学生按照“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结果—自我评价”等五个步骤完成。确定项目后,学生需要自己查阅相应的资料来制定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有效地开展项目实训操作,项目完成后需要对自己所做出的结果进行记录总结,请老师对自己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有知识技能还锻炼了思考能力和与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所以这不单单只是一个理论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个人素质的过程。
3.网上虚拟训练。这是除开放实训外自主学习的又一个途径,是利用网上设计的项目程序完成整个项目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新颖的学习方法。网上虚拟训练所设计的项目程序中,每一个项目的操作过程标记都很明确,按照标记的步骤一步步完成,直到整个项目操作完成,就像玩游戏,使人乐此不疲。网络的虚拟训练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方法,更是一个复习的好工具。网上虚拟训练是高职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一改一味死读书的旧学习方式。
4.科技文化活动项目。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丰富课外生活的又一重要形式,旨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发明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一般由指导老师带队和班级部分同学组成项目组,一起商讨项目的名称,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计划操作完成项目的过程,最后获得结果。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更提供了学生与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在此期间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还锻炼了心里素质,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反思—总结—再接再励,直至得到理想效果。
二、校外实训
由于校内的实训有限,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到所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和附近的医院、中心血战、疾病控制中心等进行临床见习、岗位现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最先进的检验仪器并了解检验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通过观察医院老师的工作过程和听他们讲述岗位训练项目的原理,以及亲临岗位的操作,学生可以初步体验以后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环境。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整个检验技术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到各级医院检验科通过10个月的实习,以获得医院所需要的检验技能。实习的过程是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现实中验证和提高的过程,也是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必经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责任心、生物安全意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适应今后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珍惜在校的有限时间学习职业技能,除注重上述技能学习途径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比赛,也是提高技能水平的不错途径。总之,要利用一切技能学习途径,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