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研究性学习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成为研究型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拥有大量的研究机会。教师应把课堂当作实验室,对每一堂课上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这时的研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而是教师一种日常学习、工作的生活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性学习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程结构,留给师生比较充分的创造空间,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本真生活的重新发掘,其价值取向是由教师自身教学活动的内在需要决定的,而不是某种外部力量强加的。所以教师在不断反思、研究、改进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就达到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新目标。
4.调整专业知识结构。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仅仅关注如何增加专业知识,而是要更加关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这也正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目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支持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在研究性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尤为重要,因为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的整体素质,个体差异,制定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教学行为。实际上这些都是研究性学习的预设目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反思与研究。所以实践性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它有自己的特性:行动性,经验性、个性化、情景化;它来于实践,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主动探求;人们很难传递自己的实践经验。那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获得,与本体性知识是截然不同的,本体性知识可以有教授式传递而获得,而实践性知识必须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依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经由实践与体验来认知,通俗来说就是在游泳中学游泳。在研究性学习中,教授的本体性知识等都要透过实践性知识发挥作用。所以教师要努力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重视实践性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体系。
篇2
3.学习体验法。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要创设情境,引生入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从而获得感悟和体验。例如学习政治常识《民主决策》课时,可组织学生到街道参观、体验。通过让学生参加模拟自来水价格听证会的方式,来了解价格听证会的基本流程,也可以邀请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代表不同身份的人物来发言。在听证会上,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修改、完善。此外,学生还可以设计并参加“辩论赛”,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知识服务、新闻会等形式的活动。
4.社会实践法。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恰恰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学以致用,提高综合能力,这其实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中有关企业经营方面的知识时,结合课本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在与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社会实践调查类型的课题——关于企业经营方法的研究。又如,在讲授《银行和储蓄者》时,我要求学生到农行将银行的空白支票、存取款单及宣传资料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银行的基本业务及作用,谈如何储蓄、储蓄的原则及作用。在讲授经济常识第一课《价值规律》内容时,恰好是桃子上市的季节,我让学生分成几组,分头到集市上、超市里调查桃子的价格,历时半个月,然后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制成表格,画成曲线图,写成小论文,在班上互相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价值规律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学习的兴趣。开展研究性学习,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篇3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一)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感觉到它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特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等一般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二)培养学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乃至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增加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小组合作、与人交往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够促进学生交往需要的培养。
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一学习活动本身就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目的,这其实就是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树立语文学习的研究态度。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学习中就会永远充满着好奇、怀疑的因素,永远洋溢着探究、揭秘的热情,永远享受着创造、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学习探究方法,学习科学思维、学习科学精神、激发探究的潜能,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为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打下了基础,因为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
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十分强调学生重视感受、重视鉴赏、重视思考、重视领悟,在这一学习活动之中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意活动,在学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汇报以至争论辩驳的氛围中,学生的就会逐渐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品质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能够不断发展注意的高级形式――有意注意。学生一般对自己参与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目标、具体任务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这极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适应当今社会,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备条件。
六、提高学生的知觉水平
在语文这门学科中,知觉主要表现为感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独特感悟为前提。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根据选题的需要主动阅读大量的文本,其整体感悟的能力会不断增强。
七、丰富学生的心象
心象是当对象不在眼前时,我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在学生构思想像作文或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到头脑中出现的颜色、形状、大小、方位等视觉特征的形象――视觉心象;他们还常常会用到经过头脑对记忆心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的新心象――想像。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则是让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能够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有创意的表达。
八、增强学生的能力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发展语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积累能力、语感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及鉴赏能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篇4
青春期时个体在社会性、情绪和认知发展上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阶段,生理发育成熟,并越来越独立自主和自我认同。青春期是决定人的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期,长期以来青春期性教育滞后,中学生性知识匮乏,性困扰成为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国外的一项研究调查了13岁到15岁的青少年性知识是从哪里得来的,研究发现两个比较普遍的答案是诸如电视和杂志之类的“媒体”(61%)以及朋友(60%),教师和家长也是重要的来源渠道(分别占45%和40%)。而我国的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性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电视和书刊之类“媒体”的比例最高,达50%以上;其次是医学专用书籍,占20%左右;而从老师、父母获得性知识的比例均不足5%。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在应对性困扰时从人际关系方面获得的帮助很少。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在青少年学习性知识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这些信息对青少年性态度或的帮助并不是很大。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应对方式。中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与老师关系。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中学生人际关系对性困扰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期为培养广大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选取
为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尽可能地控制误差,在随机抽样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分层抽样,对地区、学校、年级和学习成绩都进行了平衡。最后在北京市的16个区县中随机抽取14个地区,在此基础上随机抽选32所学校,其中重点中学17所,普通中学15所;共有男生1137人、女生1302人参与的调查;年龄分布在13~17岁。
2.2研究工具
2.2.1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方式主要指的是个体面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沃建中等人早先编制了适合中国人的运用的应对方式量表,主要包括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及解决问题。在本文中,根据中学生青春期发育特点,借鉴沃建中编制的应对方式的维度,修改题项内容,考察中学生在不同性困扰下的应对方式。
问卷采用5点计分,计分方式同上。对各分量表进行同质性信度检验发现,其赫尔巴赫信度系数为0.379~0.691,对各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各变量的共同度为0.497~0.810,特根值在1.0以上的累积贡献率为38.271%-6.352%。用KMO and Bartlett’sTest,其Chisquare=19570.710,P
2.2.2人际交往问卷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本文采用沃建中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测验。该测验分为5个维度:①与异性同伴关系;②与同性同伴关系;③与父母关系;④与教师关系;⑤与陌生人关系。共包括50个项目,采用5点评定法,完全符合5分,完全不符合1分,转换后,其人际关系质量的得分范围为1~50分,分数越高,表明人际关系质量越好。量表的α信度系数为0.5072-0.7681,复测信度为0.83-0.91。
共收回有效问卷2438份,其中男生1136份,女生1302份,数据使用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性困扰应对方式总体特征
对所有几种应对方式的平均数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积极解决问题的平均分最高,其次是求助,第三是幻想,第四是自责,第五和第六分别是退避和合理化。积极解决问题和求助是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责、退避及幻想是比较消极的应对方式,从总体比较看来,中学生总体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
3.2中学生人际关系对退避的影响
对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数与退避的平均数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退避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各维度均有极其显著的相关(r=0.17~0.20,P
3.3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幻想的影响
对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数与幻想的平均数进行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幻想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各维度均有极其显著的相关(r=0.08~0.19,P
3.4中学生人际关系对自责的影响
将自责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4),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各维度与自责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0~0.26)。进一步以自责为因变量,以人际关系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各维度均能显著负向预测自责,且这些人际维度可解释自责变异的33.7%(R=0.337)。
3.5中学生人际关系对求助的影响
将求助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中同性关系、父母关系及师生关系与求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04-0.13,P
3.6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合理化应对方式的影响
将合理化应对方式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6),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各维度与合理化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12~0.17,P
3.7中学生人际关系对积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影响
我们把积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7),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中异性关系、师生关系与积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06~0.15,P
4讨论
篇5
近年来,在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毕业生实践能力低等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学教育,改革高校教学手段,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满足市场要求的合格人才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找出目前高校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问题,在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专业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调查,我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1被动性学习
对于大多数国内大学生而言,大学意味着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生活环境,一个更加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一个更需要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地方。但是,当他们怀着期待和好奇的心情去拥抱大学生活时,却发现有一样东西没变,那就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仍然是“唯分数论”,重分数轻素质,重成绩轻能力,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性。绝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考核方式也是传统的笔试,考核的标准仍然是60分,还有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证考试,等等。这么多科目的考试,让学习变成了被动应付考试,学习的目的就是分数,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疲于奔命,压力巨大。而另外一部分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平时根本不学习,只有在考试之前才突击一下。
1.2盲目性学习
更甚者,一个专业设置几十门课程,每个学期开设十几门课,而每门课程似乎都很重要,面对着这么多课程这么多学时,学生迷茫了,每天都忙于应付各门课程的学习,从而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尽早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也不懂得在专业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好像什么都会一些,但是没有一门是精通的。这样的学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遇到的问题可想而知,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使得学生产生极度的不自信甚至悲观情绪。很多学生对学习感到盲目,不知道今天的学习跟明天的工作如何衔接,对学习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于是大家开始怀疑大学教育,认为上大学没有用的高校学生比比皆是。
1.3教育与社会脱节
经过4年的大学生活,就业是每一个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多大学生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他们发现,经过了大学4年的学习,却难以胜任用人单位提出的工作要求,大学的学习与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并没有很好的挂钩[1]。即使在与中专,大专的毕业生竞争中也缺乏应有的底气,很多技术类的学生最后不得不去从事市场类、营销类的工作。而且,一边是大学生抱怨找工作难,另一边是用人单位呼吁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与社会服务的距离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严重违背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原理。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采取导师制与学生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最终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高校导师制分析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四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2]。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专业实行的导师制与上面所述有所不同,这里的“导师”更多的是指学术、专业方向层面的导师,在生活层面上,学生更多的是依赖辅导员的工作。我校数字媒体专业下分设有动漫、虚拟现实、平面设计、影视制作、可用性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可在大学二年级即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设置有1-2名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专业导师会为学生开设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训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专业活动。本专业实行的导师制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以学生为本
导师制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保证学生的利益最大化,即学生选择导师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原则上导师应该接收每一个学生,保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而且,考虑到有些学生一开始对于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不太确定,在选择导师后又发现自己更喜欢或者更适合另外一个方向,还可以通过跟导师的沟通交流后更改专业方向。当然,导师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不一样的课题,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会根据需要选择比较优秀的学生,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
2.2专业引导和强化
导师由专业老师担任,但又不同于普通的专业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都是在课外进行的,由于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导师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擅长或者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在大的专业范围内有所侧重,除了起到“引进门”的作用之外,还会引导学生在他们的专业方向上开展更多更深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实践。
2.3理论联系实践
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导师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业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丰富的行业信息分享,使学生即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上具有明确的方向,提升学生求职的竞争力[3]。
以可用性工程方向为例,每年开展的专业活动包括:
2.3.1邀请我校客座教授德国不来梅大学可用性工程博士生导师JuergenFriderich,每年来我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讲座,介绍可用性工程在国外的最新发展状况,大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2.3.2联合UPA中国(Usability Professionals?蒺 Association)开展“用户体验进校园巡讲活动”,邀请可用性行业资深的嘉宾开设可用性工程的专业讲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2.3.3鼓励学生参加UCD中国(User Centered Design)举办的UCD书友会,UPA中国举办的用户体验年会,以及各种用户体验专家论坛、工作坊等,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3.4经常邀请知来自腾讯、网易、华为等知名企业的专业人士跟学生分享从业经验。
2.3.5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用户体验设计大赛。
2.3.6指导学生参加导师的项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学习分析
自主性学习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4]。自主性学习普遍被认为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学习的理念在于让学生“做”(读、写、听、说及讨论等),而不仅仅是“听”,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创造环境让他们参与到深层次的思考(分析、综合和评价)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自主性学习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学生学习知识的很多方式都可以纳入自主性学习的范畴,譬如打篮球,他们会有意识地摸索打篮球的技巧,就属于自主性学习的范畴,或者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从中掌握到有关社交礼仪的知识,这个也属于自主性学习的范畴。
如果导师制的实行只是停留在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真正达到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合格人才的目的。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主要包括:
3.1导师指导下的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松散型学习,而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范畴的学习。例如,导师确定一个学习的主题,甚至给出一些学习的方法和范畴,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自主性学习,学习的过程不单是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要运用老师介绍的方法去开展学习,不单是记忆知识,而是要深刻理解和运用知识。
3.2团队协作
每一个专业方向大概有8到20个学生,由1、2个专业老师带领。主要的组织结构是以项目为核心,3到5个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团队成员的工作是围绕项目展开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相辅相成的。要求学生在项目工作期间,不仅要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3书友会
书友会是为小组成员提供一个学习心得分享的平台,由一个或者几个成员担任主持人,围绕一本书、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主题,组织参与者开展讨论,自由发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由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形式能很好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平时自主学习,注重为自己储备知识的积极性。
3.4交流多样化
每个专业方向或者小组都有自己的网络交流群,还有共同的网站平台。小组成员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跟其他人交流、探讨,也可以在交流群中发起在线讨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交流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了大家参与学习参与交流的便利性和积极性。
4.导师制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
导师制教学方式的实行,帮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但是对于一个高校学生来说,确定专业方向仅仅是专业学习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主动获取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导师的指导及学生主动的学习两者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样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物理学的力学原理,要移动一个物体,只有当作用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各种方向的力作用在一处,就会相互抵消,这样的作用力有可能成为无用功。这样的例子在大学里面并不少见,很多大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但是很茫然,没有方向,整天埋头苦干,一会觉得英语有用,就学习英语;一会觉得程序语言有用,就拼命学习编程;一会觉得其他科目有用,就学习其他科目。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似乎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什么都不精通。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今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专、精、深的专业人才,这样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不被用人单位接收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运动方向和正确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的两个必要条件。所以,导师制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素。导师给学生指引一个方向,学生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不断前进。
5.成功案例解析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创建于2004年,从2008年开始实行导师制,一直以来,坚持“导师制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可用性工程方向有两个指导老师,专业小组的学生历年来维持在20个左右,小组成员历年来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用户体验设计大赛,多次获得可喜的成绩,尤其是2010年,面对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的学生经过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努力,最后获得了大赛唯一的金奖(如图1、图2)。另外,在导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有机会参加世博会广州馆等各种项目,这些经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及动手操作能力,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近年来,可用性方向的学生就业形式呈献十分良好的势头,每年都有学生进腾讯、百度、迅雷、网易等知名的企业工作。
6.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教育方式,应当采取在有导师引导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满足市场要求的专业性人才。不能再以分数作为一个绝对重要的因素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
导师制,自主性学家都在讨论,但是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并且要实践开来,这需要高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也要在经费上及其他方面给予资助,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气氛。
参考文献:
[1]谢兴萍.大学生就业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决策管理教改与教学.2007,(19).
[2]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现代大学教育,2007.
[3]李亚玲,王东杰.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8,(4):24.
篇6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继发性骨质增生和滑膜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患病率高达总人口的8.3%,是我国四大老年病之一。本实验通过观察十一方酒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及滑膜中TGF-β1含量变化以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6~10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重(250±20) g,雌雄不限,由河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实验室温度(23±2)℃,相对湿度60%,常规饲料喂养1周,自由饮水。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木瓜蛋白酶:SIGMA公司产品,批号06-498;TGF-β1免疫组化试剂盒: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生产,批号060625,由石家庄长江生物实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代购;十一方酒(含当归、姜黄、木瓜等11味药物加米酒浸渍3个月滤过、紫外线消毒研制而成),由湛江市第一中医院药剂科提供;扶他林乳胶剂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66。
1.3 动物分组
动物常规饲养1周,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A),模型组(B),对照组(C),十一方酒高剂量组(D),十一方酒低剂量组(E)
1.4 造模方法
按照日本头康彦等[1]的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膝骨性关节炎病变模型方法。正常饲养1周后,将B,C,D,E组用巴比妥钠( 30 mg/kg,静脉汁射)麻醉,麻醉生效后,双后腿膝关节周围剃毛,常规消毒皮肤,弯曲膝关节。经关节正中或两侧进针,将1.6%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0.5 ml通过髌上韧带注入兔膝关节腔,分别于实验的第1、4 、7日注入兔膝关腔中。
1.5 给药方法
第一次注射木瓜蛋白酶后,A、B组给予50%酒精涂膝关节处,每日3次,每次2 ml;C组予以扶他林涂膝关节处,每日3次,每次2 ml;D组予以十一方酒浓缩1倍涂膝关节处,每日3次,每次2 ml;E组予以十一方酒涂膝关节处,3次/d,每次2 ml。用药8周。
1.6 取材及指标观察
8周后处死动物,立即解剖膝关节腔。以锐利刀片切取膝关节正中的部分滑膜以及软骨组织,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再移入脱钙液脱钙,石蜡包埋,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及软骨中TGF-β1含量。切膝关节软骨、滑膜2 mm厚全层软骨标木,3%戊二醛酸溶液中固定24 h,0.1 mol/L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加0.1%四氧化锇固定90 min,0.1 mol/L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乙醇梯度脱水,醋酸异戊酯保存过夜,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定向黏附于载物台上,真空喷金后,扫描电镜下观察、摄片。
1.7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测定值均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运用 q检验,均以P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造模前后,各组动物毛色洁白,光泽柔顺,体态健壮,饮食大便正常,各组动物均未出现死亡。
2.2 滑膜及关节软骨组织中TGF-β1细胞分数(表1)
2.3 电镜结果
A组软骨表面光滑,似覆盖一层无定形物质。其下胶原纤维结合成束,具有典型的拱形结构。B组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出现宽、深不一的裂隙,裂隙中可见胶原纤维,增粗、排列杂乱、甚至断裂。C、D、E组软骨表面欠平整,表面胶原纤维索增粗。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其主要表现是膝部疼痛,功能受限,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或继发性退行性病变[2]。它是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软骨下骨三者降解和合成正常偶联失衡的结果。TGF-β1是在创伤愈合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可能有抑制或刺激作用,直接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参于骨质病变的调节。因此,TGF-β1的表达可以作为骨性关节炎病理改变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判断指标。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的范畴,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立论,我院自主研发的十一方酒经多年临床运用,临床疗效确切,为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拟定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十一方酒高低剂量组以及扶他林组关节滑膜与软骨中TGF-β1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十一方酒作为外用药,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提高滑膜和关节软骨中TGF-β1的水平而起到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滑膜炎症,改善软骨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开发运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Kitoh Y,Katsuvamaki T,Tanaka H,et al.Effect of SL-1010(Sodium hpaluronate with high moleculer weight)on experimental osteoarthritis induced by introroarticularly,applied papain in rahbits[J].Folia Pharmacol Japan,1992,100:67.
篇7
(一)学习难度较大。由于计算机图形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其中不仅有计算机知识,还有数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它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同学们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事实上,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建立在图论、现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之上的,学科交叉繁杂,其理论性很强,同时实践性又不弱,这就让大家体会到了该门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难易掌握的感觉,从而让他们在巨大的学习难度面前望而却步;
(二)学习理念较为滞后。当前的计算机图形学学习观念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学习观念,重视单方面的知识,片面强调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观念会使大家把计算机图形学课堂变成满堂灌,大家都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互动性不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了。此外,传统的观念中不太重视实验环节,更不会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大阻碍了大家的创新精神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环节不够科学与系统。当前,计算机图形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验环节,很多高校一直采用C 或 VC++来实现编程,同时,进行实验的工具与内容又较为陈旧,考核方式也颇为单调,学时又不太多,使得大家对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且学习起来的真实难度又是较大的,尤其是绘制模型的实现,使得大家的实验能力不强。
二、OpenGL图形系统及其在图形学上的应用
所谓OpenGL图形系统,指的就是一个丰富的三维图形函数库,是图形系统中的一个软件接口,允许程序开发者创建一个交互性的程序,从而能够产生三维移动的物体的彩色图像。它除了具有基本的OpenGL 函数以外,还能够支持OpenGL 实用库、OpenGL 辅助库、Windows专用库函数、Win32 API 函数等其他四类函数。它还可以有双缓存的功能,主要应用于制作动画。我们可以使用OpenGL图形系统来对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相关的控制,从而产生较为逼真的图形或者虚拟出实际生活中没有的图像。一般来说,OpenGL图形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具体应用到计算机图形学中的话,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OpenGL 函数来顺利实现图形算法的演示。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许多图形函数,让它们能够通过单独调用或者组合某些函数来实现基本的图像操作,还可以对光线进行调整。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OpenGL图形库中增加了不少新组件,已经可以产生形象化的三维效果。当前常用的图形设计方法有:图形生成算法、几何变换、投影变换等。此外,OpenGL图形系统函数库还可以进行纹理设置、特殊光照处理以及实现动画效果等其他方面的强大功能。
三、基于OpenGL实验平台的学习探讨
一般来说,计算机图形学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说信息显示、设计、仿真与动画以及用户界面等方面。如果我们应用OpenGL图形系统实验平台,将对传统的应用思想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采用一种新型的图形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验课,以增加图形的逼真程度和提高图形学课件的制作质量。在此,基于OpenGL图形系统实验平台来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课件制作,增加大家上机进行实践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互动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图形学学习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尽快采用OpenGL实验平台来加强计算机图形学学习。我们知道,OpenGL图形系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图形程序接口,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图形数据库,提供了基本库、实用库和辅助库三个方面的函数库,可以开发二维和三维图形程序所需要的多个方面。我们如果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学习中很好的应用OpenGL图形系统,就可以把它作为基础开发的应用程序,独立于窗口系统和操作系统来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移植工作。
四、结语
计算机图形学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学习难度较大。为帮助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学习,可以采用控制台应用程序+OpenGL和MFC可执行程序+OpenGL两种图形编程的学习模式,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图形学在信息化时代显得日益重要。我们要针对当前计算机图形学现状和问题,开展基于OpenGL实验平台的计算机图形学学习模式,搞好基本功练习,合理安排一体化学习任务,把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的穿插时机,认真设计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及时总结评价,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等,使得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即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为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打下踏实的基础以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参考文献:
[1]杜利峰,李竹林.基于OpenGL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探索[J].电子设计工程,2012(13
[2]柳海兰. 浅谈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9551-9552.
篇8
1 对象及方法
1. 1研究对象
结合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被试者,访谈对象均为北京理工大学在校本科生,且有过恋爱经历。访谈对象共3人,其中男性1名,女性2名。工科生、理科生、文科生各1名。
1.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编写访谈提纲,主要从七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家庭沟通方式对恋爱关系的影响,具体包括:(1)家庭关系的类型;(2)家庭沟通的频率及内容;(3)家庭规则及处理家庭成员间差异和矛盾的方法;(4)恋爱关系的类型;(5)恋人间的沟通频率及内容;(6)恋人间处理差异和矛盾的方法;(7)恋人间沟通与家庭沟通方式的相似性。
在访谈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对每位访谈对象分别访谈一次,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均在20分钟左右。将访谈录音逐字转录,并对访谈资料根据“受访者代码”和“句数”进行编码,以资料编码“W-001”为例,代表“受访者王同学在访谈中说的第一句话”。访谈资料的分析采用类属分析法和情景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在访谈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及概念,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料归入一类,并依据访谈资料中出现的现象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后果进行预测。
2 理论基础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成人人格基本在口唇期、期和性器期阶段就已形成,成年后的人格形态都取决于早年环境和早年经历。人的早年经历会通过影响人的深层潜意识的方式,进而对个体的人格塑造和行为方式产生决定性影响。而早年经历往往发生于家庭之中。
2.2萨提亚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之家庭沟通形式
萨提亚认为家庭沟通方式实际上反映了家庭成员自尊感的高低,自尊感越高的人沟通越表里如一,自尊感越低的人沟通越表里不一。良好的家庭沟通是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回应他人意见,不同的意见会被尊重。采用这种沟通方式的家庭有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应付各种困难。而不良沟通则有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四类。
3 结果
3.1大学生的家庭沟通方式会对其恋爱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绝对正相关
既往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越积极,大学生的恋爱浪漫水平越高,恋爱态度也越积极。反之,父母关系越冷淡,恋爱的亲密程度越低。但是,这一研究结论与本文的个案经历有些出入。
“还是没遇到合适的人吧,我是不会将就的。我比较欣赏我爸我妈那样的爱情。”(H-028)一方面,在家庭沟通方式良好,家庭关系质量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倾向于追求与自己家庭相似的关系。但是和谐的爱情可遇不可求,这就可能造成个体一直寻找、不断更换恋爱对象的情况,恋爱关系相对不稳定。
“我觉得我的家庭是我最强大的支持系统,有我爸我妈在我什么都不怕,无论我遇到什么事,他们都支持我,我只要回到他们身边我就是开心幸福的。所以面对这份不成功的恋爱,我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也相信未来我会遇到合适的人。往事随风,我是个很潇洒的人。”(H-031)另一方面,有着良好家庭环境的人,会有较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就可能使得他们对恋爱亲密关系的需求降低,对失去伴侣也比较容易看开,这样一来在恋爱关系出现问题时选择分手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努力去尝试改善恋爱关系的可能性会降低。
3.2家庭沟通方式通过塑造个人性格及行为的方式影响恋爱沟通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恋爱关系
“请问你是否是单亲家庭呢?”“是”(W-002)、“恋爱关系的话就是,不是很稳定吧,没什么安全感,对未来的期望也不是很高,就是走一步看一步。”(W-033)根据既往研究,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敏感、多疑等心理,面对恋爱缺乏安全感,不相信对方,不相信爱情。为了获得安全感需要无时无刻关注恋人的行为,可能造成过于纠缠的情况,使对方难以应付最终导致关系破裂。
“我爸我妈都是很乐观开放的人,而且他们俩说话属于爱夸奖对方的,对我也是赏识教育。”(H-030)“我也是属于那种,怎么说呢,就是我内心很骄傲,不太容易低头,但我觉得我都低头了你还不好好地,那我也不能继续惯着你了。”(H-023)赏识的家庭沟通方式会带给孩子高自尊,同时也带来不服输的性格。将不服输的性格带入恋爱关系中就可能导致一些矛盾僵化,采取冷战的应对策略,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
3.3家庭沟通方式对恋爱关系的影响是可察觉的
“那你如何看待你的家庭沟通方式对你恋爱关系的影响呢?”“我觉得影响是很大的,真的。”(T-033)、“我觉得家庭很重要的作用是世界观塑造,而恋爱中的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影响恋爱质量”(T-034)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沟通方式都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也能对自己的家庭沟通方式作出理性的评价。同时,也能体会到家庭给自己的恋爱带来的影响,并对此有一定的反思和改进。即使一些人家庭经历比较坎坷,家庭沟通方式不尽理想,但仍能注意到家庭沟通方式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尽量调整个人行为,避免类似的失败在个人身上重演。
4 讨论及建议
4.1从家庭方面,父母应尽量选择良好的家庭沟通方式
父母应该努力掌握良好的家庭沟通方式,营造坦诚、尊重、关怀、温暖的家庭环境,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培养其积极独立的健康人格。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学会处理和面对差异,才能拥有稳定和谐的恋爱关系。
4.2从学校方面,学校应注重正确恋爱观念的教育培养
大学生之间的恋爱关系通常发生在校园中,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恋爱心理学课程,组织成立恋爱成长小组,举办恋爱主题讲座等方式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掌握正确的恋爱技巧。
4.3从个人方面,自身应关注当下,反思个人恋爱经历
要获得稳定和谐的恋爱关系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个人行为。不必一味地沉浸于过去的家庭经历,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对此时此刻产生的影响。批判地继承个人家庭的沟通交往方式,借鉴家庭经验,做到扬长避短。让家庭经验为自己的恋爱关系提供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朱雅心.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恋爱信任度的关系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翟进,.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篇9
(一)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缺点和不足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本来只是属于思想等领域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的这样一个过于政治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思想的创新性和思维发散性。另外,传统的思想教育大部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方式往往是以书本等形式进行理论的传输,使学生对于这些纯粹理论的知识产生了厌倦,学习的主动性不断的衰减。
(二)当前社会新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递迅速,各种文化、思想以及不同道德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些信息及观念变化快且关系复杂,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思想本身就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力较强的群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思想冲击。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
(一)爱国主义意识较强
毋庸置疑,从小便开始的爱国教育及家庭教育,都使广大的大学生树立了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而且随着我国日趋强大,学生们更是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他们关心国家命运,都对报效祖国怀有极高的热忱。
(二)思想观念的转变
而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掺杂了过多不诚实、不信任的成分,对于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当今这个物质观念极强的时代,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大学生从各个方面获得的信息,使得他们的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受着影响,他们会出现对于一些事物的迷茫、价值观不清晰等的现象。
(三)主要思想政治特点
大学生显著的思想政治特点是个人意识比较强,他们追求个人意志的实现,注重自我,厌倦对其进行说教说服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喜欢自己对于一些事物独立的判断,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强加于自己的观点,对于同一事物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看法,思想认识上存在差异,但是他们也都能接受别人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家各持己见,彼此平等对待。不喜欢受束缚,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情感。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等也使大学生对于物质、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可实施的工作方法
(一)切实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平等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积极主动、耐心地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及心理。换位思考,切实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考虑他们思想上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不消极、不极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讲究方式,真正的尊重、理解学生。
(二)善于发掘学生个人优秀特色
思想教育要建立在相互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个人特色,观察总结其个性特征。在认清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个人特点,给他们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使其充分的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华。
(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整体工作的各处
在日常实际的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有所体现。在教学、科研等环节中,加入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四)加强教育者自身素质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引导者,教育者自身应带好头,起到模范作用。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自身的政治观念,提高教育者自身素养从而为学生树立起模范形象,以身作则,以自身优秀的品质、道德、高尚的人品来影响学生的思想。
(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高校思想工作教育要针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生活方式,找到具有时代特色的恰当的工作方法,善于运用高科技的教学设施来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将互联网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中逐渐普及的新形势,树立网络战略意识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主导网络舆论阵地;加强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影响力;让网络成为学生传达信息的通道,学习知识的阵地,交流情感的乐园;我们逐步建立思想教育的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积极开展网上宣传,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六)逐步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培养的能力
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更加注重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小型社会。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浓厚,渴望独立,所以需要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除了对于思想教育理论的传授之外,还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让同学们进行自我学习与锻炼,提供更多让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从而建立起自信,并且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学习,使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培养。这样,不但有利于个性自我完善,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也加强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只有认清形势,明确思想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上的讲话中那样:“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和青年学生高度重视、充分信任、热情关怀、严格要求,更好地发挥青年和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新一代的大学生成长为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高尚人格的一代。
参考文献:
[1]王婷.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2).
篇10
1.如何形象地表示磁场的磁感线分布
课前要求学生各自找出方法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课堂交流时,有的学生像课本一样在黑板或本子上画出图示,有的用撒在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来展示,还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Powerpoint图片来展示。
2.怎样改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利用课堂所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还可以给学生灵敏电流表,要求他们组成电路观察。由此学生深刻领悟到:磁通量变化与否与有无感应电流直接有关,从而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3.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
学生积极思考,有的用“导体棒和磁铁相对运动”的方法,有的用“改变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方法,有的用“改变线圈面积、匝数”的方法。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就变得自然了。
二、加强教师的调控
研究性学习虽然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但从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开展和理论研究来看,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群体——教师,忽视了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探索研究性学习。为了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就必须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探讨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条件。此外,教师还要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某一物理规律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必须先设计实验去观察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有关各种物理现象,再运用抽象思维和科学归纳的方法获得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共性。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很大,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如在“楞次定律”的研究性实验中,笔者构建了“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这一课题,同时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各种电磁感应现象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有何特点?
(2)怎样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去求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3)既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与磁通量的变化相对应,那么感应电流方向又会与磁通量的变化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组进行实验研究。有了具体操作目标,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有的小组直接参照课本给出的方法,有的设计出了如下实验:
■
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感应电流时,如何把各种现象中的共性归纳出来并上升到理论?受到启发,学生编制了表格1,但是得出结论:无法找到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方向的关系。
表1
■
于是教师提示——找两者磁场方向间的关系。受到启发,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又列出如下表2。
表2
篇11
山西省是一个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内陆省份,目前山西省绝大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仅靠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而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本满足不了当前信息社会的需求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正处于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阶段,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研究性专题学习的教学理念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表面化现象,绝大部分学校研究性课程采用的是实地调查的方式,但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学校的附近区域进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目前还尚未大面积使用,极个别的学校效仿其它省市开发校本专题学习网站,没能切合山西信息技术起步较晚的现状。现有网站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应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指导,缺乏“专题性讲座”和“研究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缺乏相关学习资源的系统提供,以及网站整体结构的介绍,导致学生网上学习的盲目性。此外,还存在网上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全面、不具体等问题。
“云冈石窟”专题研究性学习网站的设计在尽量克服以上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把网站设计成了集云冈特色区、资源区、学习准备区、研究性学习区、教师区、讨论区以及站内导航为一体的研究性学习网站,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他们搜索、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站的基本性质和特色
网站是针对山西省的信息化状况,为适应山西的具体情况而开发的专题性学习网站。网站的学习对象是初、高中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能以理论为指导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网站注重对实践探索内容的设计,网站研究主题的选取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历史》的第十二课大同名胜古迹(一)及大同市乡土教材《地理》课本的第八课,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延伸,确立了研究主题及方向。让学习者在云冈石窟情景资源的环境中,感受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引起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站的主要特色如下:
1.针对当前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还未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本站设置了信息技术预备知识模块,提出在本站进行自主、协作学习时学生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为没有掌握基本技能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相关技能的课件。
2.专题内容的选择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内容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并且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形成了一个有逻辑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使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及知识的拓展。这一特征为完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提供了真正的研究环境。
3.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导航栏目,克服了通常学习网站中学习迷失目标、不明设计者意图的巨大缺陷。学习导航栏目具体包括网站整体框架、研究性学习开展说明、站内资源分布等子栏目。
4.研究方向的设计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每一研究方向均提供研究起点、学习目标、研究任务、常见问题、成果展示和建议几个环节,为学习者独立完成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支持,以免学生偏离研究方向。同时,在常见问题子栏目中提供了处理相关问题的参考站点。
5.独具特色的多样化评价系统。网站的评价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教师指导评价系统和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其中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采用的是在线评价的方式,教师指导评价系统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根据不同学习目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三、网站的整体规划与功能
网站的框架结构如下图。
1.研究性学习区(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区),即学生区,该区是本网站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让学习者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提供的资源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其主要的内容由信息技术预备知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角色选择)、成果展示及测试评价几部分组成。信息技术预备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浏览网页、资料下载、发送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的技能),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为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所使用的有关软件的使用能力等(如:画图板、Excel、Word、PowerPoint等软件);研究性学习环节主要包括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政策和法规,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方向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阐明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应获得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研究任务(抛出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子课题)、成果展示建议(为学习者提供研究结果展示的参考建议并提供相关案例)和常见问题分析(为学习者列出在这一研究方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供自主学习支持)。
2.教师区。教师区的主要内容由乡土教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介绍、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师参考、学习经验交流几部分组成。这一区域为教师设计了有关乡土教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教学设计,教师专题性研究学习所需的参考资料以及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在这里,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提出主题阶段,教师主要是情境创设者、活动组织者和信息导航者;在活动展开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意志激励者;在成果交流阶段,教师则是促进迁移者、总结概括者。此外,由于网上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3.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云冈概况、云冈沿革、佛教艺术、经济旅游。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学习者的视野,使学习者在充分了解云冈石窟的各个研究方向之外,对云冈石窟佛学、经济旅游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4.网上协商讨论空间。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因此在建设该网站时要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尊重他人的想法,发展团队精神。网上协商讨论空间正是为此而设计的。讨论区包括实时讨论区和非实时讨论区,该区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以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实时或非实时讨论和疑难咨询。在这里,系统提供的交互工具种类很多,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新闻组等请教教师,也可以通过BBS或聊天工具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
5.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指导评价和网站功能评价三部分。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很容易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体现,但我们更多的是提倡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体验”。
在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对于基础性目标,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一些必要的测验量规,进行“自我调节式”的评价。对于表现性目标,主要设计了成果展示区,以实现“展示表现”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学习者、伙伴与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信息随机产生,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个体的特定考察和对作品的定性分析。对于伴随性目标,主要设计了电子学档(包括课题研究的情报资料和各种研究记录)评价,进行“情境诊断”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专家、导师、伙伴进行评价,评价信息是情境化的,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活动绩效的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
教师指导评价系统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对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不同环节的指导、咨询作用进行的定性评价。网站评价系统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宏观着眼,从建设主题、指导思想、技术性能等方面来评价网站;另一方面则从微观入手,评价网站的专题确定、内容选取、结构组织、资源设计等。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等.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篇12
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推动了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开展已有十年了,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似乎还不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我和本校的其他几位历史教师以辅导高一学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作为研究课题,以期尽快改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在高一年级确定6个课题作为研究案例:《关于兰州历史遗存现状的调查》、《走进西固清真寺》、《时期的兰州》、《兰州小吃不“小”》、《丝绸之路》、《临夏花儿》。课题来源是学生自报与教师推荐相结合,在课题资料收集、调查访问、撰写论文以及课题展示等环节,教师都积极参与,并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最终这6个课题在学校参评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之后我们对参加历史研究性学习的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真实想法,通过对他们的调查,找到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有所提高。
“学生参加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原因”中,自己感兴趣占63.8%,受同学邀请仅占36.3%。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研究性课题有浓厚的兴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大家讨论的结果仅占40.4%,老师提示占59.6%。说明学生在确定课题方面还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76.6%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与平时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方式完全不同,仅有23.4%的学生认为方式差不多。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已感受到它与常规学习的差异。76.6%的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了研究性学习,23.4%的学生用时2个月。说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受到学生学习时间的制约,开展一个课题难度大、周期长。在参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76.6%的学生家长不置可否,仅有23.4%的学生家长予以支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更多注重学生的成绩,对挤占学习时间的研究性学习很难认同。
篇13
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应用广泛,但在基础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往往针对某一学科。由于受到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采取“主题探究”、“学科部分探究”的形式,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通过相对完整的研究项目打破学科间的障碍,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并且让学生参与研究全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研究,学会研究。
1现代教育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研究的方式来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相应地使研究意识、能力和精神得到提高,具有问题性、体验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
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为本位的学习活动,是对传统性学习行为的拓展和深化,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善于实践、自主学习、勇于创造的适应新型学习社会的人[1]。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入手。选择研究课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团体合作和接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研究性学习既能够充分体现大学生学习自由,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整体优化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目标体系,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并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等。具体来讲,研究性学习符合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规律的要求,既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习惯[2]。
2研究性学习框架分析
研究性学习引入高校教学过程,并形成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体,将会引起大学教学和大学学习的结构性改变和教学质量的升华,从而引起教学理念、模式、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全面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
在教育理念上,实施研究性学习,会促使教师角色从知识权威到平等参与者,学生角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转化,学习观念从传统机制转变为现念,相应的评价体系从重结果惩罚向重过程激励转移。
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持,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师专业素质和评价制度等。从实践上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己在不同程度和环节做了不同形态的实施。
(1) 西北师范大学紧抓教育改革系列项目,开展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能力整合的试点活动,项目进程如下:
第一步,前期辅导通过教师的系列培训,讲授和展示研究性学习相关的材料与信息,让参与项目的同学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第二步,在前一阶段铺垫的基础上,学生个人、小组根据不同专业与自身特点设计与之匹配的具体学习和研究内容。
第三步,采取自由组合形式,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而由老师把握和协调核定分组结构。
第四步,确立研究性学习主题,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与专业特点分析,结合小组成员共同兴趣,综合讨论确定小组研究题目和方案。
第五步,小组根据自己选定的研究主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学习探索、共同写作小论文、制作PPT演示报告,开展和完成一系列的具体研究工作步骤。
第六步,展示同学们经过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后所得出的探索性结论、小组论文和PPT演示报告。在成果展示和评价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研究主题的不同,邀请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委组,并进行组内评价和小组间互评;最后根据各种形式评价归纳出最终评价结果,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最后评价[4]。
(2) 以研究室为平台是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一个较新尝试,它以项目任务为中心,以项目的确定、开展、研究和实现为过程,选择组织研究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专业知识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体验项目研究过程,强化学生技术应用与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室实行研究室主任负责制(自己组织、自招学生、自找课题),学校以课题的多少及大小决定投人经费的额度,导师在研究室主任的领导下,以课题为任务,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与实践,最后由学校专家组对课题的完成水平进行评价。
这一项目取向的教学模式具有几个显著特征和优势: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为核心,并具有与参与者相适应的专业指向性;研究与实现是以在完成其过程中提高参与者的知识水平,丰富参与者的技术经历,加深参与者对未来工作实际与环境的认识,感受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为目标;项目是真实的,不一定源于企业或市场,但一定具有使用和实用价值;实施主体是学生,导师作用是引导、启发并解决问题;项目完成与否,完成质量水平高低,应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王钧铭等认为以研究室为平台,高职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具体运作可分解为项目的产生与确定、任务分解、方案与论证、合作研究、问题解决、成果展示、多元评价、总结与思考和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构建等环节[5]。
3计算机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模式
在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强调研究引入教学,形成研究性的教。计算机知识更新很快,仅仅靠一味的知识传授。会使教学始终滞后于社会需求。教师的研究活动无疑成为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驱动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种框架和一种态度,而不是固态的知识点的授受。教师可以设计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要求的课题活动,从而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就使得原本的教与学的知识授受活动转变成了师生共同的探索活动。
另一方面,研究引入学生的学习,形成研究性学习,将会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这对计算机类学生是尤为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其达至独立研究的过渡性学习环节,学生作为受到指导的研究者,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成为真正的操作者,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有着独立精神和丰富情感体验。
就高职高专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创新而言,要切实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以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为前提,引进项目实训、介入模式等落实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主旨、目标和任务。
3.1专业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高等性为基础,职业性为内涵,社会性为价值取向。而且,计算机专业不但实用性极强,知识更新速度快,市场需求更是变化多端,高职计算机培养必须具备强烈的岗位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学校靠专业支撑,专业靠课程构建,课程设置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专业的兴衰,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瞄准市场。
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特点,拓宽课程实践空间,在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应建立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以增加专业特色、强化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6]。
如“计算机教育专业”因其师范类专业定位,且学生就业方向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设置上配置一定的教育类基本素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安排上考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及中小学计算机管理所需的相关知识进行设置,需求学习者对计算机各个方向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对于其他高职类专业,如“计算机软件专业”,针对软件方向的市场需求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Java”方向,另一个是“C#”方向;“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针对多媒体方向的市场需求设置了两个方向,一个为“游戏网页”方向,一个为“影视后期”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设置围绕该方向进行深入专业的学习,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结合就业市场比较重视的相关证书,在课程设置上就结合考证进行教学。
3.2教师素质保障
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更要成为学生知识、思想、行为的管理者和共同建构者。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教师不断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
学校首先要出台相应的制度与奖励办法,让青年教师定期深入现场跟班实习,了解现场的生产状况及设备更新使用情况,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加大聘用兼职教师力度;鼓励教师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挂职学习,真正去了解市场、了解社会。
3.3项目实训
项目实训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一些与实际相关的模拟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学习、科学探索、综合实践,培养科研能力的一种活动。教师设计一些与实际社会需求相关的模拟项目,给学生分派指定项目中的某一专题或该专题的相近方向,由单个或多个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等方式进行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项目实训也可以通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发组织课题组,从社会实践中选取某些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项目进行探究学习。其基本程序可为:选定课题――实施研究――论文(产品)展示。其中课题组成员可以是本校学生,教师作为指导,也可以请一些公司里的技术人员或是以往毕业的优秀学生作为指导。此模式下的整个研究过程,学生一样要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等方式进行研究。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校内实训、毕业设计等方式开展项目实训活动。
3.4介入模式
在常规专业教学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学还可探索介入模式[7],即走出教室、实验室,深入社会,教学活动与实战操作一体同步,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转换、课堂与社会空间转换、教师与员工角色转换和学校与市场价值转换四个层面的深度转换。在介入模式中,重头戏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对口单位,师生深度介入,教学良性互动,学生是主角而非过客。整体上以技术单元为课程阶段,以鲜活实例诠释抽象理论,节节相套,步步为营,这种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接触的大幅度改革,大大有别于以往候鸟式的实习与见习,介入成了实战。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自己专业教学的那份功课。
介入模式深入公司企业,贴近市场一线,能深刻、快捷地知晓市场行情,从而调整课程设置部署。学校里开设的许多课程有时并不适合社会所需,往往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如果能采取介入模式,对于优化高校课程设置,加快计算机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知识立体化、理论具体化的介入过程中,深入工作现场、直面技术环节、注重操作实践,可改革传统教学格局,采用诸如资源互动法、课堂易位法、技术分段法、师生对调法和双轨并行法等新的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并且,由于介入模式贴近技术实际,选取教学内容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这种效果内涵更有着质的飞跃。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介入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介入模式能够检阅课程设置、扩大教学空间、活化专业知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并能培养其敬业素质。
4结语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目前还存在诸多实际困难,不能照搬现成的模式,也不可能有统一地实施模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精神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 续润华,魏彩霞. 苏霍姆林斯基论研究性学习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56-58.
[3] 赵莉. 高校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及定位辨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07(9):16-18.
[4] 石惠春,卢双鹏. 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学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实例展示与分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7(5):148-151.
[5] 王钧铭,王维平,姜振鹏. 以研究室为平台:高职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 职教通讯,2006(7):29-31.
[6] 顾可民,王晓丹,景秀丽,等.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1):21-23.
[7] 胡锐.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介入”模式探析[J]. 当代教育论坛,2008(4):66-68.
On Investigative Study of Computer Science in Higher Colleges
DONG Yan, LI 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