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笔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主体的解放,个人话语的确立,文学逐渐向本体回归,走向“美文”,在小说界出现了一批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却体现着新的时代精神和东方美学趣味,还包含一定新的文体实验的意向,影响很大,时人称之为“新笔记小说”。 它先由汪曾祺、孙犁等老作家发韧,并随之影响一批中青年,如阿城、贾平凹、何立伟等自觉追求响应,成果丰厚,形成整体效应。新笔记小说作家群体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新笔记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新笔记小说与传统生命意识
从新笔记小说作家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他们重视作品的质量,追求作品恒久的艺术魅力,并极力避免使自己的作品被时代的浪花所淹没。
孙犁早期创作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借鉴,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抒情风格,在四十年代以《荷花淀》蜚声文坛。五十年代,受到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孙犁创作出一些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的史诗性作品。进城以后,孙犁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了以纪事为主、注重理性的厚重风格。从孙犁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家时刻保持着一颗对艺术恒久魅力的探索之心,最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大多数新笔记小说作家在创作小说作品时都经历了与孙犁同样的艺术探索的历程,刚开始是向西方借鉴小说创作的艺术经验,接着受到一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最后回归到本民族的传统形式中,最终找到了与自身气质相符的小说创作形式,创造出一批非常优秀的新笔记小说作品。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的探索正是重视作品质量和作品生命力的表F,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和中国传统生命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传统生命意识的影响,他们大多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濡染,因此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影子。而古代文人士大夫大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即他们都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因此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意图通过人为的努力来增加生命的内涵,提高生命的质量。强烈的生命意识一方面使得他们特别注重营造心灵的一方净土,注重生活的情趣,如追求琴棋书画的雅趣。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生命不朽的追求。古代文人追求生命不朽主要是通过立言来实现的,立言也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与短暂的生命相抗衡,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等,这些文人都希望能通过立言即著书、写文来使自己“名垂千古”。
新笔记小说作家承袭了这种传统生命意识,希望通过立言以追求生命的不朽。但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地使自己名留青史,他们发现了这样一种文学现象:有些小说虽然能受到当时读者的喜爱和追捧,但是并不长久,数年之后便会失去读者,无人问津。因此,他们都对艺术探索有着无限的热情,希望使自己的作品散发恒久的艺术魅力,能够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爱。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不懈地探索正是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艺术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二、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有无相生”观念
在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来进行创作,例如林斤澜的小说《“夜半歌声”的歌者》,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三十年代著名歌唱家盛家伦的故事,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将人物的人格品味和精神气质巧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在写人物时运用了“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作者没有着意写人,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人格世界。其精神人格附着于“江水滔滔,山风拂拂”的风景之中,使人物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林斤澜将刻画人物的笔墨聚焦于飘逸的环境,这种飘逸的环境表面上是对人物刻画的暂停,实际上还是在写人物的精神人格,是作者营造的艺术空白。这就是从“无”中把握“有”,林斤澜在这里就很好地把握了“有”、“无”的关系,在“聚焦于无”的视角下,创造艺术空白,使读者获得艺术想象,表达出了“言外之意”、“韵外之旨”。
汪曾祺的作品也多通过着意于环境、风俗、气氛的描绘来刻画人物,表面上写的是环境、风俗、气氛,但实际用意却是在写人。如汪曾祺的《晚饭花》对晚饭花开的情景“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的描写,实际则是在写主人公王玉英如晚饭花般美丽的青春以及其相反的凄凉的命运。
“有无相生”的观念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而存在。老子首先提出了“有无相生”这一重要的哲理概念,接着一些古代的文学家、评论家在文学领域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文学观点。司空图说“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在“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下,新笔记小说作家总是力图表现有限物象背后的无限深意,重视营造作品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他们非常喜爱传统的文学、艺术,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同时,他们领悟到创造艺术空白的重要性,如在作画时,古代画家都不强调把画布填满,而是要留下足够的空白,使观者在看作品时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新笔记小说作家在“有无相生”的观念影响下,往往使用“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重视创造小说中的艺术空白。
三、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意象、意境
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意象的描绘,新笔记小说作家经常运用意象叙事来增添作品的意蕴。
如孙犁的小说《罗汉松》,罗汉松是富有文化意味的形象,它代表着高洁、坚强、不畏严寒等优良品质,往往用来比喻人格高尚,富有操守的人。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与罗汉松形成截然对比的人物老张。老张是一个没有坚定操守的人。老张爱好文学,但态度上却不太严肃,在革命年代也吃不了苦,常常不避嫌疑,居住在地主、富农家里。进城以后经常赴宴,很会看风使舵。在文中罗汉松和老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极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意蕴。
其他如孙犁的《鸡缸》中的鸡缸的意象象征着人事的沉浮,李庆西的《钥匙》、《锁》中的钥匙、锁的意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心态世相,象征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运用意象叙事比直接写人物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映像,在意象的烘托或反衬中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多的艺术感受,从而使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意蕴。
杨义认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的剖析,才能N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李陀也指出:“意象的营造是几千年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积淀在中国人心理深处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意识。”
新笔记小说作家往往用充满诗性的笔墨描绘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如诗般的意境。如汪曾祺的《故乡人・钓鱼的医生》中对王淡人钓鱼、喝酒、吃鱼的动作的描绘都非常具有情致,最后描写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王淡人的鱼竿上,为画面添加了生意和情趣,使得整个画面具有诗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最早是诗歌中的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是包含了诗人的情意和神思的物象,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些批评家评论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慢慢地,意象和意境也被一些叙事作品所学习和借鉴,在叙事作品中对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追求,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高了作品的品味,使作品具有无穷韵味。新笔记小说作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很喜欢古典文学,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追求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营造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新笔记小说作家学习古代传统中意象和意境的手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来,使新笔记小说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钟本康选评:《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曰凯编:《新笔记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篇2
另外,近十年中我们在文化管理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探索还是比较成功的。比如文化产业化方面的推进,我觉得做的还是挺好的,原来各种院团包括出版社等文化部门全是国家的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拨款,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总体趋势的,也不利于这些部门的自主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访:在中国的艺术界各种艺术面貌共存,就中国画方面来说既有水墨写实,又有当代水墨,既有传统工笔画,也有当代新文人画,而传统的中国画基本上被“文人画”这么一个名词所取代,您怎样看近十年来中国画的发展?
潘:首先肯定的是中国画在近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发展很快,可以说是大规模的发展和大面积的丰收。另外,文化部和美协及有关美术院校等一些文化单位,组织了大量的艺术活动,也举办了很多展览,大大地推进了整个国家的美术创作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就拿去年的全国美展来说,先由各市挑选美术作品送到省里,再由省里选出一部分优秀作品进入全国的总评,仅国画参加全国总评的作品就一千多件。假设每件作品两米宽,这一千件作品没有间隔的排起来就是两公里长,学术小组的老先生从头走到尾就走不动了,这连全国参与者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数量其实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而且作品普遍水平都比较高。
如果说近些年中国画哪个领域有着突出的发展,我认为工笔画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确切的说是几百年来工笔画发展的高峰。唐宋是人物和工笔画的发展高峰,自唐宋以后人物画和工笔画就比较衰落,工笔画就没有产生突出的大家,说起来就是一个陈老莲,任伯年不是工笔他是意笔。现阶段工笔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画家如:何家英、唐勇力等,其中唐勇力画的《开国大典》应该是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写意画与工笔画相比涉及更多的精神性内涵,比如说画一个时尚青少年,通过形象体现时尚青少年的一种精神生活或者说是一种心态,这就是他的精神性的表现。但是写意画内容是一个方面,精神是另一方面,比如说吴昌硕画荷花,齐白石也画荷花,潘天寿也画荷花,我也在荷花,我们表现的精神性不仅仅是什么出污泥而不染,虽然这个也是,但写意画到了这个阶段内容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而是通过画面的笔墨抒写的画家的生活体验、知识学养,体现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受。所以你是画荷花还是画石头是无所谓的。那么这种感受性的东西就很虚了,学生不好学,老师也不太好教,画家也说不太清楚,因为画种不一样审美结构也就不一样。此外,写意画的失败率很高,工笔画程序很清楚,从打稿子到拷贝,再勾线、渲染步骤清晰,画起来比较稳妥,不会画了一半就撕掉。写意画“废纸三千”的现象就太普通了,一个写意画家把作品画好达到笔墨成熟,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积淀过程,再加上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几位大家,有那么几座大山挡着,人们越发觉得不好超越,更多人宁可放弃写意而选择工笔画,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访:潘先生您和您的父亲潘天寿先生都有着美术学院院长身份,有所不同的是您先后担任了中国两大知名美术学院的院长,而现在的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从专业设置到招生规模上都是原来不能比的,对于当今美术学院的学院教育发展情况谈一下您的看法。
潘:美术学院在近十几年发展的速度特别快,美术专业与企业管理、法律、金融等成为最火爆的专业之一,其中很大比例是设计专业,而不是在纯艺术类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广州美院、无锡轻工业学院等开设了设计类专业,中国美院――当时叫浙江美院设计专业的开设也是比较早的。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国大部分美术院校先后都开设了设计类专业,这个不是政府的有意安排,而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在美术教育这个领域来看近十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设计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的概念从原来的“纯艺术”转变成了现在的“综合艺术”,或者说原来的“小美术”转化为现在的“大美术”,由原来说的“造型艺术”转化为现在的“视觉艺术”,这种概念的变化在美术教育方面体现的最充分,学院走在了最前沿。
虽然我们是全世界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但是我们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起步晚是因为我们封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设计教育正逐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中央美院的设计学院现在已经进入了全世界前30名,应该说在全世界设计学院当中是一流的,这个评选是美国人评的,而不是我们在评。
在纯艺术类专业方面,我们美术学院的教学在世界上水平处于前列,因为造型这一块我们没有丢,现在就算是差一点的美术学院的学生让他画像一个人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外国人却未必能做到。中国在这方面因为美术学院的教学还是有比较好的传统延续,所以培养出的学生基本造型能力都不错,创造能力也不错。
访:潘先生,您作为美术学院的院长又是一名优秀的画家,还是有影响力的美术理论家,另外还带着建筑与城市设计方面的博士生,听说你还负责上海世博会的馆内展示设计,您是如何看待您的这种多元复合型的身份?
潘:原来中央美院是七个系、九个专业,现在是7个分院,30个专业,我作为院长要管好这些专业就得去了解这些专业,如果我都不懂这些专业,那怎么能管理好呢?为了办好设计专业,上世纪90年代我主编了中国第一套《现代设计大系》,那是一套5本很厚的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这就需要我去了解、去学习相关的学科,我们学校目前开设的这些专业我都得懂一点,有些专业我必需很认真的去学,决不仅是动动嘴说点原则,而是非常具体的去指导这个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就复合了,不复合也得复合,不复合你当不了这个领导,我们学校的各专业就不会有这么快、这么平稳的发展。
我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内部展示的总策划、总设计,就是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的设计和策划。这个工作就有点像奥运会的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在上海现在有四五十个设计师的团队在工作。
访:潘先生您自1999年开始就做《中国美术现代之路》这个专题,今年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文化建设问题,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文化形象也面临着重新建构的问题,这一点请您谈一下看法。
篇3
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曾一度是媒介事件发起、发生的重要场域,然而危机也始终伴随它们左右。首先,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加剧了受众的分流。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网络微博、网上论坛、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改变了既有的传媒生态。它们以个性化的服务、低门槛介入、双向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节节胜利。由此而引发的“全民记者社会”、“自媒体时代”将当前中国带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媒介化社会。在此媒介生态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窘态频现,既有的观众被急剧地分流。其次,社会形态的急剧转型威胁了当下传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当前中国面临着两个深刻转型:一个是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另一个是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两个转型过程彼此交织、互相影响,使得不同时期积攒的矛盾一起汇集到了当下。一方面,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公平遭遇了有史以来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面临着空前的道德危机。在此过程中,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裂痕日趋明显。初步自我赋权的草根阶层利用博客、微博、社区等新兴媒体对特权阶层发起了猛烈攻击,理性表达、悲情诉求与情绪化谩骂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话语场。而传统新闻媒体在与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境外话语的冲突与妥协中则面临着巨大的公信力危机。在这双重危机面前,无情的“倒逼机制”使得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三重严峻挑战。
其一,时空的错位。网络的出现使得共时时空成为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叙述时空,草根阶层开始步入了一个自由播报新闻的年代。在上海公寓大火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民间微博抢在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之前发出了第一张图片和文字消息,并在随后与事件的发展同步更新,数亿网民通过手机和网络步入了同一个时空,在这里他们共同讲述着同一个新闻事件。较之网络共时时空的搭建,讲述最新发生的事件依然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叙事形态,因此传统新闻媒体报道的延迟性与观众期待的共时时空形成一个明显错位。在此语境下,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已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窘态毕现。就此而言,2009年央视新闻频道的新一轮改革,特别是在全国设立尽可能多的应急报道中心(直播点),配备卫星直播车、苹果非线编辑系统和海事卫星设备,与其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如说是“全民记者社会”的“胁迫”。
其二,对话的缺失。网络的出现开启了大众传播全新的双向传播时代,只要与网络相连,任何一个网络终端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工具也可以是传播工具。因此,新闻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就成为了一个不同话语碰撞与对话的开放空间,召唤着网民的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网民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极大释放。与此相反,虽然传统新闻媒体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始了对双向互动模式的探索,如短信参与、观众来信、观众热线等,但是缺乏互动的媒体独白依然是电视新闻等传统新闻媒体的主要叙事方式,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疏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的当下,当观众在传统新闻媒体上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或寻找不到预期的情感支持,就会转而投向其他新兴媒体。
其三,结构的封闭。交叉互动、即时更新、海量存储等技术属性赋予了网络开放性的自然属性。在当前日益多元的话语空间中,网民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网络日志、在线讨论等方式随时进入事件叙述时空并更改或推动事件的发展进程。在网络空间里,每一个新闻事件都是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如2010年“李刚门”事件的一波三折一定意义上正是网民线上线下行动和网民意见的推动结果。网络叙事的开放性为网民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内在动力,而传统新闻媒体相对封闭的叙事结构正是它们的现实困境之一。
这三重危机一方面使得媒介事件的发生场域发生了重大转移,另一方面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此,在新的传媒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需要重新思考“怎么说”和“说什么”的问题。
一、怎么说:创新对话机制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信息社会的来临改变了社会权力结构与媒介环境,推动着社会由“垂直社会”向“横向社会”的转变。莫斯可认为传播技术“使得人们更加接近权力,从而改变我们所熟悉的政治”。对此,他清醒地指出:“在一个网络在线的世界中,政治终结的真实迷思也涉及从长久以来建立在垂直纵向权力关系之上的社会,向以个体的身份选择为基础的‘横向社会’的转变……‘横向社会’的成员或多或少都‘接入’到信息传播的新技术中,并且进入到以超出传统的上下垂直的方式将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力网络之中。”尼葛洛庞帝也曾发出类似的感叹,“我看到同样的分权心态正逐渐弥漫在整个社会之中,这是由于数字化世界的年轻公民的影响所致。传统的中央集权的生活观念将成为明日黄花。”
然而,信息社会并不是一种已经建构起来的事实,权力的冲突和协商将构成中国信息化转型过程中的主旋律,当这种内在张力与社会转型期的其他矛盾汇聚在一起,一件局部的个体事件或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就会被无限放大并演变为重大的媒介事件。在这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就成为了传统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然而事实上我们却发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失语”现象。迟到的报道、保守的态度、僵化的方式、暧昧的语言,令受众越来越远离这些传统主流媒体。
对话机制的创新不仅是技术和形式的创新,更是态度的创新和观念的创新。2010年11月15日,在上海公寓大火发生的当天,《新闻晨报》文艺部副主任李建中在微博中写道:“今晚,有很多人期待着看明日的报纸,但谁又知道明天上海滩的报纸究竟能够做成什么样呢?每个报社的老总,这一刻恐怕都在作最艰难的权衡。衷心期望各报纸能有勇气,最大限度地将事实呈现出来,也期望管理部门在这一特殊时刻能够理解市民和记者的心情。”18日零点,《东方早报》副主编孙鉴在微博上写道:“上海媒体,不准掉头……明天以后,我们一起做失踪者。”对于上海传统新闻媒体在这次突发事件中的表现,上海电视台胡展奋认为,“恰恰是媒体及时充分的报道舒缓了公众的情绪,更重要的是遏制了谣言的传播,所谓谣言止于正常报道。”不过,传统新闻媒体在这次报道中虽然有很大突破,但是正面报道的陈旧思维依然突出。如18日《新闻晨报》报道中“抢险救援及时、有利、有序、有效”、“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等言论就成为了网友的调侃对象。
因此,对话机制的创新首先是理念创新,如何突破既有的报道模式,走近大众,与大众展开真正的对话是传统新闻媒体走出困境的首要前提。
二、说什么:重建公信力
在新媒体事件中,传统新闻媒体“怎么说”关系到它们与受众的联系;“说什么”则维系着它们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建设。
孙立平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中两个主题之间的张力不断凸显出来,这两个主题就是建立一个自由市场的经济社会体制与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6]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社会公平保护机制,社会权利失衡的问题日趋突出,贫富差距悬殊、弱势群体形成、社会冲突增加、信任结构崩塌等问题随之出现,社会群体结构出现了深深裂痕。在这过程中,部分弱势群体被抛出了体制之外。利益的冲突让平民阶层与特权阶层的关系进一步紧张。在新媒介事件和公共突发事件中,表现为网民对特权阶层的奚落和羞辱越来越多,特别是网络动员很多都是从对特权阶层的批判开始的。
不能忽略的是,由于电脑传播减少了面对面的活动从而节省了互动成本,这使得一些狂热情绪变得合理。但同时也存在吸引人的自由氛围,要摆脱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共同责任。[7]不仅如此,虚拟现实还把他们从“肉体的牢狱”中解放了出来,现实的风险被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在赛博空间,网民的情绪得到了充分释放,他们通过跟帖、评论、转发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与此同时,由于少了很多现实制约,不理性的声音往往也此起彼伏。卡斯特认为:在网络社会,人群越来越不是按照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按照他们是什么,或者相信他们是什么组织意义。[8]此外,网民关系的维系是一种可以随时自由组合的“弱纽带”,“互联网的优点是容许和陌生人形成弱纽带,因为平等的互动模式使得社会特征在限制甚至阻碍沟通上没有什么影响。”[9]这导致了虚拟社群在新的热点事件出现时有随时解体和重新组合的可能。这就为传统主流新闻媒体发出自己正确、权威的声音留下了空间并提供了契机。如上海公寓大火发生后,29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就得到了网友的积极呼应。郑渊洁在博客中留言:《人民日报》越来越向着人民了;网友王小塞则在当天的博客写下了:人,是城市最高贵的财产。对此,李立峰认为,“在一个新媒体关键事件发生之后,主流传媒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自己身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媒生态和社会传播环境,从而考虑是否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如果主流媒体对新媒体可以作出适当而有效的响应的话,新媒体空间所展示的社会知识和现实跟主流媒体所展示的社会知识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便会缩小。”[10]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突发公共事件向新媒体事件的演变很大程度上源于网络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分离。“现实社会游戏的空间愈大,虚拟社会游戏的空间就愈小;现实社会中自我表达、实现理想的人愈多,虚拟社会中追求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人就愈少。”夏学銮指出,互联网在有些国家并没有发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分裂,而在有些国家却造成了二者的明显分裂,这是由这些国家的不同发展程度所决定的。[11]因此,网络时空里呈现的问题需要在现实中化解。在这过程中,传统新闻媒体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和人民的心声,推动社会的进步,是传统新闻媒体重塑公信力、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这正如菲德勒所言,“传播媒介的现存形态必须针对整型的媒介作出改变--它们惟一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死亡。”[12]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和合作中悄悄发生了转向,一个日益开放的话语空间逐渐浮出水面。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转变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新闻报道理念,推动传统新闻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注释:
[1]周子学.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探讨.理论研究,2004-23:20.
[2]卢光明,杨树芳.信息的意义指涉与信息社会人类的命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6:84.
[3][法]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3.
[4]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203.
[5]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6]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7]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0.
[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3.
篇4
一、休闲与休闲文化的内涵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康熙字典》和《辞海》对“休”是这样解释的:“休”就是“吉庆、欢乐、美善、福禄”,注重“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关系。把“闲”引申为道德、法度及限制、约束之意;“闲”也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既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人倚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地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了价值意义[1]。从现代角度来理解,“休闲”是指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娱乐和消遣活动,并在其中获得情感体验。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通过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来调节身心,是一种人类文化。我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马惠娣(2004)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来概括她对休闲的理解。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指出:休闲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是上帝给予人类的“礼物”。他认为,人有了休闲并不是拥有了驾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心态的平和,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快乐。否则,我们将毁灭自己[1]。
而休闲文化“是将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指人在闲暇时间内,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它通过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思维、感情、活动等方式,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全面、完整的发展。” [2]
二、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对比分析
尽管休闲是人类普遍的生理需要和娱乐活动,但由于国民性不同和社会背景差异,导致中西方休闲文化也大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休闲文化的哲学基础不同
西方休闲文化根植于其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传统思想,而这种思想与古希腊先哲们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性主义强调理解、思辨,主张主体要注重理性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且要有比较系统的哲理性。人本主义以倡导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题,注重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关注个体自身需求的满足,倡导在休闲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所以,西方休闲文化呈现出动态的特征。
中国休闲文化以儒释道为哲学基础。儒家主张修身养性,向内实现心灵的宁静、与外界的平衡。如孔子精神修养的过程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道家更强调以静制动,人要把握“道”,也要用“心斋”、“坐忘”等静的办法,才能到达“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中国对外来佛学的改造使之中国化,也是将自身的静与佛学中的静打通,从此,中国文化中除了儒道互补又多了佛的心灵安抚,形成“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的生活模式。所以,中国休闲文化呈现出静态的特征。
2.休闲的状态不同
在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中,中国人的传统休闲活动以静态为主,而西方人的传统休闲活动以动态为主。西方人信奉伏尔泰的“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而中国的许多理学和道学大师都主张“生命在于静止”。西方人的动是动中求静,于健身中兼求娱心;中国人的静是静中求动,于颐情养性中兼求养生。明代洪应明在其《菜根谭》中概括了中国人静态的休闲观和人生观:“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中国人的休闲真谛就在于“静”。由于中西方休闲文化的动静性质之差异,便导致二者休闲活动速度之殊途。西方社会的动态性使他们的休闲活动倾向于急速和激烈;而中国社会的静态性使其休闲活动趋于舒缓和柔美。
3.休闲的形式不同
西方的传统休闲文化重视集体活动,而中国的传统休闲文化则注重个人活动。西方除拳击、击剑、摔跤等个人争雄的项目外,更多的是结队成伙的比赛,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曲棍球等均是集体项目。中国的传统休闲活动大多是个人项目,如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太极拳、气功等。中国传统社会为个人留下的位置和空间十分有限,使人们只有在消闲中方争得一份自在与逍遥,因此,当中国人消闲时,便着意去寻求孤独,让自己的身心尽量去接近天籁而避远人籁,于孤独中求一清静[3]。孤独的休闲心态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传承至今。这是以集体休闲为主的西方人所难以感受到的。
4.休闲的功能不同
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在休闲活动的功能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中国传统的休闲文化重在向内发掘心灵世界,西方传统的休闲文化重在向外张扬人的个性;中国传统休闲文化的功能重在调适性情,追求心灵慰藉,而西方传统休闲文化的功能则重在缓张筋骨,追求感官刺激;中国人面对着明月清辉、和煦微风常感到飘飘然的快意,而西方人却以为要取得飘飘然的快意只有去高空跳伞,去滑翔,去蹦极来实现。西方人通过挑战生命的极限与大自然抗争,来张扬人的个性,西方流行的蹦极、跳伞、飞车特技等休闲活动均以生命为赌注去孤注一掷。他们认为,正是这种危险性才使休闲活动具有极大的魅力。而中国人的休闲则主要是为了开掘内心世界,使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并通过顿悟和神游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永远是和我们共呼吸的,是最能激发人心底产生共鸣的。所以,中国人一直认为休闲的真谛在于投身于自然、认同于自然,并在自然中陶冶出更加美好的心灵世界。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是以大自然的精灵之气涤荡自己的身心,追求一种心旷神怡的自得,从而求得物质、情感、性灵的融汇[4]。因此,对中国人来说,休闲文化具有独特的调适心灵的功能。
三、中西方各自的休闲价值观
1.西方休闲价值观
西方休闲思想的学术渊源和文化渊源起源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并形成了西方人所固有的休闲观。亚里士多德是最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也是对休闲给予最多赞美的人,他认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并把休闲看成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空闲时间并不等同于休闲,一天或一个简短的时间间隔并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他认为,人在休闲中的沉思状态是最好的“境界”,是一种神圣的活动。此外,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学派都主张把学问与休闲思想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知识总是同自由相关,自由又同休闲相关。还认为休闲与美德、愉快、幸福密不可分。
自20世纪尤其近二十几年以来,西方学者对休闲的研究,已成为引导文明生活的重要力量,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休闲作为人的精神状态,将是人类进入自由王国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在休闲“过程”中,已将个人意义与社会意义连接在一起。美国休闲研究学者奇克与伯奇(Cheek and Burch)认为,休闲之所以在价值与优先权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取决于休闲是发展与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空间。
2 中国休闲价值观
从文化渊源上来说,受老庄哲学和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休闲价值观很推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赞誉“体静心闲”。古人以为,宁静能容纳百川。当内心宁静时,感知事物的能力特别地敏锐和细腻,而置身静境,人很容易进入悠闲,甚至心地明澈。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休闲之境界――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体现到了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结语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预测,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会带来两个变化:第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人们也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会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休闲需求、休闲价值观、休闲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5]。
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上的差异及价值观的不同,为中西方休闲文化的互补和融合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融合,促进文化的传承更新与创造,从而满足休闲时代人类多元的需求。因此,我们在继承我国传统休闲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可取之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弘扬和挖掘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休闲文化,建设既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同于西方文化,既保持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更健康、更有品位的21世纪休闲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61-64.
[2] 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98,(3):99-100.
篇5
中国画的笔墨,是由毛笔、水墨、宣纸等材料工具的性能所规定、在长时间的技巧训练中形成的特殊语言符号,以及这种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它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指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材料,即笔和墨。其二,是指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的统称,即运笔用墨的方法。其三,是指中国画在长期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以及不断演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②第一层含义自不用说,毛笔和墨皆是中国画独有工具。这第二层含义,是传统绘画描绘物象的手段、运笔用墨的技巧及由此产生的线的节奏、韵律上的变化和墨块干、湿、浓、淡上的变化。其本身已经成为独立的审美标准。在古代画论中,谈及笔墨时,也大多是指笔墨技法。唐代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于用笔。”③在这里,突出了用笔运墨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地位。而用笔的提、按、顿、挫,行、止、疾、徐;用墨的浓、淡、干、湿,破、泼、积、宿,也正是构成了中国绘画抽象性表现的最重要手段。在运笔用墨的过程中,行笔的轨迹和节奏、力度,墨色的干湿浓淡是创作心态最为直接的体现,同样传达了理解、感受与表现。在一幅作品中,笔墨痕迹既是突出画面主题的元素,同时其本身或偶然或必然所形成的有意味的痕迹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笔痕的律动和墨色的渗化中,包含着东方哲学观念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书法的用笔大大提高了绘画作品中笔线的文化含量。笔墨的第三层含义,则是指在运笔用墨的修炼过程中所指向的精神层次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而笔墨的理想境界便是在遍观自然造化生命的过程中趋向于人格修养的完美。这也使得笔墨的修炼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主张废除笔墨论者为了重建中国画的价值体系,面对笔墨,要么选择回避绕开,要么选择推翻重建。艺术的价值体系不可能凭空地生发出来,它是必须建立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上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画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是必须放在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上来权衡的。
整个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充斥着对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断裂的抗争。其中笔墨的争论似乎也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画发展史。西方绘画技法的借用,促进了中国画写实的可能。80年代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大量涌入,“表现型水墨”“抽象型水墨”“观念水墨”正从意识形态上改变着中国画创作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也有主张中国画放弃传统,废弃笔墨,融入艺术“全球化”的潮流,从而取得“世界性”和“国际性”的资格的激进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盲目追逐和模仿之后,很多画家开始转过头来重新认识传统,为中国画的创新寻找适合生存的土壤,正是他们的探索引起了对传统的重新审视。
其实,我们不必把中国画发展的桎梏完全归咎于笔墨,而非要认为放弃了笔墨,中国画才有可能发展。我们姑且把“笔墨”还原到绘画艺术的本质上来讨论。笔墨只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形式、内涵与技法,乃是一切绘画艺术所必需的。不论中国画或是油画,只要用笔用色去作画,就离不开它。你可以选择运用不同的用笔用色的技巧,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不同的内涵,但你不可以不选择。”“你可以不叫‘笔墨’之名,但是不可能不用‘笔墨’之实。”④只要我们给“笔墨”减负,去掉其程式化的外壳,再从对自然生活的表现过程中不断补充、创造新的笔墨形式,笔墨就有继续存在的可能。
所有这些对中国画时代性的革新,都是基于对中国画未来的探索。而笔墨的讨论,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于传统笔墨的高度完备的体系,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彻底否定,只能站在其高度上,含着包容多元化发展的心态,去寻找中国画的出路。“笔墨”仍然是中国画评判标准的一个基本因素,失去了这一评判标准,也就失去了中国画存在的意义。而本土文化的消亡,并不是我们所愿看到的。
实际上,中国画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断裂、突变的演进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我们无须将西方的艺术发展观拿来套用。中国画仍然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空间,当代很多画家也从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在探索中国画发展的新路子。而不管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们首先应该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必须站在传统笔墨的高度上来寻找出路,去探索新的语言方式,新的感觉形式。失去了传统文化母体的基因,机械地移植,将只会产生文化的怪胎。
注释:
①(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引自《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艺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9页
篇6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英语教师文化教学意识不足,即便是开展了文化教学,往往也是针对语言输出国一方的文化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很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讨论异国文化的时候滔滔不绝,而说道中国文化的时候,只会吞吞吐吐。实际上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非常不利,当然更加不利于中国传统的传承、发展与普及。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承中国文化,普及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和精神,即便是外部教师,它也承担着发展、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这就要求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合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即是对英语教学外延的拖延与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强化中国文化渗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是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全面提升中国学生辩证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1.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渐频繁,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交往不断增多,作为拥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具有非常巨大的文化魅力以及研究价值,同时也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因此作为中国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其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深深体悟中国文化,只有这样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国家,实现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从这个方面来看,英语教学中强化中国文化渗透,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2.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彩夺目,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闪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研究多年来从未停止。世界各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情也从不曾减退,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与扩散,是世界文化不断发展需要,也是强化中国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感召力与凝聚力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所渗透本民族文化,应该成为一种责任和习惯,而作为一名现代化的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连本民族文化都知之甚少,对中国民族的发展历程都漠不关系,那么又何谈,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所以说,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3.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文化意识的需要
在学英语教学,要将中西文化差异作为背景,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清晰的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的理解特点、语境特点等等,从而更加顺利的完成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帮助体悟、掌握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要渗透中国人文、典故以及风俗等内容,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方面能够实现更好的鉴赏与理解,掌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交际特点,在交际中能够有意识的调整交际方法以及措辞。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综合两个语言系统中不足与优势,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辩证的文化意识,做到既不妄自菲,也不狂妄自大,能够变成的接受事物。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与深厚底蕴,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积极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要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同时兼具中国文化特色,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中国英语教学的这些特点,要将中国人语言交际习惯与文化特点渗透到教学中。具有中国文化与国庆的英语教学,主要从音译、意译两个方面体现出来,比如表示食物的词汇:豆腐(tofu),乌龙茶(oolong);表示文化的词汇:功夫(kungfu)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译词汇,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目前中国大多数的英语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部分的内容基本是空白的,学生能够随口说出复活节、圣诞节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但却无法说出清明节、元宵节的英语表达方式。这对这些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在教学中用英语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释和阐述,将词汇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译解释出来,这些教学可能在学生未来也不应会使用到,但是这是一种文化储备和文化传承,并不是以“是否用得着”为学习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以英语的思维,去理解中国文化,体悟中国文化,学生本身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比较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手法,适时输入中国文化知识,不但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能使两种文化的差异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习者发现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批判性学习。西方人重理性,擅长逻辑思维;中国人重悟性,喜欢形象思维,所以中西方在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以数字为例,在中国人心里,“五”是和谐、优美的象征,所以汉语中含有“五”的词语很多,如:“三皇五帝”、“五谷丰登”、“五光十色”等;但在西方five就不那么美好了,如:five-fingers表示“三只手”,即“小偷”,the fifth column表示通敌的内奸,the fifth wheel的本义是汽车上的备用轮胎,而其比喻义则是“多余的人或物”。在中国人眼里“六”是最吉利的数字,中国古时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成语“六六大顺”,官制设有“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或“六师”,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但“six”在英语中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数字,如:at sixes and seve(乱七八糟),当然,这样的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比比皆是,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既能习得语言,又能洞晓文化,在对比中深化了对中西方语言文化的理解。
3.积极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跟阅读息息相关,大量的阅读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境,地道的语料。为弥补英语课时少,信息量狭窄的不足,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地进行课后阅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向学生传授寻读、跳读、略读等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推荐课后阅读书目、报刊杂志,在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爱国心的同时,领悟了本国的文化,也习得了英美语言;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故事大意,也可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批判性阅读,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多个侧面去理解材料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日渐频发,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前提下,显得更加紧迫。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失语症”的问题,非常普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合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学生使用英语思维,解释中国文化,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际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丰富文化底蕴的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篇7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
文化是通过各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而成的,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华,而且它也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前途。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灵魂,但凡是优秀的产品设计,总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含在其中。作品设计不光是物化一件产品的形态、一幅广告,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将一种新的文化与新的生活方式生动的体现出来。
2、工业产品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不断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载体,其中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工业产品设计就是一种重要的,且不容忽视的载体。工业产品设计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体,它不仅体现了文化精神,也将地域、时代、民族等文化特色与文化的面貌反映了出来。工业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就是为了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将历史的文化现象在这样一条“发展”线索下连缀成一个体系,且这个体系能够有效的将联系与发展体现出来。
三、工业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实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促使其精神追求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使我国设计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其中也有许多设计成功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工业产品,比如:
1、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
曾经在设计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时,总共经历了北京奥组委的三次筛选,最后在全球的388个竞标方案中成功脱颖而出,并成为工业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在08年这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中,不仅火炬整体的设计元素采用的都是“祥云”这样一个传统纹样,同时还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卷的造型来设计火炬的形态,将火炬设计成为了一个“卷起来”的形态。其中,此火炬中,书卷代表了中华文明,祥云代表了祝福,有机的将两种设计元素进行结合,产生了一个同时饱含本土化与全球化特征且优秀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除此之外,奥运火炬的包装中也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韵味,其包装是一个木质的盒子,中国传统的木箱是其形态设计元素的来源,外加两个金属的搭扣,显得古朴而又厚重,用金黄的丝绸作为盒内的软装饰,不但对火炬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又体现出了皇家的高贵。这样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不但中国人自己看了喜欢,而且全世界的设计师也都认可这项设计,且这样的设计也将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了全球人民。
2、联想的奥运“祥云”笔记本
在以前,不管是国内的笔记本,还是国内的笔记本,外观都是黑色面板、方盒造型的。但是这款由联想推出的奥运“祥云”笔记本,整个产品都是利用传统的贵族金黄色云纹作为点缀,并运用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漆红作为其整体色彩,是想将吉祥的语意传达给人们。而且这也是一个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成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标志性作品,在此现代产品中结合了传统的色彩及纹样符号,改进了传统的笔记本造型,成功的让奥运“祥云”笔记本成为了奥运的一个艺术品及珍藏品。
3、中秋月饼的包装
在我国,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亲人们团聚的时候,且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心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月饼就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近年来,月饼的包装不仅越发的精美,而且种类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不管月饼的价格如何,包装效果如何。月饼的包装始终都是将蓝色、黄色或是红色作为包装的主色调,其中蓝色表示夜色,黄色表示月亮的颜色,而红色自古以来在中国表示的就是喜庆的颜色。除了包装的颜色之外,通常也会有几句古人的诗词印在月饼包装上,对节日的气氛进行进一步的渲染,也体现出节日的重要性与传承性。
篇8
每天了解一件故宫珍品,从这些文化瑰宝中,触摸厚重的历史,感悟古人的艺术与审美,你是否对传统文化更加喜爱了呢?
食茶 茶叶智慧树
点击食茶图标“ ”,颇具中国传统风韵的“器”字占据了整个界面,似毛笔水墨晕染,又似枯树枝桠曲折(图13)。点击“器”字,可以看到各种茶道用具:闻香杯、公道杯、盖碗、茶针、茶洗、茶盘……(图14),每一个茶具都有对应的简介(图15)。点击主界面右下角“ ”,显示主菜单,包括茶具、茶米、冲茶、品茶、历史等选项(图16)。
“茶米”中列举了潮汕地区不同茶叶的浸泡温度、茶底样式、茶汤颜色(图17)。“冲茶”介绍潮州特有的冲茶流程,每一步骤都以四字概括,如“百鹤沐浴”即用开水洗茶,有其技巧和意义的详解(图18)。“品茶”介绍“一看二闻三品”,看的是茶叶的形与色,闻的是茶叶的香气,品的是茶汤的甘润。“历史”讲述潮汕功夫茶的起源和发展,加深你对功夫茶的理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篇中的App所涉及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把它们放进口袋,就能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去学习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TAIJIZen 太极群英会
打开“TAIJIZen”主界面,就会看到太极的3D动画,还有可控的360°环绕视图,来展示太极禅云手。
篇9
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
(一)传统造物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后代造就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并留下《考工记》《天工开物》《工艺六法》等记载古代造物思想和工艺的文献。古代造物思想蕴含丰富的设计思想,如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十分重视废弃物的再利用,这样的设计思想使得很多运用自然生态设计而成的生产生活工具得以诞生。如东晋蔡伦,利用废弃树皮、麻头、破布及鱼网,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纸。
(二)传统经典器物
1.传统手工艺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广大人民在民间文化生活中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比如竹编工艺,竹编工艺的独特之处在编织过程得到充分展现,如魔术一般,多样的编织手法形成丰富的几何纹样,而这将材料的性能与手工技艺集合于一身的设计,在产品设计和材料工艺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元素。中国的优秀传统工艺,更应被我国产品设计师充分利用。2.传统造物艺术作为古代艺术门类,造物艺术的实现形式为器物,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是造物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我国古代造物艺术中,中和思想表现得极为明显。如含蓄的语言符号设计,通过纹样、色彩、形态、结构和文字等符号来传达器物意义,间接象征的表现手法替代直接技法,传达特定器物的理念。器以载道,厚德倚重,通过器物的形态语言,造物工艺得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3.传统器物纹样中国传统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历朝历代,那些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璀璨的纹样艺术。中国古代传统器物上的器物纹样同功能形态的结合,给予古代设计师以灵感,设计出令人惊叹的产品。若能以产品设计为载体承载中国传统纹样,这不仅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还能够为中国的产品设计创造出崭新的设计方向。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将我国特有的元素与产品设计相融合,弘扬传统文化,树立国家品牌,是设计师最好的选择。例如,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从中国古代传统设计中汲取灵感,加以创新,进而发展自己的构思,如具有较为明显的明式椅特征的叉骨椅。而祥云火炬的纹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成功推广后,被联想公司再次应用到笔记本的设计之中,这款笔记本的外壳采用祥云图案,并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品漆器的经典色彩和工艺——红色和经典漆器工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挖掘让结合中国传统纹样的产品设计散发出时代光芒。中国内地第一个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的水滴壶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应用在产品设计中的完美诠释。水和时间均无形,水滴壶,顾名思义,形似水滴,置在手中似将无形之水握于手中。虽然水滴壶没有直射出中国元素,但在设计之初巧妙采用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产品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设计提供灵感之源,反之可以利用工业产品承载和传承文化内涵。中国的产品设计要走自己的路,就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工艺,在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形态的同时,更要懂得将传统文化结构进行更深一步重塑和创新,并用现代设计的审美原则创造产品。
篇10
二、开展经典诵读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扩建图书室、文化墙等,全面推广、宣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园内拉横幅,办板报,加强师生的文化意识建设,明确诵读经典的重要性和具体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合理、有效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体验庄严的氛围,提升思想认知;校园广播中的“美文赏析”,播放优美文章和古诗词,陶冶学生情操;开展“诗朗诵”校园文艺活动,对优秀班集体进行奖励;家庭互动,教师或学校组织家访,为家长讲解诵读经典的重要性,让家长参与其中,亲子阅读等。
(三)班级文化建设
1.文化角建设。发动学生自愿建设班级文化角,集体购买阅读书籍,实行图书借阅模式,并设立文化墙,让学生张贴美文、美句,供学生学习、欣赏。
2.开展“我为同学推荐一本书”等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每周或每月定期举行一次,让学生自主推荐有关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层面。
3.班级诗朗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诗词朗诵活动,并奖励朗诵优秀的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优美的古诗词供学生欣赏,同时进行相应的解析,并指导学生做好书面笔记。
4.“阅读心得”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是日记、随笔等形式,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
三、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开展诵读经典的培养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发展。因此,开展诵读经典,对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2.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水平。
3.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智力。
篇11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极富儒家情怀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单一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推出的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都是透过重重叠叠的时间帘幕,去凝望、找寻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谛听隐藏在古老民族文化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源自余秋雨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承担,也是中国学者文入古已有之的历史传统。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化苦旅”。从此,他的“苦旅”便与他的散文创作和文化活动如影随形。相依相生,这恰是余秋雨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的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早在余秋雨先生从事戏剧研究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中有关文化人的人格、现实生存尊严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行了深切的关注和思考,产生了踏访祖先的脚印,寻找中华文化生存的精华与阴影的想法。带着对现实文化中令人迷惑现象的疑问,余秋雨先生走上了探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方向的漫漫征程。
面对漫漫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冲突,余秋雨先生抓住“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考察的重点。“历史的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掣,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于此。”余秋雨的散文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无不透出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历史”反思。他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文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文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文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文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出作家自己心中的“文化史”,解读着文化的内蕴;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余秋雨曾坦言“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在《道士塔》中,沉痛的民族自尊使余秋雨心中升腾出对祖国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失落的痛惜。积贫积弱的封建社会无力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洗不尽的耻辱。但新时代的敦煌研究学者自觉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莫高窟》似乎可以看作是《道士塔》的姊妹篇,凝望穿越历史风雨默默矗立的莫高窟,余秋雨深感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的层累性和“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他以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奇迹,余秋雨被深深地折服,他不由得感叹作为个体的人,只能“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面对着一处处历史文化遗迹。余秋雨无法使自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那样轻轻松松徜徉在山水之间。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始终在思考、在求索。余秋雨透过坡、柳宗元、朱熹等历代文化人的坎坷命运,透过莫高窟、岳麓书院等文化古迹经受的历史风雨获取的启示。又未尝不是对现实状态的暗示。他的悲凉之思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真切感悟。
事实上,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对人与土的亲缘关系的强调,是把家乡的土地视为养育人的根本。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如余秋雨对于土地、对于家乡与自我的血缘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生命体认,同时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所谓“报本返始”、“落叶归根”就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在余秋雨的笔端,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不住的生命意识的流动。在写下了一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后,余秋雨反而告诫读者:“最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寻找文化,而是冶炼生命。”他说:“艺术的真正大气。产生于绝境。这种绝境倒未必是饥寒交迫、生老病死,而是生命中更为整体的荒漠体验和峭壁体验。放逐、撕裂、灭绝、重生,这才有彻心彻骨的灼热和冰冷,这才会知道人世间最后一滴甘泉是什么,最难越过的障碍在哪里。于是,开始有了生命的气势。”这是他对生命,也是他对艺术理解的新境界。面对浮躁的当代社会,余秋雨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探究历史文化底蕴的信心和笔力,坚持通过自己的散文承担弘扬民族精神、浸润社会环境的责任。虽然人们对他的创作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
篇12
产品语意 岭南文化 建筑 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02-02
1 产品语意学概述
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问。其理论架构始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的“符号运用研究”。这一概念于1983年由美国的克里彭多夫(K.Krilppendorf)、德国的布特教授(R.Butter)明确提出,并在1984年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 SA)所举办的“产品语意学研讨会”中予以定义: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理论。突破传统设计对人物理及生理机能的考虑,将设计因素深入至人的心理、精神因素。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在《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务实》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产品语言和产品语意的众多论述,并指出“产品语言”是设计领域的深层知识和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产品语意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理论探求产品存在的内在意义。产品语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识别特征,产品识别是多方面感性语意的交汇,通过产品所表现的语意涌现新的认知,传达给用户特有的设计感和逻辑,进而激发强烈的购买需求。二是传播特征。产品语意设计的关键问题是产品语意能否顺利传播并被相关人群接受和理解。
产品语意学和岭南建筑文化是两个基础。产品语意学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产品语意去表现岭南文化的方式,一种用当论演绎传统文化的方式,岭南建筑文化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延续历史、把握当下、面向未来。通过对产品语意的理论的研究,在设计中拓宽思路,将社会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产品开发。探索出来的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建筑文化产品设计方法。
2 岭南建筑文化主要形式
岭南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来分,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传统的艺术文化,粤语、粤剧、岭南书法、岭南建筑、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岭南文化逐步形成了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务实、重商、开放、包容的鲜明风格和灵活求变、敢为人先的独特个性。
岭南的传统建筑代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骑楼,经中西传统文化结合而演变的岭南地区特色建筑形式,它的形成受到岭南气候和南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很大,是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骑楼主要由顶部的女儿墙、中间的楼体、底部柱廊三部分组成。(2)西关大屋。广州荔湾一带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名门望族及官僚所建。多是青砖木结构,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有“三重门”之称。窗户是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西关大屋一般为左右对称格局,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隔开。大屋对内较通透,对外较为封闭,以廊道连接厅和房,布局细致而规整。(3)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多层塔楼式建筑,集自我防卫、日常起居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塔楼顶部,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4)客家围屋。围屋的外形主要为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部分也有前方后半圆形、椭圆等形状。牢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突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围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居民建筑之一。
3 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意义
文化常常被描述为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相关,牵涉到语言、习俗、信仰、艺术、思想以及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起到相当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产品在文化的渗透下丰富与发展。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各个层次与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进行和发展的。文化性能使产品的视觉识别度提高,深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感受,也能使产品附加值提升。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结合是岭南文化产品发展的新的方向之一。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1)创新性。对岭南建筑进行元素提炼展开研究,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可以弥补岭南建筑文化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应用到设计中。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称为象征环境的方面。从产品语意学入手,以岭南建筑传统文化为基础,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产品语意及运用。
2)学术性。从语意学的角度对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设计思想、造型纹饰展开深入研究,深入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造型、图案、工艺及材料等相关理论范畴及其关系,同时针对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的运用形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3)指导性。产品语意学通过产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并通过产品形态上的明喻、暗喻、隐喻、联想等多种方式建立产品与社会之间的视觉联系。针对普遍存在于产品设计中的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本文从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反映中寻找办法,用设计实践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岭南建筑文化的积极元素的提取,用于设计活动中以正能量来体现,注重积极向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展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
4.1 设计定位
旅游纪念品蕴含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商品。针对岭南地区独一无二的建筑造型元素,搭配以实用性、纪念性,刚好迎合了当代旅游者的购买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经过传播、传承,促进和保护了岭南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是对岭南建筑元素的再设计,将岭南建筑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抽象的主体文化赋予到具体的纪念品上,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化与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更有助于唤起消费者的认同感,进而形成产品的品牌个性。
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主要是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骑楼、碉楼、西关大屋、客家围龙屋的造型语意进行优化提取再设计,以文具中常见的组合―书签、笔、笔套、笔记本四件套作为设计的载体,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赋予岭南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和造型,激发购买欲望,同时可以让旅游者“睹物恩情”,勾起旅游者美好的旅行记忆。
4.2 设计元素的提取
基于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及归纳分类,提取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元素进行深一步的设计分析。元素提取见表1.
图1分别室骑楼、碉楼、围龙屋、西关大屋的建筑原形的抽象元素提取方案。骑楼建筑保留了顶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墙体结构及底部的柱廊,以为元素提取、优化得到如图平面造型,形式贴切又保留特色。碉楼的特点是顶部各种结构复杂的碉堡造型,下部楼层较多但风格统一,通过提取简化顶部结构,得出碉楼造型。围龙屋最大的特色是“圆”,通过围屋层将房子全都“保护”起来。通过保留这一特点,简化得到造型。西关大屋的“三重门”是最明显的特征代表,通过保留门的“木趟栊”结构,以最简单明了的图形表达出来。
4.3 旅游纪念品设计
考虑材料不易损坏,又兼顾美观实用,选择金属材料作为书签的材质。通过电镀整体添加一层抗氧化层,以防褪色。抛光以得到光滑表面,使其具有光泽。书签可用于标记或装饰笔记本,笔记本有多种款式,或搭配笔套,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如图2。笔套和笔记本是皮革材质,通过手工缝制,融入岭南建筑个造型元素,笔袋展示效果图如图3,笔记本展示效果图如图4。笔袋及笔记本都有多种不同造型和规格大小可选择,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喜好和用途。岭南传统色彩以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为主色系,但在建筑装饰等方面融合了西方的绘画风格和色彩,突出色彩绚丽。书签、笔袋、笔记本的设计用色借鉴了明亮、绚丽的暖色系。
4.4 设计分析
篇13
根据深浅程度的认知规律,可将诵读划分为初读感知,研读理解,品读评价,美读参悟四个阶段。在这里要注意的是:1.教师一定要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不要将诵读流于形式,要落在实处;2.诵读要讲究方法,可以贯穿读这一主线,进行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四个阶段诵读;3.在遵从教材大纲基础之上,对于诵读的形式可以多元化,不要让学生感觉诵读是枯燥乏味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1.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在计划的时间内,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
2.养成课堂上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过程。当然,做笔记是要讲方法的:(1)做好准备工作,不同科目准备单独的笔记本,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以突出重点。(2)做笔记速度要快,笔记内容应该是一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体系、难点、考点以及老师重复多次的内容。(3)笔记的版面很重要,可以不美观,但必须段落清晰。(4)课后及时温习检查笔记,查漏补缺。(5)温习笔记有周期:课后回顾,检查遗漏,加强记;每天做作业前回顾重复,加深理解;每周定期翻阅,加强记忆;考前回顾,知识点简单化,增加信心。(6)做笔记要做到: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笔记内容不满黑板抄;没有记下便索性不记,先认真听,课后问老师同学;下课把笔记简单回顾,保证没有遗漏。
3.养成课后梳理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的习惯。
喻旭初在高考信息会上说作为高三毕业班语文老师一定要“狠抓五件事”,第一件事就是:1-5册教材,古文要认真复习一遍,因为每年高考的第二题考四篇课文,四个虚词。教师在起始阶段要做好敦促工作,甚至可用练习本的形式,强化重点词法句法现象的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积累的良好习惯。如《师说》中古今异义现象的归纳,《游褒禅山记》有21个“其”字,可适时归纳“其”字的用法。
三、强调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考试中,关于文言文的考察并非完全与教学内容相符,考察主要是针对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思维。要注意几点:
1.明确学习重点。就往年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题目,像字词的考察依据都脱离不开教材内容,因此学生在做相关练习时,教师要重点讲解。要将练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学生明确题目考察的出处,从而明确学习重点在哪里,并熟练运用所学,获得成功。
2.方法指导不可忽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习与考试不完全等同,学习讲究方法,文言文练习也有相应的方法。高考中,文言文词句翻译占8分之多,在加强练习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翻译的方法与规律。像知“出处”,要通过通读文章和对作者的了解,确定出处,进而提供一定的阅读环境,由此可以积极探究,理解文意;知三名(人名、地名、官职名);信达雅的原则;留增删换调缩扩的方法等。
四、引导感悟,培养学生鉴赏审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