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辩论的观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辩论,这门自古以来深受东、西方思想家们青睐的思想斗争艺术,如今在学术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然而,当今的实际辩论充斥了这样或那样的混乱和错误,作为严肃的科学活动的学术辩论也不例外。其中,最严重的错误当推对辩论论题无意或故意的混淆。前者是在真正弄清应当反驳什么之前,就贸然反驳了;后者是出于自己反驳的主观需要,虚拟了论敌并不主张的论题,接着对它大肆攻击,从而造成自欺欺人的假象:他驳倒了论敌。前者如法盲犯法,情有可原;后者如知法犯法,罪不可恕。为了澄清公众、甚而学界对辩论的普遍误解,规范辩论行为,使之成为交流思想、探讨真理的有用工具,有必要重新考察古代思想家们在辩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辩论的性质和特点。
批判性思维认为,辩论的论证和其他论证一样,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构成。论题是命题,即真实性有待确定的命题。它是论战中敌我双方证明和反驳的对象,构成辩论的核心内容。在辩论活动中,立论者确立什么样的论题去反对敌论者的论题,或者反过来说,敌论者确立什么样的论题去反对立论者的论题,这是辩论者必须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场辩论的性质:是不自觉的谬误或自觉的诡辩,还是明辨是非、探讨真理的思想交锋。这个问题正是本文关注的主题。
命题有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两类。为了与古人的相关论述保持一致,也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本文只论及非模态命题,并且是其中的主谓命题,即直言命题(以下简称命题)。下面我们依次考察中国、希腊和印度古代思想家关于辩论论题的基本思想。
我国战国时期产生的《墨辩》逻辑是研究论辩的逻辑,它是墨家对当时“百家争鸣”这场社会性大辩论的理论总结。什么是辩论?“辩,争彼也。”“彼,不两可两不可也。”“不两可两不可”,是说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因此,“彼”应当解释为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简称矛盾命题)。“争”,《辞海》解释为“争辩,争执。”可见,“辩”是辩论双方对两个矛盾命题孰真孰假的争辩。在此,墨家差不多给出了辩论的准确定义。例如:“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两人远远望见一物,甲说“这是牛”,乙说“这不是牛”,这就构成一对矛盾命题,可以进行辩论了。此物要么是牛,要么不是牛,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即“不俱当,必或不当”。辩论的结果不是甲胜乙负,就是乙胜甲负。“辩胜,当也。”辩胜辩负,要看是否符合事实(“当”或“不当”)了。
争论者所争辩的命题,如果不是一对矛盾关系的命题,争论就不是真正的辩论。似是而非的辩论有哪几种情形呢?墨家分析了三种具体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两个命题的主项不同。“(彼)凡牛,枢非牛,两也,无以相非也。”“凡”,当作“兜”,是一牛类动物,“枢”当作“”,是一虎类动物。“兜是牛”和“骊不是牛”,两个命题主项不同,可同真、可同假,“无以相非”,不能成“彼”,也就无法辩论了。“所谓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或谓之牛,其或谓之马。俱无胜,是不辩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这提及第二、三种情形。就第二种情形而言,两个(肯定)命题谓项相同。对于某物,甲说“这是狗”,乙说“这是犬”。“狗”、“犬”二名一实,二命题可同真、可同假,不是“彼”,不能成“辩”。就第三种情形而言,两个(肯定)命题谓项不同。如果甲说“这是牛”,乙说“这是马”,二命题不同真、可同假,仍非“彼”,不能成“辩”。对后两种情形,墨家概括说,辩论是针对同一对象,“或谓之是,或谓之非”,一方说它是什么,一方说它不是什么,符合事实的一方(“当者”)是胜家。
辩论活动刺激了《墨辩》逻辑的产生,也刺激了西方传统逻辑的产生。威廉・涅尔夫妇在《逻辑学的发展》中写道:“因为进行证明用的是与主张相反论题的讲话者的对话形式,所以对于什么样的陈述句是已给出的陈述句的矛盾句这个问题就有很大的兴趣。因为根本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在哪一点上讲话者驳倒了他的论敌。”“陈述句”就是通常所讲的命题。他们认为,这个问题促使亚里士多德对直言命题进行研究。亚氏本人也坚持认为:“如果没有矛盾命题就不可能有反驳。”反驳指辩论中的反驳。这一观点在其著作《工具论》里多有论述。“如若两个命题的主项相同,肯定命题的主项是全称的,否定命题的主项不是全称的,我们就把这两个命题称为相对立的矛盾命题,如‘所有的人是自的’和‘并非所有的人是白的’相对立,以及类似的命题。再如,‘有些人是白的’,在我所说的意义上,就与‘没有一个人是白的’相对立。如若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是全称的,即在这两种情况下主项都具有全称的特点,则这两个命题便是相反命题。所以,‘所有的人是白的’或‘所有的人是公正的’,与‘没有人是白的’或‘没有人是公正的’并不是矛盾命题,而是相反命题。”“相对立”的命题是传统逻辑所讲的矛盾命题,“相反命题”就是反对关系的命题(简称反对命题)。这里讲得很清楚,在直言命题中,是矛盾命题的,只有全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即A和O),或全称否定命题和特称肯定命题(即E和I)。亚里士多德把两对容易混淆的命题――矛盾命题和反对命题――严格区分开来,并明确将反对命题排除到辩论之外,认为有资格充当辩论论题的只有矛盾命题。由此可见,亚氏清楚地认识到辩论中论题具有矛盾关系的重要性。
因明称论题为宗。因明立宗,原则上要求“唯立不顾论宗”,或“随自意宗”,即立论者不管别人不同意见,随自己意愿乐于成立的宗。这样的宗,立论者许可而敌论者不许可,具有“违他顺自”的特点。例如,立“声是无常”(“声音是非常住的东西”)为宗,对抗敌论者的他宗“声是常”,这就是“违他顺自”了。古因明家有以“声”为宗的,有以“无常”为宗的,也有同时以二者为宗的。陈那反对说:“声与无常元来共许,何得为宗?故我取声及无常不相离性为宗,以敌论者不许不相离故。”这是因为.敌论者可以承认“声”和“无常”两个宗依,而不承认“声”和“无常”有不相离的关系,即不承认宗体(即宗)“声是无常”。相应地,立宗做不到“违他顺自”,则犯“相符极成”的过失。如立“声是所闻”为宗,不仅立论者许可,敌论者和中证人也都许可。因明重视“悟他”甚于“自悟”,这样的宗起不到开悟论敌的作用,因而不合立宗的正格。这正如《大疏》所说:“初遍许宗,若许立者,便立己成。先来共许,何须建立。”“相符极成”从反面说明了立宗“违他顺自”的意义。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通过对直言命题的考察,明确指出辩论的论题必须具备矛盾关系。亚氏的论
述准确、详尽,可以作为三家的典范。尽管墨家论及的命题(“辞”)仅仅局限于单称命题,但其对论题“彼”的见解无疑密切契合亚氏的论旨。因明家提出“违他顺自”的立宗原则,也反映了对论题具有矛盾关系的要求。简言之,论题具备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这是三家对辩论的共同认识。
辩论双方所主张的论题为什么必须具备矛盾关系?先哲们已作了初步说明,下面进一步加以解释。在批判性思维看来,对命题的态度决定了辩论是否发生。在二值逻辑里,命题非真即假,无第三种可能。但是,对于某人提出的一个命题,人们对其真假的意见却有三种:真,真假不能确定,假。相应地,人们对它采取的可能态度也有三种:赞同、存疑和反对。辩论是否发生,由这三种态度决定:当认为它(如“有的鸟不能飞”)真时,就持赞同态度,双方不发生辩论;当认为它(如“外星人存在”)真假不能确定时,就持存疑态度,辩论也不发生;而当认为它(如“有的鸟不能飞”)假时,就持反对态度,辩论才发生。辩论双方主张的论题之所以必须具备矛盾关系,是因为,反对一个命题,必然赞同与它有矛盾关系的另一个命题。拿墨家所举的例子来说:对远处一只动物,甲说“那是牛”,乙表示反对,那意味着他认为“那是牛”是假的,即与之矛盾的命题“并非那是牛”真,也即“那不是牛”真。乙必须首先赞同的正是这个命题,而非“这是马”或其他什么命题;反之,如果乙说“那不是牛”,甲表示反对,相应地,他必须首先赞同相矛盾的命题“那是牛”,而非其他命题。在明确各自的论题之后.辩论双方就可以对之加以证明,真正的辩论由此展开。
论题的矛盾关系,可以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来说明。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个客观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同时不可能又不具有这种属性。因此,反映该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两个命题必然一真一假。那只动物要么是牛,要么不是牛,无第三种可能,即两种情况有,而且只有一种存在。因此,反映这两种情况的两个命题“那是牛”和“那不是牛”,有而且只有一个是真的。
由于通讯、交通极端落后,国际之间今天这样的学术交流是当时不可想象的。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希腊和印度的古代思想家们研究获得的一致结论雄辩地说明,辩论存在着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据此,我们给辩论下定义:所谓辩论就是对一对矛盾命题的证明和反驳。证明一个命题就是确定它真,反驳一个命题就是确定它假。证明一个命题真,就是反驳与它相矛盾的命题假;反之亦然。这一定义揭示了辩论的本质和规律,相应地,也提出了判别辩论真伪的根本标准,确立了辩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基本方法。所有这些,都是头脑清晰、热爱真理的好辩者们应当密切关注的。
篇2
《唇枪舌剑》选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议题型,如“学生玩电脑游戏的利与弊”、“剩男剩女是否该降低择偶标准”、“六一儿童节家长是否要放假”等;一为新闻事件型,针对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就新闻中所蕴含的争议焦点进行辩论,如“烟花爆竹该限放还是禁放”、“公考之门该不该对应届生关闭”等。这些话题的选取具有以下特点:(一)新闻时效性,作为子栏目的《唇枪舌剑》对《直播生活》的民生类新闻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挖;(二)受众参与性,是对新闻事件的思辨,而不是对学术以及逻辑的思辨;(三)通过辩论,新闻事件再次被解构,新闻争议点被逐步放大,从而使受众从新的层面接近新闻真实;(四)力求选题多样,吸引不同层次受众观看、参与。
二、辩论型电视节目话题选择
1.话题选择贴近民众日常生活
民生新闻的“三贴近”原则,对辩论型电视节目同样适用。民众关注的,喜爱的,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2009年6月,泰州交警部门为了治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问题,开始在市区几个主要路口采取拉绳子措施。此举一出,立刻引起泰州市民的热议,《唇枪舌剑》随即录制了一档节目“治理交通问题,交通拉绳是否合理”,邀请市民代表及交警代表进行辩论、讨论。现场嘉宾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说出自己所代表群体的想法,在现场参与的社区群众及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节目给了交警和市民一个沟通的平台,之后,交警部门取消了拉绳子的做法,改变了执法方式。
此类辩题还有“东城河游泳是堵还是疏”、“无物管小区的保洁工作长效管理能否执行到位,难在哪儿”、“流动摊贩是否应该存在”,这些话题都是民众所关注的,通过辩论使大家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共识。
2.话题选择不能过于琐碎
民生类节目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采用平等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以此赢得老百姓的关注。不过,很多民生节目选题狭隘,把大量精力放在关注邻里争端、夫妻矛盾等琐碎问题上,而忽略了大民生。
《唇枪舌剑》节目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尽量做受众感兴趣又不太琐碎的话题。但有时还是难免小众化,比如“西班牙PK荷兰,谁能夺冠”这样一个话题,只限于爱好欧洲足球的群体,容易造成收视群体的流失。
3.国家大政策的地方性解读
地方台与中央、省级媒体相比,资源少,起点低,只能从本土出发,结合本土实际做节目,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做法。例如2011年5月22日《唇枪舌剑》的“楼市拐点是否出现”这个话题,从国家房价控制措施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房价下跌说起,在嘉宾的辩论以及专家的分析下,观众对泰州房价的总体状况以及今后走势,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转贴于
这是大选题地方性解读的典型例子,回避了地方台对解读类似政策的不足,将国家级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
三、创造性地选取辩论话题
信息时代,新闻信息呈几何形态增长,但真正受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不多。热点新闻容易“撞车”,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辩论型电视节目的选题当中。辩论型电视节目时长往往在30分钟以上,容易引起观众的收视疲劳。要想抓住观众,每一期节目的选题至关重要。好的话题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1.公共性
电视是大众媒介,其所关注的一定是大众所关注的,辩题的选择同样也应该具有大众性。上到国家大事,如“中国该不该废除死刑”,下到居民关心的事,如“是否赞同送老年人进养老院”,都应该涉及。
2.争议性
辩论型电视节目最忌辩题不温不火,或者观点一边倒,辩题的选择具有可辩性。要达到这些,选题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话题争议是否大。否则,容易使辩论观点变得牵强附会,产生歧义,偏离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和缓解群众情绪的目的,适得其反。
3.前瞻性和预见性
比如“六一节家长是否应该放假”、“打麻将该不该有所限制”等选题,由于其所具有的前瞻性,对观众来说具有新鲜性以及现实意义,容易引起观众的思考。
篇3
2.1病毒防护技术
计算机系统很容易感染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其本质是一种不断进行自我复制,并且占据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的一种程序。针对电力变电系统的监控中心与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专门设置病毒防护。全面地预防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破坏,可以有效保护系统内存储的信息并且保证自动化体系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的畅通。
2.2防火墙技术
当前,电力变电运行中,有很多操作采用的远程控制技术。针对远程控制技术而特别设置防火墙。将能够进行远程操控一级设备和部分二级设备与非信任的外部网络进行隔离。执行强制性的网络信息安全检查,只有正常的指令信息,才能够豁免从而操控远程设备。
2.3系统数据备份技术
电力变电实现自动化运行之后,大量的业务数据通过信息网络直接传递到电力企业的数据库之中。通过建立电力企业数据信息备份中心,运用数据回复技术与加密的存储技术。对电力企业重要的业务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遭到破坏时,能够及时快速地将系统恢复并且保存数据,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4设备安全监控联动技术
将远程变电设备的监控与应对操作进行联动。比如对变电设备的温度进行监控,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不仅会传递到监控中心,还能够直接传递到应急联动系统。应急联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安全信息的应对程序,超过安全阀值,即直接自动联动操作,这样即使远程操作遭到破坏,也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下进行自动的简单操作。
篇4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60-01
电视栏目编导水平高低与否日益成为制约各地广播电视台收视率的关键,而收视率的高低又制约着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电视栏目编导必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才能编排出受众喜爱的节目。
一、首先要了解观众,重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素对观众收视热情的影响
只有真正的了解观众,才能够向他们提供独特的销售诉求,而且这个诉求是竞争者所没法做到的。栏目编导要在传统人口统计特征(如年龄、性别、收入、文化水平等)细分观众的同时,根据细分观众群内部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差异为观众细分提供更理想的方法,改变并把握观众。同时,了解栏目个性和兴奋点,赋予栏目相应的人物特征。这样,什么样生活方式下的观众便与什么个性的节目相对称。以某一特定生活方式生活的群体的需要确立节目定位已经成为节目改版的重要思路。例如,《拉呱》如今已成为齐鲁卫视的“旗舰”栏目,奥秘就在于它为了和其他新闻栏目区分开来,通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分析将自己定位为贴近百姓、突出煽情、耸人听闻和戏剧化风格,而不只是简单使用人口统计指标对观众进行细分和定位。江苏卫视的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非诚勿扰》的火爆,得益于其较好地了解了观众、把握了市场需求、新颖的内容设置和主持人与嘉宾形成的谈话场。
二、满足观众的兴奋点
很多栏目策划时,习惯将栏目类型划分为新闻、科教、法制、电视剧等,并以此界定竞争对手,这很大程度陷入了从产品出发考虑问题的“窠臼”,而不是从观众收视需求出发进行改版。节目编导设计常见误区是,电视人更多考虑自己属于纪录片、科教节目,还是电视剧,而决定观众选择节目的却是悬念、冲突、戏剧性、情感体验、信息、重要性等。比如,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新闻类节目存在主题深刻、严肃、信息性强却枯燥乏味的问题。安徽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本土化的新闻资讯类栏目《第一时间》,编导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就是从“本土化”出发,用平民的视角,来报道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整档节目被分为社会新闻、生活资讯、投诉热线三部分,抓住观众的兴奋点,使《第一时间》成为了报道领域广泛、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超市”。所以说,如果我们把一个具体的节目形态剖析开来就会发现,它总是会具备一些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也可以被认为是导致观众收视行为的激发因素。那么,任何一种节目编导形式,只要融合并增加了兴奋点,有新意有价值的节目形态就会随之出现。
三、根据不同时间段,按照观众类别编排不同类型栏目
一般来说影响电视频道节目编排的因素包括受众的生活习惯、电视台的办台宗旨、电视节目的来源情况和电视创作人员的水平和实力等。电视台的级别越低,其自制节目的数量就越少,要想在有限资源下,将电视收视率提高,必须根据不同时间段,按照观众类别,编排特定栏目。首先,要采取避实就虚的原则,避开其他电视台强档栏目,不以弱碰强。避开地方有线台,不以强碰强。选择非黄金时间段,编排特色节目。如央视《今日说法》,编排人员深入了解受众的心理,在中午安排播出,提高了午间收视率。栏目偏多并不意味这他就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相反如果将内容相似的栏目合并,组成一个大板块,就能集中所有力量去搞品牌效应和精品战略提高收视率,进而提高经济效应。
四、结语
作为编导人员,在编播节目时要根据电视台的宣传计划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充分考虑到政治新闻类节目与娱乐性节目、黄金时段节目和非黄金时段节目、对象性节目和大众性节目的有序安排,从而达到节目编排的创优意识,实现较为良好的电视宣传效果。实现电视栏目的科学、合理化编导。
参考文献:
[1]李林.电视栏目编导之道.科学出版社,2007.
篇5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电影属于大众传播媒介,也是社会文化的艺术载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抑或是意识形态的工具,离不开受众的支持与拥戴。如果说电影创造了受众,那么受众也创造了电影。因为,没有受众对电影的观赏、评价,没有受众的参与,电影永远也不能兑现它的经济、文化和审美价值。所以,受众是电影的催化剂和生产者,并不仅仅是电影意义的接受者,受众应该是与电影“同生同体”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对电影受众的研究应当平行于对电影本身的研究。任何一部电影在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都应当有受众的参与。拍摄前,受众是电影的目的;拍摄中,受众是电影的关注者;拍摄后,受众是电影的作用对象。
一、中国电影受众研究的基本轨迹
一般认为,中国电影受众研究最初源于中国戏曲文化重视观众的传统。众所周知,中国戏曲历来重视观众的反应,这在2008年贺岁大片《梅兰芳》中可见一斑,观众对一部艺术作品的行为和情感反馈将直接影响艺术创作。所以,从世纪初电影在中国大地上诞生开始,观众对电影的反应如何,电影作用于观众的效果如何就成为电影管理者和创作者经常讨论的问题。1922年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成立后,就非常重视观众研究,尽管该公司的两位主要电影艺术家郑正秋和张石川在影片如何对待观众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前者重教化、后者偏娱乐,但该公司拍摄的许多影片仍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建国以后,著名影评家钟惦先生发表的著名文章《电影的锣鼓》开篇就指出:“最主要的是电影与观众的联系,丢掉了这一点就丢掉了一切。”他列举了观众上座率下降的事实,谈及了观众的观影规律,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锣鼓无法敲响,电影观众学研究也不可能进行下去。
将电影受众研究视为一门学科,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对电影研究的再度重视是由于电影观众人数的大幅度下降,城市电影观众几乎每年减少五千万人次。导致电影院上座人次下降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诸如电影和社会上多种文化活动的竞争等。然而,这些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以来,忽视受众主体、生硬教育受众的电影作品,必然遭到受众的拒斥。受众的自主性和多种娱乐活动对大众闲暇时间的争夺,使电影受众问题成为电影创作界和理论界必须重视的问题。
于是,自80年代初开始,涉及电影观众的文章越来越多。1988年9月,在章柏青等人的倡导下,北京电影学院还首先开办了电影观众学课程,出版了《电影观众学》这本著作,标志着我国电影观众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之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黄会林教授主编的《影视受众研究丛书》相继出版,为受众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文本。
尽管如此,受众研究仍然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不间断关注的领域。
二、中国电影受众研究的时空定位
一般来说,电影受众应当是处于一定阶层、一定时代、一定区域三维坐标系中的观众集合体。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影受众的接受特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接受者是极其复杂的群体,既有历时的时代之分,又有共时的层次之别,更有不同文化系统接受者的巨大差异。接受美学认为接受者的接受情况是由“接受银幕”和“期待视野”决定的。所谓“接受银幕”就是传统文化习染积淀的纵向和时代文化观念影响的横向所组构的坐标图象;而“期待视野”则为“接受银幕”的“潜能”向纵深发展的企望。这“接受”和“期待”对于每一个接受者来说,无不由他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教养、生活阅历、艺术兴趣、性格品质、性别年龄等复杂因素决定。这既有相同文化系统和相同时代接受的一致性,又有不同文化系统和不同时代的差异性。
首先是电影受众所涵盖的观众成分在不断发展变化。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中国电影近几年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一些原来不看电影的人也开始走进电影院。互联网的发展,使电影观看越来越方便,一些经典电影得以在真正意义上走进普通人的视野。
其次是电影受众观影动机在不断发生变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受众观看电影不只为了娱乐休闲,也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感。
第三是一些可能成为电影受众的潜在观众群在不断的消失和出现。如有人预测,随着3G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用户将成为中国电影最大的潜在观众群。由此也将造成DVD用户的萎缩。
这一切都决定了对中国电影受众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中国电影受众研究观念嬗变的三个阶段
在2007年3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影视受众论》一书中提到,当代中国影视受众观念的嬗变分为两个阶段,即“群众论”受众观和“个体论”受众观。英国的麦奎尔在20世纪90年代则将受众研究划分为三大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在吸收和借鉴其学术内涵之后,我将电影受众研究阶段进行重新定义,即将受众视为“群体”的阶段、“传播环节”的阶段、“生命体”的阶段。以此来证明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受众观念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如下表所示:
1.将电影受众视为群体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无论是官方的政策法规中,还是居于正统地位的文艺理论的体系里,包括电影电视在内的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一般被称为“人民大众”,简称“群众”,其核心成分是“工农兵”。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将受众作为“群体”的观念本身没有错,因为任何研究受众的项目必然落脚于对某一观众集合体的研究上,而电影是一门属于大众的传媒艺术类型。但问题是,“”期间,官方以教化姿态将群众作为被灌输的对象,进而忽略了群众应当具有的合理话语权。这一阶段应当视为受众研究的失败阶段。
将电影受众视为“群体”的阶段,对应麦奎尔的结构性受众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传媒系统与个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2.将电影受众视为传播环节的阶段
20世纪中叶,传播学在美国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它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传播学在我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一些电影理论工作者开始使用传播学来研究电影观众问题。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电影也属于大众传播媒介,那么,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同时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根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进而建立起电影受众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受众的需要、受众的选择、受众的接受、受众的反馈等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实际上,最初从传播学角度对影视受众进行研究,大多倾向于线性的理解方式,认为受众只不过是传播过程的一个目的地。真正意义上从传播学角度对影视作品进行接受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尔撰写于1973年的《电视话语的编码解码》。
将受众作为“传播环节”的观念,对应麦奎尔的行为性受众研究,其目的是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外在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的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众被视为“黑箱”,不必了解其内在机理,通过察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3.将电影受众视为生命体的阶段
塔可夫斯基说他的艺术就是为了关注生命。电影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生命需要的艺术形式,它因人的生命需要得以诞生,又以满足人的生命需要得以存在和发展。“精湛的艺术,必然通过达于受众心灵,令受众获得认识上的启迪、灵魂的净化,求得人自身与外界的和谐,最终由升华为美感。”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受众视为鲜活的生命体,以受众接受为其创作的根本目的,以满足受众生命需要的审美满足为其艺术追求,从而使电影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电影受众作为“生命体”,便凸显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能否真实表现中国电影社会现实发展状况。所以歪曲、放大和无中生有的表现,食古不化等都违背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其二,是否注重人文情感表现,所以,忽略人本而只重技术的趋向令人忧虑;其三,能否提高艺术审美愉悦内涵,所以,电影没有艺术表现不能给予美感提升,将自身衰落、而被时代与人民抛弃是必然的;其四,能否通过电影增强民族自豪精神,鼓励理想期望,所以,灰暗、不促人向上的创作理应受到批评。”
将受众视为“生命体”的阶段,对应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他的研究与结构性和行为性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受众的媒介使用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接受分析还强调受众在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主义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
篇6
一、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医院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生产力水平和医学科技的影响和制约的,与整个自然科学与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面到立体多维的医院人际关系,期间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原始医学的人际关系
原始医学在人类社会医学发展史上占据了漫长的时间,包括有早期的图腾幻想医学及其晚期的巫术医学。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和减轻痛苦,研究各种动物、植物、矿物对生物体的利害特征,或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或通过畜养动物身上观察某些植物的疗效来寻找治病的方法,如某些植物有毒,某些植物能治疗或减轻疾病,原始人类知道用砭石、棘刺、骨针作为外科手术工具,用于取出异物、开放脓肿、施行放血术。尽管这些做法仍是原始人类保护生命的本能,但在原始思维指导下的原始人类通过观察、思索,再加上把原始的经验积累起来,使无意识的动物本能逐渐过渡到有意识的人类原始医疗经验的积累。虽然这一时期医疗活动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没有医业分工,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自救、互救,更没有形成过固定的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但正是基于这种原始的互相帮助才得以使其在恶劣的条件下求得生存。
2.古代医学的人际关系
古代医学的最大进步体现在医学逐渐地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并且出现了医业分工,像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名医扁鹊,秦汉时期名医张仲景,东汉末年外科杰出名医华佗。古代时期,个体医疗是医疗的主要形式,医者主要多为个体行医。许多医生游历乡间为民治病,当然,很多医者属于“座门等患”的“座堂”先生。古代医学主要是经验医学,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医生通过为病人治病而谋生,病人为治病而求助于医生,是相对平等的供求交换关系。古代时期医院萌芽已出现,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代在各国都城设立残废院,在公元2年汉朝建立最早的收容传染病的隔离院,东汉时建立了军医院叫“庵芦”,元代军医院叫“安乐堂”。这一时期医院的人际关系也只是较以往相对复杂些,独立个体行医仍是当时条件下医疗的主要形式,这些医者间少有往来,多是通过口口相传、著书立说为人所知。
3.近代医院的人际关系
近代医学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在16,17世纪步入封建社会后期,由于手工业工厂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关系瓦解,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医学摆脱了僧侣的统治,克服了唯心主义的束缚,使医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更相结合。近代医学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建立在分析实验的基础上,近代实验医学的标志就是近代医院的产生,近代医院成为社会医疗的主要形式。[1]尽管同一时期还有大量个体医疗的存在,但无论从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能力和物质条件来说,医院都处于领先地位,个体医疗从此退居辅助、边缘地位。近代医院为适应近代实验医学的发展,实现了专科分工,医护分工,医技分工,集体协作医疗。尽管分科、分工不细,但这些分工与集体协作仍是近代医院基本特征。
近代医院人际关系开始走向复杂,主要有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医生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与医技人员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近代医院人际关系中的主要关系,医患关系既有“主仆关系”,又有“平等合作”的关系,人际关系既有集体协作的关系,又有同行竞争的关系。这一点,前些年曾有一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就集中鲜明地塑造了晚清末期宫廷、民间医者之间医德医术的矛盾对立乃至大时代背景下中外医者之间的智慧的交叉与碰撞。
4.现代医院人际关系
20世纪中期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由于电子、核子、计算机等最新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大量高新技术渗入医学领域,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并且为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医学科学技术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飞速发展。多学科的互相渗透,促使医学也产生了众多新兴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现代免疫学、遗传工程、病理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进入现代医学阶段,医学迅速发展。本世纪70年代,欧美等工业、科技先进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医院发展阶段。这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时至今日,这股大潮已席卷全球。虽然现代医院的发展还不够全面和充分,远未到终点,但这一切都昭示了现代医院发展的趋势。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呈现出立体多维的结构体系。人际交往剧增,人际关系复杂多样,联系广泛,呈现网络状,并有多向合作、互相交流沟通的特点。人际关系还有国际化趋势、法规化趋势。人际关系多种类型并存,多种形式同在。
二、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模式由近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科学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1)医学发展的高速化,发明与应用周期明显缩短,知识更新加快;(2)医学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使一些医学体系呈现立体多维网络化;(3)微观与宏观研究两级并进,医学科学社会化趋势明显加大;(4)大量新技术,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医学研究科学化;(5)重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人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医学工作者不仅重视人体微观低层次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而且重视整体性,如精神与躯体的平衡;(6)医学科学国际化的趋势。医学科学研究打破国界,医学科学技术相互引进。现代医学和现代医院的发展,使现代医院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明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医院分科精细,医务人员分工专一,医疗活动必须在集体协作之下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之间要“避免相妒,凡事求真,言必由衷;应谦恭有礼地相处,不可任意批评,更不能再患者或其家属面前”起争执。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主要有以下四点:
1.多维联系趋势
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科分工精细,病人从诊断到治疗药经过许多科室,许多医务人员。因此,病人要得到及时的诊治,从心理上和行为上要与多方发生联系,希望得到各方面的“关照”。医务人员越来越懂得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注意接触病人,同病人主动建立联系,以加强心理治疗。因此,病人与医生都主动建立多维联系和进行信息、心理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2.经济关系强化趋势
现代医院既讲社会效益,也讲经济效益;现代医院既讲管理,也讲经营;现代医生既讲奉献,也必须追求个人价值和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双方始终存在着经济关系,这是不可避免的。正是由于患者具有病人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医务人员通常也具有医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因此,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经济关系在不断强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到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小到每个医疗科室内部的利益合理分配问题。
3.法规化趋势
传统医院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伦理道德规范维系的,通过人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来调节、约束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单靠伦理准则来规范约束医务人员彼此之间的行为显然是不够的,即便单靠行政管理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对现代医院医务人员彼此间权益、地位关系的立法,不妨成为一种构想,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促使之成为维护人际关系正常发展的制度和重要手段。
4.国际化趋势
由于现代各国都扩大对外开放,国际间交流不断扩大,医学科学技术打破国界,各国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交流、接触日趋增多,而这种交流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医学发展的高端水平和未来的趋势。相信在未来,不仅一个国家内部的医务人员可以在本国内跨地区行医,亦可以实现各国医务人员间的跨国行医,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医疗人才、资源互补,而不再只限于学术上的交流。因此,现代医院医生必须适应人际关系的国际化趋势。
通过深入挖掘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演变发展进程以及综合概述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对我们现代医院建设的深刻意义。现今,国内学者对于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既往的研究也局限于某些特定专业立场。例如管理人员对医患关系矛盾冲突根源进行深入挖掘,护理专业学者从维护护理工作人员权益出发对医护间各种现象研究较多,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对其与临床间关系研究较多……当然,这些都不乏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我们更需要能够站在一个全面统筹的高度对现代医院人际关系作整体、深入、权威的把握,才能对现代医院人际关系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真正理顺现代医疗活动中所衍生的各项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王志杰: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7
篇7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然而,伴随着技术发展的同时,各种安全隐患也层出不穷。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来看,变电运行是确保电网安全的人工操作源头,也是电网运行管理的最前沿,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电力企业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体系的建设,促使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巩固和提高。
1、 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
1.1 操作安全的隐患
变电运行是一项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但是却常常由于人工操作而带来程度不同的安全隐患。首先从变电运行的程序来说,变电运行的设备较多,所以使得工作流程复杂且乏味,这样一些员工精力不集中,溜号、走神,褥子种种都会导致操作上的失误。还有就是工作人员的技术不过关,变电运行所需的是完全人工操作性的人才,而有些人的 动手实践能力很差,只会纸上谈兵,这也可能导致操作失误。这些操作问题一旦发生,轻则损失一些经济利益,重则会危害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而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设备故障的隐患
变电运行中的设备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使用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设备和变电站设备老化。从质量方面来看,变电站对于设备的要求应该是十分严格的,因为变电运行过程很紧密,容不得设备有一丝的疏忽,一旦发生空缺,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相关人员将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设备应用到变电运行中就会导致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出现。再者,设备老化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电站的设备需要更新换代,但是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进行检查与更新,这样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安全管理的隐患
变电工作中,安全管理占据这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变电工作中,由于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也导致了诸多事故。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一般情况下管理秩序是非常混乱的,通常表现为管理层次不清晰、目标不明确、管理方法不科学。再有就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达不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处理好问题,措施也不得当,这就使得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变电运行管理没有全面完成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工作,无法保证变电工作的正常、安全进行。
2、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隐患解决措施
2.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每种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对工作的过程以及工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变电运行也不例外,对于变电运行,必须要有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从前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电力企业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域完善。在安全管理中最主要的是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管理和限制,因为人在变电运行中占据这很重要的地位,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变电运行中职员的行为,使员工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规范地操作变电设备,防止由于操作上的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问题。然后是建立监督机制,监督人员的操作行为和能力,从而实行奖罚措施,这样增强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他们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
2.2 加强变电设备的检测
变电设备是变电运行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设备就相当于没有电力系统,所以要保证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就要保证变电设备的质量。首先在购买变电设备时要严把质量关,要看清楚生产设备的厂家、日期,尤其要注意的是是否达到国家的质量安全保障,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变电设备的安全。其次是应对变电站设备老化的问题,要派专门的检测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查结果作为第一手材料进行分析,及时的对设备进行修理和更新。
2.3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提高运行人员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这需要教育他们竖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三严作风,树立起很强的事业心。只有拥有了很强的事业心,对工作中的很多事都能其力亲为才能够保证工作质量的提高,还要有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上去了自然会注意变电运行中一些细节的东西,这也有利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隐患的解决。另外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在变电运行过程中需要人们动手实地操作的项目有很多,而且还有很多突发性的时间,所以对于员工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的进行。
2.4建立考核机制
为了防止变电运行中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安全监督和考核的机制,避免安全
责任制度流于形式,使安全责任制成为只说不做的空壳。这就需要对变电运行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考核。首先是对每个流程设备准备情况,工作的效率,安全的防护进行考核,然后是面向员工工作状况的考核,这就让各个岗位的人员有了紧迫意识,是他们自觉地增强了安全隐患意识,有利于保障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考核还可以实行奖罚制度,将安全管理的成绩与考核和奖励挂钩,作为奖惩的重要标准依据,才能保证工作的巡视检查和因素分析的到位,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素。
2.5 加强安全管理水平
就目前的管理水平来看是远远达不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的,由于很多电力系统的管理都存在大量问题,导致一系列安全隐患,所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还是要关注人的作用,要加强管理者素质的培养,管理者作为管理的核心,他们管理的成败往往对变电系统运行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管理素质的培养,学习相关管理知识,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能够有条理的处理突发事件。还有就是变电运行内管理系统的设立,要划分好管理层次,明确管理的目标和管理的责任。只有建立一个清晰、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对整个变电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安全管理隐患的发生。
3、结语
在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电能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备的能源,电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电力系统做为电能的输送企业,其变电运行工作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变电运行的安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企业要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设备的维护。总之,只有变电所安全运行工作抓到位,才能给企业、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合格的电能,也才能给广大变电运行工作人员以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柳迎春,唐会生.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篇8
(一)项目部人员的组成不科学、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背景条件下,很多项目部的成员都是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使得整个项目部经济技术含量低、专业结构的组成不科学,有的甚至出现人员不足的状况。除上述大方向上的不足之外,项目部在实际的环境下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大部分项目部中都缺少必要的管理工具和设备,这一点尤其是在一些较长距离的输电线路工程中更加明显,而这样一些方面的不足就很可能导致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造价的增高或者是工期的延长。
(二)施工队伍的水平低下。除了施工设备所造成的影响,在施工人员的配置上如果技术水平或者施工素质太差,必定会影响施工设备的使用、工程施工的进度 ,甚至带来一些额外的影响。
(三)混乱的施工现场管理。在许多项目实际施工中,都会看到混乱的施工现场管理。现场安全员、施工员等必要的管理人员对施工作业人缺乏管理,造成的设备材料乱放、不按规范操作等问题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项目实施时,应该安排专项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四)设备的选择不合理。这样一点的提出主要是因为设备的不合理不匹配会导致安装和施工难度上的增加,也会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较大的浪费。
二、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输变电站施工的主要流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投资决策、设计准备以及施工阶段。本文强调的现场管理属施工阶段范围,这个阶段不需要再对相关准备措施、劳动合同、施工队伍进行筛选、检测,只需要展开有效施工即可。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示意图将会被转换成施工流程图,设计图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现实中施工的有效性。因此在施工时,必要的现场管理是对工程正确有效实施的保障,对整个工程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施工进度安排上的不足,还可能发现施工隐患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三、加强输变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分析
(一)合理地组建项目部门。第一,土建工程、电气安装以及输电线路架设三个专业的知识在输变电工程实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在组建项目部门时则需考虑这三个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纳入;第二,若处于工程量比较繁重或地质施工的技术条件繁琐的环境时,也需要考虑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以及概预算技术人员的纳入。
(二)细致地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因为在输变电工程中涉及了土建工程、电气安装、输电线路架设三个专业的工作,则工艺较为复杂,材料设备的品种也比较繁多 ,同时在施工过程之中也存在着施工队和工种班组较多等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情况或问题就需要建设方的项目部门施工管理人员做好各个方面的技术准备工作以及人员协调工作。其中技术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在施工环境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充分认识并了解整个工程的设计规划、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思路,对于整个施工的图纸和合同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可实施的施工方案和程序 ,在施工前有一个良好的规划;第三,技术人员需要格外注意一些高新技术所要求的在实际施工中要做到的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的特定特点做好施工工艺的准备工作。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还有技术工长对于工人的相互交流,并与此同时进行培训,对工人施工进行规范,授予新技术和新工艺。
(三)认真严谨对待质量检查。在施工之中,做到工程整体的质量符合各个方面的标准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则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缺陷检查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为一般是不能够从任一单项工序之中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窥视检查或判断的。与此同时 ,要确保在质量检查制度制定的过程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科学的论证。施工质量问题一般是不能够从单项的工序完成状况中去加以窥视和判断,要想施工的整体质量都符合相关方面的规范标准,就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质量缺陷检查制度来,且在这样一项检查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切实的保证每一道工序都是经过了科学的论证的。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于每一个专业和每一道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来。
(四)做好设备材料供应及管理工作。在输变电工程之中所运用的材料种类较为繁杂,同时也要注意许多新设备材料的实际运用问题,例如变电工程中的砂、石、水泥、瓷砖、大理石、铝合金、防水材料以及各种钢材等等;输变电工程中需要的设备以及装卸材料,例如隔离开关、避雷器、变压器、滤波器、铁塔、瓷瓶、混泥土构支架、金具、等等。则针对这些材料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尤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需依据施工图纸所提供的输变电的设备规格、数量、材质、技术参数等各个方面去安排物资采购部解决供货问题;第二,设备材料比较繁多,分类摆放利于施工工作;第三,为了不因为设备材料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相关人员必须将含建筑材、金具、输变电气工程各类装材等材料的物资清单列好,同时标示清楚数量、规格、品牌以及产地等等 ,避免出现材料订购不符合要求的状况。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成本,避免操作失误。在进行施工前,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理教育,此外还可以对施工人员做一定的技术培训,具体做法单位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但是合理的奖惩制度不失为一个激发施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输变电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人们用心的去发现问题,加强管理措施,不断促进输变电工程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输变电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提出 ,与此同时 ,还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对我国未来电力企业的大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篇9
一、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共存关系
从电子文件诞生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与纸质文件共存,其共存状态及原因复杂多样,大体可归结为以下两类情形:
第一类是先有纸质文件,之后根据存储、利用等方面的需要形成相应的电子版本,即纸质文件的数字化过程。通常有两个时间点:一是收到外来文件或形成文件后即实施数字化,使文件在现行期有纸质和电子两种版本;二是对已经归档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文件过了现行期才有两种版本。
第二类是在业务活动中用计算机直接生成电子文件,出于对文件证据要求或长久可读考虑,又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也有两个时间点:一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纸质文件制作,或经由网络传输的电子文件接收后,以纸质文件形式输出生效,从而使文件在现行期即有两种版本;二是在归档时或归档后为电子文件制作硬拷贝,在这种情况下,文件到了半现行或过了现行期才有两种版本。
根据上述情况,可把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共存状态归结为“文件双套制”和“文件双轨制”两种类型。文件双套制,即文件归档后二者的共存,亦称为“双套归档”。双套制的实现,可以是对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是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文件双轨制,即在文件生成、运转过程中二者的共存,即两种版本文件同步随文件流程运转。可以说,双轨制是比双套制更全面、深入、进步的文件管理形式,双轨制为文件材料归档双套制提供了条件。
无论是双套制还是双轨制,都以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相互对应为前提。但两种共存状态下电子文件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却有所不同。双套制是后端共存,电子文件不是“原生文件”,未经运行和处理,没有在现行期发生效力,没有相应的元数据。而双轨制是全程共存,电子文件也是“原始文本”,生成时即具有效力,参与相关的事务处理,如管理完善,有全面的元数据,是完整意义上的电子文件。
二、电子文件管理与纸质文件管理的关系
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存状态下,需要对这两种文件分别管理,这就形成了两种管理系统的共存。共生于一个机构的两个文件管理系统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并在这种互相影响下改造功能、提高效率。
电子文件管理推动纸质文件管理改革。自从在文件和档案领域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以来,纸质文件管理的方法就开始发生变化,电子文件的管理对纸质文件管理的影响更大、更深,从而引发的变化也更多、更明显。其中实行双轨制比起实行双套制机构变化的程度又有进展。尽管各机构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还是有许多共同的表现,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推动了文档一体化的实质性进程。电子文件管理对前端控制的要求是实质性、甚至是强制性的,理想的解决方案是由一个系统统管全程。即使尚未建立统一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机构,也在现有系统中强化了前端控制,将文件阶段、档案阶段的管理任务统筹安排,将可能在文件生成初期完成的工作尽量提前。由电子文件推动的这种一体化很快带动了纸质文件管理的改革,在文件―档案全程范围内进行的流程变革使文档一体化进入了新阶段。纸质文件的提前归档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变革。目前开展电子文件管理,特别是实行双轨运行的单位大多实行办理完毕实时归档。质文件的随时归档不仅减轻了机构内保管文件的压力,也减少了个人存放文件保管不善等问题,提高了归档齐全率。提前归档使档案部门控制机构文件信息资源的起点明显前移。与提前归档同时发生的还有鉴定、著录等工作的提前。为保证顺畅衔接,必须以文件―档案全程为一体进行管理。
二是档案实体管理的简化,尤其表现在整理方面。过去对纸质文件整理需要通过实体系统固定文件之间的联系,建立档案实体的秩序,并支持档案检索的实现。电子文件管理之所以导致纸质档案实体整理的简化,一方面是因为快速度、多途径的全文检索功能,及随时随处的网上利用,多用户同时利用的便利让用户更加乐于利用电子文件。另一方面,立卷的简化带动了相关工作的简化,档案部门可以从繁重的业务整理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与服务。
纸质文件管理促进电子文件管理的完善。尽管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但都是同一社会活动的记录,其管理目标基本一致,在管理内容和方法上也有诸多共通之处。电子文件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公众信任和法律认同。突破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两条路线上:技术和管理。技术措施自不必说,加强管理的一些思路是从纸质文件管理的经验中汲取而来的。
来源原则是电子文件管理从纸质档案管理中获取的最有价值的生命之核。对于电子文件而言,来源原则仍然可以奉为圭皋,区别仅在于从主要指导档案实体单元的组织,转变为指导对电子文件生成背景的理解、揭示和维护,用来源的真实性证实电子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从技术而言,对纸质文件的伪造、篡改也并非不可实现。实际上,人们对纸质文件、档案的信任更多是来自对其整个运转、保管过程安全性的默认。这个过程建立在文件形成与保管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运行和各种复杂情况的检验而日渐严谨与完善,其中蕴涵的科学性对于电子文件也具有借鉴价值。
可见,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二者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互为条件、互补长短。在这些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各自经历着改造与被改造,同化与被同化以及调整定位的过程,两种管理方法在合理叠加、混合、功能替代中动态确定着共存状态和形式,并逐渐融合为一套综合管理各类载体文件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三、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关系趋向
可以预见,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因为从总体来说,功能的完全替代很难,也非必须,针对办公过程而言,“无纸化”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只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完全保证,真实性没有得到法律上认可,人们就需要以纸质文件形式生效或将纸质副本作为重要的备份加以保存。只要还有人使用纸和笔,就会有以纸介质形成的社会活动记录,如特定环境下的手稿、手书记录、批语、书画作品等几乎不会消失,其中不仅有技术问题,还有习惯、文化等因素。
但是,共存的态势将持续地处于变化之中,主要表现在双方的数量、功能方面。大的趋向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此消彼长,从以纸质文件为主到基本对称再到以电子文件为主,将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条弧形曲线。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战略的全面实施,使电子文件越来越多地成为文件生成的最初形态。电子文件流程与信息化平台上业务流程的契合使之成为办公、设计、贸易、交往的必要工具;信息形态的多样性、极强的可操作性和传递的便捷性,使机构和员工更愿生成和使用电子文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文件必须通过网络传递;数字签名、用户认证、信息认证、防范攻击等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增强了对电子文件的信心;管理的改善使人们可以方便地检索利用。这些因素都给电子文件的增长和功能提高提供了条件。
二是某些电子文件无法或难以转化为纸质文件,或是因为其信息海量纸张难以承载,如实时勘测的各种数据;或是因为信息形态无法以纸张载入,如声音、三维图像等;或是因为文件的结构复杂,包含动态链接、嵌套关系等,无法记录于平面纸张。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进程,这种只能以数字形态生存的文件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复杂程度也日益加深。人们大量创建和使用此类文件主要是需要或喜爱它们的功能,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顾及它们是否可以制作硬拷贝用以“保真”。
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可避免地改变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数量和功能对比。前一种情况还有实行双套制、双轨制的可能,但电子文件将在量的积累中逐步引发质变,占据主导地位;后一种情况中的电子文件已不可能有纸质文件相伴,需要寻找一条能够独立生存、独立承担社会责任并证明自己的道路。
受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不均衡发展的影响,两种文件管理的互动也是不对等的。纸质文件管理在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下逐渐“瘦身”,而电子文件管理则在纸质文件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日渐丰满。文件本身的变化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存在,文件管理的变化则是文件、档案工作者的主动应对。这是历史上文件管理最为复杂的时期,两种文件的共存和互动给我们带来无数的难题、挑战和机遇。对于职业文件、档案管理人来说,全面、科学的文件管理战略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一方面,因势利导,以积极的文件管理政策进军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从管理制度、方法、技术层面帮助电子文件建立威信,以至于建立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坚守“社会记忆保护者”的职责,在没有充分把握保障电子文件长久真实性时,不轻言放弃纸质文件阵地,充分、有效、巧妙地利用两种文件的特点实现管理优势互补,有利于我们在文件、档案管理的重大变革时期最大限度地把握主动。
参 考 文 献
[1]王信功.电子文件的产生及其对档案管理的影响[A].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
[2]阚赤峰.浅谈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1(4)
[3]杨丽.浅述我国电子文件研究的特点[J].黑龙江档案.2011(3)
[4]谢志清.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探析[J].黑龙江档案.2011(3)
[5]常胜利.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档案.2011(S1)
篇10
电影——被人们称为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之后的“第七艺术”,从1895年12月28日诞生至今,它吸引了无数的人们驻足观看,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但是它却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观众的喜爱,面对这样一份“宠爱”,广大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当应义不容辞地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而如何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呢?所谓“剧本——一剧之本”,电影艺术工作者能否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剧本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再进一步说创作者如何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剧本呢?创作者在“感性与理性”思维观念上的把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思维指导着人类的行动。艺术作品的创作总会让人想起“灵感”“天赋”“天才”等字眼,优秀的电影剧本当真一定是由具有“天赋”的人创作出来的吗?剖开个别现象,从普遍现象上看,答案是否定的。
本文的核心论点:电影剧本创作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共同建构而成,在电影剧本的创作中感性和理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思维面,它们彼此交织,相互渗透。
一、什么是感性和理性
首先我们共同认识一下感性和理性的概念问题。什么是感性和理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性”的注解为:“感性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区分为感性、知性与理性。感性指的是“感觉表象”。感性是被动的单纯接受的能力,感性与感觉是有所关联的,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人有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人就产生各种感觉。例如,视觉能看到事物的颜色;听觉能听到事物的声响。从感觉到认识,感性即直接接触具体事物当中产生的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因此感性思维往往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所谓理性,就是基于感性,通过思考而升华的一种抽象的认知。理性就是能看清事态和物质的本质,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行为。“理性是原则的能力”。理性认识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考作用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理性认识往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般情况认为人的认识首先是产生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和概括便形成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是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因此理性认识往往具有抽象性与间接性的特点,但正是这种抽象性和间接性决定了它能够从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化人们的认识。
二、感性与理性在电影剧本创作中的运用及关系
电影的发明实际上是发明了一个摄影机眼睛和录音机的耳朵,由此带给我们一个由视觉和听觉共同获取的富有魅力的电影世界。我们经常说,摄影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摄影机的眼睛可以带着观众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翱翔。但是这只眼睛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由不得观众想看什么,而是由那个掌握摄影机的人决定给观众看什么。在这里“掌握摄影机的人”不仅仅指摄像,它还包括了编剧、导演等幕后人员,而其中最先“掌握摄影机的人”便是编剧。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能够立体呈现的前提,也是电影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基础。
电影剧本的创作不同于写小说,它要求编剧必须用画面来写作,用镜头来写故事,运用视觉性思维进行创作。那么在视觉性思维展开过程中,感性与理性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首先从创作者本身来说,电影剧本创作中的“感性”强调个人的创作欲望、创作情感和创作情绪,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情感和创作情绪往往在创作者的主观意识里是连贯的,这三个方面在创作的过程中又常常被人们统称为“感觉”,虽然这样理解“感觉”概念不太准确,但它也道出了感觉与感性之间的关系,通属“感性思维”。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审美情趣、情感认识以及对社会中人与事的理解转变为笔下的画面语言,这种转变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应是有感而发,没有情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感性思维在剧本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编剧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不能将生活不加选择地记录(实验性电影作品除外),更不能忽略创作目的、创作构思、创作规律和创作理论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电影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的电影却不受欢迎的原因。例如:在悉德.菲尔德的著作《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谈到:“电影剧本的前十分钟必须提出戏剧性前提、戏剧性情境和主人公的戏剧性需求。‘戏剧性前提’指的是这个电影剧本讲的是什么,即这个电影剧本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提供了一种戏剧性冲动,而且促使故事直向最后的解决。[5]而“戏剧性情境”就像一个容器,指的是包容这个故事内容的空间。实践证明有的电影作品对此做到了,留住了观众;有的电影作品播放了十几二十分钟还没交代清楚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观众便没有耐心再往下看下去,从而选择了离开。这就如同当一个编剧情感的阀门已被打开,凭着自己的感觉想把开篇部分大肆渲染的时候,观众已离开了座位。成功的例子如:票房大热影片《非诚勿扰》在前十分钟交代了本片要讲一个“三无伪海龟”中年男子秦奋征婚的故事,当观众明确了电影的戏剧性前提和人物的戏剧性需求以后便饶有兴趣地想知道秦奋究竟是怎么征婚的?他到底有没有征到意中人?开篇设置了悬念,它提供了一种戏剧性冲动,吸引观众迫切想知道后面的结局。倘若这部电影的开篇不做这样的设计,用二十分钟的时间交代人物需求和戏剧性前提,估计观众早已失去耐性,进而影响了整片的观影效果。电影作品是以电影观众作为受众对象,失去观众也便失去了作品生存的土壤,因此倘若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感性认识而忽略剧作章法、剧作理论等理性框架,最终必将导致作品的失败。剧作理论和剧作章法都是对剧本创作本质和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归属理性思维层面,作为一名编剧必须要好好掌握。再如:任何一部电影都有理性表诉机制——叙事机制,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为例,美国人紧紧抓住了电影这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确立了模式化的电影叙事形式。例如:影片《魂断蓝桥》就完全依照模式化的电影叙事,在主题构成、情节设计、结构安排、人物性格等诸多元素上构成了完整的电影叙事机制,以其对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成功运用而成为世界经典之作。
但电影剧本创作中的理性框架若离开了感性基础,抛开感觉、情感、表象、想象等特征,其电影剧本必然会生硬呆板,缺少生动和生活的质感。在影视剧本创作活动中需要情感、情绪等感性思维的参与予以作品“生动”和“生命”。同时,我们要意识到理性框架构成的最终目的同样是要令作品“生动”和富有“生命力”。电影剧本创作中的感性思维若离开了理性基础,抛开剧作理论和剧作方法,仅凭个人的自我感觉进行随意创作,其剧本就很容易造成结构散乱、调理不清、无章、无规、无格、缺乏明确主题和清晰的线索,最终用再多时间、再多笔墨也只能写出劣作。电影剧本的创作不论多么地需要情感的融入和丰富的想象都必须通过理性的梳理从无序的“感性释放”走向有序的“感性清晰”。
上述分析证明电影剧本中的感性创作与理性创作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缺一不可,创作者在电影剧本创作中只有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才能够创作出拥有观众、拥有市场、被许多人广泛喜爱的成功的影视作品。否则只能产生大量的平庸之作和失败之作。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影剧本创作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在艺术实践中二者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任何事,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其它办法解决的。感性和理性永远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电影剧本创作没有绝对的感性,也没有绝对的理性。感性过程和理性过程的有机结合才是导向抽象意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才是电影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10页.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3页.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5页.
篇11
The Study on Several Viewpoint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Theory
QIU Jiansheng
(Nantong College,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the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new laws about physi cal education.It finds that the laws on changing and controlling exercise burde n, the laws on the study of PE knowledge and the cognition of exercise,the lawon the form and changes of PE study group and the laws on enjoying exercise cannot come into existence, because these laws are short of thorough demonstratio n. The superficial phenomenon is taken as the rules of development.The rules a re deducted by intuition rather than detailed exploration, or the rules are art ificially made intentionally to serve for certain purpose.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laws; discuss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教学规律反映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近30年来,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教学规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 [1-3]。然而,2005年毛振明先生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以下简称教科书), 对体育教学规律有了新的阐述,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即“运动技能形成规 律、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 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4]。除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对新推出的几个规 律均缺乏 深入的阐述和论证,且出现所述规律与该书中论述的教学原则同名的情况,让人无所适从。 鉴于该教科书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教材,教材征订目录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已经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理论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 该教科书新推出的几个体育教学规律进行探讨,以取得共识。
1 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
教科书中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是这样定义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合理 地利用生理负荷,又要合理地控制生理负荷,这就是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4]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规律也 与此相适应,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匹配,在人体机能活动最强的时段 安排较大的负荷,在人体机能活动上升和下降阶段要控制运动负荷,这是一个基本规律”[4]。首先,定义没有告诉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如何变化又如何控制。对比动作技 能形成规律明确提出技能形成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 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的定义未免空泛。既然冠以运动负荷 变化规律,就不能仅仅从几个阶段模糊地笼统地指出“相匹配”,而要从体育教学具体情况 出发,给出各种条件下负荷变化的规律性解释。况且,定义中所谓“合理地利用、合理地控 制”,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的意愿,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本质的东西。其次,人体运动时,由于身体必然承受负荷,因此机体会产生变化,即“机能能力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表现为众所周知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 是和人体运动及其必然带来的身体负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正是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结果,即身体承受运动负荷是因,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逐步上升――稳定――下降”三个阶段的出现因果。根据这种因果关系 ,我们只能得出结论:人体承受运动负荷时,生理机能变化呈现“逐步上升――稳定――下 降”的规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相 应的体育教学过程的运动负荷安排与之“相匹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相匹配”只 是表明三个阶段运动负荷不能相互超越,而不能说明运动负荷变化情况,更不能揭示运动负 荷的控制。把这样一个基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的简单逻辑推断结果,而不是运 动负荷变化的本质联系的揭示,标以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这不是科学归纳,这样的规 律揭示未免太容易了。而且,由于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 动能力变化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三个阶段,推出负荷与之相匹配。例如:技 巧课与50 m跑考试课,在人体生理机能逐步上升的体育课准备活动阶段,运动负荷是完全不 同的,用“相匹配”代替不了对运动负荷变化规律性的揭示。第三,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并不仅仅与人体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关联,而且与学生 体能发展关联,与技能的掌握、年龄、性别、学生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条件、手段 、方法等均有关联。运动生理学研究早就提出了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揭示了运动负荷与人 体机能提高的关系,给出了生物学依据。即人体具有适应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承受、消 化加之人体的运动负荷,并在运动结束后的恢复期产生超量恢复。因此,揭示运动负荷变化 规律,一定要准确定义“运动负荷变化”概念。此外,运动负荷所包含的量和强度因素,是 可以定量描述的。研究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应该建立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量数据作为 支撑,从而得出结论,否则难免名不符实。体育理论界前辈们曾经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适宜 负荷原则,而不是什么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并不表明他们缺乏上述的简单逻辑推断能力,恰 恰反映了对治学的严谨,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变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由此 带来的对规律性的揭示困难,只能从原则上提出要求。对运动负荷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正是需要后人不断追求的。如果仅仅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 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得出“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 匹配”的结论,并进而上升为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很明显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只不 过是用众所周知的事实,改头换面,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拓展,只会造 成已有知识体系的混乱。
2 关于“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由于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运动认知体系,所以体育教学还要遵循体育知 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运动认知过程是:“广泛进行感性认识形成感性基础的阶段; 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识的阶段;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 [4]。在这里,缺乏对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规律的定义,对运动认知过程的描述也与已知 认识规律相同。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经过的两个飞跃,即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个飞跃,再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第二个飞跃。教科书中所说 的运动认知过程并没有超越的认识论,冠以“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又有何意义呢?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教科书指出:“体育学科特有的运动认知体系是不断提高人体对物 体,对自我的速度,对时间、空间、距离、重量、力量、方位、平衡、高度等因素进行识别 和控制的能力”,是一种“身体――动觉智力”。 “构成身体――动觉智力有三个核心要 素,其一是有效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其二是熟练地操作物体的能力,其三是体脑协调一 致的能力”[4]。这表明“身体――动觉智力”是一种能力(残疾人的这种智力就 不健全 ),即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身体――动觉智力”与运动认知规律划 等号,也不能因为存在这种“身体――动觉智力”, 就可以不进行具体运动认知过程、特 点的论述,而推论出存在运动认知规律。在运动认知过程中,人类是如何有效控制身体运动 ,如何熟练操作物体,又如何保持体脑协调一致的,揭示其中的特点、规律,才是运动认知 规律所应该阐述的。其实,技能形成规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运动认知的客观过程。
此外,体育知识学习也不能完全用身体动觉智力理论解释。例如,足球迷可以对足球战 术津津乐道,而不一定要身体力行。典型如美国游泳教练谢曼•查伏尔,培养出奥运会冠军 ,自己却不会游泳,能说其对游泳运动缺乏认知吗?我们非常赞成对运动认知规律的探索,有许多领域需要人们去研究。但是如果仅凭直觉 推论规律,而不对规律进行具体探究,揭示其本质联系,这种规律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3 关于“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教科书指出:“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主要是通过在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因为体育项目和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集 体形式呈现练习的,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性学习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因此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和突出学生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规律”[4]。其立论的逻辑是: 因为体 育教学大多是以集体形式呈现――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形 成学习集体――故存在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从积极的方面认识,这不失为一种探 索、发现体育教学规律的简捷方法,即从体育教学的普遍现象入手,大胆推断存在相应教学 规律。问题在于,这种推断有没有严密的论证?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集体学习形式是否一 定会导致学习集体的形成?
首先,体育教学采用集体学习形式上课几十年,未见相关学习集体形成的研究。如果说 课改之后因为强调体育学习的多功能性、团队、集体合作,因而必然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 ,则缺乏教学实践支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学习集体 的形成并不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例如,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许多学校普遍存 在的体育课“放羊式”教学形式,是不可能出现学习集体的。此外,由于许多体育项目本身 的特点(表现的是个人能力、个人技术)及个体差异的存在,理想的教学应当是小班化、个 体化的因材施教模式。目前的集体学习形式更多的反映了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的局限影响, 并不表明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当然,体育教学中涉及到许多需要互相帮助的场合,团队 、集体合作,需要有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引导得法,可能会形成学习集体,但并不表明学 习集体的形成是一个普遍规律。特别是由于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强调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 组,小集体的组合非常松散、时间短暂、经常需要重新组合,因此,是否会有学习集体的形 成,需要实践支撑,而不是靠想当然。
其次,对学习集体形成规律的推断缺乏科学基础。所谓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事物发 生的必然,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社会规律是表现人 类活动所特有的规律,并与人的主观努力相联系,但并不表示可以去支配规律。因为各种社 会活动现象的汇集,表现出的某种规律性仍然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不能想当 然的认为因为存在集体学习形式,就一定会形成学习集体,就一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而 要从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出发,分析体育教学活动内在的本质联系。对学习集体形成规 律的探索途径应当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观察到学习集体的出现,进而分析其形成的因 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否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学习集体没有普遍出现之前 ,在有关学习集体的研究、报告资料等均非常稀缺之时,进行预言式的规律宣布,再由体育 教师去实践,这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创造规律。
第三,教科书说:“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教育的过程是: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 ;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的阶段;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的阶段;集体分解 ,形成新学习集体的阶段”[4]。对学习集体形成的揭示不能只是几个阶段,而要 揭示各 阶段的特点、内涵(规律揭示的需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不光是组 织上的统一体,还是由在需要、兴趣、智力、思想、道德、社交、创造力、审美等方面既有 共性又有个性的人们所组成的精神上的统一体。这种精神上的统一过程正是集体形成的过程 。因此,学习集体形成的规律应当回答:学习集体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成的动力是什么;形 成的一般趋势和特点怎样;学习集体形成中内部、外部诸因素的关系如何等等。作为体育学 习集体形成模式的研究,对体育学习集体的形成进行探索,总结出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用以指导体育教学中学习集体的形成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学的集体学 习形式必然形成学习集体。如果仅仅以上述的“组成集体、集体巩固、集体成熟、集体分解 ”四个阶段来描述,恐怕连模式都谈不上,更不要说成为规律了。
4 关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体 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 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把握的客观规律”[4]。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 验过程 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从而体验运动的乐趣的阶段;学生向新的技 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 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4]。首先,教科书中在讲到教学原则时也提出了“体验运动乐趣原则”,这种把教学原则与 教学规律混为一谈的提法,使人无所适从,反映出编写者理论体系的混乱。在“体验运动乐 趣的规律”文字表述中,“体验”两字的运用就不恰当。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而“体验 ”则是带有主观愿望,可能有也可能无。传统的技能为主的体育教学之所以要改革,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体验不到体育乐趣,对体育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说,存在体验 运动乐趣的规律,为什么在过去的教学中没有成为普遍现象?没有能够体现出来?新课改强 调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直指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因为没有了体育乐趣,持久的运动热 情、动力就无从谈起。充分表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不成立,只能作为一种原则存在。 因此,可以把愿望、要求作为教学原则提出,混淆为规律则是不恰当的。因为规律是一种客 观现象的反映,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你认为应该这样就一定会这 样。其次,大多体育项目由于自身形式、规则、方法、特点给学生带来乐趣,但是并不是所 有运动都能带来乐趣。况且,现代体育本质上是与人类自身、自然环境挑战的过程,体育过 程充满了艰辛、痛苦、竞争、挑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受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环境条件、项目特点等等因素的制约,运动乐趣并不总是存在。如受到广泛批评的铅球教 学、广大学生视为畏途的中长跑教学等。一定要论证这种运动充满了乐趣,是自欺欺人。中 长跑运动虽然单调乏味、痛苦,但是由于其健身价值、受条件限制现阶段的不可替代性,仍 然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可放弃的内容。作为教学原则,提出体验运动乐趣,是完全应该的,体 验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痛苦,战胜自我、完成目标,体验健康人生、体验战胜 自我带来的生理和精神层面的享受。然而,要将这种体验看成是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 规律,则未免太武断了。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获得运动乐趣,进而挑战新技能创新得到更高层次的心理满 足,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条件下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只能是少数 学生的行为。这是因为受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班级规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制约,受 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加上教育部门、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对现代体育认识的偏颇,学校体育 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运动技能学习阶段和增进体质健康层面,较复杂的技战术探究 、创新,既没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又缺乏持久的动力(这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 要所决定的)。当体育只能作为手段、工具,而不是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所谓体验运动乐 趣规律也只能是一种主观想象中的美好愿望而已。
5 结 论
综上所述,教科书归纳的几个体育教学新规律,我们认为是不能成立的。作为规律,要 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性的东西,揭示其本质联系,不能仅凭直觉推论规律,而不对规律进行 具体探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 人为、主观地制定和创造。客观规律的发现不是这样 的,是通过对大量的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出其内在的本质联 系,进而抽象归纳出来的。把事物表面现象当作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我们无法认同的。
参考文献:
[1] 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73.
篇12
【摘要】变电设备的检修,是保证设备可靠运行、减少设备事故的有效手段。以开关设备为例,深入分析变电设备的故障规律,提出了设备状态检修的整体策略,并依此制定状态检修应用导则,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指导了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电力系统中绝大多数断路器的操作次数都比较少,开断短路故障的机会不多,开断额定短路电流的机会非常少见。而操作和开断次数往往远低于断路器自身的寿命指标,每次开断的短路电流不可能相同,要进行正确统计非常困难。
一、变电开关设备的缺陷分析××电力局的开关装备水平其近十年的高压开关缺陷进行统计。 得出以下结论: (1)油开关缺陷所占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油异常与跳闸达限两方面。 (2)开关机构缺陷比例较高,且主要集中在液压机构。 (3)SF6开关运行整体稳定,但气压低报警缺陷较频繁。 (4)真空开关运行整体稳定,缺陷主要集中在开关机构部分。二、变电开关设备故障规律分析根据××电力局开关设备经过的几个不同阶段,结合近五年开关设备缺陷分类统计和典型故障分析结果看: (1)由于油断路器的开断能力的限制和其密封性能的不足,使得其开关本体的渗油、不检修开断次数达限等规律性故障占据了主导,达到此类开关故障总数的96%左右。 (2)SF6开关总体性能稳定,故障少。特别是以ABB、西门子、阿尔斯通为主的110kV SF6开关设备,其科技含量高,开断能力和防污闪能力明显提高,同时灭弧自能化使得机构功小故障少,设备相对稳定。而仅有的两台LW6-110型和35kV部分的LW 8-35型国产SF6开关相对故障率较高,主要表现在SF6低气压报警。 (3)真空开关设备的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开关本体故障较少,相对在机械引起的附件故障较多,特别是在无油化改造中采取机构沿用的做法,使ZN-10系列真空开关与CD10电磁机构之间出现配合未达到最佳状态,使得其机械故障发生率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动作频繁或连续动作的开关其传动机械易出现变形、脱销,辅助开关出现变换不到位等故障。(4)国产液压机构(CY)的渗油、打压、暴压故障率较高。国产液压机构运行极不稳定,既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的渗油,又具有突发性的暴压故障,国产弹簧操动机构则相对稳定。断路器的关合与开断故障、绝缘故障、载流故障远少于二次、机构故障。
三、变电开关设备状态检修对策根据上面的综合分析,提出采取的开关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的总体策略是: (1)SF6断路器由于其技术较先进、性能稳定、开断能力强、防污闪能力高。为此,其应完全依据:①开关触头的电寿命,既开关开断故障电流次数达到产品技术要求时进行大修;②开关机械动作次数达到产品的机械寿命时进行机构的大修;③当开关存在影响正常运行的缺陷时进行针对性消缺检修;④当开关防污能力不满足所在地的要求时进行清扫性检修或外施防污措施;⑤每三年进行一次回路电阻和微水测试。 (2)6-35kV真空断路器由于其故障基本上是由机械引起,特别是国产和无油化改造的真空开关的机构故障大多数是发生在连续动作过程中,小修对它的控制能力并不强。为此,其应完全依据:①严格控制机械动作次数,动作达限时必须及时进行检修、测试、调整;②加强对发生过连续动作开关的管理仁如出现后加速动作的开关,及时进行机械状况的检查;③加强控制回路器件的检查和调整;④加强对真空泡真空度的测试;⑤不论试验与否至少每三年应进行一次机构的检查调试,每年雷雨前有选择性的进行转动模拟试验;⑥每三年进行一次绝缘电阻、回路电阻、交流耐压测试。 (3)油断路器由于其故障有明显的规律性、普遍性和渐变性。为此,应采用①周期性小修和维护方式;②控制开关本体的开断次数,及时进行解体检查;③控制大修周期确保开关油密封性能和电气性能;④运行中每二年进行一次绝缘电阻、回路电阻、泄漏电流测试,每年进行一次绝缘油耐压试验。 (4)对于配国产液压机构,由于液压机构性能不稳定渗漏油严重维护工作量大,我们建议仍延续一年一次的小修制度和二年一次的解体检修。 (5)加强巡检及开关传动模拟试验,强化检修人员的设备状态巡检和消缺工作。首先工作重点做了调整,特别强调开关的实际动作模拟、控制回路的检查、转动部件的检查、设备附件的维护。通过每年的春季、夏季两次针对性巡检,一方面更全面掌握了设备的真实状态,做到心中有底,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维护,控制回路、转动部件的缺陷检出率明显提高,起到了提高整体状况的作用。 (6)由于开展状态检修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所以,我们在进行设备个体状态评估的同时结合设备组结构、电网结构进行间隔综合评估,以实现成本最低化、供电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具体原则是:①加强户内母线设备的防污能力仁加绝缘热缩;②逐步提高电缆的绝缘等级(由8.7kV提高到12kV );③间隔工作坚持“以小靠大”原则,统一时间减少重复停电;④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检修策略。四、结语:实施状态检修是对检修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供电企业在开展输变电状态检修的各方条件日益具备时,状态检修必将成为变电设备检修的主流。本文深入分析开关设备的故障规律,提出了设备状态检修的整体策略,并依此制定状态检修应用导则,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指导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刘国贤等.变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力,2004,21(4):45-49. [2]陈维荣,宋永华,孙锦鑫.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的概念及现状[J].电网技术,2000,24(11):12-17. [3]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 (1):61-65.
篇13
1、电子商务企业的特征
1.1持续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维持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信息交流的高速廉价使得创新的成本相对降低,企业进行创新的门槛也越来越低。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要求企业不断的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企业文化的创新。
1.2顾客至上
更好的更方便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电子商务当中,企业和顾客进行沟通变得更加的方便,在淘宝网通过淘宝旺旺可以方便的实现了顾客和商家的在线沟通,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带来便利。
1.3人本关怀
电子商务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对人才的尊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做出了许多人性化的改变,提倡以人为本,实现人文关怀和人本管理。
1.4竞合关系
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条产业链、价值链的竞争,因此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这就必然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改变以往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形态,要边竞争边合作,形成一种新的竞合关系,以达到整个产业链条的优化整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企业的变革路线
2.1组建企业内部网络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是非常基础、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ERP和供应链管理才有可能实现。在组建企业内部网络过程当中,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扎实有效的构建企业内部信息网络。
2.2企业内部ERP
当企业完成了内部信息网络构建之后,并不能马上产生巨大的效益,因为这个网络本生并不能生产什么。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实现企业内部的ERP来达到对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一般来说通过ERP企业可以实现方便的物料管理、生产规划、财务核算、销售分销管理、企业情报管理。
2.3供应链管理
当企业完成了内部ERP之后,进一步拓展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扩大市场影响力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在这个时候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别人无法复制的成功就必然要求能够有效的影响整合产业链条。产业链条的整合在具体技术上来说就是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来实现的。 3、具体变革内容
3.1电子商务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企业资金筹措的操作手段
企业“入口”端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是资金。资金筹措的部分手段(例如作为资本市场一部分的股票与债券市场)早已电子化了,而且人们已经领教。基于电子信息网络的资本交易,在规则不完善或控制有疏漏时的巨大破坏力,那是震撼世界的力量。1997年的金融风暴令每一个业内人士记忆犹新。企业资金筹措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作为资金市场中介的)商业银行,它也正在由于IT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而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金融企业或资金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本身也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的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企业资金操作的手段,降低了操作的成本。企业财务管理的部分规则,不得不随之而有所变化。例如,在银行授信额度内,发出借款信息的时机选择,有关还款数量与时间的决策技术等,将会由于操作手段的更新而改变,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增加新的内容,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新环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