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篇1

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就是一个最常见最具有传统风格的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太极图反映了宇宙的普遍规律,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一明一暗……是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的矛盾对立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表现。太极图这一S形图案,在民间又称为“喜相逢”,在民间美术剪纸、蓝印花布上也常常运用这种构图,如一对鱼、一对蝴蝶、一对鸾凤等。一对蝴蝶就是两枝花用一根S形线串在一起,联成一体,构成飞舞的蝴蝶,难分难舍、你追我赶,形成和谐运动的图案,这种构图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徽,运用“喜相逢”这种构图形式,用一对中国特有的吉祥图案凤凰鸟的形象,恰当地体现出民族个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国现代图案学奠基人雷圭元先生这样说:“由于S形是从太极图演变而成的,它代表了‘生生不息’的宇宙规律,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所以,人们给它一个美名:‘喜相逢’……它也正代表了相反相成,运行不息的宇宙之美。因此,这个美的法则是中国图案设计中最根本的法则,如果能善于应用,可以变化无穷。”

标志是具有象征性的造型符号,是人类社会具有识别和传达信息作用的象征性视觉符号,由经过设计的特殊图形或文字构成,是用象征性的语言和特定的造型、图案来传达信息,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和事物的视觉语言。标志作为一种视觉识别符号,它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初期,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需,产品没有使用识别性的商业符号。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有了交换、销售,逐渐出现了带有商业性标记的产品,使用各种商业标志符号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辨认、识别,以便招揽生意、提高知名度,商品的消费者也逐渐地养成了认牌购买的习惯。

我国最早的商标“白兔儿为记”产生于北宋时期,是山东济南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在针的包装纸上印有兔子的形象和文字组成的标记符号。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的开放交流,企业才开始了解、认识到塑造品牌、设计标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80年代末广东的太阳神率先引入了CI策划,并成功地塑造了企业形象,打响了太阳神品牌,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一举动也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推动了中国企业导入实施CI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CI热潮。CI策划中视觉识别VI是设计的重点,标志是VI设计的核心,也是大众心目中企业和品牌的象征。成功的标志设计能准确地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内涵以及产品的品质等,消费者透过标志能感受并认知企业的内在力量。

标志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递着大量的信息和特定的内涵。以汉字为母体的标志设计,是标志设计的一种重要设计形式。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民族智慧。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具有象形、象意、象声等特点。汉字的这种形态与结构特点,使汉字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创造性,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传统图形中最富想象力、最具概括性的抽象图形。汉字既是一种抽象图形又是一种抽象符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人们凭借对汉字“形”的理解转化为对“义”的认知,汉字作为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具有简单方便、交流迅速、直接明了的特点。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的过程,经历几千年的锤炼,汉字已经摆脱自然形态的束缚,形成了以横竖为主要框架结构的方块图形,并形成了汉字特有的书法、印章、篆刻等艺术。汉字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高度艺术化的信息符号的代表,这种符号以形表意、以意传情,具有视觉感召力。

现代的标志以汉字为载体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中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所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以中国古代钱币与汉字“中”字相结合,巧妙地运用对称形式反映中国银行的特征和个性。以中国印章作为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内涵。印章是中国传统特有的一种文化,带有“承诺”“信誉”的含义,印章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如拍卖会的标志以汉字“拍”作为主体,整个标志形式以圆形印章为外形,拍的一撇用一锤子,点明了拍卖会一锤定音的诚信内涵。中国申奥标志就是运用汉字结合中国传统印章的一个典型例子,以篆书书写出“京”字,经过设计处理后像一个舞动向前奔跑的人形,体现了奥运的运动特征。整个申奥标志除了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涵,标志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得以升华。

篇2

“生命是一条流,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过去、现在、未来是一条连续的流。”[1]在生命这条连续的流中,早期儒家更为强调它的历史根源性,他们深信自己的文化生命是承接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文化生命的存在又表现为一种历史文化生命的存在形态。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学而》),并以周礼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中庸》也说:“仲尼祖述尧舜,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在孔子的文化生命里洋溢着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精神。孔子怡然自得地生活在传统文化中,他“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一切视听言动完全依据周礼而行动,对传统的诗书礼乐文化一往情深。在道统的承接上,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道统观念和传道谱系,但他对尧舜禹文王周公赞不绝口: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为尧则之。(《论语·泰伯》)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同上)

禹,吾无间然矣!(同上)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同上)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在这些溢美之词的背后,孔子隐隐约约地勾勒出了一个由尧—舜—禹—文王—周公—孔子的道统谱系图,孔子的生命恰好体现了这种历史文化生命的连续性。牟宗三先生也认为,尧舜禹三代一系相承的道统,到孔子时有了进一步创造性的突进。而其开辟突进的关键,是在于道的本质内容的自觉,通过此自觉开辟了一个精神的领域,这就是孔子所立的仁教。以孔子的仁教与尧舜禹三代的政规业绩合起来看,便是所谓“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内圣外王之道的成立,正表示孔子对“道之本统”的开发与重建。[2]一方面,正是自觉地承接上了传统与道统,承接上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脉,孔子的文化生命才显得光彩夺目;另一方面,孔子开创的“仁学”又重新打开了中华文化的新局面,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文化慧命。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很显然,孟子是把尧舜作为支持他性善论的历史人格原形,尧舜的道德生命和道德传统构成了其性善论的历史依据: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孟子·尽心下》)

在这里,孟子把圣贤的道德传统作为人的道德生命的历史证明,赋予天赋即善的道德生命以深厚的历史意识。不惟如此,在文化生命上,孟子要求“闲先王之道”,以“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辞”(《孟子·滕文公下》)作为自我期许,这种以圣贤传统为主轴的历史意识也是他的文化生命的有力支撑。孟子大声疾呼:“《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上》)孟子以捍卫和承继“先王之道”为己任,自觉不自觉地勾画出一个自尧舜禹汤文王孔子的文化发展脉络图: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大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孟子沿着一条历史文化基线以五百年为一个周期从尧数至孔子,异常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儒家历史文化的承传谱系,这也是儒家道统论的开端。孟子把自己放在道统的时代承接点上,他豪迈地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化生命与历史文化对接,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历史意识的自觉。

荀子虽然主张“法后王”,但他对“先王之道”同样也是称颂不已:

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荀子·乐论》)

古者先王审礼以方皇周浃于天下,动无不当也。(《荀子·君道》)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荀子·儒效》)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荀子·非相》)

荀子不仅称颂“先王之道”,甚至还极力主张复古。他说:

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谓之复古,是王者之制也。(《荀子·王制》)

这种“复古”,实质上就是恢复古者先王之道,恢复先王之政。在这种“复古”的外衣下,荀子实现了其生命与文化传统的对接。就是荀子的“法后王”,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知。司马迁、杨倞认为“后王”即是“当今之王”、“当时之王”、“近时之王”[3],冯友兰、郭沫若等则认为“后王”即周文王、周武王。[4]廖名春则综合了诸家之说,认为,主观上的法古,客观上的重今,这是荀子“法后王”说所具有的双重意义[5],这一说法较为可信。无论是“法先王”还是“法后王”,荀子的尊古意识是不变的,在他的文化生命中始终贯彻着一种历史文化精神。这一点在荀子的“道统”承接中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尽管后儒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荀子排斥在儒家道统之外,但荀子自己认为其学说承继了上至舜禹下至孔子的儒家文化精神。他主张今世仁人,应“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荀子·非十二子》)转贴于

儒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识体现在自身生命里就表现为文化生命与历史文化的高度统一。《中庸》的“道不远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表达的正是人类历史文化与自身生命的内在一致性。孔孟都把文化生命的发展归宿视为“道”,孔子说“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孟子也说:“君子深造之以道。”(《孟子·离娄下》)到了荀子那里,道与生命结合得更加紧密,荀子认为:

圣人者,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圣人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荀子·儒效》)

圣人是道的极至,圣人是道的总汇,天下之道,百王之道都集中在圣人这里,诗书礼乐文化全都在这里,圣人就是道的化身。正是在此意义上,荀子进一步指出:“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荀子·非相》),圣人自身就是天下万物以及古今文化的基本法则。

人是文化发展演化的主体,人的生命始终贯穿在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因而,历史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它同时也是人的文化生命的发展。反过来,从人的文化生命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以探出文化发展的端倪。正是基于人的文化生命与历史文化的高度统一这一理论前提,有学者认为,孔子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文质史观”[6],它实质上是对汉儒以“文质三统”相互更替的理念解读孔子文化损益观的现代解读。与其说孔子以文质论历史,还不如说孔子以文质论生命,历史文化生命只不过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只不过是人的生命的外在形式,正是文质生命的发展展示了历史文化的变迁。后学往往在夏商周三代文化尚文尚质的问题上争讼不休,实质上,对孔子而言,文与质是和谐统一的,文与质的统一,既是人的文化理想也是文化建设的理想。对人而言,文质统一即为文化生命和道德生命的统一[7],对文化而言则是历史文化精神与道德精神的理想结合。荀子在其《礼论》篇中极为精彩地描述了礼文化的发展历程:

凡礼,始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荀子·礼论》)

意思是说,礼,开始时简单,逐渐比较完备,最后达到满意。所以礼达到最完备的程度,就能把情感和仪式两方面都充分、完善地表达出来;其次是,情感胜过形式或形式胜过情感;再其次,那就是只注重质朴的感情,而符合于太古时代的情况。这里的“情”指人的内在情感,即质。礼的发展就是礼从质到质文互胜到文质俱尽的演进历程。荀子又把“情文俱尽”理解为“礼之中流”,认为“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同上),文与情(质)互相配合,并行兼用,这就是适中的礼,即礼的比较理想的状态。礼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形态,它的内在结构与人的文化生命结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基于此,儒家还赋予了礼文化以生命的形式,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人的生命也就是文化的生命,人的生命的延续也就是文化生命精神的历史延续。

注 释:

[1] 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郑家栋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2] 参见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47页转述牟宗三先生关于孔子“立仁教”,开创“道之本统”的思想。又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163—191页。

[3] 参见[汉]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86页,司马迁云:“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又见[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第48页)、《非相》(第80页)、《成相》(第460页)等篇引杨倞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4]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重印本,第353页。冯友兰认为“后王之法,即指周道。……荀子言法后王,孟子言法先王,其实一也”。郭沫若也持此说,参见郭著,《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8页。

篇3

一、利用语文教学,实时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把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实时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带领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各种渠道入手,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语文课本精选的课文不但是文字交流的范本,更是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民族精神,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充分揭示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实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总之,我们要树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在语文学习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始终充盈胸中,提高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二、要接纳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时尚圈

老师和家长是受过多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他们的思想和学生们心中的时尚观存在差别。不同的年龄和阅历,对文化的认知、认同和需求是迥异的,却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更非不可调和的矛盾,上一辈人生存在发展中的社会里就不可能对时尚的东西全盘否定,而青少年也或多或少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比如从小要孝顺老人、好好学习、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等。应该说学生们的成长氛围主要还是传统文化。如果老师和家长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理解,时间的代沟就不难填平。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排除和否认时尚,学生们也不是不接受传统文化,要想让学生们喜欢传统的东西,老师就应该率先垂范,接纳学生的新思想,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尚文化,主动追求时尚中美好的东西。

三、找准时尚与传统的结合点,使传统文化时尚化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和时尚有所排斥,主要是时尚排斥传统。改革开放的洪流,经济发展的热潮,几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我们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是里面的精髓,特别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里特有的价值观念,渐渐淡化。首先,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知道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中都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例如传统的男尊女卑、闭门自守,现代的奢华享受、金钱万能的思想就应该摒弃;传统的自强不息和现代的优胜劣汰就可以融合。所以不可以主观倾向哪一方,要学会明辨是非,辩证看待。传递美、追求美才是最终目的。其次,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承认时尚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搭建好传统与时尚的交流平台,使两者相互融合,让传统时尚起来,利用创新的形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气息,变传统文化为时尚主流,为现代的青少年喜闻乐见。

篇4

在设计艺术中可以在追求现代化元素的同时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

1 传统文化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

我国传统习俗中历来讲究含蓄、深沉,这也直接映射到了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当代的环境艺术作品大部分都注重理性思维和感性艺术的表达,艺术表现力含蓄而深沉,通过多种含蓄的艺术表现形式给民众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产生充足的艺术感染力,进而提升整个民主的艺术创造力,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表现结合传统文化的理念,将其融入环境建筑理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展现丰富的外观形态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充分地体现出来。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图形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直接附着在某一项现代的载体上,这样便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环境,也能传达出传统文化中图形本来的意义。这种直接的运用体现的是一种整合的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创造和创新,同时,需要考虑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契合,这样才能充分地表达出图形的意义,赋予现代环境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如上海的经贸大厦虽然建设历史较为久远,而且设计者不是中国人,但是,其形象和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却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其设计师受到陕西大雁塔的启发,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了钢结构的建筑中。

在古代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布局,都通过合适的物品陈列和文化图案来承载文化情感,这种表达手法被称为隐喻。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这种隐喻的表达方式仍然受到青睐,通过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组合的方式来表达环境本体之外的情感,这也是传统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对于传统文化元素应该用现代的审美观点进行审视,并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其在线条表达上具有长宽度和方向,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厚重感。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能使环境艺术设计充满诗情画意,也能使传统文化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展现空间。如著名的苏州博物馆,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又不乏现代审美概念,多层石板组成的山水结构充满了中国情调。

3 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环境设计新的生命力

当前,青睐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师更多采用的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即从具备传统文化涵义的视觉形态或抽象形态中提取关键题材,将其转换并科学重构。我国传统文化中美的元素数不胜数,设计师可从中捕捉到合适的元素,对其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加工。形成的物质形象必然要与设计理念及现代审美情趣相符合,这就需要设计者拥有丰富的阅历、敢于尝试的耐心和足够抽象的思维,只有这样,方能寻得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结合点,给予传统文化新的释义,形成散发历史气息的现代环境设计作品。

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璀璨如繁星,却保持着内敛,因此,走传统路线的作品,其设计风格多以素雅、朴实为主。传统文化元素使现代环境艺术多了一份诗情画意,与应用空间结构线条相比,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作品有了“温度”,也更容另被怀旧、慕古的大众所接受。在众多试图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实例中,苏州博物馆无疑做到了完美,苏州博物馆是由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及旗下事务所设计而成的,建筑内部及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江南风韵。贝聿铭参考古代园林风,巧妙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建材为一体。苏州博物馆与忠王府等古建筑朝夕呼应,成苏州城中一支绚丽的玫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很多时候是一个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因此计者规划整体蓝图时,可以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背景,继承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结合当代设计理念和城市规划要求,从而创作出具有历史文化意味的时代作品。将古典元素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是基于现代人们审美心理需求,以及城市整体规划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者要在迷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不仅要凸显现代环境艺术特色,还要彰显传统文化的精髓。

4 结语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现代环境设计师有意识的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创作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多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运用现代化的艺术创作手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完美的体现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为当地民众提供用以居住、欣赏、艺术交流的空间造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模式,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艺术的飞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从国际文化角度来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设计风格与审美思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也有所变化,由以前的注重现代感转变为崇尚古典美的设计风格。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设计中,往往会采用一些古典元素,从而使设计作品一方面具有现代设计风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悠久的历史感,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可以提高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论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D].河北大学,2007.

[2] 张羽薇.浅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篇5

首先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寻求与探索。

确定适合本项目的传统建筑元素,对其剖析、进行深入挖掘、研究。

解析的传统基本元素,通过重新的组合+再设计,产生N+1种富有生命力新元素。

对传统元素深入剖析+解构,最终完成对项目基本元素的提取和设计。

解析再提取基本元素载体,赋予其更强生命力确定载体,对其剖析、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再将基本元素置入其中。

我们的传统文化元素资源极为丰富,在其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传承,并非单纯地倾慕或复制某个年代,而是将过往时代的艺术精髓,融入现代人类的生活理念之中,将那些渺远却撼动灵魂的美,用视觉的,抑或是可触摸的具体方式,让生活在今天的人心领神会,甚至产生共鸣,让传世之美,重新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

篇6

关键词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77-02

1 前言

文化包容是指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其本质在于承认、尊重并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从其文化发展来看是极具包容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演变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武术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烙印,因此中国传统武术也有着极强的文化包容性,这也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与消亡,逐渐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这样的民族其最大特性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3 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及体现

3.1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促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

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很大,包罗了许多传统思想及学说流派,影响较大者有道家哲学、周易学说、五行学说、太极哲理以及孙子哲学等诸多方面.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范畴.所谓“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武术的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寻求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武术得益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使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技术,而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的包容精神.

3.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3.2.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

中国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中国传统武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结合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最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武术对其他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及相互影响.武术与宗教文化、中医文化、养生文化、兵法等都有着紧密的相容性.宗教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关系甚密,许多武术流派和拳种及其拳理都得益于宗教文化;同时,武术结合了中医理论,与中医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武术对中医文化的包容也使得中国传统武术不但有了防身御敌的作用,也有了强身、强心、养生的多种功能.此外,武术与艺术、教育等文化元素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舞同源,武若文用则为舞,武用则为武(术).在中国古代,宫廷宴会时,有时有舞剑等,就是武舞.古时,周朝的贵族子弟必须接受严格的舞蹈教育,其中不仅有陶冶性情、修炼风度的文舞,更有锻炼体格、培养战士的武舞.同时,中国传统武术为中国的古典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石窟壁画都有大量武术演练的图片,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武术提供了参考.另外,武术的德育功能在当代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再赘述.当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管理等,其包容性的外在表现也不是以上几例所能囊括.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性也使其在本质、形态、功能等方面发生蜕变,这种“变”更是一种发展、创新,使中国传统武术不断发展壮大,使其更加的具有生命力.

3.2.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

中国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决定了武术是不断发展和超越的,是身心兼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同时,中国武术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完善,与其自身特点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补充的作用.究其主要原因中华武术的超越性由于其自省,包容,及自身区别于其他各类技击形式的先进性.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之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相对狭义的文化,其同化力更多的是指对其它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借鉴,并将其与武术文化充分的融合,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传统武术与传统中医之间的关系.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武术诞生在医学相对欠发达的历史时期,许多习武之人难免在演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中国武术将中医引入武术研究范畴,不但研究其疗法,更是将中医理论同与武术相关的人体科学,运动科学相结合,在整个中医学的范畴中,中医伤科、中医针灸与武术关系最大,联系也最为紧密;并且中医在诊疗治病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与运用了武术的一些相关内容,比如抓筋疗法、点穴疗法、导引疗法、气化疗法、按矫疗法、运动疗法等等,武术也成为了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医学家往往也是大武术家,医武兼修之人,可上溯到东汉名医华佗、孙思邈、丹阳子马钰与长春子丘处机等.中医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比如,武术家在修炼武功的过程中,他运输精气神的路径,实质上就是中医的经络体系,大周天就是十二正经的循行,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行,而作为武术“三宝”的精气神,根本上就是中医名词;武术中很多动作招式的命名,都包含有中医的命名特点和文化色彩,比如气沉丹田,力劈华盖等;此外,武术家练武还讲究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子午流注、食养药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等,这些内容和中医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武术对于非武术文化有着极强的吸收能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3.3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要求我们要自觉地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武术成为庞大的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的包容性不仅有利于武术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培育精神振奋、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中国武术始终都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其价值核心,须臾不能脱离,它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诚实守信、守义节的高贵品质;行侠仗义的理想人格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造就了今天中华武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武术只有扎根传统才能汲取营养.批判地继承武术文化,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

〔2〕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

〔4〕田传信.论文化的包容性与存在[J].文化艺术研究,2007(3).

篇7

中国汉字作为世界最为古老的汉字之一,其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可以说是我国是最具有文化特性和民族特性的艺术,在后期的发展中,通过线条美的净化和符号意识的简化,使得汉字的情感意境、形体姿态和气势力量都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特有艺术。而且书法作为我国民族的核心,包括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审美,是民族文化表达的一种最高境界,更为重要的是,沉淀了千年的书法艺术,也有着其所特有的工艺美术设计和独特的平面设计。比如现代的一些优秀广告设计作品,通过借鉴书法艺术的魅力,充分利用书法中的线条美丽,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起业,达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比如我国2008年奥动会的会徽设计?“舞动的北京”,可以说是广告设计与书法艺术结合的完全典范,整个设计作品以印章的形式出现,浓缩了对理想和精神的追寻,可谓意义深远。

2水墨意境的应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水墨意境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种直接表达方式。水墨意境以一种特有的语言气质,对物象有一种深刻的气韵和虚实了解,使得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得到充分诠释,赋予事物以活力和精神,使其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水墨意境的应用,比如李宁运动鞋的广告设计,就是对水墨意境应用的最好展现,挑笔出风、绘画顿笔,加上东方武术的动作,整个画面自然奔放、刚劲有力,进而使得整个广告设计得心应手。总之,广告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重要的借鉴为我所用,不断吸收、继承各民族文化,促进广告设计的现代化发展和长久发展。

篇8

与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相比,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纯正的、生命力绵延悠久的。钱穆先生曾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绵延就像是由一个运动员坚持的长跑,从起点不断跑向终点。他还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1】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文明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对文化和文明的定义没有必要深究,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需要了解我们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精神的“成长”。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卓尔不群,它在这漫长的接力赛中,才能濯淤泥而不染,屡挫不败。在传播中未曾中断也未曾丢失本体。是什么铸就了它如此顽强坚韧的性质,我认为这要从它的起源说起。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地理环境因素、人文因素、国家载体的实现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它的内部因素。在探讨中国传统微博话的起源的外部自然因素和内部人文因素时,我们常常会涉及到“中国”这个词,我们应该知道在不同的时期“中国”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先秦时期,“中国”它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含义,与“四方”【2】是相对的。有的时候它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发展较快地区,用来与“四夷”【3】区别。而在汉、唐、元、清时期,“中国”的含义屡有变化,民族中国与文化中国都有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发展在王强、包晓光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一书中被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文化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度凝定与丰富、发展和普泛化时期。无论在哪一时期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铸就了它不屈不挠的坚硬品格。

二、深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它总是有这种无与伦比的会通精神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著名的对话中提到的:“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地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5】正是因为这种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国文化有了非凡的融合力,这种融合力将亿万华夏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赋予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特有的亲和力。

值得我们自豪并铭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交流接触时,既能包容借鉴,有能始终以本土自创的文化为主体。因此,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下,中国传统文化仍能保持它始终一贯的体系和特点。我们以佛教为例,自古佛教就有“源于印度,成于中国一说”。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充实下,经过中国人自身的发展和塑造,可以说越来越像中国人。同样,佛教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国的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佛教中的禅学也使中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超越了宗教,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的渲染下,每个人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现实社会中,考虑自我的生存之道。而孔子提出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着其特定的道德规范,每个人既处于无常的关系中,又处于国家的宗法政治关系中,他们并不矛盾,每个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既履行着一定的权利,同时又承担着一定的义务。整个社会因此会显得井然有序,稳定和平。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发展至今的文化。事实上,在漫长的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就如万里长江,正如张应杭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说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万里长江,是由无数高山上的涓涓细流汇合成的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一直向前发展,从不中断,直到汇入大海。”【6】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它凝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它不仅使本民族熠熠生辉,也成为世界一道靓丽而恢宏的风景线。

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精髓,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拓宽知识面,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一无所知,那是不可理喻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继承”二字谈何容易,光是一个问题就能让年轻无知的我们这一代摸不着头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国之道,但翻开历史的篇章,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这种程度?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都不能先将事情的结局定格,这样,我们才会有努力的资本。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态度上,要有一种崭新的姿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态度。“五四”运动以来,复兴儒家文化掀起一股热潮。而近代以来,一些知识分子他们以儒家精神的继承者自命,力图恢复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为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使中国走向自强提供良方。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新儒家”的价值取向引人注目。它不排斥“西学”,将“西学”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换种说法也就是说,主张“中体西用”。对于这一理论,李泽厚先生认为,无论是表层还是深层,这种理论都有难以克服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四期说’看来,如果传统真的死了,今日靠几位知识分子在书斋里高抬圣贤学说,恐怕是无济于事,救不活的。‘四期说’以为,正因为传统还活着,还活在尚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中国亿万百姓的心里,发掘、认识这种经千年积淀的深层文化心理,将其明确化、意识化,并提升到理论高度以重释资源,弥补缺失,也许,这才是吸取、同化上述欧风美雨进行‘转化性的创造’的基础。

注释: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3】《诗经.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国危矣”。

【4】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5】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6】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篇9

因此,在“世界客都”梅州,将客家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融入课堂,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的亲和力、穿透力和生命力,发挥其独特文化意义和价值导向,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选择。

一、客家独特资源对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客家人无论是出外谋生,还是立业或从政、从军、从商,都表现出客家人独有的文化特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客家人在客家地区就孕育、凝练出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为内核的客家文化精神。如,“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敢做敢当、拼搏进取”的精神品质,“爱国爱乡、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客家人身上体现出的客家文化精神的闪光点,其意义就在于激励客家人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努力建设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地域特色文化是产生、形成于特定人群的特定传统,凝练成文化精神后反作用于特定人群的行为和精神风貌。客家地区的优质资源,既是客家人的精神财富,又是客家地区育人成才的文化宝藏。身处客家地区的师生,在传承发扬客家文化精神的过程中,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一方面能引领社会思想和风俗风尚,另一方面也对后人有典型榜样示范作用。其意义不仅表现在有利社会进步、民族发展,还表现在有利于家庭和睦、个人上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即将定型的关键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育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使命。本土文化相对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客家文化,培植客家精神,可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供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启发。

二、客家资源的文化内涵对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作用

结合时展要求,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建立在客家人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带的客家地区中学,开展特色德育教育有其独特的教学资源,那就是客家文化。客家地区中学根植于客家地域文化中并与之相辅相成,比较容易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中学的办学、教育特色。这种特色就是客家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德育中的价值引导。

客家地区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价值导向始终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一致。所以,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及客家地区的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文化资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变革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站稳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运用好传统教育手段和新媒体碎片教育形式等新载体,从而提升客家地区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德育教育水平,打造新局面促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和关键是要做到可感可信可学。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这类典型榜样,最为人所熟悉也最为人所忽视。恰恰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因为发生在身边,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身的行为,最能深刻地融入自身的思想观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客家文化的特点,充分挖掘客家人的典型代表、典型文化,充分运用典型人物、事迹展示等载体来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将身边典型榜样折射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品质和人文素质等闪光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正确价值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立德树人、学生成人成才。

三、客家资源植根生活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文化的生命力一个重要表现是文化对生活的穿透力。这就要求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育德。客家文化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凝练而成的,其精神已融入客家地区人们的血脉。客家地区的中学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就独具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就是文化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是实现了“教育”中“教”的功能,而“教育”中的“育”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现实目标。“育”什么?首先是立德树人,包括道德素质、心理情绪、情感价值等。

独特地域形成的独特文化,深植于地域传统和习俗中,也深蕴地域文化的价值导向。这种深植传统和深蕴导向的文化深具文化的传承力和穿透力,是实现“育人”的有效载体。

所以,客家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优势资源,在文化生活中融入教育的元素,也就是运用客家文化乡土材料,结合时代特点、学生自身特点,在生活的细节中,打造高效政治课堂。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在学中提升了思想境界,塑造精神品质,完成价值引导。

篇10

很多设计师喜欢借用传统纹样所传达出的吉祥寓意在家居饰品中体现出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表达一种全新的时代感,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带动性。家居装饰花瓶,此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采用鲤鱼抢珠这一动态造型,加上泛起的浪花形成了一幅吉祥喜庆的画面感。此花瓶在鱼翼、鱼鳞以及浪花的设计中都采用了传统吉祥纹饰卷草作为设计元素。设计师采用鲤鱼作为花瓶的载体,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就有着“鲤鱼跃龙门”的吉祥寓意,所以将设计加入具有喜庆、吉祥、希望等寓意的元素,会使得家居装饰品和家居装修更具有文化魅力,从而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3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结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它所体现的形式更多是一种意向的表现。

例如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东方之冠”,整体红色的格调,寓意热情开放的中国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它的造型一高一低的交织成体,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解读。它的里面很丰富,是多层次的,外观颜色选为鲜亮的红色,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矗立在广阔的世博园区里非常醒目,外墙颜色选为与故宫外墙的颜色,也是中国的特色。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建筑上的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赞叹不已,同时吸引了无数人的来到上海参观,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侧面带动了上海的一部分经济发展。

4在纺织品中也很常见传统文化的应用,融入文化元素的图案与设计题材相结合,将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展现更多的时代感,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现代旗袍设计中,将传统吉祥纹饰、色彩和造型充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打破了传统旗袍造型单一、拘谨的局限性,为传统文化产品拓展了新的市场,带动了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传统的文化在整个设计中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且更好的提升了传统文化在纺织品中体现的商业价值。

5在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呈现给大众全新的视觉享受。

在2008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设计是运用了传统文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传统汉字的造型设计,巧妙的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会徽是中国传统印章,成为“肖形印”,同时也正式更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最终表现形式,又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将两者和运动元素相结合,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与创新,体现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字的精美结合,让人体验着浓浓的中国韵味。这些设计都反映出中国元素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这些元素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整个制作,消费以及体验的过程都应该感受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

篇1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从“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到“仓颉造字”,都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随即融入了传统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中国也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重伦理、讲道德,并由此而构成优良的伦理道德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精粹之所在。

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直接题材,这类剧作占了市场很大比重,如《汉武大帝》、《三国演义》、《贞观长歌》、《红楼梦》、《康熙王朝》等都深受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在美国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中,中国功夫、龙、熊猫、山水、太极、瓷器、庙会、唐装、毛笔字、鞭炮、针灸、面条、筷子,中式建筑的飞檐斗拱、红墙绿瓦、勾心斗角风格,这些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就连“虎、蛇、鹤、猴、螳螂”五大功夫高手的名字也源于中国功夫的套路名称。配乐方面,唢呐、箫、二胡、古筝、木笛、锣鼓等中国民乐更是唱了主角,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东方文化盛宴。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大大增加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为影视作品增添了强大的生命力。另外,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一大批如古典四大名著的优秀文学作品早已被改编为经典的剧作,并不断翻拍,传统文学之魅力由此可见。这样的改编不仅有利于古典文学名著的普及,更丰富了影视文化市场,也为影视改编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些民俗风情和传统物件巧妙地编织在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中,比如“大红花轿”、“唢呐”、“古琴”、“红灯笼”等。“花轿”既是我国传统婚姻文化的重要表征形式,也是我们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婚姻仪式的标志符号。电影《红高粱》里的“花轿”、《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红灯笼”“四合院”除承担此项功能外,导演还赋予它们更深刻的传统文化含义。在动画片创作中,民间美术,如年画、装饰画、皮影剪纸、水墨、木偶和折纸等形式的应用使其充盈多彩的民俗风情。另外,在主持人台词设计、节目编排策略、整体风格营造等多个方面对民俗特色也有所体现,如央视春晚主持人的中式服饰;再如以传统意象“凤凰”为台标和台名的凤凰卫视,从品牌形象到内容设计都传递出浓浓的传统文化蕴意。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传统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追求含蓄的意蕴之美,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不言之美,“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也。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深受这种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赋予影片以诗情画意,又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生苦恼。《霸王别姬》中国粹京剧艺术的融入,深沉内敛,增加了影片的历史厚重感。《卧虎藏龙》敦实浑厚、气势恢宏,从人物到影像再到音乐,无不诠释着中国诗画含蓄内敛的意境哲学,勾起无数西方人对中国“天人合一”气韵的向往。《一江春水向东流》、《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我的父亲母亲》、《那山那人那狗》等情景交融,把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结合,在有限的电影声画语言中升华出无限高远而空灵的境界,进而体现宇宙本体与生命的力量,是中国电影意蕴创构的经典力作,以上作品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对当代电影创作的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影视文化虽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但是二者在当今日逐渐呈现出日益紧密、相互推动的形态,互相体现着彼此的价值。文化的共荣、文化的对话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影视作品从“次文化”产品过渡到当今时代文学形式繁荣的“主流产品”,且为广大民众所快速接受,而这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更令人备受鼓舞。

参考文献:

[1]杨萍.影视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J].电影文学,2009(23).

篇12

品牌是具有生命力的,品牌的生命力就像人的生命力一样,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下才能健康发育,只有经常得到监护人的保护和关心才能茁壮成长。企业要提升品牌建设水平,首当其冲就是要创建具有生命力的品牌,给品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育环境,这样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保持青春永驻,才能让广大消费者保持对该品牌的热度不衰,才能让企业实现以品牌开拓市场继而提升产品市场销售额目的的。首先,企业在创建品牌之前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市场调查工作,一方面要制定具有战略远见的品牌建设规划,另一方面要保证品牌的设计能够取悦消费者,当一个品牌从创建初期就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把赢得消费者认可作为设计的基本目标,那么这个品牌的生命力就必然是旺盛的,反之亦然,一个缺乏远见、不能迎合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品牌肯定是无法在市场环境中长久生存下去的。所以,企业在对品牌进行创建和设计的初期就要牢牢盯住消费者,盯住买家,盯住市场的未来走势;其次,企业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对品牌老化问题的预防工作,品牌既然是有生命力的,就必然会出现老化现象,这无可厚非,就像人会衰老一样,品牌的老化也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而且品牌的老化也同样是可以预防的,这个道理就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所以企业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为它赋予新的生命力,让品牌可以摆脱单一形象束缚,以便让品牌在消费者面前总是能够呈现出年轻化、时尚化、亲民化的勃勃生机,总是能够对消费者保持着持续的吸引力。

2在品牌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产品的品牌,其功用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给予这一产品符号性的标识,在产品品牌的符号性表象下面其实早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企业文化元素,也正是由于蕴含着丰富的先进企业文化元素,所以产品品牌才具有了某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了消费者先进的价值取向。我们知道,在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依循的行为准则和历史传承,而品牌则代表了企业产品的格调品位和独树一帜,是对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传播和推介。现代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产品品牌其背后必然会有着一个优秀企业文化在作支撑,因为没有企业文化作支撑的品牌是没有灵魂、没有气质、没有内功的,这样的品牌即使被推到了市场上,其功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是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恒久的心理感受和价值认同的。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较好地发挥出品牌的市场拓展功效,就必须要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把具有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融入进去,此举的深远意义不只在于对品牌附加值的提升,更在于对企业产品资源价值的扩展。首先,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要融入传统文化的底蕴,传统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中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对企业精神的沉淀,是对企业优良传统的继承,对传统文化底蕴的融入,有助于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企业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发扬光大,向消费者传递出品牌所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其次,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还要融入现代文化思想,现代文化思想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具有前瞻性、具有先进性,品牌虽然是企业产品的一种符号性标识,但是品牌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只有在品牌建设中融入了现代文化思想,品牌在市场拓展中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保持与时代节奏的同步脉动,才不至于被后起之秀轻易超越,才能将品牌的生命力继续向下延续。

3加强对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

英国著名品牌大师,素有“广告教父”之称的大卫麦肯兹奥格威(DavidMacKenzieOgilvy)曾说:“最终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本身的性格,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把奥格威大师的话讲得再通俗一点就是:一件产品的市场地位往往是由它自身的个性化特征来决定的。可见,如果企业要塑造出一个优秀的品牌形象,就必须注重对这个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但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往往落于窠臼,比如很多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都常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品牌外在内容的建设上,把品牌的名称、标识、产品属性、广告宣传、甚至是品牌的知名度等作为品牌建设的重点去经营,而忽视了对品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的塑造,这种品牌建设的结果当然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付出的经济投入与获得的品牌效应难以形成科学的正比例关系,得不偿失。那么如何才能塑造好一个品牌的个性化特征呢?首先,企业务必要保持产品品牌的长期稳定性,这是让品牌长期维系在消费者心理地位的关键一步,因为只有保持长期稳定性的品牌才能保持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共鸣性,才能让消费者在产生消费需求时主动选择这个品牌,甚至主动帮助企业向自己身边的人推荐这个品牌;其次,企业务必要保持产品品牌的鲜明差异性,这是让消费者识别品牌、接受品牌的必要条件,因为品牌个性是对品牌价值的集中体现,一个品牌只有向消费者展现了与众不同的差异性特征,才能让消费者认识到该品牌与众不同的价值特征,才能让一个优秀品牌在鱼龙混杂的商海大潮中始终保持自己的鲜明亮点,始终为消费者所钟爱。

4赋予品牌独特的市场定位

篇13

历史经验表明,文化是科技进步的母体,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和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任何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精神相配合,如果缺少相应的精神氛围和文化土壤,社会的创新能力难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怀疑精神的匮乏和批判精神的缺失是阻碍民族创造力和创新性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风雨,不断发展强大,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并兼容并包的文化系统,曾在鼎盛时期影响远大至异域,具有强大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从几千年农业社会中生长发育起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中,自然力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只能“顺应天意”,将无力改变的自然灾害看成“天”对人的惩戒。于是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把努力重点放在自我修养上。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明创造、哲学、艺术等思想中都隐含着“天人合一”精神。“天人合一”一方面能让人重视自然规律,但同时又在另一方面限制了深入探索自然规律,利用规律去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活动。在封建社会中,三纲五常、修齐治平之道逐渐成为上应天命的伦理道德基础。因此在古代中国,伦理人文科学比自然科学更为发达。

2.实用主义

中国的宗教文化与西方相比并不是很发达。中国人敬神信教的目的大多具有实用主义特点。如敬拜祖先,主要是为悼念、尽孝道,求其保佑生活平安。是出于儒学基础上的实用主义。重实用的观念有利于人们应付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去获取知识和创造技术。但过分重实用进而过分看重经验和传统,就会陷入因袭守旧、故步自封的困境。

3.自强和求新

中华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构成了几千年来历经劫难却越挫越勇的品格。自古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自强不息自然会引申到求新、维新。但这些求新理念也是从“天道”中引申出来。因为天有阴阳五行运动,四季年月交替,人也应该顺应天意而自强求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新的消极因素

分析中国古代以至明清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阻碍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封闭守旧。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明代中后期以后逐渐形成封闭保守的心态和意识。在理念上信奉“天不变道亦不变”,政治上以天朝帝国自居,闭关锁国。这种因循守旧的文化观念阻碍了需要开放性和开拓性支撑的民族创造力。

2.文化专制。高度集中的君权政治必然导致文化专制。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和精神被牢牢禁锢,阻碍创新活动的开展。

3.压抑个性。传统文化注重整体、均衡。对个性鲜明、标新立异向来都是严酷压制。

4.中庸之道。儒家文化向来追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种中庸哲学导致人们随大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动机。

5.无为而治。道教文化中所谓的“虚静无为”、“随遇而安”等观念,导致人们逃避现实,不思进取,阻碍了人们的创新意识。

正是上述这些文化弊端束缚了封建社会后期以后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发展,导致中西文明差距拉大。

二、创造文化环境,激发民族创造力

在探究了文化因素对民族创造力的影响和阻碍之后,在培育和激发民族创造精神的时候,在构建和实施国家创新体系的时候,就必须注重文化环境建设,消除传统文化中有碍于民族创新精神发挥的消极成分,努力营造能够培育和激发民族创新精神的时代文化。根据对文化和创造力关系的分析,可以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作出以下努力。

1.进一步加强文化民主建设

要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就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安定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自由勇敢的把全部精神意志集中在艰难复杂的创造活动上。在文化民主建设中政治民主建设是关键,因为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政治文化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当前在文化思想领域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外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2.进一步加强文化开放

在历史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济济,学派林立的局面就缘于当时的文化思想大解放。因此,要增强民族创新力,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程度,在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汲取精华、开拓视野、增强思维创新能力。

3.建设积极创新的文化机制。

文化建设需要强大的内在机制。首先,应该加强公民责任感教育。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在强烈的公民责任感驱动下进行的复杂艰苦的创造活动。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从精神动力上激发民族创造力。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社会文化机制和氛围,激励社会群体不断进取创新。再次,要建立健全对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支持奖励机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建立切实有效的政策保障和举措。对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予以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的保护和关爱。

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关键在于如何从现实出发来诠释和理解它,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植根于厚重的文化土壤之中。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中国外文出版社,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