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网站管理办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网站管理办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网站管理办法

篇1

1 发展现状介绍

1.1 网络平台建设现状

校园网络的文化可以看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其主要依赖于如今的网络科技,积极的融合网络传播途径以及互联网等技术出现很多的表达方式。目前各大院校网络平台建设的形式非常多样,基本都是由网络管理中心开发各种系统给各个部门使用,部分的高校还吸收的社会的力量来补足自己的开发实力,形成了白花齐放的网络平台建立局面。不过如今的网络平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很多高校之间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是非常滞后于社会发展现状的。

1.2 网络监管工作模式现状

目前高校依据自己含有的不同网络文化工作方式,利用不同的技术开展网络安全与监管管理办法。在进行校园网络工作管理的重点为对于校园里面含有的有害信息进行专门治理,对于网络链接服务进行仔细排查,尤其是含有的托管服务、虚拟个人空间以及各种的公告栏与留言板等进行专项整治与管理。

1.3 网络宣传推动了变革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高校的网络宣传发展势头迅猛,因为其非常的方便快速、信息量巨大覆盖面积大等特征,是传统的媒体不可以比拟的,同时也是促进了高校网络宣传模式的改变。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国外的高校就开始进行网络宣传与管理,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对于网络管理的工作模式也是不断的成熟,管理方法与手段不断创新。如今很多的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队伍,组建了新闻网站,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员与网络编辑宣传队伍,在网络舆情收集、平台建设以及报道等很多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4 舆论引导的变化

现在的网络互动平台含有微博、BBS以及微信等很多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工具,很多的高校都是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评论与辅导管理员,经常进行培训与交流,切实的推动了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社区逐渐的成为网络舆情管理发展的主要阵地,很多的网络管理与在校师生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服务社区等自己的个人网页,同时监控信息,这些都是给舆论的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5 网络文化建设品牌的出现

培养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使得校园网络成为德育教育的新阵地,也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目的。各地的高校在不断的积累与探索之后培养出很多的网络文化品牌,通过大学生的在线推动,通过百佳网站的评选等,各大高校纷纷的推出网络文化建设的品牌。

2 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建设统筹机制

需要建立高校网络文化领导小组带头,宣传部门引导的网络问题具体负责的建设机制,工作的中心放在网络文化建设规划上面,培养师生的网络道德等内容。其一为根据互联网发展的具体形式,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具体制度,发展规划应该涉及学校网络建设发展的目标,队伍建设等。其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充分的注重高校师生网络发展的现状,建设网络道德的实施方案,同时相关的工作部门开展网络道德的建设工作。其三网络管理中心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估与激励制度,同时将结果与传统的考核标准统一。

2.2 完善网络监管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的监督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学生、院系以及学校的三级舆情监督体系,建设专门的舆情监督队伍。依据发现、判断、选择以及报送等工作方式开展自己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必要的时候建立网上舆情的收集管理方式,尤其是重视各种微博群与微信群等作为传播手段的重大。其次要重视技术的发展,建立网络管理监督的具体制度,利用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办法,规范网络监督的具体工作内容。

2.3 完善工作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审批与管理办法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建立层层的考核制度、分类与量化考核等办法。在进行审批与考核的时候,需要将工作的内容细化,将网络文化工作管理的好坏作为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其次针对于针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确定考核标准,重点分析这项工作是否做到位,相关的资源投入是否满足现实共走的需求,在队伍建设方面能否做到科学合理等。最后为对于网络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具有严格的要求,评价的重点内容为其能否坚持舆情日报机制,能否与有关的部门协作进行安全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进行重点的考核,对于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考量标准。

2.4 强调协调保障的机制

建立多渠道的共同投入机制,保证监督工作的必要开支,同时积极地投入专门资金来建设有关的管理机构。对于一些管理较好监督到位的网站引入商业服务机制,可以对外承接广告、专题宣传等模式。同时利用校园学生优秀资源建立网络监督管理等宣传队伍,补充专业监督队伍建设的不足,加强对于专业队伍的培训等。同时还需要组件高等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委员会,定期的召开学术会议,研究工作对策,进行工作评估等活动。

3 结语

本文依据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网络社会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影响十分巨大,理论与实际分析了网络文化给师生与高校管理带来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办法。再结合网路信息与传播的特点,分析了高校网络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对策,对于以后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高琴,魏金辉.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研究.青年记者,2012(2):76

篇2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含义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相互交流、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校园网络化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

高校网络文化以校园网络为载体。文化是由一个群体的人产生,不同的群体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高校网络文化有如下特点:

第一,高校网络文化的形成是以校园网络的建成为基础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园网络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校园网络文化,比如一个毫无高效性可言的校园网络是无法形成高效的校园网络文化的。

第二,高校网络文化促进了高校办学理念的更新。网络具有连通性、普及性和交流性,高校网络文化也具有这些特性,因此,在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发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并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的新理念、新思维。

第三,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因此高校网络文化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网络时代的教育文化,高校网络文化促进了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网络文化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为主体,以个性化教学为模式的新的教学格局正在形成。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

1.高校网络文化硬件环境建设

高校网络文化的形成有赖于高校网络的硬件建设,没有完善的校园网络就不可能形成规范、良好的网络文化。2008年6-9月,教育部科技司组织对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有效回收《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问卷335份(每校一份),《中国高校信息化应用效果》问卷825份(320所学校)。100%的高校已经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网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5.32%;学校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15.82%,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0.59个;85.5%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方面的电子校务系统。但是在有的高校仍然存在重教学、科研、管理网络建设,轻学生宿舍网络建设,一些非学校能够管理的社会渠道上网方式正走进宿舍,给网络管理和校园文化的形成带来了难度。因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网络的硬件建设,特别是学生宿舍区的校园网覆盖。

2.高校网络文化软件建设

目前,网络已成为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要树立校园网络文化的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为学生探求一个施展个性的自由空间,改进和加强校园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思想、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互动性网络平台是不可少的,比如“BBS”、“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交流学习、交流技术、交流情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的看法,学校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找出工作的不足,同时利用这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思想。

加强学术型网络文化建设,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学术的圣地,教师、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扩展知识,提升学术理念。在高校网站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建设科研类网站、在线教学型网站、学术型网站,建立学习资料类数据库、电子图书库等专业资料类网站。网络已成为学生检索资料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网络,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检索、整理、利用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协作学习,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篇3

2 高度重视网站信息员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站信息员队伍是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1 信息员的选任条件和要求 ①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能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或学生教育管理经验。②了解掌握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熟悉高等教育政策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热心服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③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篇4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网络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德育工作者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第二,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德育专家意识。

大学德育工作者只有成长为一名专家,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成效性。目前大学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大学德育工作者还必须下苦功夫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提高,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了解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并尽可能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有益信息,使自己成为大学德育所涉及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专家,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带头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和咨询指导作用。

总结:因此,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专家意识,充实一批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有较好政治素质的专业人才到大学德育队伍中来就显得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大学生网络德育初探.《中国德育》,2003年 第6期

篇5

一、引言

高校内部的网站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高校门户、各部处网站、研究所和科研机构网站、会议网站、校内信息化应用、教师个人主页、学生社团网站、图书馆资源等。在厦门大学,目前校内共有超过700个网站。除了以上几种类型外,高校相关的网站还包括高校教师在互联网上的微博、博客、其他专业网站的页面。师生员工和校外人员发现这些网站还主要以高校门户、信息化门户、搜索为主。[1]

高校门户网站以学校简介、师资力量、招生、新闻等内容为主,门户除了新闻外其他内容的更新频率较低。[2]信息化门户以聚合校内信息化应用为主。[3]而这2个门户都无法囊括高校校内外的所有相关网址。大部分研究所和会议站点一经建立无人访问,为了增加网站的曝光度,还应引入以上两个门户之外的第3种网址导航站作为一个有力的补充。

网址导航站除作为收集所有高校校内外相关网址的功能外,他还可满足以下两种访问需求:(1)作为高校校内用户的上网门户,校内用户可将其设置为浏览器主页,从网址导航站一键即可进入信息化应用和图书馆、学生处、人事处等网站。(2)满足用户无目的浏览需求。用户可通过网址导航站了解高校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某个学科相关的所有网站、高校的科研成果、学生社团等类别的信息。

所以高校校内网址导航站起到对外负责展示高校科研实力,对内方便师生员工发现网站的作用。建立高校校内网址导航站是高校网站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程度与高校门户和信息化门户一样。

二、 校内网址导航站分析

笔者对国内前几大高校的导航网站进行了分析,分析对象以在Google搜索内能搜索到的为准。以在2014年2月份,使用同一浏览器、同样设置、首次页面访问禁止缓存、二次访问为有浏览器缓存的导航网站。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

同时分析得出,清华大学导航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址导航页面较为完整,但是里面还包含着大量的其他校外站点。其中浙江大学导航做了网址搜索拼音功能,但是使用时提示错误而无法正常使用。所有的站点手机下访问效果均较差,没有对手机做优化。

经过分析比较,笔者归纳出高校校内网址导航站应具有以下特征:

(1)高校校内网址导航站应具有权威性,收录网址全面,以体现大学文化、突显学子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展示科研氛围为主。导航站应有专人负责审核维护,导航站内网址必须是可对外公开的网站。私人工作室和待站点应剔除。

(2)导航站应以校内网址为主,商业网址的维护成本较高,若要提供应链接到互联网上专业的导航网址hao123、百度导航等。

(3)导航站应提供让用户提交网址功能,应提供让用户可自定义网址功能。

(4)导航站作为高校师生和校外人士访问的门户,应对访问速度做优化。导航站设置为浏览器首页后不应影响到用户浏览器速度。搜索,农历等在不影响速度的情况下可酌情添加。

(5)导航站应对移动终端访问优化,可采取响应式布局优化。[4]

(6)导航站为了统计访问频率高低应对用户访问网址行为进行记录。

(7)导航站应提供多种网址被发现渠道,包括分类、搜索、全部展示等方法。

三、校内网址导航站实现细节

1.系统框架

厦门大学校内网址导航站操作系统为Ubuntu,Web服务器为Apache2,数据库使用轻量级的SQLite数据库,脚本使用Python语言开发,网页后台语言为PHP。网址的预览图使用c#开发。网站前端JavaScript框架使用JQuery,CSS框架使用Bootstrap。系统框架如图 1 所示。

2.网址收集

导航站的网址收录应当全面,在高校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厦门大学,笔者使用以下几个方法收集网址:

(1)备案登记系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2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33号《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 》,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备案系统,通过检索备案系统的数据,可以获得大部分网站的名称和网址。

(2)DSN记录

高校有以大学缩写命名的 后缀的域名服务器,通过检索DNS记录,再根据DNS记录模拟访问网页端口也可获得在用网址和其名称(名称以网站首页标题为参考)。

(3)端口扫描

在以上2种方法外,还有些服务器没有DNS记录,尚未履行备案流程,这些可以通过扫描本高校内部的IP段,查找所有80、8080端口上的Web应用,使用Python客户端模拟访问获得在用的网址和其名称。

(4)用户登记

有些教师的微博、博客、其他网站等不在校内登记,有些会议站点使用校外的建站平台,这些站点应当允许用户自行提交网址。

通过以上4种方法收集到的所有网址,筛选掉重复记录,整理网址网站名和别名,通过人工过滤一些内部的不适合在互联网公开的网址,最终可以得到高校所有相关的网址。网址数据库定义如表 2 所示。

3.网址分类

收集到大量的网址后,需要对这些网址进行归类以方便访问。由于单个网址可能会属于多个类,为了简化设计,笔者应用了非常自由的贴标签方法对网址进行分类。[5]每个网址属于的所有标签用逗号分隔保存,PHP后台程序遍历网址Category字段即可收集到某一个分类的所有网址。

在厦门大学,笔者按照高校访问用户角色区分,分为“常用网址”、“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文献资源”、“特别推荐”、“个人”等分类。[6]其中“常用网址”是根据后台记录的用户对网址的访问频次把最常被访问的网址做的归类。分类采用人工分类。

4.网站设计

厦门大学校内网址导航站根据分析得到的网址导航站的主要特征实现了以下功能:首页栏目由菜单、搜索框、搜索结果区域、“常用网址”、部分类别网址构成。其他页面包括自定义网址页面、全部网址页面和带网址预览图的全部网址页面。搜索功能可根据拼音或者拼音首字母搜索,搜索结果立刻显示。

为了在移动端有更好的体验,网页排版使用Bootstrap的响应式布局,在桌面浏览器一行显示12个网址,在手机端浏览器一行只显示2个网址。桌面浏览器的导航条在手机浏览器可自动缩小为下拉菜单。通过Bootstrap CSS框架,无需修改后端PHP代码即可达到在不同大小的浏览器有不同的显示样式。

在显示所有网址页面时,为了让用户对网址的网站内容有更直观的印象,笔者对所有网址的网站首页作了截图显示在页面上。截图使用c#语言,Visual Studio开发,通过WebBrowser控件,访问网址并截图保存,保存的文件名为网址的MD5值。通过定期运行c#程序更新首页截图。最终展示效果如图 2所示 。

为了获得最快的访问速度,笔者对网址导航站做了如下处理:

(1)首页静态化

网址导航站的首页进行了静态化处理,根据网址导航站的网址更新频率制定出在服务器缓存4个小时的规则。在4个小时之内,所有访问都是直接返回静态页面用以减少页面生成的时间。同时使用Apache2的mod_expire模块,设置静态文件的Expires和Last-Modified头部,设置静态页面失效时间为2小时,通过这个设置,在浏览器端,2小时之内在网址导航站访问都无需再次跟服务器交互。

(2)对页面进行gzip压缩

gzip压缩可以减少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大小,通过Apache2的mod_deflate模块启用gzip压缩。

(3)对于网址的搜索也在客户端完成

在首页静态化生成时也把用于搜索的字段“Link”、“SiteName”、“SiteNameAlias”和以上3个字段的拼音全称、拼音首字母(使用PHP查表法转换中文到拼音)使用逗号分隔全部组合成一个字符串写入首页的JavaScript代码内。对于以上3个字段的搜索全部在浏览器客户端完成,无需和服务器交互。首页载入的第一时间输入焦点定位在搜索框,直接回车可访问搜索结果的第一个内容。

(4)网址预览图使用延迟加载

全部网址的预览图版页面除了显示前面的几张图片外,其余图片只有在页面下拉到相应位置时才真正去下载图片加载,加快了页面载入的速度,也节省了移动端的数据流量。

5.访问数据分析

对于网址导航站,最有用的数据是某个网址的用户点击数量,这个数据在调整网址的分类和排序时是重要的参考。一种做法可在展示网址页面的时候不直接输出网址而是去服务器获得网址然后重定向,在服务器完成网址访问统计功能。在厦门大学校内网址导航站,笔者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减少在服务器计数导致的网络交互流量和服务器处理时间。该方法为直接在展示网址页面上输出网址,用户点击网址链接后使用浏览器客户端脚本JavaScript访问服务器的一个网址并立即返回404代码,在客户端重定向网址,后台每天使用Python脚本分析Apache2的404网址访问记录即可统计到所有网址的访问频次。

四、结论

厦门大学校内网址导航站实现了导航站的特征,达到了方便校内外人员和展示高校文化科研成果的目的。以表 1 同样的测试标准,厦门大学校内网址导航站首次下载量仅为 88k,页面展示时间为0.733秒,2小时内下载量为0k,2小时后在服务器网址没有更改的情况下下载量仅为0.5k,载入时间为0.113秒。笔者今后将继续关注高校网址导航站发展,尝试在不影响速度的情况下可再加入搜索、农历、重要新闻等栏目的可行性。在速度方面还可以再进一步优化,例如在统计网址访问次数方面,目前是每次访问一个网址时均会访问一次服务器,可修改为点击网址后不直接提交到服务器而是记录在浏览器端,多次后合并提交达到减少网络交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建军.网络资源获取方法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130-132.

[2]杨林.普通高校网站主页设计思路探讨[J].保山师专学报,2006(5):7-9.

[3]方伟杰,洪波,云霞等.基于Web2.0的校园信息门户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33-35.

篇6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张贴规则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警告:张贴者对张贴信息的行为和张贴的内容负全部法律责任,不得违反国家法规和校规。(2)不得伤害他人;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他人;不得使用冒犯少数民族和的语言。(3)保护国家秘密:不得、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4)不准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保护个人隐私:不准张贴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不准在网上向年龄在18岁以下者套取姓名、住址、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信息。(6)不得抛撒信息垃圾:不准连续张贴同一内容,不允许在不同的议题下张贴同样的内容。(7)保护知识产权:不准张贴受版权保护的图片、商标和文章。(8)不轻信网络谣言。(9)不准用于商业目的:不准在BBS或“论坛”中张贴广告、推销产品、开展有偿服务。(10)不要无节制地迷恋于虚拟的电脑世界。

适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调控。开设BBS和“论坛”的高校网站必须声明,网站管理者具有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信息,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给予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联网资格若干天,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等处罚的权利。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网站接到举报后,有责任回复举报者,对举报内容做出处理,并对被举报者提出警告或采取技术措施限制违规者继续张贴信息。(张鸿:《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载《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组织信息员对网上消极信息予以平衡,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他们由德育工作者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受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在单位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掌握网上动态,以适当方式制作和积极信息,反驳或平衡消极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篇7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张贴规则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警告:张贴者对张贴信息的行为和张贴的内容负全部法律责任,不得违反国家法规和校规。(2)不得伤害他人;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他人;不得使用冒犯少数民族和的语言。(3)保护国家秘密:不得、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4)不准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保护个人隐私:不准张贴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不准在网上向年龄在18岁以下者套取姓名、住址、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信息。(6)不得抛撒信息垃圾:不准连续张贴同一内容,不允许在不同的议题下张贴同样的内容。(7)保护知识产权:不准张贴受版权保护的图片、商标和文章。(8)不轻信网络谣言。(9)不准用于商业目的:不准在BBS或“论坛”中张贴广告、推销产品、开展有偿服务。(10)不要无节制地迷恋于虚拟的电脑世界。

适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调控。开设BBS和“论坛”的高校网站必须声明,网站管理者具有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信息,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给予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联网资格若干天,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等处罚的权利。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网站接到举报后,有责任回复举报者,对举报内容做出处理,并对被举报者提出警告或采取技术措施限制违规者继续张贴信息。(张鸿:《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载《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组织信息员对网上消极信息予以平衡,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他们由德育工作者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受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在单位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掌握网上动态,以适当方式制作和积极信息,反驳或平衡消极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篇8

一、网络教育成为全球热点

近年来,网络教育万兴未艾。据统计,2002年全球有超过1.2亿人次通过互联网来接受教育,网上学习正逐渐成为全球性教育和培训的潮流趋势。网络教育是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所谓网络教育就是超越时空、淡化教而突出学的网络教学,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协助下,通过INTERNET,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获得学习指导和信息资源,并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令人鼓舞,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远程高等教育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世纪90年代,当数字革命如火如荼时,预言家说:大学在21世纪必将彻底改变。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教授在1997年预言:“从现在起的30年,大型的大学校园将成为历史的遗物”。虽然预测仅仅是预测,但它揭示了21世纪远程开放教育面临的机遇。网络远程高等教育正以独特的魅力冲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冲击传统大学的樊篱,受到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公众的青睐。

我国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实施“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随着Internet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发展迅猛。丁兴富博士曾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加速发展及其一系列重大突破的主要标志归纳为:网络教育主体实现突破;网络教育认识实现突破;网络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国内信息产业界投资网络教育实现突破;中外合资开发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实现突破;网络教育的政策法规实现突破。

二、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及问题

由于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兴起是一项崭新改革,实践经验的不丰富与理论准备的不充分造成处于试点阶段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在思想理念、教育模式、网上资源建设、网络技术、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教学服务体系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然从首批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到今天,网络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探索与实践阶段(2002年-2003年)

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国68所高校成为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高校。从这一刻开始,各高校努力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利用国际合作,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潜心研究,厚积薄发,逐步形成一批最早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高校。各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克服条件艰苦、人员不足、经费紧张等不利条件,内部积极开展管理制度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资源建设,学生学籍管理以及远程教育网,多媒体教育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外部积极联系省内相关学校,建立校外学习中心。

(二)发展与治理阶段(2004年-2005年)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夯实内部建设,不断加大网络教育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基于计算机网络条件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外部建设中,积极加强校外学习中心建设,突破四川省的招生范围,开始面向全国设立网络教育校学习中心,开展招生工作。

各试点高校将人员、资金、设备在管理上纳入统一规划,由网络教育学院具体实施,其他职能部门和教学学院相配合,共同开拓继续教育事业,不允许其他教学学院独自对外签署联合办协议、设立校外学习中心,各个学院之间不会产生因各自利益之争而引发的不良事件,也有利于校外学习中心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维护试点高校的声誉。

篇9

2.自主性

一般来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强调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行为,不管该种参与行为是消极的或者是积极的。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网络信息化模式,可能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实现优化提升,使得每个参与者均具备有话语权威性,成为中心;另一方面,则有可能造成参与者丧失主体性,这主要是因为主体会被其所创造出的信息、技术、符号与各类型关系进行操纵控制,造成自身主体地位的丧失。所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大学生需将自身自主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良好的自我创造、自我把握、自我规范。

3.交互性

该种模式十分重视教育者跟被接受教育的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正是由于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让交往更加趋向于自由普遍化。所以说,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跟大学生均可谓是自由平等的,教育者针对大学生展开教育的时候,需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以及讨论,主要采取说服引导的手段方法培养学生养成正确鲜明的思想观念。

4.个性化

该种模式的合理运用,一般都是将充分尊重大学生兴趣以及自身需求作为主要的基础性内容,注重由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生个体实现全面的优化发展。由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本身具备有互动性以及平等性等等特点,使得每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自身价值尊严均能够获得密切关注,加之计算机网络平台能够更为快捷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得大学生最为真实的个性特征以及思想情况能够更为迅速地被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便于其能够充分结合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用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1.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十分重视校园网络建设,创办很多涵盖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的板块,实时进行信息要闻的合理,及时更新高校内外动态信息,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做很大努力。然而,在高校校园网站上很多都是红色信息,总是局限在说教范畴内,版面形式国语呆板,欠缺跟大学生之间额良性互动,极难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较大程度削弱;结合调查不难发展,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均能够运用网络进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譬如说,使用QQ强化与学生间的互动沟通、上网查阅所需资料,但是由于工作习惯以及培训力度的约束,导致其未能对真正的网络文化特征持有深刻认识,使得其狭隘地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就是能够运用电脑,使用网络进行信息、邮件传送、红色图片上传等工作,极少关注贴吧、论坛上的言论,更有甚者会使用说教以及封堵、命令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优势难以实现有效发挥,实际的工作状态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未能够网络有着充分认识,加之很多网站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各类不良信息,且未能获得有效监控,有些大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加之自身自控能力交叉,对于不良信息给予过多关注,导致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

2.建议措施

(1)强化网络建设

首先,要强化建设特色网站,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优化健全完善,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以及高校所具备的相关特点,构建有着强烈特色的网站,并及时丰富网站内容,优化各个板块的合理设计,努力在贴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际的基础上采用各类型学生易于接受的手段方法实施教育工作。其次,是强化建设其他网络载体,为充分满足现代大学生行为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可以通过E-mail、BBS论坛、即时通讯软件(如QQ、MSN等)、博客、手机短信、移动飞信等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强化队伍建设

进行高素质水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的合理建设,能够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性保障。高校需认真执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教育者的选择聘请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择取觉悟高、技术精、素质优、专业硬的教职员工充实到整个队伍组织中,而后,需有效地针对教育队伍展开强化培训,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便于其能够顺利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帮助学生解决所存在的困难问题,使该项工作具备更强的有效针对性。

(3)强化网络监控增强

网络安全责任意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有机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要从完善立法、遏制不良信息等方面加强对网站的管理;相关部门要对网络信息做好入境防范,强化对网上信息的监控,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惩罚网上犯罪;对于学校,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在校园内形成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篇10

中职学校网站是其建立的校园官方网络平台,也是其“名片”和“商标”。对内发挥教育教学管理、协同办公的作用,对外承载着宣传及交流沟通的功能。她是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实力的窗口,是展示师生精神风貌、个人风采的平台,是学校与校友、家长、社会联系的桥梁,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需平台。因此,网站的内涵建设至关重要。

一、中职学校网站现状和面临的机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中职学校网站建设发展迅速,基本上学校都建有独立域名的学校官方网站,为宣传国家职教政策、学校办学特色、促进信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共建和协同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中职学校经济实力不足,缺少技术人才,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循,导致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展较慢,网站的内容与应用都有很多需要加强的方面。笔者对湖北省近百所中职学校的网站展开调查归纳出以下特点:首页栏目设置全,新闻公告内容鲜,美工色彩雅与艳,内涵不足特色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在201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杜占元副部长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将迎来春天,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必将有质的飞跃。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已列入示范校建设项目之中,建成网站架构合理、功能齐全、资源丰富、安全实用的学校网站,是“数字校园”的重要标志。

借鉴职业教育领域校园网站建设的经验和创新理念,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特点,选择成熟先进的网站制作技术,加强学校网站功能建设,注重内涵建设,彰显职教特色,更好地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为师生服务,为社会服务,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品牌效应,展现好这张“名片”,让这个独特的“商标”增值。

二、网站栏目设置及内涵建设

建设网站应重视构架,并做到便捷好用、美观大气有特色,使其风格与学校文化吻合,色彩主次分明协调、静动适宜。比如,武汉铁路桥梁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网站注重色调的选择,以蓝天白云为主,一座桥梁跨越蔚蓝大海之上,带着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的期望“努力学习为我国桥梁建设做出贡献”,载着学子驶向理想的彼岸。在栏目内涵建设上注重以下方面:

1.目标。体现中职学校特色的信息、提供服务及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传承学校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

2.特色。彰显职教特色,突出学校特点。如“职教政策”宣传国家相关的职教政策法规、职教视点、职教人物交流访谈等,搭建起学校师生了解国家职教政策与发展的平台;“特色专业”突出桥梁特色,我校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铁路桥梁命名的中等职业学校,而且桥梁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示范专业,也是校园网站重点展示的专业;“校友空间”以访谈的形式展示毕业生风采,弘扬毕业生的创业精神,充分展示办学成果。这对在校生是榜样感染力、对园丁是成就感、对社会是影响力。

3.功能。内容的建设为实现功能服务,对于学校而言有如下作用:①为学校改革发展服务,如学校改革发展、教学研究动态、市场需求动、管理理念引领;②为校园文化展示服务,如学生活动学习成果、教学科研活动、教师风采展示,校园形象塑造;③为学校招生与就业服务,如招生宣传、网上报名、就业公示、定岗实习跟踪;④为教师教学充电服务,如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备课、学科研究;⑤为学生提供学习查询服务,如国家助学金及减免学费、学业成绩查、技能培训、图书资源利用。

4.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①加强网站制度建设。依据国家《互联网务管理条例》制定《学校校园网管理办法》、《信息审批程序》、《通讯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②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在学校各科室设兼职通讯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并表彰优秀通讯员。在各班级邀请喜欢写作的学生参与校园网站的通讯报道工作,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的学分替代项目,对符合要求的学生给予学分,纳入学分银行;③加强网站专职人员的专业培训。让责任心强、喜欢这项工作的人专门负责校园网站的维护管理。并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的培训,如省信息化发展中心的培训、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的培训、上级主管单位的宣传摄影培训等,极大地提升了专业人员综合能力,从而提高网站维护水平;④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即学校网站信息的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

5.更新。栏目更新快,新闻及时,校园文化展示有深度,展示形式多样化。近三年信息统计如下表。

6.网站展示。校园网站作为服务学校教学、管理和各项工作的网络平台,在学校的对外宣传和信息交流、展示学校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增加学校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上,在招生就业和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都将发挥积极作用,还可利用互联网的公共资源拓展网站功能。例如,丰富的网站内容——外网;校内办公网——局域网.网络交流资源:OA办公系统;QQ群;邮箱.官方微博:新浪微博http:///wrbss;腾讯微博http:///wrbss1973.

三、努力方向

中职学校网站应以国家级示范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契机,建好、用好、维护好,博众家之长,吸取借鉴,探索校园网站建设之精髓,加强内涵特色建设,解决信息孤岛,增强交互功能,发挥网站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让这个窗口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篇11

一 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网络信息量巨大,传播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再加上很多学校对网络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很多不良信息四处传播,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的时期,对于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不能很好地识别,鉴别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使得一些错误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有可乘之机,影响这些正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这些异质文化的冲击,也必将影响到整个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到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

第二,网站内容缺乏吸引力。如今,很多高校的网站形式呆板,内容上也没有贴近广大学生,枯燥乏味,并且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只会生硬地说教,缺乏有效的互动,忽视了网站在网络媒体传播中的特殊性,最终导致这些网站即使是在学校内部的学生中也鲜有问津。

第三,弱化道德教育。因为网络连接覆盖整个世界,使得网络具有无限性,而这种无限性同时又造成了网络的无序性,加之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网络垃圾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严重污染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虽然很多高校都在制度上、技术上加强管理,增强对于垃圾文化的监管,尽量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完全消灭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是很难实现的。

第四,大学生过度沉溺网络现象普遍。根据相关新闻报道以及身边的一个个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学校里,因为过度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的学生屡见不鲜,由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试图在网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而过度沉溺网络使得他们对于现实世界更加消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不但荒废了学业,还会养成无情、自私、冷酷的性格,脱离集体,不关心他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

第五,疏导舆论能力有待加强。在鱼龙混杂的网络当中,正确的舆论疏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网络的隐匿性,使得很多人可以无所顾忌地传播各种空穴来风的信息,而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性格冲动,缺乏理智,思想还不够成熟。这就要求学校要时刻准确地关注校园网络舆论的动向,敏锐把握一些倾向性错误的问题,将可能发生的舆论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如何建立起有效的舆论监督制度,是各个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如何解决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系统工程。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我们应该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一起抓,形成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要持久有序地进行建设,要学校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进行总体的设计。学校要进行统筹安排,分工合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办法,并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使整个网络活动更有条理地开展。

第二,重视加强网站内容建设。站点的内容是一个网站的核心,它的质量直接体现着这个网站文化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体现了网络建设者的品位和文化修养。网络建设最好是建立起“贴近广大师生生活”、“全面体现校园环境”的网络资源模式,使之真正成为学校自己的网站,突出校园丰富的内容,开设吸引学生的栏目,加强各类知识信息等资源库的建设,提高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和资讯功能。

第三,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学校积极培养大学生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自律能力,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各高校还可以开设一门与网络伦理相关的课程,通过课堂将网络道德规范传达到每位学生。

第四,加强网络管理,防止过度沉迷。学校专门成立一个网络监督小组,在监管网络动态的同时,要注意跟踪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有大学生过度沉溺,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心理疏导及其他方法,使他们脱离网瘾。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有趣的课程,各个班级也要及时召开班会,尽量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从而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第五,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氛围。设有专职的网络评论人员,提高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指导性。通过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防止错误思想的产生和蔓延,有效抵制错误思想的渗透,从而有效化解偏激的舆论。

三 结束语

在网络急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网络的构建已必不可少,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各个高校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篇12

一、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

1.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影响,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和操作能力非常重视,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较为忽视。另外,由于职业学校的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上缺乏经验,面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时,很难及时、有效地对症下药。

2.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缺乏监督

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提高工作激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导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由于解决措施陈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使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有效开展管理工作。

二、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手段,很多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使老师快速适应网络教育和网络管理的工作模式。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虽然校园网络在职业学校中普遍建立,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较少。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版块。首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宣传党和政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其次,建立电子布告系统、聊天室、新闻服务器等,通过热点问题展开热点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及时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希望进行思想交流的内容设置网上论坛等,并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参加讨论和给予意见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树立明辨是非的价值观。

(3) 提高网站的吸引力。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点,不断充实网站的信息内容,并且使信息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信息内容更具可信性、可读性、服务性。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要顺应时展,本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播健康信息和正确言论,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精通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思想政治的工作业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对学校提倡的道德规范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还要不断激发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和效能,使自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中。

3.建立科学的网络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还能促使老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效果。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需要学校先建立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并使全校师生树立健康网络和安全网络的意识。因此老师要加强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并重视网络不良道德观念对学生的影响,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2)加强网络的规范管理。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的组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准则,通过对校园网和局域网的严格管理,有效监管学生的网络行为,如果发现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时,要及时清理;如果发现学生有思想问题时,要及时展开针对性教育。

(3)培养网络道德的意识。通过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自律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规范合理的网络行为,并积极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良观念。

(4)加强网络安全的立法。职业学校要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网络制度,通过网络安全的立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4.探索符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规律

(1)趋利避害。对网络问题进行处理的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首先,要看到网络的利,深刻认识网络的发展力量,并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其次,要看到网络的弊,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网络问题。在网络的利弊关系中,要保持清醒认识,通过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和有效降低网络的危害性。

(2)引导和监督并重。引导和监督是进行网络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和监督的并重,主流信息和扶持正面信息,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做到对网络信息堵疏结合。另外,学校要培养思考能力较强的骨干力量和政治立场坚定的党员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网上教育和现实教育同步。网络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在展开网上教育的同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形式,并以现实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教育的基础。首先,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主要受现实的教育和经验影响;其次,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要通过现实思想教育解决;然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难点和热点在网上难以透彻讲解,需要对学生展开行针对性的现实教育,而网上体现的学生问题,也需要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措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孙圣雅.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陈江茹.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网友世界,2014(14):163.

[3]陈国成.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房晓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篇13

1.2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特点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既继承网络文化的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网络文化的特殊性[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生共建。校园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都是师生,网络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同时,网络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和办公手段,各种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不但可以协助教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已经成为校园内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2)引领网络文化前沿。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思想活跃,创新性突出的特点,所以高校一直是前沿文化的发祥地,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也是新型网络文化的摇篮之一。(3)学术性较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他们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各种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通过校园网络传播和扩散,所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表现出极强的学术性,是理论性、技术性和知识性的结合。(4)服务社会。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虽然产生于高校校园,但它会辐射到社会,影响社会网络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社会,最终转化为社会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1.3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它对高校的作用体现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1)积极作用。校园网络文化是校风校貌的体现,通过网络传播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的价值观。校园网络文化蕴含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师生开拓视野,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校园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2)消极作用。首先,校园网络文化离不开网络,需要从网络上收集和传播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实性受到质疑,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网络上的诱惑太多,致使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轻者造成学习成绩下滑,重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后,虚拟的网络改变了交流模式,隐藏了师生的真实个性,网络交流虽然方便,但是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

2、燕山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近几年,燕山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校园网络文化也逐渐活跃起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情况如下:

2.1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网络时代,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网络,燕山大学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在网络建设方面,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改善学校的网络环境。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秦皇岛地区节点单位,光纤骨干网基本覆盖整个校园的教学区和办公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吸收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做网络技术支持,鼓励教工学历进修,并选派人员参加各种交流会。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引导校园网成为传播正确、积极和健康思想的重要途径,规划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制定校园网用户管理办法,采用学校统一开发结合师生自主开发的形式搭建校园网站。

2.2校园网络文化初步形成

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新阵地。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教师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都有网络途径作为支持。学校各职能部门都设有网站支持办公,有的部门还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和网站管理员。同时,各类学生社团也纷纷开发网站,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目前,燕山大学主要的网站有:学校及各学院门户网站、校园新闻网、校园通知网、图书馆网络平台、教务处信息化管理平台、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管理平台、就业服务信息网、海韵山岚文化网等,形成了以通知、新闻、服务和学术为主的网络阵地。

2.3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健全的功能

燕山大学校园网的资源丰富,从教学、科研到办公,各类资源应有尽有,师生已经习惯使用校园网,甚至是依赖校园网。从校园网的功能上看,主要有查找资料、浏览信息、网上聊天、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因此,师生所处网络环境比较健康,接触的资源类型比较单一。

3、燕山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网站突出功能性缺少

教育性一方面,校园网站数量不少,但是大多是用于信息和网上办公等功能,没有突出的特点。有一些网站更新速度慢,缺少真正的有用信息。所以,虽然建立了网站但是形同虚设,这些网站对教师和学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网站缺少教育性。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就是要提高教师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展示校园优秀文化成果,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校园网很难完成这一任务,仅仅充当的是通信途径、搜索工具而已,偏离了网络文化的初衷。

3.2网站建设重技术轻管理

学校更重视网站开发的技术,从人才配给上看,从事网站建设和维护的教工学历层次较高,都是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及以上。从技术标准上看,网站多采用JSP和ASP两种主流网站开发语言。相比于稳定的技术,网站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网站管理也不够规范。目前,燕山大学的网站上线由宣传部进行内容审核,再由信息化处进行技术审核。对于网站的管理,学院的门户网站和职能部门网站管理大多设有专门人员,主要负责更新网站内容,至于网站管理应该怎么做没有清晰的概念。而学生社团网站的管理更不规范,大多是由学生进行更新,学生又具有流动性,导致网站的管理员不固定,而学校不设专门的人员去管理这些网站的。

3.3校内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

网站管理和网站监管不同,网站管理是,确保网站的运行,更新网站内容,即网站维护。网站监管是监控不良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处理。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容易监管,网络上的信息来源不确定,很多信息缺少审核。而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特别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所以,校园网能否及时、有效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监管的难度非常大,需要制度、技术和人才的全面配合。目前,燕山大学网络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在制度上没有详细的监管条例,网络监控主要用于保证校园网正常运行,对于学生的上网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管。有的学生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无法完成学业,学校通过降级、开除等手段处理,有的学生网上网下两种性格,在现实中迷失方向,学校通过心理辅导、导员疏导等形式处理,而此类事件的预防学校并无有效措施。

3.4社会导向功能差

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应该具有很好的社会延伸性能,能够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能够规范社会大众的行为,并且能将先进的文化价值观渗透至社会。目前,校园网络文化传播区域大多为校园内部,对社会影响较小。

4、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对策

4.1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文化依靠网络平台,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校园网,让师生可以畅游在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还要提供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校园网除了要满足功能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宣传性,能够有自己的特点以吸引师生访问,还要提供途径让师生参与进来,这样的网络资源才是师生需要的。首先,学校应该继续投入校园网建设,要有整体的规划,明确校园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其次,积极引导现有主要网站在设计风格和内容建设不断完善,比如在校园新闻网、校报和海韵山岚文化网上大力宣传先进的文化,将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在网上形成传播阵地,让校园网在先锋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2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

学校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要完善校园网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将这些政策落在实处,而不仅仅是挂在墙上,以此约束和规范师生的上网行为。制定相关内容加强师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帮助师生辨别网络信息,有意识有能力自觉地去防御不良信息的影响。制定网站管理员培训制度,让他们熟悉网站管理的政策,规范网站管理流程。

4.3完善监管机制

完善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从学校层面上,首先,在制定政策时要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责任等。其次,网络监控最终需要的是技术和人才,信息化处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监控网上的信息,防止不良信息扩散和传播,从人才配给上也要有一名熟悉网络技术、富有责任心的专人去负责网络监控,使校园网可以第一时间截获不良信息,而不是被动的在出了事后去查当事人。二是从校园网用户层面上,如今,上网犹如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保证上网的质量需要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控制能力,而技术监控只是为了抑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治标不治本。当校园网用户具有分辨能力后,虚假信息就会不攻自破,师生才能以更健康的心智从校园网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

4.4加强窗口网站和特色网站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窗口

网站要适当增加校园文化内容的链接,突出校园特色,将优秀的文化资源搬上网络进行宣传。燕山大学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如“燕鸣论坛”紧跟时代脚步适时推出各类讲座,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师生眼界,可以将讲座使用的幻灯片或者讲座将内容到网上,甚至可以制作成视频供大家学习。要适当将科研和教学成果推到网上展示,就像今年燕山大学对田永君教授在极硬材料合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行了报道,在校内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若要扩大影响,可以通过视频、Flash、演示幻灯片等技术手段将成果形象化,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成果的价值,也让社会更加关注校园网动态。要适当增加社会服务项目,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校内有丰富的图书资源、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可以制定相应借阅和下载办法以满足社会需求。燕山大学还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CALIS河北省文献信息中心,都可以面向社会开发更多服务项目。相对于窗口网站,社团网站更具有文化表现能力,它们往往都具备一定的特色,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知识性,所以社团网站要突出新颖性、趣味性以吸引更高的点击率,同时,让学生参与网站管理,提供更多信息源以充实网站内容,让社会大众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