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篇1

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位于秦岭北麓中段周至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11′50″~108°27′29″、北纬33°47′31″~34°04′06″。东以涝峪沟西梁为界与户县相接,西与周至县永红林场及西安市小王涧林场接壤,南以秦岭梁为界,与宁西林业局毗邻,北与关中平原相连。南北长约30.6km,东西宽约24.3km,总土地面积44 174.1hm2。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分别表现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3个垂直气候带,区内年平均气温8~10℃。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区系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含少量华中植物区系成分。林场境内目前已鉴定的植物约1 400种共78科197属,其中木本植物78科197属480种,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竹类156种,花卉300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31种,占陕西省保护植物的47%。区内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演替,依次出现次生灌丛、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与草甸等植被类型。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探讨了本区植被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1 植被主要类型特征

1.1 次生灌丛 次生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m以下,主要类型有毛黄栌灌丛、胡枝子灌丛、悬钩子灌丛、黄花柳灌丛、酸枣灌丛、刚毛忍冬灌丛、迎春花灌丛、中国粗榧灌丛等。它们是原来森林群落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灌丛群落,是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的灌木阶段,毛黄栌灌丛相对稳定,其它灌丛稳定性较差,常被乔木或其它杂木林更替。草本植物主要有:早熟禾、雀麦、看麦娘、狗尾草、灰绿藜、毛茛、紫堇、播娘蒿、蛇莓、萎陵菜、龙牙草等。

1.2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在本区无论从分布面积还是从分布的垂直高度看,都是极其重要的植被类型。本区落叶阔叶林主要有栓皮栎群系、漆树群系、山杨群系、锐齿栎群系、红桦群系和牛皮桦群系。

1.2.1 栓皮栎群系 分布在本区海拔700~1 500m范围内,群落较为稳定,根系较深,较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栓皮栎由于地处低山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林相参差不齐,树干弯曲,层次结构简单。乔木层混生树种有女贞、小青冈、^子栎等。灌木层种类繁多,优势种为黄栌、绣线菊、绿枝胡枝子、陕西荚o、忍冬、黄檀、牛、马桑等。草本盖度20%~40%。

1.2.2 漆树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1 900m的山坡中、下部或沟谷底部,通常与灯台树、锐齿栎、米心水青冈、椴树等构成混交林。灌木层高1~2m,盖度30%~40%,种类较多,多为阴湿成分,主要种类有悬钩子,箭竹、胡枝子、胡颓子等。草本层相对稀疏,盖度20%~30%,高15~30cm,主要种类有大披针苔草、唐松草及蕨类等。

1.2.3 山杨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2 500m范围内,在各个坡向、各种坡位均有分布,以山坡上部、山脊及两侧分布较多,多为混交林,纯林较少。混生树种有锐齿栎、油松、华山松、漆树等。灌木层稀疏,盖度较低,一般在20%~40%,主要有青麸杨、毛胡枝子、胡颓子、栓翅卫矛、桦叶荚o等。草本盖度多在35%左右,种类多属中生耐旱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大披针苔草、龙牙草、野菊、野青茅等。

1.2.4 锐齿栎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900m,外貌整齐,郁闭度0.8左右,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最少,这样的生活型主要反映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乔木层的建群种为锐齿栎,混生有板栗、角榛、青蛙皮槭、华山松、山杨等。林下灌木主要有白檀、长穗小檗、光叶珍珠梅、乌拉绣线菊、陕西蔷薇、桦叶荚o等。草本层主要有华北耧斗菜、毛茛、唐松草、掌叶大黄、何首乌等。

1.2.5 红桦群系 主要分布于海拔2 100~2 500m范围内,郁闭度在0.6左右,植物生活型谱与锐齿栎林相似。建群种是红桦和牛皮桦,以红桦居多,形成纯林。林下灌木植物主要有毛药忍冬、华西忍冬、桦叶荚o和川西茶子等。林下草本植物有光头山薹草、铃兰、曲梗算盘七、锐果鸢尾、小花蜻蜓兰、毛细辛、卷耳、黄三七、光头碎米荠、线果葶苈、太白虎耳草等。

1.2.6 牛皮桦群系 在本区分布在海拔2 400~2 600m范围内,属阔叶林的最上部分,由于生境条件限制,一般生长不良,干矮多弯曲,乔木层结构简单,有冷杉、红桦、中国柳等。灌木层优势种有川滇绣线菊、五台忍冬、小叶忍冬、扫帚菊、金背批把、峨嵋蔷薇、陕甘花揪等。林下草本层有大毛状苔、细毛状苔、多穗石松、升麻、假冷蕨、大花糙苏、独叶草等。

1.3 针阔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是具有过渡性质且不稳定的植物群落类型,分布在海拔900~2 300m。林木组成以乔木为主,主要有华山松、油松、侧柏、山杨、板栗、锐齿栎、槲树、木姜子、漆树、野胡桃、水榆花楸。林下主要灌木植物有华北绣线菊、悬钩子属、蔷薇属、卫矛、小檗、拔葜、桦叶荚o等。

1.4 温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主要优势种有侧柏群系、油松群系、华山松群系。

1.4.1 侧柏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 100m,外貌稀疏,结构简单,郁闭度0.35~0.50,建群种为侧柏,主要伴生种有栓皮栎、岩栎、^子树、青檀等。灌木植物主要有青蛙皮槭、中国粗榧、木姜子、异色溲疏、秦岭海桐、曲脉卫矛、胡枝子、蔷薇、悬钩子、陕西荚o等。草本层植物有荩草、异形莎草、山葱、头状蓼、羊藿、地榆、梓木草等。

1.4.2 油松群系 集中分布在海拔1 200~2 000m范围内,油松林外貌苍翠,林木个体分布均匀,林冠及林相整齐,层次结构明显,一般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乔木层树种较多,常见的有锐齿栎、栓皮栎、山杨、青蛙皮槭、白蜡树等。灌木层盖度50%~80%,高度1.5~2.5m,种类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粉背黄栌、美丽胡枝子、木姜子、桦叶荚o、悬钩子等。草本盖度50%~80%以上,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大披针苔草、荩草、藏苔草等。

1.4.3 华山松群系 分布在海拔1 700~2 400m范围内的山坡、谷底最为常见,纯林较少,多与白桦、山杨等树种混生,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天然更新良好,分布下限常与锐齿栎、红桦、山杨、千金榆等混交。华山松林外貌亮绿色,林相整齐,层次结构简单,多为单层林。灌木层主要种类有木姜子、陕西绣线菊、米面翁、桦叶荚o等,盖度50%左右,高度1.5~2.5m。草本层种类繁多,多以唐松草、龙牙草、沿阶草等占优势。

1.5 寒温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主要优势种以巴山冷杉群系为主。巴山冷杉群系生长于海拔2 500~2 900m范围内的山坡、山脊或沟谷中,大面积集中分布于秦岭梁、光头山等地。巴山冷杉林为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分布区域多强风,气温低,湿度大。林下阴暗潮湿,外貌暗绿,多为纯林,由于为耐荫树种,林下更新较好,故多形成异龄林,郁闭度0.6~0.8,主要混生树种有糙皮桦、华山松等。林下常见灌木有华西银蜡梅、华西忍冬、箭竹、金背杜鹃、太白杜鹃、秦岭蔷薇。林内草本植物有大叶碎米荠、川康苔草、秦岭弯花紫堇、马先蒿、高山绣线菊、珠芽蓼、酢酱草、鸡肠草以及蕨类、苔藓植物。

1.6 亚高山灌丛与草甸 亚高山灌丛分布在海拔

2 500m以上,由于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恶劣,因此具有特殊的生态特征。亚高山灌丛的主要优势种是头花杜鹃和怀腺柳,其它植物有高山绣线菊、华西银腊梅、高山柳、头花杜鹃、太白杜鹃、秦岭蔷薇、秦岭小檗等。草甸多与亚高山灌丛镶嵌分布,这种草甸是原生性的群落,适应于高寒、中湿环境。构成草甸的主要种类有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毛茛科的植物,高度50~70cm,盖度可达95%以上,生长茂盛。

2 植被分布规律

2.1 植被水平分布特征 在山地地形条件下,影响植被水平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坡度、坡向、坡位等[2]。本区在同一海拔水平上,山坡上部和山脊多被油松、山杨、锐齿栎、^子栎、杜鹃所占据,而山坡下部、谷底多被漆树、椴树、槭树所占据;阳坡植被多由相对喜光、耐旱、耐瘠薄的种类组成,而阴坡植被多由喜湿、喜肥、耐阴的种类组成。针叶树特别是松属对瘠薄而干燥的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其自然分布区常是陡峭的山脊梁顶,而较平缓的梁脊和坡面、沟谷则被阔叶林占据。

2.2 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楼观台实验林场最低海拔501m,最高海拔2 996m,相对高差2 495m。由于海拔高差较大,土壤和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因而使植被在不同海拔其种类组成有明显差异,形成鲜明的垂直变化规律。根据本区的气候、土壤及植被类型的分布和实地调查,植被垂直带谱如下:

2.2.1 低山落叶阔叶林带 低山落叶阔叶林带位于海拔1 200m以下,系暖温带气候,土壤类型为黄棕壤。低山落叶阔叶林带内植被类型较多,但多为栓皮栎居优势森林群落。林内往往混有侧柏、盐肤木、黄檀、黄栌灌丛、胡枝子灌丛、悬钩子灌丛、黄花柳灌丛、酸枣灌丛、刚毛忍冬灌丛等,该带内因海拔较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林相不整。

2.2.2 中山落叶阔叶林带 海拔1 200~2 200m为中山落叶阔叶林带,系山地暖温带至中温带气候,发育着山地棕壤。最典型的植被类型是锐齿栎林。这一海拔范围内水、热条件较好,森林群落不仅植物种类繁多,而且乔木树种和大型木质藤本也得到很好发育。除此而外亦有小片油松、华山松、山杨、漆树、花楸等,常形成松栎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等。本带为海拔跨度最大的植被带,群落灌木层优势树种还有胡枝子、四照花、木姜子等。

2.2.3 中山桦林带 该林带位于海拔2 200~2 600m,植被类型主要以红桦及其变种牛皮桦为主,红桦林在下,牛皮桦林在上。华山松也分布于桦林带内,形成针阔混交林。林下优势灌木多为金背杜鹃、松花竹、峨眉蔷薇、细枝绣线菊等。林下草本层优势种有毛状苔草、假冷蕨、鹿蹄草等。

2.2.4 亚高山针叶林带 海拔2 600m以上的秦岭主梁及光头山、首阳山顶峰大部分地段被巴山冷杉林占据,混生少量太白红杉。山脊或峰顶多强风处还分布有亚高山灌丛和草甸。林下灌木优势种有密枝杜鹃、高山绣线菊、忍冬等。林下阴湿,苔藓、地衣多生长于树干、地面和岩石上。

参考文献

篇2

何谓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以“体验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各要素要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以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和谐课堂的构建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兴趣、情感、注意、效率等等。下面结合近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和谐的政治课堂生成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化,促进课程与现实的和谐

生活是政治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今政治课模块,在内容上强调了与生活的链接,这就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思想政治与现实生活的和谐。一方面注重与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有思想教育价值的情境,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的知识。

政治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点离他们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教学的生活化,还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政治课程与现实的和谐。当然,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以新课标为指导,回归生活,用真实生活来补充、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课程,教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这样既吸引学生,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利用通常有两种形式,即“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教材”, 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和程度,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整个过程所关注的都是“完成”了哪些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考试能得几分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目的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后几方面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教材教”的立场,也势必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和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堂课我给了学生充分选择的自,让学生对信赖的“已知”充满自信,大大调动了学生揭开“未知”的活动热情,学生开始感受和体验到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范,并且感悟到应如何发觉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被动的单一接受知识转变到多元主动、合作探究和建构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课程与学习方法的和谐

三、实现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促进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和谐

传统的学习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学习的任务就是听、背、考。经过多次课程改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每课都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的素材,提供了一些探究性学习的课题。这也彰显出新课改中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巧设探究的路径,激活课堂,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和谐。

课堂探究学习中更显出教师主导地位的重要。教师不是将知识直接喂给学生,而是给他一种辅助的工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充满挑战和诱惑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激发他内在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不懈追求的勇气。

四、增强课程意识,促进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和谐

篇3

摘要:在对我国制糖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工业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剖析了其生态学组成和结

>> 我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甘蔗制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甘蔗制糖企业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 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 基于R语言的我国甘蔗产量ARIMA模型建立与预测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甘蔗制糖工业分析》中的应用 论甘蔗制糖澄清方法及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浅析甘蔗制糖澄清方法及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我国小型甘蔗收获机发展应用现状及思考 甘蔗制糖企业生化处理废水的回收利用 我场甘蔗生产施肥现状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我爱家乡的甘蔗 农场模式下如何提高甘蔗产量 浅析甘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甘蔗全株开发应用路线分析 去年我国南方主产区甘蔗种植面积增7.93%等 浅谈我国甘蔗种植机现状与发展建议 浅析甘蔗为原料的制糖企业延长产业发展观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甘蔗制糖原理与技术》中的应用 甘蔗制糖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我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我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在对我国制糖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工业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剖析了其生态学组成和结构、工业 代谢类型及主要特征,并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生态工业理念,对制 糖行业进行生态化重构,构建生态工业链和生态工业网,可从根本上削减制糖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制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明显的社 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制糖工业;生态工业;废物代谢;贵港模式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4)04―0029―04

篇4

在“进展回顾”部分,《墨西哥城声明》回顾了北京会议以来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其别提到了获得根据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通过的《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以下简称《主要特征》)这一成果文件要点设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建设奖”的全球12座城市所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北京大会的重要成果《主要特征》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行动指南。

二、战略方向

“战略方向”部分是《墨西哥城声明》的核心内容,这部分提出了用于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十大战略方向”。其中,有八个“战略方向”从不同视角强调,教育和终身学习应促进并发展各类人群,如社区居民、社会处境不利人群等相应的责任和能力,以应对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类挑战,如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经济增长、道德伦理等,从而彰显教育和终身学习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

在“战略方向”部分,特别要提及的是第八项战略,它首次明确地将青年群体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于2015年10月21日发表了《“3×3×3×3”学习型城市青年声明》,进一步从青年群体的视角认可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对城市未来的重要意义。《“3×3×3×3”学习型城市青年声明》呼吁联合国和各国各地政府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中采取特定策略支持青年群体的参与,呼吁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积极主动地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

还值得一提的是第十项战略,该项战略强调文化和艺术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是市民开展终身学习的宝贵资源,同时,市民通过终身学习所创造的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又进一步发展了所在城市的文化,使之成为吸引市民和游客的重要因素。在大会开幕式上,来自法国的哲学家李波维斯基在发言中指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智力资本是重要的,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更重要,它们可以帮助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他特别强调了艺术对于人的发展的独特作用,指出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艺术教育很少被提及。他呼吁创造条件让更多市民(从幼儿到老年人)学习艺术,以充分培养市民的想象力、创造力。他指出,一个社会的民主不应仅仅体现在选举程序上,更应该让每个人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

此外,两届大会都非常强调政府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作用,但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北京会议上的《主要特征》突出强调了政府对该项工作应予以有力承诺;《墨西哥城声明》的“战略方向”对政府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墨西哥城声明》在“战略方向”别指出,政府的教育、卫生、科技、城市规划等部门要建立良好的跨部门协作关系。可见,在世界各地的实践中,这已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制约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篇5

在公共财政与预算配置中体现出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构建一个更为合理、公平、人道的社会制度,

构建一个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目标的公共生活领域。这就是说,一个和谐社会要从

理念转变为现实,制度中介和政府行为至关重要。

知易行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构建”,是实践创新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和谐社会的基本

涵义包括一个基本要素、两个重要支柱和三个主要特征。

一个基本要素是政府管理创新。我们知道,政府和市场都是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类文明持

续和谐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政府

则是通过“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这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管

理创新是关键。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证明,没有政府管理创新,没有一个高效、廉洁、诚信、责任的好政

府,就不可能为全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从而就不可能

构建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全球化

、技术进步和新冷战思维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国际生存环境,贫富差距、权力腐败、生态恶化等国内问题对

政府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的新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府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完善政府运

行机制,规范政府活动,提高政府效率。惟有改革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和谐、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

展。

两个重要支柱是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政治经济学争论最激烈的经典问题之

一。人们一般认为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但二者是相互兼容的,没有公平就无法实现市场的长久效率

;同样,没有效率,也就很难维持最低水平的社会公平。要使社会步入繁荣、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良

性循环轨道,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制定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稳定的社会公平,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为

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必须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关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

教育、医疗和就业。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应当能够保证每个公民获得公平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就业的权利和健康的权利,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财政和预算导向必须下大力气向这些方面倾斜,以

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公民参与管理是现代政府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前提。在

西方发达国家,公民参与管理是公共机构治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政府绩效、增加政府透明度、防止政府

腐败、限制政府权力、完善政府与公民沟通渠道、实现社会和谐的最基本制度安排。2000年以来,欧洲大

陆掀起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运动,提出了“共同管理、自我管理、透明管理”的口号,进一步科学化

、规范化了对公共机构绩效评估的方法。公共机构的普通职工对公共机构内部的管理,包括人、才、物的

使用有了实质性的发言权。参与管理提高了职工的自觉性、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了组织效率,减少了决

策失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基本利益的一致性,民主参与管理是社会主义公共机构的本质要求

,这样做有利于从根本上限制公共机构管理层的权力,扩大群众管理公共机构的自,从而增加组织内

部的沟通,实现组织目标,为在全社会实现全面和谐建立坚实的基础。

三个主要特征是经济持续发展、政治长期稳定和文化不断繁荣。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稳定的制度结构

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在实践中真正

实现了人民利益的社会,也是一个以“公共精神”为主导的政府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以改革的精神不断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体制,形

成和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相符合的、具有民主特征和自我更新机制的制度平台,

篇6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 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 G. Jordan的The Human mosaic 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篇7

二、我国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绿色发展无疑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绿色发展已经、正在、必将承受着来自国内外、主客观方面的压力。在中国国内看,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包括水、土地、能源和生物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强约束压力;其次是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在内的自然环境的强约束压力;还有包括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湿地萎缩、河流断流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的巨大压力。从国际看,在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全球化时代,世界资源环境问题演变涉及到资源环境、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复杂问题。中国粗放式发展方式,经济高速发展,却牺牲了生态环境。不仅威胁到本国的生存和发展,也引起国际环境摩擦。西方国家一直制造中国,并就此攻击中国,将中国生态问题复杂化,对中国施加压力。虽然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国际上生态环境等问题还是对中国的发展形成了遏制,中国要正视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要调整传统的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发展,以积极的姿态去解决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地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活动,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环境”等论调的负面影响,为中国的发展构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政府对环境、生态、食品监管、水、大气、土壤等信息公开,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生态环境的披露,公民获得信息量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冲击,唤起了公民环境觉悟的提高,不断发生环境保护群体性事件,促使绿色转型发展。

三、开创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未来,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坚持走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道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为核心,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培育壮大绿色经济,着力从5个方面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环节的节能增效,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研究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建立相应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科学预测绿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发展,绿色技术是支撑。环保部门将对绿色技术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促进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示范,进一步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四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充分利用已有实践成果,积极宣传相关经验做法,促进有助于绿色增长的环保技术转让,共同研发新的绿色技术。

参考文献:

[1]郝栋.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道路选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1):18-21.

[2]宋刚.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7-10.

篇8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特别是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地球上一切生命中表现的统治者地位已无可非议。然而,人类、特别是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已在表面上的物质优厚下面感觉到一种忧心忡忡的危机:地球人类,由于无节制的生育,由于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的各项产业,已将清纯高洁的地球弄得千疮百孔。物种灭绝,生态破坏已警钟急鸣。长此以往,人类及其他生物还能在地球上居住多久?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能持续几年几天?难道真如有人所说,科学顶峰的到来之时将是地球的毁灭之日吗?笔者经静心揣析后认为:目今地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才是伪装的科学、病态的科学,是科学的敌人;是人类整体上思维的愚蠢、管理的失误!真理的科学应当是将人类的发展引向高度文明发达的地球生态的原始平衡中去。

人类文明长期以来,由于某些统治者统治欲望的滋生,为名为利的争夺,一直在疆域地盘上争来夺去――这种竞争的结果无疑地引发了狭隘的沙文主义。因为一个国家的军力和经济力成了综合国力的主要特征,于是就有了盲目的军事工业的发展和旨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其他产业的发展竞赛。然而这种竞赛的结果必然导致向自然界的强力索取;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地壳的矿石寻找和垦荒而导致水土流失,废水废气废渣等源源不断的排泄;山江河海被破碎和污染,生态自然受致命败坏;多少物种频频永别地球!这是一种怎样的损失!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惨!然而其罪魁祸首竟是自以为聪明自以为高于其他生命的人类!人类啊,这是你们的高明,还是你们的愚蠢和短见!

科学的发展应当是人类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为自己造福的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科学越向高深发展,生产力水平就越高,人类的文明程度必将越高。――然而,像氟里昂等氯氟烃的污染、核武器的潜在污染等等的本身并非科学的真正产物,它们是科学里的的罪犯,是伪科学,是科学的敌人。人们一旦发现,应当在胚胎或幼稚时期即给予囚禁、扼杀!不给它们以壮大的势力范围;只有不负责任的科学工作者和政治家才对它们加以培育和扶植。以至今日未来泛滥成灾。

工业文明的基本标志是大机器生产。然而大机器的生产必然需要大量能源。像人类及其他生物体本来是最优秀的原始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吸取了某种物质后消化利用而产生的体力应当是最优秀的能源――因为他们的排泄物所带来的污染几乎可以忽略,即可以被自然界如植物等重新吸收利用,回归原始,循环发展。这种发展必然是永久的持续性。然而大机器生产(当前状况下)大部分能源几乎都是自然界的无偿索取。如煤、石油的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目前能源的主要成分。而燃烧所产生的废气随着森林的日益砍伐,重新利用率越来越低。平衡开始倾斜,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等产生。再如某些工业(如化工业、造纸业等)的盲目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源。这些污染物质未及处理或处理不妥即排出了厂外。从长远角度看这是不负责任的盲目建设。只有当一种生产既能产生社会效用――即给人类带来某种物质利益或精神享受――又能尽可能少地污染环境时才能建设,才能发展和扩大生产。否则,宁可人类少一点享受,少一份暂时利益,也应该把这种工厂停产或炸掉!

目前世界范畴的计划生育的无序管理或人口生长的自由无规,已给地球带来越来越繁重的负担。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要消费掉地球多少植物、动物和矿物?这是导致地球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人口的增长应当在目前超负荷时停滞不前或保持一定时期的负增长。譬如每个国家应当立法或如联合国之类的国际组织应当制定全球法律:每个妇女或每对夫妇可以也只能生育两胎孩子!――即对父母亲的生命继承下去;多胞胎者可对不正当夭亡者和无能生育者以弥补。对两胎以上的生育应法律禁止;对违法者囚禁数年和于劳改工场创造劳动价值若干后方可重获自由。

综上所述,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盲目地发展某种生产是人类的错误行为;科学应当发展;而环境污染的产生并非科学的正统,乃是畸形的歪曲的病态的伪装的科学,应当在胚胎或摇篮之中扼杀之;明智的人们――特别是有影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应当正视和治理计划生育问题、环境问题,以把地球装点的更加美好:高度文明发达的可持续永久发展的生态的原始状态的平衡的绿色的地球!

篇9

我国发展中面临着全球能源供求关系深刻调整、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和严峻挑战,推动能源革命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已形成五大产气区和四大天然气进口战略通道,成为世界消费大国。而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为推动研究能源革命背景下中国能源市场的未来走向的研究,有必要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天然气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我国能源革命主要内涵

根据的重要讲话,我国能源革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第二,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

第三,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

第四,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第五,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2 我国能源形势主要特征

2.1 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国内供给制约较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从需求侧分析,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1亿吨标煤,主要呈现增量仍然较大、增速有所下降的特征。从供给侧分析,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43.5亿吨标煤,总体上煤炭和非化石能源基本可以实现自给,石油和天然气国内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2.2 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地缘政治变局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在2020年上升到12.5%,油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2020年的63%和38%,获取和利用境外油气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再加上美国对外依存度下降,俄罗斯能源合作格局发生改变,国际地缘政治变局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2.3 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 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为66%、18.4%、5.8%和9.8%,与世界平均水平30%、33%、24%和13%相比,油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明显偏低,以煤为主、高碳消费的特征十分明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4 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强 我国能源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特色技术,科技创新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能源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研究薄弱,产业创新缺少技术支撑,创新成果转化不力,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稀缺,激励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

2.5 能源体制障碍较多,能源发展通道不畅 从当今世界能源发展大势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来看,现行能源管理体制不适应推进能源革命的需要,有些方面也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市场结构不合理,改革力度和放开程度还不够。二是价格形成不合理,除煤炭外其他能源产品都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三是政府监管不合理,政企不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为此,亟需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3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现状

3.1 我国天然气供给情况 近年来国家对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新增探明量不断增加。同时,随着非常规天然气、进口管道气以及进口LNG的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供给量出现稳步增长态势。

3.2 国内天然气生产现状 我国是一个“富煤、缺油、贫气”的国家。天然气资源有限,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天然气地质勘查力度。国土资源部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常规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437.72亿立方米,新增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5个。

3.3 我国天然气消费情况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天然气的消费量逐渐增长,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显著变化。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对天然气认识的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消费量逐年增长。201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8.6%,远低于过去十年平均增幅。国内天然气产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要考虑从国外进口来补充。近些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不断增大,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攀升。

4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4.1 天然气产业链不协调 首先,消费结构不合理。我国一次性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所占比重很小,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是石油,而天然气由于其储量和产量较小,长期以来在全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保持在2%-5%。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供需市场分布不平衡。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天然气的消费市场却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篇10

1. 民族性特征

辽阔浩瀚的内蒙草原到处跃动着美的元素。先祖的传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内蒙草原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中滋养、成长、成熟起来的艺术形式,必然有着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民族性特征。它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反映的是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它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无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蒙古草原画派的油画创作中,很多本民族甚至生长在内蒙古的其他民族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民俗形象作为载体,开始将民俗形象引入油画创作中,并以传承性为主要特征,以在传统民俗中所显现出的现代人的民族生活为内容,我们看到在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画面多蒙古袍、羊群、蒙古包等民族特色的形象,而这些民俗形象正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发展丰富而来的,所以我们说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呈现出民族性特征。

2. 宗教性特征

在人类历史的民族融合中,蒙古族不断吸纳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使其固有的传统文化更趋完善,其中不乏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共性和民族个性的蒙古族新文化,而草原画派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土壤中产生形成。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风俗文化,蒙古族的或民间信仰,在他们的艺术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主要信奉佛教,也信奉萨满教、喇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是形成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如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一样,草原画派从产生到发展都与佛教、萨满教、喇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也都或多或少与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虽然当代草原画派是多民族的集合体,但无论本民族画家还是其他民族画家都会不自觉地受蒙古族宗教文化影响。所以,宗教性也是少数民族油画题材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在蒙古族画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他们的作品设色多注重色彩的简洁与概括,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微妙的冷暖明暗变化等。用大面积的灰白营造一种空旷和辽阔,这正是北国之冬冷寂的风景,因为是水或是土的固有的明度和色度,在银灰的调子中显出差别。灰白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喜好色,蒙古族有着“天人合一”、“天神合一”的理念,而这些色彩的运用更使画面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感氛围。

3. 生态性特征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中,无论是在思维形态、生产方式、伦理习俗还是方面都渗透着鲜明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思维。也就是说,在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渗透着对生命与生存意识的深层领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选择了以游牧方式为主的草原文化,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崇拜自然、敬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文化传统。受西方生态学说影响,中国出现生态意识热同时这一思想也影响到当代蒙古草原画派的创作,很多草原画派画家的画面中体现出一种生态思想。这一思想也突出的反映在朝戈的作品中,就风景画而言,源于朝戈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特殊理解,他的风景画体现了一种生态反思意识。朝戈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画了大量具有原野风貌及蒙古高原地貌特征的风景画,在朝戈的风景画中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恋,相应而相互存在,自然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寄托的场所,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永恒意味,渗透着画家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在以朝戈为代表的一批草原画派画家的画作中仍然可以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画面,渗透着画家对和谐生态的呼唤。

4. 地域性特征

地域特色是文化和自然结合的成果,对于画家来说,本土的地域是他们最熟知和了解的地方,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景观自然生发不同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也都有所不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诚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审美追求。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和富于激情浪漫的色彩,从而多以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入画,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文化特征。这与在辽阔、苍茫、雄浑的草原这一独特地域上所形成的本色、率真、粗犷、彪悍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当代草原画派画家都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因此他们的绘画均以描述蒙古草原的自然景物、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为主,形成特定地域里的特定描绘对象,苍茫的草原与绵延的山峦以及普通的牧民生活,尽收于画家的画作之中。因此,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蒙古高原的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地域性成为其一个显著特征。

5.人文性特征

中国草原画派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弘扬,从当代草原画派代表画家朝戈的画作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人文性特征。而我当时的印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性格,对人的内在感情——比如人之间的爱慕、友好等心,在现实中你会觉得处处受到冷遇,现实是很粗暴的,你会感到环境缺少一种关于人的文明”。朝戈又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感受到当今人们正在失去人的内在价值出现信仰危机,因信仰危机而出现种种畸形变态的当代艺术,是价值丢失的必然结果。坚守内在的价值是朝戈的追求,蒙古族画家的作品出对人类的某种精神信仰的执着和迷恋。他们用独特的心理去敏锐的感受当代社会,关注内蒙古族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关注精神信仰和强烈的心理冲突,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产生强烈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以批当代草原画派画家在其画作中体现了一种人文性特征。诚然,当代草原画派虽在酝酿成熟过程中,但已经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蓄势勃发的冲劲。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进入 21 世纪后,面对全球化浪潮,要更加注重本民族文化,同时作为中国艺术成员之一的草原画派,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中国艺术争得更多荣誉。

参考文献:

[1] 苗景昌.21 世纪中国美术家——苗景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2.

篇11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篇12

在他们看来,游动的生产,不管是游耕或是游牧,都是人们选择的结果,并非是落后的产物。斯科特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讨论山地族群为什么放弃固定的耕作,特别是水稻耕作,转而从事游耕。他的解释视角主要关注于政治结构,认为山地族群是为了逃避国家统治而主动选择游动耕作,游动耕作赋予山地族群抵抗国家统治的能力。基于此,斯科特将山地族群的特征,都看作是为了抵抗国家而做的自我选择。

在这里我们看到,技术的变化并非是一个线性的进化过程,在技术选择的背后有着政治社会学的逻辑。比如木薯和水稻,因为其生物特性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政治特征。木薯是深藏在地下,可以长时间贮存,这样的作物不适合国家征收,因为山地人很容易隐藏这些作物;而水稻不同,因为同时成熟,而且暴露在表面,很容易被国家发现并课税。所以说技术的选择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而在拉铁摩尔那里,游牧是因为草原的生态环境。草原的生产能力较低,而且处于经常的变化中,所以只有游动才能生存。在拉铁摩尔的论述中,对游牧族群为什么会脱离农业社会而进入游牧社会,与斯科特的论述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就是游牧民起源于人口的移动,当人们不管是因为人口的压力或者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得不在适合农业的生态环境之外利用资源,他们就主动选择了游牧。游牧使游牧族群可以利用定居农业所不能利用的自然资源,因此,游牧方式的选择是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

不管是南方的山地族群或北方的游牧人群,他们都不是处于定居农耕文明之前的文明,并非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他们游动的生存状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从斯科特和拉铁摩尔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明是多元的,并非有着不同阶段的同一个进程,而是存在着多种发展途径。

如果说从定居走向移动是一种策略性选择,那么在选择之后,我们就会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地说,山地的移动是相对的,他们希望逃避国家的统治;而草原的移动是绝对的,他们经常进攻国家。

山地族群的移动是为了逃避到国家的控制范围之外,他们的目的是维持一种无政府的生活。当他们进入了边疆地区,不再受到国家的纳税和徭役的困扰以后,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山地族群游动的范围是有限的,因为高山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保护,也是他们移动的障碍。这在斯科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山地少数族群从谷地迁移到山地以后,他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结构,不同的少数族群可能会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山地,比如苗族、瑶族、傈僳、佤族,等等,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区域。

为了弥补地理的游动性不足,许多山地族群形成了高度流动的社会性。斯科特用“水母”来表述这种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主要表现为高度平等,社会缺少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平等的权威在这种社会中很难生存。在斯科特看来,平等和分散不仅是部落民天性使然,更是避免国家进入的方式。在一个平等的社会中,对任何个人的征服都不能达到对整个部落的征服。平等带来的结果就是分散,山地部落往往是分散的,家庭之间、部落之间缺少相互连接的纽带,对于他们来说,要尽可能维持最小的社会单位,建构起超越家庭的单位是困难且危险的。在山地,族群的多样性远远比草原要复杂。东南亚几乎成为族群的百衲衣,众多的族群共存。依斯科特的分析,山地族群的认同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族群认同。

与山地族群不同,草原游牧族群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表现了更多的主动性。在很多时候,游牧族群与国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蛮族入侵的关系。蛮族入侵之所以成为一个常态,是因为游牧族群更依赖与外部的交换。这种交换既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通过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草原牧区不稳定和多灾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游牧族群往往会选择战争的形式进行交换。

篇13

在文化及心理背景的影响下,古代文学创作在艺术作品表达过程中更为注重对悲怨情绪的灌输,且通过此种创作形式的形成引导创作者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勇于展现自身心理变化过程,并追逐文化-心理背景创作行为,达成良好的艺术作品创作目的,最终实现由心理情感向文学悲美形式的转变。本文从古代文学中悲怨美形式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悲怨美内容中的层次表达特征,旨在其能实现对文学作品中哲学层面的深入思考。

一、古代文学中悲怨美形式

(一)人类共有的悲剧意识

由于“悲”是人类情感的基本形式,因而其对人类的心理意识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而古代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即通过感伤、哀痛、激愤等情绪的传达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悲伤的氛围,促使其在悲伤情绪的影响下与创作者达成良好的共鸣,形成悲情感的体验目标。此外,由于“悲”亦是人类审美过程中的主要参考因素,因而在此基础上将哀痛等情绪灌输于文学作品中可达到审美价值表现目的,并由此激发读者的情感元素,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并利用自身审美意识感悟作品中对生命价值的体现。另外,文学作品中对悲怨美的表达是基于对人类生活困境思考的基础上,亦实现了对审美的良好把握。继而促使读者在对作品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从中寻找生活中的希望,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困境。例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在内容表达的过程中即抓住了人类悲剧意识,并鼓励人类在生活中遇到困境问题时应毅然应战,最终发挥自身强大的力量,达到最佳的生活状态[1]。

(二)与西方悲剧作的比较

在文学悲怨美形式表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彰显我国悲怨表达的特征,与西方悲剧作展开详细的对比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悲怨来自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同时诗歌及散文领域在创作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其的灌输。而由于西方悲怨主要源自于叙事传统,因而其在悲怨情绪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借助西方戏剧中的人物角色来传递相应的情感。但是基于相应差异的基础上,中国悲剧作与西方悲剧作在人生态度、情感体验等方面均遵从着真实表达的原则。此外,从命运认知的角度来看,中国在悲剧作创作过程中逐步灌输了自己在强大命运面前是微小的思想。例如,苏轼所创作的《前赤壁赋》。此种生命认知思想的灌输导致读者在对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形成了顺应与逃避的困境应对思维。而西方在悲怨美表达的过程中却强调了对不妥协及不屈服思想的灌输,继而与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

二、古代文学中悲怨美的内容层次

(一)个体内容层次

古代文学中悲怨美的个体内容层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创作者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更为倾向于对“家”主题的表达,例如,孟郊的《游子吟》在内容表达的过程中即以“游子”的身份对家的主题进行了诠释,并引导人类在生活中应始终坚守忠、孝的思想,且应在忍受离别痛苦的情景下牵挂远方的亲人;第二,以“国”为核心的悲怨也是个体内容层次的一种展现形式,由于中国文人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创作者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通常以悲怨的内容来表达报国无门之怨,同时也由此表达了自身怀有一颗忧民的心,想要将自身价值应用于国家政治治理过程中,最终为民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生命本体内容层次

古代文学中悲怨美的内容层次亦体现在生命本体方面,即古代文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通过将自身对生命的理解灌输于文学作品中的形式展现文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政治功利等问题。此外,古代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亦发出了人生微小的感叹,同时也实现了对生命本体的关怀。例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即实现了对生命本体的阐述,且在诗句表达过程中阐述了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孤独感,并以个体生命本体表达的方式望与读者达成共鸣,引导读者深入到作品中实现对生命话题的思考。另外,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细腻、敏感心理的运用将自身所思考到的生命问题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例如,“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中即对时光飞逝进行了感叹,并引导人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性,继而以积极的情绪应对生活中的难题[2]。

结论:

综上可知,在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悲怨美是作品创作过程中凸显出的主要特征,且在长时间思考的背景下,创作者将“悲空”、“悲慨”等情绪均融入到了作品内容,以此来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并引导其在应对生活中的难题时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即实现心理情感的转变,最终达到良好的文学作品表达方式,且最终丰富作品表达内涵,并凸显出悲怨美的独到之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