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护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牙周病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牙周病护理

篇1

    (3)环境准备:手术在门诊单人治疗室或专用小手术室进行,手术前需进行空气消毒,降低手术感染率。室内应舒适、安静,使病人身心放松,配合手术治疗。

    (4)用物准备:灭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手术包,X线平片,局部麻醉药,0.2%氯己定,生理盐水,牙周塞治剂,遵医嘱备特殊材料如人工骨、组织再生膜等。

    手术器械准备齐全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必要条件。护士必须熟悉各种手术过程及各种器械的名称和性能,还要了解不同医生对各种器械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配合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

    (5)调整医生、护士与病人位置,使病人仰卧在手术牙椅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器械台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

    (6)协助局部麻醉:递1%碘酊棉签及局部麻醉药,协助扩大手术野。

    (7)术区消毒:0.2%氯己定20ml嘱病人含漱1min,协助医生用1%氯己定消毒棉球消毒手术区(包括口唇周围半径5cm的范围)。论文百事通

    2术中护理

    (1)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术包。

    (2)洗手护士:洗手护士穿戴无菌手套,配合手术护理。

    铺孔巾:注意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为宜。

    保持术区清晰:左手持强吸管,随时吸除口内及术区的积血和唾液,防止积血和唾液刺激病人咽部,引起吞咽反射造成呛咳危险,保持术区清洁无血。吸引器必须保持通畅,用蒸馏水抽吸冲洗吸管,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

    手术部位冲洗:递0.2%氯己定与生理盐水给医生进行交替冲洗,及时清除术中刮除的结石及炎性组织。

    协助压迫止血:不要用纱布用力擦伤口,以免损伤软组织。

    协助龈瓣复位:用湿纱布压迫,使之与根面贴合。

    协助缝合:递缝针线,护士借助持针器(或弯血管钳)协助过针、剪线、止血,以提高缝合速度,避免发生脱针事故。缝合完毕彻底检查口腔内是否有残留的缝线头、小敷料、缝针等,并及时清除,防止掉入气管、食管发生意外。

    上牙周塞治剂:待医生用纱布拭干伤口表面,递牙周塞治剂敷于伤口处,并协助用湿棉签或湿棉球在牙周塞治剂表面轻轻加压,长宽要盖过伤口。操作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渗血及黏附情况。新晨

    清理用物: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确保无误。用湿纱布清洁病人唇周血渍,揭去孔巾,撤离手术用物。

篇2

我科自2015年3月起成立牙周治疗团队,以护理人员为主有针对性地对本科室前来就诊的有牙周疾病患者进行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和普及,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牙周病口腔卫生护理宣教体系,对牙周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就开展相关口腔卫生宣教的体会介绍如下。

1 牙周病病因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微生物是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堆积在龈牙结合部分的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全身因素如糖尿病,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如吸烟、精神压力等也可成为危险因素。

2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牙龈颜色的改变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牙龈出血,牙龈萎缩,刷牙和进食时出血或口腔异味,严重者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3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

3.1刷牙 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消除菌斑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刷牙。可选用刷头较小,刷毛软硬适中的牙刷,要在口腔内便于转到,且能清洁各个部分的牙面。目前,国际上最为推荐的刷牙方法为巴斯刷牙法。巴斯法又叫龈沟清扫法,使用时将刷毛与牙面呈45°角,刷毛向根尖接近牙龈并伸入龈沟,刷毛在龈沟内轻微振动,然后向冠方转动。刷牙应至少2次/d,睡前口腔护理尤为重要[2],刷牙时间不少于3 min/次。

在牙周治疗过程中,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卫生宣教及口腔卫生指导,护理人员可持牙型模具面对面教与患者,让患者了解菌斑控制重要性,了解必须每天彻底清除菌斑,才能获得好的疗效,要不厌其烦,反复指导,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洁治术

3.2.1心理护理 由于牙结石一旦形成,通过刷牙是不会去除的,必须进行专业的牙周洁治术来清理。洁治术大多是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去除牙齿表面结石和色素菌斑,洁治过程中会出现酸疼、出血等不适症状;如牙周病严重,造成牙龈退缩、牙间隙变大并充满结石,洁治后可形成较大牙缝,此为牙周病引起,并非洁牙造成。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及意义,洁治前在牙模具上向患者演示操作方法和观看操作视频,同时发放牙周病治疗预防彩页小图册,让患者很直观的认识洁治术,并告知患者洁治对牙齿本身没有磨损和伤害,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牙周治疗的完成。

3.2.2洁治术 洁治术是牙周病治疗的第一步,也是牙周维护治疗阶段的重要手段。针对单个患者的口腔情况边洁治边进行护理宣教,告知患者每6个月~1年进行一次洁治,是维护牙周健康、预防牙周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3.3辅助刷牙方法

3.3.1牙线 对牙刷不能到达的牙邻面间隙或牙龈处的清洁很有效。取一根长约50 cm的牙线,间距5 cm,两端缠绕于双手中指上,用拇指和食指拉紧牙线,在齿间慢慢的水平滑动;把牙线绕成"c"形包绕牙面,轻轻上下拉动,以"刮除"牙面上的菌斑,每个邻面重复3~4次,包括龈下部位,再放出干净的牙线清洁下一颗牙齿,依次逐个将全口牙齿的邻面菌斑彻底清除,包括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伤害牙龈。每清洁完一个区域的菌斑后,以清水漱口。整个操作全程向患者在牙模具上演示并教会使用方法。

3.3.2水牙线 较与尼龙牙线的小巧携带便捷,水牙线的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储水槽内放置纯净水或漱口液,使用时喷嘴对准牙间隙稍向下倾斜,利用水力反复冲洗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减少菌斑、牙结石形成。逐个牙间隙进行清洁。不管是尼龙牙线还是水牙线都是饭后牙刷清洁口腔,然后使用牙线。

3.3.3牙间隙刷 龈退缩导致邻面间隙过大,牙齿邻面外形不规则或根面为凹面时,清除根面菌斑的最佳方法,还可用于根分叉的菌斑清除。根据牙间隙大小选用直径适宜的牙间隙刷,将牙间隙刷刷头顺牙间方向伸入到牙间隙处或根分叉区,做颊舌向移动,每晚睡前刷牙后使用。

3.3.4漱口 要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可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时将漱口液含在口内,紧闭嘴唇,上下牙齿按正中牙合关系咬合,然后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溶液能在口腔内充分接触牙齿,牙龈及黏膜表面,使漱口水能自由的通过牙间隙。时间不少于3 min/次,含淑2次/d,从而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抑制菌斑、结石和牙龈炎的发生。

4 牙周病系统治疗

洁治术是牙周治疗的最初阶段,牙周病患者还需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后期的治疗必须由专业的牙周医生来完成。

5 结论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路芝映等[3]提出,口腔护理同时应进行健康教育,以满足患者口腔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定期开展相关口腔卫生宣教知识普及,使患者能够早期正确的认识牙周病及牙周病可能引起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促进医、护、患间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除此之外,要控制烟酒,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保持心情良好,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病程及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在治愈后定期作口腔检查[4]。

只有当个人掌握了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和技能,控制或消除了牙菌斑,牙周病才会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

[1]陈艳卿,寨淦英.洁牙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2):143-145.

篇3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Periodontal disease; Evidence-based nursing; Effect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生活的不断发展, 人口老龄化的各种问题也日趋严重。糖尿病并牙周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统计学资料显示[1, 2], 糖尿病患者并牙周疾病是正常牙周疾病患者的2~3倍。牙周疾病治疗过程中, 因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有特殊需求, 可能对于口腔疾病不是十分重视, 认知程度较低, 因而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影响了临床效果和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3, 4]。本研究通过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拟探讨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42例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汇总和观察, 根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分为基础护理措施组和循证护理措施组。基础护理措施组12例, 男7例, 女5例, 年龄61~84岁, 平均年龄(70.7±6.2)岁, 职业类别:工人5例, 农民3例, 干部4例。循证护理措施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 年龄62~82岁, 平均年龄(71.1±6.9)岁, 职业类别:工人11例, 农民7例, 干部12例。纳入标准:参照WHO针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牙周疾病诊断标准主要参照美国牙周病分类国际研讨会中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排除标准:排除对于自身牙周健康有不良影响的疾病, 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排除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针对糖尿病的病情给予降糖药物等基础性治疗, 对牙周疾病进行常规治疗, 主要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等。

基础护理措施组主要针对牙周病给予基础性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措施组首先是建立循证问题:①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呈现两极分化, 有些患者不重视疾病, 对于牙周病可能存在的诱因不注意, 另外一部分患者可能对牙周病过度担心和忧虑, 心理负担沉重, 加上糖尿病临床症状, 促使其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 影响了治疗的配合度。②口腔卫生知识匮乏, 对于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使用、牙签使用等认识不足, 不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③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年龄较大, 可能因不良心理情绪等原因影响, 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突发性风险事件, 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查阅资料和结合临床经验的方法建立循证支持, 根据循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循证护理措施:①首先患者在叙述病情时, 医护人员认真的倾听其倾诉, 尽可能不随意打断, 保证患者自尊心, 提高治疗的自信心, 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根据治疗需要详细地询问老年各种病史, 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 以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重要性、优缺点、口腔修复的费用、诊疗的时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护理人员向患者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刷毛束针对牙龈缘, 刷毛和牙齿呈现45°, 稍微施压, 促使牙刷毛可以进入牙龈沟, 另外一部分深入到邻近牙面间隙, 水平颤动进行刷洗;正确的使用牙线, 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绷紧线圈, 两手指距离2 cm, 保持咬合面正确的接触, 牙线紧贴在一侧牙面的颈部, 呈现C型对牙面进行包绕, 紧贴在牙面进入牙龈缘以下的牙龈沟, 向着切端方向运动, 从而对牙面的菌斑进行刮除。牙签主要适用于牙间隙退缩较为明显、牙间隙较大的患者。牙签放在牙间隙, 紧贴在牙面或者牙根面, 做颊舌方向的移动, 通过摩擦, 消除牙菌斑。

1. 3 观察指标

1. 3. 1 观察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SDS、SAS评分情况 参照SDS和SAS对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评价, 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均可在独立的情况下完成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回收率100%。

1. 3. 2 观察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SDS、SAS评分情况, 循证护理措施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基础护理措施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情况, 循证护理措施组牙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低于基础护理措 施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牙周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并且随着糖尿病的不断发展牙周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5, 6]。牙周疾病是诱发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 牙菌斑中含有大量的细菌, 其是牙周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因为牙菌斑可以让血液凝固加快, 促使血栓形成, 微小血栓形成可能诱发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微血管病变的发生。血糖升高使血液流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促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 抗凝血因子减少, 增加了红细胞的脆性, 使组织出现缺氧, 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破裂, 使得毒素、病毒等有机会侵入, 从而诱发一些列的病变。

糖尿病患者多数为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 随着年龄增长, 生理机能明显衰退, 中枢神经系统各项功能发生迟滞, 患者在口腔修复过程中配合程度明显降低, 动作缓慢, 影响了诊疗的效果。另外患者生理年龄增大、口腔卫生、营养状态和生活饮食习惯等造成患者牙齿缺失数目较多, 余留牙条件不好, 牙齿出现移位、伸长、龋齿等情况, 残根残冠较多, 咬合关系和颌位关系紊乱, 牙槽骨有吸收等现象[4]。年龄较大的患者社会关系单一, 负性情绪的排解途径较少, 孤独感、失落感强烈, 同时脑功能明显减退, 其在治疗过程中固执、自卑、急躁及多疑等不良情绪明显增多, 影响了临床修复诊疗质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获得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和医疗服务的信任感, 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生, 赢得了患者的耐心配合和坚持。另外通过牙周疾病的健康宣传提高了患者对于牙周疾病的认知程度, 利于治疗后牙周疾病的自我护理和防止复发。了解老年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的系统性疾病病史, 掌握患者生理动态和心理动态的变化特点, 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 给予一定程度的预判。对于一些年龄较大、自理能力较差、交流困难的老年患者, 要注意安排家属陪同进行诊疗, 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感, 利于通过护患沟通掌握老年患者的需求。

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42例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分组, 分为基础护理措施组(12例)和循证护理措施组(30例)。结果表明, 循证护理措施组SDS、SAS评分、牙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均优于基础护理措施组(P<0.05), 提示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篇4

1 牙种植患者的手术护理

1.1 术前准备以及术前牙周病的控制

牙周病的治疗对种植术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联系,为此,术前应首先对牙周病进行控制,通过牙周病治疗,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感染症状,但截至目前为止,临床中对“成功的牙周治疗”并无统一定论。陈敏等在研究中[1],将牙周病治疗定义为:牙周探诊深度低于4mm,出血阳性点低于10%,无Ⅱ度以上根分叉病变,针对有牙周炎的患者则需要对炎症进行控制。

高东辉在研究中指出[2],在行口腔种植牙术前,应对患者的病史及其他疾病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安排患者接受相关检查,重点了解患者口腔情况,注意牙缺失部分以及是否存在口腔黏膜疾病。此外,还应对患者牙槽骨的骨量、密度和邻近结构等进行检查,准确分析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1.2 术中配合

张虹等[3]认为在手术开展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对患者信息进行确认后,将X线片交予医生手中,以便医生能够把握住患者的具体情况。行常规消毒铺巾,将种植机连接后,调整种植速度。手术进行中,及时进行吸唾,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洗。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各种反应及检测情况进行观察,若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可握住患者的手,给予其安抚和鼓励,手术间歇,可使患者闭口稍作休息,以免张口过度导致关节疲劳,尽可能快的完成手术,使患者的疲劳感得到缓解。

1.3 术后口腔护理

术后应再次安排患者接受X线检查,以便掌握种植牙在牙槽骨中的情况。根据手术器械清洗相关标准对使用器械进行及时的清洗处理,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完善,叮嘱患者按照医生要求服用药物,并交代术后饮食注意事项。李潇在研究中提出[4],术后1-2d内可采用局部冷敷的方式来帮助水肿缓解,要求患者及时到院复诊,以便及时了解患者手术创口愈合及术后反应,7-10d即可拆线。

除此之外,术后健康教育对控制并发症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阳在其研究[5]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术后5-7d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使患者每日坚持进行3次漱口水漱口,大大提高了口腔卫生,同时针对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重点教育,调整其饮食习惯、口腔习惯洗漱习惯等,使合并感染率得到了很好控制。

2 牙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与医疗模式转变的同时,心理护理也随之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高冬燕在研究中指出[6],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使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改善,同时还可大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使患者树立起积极治疗的良好心态。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还可同时与健康宣教联合起来,通过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分析,掌握个性化心理护理手段,使患者的主观感受逐渐调整,同时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患者的紧张情绪也可得到有效改善,再通过健康宣教,患者能够最大程度了解牙周病的相关知识,进而对口腔种植术的了解深入。

3 展望

随着近几年来,牙周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口腔种植术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为此,加强口腔种植术护理,对提高牙周病治疗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口腔种植术护理配合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心理护理,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护理方法,故进一步深入分析牙周病口腔种植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满意率和成功率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敏,孙莹莹,吴婧婷,刘晓琼.护理配合在牙周根尖周病变区域即刻种植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2):136-138.

[2]高东辉.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4(1).

[3]张虹,潘在兴,侯秀玉,涂素清.口腔种植患者的口腔护理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0,15(4):196-198.

篇5

1.2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其中我们将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护理方式进行恢复,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方式进行口腔护理的恢复。分别需要引导患者对于恢复期的健康知识进行认识与了解,并在健康知识认识的基础上,对于患病者的行为进行跟进式的监督与规定;在口腔知识的教育中,需要引导患者对于口腔中牙周病的起因,以及牙周病对于患者的危害进行重点的强调,消除患者对于病患的不正确的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态度、心理;需要在行为的指导中综合牙周病的患病原因,对于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指引,使得患者能够对于保持口腔内部环境的健康进行清除的认识[2]。此外,在牙周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的指导患者对于牙菌斑进行认识,能够正确的应用牙刷以及牙线等有效的洁牙工具。在完成对于口腔的基本护理之后,医生需要叮嘱患者及时的进行后期的治疗以及复查等,完成治疗的完整过程,保证病症的恢复。

1.3观察内容

分别的对于患者口腔的牙周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对于观察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参考相关的有效资料对于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认识;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以及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引导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同时,需要积极应用患者在病患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使得其能够对于患病的原因认识的更为深刻。

1.4应用的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篇6

讨论:对老年牙周病患者采取完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率及临床疗效。

关键词:老年牙周病 护理干预 菌斑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59-02

随着近些年来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患有牙周病的老年患者也在不断增加,研究表明,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存在牙结石者在80%以上,牙龈出血者在60%以上,存在牙周袋者在50%以上。事实上,牙周病还可能预示着患者存在其他的全身疾病,而老年患者通常对牙周病缺乏认识,相关的口腔保健也不到位,这也使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对老年牙周病患者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对策进行探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2年8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1岁―80岁,平均69.6岁。患者的入选标准为年龄60周岁以上的中度及以下牙周病患者,患者在近3个月内未应用过抗生素类药物并且能够定期进行复诊的患者,排除存在全身疾病的患者。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常规护理。52例患者在入院就诊后均进行了牙龈龈上洁治术以及龈下刮治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取完善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结合患者牙龈洁治术以及龈下刮治术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的个人防护工作,在进行治疗前用浓度0.2%的氯己定液漱口,以免治疗过程中产生气雾对空气造成污染,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当将门窗打开,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并每日应用空气消毒器对空气进行至少连续5个小时的消毒处理。

2.2 完善护理。完善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心理护理,一些老年人由于对牙周病及其治疗方法缺乏认识,难免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在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当先同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对患者存在疑问的地方予以细致全面的解答,同时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相关方法、操作等,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同医生配合的方法,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向患者举例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消除患者的思想负担以及心理负担,让患者能够安心配合治疗。②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不足,在口腔保健方面难免做的不到位。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进行治疗前首先向患者发放口腔保健的宣传册同时进行口头宣教,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刷牙方式以及合理的刷牙时间和频率,向患者介绍口腔保健的基本理论,还可以通过电脑、录像等设备向患者全面展示刷牙的方法。让患者认识到不积极刷牙以及错误的刷牙方法的危害。另外,还应当向患者介绍使用牙签、牙缝刷等的方法。

2.3 评价标准及统计学方法。52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在复诊时分别对患者的菌斑指数以及龈沟出血指数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处理结果以X±S的形式来表示,t检验,其中P

3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初诊、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三个月的菌斑指数以及龈沟出血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以及三个月后的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龈沟出血指数同对照组相比有了显著改善(P

4 讨论

牙周病是引起老年人丧失牙齿的关键因素,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此外,老年患者的牙周炎状况通常较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各种指标因素的长期积累导致的,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一定的影响。本组研究组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第一个月复诊时龈沟出血指数之间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患者在出院时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而使得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复诊时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菌斑指数以及龈沟出血指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与护理人员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对老年牙周病患者进行完善护理干预,即对其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科学的心态对待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科学的刷牙方法,养成科学的刷牙习惯,正确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28-02

牙周病通常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发病率高,严重时会造成患者牙齿缺失,对患者的生活品质造成损害。因此,有关的医护人员需要格外重视患者的护理工作。系统化的整体的护理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的护理作为指导框架,将护理的各种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本文选取84例患者进行如下分析。

1 方法与资料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牙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龈缘炎并且无严重烟瘾。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分布在25-66岁,平均年龄(41.2±3.4)岁。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分布在26-67岁,平均年龄(42.6±3.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以患者都知悉本次实验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口腔健康知识普及

口腔护理人员对牙周炎患者进行口腔的健康知识普及,包括牙周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牙石、牙垢、食物嵌塞牙缝都是容易引起牙周病的诱因;菌斑、致病细菌与牙周病的关系;怎样预防牙周病等。

1.2.2牙菌斑的护理指导

①给患者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醒患者尽量选择软毛的牙刷,刷的时候刷毛同牙保持45°角,略微用力。令刷毛能够充分深入龈沟和邻面牙间隙,同方向上下刷动数次。按照这样的顺序将每个牙面刷干净;②指导患者使用牙线:圈形法使用牙线,选择牙面的一侧贴紧后进入龈沟,呈曲线形的将邻面缠绕,靠近牙面向切方来回刮动。反复的刮动后到达消除牙菌斑的效果;③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牙签:适用于牙缝较大或有根分叉病变患者。将牙签深入牙间隙或根分叉处,紧贴牙面或根面来回摩擦,以到达清除菌斑的效果。④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牙周病属于感染性疾病。常用的控制感染的药有红霉素、甲硝唑等。叮嘱病人按要求服药的同时观察该药有无副作用。⑤向患者宣传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定期检查是一种良好的健康习惯,是自我保健的关键环节,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存在的非传染的慢性疾病,务必让保证保持每个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的习惯。

1.2.3预防交叉感染

要求医护人员操作前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操作前后要及时洗手。检查病人使用的漱口杯、吸唾器等材料是否准备齐全。操作中使用的仪器如低速手机、洁治器等是否经过消毒。另外,诊室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对空气进行净化消毒,避免在治疗工程中患者发生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由本院自制口腔健康问答试卷,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观察组的合格率是100%,对照组为78.6%。可见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8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单位、文化程度、就诊经历、居住地。问卷内容包括:对牙周病的认知;对定期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对牙周维护治疗间隔期的认知。问卷均由患者自行填写,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

2 结果

2.1对牙周病的认知情况360例患者中有151例(41.9%)认为牙周病必须接受治疗,有209例(58.1%)表示对牙周病不清楚,须经过医生的讲解。

2.2对牙周病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牙周病重建治疗后对于牙周病的维护治疗有51人(14.2%)认为有必要,有119人(33.1%)认为重建治疗后再服药就可以,有190人(52.7%)认为重建治疗后牙周病就会彻底好转拒绝维护治疗。

2.3就诊经历对牙周病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复诊患者对维护治疗的正确认知率72.5%(37例)明显高于初诊患者27.5%(14例)。

2.4文化程度对牙周病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根据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大学文化)的患者有37人(18.2%)对牙周病重建后的维护治疗有正确认识,文化程度低即中学、小学的正确认知率为9.5%(12/126)和6.4%(2/31)。可见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维护治疗的认知能力相对较高。

2.5对牙周维护治疗间隔期的认知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7月的90例患有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在这些患者当中,有45例患者接受了一些常规的护理措施,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都在60~78岁,平均(66.5±15.5)岁,平均病程为(14.2±5.5)年。另外的45例患者接受了一些康复护理措施,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都在61~77岁,平均(67.4±16.3)岁,平均病程为(15.3±6.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高血压患者在入院后都接受了一些降血脂和降压药物的治疗,也采取了一些护理措施,既有常规护理措施,又有康复护理措施。

1.2.1心理护理 所谓心理护理就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态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指导,避免患者由于情绪激动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守护患者。此外医护人员在进行抢救时要能够熟练操作,沉着冷静,使患者具有安全感。

1.2.2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解释出现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使患者对这一疾病重视起来,依靠运动和健康饮食,再配合药物治疗,可以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此外护理人员还要使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还要学会自我调节,使情绪保持乐观。

1.2.3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应该使患者了解所需要的降压药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等。指导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嘱托来服药,剂量不能随意增加。此外还要让患者按时测量血压,定期进行复查,并做好记录。如果血压出现不稳定或者心动过慢等情况应该及时就诊。

1.2.4运动指导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实际的病情来指导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慢跑等等。如果患者在运动时出现头晕乏力等情况时应该立即休息。避免患者进行那种竞技型或者力量型的运动,如跳高、举重、篮球等。适量的运动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是有利的,还能让患者对生活更有信心。

1.2.5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嘱托和监督患者选择那些低盐、低脂和低胆固醇之类的食物。要适量补充体内的蛋白质,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以免出现便秘的情况。较为肥胖的患者还应该控制自己的体重,减少摄入量,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研究数据都是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即(x±s)来表示,比较使用t表示,以P

2 结果

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都比进行常规护理效果显著,水平明显下降,两个护理组的差异非常明显,其中P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加剧,这些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的几率也在不断上升。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出现损害,这种情况主要是血压过高致使血管内皮出现功能障碍以及血管的顺应性大大降低。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采取康复措施可以使他们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那些仅仅采用的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因此我们能够得知,采取一定的康复措施可以大大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状况,降低血压水平。然后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改善病情。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等。

参考文献:

[1]张依群.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5):574-576.

[2]Yohsuke Hanaoka,Hirofumi Soejima,Osamu Yasuda et al.Level of serum antibody against a periodontal pathogen is associated with atherosclerosis and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 research: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2013,36(9):829-833.

篇10

牙周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牙周病是人群中最 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目前的研究一般认为牙菌斑是牙周病发病的 始动因子,但是其发生发展同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牙周病的危险 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纵向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认为,有些牙周组织疾病是全身疾病的表征或受全 身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心血管病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08年1-12月对 本门诊部60例患有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牙周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2月本门诊60例患者为实验组,男53例,女7例,年龄40-65岁,平均41.3± 20.7岁,对照组从正常体检者中抽取60例患者为对照组, 入选条件为无心血管疾病,血 压正常,年龄40-60岁, 平均40.5±21.3岁,男47例,女13例,平均40.5±21.3岁。两组患 者在性别、年龄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牙周病的诊断及分类标准根据四川医学院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口腔内科 学》一书的分类法进行。即分为牙周炎、牙周变性、牙周创伤、牙周萎缩四类。失牙情况未 纳入本次研究样本中。

1.3 口腔检查方法

常规牙周检查器械,按照视诊、探诊、叩诊的顺序进行检查并记录。

2 结果

两组患者牙周病患病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在60名接受调查的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患 者中,有44人患不同形式的牙周病,其患病率高达73%。无心血管病且高血压60名正常的受检 者中仅有14名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患者。实验组患者牙周病患病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P

3 讨论

本研究心血管病患者牙周病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在心血管和牙周病之间存在 相关性。心血管疾病会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牙周病影响心血管的机制可能有[1-2]:①病原体因素:牙周袋内的细菌易通过刷 牙、咀嚼、牙周治疗而进入血液,导致菌血症并诱发体液免疫反应。同时因患牙松动,咀嚼 时牙向跟尖部压迫可将微生物及毒素挤压到血管和淋巴管中引起菌血症。一方面这些物质可 以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式沉积于血管壁和心内膜上,诱发血管病变和心内膜炎;另一方面细 菌可能成为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原因。②共同的危险因素:某些使个体处于牙周炎高危状态的 因素也可能是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有 吸烟和精神压力;IL-1夂NF-峄虻亩嗵圆唤鲇胄难芗膊∮泄兀灿胙乐苎子泄亍③C反应蛋白[3]:牙周病严重者,其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牙周病轻者和正常 者,而C反应蛋白则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牙周病对血管疾病有影响。反之,心血管疾病也会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 响。Lagervall等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与牙周病所致失牙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本研 究亦显示出了心血管疾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影响牙周病的机制可能有:①宿主 易感性:心血管疾病与牙周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易感因素,二者之间可通过共同的易感因 素而相互影响。②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心血管疾病患者易发生外周微循环障碍,这种障碍 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及局部抗病能力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③生物活性分子的作用[ 4]:众 所周知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有关,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产生大量 的生物活性分子,如Leptin、TNF-岬纫蜃樱庑┮蜃釉蚴茄乐苎椎囊桓鑫O找蛩兀加重牙周炎反应。

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牙周病的护理,而健康者也要注意护理牙齿,这样 可以避免疾病的加重和发生。

参考文献

[1]孟焕新,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学,2001,7(8):26-29.

篇11

1牙周疾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牙周疾病的首要原因和危险因素是细菌[2],细菌是引起牙周病的元凶,由于口腔卫生差大量致病菌存在形成牙周疾病,持续生长的细菌在机体防御体系下降时就易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形成牙石、牙龈炎、牙周炎等。其次是吸烟,吸烟是牙周疾病的主要因素,许多研究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长期吸烟者发展成严重牙周疾病的危险率与形成肺癌的危险率一样。第三是遗传因素,对双胞胎和其他人的研究显示:30%~50%的牙周病人是由于遗传因素,也许与宿主的易感性、异常的全身炎性反应有关,遗传因素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和严重程度。研究显示,一些个体特定染色体的特异基因位点与牙周炎易感性增加有关,易感人群可能发展成为牙周疾病是正常人的6倍。第四是青春期、妊娠期性激素的变化增加,这是发生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第五是某些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苯妥英、某些抗抑郁药等)因其促进牙龈肥大或减少保护性唾液的产生可加重对口腔健康的损害。第六是一些共同存在的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HIV/AIDS和白血病可促进牙周疾病的发展。

2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最近几年的研究提示,菌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与机体防御系统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相关的潜在机制[3]。牙周发生感染后单核细胞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促进应激反应的发生。牙周致病菌的脂多糖和其他细菌成分能激活一系列炎性因子,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降低机体的防御力和修复力,影响全身健康,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低出生体重儿、糖尿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1易致心脑血管病研究表明,牙周细菌所产生的酶能促使体内血栓形成,牙周细菌进入血液,会促使人体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血小板的胶状蛋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有报告称,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几率分别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和2.1倍。

2.2易致肺炎研究发现老年人所患肺炎与牙周疾病关系密切。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以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口腔卫生差者容易发生牙周病,其发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2倍。

2.3殃及胎儿在发达国家里,2/3的死婴是早产造成的。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危险性是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对早产儿及其母亲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在一些早产儿体内,有与其母亲口腔存在细菌相对应的抗体,证实这些早产儿与母亲患牙周病有关。

2.4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众所周知,糖尿病与口腔炎症有关,Ⅱ型糖尿病是发展成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反之,牙周病也能影响血糖的控制,糖尿病和牙周病之间有密切联系。另外,牙周病是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糖尿病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促进全身慢性炎症的发展,这可能由于持续糖基存在,牙周袋内发现炎性物质升高,这些物质可加重全身炎症,糖尿病难以控制。如果牙周病得以治疗就能很好控制血糖。

2.5引起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近年来,研究者在牙菌斑和唾液中检出幽门螺杆菌,且牙周病患者的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

此外,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炎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某些皮肤病等。

3医务人员应积极防治、加强牙周疾病的保健

随着对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进一步认识,使人们高度关注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意识到防治牙周疾病对保持全身健康、减少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医务人员在改善病人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3.1教会病人自我发现牙周疾病刷牙时或咬食物时牙龈出血;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牙面有牙石;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咬物无力、牙根暴露;有口臭,轻压牙龈可有脓溢出,所有这些都表明病人可能患牙周疾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2加强群体的健康教育在社区,医务人员应鼓励人们参与口腔普查计划,寻求常规口腔护理。对于住院病人应保证和鼓励病人得到正确适当的口腔护理。与病人讨论药物时,让病人知道哪些药物能引起牙周问题。护士对每个妊娠妇女应建议她们定期做牙科普查,必要时,采取正确的治疗降低母亲和胎儿并发症的危险。糖尿病病人、心血管和呼吸道病人需要定期请牙科专业人员做口腔护理,鼓励他们坚持实行家庭口腔卫生措施。

篇12

变化一牙周病原菌易繁殖

怀孕后,准妈妈会分泌大量的女性荷尔蒙,而这种荷尔蒙正是牙周病原菌的美味。口腔中女性荷尔蒙的增多会使得牙周病原菌更易繁殖。所以怀孕本身就会让牙龈变得容易出血,加大牙周病的患病几率。

怀孕后,身体免疫力会下降,牙齿和牙龈也一样。所以会更容易被细菌和病菌攻击,出现龋齿和牙周病。另外,压力过大和生活不规律也是造成免疫力低下、牙周病频发恶化的原因。

当我们进食时,龋齿病菌会放出酸性物质,使口腔呈现酸性。当口腔内酸性偏高时,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就会溶解,这种现象叫做脱钙。而唾液可以中和酸性,使脱落的珐琅质再矿化,有效防止龋齿。但是怀孕会降低唾液的分泌量,使口腔变得干燥。

怀孕不仅会降低唾液的分泌量,还会使其中和酸的能力降低。过去能在唾液中和下恢复酸碱度的口腔,在怀孕后容易长期停留在酸性环境,增加了龋齿的发病率。

原本在两次进食之间,唾液会对牙齿进行再矿化。但在孕早期,为了不加重肠胃负担,多数准妈妈都会选择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这就缩短了每次进食的间隔,牙齿在上一次脱钙之后,还没来得及再矿化,就会面临又一次的脱钙。再加上唾液数量和能力的下降,牙齿便很难再矿化。

孕期容易出现的牙齿问题

这是因为唾液少了,牙垢多了

怀孕后,唾液的分泌量减少,相反龋齿细菌和牙周病原菌增多,它们在口腔中产生大量牙垢,使嘴里变得黏黏的。这里有一个简单增加唾液的小方法,就是多喝水,因为唾液主要是由水组成的。其次是多吃新鲜水果和含矿物质丰富的蔬菜,或嚼一会儿木糖醇口香糖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关键是日常护理和早期治疗

龋齿早期人体还感觉不到疼痛,因为这是珐琅质才刚开始溶解,还能在氟化物和木糖醇的作用下进行再矿化。但当病态继续发展下去时,牙齿神经也会受到影响,这时人就会感到疼痛。所以,准妈妈除了做好日常的刷牙预防之外,一旦发现自己得了龋齿,要尽快接受治疗。

仔细观察牙龈是否肿大、出血

牙龈炎是指支撑牙齿的牙龈在牙周病原菌的入侵下形成的炎症。正常的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软致密,表面存在着点状色彩。准妈妈平时要仔细观察牙龈状况,如果发现其表面色彩消失,质地变得肿胀,刷牙时容易出血,则很可能是得了妊娠性牙龈炎,要尽快前往牙科门诊,否则容易恶化为牙周病。

问题四牙周病

牙龈炎恶化,牙槽骨被吸收

牙龈炎恶化之后,牙周病原菌就会开始波及牙周组织,从而转化为牙周病,其结果很可能使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病容易出现在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会出现牙结石、牙出血、口臭等症状。得了牙周病的准妈妈们一定要接受牙科治疗,同时做好自身护理,如认真刷牙除去牙垢、使用木糖醇和氟化物坚固牙齿、多吃水果和高纤维质食物增加唾液等。

家中就能进行牙齿护理孕早期

这个时期准妈妈们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刷牙更会加重这种不适感。因此可以在每餐后用温水漱口,或是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以及时清除食物残渣。

孕中期

这个时期妊娠反应减轻之后,准妈妈就可以重新开始刷牙了。因为口腔组织敏感度高,所以牙刷应选择刷头较小、刷毛较软的牙刷,并配合使用合氟化物和木糖醇的牙膏。已经患有牙周病的准妈妈,推荐使用刷毛更细的牙刷,便于清洁牙周袋。

在怀孕晚期,准妈妈们仍然要坚持刷牙,并可在刷牙后适当用一些局部氟化物强化牙齿,如氟化物漱口水、氟化物涂膜等。此外,还可以使用牙线来去除一些刷牙去不掉的牙菌斑。

孕期能接受牙齿治疗吗?

篇13

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90%的人群患有牙周病。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牙周病可分为龈炎和牙周炎二大类。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牙周病的致病因素进行初步探索。

1 质性研究简述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量的研究的不足而提出来的。质的研究强调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对研究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然后将访谈内容打碎并编号,在对其进行归纳法分析。通过与访谈对象一对一的互动,对研究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的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过程中访谈者与受访者进行板结构是半自由式的访谈,受访者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可对牙周病患者的病因进行深入分析,也有利于一环的交流。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解释现象学的方法,通过半结构式半自由式的访谈获得牙周病患者发病因素的全面了解,并深刻的发掘与理解,发散性的探索病因,获得牙周病发病的原因。此次研究重在与患者进行轻松自由的交流中获得丰富的研究材料,探索病因,促进医患和谐交流。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来本院牙周科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4名患者,其中男6名,女8名,选择方法为目的性抽样,选取标准如下:

(1)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

(2)牙周探诊深度≥3mm;

(3)附着丧失 1~2 mm;

(4)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1/3;

(5)可伴有口腔异味;

(6)无伴发牙髓联合病变;

(7)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3 访谈资料的收集

3.1 访谈提纲

(1)在研究之前,查阅大量有关牙周病的资料,收集与患者交流的经验并设计初步访谈提纲。(2)通过试受访者的意见及与专家讨论修正并完善访谈提纲。正式访谈前,了解患者是否自愿,并强调此次访谈为患者保密。(3)在在访谈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意见及时修改访谈提纲,认真听取患者的语言并对其内容详细记录,同时,在访谈过程中,对患者出现的重要的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也要适当记录。

3.2 访谈资料的处理

在访谈结束后,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主要包括资料的转录与分析。将患者的访谈资料进行补充和整理,并按照时间顺序将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转化为电子文本,并对其进行编号。

资料分析阶段,研究者首先要对资料进行编码处理,将访谈的资料中有意义的部分分别编码,直到整个资料饱和,这个过程也叫开放编码,将所有有意义的访谈都纳入研究内容。接下来就是对这些开放的编码进行是关联式登陆,按照研究目的发现开放编码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分析建立类属联系,如将[不刷牙]、[饭后不漱口]、[不怎么洗牙]等归为[口腔卫生]的类别。最后是选择式登陆也就是将上一阶段归纳的类别通过分析发现核心类别。本研究对访谈资料进行了1304个开放编码,码号76个,发现[口腔卫生]是核心类别。

3.3 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

本研究通过原始资料佐证法和参与者检验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检验效果良好。

4 研究结果

通过搜集资料的类属分析,在“牙周病的发病因素”这个核心类属的统领下,本研究得出“口腔卫生、整体因素、局部因素”等三个主要类属,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因素逐一进行呈现和分析。

4.1 口腔卫生

及时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病的最有效方法。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有75%的患者并未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次数少、刷牙齿面数少、刷牙时间短,对Bass法(水平颤动法)和Roll法(旋转刷牙法)不了解,40%的患者每天刷牙的次数与时间也不能保证。另外,有50%的患者对牙刷和牙膏的选择不合理。选择刷头小的牙刷,刷头可在口腔内的运动自如,以便清洁到口腔内的各牙面,利于口腔卫生;另外,刷毛端磨圆或较细的牙刷可减少刷牙时刷毛对牙龈和牙齿的刺激,保护口腔免受伤害。牙线、牙签、牙间隙刷的使用情况也不是很理想。牙线对清除邻面菌斑很有效, 每晚睡前刷牙后使用牙间隙刷是清除根面菌斑的最佳方法。有60%的患者没有饭后漱口的习惯。早晚和每顿饭后口腔含漱,可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软垢,保持口腔卫生。有60%的患者没有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也没有做到一年两次的超声洁牙机及洁治器械去除牙石。

4.2 整体因素

访谈中发现,在牙周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其他病因使患者的牙周组织降低了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进而促进龈炎和牙周炎的发展。在访谈及临床治疗中发现,患糖尿病者容易引发牙周脓肿,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期用药者引发牙龈增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血药物会导致牙龈自发性出血。Van der Velden等发现吸烟患者的口内环境较不吸烟患者更利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生存。

另外,研究发现,血液疾病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很密切,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血友病患者则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的症状。长期服用抗癫痫、抗心律失常药物苯妥英钠可出现牙龈纤维性增生的症状。综上所述,创伤、内分泌紊乱、营养代谢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整体因素是牙周病的病因之一。

4.3 局部因素

本研究发现牙周病的发病的局部因素有牙石、咬牙合创伤、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牙周病患者牙面上牙石沉积,有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龈上牙石肉眼可直接看到,龈下牙石需用探针探查,才能知道沉积部位和沉积量。创伤性咬牙合包括咬牙合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磨牙等,本研究中有6例患者存在夜间磨牙情况。通过临床检测发现本研究的14名牙周病患者牙齿表面均存在菌斑,现已发现,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另外,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在研究中,有三例患者存在口呼吸现象,这也加重了牙周炎症。

总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病的最有效方法,牙周病的预防不仅要注意及时清除牙石及牙菌斑等,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预防各种全身疾病对牙周病的预防也很重要。本研究通过质性访谈,不但了解了牙周病的病因,在访谈过程中也融洽了医患关系,一对一的访谈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巩固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采芳.牙周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25

[3] 安春青,高磊,刘华,等.牙周病口腔护理宣教[J].新疆医学,2010(40):126-129.

[4] 李捷.59例老年牙周病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0,2(10):57-58.

[5] 黄宏.220例老年人牙周病患病调查分析[J].硕右江医学,2010,38(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