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家庭教育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身教性特征
身教性特征是指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多的以教育者的身教示范为主的教育,即在言传身教中以身教为主,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意思。不仅如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也体现出身教性,家庭教育的教材也是父母本身的行为、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等成为一本大书,父母生命之书,供孩子模仿、解读。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教书育人,而家庭教育则是身教育人。为什么家庭教育具有身教性?因为孩子一生下,便在父母呵护培养之下。孩子模仿力很强,有强烈的模仿心理,通过模仿父母双亲的行为在不断成长,家长的榜样就是无声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主要是打铃上课,打开教材开讲,而更多的是身教,用身体力行带出来的。教学内容则是家长的行为、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等,即双亲生命这本“生命大书”。家庭教育说到根本上,便是孩子不断受益父母、体验父母和认识父母的过程。孩子是长时间读着父母这本“生命大书”而长大的。他们透过这本书理解与感悟世界。对孩子最大、最丰富的帮助莫过于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都写好我们自身的这本生命大书,这样父母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个“源”。学校的教师,可以调换班任教,而在家庭中,一经形成两代关系后,就不可以选择了。不论孩子是好是坏,家长都得当他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水平不论是高是低,孩子都得是他们的“学生”。在这当中孩子成长的趋势,起主导作用的是父母的身教熏陶渐染,这无论你意识到与否,他都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这是列宁夫人克鲁帕卡娅一句名言。家庭教育首先需要匡正与完善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家长自身。与孩子相伴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理解生命、感悟生命,不断走向人性的丰富与完美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生命理想。生命理想构建的核心指标主要应为:价值、灵魂、意识、尊严、丰富、诗意、宽广、美……父母有无生命的理想对孩子影响至深,因为这将决定着孩子在什么时候才可以探触到人类精神的天空,这将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我们日常会见到一些孩子做事漫不经心和萎靡不振,要从根本上究其原因,常常与他是否有生命理想相关。找不到活着的目标,你又要求孩子如何努力,那是徒劳的。一个孩子在一条道路上到底能走多远,是与生命理想密切相关的。有了理想,并且肯于锲而不舍地去努力,这对一个人的成功何其重要。而家长于此方的“呈现”,会伴随孩子的成长,时时写入孩子的心魂中。默默“写就的”,家庭教育心灵的滋养和生命的启迪,其深刻与持久,远远胜过后来通过语言告诉的。前边曾提到钱学森的无锡钱家人才“井喷”的事迹。其中常见钱氏家族的杰出父子档,更足以证明这一事实。在钱家父子档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学榘、钱永健父子……其中不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大家(钱穆),就是的先锋(钱玄同)和科学巨匠(钱三强)。为此众多俊才兼出一门,它的核心力量、生命理想正是如钱氏家训中的这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老舍在谈到他母亲的时候,曾经满怀深情的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它充分说明了身教的生命教育。老舍的母亲是一位旧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勤劳持家,自立自强。老舍热情、好客、待人诚挚、诚恳,这些性格是母亲的影响给予的。可见,父母是子女天然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将持续孩子的一生。愿天下的父母都做好孩子一生的教师!
实践性特征
家庭教育特别是婴幼儿、童年的教育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它不像学校教育多半是间接经验的知识的学习那样,而是以直接经验亲自实践为主的学习。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具有实践性?因为孩子一落地,身体、感官都处于原始状态,在母亲哺乳抚育下从呀呀学语到学坐、学爬、学立和学走等生命成长学习都必须是孩子亲历,在爬行中学爬行,在语言中学语言,是实践性的学习。在童年无论是吃、喝、拉、撒、睡等生活学习,及对人生提高生命质量的学习,即生命成长的教育,也都需孩子亲历求知、实践的过程。不是模拟、旁观,而是亲临其境的实践。家庭教育学的多半是孩子学会生长、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生命的提升直接经验,都必须亲历和实践。所以说,家庭教育塑造人,学校教育提高人。《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不力行,但学文;涨浮华,成何人。”这句话说的是假如我们不去实践,那么即使你有满腹经纶,对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多长些浮华而已。《弟子规》就是强调要做、要实践。从一言一行、一粥一饭做起,从一件衣服怎么放、一个杯子怎么执做起。家庭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寓教育与实践中”。应该围绕孩子真实的生活引出教育问题,让孩子亲历,不是模拟、旁观,而是亲临其境,自我学会生长、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提升生命。保证孩子的实践,保证使孩子尽可能早地获得他所需要的活动,尽可能使孩子身体自由,手自由,脚自由,能够四处爬动、攀行。让他犯自己的错,然后从错误与尝试中学习。幼儿就是借助于实践活动而学习。他借助爬行的活动学习爬行,借助走路的活动学习走路,借助说话而学习说话。如果他的经验是新的,那么活动会使他头脑里多一条途径;如果他在重复原有的经验,那么他也是加强并拓展他已有的本领,养成良好习惯,受益一生。进入大脑的途径有五条,即五个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各种器官和身心。
儿童成长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以“文化”化人;一个是以“社会化”化人。在家庭教育里,以“文化”化人,目标不是强调知识而是认知,在“学习求知”中,强调的是“求”,而不是“知”。它在于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和学习的“思考”,而不是过早的教知识。在以“社会化”化人上,关键在于学会做人———这里的人指的是“社会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有在什么场合才能做等一系列社会习俗和规则,社会的文明与价值观,就在这一过程中渐渐渗透在孩子内心,让他蜕变成一个“社会人”。社会化的过程无法在实验室完成,也无法凭借想象加以实践,社会化过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在交往实践中才能学到。孩子的发展切不可只关注认知,而偏废或忽视了对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什么习惯、礼貌,什么爱心、孝心,什么合作、交往,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这是一种可怕的认识和误解。”事实上,凡是表现出行为问题的孩子,都表现出社交技能的不足。如不会表达情感、需求,直接“起而动之”;不知如何融入群体的活动中,甚至以破坏的方式试图引起注意;遇到困难、欺侮时不知正常的求助手段和程序,直接“出手”和“大发脾气”等等。因此,孩子在家庭中尽可能多的参加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这是最好的社会化实践。这是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要认识家庭是我们做人处事的第一个社会化学校,通过劳动、家庭成员交往,真正体会到同父母一样是家庭的一员,对家庭有责任感,经常能给父母什么,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单方面得到父母的帮助,需尊重热爱父母,少为自己操心。
要主动与父母交流,争取使自己的想法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今天在家庭有责任感、有感恩的心,将来走向社会便会有责任感,与人交往就会有宽容、博爱的为人处世人格。孩子做个好的家庭成员,是做个好公民的基础。然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家教误区,就是“智力中心主义”,把机会多、内容具体的实践性教育机会都给剥夺了。北京市几位教师统计了2294名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时间每天只有0.2小时,远远低于美国同龄孩子的人均1.2小时。一个低年级教师调查他的班上有32名小学生,其中20名不会穿衣,10名让父母洗脸洗脚。浙江一所中学80%的家长不要求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只要好好学习就行,这实在是家教中的一个重大误区。我们在教育中能把握好这两点:教孩子学会学习思考、教孩子学会交往,就基本上把握住了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应该指出,人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疤———疤就是成长的记号。有的家长让孩子接受美好的部分,对于负面的部分溺爱的父母高筑“象牙塔”。为孩子挡住了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也就是挡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体验,挡住了孩子的未来成就。
篇2
新生儿已具备了视觉和知觉能力,但这些能力器官还比较脆弱,父母必须从注意保护的基础上来发展其能力。
比如让婴儿听大自然的声音(鸟鸣、蛙叫、流水声等等)时一定要注意音量,否则声音的强刺激会影响婴儿的听觉能力,时间一长对婴儿的情绪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婴儿的这种生理特点,我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在家中最好不要让婴儿长时间地听音响或电视机中传出的太大声音。也不要让婴儿进入人声嘈杂的大商场或机声隆隆的施工地点。有些父母喜欢给婴儿的床前挂上色彩艳丽的气球,其实这种做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因在于婴儿本身对色彩艳丽尤其是红颜色物体的感受力很强,他会一直盯着看这些固定不动的气球,长此下去就会造成婴儿“内斜视”即常说的“对眼儿”。如何来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呢?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将气球之间的距离增大(气球不宜太多,以三个为宜),也可以定时取掉气球,让婴儿的视觉注意点消失。
0—1岁婴儿对外界的认识除了来源于上述的视觉与听觉外,还有触觉,而这一年龄段的婴儿主要是通过口腔的触觉来认识外部事物的。这也正是0—1岁婴儿常会把拿到手里的任何东西都放入口中的主要原因。对此,年轻的父母们千万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在注意卫生的基础上帮助婴儿去用嘴“认识”世界。
(二)心理特点及教育
0—1岁的婴儿的心理现象主要是伴随感官与动作的发展而产生的。
比如,母亲每次抱起婴儿时都是面带微笑、眼含爱意地看着孩子,那么婴儿就会有被爱的情绪体验,从而为其长大后产生爱与被爱的心理需要打下基础。再比如,婴儿拿东西的动作从刚开始的“满把抓”发展到后来的“五指分工”这就意味着婴儿在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又有了“注意”和“思维”的萌芽。
在0—1岁这一年当中,父母不但要为婴儿做所有的事情,而且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还不能默默地、静悄悄地去做,而是应该把握住每一个与婴儿讲话的时机。虽然此时的婴儿还不能与父母进行语言交流,但他能听到父母说话的语气、语速、语调和语音,还能看到父母说话时的表情与动作。这其实恰好是为婴儿今后开口说话创设的一个良好语言环境,就象成人学外语之前“灌耳音”一样重要。
0—1岁这一年是婴儿生理发展极重要的时期,只有把握住婴儿各种生理机能,尤其是动作的发展,如身体动作的发展顺序是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走这几个环节,才会为婴儿今后生理、心理的继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1—2岁幼儿的家庭教育
1岁以后由于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应该让幼儿吃母乳或牛奶为主转变为吃饭。这就需要父母从饮食上保证幼儿身体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并且使幼儿养成定时定量进食、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这些好习惯又恰恰是幼儿适应外部环境、抵抗疾病侵袭的坚强后盾。只有以良好的身体做保证,才可以使幼儿在新的年龄阶段适应其生理发展的巨大变化。
(一)生理特点及教育
幼儿在1岁2个月左右就可以独立行走了。此时的父母一定不能因为怕孩子摔跤而剥夺幼儿行走的权力,也不能过量练走路而使幼儿腿部肌肉发展受阻碍。独立行走标志着幼儿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独立行走这一生理现象的出现,幼儿会产生很多的心理变化,如会有跟成人一样的感觉,会有一种成就体验。尽管这些心理现象还属于萌芽状态,但毕竟是今后心理发展的基础。
(二)心理特点及教育
幼儿手的灵活运动和独立行走会使幼儿扩大认识世界的范围。1—2岁的幼儿开始对玩具感兴趣,此时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为幼儿选购玩具不能只求量多或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应该考虑到幼儿自身对玩具的喜好及玩具本身的安全性和教育性。玩具对孩子来讲犹如天使,幼儿在玩玩具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动手、动眼,随之启动的还有一些心理活动,如注意与想象,幼儿会对玩具的某个特性产生注意,进而发生一些简单的想象。这个时候,若父母细心观察、加以引导,就会使幼儿的这种无意注意与无意想象尽早地转变为有意注意和有意想象。这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1岁6个月以后,幼儿就开始了积极的言语活动。这时的幼儿会突然很爱说话,并且时不时模仿父母的一些语言习惯。基于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模仿”,此时的父母一定要时刻留心自己的语言是否规范、合适,让幼儿无论从父母的有意教育上还是无意影响上都可以得到一个能够模仿、学习的榜样。这一时期的幼儿由于生理与认知的原因,都会以简单的电报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父母应该做到在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再对其施加教育影响。比如,孩子想吃饼干,他会说:“妈妈,饼干。”此时即使母亲理解了幼儿的意图也必须用完整的语言来感染他,你可以问他:“宝宝是不是想吃饼干?妈妈现在就给你拿一块饼干。”然后让幼儿与你一起说:“妈妈,我要吃饼干。”待幼儿说完整这句话后,再将饼干给到幼儿手中。长此下去,幼儿会在父母刻意营造的这种语言环境中努力去掌握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语言交流。
1—2岁的幼儿尚处于完全模仿阶段,幼儿对任何事物的反应都来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故而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的正确性。此阶段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家中的环境,都会给幼儿的性格打下烙印,比如家中总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幼儿长居此处也会养成爱整洁的良好性格特征。再比如,此时父母可以引导或让幼儿一起收拾玩完的玩具,这会让幼儿养成有责任心,做事有头有尾的良好性格特征。
三、2—3岁幼儿的家庭教育
有了两年的生活经历,幼儿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在前两年有了良好的教育基础,那么这一年的教育就会顺利得多(当然,在这一年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后面我会谈到)。
(一)生理特点及教育
2—3岁的幼儿在身体发育方面没有1岁时增长迅速,但相对而言还是一个增长得快的阶段。2岁以后的幼儿乳牙已出齐, 这对食品的限制减少,父母还可以让幼儿多摄入些豆类食品及某些可生食的蔬菜、水果。这一年尤其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清洁牙齿和保护牙齿的教育。因为生理原因,3岁前幼儿不宜刷牙, 所以父母应该教会幼儿用干净的毛巾擦拭牙齿表面或用盐水漱口;还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不能多吃甜食,如《老虎拔牙》的故事就可以让幼儿很形象地理解甜食对牙齿的危害。
2岁6个月以后的幼儿大多会发生“口吃”现象,这种现象是生理性的正常反应,因为此时的幼儿思维发展速度要比言语发展速度快,所以在幼儿边想边说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断断续续、磕磕巴巴的现象。对此,父母没必要忙着去给幼儿看病,也不要强行纠正或觉得好玩去模仿,而应该诱导幼儿慢慢地讲,父母除了静静地听外,还可以让幼儿多听故事或诗朗诵等文学语言。这样幼儿就可以在不知不觉的宽松状态中度过这一生理发展期。
(二)心理特点及教育
2岁以后,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幼儿会有反抗、 “自私”的行为出现,也会抢着为父母或为自己干事。对于前者,父母千万不要以为是幼儿的退步而加以训斥,而应该采用“以退为进”的手法来化解幼儿的反抗行为,用耐心、形象的讲解来减少幼儿的“自私”表现,否则会使幼儿真的养成与人对立、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特征。
2岁以后的幼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是非标准与行事态度, 父母不能过多干涉或限制幼儿的行为,否则会对幼儿的性格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一个孩子为抢夺玩具而与另一个孩子发生矛盾,这时只要有一个孩子哭了,做为旁观者的你的孩子一定会无原则地去同情、帮助这个哭的孩子,即使这个哭的孩子是真正有错的一个孩子,父母也应该先肯定孩子的同情心,然后再告诉他抢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再比如,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礼貌,希望孩子能与见到的每一个熟人打招呼,但有时孩子会因为情绪或其他原因而不愿意开口,此时父母不应该对此耿耿于怀,认为孩子没礼貌,给自己丢面子,而应该看到这正是幼儿性格萌芽的一种表现。若长期强迫幼儿照父母的意思去说话,就会导致幼儿养成无主见、虚伪、不诚实的不良性格特征。
总之,家庭教育应该是“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所以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应该在发展幼儿身体动作与四肢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及言语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道德意识、良好心理品质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在进行这些教育的同时渗透智力的启蒙,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态度,才会为幼儿将来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婴幼儿生理发展过程中,“手眼协调”的动作发生,意味着婴儿的手开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父母若想让婴儿的这种动作早些出现(一般在4—5个月出现),就必须有意识地帮助婴儿坐起来去抓东西,因为坐起来的姿势使婴儿的视线容易落于婴儿自己的手上,就可以使手的活动范围与视线范围重合。这个动作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
要想发展婴儿的言语能力,就必须先让婴儿听,然后在说的过程中进行正确引导与教育。比如,让婴幼儿听到的语言必须是正确的、规范的,在幼儿说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听,若有问题一定要待幼儿说完后再纠正。这样不但纠正了幼儿的语言错误,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幼儿有了健康的身体和较高的言语能力,父母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讲给幼儿一些有道德内容、有良好心理品质(如勇敢、善良、坚强等)内容的故事,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得这些道德准则与良好心理品质。
经常带婴幼儿到户外去晒太阳、活动,不但对婴幼儿身体有益,而且还可以同时帮助婴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父母可以采用问答式(自问自答、你问他答)对话,发展婴幼儿对外界的注意力、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篇3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家庭,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目标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而自尊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应对能力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应对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个体自尊的总体水平,而且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从家庭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较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自尊,国外学者提出了本质论,认为自尊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国内学者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于应对能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水平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则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高职艺术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是其步入社会的准备,良好的自尊水平和出色的应对能力是其顺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与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关系如何,家庭教育方式对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复杂性与特殊性,这是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有的调查结果中,普通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假性自尊,高职艺术生群体虽具有特殊性,但也不乏假性自尊的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艺术者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相互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使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这种多重人格特征因素对于高职艺术生的应对能力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必然会对其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高职艺术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从而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科学的建议,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教育方式预测应付方式的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在教育方式、自尊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自尊起中介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通过自尊对艺术生成熟型应付方式产生影响,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拒绝否认亦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艺术生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应用。因此,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增加积极教育方式的使用,有利于真正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应付能力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艺术生的自尊水平虽然较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性自尊问题,艺术生面对问题时应付方式是灵活的,但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中与他们的多重人格有关。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艺术生的自尊水平真正的提高,应付能力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方面
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家长为子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子女的日常交流沟通。而学艺术的孩子,由于长期从事表演活动,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表演性的人格特点。总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避而不谈,使得一些心理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会接纳子女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予耐心地引导,并以善意和令人舒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子女进行约束的同时,让子女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培养子女善于协商的处事态度;在家庭中让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价值,这样他们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充满自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应付能力。
二、学校教育方面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解除烦恼的金钥匙,使其心态保持平稳。要想做好艺术生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换”,要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找出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辅导和监护。最后,每天用固定的时间,采取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在艺术院校开展心理活动课
艺术生天性活泼好动,理论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因此具有实际训练操作性质的心理活动课是在艺术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愤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
由于艺术院校多是采取“一对一”专门授课或是小班上课的专业授课模式,所以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与专业教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专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对艺术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以良好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四)创建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艺术院校的成长都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因此,在艺术院校有必要开展“校训”“校歌”“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名师、名学生的真实事迹的宣传, 突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和学校精神,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生中形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真谛的风尚,使艺术生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从而很好地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三、社会教育作用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孔于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建没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的艺术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影响,那些被大众所推崇的艺术家们,往往一首歌出场费要10万元、一幅画售价在20万元、一笔设计业务要50万元……,这些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类学生的神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的金钱观、物欲观被进行了不正确的强化。因此,净化艺术市场,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精神,为艺术大学生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谈文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
[2]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4).
篇4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的德育思想中,家庭德育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人的青少年时代工作之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这段时间的思想基础没有打好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品德取向,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家庭的德育教育,是有原因的。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在维持生存和生计上的重要性很大,而个人的力量则微不足道,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个人,家庭成为维持个人生存的主要工具,成为个人各方面生活的活动范围。"在中国,简直可以说,除家族外,就没有社会生活。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固然生活在家族的范围以内,少数的土大夫,除偶然出仕外,从生到死,也莫不活动在家族的范围之内,家族就象一个个无形的人为堡垒,也是每个人最安全的避风港。
由于家庭本位的原因,德育展开又是围绕家庭开展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能否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关系着社会是否能够长期安定发展。所以思想家都特别重视家庭的教育.尽管历代统治者和教育家有着不同的出发点或具体目的,但首重德育则是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不仅停留于诏诰教喻和理论探索,而且也付诸在不同层面的德育实践中。
中国古代的的家庭德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德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德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为了给子女的今天及未来提供更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忙于家庭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子女的道德教育;或为了使子女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拥有一技之长而片面强调技能教育,而放松了道德教育;或虽然对子女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却又缺乏以身作则的自律精神,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还有个别的独生子女父母仍然抱有"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忽视了子女的早期道德教育,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解决这些同题.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家训中家庭德育思想的合理成分,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而且,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的家庭德育思想,仍然是值得提倡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教育。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孝悌为本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的重点关注对象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协调,家庭关系也是国家秩序的逻辑起点。"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意思就是说:每个家庭都建立了良好的秩序,整个国家便随之稳定、繁荣。"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因此,中国古代普遍认为,对家庭成员的伦理教育,使之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以至于社会生活中,才能打下德行修养方面的基础。而伦理教育的重点,就是孝悌观念。《论语o学而》中孔子论述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表明孔子把教育中的孝悌观念放在了家庭德育的首位。孟子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还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王庖麟的《三字经》中,也把孝悌放在了"十义"的首位:人之伦、父母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凡训蒙,需讲究。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思想普遍认为,家庭德育应该由人最基本的血缘亲情而广推天下,从孩子的亲亲本能入手,到长大知敬其兄长,这便是"孝悌",这两者就是德育的根本,有了"孝悌"便有了仁义,推而广之,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二、提倡仁爱
在中国古代家庭德育体系中,"仁爱"是"孝悌"之外一个重要的人伦原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体系中很有特色的部分。仁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的情感世界的纽带,也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律的道德方法。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提倡仁爱的原因是希望在家庭生活中,人人相互尊重,相互关怀,形成浓浓的家庭亲情,推及到社会既是希望能够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说过「仁民而爱物孟子说:「仁者爱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孟子给我们的答案是,作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应该爱人,同时,在接受别人的爱的同时要感谢,要懂得他人的付出。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又另一个人的存在产生的。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孔子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颜渊》所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罗光先生言:我的生命乃一大善,生命便常播散生命,播散生命所有.我和人和物相接触时,我愿以我所有播散给别的人和别的物,同时我也接受别的人和别的物给予我的善,我愿还报以善,这种善的往返,就是爱的旋律。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第一、家庭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强调一个"早"字。反应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家庭教育的积极主动的态度。人之一生.多有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一至十余岁,此数年问,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童稚之学--当以先人之言为主。""幼而示之以均一,则长无争财之患;幼而教之以严谨,则长无悖慢之患;幼而有所分别,则长无为恶之患。"早期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避免形成不良道德品之后重新塑造的痛苦。"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知识,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之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之为则为,使之止则止。"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同时,中国古代认为孩子在幼年时期,是人生的最宝贵的时期,也是储备知识和形成道德素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然提起,尚可数行成诵。""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晋代葛洪说:"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显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学业和知识不断增长的时候,在知识增长的同时,能够协助其道德判断和道德精神的提高。
第二、家庭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
在《论语·子罕》中有记载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及,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王通的《文中子·立命》中也谈及孔子先教《诗》、《礼》后教《春秋》、《乐》、《书》、《易》,体现了循序渐进思想。至南宋朱熹进而主张先"从细小做起,方能克得如此大。"王夫之也说:"大小粗细,俱学者所不可遗之事,而以小子属性之不齐,蛄且使其小且粗者,俾其事之易尽,而以渐得其理,然后授之以大且精者之事,而以用力之熟,扩充有自,则大且精者之事可得而学矣。"颜元在《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三和《习斋记余》中也多次论及此道。
颜之推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过程。《家训》举例说:"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功业。"人的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多次行为积累而后善成品质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不应局限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的某些阶段,而应该贯穿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孩子长大成人,远离父母,甚至已经形成为三千人将领,年龄也已过四十,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家庭道德教育的结束,父母对他们仍有教育的义务。家庭德育的这种反复性、过程性,说明了家庭德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经常不断地进行,才能最终"成其功业"。
第三、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注重教育的互动性、相互性原则。
家庭教育是一种双向教育,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在互动性和相互性上的表现父慈子孝体现教育的双向性。中国古代家庭德育提倡孝悌的观点,但是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的方法是很科学的。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单项的,父慈子孝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处理父子关系和进行家庭教育的基本观点.父慈子孝的观点是孔子提出的,孔子坚持"父父,子子"的主张,要求做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孔子认为做父亲的应该对孩子慈爱,但是孔子所说的慈爱,并非单纯的父爱,更不是溺爱,而是包含了教育的内容.《论语》中有关孔子教子的记载有两条,而这两条都是教儿子孔鲤(伯鱼)为学的.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另外一条是: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犹正墙胑而立也.其中就表达了孔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劝导式的,而不是强迫式的。
注意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作用。颜之推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需要做出努力,教育者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对受教育者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重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亲身示范。孩子对父母的仿效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勉强和强制,人在幼年的时候,思想尚未定型,最容易受到身边的人的影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往往对孩子有很深刻的教育作用。这样的教育方法也符合一般的德育教育的规律。
教学相长的观点体现教育的互动性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人所倡导的师生之问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传统。学生通过学习而知自己的不足,以此反省自己,努力学习。教师通过施教而知自己尚有不明了的地方,以此而自强不息,教与学两方面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历史上明确提出这一思想的当属《礼记·学记》,它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论述了这一思想较好的还有韩愈,韩愈名篇《师说》记有:"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王阳明应当说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楷模,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盖教学相长也,诸生类善,当自吾始。意思是鼓励学生"谏师",批评指出老师的缺点错误,而老师应乐于接受。王阳明还直呼"当自吾始",要从我做起。
四、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德育原则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教育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通过深人细致地观察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众多学生的个性特征-----即道德、智力、性格、能力、志向、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然后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和教学,这方面的例证,《论语》记述颇多,最典型的一例是《论语·先进》中一段记载:一次,子路冉有两人都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回答。这使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迷惑不解。孔子向他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说,平时冉有做事退缩,所以要鼓励他;而子路胆量超人,做事鲁莽好胜,所以要抑止他一下。这种有扬有抑、补偏救弊的教育,正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辩证法。孟子、苟子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并有所发展。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及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指出为适应不同程度和才资的学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苟子则主张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实际,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并总结出九条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如"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等等。我国古代若干德育原则及对现在思想教育的启示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当代社会大多数家庭与过去相比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青少年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客观环境使他们学习兄友弟恭,容易滋养青少年自我中心等缺点,加上社会竞争逐渐激烈,父母更注重青少年的知识教育,而放松其品德培养,导致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阻碍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的人格的建立。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方面,发挥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的现代价值。
加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德育职能。现代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由于社会竞争激烈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功利性比较强的教育职能,传统家庭教育倡导以德为先,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其耦合家庭血亲性的伦理意义。要在生活中不断的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必须从家庭教育入手。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特别推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持家,何以国为"的观念,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的理念,培养青少年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对家庭和社会都多少缺乏责任感,也惧怕承担责任。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十分注重从社会需要角度,培养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要使青少年从小形成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感的心态是每个家庭首要的。
总之,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上面所述,挂一漏万,但希望能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启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德育思想史[M]江万秀李春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版
[2]德育心理学[M]陈安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第1版
[3]家庭德育与子女成才[M]刘英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1版
篇5
一、我国现代儿童家庭教育事业的基本现状
(一)亲子活动缺乏导致儿童家庭教育缺乏有效性
根据我国著名现代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在其代表性著作《家庭教育》中阐释的相关内容,家庭教育的开展质量,能够最终影响一个独立的人类个体,能否顺利实现知识丰富、思想发展、以及习惯养成等成长目标,是深刻影响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受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低龄期儿童对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本身具备极其强烈的心理依赖特征,由于该类儿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中渡过的,因而父母对低龄期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和日常活动状态往往具备着深刻的影响和干预作用,而在这一时期,如果父母未能与低龄期儿童共同展开数量充足的亲子互动活动,则势必会给我国基础家庭教育活动实际获取的实践效能水平造成显著的不良影响。
(二)科学教育理念的缺失影响家庭教育有效性的顺利实现
随着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深入发展变革,现代基础教育事业对儿童自身综合性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工作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直接导致我国家庭教育的实际要求也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演化。然而,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在开展儿童家庭教育内容结构安排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继承性和延续性,而尚未实现对儿童家庭教育基本内容的创新性安排,受社会文化历史观念背景要素的深刻影响,现阶段我国家长在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展家庭教育活动过程中,依然延续传统的强硬式教育指导理念,未能关注教育对象本能具备的各项实践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深刻变革的历史背景之下,我国现代父母想要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顺利实现较好的预期效能,应当在实际安排教育内容过程中,密切结合时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特征,关注儿童教育对象自身的性格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取向,要在实际开展适当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起自身具备的天性,促进我国小学低年级儿童实现良好优质的成长发展。
(三)逃避家庭教育责任是家庭教育难以取得最佳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受观念认知状态和设代社会发展环境特征的共同影响,我国小学低年级儿童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对学生实际成长发展质量状态所发挥的深刻影响作用,未能充分关注加提高教育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实际成长发展质量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给我国小学低年级儿童实现良好优质的成长发展目标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从教育工作的开展属性角度展开分析,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在于对学生开展知识内容的传授,以及基本思维活动能力的培养,其往往不能对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生存质量水平造成显著影响,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从基本属性角度具备较为明显的相互差异,其更关注培养和优化儿童教育对象自身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关注儿童在实现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质量要素。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儿童亲子教育有效性的思路
学习态度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对于学生自身成长发展过程最优化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受年龄因素影响,小学低年级儿童本身处于形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转化路径中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关注和尊重其自身的成长发展天性,对于确保其顺利实现良好优质的成长发展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在开展具体的家庭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其自身的兴趣取向,以及日常行为实践活动诉求,并在此基础上,为其安排和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活动项目。比如可以为喜爱花草植物的小学低年级儿童,提供参观植物园或者是种植花草植物的实践机会。要充分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建构和发展,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实现良好优质学习成长目标的重要意义。要基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本身具备的自制能力较差,学习行为盲目性,以及容易招致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等行为特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纠正其性格行为缺陷。要不断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力度,及时捕捉小学低年级儿童在卡开展日常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取得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此基础上,为其进一步的成长发展提供指导支持条件。要通过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为我国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成长发展,创造支持条件。
三、结束语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家庭教育有效性问题,本文从我国现代儿童家庭教育事业的基本现状,以及提升小学低年级儿童亲子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两个基本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吕芳.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2]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小学儿童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6
我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使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元化儒家文化的格局,制约着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战争、、和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一元文化的格局,欧洲、美国、苏联等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格局的形成,多元文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显示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础,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全人教育思潮,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真正转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中国一元文化的历史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多元文化文献而言,国内有许多论文或著作探讨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理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学校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例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偏重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发展与展望,倡导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重点探讨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还有王侠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解释》(2005),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005),龙藜《中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2006),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2006)》,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2004)等。葛丽芳在《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一书中将多元文化引入人品教育,总结公办和民办小学人品教育的成功经验。《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文试图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浅谈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对比》一文间接探讨多元文化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透视了中西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但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论文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台湾和韩国较多。《德州市家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一文就家长对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有84%(124人)的家长极同意或同意幼儿应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利用地方文化、传统节日以及英语教育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建议父母应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技能。2005年11月,由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2005年第八届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家庭、族群与多元文化:挑战与机会》一文站在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将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下探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挑战,审视现状,寻找机遇与出路。这些研究要么基于多元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校教育研究,要么基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家庭教育探索,缺乏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教育与世界全人教育思潮结合的时代特色。在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台湾推行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韩国推行向多元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方案与咨询、教育支援、医疗支援,这些教育实践虽然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征,但仍缺乏知识经济时代家庭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统一,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感。而且无论在网络搜索,还是在研究文献中,都无法找到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致使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全人教育的探索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顺应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科学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也是本文的问题研究所在。
二、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兰在1915年提出,是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1924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导致多元文化主义直接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现黑人民权运动――“黑色旋风”,致使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出反对民族歧视、要求平等和民权,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多样化和一体化等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表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文学等。多元文化主义体现为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其核心为文化的多样性和良性互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概念,即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此概念蕴含着复杂社会结构和背景下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文化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概念不断演变,并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多元文化理论作为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理论,是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包含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丰富内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多元文化理论包含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即文化合作与交流)等。世界全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是多元文化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方面的理论运用。它的理论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权力分配不公导致文化差异;(2)文化差异是力量和价值之源;(3)教师和学生应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社会歧视和偏见成为弱势群体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5)教师、家长、社会共同支持和创设多元文化教育环境;(6)学校教会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取得社会地位平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核心是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民主和共同发展。它的实践理论包括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和文化/组织类型理论。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他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即贡献法、添加法、转化法和社会行动法,它们将文化构成内容、民族英雄、民族节日加到节日活动中;将有关概念、观点、课题及内容加进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和目标,使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及群体的角度,观察各种社会事务和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社会活动技能,影响所处的社区。斯里特总结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人类关系法、对特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单一群体的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文化民主)法和多元文化及社会重构法,并认为后两种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以上这些理论为探讨全人教育思潮下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论。
2.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与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一整套教育思想,是一场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注重在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个体的多样性以及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道德、伦理、社会、精神、创造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经验、选择和合作。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转变教育培养目标,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全人教育思潮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世界性教育思潮,是对20世纪末全球化经济体系和全球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一种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本化教育手段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论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和具体化,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对当今中国制度危机、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反思,是将欧美现代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思潮与中国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高度综合,也是东西方社会文化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教育理论。此理论将个人本位教育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性、人本和社会本位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自由以及人的社会化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和习惯培养的全人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早期教育、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完整人。
家庭全人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涵盖了全人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受全人教育思潮影响的全人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综合。它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潮和全人教育理论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是将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的精髓、全人教育模式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家庭全人教育既体现了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全人教育的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实现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全人教育家庭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家庭全人教育也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家庭教育危机的思考,还为社会转型时期儒家文化圈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积极适应世界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
3.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理论和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都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理论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适应了世界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特别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顺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途径,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觉,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全人教育的结合点,家庭全人教育成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全人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不仅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全人教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家庭全人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既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潮与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理论中去,又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全人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的融合,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家庭全人教育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社会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教育,增长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的情感与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为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
三、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运用
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理论运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实践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多元文化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科学认知,为实施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文化冲突与融合、合作与交流等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论借鉴,通过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彰显其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全球多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通过家庭全人教育,使儿童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态度、文化情感,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使儿童获得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民主意识以及反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文化观念、历史观念、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家庭教育遵循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从幼儿教育开始获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品格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综合三个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方面的理论价值,可以发现:多元文化理论不仅对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多元文化实践价值方面,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家庭全人教育的社会商、德商、理商、情商和智商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价值和教育实践价值。例如台湾的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就具有全人教育视野下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斯里特提出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家庭全人教育通过使用这五种方法,使儿童获得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技能,加速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化发展。例如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与咨询、援助、支持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综合多元文化教育多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上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和五种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不仅对于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构建多元文化下的现代家庭全人教育模式
1.科学认知多元文化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与理论,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为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其它先进教育理论如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快乐教育、实用教育、早期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等,借鉴家庭全人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
2.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组织框架和制度保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协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儿童协会、母亲协会等。这些合作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合作教育的制度规范,实现现代家校合作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家长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家长教育行为,加强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监督,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
3.在教育内容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包含儿童全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而且包含家长素质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历史教育、品格教育等,而且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以及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接受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强化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现代家庭教育克服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智力教育的缺陷,促进家庭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和合作化。
篇7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教育支出为家庭造成的负担日渐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在我国,教育支出已成为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家庭教育支出约占家庭收入的5.2%,是美国的2.1倍。(1)家庭之所以如此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是由于,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直接影响个人及家庭的未来收入。加之受我国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不论收入高低,都愿意投资子女的教育,令其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当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或总支出超过一定比重,家庭教育负担就会过重,将影响家庭的财富积累、挤占家庭的其他消费支出、降低居民生活质量,也将削弱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储蓄能力,不利于我国从外贸推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的成功转型。
作为一个影响国家发展和民生质量的重要议题,现有的关于家庭教育负担的研究仍显不足,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实证证据。本研究重点关注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的现状和原因,采用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对21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入户教育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校内教育支出负担主要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而家庭校外教育负担则源于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与教育资源不足双重影响下的家庭教育投入竞赛。
二、相关研究
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的教育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早在1976年,贝克尔和汤姆斯就提出,家庭资源禀赋对子女的教育获得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为子女教育提供资金时,贫困家庭由于受到信贷约束的制约,其子女往往更难继续求学或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1)为进一步证明子女教育成功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学者还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在控制父母能力的代际传递之后,依然发现了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成果间的正相关关系。(2)
相较于家庭收入对家庭教育结果的影响,我国学者更关注家庭教育支出。在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研究中,一部分关注家庭教育支出的分布与效应,如楚丽红探讨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在城乡、不同教育阶段、校际、不同群体间的不均等分布。丁小浩讨论了高等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会挤占或替代家庭其他开支,导致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另一类研究关注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因素。如李红伟采用1999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研究了家庭收入、地区、父母教育程度、家庭层次等指标对父母教育支出的影响。李文利采用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入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家庭收入、子女年级对父母教育支出的作用。孙彩虹则在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之外,考虑了地区、教育政策改变等影响教育支出的因素。(3)
对于家庭教育负担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讨论家庭教育负担对入学率的影响。如杰克逊和维瑟斯比研究了1994年美国家庭面对高校学费变化时的反应,并估计出,在家庭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学费每提高100美元,会导致入学率降低1%。戴尼格尔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也发现,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小学教育的补助,有助于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提高入学率。米勒和赫然克斯特估计了1983年至1984年美国家庭在不同教育资助方案下的学费负担,发现低收入家庭负担的学费比例要低于中等收入家庭。(4)我国对教育负担的研究刚刚起步,已有的研究计算了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和不同家庭收入组的教育负担率,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家庭投入负担过重、教育过度投入的现实。(5)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的文献中,对影响家庭教育负担主要因素的研究都相对缺乏。涂瑞珍和林荣日(6)的研究采用了单个城市的数据考察了家庭收入和家庭城乡背景对家庭教育负担的影响,但没有检验父母的特征变量、地区差异等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除再次检验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之外,将重点对影响家庭教育负担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力图为我国居民家庭教育减负的这一重要议题提供实证证据。
三、数据描述
本文使用了2007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教育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覆盖全国东中西地区的21个城市(7),采用严格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出1000多个家庭,收集3000多个个体样本的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人口信息、教育背景、职业信息、收入情况、教育支出等。样本中幼儿园阶段子女占8.16%,小学阶段占30.92%,初中阶段占19.03%,高中阶段占20.64%,其他(包括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占21.25%。由于高等教育支出的情况相对独立,多数学者都选择将其区分研究。因此,我们选择了子女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阶段就读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
由于考察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情况,因此我们合并了同一家庭的数据,得到样本1006条。在保留幼儿园、小学、初高中阶段的数据后,剩余样本882个。此外,当家庭有两个子女时,因父母仅报告对其中一个子女的教育支出,有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样本也被删去。最终的有效样本为780个。
调查问卷中的“家庭教育支出”一项报告了调查时点之前一个学期家庭对子女的9类教育支出(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幼儿园和高中阶段的学杂费均值较高,分别达到每学期1095.8元和772.8元。幼儿园和高中阶段报告的义务学杂费,可能是由于父母对问卷问题的理解不够准确。
因此,为了清晰起见及改善测量误差,本文对9个类别进行合并,将9(1)个类别划分为校内支出、校外支出、住校和生活费支出、其他支出,四项支出之和为上学期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总支出(2)。其中校内支出包括教材费用、非义务教育学杂费(包含托幼费)、义务教育学杂费。学校的住宿费以及子女的平均住校生活费按四个月计算。校外支出则包括家教费(按四个月计算)和培训班费用。表2列示了各教育阶段、总教育支出与各类教育支出的平均值。高中阶段是教育总支出最高的阶段。在幼儿园和高中这两个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校内教育的支出明显高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内支出,特别是幼儿园阶段家庭在校内教育方面的支出最高。校外教育支出最高的是初中阶段。在小学和初中这两个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家庭在校内教育方面的支出相对不高,但校外教育的支出相当可观,均已超过了同阶段校内教育支出的水平。
已有的研究中,家庭教育负担率有两种常见的计算方式,分别用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衡量和用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来衡量,其中第一种衡量方法更为多见。因此我们计算了家庭教育负担率如下:
家庭教育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总收入
表3展示了家庭教育负担的总体情况及分教育阶段的分布。家庭教育总支出的负担率为15.23%,说明我国平均每个家庭大约15%的收入用于子女教育。其中,子女在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最重,达到了24%。此外,校内教育支出负担仍是教育总负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校外教育支出的负担已与校内教育支出的负担持平甚至略微高出校内支出。
四、教育负担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首先建立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考察影响家庭教育支出水平的主要因素。家庭教育支出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lnEduExp是家庭教育支出的对数值,在模型中除了考察家庭教育总支出,我们还关心家庭校外支出,这是由于家庭校外支出往往表现出与家庭教育总支出不一样的模式。
lnIncomeCap代表家庭人均收入。由于收入是支出的来源,家庭收入往往与家庭支出以及教育支出高度相关。
HhSize代表家庭规模,较大规模的家庭能为子女教育提供的资金往往较少,诺德尔的研究特别论证了这一点。
EduLevel代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阶段的家庭消费支出差异很大。在模型中,我们建立了四个教育阶段的虚拟变量,分别是家庭是否有就读于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子女。小学子女的家庭作为回归中的基准组。
Parental代表了父母的背景因素,包括父亲和母亲的年龄、教育水平、户口类型、职业类型、行业类型和就业情况。由于父亲和母亲的特征变量往往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我们建立不同的回归模型,分别考察父亲和母亲特征变量对家庭支出的作用。
Region为地区变量。作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家庭教育支出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地域差异,因此将地区变量纳入模型进行控制也十分必要。由于样本量足够,我们建立了21个城市的虚拟变量,以求更精确地反映地区之间的差别。
与考察家庭教育支出的绝对值相比,一个家庭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更能反映一个家庭的教育负担。出于对教育的重视,即使收入不高的家庭,仍倾向于抑制其他消费意愿而为教育付费,许多家庭对教育的支出虽然绝对值不高,但已经占整个家庭收入的很大比例。这种情况下,仅考察家庭教育支出的绝对值,无法反映出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建立了教育负担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其中EduBurden为教育负担,由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其他影响因素与教育支出模型相同。
1.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
表4报告了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前两列为各项因素对家庭教育总支出的影响,后两列为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首先,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有着显著的正影响。在分别控制父亲和母亲特征变量和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家庭人均收入对家庭教育支出的系数达到0.32和0.3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收入越高的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越高。其次,家庭教育总支出的水平与子女受教育的阶段有关。以小学阶段为基准组,幼儿园、初中、高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这三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总支出显著高于小学阶段。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园、高中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依靠家庭承担学费;而在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虽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然而面对升学压力,父母在课外补习、课外资料等方面的投入很可能会大大增加。此外,从分别控制了父母的特征变量的模型(1)和模型(2)中可以看到,父亲的教育水平对家庭教育总支出有显著的影响。父亲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家庭,教育总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要比父亲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更高。在控制了家庭人均收入的情况下,这种正相关关系反映出高学历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
模型(3)(4)估计了影响校外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除了主要变量的作用方向和强度与模型(1)(2)类似以外,我们发现了一些校外教育支出特有的规律。相比小学阶段,幼儿园阶段对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再显著,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回归系数正显著,这说明进入中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显著增加,这很可能是源于高考的升学压力。
2.家庭教育负担的影响因素
表5反映了影响家庭教育负担的主要因素。与表4中家庭教育支出绝对值的回归结果相比较,可以得到几个重要的结论。首先,家庭教育总支出的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家庭人均收入对教育负担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负担较重。其次,校外教育支出的经济负担并不显著地受到家庭收入或父母特征的影响,并没有观察到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的特征。这可能是因为,各收入阶层的父母对子女的课外补习与兴趣培养都极为重视,校外教育支出的规模与其收入成比例增长。此外,子女处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家庭承受的教育负担不同。从总支出的负担来看,小学阶段子女的教育负担最低,幼儿园和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明显高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虽然也高于小学,但系数为0.056,明显小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估计值。从校外教育支出的负担来看,除幼儿园阶段家庭校外教育负担显著低于小学阶段,在其他教育阶段,校外教育负担没有明显的区别。
表6报告的是表4、表5回归模型的城市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都低于上海(基准组);东部和中部城市,如绍兴、大连、宜昌、怀化的教育支出都明显高于西部城市,如西宁、和田、石嘴山。另一个发现是,虽然有的地区家庭教育支出不高,但家庭教育负担较重,如重庆。此外,与表4、表5相吻合,表6的结果也支持了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与教育总支出具有不同的规律。比如,无锡的教育总支出居于全国调查城市的前列,高于上海,但校外教育支出则明显低于上海。
篇8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篇9
(1)家庭教育中家长因素产生的影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谈到过家长的教育职责:简单的谈话和吩咐执行并不是真正的早期教育,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儿童最深刻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穿衣表达,嬉笑怒骂等都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在家庭教育中,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形成优良性格特征更多的是从父母行为学习中产生的,家长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首位老师,要比学校的教师承担更多更特别的教育工作,家长可以说是孩子性格自我发展的参照,家长的言行举止要和言传身教一致,否则孩子的性格会向错误的方向发展。而且,儿童接触最多的环境还是家庭,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正确引导儿童过程中最重要的。
(2)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产生的影响。儿童对待事物所生成的性格表现,大部分是通过模仿家长对待事物的表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个性化表达将成为儿童性格表达的重要参照。也就是说家长对待事物通常是乐观的,积极的,那么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也会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相当的民主,家庭气氛和谐,那么孩子在其他环境中更多的表现出活泼大方,给人以优良的性格印象;然而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是过分严厉的,或者过分宠溺的,那么孩子在其他环境中仍然会保持一种以自身为中心的自私态度,在相处关系中往往会出现问题。所以说家长的教育方式,最好能够有针对性的完善,孩子的年龄不同,理解力不同都会影响心理个性的发展,正确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因势利导,正确的引导要比强硬的纠正更好。
(3)家庭教育中家庭关系产生的影响。很多家庭中家庭成员除了父母还有更多关系人员,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情绪也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说家庭成员关系和谐,面对问题齐心协力,日常生活气氛愉快,这些积极的因素都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消极情绪,气氛犹豫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孩子会将“不快乐”的感觉放大化,这会极大的限制积极发展。
(4)家庭教育中家庭气氛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不仅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也有很多好处。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个人空间,让孩子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反之,房间摆设混乱,装饰风格阴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久了,性格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难免产生情绪低下、注意力分散和怠惰等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合理建议
(1)多与儿童进行正面交流。儿童早期教育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程度,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接触世界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在接触新事物和体验新事物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比如超过年龄限制的动画片,或者是儿童不宜接触的内容,比如娱乐新闻等。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还是要以正确的引导为主,并且要注意孩子的理解,尽量采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让孩子在情感层面上接受。
(2)家庭教育要注意年龄和心理特征。儿童早期教育周期较长,在孩子正确性格体系建立起来之前,都需要父母和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教导。这个教育周期中,孩子经历幼儿依赖期,儿童探索期等几个时期,比如孩子在三岁以前对父母依赖性强,主要表现在不愿意上幼儿园,不愿意与父母分开,事事都希望父母帮助解决;儿童探索期则是指孩子再大一些开始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极强的好奇心,喜欢问问题,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而且这个阶段相对独立化。所以说,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些差异,家庭教育也应当做出改善。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在特殊的阶段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效果。比如在依赖期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到了探索期父母的支持反而成了孩子失去信心的导火索。所以说脱离实际情况的儿童教育是会产生问题的,与孩子心理特征相符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自身发展。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需要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多方面进行考虑,家长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都应当是家庭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晓岚.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8)
篇10
生本教育是终身教育目标下的一种教育措施,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人,成为学习社会化的实践者。[2]
生本教育实践中,家庭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将成为教育的一支新力量。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实施家庭教育,是顺利、有效开展生本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支持
(一)教师对家长态度系统的支持
家长对视障儿童的态度主要是指对儿童视觉障碍原因与责任、视障儿童生活与成长、学校教育配合与指导、视障儿童自我实现的认同与支持等方面的态度系统,它影响着视障儿童成长的过程和成长的品质。
伯斯德(L.Berthold)将家长对视障儿童的态度分成五类:1、接受现实:这类家长多认同视障儿童同样具有成长与成才的潜能,能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期望教师对其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和帮助。2、回避现实:该类家长一方面不愿意接受儿童视觉障碍的现实,一方面否认失明对儿童的影响,想通过多种方法使视障儿童过上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对儿童期望过高。3、过分保护:这类家长多因怜悯和自责包办视障儿童的一切,使得儿童日常生活能力严重欠缺,情感和精神高度依赖父母,个性品质发展迟缓,社会交往能力不足。4、内心厌弃:持这类态度的家长过分强调失明的消极影响,不能正确认识视障儿童发展的潜在性,多表现出不能容忍的态度。5、公开厌弃:该类家长多埋怨和歧视视障儿童,不管不问,甚至抛弃儿童。3
教师应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指导家长认识和开展家庭教育有助于视障儿童形成与父母相似的心理品质,促进智力潜能的开发,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高尚的品德与情操,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针对家长的态度系统,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家长接受其可教育性提供心理保障。教师可以汇编视障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与规律的资料,详细、系统地介绍视障儿童的残疾原因、残疾分类、身体发育特征、心理特征、感知觉训练方法、日常生活技能培养方法、教育法等专业内容,以帮助家长理解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观念和方法,促进家长建立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正确观念和信心。
(二)教师对家庭教育观念的支持
在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视障儿童家长所持态度多是接受现实、回避现实和过分保护三种形式,而尤以接受现实和过分保护两种形式见多,回避现实的态度多产生于后天的意外或疾病等导致的视力残疾。以下详细分析、讨论持这三种态度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应给予的支持。
1、过分保护型:代替视障儿童从事基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怀疑视障儿童的可教育性,多属于溺爱型教育。教师可搜集不同国家、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视障成功人士故事,以端正家长对视障儿童教育的观念,激发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需要,为家长培养视障儿童成为可独立生存者提供模范,建立信心。
2、回避现实型:生活上想方设法、寻医问药以治愈儿童的视力残疾,教育上充分满足视障儿童的学习需要,却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建议,多属于自主型教育。针对该类家长,教师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儿童后天残疾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其用正常的心态积极地实施家庭教育。
3、接受现实型:这类家长主动寻找正确教育儿童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建议,多属于民主型教育。针对这类家长,教师应多指导其阅读有关教育方法的书籍,提供家庭教育方法和具体措施的指导,帮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正确实施者。
另外,教师要具体介绍和分析适合当代儿童发展的、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江苏社科院的孙云晓《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从责任意识、激励方法、交往能力、终身学习等多方面介绍了21世纪儿童必备的素质和教育的新观念。介绍并指导家长参考使用这些观念,能有效地帮助家长明确实施教育的视角和儿童切实需要培养的能力。
(三)教师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支持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并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组合存在,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风格及可发展的方向。教师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支持,就是指导家长发现儿童的学习特征和智力发展的优势,寻找合适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协助学校教育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
首先,通过家长会集中指导。教师可按照视障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介绍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道德发展水平和学业成就的内容,具体指导培养相应能力和品德。家长会中,还可以借助家长间的资源,安排家长分享教育中的经验,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其次,介绍经典的家庭教育方法。教师可借用《成功教育启示录》和《失败教育警示录》帮助家长评价自己的教育方法,并提供“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以改善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
最后,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料。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札记向家长介绍日常教育的经典案例,可以介绍自己使用的教育方法手册或书籍,也可以推荐教育家的视频录像,还可以介绍优秀的教育影片。通过向家长提供多种形式与多种题材的教育教学资料,让家长耳闻目染的体验和经历家庭教育的方法。
(四)教师对家庭教育技术的支持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视障教育的技术问题,例如盲文的摸读与书写,低视力儿童汉字的教学,视障儿童的感知觉训练,低视力儿童的视功能训练等具体的教育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与家长合作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家长学会相应的教育技术,促进视障儿童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对书写困难儿童的教育指导,教师可与家长共同制定训练计划,通过分析视障儿童书写盲文困难的特点与原因,探索克服的方法,分步骤、系统地培养其书写盲文的能力。
再如低视力儿童汉字的教学,教师可根据低视力儿童的残余视力的状况和学习汉字的环境需要,用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制作《低视力儿童识字手册》,并教授指导低视力儿童学习汉字的方法,通过家长的一对一指导和集中教学,促进其汉字书写能力的习得,快速增加其识字量。
(五)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盲人专门设计的辅助产品也越来越多,诸如读屏软件、倍数放大器、盲文刻印机、点显器、语音聊天系统等等。这些辅助工具的有效利用能方便视障儿童独立地进行上网搜索信息、阅读、打印盲文以及交友等活动,有利于丰富视障儿童的家庭生活,促进其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这些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使用,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指导视障儿童学习使用。由于家长对视障教育信息的闭塞和对现代视障信息技术的陌生,教师有必要积极指导家长学习使用,一方面让家长理解这些辅助工具强大功能的实用性,以引导其积极购买,另一方面切实有效地保证视障儿童能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指导下尽早学会使用。
三、总结
家长正确看待视障儿童,是家长认同其具有可教育性和可发展性的关键,是家长愿意甚至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优化家长对待视障儿童态度的隐性工具,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家长要求获得可操作的、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家长正确对待视障儿童的体现,是实践、验证教育观念的行动依据,是顺利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支持,是解决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措施,是保障家长持续执行教育计划的重要过程。家长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视障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是促进其快速成长的有效力量,是对教育技术的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支持,依赖于教师与家长对视障儿童身心特征和发展潜能的共识,依赖于教师与家长长期的协商合作,依赖于教师和家长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交往方式。
参考文献
篇11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重要性
1. 学校教育起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孩子在某一阶段都达到某一个标准,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可以感受到群体教育的氛围。
2. 家庭教育起基础地位和配合作用。家庭教育的教育目的明确,对孩子的各种情况更加了解,教育方法灵活,再加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育效果将会更加理想,更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现状
1. 父母对教育功能有着错误认识。一是只养不教或养教失调。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对孩子提供优越物质生活责无旁贷。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他们要么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忽视孩子的学业品德,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要么是对孩子的事情不热心,只顾忙自己的事;二是教不得法。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过分溺爱、过高期望、过度激励、过多干涉。造成错误认识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 学校对教育功能有着错误的认识。以应试为基本指导内容的教育,其形式往往是群体指导,而且具有学校单向输出信息的特征。与之形成的反差是,家访、与家长个别谈话等个别指导形式日趋减少。
3. 家校和谐发展缺乏换位思考,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非常有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很多,但据调查发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渠道还是非常单一的,仅仅是“家长会”、“接送孩子时和教师交流”、“家访”、“校访”等,而这些活动也是以教师和学校为中心,以通报学生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则很少关注、很少沟通。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措施
1. 学校应当服务家庭。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就是“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学校还要关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和共同成长。不仅要找到孩子发展的“最佳发展区”,而且还要找到家庭成长的“最佳发展区”,并走进家庭为家庭服务。
2. 家庭教育应注意养教结合,言传身教结合。家长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相互了解,沟通情况,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
3. 学校应本着教学时间上求活、教学内容上求新、教学效果上求实的宗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家教活动普及家教知识,诸如设置家教知识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悄悄话信箱、各种竞赛和论文研讨活动等。每学期还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中心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要求,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孩子,做到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还要建立学生家庭教育信息袋,掌握学生家庭和家长的有关信息,如家中人数、每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或监护人工作单位或地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学生的有关成长信息等,以便能及时对症下药地向学生家长或家庭人员了解和汇报学生的有关信息。
此外,还要建立家访制度,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一是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二是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三是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
篇12
2、性别:Schultz(1993)在研究中发现,随着父母收入的不断增加,父母会更加平等地对男孩和女孩分配教育资源,从而家庭在教育支出时,对子女性别的选择没有明显的偏好;但是,随着父母收入的减少,家庭中的男孩将分到比女孩更多的教育资源;此外,贫穷家庭对于教育资源分配的性别不平等程度要远远大于富裕家庭。Parish和Willis(1993)、Glick和Sahn(1996)的研究也证明了一旦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对于男孩和女孩的教育资源分配将更加平等。李通屏(2002)的研究认为,城市地区男孩和女孩平等地享有家庭的教育资源,甚至女孩略高于男孩;而在农村,这一情况则刚好相反。
3、父母的职业:大多数研究都发现,父母的职业状况对孩子教育支出有显著的影响。Wydick和Bruce(1999)在危地马拉的研究发现,经营家庭企业的父母对子女教育支出有负面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相对较少;李红伟(2000)的研究发现,家长的行业收入水平影响着教育投入的多少,支出最高的科研技术部门,其家庭人均教育消费是最低的从事采掘业的家庭支出的1.7倍。
4、父母的教育程度:李红伟(2000)的研究中,父母文化背景与家庭教育支出的费用有绝对的正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人均教育支出越多;文化程度越低的家庭,其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高。李冥等(2008)对河北承德农村的调查显示,母亲在家庭中的决策地位和母亲的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子女教育投资的选择,文化程度高且在家庭中地位高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积极促进作用。5、价值观:刘洁和陈宝峰(2007)的研究显示,经济支付能力已经不是影响义务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家长大都愿意对子女进行不计回报的投入。而且,农村家庭家长的安土宿命观、利他主义、教育人文观等都对教育投资表现出了正面影响。处于这些因素之外,研究还发现父母的年龄、子女的教育阶段以及政府政策等也会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影响。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此类研究多以实证为主,常采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Logit回归等数理统计等方法。
实证研究
为了研究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因素,本文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01份,回收率为94.5%,剔除不符合要求的174个无效样本后,进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样本共1527个,有效率为89.8%。有效样本覆盖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家庭,覆盖了农村和城市的家庭,基本达到研究的需要。最后,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以了解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以及差异性。
实证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根据不同的因素将样本家庭分类,观察其教育支出的差异,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来判断差异的显著性;其次,对各个因素与教育支出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其相关性是否显著;最后,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以家庭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平均教育花费作为衡量家庭教育支出的指标。庭两类,城市家庭中每名子女每年的教育花费大约为19229.61元,而农村家庭仅为12678.02元,比城市家庭低了近6551.59元。此外,从标准差上可以看出,城市家庭的教育支出额波动范围较农村家庭更大。在两类家庭的教育支出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对应的p值小于0.01,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城市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高于农村家庭。
2、地区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
根据家庭所在地区的差异,将样本分为东部地区家庭、中部地区家庭和西部地区家庭,从结果上看,东部地区家庭的教育支出最高,平均每年在每个子女的教育上花费19067.93元;其次是中部地区家庭,花费16631.63元;最后是西部地区家庭,为14404.51元。总体而言,东西部家庭的教育支出差距较大。此外,从标准差上看,教育支出波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减。单因素方差检验中,F(2,1524)=2.096,对应p值为0.123,说明三个地区的家庭教育开支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中,仅有东部家庭的教育支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高于西部家庭,其余差异并不显著。
3、收入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
根据家长的月收入状况,将样本家庭分为七类,其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教育花费均值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支出与家长的月收入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越高,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教育花费也就越多。单因素方差检验中,F(6,1520)=21.022,对应p=0.000<0.01,说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处在不同收入区间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是有显著差异的。
4、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
根据样本家庭中被调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可以将样本分为三类,即家长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初中及初中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的家庭。教育支出均值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家长的受教育越高,教育支出也就越高。“高中”比“初中”高出823.52元,“大学”比“高中”高出6652.72元,可见家庭的教育支出在家长教育程度为“大学”之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单因素方差检验中,F(2,1524)=9.549,对应p=0.000<0.01,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家长教育程度不同的三类家庭在教育支出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家长受教育程度达到大学及以上的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高于其余教育程度的家庭。
5、家长职业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
根据工作的内容以及稳定性等特点,本文将家长的工作分为五类(表3)。我们看到,在国企或私企工作的家长在教育支出上花费最多,每年平均在每名子女上花费19604.29元;其次是兼业的家长,平均花费为19322.92元,但是标准差非常大,说明家长工作同为半工半农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差异很大;再次是家长在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家庭,教育支出大约为18178.14元,此外,此类家庭之间支出的波动相对较小;教育支出最低的是从事农业的家长,为11700.87元;个体及其他工作的家长教育支出平均为17605.72元。单因素方差检验中,F(4,1522)=1.566,对应p=0.181>0.1,说明家长工作差异对家庭教育支出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只有当家长从事农业时,家庭支出才会有显著差异。
6、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
根据家长对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可以将样本家庭分为五类,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除了对子女教育程度没有要求的家长外,对子女教育程度要求越高的家长,在教育支出上也越多。差异较大的有:要求子女达到大学本科水平的家长要比要求子女达到中专或大专水平的家长在平均教育支出上多了7224.88元;要求达到大学本科与要求达到硕士的教育支出差异为7080.32元。单因素方差检验中,F(4,1522)=5.522,对应p=0.000,低于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家长对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不同,从总体上看,家庭教育支出也会显著不同。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中,要求子女最低教育程度达到中专或大专水平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显著低于其他家庭;专本差异和本硕差异造成的教育支出差异较为明显。
7、子女数量差异
本次调查中,绝大部分家庭的孩子数量为1—3个,教育支出最低的是5个孩子的家庭,平均每个孩子的教育花费为8000元;教育支出最高的是8个孩子的家庭,平均为40000元;4个孩子的家庭平均教育支出为17500元,但是,这三种家庭样本量较小,不具有代表性。就绝大部分家庭而言,有3个孩子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花费是最多的,平均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教育支出为20940元,但是其较的标准差也表明同类家庭的教育支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次是2个孩子的家庭,平均每个孩子的教育支出为18804.27元;占样本74.5%的家庭仅有1个孩子,平均教育支出为17710.84元,然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这种差异不显著。此外,本次调查还发现,仅有1个男孩的家庭与仅有1个女孩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差别不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独生子女家庭中,教育支出上并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
(二)相关分析
以上根据不同的变量将样本家庭分为不同类别,对各个变量下教育支出的差异性进行了简单分析。本部分将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Kendall’stau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三种相关系数,进一步分析各变量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三种检验的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该调查中,有关家庭特征的变量如户口、地区以及家长月收入均与家庭教育支出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有关家长特征的变量中,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工作以及家长期望子女最低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支出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有关子女特征的变量如子女数量和子女性别结构,与家庭教育支出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次,家长月收入与教育支出是显著正相关的,而且在各个变量中的相关性是最明显的,与教育支出显著正相关的还有家长受教育程度以及家长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说明家长月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最子女最低教育程度的要求越高,家庭教育支出也会越高。与教育支出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变量有户口、地区和家长工作三个变量,即家庭是农村的、西部地区的以及家长工作收入稳定性越差,家庭教育支出会越少。
(三)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代表家庭特征的变量如家长月收入、城乡和地区,以及代表家长特征的变量如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工作和家长期望子女的最低受教育水平,共六个变量与教育支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其他变量,如子女数量、子女性别结构等与教育支出关系不大,故略去这些变量,避免因变量过多而造成多重共线性。变量说明如表6所示。根据以上的变量选取,设立如下的回归模型:因变量为家庭教育支出(exp_edu),由于样本之间是独立的,因而因变量也是相对独立的。自变量有户口(hukou)、地区(area)、家长月收入(income)、家长受教育程度(parent_edu)、家长工作(parent_job)和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child_exedu),即会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部分自变量属于定性分析,故将其转化为虚拟变量纳入到方程中。β0为截距,β1至β14分别为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ui为引入的误差项。误差项与各个自变量独立,且具有有正态性、同方差、零均值、相互独立的特征,主要是用来解释变量观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
在设定了模型之后,我们采用逐步筛选法(stepwise)对自变量进行自动筛选。其筛选的机制为:每一次按照向前筛选法的标准引入变量后,都要按照向后筛选法的标准对已经引入的所有变量进行检验,剔除掉由于新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再显著的变量。经过回归,最终方程仅选择了两个变量,即家长月收入和家长期望子女受教育程度达到硕士。模型概况如表7所示。最终的方程F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1,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显著的,此外,DW检验值为1.805,说明回归方程还是能够比较充分地说明因变量的变化规律。由表8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月收入的t检验p值近乎为0,家长要求子女达到硕士t检验p值为0.01,说明两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
第二,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较小。两个自变量的容忍度均为0.98,非常接近于1,此外,方差膨胀因子(VIF)非常小,均可说明自变量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最终可确定如下回归方程:根据回归的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家长的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受教育程度是对家庭教育支出影响比较显著的两个变量,而其他因素的作用并不明显。具体而言,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1、家庭经济状况与教育支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收入的系数为2.442,说明家长的月收入每增加1元,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教育花费就增加2.442元。家庭收入是家庭教育支出的经济基础,家长收入越高,家庭教育支出也会越高。在差异分析中,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支出,此外,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家长职业差异以及家长教育程度差异很可能也是通过收入差异作用于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分析中,收入与教育支出的相关系数是非常显著的,而且在所有影响因素中,该相关系数值最大,家庭经济状况对教育支出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回归分析中,收入是最先被确定为教育支出的解释变量的因素,且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是很大的。对教育支出的负担能力是一个家庭进行教育支出决策的客观约束,一般说来,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能够承担其更多的教育支出,这就说明收入对于教育支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家长能为子女的教育支出多少”。
2、家长对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对家庭教育支出有显著的正影响。期望子女受教育水平(硕士)的系数为4569.675,说明家长期望子女达到硕士教育水平的家庭比其他家庭在每名子女的教育花费上要多支出4569.675元,由于其他家庭中,除了少量家庭要求子女达到博士以外,绝大部分家庭期望子女受教育程度均低于硕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期望越高,在教育支出上也越高。相关分析中,两者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中,除了收入因素外,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达到硕士的家庭与教育支出的关系最为明显。家庭教育支出决策不仅受到客观条件如收入的约束,还有主观条件的限制,如家长对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如果家长对子女教育程度没有很的要求,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对子女的教育支出也不一定很高;相反,如果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很高,即使自身收入不高,也会想办法(如贷款等)资助子女读书。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部分家庭虽然对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没有要求,但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教育支出水平,可以理解为虽然家长对子女没有要求,但是愿意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总的来说,即“家长愿意为子女的教育支出多少”。
3、子女的数量和性别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中,子女的性别和数量与家庭教育支出相关系数不显著;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均未能够进入方程。这都表明,它们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的家庭在教育投资上没有明显的“重男轻女”,而每名子女获得的教育支出也不会因为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回归中,很多在之前差异分析和相关分析中比较有效的因素并没有进入到方程之中,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回归时选择了较为严格的删选变量机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这些变量对家庭教育支出没有直接的影响所致。虽然其他变量在差异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时,与教育支出的相关性是明显的,但是很可能这种差异是通过家长的收入和期望来体现的。比如说,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在家庭教育支出上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并不是因为所在位置,而是由于家庭的收入状况。通常而言,农村家庭的收入要低于城市家庭,这样,对教育支出的负担能力就产生了差异,进而影响了家庭的教育支出,如果家庭虽然是农村的,但是收入非常高,那么它的教育支出不见得会比城市家庭低;地区差异也类似。再比如,家长的工作,一般来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教育支出也会越高;反之,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对子女的教育支出也相对较低。然而,导致这种差异的真正原因很可能并不在于家长受教育程度本身,而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收入通常而言是比较高的,而且对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要求也会比普通家庭要求高,所以有意愿且有能力维持比较高的教育支出水平。但是,这并不代表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在子女教育支出上的花费就一定少。因而,其余变量对教育支出产生的影响很可能实质上依然是经济状况的约束和期望的激励。总的来看,家庭教育支出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约束,家庭收入决定了家庭的教育负担能力,而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则决定了家庭进行教育投资的意愿,当一个家庭有能力且愿意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时,该家庭的教育支出就比较高。
结论
篇13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择北京城市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选择该校的理由如下:第一,校本研究考虑。研究我校的学生特点有利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第二,学生录取分数看。我校录取的学生中,主要是三本和专科学生,且专科学生普遍分数较低,而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家庭是父母离异的情况。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
使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调查问卷》涉及的基本资料部分,主要包括性别、职业、政治面貌、户口等客观题;调查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家人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同家人交流的内容等信息。家庭教育的内容部分,主要涉及有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情感、性教育、理财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随机调查学生人200人,有效问卷134份,其中,性别比例为男:女为54,城市户口为93%,北京户口占63%,外地户口占37%,11级占50%,10级占40%,09级占10%,87%的学生为团员,独生子女占83%。
(二)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照角度,从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设计问题要求大学生作答。学生认为,教育的主要责任:家庭和学校一样大占60%,认为学校比较大,和家庭比较大的人相当。在教育能力上,56%的学生认为学校和家庭能力相当,有23%的人认为学校的教育能力较强。84%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样重要。(三)时间特征的描述
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特征上,本调查主要用联系频率、回家时间间隔和家长是否经常来校探访三个因素来描述。调查统计发现,结果每天一次的占47%;81%的家长不经常来校看望大学,这与我校学生多为北京生源有很大关系。
(四)沟通媒介和途径
在沟通媒介和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和家人沟通,传统的书信和固定电话方式所占比例不大,91%使用移动电话,其中,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之中。另外,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8%。
(五)家庭教育的内容
在就“平时是否喜欢与父母沟通”这一问题的回答上,83%的学生表示喜欢与父母沟通。沟通的内容则集中依次为:思想感情、健康安全、生活琐事、人际关系,最后才是专业知识。
三、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理性的看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主要不仅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能力强于家庭,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而言,和家人联系更为密切,受家长的影响更大。因此,若想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
(二)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差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各方面都很不均衡,生活琐事、健康安全方面明显偏多,而专业知识等其他方面则明显偏少。并不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而应当各方面均衡发展,不能过多或过少。而现在大学生遇到性方面的困惑较为普遍,有学者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共同研究,发现恋爱和性成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空白地带。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到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父母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生活琐事、思想情感、性格个性等方面和家人交流更多;而男生在专业知识、理财能力、风险挑战等方面和家人交流较多。总体上来看,城市生源地大学生和家人的交流程度明显强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教育,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家庭教育内容的偏差,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轻视甚至是忽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大学生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需要结合大学生本人和家长自身条件,这样才能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素质完善,使其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