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堂教学内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做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重要场所。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课堂。课堂教学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具有普遍性特点。于是人们就产生了这样的认识:语文谁都在用,似乎谁都能学好。然而,真要学懂这门课,学好,会用,许多人就觉得力不从心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语文教师。课改专家王荣生教授说:“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查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老师说:“教什么?为什么教?这应该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东西。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最重要的也是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准确合宜’的教学内容。道理很简单,如果一节课教学目标不准确,教学内容不合宜,即使师生交流很活跃,这节课也是虚假的热闹,没有多大的意义。”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极端,不能不说是个误导,即:照本宣科和借题发挥。照本宣科的结果是你不说我也知道,书上写着,久而久之,学生懒惰了,连书也不看了。借题发挥是“原子裂变”,只要能沾边的、联系得上的,都讲,结果是学生的智力没有得到开发,学习的重点没有抓住,无端的练习设计了不少,有些题出得连老师本人都觉得茫然,其结果是学生在题海中挣扎,老师陷入不能自拔的批改作业之中。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在语文教学在中做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点成绩。我的做法是: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成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头开得好,能吸引学生,就等于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为此,我首先将突破口确定在课堂的导入。语文课的单元设置,各有侧重,但由于课文内容比较宽,有的受历史环境的影响,今天的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设计了“背景介绍式”导入。有的文章学生主体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我就采用“揭示主题式”,如“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告诉世人: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共商国是的美好愿望实现了。这‘雄伟’二字不正是人民共和国国威的体现?”按照文章内容特点,有的采用“知识介绍式”,有的采用“情境引入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有的采用“联想启发式”,有的采用“讨论评论式”等,新颖别致的开头,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次,设计导读,新课标对读的要求是:在正确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速度,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的导就要抓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对难点段落进行集中突破,做到读音准确。介绍文体知识让学生理清脉络,重点句段的点拨,让学生把准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关键性的词所处的语境,正确理解文意。经过这番引导、点拨,准确地朗读的问题基本解决。语文学习的读是很重要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重视朗读。读懂则文章贯通。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的读书入境就是读懂的表现。但我们的读是以“导”为前提,不是一味地“死”读。
再次,设计练习。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讲是应学生的需要来决定的。语文教学是“文道”组合的典范,有的课中的“道”学生不易悟出,认识模糊,这就需要老师讲,否则就会出现误解。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对总理形象的把握;《分马》中的人物性格分析;《老山界》中战士语言对表现人物品格的理解。对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共同反映需讲解的内容,教师应给予精要的讲解,有的问题,老师稍加点拨或学生议一议就可以解决的就不必细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设计练习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练是学习结果的落实,“怎样练”,“练什么”,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练习过简单,达不到目的,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误解:练多了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劳而无功。讲读课教师应注重学法的传授,自读课文便可以进行学法落实的训练,只要学生能在相互讨论、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即可。教师无须要面面俱到地设计综合性的练习。典型文体特征的课文,老师可重点安排仿写,有的课文要求学生从中悟出点什么,老师可以让学生写点体会,像《散步》、《羚羊木雕》等,有的课文词汇丰富,可以设计连词造句;有的佳句连篇,可以让学生记诵。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引用学过的语文知识,是练的最佳途径。哪怕学生用得不十分恰当,只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就应表扬。
最后,设计教师课堂语言。俗话说“好语动人心”,教师讲解用语要简洁、易懂、平易近人、引人入胜;点拨用语要精要、准确,点到为止;询问语言亲切、真诚;表扬语言要得体,有激励作用;提问语言要有启发式、代表性;批评用语应委婉、含蓄等。老师设计好的课堂语言,会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产生对教师的好感,消除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情,达到最佳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设计课堂教学,是实践素质教育理论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
参考资料:
篇2
一、语文教材教学内容
目前,从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来看,依然是以初中语文教材为教学内容的主体。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主体,兼顾各种优秀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初中语文教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采用的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材,由于教材编写的周期性、教材编写者本身的素养水平与好恶、编辑校对工作不仔细等等,直接导致新课程教材的编写具有着一定的不科学性。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之中对于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二、教师理解下的教学内容
篇3
(1)学业评价学业评价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某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学业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测定。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学业评价可采用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方法。
(2)学力的评价所谓学力,广义讲是指获得行为的能力、才能或行为的倾向。狭义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可用观察法、测验法、评定法评价。
3 品德评价与人格评价。在教学中品德和人格评价着重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学生思想的品德和人格形成与变化以及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评价构架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师课堂教学既不能用简单的量来衡量,又不能单纯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作出实用评价。只有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课堂氛围、教学效果等科学合理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对课堂教学作出高效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系列表,既是对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知识掌握的检测,是促进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的重要措施。
新课程全面推进,传统的落后评价体制,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制,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改变传统教育观,正确认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观,实行多元化、多主体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改变观念 育人为本 张斌侠
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不正体现了育人的关键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改变观念,把育人作为教书的首要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望同行指教。
一、对学生有一种宽容之心
在初中阶段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已经到了成熟阶段。但在这种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这是很正常的。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有一种宽容之心,用信任、赞叹、启发和诱导的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对于他们知识上的差距,一定要反复地、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辅导,他们才会放弃心理上的压力,做事认真有兴趣,于无意中净化他们稚嫩的心灵。
二、尊重学生消除自卑感
面对学困生,说话一定要讲究语气、方式,不能粗暴,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用亲切的问候,细微的关心感动他们,唤起他们那份真情,享受他们的纯真。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感人心者,莫乎情谊。只要老师动情做工作,才会使学生动心,从而让学生动手去实践,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三、发现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交朋友一样,以每个人的长处去交朋友,这样你的朋友会更多;用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多表扬,莫训斥。孟子曰:“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只要以心交心,就会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养成生活学习上积极动脑的好习惯,使他们能健康地全面发展。
篇4
(一)复习旧知识的问题设计
“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识将其复习内容,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展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复习八年级第十二课《感受大自然》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生活中你周围的环境是否有污染的现象,你有什么建议?
2.我们怎样履行自己的责任?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作为子女,在家能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学生,能履行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能履行维护正义、保护环境的责任……当我们在为别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善于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设计问题情境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在进行《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一课的教学时,导入新课采用了让学生观看视频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资料片段,并思考:
1.通过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还能说出与现代科技有关的新名词吗?
通过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这些科技名词都是科学技术成果的表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速度越快,它推动人类社会的进程就越快。很自然地过渡到《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新课的教学。
(三)讲授新课内容的问题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讲授时,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将其内容设计成适宜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每年的夏收季节,农民们将收割完毕的桔杆就地焚烧。此时,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到处都能见到桔杆焚烧燃起的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上云天。这种情形进入夏收季节,将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请谈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并为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出谋划策。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将桔杆腐化制成沼气;政府制定具体的方法措施,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将内容告诉学生,尝试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设计利于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个体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等形式。在《走依法治国之路》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良现象,如偷盗、抢劫、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该如何有效解决呢?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二、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一是要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紧扣主题,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去设置问题;三要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使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教师引导和同学们之间的讨论探究,“跳一跳,够得着”,否则,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欲望。
(二)典型性原则
即抓往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使问题击中要害, 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程序性原则
篇5
一、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所有的英语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不能抱着旧观念不放,要从思想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主动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每一堂课的上课效果要进行课中、课后及时地反思,总结经验。注意征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和相关知识的更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吸引学生,“粘”住学生,要让学生喜欢英语课,教师必先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个人魅力。
第三,教师要跳出教材的束缚,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下大工夫,将教材内容同实际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修改、整合与拓展延伸。
二、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1.准确定位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是否获得具体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从高一开始,教师要就三年的英语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制定出长远的、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要将哪些学英语的方法有效地渗透给学生,要交给学生哪些做人的道理。
2.教学内容要有长期的规划
每个教师心中都要装有新《课程标准》,熟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对高中三年的英语教材体系的编写意图要做到了然于心,做好整体的长期规划,备课要以单元为单位,不能以节为单位。高中三年要成功地帮学生建立和熟练掌握英语中的语音体系、词汇体系和语法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挥集体力量,形成集体备课的机制
目前,新教材面广量大,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每个年级的教师数量也越来越多,教师多以中、青年人为主。老教师经验丰富,年轻教师知识结构新颖,因此我们要冲开个人狭窄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利用集体智慧,加强教师间的研讨与合作。每个教师都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在仔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校本教研,对教材内容进行高效地整合、修改、拓展和延伸,设计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案。
4.帮助学生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高中英语教材提供了许多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充分拓展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篇6
一、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的问题设计
“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识地将其复习内容,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发现、理解新的知识。在复习九年级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的?
2.我们在为谁履行自己的责任?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作为子女,在家能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学生,能履行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能履行维护正义、保护环境的责任……当我们在为别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善于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的问题设计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授课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在进行“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的教学时,导入新课采用了让学生观看影片《暖春》片段,并思考:
1.影片中主人公小花遭遇了哪些挫折?造成这些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2.小花在困难挫折面前是怎么做的?
通过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小花遭遇了家乡的洪灾、父母的双亡,被收养后又遭到婶娘的虐待等挫折。这些挫折分别来自于自然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在这些困难和挫折面前小花选择了坚强,很自然地过渡到“让我们选择坚强”新课的教学。
(三)讲授新课内容的问题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讲授时,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将其内容设计成适宜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每年的夏收季节,农民们将收割完毕的秸杆就地焚烧。此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到处都能见到秸杆焚烧燃起的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上云天。这种情形进入夏收季节将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请谈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并为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出谋划策。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将秸杆腐化制成沼气;政府制订具体的方法措施,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将内容告诉学生,尝试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设计有利于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个体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等形式。在“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据报道工业越发达的地方环境污染也越严重,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什么还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2.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矛盾吗?
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二、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一是要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紧扣主题,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设置问题;三要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二)典型性原则
即抓往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
(三)程序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应按所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
(四)层次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属识记层次,经过思考就可以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属理解层次。第三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怎么办”属掌握层次,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分组讨论,大胆设想,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索。第四层次主要解决“怎么样”属评价层次。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后,对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作出评价,从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参考文献:
篇7
屈指计算,笔者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已整整十年,当年在烹饪班上的第一堂课恍如昨天——尴尬的境地记忆犹新。向学生介绍完浦东的变化分析教材时,有一半学生趴在课桌上哈欠连连,睡意绵绵。有大胆者提出:“老师,你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好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便成了语文课的附加内容。之后逐渐进行教学内容的视觉转移,尝试渗透饮食文化的内容。零星地讲授“中国的菜系及特点”、“汉族古代食仪”、“中国筷子的演变”、“苏轼与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等——给沉寂的语文课堂添加了一味调剂品。欣喜的是,这味调剂品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也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潜伏”了十年、“游击”了十年的饮食文化,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转成“正规军”。
一、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现代餐饮服务业对厨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饮食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饮食历史的发展、饮食器皿的构成、饮食观念的异同,以及饮食的地域特色、饮食的典故佳话和饮食的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职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极其重视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质量,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技能操作,使学生学有所专,能有所长。但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如反复包梅花形饺子,日久重复形成了习惯,在花样和形状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而饮食文化课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各地饺子的制作方式及吃饺子的习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3.语文教学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分别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而且教材脱离专业、教学目标笼统、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单一等原因,使这一任务和目标在烹饪专业很难落到实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当技能具有相同因素时,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相同要素说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核心,即“两种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前者对后产生的作用就越大。”以汪曾祺的《豆腐》为例,其特点是文白夹杂、内容繁杂、篇幅长杂,笔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第一个班级中从散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无一人喜欢读;在第二个班则从豆腐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地烹调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问询生字生词和难懂文言句子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视角由语文向饮食文化的迁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
如果说以往在课堂上零星讲授烹饪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的“副业”,那么2011学年第二学期终于有了转为正式产业的机会。语文会考结束后,相关部门并没有编写语文教材,但烹饪专业每周有4课时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了弥补“真空期”,笔者向学校申请两个烹饪班的教学任务,专门开设“饮食文化”课程,以实现中职文化课向专业渗透的“四化”——专业思想的渗透化、专业知识的融合化、专业能力的应用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化。
实现“四化”必须要靠载体——教材来实现。笔者为了编写适合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的饮食文化教材,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分别阅读和参考了万建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王仁湘的《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马健鹰的《中国饮食文化史》、林胜华《饮食文化》等专业文化书籍,以及梁实秋《雅舍谈吃》、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等与饮食有关的文化散文著作,还从《中国烹饪》、《烹饪知识》、《人民日报·副刊》、《文汇报》、《宁波晚报·老宁波》等报刊中选取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章编发教学材料,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采用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声誉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它不仅包括饮食来源、饮食加工、饮食结构、饮食器皿、饮食团体、饮食方式等内容,还包含了饮食观念、饮食卫生、饮食保健、饮食理论、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内含。面对内容丰富和内涵丰厚的饮食文化,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如开设“从‘茹毛饮血’到‘炰生为熟’——中国饮食文化的肇端”、“锅、盆、杯、盘、筷——中国饮食餐具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国菜系的特色”、“中国古代烹饪文献”、“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厨”、“世界三大宗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等专题内容,还结合时季和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适时开设了一些专题内容。如在2011年9月17日的《宁波日报》阅览《秋风习习话螃蟹》一文后,结合《红楼梦》等相关内容给学生讲了一节中国的蟹文化。又如,翻阅《太平广记》读到“竹实”一条时——“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与我校毗邻的横街镇有“中国竹乡”之誉,一年四季“竹”见于菜场,而以春天为最。于是,搜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学生讲授《竹与中国饮食文化》。另外,不断剪辑《宁波晚报》“老宁波” 和“名家讲坛”的内容,在适逢传统节日时给学生讲述“传统节日期间的宁波饮食习俗”等,还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不断采集,充实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大开眼界。
2.采用观说读写一体的授课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虽然开设的是饮食文化课,但并没有脱离语文课听、说、读、写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读——像对待语文课本一样读饮食文化资料,由于学生感兴趣,对材料爱不释手,朗读的声响远远高于读语文课本;观——观看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青铜器与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记录长廊》、《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和《福临门:烹饪大赛》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说——一方面包括对某些材料中文言文的翻译,如袁枚《随园菜单》中的二十条原则和十四条戒单、《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相关文献的章节,让学生懂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医合一、饮食养生的理论,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另一方面,就某些美味佳肴进行相关解说,如《职校生之友》曾介绍学生的烹调作品,让学生从原料、调叶品、烹饪过程、菜肴特色,包括色、香、叶、形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美国学者韦伯说:“学习和评价就像同一艘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此,笔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而轻视性终结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而轻视诊断性评价,采用如下的评价方式:学期成绩=课堂表现分(40分)+考试成绩(30分)分+作业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期中考试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15%)。每位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分都让他们记录在作业本上,让学生自己求和,然后除以次数所得的平均分。课堂表现分的量化同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如欣赏相声《报菜名》后,让学生模仿完成《炖豆腐》的绕口令——“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冻豆腐。”按语速、读字的准确流利程度让学生打分。再给出一道菜肴的图片,让学生先说出菜名,然后介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每位学生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提起作文就害怕的学生竟然喜欢写诗,有两名学生的诗作还在校园文学小报——《快乐文苑》上发表。
等 待
10烹饪(1) 毛佳儿
天空知道爱
太阳落山后
用晚霞来表达
大地知道爱
深秋来临后
用金色来表达
如果我们知道爱
用什么来表达
是潮落后
忧愁地等待着涨潮
是月圆时
快乐地享受着欢聚
当我敞开双臂
爱是色彩的汇集
无需等待
10烹饪(1) 赵丹峰
圆月 碧海
满坡毛毛细雨
落叶幽径
遍野浓浓馥郁
软软的绿茵
飘来淡淡绵语
偎依的人影
嚼着儿时的棒棒糖
独享呢喃的秋韵
恍惊
粒粒汗珠
是快乐的追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饮食文化课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宁常伟.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初探[J].成功(教育),2012,(06).
篇8
1.2 要树立“用好教材”的新理念。教师一味地死啃教材,这显然是一种封闭式的教材观。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所用的课本不应该只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内容应该是可变的、可拓展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变机械地照搬教材内容,为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深思熟虑什么地方可以拓展,怎样拓展。拓展过程是对教材的不断挖掘、重组、建构的过程。
2 拓展的内容
2.1 教材内容的拓展。
英语教学内容广泛,主题很多。初中英语教材里每课通常以词汇、课文、语法等模块出现。但仅靠教材中的这些内容还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适度拓展,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多做一些介绍,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同时通过词形变化,构词法的讲解帮助学生记忆。课文教学则是英语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词的使用,到句型结构的变化都在课文中体现。一些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等改写的课文包含了大量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和格言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以便他们理解其深刻内涵,拓宽文化视野。
2.2注重拓展内容的筛选和更新。
随着网络和其它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拓展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掌握不好,选择的材料就有可能意义不大,成为累赘。这就需要教师从众多的材料中精心筛选,把那些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最紧密、与拓展目的最相符、与学生认知水平最贴近的材料选择出来。
有些内容陈旧了,教师却还在那儿讲,学生就没有兴趣。而有些新的内容,现在又是非常需要的,教师却又没有加以介绍,学生当然不满意。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地更新。
2.3外国文化的介绍。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英语学习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而新课标中对文化教学有着很好的诠释和要求,这也是英语课堂拓展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补充介绍相关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通过对对话、课文的学习,学生认识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了解相关的外国文化,从而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2.4开发拓展材料的“附加值”。
很多人会认为英语教学拓展仅是课堂上简单的句型反复操练,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真正意义上的“拓展”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处理,实现拓展。拓展的方法很多,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有:
对比拓展:教师想要学生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就可以通过对比,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了解称呼、打电话、道谢、恭维、赞扬、告别、致歉等方面与我们不同的语用规则,让学生知道,由于在家庭、单位和交往中身份、地位的不同,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也不同。
练习拓展: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词汇,课文的理解更为透彻。通过各种练习,学生读写、思维、创新能力得以提高。这样课堂更具有磁性,学生更富有学习热情。
拓展迁移:拓展迁移就是使学生的思想哲理化,知识系统化并提高创新性。其形式可多样化:如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迁移,对问题的深入挖掘探讨,读写结合训练句子仿写、口头作文等, 以上是初中英语课堂常见的拓展方式,拓展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制作英语小报、海报、做实验等。
3 拓展的时机
一堂课的导入环节如心理学的首轮效应对教学非常重要:或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让人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或如诗入画,春风拂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很快便能入情入境。而英语课堂教学的拓展时机更要恰当,要掌握好“火候”,要在英语教学最急需的时候进入教学环节。
篇9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时代气息浓且现代意识强。但我们在教学中仍然沿用着多年不变的格局:在一间教室,用若干个45分钟,一个学期教二三十篇课文。这直接导致了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们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但这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几乎没有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因此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尝试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二 生活融入语文课堂的意义
记得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课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出结论。教师应注重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尤其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多细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教师作为学生这个群体的旁观者,应该及时将这些事情捕捉到,并适时地转化为自己情感教学的良好的素材。这样知识得到了应用,教师带着教材与学生一起走向了新的未知世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
三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意味着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让语文教育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获得与其能力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增强中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其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生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阵地,有生活就有语文。要做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而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此,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能力目标应该是作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重体现对学生进行基本情感、基本态度的培养,以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语文学习的探究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换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恰当地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一直是教师和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尽管学校、家庭和广大学生在学习上投入巨大,但结果却不理想。新世纪,教育部重提“减负”,《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课外活动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意见中着重指出要“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把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工作计划。科学探究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其对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的实效性。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外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收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心存理念的误区,常会出现“重形式,轻内容”,为游戏而游戏。课外活动若只是摆设,则其内化英语学习的效果将成为空谈。
因此,若能探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堂英语教学的某些局限性的可行性策略,使课堂内外相辅相成,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最终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二、问题的分析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一直侧重书本知识传授,而相应的课外活动涉及面窄,且活动单一,具体表现在:共性培养重于个性培养,在能力培养,尤其是潜力开发上则显得不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因此,根据中小学生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融入式课外综合活动的设计方案,不仅能让多维的课外综合活动与学生相融,而且能够让其与教学内容相融,使其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从语言神经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小学生正处于由听、视觉活动的生理过程向心理认识过程的转化中,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因此,针对其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创设符合学生思维习惯、满足其积极参与意识的活动形式,必将使其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大大激发其求知欲。
教师在设计、实施相应课外活动时要结合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合作式学习方法的使用,并将启发式方法贯穿始终。因为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原有认知水平,注重为其创设自主式学习环境,强调个性化教学,更要使其学会用英语沟通协作,从而培养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鉴于英语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的活动性、内容的广泛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及长期教学实践的体会,我们认为在实施课外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设计课外活动时,既要注意其教育性要寓教于乐,还要注意知识性,拓展学生原有知识、培养能力,也要注意安排符合语言传授规律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相结合原则。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掌控、把握、调整整个过程,指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培养其创造能力并总结经验。
3.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英语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的,课外活动则是其延伸和补充,目的在于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探索欲望。
4.因材施教原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课外活动使学生潜力得到发挥,才能得以施展,尤其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课堂上表现不佳而缺乏自信的学生。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探索融入式的课外活动,以期来内化英语学习效果,从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三、问题的解决
课外活动是以学生亲身实践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我们应力争课外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现简要列举主要形式如下:
(一)多媒体动漫情景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机辅教学也日益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有利补充。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图、画、文一体化界面使得教学形象、生动且立体,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利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基于上述原因,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应尽可能采用语言纯正地道,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融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优秀原版多媒体材料来固化所学内容。因为这些教程不仅能让孩子拾阶而上,学习到大量地道的生词、语法和不同国家的文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信心,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故事王国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理论,语言输入必须满足“多渠道的信息输入”和“输入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因此,阅读原版故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条件。
大量阅读故事对学生既是娱乐,又是学习方式,这种学习往往是自发和主动的学习。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了利用故事教授学生外语是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英国的Andrew Wright教授在匈牙利用故事教授英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故事突出了语言的表意功能,故事是以“事”为中心的,文句是它借以说“事”的工具。学生可能说不出某一情节是用什么句子结构和词语来表达的,但却能说出这个情节的内容,学生掌握的不是词句的“表层结构”,而是其“深层结构”,即概念所指代的物体或事实。因此,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大量阅读那些“集可理解性、选材丰富性和阅读趣味性于一体的原版文字”来固化所学内容。
(三)英语大舞台
Swain的“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理论认为:“语言产出能力只能通过语言输出,即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一活动才能有效习得。”因此,教师可尝试英语大舞台解决这一问题。
中小学生爱动、爱表演,而role-play则是将其已掌握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夯实巩固所学的有益尝试。打破现实藩篱、跨越时空的剧情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无限空间,此外,剧中曲折生动的情节等所有这些都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并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可帮助准备一些实物道具,营造积极的表演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教师还可先示范,然后小组准备,最后请学生上台表演。
(四)组织各种游戏
英语游戏可以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按照说明做美食”“听指令绘画”“手工制作”等。它们不但可增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而且利于培养其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游戏学英语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有机会展示其所掌握的知识。选择游戏时应考虑游戏的目的、难度、场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等。游戏活动开始时,先用英语说指令,再用汉语解释,逐渐过渡到完全使用英语。在过程中要注意监控,随时调整布局和进度,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提示、启发,培养其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强调全员参与,个体、小组、集体相结合,点、片、面交织。
(五)欢度英语国家节假日
篇11
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通过复习、提示、铺垫、引申等方式,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由已知育未知,由旧知促新知。 例如,在讲授《等腰梯形性质》的内容时,在引入等腰梯形的概念之前,先给学生呈现比较性等腰三角形:“用平行于底的直线与两腰相交”和“用等腰梯形延长两腰相交于一点”,有助于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等腰梯形概念及其性质。
二、教学内容的情景化方式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它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于汤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使教学内容情景化。创设教学情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构思设计,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影像资料、案例等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氛围。例如初中教材《黄金分割》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配乐欣赏著名油画《蒙娜丽莎》,观察“蒙娜丽莎的头和两肩在整幅画面中的比例”,以此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能觉得她那么美丽呢?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方式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数学跟生活和社会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今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能源、环境、粮食、生命的进化等)均与数学有关。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经常接触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思考社会问题,并进行决策,力求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方式
以“问题”方式呈现教材,能唤起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的内在需要。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的关键是教师要从教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追求事物本源的欲望。例如《分式方程的解》一节的教学,可以把分式方程的解的概念这个知识点设计成以下三个问题呈现给学生:(1)方程解的概念;(2)由原方程解得的值是否原方程的解;(3)用什么方法去检验原方程的解。通过以上问题讨论分式方程的解的概念的过程、原因、结果和实质,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方式
教学内容的可视化策略是指教师利用数学实验、展示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或运用板书、板画、数字化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仍无法解决的复杂、抽象的内容简明化、具体化的过程。教学内容可视化处理的主要特征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篇12
一、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现状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时代气息浓且现代意识强。但我们在教学中仍然沿用着多年不变的格局:在一间教室,用若干个45分钟,一个学期教二三十篇课文。这直接导致了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们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但这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几乎没有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因此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尝试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二、生活融入语文课堂的意义
记得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课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出结论。教师应注重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尤其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多细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教师作为学生这个群体的旁观者,应该及时将这些事情捕捉到,并适时地转化为自己情感教学的良好的素材。这样知识得到了应用,教师带着教材与学生一起走向了新的未知世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
三、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意味着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让语文教育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获得与其能力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增强中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其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生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阵地,有生活就有语文。要做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转贴于
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而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此,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能力目标应该是作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重体现对学生进行基本情感、基本态度的培养,以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语文学习的探究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换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恰当地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篇13
一、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现状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时代气息浓且现代意识强。但我们在教学中仍然沿用着多年不变的格局:在一间教室,用若干个45分钟,一个学期教二三十篇课文。这直接导致了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们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但这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几乎没有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因此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尝试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二、生活融入语文课堂的意义
记得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课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出结论。教师应注重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尤其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多细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教师作为学生这个群体的旁观者,应该及时将这些事情捕捉到,并适时地转化为自己情感教学的良好的素材。这样知识得到了应用,教师带着教材与学生一起走向了新的未知世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
三、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意味着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让语文教育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获得与其能力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增强中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其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生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阵地,有生活就有语文。要做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而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此,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能力目标应该是作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重体现对学生进行基本情感、基本态度的培养,以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语文学习的探究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换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恰当地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把课文与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比如进行社会调查、现场观察、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在新教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通常情况下,综合性学习最好提前几天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并能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问题。具体的活动大致上可以这样安排:(1)自由组合,以4-6人一组为宜。组内有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方式和任务;(2)个人完成后组内交流、展示,互相讨论切磋;(3)充实补充,装订成册;(4)课堂交流,展示探究成果,评价。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能促使学生直接观察周围的事物,亲身去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以保证他们做出有意义的探索,这样也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努力使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的生活化,首先表现为创设生活化情境,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要充分借助于现代媒体、网络、课本剧、语言描述等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明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巧妙运用多媒体把大量的音响、美术作品融入到教学中去,生动地再现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学生看到的不再是黑乎乎的一块板,而是栩栩如生的景物,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情绪也很快被调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