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财务数字化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数字化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务数字化分析

篇1

一、校园卡系统的一般功能概述校园数字化通常以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校园卡系统作为数字校园的基础环境和支撑平台,其构架完全服从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成为数字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卡系统既是数字校园的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也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引擎。在该平台下,各相关应用系统以构件方式存在并运行其上,相关数据和信息按照数字校园规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在校园网络上满足各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需要。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校园卡系统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具有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类基本功能。

(1)多证合一、以卡代证: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校内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

(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确保校园网络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服务:透过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目录服务,即基于校园数字资源统一组织和应用集成所形成的各种校园网络化应用服务,包括信息分级、办公自动化数据交换、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等。

(4)以卡代票、以卡代币、刷卡消费:取代以往校内使用的各种票据,如饭票、水票、洗澡票、上机票等,以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满足师生员工的校内消费和费用缴纳需要。

(5)校内消费资金统一归集:通过分布于校园内各消费点的pos终端,在实现校内消费刷卡支付的同时,实现了校内资金流动的统一归集,在技术手段上满足了学校对下属经营服务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

与校园卡身份信息直接绑定的银行卡,除了具有一般银行卡相同的金融服务功能以外,增加了个人银行账户与校园卡“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自助圈存转账服务功能,满足校园卡持卡人校内消费资金自行划转的需要。

二、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1.财务管理信息是数字校园目录服务重要的公共数据资源。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不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业务处理的自然结果,更是学校教育事业开展和日常运行中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记录,其中包含的对公以及对师生员工个人的校内信息资源都极其丰富,是校园数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数据资源;数字校园环境中许多的应用目录服务和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信息的数据资源支撑。

2.校园数字化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数据管理手段。校园卡系统具备了校园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的功能,能够实现基于网络的个人身份认证,以及校内部门关联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更加丰富和完善。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卡信息来完善财务管理业务,应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优先考虑的因素。

3.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以标准化和关联信息完备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为基础。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现在财务信息分级目录服务和构建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两方面。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些信息服务功能,作为基本信息源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完备性和可关联性便是至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新的管理需求下,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以构建集成应用型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账目管理的科目信息和项目信息,使得每一笔账目记录附带必要和有效的管理信息。

4.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是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一体的封闭特征不同,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来实现目录服务,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通过web服务方式将财务综合管理所需的各方共享数据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需要将相关的财务数据反馈给中心数据库,并保持相关数据的同步。

5.集成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平台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除了需要基于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以外,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需要强化用户访问的权限管理。能够与校园卡系统平台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双重功能的集成身份认证环境,包括统一权限管理、身份验证、单点登录、密码管理、ldap外部认证等,应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

6.银校紧密合作方能形成与管理信息化服务相适应的现金流动管理模式。通过校园卡与个人银行卡的绑定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将师生员工的收人类现金发放自动存人个人银行卡;涉及财务报销的现金支付,可以实现现金的自动人卡。通过校园卡系统的“电子钱包”自助圈存功能,将个人银行卡中的金额自主“圈人”校园卡,满足持卡人的校内消费需要。对于学生费用的收缴,按照同样的做法,还可通过网上银行自主缴费的方式予以实现。在与银行紧密合作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学校财务管理将大幅度减少现金的流动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建立起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现金管理模式。

三、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校园卡系统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学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和内涵将产生较大的扩展,除了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随着校园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外,更需要顺应校园数字化的要求,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可实施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四、基于校园卡平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划在图2所示的系统构架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了融合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程序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1.基本账务管理方面。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之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相关的管理信息。智能凭证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其他功能模块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项目关联的桥梁,将报账业务之外的其他账目自动纳入核算管理账务系统。自由报表系统用以灵活定制和输出各种需要的管理报表。

2.发放类财务管理方面。在校园卡数据平台的信息支持下,财务管理中涉及教师的工资、津贴、酬金发放,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及各种补助发放,学生费用收取等业务,将改变以往依靠手工传递数据信息的落后方式,通过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手段把相关数据直接导入管理子系统;通过与校园卡绑定的银行卡信息将应发金额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准确、安全地实现对个人的现金发放业务;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结果导入财务核算账务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准确、快捷的现金发放管理数据链。

3.财务信息方面。将校园卡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和集成权限管理的账务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构成财务信息分级平台。通过对校园卡持卡人不同角色访问权限的控制,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与角色相对应的财务管理项目信息,持卡人即可实时、方便地从校园网上查询或统计其所管理项目的账务信息或个人财务信息;通过自由定义统计表报,可对项目执行情况实时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

4.综合性财务管理方面。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跨部门管理的综合性财务业务主要包括联网授权与网络报账、现金报销的自动划转、学生网上自主缴费、校内消费网点结算与分账、专项投资执行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等。

联网授权与网络报账业务是在将项目经费管理与个人校园卡关联,以校园卡代替(多张)经费卡的应用背景下,经费负责人委托经办人代办报销、借款或转账支付业务时,通过对经办人校园卡进行联网授权,明确授权办理的业务类型、经费额度、有效期限等,形成数字签署来代替传统的签字机制,以避免会计业务中因办理人授权不详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通过校园网主页、学生收费数据系统与合作银行网上支付平台的跨接,可以便捷地实现基于inter网的网上自主、异地缴费,为学生自主缴纳在校费用提供更为有效的实现平台。

对于由校园卡系统产生的校内消费资金,财务部门仅需由校园卡系统本身提供的分账对账系统进行归集资金的分配与结算管理。为了解决专项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计划、执行过程与执行结果因多部门分块管理造成的数据不统一问题,并满足管理层对于执行情况的实时统计和分析,引入基于校园网络的专项建设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可有效实施对专项建设项目执行过程的全面管理,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完成计划管理、采购执行、验收入库、资金使用、财务数据衔接、项目结转、实时查询统计等功能。

参考文献:

篇2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蔬菜专业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大型农场等已初具规模,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明显,农产品供销市场信息不对称,行业内信息闭塞,缺乏充分沟通与交流,造成农产品销售缺乏良好的渠道,资源浪费,各地农产品供需矛盾加剧,区域性蔬菜滞销与脱销并存的局面。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关注农产品电商,骆毅通过研究得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结论。但是没有得到蔬菜专业合作社电商发展的数据[1]。杨志峰分析了淘宝蔬菜网店的零售环节和经营上的优势和劣势,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经常购买蔬菜,但每次买菜的金额一般也不高,相比之下,配送成本就显得很高。很难规模化经营[2]。杨明梅证实物流发展的滞后性,导致农产品增丰歉收的事件屡见不鲜[3]。在此种背景下,研究蔬菜产业的物流对促进生鲜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上研究都是从发展农产品电商角度研究,但任何电商最终还是需要消费者接受,因此本论文以消费者对对黄冈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态度调查与研究,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关键因子,有利于分析蔬菜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的发展制约因素,为蔬菜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调查研究设计

在选择潜在客户样本时,将潜在客户分类为普通客户和大宗客户。通过调研建立对潜在消费者个体可能的特征、消费行为等有一定的认识,运用态度量表的因子分析探索引起顾客消费行为的具体原因,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在因素分析之前,先将鉴别率较低题目删除,其标准为:平均数大于5.30或小于1.70、标准差小于0.90。按照此标准经经验所有题项都符合条件。从设计的第31项收集的数据分析表明,其均值为4.25,大部分样本理解调查的内容。方差为1.083表明数据的可信性,还是有一定差别。表明调研者大多还是理解理解,平均得分4.25分,本调研有一定可信度。

3 调查研究的实施结果分析

3.1综合板块分析

信度和效度分析如表1,信度(Alpha)大于0.6,因此问卷度量具有可靠性。由表1,KMO为0.636,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42.976,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可知存在二个潜变量,通过分析这两个潜变量:大部分样本还是认可网上购买蔬菜,但对目前网络能够马上实施存在质疑。

3.2蔬菜特征板块分析

由表3,KMO为0.553,大于0.5,说明因子分析的效度可行,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100.320,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4可知,以特征值为1为提取标准时,共得到4个公因子,分别可以解释27.215%,16.307%,14.969%与11.347%的变量方差,共计占69.837%。旋转后的变量方差贡献变化不大,故不用旋转的矩阵,直接分析充分矩阵的结果。

由表5分析可以提取潜在变量1可以设计为和蔬菜质量有关的指标,主要涵盖的质量指标有:保鲜、价格、成本和设计参与体验等。潜在变量2设计为网上设计的多样性,特别关注消费者的口感。潜在变量3注重网络平台的品牌设计。潜在变量4顾客希望发挥价格优势。

3.3网购体验板块分析

由表6,KMO为0.662,大于0.5,说明因子分析的效度可行,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436.975,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7可知,以特征值为1为提取标准时,共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可以解释30.736%,12.891%,9.689%,7.853%和6.454%的变量方差。共计占67.623%。旋转后的变量方差贡献变化不大。但是考虑到旋转的矩阵,直接提取潜在变量有一定效果,后面使用旋转后的成分分析矩阵。

由表8可以提取潜在变量1可以设计增强网上蔬菜的服务质量,涉及退货和服务,以及优质的三网互联网络的网络设计,增加能够手机上网、微信下单等客户体验内容。潜在变量2设计为,能够给顾客超量的惊喜。特别产品设计过程中,欢迎顾客参与合作社种植体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设计丰富的偷菜活动,促销产品。潜在变量3注重网络设计,方便客户上网下单,操作方便,便于追踪订单。潜在变量4顾客希望通过定制等形式形成议价,降低购买成本。同时定时定制,可以减少物流的不确定性。潜在变量5顾客希望增强体验,增加微信手机订单等通用的模式。

4 调研结论

以上结论虽然定量部分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但由于量表是设计过程中有主观成分,因此潜在因子的提取有一定主观性。定性的数据由于设计可能不完整,样本选择有一定误差。同时调研仅仅以黄冈地区为例,将数据结论推广到全国有一定误差。

从以上调查可以得出,蔬菜类电子商务虽然存在种种的发展瓶颈,但还是获得了大部分相关参与主体的认可,可以总结结论如下:

从综合板块分析得出有四因素影响电商的发展:蔬菜质量、网页设计质量、品牌和适当的价格。蔬菜质量有关的指标主要涵盖保鲜、价格、成本和设计参与体验等。潜在网上设计的多样性,特别关注消费者的口感和评价。

从蔬菜特征板块分析有五因素影响电商的发展:网上蔬菜的服务质量、超值的购物实体种植等体验、便捷的网络操作、灵活定时定制等灵活购买方式和顾客希望增强网络体验。蔬菜类专业合作社需要保证自身的蔬菜的品质,吸引顾客参与种植等多种方式推销自己产品。同时也需要较好的界面设计技术,适应顾客灵活定制的需求。

网购体验板块分析以及优质的三网互联网络的网络设计,增加能够手机上网、微信下单等客户体验内容。潜在变量2设计为,能够给顾客超量的惊喜。特别产品设计过程中,欢迎顾客参与合作社种植体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以上结论虽然定量部分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但由于量表是设计过程中有主观成分,因此潜在因子的提取有一定主观性。定性的数据由于设计可能不完整,样本选择有一定误差。同时调研仅仅以黄冈地区为例,将数据结论推广到全国有一定误差。

参考文献

[1] 骆毅.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2(09):110-115.

篇3

结合审计项目,可将“数字化审计”模式定义为:在具体的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通过充分的审计准备,掌握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后,将审计或审计调查(以下统称为审计)目标转化为审计中间表,继而通过实地取证、问卷调查、布置自查、座谈咨询等方式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务电子数据和相关资料,然后统一进行汇总分析判断得出审计结果。

“数字化审计”在送达审计项目中的应用方式

送达审计是指审计组织按照审计法规的规定和要求,通知被审计单位将应该审计的全部资料,如期报送到审计组织所在地进行的审计。开展送达审计,可以省去审计人员往返被审计单位的时间,降低审计业务费用;可以回避和推辞被审计单位的宴请等,促进审计机关廉政建设;可以整合审计资源,发挥整体效应。但是开展送达审计,审计人员远离被审计单位,与被审单位人员接触机会大为减少,并且被审计单位主要是将账本资料送到审计机关接受审计,审计的范围受到局限,不便于发现账本以外的情况。因此近年来,送达审计多数适用于简单审计项目,例如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如何将送达审计运用于重大审计项目,是摆在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可运用信息化的先进理念,取“数字化审计”之长,补送达审计之短,切实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质量。

以下以厅局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为例,在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前提下,将“数字化审计”贯穿于项目全过程,进一步优化审计业务流程,规范审计行为,降低审计风险。

1.审前准备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审前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查阅有关资料,重点掌握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梳理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做的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要资金安排,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重要性,确定审计的目标及审计重点。具体操作中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将目标表格化。首先将目标细化、假设问题、设计表格,以报告结果为导向将审计目标通过数据规划和问题假设,转化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数据表格。二是将表格分类化。如分为被审计领导干部需提交的书面材料、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需提交的材料两类。三是将分类要素化。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分为任职情况、工作思路、经济决策、经济管理、个人廉洁、存在不足等要素。针对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单位职责具体制定。厅局级党政部门单位,分为规划总结、目标结果、会议记录、内控制度、财务资料、基建情况等要素。四是将要素层次化。如将单位规划及总结情况细化为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三个层次内容;将工作目标及结果细化为任期内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及考核检查结果两个层次内容;将会议记录情况细化为厅(局)长办公会议记录、党组工作会议记录、各类专题会议记录等;将内控制度细化为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实施两个层次内容;将财务资料细化为本级及下属单位两个层次内容;将基建情况细化为立项资料、批复文件、招投标资料等层次内容。

2.审计实施及报告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一是要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采集、核对、传输、汇总电子审计数据。二是分析电子数据,发现审计疑点,梳理并确定取证方式。三是根据疑点,采取查阅被审计单位送达的财务业务资料、约谈被审计单位有关同志、要求提供各类专项检查结果等方式进行分散核实。四是以审计内容为基础,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3.结果应用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一是要将审计结果数据化。设计对应数据表,对审计结果进行结构化整理,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年度、所属行业、评价内容、查明的主要问题、问题整改情况等内容。二是将审计结果累积化。经统一规划的审计结果数据,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形成审计结果数据库,为综合报告的撰写和趋向性问题的归纳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将审计结果公开化。通过现有四级网络互联平台,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依托OA及门户网站,在全省审计机关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并适时向社会公开部分涉及民生的审计结果报告,着力提升审计的影响力。

结合信息化现状,

深化“数据式审计”的几点思考

“数字化审计”模式与传统审计相比,实现了对被审计事项从凭经验孤立判断到运用审计模型成批筛选全面分析的转变,有利于强化审计的宏观服务成果,有利于从体制和机制管理的层面上分析问题,有利于从更高层次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但在具体操作中,审计目标的数据化、审计数据的存储、审计证据复核及审计证据分析模型的构建、审计信息交互管理平台的创建、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等问题值得关注。

1.审计目标数据化是“数字化审计”的前提。

开展“数字化审计”,首先是将审计目标数据化,其中问题假设和表格设计是关键。假设的问题应能准确反映审计的目的,而且问题确切、具体、重点突出,能使被审计者乐意合作,如实反映,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协助达到审计的目的。同时,统一的表格及问卷还要便于信息的统计和整理。其次是畅通数据传输途径,搭建若干个送达审计室,审计室内应具备丰富的网络接口和一定的可视化设备,有条件可部分审计室部署VPN(虚拟隧道)以便用于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展开互动。第三是完善数据存储平台。部署送达审计数据中心。一方面的作用是办理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数据交接手续,另一方面将提供的各种资料、数据转换电子数据存入送达审计数据中心,按标准格式转换清理完毕后,按角色权限调用分析。该送达审计数据中心可以依托江西省审计厅数据中心建设(未建,已规划),硬件和大部分软件复用江西省审计厅数据中心。

2.原始电子数据的复核及审计证据分析模型的构建是“数字化审计”的关键。

“数字化审计”模式下,大量的分析判断建立在原始电子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如果基础数据出错,将直接影响结果。为此,对原始电子数据及其汇总结果必须进行分析性复核,复核验证原始数据是否完整准确,复核验证汇总结果是否符合常理,避免审计证据的“先天不足”,确保电子数据的相关性、有效性,确保汇总结果准确无误,保证审计调查报告建立在证据充分、适当、客观的基础上。

“数字化审计”模式的核心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谓数据分析,即对原始电子数据按一定思路形成自身所需的审计中间表的基础上,运用查询、挖掘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达到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的审计目标。处理分析的关键是审计证据分析模型的构建。建立的分析模型既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横纵向趋势分析,通过计算各种指标来把握总体,关注绩效,提出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也能使不同的审计人员利用分析模型得出一样的分析结果,减少审计人员人为因素对调查结论的影响,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篇4

基于大数据思想的医院财务管理和决策系统,有效合理收集和存储现有医院海量数据,集科学、有效、便捷的数据诊断、聚合与分析方法,提供动态实时财务数据的同时,更力求挖掘数据内在价值并转换为信息。以医院已有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作为数据源,通过作业调度子系统(CA Auto sys)收集批量数据(Batch)和企业级服务总线采集实时数据(Real Time),存储于医疗财务数据仓库,并缓存聚合数据于Mongo DB - Near Cache中,并辅以在线事务处理和分析能力设计的平台。

该系统设计初衷是从现有医院财务和相关信息系统中单向导入数据,不影响原系统的数据结构域内容,从而在不影响医院正常信息化系统工作前提下,通过数据采集、导入、矩阵运算、公式计算,对信息化数据深度化分析,帮助医院实现绩效的科学管理,从而真正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数字化决策”,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 从医院领导和管理层的实用角度来看,可以快速查询历史时间段数据、动态利润表信息、财务预算分析、收入和支出财务报表,甚至当前实时交易数据信息的下钻(drill down)和上卷(roll up)信息,以及现金流 T+n 分析;从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角度看,可以查询、调用以不同组织方式呈现的不同时期的财务信息,设定财务风险预警阀值,跟踪设备收益率;从决策分析角度,可以查看描述性和预

2.系统功能分析包括

本系统首先基于开放性原则、可靠性和易用性原则、可管理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以下功能:

动态利润分析功能――通过动态利润报表展示,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时间跨度可以是一个月、一周、产品周期或几个财务月的跨度,为绩效考核提供原始数据同时亦可为预算跟踪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评价医院或每个科室的获利能力与盈利能力。另外,本系统不仅仅支持现有财务报表,譬如:临床、住院药占比,检查、检验、器材等收入结构,科研、医疗、业务收入结构,营房建设、网络支出、新项目和设备的支出等,形成动态利润分析和财务报表信息。还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基本资料,譬如T+n现金能力分析、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等。基于对盈利分析历史数据、成本分析历史数据和投资分析前瞻性数据从医院整体盈利情况出发,分析利润占整体销售的比例、人均利润率和利润占总投入资产的百分比,用以分析现有的财务问题,并对短期的策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支持医院长期投资的价值最大化。另外,由于很多财务报表生成慢,准确率低等限制,本系统通过将数据加载到Mongo DB Near Cache中,从而实现报表生成从几分钟到几秒钟质的飞跃。

财务能力分析功能――财务分析体系的作用在于评价医院财务指标、权衡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它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本系统支持以指标方式显示损益信息,设定风险预警阀值和跟踪设备收益率、未来增长趋势与成本管理趋势分析。

成本管理分析功能――以总会计师制度为指导思想,成本管理更注重对流程的改进,对各种相关环节进行调整,而不是纯粹的压指标,更不是一味的压低成本指标,而是整合业务,注重流程改进,达到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从而切实发现自身流程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定制管理信息功能――对于不同级别管理人员,除了关注基本通用财务数据之外,对财务趋势或决策分析信息关注点各有差异。该功能能够实现用户化定制功能, 并提供 Floor 和 Cap值设定,以预测风险。用户定制功能以及列宽度设定,布局等信息将以 Workspace思想按照 Xml 文件存储在服务器中。

3.电子系统功能需求模块分析

本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块:基本信息模块、动态利润模块、财务分析模块、决策分析模块、聚合引擎模块、数据交换通用模块、效益分析模块、快速查询模块、统计分析公共模块、字典维护模块、安全管理模块等11个功能模块。其中主要模块概述如下:

基本信息模块:主要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科室管理信息、药品信息和设备等信息收集与显示,作为本系统的只读属性的Reference Data使用。

动态利润模块:按照不同查询条件,动态返回不同期间,科室等的利润情况功能,快速准确提供利润变化。

财务分析模块:主要依据财务指标体系,按照不同区间范围等限定条件,动态生成财务数据指标,譬如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等。

篇5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熊频(1977-),女,硕士,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数字校园、校园一卡通、教育信息化;刘志纯(1991-),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1研究背景

数字化校园,始于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1990)发起并主持的名为“信息化校园”(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的大型科研项目。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高校纷纷在校园内建设局域网。随着CERNET的建成和全面开通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战略的实施,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多媒体教学应用逐渐成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主流,即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面向社会的虚拟大学。显然,数字化校园是基于校园网的概念发展而来的,但是在内涵上却要丰富得多,数字化校园既有传统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系统的建设,同时又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方面提供数字化服务。

2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词频分析工具CiteSpace,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CiteSpace是一种模拟人类进行数据分析,帮助某些领域的判断、决策、预测的科学知识图谱工具,由美国德克赛尔大学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开发。CiteSpace可以在识别突现词和突现文献的基础上,给出这些突现文献的施引文献聚类,这为我们准确快速地辨识和探测研究前沿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CiteSpace能够通过引文网络分析,找出学科领域演进的关键路径;找出学科领域演进的关键节点文献(知识拐点);分析学科演化的潜在动力机制;预测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研究前沿[3]。

本研究在具体运用CiteSpace时,采用了科学计量、信息可视化分析与统计分析等策略,包括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等具体的技术手段。文献的被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影响程度和质量的高低,通过引文分析,结合信息可视化技术,找出高被引文献,也就是学科领域发展的关键节点文献,就可以探索学科演进的关键路径,揭示学科发展的背景,挖掘学科演进的动力。文献的共被引是指两篇文章的共被引频次,该频次越高,表明文章间关系越密切,意味着两文献的学科背景越相似。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可将期刊、文献、作者等分析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共被引网络简化为较少的若干聚类群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形象地表达出来,进而研究学科演进的结构和特点。聚类分析是对具有多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用相似性尺度来衡量事物之间的亲疏程度,并以此来实现分类。根据层级聚类的原则,即相似性从大到小,依次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聚类,使文献间的亲疏关系得以明晰化。

3数字化校园研究热点

本研究以“数字化校园”、“数字校园”、“digital campus”、“campus computing”等为组合关键词,在CNKI、CSSCI、Web of Science(SCI、SSCI和A&HCI)3个学术数据库中进行主题词检索,并绘制了近5年国内外“数字化校园”研究的趋势图(图1):从2007-2012年间,关于数字化校园的研究不断热化。

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数字化校园关键词的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对研究热点问题进行可视化,总结我国当前数字化校园研究的热点理论及其发展趋势,其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而中心度高的关键词汇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首先国内更多采用“数字化校园”的表达,部分采用“数字校园”的表达。其次,2008年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主要着重于对资源环境的建设:从无线网络的覆盖到基于J2ee和Webgis等的平台建设,主要着眼于通过一体化数字校园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关联整合的信息系统和有机集成的支撑环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贴切服务。同时,由于对概念的提出和设计,这一时期的论文主要旨在搭建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框架,确定了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到2010年,学者们引进了新技术,同时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意见,数字化校园在逐步走向应用和融合阶段,重点在于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并推动自成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和广域性的数字化社会的对接。

4数字化校园研究聚类

对论文形成的网络进行自动聚类,共出现了13个聚类(见图3),当用sigma指数来衡量这些聚类的时候,选取其中sigma指数最高的7个聚落(如表2)。可以发现,除了数字化校园(Digital Campus)以外,其他大多属于技术层面的关键词,如网格(Grid)、负载平衡(Load Balance)、数据挖掘(Data Min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等在近几年频繁出现。而这六个关键词从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可见,对于数字化校园的研究,目前国际上的前沿主要是在新型计算模式的引领下,为校园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作为数字化校园中的一种承载形式——校园卡(Campus Card),也有着较高的sigma指数,受到关注。

同时,sigma值较小的聚类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等,这些关键词有别于传统的数字化校园研究中对框架的构建和基本技术的应用,而逐步转移向网络边界、平台支持等方面发展。更多的关注点落在了如何更好地运作平台,而不是如何去搭建新平台。这和我们现实生活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初步成型且需要不断完善和推进这一点是不谋而合的。相对于技术层面的研究,人文理论的研究在数字化校园研究中就极少见到,其中人事系统(Personnel System)为关键词的聚类虽然不大,但是明显独立于传统的数字化校园和数字校园为中心组成的网络之外,是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同时,在传统的以“数字校园”、“数字化校园”为中心构成的网络结构中,也看到了一些中心度不高的点,它们主要集中在安全、管理、维护、数据挖掘等方面。这些都是数字化校园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要点。网络的复杂性与数据的特殊性使得数据安全尤为重要。同时数据的管理和挖掘将有效地发掘和延伸数字校园的功用。

5数字化校园研究趋势

5.1以校园实际需求为导向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专家和学者开始越来越重视实际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新技术等。在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学术交流会(NCDS-K12)上,深圳南山实验学校从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和课程五大角色的需要出发,提出“数字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建设指导思想,进行数字资源、数字化平台、技术应用和移动学习探索四个层面的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学校信息化的整体发展[4]。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仅要从传统的技术层面考虑,更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校园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5.2以常规化应用为诉求

国内外政府部门和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更多的高校制定了信息化整体建设规划和财务预算,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来做。建立系统建设和推广的长效机制,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拓展,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推进机制变革。

5.3以发展特色、探索新应用为导向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着眼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特色化和新应用。最近兴起的许多新技术都可以和数字化校园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电子书包资源对课堂的拓展,以及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对数字化校园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研究人员对数字化校园理论的建构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对于技术的实现和应用的拓展却仍在继续。只有不断融入新的技术和概念,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立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3).

[2]刘菁,董菁,韩骏.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移动学习演进与前沿热点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2).

[3]白书弟,王玉.对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8(18).

[4]苏文生.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校园一卡通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1).

[5]李海霞.数字校园中资源中心的研究与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篇6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0 引 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职学校也不例外。在中职院校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等方面都逐渐带上了数字化的“色彩”。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在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得到了体现,然而,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较低的数据质量、没有将数据进行有效的运用等。

1 大数据的概念

1.1 大数据

大数据又被称为BD,也就是海量及巨量的数据或信息资源。Gartner咨询公司对大数据进行了定义,定义大数据是指多变、高速的资源信息数据,在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具备一定的信息优化功能或具备一定的决策功能,对人们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知道,BD是在数据集合之后或分析之后获得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源、信息,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对人们的决策带来指导作用。但时代的不断进步,BD具有多元化的数据来源,这些数据来源包含了许多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互联网、物联网等,与此同时,由于BD多元化数据来源的特点,促使BD呈现出结构化的特点,即在数据中有着许多的视频、图片及文字等。因此,在对BD进行分析时,就需要在较强的计算能力及多样的计算方法上实现。

1.2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大数据

现如今,在校园数字化当中,有着较多有价值的资源数据,而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数据的来源主要是老师与学生在校期间内所形成的总数据。例如以下几方面:奖惩方面、科研方面、教学方面与学习方面等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的长久存在,从而形成了中职学校BD的基础。除此之外,在这些海量的数据中,不但包含了学校管理服务方面的资源,还包含了财务及人事资源的数据。只有对校园BD进行良好的运用,只有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才能够促使校园数字化建设更加有效。

2 数字化校园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数据集库的规模逐渐增大

现如今,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的规模逐渐增大。具体来说,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据库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信息,第一,财务信息;第二,教研信息;第三,教师与学生人员的信息等。随着数据库的建立,学校人事系统所保存的信息就有上万条,教务系统更是有数十万的资料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的更新还会增加数据库的信息量。

2.2 数据信息的质量较低

当前,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发展困境,那就是数据的质量较低。通常情况下,中等职业院校不同的业务系统能够对数据库提供日常的信息,但也需要在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数据库的信息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信息资源的质量也需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从当前中等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来看,其所建立的数据库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那就是数据的质量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的格式不一致,而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业务系统对数据的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②对数据的维护不够完善,这主要是因为在业务部门中,缺乏对数据的质量进行有效地维护;③没有对一些历史的数据进行处理。

2.3 没有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中,其所建立的数据库还存着未能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数据的透明度较低。也就是在对数据进行浏览或查询时,需要到相应的业务系统中通过用户登录的方式才能对相关数据进行查询;②数据的价值不高。当前在学校的数据库中,数据库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数据查询方面,并未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

3 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体系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校园进行数字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应用大数据来对校园进行建设。在校园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采集数据是其中的初级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对学校的信息进行集成式的管理或分析,都是在建立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想实现校园建设,就需要建立数据采集体系。

通常来说,采集数据体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硬件方面,另一个是软件方面。其中,硬件主要是学校的计算机房、设备仪器及视频监控或门禁系统等,通过这些硬件所采集的数据主要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的上机记录;第二,在电子阅览室中,学生的阅览记录;第三,视频监控的数据。而软件主要是学校的不同业务系统、一些虚拟化的软件等。通过这些软件,能对不同系统中所产生的大量信息数据进行采集。

3.2 数据安全管理

如果校园中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就会损害用户的隐私安全。例如,通过对用户的上网习惯、所浏览的网站等,能够推测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政治倾向等。故此,需要对学生的隐私数据进行保护。另外,在学校信息资源中,往往会包含学生或教师的信息,还会包含学校的财务信息等,如果没有对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很容易导致数据的泄漏,被违法犯罪人员所利用,故此,一定要对信息安全方面进行有效地管理。

3.2.1 规范数据的备份或存储工作

可以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对用户的实际权限进行有效的管理,然后再对数据表进行权限设置。这里的权限设置主要是从信息资源安全的角度来进行考虑的,主要是应用在以下两个过程中,一个是数据备份的过程,另一个是数据的存储过程。在用户进行信息查询时,就避免权限设置,这是因为数据查询一旦设置权限,就会导致数据信息的质量降低。对数据备份工作及数据储存工作进行规范,也能够防止软件或硬件受到黑客的攻击,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

3.2.2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在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时,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人员的操作基础上,另一方面也需要工作人员去进行管理,而数据备份及储存工作则属于工作人员操作的范畴,数据安全管理部门则属于工作人员管理的范畴。而在构建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时,需提前对用户行为进行数据分类,并且对用户的意向进行调研。

3.2.3 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

从本质上讲,校园数据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良好的应用,以促使其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地挖掘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

4 结 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时代变化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客观需要。然而,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为基础,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体系,对学校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深入地挖掘,并且要做好数据安全管理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甲泉.基于SOA的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朱力纬,刘丽勤,王健.高校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z1).

[3]朱力纬,刘丽勤,王健.高校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篇7

Key words: university;digital campus platform;design;study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191-02

0 引言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的网络普及化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实现对学校的教学研究,生活服务等全方位的管理,最终起到提高学校科研,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作用。简言之就是,覆盖校园网络,数字化综合整合与利用。

1 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现状与分析

中国国内高校经过建国以来的不断发展,已经建成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服务体系,硬件应用为主导向的校园数字化教学平台已经逐步向软件应用发展,教育应用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并且学校正在努力做到一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学生自学和个性化发展相适应的系统,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深化改革思维,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最好,是中国各大高校要面临的难点问题。

2 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核心的解析

2.1 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的国家标准有以下内容:①数据标准准则与规范;②信息子集、国标代码集、部标代码及集;③学校自定义代码集;④编码规则。

2.2 各个应用平台数据应该相互配合、重叠交叉、紧密联系、很多业务部门的各种应用系统要独立建设,统筹考虑,在各个数据的类型、长度等各不相同的情况下,每个系统要独立的自己的数据库使得同一个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相一致。用以实现数据的跨系统访问。

2.3 统一院校各级人员的数字化校园教育平台,提供多个应用的系统集成环境,通过入口的统一访问、资料的统一集成,做到用户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统一身份授权进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的下载和应用一些共享的数据。

2.4 最好做到服务模版一站到达的服务中心,使得用户可以在这方面的基础上自我选择页面风格,统一调配菜单样式,自己定义自己的内容页,为用户提供数字服务带来极大的方便,实现模式化的自动服务理念。

2.5 有综合分析的跨系统的数据展示平台,主要以数据,图片、和文字为主,一视频等方式为辅,实现一站式到达全方位统计,多维化分析。

2.6 在这方面可以考虑西安某科技带你在大学建成的一批信息系统,但是这些校园信息系统过于分散,平台多样化不足,在数字共享上不够稳定。

2.7 数据存储方面要进行多学科,多方式的村存储及导出。要做到安全可信,积全面协调。

2.8 数字化校园平台要分层次。①数据访问:主要是负责数据的访问,对用户的认证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对复杂的过滤搜索能力进行优化和查询提高速度和访问层面。②业务逻辑:这是整个系统的中心,与系统的业务有关,负责对各层进行业务处理,但是这一层中的逻辑代码简单与界面元素有关。

总之,在同一息息门户平台上要校友、教师、学生、校领导、等多重结合。同一身份平台上要管理中心、服务中心、资源中心、层层配合在公共数据库平台上要多多联合。做到框架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可靠。

3 数字化校园平台技术造型的研究

①技术造型的原则首先要有高度的安全稳定性,通过加密、数字认证、数字签名、防毒等手段加强安全性。②保留现存的资产:要渐进考虑不要激进的否定,每一个供应商都应该提供一个不用和废弃的资源形同,对不同系统进行升级。③高效的开发模式:要让开发人员写更少的代码,以便更快的完成程序的开发。让开发人员不用对数据的逻辑性进行思考。实现熟能生巧的持续。④停工个服务系统的高效伸缩性。⑤提供高效系统的稳定可用性争取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可用每年只需三分钟停机时间。⑥松耦合系统更有灵活性,更加智能化,更快速,更便捷。⑦单点登录首先是在用户登录系统认证后,系统认证会给出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志,对认证标志进行效果验证后作出判断。⑧方便用户一次性登录。而且认证服务器之间要通过标准的通讯协议互相认证。

做到时刻可以认证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网络的认证模式。

4 数字化校园的软件系统的设计

①信息标准集下信息子集,信息子集下分信息类,信息类是相关信息的集合。信息标准集中最基本的描述是信息项。例如:人事信息标准集、财务信息、教学、科研、资产、党务等信息标准集。②信息子集上例如:一卡通到图书馆、食堂、财务、医疗、学生的基本通讯、基本生活设施等。学生干部由团委到党委在减免学费、学校贫困生补助、学位证书等方便进行扩展。③标准编码原则要有唯一性、扩展性、简单合理性。要规范合理有便准。④系统的框架在应用层面上要动过嵌入应用客户端的平台服务接口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⑤服务层面上要将功能组件分成访问和管理两个组件。⑥数据统一储存所有用户的资料数据,设密码防止丢失,规定一定时间段内删除和更新。⑦设计的要点是要符合师生的使用习惯,标准可靠,提供安全的凭证登录手段,用户的个性化使用需求的界面要自定义功能。提供门门户应用开发,解决学校一些非系统级应用的快速实现。⑧首先要具备快速的原型系统构造能力实施,以充分验证功能和数据的正确性。保证最终需求分析的质量。具备可靠的运行支撑体系。保证整个系统在不同的而技术平台上顺滑的迁移。⑨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一卡通系统的设计实际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一卡通中心平台一卡通前置系统和一卡通的应用。在食堂,门禁,水电管控,自动售卖。班车,会议,人员身份信息的更新,对账和结账等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的管理,服务学生,方便消费。

5 总结

中国的教育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教育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各大高校,各行业团体,特别是在一卡通系统建设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具备身份识别和管理功能的拓展,实现机动灵活,安全可靠,一卡在手,全无阻碍的校园自动化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在推广与实施上会提高校园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分步骤、模块、由点到面。大规模推广,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工作开展的同时要保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平台的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化,现代化的快速实现,实现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电子政务管理。校务管理。为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化高校打下稳定而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迈一大步。

参考文献:

[1]靳淑讳.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理论研究[J].

2011(10).

[2]吴琳.解析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J].建设与管理,2012(9).

[3]张新淼.数字化校园平台电子档案馆研究与开发[J].师范学院图,2012(5).

篇8

一、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1.医院会计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1)档案数量愈见增多。按照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中数量最多的会计凭证保管期限由15年增至30年,很多年难以销毁,销毁档案所腾挪的空间又不足以存放新产生的会计档案,为库房存储空间带来极大压力。(2)纸质会计档案查档不便。会计档案经移交档案室后,财务人员及其他职工如需查阅会计档案必须到档案室,一旦财务人员与档案工作人员某一方无法到场,就无法进行档案查阅。(3)电子发票报销未开展。自2016年开始,电子发票已被各行各业使用,而在很多医院,仍停留在纸质载体的管理层级,甚至在电子发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财务报销仍需将电子发票验证打印,电子发票的便利与现行纸质发票的管理制度已然无法对接,甚至某种程度上反而增加了职工报销的难度。2.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的法律保障。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档案及其法律效力逐渐得到认同。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4号),于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2015年12月,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了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认可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地位和效力。2019年4月26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提到: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19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提到:“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和电子文件:……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2020年新修订的《档案法》中明确提出:“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与修改为电子会计档案提供了法律保障。3.医院现行管理系统的现实依据。医院现有OA系统、HRP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设备管理系统、LIS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分属各部门管理与运行,互不关联,输出与存储格式不同,与档案管理系统互不兼容。这些业务系统是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进展与体现,同时是信息化未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但也为医院信息化整体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自业务系统的运行或多或少都在产生电子文件,如财务工作中,工作核算、绩效考核、各项明细账目等都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生成;人事工作中,职工花名册、职务职称任免等都在人事系统中管理。目前,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需要解决的是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衔接、及电子文件归档问题。

二、顶层设计: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

1.统筹协调,系统数据兼容对接。大数据、云存储时代,数据集中、共建共享是发展趋势,高度系统集成是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分散式档案管理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新修订的《档案法》第三十六条提到,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相互衔接。第四十一条,推动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构建医院信息资源服务平台,集成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各业务工作系统,分系统内各自部门运行,并最终都与档案管理系统关联。对各业务系统中应归档的原始数据统一采集,所有系统内形成的电子档案都可直接归档至档案管理系统,并通过档案管理系统获取数据。2.统一标准,技术规范设计科学。在医院层级实行统一管理流程、统一元数据管理、统一归档标准。财务管理系统作为重要部分,既包含前段财务业务流程,也应符合电子档案的归档格式与标准要求。首先,梳理财务业务工作,确保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输出电子格式,明确电子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及归档流程,确定“单套制”与“双套制”的适用范围。其次,制定数据接入技术规范,包括文件格式、接入频率、背景结构、校验规则等标准,实现数据在线归档。3.利用优化,归档与查档流程简化。纸质会计档案的归档流程可细分为打印、组卷、编目、装订、装盒、上架。实现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后,对于实行“单套制”保管的会计档案,可以省略打印、手动组卷、装订、装盒、上架等过程,将组卷、编目、移交等流程转至系统间进行。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对待移交档案定期移交,编制目录并根据统一设定的档号规则生成档号,打印移交清单,经领导审批后提交归档,编目信息、电子会计档案元数据等信息一并移交。档案管理系统接收移交数据后,对归档信息各项要求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归档流程完成。查档利用流程进一步优化,电子会计档案移交后,拥有权限的财务人员可自行查阅系统内生成的电子会计档案,也可通过档案查询功能申请查阅存量会计档案的原文“数字化”版本;普通职工查档经由财务人员审批并提交申请(如图1)。

三、电子会计档案:数字化走向“单套制”

1.存量会计档案数字化。选取重要程度高、用户利用率高、纸张损坏率高的存量会计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存量会计档案的数字化可以解决异地利用的困难,方便财务人员的查档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到期销毁后,可延长电子会计档案保存期限,以备可能性的查考。存量会计档案“数字化”的范围应进行明确限定。会计档案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形成时间的近十年,形成时间越久的会计档案,其利用率会相对越低,随时间推移,基本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同时,医院会计档案的利用范围相对集中于药品采购、大型设备购置、“三公”经费、科研课题经费、固定资产等方面。因此,可以将数字化范围限定在以下三个方面,建立专题数据库,方便利用。(1)会计凭证。利用率高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原文扫描,甚至是保存为OCR识别后可以全文检索的双层PDF/OFD格式;(2)非计算机生成、手工填写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3)非计算机生成、手工填写、永久保存的年度财务报告、部门决算。2.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电子档案“单套制”已势在必行,虽然目前实行全部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在短期时间内难以实现,但部分会计档案“单套制”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财务部门推进电算化后,核算、内控等业务工作都在计算机端生成、查阅,打印出的明细账、工资册除了保存备考外很少被财务人员查阅,极大地浪费纸张与库房空间。实行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记账凭证、工资发放清册、总账、明细账、会计报表、固定资产卡片等经由财务管理系统生成,在财务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对接的基础上,都可直接归档至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不打印纸质版本(如表1)。逐步扩大“单套制”适用范围,提高电子会计档案占比,通过条码条、影像系统扫描等方式关联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通过与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共享,对单位内部形成的原始凭证进行数据交换,减少原始凭证打印步骤,分阶段、分批次逐步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的开展。从实践来看,“单套制”“双套制”将会长期并存,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依赖会越来越强,因此,推进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甚至向“单轨制”管理探索势在必行。

四、技术支撑:区块链技术保障“四性”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如何保障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四性”进行信息检测与安全保障。区块链技术将各个区块通过指针形成不可逆的链式结构,每个区块都含有非对称公钥与私钥、数字签名、时间戳等信息,且每个区块都含有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以此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允许下一区块的生成。区块数据存储于节点上,节点之间再通过网络形成共享平台。如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可以看作区块链中两个节点,各自系统中的每一条包含加密信息的元数据就是区块。财务管理系统依照统一标准,对数据进行捕获,由财务部门对元数据信息加密,提出移交存储请求,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将信息封装成新的区块,存储于区块链中,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区域链获取此信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必须掌握全部数据节点的51%,才可以操控修改网络数据,篡改难度大,几乎不可修改,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区块链智能合约机制可以按照预设的规范流程自动执行,通过时间戳等技术记录信息状态,可追溯信息,保障可靠性。运用区块链技术收集数据信息,减少人为参与,并通过共识机制检查文件格式、数据背景等元数据信息,各节点相互配合,保障完整性。区块链技术是新型的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存储于财务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两个节点上,即使某一系统信息遭到篡改或丢失,只要另一系统正常运行,数据仍可恢复,并继续更新记录,从而保证可用性。区块链技术并不是独立的,而应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实践,只要有利于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都应用辩证与发展的眼光看待。

五、人才保障: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兼具档案、财务、计算机三方面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弥补精细化分工的弊端。无论是系统的开发运作,还是利用工作的审核批准,都无法脱离“人”的参与。现代社会,分工愈加细化,工作专业化的同时也造成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同时,系统互联,数据信息高度集中,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财务系统与档案系统互联互通,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归档与利用的各种问题,具备财务知识与档案知识,可以解决归档的具体范围与在线利用操作细节。同时,系统互联构架于信息技术之上,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能和互联网知识,可以自行处理简单的系统问题,减少因计算机人员忙碌而造成的在线查档延迟。因此,对涉及财务归档及利用的部门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组织培训,包括财务、档案、计算机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深化拓展培训深度与广度,为医院会计档案的智慧化管理储备人才。

在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技术发展的必要过程。构建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平台,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由对会计档案的实体管理转向数据管理,由基础核算工作转向管理监督工作,发挥档案的决策辅助作用。开展电子会计档案与档案管理的共建共享,实行部分会计档案“单套制”保管,甚至向“单轨制”管理模式探索,可以有效地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节约财务人员频繁到档案室查档的时间,节省职工报销审核来回奔波的时间。

参考文献:

篇9

(一)消费者比以前拥有更大的权力

消费者能非常容易地接触到更多的商品信息。如对于正在考虑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他们可以轻易地找到先前购买了该商品的消费者的相关评论,只需点击按钮就可在在线零售商的网站上对不同产品的特点进行比较,还可以加入“虚拟社区”来分享某些人的共同兴趣。他们充分应用“智能”来寻求产品或服务的最佳价格,对各种营销提供物进行出价,绕过分销通道和中间商以及根据他们家庭生活的便利全天候地在全球购物。

(二)市场营销者比以前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信息的数字化使卖方可以定制他们出售的产品和服务,并以一个可观的价格将它们卖出去。这也使市场营销者定制面向大多数消费者的促销信息。例如,亚马逊(Amazon.com)向已购图书的消费者发送个性化的电子邮件来预告最新出版的图书信息;这些建议是基于目标消费者的兴趣而给出的,而这些目标消费者又是根据他们先前的购买情况而区分的。类似地,一家网上药店也在变换着当回头客再次访问网站时所见到的产品陈列形式。如果买者先前的购买表明他倾向于购买全国性的品牌,那么他再次见到的是按品牌排列的产品展示。如果买者先前购买的产品大

部分属于处理品或者商店自有品牌,那么他再次见到的是按照价格和折扣品分类的产品展示。

(三)营销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瞬间性

传统的广告方式是单向的,市场营销者在大众媒体上投人大量的资金以期接触到大量的潜在

消费者,然后通过未来销售量或者市场调研来衡量广告信息是否有效。数字化沟通则开辟了双向交互式的交换,这样消费者可以通过点击网站上的链接或者离开这个网站等方式来对市场营销者传达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因此,市场营销者可以迅速衡量促销信息的有效性,而不是依靠那些滞后的、通过收集销售信息而得到的反馈。市场营销者可以追踪消费者在线的行为,通过要求消费者在享受网站的特性之前先进行注册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来收集信息。因此,市场营销者可以有效而又廉价地构建与更新他们的消费者数据库。

二、数字化革命与消费者行为变化正在颠覆以往的营销思维方式

以大众媒介作为主要载体的广告模式效益日渐下降。广告边际效益递减的主要原因产生于媒体和信息的多元化,大流量的信息导致了消费者信息接收中的零和反应;与此同时由于以承诺和创意为特征的广告,企业和品牌在广告创意承诺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广告可信度大大降低;再加上一体化的市场格局,使得众多的品牌在共同市场上处于平等竞争地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信息干扰也减少了消费者的认同度。消费者对广告信息普遍报有怀疑心态,品牌忠诚感降低等。营销环境的数字化革命表明:作为一度最为重要的大众传媒工具电视和报纸的作用今后会大大衰退,而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网络营销将成为更为有力的市场营销工具。数字化革命把缺乏鲜明个性的大众细分为存在各种明显差异和高度相关的目标市场成为可能。面对数字化和消费者行为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的颠覆性思考对今天营销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要学会了解消费者的真正行为,他们是新的消费者还是老消费者,他们是如何消费?需求有什么新的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在财务效果上进行有效评估。简单地说,比如这个消费者可能让我赚更多的钱,在财务上来说他是重要的客户,然后把消费者进行区分,对每一种类型的消费者需求进行更加详细的量化分析。

其次,学会把营销信息有效地传播到目标消费者的脑海中去。当然不仅是需要传统的广告,因为大家一般对广告都有一些成见。关键是要告诉消费者,经营者通过数字化革命所创造产品和价值与消费者交换,能最大限度地以满足其需要和欲望,这些在网络营销正成为现实。

再次,数字化革命要求经营者一定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要学会评估一下你对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每一种类型的消费者所做的投资是否值得。这就需要通过构建数据库为经营者提供方案,提品,还需要将一些讯息触及到目标消费者的脑海中,简言之,我们要强调一个概念就是消费者在帮我们创造价值,而不是产品在帮我们创造价值。

上述观点表明:面对营销环境变化,经营者应将消费者从营销目标变为企业发展价值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消费者就从局外人变为企业自己的人。也就是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于一个大的合作范畴之内,共同谋求各自的利益,共同发展,相互依存。这一全新“双赢”式营销理念,意味着未来营销将不再是如何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是如何去影响品牌关系利益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面对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思维构架,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所有价值链上的环节或部门都要学会从目标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思考营销与传播。这样也许更能够帮助企业考虑到消费者的层面,让整个企业都来考虑营销的问题,而不是某个部门的事。

篇10

一、饲料企业财务精细化分析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畜牧业发展步入了快速增长的高峰期,饲料生产呈现继续增长势头,市场需求强劲拉动,竞争不断加剧,饲料企业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销售量逐年递增。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是否科学和精细,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效益和发展的质量。精细化财务分析并非仅指分析细节。也不是越细越好,而是强调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分析,即采取“用分析去竞争”的管理战略,运用超出传统财务分析的视野,将财务分析与公司管理决策明确地联系起来,包括利用分析结果优化自己的供应链,确定适当的价格,确定最能带来利润的客户,改进业绩评价与激励(奖酬)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的决策一致与管理努力。然而,饲料企业的财务分析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欠缺精细化理念――未能将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理念充分融入财务分析和管理决策之中。多数企业目前精细化财务分析与筹划欠缺。存在着分析方法落后,分析模式不统一。分析内容缺乏深度、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切实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已成为饲料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饲料企业应结合本行业的经营特点,从财务分析的分析内容、分析模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进行精细化分析,完成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建立标准化的财务分析模版。有效提高饲料企业财务分析水平。

二、目前饲料企业财务分析粗略与管理决策脱节的表现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利润最大化”一直被企业管理层当作引导管理决策的主流目标。与此相适应的财务分析模式亦将分析重点集中反映在获利能力的财务评价指标上,过分关注账面利润,忽视股权资本的机会成本,净利概念高估了企业的获利能力,造成利润导向与“面向未来管理”的理念明显不协调。

(二)忽视数据和分析结果与管理决策之间的联系

财务分析大多处于公式化、表面化的状态,缺乏增长性分析。如资产报酬率(ROA)诱使被考评者作出利己但却不利公司整体利益的管理决策;利润指标常诱使被考核者追求自己的短期业绩而置公司长远发展于不顾(削减研发和必要的维护费用即可增加利润);在直接应用于业绩考评与奖酬体系时。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财务指标很可能使被考评者产生扭曲性的行为,易造成决策不一致与管理不努力的风险。

(三)静态分析结果与企业持续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目前饲料企业财务分析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来审视企业、大多是就数字谈数字,以致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企业资金随着经营活动不断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必然在资金变动中反映出来,而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各分部中心、各业务流程、各作业单元变化,对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不予重视,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而一味地根据企业静态发展战略、市场环境、生产经营计划等分析出来的结果来套用同一种或几种评价指标诊断企业经营活动。事实上,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财务业绩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会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对企业财务的精细分析应扩展到持续增长管理方面,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为企业实现激励相容提供决策依据。

(四)忽视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导致管理决策失误

从会计角度来看,机会成本是隐性成本。它不会出现在所有的财务报表中,考虑机会成本的利润即为经济利润。经济利润考虑了所有市场因素,将机会成本与实际成本和谐统一。企业的高管往往是根据财务报表数据作出相应决策。会计方法只计算“选择的价值”,经济学的分析是要计算“放弃的价值”。如一个经理作出一项最终投资报酬率高达28%的决定,这项决策是否正确,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你选择这项决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笔资金投资于别的项目,回报率有可能高于28%的话,那么这项决策就是错误的。

(五)缺乏报表附注内容,报表间关联性分析不足

目前大多数饲料企业缺乏报表附注,从而影响管理者获得他们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而作出正确决策。财务分析中的财务比率是由不同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计算得出的。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由损益表中销售数据为分子,由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为分母得到。分析时需要意识到,将不同报表上相关项目结合起来的财务比率,并不能清楚地显示财务报表之间的整体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对于全面评估企业真实的财务与经营绩效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合行业特点,确定饲料行业特色的精细化分析内容

饲料企业财务分析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饲料企业作为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饲料企业目前大多没有应收账款。流动资产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库存商品等环节,资产结构以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为主,占整个资产总额的90%以上;饲料企业生产过程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南方春天湿度较大,生产出来的产品容易受潮变质。因此产品受潮霉变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基于饲料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需求,综合企业各方面评价的需要,通过对饲料业务的具体分析,财务精细化分析应以损益分析、财务状况分析等作为财务分析的内容。其中饲料企业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损益分析

1.收入分析。饲料企业的收入构成主要是饲料产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很小,收入分析主要是对销售饲料产品收入展开分析;饲料产品收入分析必然要对销售量及其单价进行分析。对销售量又可以按照分类产品销售量结构、分地区销售量结构进行分类分析。这就形成了饲料企业特色的收入分析内容。

2.成本分析。一般工业企业能够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燃料和动力等,列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不直接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列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而饲料企业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所以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就构成了饲料企业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二)资产分析

1.流动资产结构分析。对于饲料企业流动资产的分析,主要对企业的日常货币资金规模是否适当、存货的数量控制标准确认和质量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饲料产品单位重量

的价值比较低,以原材料和产品库存为主要形式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通常都远大于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所以,分析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合理性尤为重要。在面对原材料供货周期长、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往往采用过度囤积的方式来应对,财务费用较大。特别是南方的饲料企业,其主要原材料。如玉米、豆粕等基本是从北方购入或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定购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因此,要通过整合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进而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资产结构合理性分析,主要是从资产各项目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关系来判断。

2.周定资产投资分析。饲料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以及制粒机、粉碎机、搅拌机、冷却器和配料系统等生产设备。其作为长期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的比例巨大。固定资产分布和利用合理性对企业的效益有着重大影响。针对一些易损固定资产。如粉碎机,其扩建、改建工程时。有必要作为重要部分单独出来进行分析,这也是饲料企业特有的分析内容。

四、优化饲料企业分析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分析层次

(一)以会计报表为模板进行分析

会计报表是沟通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外部利益相关者正是主要通过会计报表和报表分析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及其变动。这一层次财务分析的重点是通过销售利润率等概念来分析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可以采用财务比率法获得这些信息。

(二)以边际分析为模板进行分析

边际分析更能精细地揭示获利能力,尤其是将获利能力分析扩展到产品和业务层面。边际分析法主要通过成本习性分析、量本利分析和营业杠杆作用分析三个领域来达成。

(三)以ROA与EVA计量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ROA表示资产报酬率,它被用于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利的能力。它等于销售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而净利可进一步分解为收入与成本的差额,资产则可进一步分解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通过这种分解,ROA分析可帮助我们定量地确定影响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资本成本,这一缺陷正好由EVA(即经济增加值)分析得以弥补。EVA分析要求我们对获利能力进行精细化分析并意识到经营与获利需要占用或投入资本,必须考虑资本成本。

(四)侧重于现金流分析而非利润流分析

如果说利润相当于企业的血液,那么现金流则相当于企业的空气。没有现金流的利润是虚假的利润。现金流管理是一项在概念理解上简单、在实践中运作较复杂的活动。现金流的短缺轻则影响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现金流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

五、完善分析方法。开展财务精细化分析

精细化财务分析,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指出:“良好的策略起源于大量的量化分析。”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行为个体进行精细分析时。更多的是在管理中使用量化的指标,将管理概念数字化,针对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从多角度的管理视角出发,才能有效发挥财务分析的强大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正确评价企业绩效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单纯的利润增长并不等于企业价值的增长。传统财务分析关注盈利指标、关注账面盈利,片面强调提高“获利能力”,侧重维护管理层利益,往往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财务精细化分析应从采用反映公司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取代反映获利能力的评价指标,计量公司价值的关键指标主要有:现金流量、资本成本和经济增加值(EVA)。

1.现金流量。利润并不代表企业有充裕的流动资金{即现金流)。利润左右现金流,现金流依托利润,利润既是企业现金流的补给源,也是隐瞒企业现金缺乏的罪魁祸首。所以,企业管理者在绩效财务分析评价时。应从以“利润”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把利润和现金等融会在一起。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评价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应着重分析现金流量规模与结构,正确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支付能力。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提供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资料。企业决策者从中可以得到直接的现金来源和现金运用具体情况,以及资金余缺的信息,及时地进行资金调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2.资本成本。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而现行的会计利润指标只确认和计量了债务资本的成本,并没有完全补偿资本经营的成本――资本成本,尤其是作为机会成本的权益资本成本,这样即便企业账面上出现巨额利润,也可能“亏本”经营。为了获取账面上的会计利润,管理者往往会通过过度投资来达到。企业财务精细化价值分析的核心不是简单地评价获利能力。而是评价企业的管理是否产生了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获利能力,企业只有在创造的盈利超过资本成本时。才表明公司业务和管理创造了真正的价值。

3.经济增加值(EVA)。经济增加值是一个与会计利润相对应的概念,是公司经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它是一种基于决策的业绩评价方法。将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考虑在内。会计利润忽略权益成本。因而夸大了实际收益;会计利润将研发培训等确认为费用从而缩小了实际收益。EVA在这两个方面都做了相应矫正,一方面剔除了股权资本;另一方面将研发和广告费用资本化。因此,在企业投资决策、业绩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要引进EVA评价体系,才能够鼓励经营者选择能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等,从而促使企业经理人直接关注与库存、应收款项以及与机器设备有关的成本,更为谨慎地使用资产,快速处理不良资产,减少消耗性资产的占用量。减少不必要的扩张。

(二)联结管理决策进行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主要是对本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会计报表中的数字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将其与别的数字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意义,这也是比率分析的重点所在。有效的分析应从企业财务报表回归企业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活动感知财务报表。为了将财务比率作为衡量企业运作成功与否的指示器,必须将计算出的比率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其比较标准一般选择有三种:企业过去时期的比率、行业平均值、预算比率等。此外,加强报表附注的编制工作,详细分析报表附注内容、董事会报告、统计报表及年终总结等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作出更深层次的理解。分析时,可以对报表的某一部分单独分析,也可以进行混合报表分析,或者将不同单位的不同报表项目组合起来分析。从而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

此外,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可以作进一步详细的分析。分析时,注意剔除偶发性特殊项目的影响,尤其是定基发展速度的基期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将影响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具体分析某个指标的实际值,通过结合指标的计算公式、标准值范围、含义等,深入地了解某指标的实际意义,以及该指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在饲料行业中,如资产周转率降低时,对于采取最低成本竞争策略企业,必须注意是否陷入薄利却无法多销的困境;净利润率降低。对于强调差异化策略的企业,则必须注意它的品牌优势是否减弱,导致客户不愿再支付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来购买其产品或服务。可以分析一组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通过研究各指标实际值的大小范围、变动情况、比例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地理解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更好地揭示企业在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特征。

(三)充分发挥企业经营杠杆作用

充分利用经营杠杆原理。饲料企业固定成本(FC)较高。其生产经营就应远离保本点以规避经营风险。企业越在保本点附近经营,营业风险越大,当在贴近保本点时,营业风险无穷大。在预期营业前景乐观的情况下,宜积极采纳具有较高经营杠杆(较高FC)的投资方案。稳健经营的企业,为避免过高的经营杠杆值带来的高风险,就应该试图降低企业固定成本的比率。如生产较多种类的产品、增加员工数量相应减少资本数量等等。

经营杠杆作用、量本利分析和成本习性分析相结合,可以帮助企业更合理地定价与配置资源、更理性地制定融资决策、更精明地谈判以及更智慧地评估商业机会,可以产生远比报表分析详细的获利能力信息。

(四)体现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化企业物流成本的分析

财务精细化分析要注重结果和成效。在财务分析体系中,通过成本费用、投入产出等因素分析,可以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有力的技术数据支持。由于饲料产品具有原材料消耗多、流量大、不易集装化、对仓库要求高、容易变质等特点,在对饲料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应侧重于供应物流成本的分析。其主要包括订货采购费用、运输费、验收入库费和仓储保管费等物流成本项目的分析。若企业是利用贷款组织采购,必然要支付一定利息(如是自有资金,则存在机会成本问题)。通过对供应物流成本分析,有利于加强责任中心管理,开展责任成本管理方法,为日常物流成本控制及部门的绩效考核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篇11

一、数字化革命导致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变化

1.消费者比以前拥有更大的权力

随着网络的发展,如今消费者能非常容易地接触到更多的商品信息。如对于正在考虑购买某商品的消费者,他们可以轻易地找到先前购买了该商品的消费者的相关评论,并且可在在线零售商的网站上对不同产品的特点进行比较,还可以加入“虚拟社区”来与人分享某些共同兴趣。他们充分应用“智能”来寻求产品或服务的最佳价格,对各种营销提供物进行出价,绕过分销通道和中间商,根据他们家庭生活的便利全天候地在全球购物。

2.市场营销者比以前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信息的数字化使卖方可以定制他们出售的产品和服务,并以可观的价格将它们卖出。这也使市场营销者定制面向大多数消费者的促销信息。例如,亚马逊()向已购图书的消费者发送个性化的电子邮件来预告最新出版的图书信息,这些建议是基于目标消费者的兴趣而给出的,而这些目标消费者又是根据他们先前的购买情况来区分的。类似地,一些网上商店也在变换着当顾客再次访问网站时所见到的产品陈列形式。如果先前的购买表明购买者倾向于购买全国性的品牌,那么他再次见到的是按品牌展示的产品;如果购买者先前购买的产品大部分属于处理品或者商店自有品牌,那么他再次见到的是按照价格和折扣分类的产品展示。

3.营销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瞬时性

传统的广告方式是单向的,市场营销者在大众媒体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期接触到潜在消费者,然后通过未来销售量或者市场调研来衡量广告信息是否有效。数字化沟通则开辟了双向交互式的交换,消费者可以通过点击网站上的链接或者离开这个网站等方式来对市场营销者传达的信息迅速作出反应。由此,市场营销者可以迅速衡量促销信息的有效性,而不是依靠那些滞后的、通过收集销售信息而得到的反馈。市场营销者可以通过要求消费者在享受网站的特性之前先进行注册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来追踪消费者的在线行为。因此,市场营销者可以有效而廉价地构建和更新他们的消费者数据库。

二、消费者变化与数字化革命正在改变品牌管理观念与方式

以大众媒介作为主要载体的广告模式效益日渐下降。广告边际效益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媒体和信息的多元化,大流量的信息导致了消费者信息接收的零和反应;与此同时,由于广告以承诺和创意为特征,而企业和品牌在广告创意承诺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广告可信度大大降低;再加上一体化的市场格局,使得众多的品牌在共同市场上处于平等竞争地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信息干扰也减少了消费者的认同度。于是消费者对广告信息普遍持有怀疑态度,品牌忠诚感降低。营销环境的数字化革命表明:作为一度最为重要的大众传媒工具――电视和报纸的作用今后会大大衰退,而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网络营销将成为更为有力的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工具。数字化革命使得把缺乏鲜明个性的大众细分为各具差异且高度相关的目标市场成为可能。面对营销环境的数字化和消费者行为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的颠覆性思考对今天的营销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学会了解消费者

经营者要学会认识消费者,他们是如何消费?需求有什么新的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在财务效果上进行有效评估。简单地说,比如这个消费者可能让我赚更多的钱,在财务上来说他就是重要的客户,然后把消费者进行区分,对每一种类型的消费者需求进行更加详细的量化分析。

2.把品牌信息有效传播给目标消费者

由于广告传播的单向性,数字化革命使得人们普遍对广告能否有效加强品牌作用有一些成见。如今品牌传播关键是要告诉消费者,特别是通过数字化革命所创造的产品和价值与消费者交换,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其需要和欲望。这些在网络中正在成为现实,可见它将成为未来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式。

3.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营者要学会评估对每种类型消费者所做的投资是否值得。这就需要通过构建数据库为经营者提供方案,提品,还需要将一些信息灌输到目标消费者的脑海中,简言之,我们要强调是消费者在帮我们创造价值,而不是产品在帮我们创造价值。所以说,数字化革命品牌建设就是使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维持与发展这一理念成为现实。

由此可见,面对营销环境的数字化革命,经营者首先应该考虑顾客是谁;第二是顾客对你来说值多少钱;第三是我们应该向顾客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以影响他们;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对每一个顾客群进行“财务上”的分析。经营者单纯考虑创意是很肤浅或者很短视的,要真正学会把营销和财务回报挂起勾来。记住: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对市场的控制权从以前的企业,从促销者的手中正在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上述观点也表明:面对营销环境的数字化革命,经营者应将消费者从品牌营销目标变为企业发展价值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消费者就从局外人变为企业的自己人。也就是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在一个大的合作范畴之内,共同谋求各自的利益,共同发展,相互依存。这一全新“双赢”式营销理念,意味着未来营销将不再是如何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是如何去影响品牌相关利益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三、消费者变化与数字化革命影响下的品牌心理技术发展

1.从USP心理技术转向定位心理技术

传统品牌管理的主要心理技术是产品、技术与广告,其理论源头是USP理论所讲的“独特的销售主张”,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和广告轰炸就能“与众不同”,产生品牌。但在今天数字化时代,这一理论面临失效的危险。首先,品牌不只是产品或符号传播,而且是与顾客关系的维持与发展。这就需要准确地“定位”(positioning)心理技术,即你的品牌如何在预期的消费者头脑中独树一帜。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营销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许多是颠覆性的。USP 理论代表的是产品或服务营销导向,即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和利益。这一理论在数字化营销环境下已变得非常乏力。定位则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即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品牌营销让其得到心理上的认同与满足。

记住:传统的品牌管理策略更多是致力于建立竞争优势,而忽略了使消费者体验到价值创新。品牌价值的核心来自于消费者的认同。

2.从关心产品技术到认知消费者心理技术

今天年轻一代消费者选择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传统的理性认知观,而是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态度观。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产品或服务能提供的一种超越产品物质功能的附加价值。在品牌沟通中,传播与沟通的重点是体验品牌价值,具体包括显示身份或阶层的象征、美的感受、时尚与先锋、好玩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

如“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它充分反映出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张扬的特点。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对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的要求。针对80后、90后消费心理特点,成功的营销策划是一个智慧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学会认识影响80后、90后消费心理产生的原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认为,个体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消费者的价值观与信念,这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观念;第二,消费者的行为和兴趣,特别是品牌能成为这些行为或兴趣的一部分,并为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情感性利益,它反映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第三,消费者期望的拥有物,它反映了消费者需求满足感的实现。所以针对消费者特点展开的营销活动就是要找到消费者的动心之处,它是消费者的生活观念、兴趣与价值的体现。

怎样才能找到消费者的动心之处呢?简言之,就是学会观察与洞察消费者心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如此痴迷,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内在动机与欲望,品牌如何与消费者的自我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联系等,即要了解他们是谁、想要做什么、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想要等。

记住:品牌心理技术与今天营销环境下的数字化革命有着密切联系。

3.从货真价实直观传播到制造独特的心理体验

以往广告传播中比较注重实物的直观呈现,这对80后、90后显然不行。要让80后、90后喜欢你的品牌关键就是要学会超越常规,要学会找到80后、90后消费者行为特征中的时尚元素,让你的品牌与他们心理上的概念对接才能成功。品牌传播要从品牌意义的表征、产品本身的结构入手,在广告语上要更加大众化,广告图形上要更酷、更个性分明,以迎合80后、90后所表现出的反叛精神。

由于80后、90后对新奇、时尚的事物充满好奇,很快会因对新品牌厌倦而转向其他产品,所以企业要特别注意不断变换包装和广告形式以保持品牌的活力。越来越多的品牌营销实践表明:80后、90后往往是被某些产品的外包装和宣传概念所打动,而不会过多地考虑产品的实用性。情感消费是当代感性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80后、90后非常认同。

如可口可乐在美国设立了一个职位,类似“80后、90后的生活总监”,这位总监整天与80后、90后青年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文化和喜好,所以可口可乐广告一直那么激动人心。当然,企业要注意产品系列的多样化形式,开发具有不同风格、形状、外观和色彩的产品,并结合当前的流行趋势,才能更好地符合80后、90后的消费需求。再如百事可乐的签约品牌代言人,从郭富城、陈冠希到F4、姚明,就抓住了80后、90后群体口味不断变换的特点。国产著名运动品牌――李宁,从情感联系上容易拉近与80后一代的距离,但今后更重要的是要向90后传播李宁品牌“酷”的概念,以及更加自我、自主的特点。

篇12

前,大数据革命正逐步上升为国家的竞争战略,2015年8月,国务院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规划了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总体架构。因此,2015年也可以称之为大数据应用的元年,“数据驱动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前沿,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延伸到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领域,高校财务管理的重心正从财务向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多领域拓展,对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学生管理等数据资源的整合、挖掘与分析将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高校财务管理开始步入大数据引领下的“大财务”时代。

一、大数据带来高校财务管理的变革

(一)会计职能的变革。传统的会计职能偏重于反映过去,仅仅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如实反映。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会计职能将更多的面向未来,更广泛地参与管理决策。大数据时代,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能够和教育、财政、税务部门以及校内各部门建立起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一改“信息孤岛”的局面,高校获取财务数据可以不再分头取数,而是在设置权限范围后通过接入数据专网及时获取政府及校内动态数据,从而降低了数据获取成本,实现了财务工作的提质增效。通过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深度整合和挖掘分散的数据资源,对国家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教学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等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会计人员也将实现从“账房先生”到管理决策者的转型。

(二)数据处理的变革。

1.数据收集。高校通过跨系统、跨平台技术高效及时地收集各项业务活动的数据信息,以服务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收集覆盖面广,其中涉及到高校日常报销业务的财务信息,譬如差旅行程的合理性判断、原始票据的真伪辨别等都是审核的难点。而大数据时代,通过调取航班、税务等信息即可做出高效快捷的判断,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数据导入。大数据时代,各个数据终端都配备了独立的数据库,但面向全部数据的综合分析,则应该将终端数据通过数据仓库技术进行集中处理,保持信息处理与业务处理的同步。譬如,教职工购买办公电脑,在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登记,经数据仓库集中处理后导入财务终端,完成记账并登记账簿。

3.数据分析。高校通过数理模式,将集中存储的大量数据分类筛选,系统整合数据资源,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处理,增强类似业务的复制功能,使会计业务批量处理成为可能,从而使会计人员从基础性事务中脱身而出,将更多精力放到高校内部管理中来,为学校风险把控、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预算管理的变革。预算管理作为高校各项财务工作的龙头,预算的科学编制和有效执行能够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与核算管理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实现高校运行成本和绩效的多维度评价。高校预算编制的一大弊病就是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分别编制,造成脱节。一般来说,部门预算在上一年度的九月份就开始“一上”的编制,按照“二上二下”的程序到年末或下年初财政下发年度预算控制总额;而校内预算是以服务学校内部管理为主线,经过多番论证,最终在每年的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能执行,从而产生了预算编制“两张皮”问题。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预算一体化系统,通过开放预算申报时间,根据校内各部门申报的项目预算建立滚动项目库。按照部门预算“二上二下”的流程安排,结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从项目库中选取重点项目纳入预算,实现了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的同步编审。

(四)管理会计的变革。

1.大数据将改变管理会计的分析基础。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将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财务数据,而是将海量的非财务数据纳入分析范围,通过全口径的挖掘分析,使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作业管理、价值管理等领域能够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支持,从而增强了管理会计的角色定位,使管理会计为高校管理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2.大数据将改变管理会计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会计往往侧重于结果管理,而忽视过程管理,大数据技术将推动管理会计向过程管理转变。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通过对多源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评价不同方案的投入产出,从中选择最有助于高校内涵提升的方案。同时,大数据分析有助于高校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而有效规避或减少风险。

3.大数据将改变管理会计的分析方式。传统管理会计背景下,会计人员费时费力,通过结构化分析模型进行系统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但往往由于非结构化因素致使决策方案失败。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将强调结构化分析与非结构化分析并重,注重数据的基础性作用,但不能过度依赖数据,因为非结构化因素增加了结构化分析的不确定性。

(五)信息披露的变革。

1.披露时间实现实时、动态化。传统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时间较为固定,无法满足信息需求者的即时性要求。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原始报销单据经财务部门处理后,可由财务端即时传输到财务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进行转换后通过数字化校园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动态查询,准确反映高校实时的财务状况及项目经费的执行进度等,确保财务信息披露实时、动态化。

2.披露内容实现按需、个性化。通用报告是一种标准化的报告形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不能满足报告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按需报告模式得以实现,它在互联网数据库的架构基础上,充分考虑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通过数据筛选与加工,以“量体裁衣”的方式提供按需财务报告。

3.披露方式实现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结合。非财务信息是以非数字形式描述教学、科研、学生、后勤等活动的图文资料,用以解释说明财务数字,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同等重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换变得更为便捷、高效,学校的学生结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师职称等非财务信息可与财务信息同步披露,进一步增强信息披露的可靠性。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数据整合。目前,一部分财务相关数据储存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设备、房屋、土地、图书等信息储存在资产系统,职工、工资、社保等信息储存在人事系统,学生、学分、课程等信息储存在学生系统,不同系统间自成体系、相互分割,“部门墙”的存在阻碍了数据的流动共享。因此,大数据时代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分散在各个系统内的数据进行系统性整合,为下一步的数据加工奠定基础。为此,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的高度制定行动框架,加强统筹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协作推进数据整合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数据加工。对大数据的运用不在于掌握多少信息资源,而是如何从中挖掘出“数据红利”。为此,一是对数据的初加工。这里的加工对象包括全样本,区别于传统的小样本分析,通过数据间的联系进行归类分析,寻找其中的相关性,在深入关联中还原事物的原貌。二是对数据的深加工。通过相关性研究能够发现数据间一定的规律性,但究其根源,则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加工。针对大数据的“4V”特征,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实现初加工结论的深度挖掘,从而发现数据背后的价值。

(三)建设软硬件平台。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发挥必须依托于充足的运行空间、高效的处理速度和智能的软件平台。因此必须加强与大数据相适应的软硬件平台建设,以此为依托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而云平台无疑是满足大数据便捷存储、高效处理和智能管理要求的最佳选择,云平台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平台,将成为高校各类财务信息集合和交换的中枢,能够涵盖财务内、外部的全部数据。通过前期对数据的整合与加工,将处理后的数据全部储存于云平台,并将云平台细分为财务平台、学生平台、人事平台、资产平台、银行平台等子平台,畅通平台沟通渠道,实现各平台互联互通,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持。

(四)培养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大数据不单是一种技术工具,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绩效评价管理作为改革的一个重点,大数据分析将在其中大有作为。高校领导层对报表披露的实时性、现金流预测的准确性、财务分析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财务人员除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大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普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必须加强具有大数据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建立多维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和分析,提取有助于高校管理决策的有用信息,帮助高校作出最优决策。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也在不断自我突破,大数据风暴对高校财务管理来说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高校应把握机遇,克服挑战,对高校内、外部的全部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入挖掘,为高校管理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为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篇13

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1]。数字出版市场则是指促成买卖双方就数字出版产品或服务进行交易的相关力量和因素的集合,包括数字出版企业、数字出版服务运营商、数字出版产品分销商、中介服务商、交易平台、数字出版产品购买者、消费者等。

二、我国数字出版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结构不合理

据《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规模达13.11亿人(家/个),全年收入规模达2540.35亿元,其中互联网广告收入1100亿元,占43.3%,网络游戏收入达718.4亿元,占28.3%[2];而数字出版中的电子书、数字报纸、互联网期刊三项收入合计61.75亿元,仅占到2.47%,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电子书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8.16%,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总量上的占比仍然偏低,整个数字出版市场的结构不合理。

2.市场参与者增多,但明星企业少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数字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市场的供给者不断增加;同时,数字出版市场中为买卖双方提供服务的商业中介也开始出现,如经纪人、商等。但数字出版企业规模明显偏小,实力较弱,行业中的明星企业或领头企业较少,我国的数字出版市场还处在市场的初级阶段,市场还不成熟,仍处在垄断竞争阶段,还未进入寡头垄断时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数字出版市场。

3.市场合作增多,但形式单一

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加剧,同时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深,企业之间出现了竞合现象。如传统出版企业与技术公司合作,使原有的内容资料数字化;数字出版企业与渠道商合作,如亚马逊、当当等电商合作,开拓数字出版市场;也有与阅读终端提供商合作,如与苹果公司合作等。但这些合作的形式也相对单一,致使数字出版企业盈利模式也很单一,获利水平较低。

4.供给者不放心,需求者不成熟

由于数字出版作品易复制、易传播,使用面宽,著作权人和作品专有使用者难以维权,使得传统出版社不敢轻易将纸质资源数字化;另外传统出版社将纸质资源数字化后,也会影响传统出版产品的销售和业绩;加之国有新闻出版企业面临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领导的绩效考核、企业领导的任期制等体制机制问题,也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投资数字出版产业的积极性,影响到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3]。同时,中国网民多年养成了免费阅览习惯,往往拒绝收费数字出版产品,只接受免费数字出版物,无论其质量好坏,所以数字出版产品的需求者还存在不成熟现象,需要慢慢培育。

5.数字出版产品不断增多,但缺少技术标准

数字出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根据自己拥有技术开发产品,形成了不同的产品制式和标准,不利于市场流通。以电子书为例,仅数字化格式就有XML、方正排版小样、PDF、CEB、CEBX等,不仅让人眼花缭乱,不利于交流,还给出版社的存储和转化带来麻烦,给多方业务的开展带来障碍。同时,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只有在数字出版的设计、内容、创作、内容出版、服务平台和终端生产等各个环节中统一标准,产业链上的各方转换成本越低,才越能提高各环节的盈利水平,推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数字出版市场培育的实现路径

1.构建交易平台,打造品牌市场

由于数字出版产品自身数字化的特点,现有数字出版产品的交易往往通过互联网进行,加之网络支付的普及,特别是移动支付的便捷,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出版产品网上交易。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亚马逊、当当、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能便捷的购买到需要的电子书;另外也有做F2C模式,如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小说阅读网、红袖添香等专业网站,给作者和读者搭建交易平台,作者直接在网上作品,读者通过平台购买,实现了F2C的商业模式,甚至未来也可以发展到C2F的模式,提高作者创作水平和质量。

同时打造线下交易市场。线下市场可以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但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数字出版产品交易会,。将其打造成为行业的品牌交易盛会,引用买卖双方,繁荣数字出版市场。

2.完善数字出版市场政策法律,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在数字出版市场规范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如可以就降低企业进入和退出数字出版行业的政策壁垒,打破传统出版企业对书号稀缺资源的占有,特别是针对民营出版企业,让其数字出版产品不受过多传统出版限制,能相对自由地进入数字出版市场,形成与大出版社或国有出版集团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数字出版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丰富高质的精神食粮,同时也可以通过供给来刺激需求,引导消费,推动数字出版产品市场的繁荣。

由于数字出版产品自身容易被复制、传播,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应加强对知识产品的保护,加大打击盗版、非法转载等行为,严格执法,净化数字出版市场。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供得到保障了,创作人才会有创作的积极性,市场的供给才不会萎缩。

3.制定行业标准,推进技术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数字出版产品在市场的流通,应制定相应行业标准,只有统一标准,才能更好的将产品进行转化、升级,便于二次开发,对接新的平台,有利于数字出版产品市场价值的挖掘。同时需要推动技术发展,如有效的防止盗版技术有利于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先进的检索技术有利于消费者快速便捷找到需要的数字出版产品,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对应的数字出版产品主动推送给我们的潜在消费者,提高产品在潜在消费者眼前的曝光度,增加售卖机会。

4.丰富市场参与者,鼓励专业化分工

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市场的参与者,市场的参与者越多,市场的效率往往越高。市场中除了大家熟悉的产品供给者、需求者以外,还需要有高质量的服务中介,这些服务中介包括进行转卖的中间商,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和财务公司,提供市场调研策划的营销公司等,专业分工使得各自熟悉自己所在领域,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支持,更有利于数字出版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专业化分工,丰富市场参与者,提高数字出版市场效率。另外在数字出版市场中,鲜有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出现,可以适当培育一些明星企业,他们可以成为行业的标杆,成为市场领导者,引领市场的未来发展。

5.抓住机会,快速推动数字出版市场发展

繁荣市场,最根本的策略在于受到最终消费者的认可,数字出版市场的发展最终也体现数字出版产品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近几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率增幅甚至超过了两位数,说明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屏幕阅读,这为数字出版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看到这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应该及时抓住机会,将数字出版市场蛋糕快速做大。(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