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 研究现状综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1]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
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 ――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 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 。
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 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
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2014年6月,国务院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全局规划和政策部署。《决定》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 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
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
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
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
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专业,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并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新语境下焕发光彩,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不仅是专业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正所谓,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6]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对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参照价值,其研究成果也将实现平行研究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2][6]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J].现代语文.2013(01)
[3] 孟广伟.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
篇2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开设历史久、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专业,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技能教育转变。这也使得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就业难题。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文字处理能力、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文应用型人才,这与我们目前学科体系内培养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型人才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及时转变培养策略,适应社会需求,培育人文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老牌大学已具优势的情况下, 独立学院更应该认真反思如何才能在夹缝中谋生存求发展,以形成自己的人文学科教育特点和专业建设方向。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转变的重要方向。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融人文性与理论性于一身,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适应社会需求,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人才。本文试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为例,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转向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尺度,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凸显。要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需按照社会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及结构。但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专业基础课的变动空间不大。因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专业选修课与实践课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逐步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在选修课的设置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意愿与社会需求。大三、大四是考研与就业的分流阶段,为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其课程也实行分流设置,将该课程分为就业、考研、兴趣培养与能力提高等几个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与考研等不同意向进行选修。考研板块的专业选修课程有“古代文学专题”“古代汉语专题”“现当代文学专题”“现代汉语专题”等等。这类课程的讲授重点在学科的纵深教育上,会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前沿理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于部分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就业板块课程则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侧重于培养服务地域经济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所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教学技能”“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及学校定位的基础上设定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工作直接接轨。学生在按要求获得相应的学分后,也可以自愿参加其他兴趣培养类课程的学习,不计学分。
其次要增加实践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这一现状的出现,与学生在离校前较少接触社会,缺乏就业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要适当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熟悉本专业技能。另外,专业基础课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例如“写作”要求学年内组织8课时左右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现代汉语”在讲授语音后,安排普通话训练;“演讲学”等基本技能课安排10―15学时的训练;文艺理论及文学史类课程试行学年论文制度。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围绕“文学概论”撰写文学评论类小论文;在二、三年级围绕“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或“现代汉语”撰写学年论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寒暑假进行三次为期至少20―30的社会调查(每学年各7―10天)。社会调查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调查总结和调查报告。这样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除利用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外,适时组织专业实习,可以让学生提早到社会中去锻炼,以适应职场需求。实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实习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般高校只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了能够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增加了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环节,即在第二学期安排为期两周的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为期四周的专业实习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工作,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并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与实习周记,以总结经验得失。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各类公司兼职锻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合理规划专业实践活动,打造四项基本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长期存在,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是相悖的。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能力。当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的。当然,这一点也是我们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难点。因此就有人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法不适合其专业特点。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既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人文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专业基本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必须考虑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专业基础课要开足,否则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但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合理定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适当增加应用性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学生能够阅读各类文献,写作各类应用文体,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语文教学能力等。因而,我们在设置系统的实践课程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有计划、有步骤地策划了系列专业实践活动,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必要的实践训练。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开展“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系列活动,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办公能力等基本功。我们在第一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第二学期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第三学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第四学期着重培养现代办公能力。我们在每个学期都会有针对性地策划系列活动。
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文科大学生重要的人文素养之一,也是其就业时展现自身能力的关键一点。但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动手写字机会日益减少,这导致当代大学生动手写字的能力日益下降。因而,对于写字能力的培训就显得比较重要。我们邀请省内知名书法家为学生进行了“写字的基本要领和方法”的系列讲座。同时给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书法专业指导教师,安排每天的写字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学生无论以后从事教育、文秘、行政管理还是文化传媒类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开展了系列即兴说话练习。早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及表达的锻炼,各班推选出优秀学生参加系里组织的即兴演讲比赛。写作能力是最能表现汉语言文学基本能力的指标之一。所以“写作”的改革也是“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将写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定位于应用性文体的写作。为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我们减少了写作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了应用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新闻与采访写作系列课时,并通过讲座和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写作理论的同时,安排适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代办公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采用了讲授与上机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类讲座,以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现代办公实用技能。
专业实践环节是使学生将专业理论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提倡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策划了“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专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策划旨在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基于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和社会期望学生能尽快加强的需求。
三、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社团活动
人文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尽快接触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工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建系以来,本着以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办学宗旨,建立了广告设计、新闻编辑、摄影摄像等三个专业实验室。这些校内大型实习基地的建立也为学生加强动手能力提供了便利。另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校企合作,与语文报社、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太原市第二中学等十八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且聘任了多位富于实践经验,具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事业机构领导与企业家担任“实践指导专家”。以弥补自有教师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的缺陷。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职前培训力度,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拓宽了学校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为文化企业培养有用人才。
另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设立的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及管理沟通能力,可以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同时,在社团活动中,还可以充分展现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因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依托系部专业特点,着力打造精品社团,形成“四社一台”的社团格局。“四社一台”包括:浩然辩论协会、湖畔文学社、I-MAX广告协会、文化创意协会和校园电视台。我们为每个社团配备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同时,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会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在系部的积极鼓励下,学生在社团活动方面表现积极,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浩然辩论协会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青春飞扬”杯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三连冠的好成绩,并成功举办了文化传播系即兴演讲比赛和新生专业辩论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湖畔文学社在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大赛暨全国大学生百强人文社团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百强人文社团”。学生还自发举办了应用文基础写作培训活动及各类征文比赛、话剧展演、文学趣味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并通过编辑《湖畔风》打造系文学创作的平台。I-MAX广告协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广告大赛,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文化创意协会积极联系校外公司,承办策划创意类的活动。这些活动锻炼了社团组织活动的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学习和实践的途径。校园电视台是山西省唯一一个由学生自行完成采访、拍摄、制片、播放全过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学生社团组织。社团还不定期对全台成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培训,多次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获得了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力图通过各社团的建设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以专业为依托,打造社团精品活动,提升社团工作水平,努力发展成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平台。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社团活动, 以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尽情施展与发挥,提升其创新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社团活动中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提高,以便实现独立学院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应用型转向是大势所趋,也是关系到该学科能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独立学院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革。在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下,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性和应用性,使自己的培养目标能够符合社会需要,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长平.以拓展素质为核心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2]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3]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
纵横,2010,(1).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吴凤玲.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4).
[6]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6).
[7]赵丽娜,谭宏姣.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3
定期开展读书报告等活动,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其次,分设专业方向,开设系列专业技能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此部分课程主要根据市场“出口”确定课程内容,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与社会工作接轨。目前针对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就业需要,开设了教育教学方向、新闻传播方向、文秘文员三个基本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选修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以适应学生就业流向多元化的趋势。再次,加强开设专业拓展类课程,如中国文化史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社会工作适应性。同时适当压缩专业深化类课程,保留一些对于完善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和系内特色课程,如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增加选修课门数,扩大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整体课程体系突出“开放式”和“动态型”。开放式指课程向就业所需课程辐射;动态型指除决定专业性质的专业核心课程系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部分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趋势以及学生选择意愿适时调配。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保障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强、适应面宽等多方面优势,但在以科学技术、物质生产、经济指标为价值尺度的现代社会,却凸显劣势。尤其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基本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之生源素质的差异,培养的学生很难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同类专业学生相抗衡。因此,只有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错位竞争”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形成除了基本课程的调整外,还需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来保障。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切实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内容主要为学院统一规定的课内实训、毕业见习、毕业实习。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面较宽,很难进行统一的实习,大多采用分散实习方式,指导教师很难进行跟踪指导。因此我们将实践课与活动课列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变过去积极分子个别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普及式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在实践性环节中受到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
三、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篇4
汉语言文学是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是促使社会全面进步的人文动力,是培养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的主要专业。本专业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使之具有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全面的人文素质,能从事文秘、新闻、文化和行政管理,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及其他社会工作,以及从事文学创作等。但是,为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必须由过去的那种单一型的中文专才培养,转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兼备的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由过去的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向厚知识、宽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多途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这种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本文由收集整理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思维的变通性,能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有新意。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必须着力培养这种思维品质。
(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①创造智慧能力,它包括超常力(超越常态的思考力)、进取力(朝气蓬勃的生机力)、想象力(对已有表象加工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综合力(明晰而简洁的概括力)、选择力(去粗取精的筛选力)、批判力(以辩证的审视剔除糟柏的能力)、敏捷力(深刻、灵活、独创、批判的思维能力);②创造操作能力,它指像陶行知所倡导的“六大解放”能力,包括解放头脑的能力、解放双手的能力、解放眼睛的能力、解放嘴的能力、解放时间的能力、解放空间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等。
上述目标的内涵相互联系,它们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唯其如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1)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应树立四大观念。一是树立人本教育观念。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做导演,学生当演员。三是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扬长避短,使他们都成为人才。四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毅力、创新的体力。
(2)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多样化的模式。一方面,人类自己在智力、生理、情感、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多样化。因此,需要制订综合培养计划,积极构建复合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我们的综合培养计划包括:①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使学生形成某种职业定向以及用较短的时间胜任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的保证。②人文、社会课程。高等教育目标应当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需求出发,专业课程主要教会学生做事,而人文、社会课程主要教会学生做人。③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社会科学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④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类课程。学生要及时地了解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工具。⑤职业性课程。这类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先进性。⑥实践课程。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实践课程更应受到重视。以上各部分内容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课内外分工协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拓宽专业口径。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专业设置过窄,过于强调专业技术,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能力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专业设置的界限。我们以汉语言文学为主干,以文秘、新闻为分支,采用大三分流的办学模式,前两年打好汉语言文学基础,第三年分出文秘、新闻两个方向,造就汉语言文学、文秘、新闻三位一体的多能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4)更新教学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新的领域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压缩教学内容的总量,其目的是在给学生理解、消化和思考知识的余地的同时,让学生有时间广泛涉猎课外知识;要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科方法论的教育,增加哲学和美学教育内容。因此,教学内容为满足这一要求,应体现出时代性、开放性与全面性的特点。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灌输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主要是做好四个转变:从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堂灌”“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活动达到激趣、求异、探法、迁移的效果。激趣,就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求异,就是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探法,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成为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迁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
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明显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在改革传统的授课形式上,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授课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二是在提高教学效益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明显地感受到知识面有新的拓展,信息量有新的增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三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气氛显得既紧张又活跃,学生眼界得以有效开拓、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手脑并用,这将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
(6)加强创新能力训练和实践环节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指导教师要从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为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7)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该是这样的人:他能够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气氛的学习环境,既要考虑整体特点和团体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目标;他要为学生提供大量有用的材料,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区分真理和谬误;他能够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他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将增进其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收获。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这就要求他要充分把握心理和思维特点及规律,掌握好让学生自己思维与教师启发之间的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新活动的快乐。教师要切忌在学生面前充当知识权威,让自己全盘主宰整个课堂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促使教师积极投身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当前情况看,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增强教师对实施创新教育的紧迫感,二是引导教师打破创新教育的神秘感,三是培养教师驾驭创新教育的能力。开展创新教育,要求高、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思维活跃,观念新鲜,才艺多样,随机应变。
篇5
其实双学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学习另一学科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要求者可同时获得另外一个学科的学士学位。双学位,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位制度出现在我国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国外,双学位制度由来已久,不但有双学士,还有双硕士、双博士。
【示例】武汉大学(辅修、双学位)2016―2017学年部分招生专业
双学位培养模式在当前国内各大高校中极其常见,而且数量众多,各具特色。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说,正是因为开设双学位专业的院校众多,所以也使得这一培养模式参差不齐,在教学质量上差别极大。有些专业是学校真正花功夫培养的双学位专业,如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数学专业,学生除了和该校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修习相同的课程,还要和数学专业的同学一样学习本科期间全部的数学课程。
小贴士:1.双学位与第二学位。双学位培养模式为那些入学时未能进入自己理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圆梦的机会,学生可以跨系、跨专业系统地学习。第二学位一般需要学生在本科毕业以后再进行相应的修习取得。2.双学位证书与辅修专业证书。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规定学生在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前提下,修满规定课程25学分以上,可获武汉大学颁发的辅修专业证书,修满规定课程50学分(含毕业论文答辩5学分)以上并符合《武汉大学双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者,可获得双学位证书。
实验班――实验中的新事物
从2010年起,国内高校纷纷推出新设的实验班(学院),目标直指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根据实验班的专业性质及培养模式,目前实验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别: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工科实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基础科学班、复合培养实验班、双语实验班等。
这些实验班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等优势而成为国内各大院校的一颗颗明星,毕业生在留学、保研、就业方面要远优于普通毕业生。以人文科学试验班为例,其打通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学科的专业界限,培养具有深厚文学、史学、哲学理论基础和科学素养,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适应多学科日益渗透发展趋势的人文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方面的高级人才。例如,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前两年强调经典著作的研习,大三以后再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将学生分流到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专业进行培养。
再如双语实验班,往往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这些实验班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所学专业的先进知识,而且其英语水平可以和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媲美,暂且不说他们辉煌的就业前景,单是他们出国留学的人数就已经让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眼t了。
小贴士:1.基地班是大学里的重点班,一般由国家专门拨款、专门培养某一方面人才。原国家教委在全国部分高校建立了83个理科基地班和51个文科基地班。基地班的学生除享有一般学生具有的全部权利外,还享有专项基地奖学金、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等权利,部分优秀生还可到国外深造或攻读硕士研究生。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拟用10年时间(2010―2020年),培养百余万各类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的一项举措,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创业教育――坚决不做打工仔
随着当前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形势变得愈发严峻,鼓励创业便成了上至国家下至各大高校的工作重点。在全国各大高校中,伴随着包括“挑战杯”创业大赛、“KAB”创业课程在内的活动火热进行,创业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
篇6
语文是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培育学生艺术审美情操的重要课程,而《大学语文》作为高中语文的延伸,在教授内容及方法上虽有相似,却也存在显著差异。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高中语文课堂通常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法,学生在“唯分数论”影响下,只是被动的接受,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大学语文》课程则更加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作为面向于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该课所授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学科专业,个性差异十分明显,而这种显著差异也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教学方式、方法要有别于高中阶段教育,即不仅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而且要充分尊重和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1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价值分析
徐中玉先生曾指出:“不论学习何种专业,都应具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较多知识,对本国文化精品的一定修养和鉴赏能力。”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表达、阅读、理解、鉴赏、书写能力;扩大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性、人文性、人格情操上得到陶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进行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从时间跨度上来看,自古代文学至现当代文学,涵盖了先秦、两汉、明清等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从体裁上来看,不仅有诗词歌赋,还有戏剧、散文以及小说,可谓各类体裁兼具;从地域上来看,不仅有国内文学作品,还网罗了诸多国外文学名篇;从所涉学科来看,大学语文虽从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但其内容涵盖了哲学、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内容。不难看出,《大学语文》上下五千年,横纵数万里,不仅反映了中外文学的发展史,还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大学语文》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光辉以及精神食粮不仅能够感染学生心灵,还能为其人生带来启迪。
近年来,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功利主义等腐朽没落的思想开始涌向校园,在此背景下,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必要,而且价值斐然,因为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在追溯历史的同时,在感受历史厚重之余,能够被孕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的民族精神所感染,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还能提升自身的情操与审美,如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领略爱情的忠贞之美,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感受到伟大的母爱,更可以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感悟人生及处事的哲学。
高校学生多处“弱冠”之年,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非常强,而《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多是作者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总结,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无论其中的文学名篇还是名人轶事,都可培育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令其懂是非,辨荣辱,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紧密联系一起。这样的教育内容,远比单纯的说教更加令人信服,也更加容易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同。
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分析
采用何种方式及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论对于初高中语文课程而言,还是对大学语文课堂而言都是一个应该被重视并广泛探讨的课题。多年来,理论学者对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止,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然而,《大学语文》课程所面向的是一个拥有独立自主思想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个性差异明显,加之《大学语文》课程多以公选课的形式开展,只有极少数高校将此课程开设为必修或限选,因此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喜好对课程进行选取,而这也是《大学语文》在高校被边缘化的直接原因。基于此,提升该课程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如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从当前客观实际来看,学生、教师以及学校都能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2.1学生层面
从当前实际来看,大学生对待《大学语文》课程的参与热情还处于偏低的水平。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语文作为一门学生自小就开始学习的课程,学生对此过于熟悉,因此普遍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另外,从当前高校来看,“60分万岁”的观念在学生群体中仍然十分流行,而这也令很多大学生认为凭借自己中小学时期打下的语文基础便可以很轻松的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因此降低了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二是当前社会所充斥的“实用主义”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难以在未来工作中体现出实际效用,无法对实践进行指导,认为学习这样一门难以发挥实际效用的课程,是在浪费时间、白费心血,因此在选课过程中,往往将《大学语文》课程“拒之门外”。
2.2教师层面
当前,许多大学语文教师依然采用高中语文课程的授课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忽略了高中生与大学生在思想上与心理上的显著差异。在讲解大学语文时,“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许多教师所热衷的,不仅忽略了学生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而且缺少与学生之间必要的互动以及问答,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在课桌瞌睡”的现象,不仅令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更加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兴趣。另外,虽然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师教学,然而,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忽视教学手段,所有内容均以多媒体的形式讲授,不仅没有任何形式的互动,缺少生动的案例分析以及讲解,同时“照本宣科”、“坐而论道”,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毫无新意,不仅难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长期以往,不仅会令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2.3学校层面
当前,从课程设置来看,绝大多数高校都以公选课的形式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大学语文》在学生心中的分量,令学生产生《大学语文》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辅助课程,学与不学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等心理。与此同时,处于边缘位置的《大学语文》课程也使得许多授课教师在具体讲授时流于形式,而学校对此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另外,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部分高校对于课程安排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于课程质量的要求,而这也容易令高校语文教师产生懈怠心理。加之有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多出自本校教师之手,质量参差不齐,缺少严格的审查和国内专业学者的筛选,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3.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
部分大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授课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将讲授书本内容放在首位。而在信息化获得蓬勃发展的当前,学生可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多,简单的照本宣科已经无法激发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同时,学生在面对教师生硬讲解课本时,多会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基于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适时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创新型教育方式代替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给学生讲授课程知识时并非单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而是要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放在首位。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
3.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括网络授课、多媒体、微博、微信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且能够显著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看,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必要的支持。
3.3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可以将个性化教学视为不同教师个体所特有的标签。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探索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需要以教师作为有效载体,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令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切实感受到语言文化的魅力。基于此,为了提升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必须强调令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都积极探索并主动形成符合自身实际,且富有独特的个性化教学,同时积极培育自身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气息,令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感受到大学语文的力量,并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语文的热爱。
3.4注重课堂氛围
沉闷枯燥的课堂会令学生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气氛,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新知识。具体看来,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以及对话的形式进行讲授,用诙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所授内容,此举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氛围,而愉快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师生间的关系,而且还能改变以往“严师”的形象,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5加强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若教学方式、方法选用不当,将直接导致课堂“两极分化”等问题的产生。即任课教师只顾着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授课程知识,而学生却在讲台下做着自己的事情。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则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能够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而且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延伸教学、回忆式教学、对白式教学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互动教学中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而且能够增强自身素质。
4结语
虽然《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始终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但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意义却不能忽视。在新的背景下,应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适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此提升课程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篇7
(二)以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中国知网的上网期刊论文为例,近三年来此方面的教改论文有20余篇,涉及中国古代史、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中外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区域音乐与文化、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为弄清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周口师范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第一,地域文化资源较为集中地应用于历史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除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文化学概论之外,还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和历史地理学、地方史、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民俗学等课程,其中地域文化直接作为课程资源的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以及文化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课程;第二,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或学科的教学活动,均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第三,对于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平台的部分课程,甚至理工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有选择性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生动性。需要指出的是,理工类专业部分课程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多与中国传统思想或理论有关,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可说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点,这些理论及其出处,可能就是构成该区域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资源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的,鉴于它对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积极倡导地域文化教育,因地制宜,适时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理应成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可能灵活多样,但为了规范或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应予以激发,教师的专业性技能也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应加大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力度,适时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把地域文化教育进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师资培训工作应建立在以下工作的基础之上:第一,认真做好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讨其本质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发现学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二,结合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实践,做好地域文化的扬弃工作,经深入广泛的调查与研讨,组织专家编订培训材料;第三,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建议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全员参加,自然学科的教师自主参加),做好培训师的遴选工作;第四,制订具有激励性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尚未在河南高校大规模开展,因此通过师资培训指导或引导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篇8
这样一个关于梦想的对比,并无丝毫苛责中国孩子之意,也无意探讨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梦想,笔者所关注的是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梦想是否有了现实的关照。
毕业了,不知想要做什么?
临近大学毕业,北京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张和同学频繁地穿梭于各种招聘会。在应聘过程中,她时常被用人单位问及个人的职业规划。刚开始,她觉得有点懵,只能用一些不疼不痒的话应付对方的问询。到后来,被问及的次数越来越多,她便绞尽脑汁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规划”,为此,她还从网上搜索了一些“模板”,力求让自己的答案尽善尽美。
有了预先设计,在应聘过程中也就心里有了底,再遇到类似问题也多半能够沉着应对。然而,小张疑惑为何自己在学校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她也怀疑这样一个应急的规划在她踏入工作岗位时是否能够兑现。
实际上,和小张一样,今天的许多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类似状况。据《南方教育时报》调查,逾九成大学生无明确职业规划。而据2012年年底南京高校的一份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无职业规划。其中,“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占30.1%,而选择“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的只占9.1%。
这种“茫然”,直接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职业取向,“毕业了,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往往是许多毕业生的求职状态。他们在职场上往往“看菜下单”,到招聘会或者网络上海量搜寻职位。如果遇到中意的岗位,就拿相应的岗位要求度量自身的条件,符合了,就去应聘,否则就继续寻找。
显然,这样的求职路径下,招聘方是规则的制定者,而应聘的毕业生们则多被动地按照用人单位的条件,进行自我审视。在审视自我的过程中,毕业生们还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固然一部分学生凭借好的学校、专业找到了所谓的“好工作”,但并不能确定是他们喜欢的工作。
这种“茫然”实际上出现的更早,那就是大学报考时。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克思近几年对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调查显示,迈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后,许多学生出现了很大“落差”。2009年,在对2759名大学新生调查中,35%的本科新生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专业方面,表示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的大一新生仅有4%。如此,每年开学季许多刚进校门的学生就会想着法子“换专业”。
目前高校对换专业有严格的限制,多数想换专业的学生往往愿望成空,只能为当初的盲目选择买单。当他们走出校门获得重新选择机会的时候,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也就成为常见现象。学什么,不一定非要做什么,但如果专业不对口,对许多学生而言,所学专业知识便失去了用武之地,在新的专业领域,需要重新学习,无疑增加了其职业发展难度。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坦言:专业不完全对口,又不完全了解岗位对工作人员的标准要求,结果容易导致毕业生初次就业时跳槽频频,往往造成单位个人“两败俱伤”。对于学校乃至国家而言,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也失去了可参照的“准星”,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补课”还来得及吗?
职业规划的缺失,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对此,有专家指出,长期职业规划辅导缺失是其根本原因,教育部门应提高职业规划课程辅导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就业意识。
据有关资料:国内高校中最早正式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是1984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大学,随后在一些高校也有零星开设,但没有形成气候。
局面的改变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大学生就业难。在中央政府主导下,2007年,教育部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尽管从2008年开始职业生涯课便被纳入大学教学计划,但显然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一点从大学毕业生职场中的“茫然”状态可见一斑。
而从笔者调查情况看,毕业生们也普遍不认可课程效果,表示提不起兴趣。就如同媒体报道的那样,当被问及学校就业辅导课的效果时,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不记得就业规划课所讲的内容了,唯一记得的,是当初“不来上课就不给学分”的警告。
而毕业生的不满意背后也透着高校的无奈。在大学广泛开设一门课程远没有一纸通知那般简单,这其中,专业教师缺乏恰是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最大障碍。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介绍:目前我国高校极其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师,任职者多数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轮岗和刚毕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大多数未经培训就上岗,不能对毕业生进行规范的职业能力培训和专业系统的职业指导,指导工作主要局限在签协议、行政审核、公布就业信息、联系就业指导讲座等行政性活动方面。
而从全社会情况看,职业指导人才缺口更大。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左右,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500人,职业指导人员与就业人员比例是1:15万以上。相比之下,美国2002年有17.5万名职业指导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员的比例为1:500人左右。在职业规划方面,教育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大学才开始做职业规划,其实已经晚了。”深圳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殷涛坦言。由于缺乏连贯的职业规划指导,大学的职业规划课程感觉更像是一种“补课”,学生的自我认知,其实在初、高中就应完成,比如高中的文理分班,实际上是需要面向就业的。
一种“终身教育”形式
生涯教育国外开展得比中国要早许多,实施效果也比较好。对比国外情况,中国学校生涯教育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不说,而且普遍放到了高中后,无论从课程规划还是时间节点。原因种种,理念的偏差或许是最根本的。
在国外,生涯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而国内的生涯教育很大程度上被当成了“就业教育”,目前仅限于大学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状况不佳,纵然大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种认识的偏差或许更值得深思。这一点,从中外对比中一目了然。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王韶清对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有比较全面的研究。据他介绍,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初,起步早且发展较快。在“终身教育论理”影响下,1974年,教育总署专门设置生涯教育署以指导生涯教育的贯彻落实。在政府主导、法律保障、资金支持、舆论宣传和专家指导下,职业生涯教育在美国得到广泛推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复杂的分化。顺应形势,1994年,美国颁布了《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准备,包括从幼儿园到社区学院或大学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和全球化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职业生涯教育侧重于学生的个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理性选择自己的专业。与之相比,中国职业生涯教育讲究“短、平、快”,实用性特点明显,重在指导学生求职和创业。将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找工作”的这种“工具性”的做法,也反映在了近年来高校的生涯教育中。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朴哲认为,虽然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等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都没有开展起来。因此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指导不只是就业指导,而是应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历程,具有更深层次的教育引导功能。”对于职业生涯教育,吴江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理念的不同也就导致教育方式的不同。虽然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例如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初中阶段“开设短期的职业指导课。”可以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预备教育或劳动技艺教育。然而,没有专业的师资、更没有完整的规划,结果是有限的课程也被应试课程挤压殆尽,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空白。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更谈不上职业规划。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董珉等人对武汉6所中小学做过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很少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容。在对“你在学习中是否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容”的回答中,有57.5%的高中生认为没有接触到,42.5%的高中生认为学习中接触到了。然而,即使这42.5%的学生在列举学习中所接触到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时,他们大多填写的是英语、计算机、美术、音乐等基础课程。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对职业构成的偏见。在对“你最了解的社会职业有哪些”一项的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教师、医生、律师、工程师、公务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社会影响力较高、收入稳定或高收入的职业,而生产一线工人、农民、技师、农艺师却排斥在学生的视野之外。在对高中生的调查中,有39.9%的学生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其中普遍认为律师、医生、“金领”、“白领”、老板、教师等等是高等职业,而工人、农民工、清洁工等是低等职业。
促使学生做出这些选择的往往是电视、网络这些大众媒体。从学校教育中,他们较少得到相关的教育。
生涯教育如何推进?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应视其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 而应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因此,我国要建立一个从学前教育至成人一生全教育过程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朴哲认为。
但笔者认为,从现实角度看,目前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是比较可行的,借助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力量,为生涯教育提供必要的人才准备和资源支持。在此基础上,“倒推”职业生涯教育回到终身教育的轨道。
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然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势在必行,但需提升课程效果,让大学生乐于接受、得到实惠。“学校的职业指导队伍急需建立,现有职业指导人员急需提升专业水平。”在吴江看来,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所在。
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存在许多不足,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经验的积累,大学在这方面也有着可喜的进步。比如,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一些大学会邀请一些社会人士走进大学课堂,给课堂注入了活力,这也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相比于坐在教室里上课,我认为与在职的校友交流更能让我了解职业规划。”一位中山大学毕业生坦言。虽然他对于就业辅导课程的内容已经忘记了,但在大学期间两次与校友的交流,却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据《南方教育时报》报道:自2004年起,中山大学每年定期举办“寻访中山大学校友的足迹”活动,校方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为在校生提供了解母校历史的机会和更为生动的职业规划指导。作为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最早的深圳大学,也正在通过校友交流会、职业规划大赛和走访企业等新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职业规划。
殷涛指出,要提高职业规划课程效率,仅有形式创新还不够。一方面,校方需要提高职业辅导课程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校方也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就业意识,让学生带着了解行业和职场的眼光去参与职业规划课程和活动。
从国外经验看,需要将生涯教育扩展到整个教育阶段、甚至像日本等国家那样通过立法等形式推进实施。如此,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符合生涯教育自身的规律。正如殷涛所言:“首先是要从小建立孩子的自我认知,让其发现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其次才是职场认知和发展规划。”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社科系冯国锋认为:当务之急实施生涯教育的应该是中等教育,“不能像现在由于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缺失把生涯教育的压力转嫁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中学阶段明确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之后才会避免高考填报志愿时盲从和盲动,避免进入大学后调换专业与因缺乏明确目标所造成的无所事事,避免大学毕业后的无所适从与频繁跳槽等现象。
显然,本着“治本”的原则,生涯教育还应从“娃娃”抓起。笔者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招生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现有教育评价机制,尤其是高考招生制度下,学生、家长的心思都放在考大学上,职业生涯规划尚在视野之外。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生涯教育扩展到高中前教育是否可行?这一点还是存在可能的。
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无论是《教育规划纲要》还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都明确了对高中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对其未来的职业与人生有较为科学的初步规划,是高中学生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从实际看,高中生对生涯教育还是十分“渴求”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前些年进行的一项针对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过半的高中学生对大学专业并不了解。当被问及“你们学校是否有一些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时,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而多数学生却“非常想了解”相关的知识。正如大学生说的那样:“如果在中学阶段就接触到这样的课,我们就可能避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