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拓宽德育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以正面教育为主
当代青少年学生是敢想敢说敢做的一代,他们知识面宽广,社会信息量大,对变幻莫测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面对社会种种现象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甚至良莠不分。为了有效地教育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我们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持之以恒地开展“一周之最”“文明班级”“文明中学生”等竞赛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其逐步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竞赛活动,体现在全体中学生,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能激励全体学生去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智慧潜力,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涌现出了各科最佳学生,而且涌现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团结协作,勤奋努力的良好校风,净化了学校育人环境,起到了榜样示范,典型引路的教育作用。
三、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增加紧迫感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和条件。学校德育要打破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善于捕捉信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与见识,不失时机地进行理想、品德教育。走出去,组织学生参加大型庆典、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请进来,就是请当地领导、英雄模范、司法人员进校做国情乡情、英雄事迹、法制教育等报告。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从亲身感受体会中,萌发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品质,把今天的学习和祖国四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四、开展主题活动,实现活动育人
学校各项活动都是德育的载体,每个活动的开展都要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启迪,受到震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因此,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确定切合实际,富有兴趣和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培养创造能力的空间。一年一度的“文明中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不仅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更使他们明确了中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良好的品质。
五、优化校院,环境育人
篇2
一、充分体现德育的社会化功能,加强实践育人
突破校园德育代替全部德育的格局,要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给予学生最生动的教育。医学职业学校离不开实践性教学,一要以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劳动锻炼、军事训练、勤工助学、临床实习等,使学生亲身实践到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加深对本专业的认知,明确就业的路径和危机感,增强就业竞争意识从而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教真人、做真人、教真事、做真事,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憧憬,构建善于沟通、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直面困难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充分体现德育中的尊重与塑造,完善品格教育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书易而育人难,难在育人是一种品格教育,是一种塑造完善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工程。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兴趣爱好、关注能力倾向、关注价值观取向。尊重、关注、塑造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教真育爱,才能够很好地把教育与80、90后学生的尊严、自由、“非主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转变角色,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健全的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感化与内化功能
教育不能搞机械化生产“一刀切”的单一目标教学。80、90后的学生更加需要尊重和理解,教育者要在坚持遵守和把握各种政策和制度的条件下,实施人性化教育与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示范性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活化教育方法,克服德育工作居高临下的说教、批评处罚、硬性灌输等方法,摒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要以尊重的姿态和亲和的心态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获取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心理动态,做到换位思考,情感交流,价值共享。既要做到授之以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导之以行,注重心理咨询,构建团队意识,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使之懂得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懂得珍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与修养。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思想工作的和谐发展。
四、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构建适应网络时代新的德育框架
在信息科学大潮涌来且泥沙俱下的时候,我们应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这个仿真世界,要利用网络的广阔性、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和全方位刺激性的特征来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建设体现集思想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精品、特色网络文化主阵地,把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时尚元素、专业素养有机地融于网络之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读性、服务性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拓宽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工作的空间,发挥网络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优越性,让网络德育走进中专学生的生活,指引中专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学生健康成长。建立符合时展的全方位网络化教育空间,教育观才能受到青睐并指导和规范教育实践。
五、构建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以职业道德为目标的德育教育框架
篇3
一、从消费对象上讲,从实物性消费向着精神性消费拓宽
人们生活消费不仅消费一定实物,还应消费一定的精神生活资料如书籍、报刊等,以汲取广泛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常识。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维系人们关系的是一种固定规范和惯例,一个普通公民不可能把消费权益法、产品“三包”规定,以及民法、刑法中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文背得头头是道,但他可以得到律师的支援,尤其在大件耐用消费品的使用上受到劣质产品困扰时,只用付出少量法律咨询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从而避免自己的消费支出在市场上受到损耗、耗散。由此可见,这种生活消费从物质到精神、从“实”到“虚”的方面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消费结构上讲,重点加大发展资料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
消费结构指的是用于消费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是吃着甘蔗上高楼──步步高节节甜,“吃要讲营养、穿要讲漂亮、用要讲高档,住要将宽敞”。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加大享受资料的比重时,不应该冷落了发展资料。处于技术革命环境下的人们应该有终身教育的现代化观念。只有投入适当的发展资料,更新自己的知识、理论、经验、技能并且紧密结合从事的工作岗位,让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消费者可以通过晋级、奖金得到回报,也可以从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三、从消费空间上讲,由消费空间的相对静止扩展到空间移动型消费
中国长期的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使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打破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家有了结余,双休日的实行又提供了时间,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使人民有了更大的可能跨出家门,走出城市,这种消费空间的移动是明显的,精神的享受是实实在在能够回味的。还有就是信息消费。购买安装一部电话,你就可以和外界沟通;如果再加上计算机,你就可以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总之,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各个地域的公民乃至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启迪着大家的经历、经验,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这是空间移动型消费或者说是旅游消费带给大家的深层感受。
四、从消费效果上讲,从粗放经营式的消费到注重消费效用的方向拓宽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封建主义和外来腐朽思想影响,还存在着婚事大操大办、请客送礼等铺张浪费现象。这种消费是十分有害的。人们在进行生活消费的计划、决策时,应该树立注重消费效用的新观念。消费效用的含义指的是一定的消费支出与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资料,以及劳务的比例关系,在消费支出一定的情况下,获得的使用价值量越大,获得的消费效用就越大。影响消费效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的支出情况、消费品利用程度,以及消费品对身体的损益情形。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效益性经济,效益高者生存,效益低者、无效益者逐步被淘汰。因此,我们倡导的是有益、无害消费,应该摈弃的是无益、有害性消费,这样才能为现代化生产生产出高质量的劳动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困扰人类的“富贵病”,诸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困扰人类的头号杀手艾滋病,无一不是和有害性消费行为和无益性生活习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于即将步入小康的中国人来讲,克服有害性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有着更加直接的现实意义。
篇4
二、针对教育对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带情节的游戏和竞赛性活动,对具体事物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体育知识的增长,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对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感兴趣,但对理论知识还是不太感兴趣。另外,儿童情感很不稳定,控制能力差。具体表现在进行游戏或比赛时,胜利了就喜形于色,失败了就垂头丧气,意志上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坚持性比较差。
针对儿童在体育与健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体育教师可适时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根据儿童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的特点,把所讲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新闻故事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乐于接受,从中受到教育。在练习枯燥的耐力跑时,一方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延长跑的距离。另一方面用走跑交替、比赛或集体跑步等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到底,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精心组织进行教育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方法单一,会导致组织松弛,纪律涣散,这样不仅大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更不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精心组织,以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法灵活,手段多样,形式活泼,不仅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动作,调动积极性,培养优良品质。如上投掷课,在教师必要的讲解、示范、讲评外,可以通过对墙投掷小皮球、沙包进行分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个人、小组对空抛降落伞的游戏练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敢于自我表现,勇于克服困难。在教师辅导下用胶皮管,小木棍投过一定高度的横绳,投向一定远度目标的集体练习,教育学生听从指挥,发扬勇敢顽强的精神,认真练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的精神。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活动机会,又贯穿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
四、强化教学管理,运用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在体育健康教学管理中,一些通常的要求与规定都要制度化、规格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不仅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的教学组织,同时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常规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宣传,严格执行,严格训练,严格考察,严格考核。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严格要求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严得适当、严得合理、要严而有度。提出的要求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才有效,严格不是严厉,更不是训斥、体罚。亲切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多表扬也是“严”的一种方式。当然批评也是严的一种方式,但是批评教育要出自关心和爱护,真诚地指出缺点和错误,切不可借题发挥,以免挫伤自尊心,打击积极性。
此外,在利用常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和集体舆论作用。教师更应是常规的带头执行者,常规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应首先做到。这样才能保证常规顺利地贯彻执行,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会更大。
五、注重自身修养,用“身教”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的榜样既是无声的命令,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更新知识,注重个人形象,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有更大的说服力。如冬季上体育课前,教师衣着适当,情绪饱满,不畏严寒,事先到操场等待学生,上课时口令洪亮,动作规范,坚定果断,举止言行充满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所有这些对学生将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篇5
教育国际化是一种趋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对于我国教育而言,培养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与国际接轨,是教育改革需要考虑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人才的培养应该放眼世界,而不是拘泥于现在自己的教育理念,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使学生能够不仅在教育的领域认识到世界文化,更能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人才提出新的标准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拓宽国际视野,掌握方式方法,是每个学校应该考虑和实施的问题。
一、重新认识国际视野
(一)教育误区
对于现在的教育环境而言,首先要确定的是国际视野与教育的问题,国际视野并不等同于英语教育,这一点,学校与教师要有新的认识,不要片面地理解问题。部分人认为英语教育的普遍推行,会影响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缺失,甚至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这些都是以偏概全,没有从整体看问题。英语是一种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学校要通过这种工具,向学生打开世界的大门,使学生能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
(二)国际视野的重新定义
国际视野主要是指打开国际的大门,放眼看一下世界整个发展格局,能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以及方向,能够做到与国际交流,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国际视野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其他国家的认识,更是一种对世界的一种态度。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一)改变教育理念
英语教育具有人文特色,这包括一个国家的形象,英语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学好语言,更要通过这种语言去认识一个国际的自然人文风貌,加强人文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认识他国文化,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获得专业的知识。
1.教师提高个人修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自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注意言传身教,丢掉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2.合理把握课堂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注重体现人文精神,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注意不仅要学生学好英语,更要掌握其他的人文知识。
(二)借助外来资源
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明确,既要有很好的外语水平,又要对本国文化精通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树立国际化意识,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探讨世界文化,实现知识的全球化发展。
1.教学中开拓国际视野
改变原有课程设置,采取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可以展开角色扮演的形式,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样更有利于掌握语言,了解语言故事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环境,例如:教师在教《The Pearl》这篇美国的著名小说,教师在课前应该让同学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小说的作者,故事的情节以人物关系。
2.交流中发挥外教身上的文化元素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到中国校园,担任外教,教授英语课程,这种模式需要扩大。外教对于英语的教学游刃有余,他们不仅语言功底扎实,而且熟悉自己的本土文化,这不仅有利于高中生学到纯正的外语口音,还有利于两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因此,充分利用外教身上的文化元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3.开展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学校可以举办戏剧大赛,选取国外一些经典小说戏剧,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等家喻户晓的名作,学生在戏剧中既可以锻炼口语,又可以了解到戏剧当时社会大背景,对于学习国外的文化非常有效。
在国际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国际化。高中生不仅仅是要掌握英语的使用方法,更要拓宽国际视野,与国际舞台接轨。学校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和了解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篇6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篇7
一、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渗透课程意识
我们首先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全员德育观。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是实施德育教学和德育的主体,其它教师不是德育的实施者,忽视了全员德育的功能。全员德育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在于: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里都明确提出了“情感和态度”的课程目标,例如:语文教学通过典型的文学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数学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科学学科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里必须有“情感和态度”目标,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每名教师包干几名学生,负责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指导。包干对象中,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杜绝教师出现“喜欢优生,嫌恶差生”的行为。每名教师都要留有帮扶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在学生的《成长记录》中,必须有每名任课教师的评价意见。通过这些举措,把每名教师纳入到德育工作的队伍中来,壮大了德育队伍的力量。
其次,我们保障了课堂渗透这一德育主渠道的畅通。为落实教学目标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我们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把缺少“情感与态度”目标的教案定为不合格教案。我们还把“情感与态度”目标做为听评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要求“情感与态度”目标体现不明显、落实不到位的课不得评为优质课。在教学工作学生评议中,也把“课堂教学中能否合理渗透德育目标”做为一项重要评议内容。
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强化资源意识
德育教育要形成自己的创新和特色,更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发掘资源优势,建设学校独有的德育工作新特色。我们一是从学校师资上挖资源。我校的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有专业的教学人员,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人力资源,组建了美术特长小组、音乐特长小组、书法特长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把优秀作品挂在宣传橱窗里展出,即充分展示、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又起到了怡情励志的作用。二是从学校文化、乡土文化上挖资源。我校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特别是作为平阳县唯一一所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学校,我们运用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装扮校园,培养了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民族大团结的高尚情操。三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挖资源,使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贯彻人本意识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
首先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我们制定了教师忌语,规定教师对学生不许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这样的还能……”、“自己看书去吧”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对每个学生都给予真切的关爱,每名教师对包干的学生,每两个周必须至少谈话一次,并留有谈话记录,要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的眼里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大人生观教育。在这种人生观的教育中,我们不是对学生讲大道理,而是把深刻的人生道理蕴涵在点滴小事中,使学生真正从生活中受到教育,而不是死记一些人生教条。比如,当学生考试失利时告诉学生,“每一次创伤都是一次成熟”,让他们坦然地去面对挫折;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告诉学生,“忘却的同时意味着心灵的净化”,教育他们要“君子坦荡荡”;尽管这些忠告揭开了生活表面美丽的面纱,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甚至有点残酷,但它告诉了学生应该怎样面对生活。这对他们人生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四、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教育
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就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教育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只有相互沟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自身素质,让他们懂得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哪怕是微小的细节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其次,家长要讲究道德教育艺术,对孩子既要严又要爱,对孩子的错误,应认真疏导,正面教育,要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真诚地帮助孩子解决社会认识上的偏差,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德育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程,要使常态化德育工作正常运转,不仅要努力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还要敢于创新德育工作,讲究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齐抓共管,让儿童健康成长。我们决心为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参与的全体互动的常态化德育工作管理的新局面而不懈地努力。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摸索创新,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去迎接学校德育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篇8
二、 注重德育过程,强化德育效果
要使德育活动开展的即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又扎扎实实、注重实效,可在升旗仪式上,坚持让学生做升旗致辞、国旗下讲话,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特殊的氛围境界中接受最佳的德育教育;也可让学生坚持做课前五分钟“做遵纪守法好少年”演讲;还可在重要纪念日或节日,由学校或班级组织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访问学习等。
当然 ,德育活动还要注重多样性,变单一型为综合型。可根据地情、校情,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做专门的德育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健康心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等,而且要求优化教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要贯穿到各门学科中去,并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化考核内容,还要聘请当地行政部门工作的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以拓展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网络型,真正做到德育内容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德育机构与其他组合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 更新教育手段,注重德育研究
在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德育研究,只有更新德育手段,拓宽德育途径,变传统型为现代型,有效地进行德育评估,才能针对开放的社会下独生子女个性发展的特点,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上好德育研究课、观模课、示范课或办好德育讲座,已到达总结和推广德育工作研究成果的目的。
篇9
三是拓宽教育科研月合作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11月在沙区教育科研月中,协作组内学校以深化展示联动发展共同体的教科研水平为主旨,安排了“教育管理焕生机、教育科研赢发展”等六大板块,各校教师均参与每个版块的活动,或参加智慧讲坛、现场评课、课题沙龙、校际间师徒结对等活动,为各校领导、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
篇10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2〕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共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3〕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4〕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6〕,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7〕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8〕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因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9〕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个人是个人生活的主体,德育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让个人感受到自由——他可以自由地选择,凭着他的现实的德性——而不以祈使性的规范语句去试图控制、约束人的选择行为。那样,人就失去了自由感,就会对德育对其生活的引导产生厌恶与排斥。“一个人自由选择了某种责任,就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10〕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从生活走向德育,是一条间接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非德育的德育。德育要大胆地激励个人去生活,去追求好(善)的生活,去践行好的生活品质。好生活本来就是德育的目的。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知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11〕一个拥有好生活品质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公民;一个每个人都拥有好生活的社会,一定是好的社会。*
注:
〔1〕〔8〕亚里士多德,苗力士译:《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版,第1、2、10、9卷。
〔2〕转引自何中华:《回到自身:世纪之交的哲学重建》,《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3〕麦金太尔,龚群译:《德性之后》,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版,译者前言第16—19、22页,第257页。
〔4〕亚里士多德说,“实践不是创制,创制也不是实践”,“只有有所为的思考才是实践性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第6卷第2、4章。
〔5〕《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6〕〔7〕金生@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教育研究》,1995年第8期。
〔9〕H.P里克曼:《狄尔泰》,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121页。
〔1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58页。
篇1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探析
1.德育渗透是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将德育思想渗透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处于实践当中。然而,不难发现,也存在不少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并不重视,也没有专门的思想教育课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致使学生的德育状况十分糟糕。就现有的品德课教材来说,还不足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形成一定的管理与督促,这就需要额外的德育教育来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思想渗透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2.德育渗透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重要途径
虽然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品德课程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育与指导却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枯燥单一的品德灌输早已让学生失去了课程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德育的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3.德育渗透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
将德育思想渗透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是对学生德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升华。将知识讲授升华至道德培养的层次,这本身也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因此,这一渗透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渗透的途径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内容,例如爱国主义、传统思想道德品质、传统美德等等,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分析、情感熏陶与树立学习榜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将德育与智育工作独立开来,要两手抓。所以教师要能够通过课文阅读与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情感,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了解课本字、词、句的含义,从而达到智育与德育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充满情感的朗读与背景知识的介绍,创造逼真的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会在这一过程中达成一致,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课堂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要能够为人师表,在工作生活中以思想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要能够从多角度出发设计课外活动。小学生具有思想幼稚、缺乏独立性并善于模仿行为习惯的特殊时期,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要能够选择一些正面人物事例,以树立学习榜样。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名人励志故事会、诗歌朗读等课外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要能够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书籍中领悟情感,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后感。一本好书,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操守,甚至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与目标。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目的还是功能来看,将德育工作渗透和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极为重要且有必要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从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的双重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与指导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突出德育教育的方面,让学生理解知识与道德应同时并存的道理。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在教学观念和行为上同时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1、德育理念创新:“自主化”
高校应充分发挥德育的“自主化”理念,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标和“慎独”的道德境界。
德育要确立“自主化”的理念,就要强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通过建立公寓学生自律管理组织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把公寓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引导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情境体验中获得思想的升华。当然,对开放环境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德育工作者必须加以教育引导、规范约束,这样才能使大众化背景下的德育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总之,“自主化”理念可以让德育者更好地应对大众化背景下学生人数激增等新情况,而且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更多地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尤其是可以促进德育由“外加”向“内需”转变,由专门化向全面化、系统化、普遍化转变,由“教会学生顺从”向“教会学生选择”转变。
2、德育内容创新:“生活化”
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学生公寓、社区公共场所的德育工作,应该根据新情况在学生公寓、社区构建德育平台,积极探索德育进公寓的新方法、新途径。“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三大著名命题之一。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价值和意义,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感悟到人生的乐趣、意义和价值;同时,生活世界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它是学生形成对生活、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德育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逐步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德育的目的。换言之,德育要增强实效,必须回归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的德育,才能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3、德育载体创新:“网络化”
第一,拓宽德育的信息传输渠道,健全校园信息网,建立专门的德育网站或网页。通过网络上“论坛”、“电子信箱”、“热线服务”等形式拓宽师生互动交流的领域,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二,建立掌握互联网技术的教育队伍,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德育软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组织力量制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好、适应性广的信息资源,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第三,加强网络内在约束机制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识别和抵御能力,使其不受消极网络环境的左右。
4、德育方法创新:“咨询化”
大众化阶段德育需要“咨询化”,这里的“咨询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德育应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咨询不应纯粹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而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和内容,其更高的目标应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将德育与心理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心理素质。二是德育要借鉴心理咨询的观念和方法,采用“咨询型”的工作方式。由于心理咨询的观念、方式(如平等、尊重、共情、保密、协商等),比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特点,德育如能借鉴心理咨询的观念和方式,必将有效地改变其引导现实苍白无力的局面。
5、德育形式创新:“环境化”
“环境化”主要是指从方法论的角度,强调以环境为载体,以环境教育为手段,充分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渗透功能,关注点应当是德育与环境的统一性。具体地说:
一是要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运用,通过引导学生去体验、感知和反思,使德育成为一个双向交流、心理相融的过程,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与教育。
二是要美化校园的物质生态环境。通过将校园打造为和谐、优美、洁净、绿色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空间,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环境伦理、环境价值观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空间。
三是要培育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德育方法的实施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更多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寓教于环境熏陶中。德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文化、思想、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环境教育功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优化,保持德育目标的方向性。防止在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可能存在的功利性、垄断性与冲突性的误区。
四是发挥立体环境的教育合力作用。一方面高校应当与家庭、社区、社会团体交互贯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实现德育的“全校化”,即强调全校教职工都以不同的途径参与德育过程,从教学、管理、服务等多层次中渗透思想教育。德育渗透到育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与其他各项工作结合着开展,是德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并且,在大众化时代德育全方位和多角度渗透的特点将越来越强。
在大众化时代,德育决不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独立体”,而必须成为一个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式体系,本文提出的五个创新点,是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们可以创新之处,且这五个创新点在事实上是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我们只有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实施新办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篇13
教育是育人的根本,传统的教育发展形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然而,素质教育的产生正是顺应社会大环境的趋势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目的,然而,素质教育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有更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的重要性。
一、认清当下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在当下,素质教育正在各个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从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己发挥的空间,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然而,德育教育却是孕育其中的重要部分。
二、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第一,在软件环境方面要使是教师工作者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第二,在硬件环境方面要为学生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备。然而,在当下所处的教育环境下这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软件环境方面是一些老师没有经过一些相关专业的培训,再就是在硬件条件方面没有为中学生专门设置的设施。所以面对当下的德育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在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加强培养,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只有这样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才能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原有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中学生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实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突破,从学生的本身出发进行切身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老师知识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言传身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一种固有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在个人的德育素质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仍有很大的欠缺。面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促进了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四、认识到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的真正核心是要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提高,让他们能够在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还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校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改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处在核心重要的位置,必须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五、实时推行课程的改革,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
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课程方面必须要做出实时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在学科课程方面要对中学生的学科进行实时的改变,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能够浅显易懂而且能够更符合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其次,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对学生本身的德育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德育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才能让学生能够实时实地地得到更好的教育。最后,要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活动课程的改革,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和家长能够有很好的配合,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实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到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中去,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