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篇1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Liu Caixia,Xiang Xuehui,Jiang Wenjuan,Zhang Kaiping

(Zhengzhou Huaxin College,Zhengzhou451100,China)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China's strategic industry,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s the role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 of teaching plan and syllabus of the premise,each college training direction is self-contained.Watso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and Zhengzhou city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to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Put forward with ability as the core"three-in-one"computer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Key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Curriculum system;Ability;Optimization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它是高职教育实现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从理论上来说,课程体系是指教学大纲中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科目的学分与学时比重。当今社会尤其是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随之专业课程体系也要不断优化。

一、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理念

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市场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是:(1)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2)以就业岗位职责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设置;(3)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组织课程内容;(4)迁移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5)以职业技能为参考――强化技能训练。

二、郑州华信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历史沿革

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郑州华信学院正式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于管理系。在学院“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激励创新、重在应用”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以适应社会人才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业务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为主线,依托华信集团,面向各金融机构、全省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专业名称的调整,随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名称更名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并将该专业归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与时俱进,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后进行了三次改革。

(一)以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学科归属来看,信息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之下,其学科发展方向则必须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一种特定的管理对象――“信息资源”社会实践的管理,从2003年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以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在以管理为核心的同时,强调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强调应用性,其中案例教学、实验课、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40%以上。在学院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下,我们提出了“三个零”培养模式,即:“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接触,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计算机和管理双向交叉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要开设一定的操作技能应用性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设计评估和运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运用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和分析利用。

在被调查企业中,几乎一半的人认为信管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这显然有违信管专业设置的初衷。但是,企业认为信管专业的各种课程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类课程,从社会调查中企事业单位对信管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看,需要度在40%以上的知识选项中,计算机类知识占46.2%,远远超过经济管理类和信息管理类知识。因此,2006年我们对信管专业中的计算机类课程进行重置与更新,在保证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与信息的组织、分析与使用的要求结合起来,开发一些新的课程,使学生知识体系的针对性更强。

(三)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5—0090—03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兴起的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提升学生自身对于受教育活动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主动性。与此同时,社会自身正在经历着信息化浪潮的洗礼,信息化成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这两方面大背景的交叉影响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大学体育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现实发展,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改造。本文以大学体育课程为切入点,就自身工作实践经验,谈谈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据此进行相关实验,以期能够为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略尽绵力。

1 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概念中所包含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具体到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就是体育课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系统。

1.1 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在硬件方面,国内普遍的做法是通过购置计算机,建设机房来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力公自动化。这固然是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仅仅止步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从深层原因上来看,上述情况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另外从信息化的考察内容来看,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也不充分。笔者认为,建立高效的体育课程信息化应当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广泛地在各个信息化平台上充分交流信息资源。具体做法是:建立场馆与计算机平台的有效互联,对学生个体信息进行硬件识别和管理。比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通过门禁系统与校园卡或指纹识别系统的硬件关联,对学生的迟到早退情况进行高效快速地管理,并及时反馈到教师的固定或移动数字平台上,这就为体育课程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在软件方面,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数字软件。如上所述,体育教师的固定或移动式数字终端上应当具有相应的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软件,学生也应当拥有对于课程信息进行了解和选择的相关软件,比如采用核心Java平台或者Java2平台的标准版的J2EE语言进行编译的windows系统管理软件或android系统的app应用软件。采用此种语言进行编译的好处是语言编译的便捷性,数据处理的灵活性以及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这三个方面。另外在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课件以及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桎梏,从而充分地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主”的核心思想,发挥体育教学部门和体育教师的平台作用。

1.2 信息咨询

独木不成林,单脚难行路。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须配备高效的信息咨询系统。在上述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体育课程信息化的信息公开机制和信息应用平台也应当随之建立起来。目前的普遍多是建立学校体育部的相关网站,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信息的单向披露。此类做法略显简单,而且在实际效率上也略显低下。信息化不应当只是将旧有的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仅仅更换输入输出和储存途径,而是应当在理念上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交汇进行革新。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体育课程的网站的上,应当秉持公开和安全并重的思想。一方面学生通过个人学号和密码都可以访问到网站的全部公开信息,从而对体育课程进行了解和选择;另一方面,非学生的访问者无法进入到具体课程选择的页面当中,只能够了解某些信息。其次基于建构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育课程信息的披露不应当局限于体育部自身网站上,而是应当针对学生所属年龄段的特点和爱好,在某些公共社交平台如新浪微博、人人网上注册体育部门的账号,通过相互关注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真正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使学生可以在教育部门搭建的平台上对信息进行主动了解和自主学习。

总之,体育课程信息化的建设应当是在深刻理解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信息化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交流信息资源、开拓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惟其如此,才能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真正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开展人性化的体育教育。

2 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实验

2.1 实验目的

此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信息化体系对于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水平的提升作用,以及体育课程信息化对于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培养运动习惯、参与运动的主动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2 实验对象

在东北石油大学2010级大学生中,我们随即抽取经济管理学院和石油工程学院两个学院,并从两个学院随机各抽取了三个班级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其中试验的对象经济管理学院共87人,石油工程学院共92人。

2.3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的方法是对比实验法和调查问卷法。通过对两组实验学生分别实施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个学期之后,对比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测验的达标程度的变化,并详细制定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分别就课程安排,课程教学,个人能力培养以及对于课程的兴趣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达到93.8%。

2.4 实验过程

实验的第一步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样本有效性的确定。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将经济管理学院的87名学生列为实验组,将石油工程学院的92名学生列为对照组。并据对其开学初期的体质测试达标率和上学期的体育成绩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和存档。具体情况见表1。

经核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无较明显差异,可以认定样本有效,经过一学期的不同模式的教学之后,再次对两组学生的期末体质测试结果和本学期体育成绩合格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对比来看,实验组的体育成绩合格率和体质测试达标率都高于对照组大约30个百分点,差异十分明显。这表明,本次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实验,确实是以人为本,相对于传统的简单知识教育、单纯技术教育和刻板体制教育而言,有革命性的突破。实验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信息化的体育课程教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人数大大增加。

2.5 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实验的结果证实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在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上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对于通过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传统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集中教授,直观演示等方式进行的,并且体育课程的安排也是不够科学的,随意性较大,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信息了解,仅仅是通过阅读教材和模仿教师演示动作而实现的,而对于实际课程与课本的差异不甚了解。经过实验之后,体育课程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传授,是经由体育部门及时更新和体育教师针对实际课程安排而具体公布的,这就使得学生在知行方面达到了统一,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来,并实时地掌握体育课程信息的变化,真正实现了教育为人的目的。

其次,实验结果还表明了体育课程信息化是适应和符合社会转型发展的,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本次体育课程信息化实验,本学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体育教师对于本专业课程研究的深入程度和积极性也有明显进步。通过信息化建设,体育教师可以更便捷快速地掌握课程中的动态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既形成了轻松的教学气氛,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篇3

一、创新实践教学的定义及内涵

创新实践教学是以学生动脑动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为中心,学生是参与实践的主体,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和辅导。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中,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加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教师要把学生推到主置上,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人,一个在学生需要求助时才出面的指导者。只有按照这样开放式的原则来改革实践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大目标。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越来越强调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挑战,掌握数据处理、数值计算和智能计算的新技术是信息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目前,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的总体过程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和安排。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太低,难以起到与理论课程相互支持的互补作用。(2)各门课的任课教师对实践环节的处理各自为政。实践内容、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等均未有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范,甚至一些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就干脆被省略了。(3)培养模式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4)没有健全的管理、激励机制,造成实践教学不能很好的运行。

三、基于创新实践基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预期在本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支撑下,开展分层分模块培养模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并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制定全新的教学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学生根据个人志趣和条件进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其在将来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笔者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把课程体系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基础阶段。完成基础数学、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认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教育,为进入专业基础阶段打好基础。

2.专业基础阶段。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必备的实践能力设置实践内容,结合数学建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为学生进入大四的专业提升阶段做好准备。

3.专业提升阶段。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多门专业课的应用实践,鼓励创新,为进行毕业设计和将来能够尽快适应毕业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笔者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具体在基地的学习方式设计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我们要既重视课内的教学和实践,也重视课外实践,设计出一系列与教学进程同步的实践性题目,并将其融于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达到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数学方法和应用计算软件包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课外实践方面,我们在课程一开始就布置一些课外实践项目,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并在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时,逐步解决自己所选问题,形成论文,以备将来参加相关竞赛及撰写毕业论文等。

2.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贯穿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数学本身就是产生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抽象化。微积分理论建立之后,对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分析、建立模型来求解。在创新实践基地中贯穿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能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来理解和领会科学,许多科学现象、物理背景和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就能更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采用研究生讨论班的学习方式,将创新实践基地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指导教师组织,每周固定举行一到两次讨论班。首先由学生来讲解最近研究的项目和教师选定学习的论文,然后对其中的问题大家展开讨论与研究,直至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研究领域方面,创新实践基地早期为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大多是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是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随着学生的深入学习,学生能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项目,并向基地的指导教师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随后以基地教师为主的专家组对学生提交的项目进行论证,对论证通过后的项目,由该学生自己组织研发小组对项目进行设计与研发,教师则起指导与辅助作用。基地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我管理、滚动发展的可持续性良性运转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从而提高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深造和适应就业市场打好基础;使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数学基础、较广博的计算数学专业知识、良好的应用软件和数值软件研发能力,掌握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基础理论和最新技术,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篇4

6-08.

[2]张薇,程骏.对科技查新工作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3,(8):85-87.

[3]王娟,孙红梅.论专业科技查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影响[J].科学与管理,2006,

(6):90-91.

[4]潘颖,周金元.高校科技查新服务社会化探讨[J].现代情报,2009,(9):32-34.

[5]王娜.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初探[J].晋图学刊,2011,(5):45-47.

[6]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

[7]高霞.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查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22-

25.

篇5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社会加大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掌握着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尽管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社会对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仍充满需求。

为了满足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众多公办普通高校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举办软件学院,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其社会需要量大,成为一个紧缺热门专业。然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信息管理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探索,首先对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创办了软件学院,专业和生源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信息管理专业也被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开设。然而学校在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仍然沿用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岗位需求与生产实际需要的脱节[1]。如今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建设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是不顾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盲目照搬所谓统一的模式,未能体现不同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是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而且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存在内容重复和知识或缺的问题,如“.NET程序设计”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动态网站开发”等内容重复,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课时,导致那些对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与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却因课时不足等原因涉及较少。

三是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分散,学得博而杂,而不是专而精。

四是实践环节不够。信息管理专业要求有足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校内和校外的实践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排得不够。

五是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因为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部分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学习的技术在社会中已经被淘汰。

基于这些,需要重新定位本校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打破传统的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突出自己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色,以利于本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

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及培养信息管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日常事务及开发的能力。

根据此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专业应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熟练掌握信息管理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形式[2]。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企业的专业或社会性的实习、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通过项目过程、工程过程实现)[3]。

因此,构建此专业课程体系,需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甄选。原则上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应用、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第二阶段为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3.1 信息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是对学生构建信息系统作技术铺垫,因此课程设置目的完全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来设计(这一点是区分软件工程的根本之所在)。信息系统是数据库与程序的组合,由于现在的系统都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包括网络的内容,这类课程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基础课,如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该类课程目的就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

另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应用型课程,设置如实用数据库应用系统(SQLServer)、网络管理实践、C/S的开发工具(Delphi、VB、PB、VC++等)、B/S的开发工具(JAP、ASP 等),即从学生动手实践应用技术角度考虑,选择设置一些开发工具类的课程,以支持系统开发。

3.省略;职业能力为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信息处理,掌握网页与网站的设计制作方法。

2)项目名称:MIS系统开发。相应的课程模块为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Web应用;职业能力需要掌握基于网络平台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和开发能力。

“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应积极推进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跨任务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在真实、复杂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3.省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体系概论和WEB的应用;第三学期相应分别开设项目驱动类课程,其中一个为、网络安全、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而另一个开设网络安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最后一个学期各自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实习。

另外,学校可以创建一些实训平台和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系统架构和设计的整体思想,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的学生在每学年结束都会有一次项目实训。

同时,加大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即校企结合,为学生联系好有规模、有软硬件设施、有特色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指定实习任务。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与郑州仟佰教育、NIIT(中国)服务外包学院、达内科技、中软国际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长期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学校+公司”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构建“知识—技能—能力—其他特质”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应地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队伍,使之适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全程教学发展需要。

4 小结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肩负信息化改造的历史使命,在制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开辟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乐见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严正宇.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再造与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8(17):30-31.

[2]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7(5):88-89,99.

篇6

湖南城市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创建并开始招生,2010年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合格评估。一直以来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招生录取分数逐年递增,目前学校通信工程专业共有在校学生约300人左右。在专业发展之初,通信教研室就坚持以“市场需求、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随着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的日趋多样化,需要我们制定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应对这种形式[1]。培养方案应该适应于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迎合社会对通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1 培养方案

为了结合“能力培养及应用型人才”这条主线,认真落实学校的“建设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相关指导方针,制订科学务实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信工程教研室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分别针对“考研学生”、“就业学生”、“公司技术人员”、“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等不同的人群,进行了多次面对面的商讨和咨询,召开了多次专业建设专题会议。比较全面地调研了信息网络与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及通信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趋势,整理了近50多条建设意见,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订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掌握现代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各种通信信号的处理,了解通信工程方面的新发展和新技术;接受通信工程基本素质训练,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英语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通信系统、通信产品和通信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等工程应用的相关工作。

1.2 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专业规范”知识体系的要求[2],根据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教研室制定了以通信工程理论为基础、网络信息工程为背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构建了新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后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为: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控交换原理、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论与编码等;特色课程有:通信新技术、C++、Java 、物联网技术、Android程序开发等,同时提供相应的工程实践训练。

结合“能力培养和应用型人才“这条主线,我们把原来的一个专业方向分成了两个分支专业方向,即“移动互联”方向“宽带数字通信”方向。前者偏向于培养对宽带数字通信工程项目或产品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能力;后者偏向于培养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能力。两个方向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大一和大二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基本不变,在大三时再根据学生的自身基础、兴趣爱好、动手能力高低选择其中之一。这样将更加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灵活的应对市场对通信人才的多种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制定的第三学年的两个方向的主要课程计划如表1。

2 实验实践教学机制优化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应着眼于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习实训方式的转变以及专业技能考核方式的修改都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2.1 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重点是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往的实验教学是根据课表安排上课,由老师全程演示指导,学生的依赖性大,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思。改为开放实验室环境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这样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培养了创新意思。此外,我们积极组织和培训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及省大学生创新性科技项目的申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合作企业的产品开发等,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在长沙达内培训公司、长沙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电子研究所,广州讯联实业通信工程公司湖南分公司等地建立了实习、技能培训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按照教学计划到上述企业进行实习。在制定实习计划期间,我们依据新的培养方案与实习企业探讨、制订更加符合市场用人需求的实习方案,从而使学生有机会提前进入用人企业进行通信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将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更快的熟悉实际工作环境,也为工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引入“以证书代替学分”的专业技能考核机制

2012年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已经挂牌成立了中国电子学会授权的“国家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点,各项硬件、软件设施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都已到位。2013年6月已经成功组织了第一次考试,取得了效果良好的效果。以该考点的成立为契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毕业学位证+专业技能证”相结合的模式,由于电子设计工程师的认证通过需要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该认证的考核,认证通过的学生以该证可以代替数门课程的学分,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和”计算机基础“。同时,在实习单位做的项目的延伸和完善,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内容。通过这种模式,将极大的增加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也为学生毕业后的求职提供较强的竞争能力。

3 结束语

文章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制定了新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了专业方向,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并对实践教学作了改革研究。新方案的提出,对学校十二五时期提出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型通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科技信息网站建设;2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4决策支持系统。

1.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大部分高校存在一些关键共性问题

1.1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随着业务信息化的不断增多,部门间协同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实现问题,而是盘根错节的管理问题;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工作人员墨守成规,无法突破目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划分;特别是随着学校往两级管理方向发展,学校和院系两级均不由自主地以自身业务为准,校级层面的工作往往忽视院系层面的个性化要求,院系的想法和建议则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反馈;院系的部分业务工作得不到校级部门重视时,往往又各自为政,造成新的、更多的信息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最终导致管理脱节。[1]

1.2 现存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需要改变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长期以来的实践,都是“重管理,轻服务”,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缺乏人本观念;[2] “事务性工作”的观念影响较深,缺乏主动服务科研的意识、创新性观念滞后。

“重申报,轻过程”,忽视项目的过程管理。在项目量化评价中,往往将项目的数量、类型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对项目的申报特别关注,一旦项目申报成功,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经费的使用管理重视不够。

“重成果,轻转化”,目前,一些高校建有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只是简单地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公布,在成果转化服务上不成体系,通常是企业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关成果,然后通过高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联系洽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科研成果更新速度慢,科研信息形式单一;成果转化路径过长;成果转化管理过程不健全。[3]

因此,高校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还未能与现代化的大学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接轨,滞后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需求。

1.3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信息网络、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相关人员开展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一方面,高校的人员密度大,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国内高校经常会出现网络拥堵的状况;另外一方面,高校的网站也频繁遭到恶意攻击。清华大学的主干网多次受到美国安全局的恶意攻击就是一个例证。同时,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也不够完善。

1.4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化应用和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机构的队伍建设,也应该包括科研部门信息化所有相关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甚至广大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工作的培训。由于信息化发展定位以及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没有很明确,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这样信息化机构以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就不可能得到重视。

2.解决关键共性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2.1加强组织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要整体规划,要把科技信息化的建设纳入全校信息一体化建设方案,成为高校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不至于形成“信息孤岛”。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克服“重实施、轻规划,重技术,轻管理”的错误认识,组织有关信息技术、科研管理等人员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弄清真实的管理需求,在规划形成的框架指导下,采用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步实施,保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和规范,与学校其他各系统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有效共享。[4]

2.2 树立新的科研管理理念,改善科研管理模式

一是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服务。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是当前科研管理理念确立的标准之一。目前高校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科研人员的压力普遍较大。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建立现代化科研管理的第一要务。要仔细研究科研人员对信息化的要求,提高他们对科研信息化的参与度;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研究,择善而从;尽快提升科研管理的服务水平。

二是注重过程,强化监督管理机制。随着高校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的增加,如何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使用监管成为当前各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组织、监督与管理,实现从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转化的全程管理,监管项目的执行进度和完成质量。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经费的使用、外拨、预算调整等加强监管。

三是缩减路径,实现成果高效转化。通过建立“对外成果管理服务平台”以及“企业需求管理服务平台”,将高校现有适合转化的科研成果及时给企业,使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找对口的专家教授。如此一来,成果转化的途径大大缩减,效率大大提高。

2.3 改善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要对光缆系统进行升级扩容,提高网速。配备出口流量控制和分析设备以提高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同时针对重点应用进行保障。

二是根据学校制定的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统一规范的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信可控的管理平台。增加出口硬件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为校园网络提供安全防护保障。增强数据冗余和备份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升级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完善对校园网日益庞大的信息监控需求。实现网络拓扑、网络性能全面管理。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通知,正式了“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中的《教育管理基础代码》、《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本次的标准构建了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构,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的重要保障。

2.4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学校信息化队伍要清楚本校的信息化需求,与外部合作伙伴能够沟通对话,形成良性互动,甚至可以凭借自身力量独立完成学校部分、甚至全部信息化工作。

具体来讲,信息化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提高科研人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加强对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既要将信息化使用能力作为新教师培训的一项内容,同时也要加强对已在岗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

第二,要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持续开展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

第三,要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领导力。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

总之,要破解科研管理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必须引入信息化科研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实现科研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宓詠,张凯,陈翼.复旦大学:"十二五"服务优先[J].中国教育网络,2010,(9):19-21

[2]刘先芳.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科技创业月刊[J].2006,19,(2):120-121

篇8

1.根据行业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0》(以下简称《年鉴》)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软件运行的综合统计资料,尤其是其中“2010年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概况”的介绍,表明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很快。《年鉴》汇集了全国各地区软件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对产业发展的分析论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软件产业在2010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表明了我国软件产业在经过2009年度低落后的强盛发展势头;也表明了软件行业强盛的人才需求和对学生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系统分析、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要求。

2012年12月7日,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湖北省经信委)了以下数据:2012年1-10月,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812亿元,同比增长21.17%,成为湖北省9大千亿产业中增速超过20%的产业之一;且每个月同比增长20%以上,最高增长33.25%。其中,软件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34.51%。软件业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利润和利税的增长都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是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目前,武汉市正在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预计到十二五末,湖北省软件业的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将占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从高校应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来看,信息类专业应着重根据软件业的人才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结构。

根据我们与IT企业多年合作的认识,IT行业对毕业生当前主要的能力需求是:毕业生应掌握IT行业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一是c语言和Vc++;二是JAVA语言和基于JSP或SSH的Web应用开发技术,或者是基于.NET的Web应用开发技术;三是近二年需求比较旺盛的手机软件开发技术;对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技术与工具的毕业生也有一定的需求。另外,IT行业也十分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的经历,从而来认定是否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而且对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看重。

2.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设计的实施方式

根据“顶层设计”的方式,我们先确定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结构及各模块的课程,各专业再对共有的学科(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进行选择,对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的课程可进行增补,然后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信息类专业模块化设计的实施方式如下:

(1)根据软件业的人才需求,设计信息类专业共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模块的课程。

(2)按专业之间的学科(专业)关联程度,为关联程度较高的专业设计学科(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计算如下:

如果专业之间的关联度>0.6,表明专业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于差异程度,可以设计共有的学科(专业)平台课程模块。

(3)按专业之间的差异化要求,为各专业设计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突出各专业的专业特色。

3.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结构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结构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共有6个模块,分别由以下课程或独立的课程设计组成。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显示了所包含的课程和独立的课程设计。

2)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如表2所示,显示了所包含的课程和独立的课程设计。

3)学科平台课程模块。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现有5个属于计算机学科的计算机类专业,还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3个专业,虽然与计算机类专业关联程度较高,但并不是同一学科的专业。按学科平台课程划分的模块有3个,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共享同一学科平台课程模块。

计算机类专业学科平台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如表3所示,显示了所包含的课程和独立的课程设计。

4)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

各专业差异化课程模块包含各不相同的课程和课程设计,以体现各专业相互区别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4.各专业各模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施要求

(1)列入不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模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将按统一的要求(学时、教材和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设计大纲)进行教学和考核。

(2)列入本科和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一门课程和课程设计将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教学和考核。不同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不同的考核方式、不同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不同的课程设计(实训)大纲和课程设计(实训)指导书等。这样可以反映本科和专科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5.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1)根据“顶层设计”要求,先设计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结构,再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信息类专业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掌握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和面向软件业的就业质量。

(2)同步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块,同步设计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学时学分要求,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信息类专业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参考文献:

[1]余正红,尹朝庆,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8):8-11.

[2]余正红,尹朝庆,JSP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8):17-21.

篇9

作者简介:张彦玲(1973―),女,河北吴桥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张德莹(1975―),男,河北饶阳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桥梁结构分析;

张志国(1971―),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殷春足(1968―),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是前沿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社会高级科技人才最强劲的后备力量。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映了一个国家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设置好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内外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在培养计划的前1~2年一般都首先完成规定学分的课程学习,然后才进入实质性的论文研究阶段。当前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学位课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专业课程则是在学位课程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的专业学科领域所开设的集中在某一研究方向的学习课程。

课程建设的基础首先必须加强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大纲建设,这是组织课程教学和选编教材的重要依据,是实现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教学要求。在国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尤其是教材建设远比我们更系统、规范和完善。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研究学位课程的教材建设相对比较成熟,但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却出现教材建设滞后的情况。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有的尚无课程教学大纲,有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完善。各个学校相对封闭,比如一些名牌大学采取分专题多位教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模式,主要以讲义形式授课,或指定几本参考教材;也有的是以辅导方式授课,布置参考书自学;较多的是一位老师以讲稿形式授课。可见,缺少教材以及没有规范的教学内容致使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从加强研究生教学合理的要求出发,凡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都应当逐步制订一套适合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以明确各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规范等,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则更应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进行研究,从而为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应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个性培养,加强知识体系构建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使专业基础课程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发挥其连接基础学习和论文研究的纽带作用。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达到“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因材施教,体现创新能力要求”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首先对其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置,根据研究生的教学特点建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完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设定原则

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首先应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根据研究生的教育特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应确定为:学习并掌握本研究领域相关基础知识,为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课程教学中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思路,训练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科学问题的研究范例和教师的人文魅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术作风。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设定原则为:

1.应有利于研究生完成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研究的转变

专业基础课程应当是研究生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应用研究的过渡桥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选择既能够与研究生在本科期间的基础理论知识相衔接,又能够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在内容上更深,范围上更广,并且有一定系统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使研究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就基本上能够顺利开展本专业的相关研究。

2.应在本研究领域内具有相对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平台

在研究生的培养与授课过程中,都应着重其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能够保证在本研究领域具有比较广泛的受众面,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研究方向,应当与专业应用研究课程有所区别。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应该能够拓宽研究生在本研究领域内的视野,使思维更开阔,并且可以采用同一研究领域内其他研究方向的常用方法解决本研究方向的科学问题,便于启发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二)通过大量调研和实际教学的反馈,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原则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从研究生教育目的出发,针对本专业研究生特点而选择。基于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应当在课程内容上既能与宽泛的基础知识相衔接,又能作为专业应用研究的前期基础。使学生能够顺利、自然地完成从单纯的知识储备到科研实践的过渡。因此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充分反映出本专业领域对科学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不但要有本研究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本着科研研究的思路以专题形式向学生渗透某一科学问题的全过程研究,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结果和结论。使学生在掌握本研究领域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建立起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应用研究的过渡桥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展科研工作。

2.应涉及本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

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应充分引用本研究领域的重要信息,包括在本领域的权威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学科领军人物的著作和本领域的必读书目等等,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的阅读材料。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在完整讲述本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还应该给学生指出本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为例,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基本原理与工程规范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对规范理解得更深入,了解当前各国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当前规范的不足之处,指出本领域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三)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而言,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课程效果的重要环节。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是:①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②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因此对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也应该以这两个基本要求为原则,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既能考察研究生对本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其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工作的实践能力。

目前经常采用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

(开卷或闭卷)、口试、专题报告、课堂讨论、大作业或论文等形式。笔试是最传统的考核手段,对于研究生课程而言,由于主要考查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故应以开卷考试为主。这种方法客观、容易操作和实施,但过于强调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科研实际能力;口试方法灵活,能直接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但当学生较多时操作不便;专题报告和课后论文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本研究领域内的某一研究方法,针对专题从查阅资料开始,进行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完整汇报,并针对简单的问题能自行解决,得到初步结论,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全面接触整个科研过程,能充分反映其科研实践能力,但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反映不够;课堂讨论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无法准确给出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因此上述各种考核方法各有利弊,单一的考核方式对研究生而言均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因此,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但要重视最终考核方式的一次性结果,同时重视课程的过程,应将上述各种考核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专业基础课程不同于应用研究课程,因此对专业知识的笔试是必需的,但应以开卷为主,而且笔试成绩不能作为最终评定的唯一成绩。应同时结合专题报告或专题论文,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因此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应更多地采用笔试+专题报告+平时作业成绩的形式,笔试在课程完成后进行,专题报告在课程中间穿行,要求学生制作PPT,每堂课安排几个学生进行汇报,最终的考试成绩进行各项加权平均。这样既反映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对其科研实践能力进行了考察。

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方式的实践探讨

基于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信息涵盖量大的特点,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清晰完整地向学生传达这些信息,就必须采取适合研究生本身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特点的讲授方式,体现经典理论和现代方法手段的结合,将理论和规范结合,依托课程教学实现育人目标。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课程中注重掌握基本理论,注重“知其然”,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则更注重这些基本理论的发展背景和深层含义,注重“知其所以然”。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更注重启发式,在课程上多采用提问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研究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课程讲授手段可以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结构工程专业中适于通过图形、图片、声音和视频展示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对原理性、基础性和需要推导的问题应结合板书进行讲授。

(二)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针对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重点讲述这些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来龙去脉,包括问题起源、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等等。在教学中开展讨论课,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列出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中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爱好自由选择,从查阅文献考试,全面总结其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思路,并制作成PPT在课上进行汇报,这种教学实践可使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结合课程教学,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依托教师及其科研小组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和试验研究,将其中涉及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并让学生对项目实施方案和试验方案进行讨论,让学生尽量参与项目的实施,在科研实践中锻炼能力。

三、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建设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

教材建设是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一个方面,对于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必须至少有一种以上基本教材、讲义或主要参考书,并指定必读文献书目,以保证学习质量。因此,应组织力量编写供研究生使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为:在课程体系框架内,将理论知识和规范基础相结合,体现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提出研究问题,突出思维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

(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探索

本文依托“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以教材建设为核心,推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课题组在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前期调研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完成了《钢结构理论》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已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材内容在结构上分理论篇和专题研究篇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钢结构基本原理理论,编写时在内容上注重了结构工程专业领域内各研究方向均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了广度和深度并重;第二部分为钢结构研究专题,注重了专题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方面的一整套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并进行了规范比较研究,体现基础理论和前沿工作的融合,起到了更好的指导性作用。

在教材编写上,一方面注重了本专业领域内通识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及国内外不同规范的对比;另一方面,对钢结构科研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问题,以研究专题的形式,以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为框架向学生进行了讲授,同时结合授课过程中正在进行的课题试验,着重培养了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教材语言上力求简练通俗,很好地实践了构建的编写原则和编写方法。

参考文献:

篇10

一、课程体系建设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对综合能力素质较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创新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概念、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有较高价值产品的一种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创新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具体体现在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想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因此,加强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编排、课程层级划分和针对性不强、各课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沟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交叉学科课程较少、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偏小、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前沿进展情况、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单一、实验实训课程效果不理想、创新创业课程不够重视等。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课程教学达不到其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浅显,难以构建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也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运用,从而阻碍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国内多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对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需求都考虑的较少,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应用的创新能力。

三、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山东英才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建设的核心部分。在确定了各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以核心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多方面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和开发,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1.课程的优化和整合

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先进性原则,强化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以山东英才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首先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职业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和数控加工工艺员,然后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例如数控加工工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分析零件图纸、获取加工信息、确定加工方案、制定工艺文件。最后,通过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将相通、相近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新排序。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遵循知识学习由浅入深、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通过对课程进行有序化、层次化的整合,在强化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又压缩了课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中,从而进一步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实践课程的改革

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和拓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

山东英才学院的实践课程主要由工程训练、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等部分组成,要求必需保证实践课程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30%,并且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一方面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省级示范的机械加工实训中心,能够具备真实的生产环境,充分满足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学院积极开发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借助企业优势,拓展了教学空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此外,山东英才学院还尝试进行开放式实验课程的改革,将科研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入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的创新竞赛设计和开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并以课后作业或课内选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在实验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择优筛选,并安排相关教师进行指导,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实验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各级科技创新竞赛打下基础。

3.增加选修课的比重

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领域,而是应该根据需要设立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自由选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视实际需要而定,在学科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要与必修课有所分工、互为补充,一般应保证不少于总学时的15%。

4.开设创新训练课程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也就是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因此,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课程。例如,开设一些学科前沿问题讲座、先进制造技术讲座、科技专题讲座等,将前沿的学科发展情况展示给学生,开阔其视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置身于创新活动教育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研究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放到第一位。鼓励教师积极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将所要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巧妙地融合到与实际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个项目中去,并对每个项目提出具体的任务和完成目标,使得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项目而去主动探索和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改变原本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化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采用讲授法、现场示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类比法、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6.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我校“网络校园”的优势,组织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实验实训指导书、授课录像、微课录像以及拓展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建立精品课程网页,以精品课程为载体构建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将优质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实现共享;不断充实和更新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使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充分整合,将课堂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辅助支持。

7.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多数课程仍然采取单一、刻板的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的课程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在闭卷考试中加大主观题的比重;而创新课程则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创新实践项目以及等方式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的学习习惯,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本校机械类专业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科技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业创新项目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展示学生的专长和个性。到目前为止,山东英才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已成功申请专利40余项,在近几年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专利产品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山东英才学院将根据学院自身的发展特点,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继续深入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建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天华,雷学文,王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129-132.

篇11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四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意义重大。本文针对这四门课程,着眼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独立学院的特点,研究优化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的方法和措施,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2.体系内课程理论内容的优化

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入门难、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比如《电路分析》的公式多、定理多、计算量大。《信号与系统》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不易理解。《模拟电子技术》概念多,单元电路分析计算难,每次课的新知识多,信息量大,抽象且枯燥无味。

对于《电路分析》强调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以加强电路中串联与分压、并联与分流、电位、开路和短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在讲述网孔方程和节点方程时,只采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时才采用“超网孔”和“超节点”方法。讲述相量时,采用相量变换与反相量变换的概念,使其与后续课程《信号与系统》中的傅氏变换和拉氏变换呼应。

《信号与系统》在不影响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精简基础理论。基本概念部分作为后续章节的基础,课堂上要详细的讲解;傅里叶变换一章中的信号正交分解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可以不讲,而是直接引入傅里叶级数,对序列的傅里叶分析及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的内容;讲授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性质时,由于三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重点讲授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在电路分析课程中,因为不讲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则在本课程拉普拉斯变换一章中重点讲授(一次课);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对弱电类专业来说,后续课程用的很少,可以不讲或只简单介绍(2次课)。

《模拟电子技术》精选基础和重点内容,保证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删减模拟电子技术中陈旧、过时的内容,简化定量分析计算方面的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如EDA仿真与设计、模拟(数模混合)可编程器件等。

对传统教学别强调内容进行弱化,如《数字电子技术》中公式法或卡诺图法化简逻辑表达式在传统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逻辑表达式的化简意义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化简原理即可。改革后的“数电”课程对逻辑化简的技巧不再占用过多学时,考试也予以删减。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理顺课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注重“加强实践、提高兴趣、培养技能、积极创新”的理念。

3.体系内课程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3.1 将Matlab与《电路分析》和《信号与系统》有机结合

体系内四门课程都具有浓厚的工程背景,目前的理论教学相对枯燥,方法单一。由于《电路分析》课程中许多电路的分析过程较复杂,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深,而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又欠缺,因而时常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窘境。Matla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软件之一,是实现科学计算、符号运算及图形处理等的强有力工具。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辅助分析电路问题是化解教学窘境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Matlab辅助分析动态电路和利用Matlab辅助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可是使理论教学变得直观,易懂。

《信号与系统》和现代数学关系紧密,理论性很强,具有高度概括和较为抽象的特点,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公式多,难理解。要想让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借助Matlab辅助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本内容,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使理论公式形象化,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演示,旨在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演示内容:信号的产生、表示与变换,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卷积计算、信号的合成与分解等。

3.2 将Multisim10仿真软件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融合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对于一般、较简单的电路,教师可以对它进行详细分析、讲解,但是,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则应该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把Multisim10仿真软件引入模电和数电课堂教学,通过仿真软件来绘制电路,观察电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这样就有利突出重点、解析难点,也进一步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应用更熟练.同时缩短传统课程与相关实用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距离,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说,可以将《模拟电子技术》分解成“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带有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应用”等。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可以拟定“基本逻辑门电路仿真”、“编码译码器仿真”、“时序逻辑电路仿真”、“555定时器仿真”、“数模、模数电路仿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对电路简单介绍,接着进行仿真演示,之后再回归理论讲解和说明。

4.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

近几年来,随着独立学院师资的稳定,我们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改革,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和配套的授课计划。尤其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已经完成从大纲制定,到教材编写以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的制作,并且针对该门课程尝试了在理论课堂引入Multisim10仿真软件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的教学改革效果来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与我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必要把这种尝试延伸到四门课对应的课程体系,进行通盘考虑,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结语

在提高独立学院办学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课程平台的建设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教改新思路,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亚,杨恒新,张业荣.电子电路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

[2]俎云霄,王卫东,等.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3).

篇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上的本质规定,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体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不断积淀和积累的过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握好“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做到“持之以恒、注重积累、循序渐进”,既要体现紧迫感和艰巨性,又要看到长期性、复杂性。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1)内涵的普及程度不高。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的认知较为深刻,但其内涵的普及程度不高。有将近73%的大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有45%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的内容比较熟悉,有86%的大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方针能做到应知应会。在对“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主要表现方面的调查中,选择“友善”“诚信”、 “敬业”和“爱国”分别排在第2 位、第4位、第6位和第7位。社会公平缺失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因素。

(2)教育的认可程度不强。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认为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有89%的学生认为“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要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有40%的学生仍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达66%的学生仍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内涵和精华,有高达22%的学生认为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对其仍比较遥远,甚至有11%的学生认为理论早已过时,没必要去学。有38%的学生更乐于选择思政课上通过老师生动的教学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有46%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现实与理论存在差距。

(3)利益的倾向化程度明显。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变经济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蔓延的社会消极现象和逐渐趋利化的人际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90后”“95后”当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注重和追求个人利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多样化的价值主体,造成了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外界事物对思想的影响较大,追求时尚和潮流,好奇心强。

(4)理想和目标模糊。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政治观念方面,主流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主张以自我发展来看待政治问题,对政治理论课普遍冷漠,生活上追求物质享受,道德理想上评判标准模糊,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协作观念较差。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政治观念形成时期,政治观念尚不稳定,思想又比较活跃、好奇心强,对外界的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西方思潮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人云亦云,在政治信仰上呈现盲目性与多元化。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研究工作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缺少能够真正“接地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内容,思想政治课更多的是偏重于浅层次了解和理论性研究,学生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地学习和把握其精神实质,也难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等问题。调查表明,有94%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其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5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际脱离,有16%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落后。 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研究工作,首先要寻求一个合适的教育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课程教学之中;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当前的大学生的课程教学现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创新实践课程设置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一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更加有针对性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二是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细致入微搞教学。精心设计主题教育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增加案例教学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三是要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精讲释惑法、专题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四是要加强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交流,不断学习和研究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实践组织能力。

(二)要进一步强化专业通识课程的渗透教育作用

观念和文化并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专业通识课程作为大学学习的基础课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蕴含着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就是要通过专业通识课学习来影响学生的认知、影响学生的行为。一是要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教育资源,在教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水平。二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思想状态。要做到专业通识课程中价值渗透的艺术性和灵活性的有效结合,要结合专业通识课程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完美统一。

(三)要进一步利用和发挥慕课及翻转课堂的优势

慕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打破常规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学习方式,学生不用交学费,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最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承载着远程知识共享、改善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重任。网络公开课和慕课的区别表现在,网络公开课是将传统课堂搬到互联网上,学习者是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获取知识;慕课学习者是最直接的教育受众,学生是作为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一“贵宾”,也具有定期开课的特点,拥有完整的教学模式。利用和发挥慕课及翻转课堂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教育,一是要通过大力推广开展慕课学习,在翻转课堂中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更高形式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完美结合。在现代慕课中,学生的每一次登录,观看的每一段视频,提交的每一份作业,都可以作为数据和资料,随之能够检测其教学成果。教师可以在线下收集整理这些资料、线上互动交流,从而更加容易发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理解的重点及难点,老师也可以从学生中获得启迪,发现新的突破,指导其线下的教学工作。而线下的课堂就犹如教学经验分享会,学生可以进一步查阅、修正同学之间分享、交流的学习成果,老师可针对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和答疑。这种课堂形式下,教师的作用实现了真正的转型升级,其价值更多地不是体现在“教会”学生知识上,而是体现在“激励”学生思想变化上,让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思维上变得更活跃、更加真实。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学习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动学习的优势,从而得到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篇13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和从业者为主要目标。近年来,国内播音主持行业发展趋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广电媒体的受众群体数量不断扩大,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广电媒体的受众群体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受众群体对于广电媒体的信息需求类型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态势。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变化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全新要求,对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来说,进一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现阶段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发展现状

1.理论教学内容所占比例较高。根据部分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普遍较高,大体比例约占课程总时长的60%-70%。在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成为了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则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基础课程,新闻采访、编辑、广电原理、媒体管理等实务类课程。

2.课程内容设置基本涵盖了广电媒体总体业务流程。从现阶段国内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来看,教学内容普遍较为丰富,基本上可以涵盖广电媒体的全部业务流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播音主持专业虽然发展起步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却相对较快,课程体系及学科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也为国内广电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全面。

3.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较强。20世纪90年代末期,播音主持专业一度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相对较好。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都从事了与广电媒体相关的工作,担任主持人、记者、编辑等等。虽然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其带有极强的专业性,除了在广电行业就业以外,接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较为困难。

二、现阶段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不足

1.不同类型课程教学时间总体分布不科学。众所周知,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为了培养合格的广电工作者,高校不仅要加强理论基础教学工作,更要逐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成果与实际能力培养充分结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过高,实践教学时间被严重压缩,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

2.实践教学有效性不足。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都集中在校内进行,部分有条件的高校投资建设了仿真的演播室,并购置了一些相关设施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

3.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没有建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无法准确分析和评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效果,也就无法及时有效地完善课程体系。

三、对于新形势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1.合理分配专业课程教学时长。高校对不同类型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时长进行合理分配,特别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长的设置应当更加科学,逐步提高实践教学所占比重,适应新形势下广电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除了合理分配专业课程教学时长以外,还应当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理论教学部分增加一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广播电视技术、广电媒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广电新技术应用、新设施设备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丰富课程教学相关内容,达到优化播音主持专业总体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

2.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高校应当以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为重点,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环境和软硬件设施,更加贴近广电媒体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则要建立校企联合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广电媒体从事相关实践工作,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高校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播音主持课程评价体系,准确评估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