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水污染防治综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水污染防治综述

篇1

1.流域污染现状

2013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十大流域423条河流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主要污染指标为COD、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62座重点湖泊(水库)972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60.7%、26.2%、1.6%、和11.5%,主要污染指标为TP、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27.8%、57.4%和14.8%。3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83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7.3%,主要超标指标为TP、Mn和NH3-N,地下水水源地主要超标指标为Fe、Mn和NH3-N。

流域所在地工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对资源的无序开发使得工业污染成为主要的流域污染源;流域沿岸城市化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更使得流域废水处理率不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污染了水质,而且危害水域中的有益动植物,造成相关动植物品种数量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进一步破坏了水生态环境,从而严重影响了水源涵养功能,使得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的态势更加严峻。

2. 流域污染治理技术

流域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已经在使用的或已试验的污染河流水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3类方法。

2.1 物理方法

2.1.1 曝气技术 曝气技术是利用自然跌水(瀑布、喷泉、假山等)或人工曝气对水体复氧,促进上下层水体的混合,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抑制底泥N、P的释放,防止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河道曝气复氧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两种形式。人工曝气复氧是指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能够加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2.1.2 环保疏浚技术 环保疏浚技术是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 整个工程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疏浚能消除污染水体的内源, 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疏浚对沉积物中的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明显,这是水体污染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内源(P污染)释放的重要措施。

2.1.3 原位覆盖技术。原位覆盖技术是一种控制江河湖库内污染源的技术。 通过在污染底泥表面覆盖清洁的一种或多种覆盖物,来阻隔底泥中的污染物向上覆水释放迁移[1]。

2.1.4 机械除藻 水华蓝藻大量暴发时,采用机械除藻,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有效降低仍N、P等污染物负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理方法只是使污染物转移而并没有消除,只能缓解污染程度而并非真正净化水质。此类方法治标不治本。

2.2 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药剂,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混凝沉淀、假如石灰脱氮、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化学固磷)等。

2.2.1 絮凝沉淀技术 絮凝沉淀技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一般为混凝剂)来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水处理技术。该技术较适用于污染严重、较为封闭的地表水体,对SS、浊度、TP、CODCr去除效果较好,对重金属、TN等同样有可观的去除效果,且药剂用量非常少。但该方法由于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不推荐广泛使用。

2.2.2 化学除藻 化学除藻是控制藻类生长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除藻常用的药剂有硫酸铜、漂白粉、明矾、聚铝和硫酸亚铁等。采用硫酸铜及改变水的pH值可以达到去除水中藻类、降低甚至消除水腥味的效果,并且比单独投放硫酸铜要好。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在短时问内取得明显效果,提高水体透明度。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将氮、磷等营养物质从水体中清除出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除藻剂的生物富集以及生物放大作用可能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除非应急和健康安全许可,化学除藻一般不宜采用。

2.3 生物―生态方法

生物―生态法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技术,其通过培育的植物或接种、培养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和转移功能,从而让水体得到净化的方法,在实施中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净化效果好、低耗能或根本不会耗能、实施成本低廉等优点。除此之外,这种处理技术的特点是不会在水体中投放药剂,绝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还能够与绿化环境和景观改善连接起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生物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净化法、生物膜技术、河道曝气复氧、土地处理法、生物修复法等。

2.3.1 水生植物净化 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对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和TP,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明显效果,且能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只有重建并依靠优化的水生植物大面积的稳定存在,才能实现逐步恢复和提高河道水质的目的,在冬季水温3~7℃的低温条件下,大多数本生植物处于生长停滞期,据报道伊乐藻和菹草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生产能力。但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透明度低,不能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难以形成稳定植被。

2.3.2 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技术是将微生物群体粘附于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在与污水接触过程中,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然后同化有机物,而起到净化污水的效果。利用生物膜自净原理在河道内铺设一些卵石或其他填料,进而改变水体环境生态结构的单一性。

2.3.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Bioremediation)是利用微生物或者其他水体生物,将水体或土壤中的有害有毒污染物质通过生物体内分解为 CO2和H2O,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系统化的工程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有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3.展望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技术各有利弊,所以我们要针对河道具体特点、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借鉴国内外河流治理的实践经验,开发集污染河流治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修复于一体的集成技术,为我国污染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2

水是万物之源,没有水万物将会失去生命,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我们的衣、食、住、行同样离不开水,可见水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是多么的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压力逐年增加,人们一直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许多年前,环保人士就已经开始呼吁人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近些年来,水资源污染加剧,由最初的地表水污染,开始转向地下水污染。我国治理地下水污染方面起步比较晚,还缺乏相应的经验,正处于未成熟阶段。

1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1.1地下水污染类型

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有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淡水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人类在开采地下水的过程中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一些污染物渗漏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总体来说共分为四个类型:一是海水倒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二是地表水造成的污染;三是工业污水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造成的污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区采取了淡水回灌来补给地下水,但是在回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被细菌感染的水直接回灌,这将给地下水带来极大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种污染在一些地下水超采地方比较常见,并且对地下水的污染比较严重。

1.2地下水污染途径

对地下水的污染根据污染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即: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连续入渗和间接性入渗污染地下水的主要是污水潜水。对含水层污染的主要是越流型污染,它对地下水的影响非常大。

1)连续入渗型主要是污染随着地下水直接渗入到地下,主要是污染潜水,例如废水池、废水废井;

2)间歇入渗型主要是自然降水或者其他形式的灌溉水通过非饱和水带,周期性地渗到地下,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堆被雨淋后就会把污染的雨水渗透到地下;

3)径流型污染物主要通过地下径流直接渗入到含水层,在地下溶洞中进入含水层就是此类污染;

4)越流型主要是把受污染的地下水越流到未被污染的地下水,污染的水主要通过整个层间或者通过破损的地下管道直接渗透到地下水层。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

1.3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地下水污染较地表水污染影响深远且不易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危害也远比地表水污染程度更严重。城市与工业“三废”不合理或不达标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农牧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我国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对我国190多个城市进行地下水监测,结果令人不满意,近全部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4成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无论是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北方相对污染范围要比较广,南方相对来说比较轻,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污染比较严重,无论是海水倒灌还是地表污染都加剧了地下水的污染。

2 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方法

地下水的污染很难引起注意,这主要是它不易被发现,地下水的污染不像其他地表水一样可以通过颜色、气味等进行判断,地下水受到污染被发现时已经是被污染很长时间,并且范围也会扩大。地下水受污染后比起地表水治理起来要困难的多,并且费用也非常大,因此要对地下水采取以预防为主。

1)评价地下水现状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评价,为管理层及其相关人员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料,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我国地下水采取应对之策,指导工程的选址,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工业生产提供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能够对地下水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2)科技的进步

通过提高工业的生产工艺,这样能够更好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在重点水源保护地区,要对排放的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对已存在的污染源能够搬迁的尽量搬迁,不能搬迁的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排污控制,让其达到符合标准。

3)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

在水源地要禁止采取永久性的污水排放池,对固体污染物也要采取管制,防止污染物随着雨水渗入到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4)合理使用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很多地区在施用肥料时出现不当的现象,出现氮肥过量,这种流失对地表造成污染,对地下水带来污染,这就需要我们在农业生产中要正确使用氮肥。

5)合理规划城市垃圾填埋场

在一些城市垃圾采取掩埋的办法进行解决,这样虽然成本比较低,但是后期污染比较严重,一些工业废料在掩埋的过程中出现对土壤的污染,这就是通过地下水渗透到地下水中去,严重污染了地下水。

6)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执法和管理,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

3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地下水的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在法律制度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出现了空白,同时我国在地下水监测方面还是处于空白状态,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我国应该在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防治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能够更好地防治地下水污染。

参考文献

[1]Schilling K E,Zhang Y K.Baseflow contribution to Nitrate-Nitrogen Export from a large,Agricultural,USA,2004.

篇3

近年来,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工业企业在生产中产生废水是导致水污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建设生态和谐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减少水污染,对水污染进行治理。水污染治理应该成为工业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级部门的重视及环保工作者的努力,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国大多数企业都配备了水污染治理设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水污染治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企业平时疏于治理设施的保养

企业在环保部门督促下配备了治理设施,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不继续进行后期投资,一些需要更换的材料无法及时进行更换,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再加上有些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存在偷排现象,治理设施运转不正常,生化塔中细菌缺少营养死亡,生化完全失去作用。

1.2 企业治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企业治理效果好坏不与治理人员经济收入挂钩,有些企业治理人员不是尽力钻研治理方面的知识,而是只想着如何偷排和应付环保部门的检查,平时不熟练掌握治理的要领,上级检查时就随意应付了事。

1.3 企业治理人员操作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企业治理人员本身文化素质较低,虽多次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治理人员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又只是纸上谈兵,无法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培训效果不佳。这些治理人员操作治理设施技术达不到取得好效果所要求的水平,无法发挥治理设施的最佳治理效果。

1.4 企业职工节水意识有待加强

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我国大中型企业在建厂时通常都配有水厂,生产时使用自己水厂的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水厂取水,成本低、取用方便,导致企业用水形式粗放、用水量不加节制。企业职工基本没有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对策措施

2.1 督促企业做好治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环境管理部门对全市企业的治理设施建立台账,并经常检查治理设施的保养工作。对一些治理设施严重破损并超标排放的企业,应限期整改,必要时实行重新验收。

2.2 对企业治理人员实行奖惩措施

在建议企业本身对治理人员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激励制度的同时,环保部门也应对治理人员实行奖惩制度,对连续超标排放企业治理人员吊销治理人员上岗证,对每次检查排水都达标的治理人员,环保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2.3 治理人员培训注重实效

加强行业间治理人员的交流,请个别治理效果好的企业的治理人员进行现场讲解,使治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在原先注重理论的基础上,逐步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并注重实践,使全市企业治理人员的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4 加强对企业员工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

节水和减少水污染要从每个员工做起,要将节水和减少水污染工作落到实处,需要每个员工的配合。要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职工中全面普及节水、减少废水排放量的意识。只有提高每个职工的节水意识,才能将减少废水排放量落到实处。

2.5 水污染治理技术路线的选择,要遵照“适情对路”原则

在选择水污染治理的路线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遵照“适情对路”的原则,“适情”是指要从当地社会和生态实际情况、企业经济效益、员工个人素质等方面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对路”是指在选择水污染治理技术路线的过程时,要以污水的具体特征为基础,选择由针对性的技术。在选择技术路线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追求新、奇、特的误区。

2.6 大力推动污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技术

选择合适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路线,要真正发挥其处理污水的作用,还要有配套的水处理设备。目前,我国水处理设备生产市场较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自动化程度低。在设备使用和运行过程中,后期投入大,管理人员众多,操作环节多,指标监测控制不方便,不科学,影响了污水处理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研发和推动污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技术。

2.7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从长远来看,工业走向环境健康化是总体趋势,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将是以后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生产中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

2.8 污染后的治理放眼于污染前的防治

一是加强对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包括对重要建设政策的评价,防患于未然,坚决不采取危害环境与资源的建设政策,不进行危害环境与资源的项目。二是尽快着手进行面污染源防治的研究和实践,并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投资。三是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提高城市废水无害化处理率,大力鼓励和采用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技术,不要照搬外国的方案和技术。四是工业污染的治理应从末端处理改变为源头控制,以达到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的目的。

现在的我们已经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造成的水污染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虽然治理工作在遏制水污染问题恶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积极作用,但今后的工作更加艰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要坚持不懈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3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11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2(10):7-13.

篇4

一、前言

煤炭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其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面对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如何加强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二、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地下水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也是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2011 年,全国共200 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 年相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变差。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60%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明显的不同:一是地下水的污染源不易确定;二是在排除地下水污染源之后,进入其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三、地下水中的污染源

我国地下水开采以每年25 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由于地下水占到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因此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但地下水正在面临污染加剧,我国大约有90% 的地下水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过程。我们常说的地下水污染是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

质种类繁多,一般根据物质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划分为地下水细菌污染与地下水化学污染两大类,也有人把地下水的热污染单独划分一类,而成为三种类型划分。细菌污染与热污染的时间与范围均有限;而化学污染则常具有区域性分布特点,时间上长期稳定,难以消除。地下水污染源具体包括:

1、自然源:无机物、痕量金属、放射性元素、有机物、微生物。

2、农林业污染源:化肥、农药、禽畜粪便、灌溉回归水、秸杆残余、造林与砍伐。

3、城市污染源:生活固体废物处置、生活废水排放、废水集中排放、废物堆场、其他城市污染源。

4、工矿业污染源:尾矿、采矿排水、采矿废水、工业固液废物、废水回注井、倾泄与滴漏。

5、管理失误造成的污染源:地下水源地选址失误、咸水入侵、海水入侵、成井失误、废弃钻孔、无序土地开发和灌溉。

四、造成地下水污染主要的因素

根据分析,管网建设滞后、污水直接排放、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开采活动、土壤污染物淋溶、地表水污染等因素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1、管网建设滞后:城市快速扩张,管网维护保养不及时,污水外渗进入地下水体。

2、污水直接排放: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渗井、渗坑和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3、固废渗滤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尚存较大缺口,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形成巨大威胁;监管不严,2008 年新的渗滤液标准尚未全面实行,国内大量垃圾填埋场需改造;全国超过2 亿吨工业废弃物待处置,渗漏污染地下水。

4、开采活动:石油化工行业勘探、开采及生产等活动显著影响地下水水质。

5、土壤污染物淋溶:国内土壤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其中一些污染物易于淋溶,对相关区域地下水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6、地表水污染:在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连通,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

五、采煤与煤加工对地下水的污染

1、采煤

煤的采掘生产活动需排放各类废弃物,如矿坑水、废石和尾矿等。这些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和堆存,对矿区及其周围地下水环境构成了以下危害:

一是矿坑充水。矿坑充水使处于封闭状态的煤系地下含水层与空气接触, 由于煤层中含有大量的黄铁矿及其他金属硫化物, 矿坑充水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地下水形成酸水。

二是废石、尾矿。废石经过雨水的冲泡之后所形成渗滤液会对矿区地下水带来危害,具体情况根据废石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煤矸石和粉煤灰渗滤污染地下水。在煤矿区,煤矸石分布广泛,粉煤灰在灰场区内排放堆存,在雨水和洒水作用下,煤矸石和粉煤灰中有毒有害元素可渗滤进入土壤,并向浅层地下水迁移,污染浅层地下水。

2、煤燃烧

煤在燃烧时会释放出重金属。在高温燃烧时难以气化的重金属元素在燃烧过程中被飞灰和底渣所吸附, 存留灰和底渣中,再经冲灰渣水排至贮灰场。灰渣中的部分可溶的微量重金属元素会因雨水冲洗、渗透等原因渗入地下水中,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

3、 煤气化

煤的地下气化。是通过直接对地下蕴藏的煤炭进行可控制性的燃烧产生煤气后,输出地面的一种能源采集方式。煤的地下气化对地下水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是酚类化合物且主要是石炭酸。在煤的地下气化带附近:一是煤层高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向周围岩层的扩散和渗透; 二是有机污染物通过地下水的渗透向含水层四周迁移;③逸出的气体如氨气、硫化物在溶解后会改变地下水的pH、Eh 值, 进而影响地下水的BOD 和COD。

六、煤炭开发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充分利用矸石山

要消除矸石山灾害, 最好的办法是使其变废为宝进行综合利用。煤矸石的利用途径,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煤矸石的热能利用。利用煤矸石中含有一定数量煤炭的性质进行回收;二是煤矸石的建材利用,煤矸石作为建筑材料,是当前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三是煤矸石的其它方面利用。

2、地下含水层保护措施

消除地下水污染源和切除污染物渗入地下含水层的途径。如禁止用渗坑、渗井方式排放废水;严格控制污水灌溉水质;采矿过程中注意矸石及尾矿堆放点的选择;酸性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经处理后方可外排;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及时发现水量、水质变化,找出影响因素。

3、煤燃烧前净化技术

一是清洁的加工技术。指在减少污染和提高利用效率的煤炭洗选加工、燃烧转化、烟气净化和污染控制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总称,是使煤炭释放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达到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的技术。

二是洗选煤技术。煤炭洗选是洁净煤的源头技术,煤炭通过先进的物理选煤技术可降低原煤灰分50%——80%,脱除黄铁矿硫60%——80%。洗选煤是降低燃煤烟尘和SO2,直接有效的洁净技术。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可使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降低。

三是型煤技术。是利用一定比例的粘结剂或固硫剂将一种或数种煤粉, 在一定压力下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一定理化性能的煤加工技术。使用型煤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4、煤燃烧后净化技术

采用高效除尘器脱除亚微米颗粒, 使重金属与煤灰尘一同减少; 如湿式烟气脱硫技术能有效地控制易挥发重金属元素;烟道后处理系统,采取能同时净化多种污染物的多段净化装置。

5、 矿区废水的控制技术

在矿区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量,减少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包括:

(1)改革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废水排放量。如选矿厂可采用无毒药剂代替有毒药剂,选择污染程度小的选矿工艺,减少选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2)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开展水采矿井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使水采煤泥和洗煤厂洗煤煤泥经浮选后全部厂内回收。

七、结束语

世界能源的紧张,需要加大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水资源的匮乏,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这两个方面是同等重要,不能只抓一面而放弃另外一面。因此,在煤炭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要在各环节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 燃煤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综述[J]煤炭资源,2012

篇5

一、国内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1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据调查,全国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8218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地下水资源量245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30%;南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6%)地下水资源量576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70%。总体上,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呈迅速增长态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570亿立方米/年,增长到80年代的750亿立方米/年,到2009年地下水开采总量已达109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供水量的 18%,三十年间增长了近一倍。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全国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2009年共监测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240个,其中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15个,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25个。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50米,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进一步加大了水资源安全保障的压力。

1.2地下水质量分类与监测

(1)地下水质量分类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2)地下水水质监测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1.3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 2000-2002年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南方优于北方,山区优于平原,深层优于浅层”。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进行评价,全国地下水资源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占63%,符合Ⅳ类-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南方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好,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占地下水分布面积的 90%以上,但部分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北方地区的丘陵山区及山前平原地区水质较好,中部平原区水质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根据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等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主要城市及近郊地区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指标。2009年,经对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和广东等8个省(区、市)641 眼井的水质分析,水质Ⅰ类-Ⅱ类的占总数 2.3%,水质Ⅲ类的占23.9%,水质Ⅳ类-Ⅴ类的占73.8%,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铁和锰等。2009年,全国202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深层地下水质量普遍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的地区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数据,全国近20%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质劣于Ⅲ类。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超标因子除常规化学指标外,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

1.4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据近十几年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初步判断我国地下水污染的趋势为: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南方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保持相对稳定为主,地下水污染主要发生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北方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下降为主,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西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恶化,特别是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农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东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以下降为主,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和农业开发区污染有所加重,地下水污染从城市向周围蔓延。

二、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及规划

2.1国内外地下水保护法规

(1)国内地下水保护法规

目前, 我国并没有地下水保护的专门法律,有关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规定。《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了对地下水开采实施总量控制同时通过水资源费征收机制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专章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护。此外, 一些关于保护地下水的地方性立法, 如《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自来水厂地下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等。

(2)国外地下水保护法规

英国地下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 如下:

2.2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1)规划目标

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逐步整治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有所改善,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

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有效控制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科学开展地下水修复工作,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2)主要任务

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

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

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

加强土壤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

有计划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

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三、地下水修复技术

根据其主要工作原理地下水修复技术可大致归并为4类,即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和复合技术。物理技术包括水动力控制法、流线控制法、屏蔽法、被动收集法等;化学技术包括有机粘土法和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生物修复的方法有包气带生物曝气、循环生物修复、生物注射法、地下水曝气修复、抽提地下水系统和回注系统相结合法、生物反应器法等;复合法修复技术兼有以上2种或多种技术属性,例如抽出处理法同时使用了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综合各种技术优点,在修复地下水时更加有效。

3.1物理修复法

物理法修复技术是以物理规律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水动力控制法、流线控制法、屏蔽法、被动收集法、水力破裂处理法等。其中屏蔽法、被动收集法多数应用在地下水污染物治理初期,作为一种临时控制方法。

水动力控制法

其原理是建立井群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抽取地下水或向含水层内注水的方式,改变地下水原来的水力梯度,进而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体与未受污染的清洁水体隔开。井群的布置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因此,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上游分水岭法是在受污染水体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通过注水井向含水层注入清水,使得在该注水井处形成一个地下分水岭,从而阻止上游清洁水体向下补给已被污染水体;同时,在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将受污染水体抽出处理。下游分水岭法则是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布置一排注水井注水,在下游形成一个分水岭以阻止污染羽向下游扩散,同时在上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将初期抽出的清洁水送到下游注入,最后将抽出的污染水体进行处理。

流线控制法

流线控制法没有一个抽水廊道、一个抽油廊道(没在污染范围的中心位置)、两个注水廊道分布在抽油廊道两侧。首先从土面的抽水廊道中抽取地下水,然后把抽出的地下水注入相邻的注水廊道内,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力梯度。同时在抽油廊道中抽取污染物质,但要注意抽油速度不能高,要略大于抽水速度。

屏蔽法

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的灰浆帷幕法是用压力向地下灌注灰浆,在受污染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

被动收集法

被动收集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或将所有受污染的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

3.2化学法修复技术

有机粘土法

这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处理污染地下水的化学方法,有机粘土可以扩大土壤和含水层的吸附容量,从而加强原位生物降解,因此可以利用有机粘土有效去除有毒化合物。利用土壤和蓄水层物质中含有的粘土,注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形成有机粘土矿物,用来截住和固定有机污染物,防止地下水进一步污染,并配合生物降解等手段,永久地消除地下水污染。

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

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地下水和污染电动力学性质对环境进行修复的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通直流电后,在此区域形成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的离子和颗粒物质沿电力场方向定向移动,迁移至设定的处理区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在电极表面发生电解反应,阳极电解产生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阴极电解产生氢离子和氧气。近年来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开始用以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种方法用于去除吸附性较强的有机物效果也比较好。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非常适合作为一项现场修复技术,安装和操作容易,既可用于饱和土壤水层,也可用于含气层土壤,不受深度限制,不破坏现场生态环境。

加药法

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成沉淀等。

渗透性处理床

渗透性处理床主要适用于较薄、较浅含水层,一般用于填埋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污染羽流的下游挖一条沟,该沟挖至含水层底部基岩层或不透水粘土层,然后在沟内填充能与污染物反应的透水性介质,受污染地下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无害化产物或沉淀物而被去除。常用的填充介质有:a.灰岩,用以中和酸性地下水或去除重金属;b.活性炭,用以去除非极性污染物和CCl4、苯等;c.沸石和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用以去除溶解态重金属等。

冲洗法

对于有机烃类污染,可用空气冲洗,即将空气注入到受污染区域底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污染物中的挥发性组分会随空气一起溢出,再用集气系统将气体进行收集处理;也可采用蒸汽冲洗,蒸汽不仅可以使挥发性组分溢出,还可以使有机物热解;另外,用酒精冲洗亦可。在理论上,只要整个受污染区域都被冲洗过,则所有的烃类污染物都会被去除。

3.3生物法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生物(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微生物修复利用土著的、引入的微生物及其代谢过程,或其产物进行的消除或富集有毒物的生物学过程。

生物修复的方法有包气带生物曝气、循环生物修复、空气注射法、地下水曝气修复、抽提地下水系统和回注系统相结合法、生物反应器法等。由于深埋于地下,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的实施一般应结合污染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循环生物修复

对于受污染的地下水,可以向地下水层钻井注入空气,提供氧气,同时利用回收井,抽取地下水,进行循环,通过渗透,提供微生物需要的各种营养。从水井抽提地下水,还可以控制污染带的迁移。

地下水曝气修复

对于饱和带或者地下水,将压缩气体注入地下水饱和区,由于密度差等原因,空气会穿透地下水饱和区上升到非饱和区中,在上升过程中可使挥发性污染物进入压缩空气并被压缩空气带到非饱和区排出。

空气注射法

它主要是将加压后的空气注射到污染地下水的下部,气流加速地下水和土壤中有机物的挥发和降解,这种方法主要是抽提、通气并用,并通过增加及延长停留时问促进生物降解,提高修复效率。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天然植物生长代谢原理吸收和降解水或土壤中的污染物,因其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地质结构、适于大范围修复等优点,广泛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降解。由于特定的超累积植物生长速度慢,受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限制,很难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基因转移技术与植物修复的结合与应用以及植物修复的影响因素和植物修复的机理上。影响植物修复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污染物浓度、性质和根系分布等。

3.4复合法修复技术

复合法修复技术是兼有以上两种或多种技术属性的污染处理技术,其关键技术同时使用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中的两种或全部。

(1)抽出处理修复技术

在处理抽出水时同时使用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是最常规的污染地下水治理方法。该方法根据多数有机物由于密度小而浮于地下水面附近,参照地下水被污染的大致范围,通过抽取含水层中地下水面附近的地下水,把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带回地表,然后用地表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抽取出的被污染的地下水,为了防止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地面沉降,或海(成)水入侵,还要把处理后的水注入地下水中,同时可以加速地下水的循环流动,从而缩短地下水的修复时间。

(2)渗透性反应屏修复技术

PRB(permeable reactive wall technology,可渗透反应墙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它正在逐步取代运行成本高昂的抽出-处理(P/T)技术,成为地下水修复技术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在欧美已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及试验研究,已开始商业化应用,并逐步取代运行成本高昂的抽出处理技术,成为目前地下水修复技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从广义上来讲,PRB是一种在原位对污染的羽状体进行拦截、阻断和补救的污染处理技术。它将特定反应介质安装在地面以下,通过生物或非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环境可接受的形式,但不破坏地下水流动性和改变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可渗透反应墙如图1所示。

图1 可渗透反应墙示意图

PRB主要由透水的反应介质组成。通常置于地下水污染羽状体的下游。与地下水流相垂直。污染物去除机理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种.污染地下水在自身水力梯度作用下通过PRB时,产生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反应,使水中污染物能够得以去除,在PRB下游流出处理后的净化水。它要求捕捉污染羽状体的污染物的“走向”,即把可渗透反应墙安装在含有此污染物羽状体地下水走向的下游地带含水层,从而使污染物顺利进入可渗透反应墙装置与反应材料进行有效接触,使其污染物能转化为环境可接受的另一种形式,实现使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标准的目标。此法可去除地下水溶解的有机物、金属、放射性物质及其他的污染物质。

(2)注气-土壤气相抽提(AS-SVE)技术

注气-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室空气扰动技术及土壤气相抽提技术的结合,空气扰动技术(或称空气注入技术,air sparging,AS),其作用介质是饱和区土壤,通过将空气或氧气注入到受污染的含水层中,被注入的空气在土体缝隙中发生水平或垂直移动,使污染物与土壤发生剥离反应,从而通过挥发作用清除掉土壤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注入的空气会将污染物扩散到非饱和区,因此常结合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oil vapor extraction,SVE)去除包气带中的气相污染物。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是通过特制的抽提井,利用抽真空产生的动力迫使土壤气体发生流动,从而将土壤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驱出,达到清除土壤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目的。对于以挥发性有机物为主要污染物的场地,SVE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程修复技术,可进行原位或异位处理。

目前, 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与相关的修复技术结合起来, 形成了互补的增强技术。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实验室土柱通风实验的研究目前已做了不少工作, 但对场址调查、现场试验性测试、中试研究工作做的不够。

(3)各复合修复法的优缺点

四、地下水修复工程典型案例

4.1国外地下水修复工程实例

(1) Regenesis公司工程实例

加利福尼亚洲的一个名为Regenesis的基础公司研制出一系列从地下水中快速降解和分离污染物的产品,其降解速度远大于固有衰减。其中最有名的产品是氧释放化合物(ORC)和氢释放化合物(HRC),它们能有效地促进燃料、溶剂和许多其它类型地下水污染物的固有衰减。在世界范围内已有9000多个项目正在使用这两种产品。

Regenesis公司产品的优势在于,通过使用工业标准钻机和设备可进行场地修复。可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场地修复,如直接推进注入和钻孔回填。其它方法包括坑道和过滤保护套应用,最普遍的使用方法是直接注入。这种应用过程包括用中空钻杆把液态ORC和HRC化合物直接泵入处理区。该方法简单、快捷、有应用价值并可在多个位置使用。使用直接注入法可把ORC和HRC化合物应用于更难达到的位置,包括一些裂隙基岩或邻近大型建筑物的地下污染区。在这些位置常需要特殊的设备,如定向钻进钻机和在有效位置使用双层封隔器。实际上,在水平/定向钻进应用中也可把ORC化合物用作钻探泥浆。

在美国华盛顿第四平原服务站,由于其地下石油储蓄罐泄漏而产生了大量BTEX化学物质,包括易挥发的单芳香碳氢化合物、甲苯、苯乙烷和二甲苯,通常在汽油和其它石油产品中可发现这些化学物质。地下含水层主要由沙子和砾石组成,这表明在这些污染物中进行的自然生物降解速度会很慢,通过提供额外的氧可加速自然生物降解过程。最高管理者决定使用ORC化合物来增强生物降解速度,因为ORC化合物在6个月内预期的降解了含水层中超过50%的污染物。在此修复过程中通过15个土壤钻孔用ORC化合物对污染羽进行降解。每个钻孔被回填60磅的ORC浆液,150天后整个BTEX污染羽被降解58%。使用ORC化合物的成本为4万美元,而使用常规的泵抽-处理系统需要约25万美元。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Hollister的一个军工厂,其地下含水层受到多种化合物的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为高氯酸盐-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从健康角度来看它能损坏甲状腺功能;六价铬(铬-6),它是一种人们公认的致癌物;冷却剂1,1,2—三氯—1,2,2—三氯甲烷,它是一种能损耗大气臭氧层的环境污染物。其含水层主要由粉砂组成,地下水以每天约0.07英尺的速度向西北方向流动。在探索研究中通过25个注入点把600磅的HRC化合物注入污染区。取样网覆盖面积约为1200平方英尺。对其监测79天后发现高氯化物浓度被减弱88%,而六价铬几乎被完全降解。

一个由俄勒冈州环境质检部门管理的清洁区,其地下水中PCE浓度达到10万微克/每升,这表明在该地区存在DNAPLs残留物,在该位置通过5个定向注入点把700磅的HRC-X注入地面,通过水井JEMW-4来监测HRC-X化合物的影响效果,结果清楚地表明HRC-X化合物促进了PCE的降解速度和原位吸附。使用HRC-X化合物处理DNPALs残留物的总费用为2万美元,通过使用直接注入技术把HRC-X化合物注入含水层。无需昂贵的现场设备、相关工作和维修与保养费用。目前,在英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已有很多项目正在使用Regenesis公司的产品,它能有效地促进或加速自然衰减过程。当使用正确时能有效地加速降解速度。

(2)Orica公司澳大利亚 Botany地下水处理项目

Orica公司采用抽出处理修复技术建立地下水污水处理厂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利用空气吹脱法去除氯代烃类,并用热氧化技术处理尾气;吹脱后的污水采用常规污水处理法进行处理,部分出水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出水进行回用。该项目建设期两年,总花费1.67亿美元,每天处理水量为6000m3。该项目于2007年正式运营,其基本流程见下图:

该处理工艺的核心——地下水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4.2国内地下水修复工程实例

(1)常化厂地块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南部中吴大道以南,和平中路以东,大通河以北,龙游河以西,投资总额1亿元人民币,项目总占地面积100公顷,其中需要修复的两个区域是原常化厂厂区和原实验工厂厂区,共需修复土壤面积24600平方米,污染土壤总量13.7万吨,需修复地下水面积71300平方米,共需抽取污染地下水总量为62万立方米。

该项目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开始实地调研,对土地进行分区布点,提取土壤和地下水样本,摸清土地污染程度和范围。在完成科学实验后,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案。2010年9月正式启动常化厂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掘地2-6米,把污染区约33万吨的土壤全部移走后,重新以优质的新土填充。其次,抽出60万立方地下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再回灌地下,确保不影响地质结构,2012年底修复工程结束。

(2)广华新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

2012年8月6日,五建承建的国家首例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广华新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开工。此次地下水污染治理项目是我国尝试性大面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先河,工程施工工期为730天,目前尚未完工。

五、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合运用

5.1水资源的联合运用

为促进一个流域、地区或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合理的统一开发利用和管理。在农田灌溉中,联合运用的主要形式是井渠结合。有些地区兴建了大规模的引水、调水工程,与原有的井灌区联成一个系统;而在一些大型自流灌区,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又在灌区进行机井建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河谷、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和中国的黄淮海平原,都是大面积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地区。

水资源联合运用的优点

①调蓄地表径流。利用含水层的蓄水功能,蓄存丰水时期的多余地表水量,供枯水时期使用。

②改善地下水质。调蓄地表径流水量,对含盐量较高的地下水可以起到稀释作用。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的一些灌区,曾采用这样的方法减少地下水的含盐量。中国黄淮海平原的黑龙港地区,对浅层矿化地下水也进行过"抽咸换淡"。在荷兰,还把夏天温度较高的水回灌地下,到冬天抽出灌溉对水温要求较高的温室花卉和蔬菜。

③调控地下水位。大型水库和灌区的兴建,增加了对地下水的补给,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导致灌溉土地渍涝和次生盐碱化。在这些地区,开采利用地下水可降低地下水位,配合地面排水,进行旱、涝、盐碱综合治理;但地下水超量开采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水井建设费用和抽水费用增加。长期超采会形成大面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招致地面沉陷和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等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可引进地表水,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并对地下水进行回灌,以调控地下水位。

5.2水污染物总量联合控制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水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途径,正逐渐受到广泛重视。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密切联系,即要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密切结合,做到统筹规划,统一评价,整体保护。开展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物总量联合控制应用研究,对从整体上保护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水功能区划分、环境容量核算、污染物总量联合控制、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4个方面入手,把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联合起来开展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研究认为: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密切联系,需要统一管理和保护,为保障郑州市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须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2]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报告.2005

[3] 范宏喜.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现状综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2):I~III

篇6

“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产品年均销售收入达到19794亿元,而印染废水占全国纺织废水排放量的80%。因此,做好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及废水处理工作十分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4×106—5×106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在开展印染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既要熟悉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有关的国家政策及废水处理技术政策,更要掌握印染废水处理有关的技术路线。

1  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有关的国家政策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改革和加强环境保护标准工作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力度,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修)订工作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制定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作的力度。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印染业自动调浆技术和系统。本项目产品研究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色彩技术、精密称量技术,结合染整工艺,应用于印染调浆,达到节能降耗,减轻印染污染物的排放目的。《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适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含棉、棉混纺及交织产品)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的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关于国务院[决定]在1996年9月30日前取缔、关闭或停产的十五类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即“15小”中小印染的界定,见中国纺织总会(部)文件 纺生综[1997]2号《关于土法漂染企业界定问题的复函》。“土法漂染”定义为年生产能力1000万米以下,所排废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1、每百米布所产生废水大于2.8吨;2、COD大于100毫克/升;3、色度大于80倍(稀释倍数)。

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政策

印染废水应根据棉纺、毛纺、丝绸、麻纺等印染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水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理技术路线,实现达标排放。取缔和淘汰技术设备落后、污染严重及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小型印染企业。印染废水治理工程的经济规模为废水处理量Q≥1000吨/日。鼓励印染企业集中地区实行专业化集中治理。在有正常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地区,印染企业废水可经适度预处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入厂水质要求后,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印染企业集中地区宜采用水、电、汽集中供应形式。印染废水治理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路线,不宜采用单一的物理化学处理单元作为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流程。

棉机织、毛粗纺、化纤仿真丝绸等印染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宜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常规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方法和化学投药(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光化学氧化法或生物炭法等物化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

棉纺针织、毛精纺、绒线、真丝绸等印染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宜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方法和化学投药(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光化学氧化法或生物炭法等物化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

洗毛回收羊毛脂后废水,宜采用予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化学投药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或在厌氧生物处理后,与其它浓度较低的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和化学投药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

麻纺脱胶宜采用生物酶脱胶方法,麻纺脱胶废水宜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和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

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或化学污泥,需经浓缩、脱水(如机械脱水、自然干化等),并进行最终处置。最终处置宜采用焚烧或填埋。

3  印染各工序的水量、水质

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0,CODCr为400—1000mg/L,BOD5为100—400mg/L,SS为100—200mg/L,色度为100—400倍。但当印染工艺及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如,当废水中含有涤纶仿真丝印染工序中产生的碱减量废水时,废水的CODCr将增大到2000—3000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达11.5—12,并且废水水质随涤纶仿真丝印染碱减量废水的加入量增大而恶化。当加入的碱减量废水中CODCr的量超过废水中CODCr的量20%时,生化处理将很难适应。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

退浆废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废水呈碱性,pH值为12左右。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废水,其 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OD高而BOD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漂白废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

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COD、SS均较高。

染色废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较BOD高得多,可生化性较差。

篇7

1评价方法

1.1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基于模糊数学原理以此来分析和评价具有“模糊性”事物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这是一种以模糊推理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的一种分析评价方法。此评价方法在处理各种难以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的复杂系统问题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郑文瑞[1]以长春市咸阳路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考虑到水环境系统的模糊性,分别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马尔可夫链法先对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然后对水污染的变化趋势的风险进预测。这为水资源的管理和科学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种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为水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叶招莲[2]利用幂函数法、向量模法和加权平均法3种综合指数评价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模糊综合指数法和综合加权法对常州市区几条主要河流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模糊综合指数法能更好地把评价因子结合在一起考虑,但还是过于平均,关键污染因子显得不够突出。加权综合法的评价结果与水质类别相统一,且可以直接指数比较河流水污染程度。但经验系数ρ的选取是否科学合理,应通过大量的实践来验证,使评价更为可靠[3~5]。并且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当待评项目各评价因子的指数相差不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合理。相反,加权平均法比较适用于单个评价因子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

1.2灰色系统理论方法

从系统信息明确与否来看,水质评价实际上是一个外延确定而内涵不确定的问题,属于灰色系统范畴。同模糊集理论一样,灰色系统理论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也是从聚类分析开始的[6]。该方法通过建立与隶属函数相似的白化函数,进行灰色聚类,确定所有断面的水质级别[7,8]。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是系统灰色性的两个不同方面的不确定性。

吴文业[9]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某城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对该水体质量环境进行评价,该方法推导严谨,概念清晰,能够得出准确合理的分析结果。另外,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较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可比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由此可知模糊综合评判法易使评价结果偏重,而用灰色关联法评价水质又容易偏轻。

1.3水污染指数法

采用综合指数对各种污染物的共同影响进行评价。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把不确定性赋予不同权重,弥补不确定性的缺点。主要缺点是因子太多,选择的不确定性增加。

关云鹏[10]结合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的原理,提出了水质评价标准的计算方法,水质的划分标准临界值的确定视参评指标项的具体情况而定。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和文中提出的评价标准对山西省某市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常用的内梅罗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文中采用方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受单项组分含量最大值的影响较大,但最大值未必对人类健康及水的利用价值影响最大,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削弱了最大值的影响能力。而且地下水质量的评价考虑了评价因子的权重因素,将权重值最大的评价指标纳入评价过程,其结果相对更为客观。

1.4模型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的一门非线性科学,它力图模拟人脑的一些特征,如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容错能力等,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曹春松等[11]应用RBF神经网络对某6个水质样本进行水质监测评价,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表明用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水质评价提高水质评价的精度。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是由美国SPSS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大型统计学软件包,潘国营[12]用SPSS软件中的单变量频数分布分析法确定污染起始值,然后计算综合污染指数,依据其大小并结合研究区地下水形成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轻微污染区、中等污染区和严重污染区. 评价结果符合实际,为地下水污染评价找到了新的途径。

2发展趋势

(1)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很多水体既有重金属污染又有有机污染,呈现出复合污染的态势。如果仅仅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水体进行评价,只能评价出水质的等级,但是对于水体中的污染物究竟污染到什么程度却无从知晓。为了更为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水平,就必须考虑水质指标属性值的多样性。如何从随机不确定性角度评价水体质量状况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现有的很多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不够稳定,经常出现同一水质样本,当采用不同评价模式进行评价时,所得结论不一致的现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还是简单地以单项水质指标最差所属级别来确定水体的综合水质级别。因此,需要一个评价结果稳定、可靠,计算过程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

(3)随着计算机、通讯和自动监测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入研究和完善概率评价方法和发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数据库的可视化载体,将是未来水质评价模式的发展方向。

3结语

我国地下水正面临着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不断扩展和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水质评价是掌握水环境状况和进行水质管理的基础。总的来说,现有的水质评价理论模式,尤其是确定性评价方法,已不能适应水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人们开始更为关注水源水质和周围水体生态环境状况问题。因此,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角度看,有必要对这一课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文瑞,王新代,纪昆等.非确定数学方法在水污染状况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1):59-62

[2]叶招莲.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改进及研究 [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7(4):37-39.

[3]李祖伟,管华,蔡安宁.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防治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4(2):168~172.

[4]管华. 开封市水体的水质综合评价及污染防治[J].河南大学学报,1992,22(1):75~81.

[5]易雯,于群.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指数法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03,19(5):43~47.

[6]郭劲松,王红,龙腾锐. 水资源水质评价方法分析与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1999,21(6):1- 9.

[7]刘广吉,刘淑文. 灰色聚类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1988,(6):1- 4.

[8]慕金波,侯克复.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1991,12(2):86- 90.

[9]吴文业,戈建民,黄奕龙.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J].世界地质。2000,19(1):53-56.

[10]关云鹏.利用内梅罗指数法模型评价地下水水质的探讨[J]. 山西水技.2012(1);81-84

[11]曹春松,张淑芳,田丽.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J].先进制造与管理,2008,27(4):32-34.

篇8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多中心治理,即社会中的多元行为主体在一定集体行动规则的指导下,通过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和彼此博弈,进而形成一种协作式公共事务组织模式并以此种模式进行公共事务管理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并实现过目标可持续发展的一类治理方式。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环境治理则是多个行动主体为共同应对环境变化而采取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知识传播、决策制定、监督管理和激励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环境治理过程中,需社区、企业、环境部门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但仍需要以政府为主,构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环境治理措施。王小新进行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政府间合作的研究。臧乃康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公共治理合作机制,提出利用企业和民间自发可以全面推动长三角区域公共治理合作机制的建立。吴坚提出构建以协商为基础的区域多中心跨界水污染治理体系来解决跨界水污染治理问题,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

二、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现状

受环境问题影响,京津冀地区进一步加大了关于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工作的力度。2015年1月,天津市三次人大会议正式通过《天津市天气污染防治条例》,其中专门设置了关于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的说明,同时指出,京津冀地区应定期对区域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事项进行协商,并根据地区防治需要,进一步加速高污染交通工具的淘汰速度。北京地区则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财政有效分配至地区多个环境治理主体当中,并根据《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水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调整并退出百余家污染企业,同时,强化与河北、天津的合作力度,展开关于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止的科研工作,为推动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与产业标准的统一奠定了良好基础。河北省则通过出台《河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等,以改善全省与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环境为目标,以优化能源结构与加强环境协同治理为手段,调整产业结构,严抓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并积极加强同北京和天津地区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合作,计划以2013年为基准,在2017年将全省大气的PM2.5年均浓度降幅25%。

京津冀地区近年来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的协同防治工作,但环境质量的改善结果却并不乐观。因此,未来有必要也必须进一步加强包括大气环境在内的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环境治理协同合作力度,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实现地区环境共同治理目标。

三、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规建设力度

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应以相关政策法规作为基础和前提。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在进一步明确各省关于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并将经济快速发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并协调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还应强调其他环境治理主体的合作和沟通。

(二)建立上级监督管理机构

各地区有关部门在环境治理的协同合作过程中,需要一个较为权威的机构对相关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因地区政府间均为平行关系,故需要上级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京津冀地区关于环境治理的合作情况和工作质量与进度进行监督,确保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相关节能减排政策,并对突发的环境事件做出迅速反应,减少因政府自利性和其他组织功利性而对环境治理协同合作产生的破坏,在明确各方权责的基础上,确保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协同合作的高效性。

(三)改革政绩考核机制

京津冀地区在后续的环境治理协同合作过程中,需改进以传统的基于各地区单一GDP的政绩考核机制,并从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层面出发,以地区合作协定为依据,根据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战略方针,将生态考核指标纳入到各地区环境治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当中,促使地方官员、企业领导者、监督管理部门和社会公民相互协作,提高环境治理效果。还需说明的是,各地政府在多主体的环境治理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将节能减排、治理重污染企业等相关工作提升到关系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将环境治理与相关负责人的政绩相挂钩,从而提高其参与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地方政府的关于环境治理的合作意愿,形成政府合作开展环境治理的自发机制,为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协同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水孕育了生命,滋润了万物,是组成生命世界、生态环境的重要自然要素;同时,水又是战略性资源,与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把水列为五大可持续发展最优先领域的首位,水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的水资源现状,特别是城市水资源现状,以及水资源的治理对策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1 中国城市水资源现状

我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2.8万亿m3,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只占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受降雨量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降水和径流在年内分配上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持续出现,导致造成旱涝灾害频发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一方面,干旱气候造成供水不足,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洪涝之灾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受降水分布影响,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递减,分布很不均匀。南方地区水系发达,水量丰沛,其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干旱少水,水资源严重缺乏。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地区)分布不均匀,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适应,水土资源组合不合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

在水资源紧缺的城市中,不少城市通过开采地下水来维持供水的需求,地下水造成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位的降落还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咸水下移等难以逆转的环境问题,这也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影响。

总体上,我国南方城市水资源在水量和水质方面均优于北方,且存在水量富余。

2 城市水资源的治理

2.1城市水资源紧缺的解决方案

2.1.1节水措施

节水措施应从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三个方面进行建立和完善,从而实现不同用水情况采用不同的节水措施[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占有总用水量50%以上,因此,农业节水是关键,应该因地制宜地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在井灌区,推行管道灌溉,减少管道漏失率;水库、河道等灌区,进行渠系配套,对渠道进行衬砌,减少渗漏,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有条件的地区可大力发展喷灌,果树和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可推行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同时,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养。

在工业节水方面,应该加快现有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闭“三高”企业,坚决关闭用水量大、经济效益差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推广科技含量高、用水少、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对冷却水、空调水和工艺水实现处理回收利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现工业用水“零排放”。同时,可以进行厂际间调水,例如,将棉纺织厂的生产用水通过调水工程调到造纸厂进行重复利用。

在生活用水方面,要加强供水系统改造,减少供水管网的漏失率,推广节水设施和器皿;加强节水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杜绝公共场所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质用水,推行中水回用。

为了保障节水措施的顺利进行,需要把节水纳入依法管理中,规范人们的用水行为,成立节水专管机构,制定节水政策和标准,加强节水教育宣传工作,提高节水技术的科技含量。

2.1.2雨水资源利用

当今,地球上现有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雨水作为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早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当今世界范围内,雨水利用技术发展较快的是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他们各项雨水利用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3]。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多目标的综合性技术,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分散实施、就地拦蓄、储存和利用城镇雨水,避减洪涝灾害,增加城镇供水量,改善城镇生态与环境的过程[4]。城市雨水可以用来对地下水进行补充,进行雨水中水回用和作为饮用水水源,这都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1.3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

我国沿海区域含有11个省、区和直辖市,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6500多个岛屿,是我国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水资源日趋紧缺和海水丰富的区域。

在沿海城市可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和生活冲厕用水,这样可以节约淡水资源,这在当前形势下是可行的。海水淡化可以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实现新水源生产,同时淡化海水的水质优于自来水。当前关于海水淡化的迫切要求是,要有新观念,采用先进工艺,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减少浓缩盐水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开展利用浓缩盐水进行盐化工生产的循环经济思路[5]。

2.1.4污水资源化与污水回用

污水资源化,一方面使得城市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作为城市一种新水源,减轻或避免了远距离输水和购买高价水资源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城市水环境的污染负荷,达到保护或改善城市水环境的目的[6]。

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是城市污水资源化的两种有效途径。直接回用是将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工艺处理之后,不经过天然缓冲水体的稀释与净化,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循环用水,绿化用水和景观用水等。间接回用是指污水经过处理之后,排入天然水体或回灌到地下含水层,再经过自然的稀释、过滤和净化(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净化),然后再取用供给不同时期使用[7]。

2.1.5跨流域调水

调水工程是解决资源性缺水的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地区,在实行节水、治污后仍不能满足需求时,需要考虑是否有条件进行跨流域调水。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在经济活动频繁和人口增长快速的地区,为了保持水资源按地域分配,进行水资源跨流域再分配,实施水量调配和调节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2.2城市水污染的防治

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破坏水生态环境,进而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并恢复水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2.2.1加强管理,完善和执行政策法规

为了水污染防治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善废水排放标准和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法规和条例。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各行业进行污染监督,预防新的污染产生;明确责任主体,积极应对污染的发生,及时找到责任人,加快速度处理污染源;加强对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包括重要建设政策的评价,防患于未然,对危害环境的策略不得予以通过,不进行危害环境与资源的项目建设;通过科学的评估,积极监督水污染的发生,科学开展治理活动,把影响控制最小化[8]。

2.2.2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

防治污染,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对于旧有的城市污水/雨水合流制系统进行适当改造,新城区在建设规划时,考虑配套建设雨水/污水分流制系统,有计划、步骤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在产业规划和工业发展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结构的优化,使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应按照“物耗少、能源少、占地少、污染少、运量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则,限制发展能耗大、用水大、污染大的企业,以降低单位工业产品或产值的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负荷。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工业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污染物尽可能的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使废水排放量减少到最少。

2.2.3加快城市污水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手段,通过污水处理消除污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在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与建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市污水厂的处理规模。研究新工艺,节约能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城市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实现循环利用,在缺水地区大力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污水来开展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缓解水资源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郑晓郁,姜东旭. 论述我国水资源紧缺及治理措施[J]. 价值工程,2010,(21):190

[2] 纪亚非,赵延凤,乔聚玲. 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J]. 山东水利,2002,(3):6

[3] 刘平乐.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J]. 甘肃科技,2010,26(20):61~63

[4] 祁丽艳.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分析[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增刊):35~36

[5] 刘夏伊. 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水资源紧缺[J]. 水工业市场,2009,(7):8~9

篇10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及其研究现状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

依据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审计部门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导向,结合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治理的区域特征,通过检查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分析环保资金的收缴与管理使用情况,评价区域环境绩效,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此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的研究现状

1.湖泊流域环境审计。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4)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环境审计调查研究,并从审计机构体制、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会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黄溶冰等(2010)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相关理论,探索了适合我国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的治理模式。伍金条等(2010)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认为应对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等方面加强环境审计力度。宋莎莎等(2010)对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2.江河流域环境审计。严飞(2004)对江苏淮河流域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和污染源的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审前调查,发现区域体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环境保护政策未能有效执行,认为应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进行资金、项目、污染源治理等多方面环境审计。李芳(2011)在对渭河流域水污染的特点以及工程绩效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绩效审计模式。厦门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13)结合地方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应以环境政策评价为目标、以环保项目与环保资金为基础、以环保法规执行为重点,有效开展九龙江流域环境审计。

3.理论体系方面的环境审计。杨肃昌等(2013)对区域环境审计进行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发展动态,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导向,联系环境问题与治理的区域特征,拓宽研究领域并创新研究方法等建议。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2013)提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阐述区域环境审计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从研究视角来看,大部分文献是基于审计领域进行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偏少;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区域环境审计大多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对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等理论运用较少。总体而言,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主要集中于扩大研究视角、完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

二、区域环境审计的内容

(一)区域环境“免疫力”审计

1.总体承载能力。区域环境“免疫力”是指某一区域内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承受能力,例如大气、水、动植物等都有各自的承受能力限度,环境污染超过最大限度,这一生态平衡就会遭受破坏。近年来,我国关于重要流域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其根本依据就是相关重要流域所能承载污染的最大限度。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是确立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也是建立区域环境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取得区域环境的最大承载能力。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区域内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而探寻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所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环境污染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制度。

2.当前环境污染状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以及专业监测部门所收集的数据获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区域环境的总体承载能力,判断该区域内环境污染是否超标,检查区域内各个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是否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标准的限度范围内。

(二)区域环境管理审计

1.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某一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环境质量的高低,审计人员应通过一系列的程序与方法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总体目标、具体措施、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相关建议。

2.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包括:是否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建设项目是否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区域内重污染行业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的情况。

3.环境保护的规划情况。对环境保护规划的战略目标、具体内容及其指标体系的制定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审查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制度与环境保护规划是否充分有效。

(三)区域环保资金审计

1.环保资金的收缴情况。主要审查排污费、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等环保资金的征收是否及时、足额,有无应征未征、违规减免的情况;分析收缴核算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环保资金增减变动的原因。

2.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主要包括:评价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监管部门是否及时、足额拨付环保资金,有无弄虚作假,以及挪用、贪污等问题;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投向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战略,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无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环保资金浪费等问题。

(四)区域环境绩效审计

区域环境审计的关键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特征,对区域内环境保护状况与环境治理进行环境绩效审计,从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审计部门应从动态与静态两个层面,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影响。建立合理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区域环境保护进行有效评价,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提出区域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推进区域环境审计的相关建议

(一)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化研究相关理论体系。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生态经济学、环境治理学、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受托环保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正确认识区域环境审计、形成区域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二是基本理论,包括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本质特征、目标、内容以及报告等方面,是创新区域环境审计制度、正确指导区域环境审计实践的理论基础(李璐等,2012)。此外,要加快制定操作性强的区域环境审计细则、执业标准和评价指标,解决好怎么审、审什么、怎么衡量等实际问题,使区域环境审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二)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区域性特征

当前,我国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现已开发程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格局,这为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存在较大差异,环境治理问题也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因此,区域环境审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结构特征、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治理问题的区域性特征,制定出区域环境审计的差异化审计策略。

(三)加强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

区域环境审计的难点在于其区域性、专业性与协同性。因此,审计人员应当注重联合审计机制,借助当地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专业条件,了解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应当制定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由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构建联合环境审计主体,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力度,推动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与统筹安排,促进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积极有效的开展环境审计。

(四)组建区域环境审计专业队伍

审计部门开展区域环境审计最需要解决的是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胜任能力强的审计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复杂、跨领域性导致区域环境审计涉及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审计部门可以借区域环境审计的契机,吸引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出审计部门自己的专家人才;同时,审计部门可以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审计人员在环境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提升区域环境审计的技术性、专业性与综合性。此外,可以设置环境审计的外部专家机制,形成区域环境审计的专家队伍,提高区域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J

篇11

1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但多数是从环境的“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消纳能力”两个方面构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框架,例如有学者认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某一区域的环境能够为该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必要资源的最大支撑能力和最大消纳污染物的能力。而本文所指的环境承载力是特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特定尺度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在区域人类社会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总量的能力,除包含环境的“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消纳能力”之外,也强调人口在环境承载力方面的主观能动价值。

2 平潭新一轮环境保护规划对环境承载力的整体规划思路

《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0— 2030)》(以下简称“环境保护规划”),是平潭新一轮土地规划当中的一个专题规划报告。环境保护规划由生态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组成,其中生态建设规划包括以平潭县为代表的生态示范区的生态建设与原有破坏生态的恢复治理;环境保护规划主要从环境质量保护与环境管理角度规范平潭地区的水质、噪声、大气等级等的达标治理。

本轮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针对环境污染控制与监测、生态环境优化建设的相关思路,并提供了部分具体措施,对未来平潭环境承载力提升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2.1 平潭环境保护规划对环境承载力的优化指引

2.1.1 环境污染控制与监测方面

环境污染控制的范围主要针对平潭主岛,具体包括:

(1)水污染控制。包括陆域水污染控制和海域水污染控制。陆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是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确保饮用水达标率。其核心是对三十六脚湖、六桥水库、玉井水库等集水区域的水源地保护。海域水污染控制主要是针对功能分区(如旅游区域、渔产区域、港口区域等),重点是保护海坛岛长江澳、海坛湾等滨海旅游度假区海域以及石牌洋风景名胜区海域海水,保证一类水质(按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5—1996),下同);而渔产区域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港口区域(含渔港修造船厂)达到三类水质。

(2)大气污染控制。主要针对平潭的未来建成区域的污染源控制,主要控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降尘的污染,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采取双B工程(公交优先与自行车出行)以及电动车与LNG公交的推广,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3)固体废弃物控制。主要针对城市中心商务区、旅游休闲区、低碳科技园区,以及村镇居民点。采用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焚烧发电等方式,到203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100%。

2.1.2 生态环境优化建设方面

基于平潭海岛生态环境特征和自然格局,根据综合试验区发展定位和总体布局,规划构建综合试验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禁止建设区)和黄线区(控制建设区),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和分区管理,维护海岛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保障综合试验区的生态安全。

规划中重点强调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土地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等环境保护事项。其中在红线区重点强调对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口地区防风基干林带、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滨海沙滩区域的保护。而黄线区则严格控制新开发建设项目,对合法已开发建设项目要保障其不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1)生态产业观念。从农业、工业到第三产业全面引入生态产业观念,将其作为平衡平潭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切入点。规划提出了发展以承接福州高端机械产业、发展本地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强化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密切台海合作的低碳科技交流示范产业的生态工业发展观念,并对现有的传统工业进行优化与改造,统筹一岛两区的产业布局。同时,针对平潭现有的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较好,规划提出了中期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合理养殖密度,规范现代养殖业;远期发展观光农业、精致农渔业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在规划期间将重视发展旅游观光业为主体,商贸、金融服务业为配套的新兴生态服务业。

(2)生态园林城市构想。规划中在一些细节上体现生态宜居理念,在建成区保障绿地面积比重,推进生态化交通,构建“双B”城市即强调公交优先与自行车出行,推进生态社区建设与绿色建筑普及。

2.2 平潭环境保护规划对环境承载力引导存在的不足

2.2.1 规划中对生态产业缺乏阶段性重点产业指引

篇12

下面以纳雍县为例。纳雍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7000吨,目前已经满负荷运行。主要来源是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另外还有县人民医院等医院废水、二中等学校及办公废水以及县城内的餐饮等商业废水。纳雍县污水处理长进水浓度比较高,监督性检测和在线监测进口COD达到500mg/l左右,进水氨氮达到50mg/l左右,TP浓度达到3.6mg/l左右,TN浓度达到70mg/l左右,BOD浓度达到20070mg/l左右。

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难点

城镇居民产生的废水是城镇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生活污水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有些地区,生活污水中还容纳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工业污水,成分更加复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下水道污水因雨水稀释,浓度更低。Butler等(1995)的研究表明[3],不同生活设施对生活污水的质量和数量影响是不相同的。厕所卫生废水对生活污水组成成分影响程度最大,特别是氨盐含量高,排放时间集中在晚上,占夜间排放量的60%-90%;厨房洗碗废水中正磷酸盐比例高,排放高峰期出现在6-7am和6-10pm。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因地区、季节和民族习惯而异,家庭生活设施的使用情况与当地经济条件、居民生活水平、年龄结构和消费群体等密切相关。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表明,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难点主要是:

(1)城镇生活污水成分日益复杂,各污染成分浓度较低,波动性很大,难以正确评估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及其昼夜、季节变化,影响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的正确选择、处理工艺与污染物去除方案的合理设计、出水水质的准确估计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转。

(2)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大多建立在实验室或中试结果基础上,根据经验设计大规模应用工艺,在实际操作与具体实践中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很大[2,5]。

(3)城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的选择,还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地方保护主义或其他人文因素的抵制,常常不是采用最佳的处理工艺与处理技术[1,3]。

(4)当地自然与生态条件(如气温、降水、风向和土壤等)对所选择的处理工艺与处理技术有负面影响,使其不能发挥正常效力[2,6,7]。

2纳雍县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处理工艺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污水收集难度大。这个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污水收集管网不全。项目设计都只有主管网,农户接入主管网的支管网不在项目之内。要达到处理效果,必须建成农户接入主管网的支管网,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第二个原因是农村生活习惯导致污水乱排放。第三个原因是乡镇化粪池不完善,导致污水收集困难。乡镇建的房屋多数都没有化粪池,建污水处理厂时如果重新建化粪池不是很现实,所以化粪池的缺陷导致了污水收集的困难。二是运行经费得不到保障。目前,乡镇自来水比较缺乏,有部分乡镇的用水不是政府统一调配,而是村民自己饮水。目前,乡镇未收取污水处理费,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均由县财政负责支付,资金压力比较大。

(2)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纳雍县污水处理厂采用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比较方便,耐冲击能力强,特别是针对雨污分流不完善的县城,进水浓度变化比较大,一体化氧化沟的耐冲击能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另外,一体化氧化沟占地比较少。

(3)借鉴成功模式。贵州省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现状及主要运行模式:根据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90号),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进ppp工作,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对提高环境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有部分是国家发改委支持的项目,由国家出资建设。还有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负责出资。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多数采取吸收社会资本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简称后,一般采用委托运行管理。

3城镇生活污水管理绩效评估

城镇生活污水管理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源头管理,即用户污水的产生和排放的管理,这就要求用户在污水产生后,必须先进入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城镇污水管网;而是对污水收集的管理,即污水排入管网并汇集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管理,目前处于城镇建设的发展时期,老城区的污水收集管网都存在雨污分流不完全的情况,三是进入污水处理厂后经过处理最终排放到河流的管理,这就是我们最主要的污水处理工程。针对这三个环节,城镇生活污水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少用水、多循环、少排放;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低成本。”具体包括:(1)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用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新鲜用水量,并尽力提高处理后污水的在利用率;(2)生活污水100%收集并进入污水处理厂;(3)污水处理后全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实现连续达标排放;(4)污水管理的成本得到控制;(5)成本得以公平分配。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是评估城镇污水排放和收集的核心指标。它指经过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占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估算的污水集中处理率缺乏依据,多以供水量的85%来核算生活污水排放量。该估计方法易导致偏差,污水处理效率偏低,实际成本偏高。应改变目前的计算方法,以“服务人口覆盖率估算法”作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的计算方法。

而城镇生活污水管理效果评估方法主要依据以下两个方面具体实施。

(1)排放达标情况。连续达标排放是城镇生活污水管理的最重要目标。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对污水处理厂连续达标情况进行核查的主要手段,是污染物排放管理的基础制度。城镇污水处理的各项评价指标都将在排污许可证中有明确的规定,污水处理厂是否严格遵守了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是评估城镇污水处理绩效的直接依据。

(2)污染物去除效率。去除污染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作,对污水处理绩效的评估不仅要考虑出水的达标情况,也要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做明确规定,这是当前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要求。根据国家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方法,污染物的去除量=污水处理量(入水浓度-出水浓度)。

4结论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产生的量越来越大,生活污水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如何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上不断改进生活污水处理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融资模式,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探索,是当前科技领域有效解决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所必须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周启星.从第二届世界水资源论坛看辽宁的水资源危机及对策[J].生态学杂志,2002,21(2):36-39.

[2] 王凯军,贾立敏.城镇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butle d,friedler e gatt k.characterising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of domestic domestic wastewater inflows[J].waq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1(7):13-24.

[4] orhon d,ates e,sozen s,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cod fraction of domestic wastewater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1997,95(2):191-204

[5] papaiacovou i.case study wastewater reuse in limassol as an alter-native watersource[J].desalination,2001,1389(1-3):55-59

[6] 周⑿牵黄国宏.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及全球环境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13

[8]阎伍玖.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J].水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7(3):274-277.

[9]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N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Control of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Agriculture[R].Washington,DC: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3.

[10]郭鸿鹏,朱静雅,杨印生.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290-295.

[11]张水龙,庄季屏.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生态学杂志,1998,17(6):51-55.

[12]于峰,史正涛,彭海英.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8):54-58.

[13]阎伍玖,王心源.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1998,18(3):263-266.

[14]张之源,王培华,张崇岱.巢湖富营养化状况评价及水质恢复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5):45-48.

[15]丁恩俊,谢德体.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A].见:中国农学会.2008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长沙:中国农学通报,2008:180-185.

[16]金庆海,朱素菊,黄文钰,等.巢湖合肥地区洗衣粉排磷占入湖磷贡献率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23(6):320-322.

[17]毛战坡,彭文启,尹澄清,等.非点源污染物在多水塘系统中生物流失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4(3):530-535.

[18]王静,郭熙盛,王允青.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巢湖流域旱地氮磷流失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492-495.

[19]王桂苓,马友华,孙兴旺,等.巢湖流域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10,10(3):312-316.

[20]蒋尚明,袁先江,周玉良,等.巢湖流域塘坝灌溉系统对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截留作用分析[C].武汉,2013:355-363.

[21]阎伍玖,鲍祥.巢湖流域农业活动与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24(2):6-10.

[22]王宗志,金菊良,洪天求.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来源的模糊聚类对应分析方法[J].土壤学报,2006,43(2):328-331.

[23]陈健,刘云慧,宇振荣.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巢湖杭埠-丰乐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4):86-90.

[24]金潇,熊鸿斌.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巢湖流域(合肥市)非点源磷污染负荷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25]常龙飞,王晓龙,李恒鹏,等.巢湖典型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壤中流养分流失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5):511-517.

[26]孙莉宁,张之源.基于WARMF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以杭埠-丰乐河流域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27]鲍锦磊,孙世群.AnnAGNPS模型在巢湖马槽河流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28]吴春蕾,马友华,李英杰,等.SWAT模型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应用前景与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324-328.

[29]郑姗姗,Perrin J L,储茵,等.ATHYS模型及其在巢湖流域丰乐河水文过程模拟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6):1061-1069.

[30]欧阳威,黄浩波,蔡冠清.巢湖地区无监测资料小流域磷污染输出负荷是同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4):1024-1031.

[31]王雪蕾,吴传庆,冯爱萍,等.利用DPERS模型估算巢湖流域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面源污染负荷[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9):2283-2891.

[32]尹澄清,毛战坡.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非点源水污染[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2):229-232.

[33]李如忠,汪家权,钱家忠.巢湖流域非点源营养物控制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19-121.

[34]李如忠,洪天求.巢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105-110.

[35]石健,石润圭.治理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44-46.

[36]王晓辉,张之源,贾良清,等.巢湖流域非点源N・P污染控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52-10453,10456.

[37]王桂苓,马友华,石润圭,等.巢湖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C].长沙: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245.

[38]汪洁,栾敬东,马友华,等.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措施和政策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95-299.

[39]汪巧玲.巢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特性及其综合整治措施[J].绿色科技,2011(12):132-134.

[40]于维坤,尹炜,叶闽,等.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J].人民长江,2008,39(23):83-87.

[41]代才江,杨卫东,王君丽,等.最佳管理措施(BMPs)在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0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