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

篇1

2.职高德育引入就业教育的研究

3.大众传媒冲击下的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4.探讨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5.对职高德育课程改革研究

6.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职高德育模式研究

7.初中,职高德育教育衔接问题初探

8.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9.课改契机下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时效性研究

10.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11.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1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13.从细节做起——基于“鲁班文化”的职高德育管理策略

14.在真实性评价统领下建构职高德育课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15. 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16.论学案导学”法在职高德育课中的运用

17.增强职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初探

18.浅析如何提高职高德育课的学生学习兴趣

19.职高德育课作业的实效性探析

20.提高职高德育课堂设问有效性初探

21.评《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2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23.创设情境,优化职高德育课堂教学

24.加强职高德育工作努力服务经济建设

25.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加强职高德育课学法指导

26.职高德育工作应增强实效性

27.科学构建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体系

28.职高德育课不妨渗透English教学

29.主题学习在职高德育课的实践及有效性探究

30职高德育课情感价值观目标达成策略探索

31.职高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浅议

32.职高德育课教改渗透成功学理念的尝试

33.让职高德育课焕发生活魅力

34.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35.浅谈如何做好职高德育课教师

36.职高德育课案例教学探微

37.浅谈职高德育课堂的导入方法

38.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39.谈职高德育课中的“活动单导学”

40.浅谈职高德育课新课导入注意事项

41.网络环境下职高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42.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43.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44.职高德育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案例

45.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46.以学生为本激活职高德育课

47.浅谈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激励艺术

48.实施启发式教学,上好职高德育课

49.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

50.浅谈职高德育教学

51.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52.盛开职高德育之花

53.对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4.新时代下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5.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56.职高德育案例

57.职高之德育教育

58.职高德育成功的秘诀

59.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60.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61.激活职高德育课堂

62.职高德育教育论文

63.职高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64.职高德育工作案例个案分析

65.职高德育课堂管控探索

66.渗透职高德育课教学途径.doc

67.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68.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kjq

69.在职高德育课中渗透美育

70.关注职高德育成效共话职高德育创新

71.县职高德育科研课题实验班开展

72.鄞州职高德育工作又添新彩

73.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74.情”与“法”并重,上好职高德育课

75.职高德育论文范文_职高班主任德育论文,职高德育论文

7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78.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意义与困惑

79.职高德育课程教案

80.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81.(职高德育高三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次月考

82.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83.我市普职高德育工作会议在市职教中心举行

84.职高德育路线图

85.浅谈职业高中德育课的情境教学

86.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如何在职业高中教学中渗透德育

88.新形势下实现职高德育管理模式

89.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90.职业高中德育问题研究

91.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2.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93.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

94.78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5.田东中学职高德育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96.职业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9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篇2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走向积极学习的第一步,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却提不出问题呢?

1,缺乏良好的自我意识导致学生不敢问。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初中生应该能对自己作出比较独立、客观、正确的评价。但由于学校和家庭在学生自我意识培养方面的缺位,学生的自我意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缺陷。有的学生自我过度放大,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无视别人的反映甚至感觉不到别人的反映;有的学生自我过度缩小,表现为过于自卑,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足够的信心表现自我。在学习上,多数学生表现为后者,因为学校或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公共场合,许多学生或者不愿意锋芒毕露,或者害怕提问暴露自己的无知。所以,许多学生宁愿选择沉默也不愿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

2,学习主体地位缺失导致学生不会问。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规律。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进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仅仅是教师组织、检查教学的工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锻炼,他们没有主动发问的意识,也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不会提问。即使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状况也没有大的改观。

3,教学设计缺乏开放性导致学生不能问。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课前备好的教案进行的。而大多数教师设计的教案,都如同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生只能按照老师设定好的路线去走,被动地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没有时间自主地思考,因而不容易发现问题,当然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尽管新课程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由于惯性的影响,一些教师仍按照既定的教学思路上课,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主动发问也不可能。

二、培养学生主动发问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喜欢提问是人的天性。婴幼儿学会说话后,便会天真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令成年人惊奇。面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以激发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和潜能。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就是个体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通过大脑的认知加工,对某一思想、言论、观点等做出正误断定的认知活动。长期以来,我国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已有的结论,而很少去追求知识的来源,更少对课本或权威提出质疑。这种被动的思维倾向致使学生不关心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且约束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营造互相尊重的课堂文化。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提的问题有价值,要热情地予以表扬;即使没价值,也要肯定其提问题的勇气,指出其创新之处。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学生才能乐于提问;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的,此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而要耐心细致地再做一次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给予制止、引导,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不管什么时候,教师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应该认可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3,留给学生发问的机会。

学生不向教师提问,不代表学生没有问题,很多时候是有问题没时间问。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就是教师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在公共场合,而是“私人场合”。这个“私人场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课前和课后。在新课教学前,让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在不懂的地方提2~3个问题。教师汇总学生问题后,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备课。在一课或一单元内容的教学后,让学生就他们感到不清楚的地方在作业本上写出2~3个问题,教师把问题汇总起来后,专门抽时间在全班进行讨论解决。

由于问题经过老师的汇总、整理,只有提问的学生自己清楚这个问题是谁提的,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由于问题来自学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指导学生提问之初,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办法,也可以两种办法同时进行。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当课前或课后提问成为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留白”,让学生在课上当场提问。

4,帮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离开教师的引导,就觉得没有问题可提,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让学生会提问,这是很关键的。

(1)联系实际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后尝试用课本上学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来分析、解释这些社会现象,看看课本所讲与社会现实是否矛盾,为什么会不一致?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的课题、重要原理等内容有意识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进而来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指思考问题时沿着“顺向”的反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创新的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成的结论反过来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如在学习“保持乐观心态”时,有学生对“知足常乐”这一古语产生了怀疑,提出“知足真的能常乐吗?”通过进一步探究,大家明白了积极乐观与盲目乐观的区别。

(3)类比联想法。类比联想,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方法。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时,总是先从已知事物中去寻找新事物的影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类似或相近的概念比较中,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有的学生发现,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自治权,香港、澳门等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由此他们产生疑问:“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是一回事吗?”

(4)因果联系法。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由因寻果,或由果寻因,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5,创设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时,用投影出示材料:

“据贺某反映,当天晚上他乘公交车来到广州白云机场准备乘坐飞机回家,在机场路公交站下车时,一名乞丐在车门口向他乞讨。行色匆匆的他顺手将衣袋里的零用钱扔给乞丐。由于扔给乞丐的10多元钱里头有硬币和纸钞,有些掉在地上,有些扔在了乞丐的脸上。乞丐认为贺某的举动是不尊重他,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于是将贺某告上法庭。”材料展示后,立刻在教室里引起“轩然大波”,教师趁机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