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发热患儿的护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发热患儿的护理

篇1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60余例在不同发热时期进行合理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大减少了患儿的并发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1.2 方法:体温开始期。即体温开始上升阶段,这是发热的第一期,体温上升有快有慢,快者可于几十分钟或几小时达到高峰,慢者于数日内体温才达到高峰。此期产热加强而散热减少,皮肤血流减少且汗腺不分泌。患儿皮肤干燥,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厥冷,伴有抖动寒颤表现。此期应嘱患儿卧床休息,增添盖被,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足部放置热水袋保暖,待体温升高后再拿开,降温措施采取多喂开水,饮食以流食为主,如蛋汤、米汤、绿豆汤,多进蔬菜水果,以减少寒颤等不适。因此不宜用冷敷或酒精擦浴等护理降温措施,以免引起周围循环不良[2]。

高热持续期。当体温达到高峰时,就转入了高热持续期。此期皮肤血管开始扩张散热。体表血流量增加,呼吸及脉搏加速,患儿面色潮红,患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适当给予退热剂,伴随体温升高,患儿可出现许多精神症状,头痛、嗜睡、不安,高热者可有瞻望、神志不清、幻觉、行为障碍等,有的患儿还可出现抽搐,多数病人虚弱无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及呕吐恶心[3]。

尽量解除由于高热带来的痛苦,护士应遵医嘱给予病人适当处理,包括采取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敷头部、冰水灌肠等措施,以降低体温而保护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对物理降温护理措施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指导家长及时处置高热患儿,以减少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

体温下降期。患儿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出汗,皮肤表面温度增高,体温逐渐下降。由于患儿排汗,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和被褥,防止受热受冷。此时可给予水果和蔬菜以及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已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同时给病人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病人在发热时,不得较长时间卧床,否则往往会有幽闭与沉闷的感觉。因此,在热退以后,如果病情允许的话,护士可伴随患儿外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花草树木,这对康复体力与舒畅胸怀是很有力的。

2 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满足了不同发热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患者满意度上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发热并发症,因此充实了发热护理常规,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改进,形成动态循环。

3 讨论

长期发热会引起糖蛋白分解代谢增加,进而影响大脑功能,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引起体内蛋白质缺乏,进而影响损伤组织的修复、抗体的形成、酶的活性以及激素的合成,发热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使患儿表现出不安、睡眠障碍、头痛、幻觉和瞻妄等,有的还可出现惊厥。长期发热最终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意识丧失,呼吸与循环功能衰竭,危及病人生命,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各期护理,寒颤期及时保暖及给热饮料;高热期应注意病情变化及临床表现,如患儿有躁动不安与惊厥时,按医嘱给予镇静药,防止坠床,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应防止患儿着凉,并要注意皮肤护理,发热患儿应保证充分的休息。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优良的环境,以利身体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 陈梅,李海珠,周开江.发热过程的心理表现及护理策略[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6):88

篇2

非细菌性小儿肠炎是由于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积滞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消化功能絮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

小儿肠炎的轻度:

主要为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每日可达10余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块和泡沫,有酸味。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小儿肠炎的中度:

主要为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一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大便呈黄绿色、黄色,成蛋花样或水样,有脱水现象,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细菌性带有黏液、脓或血液。因细菌有毒素,常引起痉挛、昏睡、休克现象,严重者甚至死亡[1]。

我院儿科于2012年4月开始应用磁热穴位疗法辅助治疗非细菌性小儿肠炎[2],方法简单,无痛苦,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04月――2012年12月本科共收治非细菌性小儿肠炎患儿270例,男170例,平均年龄9+月;女100例;平均年龄8+月,查大便常规无细菌感染。将27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营养状况、病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执行常规补液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磁热穴位贴敷治疗。13 具体方法 采用武汉兴嘉业堂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提供的磁热穴位贴敷,入院后第1天开始,每天早上治疗护士到床边实行双人核对确认身份后,摆好,用酒精清洁穴位皮肤,待干,揭开棕褐色的医用压敏胶,将4帖磁热穴位敷贴分别贴在神阙穴,天枢穴[4],每天贴1次,每次贴8-10小时,连续3天。对照组常规执行补液治疗。

14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均做大便常规检查,了解症状表现和排便次数、性质,与对照组对比,使用磁热穴位敷贴治疗第2天大便次数较前减少,由蛋花水样便变为糊状烂便,呕吐症状消失,病程为5天,对照组常规补液治疗,第3天仍间有呕吐,第5天大便性状开始改变,由蛋花水样便变为糊状烂便,第7天大便性状好转,病程为8天。

2 护 理

21 治疗前护理

211 护理评估 着重评估患儿的年龄、病情、局部皮肤情况,评估有无胶布、酒精过敏史。

2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以温和、热情的态度耐心地与患儿及家长交谈,在宣传疾病相关知识的同时,介绍本治疗的目的、方法、疗程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强调这是一种实用、经济、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22 治疗中护理

221 敷贴部位准确 患儿取侧卧位或坐位,检查穴位处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溃,皮肤是否清洁,如有污垢,先用温毛巾擦净、擦干,再用75%酒精涂擦穴位,目的是去除皮肤表面的油污和角质,保证敷贴与皮肤紧密接触[3]。将药物贴片的单面胶撕开,正确粘贴于神阙穴,天枢穴穴位。

222 加强巡视 由于患儿哭闹不安,出汗多等原因,很容易引起穴位敷贴的脱落,影响治疗效果。在护理中加强病人的巡视,注意观察,及时发现,保证治疗的完整。

23 治疗后护理

231 皮肤护理 8H后指导家长正确揭撕敷贴,忌硬撕、快撕,后用温毛巾轻擦洗敷贴处皮肤。

232 健康宣教 告知患儿家长治疗时不洗澡。注意保暖,尽量减少外出。合理安排起居时间,保证休息睡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喂养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奶具、餐具定期消毒。合理调整和适当限制饮食,停喂不消化和脂肪类食物,可进食粥、面条等,并少量、多餐。

3 讨 论

婴幼儿的大便呈酸性,对局部皮肤有刺激,肠炎患儿大便次数增多,更加会引起臀部皮肤发红,甚至导致皮肤破溃。应用磁热穴位敷帖治疗操作简便、价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能大大地减少大便次数,减轻脱水,有效地防止臀红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愈率,缩短病情,减轻费用,促进护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童秀珍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07-01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8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5.1±1.1)岁,病程2~6d,平均病程(3.1±1.0)d。50例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对50例患儿的疾病情况及临床治疗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因素包括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越短,患儿预后越好;而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越长,患儿预后就越差。这是由于患儿在感染病毒后,自身免疫系统会与病毒进行对抗,导致内环境稳定性被破坏,患儿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等。时间越长,说明患儿的神经系统影响越严重,直接影响患儿治疗及预后。

1.2.2护理对策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干预。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家属,护理人员要加强健康教育。比如当患儿出现长时间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必须提高重视,立即带孩子就医。发热护理。如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护理人员首先需要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温度25℃左右,湿度55%左右。保持室内通风,利于患儿降温。为了更好地帮助患儿降温,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物理降温,如盐水冰袋降温、温水擦拭降温等。如患儿高热不退,需要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避免患儿发热时间过长。惊厥护理。为缩短患儿惊厥时间,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惊厥诱因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如患儿惊厥诱因为脑水肿,需及时进行脱水治疗;如惊厥诱因为呼吸道痰梗阻,则需要立即进行吸氧排痰处理。意识障碍护理。当患儿发生意识障碍时,护理人员需要立即给予患儿吸氧护理,并保持患儿口腔、皮肤、眼睛的清洁和湿润。为促进患儿意识恢复,护理人员可以加强对患儿的按摩护理,以此来改善患儿血液循环。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帮助患儿被动活动,以此来促进患儿恢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观察患儿护理前后运动能力:采用运动能力评定量表(FAM)对患儿肢体运动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能力越好,肢体神经损伤越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

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见表1。

2.2观察患儿护理前后运动能力评分

护理后运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危重,患儿年龄较小,治疗较为复杂,且预后较差。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2]。本次研究发现,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都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据此,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护理效果良好。护理对策包括家属健康教育、发热护理、惊厥护理、意识障碍护理。其中家属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家属对病毒性脑炎的认知度,在患儿发病后能够正确处理,并第一时间带患儿就医;发热护理在于通过各种护理措施缓解发热症状,缩短患儿发热时间;惊厥护理在于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来缓解患儿惊厥症状,缩短患儿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护理在于通过护理尽快促进患儿恢复意识。当患儿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缩短后,患儿的预后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预后相与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有关。苗蕊[3]在既往研究中也指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患儿护理后运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相关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以此提高患儿护理效果[4]。护理对策主要为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等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目的在于缩短发病时间,减轻疾病对患儿的影响,进而更有利于患儿预后。综上所述,在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预后因素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志晓,陈国洪,王媛.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61-63.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就诊治疗患儿共100例,患儿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3.7岁,男性61例,女性39例。纳入标准:初诊为发热性惊厥的患儿,有惊厥时间长、有反复发作表现、患后并发意识障碍或其他精神状况表现之一,诊断为发热性惊厥并发其他疾病但不影响发热性惊厥病情且不需要特殊处理者。患儿之间的除护理方式外,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预先有参与治疗的各个科室,共同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就医指导初诊、检查化验、治疗和临床护理、出院指导等内容。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随机平均分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验组50例,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儿对照组50例。临床护理路径:将参加发热性惊厥治疗的相关各科室经验集中,由各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及其他各主要负责人监督,共同制订针对发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各项预期目标、观察项目、检查、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观察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出现特殊情况例数、复发次数。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评价:出院日抽查家长发热性惊厥下列知识掌握情况:诱因、家庭急救知识、惊厥急救措施、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防原则等;特殊情况包括:口唇舌咬伤、意外撞击刮擦伤及窒息。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48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43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仅有1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少;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长,42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29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7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多。两组上述五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对比见下表1:

表1

3 讨论

本次报告中可见,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特殊情况少其原因与临床护理路径的系统性、科学性密切相关。护士在工作中节省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与准确程度对患儿康复同样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患儿家长对治疗流程了解熟悉,医患之间信任增多。在本次报告中可见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较多,表现出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同及配合态度良好。

3.1 就医指导和初诊 护士主要熟悉发热性惊厥的发病特点:即初发患儿多为6周岁以下儿童、体温骤升38度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没有无热惊厥史或颅内感染等疾病。对于有惊厥史者,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教授其及时观察体温上升期的表现:幼龄患儿多为哭闹、淡漠或易睡 年龄较大者多为烦躁不安或易怒等情绪表现。便于及时发现病情,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减少惊厥的复发。此外,护士熟悉上述知识可以及早发现病情、防止误诊。

3.2 检查化验 护士主要是掌握发热性惊厥的必要检查,即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血糖检测、脑电图检查,可对怀疑颅内感染者进行脑脊液检查。护理在此可以起到合理安排时间、查缺补漏和防止不必要检查项目的作用,减少患儿经济负担和误诊风险,熟悉各年龄段、性别患儿对上述检测时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

3.3 治疗和临床护理 (1)惊厥发作前期:此时对患儿护理主要应注意四肢保暖,防止末梢微循环障碍发生。在保障四肢温度之后,对处于高热但无寒战表现的患儿,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酌情进行物理降温。此时的患儿易发生焦虑恐惧心理,家长、护士在此时的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对患儿克服心理焦虑恐惧有重要意义。(2)惊厥发作期:此期患儿发作时表现出眼球上翻或斜视、意识障碍、呼吸障碍、肌肉阵挛性或强直性收缩。此时,护理人员主要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有学者指出严密观察有效护理是发热性惊厥急救关键环节[1],因此发作期护理观察尤其重要。发作期护理 首先应对患儿采取急救措施,保持患儿平卧、头颈偏向侧面,保持呼吸道无外力压迫,清理患儿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异物,检测呼吸心跳。惊厥患儿常用急救器械包括:压舌板、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等。对于并发低氧血症者,遵医嘱给予1~3 L/min流量的饱和湿化氧疗,使血氧饱和度保持于85%一95%,至患儿面色正常转为1 L/min以下低流量。(3)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时注重准确短暂轻柔和时间相对集中,由于患儿惊厥阈值低[2] 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突然刺激性因素导致惊厥发生,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发热性惊厥发作时,患儿应禁水,待惊厥过后在酌情进食流质性饮食,但若患儿处于退热期易并发低钠血症,应额外注意水、盐的补充。18月龄前首发热性惊厥且复发次数多,家族史有阳性者应该特别注重转为无热性惊厥[3]。

3.4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时,护士应该使家长明白发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复发的危险、预防的必要及治疗的原则,知道患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特别注重预防感染。饮食起居指导。使用体温计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和平时的情绪表情,及时发现判断患儿病情,正确降温准确用药。

参考文献

篇5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加之各系统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功能很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使其体温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当婴幼儿肛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腋温超过37.4℃,可以认为发热。有部分儿童对发热的反应较敏感,甚至引起高热惊厥。临床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感到恐慌和焦虑,迫切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作出降温处理。针对家长在发热患儿表现出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是科学治疗和护理发热成功的关键[1]。

1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发热患儿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神志恢复快,时间短,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2实施全面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分析小儿发热的原因

2.1.1非感染因素①年龄越小,器官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整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加之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散热和储热功能低下,使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②一日内体温波动:一般清晨2∶00~6∶00体温较低,傍晚8∶00体温较高;③饮食与衣着薄厚:日常进食、进水可使体温升高,衣着厚,温度较高,反之较低;④沐浴与运动:热水沐浴、哭闹等都使产热增加:⑤季节性温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⑥新陈代谢率: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体温高。

2.1.2感染因素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母体提供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易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急性、全身性、局部性感染,使体温升高。

2.2收集家长对发热婴幼儿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家长在患儿发热而无明显症状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患儿发热和高热时表现出惊慌失措。②患儿家长对小儿发热症状发展估计不准,常急于要求采取降温措施,对医护人员采取保守措施表示不理想。③年轻的父母,对小儿发热的护理经验不足,面对婴幼儿发热表现出惊慌失措。

2.3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

①正确判断小儿发热。②了解常见发热的护理方法。③能实施物理降温方法。④列出小儿发热的预防措施。⑤掌握发热时的急诊信号。

2.4健康教育干预及评价

2.4.1健康教育方式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多以个别指导为主。

2.4.2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①讲解何谓小儿发热及判断方法。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判断孩子发热可以借助体温计测量,在婴幼儿确实体温升高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动作等。②描述发热过程及其临床表现,发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与体温下降期。③讲述发热的护理方法。a.症状观察,注意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呼吸、脉搏、意识状态变化;b.患儿应安置于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c.卧床休息:发热时机体消耗增多,代谢加快,食欲下降,能量供应不足,因此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持舒适;d.补充水分及营养:高热时代谢增快,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而导致食欲下降,加之退热时大量出汗,导致机体明显失水、失盐,鼓励给患儿多喝水,少吃多餐;e.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高热时因唾液分泌减少,加之机体消耗增多,消化能力减弱,营养缺少,不利于症状康复,因此注意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洁;f.高热39℃以上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一般家庭以冷敷、温水和酒精浴常用;g.药物降温:婴幼儿发热时,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如补感敏、小儿退热栓、中成药等;h.讲授发热的预防措施和需就诊的情况:平时应适当安排婴幼儿户外活动;定期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平时衣着适当,根据气候和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当患儿高热时,出现惊厥、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提示病情危重,应紧急送医院就诊。

2.4.3效果评价通过对其家长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并实施于我们的整体护理过程中。结果患儿治愈率达100%,平均病程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3讨论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对机体来说有时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小儿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方面的因素,高热容易导致惊厥,失去保护性意义,如不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如果采取了及时、有效措施,则会使患儿很快康复[2]。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的自我保健与护理患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学龄儿童多发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很急,临床以发热、咽峡炎、病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充血性皮疹和后期明显的脱屑为特征性表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发病较多。

猩红热发热的特点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往往达39℃-40℃之间。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猩红热发热的原因是由于病原菌所产生的红疹毒素及其它产物经咽部丰富的血管侵入血流,从而引起了全身中毒症状。红疹毒素在引起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的同时,又可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并发疹。因此,猩红热病程中发热的高低和发热的持续时间,与猩红热皮疹的多寡及其消长情况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体温越高,发热时间越长,皮疹出现的越多。护士加强对患儿发热的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儿缩短病程,恢复健康。

我科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21例猩红热患儿,经临床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患儿11例,女患儿10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3.5岁。均起病较急,有头痛、咽痛,体温多在38℃-40℃之间。发病24小时内出现典型的皮疹,即在全身皮肤潮红的基础上,散布粟粒大小点状丘疹,压之褪色,数秒钟恢复,俗称“鸡皮疹”,分布颈部、颌下、上胸,很快蔓延至腹部及四肢,严重的患儿手掌和足底亦可出现。2-4天消失,其中16例出现草莓舌,13例出现环口苍白圈及帕氏线,无并发症的发生。

2 发热的护理

为患儿营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病室注意通风换气,每天地面喷洒消毒液,指导其卧床休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轻心肾负担,防止合并心肌炎、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予适当物理降温,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止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3 皮肤护理

患儿出诊期皮肤瘙痒,不用肥皂等刺激皮肤,可用温水轻轻擦洗,不可抓挠。可用消毒剪刀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肤;注意皮肤清洁,勤换衣裤,忌穿绒布类衣裤,以免加重痒感。疹退后,皮肤脱屑,可涂抹凡士林或液体石蜡,大片脱皮时用消毒剪刀剪去,不可强行撕剥,以免引起感染。

4 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的清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年龄稍大的宝宝,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最好用温盐水漱漱口。年龄小的宝宝,家长可以用镊子夹纱布或药棉蘸温盐水为其擦拭口腔。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5 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的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并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以相应的饮食指导,如咽痛时给予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发热时给予清淡饮食,并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加速毒素的排出,减少中毒性并发症的发生。

6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尿量,观察咽部有无肿痛,耳道有无流脓,患儿有无浮肿,血尿,关节肿痛等。在病程中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中耳炎、支气管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以相应的诊治。

7 心理护理

篇7

WANG Xu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 646000, 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utcome of designated monitoring and nursing over severely febrile children after burn injury. Methods 346 cases of febrile children, 4 months to 7 years in age, who had suffered burns or scald injury and been hospitalized in 2013 were included in the retrospective study. Results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during varies burns treatment phas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applying the designated febrile phase nursing, oral intake and IV strategies adjustments. Conclusion Timely and effective children nursing procedures for dealing with symptomatic fever and treating burns result in overall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thus better quality rehabilitation is achieved.

Key words:Children with burn injury;Febrile;Nursing

小儿在烧、烫伤后由于各种原因,通常都会引起发热,高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持续高热不仅会加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且以增加热能消耗的形式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威胁患儿生命[1],如不及时治疗及护理,控制体温,轻者使患儿体质下降,影响烧、烫伤创面愈合,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甚至死亡。因此及时做好发热时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我院2013年1~12月共收治小儿烧、烫伤346例,其中男189例,女157例,年龄4个月~7岁。烧伤面积2%~70%,烧伤深度Ⅱ°~Ⅲ°(Ⅱ度266例占76.9%,Ⅲ°80例占23.1%)。34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现将小儿烧、烫伤后合并发热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烧、烫伤发热机理、发热类型及发热原因

1.1 发热机理 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及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一旦烧、烫伤很容易引起发热, 据国外报道,小儿烧伤发生率为33.3%,14岁以下儿童烧伤发生率为36.77%[2]。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中枢兴奋性较高,自身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活动过程很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高热[3],特别是在烧、烫伤情况下,机体的防御机能降低,轻微的烧伤和感染也可引起高热反应[4],尤其是小儿突发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等严重并发症[5]。因此,对烧、烫伤发热患儿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非常重要。

1.2 发热类型 发热可分为:低热(37.5~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0℃以上),以间歇热型为主,体温高低不一,体温可突然增高,持续几小时后又突然下降,而后又隔数小时或1~2h突然升高,持续几小时后又突然下降,周而复始。

1.3 发热原因

1.3.1 创面感染发热 烧、烫伤后表皮破损,大量液体外渗,这些坏死物质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环境,表现为局部创面潮湿、积脓伴恶臭味,这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同时,烧、烫伤后肠道细菌越过肠粘膜屏障迁居至肠外组织器官或播放至全身,也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6],引起发热。

1.3.2 渗出液的吸收热 在烧、烫伤早期,表皮破损,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增加大量组织内液体外渗,患者出现创面肿胀,但在烧伤48h后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逐惭恢复,渗出于组织间的液体的电解质开始回吸收,同时部分毒素也被回吸收,而产生吸收热。

1.3.3 换药热 在烧、烫伤的情况下,在换药的过程中由于坏死物质分解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和疼痛、寒冷的刺激均直接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增加了较强的疼痛刺激[7]。均可导致高热。此种高热多为一过性,持续时间3~5h。

1.3.4 肺部感染 儿童烧、烫伤后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易发生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患儿,更易发生肺部感染,产生高热。

1.3.5 水电解质紊乱 烧、烫伤后大量体液渗出,患儿因口渴饮入大量不含钠液体,或短时间输入过多水分,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脑细胞水肿而出现高热。

1.3.6 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患儿本身由于创面的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热,在干燥炎热的环境,持续大型红外线照射保暖,极易出现发热现象。这种现象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2 护理

2.1 护理措施 对体温在39.0℃以下的患儿一般不主张药物降温,适当给予物理降温,常采取温水擦浴,因高热初期多伴有寒战,不宜使用冰水降温,而采取温水擦浴,寒战消失后可采取冰袋放置在大血管和额头处冷敷。一般不采取酒精擦浴,因酒精气味比较浓,对孩子刺激性大,小儿难以接受。

对体温超过39℃以上的患儿,可采取药物降温,高热患儿较多见于高渗性脱水、酸中毒等。对体质较弱的患儿用药一定慎重,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主要选择口服药物如:布洛芬口服给药,对体质较强的患儿,常采用赖安匹林常用量静脉输入。同时加强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高蛋白饮食如:果汁、牛奶、鱼汤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2.2补充液体量 小儿烧、烫伤后失液量较成人相对多,特别是发热期,高热加上创面渗出,水分丢失的比较多,在保证血容量的同时,可适当增加输液量[8]。输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输液速度,争取既能合理补液,又不给患儿心、脑、肺等器官造成太大负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酸碱失衡及水中毒等。

2.3加强创面处理 加强创面处理是控制烧、烫伤患儿发热的根本措施。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时给患儿翻身,避免受压创面潮湿或腐烂,对大面积烧伤或痂下积脓患儿尽早去除坏死焦痂和脓性分泌物,清创应在血容量得以补充,休克纠正之后进行,且清创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换药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清创或换药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创面毒素入血,引起换药热。

2.4 生命体征观察 对发生惊厥者,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脉博是否规则,观察速率和强度有无其它伴随症状,特别是神志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2.5 监测水电能质平衡 患儿因烧、烫伤发热,食欲下降,注意补入液体的速度和质的分布十分重要,尤其要避免在短时间内过分集中地输注葡萄糖液,以免引起小儿的低钠血症,导致组织细胞、脑细胞水肿及惊厥。因此应及时抽取血标本进行血生化检测。

2.6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要遵医嘱按时现配现用,并准确按照保证有效血药浓度,为了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避免引起二重感染,可行创面培养或血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2.7 保护性隔离 特重烧、烫伤患儿住单间隔离病房,保持房间的空气清新,安静。开窗通风1~2次/d,15~20min/次,臭氧消毒机消毒2次/d,不低于30min/次,室温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50%~60%,每班用消毒液湿抹地板台面,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接触患儿前应严格洗手,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换专用鞋,防止发生创面感染,限制探视人员。

2.8 加强饮食护理 能口服尽量鼓励患儿经口进食,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9],如:牛奶、鱼汤、鸡蛋羹等,少食多餐,同时注意水、电解质,维生素等的及时补充。每日需要量,可根据烧伤程度不同进行计算[10],合理给予补充,有利于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

2.9 生活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患儿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汗液及更换清洁衣服,避免汗液刺激皮肤,保持皮肤清洁。烧伤患儿大、小便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创面,大、小便完毕注意擦洗干净,避免引起感染而发生高热。高热患儿进行降温时应注意监测体温,观察体温下降情况,防止发生高热惊厥。

2.10 健康教育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有过度的恐惧和焦虑现象[11],且在患儿出现寒颤,自述发冷时,家属就为其加强保暖,殊不知发热是由于产热与散热失衡,散热减少,导致患儿体温快速上升,引起过高热,甚至热惊厥。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发热的原因、过程及预后,减轻家长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指导其正确对待患儿的畏寒症状,适当保暖,减轻患儿不适,但不可过多加盖衣被,防止过高热惊厥的发生。

3讨论

3.1 首先与婴幼儿神经发育不完善,特别是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皮下中枢兴奋性较高,易引起高热。特别是婴幼儿皮下脂肪少,角质层薄,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底膜不完善[12],汗腺功能不健全,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气温较高或包扎面积过大易引起高热甚至抽搐,对疼痛反应较敏感,可因疼痛刺激而导致或加重休克引起发烧。一旦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创面可加深,真皮层薄而血管丰富,很容易因药物吸收过多而中毒。

3.2 其次烧、烫伤后早期体温升高常因皮肤组织坏死、组织蛋白的分解、吸收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所致小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创面易因感染而加深,引起高热。所以,处理小儿烧伤一定要慎重,包扎松紧适宜,敷料不宜过厚,动作轻柔,减少疼痛,缩短发热期,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婴幼儿烧、烫伤后发热,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应根据婴幼儿发育的特点,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如临床表现、创面分泌物培养、血培养、血常规等,判断其发热原因,实行一系列有效的降温措施兼细致的护理及耐心的呵护照料,降低了因高热以引发的并发症。不应认为高热就是感染表现,而应用抗菌素,以至引发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刘凤侠,孙动梅,张 艳.3~12岁儿童烧伤并发高热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校医,2007,21(5):581.

[2] 方之杨.吴中立.高学书,等.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71.

[3] 黎 鳌.烧伤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41.

[4]李时济,周一平,周和平.小儿烧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4] 周 芳,龚海兰,雷 萌,等.小儿烧伤并发高热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51.

[6] 黎 鳌.烧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9-80.

[7] 陈建珍,何惠兰,钟巧艺,等.小儿烧伤发热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J].热带医学杂志2004,4(5):643.

[8] 陈 岩,于秀梅.烧伤清创后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J].护理杂志,2000,17(2):27.

[9] 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24-329.

篇8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是由单纯发热引发的惊厥,多见于1-3岁小儿,在儿童期的发病率为2%-5%[1],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者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小儿高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惊厥发作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单纯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58例。发病年龄6个月-1岁15例,1岁-3岁32例,3-6岁11例。有高热惊厥史者12例。体温38℃—39℃21例,39℃-40℃29例,40℃以上8例。 

2 护理干预

2.1 基础护理 保持室温18℃-20℃,湿度55%-65%,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光线不宜过强,治疗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证睡眠及休息,病床安置护栏,以防坠床。给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取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及半流食[2]。

2.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惊厥与发热程度密切相关,多数惊厥在发热后12小时内发生[3]。因此,对于发热患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每半小时测量1次体温,如患儿出现精神不振、寒战、肢体发凉、呼吸加快等,说明患儿此时体温正处于上升期,易发生惊厥,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3控制体温 (1)无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5℃时,首选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冰袋用毛巾包裹后使用,防止使用不当造成局部冻伤,置于颈旁、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处,10分钟更换一次,亦可用32℃-34℃温水或30%-50%的酒精擦浴。擦浴时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等变化,注意胸部、腹部、足心禁擦,避免引起不良反应。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如无效,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2)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时,除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口服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必要时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常规加服苯巴比妥[4],苯巴比妥有保护神经作用,可降低脑代谢率,使脑耗氧量减少,减轻脑损害[5]。使用药物降温后,由于患儿出汗退热,应及时补充温开水,防止大量出汗造成脱水,及时更换衣被,防止受凉。半小时测量体温,使用药物降温后如体温再次升高,4-6小时后可再次给退热药物降温。

2.4 心理干预 高热惊厥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发热时的表现,掌握退热药使用方法及剂量,教会家长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明确高热惊厥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教会家长紧急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及时采取物理以及药物降温控制体温,指导患儿家长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加强体质锻炼,预防感冒,注意天气变化,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拥挤的场所活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控制高热患儿发生惊厥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小结通过对高热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患儿体温,避免惊厥的发生,对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兰.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8) 

[2] 张桂花,王孝女.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

[3]张洪莹等.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出院指导 .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26)

篇9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符合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4】。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20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4.4±0.9)岁,体温38.5~40.0℃,平均体温(39.2±0.3)℃,病种:上感28例,腹泻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肺炎3例。干预组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2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7±0.7)岁,体温38.6~39.9℃,平均体温(39.3±0.2)℃,病种:上感26例,腹泻9例,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肺炎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病种等一般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高热护理措施,主要内容为治疗原发疾病、降温处理、饮食指导等。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高热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2.1 病情观察 高热惊厥多见于6~36个月的小儿,此年龄段患儿的言语表达能力不佳,因此,对于病情变化需要护理人与和家属双方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患儿发热先兆,及时处理,避免造成高热。部分患儿在发热前表现为精神萎靡、畏寒怕冷、四肢末端冰凉及食欲不振等;多数患儿则表现为面色潮红、莫名哭闹、呼吸急促、头颅发热等。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及时测量体温和脉搏,查看体温情况,并汇报医生做好相应退热措施。同时,告知患儿家属不能单凭触摸患儿额头温度来判断患儿是否发热,应教会患儿家属通过正确使用体温计以及脉搏的测量来判断疾病。患儿夜晚休息时,避免影响患儿休息,应减少体温测量次数,可告知家属通过测量患儿脉搏来初步判断。告知家属不同年龄段,患儿正常的脉搏范围,同时告知体温每上升1℃,脉搏就会增加15次/分以上。

1.2.2.2 发热处理 患儿发热时,做好发热护理是护理的重点。当体温未超过38.5℃,应采用物理降温,如多饮温开水、温水擦浴、酒精擦拭、化学冰袋冷敷等;体温超过38.5℃时,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退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等;对超高热患儿发生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患儿衣领,从患儿上下臼齿处放入开口器,及时清理患儿的分泌物,以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时还需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遵医嘱使用镇静解痉、脱水药、退热剂等并使用冰帽等器械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在患儿高热惊厥阶段可以预防性使用退热、抗惊厥药物,但必须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1.2.2.3 健康指导:小儿高热惊厥的防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5】:1、加强患儿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2、当体温超过38.5℃时,积极采取各种治疗手段控制体温,是预防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因此,护理人员需指导患儿家属储备几种常用退热药物,并能正确掌握各种药物使用途径和计量。同时,患儿家属还需掌握惊厥的紧急处理方法,避免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属慌张抱起患儿往医院求救等错误方法。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患儿大程度上的损伤,甚至还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

1.4 观察内容

①观察两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

②满意度调查【6】 通过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类,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儿运用不同护理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时间间隔比较

干预组患儿运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发频率少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3%vs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41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10月-8岁,有38例患儿发病时伴随不同程度的持续性发热(发热2天-4天后手部和足部出现皮疹现象)等临床表现,有20例患儿统统是伴随口腔溃疡,8例患儿存在口臭和流涎等临床表现。分组方法:41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积极预防并发症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21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20例为对照组,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一般病例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护理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一经确诊,立即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隔离病房。房间每日消毒。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需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2h后倾倒,患儿的各种用物品应清洗消毒。接触过患儿的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应立即流动水清洗双手或用免洗手液消毒双手。严格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严格执行传染病上报制度。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预防并发症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一.口腔护理: 手足口患儿有近5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性口腔炎,表现为口腔内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样粘膜疹,边缘充血,可分布在上颚,两颊,口唇,舌体等处2-3天后破溃形成溃疡,溃疡所致疼痛明显,进食困难,易流口水,给予餐前和餐后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每日口腔护理两次。按医嘱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西瓜霜、思密达等喷涂于口腔患处;以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口腔喷药后,嘱病人闭口10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二.皮肤护理:患儿穿着衣服被褥应用纯棉材质,衣服宽大柔软,床铺清洁平整干燥,衣物床铺勤更换,已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将患儿双手套成拳状,避免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臀部有皮疹时保持臀部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清水清洗,避免皮疹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勿使用肥皂等刺激皮肤。患儿发热期间出汗较多,可用清水擦拭,擦拭时动作轻柔,避免擦破皮疹。三.发热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低热或中等度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给予多饮水,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如肛温超过39.0 ℃,可遵医嘱予退热剂服用,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监测体温下降情况。四.饮食护理: 手足口患儿因大都有疼痛性口腔炎,存在进食困难,饮食上应选择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常更换食物品种,少量多餐,略凉为宜。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对于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的患儿,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五..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 。如有头痛、呕吐、易烦躁、甚至抽搐,颈僵直等现象,则警惕无菌性脑膜炎。如出现呼吸浅快,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则应考虑肺水肿。心率异常增快与体温不成比例,心慌、心肌酶谱检测出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异常增高,应高度怀疑发生心肌炎的可能。一经发现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1.3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平均值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选择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检验。

2结果

3讨论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孩子一旦发生发热,皮疹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及早诊断治疗。重症患儿病情可能会迅速发展而危及患儿生命健康,因此,在护理和治疗方面首先要重视病情,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最后,对患儿及其家长做好家庭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其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总之,由本研究统计结果来看,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积极预防并发症与有效护理干预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篇11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为常见。该病的潜伏期多2~10天,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由于该病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广、传染速度快、在短期内易发生大范围流行,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其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

临床资料

本组手足口病患儿39例,男20例,女19例,<3岁21例,>3岁18例。这些患者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发热。②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伴随明显疼痛,手掌、脚掌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且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③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所有患儿均予抗病毒、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5~8天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溃疡愈合,饮食恢复,大部分患儿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出院后1个月回访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

护理措施

消毒隔离: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所以一经确诊,就应将患儿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给予隔离治疗。而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后应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浓度为500mg/L的有效含氯消毒剂泡手;所有诊疗用物、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都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呕吐物及粪便用含氯消毒液配置成1:100的浓度,混合1小时后倒掉,垃圾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外贴特殊标签,焚烧处理;病房内每天通风2次,用紫外线循环风定时消毒,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避免交叉感染。

皮肤护理: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均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由于汗液刺激皮疹常继发感染。因此,要每晚给患儿洗澡,并保证患儿衣服宽松、柔软,床铺平整、干燥,被褥清洁;勤给患儿剪手指、脚趾甲,破溃处及时涂龙胆紫药液,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对于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大小便,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会因口腔黏膜疱疹、溃疡等引起的剧烈疼痛而影响食欲,加之发热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容易感染。可用棉签蘸3%碳酸氧钠溶液擦洗患儿口腔,然后在溃疡面涂上锡类散,已有溃疡的患儿要给予金因肽局部喷雾,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休息与饮食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如有剧烈活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因此患儿应当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在饮食方面注意增加营养。若患儿因发热等原因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应配以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发热的护理:体温升高是手足口病患儿最常见的症状,护理人员要注意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发热时每30分钟1次。体温37.5~38.5℃的患儿应予散热、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达到38.5℃及以上,则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若患儿有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跳过速等反应,则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做腰穿、心电图、X线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由于疼痛刺激以及陌生的隔离环境,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因此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要亲切、和蔼,取得患儿的信任,由于该病需要实行隔离治疗,家长可能很难接受,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向家长作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取得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来共同帮助患儿进行治疗与康复工作。

讨 论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该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重在预防。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若发现小儿出现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作为护理人员,应在掌握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供全面、科学、高质量的护理,来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35.

2 张湘婷.73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7):1553.

篇12

1.2临床表现 本组患儿表现为发热、躯干四肢散在分布多形性红斑、口腔黏膜充血、杨梅样舌、唇红皲裂、双眼球结膜充血、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手指足趾硬性肿胀、手掌红斑、指甲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脱皮、肛周皮肤潮红脱屑等症状。其中,发热15例,体温在39℃~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发热2~5d出现以躯干为主的多形性红斑和手足指趾硬性肿胀、脱屑及口腔黏膜充血14例;出现颈淋巴结肿大12例;初期伴有流涕、咳嗽、腹痛等4例;急性期出现肛周皮肤潮红脱屑2例;心脏彩超显示冠状动脉增宽但无临床症状1例。

1.3实验室检查 15例病例均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高达22.58×109~45.26×109/L;血沉增快达50mm/h~138mm/h;C反应蛋白升高达80mg/L~346.3mg/L。其中3例血小板在发热后第10d增多,其余12例血小板在发热后2~3w增多。其中14例心脏彩超示左、右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正常。1例左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0.34cm,右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正常。15例心电图均显示非特异性ST~T变化。

1.4方法 在明确诊断后,给予药物治疗及对症护理,15例病例均用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发热时,但热程未达5d,予以保护性措施,如药物降温、物理降温。热程达5d后,给予输入静脉丙种球蛋白1g/(kg·d),连用2d。阿司匹林30~50mg/(kg·d),分3次口服,待热退后减少为3~5mg/(kg·d),至血沉和血小板恢复正常。

2 结果

15例患者均在用药后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用药后5~10d口腔黏膜及皮肤恢复正常。无继发感染病例和心肌炎病例。其中1例在用药后第1d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例在用药热退后第2d出现膝关节疼痛;1例在发热第4d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在恢复期复查心脏彩超时无加重,未发现冠状动脉瘤。

3 护理体会

3.1发热护理 发热时患儿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温度在20℃~26℃,湿度在55%~65%。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体温在37.5℃以上给予温水擦浴或冰袋物理降温,体温达38.5℃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同时观察有无寒颤、抽搐及肢端循环。本组15例患儿均有发热,体温达39℃~40℃持续高热。经过物理、药物降温等方法,发热得到一定控制,未发生因发热引起的并发症。

3.2口腔黏膜、皮肤的护理 本组14例患儿在发热2~5d后出现以躯干为主的多形性红斑和手足指趾硬性肿胀、脱屑及口腔黏膜充血。经过观察患儿口腔黏膜充血、口唇皲裂及脱屑的情况,并予以及时处理。口腔黏膜充血者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或软毛牙刷刷牙。口唇皲裂时给予涂擦石蜡油,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过多引起口唇干裂处出血。

3.3颈淋巴结肿大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中药外敷或3.3%硫酸镁湿热敷。清淡饮食。在查体时动作轻柔,减少患儿疼痛。本组12例患儿颈淋巴结肿大,经过静脉使用药物及外敷中药等,颈淋巴结肿大得到控制,无颈淋巴结化脓。

3.4使用药物的护理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在儿科用药较为特殊,故用药时密切观察病情尤为重要。 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护理:静脉丙种球蛋白是正常人血浆提取物,它既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又是一种血液制品,系同种异体球蛋白,对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引起超敏反应。用药前在常温下放置10~20min,以减少应激反应。同时检查药品包装、有效期、药瓶是否有裂缝等。输注时应使用留置针,由于静脉丙种球蛋白价格昂贵,应保证静脉通道通畅的情况下,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冲洗管道,目的是减少输液器内的微粒物质和避免浪费药物。输注过程中先速度宜慢每分钟0.5~1.0ml,观察15min后若无不良反应,速度调至1.0~2.0ml/min,持续观察有无皮疹、寒颤、胸闷、气促、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等,监测体温和观察静脉穿刺点皮肤有无红肿及渗漏。持续观察1h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输注完毕后再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ml冲洗管道,使残留于输液管内的药物完全输入。 使用阿司匹林的护理:阿司匹林在皮肤黏膜综合征的应用中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用药后,连续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本组观察中,有5例用药后1d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予以加服氢氧化铝,呕吐较严重者给予了静脉补液,防止脱水。用药后5例病例呕吐得到缓解。患儿在住院期间定期复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大便常规查找隐血等。本组14例患儿经过使用静脉输入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口服阿司匹林,发热得到控制,无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发生。1例冠状动脉扩张患儿无临床表现,无冠状动脉瘤和心肌损害及心肌梗死发生。

3.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本病病因未明[1],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全身多系统均可受累,尤以冠状动脉为甚,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疾病,并可能为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部分可发展成为冠状动脉狭窄,有引起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等危险。患儿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儿  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家长尽量陪伴在患儿身边,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加重心脏负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做好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2]等相关检查。本组1例患儿心脏彩超显示冠状动脉增宽,经过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尽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和营养心肌细胞的药物,该例患儿 冠状动脉增宽得到控制,无冠状动脉瘤及心肌梗死发生。

3.6心理护理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发热时间长,家长对该疾病缺乏了解,应耐心讲解有关本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预后情况。

4 总结

通过对该组病例进行发热的护理-口腔黏膜护理-皮肤护理-颈淋巴结肿大的护理,以及对心率、呼吸的监测和对精神状态等的观察,使广大临床护理人员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判断、用药和对症护理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篇13

小儿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气促和肺部呼吸减弱[1],其严重程度不一,轻度患儿仅需口服药物治疗,重症患儿可危及生命[2]。因此,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保证患儿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的关键。我院在临床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的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经过X线胸片检查,提示有肺部大片的高密度阴性。将两组患儿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39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患儿年龄在3~13岁,平均(7.02±3.22)岁。患儿入院时体温为37.8~39.9℃,平均(38.62±0.72)℃。实验组患儿39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患儿年龄在3~14岁,平均(7.48±3.14)岁。患儿入院时体温为38.1~39.8℃,平均(38.54±0.61)℃。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温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并配合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护士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3日后疗效,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

1.3.1 咳嗽护理: 护士要教会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并对咳嗽无力的患儿,进行定时的变换。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做好翻身扣背工作。如患儿情况较为严重,则可遵医嘱给予适当药物。痰液粘稠的患儿,给予雾化吸痰等方法,以促进痰液稀释。酌情给予吸痰。

1.3.2 发热护理: 发热患儿每2~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未出现发热的患儿,每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体温在38.5℃以下的患儿,可嘱患儿多饮水,不给予其他护理方法。对38.5℃以上的患儿,给予冰敷、温水擦浴等方法。对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可给予清热解毒药物,并避免药物使用过多。为患儿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物和被褥。

1.3.3 神经症状护理: 对部分高热患儿,可能会出现有抽搐等神经受累症状。护士要根据患儿情况,给予适当约束,并给予舌垫等,防止患儿发生舌咬伤。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患儿昏迷,需将头部偏向一侧,并定时翻身,注意其呼吸等变化。

1.3.4 饮食护理: 患儿在肺炎期间,可能出现有口腔异味、口干等。因此,护士需给予口腔护理。年长患儿,嘱其在饮食后漱口,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在饭后给予适当的睡。根据患儿喜好,选择高营养食物,不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患儿情况允许,可适当进行户外锻炼。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经过临床干预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无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