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定性分析研究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定性分析研究方法

篇1

当前,纺织品的开发中,使用最多的纺织纤维是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其中,合成纤维主要原料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加上生产中的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合成纤维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各国都在研究开发利用其他纤维来代替合成纤维的课题,而目前能够代替合成纤维的最理想纤维是生物可降解纤维。生物可降解纤维是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它提供了人类减少环境负担,在现代文明和自然界之间达到平衡的一种办法,因此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纤维之一。而海藻纤维正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纤维,是人类继种植棉花大麻、种桑养蚕等向土地要纤维和开采石油从地下找纤维之后,又多了一个新的纤维开发领域――向海洋要纤维[1-2]。

海藻纤维是用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物质纺丝加工而成的一种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功能纤维新材料,棕藻、红藻是海藻纤维的最佳来源。这种纤维能够被加工成任意长度和纤度的短纤或长丝,也可以与其他纤维混纺,最终可以用于制造衣服、家纺、床垫等。

海藻纤维具有许多传统纤维没有的新特性,如吸湿性、抗菌性、阻燃性、防辐射、保温性等特性。

作为海藻纤维研发地(青岛)的国家级专业纺织产品检验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作出一份贡献,于是我所科研团队从专业角度,在海藻纤维制品还未大量走入市场之前,研究海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比的测定方法,为该新型纺织材料顺利进入市场,走入百姓生活奠定基础。

1 海藻纤维的定性分析[3-5]

1.1 外观

纯海藻纤维呈白色,表面光滑、光泽柔和、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悬垂性。

1.2 燃烧试验法

1.2.1 试验仪器及工具

天平、打火机或酒精灯、镊子、放大镜、培养皿、剪刀。

1.2.2 试剂

乙醇。

1.2.3 试验方法

将约10 mg试样扯成细束,用镊子夹住,徐徐靠近火焰,观察试样对热的反应(熔融、收缩情况)。再将试样束移入火焰中,观察试样在火焰中的燃烧情况。然后离开火焰,注意观察试样燃烧状态和嗅闻火焰刚熄灭时的气味。待试样冷却后再观察残留物灰分状态。记录燃烧过程中详细情况,见表1。

1.3 显微镜观察法

1.3.1 试验仪器及工具

哈式切片器、刀片、小旋钻、镊子、挑针、剪刀、载玻片、盖玻片、生物显微镜等。

1.3.2 试剂

液体石蜡、火棉胶。

1.3.3 试验方法

1.3.3.1 纵截面观察

将试样扯成细束后排齐,取适当长度的试样均匀平铺于载玻片上,加上少量液体石蜡(注意不要带入气泡),盖上盖玻片,放在100倍~500倍生物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其形态,并记录试样纵截面特征(见图1)。

1.3.3.2 横截面观察

将用哈式切片器制备好的试样横截面,置于载玻片上,加上少量液体石蜡,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带入气泡),放在100倍~500倍生物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其形态,并记录试样横截面特征(见图2)。

1.4 化学溶解法

1.4.1 试验仪器及工具

恒温烘箱、电热恒温水浴锅、分析天平、玻璃抽滤瓶、烧杯、试管、木夹、镊子、玻棒、坩埚钳等。

1.4.2 试剂

见表2。

1.4.3 试验方法

将约100mg试样置于试管中,注入10mL溶剂(试样和试剂的浴比为1:100)。在常温下,用玻棒搅动5min,观察溶剂对试样的溶解情况。常温下难以溶解的试样,需做煮沸试验,并用玻棒搅动3min,视其溶解程度。记录试样在各种溶剂和条件下的溶解情况,见表2。

注:试验应在通风橱里进行,因为很多溶剂挥发性强,并且有毒,加热时不得使用明火,注意防火安全,因为很多试剂是可燃的。

2 海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定量分析[6-9]

通过以上对海藻纤维的一系列定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1)采用75%硫酸溶液溶解法可确定海藻纤维与其他(如聚酯纤维、丙纶、芳纶等)在75%硫酸溶液中不溶解纤维的混纺比。2)采用30%氢氧化钠溶液煮沸法可确定海藻纤维与其他(如棉、粘纤、莱赛尔、莫代尔等)在30%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溶解纤维的混纺比。3)利用海藻纤维在盐酸(常温)中不溶解的特性确定其与锦纶的混纺比。4)利用海藻纤维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不溶解的特性确定其分别与腈纶、氨纶的混纺比。笔者利用以上溶解规则做了大量试验,现将部分典型试验结果列于表3。

3 总结分析

通过对海藻纤维的燃烧特性、显微镜下纵横截面的特征以及化学溶解特性的一系列试验发现:1)海藻纤维的燃烧特性在常见的纺织纤维中只与芳纶有些相似,但其化学溶解特性又与芳纶截然不同,其独特的燃烧特性使其极易与其他纤维相区分。2)海藻纤维虽然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化学再生纤维,但其纵横截面与其他纤维(参见FZ/T 01057.3―2007)仍有明显区别。3)如果说以上两点为海藻纤维定性提供了依据,那么海藻纤维既具有植物纤维的溶解特性又具有动物纤维溶解特性的溶解特点(类似于蚕丝纤维),这种两面性的溶解特性为其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赵雪,何瑾馨,朱平,等.海藻纤维的性能与最新研究进展[J].国际纺织导报,2008(11):24-30.

[2]张传杰,朱平.高强度海藻纤维的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09,26(1):15-18.

[3]FZ/T 01057.2―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S].

[4]FZ/T 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S].

[5]FZ/T 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4部分:溶解法[S].

[6]GB/T 2910.1―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S].

[7]GB/T 2910.7―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S].

篇2

一、引言

电力系统的稳定,对于我们如今的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出现了问题,意思是指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时候,受到外界的干扰,会出现运行数值的变化。

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出现的问题当中,我们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稳定与暂态稳定。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之后,不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而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电力系统状态。而另一种暂态稳定就是在电力系统在受到外界的干扰之后,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以一种新的运行状态来继续运行。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分析

上面我们也说过,静态系统稳定是指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的干扰之后,本身的运行周期不会发生变化,而在干扰之后会自行的恢复的原来的运行状态,这样的电力系统就是静态稳定。静态稳定是基本上不需要我们来进行研究的,因为这样的电力系统,它会自动调节回来,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而暂态稳定在受到外界的干扰之后,不但会出现本身运行周期的变化,在震荡之后,并不会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而是以一种新的状态来运行。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分析两中电力系统的稳定。

首先我们要讲述的是静态稳定的电力系统,这种静态的电力系统可以由以下这样的方法来分析,比如说全特征值分析法以及部分特征值分析法等。

首先我们可以用全特征值分析法来分析,在整个电力系统形成了雅可比矩阵A后,我们可以应用QR算法来完成整个矩阵的全部特征值,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判断整个电力系统是不是静态稳定,这种方法具有的特点是占用的内存太大,同时整个预算的过程又太慢了,同时要是在计算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误差,所以这种计算分析方法只能够应用于一些中小规模的电力系统,对于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的实用性并不大[1]。

还有一种是部分特征值计算法,对于这种分析方法来说,主要就是为了关注整个矩阵中与需要分析目标相关的那一部分特征值,对于出现了震荡的不稳现象时,也是主要关注其中较大的特征值。采用这样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在整个电力系统的低频震荡的分析,在整个矩阵中采取其中的主导特征值,这种从矩阵的部分特征值来分析的方法中,有点是将矩阵进行降阶后在进行分析,而有的分析方法却是直接在用矩阵来进行的分析计算的。以上的都是利用矩阵的特征值来进行的分析,其实在除了利用特征值来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外,还可以用到的另一种就是频域分析法。

三、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这中电力系统是在受到外界的干扰之后,不会恢复的到原来状态的一种电力稳定系统。这是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大的扰动而引发的一种电磁的暂态过程,这种过程还会牵扯出机械运动的暂态过程一种相对要复杂的一种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由于这种过程太过复杂,所以在分析这中电力系统的稳定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是不要考虑发动机对暂态过程的影响,应该电力系统中交流系统的变化。不考虑在频率变化时对整个电力系统中对系统的参数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暂态稳定我们可以用以下这两中方法来进行分析,分别是数值解法以及直接解法这两种。

(一)数值解法

这种方法是在了解完暂态系统的微分方程以及它的代数方程之后,来计算求解的。主要应用的是各种的数值积分法来进行的求解来进行的计算分析。在这种利用各种方程来进行的计算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拓展出交替求解法以及联力求解法来。

首先我们要先分析的是交替求解法,这种方法可以在积分方程与代数方程两种方程中来选择。数值解法还应该要考虑的是对各种方程特性的适应性。在这中数值解法中主要应用到的方程可以有以下的一些方程,比如说稳定欧拉法、高斯-塞德尔迭代法、抗矩阵迭代法等。在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中[2],有一种梯形隐试积分法在计算电力暂态稳定当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如今的计算暂态稳定的方法中,都认为梯形积分法是最理想的一种方法了。

(二)直接解法

这种解法的中心思想是,在整个电力系统遭受到外界的干扰之后,不管是什么情况下,都会恢复到稳定的状态。所以直接法就是在整个状态的空间中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点,在以这个点为中心,将周边的范围作为一个稳定的区域,再使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来计算分析。要是出现的扰动不在稳定域内,也不可以说整个系统就是不稳定的,这也是在直接解法所占有的保守性特性。在直接的解法当中,还有一些实用的方法主要有不稳定平衡点法,势能界面法,单机能量函数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各种复杂的电力系统中去。

在整个暂态稳定的分析方法中,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是概率分析方法,这种应用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得出某些概率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检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四、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稳定在整个中国电网中,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它直接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本文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各种稳定性的方法,来提取出对于电力系统有帮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希望对于我国的电力系统有帮助。

参考文献:

篇3

引用格式:胡应添,李伟丹,郝秀娟. 新型室分系统定位方法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14): 56-59.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accuracy of th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based on proximity relations in the new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scenario,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w system, and proposed a new positioning method: BBU would analyze the received SRS signal strength of each RRU, then recognized the RRU location with the maximum power of the SRS as the terminal. The method of RRU labeling, distinguishing overlying SRS signals, is easy to realize, and improves positioning accuracy.

[Key words]new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BBU RRU SRS

1 引言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终端的定位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定位技术的应用蓬勃发展,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导航服务、位置推送、关联搜索以及大数据行为等。现有的定位技术有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该技术是终端通过接收参考源的信号,把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参考源所在的位置当成是移动终端的所在位置,从而实现定位。由于这种定位技术实现方法简单,因此被广泛地应用。

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在新型室内分布系统这种应用场景下仍存在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原因是:对于新型室内分布系统,一个小区由多个射频拉远单元协同覆盖以提升小区覆盖面积,且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的信号通过叠加后回传给基带单元解调,这样就会因信号叠加导致信号源头无法识别,所以无法定位到具体的射频拉远单元的位置。

2 新型室分系统定位方法

2.1 新型室分系统

新型室分系统定位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中,一个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包含m个扩展单元,每个扩展单元又包含n个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这样BBU下一共包含m×n个RRU,该m×n个RRU的信号通过叠加后发送给基带单元。

2.2 定位方法

通过终端发送的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信号对其进行定位,具体定位方法是:BBU分析各个RRU接收到的SRS信号的强度,然后将接收到SRS信号功率最大的RRU的位置作为该终端的位置。

(1)RRU信号区分方法

由新型室分系统的特点可知,RRU发送的SRS符号具有时间对齐的特点,造成SRS符号在同一时刻被发出来,因此也就会发生信号接收时叠加在一起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通过RRU标识将同一时刻接收的SRS符号区分,并进行排队生成序列,当然序列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如图2所示,当前有2个RRU,每个RRU生成2个SRS符号,假设这2个RRU分别是RRU1和RRU2,其中RRU1生成的2个SRS符号中会有RRU1的标识信息;同理,RRU2生成的2个SRS符号中会有RRU2的标识信息。BBU同一时刻接收RRU1生成的2个SRS符号和RRU2生成的2个SRS符号,根据RRU1和RRU2的标识信息恢复出所接收的4个SRS符号各自对应的RRU源头。这样做的效果是:接收到RRU1和RRU2的SRS信号可以被很好地分开,从而有效解决新型室分系统数据源头混淆的问题。

(2)接收SRS信号时长设定方法

由于SRS信号周期的影响,为了接收完整的SRS信号进行定位,需要设定BBU接收SRS信号的时间,即设定时长。

根据在一个采集周期内的RRU个数和一个SRS周期内的SRS符号个数,确定设定时长。其中,设定时长小于一个采集周期。

采集周期是指基带单元在每次定位之前对信息进行采集所用的时间长度,它的设置是为了在设定时间段内采集终端生成的SRS符号。由于用户终端很可能处于移动的状态,因此通过设置采集周期,当完成一个采集周期的信息采集后就可以进行定位。采集周期的时间长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也可以约定在固定时刻或者固定时间段进行定位。

设定时长是指在采集周期中选择的时间片段。为了能够让BBU获得SRS符号,所以从采集周期中单独选择出特定的时长用来传送SRS符号,达到解析SRS符号,准确定位的目的。

具体地,将一个采集周期内的RRU个数和一个SRS周期内的SRS符号个数相乘,根据乘积结果确定设定时长。例如,因为标准已知1 ms传送14个SRS符号,假设RRU的个数和一个SRS周期内的SRS符号个数相乘的结果为m,那么根据m与14的比值就可以确定出设定时长,当然设定时长的取值最短不能小于m与14的比值,但也不能超出采集周期。

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时长设定方法:

如图3所示,小区0由1个BBU和8个RRU组成,每个RRU服务该区域内的50个用户终端,每个RRU在每个SRS周期内产生2个SRS符号(2个SRS符号被50个用户终端复用),那么8个RRU就产生了16个SRS符号,基于1 ms只能传输14个SRS符号,因此可以从第一采集周期1000 ms中选择2 ms用来传输16个SRS符号,也可以从第二采集周期1000 ms中间选取两个时长用来传输16个SRS符号(如图4所示),当然两个时长的总和一定大于16个SRS符号占用的时长。

由此可见,设定时长的具体取值取决于一个采集周期内的RRU个数和一个SRS周期内的SRS符号个数的乘积结果。设定时长可以为连续时长,也可以是多个短时长的总和,当然设定时长不能大于采集周期。通过设定时长可以单独对SRS符号进行传送,方便后续基带单元对SRS符号的解析,从而实现新型室分系统SRS符号数据源头的识别。

(3)定位流程

下面将分别说明扩展单元和BBU的定位流程。

扩展单元的定位流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同一时刻由多个RRU发送的携带RRU标识的SRS符号;

步骤2:根据SRS符号对应RRU标识,将SRS符号排列成至少一个序列;

步骤3:将排列好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

基带单元BBU的定位流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BBU接收在设定时长内传送的信息,该信息是按照RRU标识排列好的SRS符号;

步骤2:从接收的信息中确定每个RRU的SRS符号;

步骤3:BBU分析每个RRU中SRS符号的信号强度,并将SRS信号功率最大的RRU的位置作为终端的位置。

如果一个小区中不包含扩展单元,则以上扩展单元的流程在基带单元BBU中执行。

3 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室分系统的定位方法:BBU分析各个RRU接收到的SRS信号的强度,然后将接收到SRS信号功率最大的RRU的位置作为该终端的位置。其中采用RRU标识的方法,使得叠加在一起的SRS信号被区分开,并给出了确定设定时长(BBU接收SRS信号的时间)的方法,根据一个采集周期内的RRU个数和一个SRS周期内的SRS符号个数来确定设定时长。该定位方法可以提高新型室分系统的定位精度。

参考文献:

[1] 王敬昌,罗夕青. 一种基于Cell-ID定位技术的地图匹配方法[Z]. 2013.

[2] 杜翠风,陆鑫. Cell-ID定位方法和装置[Z]. 2014.

[3] Fujiwapa Masanori. Posi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Z]. 2014.

[4] 张明华. 基于WLAN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5] 谈飞,卢翔,涂时亮. 基于TOA的指纹定位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19(3): 137-141.

篇4

在对农村地区房屋进行调查时,分层抽样法为重要的调查方法。采用该种方法,首先需要在抽取省级调查样本的基础上,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农村居民数量、调研组织难以、地理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单级整群抽样。针对县级调查样本,同样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然后进行分层等距抽样调查,抽取3个县为样本单位。针对行政村调查样本,需要进行等距抽样,结合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选取3个村样本[1]。在行政村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全覆盖入户调查,安排各县调研组进入行政村对各村民小组农民住房结构安全状况进行逐房、逐户现场调查,完成农户调查问卷和村级调查问卷的填写。

(二)调查内容

在农村地区房屋调查内容中,需要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在现场完成快速评估,拍摄危房的图片。按照要求,需要对房屋建筑面积、材料、结构、建造工艺及费用、房屋抗震性等进行调查记录。结合调查内容,需要完成相应问卷设计。在问卷得到住建部村镇司审核后,向农户下发,同时在现场结合调查内容进行信息采集和核实,保证调查结果准确、真实。

(三)调查分析

从农村地区房屋调查情况来看,农村房屋普遍由当地工匠按照当地传统习惯进行建造,会结合房主要求和经济条件进行结构设计。由于同一地区环境条件相似,所以房屋特点大致相同,结构形式基本一致。为节省成本,大多在当地取材。中国地域广袤,环境复杂,所以不同地区农村房屋建造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材料多样,大致可以划分为木结构、砌体结构、生土结构、石结构四类,难以得到统一划分标准。从总体上来看,以传统土木砖石类为主,结构上主要利用墙体承重。而传统农村房屋大多无抗震构造措施,在建造过程中缺乏对结构抗震问题的认识,所以房屋结构整体性、安全性等指标较差,在自然灾害中容易出现较大程度的房屋结构破坏。

二、农村房屋的危险性鉴定方法

(一)危险性等级划分

在农村房屋危险性鉴定方面,按照现行《农村住房危险性鉴定标准》,需要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定理?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房屋危险性的综合评定。具体来讲,就是将房屋划分为多个危险性等级,对其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构件、房屋组成、房屋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将房屋各构件划分为危险和非危险两类,并将房屋各部分划分为无危险点、有危险点、局部危险、整体危险四个级别,最终将房屋评定为无危险(A级)、有危险点(B级)、局部危险(C级)和整栋危险(D级)四个等级。在房屋地基鉴定中,还要确定房屋建设场地是否安全[2]。如果处于危险场地,可以直接评定整栋房屋属于整体危险等级。从场地划分上来看,土质坚硬、地势平坦、基岩稳定等地质条件都属于有利场所,而存在明显下陷趋势的采空区、有泥石流等潜在威胁或存在暗埋沟渠等场地都属于危险场地。针对房屋组成,在实际鉴定中需要划分为地基、上部承重和维护三部分,针对上部承重结构划分为柱、屋架、主梁、次梁和板等部分,结合各部分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分配。

篇5

Simple and Rapid Qualita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Diethylstilbestrol//Luo Banxin1, Chen Changyun2

Abstract To study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of diethylstilbestrol qualitative color reaction. Because diethylstilbestrol molecule contains double-bond and it can react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we discuss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of diethylstilbestrol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s color reaction from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cid and alkaline three aspects.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diethylstilbestrol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s color reaction is neutral condition, temperature above 40 ℃, and the lowest detectable limit of diethylstilbestrol is 0.1 ppm.

Key words diethylstilbestrol; rapid detection; color-fading reaction

Author’s address

1 No.13 High Middle School of Nanjing, Nanjing, China 210008

2 School of Biochemic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211171

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利益和国际贸易、国家形象甚至国际外交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和贸易,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是二苯乙烯类人工合成雌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在养殖业中被用来提高动物日增重和饲料效率,促进禽畜生长。毒理研究表明,这是一类具有很强作用的雌激素,长期食用将会对人体产生染色体畸变,诱发肿瘤;并且能扰乱激素平衡,损害肝脏和肾脏,导致性早熟、胎儿畸形等严重毒害后果,被世界许多国家禁用[1-5]。我国农业部在2002年颁发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第193号公告]中将己烯雌酚及其衍生物列为食品动物中禁用的兽药;同年我国质检总局、外经贸部联合的《中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监控计划》将己烯雌酚等二苯乙烯类雌激素列为禁用兽药之首。

但受利益驱动,非法使用现象仍然严重,造成的食物中毒和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因此对这类兽药的残留检测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目前这类兽药的检测主要是依赖于专门检测机构的大型仪器,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和液质联用法等。但是这些方法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色谱法仪器昂贵、检测成本高,不适用于基层检验检疫工作;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不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等等[6-7]。因此,现场快速的初筛技术是当前急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己烯雌酚,标准品,Sigma-Aldrich公司,以乙醇为溶剂配成浓度为1 g/L的溶液备用;高锰酸钾,分析纯,上海成捷化学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3次蒸馏水。

1.2 溶剂的影响

由于己烯雌酚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所以己烯雌酚的标准液用乙醇来做溶剂配制。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高锰酸钾(1×10-4 mol/L)0.25 ml,然后分别加入无水乙醇、蒸馏水0.75 ml,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研究用水和乙醇稀释己烯雌酚的标准液对高锰酸钾褪色反应的影响[8-10]。

1.3 温度的影响

依次测定常温至100 ℃下各浓度己烯雌酚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时间,进而判断该反应的最适温度。向5支试管中都加入高锰酸钾(1×10-4 mol/L)0.25 ml,然后分别加入0.1 g/L、0.01 g/L、1 mg/L、0.1 mg/L的己烯雌酚和蒸馏水0.75 ml(空白试验),依次在100 ℃至常温条件下测定变色时间,选择最佳温度。

1.4 酸碱性的影响

分别对酸性、碱性和未加酸碱条件下反应现象和反应时间进行对比,寻找出可以最快、最明显观察出现象的条件。在50 ℃下,向5支试管中都加入高锰酸钾(1×10-4 mol/L)0.25 ml,然后分别加入0.1 g/L、0.01 g/L、1 mg/L、0.1mg/L的己烯雌酚和蒸馏水0.75 ml(空白试验),最后向上述5支试管中加入2滴1 mol/L的氢氧化钠,摇匀观察。另在50 ℃下,向5支试管中都加入高锰酸钾(1×10-4 mol/L)0.25 ml,然后分别加入0.1 g/L、0.01 g/L、1 mg/L、0.1 mg/L的己烯雌酚和蒸馏水0.75 ml(空白试验),最后向上述5支试管中加入2滴0.4 mol/L的硫酸溶液,摇匀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表1列出不同浓度的己烯雌酚在中性环境下不同温度时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反应时间。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己烯雌酚的浓度对该褪色反应有很大差别,浓度大于0.10 g/L时,在整个实验温度区间内立即变色。对于浓度0.01 g/L的己烯雌酚样品,变色速度从30秒到2分半钟不等,也能很快褪色;当浓度降低到1.00 mg/L时,40 ℃以上都能很快变色,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变色速度加快,但是在常温下10分钟之内不会变色,褪色速度明显减慢。己烯雌酚浓度进一步降低到0.10 mg/L时,90 ℃以上才能保证褪色反应的快速进行。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己烯雌酚在碱性环境下,都会从浅紫红色立即变为淡绿色,这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被还原成锰酸钾的原因,并且空白与含有己烯雌酚的标准品没有差别,干扰强烈,不适合于己烯雌酚的检测;而在酸性环境下,变色明显,但是变化规律不是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单调变化,与中性条件相比,规律性不好。

3 小结

从浓度、温度、酸碱条件三方面依次讨论己烯雌酚使高锰酸钾褪色最适条件的选择。综上所述,中性条件是己烯雌酚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最佳条件,温度在40 ℃以上,己烯雌酚的最低检测限为0.1 ppm。这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谢静.肉类食品中激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J].肉类研究,2009(11):59-61.

[2]余颖.免疫法和色谱法在动物源食品己烯雌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福建水产,2009(3):70-74.

[3]徐红,陈新,苟劲,等.激素类化合物对纳米金-酸性高锰酸钾体系化学发光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2(1):102-107.

[4]窦大营,吴铁一,苗金玲,等.环境雌激素己烯雌酚的流动池脉冲辐解瞬态谱[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3,21(4): 232-236.

[5]金蔚蔚,吴文彦,张倩,等.2-溴-4-[1-(E)-亚乙基-2-对甲氧基苯基-丁基]-1-甲氧基苯脱甲基双键转位反应的研究[J]. 有机化学,2008,28(9):1566-1571.

[6]Fischer T, Schomacker K, Schicha H. Diethylstilbestrol(DES) labeled with Auger emitters: Potential radiopharmaceutical for therapy of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tumors and their metasta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2008,84(12):1112-1122.

[7]Hajek RA, King DW, Hernandez-Valero MA, et al. Detection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 cervicovaginal biopsies from women exposed to diethylstilbestrol in uter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2006,16(1):318-324.

篇6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职业学校的改革创新,也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引导学校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让学校能自觉意识到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加以改进,从而更好地培养出适合服务于社会和工作岗位的人才或毕业生;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校培养更多更精的人才,学校朝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自我改革,从而推动学校更好的发展和教育的创新。

目前对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也大多是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几个方面进行。方法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马万民认为通过建立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影响因素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李忠华认为采用专家评估法从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及条件,人才培养活动及人才培养效果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李健宁认为注重人才培养的过程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覆盖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执行和人才培养输出三个方面,在建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2 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

数据挖掘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统计学、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性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大量数据采集设备和存储介质的扩容,使数据量呈现爆炸性的增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从大数据中提取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挖掘技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电子商务、医疗、保险、制造业、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对数据挖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关注于一般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研究如何提高数据挖掘的效果,如何缩短大量数据挖掘中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应用研究主要是将现有的数据挖掘方法应用到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数据中,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从而为人们制定更好的策略提供依据。

3 数据挖掘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职业院校中的信息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各方面的数据也相对全面。另一方面,数据挖掘技术也在迅速发展,随着各种算法的不断完善,以及数据挖掘在各个领域广泛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使得数据挖掘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成为一种大的趋势。该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按两大方面四个分项28个指标来评定,第一方面是自我评定,主要有两个分项,分别来源于学校内部的评定8个指标和毕业生自身评定8个指标;第二方面是外部评定,两个分项分别来自用人单位的评定8个指标和毕业生家长或者社会评定4个指标。将这几个方面的评价综合起来,构成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包括教学有效性指数、就业质量指数以及基本工作能力指数、社会效益指数等四个方面,则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

1)学校评定指标可以从学校硬件设施、师资队伍、课程及教学、科研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主要指标有教学基本设施、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数量、教学名师比例、优秀教学团队个数、精品课程门数、数量、技能竞赛获奖数量等8个指标。以上每个指标可以使用优秀、良好、一般、较低、很差5个等级表示,各等级对应得分m乘以各指标之间的权重n即是教学有效性指数,以此指数衡量学校评定指标,使用公式:A(mn)=m1n1+m2n2+…+m8n8。n1、n2、…、n8权重之和为1。

2)毕业生自身评定指标主要有毕业生初次就业比率、专业对口比率、工作地点是否符合期待、工资水平、跳槽次数及原因、沟通理解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8个指标。指标p乘以权重q即为就业质量指数,可以使用公式:B(pq)=p1q1+p2q2+…+p8q8。q1、q2、…、q8权重之和为1。

3)用人单位的评定指标主要有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专业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工作业绩等8个指标。指标s乘以权重t即为基本工作能力指数,可以使用公式:C(st)=s1t1+s2t2+…+s8t8。t1、t2、…、t8权重之和为1。

4)毕业生家长或者社会相关人员的评定指标主要有:进取精神、合作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诚信度等4个指标。指标乘以权重即为社会效益指数,可以使用公式:D (xy)=x1y1+x2y2+…+x4y4。y1、y2、…、y4权重之和为1。

如果能综合学校评定、毕业生评定指标,用人单位评定以及社会评定,发掘其间的联系,应能得出较为客观和准确的人才培养质量结果。

Q= A(mn)*λ1 + B(pq) *λ2 + C(st) *λ2 + D (xy) *λ4

λ分别表示学校评定、毕业生评定指标,用人单位评定以及社会评定的权值,令Q为百分制,则λ1、λ2、λ3、λ4之和应为l。λ取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同一学校在不同的时期进行调节,如认为其中某一方面较为重要,或较为薄弱,可适当加大相应的权值,使之在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有较重的权重。在本公式中,学校评定、毕业生评定指标,用人单位评定以及社会评定取值可分别为0. 3,0.2,0.3,0.2。

本课题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江苏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和毕业生用人单位主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筛选比较研究,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量分析。该数据包含了28个指标的调查,包括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就业调查。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技能的水平及重要度调查等信息,这些信息是对已毕业半年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所得到的,是学生工作之后对在学校中学习到的技能的一个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也可以反应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该数据建立合理的数据挖掘模型,教学有效性、就业质量以及基本工作能力、社会效益等四个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学校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学生能力培养、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提供参考,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本方法重点从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数据中进行数据挖掘,在实际的数据集上建立数据挖掘模型进行分析,是有意义的。职业院校根据从这些反馈中挖掘得到的知识,调整教育教学方案,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备的素质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兴趣相关的工作,能够契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家长及社会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健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

[2] 李忠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3] 倪丽娟,陈辉.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7.

篇7

目前市场上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粘纤混纺的产品不断增加,因此寻求一种针对此类产品准确、快捷、安全的测试方法非常有必要。现有方法FZ/T 01103—2009[1]中采用次氯酸钠/硫氰酸钠法进行检测, 即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粘纤混纺的产品, 先用1 mol/L 的次氯酸钠溶液把其中的牛奶蛋白部分溶解去除,再在湿态下用65%的硫氰酸钠溶液把其中的聚丙烯腈部分溶解去除,最后剩下粘纤。本文则尝试采用一步浓盐酸法把粘纤溶解,剩余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原理

浓盐酸溶液可以把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粘纤混纺产品中的粘纤溶解去除,而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不产生溶解作用。将剩余物洗涤干净,烘干称重,然后经修正后计算各组分的百分比含量。

1.2 试剂和仪器

1.2.1 试剂

37%盐酸溶液;稀氨水溶液[取氨水20mL(密度为0.880g/mL)用蒸馏水稀释到1L];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 试验用水为蒸馏水。

1.2.2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2g);电热鼓风烘箱[可保持温度为(105±3 )℃];真空抽气泵;容量250mL的具塞三角烧瓶;恒温振荡水浴锅;玻璃砂芯坩埚; 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称量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等。

1.3 试验步骤

(1)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105±3)℃的通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盖好瓶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并记录。

(2)将试样放入带塞三角烧瓶中,按每克试样100mL的比例加入已预热至试验温度的浓盐酸溶液,用力搅拌,使试样浸透,将烧瓶置于(25±2)℃恒温水浴中,连续振荡20min,使粘纤充分溶解,再用已知重量的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把不溶纤维也移入玻璃砂芯坩埚,用少量盐酸试液洗涤烧瓶。真空抽吸排液,再用盐酸试液倒满玻璃砂芯坩埚,靠重力排液,或放置1min 用真空抽吸排液,再用冷水连续洗数次,用稀氨水洗2次,然后用冷水充分洗涤,每次洗液先重力排液,再真空抽吸排液。最后把玻璃砂芯坩埚及不溶纤维烘干,冷却,称重。

(3)将存有剩余纤维的漏斗放入烘箱中,按步骤(1)的要求将剩余纤维烘至恒重,并称量做好记录。

2 试验结果与计算

2.1 结果的计算

试验结果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出混纺比:

(1)

(2)

式中:P1——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混纺比,%;

P2——粘纤的混纺比,%;

m0—— 预处理后试样干重,g;

m1—— 溶解后剩余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干重,g;

d——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质量修正系数。

2.2 本方法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修正系数

不溶纤维的修正系数计算公式为:

(3)

其中:d ——不溶纤维在试剂中的质量修正系数;

m 0——溶解前试样干重,g;

m 1——溶解后试样干重,g。

取10个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试样,分别按照1.3的步骤进行处理,修正系数d 值由公式(3)计算。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质量修正系数结果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1可知浓盐酸溶解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时的质量修正系数d值为1.05;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浓盐酸法在(25±2)℃/20min 的试验条件下,平行样之间误差范围为0.01%~0.98%,试验数据有很好的准确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说明该试验方法用于检测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粘纤混纺产品是可行的。

3 结论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粘纤混纺产品,按照FZ/T 01103—2009使用次氯酸钠/硫氰酸钠法,需要两步才能把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全部溶解,且粘纤的质量修正系数为1.07;而浓盐酸在常温条件下溶解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粘纤混纺产品,仅一步就可全部溶解粘纤,达到分离两种纤维的目的,且修正系数为1.05,因此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毒副作用小、节约能源的优点,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供试验结果,提高工作效率,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篇8

摘要:针对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引起颤振特性波动的现象,进行了空气舵颤振特性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当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时,计算效率会随着变量维数的增加而大大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将稀疏网格技术应用到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中,该方法对于高维问题能够高效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及全局灵敏度分析,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全动舵算例中,考虑了结构的弹性约束及材料属性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调用颤振分析模型进行了空气舵颤振特性的不确定性及灵敏度分析。该工作能为工程上确定颤振边界提供定量的参考,并能够找出对颤振特性的影响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颤振;全动舵;不确定性分析;全局灵敏度分析;稀疏网格技术

引言

气动弹性分析是现代飞行器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而颤振是飞行器常出现的一种典型的气动弹性问题,它能使结构振动在较短的时问发散而导致结构解体。近年来,随着设计性能指标的提高,中国的型号工程不得不摆脱原来的测绘、仿制、设计生产的模式,逐步走上独立自主研发的道路。所有的型号设计在试飞之前都经过气动弹性理论计算校核甚至风洞试验验证,均满足气动弹性的稳定性要求,但在试飞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空气舵颤振事故。实际上这与空气舵的固有结构/机构的不确定特性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开展有关空气舵的颤振不确定性分析来研究在确定结构满足气动弹性稳定性要求条件下发生空气舵颤振事故的原因,为降低将来飞行器颤振的风险提供有益的指导或参考。结构参数由于制造水平、加工工艺、测量技术等的限制会带来参数的不确定性,然而现有的飞行器空气舵颤振分析主要针对的是确定性的有限元模型,仅有少部分研究对典型结构的颤振特性进行了初步的不确定性分析研究。Marques针对气动弹性的有限元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区间分析以及扰度/摄动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固有频率的摄动对跨声速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在他的研究中,首先对单个固有频率的扰动进行分析,而多个频率的摄动对气动弹性稳定性的总影响是直接线性叠加得出的,这样分析得出的总影响量是偏大的。吴志刚等对气动弹性进行鲁棒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其主要工作是针对闭环控制系统中,结构不确定性变量的偏差(摄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系统保持稳定所允许偏差的最大值。宋述芳等考虑结构的固有频率以及质量等的随机特性,对带有空气舵的二元三自由度气动弹性问题的颤振临界速度进行了可靠性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研究的结构模型相对简单。由于颤振输出特性与所考虑的输入不确定性参量之问的关系复杂且无解析表达式,为此可以采用两类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一是直接数字模拟法,它的优点是可以根据输入参量的不确定特性直接对颤振分析进行数字模拟,这基本不会引人额外的近似误差,但它的计算工作量巨大,有时不为工程所接受;二是以响应面法等为代表的函数替代法,它利用有限个试验样本点得到近似替代未知的输出特性与输入不确定性参量的关系的显式函数,而后采用近似解析法λ近似的显式函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它的优点是计算工作量小,只需要几个试验样本点近似未知函数后就可以抛开颤振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但近似函数的引入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误差。针对不确定性分析中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有必要发展先进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以适用于颤振输出特性与所考虑的输入不确定性参量之问的关系复杂且无解析的表达式的颤振不确定性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不确定性分析研究中的效率和精度问题,近年来以smolyak准则为基础的稀疏网格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缓解样本点数目对维度的指数依赖关系,降低高维问题的计算量,如对于一个d维问题,每一维度的采样点数为N,为达到某一精度,全网格理论需要的采样点数目为O(Nd),而稀疏网格只需要O(N(IgN)d-1)且能保证相同精度。xiong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网格积分(SGNI)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能够高效且直接求出方差和均值。Li将稀疏网格积分用于基于方差的全局灵敏度分析中,提高了全局灵敏度分析效率。本文采用稀疏网格方法进行空气舵颤振特性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通过研究弹性约束及材料属性的随机不确定性对颤振特性的影响,分析颤振特性波动的原因,并通过全局灵敏度分析找出颤振性能波动的主要因素。

篇9

一、定性分析的定义及特点

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质、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对事物或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所谓质,即指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呈现出多样性,是其自身与他物相区别,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只有清楚地认识事物本身并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现象、性质来确定概念,判断其未来的发展程度,对事物进行非数量化的分析。如对方针、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价格调整引起的生产和市场形势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市场形势的影响,国际化贸易带动下购买力投向的变化等,这些都难以准确地用数量来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计和判断。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经验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材料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未来事件和趋势的发展性质、发展程度。它对长期远规划、重大问题的发展前景、市场形势的估计和判断,以及制定工作计划和企业经营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抽象方法,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现象的本质上,归纳影响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对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各主要因素间的抽象关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比较适合个案在不同层面进行深入的和多侧面的分析研究。如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意见集合法、相互关系分析法、历史经验分析法等等,都是属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体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处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够具体,有一定的主观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断者的情绪和形势气氛的影响。

二、定量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定量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是用数量指标来分析研究事物的实践结果和发展趋势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学、计量学、概率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电子学等学科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方程、摸型、图表和计算机等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经营动态分析、商品调运分析、库存分析、成本核算、费用效益、经济效果、劳动效率、市场动态分析等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学研究中数理与计量分析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将越来越大。因素量、时间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定量分析的特点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确性和客观性。定量分析相对于定性分析的主观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经验事实,可以通过数学或计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性,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状态趋势给予客观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应的判断。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经济现象都能够以数量或数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数学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边际革命”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瓦尔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运用了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李嘉图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对等级地租、工资、资本周转和比较成本等问题的论述,就多次运用了数学图表分析。20世纪初,计量经济学鼻祖费里希·丁伯根也将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计量数学结合起来,运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数学的抽象性可以使复杂的经济关系变得清晰。数学的精确性可使经济范畴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精确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经济范畴得到精确的定义。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性可使经济学理论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论中的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数学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数学方法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它的好坏全在于人对它的使用。同时作为进行量的分析手段,数学分析的运用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再者,在现实的经济领域中,有不少经济现象很难简单的运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和说明。强性使用数学模型将一些因素量化反会导致与经济想象的偏离、失真或者脱离研究的现实意义的状况。凯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将经济分析体系形式化了的符号伪数学方法”,认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却无所助益的符号迷宫里,作者会丧失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的洞察力。”

然而,当今的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对于量的认识和处理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国内外许多学者由于在经济学研究上很难迅速出成果,就纷纷在数学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经济现象或事物的本质,缺乏对经济现象的直观判断和价值的认识,只注重数学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复杂性。更有甚者,为了使论文和研究满足数学逻辑一致性,编造经济数据,并拼凑参数范围,从而得到“理想”的实证结果,最终不是使经济研究的内容脱离现实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义。定量分析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对大量样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确研究,所以只能对经济现象的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但无法对其深层的原因和具体的细节进行深刻剖析。经济研究的正确取向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的本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不同质的事物拥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围。一方面,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必须以一定的量作为必要条件,它决定于数量的界限。量变超过了数量的界限,事物的质就会改变。所以,质和量是互相结合、互相规定的,并形成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即度”。同样的,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上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认识的起点。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认识的精确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整体意义和价值关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现象中的价值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建构、假设验证、结果评价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定量研究中的逻辑命题、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都自然应当建立在对基本问题或理论假设的理解和解释基础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变过程,并通过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和范围,来把握事物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因此,经济学研究中,不应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过对经济学现象本身的量变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达到对于经济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

四、结论

总之,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研究在既定资源约束下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科学。人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会性和主观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逻辑来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释的。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多变量、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单一,而应该容多角度的不同侧面进行求证分析,经济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论加以深化。因此,决定了经济学必须兼容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作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想结合。

参考文献

[1][美]唐·埃思里奇.朱纲译.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l.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廖士祥.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社会利学院出版社,1991.

[3]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l.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实践和科学都证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着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况且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性。而对于每个事物或过程的矛盾也各有其个性。因此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或普遍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计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每一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在统计认识中,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探求总体的同一性,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因此,统计研究要运用大量观察法与个别观察法相结合使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研究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过程。同时,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统计研究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个别观察所搜集的资料来说明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使认识更深刻、更具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以使研究更全面,更完善。

3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着眼于总体,着手于样本,立足于个体;同时从总体出发,分解剖析,认识局域(类、层、组)甚至个体,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计量,搜集资料。接着对个体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或归纳演绎,用样本来推断总体,达到对总体的系统性认识。即为“统而计之”和“计而统之”的总和,以实现以统定计,以计达统的目的。所以,统计学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要求一切认识对象不仅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而且它还要作为某个更大系统的要素来认识。这种对系统客体的“主体”认识,是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度量的系统思维方式。

因而,统计认识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这是统计研究的一大优点,也是统计认识比较接近客观、真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认识方法往往是就某一要素而研究某一要素,就某一系统而认识某一系统,忽略或没有充分重视各要素的整合作用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制约作用。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从统计认识过程而言,充分体现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立统一的关系。定量分析研究是统计研究的特色所在,但统计的定量分析不是纯粹数量意义的,即不是就数量论数量,而是基于所研究事物本身的特点,并且从所研究事物的有关联系或现实背景中,紧紧扣住认识所研究事物内在本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他注重的是定量分析背后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这也正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所在。那么统计研究怎样才能通过数量来体现其具体含义与现实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定性分析,即以定性分析为起点,并以定性分析为终点。具体来说,统计研究总是按照“初步(感性)的定性认识——客观科学的定量认识——高级(理性)的定性认识”这一过程来进行的,即从定性开始,确定认识事物有关方面的指标,经过定量过程,搜集,整理,进而对其分析研究,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质,完成定性认识。统计认识活动遵循质与量对立统一规律,从初始的定性入手,依设计的科学的方案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按要求搜集有关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对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统计的定量分析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飞跃的重要途径,是避免产生认识主观偏差的重要手段。

因此,统计研究最终是为人类定性认识服务的,是为了定性认识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前面所讲的统计的方法性、应用性也正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统计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探求质与量变化的规律和界限,研究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关系,将质与量同一与度中,即量的规定性定性于度中,质的规定性定量于度中,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真正统一。

5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篇11

1引言

近年来,在各大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建筑业趋向地面与地下共同发展,楼房越建越高,地下车库越建越深,而基础对应的越埋越深。由于受周围客观环境的影响,深基坑开挖不可能按自然休止角放坡,只能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其场地周边附加荷载情况,在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的条件下,选取最佳支护方式及最优支护设计参数。显然,不同的地层条件下,深基坑边坡支护计算模式的选择,成为深基坑支护设计安全经济、成功与否的关键。

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法能较真实地模拟边坡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动力特性和破坏机制,是边坡地震反应分析的两种主流方法。目前,常用于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数值方法主要为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它们在模拟含众多不连续结构面的岩体问题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离散单元法在求解岩体这类不连续介质的问题中弥补了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的某些不足。

2边坡处治基本理论及稳定性分析

2.1边坡稳定性概念

边坡一般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或岩体。在坡体本身重力及其他外荷载作用下,整个坡体有从高势能处向低势能处滑动的趋势,同时,由于坡体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人为的工程措施,它会产生阻止坡体下滑的抵抗力。一般来说,如果边坡土(岩)体内部某一个面上的下滑力在接近或超过了土(岩)体抗滑力,边坡将产生滑动,即失去稳定;反之,如果滑动力小于抗滑力,则认为边坡是稳定的。

在工程设计中,判断边坡稳定性的大小习惯上采用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来衡量。l955年,毕肖普(A. W. Bishop) 明确了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

式中:τf-沿整个滑裂面上的平均抗剪强度;τ-沿整个滑裂面上的平均剪应力;Fs-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按照上述边坡稳定性概念,显然,Fs >1,土坡稳定;Fs

Bishop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公式物理意义明确,概念清楚,表达简洁,应用范围广泛,在边坡工程处治中也广泛应用。该公式应用的关键难点是如何寻求滑裂面,如何寻求滑裂面上的平均抗剪强度τf和平均剪应力τ。

在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边坡滑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然边坡由于原来的地质条件改变而产生的滑动,如暴雨后的边坡因蓄水过多而导致的土质变软产生滑动,通常用地质条件对比法来衡量其稳定的程度;另一种是由于工程建设而人为开挖或填筑形成的人工边坡,由于建筑空间有限而使的设计坡度较陡,或由于工作条件的变化改变了边坡体内部的应力状态,使局部的剪切破坏发展成一条连贯的剪切破坏面,边坡的稳定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产生滑坡。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针对第二种滑坡,或第二种边坡稳定问题。

2.2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边坡的稳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边坡体物理力学性质;

(2)边坡的形状和尺寸;

(3)边坡的开挖及支护方式;

(4)边坡的所受荷载的条件;

(5)边坡的补水情况;

3、基于ADINA的某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

本例为一个两层的边坡,土的参数如表1所示,在ADINA中,该模型被划分为831个节点和250个四边形单元。边界条件为底部是固定的,两侧土体的水平位移是固定的,边坡用锚杆进行加固。分析中对该模型施加重力荷载和地震波。地震波形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

表1土的参数表

图1地震波形图

模型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

3.1地震荷载作用时边坡主应力分析

对地震荷作用前后边坡主应力进行分析,进行竖向位移分析,得出地震前、后边坡的主应力和剪应力云图。图3为地震作用引起的边坡主应力分布云图,图4为地震作用引起的边坡剪应力分布云图。

图2网格划分图

(a) 地震前主应力

(b) 地震后主应力

图3 地震前后边坡主应力云图

通过分析两种应力云图可以发现,基坑边坡面附近的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表现为最大主应力与边坡面近于平行,并向坡体内部逐渐恢复成初始应力状态。由于边坡的应力重分布,在坡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带。不同部位其应力状态是不同的,在坡脚附行坡面的切向应力显著升高,而垂直坡面的径向应力显著降低,由于应力差大,

于是就形成了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容易发生剪切

(b)地震前剪应力

(b)地震后剪应力

图4地震前后边坡剪应力云图

破坏。在坡肩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在坡肩附近,在一定条件下坡面径向应力和坡顶切向应力向拉应力转化,形成拉应力带。因此,坡肩附近最易形成拉裂破坏。此次模拟边坡一次开挖成型,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并没有发生损伤。

3.2地震荷载作用时位移分析

(a) 地震前边坡土体竖向位移

(b) 地震后边坡土体竖向位移

图5地震作用前、后边坡土体竖向位移云图

对比图5中(a)和(b)两幅图,可知地震作用改变了边坡土体竖向位移场的分布。地震荷载作用使得边坡坡面处产生不均匀位移,自坡顶至坡脚处位移逐渐减小。

4结论

(1)从边坡稳定性概念入手,介绍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边坡稳定性的处理措施;

(2)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地震荷载作用下某深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后基坑边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易形成剪应力增高带,从而使边坡产生剪切破坏。地震荷载也引起了边坡的位移重新分布,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地震荷载引起的边坡失稳不容忽略。

参考文献

[1] 刘红帅,薄景山,刘德东.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研究评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1):164-171.

[2] 薄景山,徐国栋,景立平.土边坡地震反应及其动力稳定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2):16-120.

[3] 陈玲玲,陈敏中,钱胜国.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稳定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21(1):33-35.

[4] 刘春玲,祁生文,童立强,等.利用FLAC3D分析某边坡地震稳定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6):2730–2733.

篇12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因为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原因,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露头开采的不断进行,使露天矿排土场的边坡日渐高陡,对于边坡稳定性的重视度逐渐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研究成为了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学科方面专家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对于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国内外已经有多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的使用和推广。排土场的边坡同岩质边坡比较起来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同其它的自然坡体也有很大的差异,符合自身条件特点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还有待于开发和发展。排土场边坡出现滑坡等灾害情况受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的准确度也不够理想。目前对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其分析结果有明显的误差存在。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以实际工程为分析基础,将多种分析方法结合,整理出关于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更加适合的方法,以便于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应用。

1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滑坡的主要模式

1.1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大类型。外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工程以及外部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边坡的土质、结构以及地应力等影响作用。外在因素的变化要比内在因素快很多,但是外在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破坏要通过内在因素来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只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相结合发挥综合作用,才导致排土场边坡发生变形乃至破坏。

1.2 排土场边坡滑坡的主要模式

排土场边坡滑坡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边坡内部滑坡。对于排土场边坡内部滑坡而言,主要跟废弃物料的力学性质有关。随着排土场陡高的增加,在内部出现不平衡的压力和集中性的应力,加上雨水的作用,使边坡内部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滑坡;

2)基底滑坡。如果边坡地基在较陡的倾角的情况下,排土场散体岩石与基底间的摩擦力低于边坡内部的剪应力时,在雨水或者地下水的作用影响下,基底原始坡面就会产生滑坡的现象;

3)下部基岩滑坡。边坡的基岩底层较为软弱直接导致地基承载力的降低,受到坡体石料的负荷加上雨水的作用,会发生地基滑动或者起鼓的现象,导致下部基岩滑坡。

2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本文以大阳沟排土场最大的堆高剖面为例,通过进行现场勘查实测,分析此排土场的滑坡模式存在内部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以大阳沟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以主要内部滑坡模式为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工况下排土场边坡的稳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2.1 正常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2.2 降水入渗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降水的工况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要对边坡雨水渗流参数进行确定。这是进行降水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先决条件。再根据地区多年的降水量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此为依据进行排土场边坡雨水入渗强度指标的计算和确定。根据本文实例大阳沟排土场多年的降水量和入渗量分析,确定此边坡入渗强度为100mm/d。

对于此种工况,可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稳定性分析,首先得出网格剖分的计算模型,其计算模型和入渗水头见图1所示。在以此模型为基础,对降雨入渗的压力水头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仍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降水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见图3所示:

3 结论

综上所述,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坡度和涂料及湿度的影响都会对其产生破坏,建议在坡面进行植被护坡的方法进行保护。及时疏散堆积物和修整排水沟,减小雨水入渗带来的破坏性作用。另外,可对坡度进行削减,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还要注意对坡体的日常管理,尤其在汛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篇13

作为分析评价的基础,资料收集要尽可能完备,且与所要开发的新产品项目有相关性。对于农业机械行业来说,收集的资料包括行业结构特征、经济、技术和生产4个方面,来源于农机行业和各个农机企业。行业结构特征包括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的情况、用户和市场的情况等;经济方面的资料包括产品制造成本,按项目、按零部件分解的成本资料和使用成本资料、经济效益资料等。技术资料包括农机产品的技术、性能和结构参数,通用件和标准件的使用比例,产品的设计规律、使用范围等;生产方面的资料包括企业的硬件基础设施、研发能力、产品产能、专业化协作水平、工艺装备程度、销售和供应采购情况、售后服务能力等。在资料收集完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原始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较为清晰地反映所开发农机新产品的特征和全貌。

3列出备选方案

在全面掌握信息资料,正确衡量企业进行农机新产品开发所具备的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根据既定目标拟定多项备选方案,列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一般而言,拟定的备选方案越多,被选中的最优方案的相对满意度就越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行分析评价前,应根据掌握的信息资料先策划和编制若干可行方案,进行初步筛选,留下若干备选方案供进一步评价择优。

4分析评价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的分析与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定量分析指分析一个被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或所具备性质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对几个对象的某些性质、特征、相互关系从数量上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也用“数量”加以描述。备选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后,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方法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排序。

4.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采用比较、归纳、总结、演绎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认识其本质规律。定量分析客观、准确,应用愈益广泛,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定性分析,特别是在农机新产品开发中,许多因素,如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等难以定量,只能采用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时,要重点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如他们的经营战略和方式、技术和经济实力等。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长处,弥补缺漏,确保开发出的农机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2定量分析

对农机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是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重要内容。定量分析就是利用统计学上数据分析和检验的方法对调查资料、数据等进行数量上的分析研究,通过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计算出各个备选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从而反映出各个方案的实施效果。技术经济指标是一组指标,如反映项目盈利效果的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利用率等,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备选方案的实施效果。

4.3综合分析评价

综合分析评价是对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企业进行该项农机新产品开发工作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并从利、害两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还要结合技术经济指标、利弊等多方面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在综合分析时还需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是分析技术方案中某些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的综合分析。在农机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中,技术方案包含的不确定因素有多个,例如: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投资规模、生产成本要素等,各因素的变化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不同。技术经济分析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是对各个备用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价其经济效益,进行方案选优,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对技术方案的分析评价所采用的经济数据大都来自预测和估算,而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方案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可能与实施前的评估结果不符,影响了技术经济评价的可靠性。为使技术经济分析更科学,评价结论偏差减小,对某些主要技术经济因素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评估其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对策尤为必要。

5选择最优方案

方案择优是整个农机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工作的最终目的。经过多次反复比较,对比综合评价结果与方案要实现的目标,选择最优的可行方案。如果没有最优可行方案,应重新确定目标或进一步修改完善备选方案。

6提供决策

把所选择的最优可行方案推荐给农机企业的最高管理部门,由其进行最终决策。至此,一个农机新产品开发策划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工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