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学与土木工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学与土木工程

篇1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人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客观标志.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只有35%的同学有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2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低.

3“卓越计划”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研究

随着“卓越计划”开展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建筑企业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才能培养出适合建筑市场要求的卓越土建工程师.

3.1加强家校和校企沟通,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名卓越土建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家庭、高校和建筑企业的共同努力.高校作为连接家庭和建筑企业的中间环节,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加强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家庭和实习就业单位的联系.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实习单位的表现,及时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3.2加强与任课或实习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有利的内部环境

随着卓越土木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单纯依靠辅导员或是专任老师都很难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因为,在专业技能培养、行业动态等方面,专业老师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又存在着对大学生缺乏思想教育经验的不足;而思想政治辅导员,虽然有着很强的教育学生、指导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能力,但又缺乏对建筑行业技能、专业知识的了解,造成对学生职业道德指导针对性不足.因此,思想政治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只有加强沟通了解、取长补短,才能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有利的内部环境.

3.3通过榜样引领作用,激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的意识

社会学家研究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具有群体模仿和认同的特性,从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过程来看这一现象尤其明显.大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所崇拜的偶像,然后在周围人的反馈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3].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具体措施如下:(1)继续深入开展“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十佳大学生评选”作为展示在校大学生风采的标志性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关注.由于这些榜样就在他们身边,使得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2)邀请建筑企业卓越的土建工程师来院讲座.现在,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困惑,不知道毕业后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才能够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土建工程师.因此,可以通过邀请建筑企业卓越的土建工程师来院讲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名卓越土建工程师的成长之路.(3)邀请优秀校友来院交流.由于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软件硬件建设仍有不足之处.一小部分高考失利的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难免有些失落而自暴自弃.此时,可以邀请优秀的校友来校交流,通过他们的亲人经历,激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专业的热爱.(4)通过宣传海报、QQ群、微信、微博、校园网等方式大力提倡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宣传恪守职业道德的模范人物,使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4深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拓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职业道德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即技能性[4].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级的职业技能竞赛,如测量大赛、CAD制图大赛、手工绘图大赛、力学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纸桥设计大赛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开放性实验、校立学生科研、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挑战杯创业创新计划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3.5大力开展职业道德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的热情

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职业道德教育课或是两课课堂的理论灌输,而是要结合学校的各项教学、实习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面对陌生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这时高校要结合新生特点,着重开展始业教育、适应与成材、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活动.让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尽快了解专业培养计划、目标及发展方向等;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一定可以大有作为,从而使他们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可以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国,切实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则应结合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择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等内容的教育活动.

篇2

浏览器进行搜寻“广州大学研究生院”:一开始我们需要打开搜索引擎浏览器进行搜寻“广州大学研究生院”,找到,然后点击进入。进入之后我们需要把鼠标移至招生信息这里,然后就会出现招生简章的内容,然后再点击招生简章,然后我们进入下一个网页。进入之后我们找到其中的招生简章的内容,然后我们寻找到19的招生简章的内容,然后点击进入。接着进入之后,我们把页面慢慢读完向下拉取,即可找到土木工程学院的招生目录那里,然后我们点击土木工程学院。点击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文档下载的内容,由于内容不大,可选择在较容易找到的文档位置,然后点击下载,下载完成之后打开即可。打开之后我们即可看到更为详细的招生目录的内容以及参考书目的内容,然后我们向下拉取即可寻找到我们要寻找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硕的参考书目的内容。

搜索“鸿知广大考研”之后按步骤操作:首先我们也是要先打开搜索引擎浏览器,然后进行搜索“鸿知广大考研”,认准鸿知二字,然后我们点击进入。进入之后,我们可把视线移到右边,然后找到广大考研必知,然后我们找到广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的字眼,然后我们点击进入。接着进入之后,我们可看到许多学院的参考书目的内容,然后我们可看到第17的土木工程学院的参考书目的字眼,然后我们接着点击进入查询。在进入之后,我们把网页向下拉取,即可看到了参考书目的行列,我们再向下拉取,寻找到我们要寻找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硕的的参考书目的内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建筑这个行当涉及的工种众多,相应的跟它有关的大学专业也多。通常建筑类的本科专业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建筑及规划类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

城市建筑及环境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

建筑管理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管理等:

土木工程类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勘测技术与工程等。

而以下这三个重要的一级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则构成了建筑类专业中的主体。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融合。设计师凭借自己对建筑外观、结构、城市环境、城市发展需求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基于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对建筑物、建筑群、风景园林、城市村镇进行设计和规划。简单地描述,这就是一个“数理化+艺术”的学科。受高度综合性的要求和市场角色影响,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的总招生人数始终没有大幅度增长,因此也尚无人才过剩之陇,是名符其实的“香饽饽”。

学土木工程出身的工程师则是使建筑创意成为现实的幕后英雄。建筑所在的不同的场地条件(地基、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导致一些即使肉眼看来差异不大的建筑,背后却有不同的挑战,要求工程师全面而精确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近年来各种大跨结构、超高层的项目的涌现,都进一步强化着市场对优秀的结构工程师的需求。

说到对专业和学校的考虑,我们有几个小揭示:

1.报考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包括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技术、景观设计等时,学校基本都会对新生加试徒手画,以考查美术基础与能力。有些学校则可能会建议不合格的学生转读土木工程。

2.对于想学设计的同学来说,开设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相对集中和稳定,只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分数要求去匹配自己的定位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建筑系比较热门,可能会比该校许多其他专业的分数要求更高。

3.土木工程这个学科的覆盖面很广,可以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狭义来看,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工程等。选择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留意不同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具体特长。

它们的规划设计专业和土木都强

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这三个一级学科的发展,在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以建筑类专业闻名的牛校,往往三者皆强。其中突出的代表,是“土建老八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老八校”是我国最早开办建筑有关专业的一批学校,也是土建类学科基础建设历史最长、基础最好的一批。在历史积淀、师资、科研力量、校外合作、校企合作和校友资源上都是佼佼者,在行业内具有相当高的认可度。

早在1916年,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就开始招收土木工程学科的留美专科生;1903年,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就设有土木工程这一“学门”;1913年,同济大学的前身,同济医工学堂增设土木科,构成了同济土木系的开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则创立于1923年,名师云集。

今天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此前的名字是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校友们亲切地称它“西冶”。学校走的是实打实的“技术”路线,非常扎实:1920年,哈工大土木系开设我国最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后曾改名哈尔滨建筑大学,在院校合并中又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曾经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建工),如今并入了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系,则成为祖国南段最有影响力的建筑系。

“老八校”的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一直稳定地占据着前列,学生毕业后不管是就业还是出国深造,都受益良多。

建筑学许多大门同样敞开

位于第一梯队的“老八所”毕竟容量有限。其实,同样具有相当综合实力的院校还有许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背靠首都建设资源,专门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再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早在1958年就已创立,在专业领域里有相当不错的口碑。而湖南大学的土木系,尤其是与房屋建设相关的细分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优势专业。在建筑设计方面,该校近年来进步也很快。

在一些并非以“大型”著称的院校里,你也可以找到出色的建筑学专业。如深圳大学,它很快就要迎来30周年庆了。深圳近年来倾向于发展创意产业,在建筑设计方面,“港深双年展”已经成为国内建筑学界和业界一项影响力巨大的活动。深圳这座活跃的年轻城市,给学习建筑学的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近些年,一些专门的建筑大学招生情况也一直走势良好,如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类似这样专门性很强的院校,里面有不少的专业可供选择。

最后,我们还要为对建筑学专业情有独钟的你介绍两所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从我国建筑专业教育的历史上说,在美院里开设建筑类专业,时间并不长,它在学科建设上的特点也有别于传统工科院校中的建筑系。所以在早期,不少在美院学设计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太乐观,认为将很难得到建筑业界的认可。但随着建筑类型的丰富、社会上对于建筑设计工作认识的深化和市场的总体发展,这种消极情绪已渐渐散去。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的领军人物王澍受邀担任哈佛大学“丹下健三”讲席,而业内人士也开始发现,美院建筑系的毕业生在空间美学意识的培养和表达上有独到的优势。

土木工程认准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的高校

篇4

清华校园建筑震害预测程序就是清华大学校园实验室项目的成果之一。该程序以清华大学校园建筑为研究对象,以身边的科学间题为切入点,较之相对枯燥的书本知识,贴近生活的案例更易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学生可利用该程序直观地理解、巩固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甚至以此为平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此程序可以用于《土木工程概论》、《结构动力学》、《抗震工程概论》、《防灾减灾工程学》等课程的辅助教学。

2清华校园建筑震害预测程序

清华校园建筑震害预测程序(以下简称震害预测程序),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开发完成。通过网络搜索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收集了清华大学绝大部分校园建筑的坐标、层数、层高、建造及加固年代、结构类型等基本宏观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为各个建筑生成相应的剪切层模型,在用户选定的地震动下,对这些校园建筑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直观地展示整个清华校园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破坏状况。

依据输入文件中提供的结构层数等宏观信息,基于美国Hazus软件的调查统计和该程序开发者的研究工作,计算得到结构的各阶周期、各层层间骨架线和滞回参数以及各个破坏状态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等,建立剪切层模型,从而在指定的地震动作用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时程响应。

该程序包含以下功能模块:建筑结构信息的读取与编辑、地震波的可视化选择与反应谱的生成、清华校园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计算、以及结构的响应时程和破坏情况的直观展示等。由于各个模块都具有丰富的表格、曲线甚至是动画功能,能直观、生动地呈现从模型建立到结果显示等整个震害分析过程,加之所选择的分析对象是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建筑,因此该程序可为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等多个土木工程专业学科的教学提供帮助:不仅能使相关专业知识更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还能为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诸如地震损失评估等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3清华校园建筑震害预测程序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3.1结构抗震工程

震害预测程序的建筑结构信息读取与编辑模块,包含剪切层模型、结构层间滞回关系、结构破坏状态及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等结构抗震工程专业知识,可用于辅助其教学工作。输入或修改结构的层数、结构类型、建设年代等信息,该程序会白动计算层间滞回参数等的取值。其中,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修正的Clough层间滞回模型进行模拟;对于钢结构,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而其它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则使用捏拢模型作为滞回规则。同时,也可以手动修改这些取值,程序会实时更新对应的滞回曲线的形状。

以上功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层间滞回参数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不同结构类型的层间滞回特点。结合震害预测程序的分析计算和结构破坏状态展示,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结构类型、滞回性能等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3.2结构动力学

震害预测程序提供对剪切层模型的周期和振型计算功能。例如,一个四层结构的频率和一阶振型。调整阻尼比等参数,并重新计算,可以分析各个参数对结构频率和振型的影响,加深认识多白由度体系的白振规律;选择不同的校园建筑,可以对比不同类型建筑的结构动力学性质差异。学生还可利用程序所提供的结果与白己手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巩固课程中所学的知识。

3.3地震工程概论

地震动的主要特性可由反应谱和加速度时程曲线等加以刻画。一般的教学通常侧重于讲解反应谱的概念、利用加速度时程计算反应谱的原理、以及根据规范反应谱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步骤等。学生可以根据相关公式和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掌握简单的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但不易直观地认识普通反应谱与规范给出的设计反映谱的区别、基本烈度与超越概率对规范反应谱形状的影响等。

震害预测程序中地震波可视化选择与反应谱生成模块所提供的功能。将其用于地震工程概论的课程教学,可以清晰地展现几个著名地震波的时程曲线,并方便地生成指定峰值加速度(PGA)下这些加速度时程曲线对应的反应谱。将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绘制在同一区域,可以对比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体现规范反应谱的特点:它是为方便工程计算而进行的简化处理方法。此外,8度罕遇地震对应的规范反应谱与PGA为0.4g的加速度时程对应的反应谱相比,其最大反应比较接近,这类对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对应关系。

3.4防震减灾

在给定地震动和PGA的条件下,震害预测程序可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能在分析结束后,直观地呈现校园建筑的楼层位移响应时程、详细信息和最终破坏情况。

在防震减灾教学过程中,震害预测程序可以有以下应用:

1)比较分析不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该程序中建立了清华大学校园中600多栋建筑的模型,不仅包含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框架、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等多种结构类型,而且包括不同年代、不同高度的结构。在给定地震动作用下,可以比较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点,使学生加深对地震作用的认识。例如,观察整个校园的破坏和倒塌情况可知,一般砌体结构和建筑年代较早的结构破坏较严重。

2)比较不同地震波对结构的作用。

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并观察汉川波等几条典型地震波对结构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比不同地震波对结构的作用,通过观察这些地震波对应的反应谱的特点,可以体会反应谱的物理意义。例如,反应谱峰值对应的周期较短的地震波,对低层结构等周期较短的结构破坏性更大;反应谱峰值对应的周期较长的地震波,则对中高层结构等周期较长的结构破坏性更大。

3)展开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震害预测程序还为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探索提供了平台。例如,可以通过收集校园建筑的财产、人员分布情况等信息,并添加到震害预测程序中,从而探索校园建筑地震损失评估方法;可以将校园道路抽象成无向图等适当拓扑结构,利用图论中的Dijkstra算法考虑人群的疏散交通需求,综合震害预测程序计算得到的建筑破坏与倒塌情况,进行震后应急疏散的研究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熟悉的校园环境,采集所需数据,整合至震害预测程序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学习探索,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防震减灾知识。

篇5

一、现状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建筑学类课程有《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美术基础》《建筑装饰与装修》《建筑阴影透视》《计算机CAD技术》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开设的时间段,在彼此的支撑关系上都缺少关联性,使得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缺少相互渗透。考察其他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得知,这些课程的关系是由《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来统筹和协调。学生建筑设计的能力方能反应出他们对其他建筑类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而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没有开设诸如《建筑设计基础》这样的龙头课程,因此各门课程的内容就显得很松散。另一方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涉及建筑设计,它决定学生整个毕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没有相关的课程,缺少“建筑设计基础”的铺垫,却需要“建筑设计”的成果,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再者,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周期是15周。其中,建筑设计环节为4~5周,而我校学生对于建筑设计知识的严重缺乏,结果耗费很长时间设计的方案仍然不可行。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环节上的失误和遗憾。而至于在设计中让学生将技术和艺术巧妙的融为一体,将建筑和结构合而为一时表现出完美品质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

二、改革措施

1.建立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模块

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建筑工地,整理目前实际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中,结构专业在建筑学专业领域中所暴露的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分析这些内容和数据,筛选出应该在学院教学环节中可以和应该解决的模块,通过论证,纳入到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调整的范畴,从而打造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这样会从整体上支撑土木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拓宽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论素养。

2.完善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学知识的内容体系

首先,走入社会,分析教材。梳理各门课程是否存在内容交叉、内容重复、知识点遗漏等问题,通过整合和改革优化教学资源。其次,研究同一课程群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构建相互支撑关系,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再次,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规范考核内容。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

(1)增加课时数:如《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上,大纲的要求建筑平、立、剖面的设计只有四课时的内容,而毕业设计环节需要学生设计一个诸如中小学校的项目,显然四课时不足。

(2)调整教学内容:如《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建筑制图,而结构制图的内容属于真空地带,所以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结构图的表达错误和漏洞很多,故内容有待调整。

(3)增加实践环节:如《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全凭理论式教学。因此学生所有的毕业设计中建筑立面的设计和平面设计都失去了对应的构造关系,更无从谈起建筑美学的考量。这些充分暴露了教学环节的不足和缺失。

3.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

信息和知识是当前的时代主题,以往教师自己在家“啃书本”的备课模式被网络时代所抛弃。信息化时代,一个人身单力薄,很难完成复杂的工作。通过交流知识、交流研究方法和途径、交流研究的成果,教师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完善和与时俱进,学生对于建筑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加系统和全面。从而在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中,建筑设计的综合表达能力才能有所加强,为以后在专业领域和跨专业领域的合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永灿,吴发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2008,34(3):214-215.

篇6

问题2.能不能从当前社会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介绍一下土建类专业。

答:目前房地产行业首先需要的是评估和规划人才,包括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毕业生。至于房屋设计,则需要像贝聿铭先生那样,敢于在卢浮宫设计玻璃金字塔的知名建筑大师。但如果要想建筑屹立上百年不倒,这就要靠结构工程师来实现。除了上述专业以外,我们还需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设设施智能技术等专业的人才来完善水、电、空调、煤气等设施。

问题3.听说土建类专业需有一定的美术基础,那是在入学后加试美术,还是需要参加艺术类考试呢?

答:这类专业并不需要参加艺术类的美术考试,但大部分院校的建筑、规划类的专业入学后需要加试美术,大体涉及素描、水彩、水粉等内容。每个学校规定不一样,并且不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像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就没有美术加试。但如果你有志往建筑、规划方面发展,最好有一定的素描功底,这对将来的学习就业有很大帮助。如果是土木工程专业的话,则是连美术功底都不需要。

问题4.能否简单说下土木工程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的区别呢?

答:除了上面所说的是否需要美术基础外,二者最大的不同其实还是在研究方向上。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桥梁工程与地下工程三个方向,主要是研究结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其工作是按照工程结构的不同使用要求,进行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而建筑学专业研究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培养的是建筑师。简单地说土木工程是为了让建筑更安全,建筑学是让建筑更美观。

问题5.建筑类、土木类专业对学生体检方面是否有特别录取要求?

篇7

1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教学顺序连贯性存在脱节

目前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在大一开设,而学生在大一时还没有接触很多的专业课,因此学习制图课程时对实际的工程图理解深度有限,不能完全看懂图示内容,而到了后续很多课程中均用到其知识时又由于制图课程学习不到位而看不懂图,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链条的脱节。

1.2专业实践环节与工程制图标准要求存在脱节

后续开设的常用绘图软件课程(如《土木工程CAD》)中,讲授过程主要强调软件的基本命令、操作工具的使用及命令应用技巧,忽视了应按照《土木工程制图》的高标准绘图。以至于在相应的实训练习中、后续课程设计(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中,绘图成果样式五花八门,如:标注不标准,字体线宽不符合要求,线型错误等等。表明学生忽视了应按照《土木工程制图》的高标准绘图。

1.3毕业生实际制图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脱节

根据社会调查结果和毕业生反馈意见,发现当今建筑行业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应用常用绘图软件(如AUTOCAD、天正建筑、探索者等)准确表达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图样;并具备一定的徒手绘图能力。能较快地读懂一套图纸,掌握查阅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方法;掌握各种标准图集的识读,能够直接指导施工[2]。而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图纸较为简单有限,且缺乏系统性训练,所以在这两方面的实践能力均比较薄弱。

2统筹规划构建新的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体系

原有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应用型高校能力培养目标,将新课程体系分为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木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实践教学五个模块。

2.1画法几何与制图基础模块

将画法几何与制图基础模块(48课时)安排在第一学期。主要讲授投影的基本规律,如何在二维的平面上正确、清晰地反映三维形体。通过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三维形体和其相关位置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表达能力。投影规律的讲解一定要透彻,使学生完全理解视图的生成过程,学会图解几何问题。形体投影图的识读和绘制作为教学重难点,重点讲解、反复练习。为增强与后续专业知识的联系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让学生绘制一些简单建筑构件(如阳台、楼梯、雨棚)的三视图和剖面图。

2.2土木工程制图模块

将土木工程制图模块(32课时)安排在第二学期。主要讲授国家制图标准(包括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和施工图纸的具体读图和绘图方法。采取讲授并配以手工绘图大作业的授课形式。手工绘图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熟悉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达到加深理解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了解制图标准与规范的要求,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3]。教学时不仅要密切联系画法几何中的投影方法,还要结合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彻底读懂理解图纸。

2.3计算机绘图模块

将计算机绘图模块(48课时)安排在第三学期。主要讲授如何利用AutoCAD、天正建筑、探索者软件绘制施工图的方法与技巧。采取多媒体演示教学配以学生实训练习的授课形式。为满足行业要求,使构建的课程体系与现代工程技术紧密接轨,在学生具备AutoCAD的操作之后,以天正建筑和探索者软件为例,讲解如何利用二次开发的CAD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纸。教学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训教学,使学生按照画法几何中的投影原理理解CAD图像,按照土木工程制图的制图标准和房屋建筑学的知识绘制合理合格的图样,确保学生通过实训课的练习掌握软件的操作和绘图步骤。

2.4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模块作为一个新教学环节,分为读图和绘图实践两部分。此环节在部分主要专业课程完成后、生产实习之前开展,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读图绘图能力,而实际的工程图通常比较复杂,绝大多数的学生仍缺乏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增加接触实际图纸的机会。此环节分三阶段:第一阶段(6课时):将成套的施工图纸分法给各小组学生阅读,教师现场答疑,要求学生读图时完整阅读,注意细节分析,全面掌握图示内容。第二阶段(4课时):学生深入施工现场,在现场查看实际使用中的施工图,了解施工图如何指导施工。第三阶段(一周):要求学生用天正建筑、AUTOCAD软件抄绘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使学生全面掌握建筑构造、结构,尤其是细部节点,加深对图纸的理解,同时进一步训练学生绘图能力,为相关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打下扎实基础。

3结论

新课程体系的这五大模块涵盖了有关土木工程制图的所有知识和能力要求,紧密联系又相互渗透,并与其他课程紧密衔接、交叉融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制图能力以满足当今社会与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程博.对“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院学报,2011,27(2).

篇8

1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1工作量大

在工程建设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比如成本、质量、进度、工艺技术以及原材料等多方面,这些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这就会大大增加了工程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全面管控工作必须落实到位.

1.2涉及面广

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助,如设计部门、质管部门、技术单位等等,如何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

1.3信息流量大

因为整个工程管理过程需要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数据非常多,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对其的搜集和整理.并且在施工中会影响工程的因素很多,必须做好对其的实时监控,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2土木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意义分析

2.1利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项目的整体规划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极好,在建筑管理中使用该项技术后,其既可以促进工程进度的有效加快,又能够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划分,实现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如资金投入、成本控制等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其最终的目标就是以工程管理为核心构建信息化模型,进而完成对工程的全方位规划.

2.2利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信息系统的构建

信息化技术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对工程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构建出标准化的信息及数据管理模式.以精简细算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首要原则,对以往储存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完成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与此同时,其也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并且为企业在制定决策或调配资源时提供及时有效的资料数据.

2.3降低管理成本

在企业原材料信息的管控工作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借助网络平台以及网络通信等形式来完成信息共享,进而完成链接原料的采购.其次,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为贸易交流提供便利,扩大了建筑企业的市场选择范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并且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还有利于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发生,确保建材采购市场内的良性循环.除此以外,将信息化技术用于工程建设的其它方面,如工程设备管控、信息反馈以及合同管理等内容的信息化建设,这样对于工程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成本的节约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3信息化助力土木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信息化意识淡薄

在很久以前我国就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性的土木工程行业市场,其历史悠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动,企业的资本与工程质量一直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是企业通常也只重视这两方面的管理与建设,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关注与管理.现阶段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于整个工程管理的意义重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部门或者团队并不重视对信息化的应用,同时因为施工队伍中农民工对比例很大,这给土木工程管理增添了更大难度,无法将信息化管理落实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之上.

3.2在信息的管理上存在误区

在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过于肤浅,并没有理解其的深层意义,其认为构建企业的局域网建设就算是信息化管理,但是在实际中企业内部仍旧是采取纸张形式进行办公,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科技所潜在的商机以及效益,缺乏对其的重视.例如,在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将信息化技术改革有效落实,浪费了企业在该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影响了企业整体运营的流畅性,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阻碍.

3.3土木工程管理的相关软件不够成熟

国内施工企业中用于土木工程管理的软件基本分为两类,自主研发和由国外引进的或改进的管理软件.这两类软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的技术能力有限,研发出的软件漏洞较多,但是国外的软件不能够与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契合,实用性比较差.由于国内外的社会环境、法律法规、文化背景、以及相关的工程标准和规范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必须对引进的软件进行改进.然而最终的改进效果是无法预测的,并且我国非常缺乏在这一领域的人才,这些都会抑制软件程序的研发与创新,国内软件的应用效果太差,无法有效完成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能存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3.4土木工程的监管人员素质不高为了促进建筑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全面建设和提升整个企业队伍的能力素质,这就要求企业监管人员具备过硬的信息处理能力.因为企业的信息化技术仍处于建设时期,在某些方面仍延续了传统管理的模式,对信息化管理缺乏认识和理解,有些年龄较大的员工根本无法理解和认同信息化技术,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4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4.1正确认识建筑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对于整个现代建筑行业来说,出发点不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也不相同.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信息化管理可以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进一步促进土木工程的全面发展和改革.而对于工程建筑企业来说,通过信息化管理其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减少了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与强度,与此同时,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还能够促进企业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责任有效划分至各个部门之中,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2建立健全土木工程管理制度

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土木工程管理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改革,其也是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上的关键一步,企业必须重视对传统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改变.企业管理层的领导和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但是其更需要全体职工的参与与努力.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切实有效的落实,才能确保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稳健进行.

4.3构建综合性信息化工程管理平台

现阶段建立的信息化化管理平台具有局限性,其只是为了满足某一方面工作的需求,如原材料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等等,其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所以在不同平台内有部分的信息或数据是完全重复的,占用了很大的空间.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其可以大大提高这类信息管理模式的工作效率.所以,如何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现阶段建筑企业所要关注的重点,这样才能实现工程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效进行.作为建筑企业,其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再结合相关相关的信息技术,制定出全面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方案,完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各参建团队之间的有效协作,促进整体工程效率、质量和利益的提升.

4.4信息体系的一体化

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流程比较复杂,同时其也会受到相关行业、国家以及工程所在地政策及规范的影响.虽然其具有工作量大、工作项目多等特点,但是对其灵活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并且其常常作为工程成本预算的基础.除此以外,工程进度管理、资金管理以及质量管控等都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进行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时,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拓展信息化技术的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4.5加强人员信息化方面的培训

信息化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可以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要想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多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活动,并注意引进和借鉴国际中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信息化管理人才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将所学所知应用到实际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力水平与潜力.构建一个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小组,对信息化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研究相应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6开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软件

从当前情况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使其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现阶段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还不够人性化,还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操作,其操作方式也缺乏便利性.有的工作人员在开发软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操作人员的需求,而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够,就会在无形中增加许多工作量,同时大大降低管理成效.因此,软件设计必须以人性化为首要标准,将功能需求放在第二位置.软件开发者要考虑到信息软件的实用性,操作界面需简洁大方,不可太过于规范化.造价人员也无需完全按照既定步骤操作,可以选用一些相对简单的功能界面,降低门槛,如此一来造价人员即使不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也能实现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此外,同一种功能的运用方法要多元化设置,不可太过于死板.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造价人员的操作需求,提高造价管理软件的智能化程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深,竞争越发的激烈,有很多实力娇弱的建筑企业在市场的冲击下被淘汰.在市场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日渐兴盛的时期,企业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信息化建设将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资源的匮乏更要求企业要做好信息化应用工作,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重视建筑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建设,建立相关资料数据的信息库,鼓励本土软件的开发与研究,从而有效实现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进而确保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作者:杨康 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维奇.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范围及效果[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土木建筑学会.新常态下绿色建筑发展理论与实践———第五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土木建筑学会,2015.5.

〔2〕刘星彤,陶党生.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4.4.

篇9

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土木工程学院开设。本课程安排的理论课时虽然不多,但结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整体安全性与适用性,故该课程对建筑学专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建筑学专业课程总体特点来看,大部分专业课程具有侧重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特点,如建筑表达、素描、色彩、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力求培养学生对建筑外部轮廓的描绘、色彩的选取与搭配、健康审美观的培养、建筑内部空间组合的感知等专业素养;但限于课时及学生基础知识局限等原因,对于工程结构和工程力学等基础课的学习不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得详细具体。但如果因为课时不多就不重视力学和结构知识的学习,将会导致学生设计出的建筑方案不具备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师在给建筑学专业学生讲授结构选型时必须总结与摸索一套适合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而不能照搬以往给土木工程专业讲课的方式。本人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体会到,如何把上百课时的结构知识在短短二十几个课时准确、精炼而形象地表达出来,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反复研究。这里列举课程中的几个代表性知识点说明在讲解力学与结构知识点时应注意的地方:

例1 绪论里有一个知识点:选择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的结构形式。这里详细探讨了为什么在实际工程中矩形截面构件会逐渐演化成工字型截面,从学习过的材料力学知识就可以发现原因: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梁)的截面弯曲应力分布图具有如下特征:截面上下两个边缘应力值最大,越靠近中性轴,应力值越小,中性轴位置处应力值为0。中性轴上下两侧的应力值符号发生变化,这是由于梁受弯后一侧纤维受压另一侧纤维自然受拉的缘故。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教师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只需要介绍截面应力分布规律即可;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还要求掌握截面应力分布图及应力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但光知道这个截面应力分布特征也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我们要求建筑学专业学生在教师介绍了截面应力分布图特征后,要学会运用这个截面应力分布图特征来解释矩形截面梁进化到工字形截面梁的原因:那就是受弯构件截面边缘应力大,靠近中性层应力值小,所以只有靠近上下两个边缘处的材料充分发挥了作用,靠近中性层的材料未发挥作用。这样中间位置处的材料就可以减少到最低程度,而向两个边缘集中,这样矩形截面梁就进化成工字形截面梁。同理,承受均布荷载简支梁的弯矩图形状在材料力学里也有详细介绍,是一个二次抛物线,这说明一根平行弦桁架中有若干根杆件的内力值很小,材料性能自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根据这个认识,我们可以把一个平行弦桁架梁根据其弯矩图形状改为拱形桁架,使得桁架形状与弯矩图形状一致,以充分发挥桁架中每一根杆件的能力。到这里,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就已经完成学习目标了。但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这种定性分析,还要求掌握计算桁架中每根杆件的内力值。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就不需要再讲授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与解题过程,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2 第12章门式刚架结构的适用范围与受力特点。首先需要对承受均布荷载的刚架与排架弯矩图进行比较。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求根据结构力学计算方法计算刚架内力并画出弯矩图。三铰刚架是静定结构可直接根据平衡条件计算,无铰刚架或两铰刚架均为超静定结构,需采用结构力学里的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计算(力法、位移法)。尤其是计算超静定结构的过程相对较复杂;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重点在于把弯矩图形态特征介绍给他们,然后通过比较二者弯矩图异同,根据每种刚架弯矩图特点介绍三种刚架的适用条件,就不要在讲解超静定刚架的计算方法上花过多的教学时间。具体陈述如下:

根据结构力学计算结果可以具体分析三种门式刚架:无铰门式刚架结构为三次超静定结构,刚度好,结构内力分布均匀;但由于柱脚与基础刚接,因此可以传递弯矩,柱底弯矩值较大,因此对基础与地基要求较高。由于基础承受弯矩、轴向压力、水平剪力复合作用,超静定次数较高,结构刚度较大,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将在结构内产生附加内力,所以在地基条件较差时慎用。

两铰门式刚架的基础与柱脚铰接,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在竖向或水平荷载作用下,内部弯矩值比无铰门式刚架大。优点是刚架铰接柱基础不能传递弯矩,因此不承受弯矩作用,构造简单,省料省工;当基础有转角时对结构内力没有影响。但当两柱脚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将在结构内产生附加内力。

三铰门式刚架为静定结构,因此外界温差、地基的变形或基础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内力没有影响。三铰与两铰门式刚架材料用量相差不多,但三铰刚架梁柱节点弯矩略大,刚度较差,不适合用于有桥式吊车的厂房,仅用于无吊车或小吨位吊车的厂房。钢筋混凝土三铰门式刚架跨度较大时,半榀三铰刚架悬臂太长导致吊装不便且吊装内力较大,故一般用于跨度较小或地基较差的情况。实际工程中大多采用三铰刚架和两铰刚架及由它们组成的多跨结构。

温度变化对静定三铰刚架没有影响,但在无铰刚架、两铰刚架这样的超静定结构中将产生附加内力。内力大小与结构刚度有关。刚度越大,内力越大。产生结构内力的温差主要有室内外温差和季节温差。室内外温差将使杆件两侧产生不同的热胀冷缩,从而产生内力。季节温差指刚架在施工时的温度与使用时的温差,也将使结构产生变形与内力。当产生支座位移时,同样将使超静定结构产生变形和内力。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利用力学原理对三种门式刚架进行简单的内力分析并强调其适用范围,教学深度可到此为止。但对于结构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上述知识点还不够,还要求利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位移法详细求解承受温差和沉降作用的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解题过程分如下几步:确定力法(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建立力法(位移法)基本体系、建立力法(位移法)基本方程、利用图乘法求基本方程组里的柔度系数(刚度系数)、利用图乘法求方程中自由项系数、求力法(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求解结构内力。对于高次超静定问题还要求使用计算软件计算结构内力。

通过对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知识点进行分析,我们可总结出如下教学经验:涉及工程结构与力学方面的内容是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教学难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任课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求详细掌握结构计算方法并根据计算结果熟练做出结构内力图;对于建筑学专业则不用在结构计算与相关公式推导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而需要重点讲解最基本的力学原理,概括性地介绍结构受力特征(内力图形态等),引导与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基本力学与结构知识理解不同结构受力特征、解释工程现象,从而设计出安全、适用的建筑结构。作为本课程任课老师也需要注意:虽然理论课时压缩了,但不能把关键知识点也删减了。教师仍然要把在土木工程专业中花费几百个课时讲授的重点知识在几十个课时中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只是未必每个知识点需要讲解得很深很细。所以这个教学原则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来表述:一杯水还是这么多,量并未减少,只是看我们是细细品味还是一口吞下。

参考文献:

[1]叶献国.建筑结构选型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包世华.结构力学 上[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专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普遍采用设置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三大模块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实践教学模式陈旧、实施过程形式化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例如,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有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组织及基础工程等多个课程设计,虽涵盖了主要核心课程,但设计题目与实施模式多年不变,学生很容易找到现成的范例照搬下来即可,可供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有限,因此,学生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在实习方面虽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环节,但实施过程流于形式。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有限。而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不但过于陈旧,而且与目前工程中涌现出的建筑信息化管理、多专业协同设计等新技术、新理念脱节比较严重,学生用一学期时间去完成一个套路式的计算和设计过程,对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效果并不大。

二、BIM技术简介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多维建筑信息模型集成技术[2],作为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载体,可将二维图纸转变为三维数字化信息模型,从而模拟建筑物建设及运维全过程所具有的真实信息[3]。它具有信息的完备性、关联性、一致性及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便于实现协同管理和成本、进度控制等诸多优势。可应用于工程项目决策、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维管理,甚至改建拆除等各个阶段,其建筑数字化、信息化的思想正在对土木行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BIM技术的兴起,土木行业已经开始进入建筑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行业发展需要大批BIM技术人才,而在高校土木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并未设置系统的BIM技术教学与实践体系,这显然已经滞后于当前土木工程界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借助BIM技术可实现可视化表达和模拟建造的特点,研究基于BIM技术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一)将BIM技术融入设计类实践教学环节

BIM技术知识较为复杂,且相关软件较多,学习量较大,在基于BIM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将BIM技术软件的建模操作与建筑设计类课程设计结合起来。其次,将模型的深化设计及族功能的运用与结构设计类课程设计结合起来。最后,将BIM技术的模拟建造和优化管理技术与施工组织类课程设计结合起来,从而给学生较为系统的实践训练。例如,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改变传统的平面图纸二维表达方式不够精确直观的弊端,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让学生结合三维模型来掌握房屋的空间组成、功能实现和构造知识,发挥BIM技术可视化、信息化管理的技术优势。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基础工程等课程设计中,逐渐提高学生利用BIM技术族库功能深化建模的能力。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中,可借助BIM施工模拟技术,进行项目场地布置和施工进度、项目成本管理的优化。通过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步掌握BIM技术的应用技能。到了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可进行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设计,将建筑信息化贯彻完整的项目中,特别是可组建多专业学生构成的设计小组,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

(二)结合BIM技术改革实习实践环节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环节往往以参观和参与一些辅工作为主,学生实习收获十分有限。因此,必须结合BIM技术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进行升级改革,首先,以BIM虚拟仿真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认知性的实习实践。其次,以BIM技术为工具,引导学生主动结合最新的BIM信息化理念亲身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过程。例如,在进行认识实习时,指导教师应对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建立起3D模型库,在实习前引导学生结合建筑的3D模型进行初步分析,较好地了解建筑细节,然后再去实际建筑参观。而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BIM技能,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发挥出其技能优势,充分运用BIM技术工具,真正参与项目的建模、管理与方案优化等工作中,并在实习结束后依托校企共建的BIM实训实践基地持续跟进项目。

(三)建立BIM实训实践基地

在实际工程中,一个项目的建造少则半年,多则数年,而目前学生的实习环节大多为两周至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实习往往只能参与工程的一个很短阶段。因此,传统实习效果非常有限,如能以BIM技术人才培养为契机,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BIM实训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BIM技术能力培养,使学生面向实际项目,长期关注一个项目的完整建造过程,并利用校企共建的实训实践基地真正参与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在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送给BIM实训实践基地,在校企双方导师联合指导下,发动以学生为主体的BIM实训实践基地的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将解决方案及时反馈给工程建设单位,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有效的提高,为项目提供有价值的BIM技术咨询服务。

(四)构建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依托BIM实训实践基地,建立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双重指导的双导师制度,学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对合作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参与率,从中不断增强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合作单位则向学校推荐企业专家担任学生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让行业专家参与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充分调用校内外师资力量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BIM技能大赛

篇11

1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策略概述

1.主要组成部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策略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中占据的位置非常关键,并且稳定性和耐久性较高,建筑中的承重能力也较好,因此在建筑中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进行实际施工中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选择,针对钢筋混凝土质量进对技术进行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对结构进行更加全面的控制。

2.施工策略。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钢结构是其中的重点,首先需要选择钢材、板材等结构进行全面的规划,使用质量较高的金属制品,保证整体的硬度达到规范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工作的质量。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焊接等工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并将相应的规格进行合理的控制,使用精确度较高的参数对技术进行控制,防止中间出现较大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控制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同时,在进行准确程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对钢材的各项参数进行全面的检验,进一步提升安装的科学性,从而促进工程全面顺利的进行。同时需要合理的对钢构件的堆放进行控制,选择合适的堆放点,按照相应的流程将钢构件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对现场不合理的放置位置进行科学的纠正,重视对施工设备的控制,保证施工中各项施工技术和现场的相互协调,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对施工过程进行更加全面的控制。最后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工程建筑进行加固,使用换填法和排水法对技术进行全面的控制,将土木工程中的相关自然土进行置换,采用较为稳定的加筋法,保证土质不会出现移动,将地基进行全面的控制,从而增加整体建筑的质量,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2 我国土木工程机构设计和施工策略存在问题

1.建筑的可靠性较低。我国在进行土木工建设的过程中,因为技术存在问题,相应的技术发展出现不完善的情况,这些因素表现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就会造成设计构造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整体的设计可靠性较低,设计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没有按照整体的规定进行操作,造成整个设计中施工措施不规范,设计的内容起到的作用不强,造成土木工程施工中设计方案不健全,真正实施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2.设计安全性存在问题。土木工程设计本身就需要保证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策略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安全性方面,对安全性是较为忽视的,没有按照科学的规定进行安全措施的制定,造成施工中安全性较低的情况,使得整体设计和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和安全问题,对整体施工造成不利影响,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3.实际操作存在不规范情况。在进行实际工作中,建筑行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设计人员在进行技术管理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造成整个工程在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对整体施工影响较大。

3 提升土木工程技术应用相关措施

1.合理控制施工结构。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对于钢筋施工结构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并对结构所要承担的负荷能力进行关注,在施工中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控制,将结构进行反复管理,从而实现整体结构的规范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

2.提升设计规范性。在进行设计中需要对整体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设计和实施策略需要进行反复讨论,提升设计施工规范性。其次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更加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熟练的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这样也可以提升施工和设计质量。

3.提升对材料的监督力度。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增加建筑施工的材料控制,对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控制,定期的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材料的进货渠道等各个方面的来源,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时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整体质量。

4 结束语

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策略的制定需要符合技术的需要,并在管理中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应用,保证建筑的质量,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发展创新,真正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官志平.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在土木工程技g上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01:397-398.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TV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16104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被誉为建筑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1-3]。该技术利用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整个周期过程中进行数据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4-5]。除此之外,BIM还可以为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筑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得到建筑业界的广泛认可。

建筑类高校如何将BIM技术引入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BIM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对建筑类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以目前的教学方式培养人才,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很难满足现在建筑工程的要求,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将BIM技术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的特点,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课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6-8]。

将BIM技术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本身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但如何将BIM技术融入目前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探索。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沈建大)为例,详细介绍BIM技术在建筑类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阐述在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及心得体会。

一、BIM技术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具有很强践性的课程。就其学习内容而言,并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深奥的理论。要教好这门课程,教师应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较好的空间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未引入BIM技术之前,沈建大和许多高校一样,都是采用与AutoCAD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来讲授这门课程。在学习和使用AutoCAD的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对国家制图标准的掌握能力。但使用AutoCAD建模耗时长、精确度也不高,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是运用AutoCAD软件来绘制建筑和结构的二维图纸。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上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通过对沈建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调查发现,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训练之后,学生阅读平面图的能力还不强,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平面图,学生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很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形。

为此,沈建大积极开展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首先对讲授相关课程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然后以研讨会的形式制定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最后逐步将BIM建模技术引入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从授课质量角度来看,在建模过程中,Revit三维建模软件比AutoCAD软件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并且在精确建模的基础上,Revit建好的模型与模型的二维平面图完全对应,这使得看似“枯燥”的二维图纸变得生动起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他们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因此,将BIM建模技术引入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使学生对识图建模的学习效率更高,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二、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其中包括房屋各个组成部分的组合以及构造方法等。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抽象复杂,并且知识点零散繁多。该课程在沈建大的开课时间是大学二年级,这个时期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很难消化吸收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

沈建大过去把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两方面。其中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讲授知识点。就讲课内容顺序而言,这种方式合情合理,符合建筑的建造顺序。同时在讲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记忆当堂课所讲的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有较大的缺点,授课教师一般用二维图形来讲授房屋建筑学相关的知识,通过二维图片以及课本上所讲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三维模型。这对专业知识储备较少,工程实践经验不多的大二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此外,沈建大同大多数高校一样,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时间较短,一般为一个星期。这对刚接触设计的学生来说,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课程设计。

近年来沈建大将BIM技术引入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课堂上授课教师通过使用Revit建模软件将所讲内容以一个三维立体的模型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了课堂上对房屋建筑学相关知识的储备,以及之前应用Revit的操作使用,学生就能较顺利地而且高质量地完成课程设计,从而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说,沈建大将BIM技术引入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BIM技术在钢结构课程中的应用

沈建大有关钢结构的课程主要有钢结构设计原理和钢结构设计两门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钢结构材料、构件和连接的基础知识,理解钢结构分析的原理。而钢结构设计课程则是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后续,是建立在学生对钢结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门课程。

可以说钢结构课程是难度较大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不但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的基本知识,还与设计相关的规范联系紧密,并且还要受到教学进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以沈建大为例,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总学时为46,比混凝土相关课程少了十几个学时。而之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上文也有提到,这里就不做详细分析。沈建大也安排学生去当地的钢结构施工现场实地参观,并有专业人士讲解。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施工现场通常距离学校都较远,去现场参观耗时较长。且现场参观对学生自身安全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现场参观的次数不会太多,一般一学期只有一次到两次,每次人数也有限制。要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达到预期效果很难。

而BIM技术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某一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而是在多方面。例如,在钢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Revit软件,建立标准钢框架以及型钢部分构件的模型十分便捷。同时,Revit软件构建的模型,还可以无损导入同属Autodesk公司的Navisworks、Manage等软件,实现4D施工模拟。这样就相当于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进行模拟施工现场的实地参观,而且还能达到学生亲自去施工现场实践的效果。在建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钢结构的构件如何按照规范建立起来,并了解构件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在整个模型中所起到的作用。2015年以来,沈建大就已经将BIM技术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课时没有改变,但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之后,的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学习内容繁多复杂的钢结构课程时能得心应手。

四、BIM技术在工程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沈建大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绘制工程流水施工以及网络计划,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阅读施工现场平面图等,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从事建设工程目管理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本科教学中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课程。沈建大对该课程教学非常重视。

从专业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偏向管理类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方式是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主要以板书的形式讲授知识点,过分偏重学生对理论细节的掌握。加上该课程教材文字较多,多为叙述讲解。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为此,学校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与当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即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工程管理相关的软件,如Revit,P3等。另一方面,这些软件可以构建三维可视化动态仿真工程,可以模拟各种工程案例,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工程管理课程的理解。学校把BIM技术引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BIM技术实现了施工可视化仿真教学,使学生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现场施工的氛围。同时,将施工进度安排,以及各部分的工程造价在构建的BIM模型中体现出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运作理念,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最后也是耗时最长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制图、理论分析、结构设计等。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土建设计和施工内容、施工全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也熟悉相关规范准则,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毕业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由于毕业设计开始于大四下学期,这段时间有的学生在找工作或准备研究生复试,因此要学生完全静下心来做毕业设计很难。这就需要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方式作一些调整,甚至作一个比较大的改变。沈建大将BIM技术应用到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以及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四学生对BIM技术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也具备熟练完成建模的能力。因此,沈建大将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以实习的具体工程为实际施工案例,然后应用BIM技术将施工流程完整地呈现出来,作为毕业设计成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全部采用BIM技术进行毕业设计,并且在答辩环节增加与BIM技术相关问题的比重。

将毕业设计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的方式,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结语

BIM技术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即将课堂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确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建立可视化三维模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起来

,起到模拟实践的效果。教师应用BIM技术将书本上抽象的专业知识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Ming SUN.UK national BIM strategy and its implementation[R].ICCREM,2014.

[2]郑琪.BIM的深层内涵与未来趋势[J].土木建筑信息技术,2010:106-108.

[3]何关培. BIM总论[M]. 北京: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赵红红. 信息化建筑设计――Autodesk Revit[M]. 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陈延敏,李锦华. 国内外建筑信息模型BIM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城市,2013(10):72-76.

[6]范.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4D资源动态管理[D].北京:清华大学,2010.

[7]刘凤泰. 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4):6-10.

[8]克里斯托弗・帕韦尔科,阿兰・D・切西.当今大学本科课程中的BIM课程[J].建筑创作,2012(10):20-29.

Abstract:

篇13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数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满足城镇化对人才的需要,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文章以毕节学院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以工程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体系,阐述了该保证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通过毕节学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2904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在生产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课程设计环节是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1-6]。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包含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概预算课程设计、地基基础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等。传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相应课程给定的设计题目,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要求,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确定相应的方案,最后进行计算、绘图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毕节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后续毕业设计的重要前奏。综合这些年与生产单位的接触,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当前课程设计还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课程设计一般是在某一门专业课讲授完成后安排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每一门课程孤立进行,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较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脱节;其次,课程设计题目往往是一个单一的给定题目,人人一样,无法调动学生进行设计的激情和主动性,设计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及生产实践的需求;再次,现阶段课程设计优劣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为例,分析现行课程设计的不足,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满足行业生产实践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新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管理模式的建立

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前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为中小学培养教师。随着学校的发展及学校定位的不同,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城镇化及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像土木工程这一类的应用型专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工程类专业办学经验不足及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设计管理及质量也相应地大打折扣。为明确课程设计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有必要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结合毕节学院教学实践的体会,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确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体规划和框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关键。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7]。工程型人才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把学术性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及技术转化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设计以及各种计划等。对土建类专业而言,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偏向于设计和规划等方面。技能型人才处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所设计的图纸、规划等转变成土木工程的相关产品。技术性人才同样也处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但是与技能型人才所不同的是该类人才主要从事组织管理、生产服务等工作。基于上述分析,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土木工程为主线,确立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和框架。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设置指导思想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土木工

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要求和建筑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完整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综合运用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及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技能型人才主要是职业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罗爱忠, 等新建本科院校土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索——以毕节学院为例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及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总体框架和目标。

(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及建筑详图的绘制。通过该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并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着力培养学生建筑方案及施工图绘制能力。

(2)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制订和施工平面图的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让学生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内容,掌握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3)概预算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根据施工图及施工现场情况,计算相应的工程量、直接费、间接费、成本及利润、税金等。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概预算设计的过程、土木工程投资的构成,从而训练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基础设计和桩基础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认识,结合上部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并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和计算,绘制相应的施工图。 (5)钢结构屋架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屋架形式的选择及尺寸确定、支撑体系的布置、屋架内力的计算、杆件和节点的设计,以及屋架施工图的绘制和材料用量计算。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学习,掌握无盖结构布置的要求及构件编号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和绘图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力学分析的能力。

(6)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确定、荷载和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施工图绘制等。通过该课程设计,促使学生独立完成整个结构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力学知识、混凝土构件计算原理和结构设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

课程设计是整个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把课程设计置于专业课程整体的教学组织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整个系统中统筹考虑,切实加大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实施力度,强调课程设计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结合土木工程建设一线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制定合理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各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大纲及实验课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及管理办法等,并依据这些规定,相应地制定了各门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及评价考核办法。

3. 精心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构建合理的指导实施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计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能担任相应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还必须胜任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中,除了应具备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精湛技能外,还必须对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环境、心理等因素有深刻的洞察力,这样才能合理制定课程设计题目。同时,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中,要正确处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关系,把基本综合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中,缓解毕业设计的压力,调节学生毕业设计的节奏。在毕节学院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该专业课程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实施方案,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即可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指导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差异,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通过集中指导、单个辅导、电话及网络指导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课程设计的主体,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整个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质

量息息相关。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针对专业课程中某一特定课程内容的专项训练,进行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了解主要的技术法规和政策,并具有相应的文献查阅、技术文件写作和工程制图能力。因此,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十分重要。根据毕节学院多年来的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提前针对课程特点给出相应的设计题目,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状态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末,而且通常是几门课程设计集中安排。这种安排虽然有利于课程设计过程的集中管理,但是,由于课程考试也集中安排在期末,两者之间出现一定的冲突。为了缓解冲突所带来的影响,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提前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给出相应的设计题目,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状态。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以房屋建筑学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两门课程为例,毕节学院主要做法是: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可以在讲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后,下达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针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可以在讲完土压力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后,下达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如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论及学习方法已经了解,初步掌握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前进入设计角色。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提高设计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已经接触土木工程行业,在日常接触到教学楼、多层单元式住宅、幼儿园、别墅、边坡、基坑等土木工程项目,部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依据课程设计特点及要求自主选题,这样可以提高其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

3.强化学生对土木工程相关规范的运用,明确土木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土木工程相关规范是土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及安全性的重要保证,相关的专业教材由于时间差,涉及的规范陈旧或者只是讲授一些理论性知识,根本没有提及规范。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时更新规范并补充相应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强调相关规范的运用,包括图纸绘制的相关规范等。

4.实行量化的时间安排及考核程序

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常常将设计集中于某个时段突击完成,造成了课程设计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最后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重修。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质量,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对每一个过程需要定量化的时间安排,反复检查、讨论、修改直至最后定稿。对每一个考核程序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最终结果的考核。

三、结语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性、独立性。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对课程设计的相关管理和教学方法保证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达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通过土木工程相关管理、设计和施工等单位的反馈,课程设计的质量将影响毕业生在后续的工作及设计中融入其工作环境的速度,因此,应不断加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岱新,孙伟民.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沈蒲生,等.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肖琦,贾玉琢,刘洋,等.土木工程专业“一实两创”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3, 23(5): 69-71.

[4] 冯硕.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能力的探索[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4(4): 77-80.

[5] 郭业才,姚善化.加强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19): 165-167.

[6] 黄仕伟,王默识,崔山.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学改革与实践,2002 (3):21-23.

[7] 周惠.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civil enginee

ering in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taking biji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o aizhong, fang juan, chen changlu, lei yong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bijie univesity, bijie 551700,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