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篇1

1、中药制药工程核心

(一)来自历史的原因,我国中药工业还是仿造化工、食品、轻工和机械行业等的技术和设备,缺少专业的工业研究,技术装备和中试放大的科学技术平台,出现工艺与技术装备滞后,产品不稳定和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僵局,严重制约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制药工程研究是中药产业链的重要技术之一。所以中药制药工程是研究中药工业生产制作过程规律和解决单元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核心内容总结一下几点:1质量可控性研究分析。中药的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的定性和定量。2工艺规范化研究。认真分析最佳工艺参数、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化。3装备标准化研究。展开工程技术,进行工程和装备设计。

(二)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的进程发展

1加入世贸后中药产业经受着严格考验。建国以来中药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走过了中药机械化、中药工业化、和90年代的中药现代化的三个发展时期。因为许多原因制约,中药产业现代化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我国中药工业总量偏小、大型企业少、工艺技术滞后技术装备和计算经济指标低、成本高、缺少成套自控工艺装备。据国家经贸委统计数据;全国中药生产企业总数为1127家,工业总量为534.02亿元,工业销售产值为498.52亿元,其中独立核算大型企业为107家,工业总产值为229.84亿元;中成药年销量超过500万元的品种有384个,包括5000万元的有82个。超过1亿是41个,这就说明,中国中药工业产值总量具有潜力。上升空间还很大。因制药工程的工艺装备是确保中药工业产值的必要条件。

2分析2001年全国中药企业结构:因大型中药企业只占9%但是产值的42%、销售额为45%、出口创汇为50%;全国中药企业生产值总量偏小,生产小企业比较分散,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快。

3分析2005年到2015年中药工业产值和新增能力预测结果:

中药工业发展速度按照行业的15%和16%的增长能力计算,其工业总产值为984亿元,=40~45%;新增药材生产能力12.3万吨和159.3万吨,为工业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三)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和国际的距离

中医药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拥有优势的特殊行业,也是国际市场最有优势竞争力的行业。因为我国制药技术水平还比较滞后,削弱了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日本的汉方制剂和韩国的传统药物都来自中国,因为他们重视现代工艺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利用,汉方药和天然植物药生产达到了国际先进的工程技术水平。也为我们的中药产业提出了考验和鞭策。因此,研究推广先进的工程技术就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亟待解决。也为我们中药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了方向。

(四)中药制药工程发展的核心技术

中药制药工程是保证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手段,达到实现中药产业化的目的。中药行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对中药产业政策、技术导向、基础研究、资源配置、风险基金的建立以及中药产业本身工程技术水平、中药现代化是系统工程,按照中药生产通用性和相关性的特点,中药制药工程研究范围是中药材预处理单元,中药提取单元、浓缩分离单元、干燥单元制剂单元等五个单元。按照工程学分类的五个部分,其中,中药工艺规范化工艺装备标准研究,是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提高,因为他是推动产业化规模的前提。

二、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重大进程

中药制药工程单元数学模型设计与应用是中药工艺规范化与工艺标准化研究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的标志。中药工艺来自生产实践,是中药生产过程中长期客观规律的总结。

(一)中药逆流多级浸取工艺与工业设计原则

原理是合理运用固液两相的浓度梯度差,逐步把药材中有效成分扩散到起始浓度相对较低的套提溶液中,浸取工艺过程技术参数的溶质量、药材表面积、扩散时间、扩散系数和浓度梯度的关系ds=D.F.dc/dx.dt表示,原理是溶质在药材细胞溶出的瞬间过程,是经过对溶出的数学模型微化后的变化率。

(二)中药多效浓缩工艺研究和工业设计

三效浓缩蒸发工艺的原理,是在单效蒸发基础之上,在真空条件下,把蒸发过程中一效和二效产生的二次蒸汽逐步进入二效和三效蒸发器的原理的设计工艺。三效蒸发流程为加热蒸汽和材料液的流向应哟逆流式工艺。

(三)中药喷雾干燥工艺分析研究和工业设计

中药喷雾干燥由于受热时间短,适用热敏性药物。喷成粉末或颗粒状溶解度更好,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物料粘度高,制约了应哟范围。当下中药工程干燥系统的动力学数据还缺少准确测定,不能全部靠理论数据来解决。对不一样药品种,设计关键工艺参数需要现场工艺试车的经验进行调整,确保安全生产。含蛋白质类大分子化合物容易凝固变性。减少粘壁办法可按照品种特性,调整有关工艺参数。

三、完善本土国际化的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平台具有时代意义

完善中国本土特色的国际先进的制药工程技术平台。研究探索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理论和生产实践,是业内人士的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一)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技术产权创新的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平台。

针对中药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在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多终端模块式新组合工艺,是新型中药工艺生产目标。按照终端产物的各种要求,安排各单元模块的组合。保证传统中药二次开发和标准提取物研制配套实验和设计生产工艺装备线。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单元主要有1工业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可在原生物体系环境下完成物质分离,能高效浓缩集产物。微虑、超滤、反渗透和纳滤都能为中药工业采用。但是膜分离的预处理工艺很关键。这一工业技术算基本成熟,能为中药液的无热源浓缩。采用中药一二类新药和中药注射剂的生产。

(二)新微粉化技术

微粉化技术对药材细胞进行超细粉碎,提高生物的利用度,我国百余种药材进行了超细粉碎,喷雾干也能达到好效果。我国也有此类雾化器,像这样生产的中药细粉比药材超细粉碎的微粉纯度高许多。

(三)新二氧化碳的超临界萃取技术

这个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已经成熟,超临界萃取在中药行业采用主要是发挥提取,和萃取中药脂溶性成分。我国研究结构一对100个中药品种展开了提取研究,超临界萃取用于开发一、二类新药所要求的高纯度中药有效成分提供了有效工艺装备和技术。运用中试参数和产品特性,选取中药专用的超临界萃取工业装备。

新工业色谱分离技术是获取高纯度中药有效组成的又一种分离技术,分离原理是吸附剂对不同吸附性能的化学物质的吸附―解吸―再吸附。因为工业色谱分离当下在世界上也具有成熟的工业装置,为中药工业装备标准化应用提供基础。

(四)新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采用大孔树脂内部的孔隙选择吸附相应分子直径的制药成分,用于中药提取物纯化、分离的目的。

(五)新利用微波、超声、辅助萃取技术

这个技术能使中药成分更快更多的渗出。

(六)新指纹图谱技术

应用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质量监控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方向。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和科学建设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四、结束语

篇2

新课改中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实施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中个性化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掌握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设定教学内容,有序实施个性化教学。

2.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开展个性化教学时,应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并积极创造教学条件,以便于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

3.在个性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地选择教学形式,这是因为教学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初中物理教师应注重日常积累,加强交流分享,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初中生来说,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特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融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友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并能为学生个性的展现提供平台,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创设更加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若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便创设了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二)有效结合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探究式教学可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围绕特定题目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逻辑性以及空间性较强的物理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有效结合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仔细研读物理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挖掘探究素材。例如,在讲解“电压表、电流表”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出现什么情况?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他们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此时,教师应从旁指导,挖掘总结新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的深入学习。

(三)实施小组协作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实施小组协作教学。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有效实施小组协作教学,首先,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这是划分小组的主要标准。为掌握学习情况,教师应从多种渠道着手,例如,其他任课教师、小测试以及周边同学等。其次,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融入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应注意到,小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也可以按照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快、慢组,进而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最后,教师适当穿插集体教学,因为有些教学内容适合小组探究,而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为照顾教学时间,应实施集体教学。例如,在学习“简单电路”这节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基础性概念以及生活常识时,可以采用集体教学;对于后面的深入学习,教师应依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开展小组协作教学。

篇3

医疗卫生行业是与病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服务行业,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攀升。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实体,要迅速适应这种需求,在着力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同时,不断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大众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医疗服务[1]。

1 医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1.1 实施人性化服务是医学人文科学的本质要求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注重的是“病”而非“人”,病人先“病”后“人”,治疗过程中见“病”不见“人”。医院对待病人常常只管治“病”,忽视了患者“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物体验。现代医学模式更强调“人病”的模式,即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主张在对患者给予应有的关爱照顾的同时,更强调医护人员把人性化服务体现在精湛的医术之中。可见,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医学人文科学的本质要求,它不仅重视疾病诊治,而且倡导人文关怀,反对人性化服务与精湛医术的缺失与分离,要求一个称职的医者应兼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精湛的医术。

1.2 实施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患者来到医院,首先关注的是享受到的服务,其次是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水平。处处便捷的方便性、人文关怀的温馨性、合理的收费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心声―人性化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医患双方以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爱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特殊关系,是人际和谐关系的理想状态。这不仅是医患双方的客观需要,也是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影响和关乎全社会安康的需要。

1.3 实施人性化服务是赢得竞争的保证

当前,医疗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随着同质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差异化日益缩小,医院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唯技术论”,服务已成为医院除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外最主要的竞争策略。只有建立独具医院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只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文化,才是丢不掉,抢不去的医院核心竞争能力,才是为医院带来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根本途径[2]。

2 医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要求

新时期实施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个实现。

2.1 一个中心

人性化医疗服务是对“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延伸,所有医疗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 “以人为本、病人至上”。

2.2 两个基础

2.2.1 以医疗质量为基础 医院要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尽最大可能为患者提供无差错、无延时、无后患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2.2.2 以人文关怀为基础 医务人员要具有换位思考意识和与患者沟通的艺术,诊疗过程中给患者以人文关怀,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困,解患者之所难,并协助患方建立正确的期望值。

2.3 三个实现

2.3.1 实现服务规范性 健全规章制度,使人性化服务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都有相配套的流程和可遵循的规范。

2.3.2 实现服务可感知 通过有形的方式,化人性化服务的效力,使患方尽可能的感知到人性化服务所体现出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

2.3.3 实现服务可持续 人性化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要不断创新,持续改进。

3 我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实践探索

3.1 确保医疗质量

人性化服务是对患者更深层次身心需求的满足,而医疗质量安全是患者的最直接、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得到保障了,才具备了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基本条件。我院狠抓医疗安全教育,定期召开质量分析整改会议,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考评体系,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综合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挂黄牌,发生严重差错的实行一票否决制。由于医疗质量得到了保障,患者在安全的诊疗环境中提升了对人性化服务的认同感,人性化服务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理顺服务流程

3.2.1 就诊程序人性化 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就诊途径,缓解看病“三长一短”现象。门诊形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要;开通多种挂号渠道,方便患者。住院手续更便捷:真正做到患者入院有人接,咨询有人管,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一条龙”服务。

3.2.2 住院诊疗人性化,诊疗处置及时 住院医师要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主治医师在24小时,管病房主任在48小时内查房;急诊会诊不得超过15分钟,普通会诊在48小时内完成。诊疗环节细致:在诊疗环节上做到五不:不误诊、不漏诊、不粗疏、不草率、不简单化。诊疗收费合理:临床用药做到合理廉价,耗材使用做到知情同意,医疗收费做到公开透明。

3.3 优化环境设施

医院环境干净整洁,标识清楚明确,布局合理有序,努力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如在公共场所挂上温馨提示等标语,每个科室走廊上都配有扶手、椅子等公用设施,病房

内有独立卫生间,提供淋浴,保证24h热水,有电视、电话等设施,床边配备呼叫器等等。

3.4 规范语言行为

医务人员接诊热情,解释耐心,注重礼仪,讲究礼貌,语言温暖,面带微笑,给患者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做到在老年患者面前,要像他们的儿女一样;在同龄的患者面前,要像他们的兄弟姐妹一样;在低龄患者面前,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3]。

4 结语

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个温暖,时尚的口号,对医院而言,它更是病人的权利和要求,也是医疗机构一种规范的服务行为。几年来,我们在开展人性化服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实施人性化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是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篇4

我认为“和谐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发展。力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优化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和谐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二是生生关系的和谐,这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一个课堂,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的心情自然就很愉悦,不用担心这担心那,不用想着教师是不是突然会批评自己,不用想着自己做的事教师是不是喜欢,也就是说学生感到有安全感,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试想,有多少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这个教师,不喜欢这个教师的方法而讨厌这个教师所教授的学科,进而在课堂上一蹶不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试想一下,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是这个不喜欢那个也不喜欢吗,也许我们可以说出这样的原因或那样的原因,但是你想过没有,学生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来到学校,我们一句话就可以置学生的状态于不顾吗?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按我们的要求去做,也不能期望一遍两遍甚至于很多遍学生就应该会,想一想我们自己小时候,那时的我们期望老师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会用一个字爱来概括这一切,他们会说对学生要爱,但我们是真的爱过学生吗?我们爱的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呢?也许我们也有自己的孩子,扪心自问,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呢?当然,这要求有点过分,但仅仅千万分之一对所有的学生这就足够了。这能做到吗?以上是我自己的思考。

其次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学生是生活在集体中的,这个集体是由许多个学生个体组成的,所有的学生都是其中的一个份子。如果一个学生总在这个集体中处于孤立的地位,长此以往,他失去的就是对集体的不认同,对生活的信念。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也许正是由于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造成了这个学生的孤独,也许是我们对这个学生的经常性态度造成这个学生被其他学生孤立。谨言慎行是教师常有的态度,因为学生在时刻关注着我们的言行。如果在课堂上,一个学生老是在想着如何去处理和另一个学生之间的关系,那他还有什么心思去学习你所要求他去学习的内容呢?如果这个时候你还用这样那样的要求去要求他,那只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要达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必须有学生思维的和谐。该丛书指导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在提完问题之后,往往是希望学生能马上做出回答,但往往学生能马上做出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已经会的问题,也是无效的问题,是不经过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课堂所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起一个开路的作用,但这样的问题不宜过多,过多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长期得不到发展的思维会让课堂失去生气。课堂上需要有深度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那太好了,请不要打破这种安静,请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也是最考验教师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而对这种表面上的安静很不适应。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这种静而坐立不安,但我要说的是,这个时候,安静是表面的,学生的内心是极不平静的,他们正经历思维的风暴。我们教学需要这种思索。

思维的和谐还体现在我们要给予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当提出问题时,或是我们正在说话时,有时候有的学生会有脱口而出的现象,当然这不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但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呢?我想之所以能脱口而出有两种原因,一是不经过大脑思考随便说,另一种是由于深度的思考而忘了举手。对于第一种情况,我要说的是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是有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打压,那么打压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发言了,而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能够积极有序思考的心理,是学生快乐学习的一种情绪。正是由于我们的可亲近性才能使学生有这样的表现,试想,如果在课堂上,我们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课堂上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如果有了思考这类学生的脱口而出的现象就会减少,他们将是课堂回答问题的主力。而对于第二种脱口而出,我们尽可以放心让他们大胆去说,可以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想好之后说给大家听一听。

思维的和谐还体现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维的引领,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过程,这里的过程其实就是引领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通过对两本书的学习,我更加坚定,教师应该记住:过程比结果重要,方法比结论重要,学会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特别是书中对英语课复习课的研究分析,让从事英语教学的我真正感觉并了解到复习课的作用。课堂上应不断复习旧知识,并以不同形式让学生反复操练,在操练过程中配以适当的练习,让学生从学习到复习,再到巩固,顺利而轻松地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教师上课时要对教材的处理做到收放自如,课堂既有对课本知识的回顾,又有对课本知识的扩宽与延伸,充分说明教师对学生状况了如指掌。课堂设计由易到难。每个环节中设置不同程度的练习,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忽视任何一名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课堂。其次,课堂以多媒体为主要载体,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和实际活动,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并增加课堂容量。老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运用的画面要生动、逼真,创造出了较好的视听效果。真正为学生创设听、说、读、写的不同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真正让学生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另外,课堂从游戏开始,以比赛结束,给每位学生提供较多的参与竞争机会。老师注意在活动中及时予以评价,以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只对学生予以相应的帮助,尽力确保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个个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

该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我所从教的英语学科,和谐的英语课堂,是老师挥洒知识与爱心的课堂;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和谐,愉快学习的课堂;是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我将从沟通师生情感,提高教师素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谈谈构建和谐英语课堂的一些看法和尝试。

现在,人们都在谈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一词很富有亲和力,它使人联想到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英语课堂也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结构和秩序。新课改要求英语课堂应该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和学双向作用的过程。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舒适的课堂学习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课堂的和谐气氛何其重要。

通过对两本书的学习,今后在实践中,我将围绕“教学理念、课堂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培养能力、学习效果”等六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之一就是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讲授、启发、点拔和组织教学的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内。

篇5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篇6

有人可能会说,你所讲的“课程”不就是指“教学内容”吗?否,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过狭隘。过去我国长期受前苏联教育学理论的影响,总习惯于把课程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来研究,但事实上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理论已从教学理论中分离出来而直接成为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应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这样,就应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解为是培养社会生产第一线所需职业技术人才而设计的所有教育活动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亦即学习某一特定专业或工种的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及社会培训部门)的指导下所应取得的全部经验。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牵涉到教育行政部门,更与广大企业和学校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教学人员直接有关。因此,我们每一位职教工作者都应在思想上自觉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积极地投入到现代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由于我国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和具体困难,人们为了摆脱困境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职教的外部,希望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以始终保持对职教的强烈需要,希望职教立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能更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希望上级部门增拨经费以满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仅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够全面,也不够现实,因为它缺少了对职教本身的自省,其中也包括对职教课程发展现状的检讨和反思。其实,外部因素的改善固然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更为根本的措施还在于职教自身的不断完善。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理顺体制和改善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而且更应注重对职教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改革。

如何切实地做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运用现代课程论的思想来更新职教课程观念,树立起一种职教“大课程观”。这里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其一,就现代职教课程的内涵而言,我们不能将课程观念局限在正规的显在课程之上。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代表的是整体的学习概念,它并不仅限于教学计划表中排列的各门学科,也包括规定科目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但在实践中人们却往往只注重那些严格按计划组织的教学科目,而普遍忽视了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的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支配学校师生集体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的校园文化之类隐蔽课程的建设。事买已经证明,在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这类非正规的隐蔽课程是比任何正规的显在课程都来得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揭示现代职教课程内涵时,一定要把显在课程和隐蔽课程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如果这种非正规课程的作用发挥得好,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增强现代职教课程的总体效应。

篇7

知为知识,行为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概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概知,认为行便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两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仅要认“知”,更应践“行”,“知”与“行”合一,才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高校美术研究如何让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即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辅相成,学以致用,浑然一体。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生成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共同前行!

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专业技术人才,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对高校美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由于高校的美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探索结合不够紧密,就造成了很多美术专业的学生,理论与实践分开学习,做理论研究没有实践,不懂笔墨,一味传习古人,拿古人的标准来评价现代的绘画,生搬硬套,完全没有理解古人之意,做实践绘画的只会引用西方绘画标准,详细的描摹事物本身,从而缺少了文人气息。谢赫在所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也在绘画的讲统一性。气韵生动指绘画所展示出来的精神,气在本体论中就是生命万物的本原,最初的状态,是无形,是感受,韵是气的一种表达形式,气可通过韵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摹而具体化,气韵两者是可以多元化、例如有轻松的、愉悦的,有饱满的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所绘的事物,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表现出它的精神。也可理解为“以形写神”。在绘画的形式中经营位置也时分的重要,讲究多少、大小、主宾、呼应、虚实、疏密,参差,等各种关系。传移摸写、笔墨技法是对气韵生动的具体形象的展示。

骨法用笔:骨法来源于相学,指人外形特点,再就是指所画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气质身份。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骨法更多的表达转向骨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用笔的艺术性,准确性,也包涵着笔力、结构表现等。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简单来讲就是用什么样的笔墨技法形象的把画面呈现给观者。“气韵生动”是理论高度,实践创新就是“骨法用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理论研究”的描写借助于用笔画出来,而骨法与用笔是展示的手段,其主要为了表达理论研究理的结果。

藝术理论作为艺术人文性传承的载体,对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距离越拉越大,更多的艺术类院校更重视绘画技巧的培养,而综合性院校更重视理论性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得不到实践的检验;从而实践创新也没有思想上的正确指导,很容易偏离主导思想,汲取不到传统理论中的营养元素,也就没有办法创造出新的笔墨艺术形式、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绘画,更谈不上做到“笔墨当随时代”。失去了理论的支撑,实践创作只会凋零,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相辅相成的发展局面就会遭到破坏,画家沦为画匠,闭门造车,临摹古人作品,只是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能,重复使用单一技法没有创造性,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与艺术理论,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画家。掌握绘画的技能只走完一半的路程,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建立就要“明理”。明理就是要研习艺术理论,让理论做为技能的指导,才能行的更远。论评论家如果没有很好的技能临摹与训练就成了高谈阔论只会指手画脚,创作的作品不见笔墨,久而久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不能得到健康均衡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改变画者的思想与多种绘画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专业训练。才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同时还要多学习传统文化,使创作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意象,也可以临摹古代佳画名迹近距离触摸历史面对面的交流。在学习中对古与今进行必要的辩证思考,承袭古人虽然对人类文化、精神文明的表现与传承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不断比对两者差异了解两者的本质特征的区别,才能对古与今不同的艺术形进行再加工。艺术作品与其传递的文化内涵才是重点与难点。只有开放的思维,包容的胸怀使各种文化融合进来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美术理论研究是实践创新的概括与升华,实践创新是理论研究的展示与重现。两者只有理论与技法并重,艺术道路才能长足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谢赫,姚最.古画品录 续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篇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及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为1.5亿平方米,到2006年,该数字达5.7亿平方米,8年的时间增长了4.2倍。在高校校园建设热潮中,生态的理念受到格外关注,大部分高校都把生态化作为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部分高校在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中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关于生态校园的理论研究日渐丰富。

一、生态校园的概念及理解

“生态”属生物学概念,本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今天,“生态”的概念已突破了单纯的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将生态概念引入学校建设中,至今取得不少经验,如2000年美国俄勒冈大学提出,“本校将努力成为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带头人。俄勒冈大学的所有开发、再开发和改建均应该贯彻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现在和未来的土地利用、景观、建筑和交通规划”。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绿色校园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并启动实施“绿色大学”示范创建工程,这是国内首次把生态的理念应用于大学建设之中。

生态校园现在有多种定义。有学者认为:生态校园应是应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立起来的生态景观美好、生态技术优良、生态文化健康、生态管理完善、生态舒适度高的新型校园。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校园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虽然各种定义不完全相同,但都包含了要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的理念,使得校园生态指标更完善,更能满足社会以及在校师生的实际需要。

生态校园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狭义的理解主要是指自然物理生态方面,即用生态和可持续理念对校园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使得校园土地利用、景观、建筑、能源、交通及公用基础设施符合生态学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广义的理解应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即以上述理解作为基础,在校园内进行广泛的生态建设、生态利用和生态教育,进而在校园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及人才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使得学校管理者、参与者得到生态的实践体验和理论教育,最终达到过程(校园运转)生态化和产品(培养的人才)生态化的目的。二者之间,狭义概念是具体的,是广义概念的基础;广义概念是抽象的,是狭义概念的发展。在生态校园的建设实践中应该首先注重狭义概念,在规划建设方面做到生态具体化,避免因广义概念引起理解泛化而造成的生态概念空洞化。在生态校园的运营管理及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则更要兼顾广义概念,避免生态建设与运营的脱节、校园与人的生态的脱节,形成生态――教育――人浑然一体的关系。

二、生态校园建设的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生态校园建设应该遵循的第一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与强调;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以人为本是一个关系概念,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中,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

解决生态问题最终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所以在整个生态校园规划中,应从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把人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中心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再进一步说,在校园进行的任何活动都首先必须考虑在校园生活的人,考虑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环境友好原则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实现环境友好的重要方式: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生产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体现了生态型经济的合理的闭合循环,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使生产成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一部分。

大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因而,创建环境友好型校园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友好在大学的体现包括:采取有利于环境的教育和生活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校园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校园布局,人人关爱环境的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通过在校园内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方式、教育方式、生活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3.建设与管理、教育并重原则

生态校园建设是一个动态持续性的过程,校园基本建设完成了并不意味着生态校园的建设也完成了。生态校园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生态地可持续地利用校园各种资源,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所以,校园生态管理的健全和生态教育的普及才是生态校园建设的最终归宿与落脚点。作为生态校园的一部分,建设与管理、教育是分不开的,建设和管理、教育相结合才是促进生态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反之,只有建设而没有具体的后期管理,没有对人的教育,生态校园也就成了空洞的概念。

篇9

资助项目2:吉林建筑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外国建筑历史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

【分类号】G633.2

1.引言

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学生提高基本建筑素养、丰富设计知识,培养建筑观的主要途径。如何加强理论课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质量,是各个院校关注与重视的课题。

2.研究背景

2.1“翻转式课堂”的起源和发展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把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制成音频和视频,供补课的学生在家里学习,效果显著,两位教师将这种做法进行推广,教学模式获得成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主体结合教师的讲授为主,单一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听课,“翻转式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改变了学生上课听课,下课完成作业和练习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2“混合式学习”的背景和特点

21世纪,网络技术成为影响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学习也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将二者结合,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多媒体、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以“知识”为核心资源的知识经济相辅相成的发展,一方面加速了知识总量指数式增长和日新月异的更新,另一方面也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环境。“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角度众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实现课程教学系统化、完整化和最优化。

2.3构建的意义

“混合学习型翻转式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内容策划,在学生互动交流的背景下,混合方法和学习模式,在确保知识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的要求下,让学生主动深入思考,通过发散思维,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建立科学可行的“互补式课堂”形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模式

3.1协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学生成立“协作学习小组”是翻转式课堂的基础,按照兴趣,自拟题目自由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协商的方式开展群体学习,查阅文献和资料,完成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内容,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学生与老师建立微信学习群,每周四下午六点到八点,选择交流母题,由相关题目负责小组主持,进行答疑和讨论,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学习互动。最终成果组织展览,由课题组教师、学院专家委员会、本系学生综合打分,结合学习小组互评,最终确定名次与成绩,成绩与最终课程成绩挂钩。

3.2辩论式的学习形式

在协作学习小组形成的“分组-合作-讨论-统一”的横向学习主线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组织辩论会,进行纵向的交叉学习,一是以内容为主题的辩论会,主要选取外国建筑史的重点学习内容为主题;第二以家地域为主线,与协作学习小组进行互动,不定期在微信学习群思考题,为本校学生提供深入交流的语境,让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的学习互动,帮助学生关注思想多与关注形式,理解认识建筑历史,加强建筑与其根植的文化、地域的联系,真正进入研究式的学习阶段。

3.3混合式的思考方法

注重启发式的思维训练,设计“互动思维”的知识点,采用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中西对比”[1],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形成整体分析学习的思维模式,重点布置两个对比题目,一是卢浮宫与紫禁城,结合时代、社会、政治、审美的大背景辨析,思考中西方的文化和美学差异,就中西建筑的平面形制、空间尺度等进行讨论,对材料技术和结构形式进行比较;二是天安门广场与圣马可广场,学生在课下制作模型,从多角度阐述,加入城市史、园林史和文化史多方面内容,实现从认知、理解到鉴赏的提升。

3.4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多学科的交融、互动是新思想和新知识点产生的基础,一是将历史分析的思考方法引入学习,在讲解外国建筑史中结合地方建筑历史概述的内容,与日本、长春的建筑进行类比和拓展,结合实际的勘测与调研,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直观认识和空间想象力;二是结合建筑设计课程:长春新民大街旅馆建筑设计,以历史街区为建筑设计课程基础条件,将历史元素应用与建筑设计之中,将外国建筑史和地方建筑历史概述的课程融入建筑设计课程之中,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同时结合经典案例的教学,学生历史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4 实施评价

4.1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整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课程实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主观能动性与三个方面相关联,即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以及认识改造过程中所具备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想”“做”,以及“动力、决心、意志”[2]。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思辨思维,完成知识结构的新型构建,养成自觉思考和自主运用的习惯,真正培养个性化的建筑观和综合设计能力。

4.2需要继续深入的问题

“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和建筑界的热点、焦点,扩展学生视野;协作学习小组的构建需要继续加强,需要增加专题式的系统研究,为当代和未来建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完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价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机会。

结语

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转式课堂构建”还在实践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学的新模式。

篇10

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1958年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共同提出的著名定理―MM定理为标志和中心。20世纪70年代后期之后,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主要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展开对融资与资本结构的分析,形成了成本理论、激励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融资优序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等大量新的理论观点。

激励理论作为20世纪70年代之后形成的一个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是将经济学中的激励机制理论和理论融入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之中从而形成的新理论。激励理论以企业资本结构与管理者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资本结构会影响管理者的工作努力程度和其他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收入和企业市场价值,激励理论强调的是负债融资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市场价值的积极作用,其主旨是负债可以作为约束管理者的手段,能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从而降低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成本,增加公司价值。其结论是应鼓励企业举债,以促使管理者努力工作,避免债务增加时上升的风险导致企业破产。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本文选择2006~2008年沪、深两市16家A股酒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纵向回归分析法与横向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中提供的财务数据及相关公司信息,对酒类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尽管我国酒类行业的公司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但由于非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难以估量,因此本文仅选择了酒类行业中16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删除了异常样本。本文的会计数据和公司成立时间、地点以及公司职工工资水平等信息均是手工收集自2006年、2007年、2008年16家A股酒业上市公司年报。

(二)吻合度指标设计为了验证16家酒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与激励理论的吻合程度,分别选取了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股票价格三项指标,分别反映企业的负债融资情况、管理者“努力工作”情况和企业价值。根据激励理论的推导,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股票价格三项指标是成同方向变化,即资产负债率的增加会促使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进而增加股票价格。反映企业负债融资情况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和财务杠杆系数等指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负债融资情况最简单明了的重要指标,因此选用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负债融资情况。管理者“努力工作”与否,可以从其经营管理业绩来判断。具体表现可通过反映经营业绩的指标来反映。而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成本率、销售费用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等。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累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能有效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率。因此选用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管理者“努力工作”情况。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就揭示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选择股票价格指标反映企业价值。为了便于比较分析,选择16家上市公司年度最后一天收盘价作为企业当年的股票价格进行分析。

(三)研究假设具体如下:

假设1:净资产收益率受管理者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的影响,而影响管理者努力工作程度的因素包括两个:管理者的工资待遇和管理者所面临的工作风险。管理者的工资待遇选用工资反映;管理者所面临的工作风险指企业破产面临失业的风险,选用资产负债率反映。因此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受资产负债率、管理者工资和外部环境三个因素的影响。在管理者工资和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只受资产负债率影响。

假设2:股票价格由企业价值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而企业价值受资本结构、企业价值积累时间、企业区位三个因素影响。资本结构选择资产负债率来反映;积累时间选择企业的注册时间距今的时间来反映;企业区位选择企业的注册地点来反映。因此企业股票价格受资产负债率、注册时间、注册地点和外部环境四个因素影响。在注册时间、注册地点和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只受资产负债率影响。

假设3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和股票价格的外部环境因素为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环境。

三、吻合度检验

(一)纵向回归分析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酒类行业的影响非常明显,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下降,各级政府缩减开支,消费者降低消费层级,经销商信心受挫,红酒、洋酒等替代产品的挤占冲击等等,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企业2008年所面临的行业环境,即外部环境明显不同于2006年和2007年,而2006年和2007年的行业环境没有大的差异,符合假设条件3。因此选择2006年和2007年进行纵向回归分析。查阅2006、2007年年报,发现酒类行业管理层的工资没有发生较大波动,两年的管理层的工资可以近似相等。在此情况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只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符合假设1 。又因为16家企业进行纵向比较, 股票价格只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符合假设2。

根据整理好的指标值数据,运用EXCEL回归分析功能进行吻合度检验,可得到酒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股票价格变化趋势汇总表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16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半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酒类行业汇总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股票价格的变化方向也是一致的,而激励理论所阐述的是三个指标变化方向一致。由此可得如下结论:我国酒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与激励理论的吻合度为50%,没有较高的吻合度。

(二)横向比较分析为了符合三个假设条件,本文选择了注册地点在同一省份并且同一年注册的上市公司2008年的分析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因为同是2008年的报表数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是相同的,而注册地点在同一省份和注册的时间在同一年,企业的注册地点和时间就近似相同,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股票价格都只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根据整理好的指标值数据,发现2008年的研究样本中符合横向比较条件的上市公司只有四川省的水井坊和沱牌曲,山东省的新华锦和青岛啤酒,如表2所示:

运用EXCEL相关功能进行处理可得到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上市公司融资实践的三个指标变化方向均是一致的,与激励理论的吻合度达到100%,吻合度很高。

通过检验发现,纵向回归分析与横向比较分析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纵向回归分析表明我国酒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与激励理论的吻合度仅为50%,没有较高的吻合度;而横向比较分析表明我国酒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与激励理论完全吻合,即吻合度仅为100%。纵向回归比较与横向比较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一方面与假设条件的符合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分析方法的差异性有关。总体来看,我国酒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与激励理论有一定的吻合度,激励理论在我国酒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中具有相应的指导作用。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我国酒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融资激励理论与我国酒业上市公司融资实践的吻合程度,得出如下结论:融资激励理论与我国酒业上司公司融资实践吻合度并不高,我国酒业上市公司融资实践存在一定股权融资偏好。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融资激励理论与融资实践相符合,酒类上市公司可以运用激励理论的结论,通过举债融资,促使管理者努力工作,做出更好的融资决策,从而降低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成本,增加公司价值。

因此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平均资金成本,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各个公司存在的个体差异,导致其融资需求、融资目等相关因素均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融资偏好,各公司不能盲目借鉴其他公司的融资策略,或盲目地运用融资激励理论增大负债融资比例,以期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因为负债融资无形中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权衡债权融资对管理着的激励作用所降低的成本和企业上升所增加的财务风险。当然企业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公司的抵御风险、承担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公司可以相应增加债务融资,合理运用融资激励理论,有效发挥其实践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因我国在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时过分强调监理的作用,造成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业务职能过于单一的局面,其大部分工作范围仅限于施工质量管理,对项目决策策划、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工期控制、项目运营涉及很少,没有进入推行之初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工作。这无疑限制了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进程。

1.2资质限定难以全面涉足真正的项目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存在职能交叉,致使工程项目管理分割成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从事工程建设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一定资质的企业只能从事与其资质相对应的工程建设。与工程建设直接相关的资质主要包括:监理资质、施工图审查资质、造价咨询资质、招标资质,每一资质又进行分类和分级。此外,还必须得到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从业认可。资质管理规定使监理企业无所适从,几年时间内也未必能获得所有相应的资质认证,所以很难全面涉足真正的项目管理。

1.3工程监理企业自身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尚不规范,工程监理行业中存在竞相压价等恶性竞争行为。同时,监理企业良莠不齐、形式各异,有挂靠的、也有出租资质的,导致诚信基础的缺乏使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承担全过程管理不放心。由此,监理单位虽然承担了在建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服务活动,但业主很难放弃对项目施工队伍的选择、物资采购、进度款的拨付、工期进度的要求等一系列管理权限,使得高智能人才进监理公司无法发挥作用。监理企业结构不合理、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费用少、人员调动困难,这些都令监理公司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管理企业。

2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接轨

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国内的监理企业应在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放开的3~5年内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方向发展,与国际接轨[2~7].

2.1加快投资体制的转变

伴随着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向国际接轨,我国工程监理从无到有,并从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投资体制也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不仅项目筹资由政府拨款改为“拨改贷”再改为多元化融资,而且投资管理体制也由政府部门成立的项目指挥部形式转变为项目法人责任制。因此,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责任激励约束机制,真正使项目业主对资金的使用效果、投资风险重视起来是推动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接轨的首要因素。

2.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行业规范建设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仍不完善,项目管理尚不完全规范。为此,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加速清理和废除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不适应的法律、法规,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

2.3培育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

市场需求是监理发展的根本,因此,对项目管理服务和健康发展的持续需求是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的关键。应当尽快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加大项目管理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对项目管理行业的扶植力度,以便培育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的外部环境。监理行业应当发挥其在市场培育方面的力度,如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创优质服务实绩等以激发业主的服务需求意愿。

2.4接轨转型形式

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的转化方式,可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较大规模的监理企业:由于企业本身具备相当的资质和人力、物力、财力条件,可通过收购其他小型企业,吸纳其他相关人才如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招标专业人员以及法律人才等,在保留原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新的项目管理公司,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和资质范围,使得监理企业有实力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全方位工作。超级秘书网

中等规模的监理企业:可以考虑与设计咨询企业、造价咨询企业、招标企业等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合并,通过资金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股份制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使合并的各企业成为紧密的利益结合体,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综合咨询水平和管理能力,将业务拓展到项目全过程的工程监理咨询市场,提高企业的规模实力。

较小规模的监理企业:由于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可通过与其它企业合并或融入到其它企业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生存。或者朝专业性监理企业发展,就项目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为业主提供非常专业的项目管理服务。

3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对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快建设项目管理的改革步伐,使其不断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加快监理公司与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接轨,以便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实力去抗衡国外的工程咨询公司,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在入世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秋玲。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经济论坛[J].湖北社会科学,2004,(6):89.

[2]谢坚勋,叶勇,欧阳光辉。浅谈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J].建设监理,2004,22(2):22-24.

[3]张静,肖茜。中国工程监理与国际化接轨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21(2):68-71.

[4]单建华。监理公司如何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J].福建建筑,2005,4(89):197-198.

篇12

    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目的,把教师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的评价结果,做为评先、评优、晋级、奖金发放的依据。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检查和鉴定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是否符合学校制定的目标;二是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做出奖励或惩罚。

    现在学校管理中的“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末位淘汰”等,均是奖惩性评价的突出体现。奖惩性教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评价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并且只注重教师已有的工作表现,只关心评价的最终结果,教师难以参与评价之中,只有被动的接受评价,因此,这种教师评价制度难以引起全体教师的重视,有时还会造成教师与评价者之间关系紧张。它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某些时候还可能是消极的。

    (二) 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质上是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形成性教师评价。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发展性评价重视教师的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强调教师评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注重教师过去工作表现和已取得的工作业绩,而且更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教师评价,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净胜;二是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确定教师个人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给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学校未来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虽然能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但评价只注重过程,不重结果,有时不能确保学校及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 教师评价实践初探

    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级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师评价体系都不会十全十美,我们通过整合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师评价体系。

    (一) 明确评价目的

    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衡量各类教师评价的标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各类教师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学校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改革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2.多元性原则:内容多元化、主体多元化、方法多元化。

    3.过程性原则: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及时积累资料,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三)确立评价内容

    师德、教育、教学、科研、管理。

    (四) 多元评价

    1.对象多元化:中层干部、教师、职员、工人。

    2.内容多元化:师德、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3.主体多元化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自评是主要倡导的评价形式,也是教师评级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每一位教师对自己都是最为了解的,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同时也都具备一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能力。因此,我们在对教师的评价时注意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自评中认识到的问题往往比在他评中别人给其指出来更容易接受,更便于改进。所以,对于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或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自我评价可采用自我总结的方法进行。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做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我们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等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做为定性评价;设计学生问卷,让学生通过答卷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定量评价。

    (3)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会死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等工作,也通过定期召开家长评价教师的座谈会,做为定性评价;设计家长问卷,让家长通过答卷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过定量评价。

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自评、同事及领导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一致的。

    (4)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非常了解,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同一个教研组或同一个年级组之间的教师在一起合作共事,他们对彼此间的优点、缺点、长处、不足等情况颇为了解。所以,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被评教师可从同事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引进教育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益。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评议、互评量表、听课评课、民意测验等方式开展教师互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5)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应该是最了解教师工作情况的,同时,学校评价教师的各种量化评比都是由学校管理者负责的,甚至有些量化结果是对教师某一方面评价的最重要依据。学校成立教师的评价领导小组,通过评价量表、交换意见、撰写评语等方式对教师分阶段实施评价。

    4.方法多元化

    (1)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在教师评估中有时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方法》《德育工作评比及奖励方法》《教学工作评比及奖励方法》《教科研工作评比及奖励办法》《教师考核细则》《中层干部考核细则》《职员工人考核细则》《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工资考核分配方案》等,这些奖惩性评价对教师工作的督促和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更能体现新的评价理念,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如: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的自评与互评,对教师的发展规划、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学习、科研、管理等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目标,促使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的教学取向、教学方式、教材运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导引、提问技巧、教师的观察力、调控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认知表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表现、课堂氛围等进行观察、评价和反馈,使教师在听取课后评议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修正,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再如说课活动、评课活动等,都是发展性评价很好的形式。

   (3)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在教师评价中广泛应用。如:学校的各种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等。

    (4)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更为普遍。如:学校的各种量化评比方案、细则、意见等。

    (5)成长记录袋评价:我们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教育思想;②反映个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③我的教育故事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通过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教学模式;②自我推荐的教案或教学设计;③自我推荐的课件;④承担的公开课的影像等;⑤教学成绩;⑥我的教学故事;⑦教学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课题研究(包括参与或申请的课题);②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课堂管理;②班级管理;③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6)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能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情感体验等式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教科研活动,大家一起来评价和研究课堂教学,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注重关课评课的过程,淡化评化,使教师能轻装上阵,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7)典型案例评价: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教师的教学案例,如:对我校杨忆慧、张红昌等典型教师进行研究分析,让教师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势,提供他人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三、基本经验

    (一)分系列评价

    由于教师岗位的职责不同,各种人员的工作目标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差别。因此,我们要根据其岗位职责构建不同的评价目标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对教师的评价达到科学规范、公正合理。

    (二) 多元评价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成效是多元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从内容多元、主体多元等进行评价,合理的反映出教师工作的全面价值。

    (三) 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奖惩性评价实现“重结果”“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质优酬”,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师队伍管理,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激发教师内部活力。通过发展性评价实现“重过程”“重发展”“促提高”。

    (四) 民主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民主评价是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是教师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有时因种种原因“票决”结果会偏离实际。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有时会因量化方案的不完善,评价结果也会偏离实际。民主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使评价更加科学、公平和公正。

    四、 初见成效

篇13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面授教育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体系的更新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此问题。基更于1986年初版、1990年再版的《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指出要将远程教育中相互分离的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起来,就必须人为地重新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机会,其核心是把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他提出远程教育是以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为特征的,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的本质,一方面,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开放特征,成为其吸引众多潜在社会学习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成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教学,保证远程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远程教育理论必须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重新构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远程教育必须将这种分离的教与学再度综合,重新链接起来。他认为,对远程学生来说,教与学的重新整合必须通过人际交流来实现。

我主要是通过对宁夏2011年“国培计划”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说明。旨在说明在远程教学中必须重新创造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情景。远程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这种互相分离的教授与学习活动再度综合起来,使其重新连接在一起。在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中,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是所有设计的中心。

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分析

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国培计划”在《纲要》的第一时间就全面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安排了5.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元支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希望通过国家的示范性举措,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教师参训的覆盖面,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果,在项目管理方面、培训模式方面、网上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就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来深入分析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在本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在线视频模块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专家在线讲座直播,学员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在页面中的交流区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专家们会就某些问题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或者学员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环境下,学员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为理念,在师生永久分离的情况下,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将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相结合,更加优化了教师培训的整个学习过程。

整个“国培计划”在远程教育的平台上,以学员学习为中心,通过将自主学习和以“班级模式”下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为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与网站建设,并达到了超预期的培训成果。整个“国培计划”中,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深入融合在各个模块、评论聊天专区中,并要求学员以班级为单位组建QQ群,进行及时的评论与讨论,培训单位并派出辅导教师以“客服小研”为昵称在QQ群中为学员们作指导。

通过上述对“国培”学员的学习方式及“国培”网站的深入分析,可看出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有领导性的作用,将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完善的对策

1.机构运行配合不当,部分学员专业不对口。“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项目,主要通过假期集中面授和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自学,每个批次的培训都提前限定了此次培训专业方向和人数,以便基层学校及相关部门上报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但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出现参加培训学员专业方向与培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如部分美术老师被上报到体育项目的培训中去参加体育培训。虽然不影响合格证书的取得,但这对老师的继续教育没有任何帮助。

2.网站设置不灵活,学员容易蒙混过关。在此次“国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员平时在通过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学习时,网站设定了每个学员登录网站学习每个学习项目的次数和在线登录时间的下限,登陆次数和在线时间达到下限规定时便可取得相应学分,这种设置表面上可以让学员被动地进行规定项目的学习,但实际上忽略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条件,学员很容易像挂QQ一样,登录网页打开学习项目的页面直至达到相应最低学习时限。这样达不到学习效果,学员也很容易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