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统计学行业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统计学行业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统计学行业分析

篇1

1 前 言

我国经济在迅猛发展,国人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上涨,但同时出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行业间的工资差异在逐步扩大。这种收入的差距是引发仇富心理和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根源。我们一直在讲“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根本目标”,但行业工资的差异似乎使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实则不然,行业工资存在差异的因素有很多,为了突出本文分析的指向性,以下将以辽宁省行业工资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分析,分析结论显示:行业工资决定分别受体制因素影响、区域环境影响和技术系数影响。

辽宁省作为我国传统工业省份,从整体来看工资水平位于全国中位。从这一点来看,似乎可以理解为工薪阶层具有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较为均质的购买力。实则不然,在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辽宁省各行业,必然存在着工资水平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种必然还是一种缺陷,则难以在规范分析下进行探讨。

根据马克思价值转型理论可知,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因为竞争因素的作用,使得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获得了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的部分剩余价值。从而,剩余价值在竞争因素的推动下最终使全社会各非农行业获得了平均利润率。就辽宁省的具体情况来看,有机构成高的行业主要体现为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而反之则是以服务、农林等生产的行业。就这一点来看,行业工资差异现象的存在应是必然的。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2 行业工资差异的现状描述

2011年辽宁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057元,月平均工资2921.42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7%;辽宁省职工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30814元,月平均工资2567.84元,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16.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3%。这是全省的平均状况。

分行业门类看,与2010年相比各行业年平均工资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2011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6043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6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484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6倍。年平均工资较低的行业如:农、林、牧、渔业9451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30%;住宿和餐饮业19262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2%。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6.4∶1。

3 针对现状的统计学分析

3.1 基于价值转型视角下的分析

马克思所构建的价值转型原理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从而能够实现资本在逐利性冲动下的平均化,进而在各行业中形成平均利润率。而针对上述行业类型来看,它们部分属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部分又属于行政配置资源的手段,因此,并不完全符合各经济学原理中的基本假设。从这一点来看,上述行业工资差异具有必然性。其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工资水平又明显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住宿和餐饮业)工资水平的3.1倍。从这一点来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各行业间仍满足价值转型原理。

3.2 基于辽宁省情视角下的分析

辽宁省作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体制转型不断深入的省份,应更能体现行业效率作为工资决定的特点。然而,为何金融业却高居榜首。笔者认为,这与辽宁省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地位,以及本土商业环境密不可分。而作为行政垄断行业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之所以能获得各行业收入的高位,实则在于它获取了相当数量的垄断租金的结果。

4 分析基础上的研究结论

4.1 行业工资决定受体制因素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有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受到形成垄断的作用,其内部职工拥有的工资水平普遍较高。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该工资构成中具有相当数量的垄断租金,进而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作为体制外的行业,因其主要以效率作为工资决定的因素,从而工资决定也部分反映出了行业绩效水平。不难看出,在中央强调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下,辽宁省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有效的工资监管机制,着重于对行政垄断性行业的工资管控,特别是其中的高管。

4.2 行业工资决定受区域环境影响

上文指出了金融业工资水平最高的事实,这实则说明了辽宁省各行业工资决定还部分受区域环境的影响。作为交通服务业在其市场环境本身缺乏绩效的情况下,又因大量存在着简单劳动的经济学原因,其工资水平较低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区域商业环境具有动态可调整性,并且也将随产业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未来金融业工资水平是否仍处于首位并不确定。

4.3 行业工资决定受技术系数影响

技术系数可以被看做为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的比例,从中可以把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类。对于前者而言,劳动密集型因其固有的简单劳动特征,以及产品市场价格约束,存在着工资水平低位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反之,作为辽宁省支柱的高科技行业具有高工资水平也不奇怪。但辽宁省还应在提升交通服务业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该行业内部员工的收入水平。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结论,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全国行业工资差异的原因。针对体制因素的影响,在我国中、西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的区域更为明显,特别表现在行政垄断企业(如电力公司)与民营中小企业之间。针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则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比较东部地区,内陆地区的金融行业仍是孕育高工资的孵化器,但其一枝独秀的地位并不存在。如在四川成都,因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房地产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仍处于高位。针对技术系数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或许与经济学原理有关。

5 结论支撑下的实证材料解读

5.1 实证材料

(1) 19个行业工资差距持续缩小。对比从2003年到2011年行业工资差距,报告显示,差距呈现收敛、缩小的动向。首先,近年来行业工资高低比连续降低。从行业门类看,各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差距在2005年时达到峰值4.88倍。行业工资高低比已连续3年下降,到2011年缩小到4.48倍。其次,19个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持续缩小。高低比只是反映出最高最低两个行业之间平均工资的变动情况,而不能反映其他行业相互间工资关系的变化。研究表明,由行业工资变异系数表示的行业工资差距自2005年起开始明显扩大,在经历了2008年至2010年连续3年的较高状态后,2011年回落到较低水平,与2003年和2004年的情况接近。

(2)金融业工资水平仍为最高。2011年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工资增长率为13.2%,6年来首次低于全国的平均增幅(14.3%)。与此同时,工资水平较低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工资增长已经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批发和零售业更是连续4年工资增长超过平均水平,2011年工资增速达到20.2%,是各行业中唯一一个工资增长超过20%的行业。在私营单位中,2011年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的工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20%和19%,超过全部行业18.3%的平均增速。报告指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最高的行业与最低的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6.39∶1,其中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为60433元,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仅为9451元,绝对工资差距达到50982元。

5.2 材料解读

以上2012年7月份的报告所显示的信息与本文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这实则表明目前行业工资差距并没有改变其主要格局,而是虚拟经济为首,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为次之,劳动密集型行业为末尾的收入分配现状。我们在思考这一现状时,不应过分对其展开价值判断,而是需要结合经济原因来进行客观分析。随着十的召开,关于公平收入分配体制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建立在尊重经济学原理和推崇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国家应工资性收入分配上向劳动要素倾斜;同时,针对因价值转型原理而导致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剩余被部分剥夺的现实,国家应制定出相应的补偿措施。其中,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则是实施成本较少的方式之一。最后,辽宁省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有效的工资监管机制,同时应以立法的形式建立正常的工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行为和分配比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着重于对行政垄断性行业的工资进行管控,特别是其中的高管。

6 结 论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可以从找出最高位和最低位的行业工资水平,即前者为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而后者则是餐饮、服务业等。本文认为,辽宁省行业工资差异现象的存在应是必然的。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工资差异更是不可避免。通过实证研究,造成工资差异的原因包括:行业工资决定受体制因素影响;行业工资决定受区域环境影响;行业工资决定受技术系数影响。

参考文献:

[1]吴蒙蒙,赵羚,郭如平,等.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工资差异现状分析[J].特区经济,2012(8).

篇2

Key words: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Blood purification

百草枯是一种有效的除草剂,易溶于水,对人体有着比较强的毒性作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死率达到85%以上。同时,百草枯进入人体中对人体的肝、肾、心、肺都有着严重的损害,尤其对肺部的损害最大,幸存者往往遗留有严重的肺纤维化,预后不良。百草枯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药,血液净化是利用一定的血液净化装置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或毒素的过程,临床广泛地用于药物及化学毒物的解毒。为进一步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特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随机分为单纯HP(血液灌流)组和HP+CRRT(血液灌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组,HP组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17~49岁,平均年龄35.5岁;HP+CRRT组1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3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洗胃、导泻、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激素抗肺纤维化、抗氧自由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性治疗,在此基础上,HP组立即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行股静脉穿刺留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血流2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以低分子肝素5000U抗凝,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剂量进行调整,血液灌流2h后,HP+CRRT组采用前稀释法CRRT治疗技术,行CRRT24h。血液净化后,给予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氧合指数、TNF-α、IL-6等临床指标及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临床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率比较 HP组死亡13例,抢救成功5例,抢救成功率为27.78%;HP+CRRT组患者死亡10例,抢救成功8例,抢救成功率为44.44%,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LT及血Cr均有显著提高,CK-MB、BUN、TNF-α、IL-6有显著下降(P

3 讨论

百草枯(Paraquat)是一种强烈的杀灭杂草的除草剂,毒性强,对人以及畜都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口服后可导致消化道损伤、肝肾损害以及急性肺水肿等多个器官的损害,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抢救,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能够彻底解除其对脏器的损害,在临床中,除了彻底清除皮肤、消化道毒物,最大限度的将胃肠道还没有吸收的百草枯清除,如洗胃、催吐、导泻等,同时通过血液净化清除吸附在血液中的毒物,防止脏器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百草枯,降低血浆中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目前国内血液净化方式有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灌流等,前两者在同时清除小分子水溶性毒素和清除中分子毒物方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血液灌流则既能较为有效地清除肌酐和尿酸类小分子毒物,对中分子毒物也有较高的清除率。CRRT是在清除中分子细胞因子的同时还能清除肌酐等成分,我院本次研究中行HP+CRRT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低于单纯HP组,患者治疗后的ALT、血Cr提升及CK-MB、BUN、TNF-α、IL-6下降速度低于HP组,表明HP+CRRT能更好地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杨,高丽丹,陈芝,等.血液净化治疗在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2):458-459.

[2]林碧,梁欢,潘夏蓁,等.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67-168.

[3]孙凯,吕金如,刘霞等.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的Meta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5):49-51.

篇3

SHAN Ming-hua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yang City, Dongyang 322100,Zhejiang,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counted separately for 2005 year and 2015 year, in dongyang people's hospital of newly diagnosed leukemia, malignant lymphoma, multiple myelom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aplastic anemia with these 5 kinds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nosohemia rising number of cases, during 10 years the example number of the patient rises and the rate of increment.During 10 years these 5 kind of malignant nosohemia total case rose by 81 cases, increased by 231.4%, in which leukemia case of illness absolute number have been most, the malignant lymphoma rise example number are most, the multiple myeloma rate of increment to be highest.

Key words:Malignant; Nosohemia; Case; Count; Rate of increment

《2015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观察近10年来东阳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增长情况,笔者分别对2005年度和2015年度新确诊的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这5类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病例进行了分类统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度和2015年度,被确诊为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东阳本地患者。

1.2方法 把上述5类恶性血液病新确诊的病例数、年龄范围、增长例数、10年增长率进行统计、对比。

2 结果

2005年度和2015年度被确诊为恶性血液病的病例数、患者年龄范围、增长例数、10年增长率等统计指标。

3 讨论

从表1的数据中可看出,2015年度被确诊的5类恶性血液病的病例数,比10年前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增长例数较多的依次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增长率较高的依次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10年间这5类血液病共增长了约2.3倍。2015年这5类恶性血液病的新发病例数从多到少的顺位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5年确诊的1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共有95例患者生活在农村,占81.9%,因农民接触农药的机会较多,所以农药是否为恶性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值得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另因部分血液病存在确诊困难,且有一些不明原因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未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存在漏诊情 形[1],所以上述两年度的病例数,少于东阳市实际新发的病例数,但已包含了极大部分。

恶性血液病好发于>40岁的中、老年人,总体上男性易发,但对2005~2015年共计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统计,男女之比为1∶1.42,这表明女性易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恶性血液病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基因突变、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电离辐射、药物、化学毒物和环境污染有关[2-7]。与10年前相比,公众最明显的感受是生活环境的恶化:在农业种植上普遍使用了化肥和农药,土壤、水体、空气污染严重;家具和住房装修中普遍使用了有毒的三合板、油漆、涂料及含放射线的大理石等材料,工作中接触或吸入有毒有害物质。另外:购买的食品中大多含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或漂白剂等物质;生活用品中有许多塑料、橡胶制品及含重金属的不锈钢餐具、炊具;用于治疗疾病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合成药物越来越多,这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且许多新研制的药物其对人体的安全性未经充分评估。当然,恶性血液病发病率的上升与人口老龄化也有关,与实体恶性肿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相应上升。

有文献报导:血液病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8],经笔者统计的151例血液病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25例,阳性率为16.6%,确实高于正常人群。

血液病患者多数需要输血治疗,近年来,由于血液病患者的增多,东阳市人民医院血液病患者的总用血量最近5年就增长了176.2%,占全院用血量的比例从2010年的8.5%上升到了2015年的12.1%,是е陆年来全市临床供血紧张的原因之一。基于恶性血液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事实,各级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公众进行相应的预防宣教工作,劝告城乡居民在工作、生活中,应尽可能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避免使用有毒器具和购买不安全的食品,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剧毒农药,力所能及地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工矿企业应给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场所,并自觉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政府行政部门应担负起治理环境污染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妮,杨国亮,杨铁成.101例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象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0):67-68.

[2]蒋比芬,邓荣界,潘高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165-166.

[3]赵俊梅,房佰俊.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2):77-79.

[4]乌日嘎,布仁巴图.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35-36.

[5]张慧,张金业,王健.158例血液病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4):1842-1843.

篇4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X大学教务处所提供的软件学院2012届至2014届学生大学四年学业成绩,包括:课程成绩、奖学金名单和学业完成情况。课程成绩包括:初次考试成绩与补考成绩;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一等、二等、三等和单项;学业完成情况分为:延迟留级、取消毕业证和取消学位证。将学生学业成绩、奖学金名单与学业完成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用SPSS与EXCEL统计分析完成。

二、统计分析

1.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2012届学生在军事理论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但军事理论在男女生整体成绩差异上不显著且男生成绩且方差大,而体育2男女生整体成绩方差显著且女生成绩方差大;在体育1、基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数据系统、人机互换、实训、职业素养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1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3届学生在体育1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军事理论、形势政策1、基础程序设计、程序基础设计实验、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2、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4届学生在体育1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在体育1整体成绩差异显著,而体育2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形势政策1、程序基础设计实验、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学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

从挂科情况来看, 在这三届学生四年考试中男女生初次考试不及格人数与门数,以及补考成绩不及格人数与门数,男生均比女生要多,而且两者均在大学

二年级达到最大值,说明大学二年级课程数目与难度增加,男生与女生均在学习上遇到一定的难度,但是男生的难度显得更大,适应性更差。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学生考试挂科表

2.奖学金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奖学金评定结果来看,在这三届学生三年奖学金评定名单中,国家奖学金一直被女生垄断,男女生获得者数量比为0:9,而且在每届中比例保持稳定0:1;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获得者中也是女生占绝大多数,且每届男女生对应等级奖学金获奖比例随年级增加而减少,即出现奖学金偏向女生的固化现象,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学生奖学金评定表

3.学业完成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学业完成情况来看, 这三届学生延迟留级学生、取消学位证学生与取消毕业证中男生人数均比女生多,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男女生在延迟留级、取消学位证与取消毕业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3。

表3 学业完成情况表

三、结论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虽然X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典型的工科学院,学院男生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学业成绩上几乎全面败于女生,从学业成绩、挂科情况、奖学金与学业完成等角度来看,男生都比女生要差。对于此种现象,可能存在以下解释:

女生学习努力程度与责任心均比男生强,女生好静,男生好动,在大学自主支配时间后,女生会像高中那样把时间更多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男生不再像高中那样努力学习,且女生更喜欢接群学习,如:舍友或朋友一起学习,而男生很少会接群学习;男生不太担心毕业和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学习,而女生在社会就业中受到歧视,努力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成绩与奖励,以期在将来考研或工作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男生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父母投入较多,对奖学金不太感兴趣,而且学校奖学金额度不大,特别是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对男生吸引力不足;辅导员日常工作不到位,居然有男生连续几个学期挂科4门课以上,却没有给予必要帮助或与家长沟通;课程开设不合理,在前五个学期开设的课程过多过难,教学模式陈旧僵化,很难激起男生学习兴趣,外加社团活动、学校比赛、选修与辅修等任务,而男生处理多任务的能力比女生差。因此,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并优化考试内容,培养男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辅导员对男生学习及生活的关注与帮助,科学安排每学期的教学科目与数量,提高奖学金金额以激励男生学习,从而在根本上缩小或消除男女生学习成绩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 曹星,岳昌君.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8-72.

[2] 陈太博,毕新华. 大学生男女群体学业成绩差异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03-106.

[3]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 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89-101.

[4]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 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青年研究,2009(6):39-45.

作者简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金融、教育、医疗、机关事业单位的14061例 人群为分析对象,男6347例,女7714例。其中金融行业2878例,男1272例,女1606例;教育行业3755 例,男1725 例,女2030例;医疗卫生行业4275例,男1382例,女2893例;机关事业单位3153例,男1968例,女1185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受检者当天禁食,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按体重指数将受检者分为偏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

1.3判断标准 ①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规定的标准, 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其6.11mmol /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④高血脂:总胆固醇≥5.7 mmol /L;或甘油三酯≥1. 71mmol /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420μmol /L,女>340μmol /L。

2 结果

2.1通过对14061例体检人群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得出14061例人群中超重者男3200例,女1865例,检出率分别为50.16%和23.99%;肥胖者男875例,女394例,检出率分别为13.71%和5.07%,性别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男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0.42%和13.79%,女性分别为24.18%和5.1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也明显增加。

2.2超重及肥胖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尤其是高甘油三脂血症是所有相关危险因素中相关性最大的因素。

2.3通过对四种行业的分别统计比较后发现,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最高均为机关事业单位,分别达49.08%和16.37%, 60岁以下各年龄段机关事业单位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其他行业,机关年轻干部肥胖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行业。

2.2不同职业体检人员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的相关性见表1~表7。

3 讨论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肥胖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中国也不例外[2]。肥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体重指数异常与遗传因素、饮食与体力劳动、年龄与性别、吸烟与饮酒、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及睡眠时间等息息相关。

本次研究中显示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性别上也有差异,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年轻女性较男美心强,比较注意形象,关心体型,有较强的控制体重意识, 而女性在30岁后超重检出率明显增加,50岁后肥胖检出率也明显增加,这可能与事业和家庭密切相关,加之活动不足、饮食不合理,极易致超重或肥胖。女性约从50 岁始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日渐衰退,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发生肥胖的概率增加[3]。

本次研究中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越高,且超重及肥胖组的高血脂、高血糖 、高尿酸检出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这可能与年龄增长后代谢水平下降引起体重指数增加有关,体重指数异常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组,可能与体重指数异常与年龄成正相关,而糖尿病又是一种慢性病,糖尿病患者较多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BMI与甘油三酯关系最为密切,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甘油三脂检出率明显增高。提示体重指数对甘油三脂影响较大。严格控制体重,对于控制及预防高甘油三脂血症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还显示,体重指数与中老年人群血胆固醇有相关性,其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BMI 水平的增加而降低。HDL-C 是外源性胆固醇,俗称清道夫胆固醇,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减轻体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HDL-C 水平,减少低HDL-C 血症患病率,研究表明,降低TG/ HDL-C 可降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4]。超重及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存在密切关系。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从食物中摄取嘌呤量的多少对尿酸浓度影响很大。日常膳食中动物蛋白含嘌呤较高,摄入过多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特别是内脏性肥胖研究的深入,发现内脏性脂肪蓄积、胰岛素抵抗和多种脂肪因子的分泌等多种危险因子严重影响了血尿酸肾脏排泄、肝脏合成增加及脂肪因子内分泌调节作用等[5]。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过量酒精摄入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6]。

本次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机关事业单位肥胖的检出率最高,尤其是年轻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行业,这可能与机关干部的工作性质有关。机关干部工作压力大、静坐工作、缺乏运动、体力消耗少、作息无规律,频繁参加应酬、饮食结构不合理及吸烟、酗酒等,最终导致肥胖症在机关干部人群中尤为突出。吸烟会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敏感性增加, 促皮质素释放因子分泌增多, 内分泌异常, 最终使内脏脂肪增加, 导致胰岛素抵抗。酗酒可使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增多, 血管硬化, 尤其对高甘油三脂血症者极为不利。睡眠时间短与肥胖相关,目前,研究发现[7],睡眠时间是影响瘦素和脑肠肽Ghrelin(一种脑肠肽激素)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瘦素和脑肠肽都在调节能量代谢、抑制食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睡眠时间短严重影响瘦素水平,影响能量代谢,增强食欲;睡眠不足还可能引起疲劳,导致身体活动减少;同时也可能增加进食机会, 最终引起肥胖[8]。睡眠时间过短作为导致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其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运动不足[9]。适当的运动有益于健康, 能改善血液循环, 有助于建立侧支循环, 降低血脂和血液黏度, 疏通循环。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因素不断积蓄, 导致超重及肥胖患病率明显增加。总之办公自动化、交通现代化、工作脑力化、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是造成超重及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防止超重及肥胖的根本。应立足于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早期干预,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健康饮食方式、足够的运动、良好的心态、不酗酒、不抽烟、认真对待自身情况等。在竞争的社会当中要学会调节工作节奏, 减压放松, 学会休息, 时刻意识到健康是生存的根本。同时, 单位要加强职工健康教育, 正确引导合理膳食,严格控制油盐的用量, 大力宣传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多种行为习惯,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并贯穿于疾病预防、治疗及各类丰富的文体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19-922.

[2]郑庆昆,黄晓波,曾伟,等.成都市中老年人群体质指数与血脂相关性[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7):824.

[3]梁迎接,刘丽丹.成人肥胖症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5):83.

[4]Bertoluci MC,Quadros AS,Sarmentoleite R,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d triglyceride/HDLc index ar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Diabetolog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2010,2:11-16.

[5]罗洁,张瑞林.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的[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5):457.

[6]Cea-Soriano,Rothenbacher D,Choi HK,etal.Contemporary epidemiology of the UK generalpopulation[J].Arthritis Res Ther,2011,13:39.

篇6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痉挛等原因造成供血区域出现了局部功能障碍[1-2]。老年人群为急性脑梗死主要的发病人群,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3-4]。为了降低死亡率,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能力,现在对我院在2010年1月~ 2013年2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使用西药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男4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5.2±8.0)岁,病程3h~7d。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占8例,合并高血压症状的患者占14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占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男40例,女38例,平均年龄(65.0±8.2)岁,病程2h~6.5d。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占8例,合并高血压症状的患者占16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占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通过颅脑CT、MRI检查提示为脑梗死;血小板计数180/110mm Hg;近期没有接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缺损遗留、出血倾向、短暂性心房纤颤、合并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排除。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症、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给予75mg氯吡格雷片、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口服治疗,每天服用1次,使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使用450mg血栓通注射液(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Z44023081)加入到5%的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者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同时联合20ml黄芪注射液(上海新亚药业高邮有限公司,Z32021256)加入到5%的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者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静滴治疗1次,1个治疗疗程为14d。针对合并基础疾病史的患者给予降血糖、降压以及抗冠心病等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5]

无效指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均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有效指肌力比治疗前提高I级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6%;显效指肌力比治疗前提高Ⅱ级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47%~90%,病残程度改善1~3级;痊愈指没有留下后遗症,完全康复,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P=0.024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范畴,老年人群为急性脑梗死主要的发病人群,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6-10]。急性脑梗死多因为气虚血瘀、和经络血脉痹阻引起,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以补气活血、通络为主[11-12]。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排脓、利尿托毒和敛疮生肌等功效,能够通过降低脂质的过氧化,减少生成丙二醛,能够对自由基起到清除的效果,阻断了自由基的爆发;黄芪具有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小板粘附作用的效果,能够抑制合成血栓素,减少了血栓形成。

血栓通主要由三七总皂苷组成,三七具有消肿镇痛和散瘀止血的功效,具有显著的抗凝效果,能够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促进了纤溶,增加了脑血管动脉的血流量,促进了血黏度下降,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损伤作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安全、可靠性[13-19]。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参考文献]

[1] 龙伟东,陈朝阳,林土坤.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6(4):152-153.

[2] 高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4(1):85-86.

[3] 付会增.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1(18):269-270.

[4] 杜春平,张兰霞.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6(23):341-342.

[5] 胡燕,赵业清,肖峰,等.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4(20):291-292.

[6] 徐隽莹,韩登峰,汪惠才.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当代医学,2010,20(26):309-310.

[7] 马俊华.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66-167.

[8] 周会英.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J].世界中医药,2011,6(4):315.

[9] 杜春平,张兰霞.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783-2784.

[10] 赖伟坚,王艳华.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2例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4,26(1):88-89.

[11] 张巧玲.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J].医药前沿,2012,(34):281-282.

[12] 肖洲.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60.

[13] 陈瑞,梁凤霞,廖远芬,等.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7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6):15-16.

[14] 戴振锋.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5):25-26.

[15] 郑世文,郑仕成.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9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7):1846-1847.

[16] 胡琦,赵菁华,邹丽君.黄芪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0,127.

[17] 黄淑平,司玲珍.颈动脉灌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132-133.

篇7

【关键词】 血液病;淋巴;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作者简介】 龙湘泉(1970- ),男,湖南浏阳人,在读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流行病学。

【作者单位】 1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 410078;

2 浏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98年至2004年4月,浏阳市某完小有5名师生死于恶性血液、淋巴系统疾病。为查明发 病情况,笔者于2004年4月上旬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制定个案调查表,走访5名死亡师生的父母或亲属,查明发病、治疗、确诊、死亡情况以及 与发病 相关因素。对学校现址的环境、建筑布局以及周围环境进行现场察看,用INSPECTOR射线监 测仪对学校环境及死者原居住环境进行放射线监测,同时对学校内外环境采集土样、空气 、水样作苯及苯同系物分析。

2 结果

2.1 死亡病例情况 5例死亡病例中3人为该校学生,来自不同班级,2人为 该校教师,年龄为12~36岁;除1名男生外,其余均为女性。经省、市级医院诊断,2人死于 白血病,2人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1人死于淋巴瘤;家庭住址分布在4个村5个组。

5例死亡病例中,除张某2 a前在城区购有新住宅外,其余发病前居住环境均为土墙木瓦结构 , 发病前均未查出有使用高危药物史、重大疾病史和放射线治疗史。除2例患儿为姨表兄妹外 ,其他病例均无血缘关系,家庭成员中均无遗传疾病史。

2.2 学校布局和环境 该校建在一小山上,有教职员工14人,设7个班,在 校学生380人。有教学楼2栋,均为砖瓦结构。1号教学楼建于1975年,现为教室及教师办公 室;2号教学楼建于1980年,目前除有2间留作仪器室外,其余均已闲置。学校四周为绿化 环境,左侧为化工厂,已于1998年倒闭。

对学校教室、办公室、食堂、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小卖部等不同部位25个点进行 放射线监测,全部低于参考标准;学校外环境7份土样和2份水样进行苯及苯同系物检测,未 检测出阳性;学校内不同点室内13个空气样品检测,亦未检出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

学校旁化工厂的前身是瓷厂,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生产化工材料。主要产品有高温、中 温脱氧 剂(主要成分为CO2,SiO2,NaCl,BaCl2)、固体渗碳剂(主要成分为木炭,BaCO3,N a2CO3,CaCO3),还进行过NaCl,KCl提纯。所有原材料均从外地调进,本地只负责加工 。1995年转产生产磷肥,磷矿石及其他原材料均从外地购进,1998年化工厂倒闭。就距离和 地势分析,化工厂对学校尚不构成直接污染。对5名死亡病例家庭居住环境36个点进行放射 线监测,亦全部低于参考标准。

篇8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因此受感染的机会很多,若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伤害,还会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1]。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研究并证实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危险职业群体[2]。而皮肤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3],一旦发生锐器伤,只需0.004 mL带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被空心带血的针头刺伤而感染乙肝的可能性为6%~30%,感染丙肝的可能性为1.8%~10%,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为0.13%~0.4%[4]。为了解我市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自我防护措施执行现状,笔者根据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和自身防护的要求,对全市不同级别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0年9~12月,随机抽取中山市三级综合医院3所,二级综合医院3所,一级综合医院26所,民营综合医院5所,共37所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2 000名。

1.2 方法

所用问卷是在参考大量文献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经预调查后反复修改而成。在各医院护理部的协助下,由护理部向本院护理人员分发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匿名的形式填写后,护理部统一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1 933份,回收率为96.65%。对每份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检查,筛除63份不合格的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 870份。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级别、在过去一年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途径、操作环节、自我防护措施执行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医院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级别医院职业暴露损伤主要途径比较

由表1可见,1 870份问卷中玻璃割伤、针刺伤、刀片割伤损伤率分别为80.21%、64.55%、14.44%。从三甲医院至民营医院玻璃割伤、针刺伤、刀片割伤损伤率呈递增顺序,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民营医院、一甲医院锐器损伤明显高于二甲医院、三甲医院,与民营医院、一甲医院设备落后、防护设施不健全有关。

2.2 不同级别医院职业暴露损伤操作环节比较

由表2可见,从三甲医院至民营医院掰安瓿、整理医疗废物、针头回套、清洗利器损伤率呈递增顺序,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三甲医院至民营医院配药针头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民营医院、一甲医院在掰安瓿、整理医疗废物、针头回套、清洗利器操作环节损伤明显高于二甲、三甲医院。

2.3 不同级别医院自我防护措施执行情况比较

由表3可见,抽血检查戴手套、输液戴手套、手皮肤有破损时戴手套操作、可能被体液、血液溅到眼部戴护目镜方面,从三甲医院至民营医院防护率呈递减顺序,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伤口换药戴手套方面,从三甲医院至民营医院防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甲医院在手皮肤有破损时戴手套操作防护措施执行率最高,一甲医院及民营医院在可能被体液血液溅到眼部戴护目镜的防护率为0。

2.4 不同级别医院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原因比较

由表4可见,各级医院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甲医院防护不到位与工作太忙关系较大,一甲医院、民营医院防护不到位与用品提供不足、认为没必要防护关系较大。

3 讨论

3.1 规范使用医疗安全装置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制订了很多相关职业防护的政策、制度,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使用后的锐器要求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本调查结果显示,中山市37所医院2 000名护士中玻璃割伤损伤率为80.21%,针刺伤损伤率为64.55%,刀片割伤损伤率为14.44%,其中,加药过程中徒手掰安瓿导致了72.35%护士被碎安瓿割伤,针头回套导致了17.65%针刺伤,19.95%的针刺伤发生在整理医疗用物时。提示护士加药掰安瓿时要用纱布包裹安瓿、禁止针头回套、使用后的锐器必须直接放入利器盒等。只有正确使用医疗安全装置,改变以往错误的行为习惯,才能控制损伤操作环节,减少锐器伤发生。

3.2 认真执行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含义:应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看作有传染性,接触上述物质均应戴手套,对可能被体液、血液溅到面部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护理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等。使用手套等防护屏障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5]。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6],证明了在操作及处理污物时戴手套的重要性。虽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不可完全避免,但是美国CDC评估表明,62%~88%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是可以预防的。所以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发生。

3.3 自我防护意识有待提高

本调查显示:抽血检查戴手套执行率仅27.33%,输液戴手套执行率为19.47%,手皮肤有破损时戴手套操作执行率为38.40%,可能被体液、血液溅到眼部戴护目镜执行率为3.64%;其中一甲医院及民营医院戴护目镜率为0。说明只有少部分人员能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进行自我防护,大多数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防护行为不规范。对于没有使用防护用具的原因,76.58%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忙,在注射、抽血及输液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中不戴防护用具。现阶段护士紧缺,工作负荷重,紧急时候执行操作经常是刻不容缓,忙碌中有时候来不及防护[7]。所以职业暴露与工作忙乱有关[8],提示管理层需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9]。有46.79%护理人员不戴防护用具的原因是觉得不方便、太麻烦,仍有14.81%的护理人员认为没有必要,未意识到使用防护用具的重要性。有33.48%护理人员认为用品提供不足,提示防护用具的使用与提供,得靠管理者,特别是科室护士长的监督与落实[10]。

3.4 加强防护知识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防护知识教育已经被公认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11]。Mc Coy等[12]研究发现,医疗机构内持续的培训对医务人员坚持标准预防非常重要,是提高医务人员自身防护依从性的关键[3]。调查发现,级别越低的医院锐器损伤发生率越高、自我防护措施执行率越低(P

3.5 增加职业防护的投入及行政干预

职业防护一般被认为是“只有投入、不见效益”的工作,大部分医院防护用品费用全部由科室承担,且不能收费。本调查显示,级别越高的医院实施自我防护措施越好,说明职业防护需要经济基础做后盾[7]。所以要做好职业防护需要管理层重视,增加职业防护的投入。工作中笔者还发现通过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文件,强制执行,并实行督查,有助于自我防护行为的建立[7],从而保证防护措施的具体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玲,陈晓玲.关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 25(8):613-615.

[2] Ann ND,Ciesielski CA,Metler RP,et al. 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national case 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J].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3,224(2):86-95.

[3] 孙伯英,李明艳.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62-564.

[4] 秦小平,王兰英,李爱萍.271例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及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8,8(9):53-54.

[5] 谭妙莲,刘霞,龙硕,等.2002-2007年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9):2931-2933.

[6]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2(2):110-112.

[7] 杨筱多,姜亚芳,李春,等.长沙市23家医院手术室护士应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74-877.

[8] 李素英,韩秀芬,张秀珍.医院工作人员利器损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1007-1008.

[9] 陈小燕,徐春丽,陈倩,等.15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390-1392.

[10] 陈宝勤,傅建国,王小燕.临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282-2284.

[11]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12] Mc Coy KD,Beekmann SE,Feiguson KJ,et al. Monitoring adherece to standard precautions [J]. Am J Infect Control,2001,29(1):24-31.

篇9

仪器法计数血小板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可通过血小板直方图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来判断计数结果的可靠性,必要时通过手工法检测以纠正仪器误差[1]。本研究主要比较美国雅培公司的CD—3200型血液分析仪在不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患者中,对于检测血小板计数与计算RBC与PLT比率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实施血常规检测的患者80例,其中红细胞正常值规定在:男(4.0~5.5)×1012/L,女(3.5~4.5)×1012/L,血小板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根据MCV水平的不同分为两组。正常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8~40岁,平均(29.6±3.6)岁。MCV 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80例患者均使用手工显微镜法进行计算后同时使用机器法进行检测,本组所用显微镜为日本奥利巴斯双目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40倍,血细胞分析仪为美国雅培公司的CD—3200型血液分析仪,比较不同MCV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并计算RBC与PLT比率总均值。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MCV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机器法所得血小板计数在两组中均大于显微镜法(P < 0.05),且在MCV

2.2 不同MCV患者RBC与PLT比率总均值比较

两组机器法所得RBC与PLT比率总均值大于显微镜法(P < 0.05),且在MCV小于80 fl的患者中,机器法和显微镜法所得RBC与PLT比率总均值均小于MCV正常组(P < 0.05)。见表2。

3 讨论

2001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了间接PLT计数参考方法,即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经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全血RBC与PLT比率,然后用颗粒计数仪或经校准的血液分析仪准确计数RBC,最后计算血液中PLT参考值,由于是对细胞做特异性标记后分析,因而影响因素较少,检测结果可靠[2]。但在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受到乳糜微粒和红细胞碎片、冷凝球蛋白、红细胞夹杂物等干扰,其结果易受影响,其中主要的干扰来自于红细胞碎片和乳糜微粒[3]。本研究则比较不同MCV患者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的CD—32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后的RBC和PLT比率并与手工法进行对照,以探讨CD—3200仪器的在不同MCV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CD—32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由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是在同一个通道中进行,且它们之间仅仅以体积大小来区别,因而难免有些患者的部分小血红细胞被当作PLT来计数,影响PLT结果,但并不是所有小红细胞对血小板的检测结果都会造成影响[4]。本组中机器法所得血小板计数在两组中均大于显微镜法,且在MCV小于80 fl的患者中,机器法和显微镜法所得血小板计数均多于MCV正常组,因为在使用CD—3200型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进行计数时,其影响因素较多,处理收到小血红细胞影响外还受到血小板凝集反应的影响,同时,EDTA的抗凝活性可会导致CD—3200型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偏差,所以此时建议进行手工显微镜法进行校对[5]。当存在小红细胞时,仪器计数值高于样本的实际值,血小板直方图呈异常的特征性改变,因此,当红细胞平均体积

[参考文献]

[1] 白志瑶,王宁,段全辉. 小红细胞对CD—1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276—5277.

[2] 成道福.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与血小板比率临床意义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25—2826.

[3] 周冰,王健珍,夏志鸿. 血小板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11,35(4):358—359.

[4] 李晓菊,赵香,胡强. 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的探讨[J].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7,6(4):32—33.

[5] ,邓猛. 尿液质控物测定结果与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8):31—32.

篇10

一、调查概况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专业发展水平如何提升,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计划,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但教师专业发展不只是一个被动或外控地达到社会要求的过程,更应是一个教师自身主动发展、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我追求的动态过程。外在的要求最终要通过教师自身努力并自觉地内化,才能转化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本次调点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专业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因素。调查取得的资料、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研究成果对研究教师教育有着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区域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要特征

1.教师的职业专业化意识有显著增强。本次调查与2008年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性研修》(以下简称《有效性研修》)专项调查数据比较如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教师不仅仅是职业,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专业化。教师从朦胧的、被动的专业发展观逐步过渡到有意识地清晰勾勒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愿景,这是教师逐渐走向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2.教师的职业情感呈现正性上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较之以往的调查显著提升,这表明,近几年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3.自觉思考并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有超过76%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且目标自我定位比较高。有32%的教师希望成为校级学科带头人,33.5%的教师希望成为更高一级的带头人或名师,其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定位要高于中学教师,仅有25%的小学教师认为能胜任教学就可以,而中学这一比例达到了46%。但在目标一定的情况下,只有41%的教师认真的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而33%的教师虽然有目标,但在现实和目标之间还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规划。

4.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判断符合客观实际。有55.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的适应工作,效果优良。有29%的教师认为基本能胜任工作,但需要一定的提升。

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方面,有42%的教师认为“专业技能最弱的”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其次是教学反思能力和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在教师认为自己最应补充的专业知识中排前三位是“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育科研知识”。

5.具有较强的反思意识,但缺少系统反思的能力。

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师都有反思的习惯。但在反思的方式上,相当部分教师的反思都是刻板的、固化的按照要求行事,缺乏自己对教育更深层次的追问和思索。

6.区域城乡研修协作体助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调查显示:涪城区建立的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交流、共同发展”协作机制,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彰显教师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重要意义。通过城乡协作,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以主题序列化、过程常态化研修,充分发挥研修协作体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激发了教师成长内因,促进了智力对接,实现了互助成长。

三、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不利因素

1.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淡漠。在问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时,选择“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争当更为优秀教师”不足30%,选择“自己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的为21%。其余的老师则是为了“职务职称晋升” 、“适应新课改要求”或迫于“学校领导要求”。

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更多地是由学校、教研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出政策、措施,教师长期处于“被控制”、“被管理”、“被发展”的地位。这种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也使得部分教师缺乏自身对专业发展的理性追求,自主发展意识薄弱,表现为从众,随大流。

2.专业发展缺乏终身发展,终身学习的信念。调查中,有59%的老师认为工作前5年参加专业培训和比赛的时间最多,其次是第5至10年,而工作10年过后,参与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很多教研活动除了部分名特优教师外,年轻人占了主体,而中老年教师往往是这些活动的旁观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

(1)是中老年教师得到晋升的机会很少,自身再成长缓慢。再加上大部分中老年教师已评上中高职称,他们中一部分人就遗失了学习的动因。

(2)是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提高是综合性的、长期性的,很难立竿见影,而很多中老年教师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已经固化,短期内难以见成效,不如紧抓学生的学习来得效益高,因此,对专业学习与发展显得热情不足。

3.工作压力大,缺乏专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有超过61%的教师认为自身“工作重,自我充电时间少”。大多数老师每次外出参与培训的时间有2~3天,还有33.5%的教师没有时间外出学习。大多数老师,每周的周课时为12~17节,有的达到25节课以上。教师是从事体力劳动的脑力工作者,职业热情、专业抱负被“繁琐”、“杂乱”一一蚕食。久而久之,势必陷入“越忙效果 越差——效果越差越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越多时间越没有时间思考”的怪圈。

4.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效能未能有效显现。各学校的校本研修大多依托于教研活动一周开展一次,将“研修”就等同于“教研”,缩小了“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外延。有40%的老师认为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还有20.5%的教师认为研修活动是以应付考试为中心,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不是教师所需,尤其是中学教师持有这种观点的很多,达到了36%。而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教育教学研究,参与面较低,只有30%的教师经常参与,61%的教师偶尔参与,9%的教师从未参与。特别是学科的研修活动,显得随意性大,大多数教师只是被动的接受教研组的安排和任务布置,而没有成为校本研修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教师感觉收获甚微,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往往流于形式。而在部分农村学校,有的学科教师人数少、课时多,连基本的校本研修时间、氛围都难以保证,更不能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5.教师专业自主权少,教师自主发展受到制约。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在实际职业生涯中,主要任务是教,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选定的教材去做,按照教学研究部门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介绍的教学方法和编制的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得更好,教师没有更多的思考。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能参与到校本教研、学校管理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件的规划、决策,而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应有的专业自主权,在教学活动中就会缺失主体地位,专业自主发展也就难以产生。

四、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思考

1.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控机制,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这需要挖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建立一种内控机制,即依靠教师自己通过自我发展规划、自主学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等方式,发掘和提升教师自己的实践理论,从而促进自主发展。

首先,提升教师的专业情意,这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引导教师制定详细的专业发展规划,激发专业内驱力。学校要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为载体,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提升”等环节,引导教师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愿景,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对照列出自己专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以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状况,从而使自己对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使自己的发展更有目的、更具有方向性。

2.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支持系统,预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

(1)依托校本研修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平台。校本研修重点关注课堂、关注教师需求,开展对教师需求的研究,关注教师“问题解决”的过程,对于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进而提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能力非常重要,是决定校本研修效果的关键所在。

(2)构建学校主流学习文化,营造良好的专业自主发展外部环境。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主动性与其工作的学校环境密切相关——学校的主流文化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对教育的兴趣和期待、对专业发展的渴望都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场景中形成的,是在充满情感、合作和理想的特定的学校文化环境中逐步发展的。

(3)学校管理体现教师为本,尊重教师自主发展的权利。学校的管理宗旨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困难和生存枷锁,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与支持,让教师能静下心来阅读、教学、反思、研究。其次,建立参与式的管理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参与式管理,搭建起教师专业实践平台,为其专业成长提供适合的温度和土壤,教师的个性才能张扬,水平才能发挥。此外,学校的管理考核以团队考核为先,重视考核的激励作用,尽量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投入与收益趋于平衡。

3.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指导系统,区域推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1)关注教师差异。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基层研修机构必须加强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和教师已有实践性知识系统的研究。只有关注到培训对象的差异性,改善研修活动,才能使教师变成各类研修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迈上独立自主的轨道、取得研修的最佳境界。

(2)回归课堂情境。教室是教师在学校的基本活动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因此,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应该根基于教师课堂上的专业生活,培训工作重心应该下移到学校,回归课堂情境。将学校的培训、科研、教学实践研究指导作为工作的第一现场,使研修活动“落地生根”,让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观身自照”,使教学实践既有理论指导下的行为跟进,也有经验层面的、可操作的行为跟进。

(3)解决现实问题 研修活动没有主题就等于“瞎子摸象”,研修人员要关注研修资源的开发,通过深入学校调研、深入课堂听课或通过向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课改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本区域教师急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据此归纳提炼出研修活动主题,使研修活动更具有问题性、现实性和民意性,也赋予了教师更多话语权。促进教师在区域研修及自我研修中完成个性化的发展。

(4)充实研修团队 基层学校教师普遍感到,有教研员参加引领的区域教学研修活动最受欢迎,基层学校教师的受益程度也最大。应该进一步充实区域层面的兼职研修人员,将区域内有特色、有能力的名、特、优教师凝聚在一起,既能弥补专职研修人员与一线教学脱离的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科研修团队的实践智慧。同时,能以区域学科集中研修和引领为载体,为区域名优、骨干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5)引入研修菜单。在区域研修培训机制中,应尝试并坚持菜单式培训方式。针对处于不同专业追求、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培训菜单,并且建立教师自由选择项目培训制度。允许教师对培训活动进行选择, 扩大教师自由选择的权利与机会,可以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内容、何时、何种方式等方 面有自主权。同时,自下而上的“菜单式”选修方式,其核心就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的原则,能进一步触动研修人员通过开展主题明确、过程缜密的研究活动来推动教师发展,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更强,对教师的帮助也就更为实际。

4.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撑系统,保障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持续性。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发挥引导、规范、激励、服务的作用,降低管理的重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下移到基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用交流、督导、评价、经费下拨等方式去推动校本研修的开展,多维度评价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在资源配置上,既要体现“教育平等”、“均衡发展”的理念,更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弱势学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制度效能。

最后,抓住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深化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改革的政策机遇,在教师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使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外在激励和肯定,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只有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研修机构、学校以及全体教师多方配合、多管齐下, 才能形成一个更健康、更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氛围,促进区域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使教师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篇11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科技发展的成果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降低日常体力支出导致身体机能的退化,尤其是使人体的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由于静态活动造成的体力活动不足,使肥胖及相关疾病在全世界迅速流行蔓延并已成为突出的健康问题之一,肥胖伴随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等。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静态化”,如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加家务劳动、上网、看电视等静态生活方式,使青少年的协调、灵敏、力量、平衡等素质明显下降。近年来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尤其是我国大学生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2005年与1995年相比,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的对象是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14个专业共182名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华师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根据研究内容和具体需要,按照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有关修订问卷,对华师不同专业大学生共发放182份问卷,回收182份,去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达97.80%。问卷内容效度为0.83,问卷调查的效度高。为保证问卷调查的信度,验证其问卷信度,经检验,r=0.98,P

2 研究结果

2.1 参与调查学生每天所花步行时间、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统计及分析

每天花在步行30 min以上的学生占37.77%,居统计人数的第一,每天步行30 min占第二位,达到了27.66%,每天花在步行上的时间10 min的学生人数最少,只有6.91%。采用步行方式的同学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52.66%,住校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达到27.66%,选择自己骑自行车和乘坐交通工具的同学所占比例较少。

2.2 参与调查学生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的时间的分析

参与调查学生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0~20 min内,所占比例达到35.64%,在10 min以下和20~30 min内的学生比例分别是17.02%和12.23%,在30 min以上的同学的比例最少,仅有6.38%。在距离不远情况下步行习惯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大,达到了92.55%,没有这习惯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少,仅有3.72%,所以基本上学生在距离不远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步行的方式到达目的地。

2.3 参与调查的学生喜欢步行的情况分析

在调查的学生中对步行喜欢所占的比例较高,其中很喜欢占和喜欢所占的比例是20.74%和37.77%,一般喜欢占的比例是34.57%,不喜欢步行的比例较少,仅有4.26%。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支持步行可以健身的同学占的比例较多,打到60.64%,其中部分同学认为不了解和没兴趣分别是22.34%和12.23%,仅有2.66%的同学不支持步行可以健身的想法。

2.4 参与调查的学生了解步行对于慢性疾病作用的分析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大概了解和知道一点点步行对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作用的同学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是35.11%和37.23%,仅有7.45%的同学很清楚步行对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作用,也有17.55%的同学不知道步行对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作用。

2.5 参加调查学生平常散步的习惯、时间分析

参与调查学生中偶尔有散步的同学占的比例最大,达到49.47%,经常散步和每天散步占比例分别是21.28%和7.45%,没有散步习惯的同学的比例是18.62%。参与调查的同学散步时间在30 min或30 min以上的学生较多,所占比例分别是27.66%和26.60%,散步时间在10 min和20 min的同学所占比例是11.17%和22.34%。

2.6 参与调查同学会用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的频率分析

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时会用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的同学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36.17%,很少或经常用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的比例分别是20.74%和17.02%,同时也有12.77%同学不会用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

2.7 在过去7 d内,您在学习日每天花在睡眠(包括午睡)中的时间是多少

在过去7 d内学生对午睡的重视了解程度的性别和年级分布,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它的年级分布如表1、表2所示,其中2012级学生和2013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63人,2011级和2014级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7人和16人;对得到的数据将男女生分开研究,可以清晰的看到男生和女生中,一周有3 d睡午觉的人数最多,分别为24.2%、17.2%,而男女每周5 d只占了1.5%,很清楚看到一周有4d以上睡午觉的大概了解占了40.6%。对各年级用Excel进行多个率c?的检验,得出P=0.00027159

2.8 在过去7 d内花在睡眠中的时间

睡眠对于学习、生活,健康等的重视了解程度的性别和年级分布,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它的年级分布如表3、表4所示,其中2012级学生和2013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0人、55人,2011级和2014级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人和15人;对得到的数据将男女生分开研究,可以清晰的看到男生和女生中,周末和休息日花1 h和3 h的人数最多,分别为19.1%、22.4%和16.5%、12.1%,而男女花5 h只占了4.7%,很清楚看到周末在5 h和6 h的大概了解占了11.6%。对各年级用Excel进行多个率c?的检验,得出P=0.00027159

3 分析与讨论

国外许多已经证实,体力活动减少,包括机动车出行方式的使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公共健康与相关的经济方面的影响。许多健康问题的发生或者恶化也是由久坐的生活方式引起,学者把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引起机体紊乱并最终导致死亡率上升的情况界定为“体力活动缺乏综合症”。由于体力活动的增加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费用的研究表明,肥胖而产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约占美国保健预算的10%。

青少年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迫切需要全球各国政府紧急行动起来,解决日益减少的体育活动以及日益增高的肥胖率等全球性问题。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政府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提出发展目标,高度重视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课,大力开展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增加学生体力活动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手段。体力活动不仅有助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步行对增进健康的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步行运动作为最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在慢性病防治中越来越受重视。对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和体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指出,在远古时代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一个人每天大约要走37200步,其步行量远远超过一个生活在今天机械化与自动化社会中处于长期久坐生活方式的人。世界卫生组织现在提出每天进行消耗1.75(约2)MJ或者490 kCal能量的身体活动来保持身体的健康。以1 kCal约等于走30步所消耗的能量,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天中没有进行其他体力活动,推算一个人每天至少应走大约14700步(约15000步)。

在该研究中,大部分同学每天从宿舍到教学楼上课的基本交通方式是步行,且每一次基本上一个来回要花25 min或是更多时间。只有少部分同学以电动车或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平时步行时间主要发生临近教学楼之间。所以大多数同学在步行上要花30 min以上的时间,只有少数同学步行时间为10 min。大学生基本都是居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学生的生活区和教学区的距离不远,所以较多学生选择以步行方式来会与学校和宿舍;由于乘坐公共交通和骑行自行车都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有父母提供的每个月的生活费,采取乘坐公共交通和骑行自行车的方式将会加大学生的生活费的支出,会给父母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所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和骑自行车的同学占所有调查同学的比例较少。

大学生基本是以步行方式来会与教学区和生活区,两地的距离不远,基本在10~20 min的时间,部分同学由于两地距离较远,会选择步行以外的其他出行方式,所以步行在30 min以上的同学是很少的,学生在10~20 min的步行时间里不仅能按时来会与教学区和生活区,而且在步行其间将有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距离不远的情况下采取步行的方式到达目的地,不仅可以按时到场,而且还可以节省交通方式上的支出;在距离不远的情况下,采取步行方式会有效减少由于其他交通工具的使用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达到环保节约能源的效果。

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步行的习惯,并喜欢采取步行的方式出行,在大学期间,由于经济承受能力、生活习惯、交往群体等原因,大部分学生会喜欢步行,步行已经是他们出行、交往的一种习惯。步行是我们生活出行的重要方式,步行运动是最常见,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健身方法,它适宜于男女老少,进行步行运动不仅能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愉,而且还有助于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帮助降低血压,并能起到减肥、助睡眠、增精力和体力等功效。

参与调查的学生对步行可以健身都有正确的认识。步行能帮助降低血压,并能起到减肥、助睡眠、增精力和体力等功效,调查的学生基本上了解这些功能,主要是在学校中的课程学习和平时新闻阅读上会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学生已经认识到步行对于身体的疾病预防、减肥等功能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大学生活中,学生要忙于各种的学习任务、社团活动等工作任务,可以支配的闲暇时间很少,他们没有时间在平常时间去散步或在课后有散步的习惯,其中部分人偶尔会去散步是由于在那段时间内有小部分的空闲时间,和自己的同学在散步中相互交谈,缓解压力。大学生在散步时喜欢约上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在散步时进行交流,交流内容会有大学生活、工作就业、职业规划等,所以在散步上花的时间会达到30 min以上,在散步期间的放松交流会缓解压力,散步时间很快就过去。步行是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的最重要的出行方式,通过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能有效节省体育运动时间,同时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较多同学选择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

4 结语

(1)步行是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的最重要的出行方式,通过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能有效节省体育运动时间,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较多同学选择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2)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步行的习惯,并喜欢采取步行的方式出行。会用步行代替其他锻炼方式的同学所占的比例最大。(3) 各年级学生对步行可以健身都有正确的认识,关于睡眠对于学习、生活,健康等慢性疾病的作用了解较多。

参考文献

[1] 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2] 袁礼锋.关于运动健身的几点建议[J].林区教学,2012(2):111-113.

篇12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在治疗组32例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46岁~84岁,平均为62.4岁;病程18小时~6天,平均3.4天;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情况,轻度17例,中度12例,重型3例。在对照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0岁~87岁,平均63.2岁,病程20小时~7天,平均4.3天;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情况,轻度17例,中度12例,重型3例。病例的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病变部位、合并疾病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况评分等资料均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别(P>0.05),临床具有可比性。两组病变部位及合并疾病的比较情况见表1所示。

1.2 治疗方法 (1)观察组患者给予滴注250ml含10ml血栓通的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含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的5%葡萄糖注射液;(2)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250ml含600mg曲克芦丁的生理盐水溶液、 250ml含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的5%葡萄糖液。两组均 1次/d,连用15d(若合并患有糖尿病者,葡萄糖注射液改用为生理盐水)。治疗过程中,全部病例均未使用其他的活血化瘀类药物。对于脑梗死面积较大、脑水肿严重及颅内压高的患者,可静脉滴注5~7天的20%甘露醇注射液。两组均常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d)、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6、降血脂药物、护脑和对症等综合治疗,并对高血压病3级、冠心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原发病作相应的常规治疗。

1.3 疗效判断 此次研究,选择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状态量表”对疗效进行评价[2]。判断的标准主要分为:(1)痊愈: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90%以上,且未发生病残情况;(2)显著进步: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46%~90%;(3)进步: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18%~45%;(4)无变化: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的变化低于17%;(5)恶化: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升高18%以上;(6)死亡。其中,显效包括痊愈、显著进步;有效包括痊愈、显著进步及进步。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的评分变化情况见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情况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和血管痉挛等情况下,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坏死或软化。并由此产生该血管供应区域脑组织功能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群,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出现[3]。

血栓通的主要原料为三七,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1)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减弱血管的内皮素与紧张素及肾素等物质活性,提高红细胞变形与携氧的能力,从而快速恢复血管内皮受损细胞功能[4];(2)能够抵抗神经细胞和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从而缓解缺血对大脑损伤[5];(3)扩张脑部血管,消除脑血管的痉挛,促进微循环,增加脑部的供血量,从而改善其缺血和缺氧的状态。而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能抑制凝血,激活纤溶,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凝集[6]。综上所述,血栓通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轻、中度脑梗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降低致残率。且治疗的方案简便易行,特别是对于目前还没有条件开展溶栓治疗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考虑首选使用。

参考文献

[1]许亚萍,伍旭明.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2,21(6): 90-91.

[2]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9

[3]朱丽莉,冯波,贺玲,等.不同血压状况对脑梗塞发病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3(3):32-33.

[4]李海涛,余正.血栓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10): 584-590.

篇13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致残率、致死率特别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早期溶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由于溶栓时间窗的限制,且禁忌证多,存在出血和再栓塞的可能。近年来较多文献报道,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联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发病时间 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全身有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者及半年内有消化道出血史、3个月内心肌梗死病史;及大面积脑梗死,出现严重意识障碍者;排除有心、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或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者;有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对本品过敏。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加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 d为1个疗程,以及浙江亚泰药业生产的奥扎格雷8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4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有效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3]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变化及病残程度确定,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个疗程后显示,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均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脑梗死临床上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脑内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缺血、缺氧性坏死,继发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基本的病理过程是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引起血管闭塞致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坏死区域形成半暗带,而坏死组织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及其他活性物质,进一步加重细胞变性坏死[4,5]。

疏血通注射液[6]是我国开发研制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水蛭素样物质、蚓激酶样物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7],功能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水蛭素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能阻止凝血因子Ⅴ、Ⅷ的活化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反应,并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结合,从而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蚓激酶是从地龙中提取的能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纤溶酶活性蛋白,能激活纤溶酶从而间接溶解纤维蛋白。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溶栓、抗凝、改善血流[7]、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动脉硬化、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及神经细胞保护等作用,进一步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奥扎格雷钠是一种高效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栓烷A2(TXA2)的产生和促进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改善脑血栓急性期的运动障碍、抑制大脑血管痉挛、增加大脑血流量、抑制脑血栓形成以及改善脑缺血时能量代谢异常的作用[8]。两者联用可明显增加抗聚降低血黏度作用,能有效平衡脑部代谢及微循环系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用于治疗脑血栓具有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治疗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 < 0.05)和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表明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联用可增强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溶栓、扩张血管及减少脑缺血范围的功能,能够改善血液黏滞性和高凝状态,提高纤溶活性,减轻或消除微循环内红细胞聚集,促进血液的循环,有解除血管痉挛和抗凝血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9]。它们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加脑灌流量,使血液流变学改变,使管腔再通,改善局部的缺血缺氧状态[10],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甄君,陈涛,孔梅,等.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8):2584-2586.

[2] 刘晓云.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3):227-22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5] Felbrg RA,Burgin WS,Grotta JC. Neuroprotection and the ischemic cascade[J]. CNSS Pectr,2000,5(3):52-581.

[6] 宋雪馨,范世芬,韩伟,等. 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5-6.

[7] 叶慧英,郑关毅. 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210-211.

[8] 葛雅香,沈美芳. 急性脑梗死110例临床分析[J].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4):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