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面对银行业在国内和国际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力,如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成了不可回避而又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才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坚强而勇敢地持续经营下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国有商业银行唯有奋起直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最后独善其身。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日益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业务现状
中国银行业的创新从整体上看仍处于较低水平:
1.创新层次较低,大部分创新还是模仿国外的创新,自主创新性思想不够强。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发育程度低,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市场主体尚不完善,市场信用基础薄弱,各经济主体尚未形成稳定的关系,导致金融工具的适用性不强。
2.创新的技术含量不高,很容易被效仿,不存在核心的创新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支撑不足,影响了金融创新产品的进度和技术含量。银行业的数据集中应用程度不够,虽然主要的业务操作都实现了电子化,但各项业务系统大部分还处于分离状态,不同种类的业务使用不同的系统,兼容性不够。
3.创新效率不高,不仅创新品种少、规模也小、收益也低。同时内地与沿海相比来说,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业务创新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市场调研,论证工作也经常流于形式,创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创新业务的营销也相对滞后,重视推出创新业务,而对于其营销则不太重视,这就导致了创新业务的低收益。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根据资金的运用和来源,可以将商业银行业务划分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大业务。而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混业经营化、电子化等趋势,这三类业务的创新会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商业银行开展的还有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也将会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益。
1.负债业务的创新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竞争环境,商业银行积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从增强负债业务能力、强化差别定价能力和适应不同客户需求等出发,不断加强负债产品品种和功能的创新。
首先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传统的负债业务进行创新,各家银行在大力改革经营机制、风险控制、薪酬体制的同时,逐步将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引入传统业务,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2.资产业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集中体现在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创新上,如住宅权益贷款、金融期货和期权等。贷款业务的创新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投资业务的创新提高了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
一是增加对企业的贷款额度,创新贷款方式,针对企业发展现状,推出新的贷款方式,以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应广泛开展市场调查,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信贷品种,根据贷款消费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安排贷款和偿还方式,而不能将某一类型的贷款拘泥于一种方式;三是积极创新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和保理贷款等新型贷款形式,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并加强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分析和要求充足的贷款抵押担保来加强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主要是指证券投资业务,即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随着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趋势的不断增加,投资证券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重要,成为仅次于贷款的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不仅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了商业银行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
3.中间业务的创新
以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改变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使中间业务成为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第三大支柱业务,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战略,确立中间业务创新发展战略,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要针对于中间业务的隐蔽性、层次性、风险程度难以准确计量等特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中间业务的创新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贷款承诺、贷款出售、银行保函、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信托业务创新和融资租赁业务创新等众多内容。
4.资产证券化的创新
资产证券化是拥有资产的经济主体,直接以现存的资产为基础,按照特有的融资结构,通过信用变形(将原始资产变形为证券资产)进行融资的多环节交易过程。它与传统的证券融资相比,是一种资产收入导向型、低成本、结构性的融资方式,也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和增加企业价值的融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手段。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整个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从而有人把危机的根源归结于金融创新,并因此而放弃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看到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此否定了资产证券化,不能因噎废食,只有权衡好资产证券化中的效益和风险,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是非常有利的,面对资产证券化,数据挖掘的处理结果就成了商业银行管理层做决定的重要依据。
[1]苏昌蕾.关于重建我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1/03.
[2]王发红,朱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研究[J].济南金融.2001/08.
篇2
(一)金融市场发展下业务转型的需要
金融市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高速发展使得银行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下滑了35%左右,银行的信贷业务被大力压缩。当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以存贷利差盈利,由于利率波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银行利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利润增长呈周期波动状态。另外,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被压缩,融资成本加大,而非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较大,相对而言其资本被占用的较少。
(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
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间的竞争使净利差变小,贷款资产收益率水平下降,信贷业务的盈利空间变小。传统的资产信贷业务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银行的盈利额不稳定,发展受限,需要开拓其他的业务。另信用风险的增加及信贷需求的下降使得信贷投放的空间变小。
(三)信贷监管的强化
银行的信贷投放受到了多重限制,比如信贷规模、存贷比、特定客户类型等。这让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能通过转换资产形式来规避监管。
二、非信贷资产业务概况
非信贷资产业务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非信贷资产业务主要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之外的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拆出资金等等。广义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则将表外业务包含在类。
(一)表内非信贷资产业务
从表内非信贷资产的总量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表内非信贷资产占比最小,占比约为30%左右。股份银行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占比在40%左右。而城市商业银行则达到了50%左右。由此可见,规模较小的银行由于信贷投放规模受限,亟须资金,其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更为迅速。各类投资性资产是表内非信贷资产的主体,各项投资在非信贷资产中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二)表外非信贷资产业务
银行表外业务主要是非保本类型的产品,表外业务在理财产品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截止2016年6月,非保本类产品占整个理财产品市场的比例约为77%,从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来看,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类资产为债券、存款、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其中债券占比最高。
三、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者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忽视
一直以来,银行各级管理者都将业务发展重点放在信贷资产业务上,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放贷空间被压缩,利润受损。尽管如此,银行经营管理者仍更为重视信贷资产业务,对非信贷资产业务认识不够深刻,财力、人力投资不足,缺乏创新。
(二)金融市场环境缺乏弹性
成熟的金融市场是资金交易、证券投资、理财业务、金融市场等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的前提。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开展非信贷资产业务缺乏科学健康良好的环境,另外,我国对利率、汇率及金融衍生品的管制较严,这使得商业银行发展风险交易、股票基金买卖等交易行为受到了很大限制,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业务机制不健全
商业银行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机制不健全:业务流程长、决策效率慢、业务管理散。通常一个业务的办理需要层层上报审批;业务要求较高,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与市场相配合;各部门又缺乏配合,自行自事,客户信息没有完全流通;
整个非信贷资产业务缺乏明确的完整的科学的发展机制和考核机制,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运作系统。
四、商业银行发展非信贷资产业务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环境
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环境的完善有利于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理财、租赁等表外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与监管部门积极配合,从法律关系入手,完善法律架构,弄清产品界定。从而开拓业务的交易渠道、投资来源;开放市场信息。为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提供健全的法律和监管环境。
(二)打破现有组织架构
各级经营管理者要开阔眼界,提高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重视程度。打破原有的各部门自行其是、分头管理、互不沟通的局面。通过条块式的管理来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主要是由非信贷资产业务管理委员会带头,金融市场部门、信贷管理部门分别负责非信贷资产业务,全行表外业务的研究和推动。财务部门负责全行非生息资产业务的管理配置。业务管理部门将任务下放给下级,并定期上缴委员会验收,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起到了协调沟通的作用,负责整个银行业务发展的目标制定,发展研究及考核验收。同时下级也要将客户信息及市场需求及时反馈给上级,最终实现业务办理流程与现有业务发展架构的完美配合。
(三)多方面创新满足客户的需求
篇3
早在2005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就“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问题已达成了五项共识:以降低资本占用为中心,大力调整资产结构;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为核心,积极调整负债结构;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基点,主动调整客户结构;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加快调整业务结构;以扩大非利息收入为基础,逐步调整收入结构。自此,负债管理被重新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近年来,大多数商业银行人民币对公存款业务面临发展困境,“季末效应”异常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银行客户的信贷投放,牵制了商业银行业务新产品推广的精力,也削弱了公司业务在商业银行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可以讲,负债管理理念的科学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客户结构的合理性,也影响着资产业务的发展和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先进的负债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历史数据的分析,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理念,初步构建了一个适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体系,以期建立负债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念
(一)核心存款
核心存款主要从当地市场筹集,与购买的资金相比对利率敏感性弱、利息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核心存款的拥有量是衡量商业银行价值的标准之一。核心存款主要包括四部分:
活期存款账户(DDAs)。在国外,该类存款指不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银行只承担处理成本,为弥补处理成本,可以根据账户的使用频率或余额收取费用,比如对“不足量资金”的收费;其他可签发支票余额。该类存款指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称为“可转让支付命令”或NOW账户;储蓄账户。主要指存折储蓄账户和卡储蓄账户;小额定期存款。在美国,定期存款(CDs)根据面额或规模分类,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上限(10万美元)为临界点,10万美元以下为小额定期存款,以上为大额定期存款。
核心存款管理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且利息成本较低。假定其他条件相同,核心存款较多的银行具有较强的付息成本优势。
(二)管理负债
管理负债(或“购买的资金”),是银行资金来源中的“热钱”。与核心存款相比,管理负债是在国际国内市场筹集的、对利率相对敏感的不稳定资金,主要包括在国外分支机构的存款、在国内分支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购买的联邦基金等。
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回顾与管理现状
(一)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
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核心存款与管理负债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相差较大,并且银行资产规模和核心存款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规模越大核心存款所占比重越小。除活期存款(DDAs)外,这一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类银行。美国1985年到1995年11年间四类规模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基本验证了这一规律(表1所示)。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的回顾
1.第一阶段(1989-1996年):企业存款为主、储蓄存款为辅的“二元模式”。在这一阶段,由于网点覆盖面有限、客户认知度不高,储蓄存款规模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成立初期,迫于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吸收企业存款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营销策略。
2.第二阶段(1997年至今):企业存款存量占优、储蓄存款增势良好、管理负债增速明显的“三元结构”。随着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企业存款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由于网点的增加,银行负债业务呈现出了新的形式:企业存款在负债业务中占比逐步下降,储蓄存款稳步上升,以同业存款为主的管理负债也明显增加;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在震荡中呈增长趋势,基本保持在60%以上,定期存款则呈下降趋势;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呈增长趋势;若以对公存款和对私存款划分负债(将管理负债计入对公存款),则对公存款仍占负债总额的60%,但呈下降趋势,对私存款稳步增长,达到负债总额的40%。
(三)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现状
从业绩考核角度来看,银行对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剔除同业存款后,主要分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两大类,以日均增量考核为主,时点余额增量考核为参考,并没有根据各类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进行分类,也就无法计量和考核各类负债的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体系构建设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积极吸收储蓄类存款、着力优化企业存款结构,降低负债业务成本、增强负债业务稳定性;同时灵活运用管理负债、发挥资金蓄水池功能”的思路,并初步构建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新体系。
(一)基本原则
1.负债成本最小化原则。每一项资金的总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其中非利息成本包括分摊到该项负债资金的全部营业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人力成本及营销费用的分摊等,总之,要将吸收该项负债资金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归集并分摊到该项负债。实务中,可以根据负债资金对利率的敏感性将其分为核心存款、管理负债两大类,再依据其所承担的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的不同进行细分,最终通过计量、控制全行加权资金成本,实现负债成本的最小化。
2.客户关系最优化原则。本文认为,评价负债结构合理性的标准是:能否与资产业务结构相匹配并创造最佳的风险调整收益率(RAROC)。基于这一标准,商业银行总是试图通过“交叉销售”让现有客户接受其更多的服务,以便用其产生的非利息收入抵消净利差的收窄。为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议满足客户信用要求,如贷款承诺、信用额度,在核心存款不足时,为了维持最优的客户关系,将更多的考虑吸收管理负债。
3.合理规避监管的原则。和其他形式的价格控制类似,存款利率上限监管造成了资金供求关系的扭曲和低效。因为存款利率上限虽然监督了商业银行所支付的显性利息成本,但是却迫使银行通过支付相同甚至更多的隐性利息或者寻求利率市场化的负债资金以抵消监管的影响。
4.灵活性原则。进入负债业务发展的“三元结构”时期,灵活掌握管理负债在全行负债业务中的比例、适度调控高成本的企业大额定期存款、积极发展储蓄存款将成为负债管理的有效办法。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大储蓄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定期存款占比、严格限制高成本的协议存款,实现负债结构的整体优化。
(二)初步框架构建
核心存款。一般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扣除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具体金额标准需进一步测算)、机关团体存款、农业存款以及其他存款;管理负债。一般包括:企业大额定期存款、财政性存款、金融债券、应付及暂收款、卖出回购证券、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往来、委托及投资基金存款、金融机构贷款基金以及各项准备。
应当说明的是,核心存款和管理负债的比例及其内部各项负债的比例应当结合其银行的规模和在同业中的地位而定,核心存款是基础,而管理负债具有一定的“蓄水池”功能。
(三)技术支撑
数据集中后以及管理会计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其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1.区别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套横向的、模拟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于以负债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和以资产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在功能定位时可区别对待,前者更适合为成本中心,而后者更适合为利润中心。若不做区别,在目前以净利润为导向的经营策略下,必然会导致更多经营部门“为利是图”,用更多的资源去竞争有限的资产业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为具有成本中心性质或具有利润中心性质的不同部门建立一个价格协商、自由交易、利益分成的市场化机制。简单讲,办理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的部门可以根据业务的成本收益自行选择、自由交易,分行的职能在于提供和规范这一机制。若客户经理由分行集中管理,这种交易的主体则由部门演变为客户经理。
2.将成本核算到具体的产品,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个纵向的、以条线考核为主的管理会计考核体系。事实上,办理资产业务的部门(资金需求方)和办理负债业务的部门(资金供给方)在交易时更多的是基于某一项业务,而非某一个部门,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负债业务还是资产业务,其成本必须核算到具体的某一项或某一类业务。也就是说,必须为每一项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定价,而不是粗略地为一个部门定价。
3.全面计量利息成本与非利息成本,在银行内构建一个各类负债的管理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与以往财务会计成本概念所不同的是,管理会计成本蕴涵的不仅仅是显性的利息成本,更重要的是非利息成本,其中包括正常的营业性费用分摊以及该项业务所隐含的超额服务及营销管理费用。现实的例子是:频繁交易的账户理应承担较多的服务成本;存款余额大户往往意味着须承担更高的营销维护成本。
(四)配套措施
1.建立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为交易对象,以客户经理为交易主体的市场交易机制。须注意的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存款低利率、零利率化及管理负债利率上限的市场化,决定了资产业务引导负债业务、负债业务必须满足和匹配于资产业务;从管理会计中作业成本的角度分析,资产业务是负债业务的成本动因,相应负债业务所产生的付息成本与非付息成本应该通过其所匹配的资产业务得以补偿。
2.建立以产品创新为手段、以“交叉销售”为模式的负债业务营销机制。管理负债由于对利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吸收管理负债更多的是借助于较高的利息支出。不同的是,核心存款由于利率上限管制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将更多地借助于非利息成本支付或产品创新、“交叉销售”来吸收。显然,后两者为上策。
参考文献:
1.葛奇著.美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李杨勇等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1非标资产业务的介绍
11非标资产定义
2013年银监会正式提出“非标资产”概念,即指非标准化债券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场所等公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商业银行非标资产业务(以信贷资产和承兑汇票为主)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理财和银行间市场,而且规模迅速扩大。非标资产因收益相对较高且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所以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但伴随非标资产业务体量的迅速扩大,其中蕴藏的风险也值得引起重视。近几年监管层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对非标资产业务进行监管。
12非标资产业务划分及运作方式
根据资产标的来划分,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非标业务主要包括信托计划受益权和资管计划受益权,即银行通过购买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成为受益人,并最终拥有获取相关收益所形成的资产。
从表面来看,非标业务购买的是一笔受益权资产,属于同业投融资业务,但从风险度量和资金运作方式来看,其实质是商业银行借用非银行机构为通道向特定客户融出贷款,本质是属于类贷款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非标资产的相对高收益对于盈利下降明显的银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受到的外在监管相对较松,因此商业银行自身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去配置非标资产;而对于受限制的融资主体说来,非标业务也提供了绕开信贷监管的途径,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融资便利的角度来看,非标业务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随着监管机构和银行保利润的博弈升级,非标资产的参与主体日渐增多,结构设计日渐复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2商业银行非标资产业务发展现状
21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应收款项类投资增速明显
上市银行在2012―2015年的非标资产业务数据(主要包括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显示,其规模分别达到56598亿元、77328亿元、80057亿元、101296亿元,几近翻番。而受益于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其中2014年非标业务同比增长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107号文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增强,迫使商业银行压缩非标业务。但是2015年我国经济持续疲软,银行不良贷款高发,间接融资需求不足,而流动性又较为宽松,多方因素影响下,银行为保利润增长,加大了对较高收益的证券类投资的配置力度,非标资产业务同比增速上升23个百分点。
而根据2014年5月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三方或以上交易对手之间的类似金融资产返售交易将不得纳入买入返售业务管理和核算,存量业务自然到期结清,使得在监管限制下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逐年减少。如兴业银行2016年一季报显示,其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127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369%,主要表现为买入返售票据、信托及其他收益权的减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变化见图1。
另外,各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普遍增加(四大行除外),2012―2015年分别为:19125亿元、28684亿元、42385亿元、66990亿元。四年间增长了3倍多。其中应收款项类投资很大一部分投资于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据统计,2015年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中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的占比高达8042%。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变化见图2。
22非标资产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贷款
贷款类信托产品作为非标资产业务的主要标的,其在2012―2015年9月间的平均收益率为833%,扣除约1%的通道费和担保费等费用后,商业银行投资此类非标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保守估算在7%以上。而信托受益权占比较高的银行,其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占比低的银行。如2015年年底,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12%和615%,而工行的收益率仅为312%,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推算。
3非标资产业务迅猛扩张中潜存的风险
非标资产收益相对较高、同时计提拨备的风险权重较低,此外还可以绕开监管,因此受到商业银行的广泛追捧。
31非标资产的融资方存在信用风险隐忧
非标资产业务的资金需求方大多是较难从银行获得有效续贷的地方政府平台或者房地产、钢铁煤炭等高风险行业,其资金需求量大且对利率不甚敏感,其收益率往往又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甚至还有国家信用作为隐性担保,因此出于市场需求和共赢的考量,银行才会设法绕开监管,经由非标业务为这些行业提供额外融资便利,使得非俗什业务具有了类贷款的属性。
而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聚积,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去杠杆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进,这其中所蕴含的风险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非标资产规模的迅猛扩张,以及2016年以来不断爆出的信用债违约事件,打破了市场对政府、国开行的兜底预期。未来某一时点的信用违约事件,很有可能引发市场极不稳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对我国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体系造成沉重打击。
篇5
一、商业银行概况
1.商业银行的产生。所谓银行是指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诞生于1407年的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而中国第一家国内银行则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银行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体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二是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三是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银行业。
2.商业银行的性质。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起源于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大量价廉的产业资本,对抗封建主义银行发放的高利贷的工具和产物。特定的历史出生背景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主要有三点:首先,商业银行依旧是企业,具备企业的基本特征,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和发展动力;但它又是特殊的企业,它不以普通商品为经营对象,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最后,商业银行的成立实行特许制,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3.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人。(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5)经济调节职能。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篇6
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但由于表外业务和金融产品过于复杂,且缺乏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管,因此成为风险隐患的发源地。西方发达国家的表外业务最先蓬勃发展,尤其是衍生产品交易发展迅猛,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速,虽然其业务方式和产品构成还较为简单,但其规模不断增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表外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不仅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隐患,同时还对货币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国内外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一)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巴塞尔委员会规定,表外业务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不涉及资产负债表内金额的变动但构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交易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指所有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经营活动。20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表外业务迅速发展。90年代,一些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其业务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品种齐全,以投资银行、信托服务、证券销售、信用卡业务为主。据统计,当时一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占到银行业务总收入的40%-50%左右。
(二)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以交易服务类业务为主,集中在结算、担保、、银行卡业务等。1979年10月,中国银行首次开发信托、租赁类业务,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初次尝试。此后,各家商业银行也逐渐开发了多种表外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种类仍以传统的结算、汇兑、收付等业务种类为主,形成的利润较低,新兴的、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开展较少。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产品形式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在规模上已属于发展迅速。
二、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驱动因素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外部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引致的整体需求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需求的推动力之一,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和发展的模式,并使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向纵深方向发展。如在我国改革推进过程中,银行储蓄业务与医疗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相结合的表外业务产品即是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导的创新。
(二)规避监管引发内部需求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最直接的推动力是规避监管约束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表外业务的特殊性,财务报表不能完全反映表外业务的信息,表外业务能够规避统计和监测的常规报表项目,因而许多表外业务是为了规避监管机构对贷款规模的控制或资本要求的规定而创新出来的,许多表外业务被商业银行作为规避监管、获得较高利润的工具。
(三)同业竞争引发双重需求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激烈的竞争使商业银行面临存贷款业务市场不断萎缩、传统银行业务利润空间逐渐收窄的局面,推动商业银行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拓展表外业务。
三、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扩大了社会融资总额,干扰货币政策的调控
许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实际是表内信贷业务的替代品,该类表外业务不在货币统计中被计量,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等调控手段很难对其增加的货币供应进行控制,这将导致货币供应量不受控制地增加,严重干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
(二)影响产业政策实施,削弱货币政策资源配置效应
根据产业政策的变动与调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信贷政策调控方面指导商业银行进行配合,部分企业无法从正规银行信贷渠道进行融资,因此商业银行从表外业务途径开辟渠道,帮助一些企业通过表外业务获得资金,这将严重干扰货币政策资源配置功能。
(三)业务发展非理性,影响货币政策实施
表外业务为商业银行的创新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活动,并呈现非理性繁荣的状态,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效力,使利率、再贴现率等工具失效。表外业务还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使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都面临失效的局面,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篇7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一)资产管理理论 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三)多元化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流动性指标 资产流动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
商业银行由于其业务性质的特殊性,必须保持相当的流动性。通常用银行年报中统一披露的资产流动性、存贷款比例指标来反映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需要期限上匹配,过低的资产流动性,可能会使银行面对负债到期无法偿还的流动性风险。结合表1、图1可见,四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从2007年~2008年都得到巨大提高,其增长程度高于同年流动性负债的增长,使得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有显著提高。但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增幅降低,资产流动性出现下降(如图2所示),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从2007年~2009年基本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各大银行以牺牲资产利用程度来保留资产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运行趋于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裕,各大银行开始提高资产利用率,存贷款比例也逐渐提高,降低资产流动性,来扩大收益。
(二)安全性指标 由于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很小,实行负债经营,在经营中商业银行会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其风险造成的损失大,涉及面更广。因此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就要求银行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率来反应银行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以及银行贷款质量(如图3、图4、图5所示),这三个指标都在逐年下降,但都在监管标准内,其中交通银行三年内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较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是加权风险资产增幅高于扣除后总资本增幅,由于表内资产的增长和大量的表外业务的开展,增大了银行资产风险,使得风险资产增大。其中建行在2009年在全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也增加了资产的风险。面对复杂的金融环境,各大银行进一步推进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进行排查,主动防范风险,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赢利性指标 近年来,各项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图6为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2009年以来贷款总额情况,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工商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逐年增加放款总额,加大对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贷款投放规模,2009年贷款总额为57286亿元,较08年增长25.3%。
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加大债券投资、中间业务等无业务的发展力度,佣金、手续费净收入在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但从表2可以看出,各商业银行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占其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利息业务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带来影响。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管理方法上,我国各商业银行己经建立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该方法增强了银行资本金意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防止过度短借长用;在资产业务开展上,逐步加大证券投资业务,投资国债的资金增加;贷款结构方面,开始增加对个人的消费性贷款等。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在提升,但仍然与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单一 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很多,包括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方法、持续期缺口分析等。而我国在资产负债管理上还侧重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真正实施、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以及风险模型管理方法的商业银行很少,缺乏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尤其在我国利息收入占主要营业收入比例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利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单一,且资产与负债在规模和期限上缺乏匹配 在我国,存款总额占银行负债的比重很大,而且各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其他资金借款的比较少。在资金运用上,虽然中间业务在扩大,但贷款比重过大,且我国由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缺少利率风险管理的衍生产品的购买,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比例较大,主动借款比例较小。资产结构的单一降低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负债结构的单一性提高的成本,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三)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 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不够。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专业、完整的基础业务数据系统,不能实时地进行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完善建议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规模、业务领域、服务功能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影响。
(一)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利率风险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三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款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入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整合表内表外业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非利差的收费业务,降低对利息收入资产的依赖。
(二)组成资产负债管理精英团队积极引进现金经验和技术,专门负责资产负债的匹配、风险评估和管理运作,通过专业化人员的管理,完善预警、预报和分析系统,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三)引进学习西方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引进学习缺口管理模型,运用缺口管理协调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组合,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建立以利率为主要变量的资产管理方法。
篇8
(一)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变革。商业银行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预见,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情况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应对,谋求发展。
本选题旨在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现在存在的问题,以便商业银行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适宜的经营策略,迎接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提高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甚至中国金融市场都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现实意义。
对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商业银行必须在理念上发生转变,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进一步挖掘并高效的运用市场资源,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中找寻发展的机遇,深化业务领域的开拓,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本文对经营现状的研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中国金融市场而言,商业银行的健康经营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且快速的发展,加快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的步伐。在保证银行自身利益以及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逐渐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来使资金得到有效的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从而能够增强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提供贷款获得盈利,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SWOT分析
经营现状的分析是商业银行健康经营的前提和关键,所以,有必要对经营现状进行研究。本文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进行分析,明确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剖析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一)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资产规模优势
商业银行与其他类似功能的机构相比,具有较明显的资产规模优势和信誉优势。在中国国内,工农中建四大行现有资产均超过了10万亿,明显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在我国整个经济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有较大的规模,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积累了一定的声誉并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很多储户的首选银行。
2.业务垄断优势
商业银行由于多年经营专门业务,已经在某些专门领域占据相对垄断的地位,短时间内是难以撼动的。比如中国银行的业务优势在于外币业务,其前身是人民银行国际业务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行都开立有分支机构,拥有非常广泛的国际网络。
3.营业网点优势
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络,这是中国的商业银行非常大的一个优势。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产,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营业网点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二)中国银行的劣势分析
中国的商业银行真正商业化运作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在营销理念以及营销策略的应用上都比较落后,同时缺乏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营经验,在诸多方面与国际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上的劣势
中国的商业银行一般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变而来,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原则、竞争原则和效率原则进行经营管理,在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上都有所不足。中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架构,虽有利于银行决策权力的集中统一、业务的专业化分工和管理以及各级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但由于委托链条过长,管理层次较多,分支机构数量庞大,也存在着管理费用、内部协调成本偏高,易于滋生本位主义等弊端。
2.金融产品品种多但缺乏创新性
近些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开创了很多新的金融产品。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资金国际业务和金融机构业务等。但是,中国商业银行所做出的金融创新水平仍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多集中在传统银行业务上,还很少利用微电子技术等新兴技术开发更深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技术主创型的创新。每年上市的新产品中失败的不少,而且很少有能够代表各大银行形象和业务特色的名牌产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仍然主要是贷款利息收入,从国际上一些银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非利息收入同银行的发展水平以及优秀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显然中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存在很大劣势。
3.营销方面的不足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己经在运用营销理论,但是一般商业银行的营销目光短浅,对市场的分析、定位和控制能力不足,只是简单的运用促销、创新等基本的营销手段,这与高层次、高水准的银行营销管理所需要的精确市场定位和周密的总体策划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在营销的实施上缺乏合力,在方针和落实上存在偏差。
促销手段基本上以广告和友好服务为主,分销渠道发展较快但效益低下,热衷于盲目布点但没有传略规划,热衷于外包装但不注重自身的形象经营,忽视引导客户消费,分销渠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机遇分析
机会为商业银行营销提供了根本的生存动力,只有分析机会,并抓住机会,商业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法规建设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等,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金融法规的完善
金融法规是金融业务中的法律知识,日益完善的金融法规为中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的运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制度保障,金融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近年来监管当局对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限制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也有所松动。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金融业分业框架下的业务交叉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更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条件。
2.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现在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有用户规模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近些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商业银行的营运之中。中国的各大商业银行在观念上已经将银行信息化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工具,并且把技术作为自身的一项核心竞争力,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适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抢占市场。信息技术不仅简化了商业银行相关的模拟和计算,还推动了金融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的创新,另外,信息技术还使银行可以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3.国际化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外资银行的涌入加快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商业银行也是如此。国际化为中国商业银行在业务运作、技术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经验。同时,大量外资银行参与国内竞争,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外资金融机构在技术、金融创新上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起到示范、激励和交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改进和金融创新的进程。
(四)商业银行的威胁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其他类似机构的压力,还有随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产品的威胁。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并且妥善处理这些威胁,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1.市场份额和业务的竞争
现在而言,中国商业银行依然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体制、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商业银行在某些业务领域已经有所弱化,在负债业务、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方面均存在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2.互联网金融的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随之发展,而且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由于其便捷性、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等原因,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金融门户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不仅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这些都对中国商业银行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3.对优质客户的竞争
优质客户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二八”理论被各个企业所认可,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针对优质客户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大银行瞄准优秀客户群体,在经营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品种等诸多方面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国内外向型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将成为各家银行首要的追逐目标,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的获取更为容易,各大银行针对优质客户,提出了更具有吸引力的条件,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极其激烈。
三、总结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至今,有其优势,但也有劣势,有环境带来的机遇,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威胁,要统筹兼顾。中国商业银行的优势有:资产规模优势、业务垄断优势、营业网点优势和客户优势。中国商业银行的劣势有: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上的劣势、金融产品品种多但缺乏创新性以及营销方面的不足。中国商业银行的机遇有:金融法规的完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化趋势。中国商业银行的威胁有:市场份额和业务的竞争、互联网金融的威胁、对优质客户的竞争以及激烈的服务竞争。
了解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清晰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商业银行的优势,弥补劣势,并紧紧抓住经营环境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避免陷入威胁之后甚至将商业银行面临的威胁转化为机遇,这些都是中国商业银行要做的。相信中国商业银行在清晰认识经营现状的前提下,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偏向于大企业,忽略了中小微企业,因此众多中小微企业成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盲区。时代的发展带动了中小微企业的扩展,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
以P2P为例,借款者向平台提出贷款申请,平台根据资信状况做出评估筛选,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公布在平台之上,投资者根据投标确定是否投资。而贷款业务一直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银行的资产业务带来冲击。
在2014年前,我国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直至2015年,短期贷款大幅度下降,从2014年的336371亿元,骤减至2015年的88789亿元。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总规模影响不大,但对短期资产业务具有较大的冲击,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目前以短期融资为主。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分流了部分银行存款,用户可以将多余的资金流转入支付宝,可随时用于支付。用户利用余额宝将短期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获取收益,并且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用户在同等条件下,会选择收益率更高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宝的出现打破了商业银行独揽存款的传统,给传统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带来冲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在持续增长,但活期存款总额的增速明显放?,且在2014年~2015年之间骤然下降,从2014年的231608亿元降至206146亿元。
但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最终依然是归流至商业银行,所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的影响并不明显,互联网金融影响的只是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一小部分,即活期存款。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结算的出现抢占了原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上的较大市场份额。如支付宝的出现,在支付宝中提现有一定的免费提现额度,支付宝间转账无需手续费,这对商业银行转账收费的中间业务带来冲击。以五大行财报数据为基础,用数据证明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0~2015年,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该项目上的收入总额呈缓慢增长趋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净利润比值相当稳定。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为了应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相继萎缩,都一同加大了中间业务的投入。正如上图可见,中间业务收入的利润贡献率并没有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有明显的波动,也从侧面反推说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特别剧烈。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以其自身的优势抢占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同时,也不断的寻找自身的不足,努力寻求差距。
1.巩固客户基础,更新市场定位。商业银行需要各个银行之间的通力合作。从商业银行的合作关系中来看,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间依然存在着发展空间;从各个银行的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因坚持以客户为基础的策略不动摇,针对金融市场的情况重新对商业银行进行定位。
正如中国农业银行所提出的以服务巩固业务,拓宽核心客户群。农业银行在网点转型方案中提出“一点一策”,将各个分行、支行以及网点结合当地风俗、客户爱好,提出创新措施,打造农行服务品牌。
2.提高服务效率,创新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做好对策分析,不仅要从内部管理进行改善,还应该分析外部环境,更好迎接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为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搜集客户信息,加快产品更新速度,优化商业银行业务流程。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业务方面的应对策略
银行的主要业务基本上可以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三个板块,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这三个板块带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资产业务应对策略。在资产业务上,信贷业务的转型与创新刻不容缓。商业银行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建立大数据体系,完善自身信贷业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应拓宽市场,建立综合性信贷平台,将传统的信贷模式向电子化、自主化和跨区域化方向发展。
2.负债业务应对策略。银行的主要负债是吸收的存款,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吸收了用户小额的闲散资金,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收益。而其矛盾的源头是在于利率收益较大,在同等条件下,用户更容易选择互联网金融。
在央行调控利率的政策下,商业银行无法在利率上做出调整空间,因此商业银行要抢占市场需要重新定位思考,调整策略。商业银行可以自建支付平台,积极与电商企业合作。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完善市场,巩固已有的市场。
3.中间业务应对策略。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这主要原因还是客户在大额消费上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安全性问题以及风险。因此互联网金融支付之中小?~支付占大多数,并享受小额消费的便捷性。商业银行从中应该重视大数据“云计算”能够大幅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技术,这不仅能够避免传统商业银行繁琐的手续流程,也能够降低客户的费用。
(二)商业银行创新方面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但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历史悠久,拥有良好的风控系统以及优良的信誉;其次,商业银行有雄厚的资金,在存贷款风险上几乎为零;再次,商业银行拥有大量专业金融人才储备,有足够应对风险与挑战的实力。
而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最主要的原因是商业银行在整体化上以及便捷程度上与互联网金融差距较大,因此,商业银行更需要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以整体优势赢取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应朝着综合化、跨界化的发展方式转变。
(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
互联网金融爆炸式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动态的关注,并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扬长避短,调整战略。
1.改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科技发展潮流。商业银行应该正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并从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重新审视银行的业务。与此同时,银行业管理层应该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的潮流,要利用好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进行整合,敢于创新。
2.调整经营战略,互利共赢。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是新型金融创新的产物。这不仅是产品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产品间的相互之间匹配度高,操作便捷,组合式产品是未来消费方向。因此商业银行就要抓住重点,信息技术的互通性,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
3.扩大业务范围,重拾盲区业务。我国商业银行门槛较高,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取贷款。所以,中小微企业在面对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处于困境。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关注到中小微这个群体,推出便捷贷款的渠道,优化贷款模式,在保持原有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纳入发展战略。
四、结论
篇10
2.1、资本约束的强化
资本监管一直是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巴塞尔协议Ⅲ》体现了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的精神。宏观审慎监管方面,不仅强调了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缓冲资本的重要性,而且明确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该标准已经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与2016年底前达到新资本监管标准。
2.2、同业竞争的加剧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行业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四种类型,其市场竞争程度依次增强。银行业市场结构指银行业中银行的数量、规模和份额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集中体现了银行体系的竞争和垄断程度。一般而言,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其竞争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
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以及我国银行业的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改革,使得我国银行业同业竞争程度明显增加。从2003?D2010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同业竞争的加剧必然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改变现有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其收入来源多元化。
2.3、利率市场化推进
自从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及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接着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十二五”规划亦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周小川也指出目前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速推进,从而必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3、商业银行转型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一直习惯依赖于存贷款业务,但在面临我国信贷政策收紧、《巴塞尔协议III》实施临近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转型已经日益紧迫。我国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利润增长方式已经受到种种挑战,因此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必然成为银行业转型的重要选择和方向。
3.1、不断深化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和内涵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及银行相关制度建设进程尚滞后于国际资本市场,难以在短期内推出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但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及时跟进,保持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步水平。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只有立足于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同时摆脱目前对银行资产管理条条框框的约束,才能拓宽思路开拓产品创新领域,尤其是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探索证券(债券)资产借贷等衍生业务可行性。在产业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重点探索和总结产业基金投资项目管理与一般证券资产管理上的区别,以及相关的特殊要求;在信托资产的资产管理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将重点放在合格信托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同时理顺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与银行自有资产管理业务间的关系;在银行私募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严格监管市场准入与退出,同时慎重选择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人和基金经理;在证券(债券)借贷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相关融资融券业务的信息和规定,探索作为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证券(债券)借入与借出业务申请、交易撮合、借入方抵押担保监管、结算、盯市、到期证券(债券)返还等业务的可行性。
3.2、资产管理技术系统必须切合客户需求的实际
在我国,虽然很多商业银行拥有全功能银行系统,但实际上这只是银行交易系统,而不是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尚需设计更实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要有不同的服务模式:对有特殊业务需求的银行高端客户,可以采用点对点服务IT技术联接模式;对大众化客户,我国银行可借鉴纽约梅隆银行WEB服务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服务,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处理的标准化与高效化。
3.3、在资产管理业务引入受托人模式
篇11
一、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所给出的标准,银行表外业务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虽然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但仍然与表内所标明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有可能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金融经营活动,也被称为或有资产业务、或有负债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又包括资金结算、信托、业务咨询等低风险的相关经营活动。所以广义概念的表外业务一般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但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的业务。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和金融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金融管理政策的变化,银行业对自身业务范国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将重点金融业务放在表外业务上,由此带来银行的盈利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在营业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银行资金收入来源的一个重要法码。国际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更高,一般占到银行50%以上的收入。实际上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表外业务经营的数量值的大小,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结构、拓宽资金业务领域;有利于创新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点,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有利于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与可控性,有效地降低或避免商业银行投资;有利于扩展客户数量,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竞争能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利差的逐步减少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的扩大,给予商业银行在结算工具、结算程序、结算方式和结算速度方面得到跨越式的提升。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有了新的提高。然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障碍,如:商业银行创新表外业务产品的设计能力偏低。相当一部分表外业务的支付结算方式、银行卡发行或类业务基本上是应用传统的运行手段。相反,当前国际上许多跨国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迅速以智能与科技相结合,开拓投融资咨询管理、基金托管、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这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与发展有待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所开设的表外业务未能成为银行资金收入的重要资源。显露为表外业务所占的资金份额相对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左10%-20%之间,与国际银行表外业务达到5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呈不均衡态势。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国内不同银行、不同地区银行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数据来源:由我国四大商业银行2006-2010年年报整理而来。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1、表外业务风险监管成本问题
表外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风险系数。目前我国信贷规模与领域实行严格控制,由此部分金融机构纷纷利用大幅开发理财产品提高资金收益,促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迅速呈现分极化的发展趋势,尤其在票据融资业务项目中表现突出。商业银行在表内贷款总体受到限制的状况下,加大表外银票资产的拓展力度是商业银行采取的普遍做法,得到的是存款规模大幅扩大。由于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要求相对较弱,导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为了减少或规避监管成本而存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成本问题是普遍关注的热点,如果一味地强调减低表外业务风险监管成本,将会给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发展和创新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2、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立法问题
目前,我国对金融业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一般沿袭传统行政管理的方式,现行商业银行相关法规与制度较为完善,如存贷业务、支付结算类业务方面,以2001年颁发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为主,相关金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都可涉及。然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性文件体系中,独立地、专门地针对银行表外业务的法律与法规较少,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原则上规定,侧重于某一管理方向的宏观要求,而在银行表外业务实践中监管的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统一的、完善的规范化监管标准,这样客观上无法对表外业务的实施有效的指导和规范。
3、表外业务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立法主要是针对国内金融业发展现状下制定的,对解决我国国内金融监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从2007年起,新会计准则由上市银行开始执行,对其他商业银行的要求也较高。国内颁发的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相似,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加以借鉴。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立法与国际接轨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在监管内容与方式上,监管手段与工具上,不能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因此,国内商业银行拓展国际表外业务时,许多国家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交往时,往往存在一定的不适应与障碍,无法融入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环境。
四、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建议
1、规范市场准入标准
由于表外业务的类别较多,复杂性较高,所以在对其设定市场准入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建立不同的标准。对于无风险的业务,如、咨询、支付结算等业务不应设置复杂的附加条件,只需要加以备案登记就可以允许其进入市场。另对风险较高、操作程序较为复杂的资金融通、担保承兑等业务,可以设立不同的风险评判等级,再向相关机构进行申请,得到审批之后进入市场。对于衍生产品这类形式复杂风险隐藏性较强的业务,可以严格按照《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准入程序,由高级别的监管机构进行审批,保证准入门槛能有效地对银行表外业务风险进行控制。
2、强化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为了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我国必须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首先,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应当包括操作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机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事实上都隐藏于操作环节而有可能导致银行承担大量的风险并遭受损失。所以操作风险理所应当地该纳入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范围之内。《新巴塞尔协议》初步确定操作风险的单独资本要求是20%,笔者认为这一比例有些偏高,超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因此我国在操作比例的具体比例上可以适当放宽。其次,适当借鉴他国做法,分类管理不同的表外业务。由于表外业务的种类和范围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其监管也必须加以区别,以不同的标准和机制去制约表外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
3、改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法》第61条和62条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财务报表的资料。这是规范商业银行向监管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并不是向公众进行信息披露。巴塞尔资本协议写入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要求银行每年对财务变动等重大事件至少披露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提高银行操作的透明度,遏制腐败和集团犯罪的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信息披露的标准、内容和时间等方面对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加以规范。除了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强制信息披露以外,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也应自愿进行信息披露。这样做增强了表外业务的透明度,更易于监督和风险防范;同时信息批露可以帮助企业树立形象,有利于社会对其综合经营实力的客观评价,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只有银行定期资本水平和风险状况方面的准确信息,市场参与者才能准确判断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4、开展银行内部风险评级
根据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的要求,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为了使商业银行具有更高的自主性,以前的直接监管都逐渐演化为间接监管,但是为了达到监管的目标,银行在权限得到自主的前提下必须建立自身内部风险评级,主动的预防和控制表外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银行内部风险评级可通过自评互评聘请金融专家实施评估。
5、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结合
为了提高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应当完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程序,增加监管的频率和实效。还要以事前监控为主要监管模式,而非现在的事后监管模式,只有平时对资本充足率进行适时持续的监管才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遏制,所以为了保证控制风险,资本充足率监管应当包含以上所说内容,才能真正起到监管支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焕志.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及法律规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4:20-21
[2]徐晋婷.论美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和监督.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2-3
[3]刘园.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3
[4]张丽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J].金融与保险,2004,11
[5]张怡.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完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17-26
篇12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愈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花旗银行80%的利润来自中间业务,恒生银行为40.26%,法国兴业银行达到43.62%,由此可见,中间业务是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超过20%。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幅度大。为了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保持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人民银行颁发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最近又制定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的通知》,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1.观念不新。银行管理者对中间业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经营观念上只重视存贷款等传统业务的营销和拓展。
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主业之一,银行管理者往往把主要创利点放在资产负债业务上,把中间业务作为附加业务,置于次要地位。近年来虽然中间业务有所加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方面的不完善,与国外银行比仍然差距巨大。造成管理者不重视中间业务发展的原因大体有:
(1)存贷收益过大,缺少发展中间业务的内在动力和压力。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在存贷款利率上各银行缺少真正的竞争,虽然人民银行近年来不断调整利率,但存贷利差并未明显缩小。2007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加息后,目前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33%,一年期贷款利率6.84%,利差达3.51%,存贷款业务仍然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起决定性作用。而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初期,存款利率将会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同样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也会使商业银行竞相放贷,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由此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空间进一步收窄,冲击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必须以非利息收入弥补利差缩小带来的损失。
(2)目前我国的融资体制使商业银行暂无近忧。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2.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银行经营中间业务的开展受到法规条例的限制。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中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模式,虽然有利于金融监管,能保证金融业的整体稳定,但同时也限制了商业银行业务开拓的空间,尤其限制了中间业务在股票发行与买卖、基金管理、资产管理、保险销售、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业务领域的发展。
3.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商业银行经营中间业务无法可依。
立法上的空白使银行开展中间业务面临较多的法律风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渐开拓中间业务,而且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2001年才公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相对于中间业务的发展而言,仍有不少空白,而且有关中间业务立法内容侧重监管,忽视了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间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使得中间业务法律关系缺乏稳定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法律上的空白,造成了较多法律风险。相关监管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时增加了自由裁量权,使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认定及其处罚均有一定的随意性。各商业银行则无法可依,商业银行和客户的许多行为在法律效力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在中间业务收费上更是混乱。
4.专业人才匮乏、技术手段落后。
中间业务是银行的高技术产业,集人才、技术、机构、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作为知识密集型业务,中间业务涉及到有关银行、保险、税务、证券投资、国际金融、企业财务、法律、宏观经济政策、信息技术等多个知识领域,从事中间业务开发与经营的人员,在具备这些知识的同时,要求有敏锐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以及较强的公关能力和较广的社会关系。而目前商业银行正缺乏这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些知识含量高的中间业务如财务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企业信用咨询业务难以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以电子技术、信息通讯为中心内容的金融信息化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近年来,尽管商业银行对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设备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来看,仍处于电子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系统覆盖面有限,比如POS、ATM机在基层网点数量不足,还时常由于故障中断使用,客户服务系统滞后,网上银行、企业银行、家庭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的开展受较大限制。
(三)改善发展中间业务的条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股改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明显改善。截止到2007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03年17.2%降到6.63%,商业银行资本达标的数量由2003年的8家上升到2006年末的100家。银行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状况的改善,为商业进行深层次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也为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水平看齐奠定了基础,为商业银行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条件。
1.转变观念,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获利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因此必须从中间业务的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下功夫,各商业银行必须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大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坚持以满足基本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新品种为切入点,不断推出中间业务的新品种;吸收和引进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开办的具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2.加强中间业务的法律环境建设。
从西方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混业经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虽然《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预留了空间,但须尽快明确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与国际接轨,转化成真正的混业经营,这样才能极大的拓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空间,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真正激发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力。另外对商业银行经营中间业务的具体细节,如收费标准等尽快做出规定,回避中间业务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创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维护竞争的公平性,解决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后顾之忧。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间业务从业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业务,是银行业的“高技术”产业。中间业务的拓展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际经验丰富、勇于开拓、敢于竞争、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间业务越往深度发展,越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识,人才的欠缺是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加快人才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建立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管理机构,面向社会专门培训中间业务人才并建立人才备选库,鼓励员工参加资产评估师、工程造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和保险人、证券咨询人员、基金托管人员等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各方面的专才,并重视对中间业务人才的引进、吸收和培训,保证及时满足中间业务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武思彦.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5).
晋重文.从中间业务中寻找赢利增长点[J].西部论丛,2006,(2).
篇13
一、商业银行并购的含义与分类
1、 商业银行并购的含义
并购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如承担债务、利润返还等)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并购等同于我国《公司法》中所规定的“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但无论是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都将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来承担,并购的实质就是要取得决策控制权。
2、商业银行并购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区分因素可以对商业银行的并购进行不同分类:
(1)依据并购的传统分,可分为:①横向并购,业务相同企业之间的并购;②纵向并购,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③混合并购,市场相关性较低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2)依据并购展开的地域分,可分为: ①国内并购;②跨国并购。
(3)依据并购的目标和功能分,可分为:①调整结构型并购;②争夺市场型并购;③降低成本型并购;④获取技术型并购;⑤化解金融风险型并购。
(4)依据并购的具体方式分,可分为:①吸收合并,指一家银行机构吸收合并另一家或多家银行机构,被合并方的法人地位将不复存在,而合并方将继承被合并方原有的资产、债务和债权;②新设合并,指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银行通过合并创建一家全新的银行,原有银行的名称和品牌将不复存在。
二、商业银行并购的主要方式
1、 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方式是指企业资产的拥有者、控制者与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结合,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的过程,或对设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国内目前使用得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
(1)收购兼并。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收购其他企业股权或资产、兼并其他企业,或采取定向扩股合并其他企业。
(2)股权转让。指上市公司的大宗股权转让,包括股权有偿转让、二级市场收购、行政无偿划拨和通过收购控股股东等形式。
(3)资产剥离和所拥有股权的出售。指上市公司将其本身的一部分出售给目标公司而由此获得收益的行为。根据出售标的的差异,可划分为实物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
(4)资产置换。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上市公司的存量呆滞资产,或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等行为。资产置换被认为是各类资产重组方式当中效果最快、最明显的一种方式。
2、 商业银行的业务整合
业务整合又称业务重组,是指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已有的业务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的过程。通常业务整合往往伴随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股权重组、人员重组和管理重组等相关过程。业务整合的分类: ①内部整合。是指企业(或资产所有者)将其内部产业和业务根据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的重新调整和配置; ②外部整合。是指企业对企业的业务、或对产业上下游的关联业务、优势资源之间进行的调整合并过程,以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加强对产业控制力的目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积极鼓励采取横向并购的方式。银监会《加强监管,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的公告中指出:“当前及今后几年城商行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重组改造和联合。银监会鼓励城商行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进而突破单个城市的限制,实现跨区域发展。”其跨区域整合的思路,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价为中国城商行市场化重组的“决定性突破”。
徽商银行就是城商行联合重组横向并购的典型案例。2005年11月30日,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的董事长(理事长)共同签署了徽商银行合并合同书,采取了一级法人的组织形式和吸收合并的重组方式。其实,自1996年起,外资金融机构就已经开始直接参股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在国内114家城市商业银行中,上海、南京、西安、济南和北京市商业银行早已相继引进国外资本。其中,上海银行成为中国入世后首家吸收外资银行参股,并由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多家海外金融机构参股投资的国内商业银行。
此外,1996年广发银行收购中银信托,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合并中国投资银行、光大银行收购被国家开发银行转让的中国投资银行部分债权债务和29家分(支)行下属的137个同城营业网点,都是城市商业银行并购的案例。
四、商业银行并购的必要性
1、商业银行并购对银行的潜在收益
第一、银行并购有助于解决银行业的规模不经济。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集中程度作为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集中度越高,大企业的市场支配力越强,其利润率越可能高于平均利润率。但考察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会发现,集中率相当高的国有商业银行,其利润率却很低。根据《银行家》披露的资料,2000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资产规模都不小 ,但其资产收益率仅分别为0.13%、0.01%、0.22%、0.34%,不仅与世界排名第一的Demirbank的103.73%相差悬殊,就是在国内银行利润率排名也仅列第12、第11、第13和第8名。这说明中国银行业在集中度和利润率之间不存在结构主义的因果关系。如实行并购,有助于解决银行业的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第二、并购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开展综合性经营。就现状而言,我国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从数量上看已完全足够了。今后银行要经营证券业务或保险业务,没有必要另建属于自己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通过并购现有的证券、保险机构,就能实现综合经营,这样做既快捷,又节约成本。
第三、并购可以避免或减少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目前,各家银行在开展业务时,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当一家银行创新了一种业务或推出一种新产品,别的银行如果不模仿,担心客户会流失;模仿了,也不一定会增加客户。最终,出于“聊胜于无”的考虑,都相互模仿抄袭,其结果造成各家银行业务雷同、毫无特色,更谈不上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如实行并购,则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2、银行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银行并购是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原因在于通过并购,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并购有利于改善银行的布局和盈利状况,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效率。
第一,从增强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可以变分力为合力,增强它们与国有银行的竞争实力。
第二,从建立良性金融体系来看,通过对那些已经或者即将出现支付风险、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来寻求银行退出市场的方式,可为建立良性金融体系打好基础。
第三,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看,并购对国有银行整体效率的提升有着特殊意义。国有银行现行的组织机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按行政区划自上而下设置,空间分布均匀,分支网点众多,组织成本高昂,且极易受地方政府左右。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是非均衡的,不均衡的经济发展与均衡的银行组织机构无法匹配,相当多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银行机构人浮于事、效益低下。通过并购,将那些业务量小、长期亏损、没有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予以撤消,使金融供给总量在区域层次上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总量相适应,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横向流通和有效配置。
五、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战略选择
关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并购。国内中小银行在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银行体系、引进竞争机制、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充分发挥了经营管理体制灵活、传导机制灵敏、股权结构清晰、市场定位明确、地域优势明显等特点,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有效地化解了历史形成的金融风险,支持了地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为银行业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但是,城市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规模小、业务创新能力弱、抵御市场冲击能力较差、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等弱点。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并购是其中一剂良药。通过并购不仅可以摆脱各地地方政府的约束,有利于完善银行的法人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人事薪酬委员会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并购、组建全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可以打破城市商业银行的地域限制,扩大存款资源,优化负债结构,增加客户群体数量,这对于壮大银行实力、实现规模效益及资源优化配置都是最理想的选择。
关于新兴股份制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并购。对于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存在的困难主要是规模小、抗拒风险能力弱,并且在市场准入较为严格的现实下,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来扩大规模的方式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现阶段新兴股份制银行的网点建设都十分有限,其经营范围往往局限于银行的发源地及临近的地域,这对分散经营风险十分不利。有数据显示,即便是发展较好的股份制银行,如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其网点也主要集中在发源地。以招商银行为例,300 余家网点有半数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股权或其他方式加快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并购,实行跨地区的资产重组,以壮大自身实力,实现规模经济。对那些资金实力较小,但地区优势明显的城市商业银行更是首选。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间的并购已经成为银行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商业银行并购效率,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应对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要实施银行并购的战略选择,首先,要提高对并购重要性的认识。须知只有建立高效的银行体系才能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健全安全稳健的银行经营机制才能促进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其次,在定性分析方面要注意并购的长远价值。通过对商业银行现行并购动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银行并购动因普遍偏向于效率理论,即注重并购所获得的经营协同与财务协同。然而效率理论中所述效率的改善大多指的是短期效率提升,没有言及并购对银行自身价值的提升,这种短视的目光必须纠正。再其次,要正确评估并购的可行性。银行并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一次并购之前都必须做出一个科学而标准化的可行性分析。不同性质的银行并购可行性分析中所需考量的因素是不同的,国有商业银行并购应该注重业务的创新以及区域因素,而城商行的并购则应更加注重协同作用的体现以及区域联盟所带来的隐形价值。依据银行的并购目的来选择不同的考量,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银行并购的作用除了能够救助问题银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发展以外,还可以实现协同效应、提升银行价值;实现综合化经营、扩展业务范围、分散银行经营风险;按低于重置成本的价格购置资产、实现低成本资产扩张;使银行进行有效避税。所以商业银行间的并购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实力和建立稳健金融体系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