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篇1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69-02

人力资源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本文中设定某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其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效率的综合体现。人力资源与区域发展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的状况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效率,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状况

1.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状况

(1)人力资源存量及增长状况。2010年黑吉辽三省的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比重的8.12%,2000年―2010年,黑吉辽三省中,黑龙江省的年均增长率最高,但仅达到了0.38%,吉林省则低至了0.07%,这说明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存量较大,但增长速度不快。

(2) 就业规模。2005年-2009年,东北三省的就业人数呈总体增加趋势,但三省的就业人数差距明显,其中黑龙江省的年均增长率排名全国最后一名,年均增长率相对于辽宁省低1.82%,这说明东北三省的就业人数呈总体增加趋势,但三省的就业人数差距明显。

(3)人口迁移状况。举例来说,松原作为东北地区的教育强市,每年从松原输出的本科生大约4 500多名,但是每年返回本市工作的本科生却是少之又少。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本流失状况严重。

2.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1)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健康及保健状况。首先,从平均预期寿命指标来看。到2011年底东北三省的平均预期寿命(72.94岁)高于全国同期水平(71.4岁),这说明东北三省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较好。其次,从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来看。2010年东北地区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还要高出130.13元,这反映了东北地区人力资源身体素质有较高的医疗保障。再次,从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来看。2010年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 118.3万人,比2006年增多了727.3万人,增长幅度较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4.7%。最后,从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来看。2010年全国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3.27张,黑吉辽三省依次为:3.71张、3.91张、4.42张,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其一,从就业人员受高等教育的情况来看。据2011年统计年鉴统计,黑吉辽三省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分别是8.64%、8.19%、9.88%,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但与江苏、浙江的7.62%和6.48%相比略显优势。其二,从教育支出来看。2010年黑吉辽三省的教育支出占各地总支出比重最高的是吉林省为14.0%,但仍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6.0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遇到资金的瓶颈问题。其三,从文盲率来看。2010年黑吉辽三省的文盲率依次为:2.06%、1.92%、1.93%,同期全国的文盲率为4.08%,这说明东北地区的教育辐射范围较广。其四,从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来看。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统计,黑吉辽三省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情况依次为:11 965人、9 890人、9 067人,虽与同期全国(8 930人)水平相比略显优势,但与北京(31 499人)、上海 (21 952人)等发达地区仍有一定的差距。其五,从职业教育规模来看。截止2010年底黑吉辽三省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依次是18万人次、16.7万人次和18.5万人次。东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

(3)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技能素质。其一,从劳动生产率来看。2005-2009年,东北三省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幅度较慢,尤其是黑龙江和辽宁两个省份增长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其年均增长率排名分别为第23名和第21名。其二,从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数来看。2010年黑吉辽三省占全国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数比例分别是2.37%、1.42%、3.24%,说明了东北地区的研发能力受其人力资源技能素质的制约。其三,从创新能力指标来看,依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数据显示,2011年黑吉辽三省创新能力排名依次是第20、第16和第8位,这说明东北三省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0年黑吉辽三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三大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为45.2%,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4.东北地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状况

(1)城镇登记失业率。据统计,2008年黑龙江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低于全国平均0.2、0.3个百分点。

(2) 人均GDP。2009年黑吉辽三省的人均GDP全国排名依次是:15、11、9。这说明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处于全国中偏上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二)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成因分析

1. 国家区域政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重工业基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本地区原有的体力劳动能力逐渐贬值,而适应时展的脑力劳动能力又相对匮乏,使得东北地区人力资源陷入困境。

2. 经济发展滞后

经济发展滞后,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减少,进而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后续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滞后,意味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待遇水平低下,不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

3. 薪酬福利水平相对较低

东北地区的薪酬水平较低,直接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发展,加之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晋升渠道不畅,人力资源的满足感下降,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导致人才流失。总之,东北地区的薪酬福利待遇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

4.人才管理制度僵化

尖端人才往往是放弃发达地区优厚的生活条件而来到欠发达地区创业,他们大多都会顾虑到失败的风险:比如政策不稳定,待遇不连续,技术投资不足,配套资源不足,现实与预期有差异,生活不方便,家属工作和子女上学条件不好,进得容易出得难等等。这些顾虑都会增大人才流入东北地区的风险。

5.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的流动缺乏合理的引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的待遇偏低、晋升机制不合理等使得人力资源对于东北地区望而却步。

二、改善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建议

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计划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彻底改掉以往的“形象工程”,使得人力资源开发不只停留在政策宣传上,更要落到实处。同时,增加区域内部各省之间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及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价值。

(二)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程度

要确定教育投资优先增长的方针,增加对于教育设施的投资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在培训方面,东北地区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和个人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再培训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对再培训的投入。

(三)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东北地区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创立一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交通,强化社会治安,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为吸引和聚集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高素质人才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从而促进新一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

东北地区要明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力资源作为一项战略来抓,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新型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即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积极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相挂钩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以促进东北地区人力资源达到人岗匹配。

(五) 建立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

东北三省可以联合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运用其规范化和信息化的优势,有效聚合人力资源。同时,东北地区应与沿海城市的人才市场相对接,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切实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

(六)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关于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也随之而来。东北地区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经济,从而促进其人力资源的发展。同时,东北地区也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把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和东北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努力创新,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2011.04.28/2012.06.10.

[2] 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35-36.

[3] 李 宁, 樊 杰.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8):3.

篇2

护理人员承担着临床护理工作,其人员素质决定着提供护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为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掌握护理人员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工作情况,为建立结构合理的护理队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1年雷山县人民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贵州省雷山县人民医院2011年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

1.2 分析方法

对护理人员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力资源状况

2011年雷山县人民医院有护理人员82名,均为女性,其中在编护理人员55人,聘用27人,平均年龄为33.82岁,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18岁;其中18~20岁占3.66%(3/82),21~30岁占42.68%(35/82),31~40岁占23.17%(19/82),41~50岁占26.83%(22/82),51岁以上占3.66%(3/82)。

2.2 学历层次

82名护理人员中,初始文凭本科13人,占15.85%(13/82);专科18人,占21.95%(18/82);中专30人,占36.59%(30/82);中专以下21人,占25.61%(21/82)。目前文凭本科16人,占19.51%(16/82);专科47人,占57.32%(47/82);中专18人,占21.95%(18/82);中专以下1人,占1.22%(1/82)。

2.3 职称情况

篇3

    人力资源外包就是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早期的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仅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工资发放及档案保管等行政事务性具体工作,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难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在强化咨询角色的同时,其主要任务是处理诸如人员管理、行为评定及劳资关系协调等内部管理职责。当人力资源体系整合进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上升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这不仅要求剥离常规的事务性工作,而且需要将更专业化、更高质量服务引进企业的内部管理。总的来看,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断发展,将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业务。推行人力资源外包其实是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整个组织机构运作施加外力管理,从而在人事管理、企业技术资源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等各方面大大提高运作效率,并实现降低成本与其主要的经营任务。 

    人力资源外包的特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是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通过形成战略型外包关系,它们可以共同工作而不仅仅是履行和维持人力资源职能。如果它们将企业其他职能整合起来外包和发展战略联盟,便可以将外包作为一种有力的竞争手段。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企业实行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战略环节重新定位的过程,构造一种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新的营利模式,使企业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应对市场上的竞争力量。另外,人力资源外包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企业实行人力资源外包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彼此的关系。服务提供者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而不是根据临时需求或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服务,是以契约来管理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活动过程,即使发展联盟,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明确各联盟参加者之间权责利相互关系的。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主要形式 

    人力资源外包的形式,其由企业的生产活动的特征和性质所决定,不同的人力资源外包形式所产生的手艺和带来的风险以及所产生的成本都是不一样的。其具体形式包括: 

    1.研发活动外包。研发外包在技术类行业的相关企业当中运用比较多。研发外包是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己研究开发能力的不足。如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和相关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将重大技术项目“外包”给他们。 

    2.招聘和录用活动外包。人才作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能否及时、快捷、廉价的吸纳优秀的人才,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快速成长的企业一直面对优秀人才短缺的局面,包括缺乏富有经验的招聘人员。而招聘和录用是一些困难而费时的职能,诸如起草和招聘广告、接收和筛选求职简历、初次面试、向管理人员推荐最终入围的求职者、审查证明材料等等,都需要有经验的职员花很长时间去完成。如果将这些任务外包给在人才招聘方面确有经验的服务商,则会使企业节省大笔的金钱。 

    3.职能培训外包。职能培训的外包,在国内大多数企业,已经发展的很多,其中,外包培训包括聘用外部专家来讲授课程,参加研讨会等。现在的外包培训是将培训的核心职能外包出去,包括制定培训计划、设计课程内容、办理报到注册、确定时间表、提供后勤支持、进行设施管理、选择讲师、进行课程评价等。

    4.智力资源外包。即雇佣外界的人力主要是智力资源,解决本部门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一般要为用户提出一个咨询、诊断、顾问、分析、决策方案,实施管理业务、组织的重组、技术改造,实现改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智力资源外包内容主要有:互联网咨询、信息管理、ERP系统实施应用、管理咨询等。 

    5.信息技术外包。随着计算机软件的飞速发展,不断开发出的信息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网络,有效进行企业业务活动的追踪,进行电子交易,生成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所必需的报表,并且进行其他相关的增值服务。因此,很多企业已经普遍将信息系统业务,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基础上外包给软件供货商,由其管理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服务,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三、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风险分析 

    从本质上说,人力资源外包既定目标之所以难以实现,源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中潜在的多重风险。具体来看,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风险。国外学者的研究标明,人力资源外包失败主要原因是外包商在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时,缺少关键的专业技能和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从理论层面来分析,上述状况的形成在于企业合理选择外包商是非常困难的。在人力资源外包中,企业和外包商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企业无法完全了解外包商背景、技能水平等真实信息。这就极易导致外包商出现机会主义行为。  2.资产专用性形成的风险。由于每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所以需要外包商为企业提供专门化、定制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按照交易费用理论,这样就会形成资 产 专用性,即对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投资仅仅是基于外包商和单个企业之间交易关系的需要。例如:外包商设计开发一套专用的软件来管理一个企业的工资福利系统。当资产专用性比较高时,企业和外包商会形成双边垄断的关系,企业和外包商之间彼此高度依赖,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在这种依赖关系中,企业面临着较高风险:外包商提供服务失败或外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等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 

    3.信息泄露存在的风险。当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向外包商提供企业内部的信息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外包时,外包商需要了解企业的目标、发展战略、运营状况、组织结构、人员状况等;而将薪酬管理外包时,外包商会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薪酬水平、薪酬结构、所有权信息等。由于外包商和企业间仅是契约关系,所以企业的这些商业秘密可能由于外包商有意或无意透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而导致竞争对手模仿或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职能越多,与外包商的合作关系越紧密,企业机密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就越大。 

    4.变革引发的冲突风险。外包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这种变革使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向外包商转移,而外包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介入可能伴生文化冲突的风险,即因为双方价值观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不同,使外包商所提供的管理在企业推行时产生摩擦。这一方面可能使外包活动受阻,另一方面也可能会破坏企业原有文化。此外,和其他变革(如组织流程再造或裁员)一样,人力资源外包会给企业员工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受外包的影响最大,外包会大大增加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压力,使其抵制外包或离开企业。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人力资源直线经理也会因外包而受到影响。 

    四、结语 

    尽管人力资源外包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很多好处,弥补其“先天性不足”,但同时它也带来了风险。如果中小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时,能够对企业内部和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两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那么外包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而风险却可以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篇4

采用由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统一设计的全国妇幼卫生服务资源调查表,对2010年上海市杨浦区妇幼保健所和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实施调查,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

2结果

2.1杨浦区妇幼保健基本情况

杨浦区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面积60.61 km2,有12个街道(镇)共306个居委,常住人口131万。区内有1家区级妇幼保健所,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为隶属于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独立机构,提供所在地区居民的妇幼保健服务。另有3家有产科的三级综合性医院、1家妇产科三级专科医院和4家有妇科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提供妇幼医疗保健服务。2010年区婴儿死亡率3.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89‰,孕产妇死亡15.05/10万。

2.2全区妇幼保健人员数量及工作量

区妇幼保健所和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为区域内5万名7岁以下儿童、33万名15~49岁育龄妇女和12.9万名60岁以上老年妇女提供妇幼保健服务。其中,纳入社区系统保健管理的孕产妇5 906人,平均每社区服务534人;活产数6 644人,平均每社区服务604人;纳入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的为2.7万人,平均每社区服务2 418人。

区级妇幼保健所在岗职工40名,其中医护人员36名。2010年度开展妇女保健门诊2 780人次、婚前医学检查8 818人次、妇女病筛查15 067人次、孕前指导4 603人次;开展儿童保健门诊1 427人次、儿童保健各类服务16 854人次;对基层业务指导耗时328 d/人。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计有医护人员979名,平均每家89名;其中承担妇幼保健服务的医护人员71名,平均每家6.5名,占医护人员总数的7.3%。2010年社区妇幼服务人员每人每年开展妇女保健服务210.6 d;开展儿童保健服务358.7 d;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服务75.9 d。

2.3区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人员年龄、学历、职称分布

2.3.1妇幼保健医生情况

区妇幼保健所现有在岗妇幼保健医护人员26名,其中女24名,男2名;均为正式职工,平均工作年限22.5年;平均年龄45.9岁,其中50岁以上占34.6%;本科占38.5%,中专占57.7%;初级职称占50.0%,中级占42.3%,高级占7.7%;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占65.4%,护理学占30.8%、公共卫生占7.8%。

2.3.2儿童保健医生情况

区妇幼保健所现有在岗儿童保健医护人员13名,均为女性,平均工作年限22.2年,均为正式职工。平均年龄44.9岁,其中50岁以上的占38.5%;本科及以上占61.5%,大专占38.5%;初级职称占38.5%,中级占53.8%,副高职称占7.7%,均具有临床医学专业背景。

2.3.3妇幼健康教育人员情况

区妇幼保健所现有在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人员2名,均为兼职,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1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

2.3.4妇幼服务其他人员情况

区妇幼保健所现有在岗妇幼信息统计人员9名,妇幼科研教育人员10名,妇幼管理人员7名,妇幼业务指导人员15名,均为兼职。

2.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人员年龄、学历、职称分布

2.4.1妇女保健医生情况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在岗妇女保健医生22名,均为女性,平均每家2名。其中,15名为正式职工、5名返聘,2名为合同制;20名专职,2名兼职。50岁以上占50.0%;本科占31.8%,大专占40.9%,中专占27.3%;初级职称占59.1%,中级占36.4%,无高级职称;临床医学专业的占81.9%,全科医学专业的占9.1%,护理学专业的占9.1%。

2.4.2儿童保健医生情况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在岗儿童保健医生35名,34名女性,1名男性,平均每家3.2名。其中,29名为正式职工、2名返聘,4名为合同制;32名专职,3名兼职。50岁以上占48.6%;本科及以上占11.5%,大专占60.0%,中专占28.6%;初级职称占60.0%,中级占37.1%,副高职称占2.9%;临床医学专业的占34.3%,全科医学专业的占2.9%,公共卫生专业的占40.0%,护理学专业的占22.9%。

2.4.3妇幼健康教育人员情况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在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人员32名,平均每家单位2.9名;专职19.5名,兼职12.5名;平均年龄46岁;大专及以上占81.9%;初级职称占56.2%,中级占43.8%;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

转贴于

占56.3%,全科医学的占6.3%,公共卫生占37.4%。

2.4.4妇幼服务其他人员情况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在岗妇幼信息统计人员21名,其中兼职11名,平均每家单位1.9名;妇幼科研教育管理人员11名,其中兼职3名,平均每家单位1名;妇幼管理人员14名,其中兼职8名,平均每家单位1.3名;妇幼业务指导人员20名,其中兼职9名,平均每家单位1.8名。

3讨论

妇幼卫生事业肩负着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使命[3]。根据2010年上海市卫生统计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为5.97‰,孕产妇死亡率为9.61/10万。杨浦区与上海市比较,婴儿死亡率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总体服务水平尚可。但从人力资源配置角度看,存在以下问题。

3.1妇幼保健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目前区级妇幼保健所职工总数为40名,其中医护人员36名,参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中县级妇幼保健机构41~70人的编制标准[2],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其医护人员承担的工作量相对较为繁重,特别是指导基层业务耗时已超过了252 d/人的标准工作时间,目前已出现经常性加班的情况,就社区而言更加突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在岗妇女保健医生2名,儿童保健医生3.2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人员2.9名,其中还有一定比例的兼职;医护人员每人每年承担的妇幼服务天数均接近或超过了标准每人每年的工作时间,儿童保健服务尤其突出。

3.2妇幼保健人力结构不合理

篇5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29

本调查旨在了解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为政府下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力资源调控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市、县两级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包括在编和聘任人员两种,不包括综合医疗机构中的临床工作人员。

2.研究方法 对2010年百色市各县(区)上报的年报表的数据进行核实、汇总和分析。内容为全市市、县两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各级人员的数量、性别比、年龄构成、学历、职称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获得等情况。

3.数据分析方法 对收集的材料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人员数量 百色市结核病防治人员全部隶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有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91人,其中:市级10人,县级81人。人员配置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的有3个县,占25.00%(3/12)。

2.性别和年龄

(1)性别: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男性58人,占63.74%(58/91);女性33人,占36.26%(33/91);男女性别比为1∶0.57。

(2)年龄: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平均年龄为38.7岁,其中市级平均39岁,县级平均36.7岁。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平均。详见表1。

3.人员资历 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正式在编人员39人(42.86%),聘任52人(57.1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1人,占78.02%(71/91)。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35人,占38.46%(35/91)。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30人,占37.04%(30/81);县级无职称的有17人,占20.99%(17/81)。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尚未获得执业资格的有24人,占29.63%(24/81)。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学历、职称以及执业情况分别见表2、3、4。

4.结防人员流失情况 2005~2010年,全市在6年时间中,原从事结防工作的人员中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职称人员流失,每年的人才流失都在10名以上。从2005年到2010年,每年应聘从事结防工作的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各20名左右,但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每年本科生流失率为65%~69%,专科生为32%~42%。在一些关键的岗位,如信息、报表管理等,人员变动相当大。流失最多的年龄大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他们基本上渡过了毕业后的过渡期或就业前的准备期,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梯队。

讨论

1.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改善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等起到积极作用。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结核病、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列为国务院直管的疾病,从而使各地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市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人力资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①人员配置数量偏少,市、县两级结防人员的总数比全市的乡镇数(132个)还少,不足每个乡一个的配置;按总人口数的配置比例,全市的结防专业人员配置仅达到0.02/千人。②整体素质偏低,聘任人员比正式在编人员还多、高级职称与本科学历等人数偏少、无职称和无执业资格的尚有部分比例,如此的人力资源条件再加上长期以来得不到十分重视的基础条件建设,使整个结核病防治工作战线的战斗力不强。③高职称与高学历人员在结核病防治战线上流失严重。

2.原因分析

(1)体制因素:用人机制不活是当前全市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上的最大难题,虽然卫生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多年,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仍然在编制部门管理编制,人事部门管职称、调配,卫生部门管使用的框架内进行,人员难进、难出、难留的问题仍然存在。

(2)机构因素: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于受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改革的影响,造成机构内部编制、人员的严重不足,而当前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是建立在“黄牌警告”、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在“攻坚年”等机制基础之上,而结核病防治工作重项目、轻行政管理的现象仍然未改变,导致许多基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结防人员的配置上打了一定的折扣,许多优秀的专业人员流向了热门专业岗位。另外,机构的经济趋差和对聘任人员的制度趋差,也是一部分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

3.进一步推动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发展的思考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洛克菲勒基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进行评估,发现有5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制约了DOTS策略的推广,其中“各个层面上缺乏合格的员工”列于第一位[1],揭示了人力资源发展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成功与否的战略意义。因此作者认为,要解决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人力资源问题要从源头抓起:

一是建立与完善人事法规制度,为结核病防治机构提供法制保障,努力从体制上实现三个转变:即对人员的控制从以编制控制为主转向以工资总额控制为主,努力做到因事设岗、按岗按需用人,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积极调整工作能力强、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人才,充实到结核病防治第一线,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关于人员的要求,必须成立独立的结核病防治科室,诊断治疗、业务督导专业技术人员、统计和药品管理人员不能少于5人[2],痰检和放射诊断人员另外配备,人口较多的县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更多人员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是要注重实验室能力和诊断服务能力的建设,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工作经费由定额补助为主转向定向补助为主,促使结核病防治机构更多地通过业务工作来获取收益;在人事管理权限上由多头管理向分级负责转变,给予卫生行政部门一定的用人权,特别要杜绝那种“有编有人但不能入编”[3]的现象,提高用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三是实行有差异的人事管理方式,针对边远山区的特点,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工作报酬待遇,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聘任的人员的劳务费发放管理等领域,要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自,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同时,不断创造有利于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对结防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要给予特殊关照,提高结防岗位的吸引性。

参考文献

[1]徐 缓.国际结防人力资源发展政策[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53-355.

篇6

一是管理人员情况:本年度末有管理人员96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8人,大学本科291人,大学专科409人,中专123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27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187人,36岁至40岁148人,41至45岁177人,46至50岁220人,51岁及以上有236人.

二是技术人员情况:本年度末有专业技术人员1172人,学历为研究生的13人,大学本科342人,大学专科505人,中专164人,高中及以下148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385人,36岁至40岁的180人,41岁至45岁的206人,46岁至50岁的202人,51岁及以上的199人;专业技术职务为高级204人,中级职务技术职务的344人,初级职务的382人。

第二,我局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局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有所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同比持平,主要原因为调出高级管理人及技术人员增多。2012年调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50人。2012年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3%,比2011年的69%有所增长,截至2012年底,我局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13人。

第三,人才资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职称结构比有所变化。2012年工程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6%,2011年为43%,有明显提高,

二是学历结构变动不大。2011年研究生及本科、大专专业技人才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29%、43%,2012年研究生及本科、大专专业技人才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0.9%、23%、46%。

三是专业技术人员行业结构有所改善。2012年末工程技术、经济会计、政工人员及其他人员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6%、24%、1%。2011年末工程技术、经济会计、政工人员及其他人员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3%、18%、4%。综合比较工程技术人员、经济会计人员同比有所提高,政工人员比去年有所减少。

二、目前我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阻碍我局科技兴局。我局为解决煤与瓦斯突出、井下水患、薄煤层开采等众多技术难题,近几年利用外出培训及科研攻关、邀请专家、院士来局讲授等方式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但在质量和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第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我们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我局井下自然环境恶劣,薪酬水平一直处于同行业劣势,公司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留住人才的措施,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纷纷外流。2012年我局有50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调出公司外,且流失人员中大多数人才为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留住的管理技术人员也因为企业缺乏竞争力,以致人才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用效率不高。

第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虽有所改善,但年龄结构尚需优化。2012年末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人才,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比率为33%,比重偏小。高级人才中很多已接近退休年龄,有青黄不接的危险。

三、创新人才思路,落实措施,增强企业吸引力

第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关注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奉献全心。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的作用,积极宣传我局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使“人才强企”战略深入人心。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等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篇7

1.2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1)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的多少矿山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合同管理、档案、考勤、上岗下岗等事务上,没有管理体系,即便有一些管理体系,也多是考核体系,根本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体系。其人力资源管理只注重内部员工考核等事项,不能充分的开发、培养人才。(2)人才结构单一,培训体系落后。由于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不足以及培训体系的落后,致使职工培训工作薄弱,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偏低。(3)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管理混乱。由于矿山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缺乏竞争和活力,矿山企业缺乏程序化的绩效评估考核制度,不能公平、公正的招聘、选拔中层领导,甚至出现权力“寻租”的行为,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

1.3人力资源作业者素质较低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而目前我国许多国有矿山企业都是按传统人事管理的观念来安排人事管理者。矿山企业多认为人事管理不需专业人员,导致部分人事管理者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其职能的要求。这类管理人员只能够处理例行日常事务,根据经验进行管理,不进行研究、分析,使人力资源管理不能起到支持、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1.4资本性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矿山企业的选址往往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由于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偏僻地区,自然条件艰苦,通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也比较差,更没有城市依托,因此矿山企业较难引进优秀人才,尽管矿山企业人员基数大,但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同时由于矿山工作十分艰苦,而且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导致矿山企业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2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2.1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资源的观念

根据管理学中的人本原理,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人本原理,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尽可能地推动和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形势下,管理创新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管理的人格化、人性化。人本化管理,充分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同时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利益,使管理者和职员目标趋同。通过培训等方式转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传统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人才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认真研究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的长远规划,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为矿山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2.2建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是矿山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矿山企业必须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人力资源,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机制,建设并完善矿山企业的绩效评估体系,改进矿山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核心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储备等管理机制,做到有根据、有标准、有目的的管理使用核心人才。

2.3重视资本性人才的培训开发和职业规划

国有矿山企业要留住资本性人才,必须从人才的角度为其做好职业规划,而不能把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限制在本企业内部。企业应该为核心人才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提高核心人才的专业技能,使他们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同时,矿山企业要充分了解核心人才的个人需求和个人发展意愿,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把全方位的关心人才落在实处,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使优秀的人才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获得公平的职位升迁或成就新事业的机会,让核心人才能够看到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使之与企业形成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

2.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为了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矿山企业需要有薪酬激励,更需要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上来影响和感召企业员工,并最终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行动。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功能,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文化所蕴涵的管理哲学和核心价值观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具有吸引力。

篇8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智慧的载体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集中在繁琐的事务管理层面,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也无法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更因为管理技术的落后而不能为员工提供便捷的服务。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进行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就必须准确了解和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诸多现象的实际状况。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能够及时有效的搜集、整理人力资源统计数据(数量、种类、结构等),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分析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以及预测人力资源供求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对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统计含义和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源统计的含义

人力资源统计是描述、衡量、跟踪、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并对人力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定量管理工具(范秀荣、贺本岚,2009)[1]。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人力资源数量关系、数量特征和运动规律(郭秀云,2001)[2]。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投资统计、人力资源产出统计、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统计和人力资源供求统计等(李秀娥,2002)[3]。

(二)人力资源统计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最先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并于20世纪50年代由舒伯茨等学者继承并发展。该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人们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而提高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理论为人力资源统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人力资本及其作用的客观存在,为统计的发展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根据人力资本的特征,人力资源统计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包含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二是人力资本的利用,反应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以及人力资源实际利用效率的大小。三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收益包括科学技术进步、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全面发展等;微观收益包括家庭和个人货币收入增加、福利状况提高和一些非货币性收益等。

三、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

(一)人力资本现状统计

人力资源现状统计包括人力资源总量、种类、结构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为人力资源个体信息和人力资源整体信息两个部分。人力资源个体信息是反映个人情况的原始资料,包括:人力资源的自然状况、受教育状况、工作经历、工作态度、培训状况和工资收入情况等。人力资源整体信息是将个体信息汇总得到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其中,反映人力资源丰富程度及利用情况的指标有人口总数、人力资源总数、经济活动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源密度、人力资源经济密度、人力资源率、劳动参与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等;反映人力资源种类及其构成的指标包括人力资源数、经济活动人口及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等。

(二)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统计

1、人力资源投入统计。人力资本的投入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特性,所以只有人力资源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企业应充分分析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把握人力资源投资的方向和力度。因此,人力资源统计不仅应统计人力资本的存量,还应该反映人力资源投资状况,即人力资本的流量。人力资源投资统计也是人力资源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人力资源产出统计。人力资源产出统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算人力资源贡献值,即从已实现的角度反映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一般采用一定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测算;二是计算人力资源价值,即能够操纵非人力资源的个人或群体,为其经济组织创造未来经济效益的能力,一般将这种可能创造的未来经济效益折算为当前值。

3、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统计。效益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分析可以将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折现后进行比较。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统计既可以计算总体投资效益,又可以就某一方面的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如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医疗保健投资效益等。目前,比较成熟的教育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包括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法和丹尼森的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及劳动简化法等。第一种方法常用于人力资源投资的个人收益率评估,后两种则用于宏观教育投资分析。

(三)人力资源供求统计

1、人力资源实际供求状况统计。人力资源实际供求状况统计包括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需求量以及供求差量和显性失业率。而对隐性失业情况的计算,一般采用一定方法测算劳动力实际需求量,并进一步计算供求差量和隐性失业率。

2、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统计。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它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为基础。预测的内容包括: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需求量、供求差量、失业率及其分行业资料等。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不仅要预测总体供求关系,又要预测各行业或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应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尽可能准确把握供求关系的发展态势。人力资源预测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四、人力资源统计指标构建

(一)人力资源数量指标

人力资源数量指标是反映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力资源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总量指标,指标可设置为:一是一定时期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载体,即组织员工人数。包括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员工平均人数、员工年龄结构及员工平均年龄五项指标。二是人力资源投资总额,即组织在开发、利用及保护人力资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付,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及其他费用指标。

(二)人力资源质量指标

1、文化素质指标。一是员工文化结构:组织全部员工按文化程度分类汇总,用以分析人力资源文化教育状况是否与组织总体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为组织确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提供参考。二是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即一定时期组织全部员工受教育年限之和与职工平均人数之比,反映组织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素质。

2、技能素质指标。一是职称结构指标:将组织技术员工分组为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用以反映技术员工的技能水平结构。二是技术平均等级:计算员工的平均技术等级,用以反映组织整体技能水平。三是精神素质指标:员工满意度用以反映员工对组织的工作制度、工作岗位、激励措施、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员工参与度用以反映员工的积极性、创新性。

(三)人力资源开发指标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采用有效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劳动者的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包括招聘人才、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等。人力资源开发指标可设置为本期新招聘人数、本期参加培训人数和本期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三项指标来反映。

(四)人力资源利用指标

1、人力资源配置反映人事安排状况,指标可以用岗位结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及其他人员占总人数的比重)和岗位员工文化结构(各文化水平层次的员工占总人数的比重)来表示。

2、人力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通过人力资源与有关成果的对比来反映。可设置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组织的增加值/全部员工平均人数

(1)

人均利税率=利税总额/全部员工平均人数(2)

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率=(V+M)/人力资源投资总额

(3)

(五)组织结构状态指标

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直接影响组织的经济效益,而组织结构具有复杂性、规范性、集权型与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可对组装机结构状态设置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管理制度完备性、管理标准完备率、集权程度等指标。

(六)人员结构评价指标

1、管理人员占有率=管理人员数/企业总人数*100%。

2、专业人员占有率=专业人员数/企业总人数*100%。

(七)组织功能的评价指标

通过对创新性、效率性和适应性这三个指标的数据研究及分析对组织的功能进行有效评价。

(八)机构管理状况评价指标

1、指令失效率,即反映机构管理和领导的有效性的指标。

指令失效率=管理指令失效数/管理指令总数*100%

2、信息沟通失真率:该指标反映组织信息沟通状况的敏感性。

信息沟通失真率=信息沟通失真量/信息总量*100%

3、部门冲突频度和冲突强度:反映组织运行秩序的敏感性指标。可把它分为四个等级(高、较高、较低、低)。

4、预算突破率:反映机构管理效率性的辅助指标。

预算突破率=预算突破额/预算总额*100%

(九)人事管理状态评价指标

1、人动率=岗位人员变动数/岗位总数*100%。它是反映组织人事调整、人员流动的重要指标。

2、员工违纪率=员工违纪人数/员工总人数*100%。它是反映管理关系协调性的辅助指标。

3、员工投诉率=员工投诉人数/员工总人数*100%。它是反映管理关系协调性的辅助指标。

4、缺勤率=员工缺勤人数/员工应出勤人数*100%。它是反映人事管理有效性的辅助指标。

(十)组织激励状态评价指标

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归属感和人际冲突频度和强度,这五个指标数据均可通过以等级量化的形式对员工实施调查取得。

参考文献:

[1] 范秀荣、贺本岚.对人力资源统计学研究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04).

[2] 郭秀云.人力资源统计理论体系的构建[J].中国统计,2001,(02).

篇9

一、现代人力资源统计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是人通过教育等方式而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人们重视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本单位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取得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理论为人力资源统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统计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工具,人力资本及其作用的客观存在,为统计的发展趋向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人力资源统计正是适应社会对人力资源经济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的利用指标。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质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其实际利用效率的大小。我们可通过设立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和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指标,比较其类型、特点,从而构建出人力资本的利用指标。

二、现代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

首先人力资源现状统计。通过多年的工作总结,我认为人力资源现状统计的内容主要反映人力资源总量、种类、结构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由人力资源个体信息和人力资源整体信息两部分组成。人力资源个体信息是反映个人情况的原始资料,包括:自然状况、受教育状况、工作经历,工作态度、培训状况、工资收入情况等。人力资源整体信息是将个体信息汇总得到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其中反映人力资源丰富程度及利用情况的指标有人口总数、人力资源总数、经济活动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源密度、人力资源经济密度、人力资源率、劳动参与率、人力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反映人力资源种类及其构成可以按城乡、性别、年龄、行业、文化程度、职称等标志分别统计人口数、人力资源数、经济活动人口及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同时还可以就每组计算相应指标反映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另外,可以通过计算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高低。这对安排就业,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程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统计①人力资源投入统计。人力资本的投入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特性,所以只有人力资源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从人力资源统计角度看,不仅应该统计人力资本的积累状况,即人力资本的存量,同时还应该反映人力资源投资状况,即人力资本的流量。投资是积累的基础,无论是微观统计还是宏观统计都应该分析预测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把握人力资源投资的方向和力度。因此,人力资源投资统计是人力资源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投资主体看,人力资源投资的主体有国家(政府)、组织和劳动者个人。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统计,不仅要统计人力资源投资总额,还应按投资主体和投资内容分类统计投资额并分析其构成。与人力资源投资密切联系的是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为了形成人力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可以按人力资源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投资的实际支出计算。②人力资源产出统计。我对人力资源产出统计的内容的总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算人力资源贡献值,二是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所谓人力资源贡献值,是从已实现的角度反映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可以采用一定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测算。所谓人力资源价值,是指能够操纵非人力资源的个人或群体,为其经济组织创造未来经济效益的能力。一般将这种可能创造的未来经济效益折算为当前值。目前来看,在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中,有两观点:一种被称为“个人价值说”,另一种被称为“群体价值说”。不论是个人价值还是群体价值,其计量方法都有货币法和非货币法两种,由于货币计量的规范性和其特有的综合性能,货币法比较常用。由于人力资源为其经济组织可以创造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说,人力资源产出价值的计算是人力资源统计的一个难点问题。第三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效益是通过产出与投入的对比来体现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将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均折合为现值进行比较。既可以计算总体投资效益,又可以就某一方面的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如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医疗保健投资效益等。由于人力资源收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和多效性特点,所以必须综合考虑本企业的多方面因素。目前来看,通过我的总结,我认为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包括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法和丹尼森的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及劳动简化法,其中第一种常用来对人力资源投资的个人收益率进行评估,后两种则用于宏观教育投资分析。正因为其计算方法的复杂性,所以我在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时,始终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直接计算与间接测算相结合、价值量指标与实物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在内容上还要兼顾我公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有形效益与无形效益。

篇10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所以,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努力确定正确的方向,有效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工作。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应该在进行统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保证对于人力资源状况有一个很好的评估,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有效的统计调查和分析,能够很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供求统计。

在人力资源供求统计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实际供求状况和供求预测。其中供求状况统计主要是对于人力资源中的供给量、需求量以及失业率等进行统计。供求预测主要就是对于企业的未来人力资源供求情况进行预测,通过供求预测,能够显现出许多相关的信息,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失业率,促进企业人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人力资源现状统计。

统计人力资源现状主要就是针对人力资源的个性信息和群体信息,这也是当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信息主要就是指个人的存在状态,包括其学历水平、接受培训的情况以及工作经验等。群体信息是个体信息的反应,许多信息都需要把个体信息进行汇总之后才可以得到,这些信息也是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状况的很好体现。

(三)人力资源投入统计。

在统计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时候,既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的现状,同时还需要充分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基本状况是由人力资源的投入构成的,只有准确监测企业的人力资本流量才能够准确衡量其是否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行统计,能准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方向,对全面稳妥地把握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现代人力资源统计分析的方法

(一)统计调查方法。

首先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选择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同时还应该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资料收集,从而有效掌握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调查对象的实际特点,选择一些合适的具有典型作用的调查方法开展调查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统计调查的最终目的。

(二)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调查是人力资源统计分析的基础,通过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形成对于人力资源整体性的认识。在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分析的题目,按照相关的提纲进行调查研究,在准确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实现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认识。

三、人力资源统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一)统计调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调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在绩效考核中,通过与既定的绩效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了员工工作的完成情况。这种统计调查能够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绩效水平和管理水平。薪酬管理方面,在设计薪酬的时候需要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统计调查,通过有效的调查来确定自身当前或者以后的薪酬水平。

(二)统计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统计分析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存量,主要涉及了企业的岗位配置、工作流程以及素质分析等。另一个方面就是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应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组成结构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企业员工的各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能够为企业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保证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对于企业正确的决策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作用,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一些经过量化的管理信息,使其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做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决策。

篇11

统计作为一种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活动,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新经济时代统计遇到了强大的挑战,同时新经济也为统计的新领域――人力资源统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难得的时机。

人力资源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描述、衡量、跟踪、预测人力资源状况,并对人力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论学科。对于人力资源统计学研究,将对人力资源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向定量化和精确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目前国内对人力资源统计研究体系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衡量的指标体系和统计研究方法体系,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统计的研究也涉及较少。目前,国外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员聘用与人员流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组织文化建设及领导者开发等方面。

通过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统计的研究主要围绕概念、内容、指标体系、计量方法等方面展开,旨在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源统计学体系。概念方面,我对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做了区分,其中,我认为二者不仅概念不同,而且所研究的视角和分析的内容也不同,并将人力资本理解为人力资源质的方面。在内容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统计、人力资源产出统计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统计以及人力资源供求统计纳入人力资源统计研究范围。而认为人力资源统计应包括人力资源现状统计、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统计、人力资源供求情况统计。

针对指标体系的设置,我认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应围绕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来设置;从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结构指标、动态指标、效能指标五个方面构建了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以上的研究给人力资源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的形成,提供了多种思路,起到了奠基作用。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关于人力资源的描述统计,而在结合统计推断理论对人力资源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统计分析上还比较欠缺。总之,系统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统计学学科体系尚未形成。

二、建立人力资源统计学框架体系

建立人力资源统计学重点在于如何反映人力资源数量特征,从而来构建人力资源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框架。因此,需在首先界定人力资源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范畴;以此为出发点设计考察人力资源的综合指标体系,如人力资源的存量、流量、投入、产出及效益等统计指标;进而进入统计分析阶段,介绍一系列的统计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未来趋势、配置等情况展开研究。

1.人力资源统计学理论基础

包括人力资源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统计学基础,人力资源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基本范畴、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2.人力资源统计数据调查、整理与显示包括人力资源数据获取的主要调查方法,如,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进而介绍数据整理方法,如统计分组、统计图表等。

3.人力资源综合指标设置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从宏观和微观分为国家、部门、企业、个人,从时间上分为静态和动态,从空间分为国家、地区、行业、职业,从范围分为群体和个体,包括设定人力资源存量指标、流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五大板块,并确定各指标计算方法。

4.人力资源回归与相关分析

包括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分析、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及人力资源发展趋势预测等。

5.人力资源统计制度的系统设计

包括人力资源统计制度的内容,在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应用以及人力资源统计分析中的作用,对现有人力资源统计范围、方法、调查方式、资料完整性等方面的反思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统计制度的初步设想,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各级经济活动单位对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需要,规范数据来源渠道,保证人力资源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统一性、准确性。

三、结语

通过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我发现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角度反映人力资源状况和规律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比单一指标、综合指标等能提供给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强的功能。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可以反映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利用这些统计数据,进而界定、统一人力资源的范围、统计口径、统计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统计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了解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供求状况,客观地反映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投入、配置等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和规律。由于人力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难以数量化,使得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难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源,国内外研究了几十年,但至今尚未解决这一难题。

人力资源是国家财富,人力资源统计是了解掌握和监控人力资源规模、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根本手段。但通过我的研究,我发现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统计无论是从理论方法还是实践活动上都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成果,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完善人力资源存量统计指标,建立人力资源流量统计指标,并加快建立一个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投入产出及效益等进行跟踪监控和辅助决策的长效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统计调查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共享,为国家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

篇12

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组织目标及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分析及预测,采取职务编制、员工招聘、测试选拔、培训开发、薪酬设计和员工重新配置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使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发展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连接企业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纽带。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业务所需的充足人力配备,提升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推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战略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

二、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人员补充规划、人员流动规划、人员培训规划、人员薪酬规划等内容。本文着重对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中的人员需求和供给规划进行详细探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构建一般可归纳为以下步骤。

1.内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经济大环境、电力行业政策规定等。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基本状况、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根据对以上因素的分析,找出企业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企业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厘清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

2.人力资源现状盘点

通过调查研究,系统收集数据和事实,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对现有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是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和前提。人力资源现状的盘点主要是对人力资源效率、员工数量、结构及质量、员工流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现状梳理和分析。

3.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是指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数量、结构、素质等进行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流失预测等内容。这个环节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科学规划的关键环节。目前人员臃肿、素质低下、用工年龄偏大、岗位超编是国有企业的共同特点,在做需求预测时,电力企业在明确本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对标管理的理念,参考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定员定编标准,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因此,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人力资源需求总量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外部标杆研究,并从用工效率、企业规模等维度,分析影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多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人员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并分析目前的人员构成和技能结构,并提出人员结构优化建议。

(2)各专业类别人力资源需求量预测。对不同专业类别人员的业务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影响各类别人力资源总量的因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各类别人员数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运用标杆法和回归法等预测方法,建立各专业类别人员需求预测模型。并分析不同类别人员业务特点,基于企业当前人员素质当量等信息确定人员质量标准,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对各业务线的要求,提出各专业类别的人员技能结构的规划建议。

4.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外部供给预测和企业内部供给预测。在目前电力行业用工总体趋紧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外部供给相对较少,电力企业关键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供给预测,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内容。

(1)人力资源数量规划。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对人员流动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人员离职、淘汰、退休、招聘、晋升等,对未来人员供应状况进行预测,并确定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净需求,判断是否达到了供需平衡,如果未达到平衡,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招聘、培训或晋升、调配等工作。

(2)人力资源质量规划。根据人才质量标准,制订具体的培训提升计划,建立多个人才梯队,在出现人才短缺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确保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落地。

篇13

1.成立对标小组,确定的对标研究主题

企业手下需要根据未来发展规划进行设定发展目标,并根据当今市场状况设定企业的年度计划以及季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为满足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对标小组,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管理方式进行对标管理工作的展开。对标小组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HR、会计统计人员、市场调查员、高层主管、数据分析人员、电子商务信息人员,通过不同部门间的分工协作保证对标管理的妥善落实,小组成立后需定制对标管理日程计划,并分配各组成结构的任务,并由高层主管主持召开例会,定期汇报工作进度,确保对标工作按计划实施。

2.分析自身的状况及需求

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够看清当前状况,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度过建立之初的困境后将迎来一段甜蜜的发展期,此时很多问题将被掩盖。管理人员切忌满足于现状,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企业在未完全稳定前相关管理策略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对摸索中前进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理机制明显不够完善。无论企业处于任何时期,都免不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揽进优秀的人才,还要降低企业的离职率,留住已有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目前企业的人员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目前的事业结构,找出企业目前人力资源构成的合理度,发现需要提升的部分,针对性进行改善。

3.对标数据的外部分析

通过分析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有助于确定对标企业。确定对标企业后需要对对标企业的各项数据及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即对标数据的外部分析。外部分析首先从对标企业开始,将对标企业相应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找出该企业当时的状况及人力需求,并对其改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其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除对标企业的数据分析外还要进行市场环境的深入分析,分析大范围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现状,并将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合,便于后期使用。

4.对标数据的内部分析

对标数据的内部分析主要是为对标企业策略方法在自身企业的应用奠定基础。将自身目前的状况及需求与外部分析结论进行对比,确定企业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内部优势及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目前的市场状况对企业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企业内部分析主要包括企业人员规模、企业员工的职称结构、人才培养方式、绩效考核方式等,同时总结企业内部展开的各项人力资源活动,例如相关教育培训活动等。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借鉴,从根本上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5.总结属于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通过内部分析以及外部分析总结出人力资源在相应市场环境下的规律,有助于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预判,减少对标管理的风险,并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制定类似于对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管理中一定要有自身企业的特色,避免出现生搬硬套。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首先需要满足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6.采取风险规避措施

基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不同企业间存在的差异,因此在制定相应的对标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后需要进行一些基础的风险规避措施,避免不可评估因素对企业造成的伤害。首先企业需要在对标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长期通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首先是必要的人才储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员工的利益得到维护才能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信心。其次是对企业人才需求的科学评估,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分析以及企业产业链随着科学技术可能发生的改变进行合理预测,在提高内部员工整体职业素质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最后是创新人才机制的制定,企业不能固步自封,别人成功的经验并非万能,在需要改变时就要及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