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建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篇2
文化建筑综合体除了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载体,更是一个空间上灵活流动、功能上弹性扩展的开放平台,从而可以容纳、激发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希望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一站式的综合体验,提供富有吸引力、让人流连忘返的多层次空间环境,使人们在满足预期的目的之余,能够随时随意产生更多不期然的活动。基于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牟平文化中心在业态分布上主要包括3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南侧的观演功能模块,中部的交流展示模块和北部的群艺、学习活动功能模块。观演功能模块由1200座大剧院与300座会议厅复合组成,开放的交流展示模块由规划展示馆、书城复合组成,群艺学习活动功能模块由北部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复合组成。空间布局上,各功能模块既水平展开又竖向上多层叠合,由休闲活动的交往空间串起整个功能序列,围绕空间秩序形成集约化的组织模式(图3)。文化综合体不同使用功能的集约化设计有效地节约了用地,形成一个文、体、娱集合的多功能综合体,实现功能的共享与互补。
3传承文脉的场所建构
设计引入自然维度和历史维度叙事概念,设计在自然之维叙事上,以“山、海、岛”城市意象的提取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建筑形体以一个从地面缓缓升起的平台逐渐加以变形扭转而成,形成极强的内在张力和力度,与昆嵛山自然形态遥相呼应,形成耦合关系,通过内外空间的建构逻辑与城市空间形成了传承文脉的场所建构,背山面海构建“山、海、城”一体化的叙事空间脉络。在历史文化之维上,表现胶东地域渔家文化传统,建筑表皮波光粼粼,渔网肌理体现渔家唱晚的文化意境。
4交融共生的绿色公共空间塑造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公共空间是建筑内外空间、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中间过渡区域,其在多种功能的交叉和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中,成为一个集聚人文交往活动的场所空间。基于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项目设计引入相关绿色设计策略进行建构。在景观与城市空间体系衔接上,文化中心尊重城市既有轴线和景观视线廊道,建筑总体沿沁水河纵向展开长度约320m使景观面最大化,形成良好对话关系,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在东部退让道路130m左右,形成市民活动广场,并设置主要场地入口,成为人气聚集的中心地区,其设计中采用了铺设透水地面、开发地下空间、优选乡土植被、空调电器节能、雨水回收处理等绿色建筑技术。建筑层面,其绿色公共空间塑造可根据热环境进行合理分区、并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通风和采光。在外部公共空间的处理上,屋顶伸出挑檐部分形成室外雨篷、休憩等灰空间,在很好的实现了自遮阳功能的同时也与室内空间保持了良好的衔接过渡(图4)。牟平文化中心的生态整合也像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内部构造一样深入建筑的内部,通过设计形成具有微气候调节功能的中庭、天井、庭院、拔风口等的内部空间的建筑腔体,结构上与生物腔体相似,利用天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雨水等),结合胶东地区气候,通过巧妙的建筑空间、形体组织和细部构造的设计,创造出高效低耗、舒适宜人的环境(图5)。基于被动式节能设计引入自然采光的中心庭院设计,在建筑西北角的活动中心设置一个1000m2左右相对独立的四层通高的庭院,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照明。在自然通风方面,引入可形成对流的边厅设计,利用东西门厅衔接两部分功能的同时也对流形成自然通风并调节小气候,降低能耗改善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同时,也完成从开放交流到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的递进式过渡,使建筑表现出一种交融共生的空间对话关系。
篇3
2.1开放性
当代城市文化建筑不应仅是特定文化活动的盛纳空间,更应是一个向城市开放并吸纳公众参与的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场所。轴都剧院应该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空间模式,追求一种与城市空间及周边环境积极对话的崭新的、开放的场所体验,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通过城市界面、环境景观以及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开放性设计,轴都剧院将实现新塑城市形象、触发公众活动、共享文化资源,进而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生活完美融合。
2.2地域性
设计应扎根本土,追求地方性和独特性,避免盲目追随时下流行的形式表现。瓦房店境内多低山,呈现辽南丘陵地貌,连绵低矮的山体覆盖了所辖区域约六成的面积,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地景;瓦房店市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尤其盛产优质金刚石,被誉为“东方钻石城”。轴都剧院设计试图转译城市地域文化元素:以起伏曲折的天际线“再现”城市远山的示廓;以刚性不规则块状体量“映射”金刚石矿体;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还原”地貌地景。
3、设计诠释
设计追求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关注公众行为的场域性与复杂性,体现文化建筑的标志性与地域性。以视觉通廊及行为流线为纽带,有机组织室外广场与室内中庭,形成动态、开放的空间布局。形体生成是基于对基地周边环境的城市设计分析而得出。鉴于基地的城市属性及建筑的形象需求,轴都剧院采用集中式布局,以整体性建筑体量塑造其标志性。同时为避免大型建筑尺度对城市空间及公众心理带来的违和感,建筑师基于开放性设计原则对建筑体量进行了一系列形式操作,使得建筑与城市在空间视觉及空间动线上产生积极而有效地关联与融合。设计中,以基地西侧城市交通环岛为空间节点,向基地引入一条空间轴线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形成实、虚相间的体量关系:两个实体通过切削及异化变形,分别形成剧院的两大功能组团部分;相间的虚体则形成集散、共享、休闲、展示等多功能一体的联系空间部分,虚体部分亦连接场地里南北两个休闲广场并直指城市空间节点,在空间轴线上形成视觉通廊的同时,功能上也实现了对城市及公众开放的多维可能。
建筑功能依建筑体量分为两个部分:东侧主要为剧院,包括观众厅、舞台以及相应的辅助房间,同时设有部分展示空间以及办公用房;西侧为数字影厅和若干大、中、小会议室。中间部分为开放的共享中庭,可以容纳展览、交流及部分临时活动。艺术培训及排练室安排在地下一层,与大规模公众活动分开。在当今城市文化建筑功能复合化的发展趋势下,相对独立的功能布局可以使各组成部分不受干扰地各自运行,也可在需要时整体运行,并行协作。建筑设置双向公众入口,北侧为功能性建筑入口,西南侧入口在满足功能性使用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表征建筑形象的需求。建筑形体将场地划分出南、北两个广场,与公众入口分别对应:南广场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为主,注重公众交流及室外文化活动的场所营造,线性水景设计既界定了广场活动场域又强化了剧院入口的空间引入;北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主要供人流、车流集散及举办部分简要室外活动。道具、演员及后勤出入口设置在建筑东侧,避开公众活动流线。场地内沿钻石大街一侧布置带状绿化,南广场布置连续的面状绿化,绿化以抽象展现城市丘陵地貌的微地形植草坡地为主要形式,意欲再现典型性地景,表达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起伏的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在视觉上增加了环境的识别感,在体验上增添了场所的趣味性。景观设计中还运用了水艺元素,不同形态的水景设计既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又可调节环境的微气候效应。软、硬质景观元素综合构成了立体化、主题化、人性化的整体空间环境体验。
建筑形体简洁,形态呈现不规则块状组合,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矿产金刚石的形态,表现出鲜明的建筑性格。不规则形体的组合使建筑的天际线在动态视角的观察下,呈现高低起伏的、丰富的变化。建筑体量基本采用石材全包裹,纵向错位拼接的肌理设计增添了建筑的挺拔与力感,石材颜色选择浅黄褐色拼色,具有辽南城市色彩的地域性。建筑表皮还应用了玻璃幕墙及百叶格栅,实现了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公共文化建筑的开放度得以实现,城市表情,特别是城市夜景得到极大的丰富。
篇4
2.1早期艺术文化的参与
在建筑的早期设计中,实际用途占据较大的比例,就像原始人寻求山洞的庇护,最初的建筑也是人类为了自身安全与舒适考虑而建造的居住活动场所。对于那一时期的建筑来说,实用性是最为主要的,审美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在物质基础不断满足中,对于情感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了。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与建筑设计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艺术文化为建筑带来了视觉享受,也带来了建筑在造型、选材、构想方面的美学逻辑思维,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将建筑物作为某种信仰文化的代表,成为某类思想的识别标志。如我国北魏时期兴起的寺庙建筑,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选用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且根据所供奉的佛像的不同,大多数寺庙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或布局,这些差别大多体现在大殿装饰、门窗雕花、寺庙院落布局等,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当地的地形来修建,如山西省的恒山悬空寺,就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庙,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处于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造型与选址都十分具有特色。
2.2中期工艺结合
工业革命的兴起,为建筑的修建带来了新材料、新能源,也促使了建筑设计方向的转变。工艺美术运动的开展,为设计提供了“美与技术结合”的新标准,尝试用新方法来诠释设计与环境、自然、人文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期,绘画艺术与雕刻艺术成为建筑设计实现理论创作的基础,将艺术活动中的文化内涵输入进来。反之,建筑设计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表现舞台。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已经逐步渗透,在工业革命后的新环境下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亦或是生活方式。但就初期的经济状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民众对建筑设计要求还是停留在实用性要强的阶段,这是当时生活条件并不富裕所造成的,过分的追求建筑的功能作用,对审美方面的装饰物品却有着较为简单的要求。在建筑设计的工艺结合中偏向重视“工”的比例,增加物品的工业数量,实际是对物体本身的精神性的分离。
2.3现代新关系
从工业文明开始,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渐渐被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或领域,认为建筑设计中的科学性、严谨性与艺术创作的随意性、开放性是不能归为同类的。其实不然,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建筑设计的造型、布局、装饰中需要考虑到美学规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建筑相关知识计算、测量,保障建筑的安全合理性。没有艺术构想参与的建筑设计是缺少真正核心力量的模仿品,只是冰冷的建筑,难以完成人的情感流通活动。而艺术文化也需要通过建筑设计来完成与时俱进的时代任务,从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对美的认识及表现手法,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相互作用,在传承古代智慧结晶的同时也在供应着新鲜血液的流动。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人们思想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技术、设计、艺术几者相互的关系,并了解到它们在内在本质中就是一个总体,是可以互通的。但需要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从中剖析出它们的共通之处。
篇5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功能较为综合,空间组织较为灵活。建筑师大多愿意参与此类建筑的设计,并力求在空间和形式上予以创新以得到更为丰富的空间效果。但这些对于空间、流线和形式的处理往往会带来一些防火疏散上的困难。特别是公共建筑主要面向公众开放,使用人数多,对于防火疏散的要求也就更高。通过之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总结了公共文化建筑一些常采用的防火疏散方案。a.设置中庭:公共建筑中往往设置通高的中庭空间作为建筑内部的交通和视觉中心,同时通过屋顶采光解决大进深空间的自然采光问题。中庭的共享空间为建筑中的人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可能。大型中庭空间通常也是建筑的交通枢纽中心,即使是非核心位置的中庭,为了丰富空间层次、加强空间的流动性,也往往带有一定的交通功能。b.坡道和自动扶梯:坡道和自动扶梯是公共文化建筑中常见的竖向交通设施。坡道和自动扶梯既可以增加建筑空间的流动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产生对人流的视觉引导。自动扶梯的运送量很大,适合在人数较多较密集的场所使用。c.串联式空间:这种空间处理方法多见于博物馆等展览建筑。串联的展厅便于参观者一次性地将整个展览依次看完,形成比较完整清晰的展览流线。
篇6
(一)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是一个泛指,即允许人们参与、游嬉的,对国民提供素质教育的场所。各类博物馆、展览馆,还有剧院、图书馆、音乐厅、美术馆,甚至于酒吧、游乐园都属于文化建筑,另外有名的学府以及作为旅游景点的历史遗迹都在此范围内。文化建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的类型、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城市发展的关键指标。
(二)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以环境为衬托、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相应标准,运用建筑美学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设计创造出能够满足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功能合理齐全、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环境。通过环境是艺术设计,文化建筑能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还可以营造富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该设计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实际需求,为人提供能让其身心得到满足的环境。通过文化建筑设计,让建筑内部的自然环境、环境内部的视觉秩序以及人的存在环境和生活质量三者有机统一,和谐一致。文化建筑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中的最广阔的领域,也是建筑设计领域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环境设计中艺术性的层面。
(三)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建筑环境设计
可以让文化建筑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早在封建王朝,建筑设计师就懂得应用相对独立的组墙划分统治者与平民生存领土[2](P118)。现如今,我国文化与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的价值更为突出,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象征性的文化建筑,如法国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英国的大本钟、埃及的金字塔还有我国的长城等,所以文化建筑要想突显文化价值,其存留环境也必须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
(一)美与审美心理
美学对美是这样阐述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主观倾向美和客观倾向美两种,从心理角度看来,事物引发的感知觉心理波动是人们对美最直观的理解感受。”[3](P324)文化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美感是一个相对矛盾的综合体系,复杂环境与社会发展情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对建筑的直观美学享受和客观美术价值体现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针对个人来讲,美与审美心理对文化建筑的影响巨大,人的生理机能是主导这些感情因素的主要诱因[4](P120)。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由此可见,审美心理学也是介于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心理学能够阐明那些有助于设计师们进行创作的理论问题。在一个文化空间当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者我们?当我们每个人在空间中活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接触对象之后的心理反映既不是完全相同的,也不是极端个性化的。因此,设计师通过把握现当代人们审美心理的共性和倾向来指导文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多样化的艺术设计语言的发展和综合运用又可以引起人们审美情感上的共鸣。文化建筑的审美感受,将富有时代美感的文化建筑呈现给公众。
(二)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
1.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的创造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的合规律、合目的相统一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设计创造着前所未有的合乎自然规律和人类需要的生活环境,这就是它的审美创造意义之所在。马克思说理解的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马克思这里说的“劳动”,不是重复的、机械的、“死”的劳动,而是有目的的、合规律的劳动,即经过设计的、富有创造性的、“活”的劳动。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3](P234)愈是复杂、高级的生产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它们的审美创造意义也就愈大。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创造意义,表现在它是一种汲汲于美的追求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是它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艺术设计的生命。诚然,环境艺术设计十分重视流行性、公众性,必须顾及在公众中流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爱好,否则它的设计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必须重视独创性、前瞻性,要能预见公众审美观念和审美爱好的发展趋势,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如意大利前卫设计集团“孟菲斯”的李特萨斯曾经指出:当查理·依姆斯设计出他的椅子之时,他其实并不只是设计一把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设计,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着工作、劳动、休憩、娱乐、交往、饮食、交通、居住等等一切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这是艺术设计对社会最重要的审美创造。
2.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的欣赏环境艺术设计有审美观赏意义而其他的技术设计都没有这方面的意义。何谓审美观赏?它是在对审美受体的体验和感受中获得心理美的感受,包括审美愉悦和享受。这其中建筑的色彩、设计与居室是否和谐,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爱好,即更重视它的审美观赏意义。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观赏意义的大小,与人们对它在感觉上产生满足的程度相一致。固然,对艺术设计的审美观赏,一般要以使用价值作为基础;如果在技术上、使用上存在缺陷,那么它的外形就不会让人喜爱。但是,艺术设计之所以具有审美观赏意义,其直接原因却在于它的形式完善地表现了它的内容,人们的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是直接因为它的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产生的。所谓“观赏”,最主要是观赏艺术设计物化成果的外形式美,在艺术设计的美学规则上,外在形式是其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环境艺术创作语言与审美的心理———以中国首都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作为典型的文化建筑,在世界各地均有著名的博物馆。中国首都博物馆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类博物馆,在环境艺术创作语言上有着其独特的审美。
1.设计的公众需求
文化建筑环境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物质价值只能满足公众一部分的感官享受,并不能引起建筑与思想上的共鸣,文化建筑体现的是生活和思想交流功能,所以要想加深艺术情感,首先要提高建筑本身环境设计风格的精神价值。做到贴近生活,其设计结构能够服务于公众,体现思想上的真诚和审美享受。人的思想对建筑设计师的行为能力的影响很大,在统一设计主题的影响下,建筑设计师必须充分调动人与环境的协同作用,给人带来实用享受的同时,为观众呈现一个新颖的审美角度。以中国首都博物馆为例,因为中国首都博物馆保存了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所以馆内陈列的文物都具有很好的文化价值,由时间、种类、内容等分类方法对文物进行分类,并按照分类内容将文物有序地放在博物馆中,不仅可以突出文物的收藏价值,还能进一步体现出文物在博物馆环境艺术设置中的突出位置。从认知角度,文物的排放方式、陈列时间都具有明显的艺术享受价值,所以具有地域特色,精神特色、思想特色的文物陈列专区,其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2.设计思维的变化
传统设计理念讲究的是文化建筑的服务功能,融入审美理念的文化建筑则不同,要在提高环境艺术内涵的同时,适当引入符号设计元素,利用符号设计的手法强制性地提高审美理念和规范的融合性[5]。环境艺术的矛盾性不仅仅会呈现出相反的艺术理念,有时也会给公众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情感,所以文化建筑在设计思维上要推陈出新,尽可能地应用一些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找到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观念的结合点,以自我角度和服务性角度开展创造性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中国首都博物馆主展厅宽敞明亮,且馆内一切陈列物品都是依照其建筑格局排列的,并不会显示突兀的感觉。室内外环境设计与室内文物表现出了浑然一体的气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使博物馆的文化气息浓重,所以在构思阶段,设计师更注重体现环境与文物文化思想上的共鸣和时间追溯的历史价值,浮雕、书籍、模型、沙盘等多元素文物组成主展厅的展览群,在这个展览群中设计师运用背景音乐和多媒体演示以及相关文字介绍将文物的视觉、听觉、思想内涵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整体环境设计全方位地展示了博物馆想要表达的主体感性认识。
3.审美视野的传达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加入复杂且简单的设计思想理论,通过信息的多样化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信息的延展性和扩充性可以大幅度提升文化建筑的服务价值和设计价值,充分体现出文化建筑的交流意义。因此对民族文化传统有所了解,审美习惯有所认识,对设计师而言是相当必要的。古典文学在表现人类感官意识之前,通常会对其思想信息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可以展现出人类在事物面前的生态意识和人文导向,建筑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些多元化的理论倾向,感受公众在论定文化建筑的艺术价值时的重心和侧重点。所以,在后现代主义设计,都是通过主客体间的物质性和艺术性的形式和意义的融合创造着审美文化,并在物质性、文化性、审美性的融合中探索和寻找自己的创造性逻辑中介[6](P120)。空间表达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终极目标,通过改造空间环境可以增进文物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在满足文物使用要求和观众观赏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师还增添了空间使用功能,以提高博物馆展厅内空间功能的多样化,使观赏者在观赏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单调的空间环境而感到无聊乏味。用玻璃墙壁建造成的中空墙壁不仅能够消除观赏者的审美疲劳,同时还提高了对参观效果的思考、情感,以及感官冲击力。总的说来,中国首都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建筑本身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古典美的艺术品,并没有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加注在文化建筑中,整体建筑富有时代感,文物陈列方式也打破常规,采用生活化的排列方法,让公众在欣赏文物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家与生活的文化环境[7](P197)。
篇7
2、20世纪末,美国凯特。奥利维亚。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地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二、国内对住宅绿化的研究
1、国内对于住宅园林的设计历史悠久
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3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善,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自然观念发展的全部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等思想,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2、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存在的贵族园林毕竟不能代表今天大众化的住宅绿化设计
但是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国外的建筑生态绿化思想在今天均影响了我国的住宅环境绿化设计。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当前对于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面的文章很多,关于原则的规定与阐释也很多。如:贾俊丽的《住宅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对国内外住宅小区绿化环境规划理念及其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居住功能的需求,阐述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措施。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徐高福的《住宅区绿化建设初探》,2005年《广东林勘设计》第4期等均以生态住宅为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住宅区绿化植物多样性选择和生态优化配置模式,对人居环境绿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中福建省惠安县林业局的杜海阳撰写的“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及思考”,通过对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具备的原则,以及充分认识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功能性,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利该树种良好的生长发育,充分展示其良好的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类似的研究非常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当期总体来说,国内对有关的设计的研究非常多,政府对于这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也逐步在规范,但是整体来说都还不够成熟。
三、我国住宅绿化建设的历史
篇8
从建筑企业的自身特点出发,其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目标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要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如果能够把企业经营目标寓于企业文化之中,必将有利于企业目标在员工中的顺利传达和贯彻。
2. 个性化原则。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应该与建筑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相结合,针对机构、人员流动分散,作业条件艰苦,岗位责任重大等特点,将优秀的企业管理观念和思想进一步提炼、升华,从而形成具有施工企业特色、与本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3.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此,首先要树立平等的观念,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形成民主管理的氛围和机制。其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那些符合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行为得到尊重,关心企业、为企业目标积极努力并为企业取得实际效益的员工得到表彰,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
4.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容的原则。企业战略必须考虑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企业文化正体现了这一思想,它弥补了以往企业战略中只重视战略、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硬件,而忽视企业价值观、基本信念和员工行为方式等软件的缺点,使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更趋系统和完善。
二、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
1.企业价值观的提炼
企业价值观作为群体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企业在多年经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的提炼和加工而确认和形成的。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选择是一项核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从实际出发,注重企业价值观的个性化。确立企业价值观,要明确企业现存的价值观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性质、规模、技术特点、人员构成等因素,综合考虑行业特点、竞争环境、发展战略等因素来提炼适合于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只有注重了企业价值观的个性化,才能使员工明白自己企业独特的社会责任和自己生存于这个企业的独特意义。
(2)从整体利益出发,保证企业价值观的一体化。树立企业价值观是为了提供一种对员工进行更好的协调和约束的软管理手段,它是通过来自员工又深入员工内心的思想观念来约束员工,是一种内在的规范和约束力量。因此,一种价值观越是从企业员工的整体心态出发来制定,就越容易在以后的实施中向员工中渗透。
(3)以对人的关怀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管理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要实现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企业价值观体系的设计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的尊严、权利,满足人的需要。通过对人的需要的不断激发和满足,引导员工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员工崇高的精神和道德追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价值观得以巩固、丰富和发展。
(4)坚持企业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原则。现代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细胞,已经逐步在摒弃传统的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把实现社会发展同时作为自己的目标。企业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自身之外的社会利益,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价值观体系也能体现社会责任感。
2.企业文化的传播
如何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得以传播和渗透,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工作,需要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并把它放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组织。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二是以多种形式宣传和推行企业文化。
(1)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障。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同时也是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和企业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建立健全一系列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
①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倡导、实践企业文化者有奖,违背企业文化者受罚的氛围,对企业职工实践企业文化起到导向作用。
② 建立培训制度,尤其是新职工的培训制度,并与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得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等为所有职工掌握,通过培训增强企业职工实践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③ 建立健全劳动竞赛、先进人物评选等制度,通过英雄人物的言行举止树立企业文化形象,以榜样的力量不断地激励企业职工自觉地实践企业文化。
④ 企业领导要对企业文化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全体员工。
(2)以多种形式宣传和推行企业文化
①通过标语、板报、内部刊物、现场广播等媒介,传播和扩散企业文化。
②把质量管理活动、技术创新活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等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这些活动沟通员工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缓冲企业内部矛盾,培养员工的主动精神,提高员工的自信心、责任感。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传播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田金信. 建筑企业管理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层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精神文化是指被多数员工接受,并能对员工行为进行正确指导的安全思想意识、价值观、理念等的集合,也称作安全观念文化。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管理层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分工努力共同完成,各层次管理者依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执行中,使企业从上至下对安全文化内涵及意义能够充分理解,融会贯通,并依此指导自身的生产行为。在此涉及到的管理层次分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层次、项目管理者层次以及施工人员层次。
1.企业高层领导者层次。企业高层领导者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肩负着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缔造者和领路人的角色,为了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安全环境、安全工具及护具以及宣传安全理念的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决策层要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2)决策者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决策者的安全态度就代表整个企业的安全态度。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10-0061-03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已崭露国际化大都市城区的新姿。建筑是时代的缩影,浦东新区的建筑凝聚了浦东人民在新时期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智慧和成果,展示出了浦东新区在新世纪展翅腾飞的雄姿。在浦东大力推进新城区、新市镇的开发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建设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1 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
建筑文化,通俗地讲,指建筑物除了具有物质属性以外,还具有一定份量的精神属性,即所谓建筑的双重性,但这又比较复杂。原因之一是,这种双重性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低标准的公寓、厂房等,突出的是物质性,精神性几近于无;学校、医院和办公楼,精神性有所升高;博物馆、歌剧院和美术馆等精神性则处于高段,而教堂、寺庙、纪念馆更高;至于如凯旋门等,就已经没有什么物质了,精神性特别高扬,可以认为同纯艺术品已没有质的区别了。原因之二是建筑的精神属性还具有层级性,大致可分三个层级:最低层级与物质紧密相关,体现为充分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并上升为美感,是“美”与“真”的统一,体现了建筑所蕴含的形式与物质性内容的协调;中间层级与物质性因素稍远,表现为进一步运用所谓“形式美规律”,如比例、对称、对比、对位、尺度、虚实、明暗、色彩、质感等一系列手法,对建筑的一种纯形式美处理;最高层级离物质性更远,要求创造出某种富于深层文化意味的情绪氛围,进而表现出一种情趣、一种思想性,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憾人的心灵,具有明显、深刻的文化意义。前两个层级的要求相对较低,追求的是美观,重在“悦目”,属于工艺美学或技术美学范畴,一般只应以“广义艺术美”未定义,后一个层级要求较高,除了一般“悦目”之美的意义外,更重在“赏心”,其艺术性已经进入了“狭义的艺术”范畴了。
我认为,建筑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具体应用中可分为两类,就象如上所述,“一类只具有一般的审美性质,另一类有较强的思想性,属于真正的艺术的行列”。这样的分类适用,符合历史实际、也是有利于现实创作的。一方面,它提醒建筑师不必在所有设计中都强调深刻的思想性,也许很多建筑只需要进行一些一般的美化或烘托出某种氛围就足够了,避免虚夸和矫饰;另一方面,在有必要的时候,建筑师们也不能忘记自己作为真正艺术家的使命,为人类创造出时代和民族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2 浦东建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通过中西文化及国内不同地域文化的不断交流,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刻意创新,主张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建筑相互并存、协调发展的海派建筑风格。浦东新区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区,是上海的一个亮点,也是在国内国际上深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重视建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在城市建设中大力提倡发扬,为建设成为富有建筑艺术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区而努力。
首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赋予新建的建筑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建筑是城市组成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一个区域的风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色彩,通过对新建的建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以及精心设计的雕塑、绿化、灯光衬托,无疑将有利于新建筑群文化品位的提升。高层建筑在其中更有重要意义,其天然具有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环境形态,无论是宏观上的城市形象,还是局部区域景观的构成,高层建筑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层建筑更要自觉树立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构成意识。
其次,我们要大力挖掘保护传统建筑文化资源。浦东地区历史不算悠久,但也有着一定量的传统建筑遗产,可大致分为四类,如民宅建筑类,有江南民宅内史第、故居、黄庆年古宅、高桥四合院民居等,又如宗教建筑类,有钦赐仰殿、崇福道院、小普陀寺、露德圣母堂等,再如城楼园林厂房建筑类,有川沙古城墙、鹤鸣楼、承园、船厂大楼等,还有如墓碑祠堂建筑类,有烈士墓、杜家祠堂、岳碑亭等。这些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历年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主要是从文物保护这一角度出发的,这一工作可进一步与建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相衔接,为浦东保存一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优秀传统建筑,留下传统建筑文化的印迹。同时,也可考虑对传统优秀建筑的开发和再利用,陈桂春住宅(颖川小筑)修缮后作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馆址就是一个有益和成功的尝试。一个新生的城市空间将会因这些传统积淀而更富活力。
3 浦东开发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发展
崛起于世纪之交的浦东新区,建筑文化继承发扬了“海派”建筑风格的优良传统,小陆家嘴地区初具“新世纪万国建筑博览会”特色,三林世博家园、高桥荷兰新城等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城居文化区特色,唐镇新市镇、外高桥新市镇等建设也已拉开了序幕,新农村、新郊区建设如火如荼,“一镇一品”的小村镇建设,突出了“艺术、绿化和人性化”的主题。
商业综合建筑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典型,小陆家嘴地区的建筑风貌在现在的浦东最为流光溢彩,是上海和浦东的骄傲。沿着世纪大道这条轴线,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东方艺术中心等等,不胜枚举,更多的尚在规划和建设中。新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正在形成,它的内涵比近代时更多,今日的新建筑,更多地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风格,国内外建筑师一起在这块土地上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形成了新的建筑和城区风貌。
住宅建筑强调以人为本,无论在浦东的城区或是郊区,创造了与居住对象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城居文化,和以展现农村家居生活风貌为主的村居文化,分别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居和村居文化特色。
工业建筑作为建筑文化、建筑艺术所涉及的对象很容易被忽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实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筑方针的观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可能更为根深蒂固。工业建筑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环境保护始终是工业建筑的主题,浦东四大功能开发区,其中三大开发区与工业建筑密切相关。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筑风貌各自体现出功能定位,将为浦东的区域风貌增光添彩。
4 积极推动浦东建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普及建筑文化知识,重视建筑美学教育
建筑美学是一门学科。国家学科分类中,艺术美学包括音乐、影视美学、建筑美学等。
建筑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最精彩的一类,它将物质文明的成就和精神文明的追求融为一体,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晶。
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门科学知识,是一门公共艺术,决定城市建设的水平、环境建设的质量,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也直接体现科技进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振兴。任何低估或忽视其重要性都会造成未来利益的损失,留下历史的遗憾。
应该说,建筑美学知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一点,但相当多的是处在朦胧状态、启蒙阶段或不自觉的认识阶段。为此我们要开展建筑文化、建筑美学的知识再教育,对象主要为如下三类群体:一是青少年,二是投资者,三是政府的各级有关管理人员。对全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要落实到教科书上,继续教育的内容要落实到有效的各个环节上,使建筑美学知识成为人们知识修养的一部分。
4.2 处理好建设与创造的关系,引导建筑文化发展
建筑师、投资者和政府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建筑师的职业决定了他是建筑设计方案的提供者,倾注了对建筑的感彩,要考虑建筑设计方案的各种技术因素,并对其负责;投资者是建筑的中间或最终消费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对其负责;政府是建筑的社会和环境效果的规划者,要考虑建筑对社会和环境的总体影响,并为其服务。三者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过程中分工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建筑创作的中坚力量是建筑师,在强化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应不断改善并开辟良好的创作环境,鼓励、尊重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具体操作中应以经济为基础,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体现建筑师的风格。
同时,应重视社会公众的意愿在相关决策中的体现。社会公众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为他们通常是建筑的最终消费者。公众的意愿需要通过一个合理合法的渠道加以反映,如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不仅要请业内专家,还可邀请业外高层次人士共同参与。
开展建筑设计竞赛鼓励创新精神。发挥优良传统、引入竞争机制,锐意创新繁荣创作刻不容缓。一是大中型设计项目可开展设计竞赛,扩大竞赛面由专家公正评判,大力培养中青年建筑师;二是设计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应建立设计竞赛竞争机制、强化方案设计力量,活跃建筑设计学术思想;三是开展各类建筑作品的评选评奖活动,扩大建筑文化社会影响,对建筑师而言也是显才、育才的重要渠道。
4.3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注重公建文化内涵
浦东区域内的文化、教育、科技类等建筑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建成使用及在建的有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进才中学、浦东干部学院等等,这类建筑其使用功能本身就有浓烈的文化气息,在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建筑设计中,无疑能表现出较高的精神属性,使建筑带有很浓的文化色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进一步推进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在满足社会功能需求的同时,加大文化类建筑在浦东的布点。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类等项目应充分重视建筑文化的建设。这类项目较其他社会投资建筑项目而言,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应担负起这项责任,同时,紧密结合城市雕塑建设、景观建设、“亮灯”工程、绿化建设等,进一步烘托城市和建筑的文化气息。
4.4 营造建筑文化氛围
在浦东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努力营造建筑文化的氛围,加强建筑艺术的宣传,在计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对建筑艺才性的要求。鼓励商业建筑中文化类商业的开设。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机构落户浦东,提倡知名建筑师勇于办个人作品展览加强新闻媒体对建筑文化的宣传与导向,司推动普及建筑美学,而且也有助于建筑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4.5 建立专家学者网络,组织理论实用研究
建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而建筑美学作为一门知识学科,必然会不断发展,在浦东的建设和管理中,可以借用“外脑”,建立起有关的专家学者网络,发展学会、研究会团体,以跟踪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结合浦东实情选择论题开展实用研究,总结浦东建筑文化的建设得失,为进一步推动建筑文化的建设充当政府的“智囊”。
5 结束语
篇11
建筑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景观资源,如何利用建筑文化遗产,发挥其景观资源特性是实现其景观和艺术价值的关键。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保护,利用只能是“无源之水”,只保护不利用就失去了保护的目的。前面提到冀南地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考虑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估,利用亦是如此,根据价值评估,确定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建筑文化遗产。对于一些民居院落、古城和古村落,可以采取保护性利用。如广府古城,是战国时期赵国毛遂的封地,同时也是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城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方形城池格局,护城河环绕四周,古城内外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如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杨露禅墓地、黑龙潭、毛遂墓、弘济桥、隋代运兵洞、甘露寺、广生寺、赵斌太极园、傅仲文纪念祠等。古城内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院落,青砖灰瓦保持了传统民居风貌;街道格局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原貌。除此之外,广府古城周边有着独特的湿地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永年县通过制定保护与开发规划,以古城修复为基础、以太极文化为龙头、以生态园区建设为方向,对广府的明清古城资源、太极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了各种资源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很好地实现了这些建筑文化遗产的景观化利用,体现了其拥有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做好城市的保护与开发规划,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整合文化遗产景观资源及周边环境,是实现建筑文化遗产景观化的重要途径。
篇12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是企业获取战略性资源的能力以及运用一般资源与战略性资源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组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是某种单项资源,而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具有创新特征的企业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就建筑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指以比较快的速度、比较低的成本、比较高的质量、与业主比较和谐的关系向业主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建筑产品,并能够获得比较大的利润。那些能为建筑企业带来优势竞争力的先进施工技术、无形资产(如企业精神、品牌效应等)、管理组织能力、人力资源、营销能力等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包括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企业文化,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第二层面为目标层,包括企业的战略制定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和转移过程,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成长提供导向;第三层面为载体层,包括企业技术引进与再创新、管理组织结构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第四层面为保障层,包括风险防范机制,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顺利形成和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定方式、沿特定的轨道逐步积累起来的,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因此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不容易被潜在的竞争对手模仿、转移和占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文化力的重要表现,蕴藏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因此,企业文化是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才能维持或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之间的领先距离。一个企业旺盛生命力的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企业文化底蕴,是企业长期优胜的关键和保障。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文化的一般共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一定机制,正式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企业文化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易懂、以理服人,令人心悦诚服;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有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使企业重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企业代表人物、企业象征标志产生感情。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不是最直接的,但却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决定因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产品的竞争而转为理念与文化的竞争。消费者购买的已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产品所代表的全部。而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愿景目标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忠实信仰。管理者必须将其组织统一在一个坚定的意念和共同的愿景下,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相应的管理。企业文化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社会大众和客户在接受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震撼力。
2.建筑企业文化的个性。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的因素在生产力构成中的比例较大,劳动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都直接对产品的质量构成影响。同时建筑业又是一个资金投入量较大,风险也较高的行业。因此,建筑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既有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行业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分散、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艰苦、异地施工较多,从而造成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离散性。而建筑企业职工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企业的临时用工较多,队伍流动性大,从而加大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程度。
建筑企业文化是维系建筑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包括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外在层次为物质文化,如建筑产品和建筑工具;中间层次为制度文化,内在的核心层次为价值观;外在层次为硬件,中间和内在层次为软件,硬件是软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利润源泉,拥有众多的优秀项目必然显示出企业的雄厚实力和竞争优势,同时企业文化在每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上都会发挥作用和得到体现。因此,项目文化作为建筑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建筑企业文化的建设
1.基本思路。建筑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内外环境,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基本情况;再分析建筑行业的劣势,如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严重的混乱状况等阻碍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然后研究建筑行业的优势,如我国对外承包市场的扩大,关税壁垒的降低将使得对外承包工程成本降低,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施工模式的引进带来的发展机遇;最后开展实证分析,如传统观念、心理、行为方式、习俗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研究和设计突出个性和特色的建筑企业文化。
2.具体措施及创新思路。在与具体业务行为相关的操作层面上的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培育技术文化、质量文化、信用文化。
技术文化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在技术进步活动中集中统一的体现,决定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并使其有效运行。不同技术和产品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工程成本等经济因素的竞争,而且是科技含量的竞争,只有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注重提高员工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技术氛围,形成技术创新的全员意识;质量文化是渗透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管理思想和精神理念,包含施工过程中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追求和企业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突出质量意识就是突出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功能;信用文化是指关于信用的意识、理念、评价、体系、规则和机制等方面的文化积累。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形成全员的诚信度,以良好的信用获取市场的通行证。
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文化,与时俱进,适时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机和活力。项目文化是建筑企业文化的重点与特色,应结合起来建设,将新的经营理念与项目管理紧密结合,创建创新的项目文化,确保项目施工过程的全方位控制进而实现管理升级,树立了良好的项目形象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并且赢得业主、占领市场。创新项目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项目管理文化创新,夯实管理基础。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建筑工程微机管理系统作为项目信息管理的有效工具,实现现场办公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无纸化”的项目管理,使施工的整个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2)项目制度文化创新,抓住关键问题。专门给项目经理建立一套既能保证项目管理顺利进行又能反映、维系和弘扬项目文化的规章制度,强化他们创建项目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项目精神文化创新,实现人心凝聚。以人为本,尊重、理解项目人,充分调动项目人的积极性,尽可能最大利用他们的创造性使之为项目尽职尽责;适时加强岗位培训和文化教育,提高项目人的综合素质。
(4)项目业主文化创新,产生品牌效应。将项目文化积极向业主延伸,工程竣工后主动配合业主的善后工作,有效宣传自己的优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全面实施无投诉回访制度,建立与业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企业不断开拓创新的根基,更是企业进步发展的灵魂。企业有了文化的魅力,才会有经济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通过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企业群体理想培育,珍惜和培养人的感情,激发人的潜能,使企业员工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团结,关注全方位效益的提高,构筑双赢品牌效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建筑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企业自身的实际,准确把握企业目前的状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明确企业的文化类型,确定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理念,以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为核心,以面向市场、优化经营理念和员工思想行为为着力点,塑造员工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将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形成合力,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3
巴渝传统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尊重地形地物,很少大挖大填破坏自然地貌,其哲学思想不讲究礼制的约束,而是注重依附自然、顺应自然,寻求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建筑群鳞次栉比,逐级而上,顺应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与原始自然地貌和谐统一。单体建筑处理灵活多变,以长短不一的脚柱为支撑,减少建筑主体与地面的接触,提高建筑对坡地的适应性。此外,巴渝传统建筑还可附贴于崖壁,与崖壁紧密相联,利用崖壁的承载能力支撑部分建筑荷载,节约材料,增强建筑稳定性。
1.2外观形态
巴渝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加上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绕,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等。山地地形起伏有致,体感强,赋予巴渝传统建筑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一种轻盈、灵活的建筑形态。巴渝传统建筑屋面举折,屋顶反翘,呈现出飞升飘逸之势,减轻了因吊脚楼底层架空带来的头重脚轻之感;而出檐深远的檐下通过设置柱廊,形成了一条为过往行人遮风避雨的过道,同时也是联系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建筑色彩以当地原材料本色为主,青瓦白墙,屋架构件通常为栗色。在绿茵植被的环抱之下,鲜明的色彩对比凸显了独特的建筑形象。
1.3结构体系
巴渝传统建筑结构方式主要分为木框架穿斗式、土石墙搁檩式和捆绑连接式3种。木框架穿斗式是继承干栏式梁柱木架承重结构体系的产物,构架组合灵活多变,受力传递明确,各结构构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对山地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土石墙搁檩式直接用柱承接檩椽,梁使用较少,檩椽一端搭在斜坡或峭壁上,另一端搭在用楠木或杉木搭成的架子上,柱脚之间用竹木作横向或三角形固定。捆绑连接式是采用竹木材料捆绑作为房屋构架的一种临时性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沿河一带吊脚楼。捆绑连接方式自由灵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河岸陡坡悬台适应性较强,也可用于修建多层房屋。此外,吊脚楼底层架空的结构体系能有效缓解巴渝地区潮热气候条件下建筑的通风、防潮、隔热、遮阳问题,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建筑舒适度。
2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巴渝传统建筑所涵盖的尊重生态环境、高效利用空间和降低成本的建筑理念与我国倡导节约土地资源和建造绿色建筑的理念一脉相承,在今天仍可借鉴和运用。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巴渝传统建筑,寻求现代与传统的相通之处,将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能使建筑作品具有更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也十分有意义。
2.1体现环境特征的适应性设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大众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发生改变,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自然环境几乎恒定不变。因此,建筑创作可通过对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设计来表达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相对于环境气候、建筑材料而言,地形高差是巴渝地区城市建设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同时也是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布局与场地地形条件、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等有直接关联,因此,应对地形高差采取的设计手法和构筑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注重对场地的高差分析和剖面分析;其次,为提高大型综合体建筑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可将大体量建筑化整为零,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和功能相互协调统一。如重庆融汇丽笙酒店,坐落于歌乐山脚下融汇国际温泉城内,场地北靠山,南临河,地形高差达数十米。为保持场地原有地貌特征,减少大挖大填,通过对地形高差和剖面分析,综合朝向、景观因素,最终确定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定位以及与场地的结合方式。建筑的主要造型部分集中在场地南侧临河的缓坡上,采用层层退台的处理方式沿等高线逐一展开。引用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的建筑思想,通过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酒店主要出入口。酒店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顺应山体走势,与山体浑然一体,形成山体—建筑—水体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良好景观。
2.2构建独特的城市建筑空间
近10年来,巴渝地区的城市发展在不断进步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城市快速发展引起的城市风貌趋同和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完善和延续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过整合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山地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
2.2.1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即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在坡地条件下建造出新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借鉴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思想,在坡地构筑水平基面,提高单位用地面积使用率。如重庆三峡广场就是利用建筑屋顶形成商业步行街,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克服地形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商业建筑面积的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三峡广场还利用自然水体,结合地形高差,借鉴三峡大坝外在形态,建成半下沉式喷泉广场,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2.2.2建筑内部空间的公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公共建筑正大步朝着大型化、功能复合化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压力,而且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室外化,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更完善、体系更完整,同时也给商业建筑内部带来更大商业价值。如重庆杨家坪龙湖西城天街,将建筑内部各楼层步行通道与室外不同标高的广场相连,同时将内部步行外廊作为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室外化、公共化。这样,不仅缓解了城市快速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为商业建筑带来了更多消费人流和商业价值。
2.2.3建筑剖面设计的灵活化
巴渝传统建筑受地形条件约束,建筑规模通常较小。为尽可能地提高狭窄用地的使用价值,在节约土地和方便交通两大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布局通常比较紧凑,各功能体往往采用混合模式。商住楼是混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将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相叠合,形成上部居住、下部商业或者办公的模式,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山地地形复杂地段,建筑用地时常处在两条高差悬殊的城市道路之间,为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常常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差处分别设置出入口,通过楼梯或坡道将两块不同标高的地块联系起来,提高山地城市的可达性,同时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