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我的职业的规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我的职业的规划

篇1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人生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通向成功的殿堂。

一个人走在人生的路途中,他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一股伟大的力量,它可以补充你的精力,练就你一种坚强的个性,指引你通向成功的远方。

我的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自我认识、评估

马克思曾说:“一切真理的精华是人们最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的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我的性格

阳光,开朗,喜欢创新。在生活中,我喜欢独立思考,有耐心,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别人的合理要求。关注细节,细心、认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能体谅别人的难处。

(二)我的兴趣

喜欢打乒乓球,弹琴,看书,喜欢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喜欢独处,喜欢去安静的地方。

(三)我的能力

善于与人沟通,乐于帮助他人。做事比较认真,热情,有条理。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好,长期担任学生干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善于写作,仔细认真、踏实,做事锲而不舍,勤于思考,考虑问题全面,待人友善。

(四)我的价值观

事业方面:首先,我认为,女生也应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家庭和事业可以兼顾。其次,女生的能力并不比男生差,一般男生能做的事情,女生一样可以很好的完成。最后,不管事业是否成功,都要注重回报社会,给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环境评估

1、社会环境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升,总体来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

2、专业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具有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政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内的涌动,国家和政府加大了思想政治建设的力度,思想政治教育重新被提升到关乎现代化建设前途和命运的位置上来。

3、职业环境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的面还是比较宽的,其就业可以成为从事中小学、中专、大专的政治教育教师,也可以发展成为管理干部,政工干部、思想宣传工作者等。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当教师,当前随着教育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导致我国对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教师的待遇和工资也在不断提升。职业环境比较好的。

四、职业探索与行动计划

(一)职业探索

1、职业目标:大学教师

2、SWOT分析:

我的优势:(Strength)耐心,做事认真,有责任心,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热爱教育事业。

我的弱势:(weakness)现仅有本科学历,还需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我的机会:(opportunity)家庭全力支持我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同时我的学习成绩较好、年龄较小,自己也有强烈的继续深造的愿望。并且,父母都从事教育事业,能够为我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人脉资源。

我面临的挑战:(threat)研究生考试竞争比较激烈,想要考上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博士对个人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且现在社会上对女博士的争议比较大,将会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二)行动计划

一切都始于行动,只有付诸实施,规划才有价值,所以我选择行动,立即行动,并且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1、大学期间的行动计划

1)努力学习英语,把英语成绩提高上去。搜集专业方面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努力学习,备战考研。

2)多与师长们进行交流,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人际交流的技巧,丰富自己的阅历。

3)认真准备、对待教育实习活动,在实践中评估自己是否能出色的完成教师工作,并积极争取其他的实习机会。

2、职场适应计划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成材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因此,我要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

2) 培养勤于动手的实践能力

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毕业,虽然了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所以我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3、长期发展计划

篇2

一、 SWOT自我分析

优势(Strength)

做事比较细心,讲究条理性,要求当日事当日毕。

教学严谨,力求做到课课清,天天清。低段语文教学比较有经验,注重家校交流。

谦虚好学,对于专业学科知识和班主任工作知识,希望能连续不断地补充新知。

劣势(Weakness)

对小学中高段的教学不熟悉,对小学中高段学生的心理特性缺乏了解。

专业学科知识不够丰厚,专业成熟度不够。

智商情商都处于低水平,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

机会(Opportunity)

有完整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有高素质行政的培养,有老师成长的空间。

有发展自我的平台。

过往的经验有发挥的平台,并有机会学习新知和探索未知领域。

威胁(Threat)

在自主高效课堂的发展下,传统教学遭受到冲击。面临思变破旧的急切问题。

情商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墨守成规面临淘汰。

二、 我的三年职业规划

第一年:丰富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熟度,提高班主任技能,虚心学习,不断反思。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竞赛和活动,以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

第二年:总结中进步,继续参于校内外各种竞赛和活动。阅读中内外著名的有关教育的书籍,理论指导实践,帮助自己走上一个新台阶。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成就高效自主课堂,希望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同化的关系。

第三年:三年一大变,在原有的经验上取得前所未有的佳绩。尝试新的领域,大胆走出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开发新课程。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受人赞扬的教学风格。

我的SWOT自我分析和三年职业规划二:

SWOT分析又称态势分析法,就是把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用SWOT分析法仔细分析自己的各方面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准确定位,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标。

一、我的竞争优势(Strength)

根据“中国才储MBTI”的分析报告指出,我是一个属于“ISTJ(即内向、感觉、思考、判断)”类型的人。而这一类人所具有的优势为:办事精确,希望第一次就能把工作做好;乐意遵循确定的日常安排和传统的方针政策,是组织忠诚的维护者、支持者;每次都能十分专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项目或任务上;特别能够专心细致的工作,可以不需要别人的合作独立工作;灵敏的组织能力;一丝不苟、认真专注地对待具体问题;事实和细节;相信传统模式的可取之处,并且能够遵循传统模式;非常强的责任意识;别人可以信任你实现自己的诺言;明白清晰的工作伦理;认为高效率和多成果是很重要的;可以依靠,能够将工作自始至终贯彻到底,对实现目标有毅力和决心;通情达理、视角现实;有稳定平和的心态;有冲劲和闯劲,不患得患失。

除了性格上的优势外,作为80后的新新人类,我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时代的优势。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有着优越的社会生存环境,良好的教育,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我们的媒体业也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着,正处于人才紧缺的时刻,正需要我们这群年轻人的积极加入,所以说,只要我们足够优秀,还是很容易融入传媒这样的行业当中的。

针对以上这些优势,我想我将可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出适合自己走的一条道路。

二、我的竞争劣势(Weakness)

因为自己属于“ISTJ(即内向、感觉、思考、判断)”类型的人,所以决定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存在这些劣势:不愿意尝试、接受新的和未经考验的观点和想法;对变化感到不安,可能会有些僵硬、死板,排斥革新;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缺乏耐心;有时会由于近期目标而忽略长远需要;办事死板;必要的时候难以或不愿适应新境况;难以看到问题的整体以及行为的长远影响;对于方针或决定将会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缺乏敏感;需要的时候不愿意改变努力的方向或调整投入的多少;不愿意促成必要的改变,不愿意支持有风险的行为;见到实际应用后的结果才肯接受新观点;不能理解与他们自己的要求不同的要求;对自己及自己对组织的贡献估计过低;斗志不足,容易松懈,通常不愿付出过多的努力;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不够坚持。

性格的劣势是自身本性决定的,而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劣势也很多。首先,随着观众对传媒的要求越来越高,传媒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己已经具有的知识满足不了需求方;其次,自己所处的环境限制较多;此外,同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自己的能力在某些程度上不如别人,竞争的核心能力不够强。

面对这么许多的劣势,我应当扬长避短,选择一份能够发挥我优势的工作,尽量避免自己的劣势,并尽量改正。有些劣势是性格本身决定的,可能已经定型,那么我就应准确定位自己,开辟一条可以展现自己优势的舞台。

三、我的竞争机会(Opportunity)

就传媒这个大环境来说,提供给我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第一,二十一世纪的传媒业已经不再仅仅是原来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了,新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诸如网络、数字电视等等。网络全球化的普及趋势,为传媒人提供了诸多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同的传播媒介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就业空间。

第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80后接受新鲜事物的途径更加简便快捷了,我们把握着最新的信息因素,有着最新式的思维方式,我们的出现必将为传媒业注入新鲜的活力。

第三,就我自身而言,作为一个编导专业的学生,我不但掌握了编导、主持、采访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采写、编辑的能力,我想我是具有“采、编、播”三位一体,全方位工作的能力的,而这样的能力正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能力也赋予了我胜人一筹的竞争机会。

第四,随着08年奥运的来临,大量的机会在等待着我们去把握。中央电视台的奥运主持的招聘,奥运会志愿者的报名、奥运新闻的宣传报道等等,奥运产业的启动无疑可以带我们许多机会,这样的机会人人平等,我们应当好好把握,认真考虑面对奥运这样一个大的新闻点,我们应当如何处理。

四、我的竞争威胁(Threat)

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之下就必然存在着四面的威胁。

首先,新闻专业的人才越来也多,天外有天,优秀的新闻人才一个强似一个,面对这么多的威胁不提高自身,不增强自信是绝对不行的。同行的竞争、各个媒体之间的竞争都会让自己觉得很受威胁,压力很大。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诸多媒体不断流入,中国各大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其说这是一次竞争机会不如说这是中国媒体的竞争威胁。同样这也给即将毕业的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压力可想而知。

此外,在这个人满为患的工作环境体制下,我们的想要一个个庞大的队伍当中并非易事。刚刚毕业的我们既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也没有多年的工作经验,面对层层阻碍,想要杀出重围,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

五、我的发展战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即将毕业的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劣势的。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正视自身的劣势,及时抓住机遇,有效规避风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突出自身的专长,打造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在与别人竞争时,展示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是立足之本。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得很好,别人不能做到的,我依然能够做得很出色,这就是我竞争的有力武器。强化自己的优势,突出特点,将会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采编播”三位一体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多面能手,全面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第二,多多锻炼,获取更多实习经验。工作经验对于传媒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学四年当中如何获得充足的经验,如何充实自己,一直是我深思的问题。我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在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娱乐栏目都实习过,广告包装策划公司也实习过,应该说,我所拥有的实习经验还是很丰富的。我所做的就是要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从中获取知识。

第三,学会推销自己。空有一身本领还不够,在着力提高自己的内涵素养之后还需要学会对外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传播学的知识在这里可以学以致用,打造自己的品牌,推销自己,让自己尝试成功。

第四,放远眼光,长远打算。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切不可因一时兴起而误打误撞。一旦选择了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可好高骛远,不愿意在县市级的传媒单位就职,应当放宽视野,为自己开拓出更宽广的未来。

面对残酷的竞争和强烈的冲击,面对难得的机遇,我将与自身的实际现状结合,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突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这样才会有立足之地、生存之本。

我的SWOT自我分析和三年职业规划三:

在上课之前,对SWOT分析法毫无了解,甚至在下课后也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从多方搜集有关SWOT的资料,希望能更好了解此分析方法,以便更好的使用。以下便是我搜集资料后对SWOT分析法一些了解。

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运用SWOT法进行选择分析,就是将与你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和对策等。

这种研究方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和弱点、外部机会和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而SWOT法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有助于人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我将职业定向为高中生物教师,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并愿意为它终身奋斗。在这个岗位上可以较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潜能。以下是我用SWOT分析法对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分析。

1)优势的使用:

①教师专业对专业成绩比较看重,专业课成绩较为优秀

②长相有亲和力,普通话较为标准,说话有逻辑,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较好 ③行动力较强,适合参与科研活动

④粉笔字、钢笔字清秀,在习惯用电脑的人群中表现突出

2)劣势的弥补:

①多参与可以锻炼教师技能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能力还可以在综合考评中获得加分

②积极他人交往,特别是师兄师姐和老师,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能获得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和知识。

③培养一项艺术特长,初步确定为书法或画画,参加一个培训班,争取学有所成。

④做事时,将心态放平,不用过于紧张。

3)机会的运用

①如果新课改真的来临,那我们可以选择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多,就业将不成问题。

②向老师学习做人的道理,领略其上课的风采。

③多多增强实践能力的锻炼,让上课成为一种艺术。

4) 威胁的排除:

①研究生虽然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能力可能不及本科生

②将要来临的新课改中,生物的高考分数比例极有可能加大,生物教师受重视程度将升高

③有竞争才有动力,他们的存在会让我们更迫切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对以上自身和环境因素优劣的分析,我确定了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在大学期间的职业定向阶段,要多学习教育理论,本学科知识,拥有深厚的本我知识,训练教师技能,为成为准教师而努力。在就业后,也就是教师职业的适应阶段,争取在一年半到两年内渡过适应期,成为教学有方,教育得法的拥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把这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01——20xx.07,也就是大三的下学期;第二阶段:20xx.07——20xx.7也就是大四的整个学年;第三阶段:20xx.08——20xx.12.就业后的教师职业适应期。

在第一阶段:继续努力学习,特别是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要多下苦功。不求获得奖学金,但求对课本知识理解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和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寒假期间,到高中听课见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课堂掌控能力。在大三下学期,认真复习英语,争取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尽可能地参加社会调研,从中学到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积累论文撰写方面的经验。课余时间多与老师沟通,确定毕业论文选题的具体方向。

篇3

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大学都必须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拥有更理想的职业人生。自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谋求成功人生的需要。但现代的职业生涯概念发起于美国,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兴起不过十年左右,还不完善,投入也不够,有很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可见,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戴尔・卡耐基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只有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缺点、追求等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再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切实可行的、能取得实效的规划,否则就只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美好而虚无。

二、自我认知的概念和意义

(一)自我认知的概念。

在心理学上,自我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作为认知对象的我和行为主宰的我。自我认知属于自我意识范畴,它包括自我觉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也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与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阿波罗神殿前的柱子上就刻了一句震撼人类灵魂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可见,自我认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二)自我认知的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对自我的认知首先要回答的是“Who am I?”“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是自我分析的过程,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教育背景、过往经历和思维能力。其次是“What I want?”“我想要什么?”这是目标展望过程,包括职业目标、收入目标、名望期望和成就感。再次是“What can I do?”“我能做什么?自己的专业技能何在?”最好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自己的专业特长,特别要注意个人社会实践经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第四是“What can support me?”“什么是我的职业支撑点?我具有哪些职业竞争能力?”各种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种种关系)都可能影响你的职业选择。最后是“What fit me most?”“职业和行业众多,哪个最适合自己?”每个职业的待遇、名望和社会成就感、劳累度都不一样,这就要根据上面四个问题来得出答案。

(三)自我认知的意义。

职业规划的黄金法则:人职匹配理论认为: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而进行人职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人的个体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三、自我认知的途径

目前,进行自我职业认知和测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大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二)360度评估方法。

360度评估方法又称多渠道评估法,是绩效管理的一种新工具,正被国际知名大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据调查,在《财富》杂志排名前1000位的企业中,已有90%的企业在使用不同形式的360度考核,比如IBM、摩托罗拉、摩根士坦利、诺基亚、福特、迪斯尼、西屋、美国联邦银行等,都把360度考核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估、父母家人的评估、同学朋友的评估、老师领导的评估及其他社会关系的评估,搜集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来自不同层面人员的评估信息,全方位地评估自己的方法。

(三)职业测评工具。

职业测评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职业倾向,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找到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起点。如职业气质型量表、16PF、霍兰德职业类型测试、MBTI测评,等等。

四、自我认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自我认知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这几种自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包含着不同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而个体差异的不同,使得每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都具有独特的看法和体验。这些认知的不同,也使得每个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

(一)认清自我决定择已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优点。按照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划分的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的人敏捷好动,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性格开朗,善于交际,适合外交、管理、记者、律师、运动员等工作。胆汁质的人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他们精力旺盛,行动迅速,不愿意受人指挥而愿意指挥别人,适合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等工作。粘液质的人缄默而安静,遇事深思熟虑,具有很强的克制力,心境平和,适合从事政治家、商人、教育、研究等工作。抑郁质的人羞涩敏感,喜欢独处,遇事三思而行,适合学术、医学等领域。

(二)了解自我与择己所能。

自我认知,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点,而且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选择自己能力范围之类的工作,避开那些由于自身生理或性格缺陷而不适合的工作。这样更容易获得职业生涯上的成功。如一个具有很高音乐能力的人也许很快就能学会弹奏一种乐器,但对于一个乐盲来说,弹奏乐器也许不如学会炒菜轻松。一个空间能力很差的学生也许花费很长时间也不能画好一副工程设计图,但对于该项能力好的学生来讲却可以轻松搞定。能力对于事情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影响,因此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透视自我与择自所求、择己所乐

价值观是潜伏于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东西,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非常深远的。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将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形象地称为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这其实就是人自身对于精神层面的探索和认知。

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只有先明白自己内心最求的究竟是什么,才能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出发点和最终达成的目标都应该以内心最求价值实现为出发点。

综上,只有建立在充分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更适合自己的需求,并更科学,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篇4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简单的等同于找工作,或者仅仅与工作相关[1]。职业生涯亦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职务的发展道路。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他的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扮演何种职业角色,都可以在此之前做出设想和规划,这就是职业生涯设计。

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人事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成长六个步骤。而在这其中,职业生涯探索阶段恰好处在大学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每个学生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从内而外”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的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而是更要做到“人职匹配”。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分为以下步骤:

(一)认识性格

性格,是人在其成长经历中,因生理、遗传、家庭教养、学习经验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会有天生擅长的一面,也有不擅长的一面,它没有好坏之分。通过知晓自己性格上的擅长与不擅长,并了解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和职业,就能帮助自己做出合乎自己情况的职业选择[2]。这样的最佳匹配,会使得大学生成为有效的工作者。

(二)认识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们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占据了他们一生中、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工作原本的意义不在谋生,而在于从事工作时沉浸其中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兴趣和投入就是这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三)认识技能

技能,是简历和面试所使用的语言,对于个人摆脱对能力的狭隘认识、树立自信心、在求职和工作中胜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大学生从自己以往的各种经验中辨识个人所擅长的技能,恰当表达、展现自我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事情。

(四)认识价值观

价值观,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和品质。它指向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对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时,应重视对自身价值观的澄清,培养对工作健康合理的价值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3]。

总之,加强自我性格的认知,有助于在职业选择上扬长避短;加强自我兴趣和价值观的认知,有助于明确职业目标;加强自我技能的认知,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提高竞争力。

三、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探索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探索滞后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自我探索教育主要是为职业发展服务的,美国高校都有类似于中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这样的机构,比较著名的有哈佛大学的生涯服务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生涯和领导力发展办公室,他们提供的咨询和服务多种多样,就业指导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自己的评估,评估结束后通过电脑和工作进行配对。其实美国人一直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了解,他们看重个人特质和职业的适配性。小学时,学校就会聘请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为小学生讲解他们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中学时,学校会让学生做一些心理测验,还会让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自己去体验,从小对自我和职业的关注降低了大学毕业时找工作的盲目性。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的自我探索教育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也迟迟未能开展。但学生对自我探索是非常渴望的,现状和学生需要的矛盾说明学生的自我探索以及相应的指导己经相当滞后了。

(二)自我探索意识的缺乏

在大学生中,对“自我探索”全然不知的大有人在,清晰了解“自我探索”的则寥寥无几。总而言之,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没有思考过自我探索这个问题,因为应试教育之下,这对他们的成绩似乎没有帮助。带着这种对自我的朦胧感他们进入的大学。但学习不是大学的全部,学生还需要思考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对什么课程感兴趣,他们对这些问题难以回答,很多人都是随大流,这势必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自我探索需要个体的重视,进入大学仍有很多学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有唤醒他们的意识,才能为四年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三)自我探索方法缺乏

很多学生想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改变自己,但是很多人也会因为不知如何着手而放弃,更有学生因为不了解自己而困惑。学生们认为自我探索比较难,原以为自我探索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但是真要探索时却发现无从下手。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都有所了解,但是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并不多。很多人对自己是一知半解,还有些人都没正式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为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唤醒他们自我探索的意识,使他们有机会去探索自我,有能力探索自我。

四、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自我探索的思考

(一)自我探索应尽早开展

自我探索是一种意识,很多学生对此并不了解,所以不够重视,但是自我探索对大学生确实很重要。大学四年中,一般高校在大三、大四才对学生进行干预,效果往往不够明显。如果能在刚进大学时就帮助他们确立这种意识,这对他们大学四年的生活以及走入社会后的发展都十分有益。

(二)自我探索应持续开展

自我探索不同于就业指导,前者是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自我概念,具有发展性、广泛性、综合性和长期性,后者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是应时性的。自我探索关注学生自我成长、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甚至要探索和开发自己潜能。此外,在探索过程中还会出现“倒退”现象,所以自我探索的道路是艰难的,需要持续开展。

(三)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自我探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的心理测试,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价值取向等特质有全面认识,从而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选择发展道路[4]。这些工具大学生不容易得到,或者得到了测验结果但不知如何解释。因此,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应包括相关技术的支持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同时,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学生知道学校所提供的心理帮助。

(四)勇于尝试,创新方法

目前高校带领学生做自我探索训练专业的老师还不多,这就需要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勇于尝试。辅导员老师要通过学习培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但同时更要有勇气尝试站上讲台,最开始可能做不到形成一种教与学的模式,但哪怕是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所学也会让学生们开启“自我探索”之门。在方式方法上,不能只单纯的讲理论,要花心思,创新意,将理论高度提炼融入到多种活动形式中,可以采用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方法,加以精美的包装,让学生们对“自我探索”产生兴趣。

(五)在“自我探索”中全面开展职业幸福观和社会责任观教育

在“自我探索”中价值观的部分格外耀眼,在这其中除了自我价值观的澄清,最为重要的是全面开展职业幸福观和社会责任观教育。对人生幸福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对职业的选择和评价。

当前,幸福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是十分突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个人的幸福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然而,劳动和奉献是物质利益获得的前提条件。在当今社会转型阶段,虽然有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现象,但是真正持久的、大多数的幸福一定是自己劳动创造的。因此,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奉献和个人利益的紧密关系,大学生就业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都是创业的过程。只有艰苦创业,才有利益的获得,才有精彩的人生[5]。现在特别强调先就业、再择业,其中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人生的理想和成功,在于劳动和创造。首先有劳动创造机会,再去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

职业和责任也是紧密联系的,责任感是职业理想、职业成就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供养一个大学生,对于大多并不富裕的中国家庭来说,是一份相当大的付出,尤其对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往往意味着花光父母半辈子的积蓄,还要节衣缩食。因而一个大学生首先是要承载全家人的期望,担负起家庭的责任。职业既是实现人生价值途径,也是承担责任的主要载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开展的感恩教育,首先是感家庭、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也感国家、社会之恩。在选择职业时,引导大学生不仅要看重职业本身的价值,而且要看到职业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对于家庭付出的回报,也就是对家庭、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责任意识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表现之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重要的在于感恩思想、回报家庭、社会思想教育,促进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美)里尔登等著,侯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编译,2005.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出版,2008.

[3](美)鲍利斯,(美)克里斯汀,(美)布卢姆奎斯特著,柏静静译.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周长青.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我探索的现状调查及班级指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钟强,易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中国成人教育[J].2009(24).

篇5

我多思多虑,有点自我主义,但善于保护自己,有时显得有些反覆多变,会犹豫不决,常有标新立异的行径。

我善于在创造性与习惯做法之间找到均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不墨守陈规,经常会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但同时我也很注意尊重人们的传统习惯,不会做出过于惊世骇俗的事情。我这种个性或许对于管理岗位十分适合,同时也适合从事其他许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市场人员等,因为人们在与我交往时会觉有趣,又不会因为过于激进而不能接受。

我习惯把自己看成一个点。积点成面,由点连面。点,可以是中心,引领着整个面;可以就是一个点,可缩可涨、可进可退,有时也可有可无、进退自如。我习惯也较擅长收集整合资源,我知道某些问题从哪可得到解决,我可以为了做哪些事情而把各方面可用资源都调动起来,我也明白什么时候该进该退、需强需弱、要实要虚……

我讨厌做没把握的事情。当遇到没把握的事情挡在面前,只要还有其他方法变通,或者说还有其他更好的事情来取代,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做这没把握的事情!而很多时候,总会有很多没把握的事情摆在面前却躲避不了不能不做,这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做了……

同时,我爱好比较广泛,文体娱乐皆有涉及。对商业很感兴趣,在市场分析定位与扩展普及、搜集整理信息与整合利用等方面比较擅长,即可以确定自己在策划营销这块较有潜力。

还有需要说明的是我很看重自己的感情,在投入前,总会陷入思考,思索我和对方的适合度,等到确定那真的是我想共度一生的伴侣时,我的心就会放在对方身上,毫不动摇。所以在感情方面应该不会对职业生涯产生多少不好的影响。

总得说来,我是个积极乐观的人。我知道怎么去面对和解决压力以及烦恼,即能正确掌握心态调整,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压力。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的那样:“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 我们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发展成长重要的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尽量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如同有人研究所谓乐观系数,也就是说一个人常保持正向乐观的心,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正向乐观的态度不仅会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绪,也较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从这点看,我可以很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可以使各方面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而不必担心自己会因为工作不顺而影响自己甚至身边人的心情。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其次,自我定位:我准备做个什么样的人?

我喜欢读各种门类的书,无论是历史文学类还是自然科学类,也不管是人物传记类还是报刊杂志类;喜欢关注时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也不管是地球还是太空的;喜欢运动娱乐,无论是篮球还是羽毛球,也不管是唱歌还是跳舞……同时,我习惯自我思考与分析,而不会人云亦云。我总会在各类文章中发现有用的东西并加以吸收整合利用。也就是说,我比较善于发现、创造并利用资源。那么,我准备做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得明白两个问题:

(1)人为什么要活着?没有为什么,因为活着所以活着!

因为活着,所以就得做活着的事,就得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啥时自己的生命就行将终结!而当你不再活着了,那还要思考活着干吗?既然活着,就要思考,就要不断地想着做什么才可以更好地活着!因为活着就这么短短几十载,而死了的状态却要持续很长时间!可悲的是那么长时间却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也用不着去思考了,哪怕是想一分一秒都不给你机会!世界,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因为未知,所以才更加可爱,也愈发精彩!失败算什么?伤害又算得了什么?因为我们还活着,还能做着可以做的事,这就是最美的姿态!

(2)怎样活着才有意思?让大家快乐,让自己更快乐!

无论你说什么,也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感到快乐,那就是值得的!因为你快乐了,所以生活就有意思了!当然,还有个前提必须加以留意,那就是你真的快乐且永不后悔更不会良心不安!否则,就表明你的所作所为错了,你也就感不到快乐……因此,我们就把让大家都快乐作为自己奋斗的最大目标!只有大家都快乐了,自己也就快乐了。

根据上面所分析的那样,我要做个让大家都快乐的人!

最后,自我规划:我要怎么做?

在金融危机严重渗入各处的时候,由于经济本就是一环套一环的关系,而全国上下所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难免首当其冲地受到打击不小,同时获知众多正找工作之好友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正如上周在我们郑州大学新校区的那场持续三天的招聘会所见,招聘企业较往年大幅减少,而求职学生倒不减反增,如此也就不难奇怪为什么会造成12月4号郑州人才中心大门被1.7万余求职者挤破的失控场面了!如果此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改善的话,真难以预料这百万毕业生会如何选择生存方式,尤其是在乐观估计一年后形势会比今年还要差一点点的情况下……

下面就简单谈些我个人对应聘者的一些看法:

(1)应聘者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公司招聘职工的唯一要求是职工能够为公司赚钱!

公司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所以,无论是谁,只要能为公司获利即最终赚钱,那么你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有价值的。而评判一职工的价值大小,就看你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因此,作为员工就得牢固树立为公司赚钱的念头,且想法赚的越多越好,唯有如此,你才会受到公司青睐,才会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同时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2)应聘者理应明确自己的特点以及专长:公司更喜欢“招来即用”型的人才!

你必须明白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迷糊消极度日而得过且过!现在的社会可很难再有机会来了还停留在你面前而专等你抓了!现在的公司也很难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为日后、更甚者是为别人培养人才了!所以,作为求职者,必须给自己定位好,并早作准备,使自己在擅长及爱好的领域里加强自身储备而有一定的实力,争取能够到公司就能为公司所用而可以立即给公司赚钱!

(3)应聘者最好有不错的人脉关系网络:如今社会,关系通了,通吃世界又何奇?!

公司的发展,本身就是与各种关系打交道。显然,你有良好的人脉关系网络,本身就说明你擅长交际、知道怎样打通以及处理与各种人物的关系,而或许在某些时候,你的关系网对公司的发展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便利!

由于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水利水电工程,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如果要从事此专业,那么我必须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4.掌握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但同时,由于我的性格特点以及优势与爱好所在,并且对应聘者的固有认识,我也会在策划营销、市场管理以及商业运作等方面进行发展。所以,近一年的目标就是根据需要,多积累知识、多加深能力、多扩宽人脉,同时对一些公司进行了解与把握,以便使自己达到相应职位求职时所需要的各方面要求。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时间管理——关键是不要让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

2.提升能力——疏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3.活在今天——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4.生理调节——保持健康,学会放松;

5.日常减压

以下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帮助自己减轻压力的10种具体方法,简单方便,经常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早睡早起。在家人醒来前一小时起床,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

2)、同家人和同学、同事共同分享学习、工作的快乐。

3)、一天中要多休息,从而使头脑清醒,呼吸通畅。

4)、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

5)、不要急切地、过多地表现自己。

6)、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尽善尽美的。

7)、学会说“不”。

8)、生活中的顾虑不要太多。

9)、偶尔可听音乐放松自己。

10)、培养豁达的心胸

要注意:

(1)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是一个公司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生期间,拿到相关的证书。

(2)公司招聘人才看的不仅是文凭和证书,更多的是注重的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同时,还在注重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3)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的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变方面占优势才行,所以,我们还要在大学生活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兼职来实现,但在其过程中,要懂得总结经验。

(4)一定要在大四之前把简历制好,留下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

(5)要时刻关注招聘信息,积级参加招聘活动,在公司选择我们的同时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

篇6

培养策略

这些年,针对高校扩招的提高,毕业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就业时必然面临着专业不对口乃至起码的就业工作都没有的困境,这种现实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有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以便进入社会后有所方向,提高自我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目前的大学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能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高校教育队伍的缺乏,教育部门不重视,也有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先要看清自己,可以说,自我认知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具体的指导思路: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认识自我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很明白的事情上,往往自己很迷糊,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高校教育应该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与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寻找获得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信息。首先,大学生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的活动并积累经验,在活动中要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还要通过身边的人对自我做出客观的评价,让自己真正明白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些认知之后,就可以较为明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客观的认识自我;其次还可以借助于相关的测评工具如智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等来认识自己。在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还需要将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或知道的事情相联系,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如此可以逐步提高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为以后独立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最好准备。

二、培养分析当下的就业环境的能力

要对当下的就业环境做出准确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的就业政策做出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的就业政策以市场调节为主;其次要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这是做出更好自我职业规划的必须条件,每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同时还有些单位在实习期期间的工资水平很低,甚至于没有等,这些都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样侧面说明了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性;最后,要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这是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就业时,一定不要有从众心理,盲目攀比,而是要从自身特点、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出发,适时地调整自我的就业期望值,莫要坐失良机,更不好讲择业寄托在走关系等他人之上,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才能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确立职业目标的能力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具体来说有:制定的职业目标要具体明确而简洁;职业目标能够量化处理,这样才能评估在一定时间内是否达到目标;指定的职业目标应该可以给自我带来成就感,有利于自我发展,就有着较大的发展价值;制定的职业目标要结合自己的能力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但又不能是不可实现的;制定的职业目标具有可控性,在自我能力范围之内的,都在超出可控范围的职业目标只能是无法实现的。

四、培养职业计划的指定能力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之后,为了实现此目标与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便需要制订出详细的职业计划。职业计划的制订与职业目标确定有着相似之处,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在职业计划中每个阶段的计划需要在一定要求时间内完成;制订职业计划需要有着明显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增加难度;在每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应该有着具体的实施途径策略等;制订的职业计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具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五、培养反馈能力与修正能力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职业目标在最初也不一定是准确的,需要根据自我的能力与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尤其是实际实施中,我们会发现之前的目标有不适当之处,这是要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修正职业目标,这就是大学生所要提高的自我职业规划的反馈与修正能力。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或时间之后,大学生要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纠正职业目标与分阶段目标之间的偏离,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

此外,对于高校教育部门来说,还要设立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职业咨询建设、职业测评建设与建立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教师指导与教育队伍等,只有在高校教育部门与大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大学生真正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

篇7

一、规划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规划企业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有效地全面的收集信息,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占领市场是检验企业是否将自己指定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战略结合起来的重要标准。国内的规划企业基本上是一综合性的规划咨询公司为主要存在形式,因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能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有利于提高规划企业的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师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没有合理的预算编制,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就不能正常的进行。因而规划企业要根据自身业务的综合性特点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增强规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出发点是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规划企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只有做好预算工作,有效的控制成本,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四)有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综合配置

企业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能有效的减少企业内部的矛盾,平衡企业的收支状况。规划企业的运营,需要来自企业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实现最终发展目标。

二、预算管理在规划企业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规划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性的发展,而且呈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在这种发展阶段中,规划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效果并不是太好。究其原因,主要是规划企业再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盲目进行预算管理,没有形成全面的预算管理组织

由于我国预算管理起步晚,发展迅速,导致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同预算管理体制的不适应,预算管理缺乏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这严重阻碍了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使其无法真正发挥在企业中的作用,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我国的规划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缺乏完整的指标体系,没有将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有机的联系起来,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时常发生,严重影响预算管理实施的效果。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仅靠一个部门是不行的,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组织,实现预算管理的功能和意义。

(二)规划利益相关者沟通协调工作不完善制约预算管理的实施

规划企业的实质就是通过向委托单位提供设计来满足客户要求从而获取企业利润的企业。因此,规划企业与委托单位的沟通协调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的沟通没有达成一致,就严重制约企业预算工作的实施。

(三)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力度不够

我国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大都是跟风进行的。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并没有认识到预算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对于规划企业来说,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预算,是规划企业进行业务的合作。但是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的预算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预算严重松弛,遮盖了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风险。

(四)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员工对企业预算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有些企业虽然是行了预算管理,但是并没有达到实施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很多员工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自己没有太大的联系,不愿意配合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财务部门单方面的工作进行预算管理只能是在表面上进行预算,根本无法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三、完善和改进规划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企业预算管理的指导性方针

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进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同预算指标有效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在规划企业中,一旦确定了业务目标,就相当于确定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方向。因此,企业的预算要以企业的既定目标为指导方针,进行企业收入、利润、成本和投资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约束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引导企业走的更远。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制度是规划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确定规划方向、强化内部控制的根本保障,在企业中发挥着不了替代的作用。管理者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委员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可以积极地鼓励员工才与企业的预算管理,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管理流程和财务流动状况。通过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可以极大的鼓舞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职业忠诚度,还可以加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使企业的政策实现很好的上通下达,提高企业的内聚能力,实现企业的传略目标。

(三)建立健全企业预算考评体系

在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企业预算考评体系,合理分配和使用有限的企业资源,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其中,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预算考评科学化、规范化。规划企业要建立预算考评机构,、制定预算考评的规范性制度和详细的考评标准,并使其在现实的管理中充分的发挥其功能。建立预算考评体系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一些部门的权力,而是为了有效的推动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是规划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离开了预算,企业的业务将无法进行。在规划企业中,建立预算考评体系,能通过现实的手段鼓励一些部门和个人的行为,引导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而奋斗。

(四)积极引进高素质预算管理人才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并进行管理,因而具有较强的财务能力的高级预算人员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预算管理在各类企业中不断实践和完善,规划企业需要培养一批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级预算管理人才。规划企业可以与各高校相关专业进行合作,定期请知名老师进行员工培训,解读预算管理最新的发展趋势;为员工创造提高职业技能的平台,使其有机会深造学习更加先进的理论;定期召开员工的交流会,及时了解和发现企业内部的优秀人才,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小结

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化、人本化的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是现代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对于我国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发展规模的规划企业来说,预算管理的水平还不是太高,还没有形成具有规划企业特色的发展模式,需要我们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变化充满了不定,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结合企业的特色研究和实施预算,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熙庭.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篇8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代社会个人发展必备的常识,对个体职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个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西方一些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相当成熟,许多国家从小学就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做各种各样的测评,请专业人士协助制定职业规划,并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的职业兴趣定位。而我国的学生从小学一直到考入大学前的学习都主要是围绕着应试的指挥棒转,根本顾及不到学生个体的爱好、兴趣和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占据有利位置,大学生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我国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就业难的问题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愿意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近年来的考研热、考证热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了解环境,做出与自身能力优势、兴趣爱好相匹配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学生将职业生涯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打造自身的能力结构,发挥职业生涯目标的指向性和激励性作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环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就是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目标,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开发潜能、培养能力,获得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应对剧烈变化的职业环境,保持高度的社会适应性。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作为新生事物,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全社会来关注。高校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责任,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制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还不够完善。多数高校仅能提供一般的就业政策咨询和招聘信息,举办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的讲座等,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必要的重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评价和职业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及能力特质评价不准确,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和分析,给自身就业带来了困难,给社会带来了压力。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动力。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强化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学校领导必须重视,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设置、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组织测评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专家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个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2)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要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仅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还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在内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及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前瞻性的职业发展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择业竞争力。

(3)让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随着职业环境的复杂多变,他们的职业目标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因此,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学会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使其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篇9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部分高校现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中,置于首要位置的均为自我认知模块(即个人探索模块)。[1]因此,恰当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客观实际地评价自己,是职业定位、成功规划职业生涯的前提。

一、国内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

目前,国内大学生大多数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受成长环境、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自我认知弱,或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即使部分学生认为个人的自我认知状况良好,但当被问及自己的性格、兴趣、气质类型、能力和价值观时,仍然无法说得清楚。[2]所以在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和重视自我认知教育已迫在眉睫。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个体在充分自我认知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特点、价值观及所具备的优势等,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所以,自我认知是职业定位的基础,是成功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我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做事畏缩不前,无法发挥个人潜能;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容易骄傲自大、盲目乐观,使现实与理想脱节,职业定位难以准确。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方法和建议

鉴于自我认知水平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高校在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可参考以下方法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一)深度探索自我,合理评价自我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是始于自我认知。”[3]学习自我认知,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能够把个人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能够意识到个人的长项和弱项;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某项活动的喜好,能够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能为自己确立一个合适的目标;对个人的生活体验有很好的认识,知道并能够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求;能够独立积极地不断探索、发展自我。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才有可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目前的状态,才能给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方向。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别是在进行职业定位之前,应教育大学生做好对自身条件全面客观的分析。具体办法如下:

1.利用专业测评工具,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

目前,多种帮助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专业测评工具已经问世,许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中已经使用了这类专业的测评软件。测评软件一般设有由心理学家研究设定的测试题目,个人只要如实作答,就可在相当程度上了解自己的相关情况。测评软件涵盖的内容和量表很多,包括性格测试、情绪测试,智力测试、技能测试、记忆力测试、创造力测试、观察力测试、应变能力测试、想象力测试、管理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行动能力测试等多方面的内容。[4]

2.通过参加培训、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自我认知

高校可以举办相关的教育活动,以讲座、论坛等方式邀请心理学专家给大学生进行辅导和培训,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理论水平,深化学生的自我认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难免有偏差,因此在认识自我方面有必要借助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大学生可以向任课老师、辅导员、家长或者同学等请教。结合自我认知的理论学习,参考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让自我认知更加全面、客观。

3.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自我认知

古语:“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事实上,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在与周围的同学做比较,成绩的高低、奖项获得的多少等,都是他们比较的内容。一般来说,通过与他人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应该更加努力,如何才能做到扬长避短等。试想,一名求职者若不分析自己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不做比较,就很难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难以清楚求职准备中应努力的方向,也难以判断自己此次求职成功的概率。

(二)加强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今大学生通常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无视个人兴趣爱好或优势特长,不顾个人意愿和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盲目追求符合人们传统认定的“金饭碗”,一心向往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向用人单位要求高职位、高工资、高待遇。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目前所持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梳理,让大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目前的社会环境,剖析自己所持的职业观是否合适,分析自己能够胜任哪些工作,认真思考自己的所需所求,最后做出合适的职业定位。

(三)坚持自我反省、自我剖析常态化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论语・学而》中曾参的一句话。时至今日,我们依旧传诵,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时刻检视自己的行为举止,随时反省自己的内在思维,这是我们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我们不仅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心理活动作用的对象。要得到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不仅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要追本溯源,通过剖析个人行为来探寻个体的心理活动。通过不间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可以准确了解自己的兴趣、智力、身体条件、情绪、能力、意志和气质等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在自我反省、自我剖析的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客观、辩证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地了解自己,并以此为据来进行职业定位。

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要做到全面、客观、理性,让“理想我”与“现实我”趋于统一,让“主观我”与“他观我”趋于一致。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可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能够分析哪些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要的是否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获得的难易程度如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给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方向,并帮助自己朝着目标前进,从而开启个人成功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 赵慧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6(2).

篇10

一、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状况

1. 完整体系。美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拥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学生入学第一年开始,就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如要求每一个学生将个人信息在专门网站上注册,并通过心理测试、能力评估帮助大一新生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而且会有专业的职业顾问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在大一便树立起职业意识和人生理想。入学第二年,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职业发展期望对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第三年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企业招聘信息,让学生亲身感受就业市场,了解雇主需求,从而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能开发,最后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年辅导学生制作求职简历,传授求职要领及面试技巧,以及为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求职成功率。美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针对在校生外,对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会提供相应的跟踪服务。

2. 专门机构。美国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提供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且按照1:200的比例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机构人员呈现出高度职业化、专业化、高学历的特点,就业指导中心主管需具备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等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学生提供诸如心理测试、能力评估、求职咨询等服务,而就业咨询人员必须要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此外,一般工作人员需具备学士学位。所有的辅导人员要有培训资格证书或经过培训考试达标后才能上岗。机构人员岗位设置细致且分工明确,有就业主管、就业顾问、职业生涯探索顾问、就业辅导导师、招聘协调员等。

3. 立法保障。美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立法保障其实施。在美国的教育历史上,曾两次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1974年,美国国会把“生计教育”定为全国重点项目,9个州通过了“生计教育”的法案,42个州采取措施推行“生计教育”。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有效职业选择具有划时代意义。而《学校―就业法案》的通过, 则意味着美国建立了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完整职业指导体系, 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自我选择和未来的人生规划。

4. 资金投入。美国政府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仅1971 年至1973 年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先后分两次拨款900万美元和1.68亿美元来资助各州进行生计教育的实验和推广;1977 年美国国会众议院拨款4亿美元来支持“生计教育五年计划”的实施。政府大量资金的支持促进了美国生计教育的有效实施,也为美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5. 技术支持。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就业网站、软件的开发,大都建立强大的网络咨询辅导系统,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和详尽的数据库资料。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中心咨询人员,也可把自己的简历、资料上传给中心人员以获得具体的个性化的指导。学生通过网站也可以获得实时的校内外招聘信息、实习信息、就业讲座、心理测试及辅导等大量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甚至可以通过咨询系统与已毕业的校友取得联系,寻求求职经验及职业规划经验等方面的传授。

6. 社会参与。美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所以发展迅速,其原因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美国20世纪70年代构建了以雇主为基础、以家庭――社区为基础、以农村――住宅区为主等三种校外模式。另外还在洛杉矶建立了85个企业和公司组成的社区生计教育联盟,在达拉斯城建立了“生计发展中心”,这些都为促进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我国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启示

与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水平相比,不难看出我国在这方面存在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职业生涯教育水平,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要集中精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科研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结合实践推动研究,其次,要开展全程化的指导,就业指导不只是指导即将毕业的学生如何找工作, 而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 帮助学生发现、开发、培养自我潜能与创造力,因此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各有侧重。大一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树立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大二则要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专业及对口行业发展情况,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以此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大三则要让学生尝试接触就业市场,通过社会实践机会了解企业需求,有目标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四则要进行就业策略方面的指导,提高应聘成功率。

2. 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中心,提高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功能仍是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等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建立以政策咨询、心理咨询、职业方向咨询、就业途径咨询和个案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咨询机构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急需改进的方向。专业的咨询机构必须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2003年教育部提出,要按照与学生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都是由学生工作队伍兼任,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教育队伍是提高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化要求给予就业指导人员编制保障,相应的职称评定制度,定员定岗定职定责,专业化要求就业指导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具备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心理调适、就业市场预测、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能力,成为就业指导的专家。

3. 健全职业生涯教育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在2007年出台《就业促进法》,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强制性政策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加强督导。立法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权利,构建职业生涯教育法规体系。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强制性政策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加强督导,以缓解就业压力和人才流失的困境。

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与政府和高校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是分不开的。硬件设施的配套,软件技术的支持、专业队伍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做后盾。

5. 建立相关服务网络体系,开发相关配套软件。

高校要从学生便利、用人单位便利的角度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更要引进高质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开发适合本校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适合本校学生层次特点、专业特点的相关软件,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减少职业规划中高校、学生的盲目性。

6. 密切学校、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多方合作关系。

大学生就业就业是社会性问题,高校要主动寻求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与用人单位、中介机构、人才市场的合作,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动态,人才需求情况,为毕业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政府更应牵头建立全国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网,实现各地、各高校、各用人单位的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共建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篇11

建国50多年以来,国家对大学生实施了以“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为主的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然而由于98年高校的扩招,就业矛盾不断突出,毕业生面临“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双重压力,劳动力供需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大学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社交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求职技能,根据自身实际做好全面的职业规划,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

职业规划就是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付诸于行动的职业过程[1]。由于我国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计划经济和就业的统包统配的阶段,我国的职业规划理论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对毕业生采取双向选择以及多元就业选择,大学生职业规划才开始得以重视。但是由于各所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以及重点本科高校向普通高校逐渐减弱的趋势,使得大学生总体上职业规划意识还处于相对低的水平。

二、大学生择业规划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以及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提出来的一种能够较为客观、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状况的方法,其一般应用于企业战略选择的分析。SWOT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其中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S、W是企业的内部因素,O、T是企业的外部因素[2]。SWOT方法要求准确的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发挥优势,针对外部的威胁采取相关措施,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职业规划作为当今大学生跨入社会前的一种自我认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自我预测,其同样存在内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所以我们可以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分析中,以达到全面的认识大学生专业规划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优势分析

1)有着相关职业规划的理论认识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许多高效陆续的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课程,学生基本上形成了对职业规划认识,很多同学甚至能够很好地剖析并且明确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的知识途径不断增多,对职业规划的学习不只简单局限于课堂,平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实践以及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来不断的提高自己对职业规划的认识。

2)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动向加大

俗话说“海水因为有巨大的压力,才能抨击出美丽的浪花”。同样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为了能在今后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当代大学生不得不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广泛的了解社会就业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规划。

(二)劣势分析

1)自我认识程度不够

在现实社会很少大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剖析自己。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是对自己的定位太高,骄傲自满,就是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丧失信心,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使得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

2)对职业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大学生即便对有职业规划有足够的认识,但由于大多数到学生意志力不强,职业规划只是纸上谈兵,难以实行。很多同学甚至没有考虑如何度过大学四年,认为求职对他们来说还早,整天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

(三)机会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建立了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毕业生就业制度[3],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准备。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获取相关就业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以及各级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关系获取大量的就业信息,从而增强职业规划的欲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也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

(四)威胁分析

大学生职业规划受到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自家庭的压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对子女的就业加以干涉,很少给子女自己的选择空间,使得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持消极的态度。其次是来自社会和竞争者的压力,近几年的毕业生大多数都是90后的一代,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很难面对这个瞬息多变的社会,同时又受到同行业竞争者的强烈竞争,一方面本科生受到研究生的竞争,研究生受到博士生的竞争,另一方面,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受到重点名牌大学学生的竞争,这些竞争无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产生巨大的威胁。

三、加强职业规划的对策

(一)明确职业目标,不断提升职业规划意识

明确职业目标是职业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大学生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及社会需求等方面,评估自己与实际的环境相结合,制定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相匹配的职业目标。

(二)关注职业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性质和类型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冷门的职业变热,热门的职业变冷,新的职业的不断产生,旧的职业不断被取代,这种职业的不确定性使得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很难把握。因此,大学生平时应该随时关注职业的变化,了解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科学准确的调整职业生涯设计。

(三)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丰富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唯独通过亲身的社会体验,才能深刻的了解职业的需求变化对职业规划的影响,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4]。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的体会到各种职业环境,从而达到对社会环境更全面的认识。这样,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水平,而且更加准确、全面的认识了自我,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从而能够及时的调整、补充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石建勋,蔡新会,张鑫,聂文星.职业规划与创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篇12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进行战略选择的有效工具。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这种方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一、利用SWOT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优势与劣势分析(SW)

1.专业优势。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专业优势。他们虽然不一定是业内专家,但由于受过专门的文化知识教育,又经过长期的专业熏陶,因此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其他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更易成为本专业的内行,这就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技能优势。而且当代大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就为将来的就业做好了准备,取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从而获得更多的优势。

2.可塑性强。当代大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受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相对较少,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和适应,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因此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强。另外,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他们运用IT技术的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更多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3.自我认知程度较低。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我了解程度严重偏低的现象,这与他们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密切相关。由于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独立性普遍较差。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自我成长的途径。

4.职业心态不够成熟。科学的职业选择应该是有效地将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即根据自己的技能、兴趣和偏好等与外在的各类机会相匹配而作出的。有调查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大三的学生表现得尤为显著,因为这个时候正处在选择就业或者考研的转折点上,学生开始关注就业和考研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择业方向略有所知,但是又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和判断。比如法律类专业的学生认为他们对应的职业群就是律师或者公检法部门,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翻译和当英语老师是他们的适合岗位。一旦在这些岗位的申请过程中受到挫折,那么,这必然会导致茫然和困惑,在求职过程中就会盲目悲观,心态不够成熟。

(二)机会与威胁分析(OT)

1.就业渠道增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特别是要把上海建成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得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随之增加,这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就业的契机。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类职业资讯能够迅速地出来,这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机会,保证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能够各得其所。

2.国家相关保障就业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及下属职能部门纷纷下发文件,出台系列举措,力促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其中包括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例如,湖南省教育厅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并想办法扩大和增设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省级项目;省财政厅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引导和吸纳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省人事厅开展就业见习和就业援助,在现有9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基础上,向省、市两级拓展,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提供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等等。

3.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2007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压下,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据国内知名招聘平台“老麦在线”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6月毕业季开始的时候,全国超过500万的大学生陷入找工作难的状态,大量的本专科学生涌入就业市场。而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发展速度显著变缓,甚至出现了规模收缩的情况,其提供的岗位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4.用人单位误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存在以下误区:其一,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人片面追求学历,这势必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其二,存在性别歧视。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用人单位因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状况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各方面要素,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招聘男生。其三,生源地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因此选用人才时往往优先考虑本地人才。其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可塑性,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就可以胜任工作岗位。

二、认清形势,做好职业规划的建议

(一)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扬长避短

1.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大学生通过对自己4年大学生活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优势。比如,在自己的专业中学到了什么?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收获或提高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目前已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潜力是什么?在大学生涯中,参加过哪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对自己全面的评估,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2.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由于当今大学生可塑性较高,同时在学校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多,那么,可以借此充分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例如,决策能力、交际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聆听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等等。通过对自己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铺垫。

3.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独立性。在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同时,善于利用这种知识来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规划。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局限于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比如,在最后一年才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组织现场招聘会以及提供个别辅导、个别咨询的个性化服务等等,这样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由事后向全过程指导转变,要把就业观念贯彻到大学生活的始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有侧重的教育,全面实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

4.调整就业心态。凡事要想获得成功,心态非常重要,求职就业也不例外。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谈到培养青年就业能力时,以方程式比喻:就业力=(知识+技能)×态度。当代大学生在求职时要根据形势分析和自我定位,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有效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误区。在应聘时要乐观自信,勇于迎接挑战,敢于面对失败,同时,要相信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自己不行。另外,择业时要更多地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拘泥于眼前的利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也必须转变和更新,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现从向社会索要岗位到向社会提供岗位的转变。

(二)认清外部形势,积极应对

1.充分收集分析就业资讯。就业信息越广泛,择业的视野也就会越宽阔;就业信息的质量越高,择业的把握也就会越大。但是就业信息具有较强的易逝性,一旦缺乏时效性,也就丧失了它的实用性,因此,我们要对信息进行不断地更新,尽量获取最新的资讯。

2.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推出了多项扶持大学生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可以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通过对国家及地方就业指导部门、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及其信息资料中心的咨询,及时收集相关信息。

3.利用经济危机这个发展契机。全球在经历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之后,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良机,这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同样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如何利用好这个契机是当代大学生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经历了如此的经济危机之后,哪些行业面临更大的发展,哪些行业会被逐步淘汰;哪些方面的人才是目前急需的,哪些方面是过剩的……要把这些问题带进自己的职业规划当中。

4.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了一些阻碍。那么,如何才能转变用人单位的错误观念呢?很显然当代大学生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当务之急。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虽具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却并不等于有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但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平.基于SWOT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就业[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2] 孟慧.职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10.

[3] 虞静.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R].江苏省南通市,2009.

[4] 约翰・米多顿.陈东君(译).职业规划[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62.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95-02

德育论认为,教育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以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为依据,自觉、有效地调节、规划、控制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活动。①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②,即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功能从工具性向主体性的转变。因此,教育要以主体性为出发点和归宿,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激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绩效。这就要求高校关注和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教育要认可学生发展的积极倾向,支持学生的自主选择,承认其绝对的发展性和相对的环境约束性,积极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感知环境、评价社会,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更加坚持,遇到困难更有恒心和毅力。因此,从自我决定的角度来看,要培养人格健全、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要求高校关注和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有计划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运用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方式③④。它包括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进行的一切自我教育活动,所以已经超越学校教育内容的范畴,而是广泛地发生在社会环境当中,它更强调学习者学习的反思性、实践性。因此,从自我导向学习的角度来看,也要求高校关注和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二、依托“规划与认识”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基本构想

(一)“规划与认识”的载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高等学校已经普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其核心技术是“规划”,关键是“认识”。即通过大学生对自身性格、兴趣、价值观以及对职业环境、社会环境等的认识,理性地作好决策,制定出生涯规划;同时,通过生涯规划的过程,更好地促进个体对自我、环境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认识―规划―认识―规划”是一个动态螺旋式的渐进演化,同时也是反思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文章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规划与认识”作为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引导大学生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自我教育。

(二)“规划与认识”与“自我教育”的关联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生,其内容包括人生发展、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与“主体性教育”“自我决定”和“自我导向学习”等理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技术要求相一致。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具有“认识”的功能以及“调节、控制”等辅助技术手段,能提供“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自我教育和认识反思。因此,可以得出“规划与认识”和“自我教育”相关联的结论。根据两者紧密关联的特性,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路径选择。

(三)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路径设计

根据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主体性”“实践性”技术要求,我们找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可实现路径――“规划与认识”,即依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和路径具体见96页图)。具体来讲,在常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我们更加突出地围绕专业、行为、心理、思想等四个层面指导学生展开“认知―实践―反思―认知―实践―反思”螺旋式四维规划与认识活动,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并通过观测分析与监督反馈环节,适时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绩效进行评价和督导,提高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水平,从而最大化地调节、规划和控制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依托“规划与认识”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技术要求

(一)“规划与认识”的内容选择

波斯纳认为“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反思会促进自身的成长成熟。因此,依托“规划与认识”进行自我教育,应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可以把职业世界、求职之路和创业教育等常规的教学内容揉进专业认知、实践认知、心理调适和思想感悟四维“规划与认识”实践模块,在“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引导学生去调节、规划、控制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

1.专业认知的规划与认识,在专业层面实现自我教育。充分认识自我,并充分认识职业与外部社会环境,以及评估自身性格、兴趣、价值观同专业的结合度和可持续发展性,然后就专业认知进行规划和认识。专业负责人要从学生入校开始,每年一次,大一到大四循序渐进地专题辅导,其他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则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专业思想,形成合力。“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当学生能够不断地自主摸索专业信息和知识、探求专业与职业的结合点和发展性的时候,其职业生涯规划才可持续,生涯定向才会有效并得以实现,才会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2.实践认知的规划与认识,在行为层面实现自我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专业与职业发展需要,广泛进行课内实践环节学习、课外科技活动等,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必须做好实践认知的规划与认识,抓住主要矛盾,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两方面重点突破,体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搭建解决问题的条理框架,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培养自我教育的迁移能力,其他次要矛盾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3.心理调适的规划与认识,在心理层面实现自我教育。要特别关注情商发展,主要针对心理稳定性、受挫和抗压等心理素质方面进行规划和认识。心理调适的规划与认识,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听,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让学生自己去思,发现心理问题的根源,辅导员搭好台,让学生自己“唱戏”,从他人助己,到自己自助,再到帮助他人,互助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关怀和帮助同伴去实现目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价值观校准的规划与认识,在思想感悟层面实现自我教育。规划和认识的内容涉及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价值观诸多方面,以社会需要为尺度衡量自身能力,以社会道德为标准把握行为规范,以社会进步为取向确定人生目标⑤,通过阅读进步思想的书籍,以及结合思政类课程、学术论坛和报告会等文化活动,进行主体式的认识和反思,“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呼吸”大学求是创新的科学精神,“品尝”大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学术成就,感知学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我教育。

(二)“规划与认识”的主体差异区别

1.要区别年级差异性。规划与认识通常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阶段区别进行,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⑥。一般来说,大一重点在于达成认识自我和认识环境;大二重点在于进一步明确人生观、价值观,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订切实有效的学业行动计划;大三重点在职业生涯定向;大四侧重于就业前的职业技能训练、就业心理调整和情绪调动。

2.要区别生源差异性。进行规划和认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增强他们的规划意识,引导他们进行规划实践,强调自我效能的培养,建立正确的能力观和效率观。

3.要区别性别差异性。荷兰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招聘决策中的一些积极品质和男性印象有关,性别刻板极大地影响了女性对学业目标的期待和工作动机。因此,要关注性别差异,有意识地帮助女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并提高女大学生的能力自评水平,帮助女大学生学会面对社会刻板期待。

(三)“规划与认识”的过程控制

现代管理学理论的人性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即人做出各种行为的时候总会考虑个人的付出和收益,并倾向于做那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事情。也就是说,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要使学生切实地执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通过监督和反馈控制“规划与认识”过程。

1.动态观测。专业层面观测的内容包括专业认可度、到课率、自修率、作业上交率、考试及格率、学业绩点等。实践层面观测的内容包括专业实践活动(课内实践教学、学科竞赛、课外实验实习、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社团、暑期社会实践等)参与情况;心理层面观测可以采用量表问卷;思想层面观测可以从学生平时的言谈举止和行为表现定性分析其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素养。

2.评价监督。根据观测数据可以评估自我教育的绩效,分析判断学生个体对四维“规划与认识”模块的投入度。教育者和管理者要根据观测数据,结合学生的规划和认识,细化管理,利用评价和监督的技术,帮助学生找出主体差距,明确发展方向,并针对威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而更好地调节、规划、控制学生在专业、实践、心理以及思想等方面的活动。

3.反馈控制。根据观测数据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个体对四维“规划与认识”模块关系处理的适应性,对于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过高或偏低期望及时进行修正。通过科学校准,合理调整奋斗目标及其实施措施,以保证学生个体在四维“规划与认识”模块中的期望指标循序渐进地提升,使得自我教育得以有效执行。

[注释]

①吕云峰.高校德育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56.

②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8):16-17.

③方丙丽.自我导向学习――成人学习的有效途径[J].教育探索,20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