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统计学内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决策都需要数据来支撑,统计方法及数据分析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应用于管理、金融等领域,而今天又处于大数据时代,因此,掌握统计方法和数量分析的专业人才成为时下的新宠。所以,在经管类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传统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为高校经管类统计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1.教学内容编排上增加统计实务部分。统计学原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总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推断、相关分析等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基本理论知识,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和统计变化的特点,应该加大统计实务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企业统计标准(常用统计标准)、主要统计指标(采购经理指数、消费信心指数等)、企业主要统计报表(生产活动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报告撰写(统计报告写作要求、原则、流程)等内容。
2.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验教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到大量的公式,主要是定量的分析,在传统教学中比较侧重这些公式的推导、计算。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广泛应用,使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准确。因此,在统计教学过程中,统计计算技术已经不是教学的重点。由于大量复杂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统计学教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整理分析的训练,统计教学中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把统计方法与计算机的应用紧密结合,实现统计学教材的内容与EXCEL的应用全面结合。在一些章节可以专门增加一节内容,介绍如何用EXCEL实现本章数据处理问题,例如:在讲解统计整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和回归分析时都可以借助于EXCEL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对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对平均数和标准差中等内容进行处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统计思想,同时帮助其掌握一定的软件应用技能,如EXCEL、SPSS、SAS等。
3.引入综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在国外课程教学中运用较多,因为案例来源于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统计学教学中也引入了一些案例,但这些案例大都是孤立的只是为了学习某个知识点而设定,这些案例并不是真实的案例,而且缺乏前后因果,与实际生活脱钩,学生学起来就没有深刻的记忆和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将统计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用到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中去,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综合指标这部分内容就可以设定某个企业的实际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解决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计算应用。
4.图表归纳教学法。统计学第一章内容是学习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只有把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学懂了,才能更好的学习以后的内容,可是很多学生学了第一章以后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还是模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疑解惑,不断启疑思导,经过苦心孤诣,可以把这些基本概念编成如图1。
篇2
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学科与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适应改革开放对人才知识与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形成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求更好的体现经济学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点。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经济类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点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以三大统计阶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
1、统计学基本知识的讲授。主要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统计学的几大代表理论、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和职能等,目的是让学生对统计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的讲授。主要是对统计调查方法、调查手段、数据整理技术、如何进行分组作业等内容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统计过程的前两个步骤,即统计调查与
3、统计分析方法的讲授。重点讲授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目的是培养和加强学生解决社会经济具体问题的能力。
上述三大块内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统计学基本知识是学习统计学的基础,而统计分析方法则是统计学的最核心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1、提高教材质量,增加教学材料的信息量
大力提高“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或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教材的使用比重,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双语教学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同时提本文由收集整理高自编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修订和编写出适应我专业培养人才需要的系列配套教材,最终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新体系。当然,除了现有的固定教材外,教学中还需要采用辅助材料,即课堂补充材料。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学科的趣味性。这些材料来源可以摘自近期期刊、重要会议纪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相关学科的教材、网络媒体等。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统计学是关于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传输和开发利用的方法论科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承担着为其它各门专业课提供相关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重要任务,通过统计学的学习,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验数据分析、统计调查等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阅读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即把课外自学与课堂讲授、课外调查与实验分析、课内实践与课外科研三种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讲授与自学——夯实基础;调查与分析——突破重难点;课内实践与论文科研——培养能力,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统计学的教学应以互动形式为主,逐渐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分析数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把该课程内容构造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突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利用实验课时,调整实验难易度,加大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结合案例教学,比如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深入浅出的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1块黑板、1支粉笔、1本教材、1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拓宽培养途径,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
开展学术讲座、科技活动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
这一切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达到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加上教师的潜心钻研,我校统计学的课程设置更为合理、科学,也逐步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达到了复合型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要求。
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教学手段上,《统计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吸收国内外《统计学》课件优点的基础上,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套质量较高的课件。在课件中以excel作为计算工具,实现powerpoint文档与excel文档的超级链接。同时,我们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获得了许多统计处理软件及教学课件,有利于我们不断改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觉得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可接近,易于接受。
篇3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教案整体结构说明
1.1课题的总体构想 设定该次课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目标;明确该次课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述;找到教学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找出解决对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好与学生的互动;选择多个案例结合实际生活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述,实现教学目标。
1.2课题的引入 课程以回顾"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假设检验的本质。引领学生回顾假设检验的步骤,再次强调对于任何类型的假设检验来说,步骤是相同的。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难产儿出生体重与一般婴儿是否不同?"引出单样本t检验,提出问题"单样本t检验能够解决何种类型的问题?",总结得到单样本t检验的应用目的或者是用途,最后引领学生亲手解决该种类型的问题。引申学生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如果研究资料是两个样本而非一个样本,应该如何解决。从而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配对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
1.3课题的过渡 给出一个配对设计的样本资料,引领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引出配对t检验的概念和配对样本的类型。
在讲授完配对t检验之后,将配对样本,进行细微改动,改为两独立样本,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别,提出问题:能否用配对t检验解决?从而引出两独立样本t检验。
提出两独立样本t检验要有方差齐这一前提,如何才能得到方差是否齐性?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提出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
1.4课题的进展 提出有三种配对样本,针对每一种配对样本进行详细描述,并举出实例供学生们分析,为何该种资料属于此种类型,引领学生思考该种类型资料的特点是什么。引领学生思考,配对样本t检验是要解决何种问题,是要回答两个样本总体均数是否相同,两个样本均数相同与两个样本差值为零等价,从而引出配对t检验的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差值,然后进行假设检验。
1.5课题的新知识传授 ①掌握配对t检验的方法和适用条件,理解公式的推导;②掌握配对样本的三种类型以及掌握如何判断配对样本;③掌握两独立样本方差齐时t检验的方法,理解公式的推导;④掌握两独立样本方差不齐时t检验的方法,理解公式的推导;⑤了解方差齐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
2 知识本质的传授
本节课程的教案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本质的传授:①假设检验实质上是通过样本信息对总体情况进行估计;②配对t检验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单样本t检验;③不同的t检验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④假设检验的步骤是统一的,不同假设检验类型之间只是检验统计量的不同;⑤不同类型的假设检验具有不同的适应条件;⑥假设检验的关键在于对设计方法、资料类型和性质的把握。
3 科学方法的教育
统计学非常讲究逻辑性、系统性,针对统计学问题,要把握统计学的实质,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统计学是基于概率的科学,用于求得某件事物的发生概率,比较不同事物的总体是否相同。我们分析的都是关于事件发生概率的问题,无论做何种决定都要冒着一定犯错误的概率风险,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重、科学的做出结论。这一特点体现在统计学中的方方面面。
统计学要求资料符合一定的条件或者满足特定的假设。对于任何一份资料,我们首先要进行描述,思考资料的类型,分析资料所给出的条件或其满足的假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考资料背后隐藏的深一层的含义。要了解深一层的含义就要进行统计推断,根据统计推断得到资料中所包含的深层的统计学意义。假设检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反证法和小概率事件的思想。假设检验在统计学中是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无论何种类型的资料,我们一般都要通过这样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
4 思维方法的训练
在学习单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方差齐时t检验、两独立样本方差不齐时t检验时,在转换不同的检验方法的时候,首先给出相应的资料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最终找到资料究竟是适合哪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构造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l散性思维。
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料,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同时引导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避免学生形成只知道接受的教条式思维,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类型t检验的方法并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不同检验方法的目的、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并且可以引申到其它类型的F、U检验等。对于单样本、配对样本和两独立样本的判定,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一件事情只要抓住了主轴、抓住了主要矛盾,并基于此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篇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统计的相关知识在社会应用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数学的统计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课程结构内容更加具有逻辑性,统计内容的分量有所增加,对统计技术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等等。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下面从高中数学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出发,简要探讨一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统计内容的教学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了解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已经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样本数据特征和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扇形图等)描述数据。高中阶段,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不仅学习更多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更注重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及其特征的统计思想,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顺着这条线索,我们可以整理出高中阶段统计学习的知识结构图。
统计所涉及的知识位于必修三和选修2-3的相关章节。(对于文科来说,是必修三和选修1-2。)文理对于统计部分的要求相同。统计在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课程标准中指出:统计已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应通过对统计知识的学习,不仅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学会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要逐渐形成数据意识,学会用数据说话,将统计知识主动运用于实践。这就是统计教学的重点。而统计不同于一般的数学内容,统计思维不同于确定性思维,统计推断有可能犯错,教学中如何把握统计思想,而不是把统计教成画图表或按照公式计算,则是统计教学的难点。
二、高中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简述
(一)教学方式陈旧,未能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方针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开始尝试转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却不明显。基于成绩和升学的压力,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控制者和主导者,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
(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初中数学内容相对较少,学生负责听,教师负责讲,然后便是重复的练习。到了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内容多了,而且较为复杂,但教师和学生依旧按照旧模式,学生只会盲目地听教师讲课,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高中数学统计内容教学改善的具体措施
(一)改善教学方式,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教学实际,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真知。例如,在教学《简单随机抽样》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简单随机抽样的真切体验,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调查实践。教师可以假设要抽取10位学生去参加学生会议,将全班学生的名字分别用小纸条写下来并揉成纸团,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每一位学生被抽取的机会均等,邀请若干位学生逐个不放回地抽取纸团,抽取到的10位学生就要去参加学生会议。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还可以点明一下抽签法的优点和缺点,边实践边教学,让学生从实际实践中学到数学,应用数学,爱上数学。
(二)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营造活跃、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活跃、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条件,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中,有助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秘和创造,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克服难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系统抽样》这一课时,教师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先进行有层次性的提问:抽签法可以抽取自己所需的样本,那当总体数量过多的时候还适合用抽签法吗?系统抽样的定义是什么?系统抽样的步骤有哪些?系统抽样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派代表总结发言。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做出相应的引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简单化、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相关反映,了解学生对哪一部分知识存在疑惑,并有针对性地深入讲解。另外,数学的统计内容具有规定性、繁复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例举比较具体化、生活化、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例如,在教学学《统计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各种各样的互动探究环节,可以在课前时间提前安排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的任务,问卷的内容是调查全班每一位学生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论解析。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问卷调查制作一个扇形或者线性统计图。这样,既创设了情境,简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在互动交流和探究中得到创造性的启发。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是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的全面改革,不仅要在教材上有所改变,还应当将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加强高中数学统计内容的教学研究,改善高中数学统计内容教学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数学人才的培养、业务精英的造就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5
1.2?热葜飨?
这部分课程内容的主线为[2]:
(1)数据分析过程: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
(2)数据分析方法:掌握必要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3)数据的随机性: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4)随机现象及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从而了解并获得事件的概率.
1.3核心概念
《课标(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本部分主要涉及三个:
(1)数据分析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1].
(2)应用意识:结合“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和统计与概率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推理能力: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的统计推理能力.
1.4学习目标
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目标为[3]: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特征的方法,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统计推断;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本质含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够应用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以及统计与概率在制定决策时的作用.
(1)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提出问题、确定样本、收集数据、整理和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
(2)掌握统计与概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
(3)感受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初步形成对事件发生概率的认识;感悟一些随机现象的规律;
(4)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作出合理的决策,并进行交流,逐步提高应用意识;
(5)能用随机的观念认识并解释现实世界,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宏观教学建议
统计和概率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制定决策,这部分内容已成为一个公民的必备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培养学生用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在面对不确定情境或大量数据时,能作出更合理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4]: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和概率部分的核心,因为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及应用意识展开.
2.1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在《课标(2011年版)》中,数据分析观念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第二,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三,通过数据分析,感受数据的随机性[2].
本部分内容“承载”着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任务,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中去.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能体会到数据中蕴涵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提高自己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1].
案例1加权平均数概念的学习过程[5].
对于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进而发现新的知识.
(1)你过去已经学过平均数.你能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吗?如果已知一组数据为x1,x2,…,xn,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应该怎样计算?
(2)为满足顾客的需要,某商场将15kg奶糖、3kg酥心糖和2kg话梅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已知奶糖的售价为每千克40元,酥心糖为每千克20元,话梅糖为每千克15元.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多少元?
小亮认为:混合后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是三种糖单价的平均数,即40+20+153=25(元).
小莹认为:在总体中三种糖的质量不相等,计算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时,应求出混合后三种糖的总价格,再除以它们的总质量数,即40×15+20×3+15×215+3+2=34.5(元).
你同意上面谁的算法?与同学交流.
(3)上面小莹列出的算式还可以作以下变形:
40×15+20×3+15×215+3+2=40×1520+20×320+15×220=34.5(元).
由此可见,什锦糖的单价不仅与混合前奶糖、酥心糖和话梅糖的单价有关,也与混合后这三种糖的质量在什锦糖质量中所占的比值有关.
(4)由问题(3)所列出的算式可以看出,数据40,20,15对什锦糖单价影响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你发现这三个数据影响平均数大小的“重要程度”可以通过哪三个比值反映出来?
(5)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表所示,仿照(3)中小莹列出的算式,你能计算出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的个数吗?
在这个问题中,数据20,22,24,25出现的次数是不同的,因此,全部数据的平均数,不仅受上述4个数据大小的影响,还要受到它们占这组数据总件数40的比值440,840,2040,840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比值的大小分别代表了上述四个数据影响平均数大小的“重要程度”.
因此,我们把比值440,840,2040,840分别称作数据20,22,24,25的权.
(6)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中,所有数据的权的和是多少?对比加权平均数与以前学过的平均数的意义,你能说出二者有什么联系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问题(1)就是引导学生回忆这个问题的,本设计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基础本质上反映出引进加权平均数的可行性).为了体现《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现实性”要求,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设计了两个实际问题:第一个实际问题(求“什锦糖”的售价),这是个求平均数的问题.部分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会根据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求法,得到小亮的结果.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计算方法的错误,引起认知上的冲突,由小莹给出了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能判断出小莹的解答是正确的.之后,通过对小莹列出的算式的变形,引出问题(3)中的算式,目的在于使学生感受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仅与这组数中各个不同数据的大小有关,也与各个不同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即各个数据影响平均数的“重要程度”有关.初步感受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的意义.第二个实际问题,即问题(5)中计算“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的个数”,这也是个求平均数的问题.通过问题(5),学生再次感受到如果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不同,在计算平均数时它们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体现了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因此,需要对学生原认知结构中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工改造,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由平均数概念扩充到加权平均数概念及其求法,扩大了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2.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标(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应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发展应用意识[2].
案例2怎样的记分规则才合理[6].
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决赛在甲、乙两名歌手之间进行,9位评委的评分(10分为满分)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分):
(1)将甲、乙两名歌手的得分适当进行分组整理,并列成统计表;
(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歌手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由(2)的结果,分析甲、乙两名歌手中谁的演唱水平较高;
(4)如果以平均分为标准区分比赛的名次,那么制订怎样的计分规则比较合理?
设计意图为培养学生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统计问题做出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特设计了以上四个问题:(1)要求学生先把题目中出现的评委对甲、乙两名歌手打分的原始数据适当进行分组、整理,并用统计图表分别描述;(2)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三个统计量计算方法的区别;(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2)的结果,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甲、乙的演唱水平进行评价,这实际上是对两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解答这个问题,能认识到如果在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差异较大的数??时,用不同的统计量评价时,结果是不一样的.(4)制定计分规则是为了消除个别差异较大的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采取去掉两个极端数据后再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评价的结果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这实际上是对问题(2)中求平均数方法的改进.
2.3加强统计推理训练
统计推理是国际公认的统计学习目标之一,让学生具备根据不确定的情境做出决策以及处理统计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知识,对学生进行统计推理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从而实现《课标(2011年版)》指出的“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理,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1]的课程目标.
案例3这种游戏公平吗?(2016年山东威海中考题)
一个盒子里有标号分别为1,2,3,4,5,6的六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号数字外都相同.
(1)从盒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求摸到标号数字为奇数的小球的概率;
(2)甲、乙两人用这六个小球玩摸球游戏,规则是:甲从盒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标号数字后放回盒里,充分摇匀后,乙再从盒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并记下标号数字.若两次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则判甲赢;若两次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为一奇一偶,则判乙赢.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说明这个游戏对甲、乙两人是否公平.
析解(1)因为标号为1,2,3,4,5,6的六个小球中,标号数字为奇数的有三个,所以摸到标号数字为奇数的小球的概率为:36=12.
(2)画树状图:
如上图所示,共有36种等可能的情况,两次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的有18种,摸到小球的标号数字为一奇一偶的结果也有18种,由此可求出P(甲)=1836=12,P(乙)=1836=12.
篇6
大数据的价值性,快速性,大量性,多样性,和预测功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慕课、微课、网络公开课等等。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是怎样的呢?是基于个性化学习,是量化的,自我组织学习内容的教育,不仅要了解学生“心声”,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而且要师生互动、合作探讨学习内容,将传统课程、教学、教材的内容数据化,利用可视化技术,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内容吸引力。高中统计内容必须系统化、过程方法直观化,这对高中的统计内容提出了挑战。使专题块和课程案例集以数据知识链为核心,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的“量化”。
一、高中统计内容的新契机是大数据
使教育由数字支撑变化到数据支撑。高中统计教学场景布置,统计内容设计,学习场景的变革等等过去靠“敲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东西,在背景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变成一种由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高中统计内容进行分析、挖掘,利用大数据更改高中统计内容,建立主线为“统计知识链”、目标为培养“数据分析能力”首尾呼应内容数据链,使高中统计内容的系统更加优化。
由于各种原因使高中统计内容,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直到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各种政策,统计才得以发展.然而各种问题的存在仍然困扰着我国统计教学发展。大数据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发展,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分析群体心理,让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创新的学习。
正如教育家张韫所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群体逐渐走向微观个体,让追踪每一个人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让研究每一个个体成为可能.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大数据在充分了解学生各种需求,目前处于的状态的情况下合理运用各种统计内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化教学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统计内容数据链。使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学习,其个性化学习需求成为可能。
二、高中统计内容数据链在大数据视域下的内涵
数据高中统计内容的核心研究对象,数据分析是重点,统计学习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统计方面的各种方法;用各种操作培养学生的归纳推断能力、统计思维、数据分析素养,提升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统计内容数据链为学生统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研究平台。把课程目标,学生需求、与大数据算法,数据链式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是大数据视域下的统计内容数据链核心思想,利用大数据,将统计内容数据化,增强内容的可读性,衔接性、合理性、连贯性,织成统计知识,形成统计内容数据链。例如:具体环节为:链宿是“样本估计总体、”等数据分析方法,链源是“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链节是的数据描述、统计图形.通过统计知识的实际应用使“统计知识链”为统计内容数据链的内化,“统计能力链”为其外化,“统计能力链”,“统计素养链”为其发展,成为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统计思想链”所以,利用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可使统计内容体系最终形成的统计思想体系;数据结构的链式模型,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高中统计集“知识链、能力链、素养链、思想链”于一体。
三、高中统计内容大数据视域下下的数据链设计
(一)高中数学统计内容知识结构
各种版本的高中数学统计内容都介绍了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获取,提取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样本推断总体,部分推断整体.统计知识注重培B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利用实例讲解数据的各种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如何思维理解其含义。
(二)高中数学统计内容的教学要求
课标充分重视高中数学统计内容,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和创新措施。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我特长的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书本知识,强调以人为本,面向未来,让学生有数据意识,学会用数据说话,将统计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高中统计内容在大数据视域下数据链设计
量化教育是大数据时代的可行教育,通过数据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创新式培养。结合教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从“数据读心”,到“抓心入心”,再到“知心交心”,最终形成“数据育心”的培养链是统计内容数据链的设计原则。例如:分层抽样内容数据链的设计.首先,将分层抽样知识系统化。其次,将分层抽样的过程方法直观化。最后,依据统计内容数据链的设计原则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动态生成分层抽样内容数据链。把具体问题数据化。使分层抽样内容数据链成为满足自我发展需要的“知识链、方法链、素材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统计内容数据我们应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开创多种方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参与能力,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自己去思索,发展自己的特长,学会将具体的事情数据化不用数据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去看世界,老师也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传统枯燥的教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能够发挥学生潜能,特长的教学方式,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总之,统计内容数据链能更好地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链”使学生学会用统计思想、统计方法、统计思维、统计观念、统计意识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篇7
1法学和经济学所关注的企业内容之交叉重叠之处
第一,法学和经济学都会关注企业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配置。从形式上看,出资者向企业投入原始资本加上从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借款,是企业的总资产,由企业独立支配使用;雇佣经理人员和劳动者在一定的机制下,从事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品或服务,但隐藏在背后的是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企业的出资者、经理人员、劳动者、债权人,这些利益相关人为确保各自利益的基本实现,必须通过合理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约束和激励的兼容,促进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的形成。企业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和谈判达成的契约的结合,形成的契约关系网,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各生产要素的组织和利用,使其合理运作起来。
第二,经济学和法学都关注企业的营利目的,只是关注的程度不同罢了。经济学的使命就是功利至上,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追求的目标,基于此目标,企业会根据市场的需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生产为社会所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商品或为社会提供各类经济技术服务,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法学领域对企业的关注不单指向其营利性,同时也关注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取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企业在谋求利润的过程中,其手段、方法、利润分配和使用方案还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与经济学关注的企业营利性甚是不同。
第三,法学和经济学都将企业界定为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从事的是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经营销售,即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方面的服务活动。从法理上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性活动的范围,其生产经营必须是连续的,而不是一次性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活动的稳定和连续、有秩序的发展。此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合法,不得从事违法的生产经营活动。
2法学和经济学所关注的企业内容之不同
首先,法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使命不同,使得二者所研究的内容亦不同。经济学的学科使命是功利至上,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注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其所关注的企业形态为运行着的企业,而不是歇业的企业。法学,其学科使命是定纷止争,其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包括企业的社会效益,即担负的社会责任。法学上对企业的关注也就不限于运行着的企业,也包括歇业的企业,其目的是使那些获得了法律生命的企业能够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法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使命不同,使得二者对企业问题的研究方法也不同。经济学对企业问题的研究围绕着“利润最大化”这一使命展开,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惜牺牲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之后,其研究方法应是一种纯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计算方法。而法学不同,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保障企业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解决仅关注利润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病态发展模式,因此其研究方法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既包括经济学的计算方法,也包括法律分析的周全性和确切性的方法。
最后,法学与经济学对企业关注内容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法学关注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是对企业在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及其法律地位而言的,一般来讲,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具有不完全独立的或一定意义上相对独立的法律上的主体资格。独立性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是其企业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独立进行活动,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独立参与诉讼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同时,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取得的条件和程序都是由法律规定的,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律规定的要件,并履行了法定的程序,才可以取得相应类型的资格,进行营业活动,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此所谓法学所关注的企业的法定性。
3结论
篇8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设时间为本科第六学期,48学时(理论课42学时;实验课6学时)。它是一门综合课程,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介绍计算机系统设计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把前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中所学的软硬件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从总体结构、系统分析这一角度来研究计算机系统,对于培养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硬件教学团队承担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在2003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基础上,于2008年又被评为“教育部—Intel”精品课。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旨在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而推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之一,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一项具有标志性的工作[1-2]。本文以本科生课程教学为核心,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特点,详细介绍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及改革思考,以求交流同行经验,促进课程建设更快发展。
一、课程内容和特点
我校“计算机系统结构”本科生课程主要采用李学干教授等编著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作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概论、数据表示、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存储、中断、总线与I/O系统、存储体系及流水和指令级高度并行的超级机等内容[3]。想要顺利学习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知识点。如在讲解“RISC结构采用的基本技术”时,其中一项基本技术是“优化设计编译系统”,涉及到常规的优化技术和手段,如将公用的子表达式消除、将常量移到循环体外等编译优化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中只能通过举例的方式列举某些优化技术,而详细的优化技术的原理需要学生在编译技术课程中详细学习。同样,在“中断系统”一节中,又涉及到大量的操作系统的知识,作为“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需要重点从全局的角度讲解中断系统中软硬件是如何配合工作的及软硬件功能的分配原则。学生要清晰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就需要在之前开设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掌握其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因此,在讲授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划分同其他课程有“交叉”的授课内容。实质上这个“交叉”仅是知识覆盖面上的交叉,并不是实质的知识点的交叉。
二、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1.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内容划分及协调。在同与“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内容有“交叉”的课程中,最容易造成授课内容划分不清楚的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如何合理划分这两门课内容是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表1详细描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的不同,虽然两门课程的覆盖面有一定相似之处,都包括指令系统、I/O系统、存储系统等,但是课程的授课目标和具体的知识点并不相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运行原理,而“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主要讲授高级语言、编译、操作系统和硬件结构的关系及从量化的角度重点讲解如何优化计算机性能。如两门课程讲授内容都包括了“指令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重点讲解具体的寻址方式,其中包括“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格式,而“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则从计算机系统优化的角度引出“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数据表示”章节中指出,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对向量、阵列数据结构的实现提供直接支持,才增设变址寄存器硬件存放变址值,从而在指令寻址中增加了“变址寻址”方式。而“基址寻址”技术是在“程序在主存中的定位技术”章节中讲解的,其主要解决在不准修改指令地址码时如何实现逻辑地址空间到物理地址空间变换的问题,这又涉及到操作系统课程内容。所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在讲授内容的面上有重叠,但是讲授的目的和重点是不同的。
2.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①不断更新课程中的实例内容.我校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重视结合实际案例,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和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地维持“更新与保留”的适当比例。如讲授“指令系统的发展和改进”章节时,教材中详细描述了RISC和CISC指令集的特征,但是书中举得例子却是60、70年代在IBM 360、IBM370机器上采用的技术,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更新,从现在比较“火”的嵌入式智能手机的微处理器设计说起,对比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ARM处理器和采用CISC指令系统的Atom处理器的功耗和计算性能的优缺点,来解释不同指令系统的优缺点。②加大课程内容的深度.“计算机系统结构”是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中所需的软硬件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所以在讲授课程内容时需要以问题为切入点,从高层次应用入手,逐渐深入引出本门课需要讲授的知识点。如在讲解“物理主存中信息的存储分布”知识点时,首先启发学生思考:大家在采用C语言编程声明结构体数据类型时,是否考虑了其中各种成员变量的声明顺序。也就是说当结构体中成员变量的声明顺序不同时,对计算机的存储资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时就要考虑编译器为每个结构体成员变量分配内存时,做了什么事情?其中为什么要求编译器需要满足“信息在存储器中按整数边界对齐”?这样以编程语言为示例,逐层深入,最终落实到“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上,在这个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梳理了之前学习的专业内容,又达到帮助学生学习从总体结构、系统分析这一角度来研究计算机系统,培养他们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引入部分多核技术知识点.由于Intel、IBM及AMD等公司的多核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片上单核处理器的架构,分别出现了同构多核和异构多核架构,这要求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设计者和学习者需要充分研究多核架构技术,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程序的性能优化。为了使本科学生更多的了解多核处理器结构,针对课程的特点及难点,以单核处理器体系结构为教学基础,适当扩充片上多核处理器架构的介绍,这样保证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紧跟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一门优秀的课程,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的,其教学内容的锤炼优化、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探索,教材的编写和完善等无不需要长时间的不断探索、认真思考、总结经验,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本文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其中关于教学内容改革的做法,以求交流同行经验,促进课程建设更快发展。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精品课的建设需要以学科建设为立足点,同样也可以建设精品课为契机,促进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具有“简单”“根本”“开放”的特点,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挖掘教材,解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进行重组,还要研究课标,掌握学段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设计有效的助学提示,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效果。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应该侧重于自学习惯的培养,对他们在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不用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两个主要的知识点就行,可以加上少量练习题就足够了。其他的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在小组和班级交流中体会,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会更乐于自学。
在《数与代数》方面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知识起点,不能太难。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数法?你能找到一种方法,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一眼看出你拿的是十二根小棒吗?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体现了简单、根本、开放的特点。例如,我在教学《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时,请你从下面的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6、15、78、63、100我选的两个数是: 。
我的理由: 。
我的发现是: 。
我的举例子是: 。
这是一个将具体知识作为课前实际的例子。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会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数的认识来判断大小,但是上升到具体的数学方法,对学生而言还有一定难度。“我的理由”“我的发现”两个环节帮助学生主动寻找判断两个数大小的本质方法,“我的例子”是一个知识深化的过程。给出的5个具体的数,看似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实则对学生起到了一个指导帮扶的作用,使学生的比较有了具体对象,“我的例子”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对学生起到了一个放,助学提示的整个设计流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个案。在此,教师要把握好进退的尺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全班汇报之前教师应有意识地收集不同的个案,如可抽取一位数和两位数,一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和两位数(十位相同和十位不同),要从不同层次(优、中、差)的学生中抽取例子,能够使前置性作业较多人数的展示,充分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这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介入指导如何交流,给一些交流的基本语句,例如“我要给大家交流”“我来补充”“我想为你补充”等,还要注意学生在交流时其他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除了老师的评价还要引导生生之间的评价,评价时也要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来评价。
篇10
对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的通断,当前国内较多地采用继电接触器控制器件。秦曾煌教授编写的《电工技术》第十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就是讲解本知识。本文就讲授本章知识的主体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
2.直接起动电路设计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讲解要偏重实践。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首先以直接起动电机为例进行讲解。对于小功率的电机,常常采用如图1―1的方法起动,其中L1,L2,L3为三相电,M为电机,QS为机械式开关,FU为熔断器。对于QS、FU的理解,可以让同学们参照家里面的闸刀开关和保险丝进行学习掌握。
图1-1所示电路在不停电的场合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如果停电,则电机停止运转,突然来电则自行起动运转,带来安全隐患。此外,对于大功率的电机,起动时还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启动电流,因此需要对电路进行扩展。另外,对于使用机械开关直接控制也不够方便,因此经常使用如图1―2所示电路进行直接启动。其中FR为热继电器,主要提供过载保护,与FU不同在于,FU主要提供短路保护。图1―2电路的主要改进在于引入了按钮SB和交流接触器KM。下面介绍SB及KM的工作原理。
按钮的工作机理在于弹簧的作用力,如图1―3所示,当按下按钮帽后,断开常闭触头,接通常开触头。当松开手后,靠弹簧力的作用,常开触头重新断开,常闭触头重行闭合,完成一次电路的通断。
接触器相当于对按钮进行了改进,如图1―4所示,下面黑色的环体代表线圈,只要给线圈通电,即产生磁力,磁力克服弹簧力,吸引弹片向下,使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靠弹簧力的作用,常开触头重新断开,常闭触头重行闭合,完成一次电路的通断。
只要对照图形理解元器件作用,就能很快理解图1―2的原理,因此对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就有了一个基础的理解。
3.正反转电路设计
首先介绍正反转电路的主电路。正反转电路的主电路无非是实现正传和反转,根据电动机的原理,只需调换两根相线即可。因此主电路如图2―1所示。
对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实则是两路的直接启动控制线路。即如图2―2所示。其运行方式为正传―停止―rc 转。图2―2虽然简单,但可能会误操作,adk 正传―反转,则会引起短路。因此加入互锁环节,如图2―3所示,这样,电路的工作方式还是正传―停止―反转,但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但是这种设计仍然不能采用直接正反转,因此使用复合按钮设计如图2―4的控制线路,可以完成直接的正反转。
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不可让线圈串联,因为串联分压,可能使电磁铁磁力不够。此外,对于接触器和按钮的常开和常闭触头,需要注意先断开后闭合的问题。
4.行程控制电路设计
电机正反转能够让电动小车前行和后退,因此加入检测元件进行行程控制。此处选择检测元件为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的原理和按钮类似。压下去就成反态,离开就恢复原态。
电动小车往复控制主电路与正反转主电路一样,这一点容易理解。
难点在于控制电路如何设计。使用行程开关触点取代按钮,但为了前行启动,又能后行启动,因此将行程开关触点和按钮并联,如图3所示。图中,ST为行程开关。
5.时间控制电路设计
时间控制电路设计来讲,主要是使用时间继电器完成延时控制。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为,延时动作,即得电延时和失电延时,对应的线圈亦不一样。
以星型―三角型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讲解时间控制。
主电路的设计依据星型三角型联接方式即可得到,如图4―1,其控制电路的设计可以由正反转电路演化而来。
正反转电路中的正转可以当做是星型启动,反转是三角型运行。因此只需将反转启动按钮换成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触点即可。
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触点有了位置,则要摆放线圈位置,线圈可与星型启动的线圈并联。则基本的电路设计完毕。
设计好后,需要改进电路。延时动作完成,电动机三角型正常运转后,需要切断延时线圈,因此加入互锁控制。经过改进后的电路如图4―2所示。
6.结语
篇11
1.3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的发展,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为了让网络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需要对建设的网络进行管理。要管理好网络,需要随时掌握整个网络的状态,并对网络及时进行网络升级和防毒等,保护网络安全。这部分主要讲解与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相关的内容。将叫教学知识重心放在学生对于网络管理相关定义及具体手段的把握上,同时能够知道一定的解决网络故障问题的策略;正确理解网络安全相关定义及其相关的加密技术。
1.4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教学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集成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主要是指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这里我们所说的传输介质具体而言就是在网络中负责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2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
2.1教学内容特点分析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上具有各自的难点,具体如表2所示。
2.2教学手段的选定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增强,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实际特征,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手段。主要表现如下表3。
3所得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上述我们所规划的教学措施,开展了教学工作。在32学时中,各部分课程内容所占据的时间比重参见下图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四堂实验课程。全部的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完了实验,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课下自己做完了提高部分的内容。在招投标模拟实习的整个实践环节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提交了相应的文档并做了报告。模拟实习的成绩分布为:优秀的占4%,良好的占30%,中等的占64%,及格的仅占2%。根据模拟实习成绩和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模拟实习对于他们理解整个招投标过程、集成方案的设计以及各种集成技术的应用有较好的效果。所有学生所取得的笔试成绩参见图2。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成绩良好的学生占到了所有学生的百分之十六,成绩中等的学生占到了所有学生的百分之四十六,成绩及格的学生占到了所有学生的百分之十六,符合我们最初的效果所想。
篇12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音乐教师都能做到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但是往往把握不好,音乐课上成了其它课,造成了喧宾夺主的情况。
一、音乐与舞蹈的综合
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共性,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的展示,通过舞蹈技能的训练能提高节奏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用体态来表现音乐。
演唱是音乐教学中基础性内容,是最基本内容。当学生在唱会歌之后,根据歌曲适当即兴的编创舞蹈动作,有助于歌曲的巩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如在教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欢快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很快学生唱会了。在巩固歌曲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自行编创(骑马)动作,找动作完美的同学单独表演,激发学生编创兴趣。既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巩固了歌曲,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规范动作,尽量让学生自学编创。
二、音乐与影视的综合
视觉艺术会给学生带来更为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理解、感受音乐内容及情绪。在教唱三年级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感受、欣赏并能够深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收到相应的思想教育。可对于生活在新世纪的学生,怎么能够体会抗战时期王二小的心理和做法呢?又怎样能够让学生将歌曲演唱的情深意切呢?我首先通过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去感受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学生们被王二小感动的落泪了。抓住时机,我适时地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安静地欣赏,当唱到“二小被敌人条在了刀尖上”时,学生眼中又盈满了泪水……还有什么比音乐的语言更生动、更真切。有了对歌曲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表现更是情真意切,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与戏剧的综合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音乐、舞蹈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一种综合艺术。欣赏教学京歌《我是中国人》时,教师先出示《铡美案》传统京剧的视频,让学生观看,通过看了解传统京剧的脸谱、服饰、动作、京韵等知识,接着播放现代京剧《都一颗红亮的心》片段,让学生欣赏,感受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了解京剧音乐特点。结合播放京剧视频,比教师直观传授更能受到效果。
四、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线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我觉得美术是流动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两者应紧密相连。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会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小溪流水响叮咚》时,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歌曲的同时,凭借自己的感受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笔画一画,画出自己心中的风景,向同学们展示,最后学生手拿着自己的作品边唱歌边走出教室。
五、音乐与语文的结合
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少的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令无数中华儿女惊叹羡慕。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两者息息相关,文学用音乐去演绎、去升华。音乐让文学更耀眼,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我们课本中的《春晓》,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让学生们先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让学生聆听并哼唱旋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我给学生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讲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
六、音乐与现代教育信息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
在音乐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音乐知识。特别是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无所不能。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多媒体的运用对于课堂内的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聆听欣赏时,我总是利用时间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作品,并能很快的投入到我的欣赏课堂中。如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歌时,课前我布置给学生从网络上收集蒙古地方的生活风俗图片。我也利用网络,收集了一组蒙古草原的美景、那达慕盛会、蒙古包等图片,上课时播放,让学生对蒙古族有了直观的了解,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并将这种感情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去!并未下一步创编活动做好铺垫。
篇13
有限理性
展望理论
价值函数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动因及兴起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又称为“心理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认为,人类行为是有限理的,并且,经济人偏好不总是稳定的。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
1.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的偏差
一个基本偏差是:小数法则。例如,当一位投资者观察到一位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中的投资业绩好于平均情况,就会得出这位基金经理比其他经理优秀的结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展望理论
莫里斯.阿莱最先提出实际情况中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并由此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阿莱悖论。如,给定一组选择,a:以100%的概率获得3000元收益;b:以8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20%的概率没有收益。此时,被实验者往往会选择a选项。给出第二组选择,a:以25%的概率获得3000元的收益,75%的概率没有收益;b:以2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80%的概率没有收益。与第一组选择相比,两个选项获得收益的概率同时减为四分之一,但此时被实验者往往放弃a而选择b。
卡尼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在此基础上,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在1979年发表的《展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一文中,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即展望理论。
在展望理论中,相对于各种选择下效用的绝对水平,决策者重视各种选择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 U=U[,I]-U[,0] 即效用值 U[,I]相对于初始效用值U[,0]的变化量,如果相对于初始效用值U[,0],效用值 U[,I]增加,则 U取正值,反之若见小,则 U 取负值。若事件A以P[,a]的概率发生,效用变化值为 U [,a];而事件B以P[,b]的概率发生,效用变化值为 U[,b],当且仅当下式成立时,决策者会选择A而放弃B。Σp[,a] U [,a]>Σp[,b] U [,a]
(1)
价值函数V( u)的解释:
价值函数V以效用值的变化为自变量。该函数呈S形,凹的部分表示收益;凸的部分表示损失。比如说,按照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以80%的概率损失4000元,20%的概率免于损失,损失期望值大于3000元的确定损失,所以应该选择后者。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宁愿冒一下险,选择前者。因为如果幸运的话,20%的小概率事件一旦成功,可以避免损失。这就体现了损失上的风险偏好。
(2)
决策权重函数:单调上升,在0、1处间断,小概率高估,大概率低估。
三、由行为经济学思想想到的对投资问题贴现模型的改进
给出两个选择,a:在未来十年里,每年可获得1.2万元的现金流,总贴现值收益为10万元;b:立刻可以获得9万元收益。现实生活里,恐怕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因为相对于唾手可得不用等待的9万元,贴现10万元的收益还要求付出“等待成本”,而且,收益的可靠性也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
所以,在传统投资贴现模型中添入一些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偏好因素及风险因子。并且,传统投资贴现模型假设每年现金流的贴现率相同,而实际经济每年在发展变化,客观经济环境也在变化,利率、通货膨胀率也随之变化,结果可能未必相等。
设Pi为投资者对于每年现金流的心理偏好权重,即每年现金流相对于投资者的价值体现;每年现金流为Ci ;n年里每年现金流的贴现率为 i;每年现金流可得性风险为Ri,实际的总贴现值对于投资者个人的价值体现为V:
V= Pi (1-Ri)
投资者会潜意识的依据自己偏好,根据贴现值在自己心理账户中的价值体现的高低,即V值的大小,来判断投资决策。
最后,行为经济学并不是否定传统经济学,而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和补充,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虽然,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行为经济学还没有建立起严密的理论体系,自身也没有建立起严密的逻辑理论模型。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行为经济学会逐渐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 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人民大学学报,2004,第2期
[2] 黄祖辉,胡豹.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3,第2期
[3] 赵,尹伯成.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发现对经济学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3,第6期
[4] 魏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一个简单的介绍[J].新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第2期
[5] 常鑫,殷红海.Daniel Kahneman与行为经济学[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256~261
[6] Edwards W. 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54,12:473~498
[7] Daniel Kahneman, Tversky 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47:26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