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水利工程渠道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水利工程设施是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水利工程来说,管理是关键,建设是基础。就算是有缺陷存在的水利工程,要是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针对性的有效预防或者对这些缺陷进行处置,那么该工程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反之,如果维护或管理不善,就算是一个较好的水利工程设施,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带来损失。所以,对于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对于节约水利资金成本,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与效用意义重大。
(一)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在水利工程渠道日常维护和管理中,确保供水沿线安全生产运行的前提条件就是水工机电设备与建筑物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进行定期性、经常性的设备检修,特别是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全面化构建沿线供水系统,以降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采取以“八定”,即定人、定量、定点、定标准、定周期、定记录、定表格、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员工在生产中的理念,形成全面进步、自主维修的良好优势,更好地为沿线供水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渠道
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作为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程,特别是其中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中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行管养分离,综合使用维修以及养护措施,对水水利工程机电设备与建筑物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非常重要。在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通过采取规范的设备管理措施,对机械实行常规化的管理与维修,譬如推土机、压路机等等设备,通过技术化、可视化、现代化的应用手段,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应用能力,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简述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现状
(一)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加之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现场工程相对分散、工程规模比较大的管理层面,造成施工整体的安全性能不高,安全管理比较封闭,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持续的高强度运转下,很难避免误差的出现。所以,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与维护管理中,因为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综合的管理技术中,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在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中,没有形成强烈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在对于综合模式的运用、整个技术的提升等多方面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有些单位对于渠道管理没有严格按照整体的需要,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维护上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不能更好的把握整个工程的建设需要,造成主观与客观双重压力的作用失效,不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传统技术的相对落后
在渠道建设的技术应用中,作为以前灌区的一项关键工程,因为受到工程建设标准低、设计粗糙、工程运行以及维护不足等的一些影响,造成渠道的整体效率不高,特别是渠道边坡渗漏、垮塌失事等严重威胁灌区的安全生产,所以,思考如何提高灌区的输水效率,围绕渠道边坡除险加固、渠道防渗进行渠道的整治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对水利工程渠道的综合管理与监督
定期开展渠道集中整治,保障渠道开发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加强对渠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的监督工作,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处理,杜绝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扩大。建立现场巡视制度,经常监督检查渠道深度、使用范围、数量及弃料等,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到位,形成渠道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模式,更好的确保渠道运行的整体质量。
(二)加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队伍的建设
就具体管理机制而言,能够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在设备维修与养护方面,推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断提高维修人员自身素质,落实目标责任制。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量化考核,定期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设施的完好率,稳定管理维护队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整体凝聚力。
(三)对水利工程渠道进行常态化地检查和维护
通常,在渠道运行中经常会发生多种形式的损坏,为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问题,保障渠道正常运用,一定要强化检查及养护渠道的工作力度,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实施定期检查,包括引水前的检查、暴雨时期检查、引水期间的检查等。针对引水渠道因为设计、施工以及运用管理多方面的因素,经常发生的局部冲刷的渠道沉陷、渠段淤积和渠道冻害等现象,要及时进行维护与排险作业。
四、结束语
为了水利工程的渠道维护与管理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渠道的综合管理与监督,对水利工程渠道进行常态化地检查和维护,同时加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队伍的建设,以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参考文献:
[1]李辉发.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以及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
[2]何晓芳.分析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18):8-8,11.
篇2
2.1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渠道
水利工程渠道维护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尤其是其中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中实行管养分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综合使用维修以及养护措施,对水水利工程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修缮显得更为重要。在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对机械实行常规化的管理与维修,在实际管理中,通过采取规范的设备管理措施,对各种设备给与规范化的管理,譬如压路机、推土机等等设备,通过可视化、技术化、现代化的应用手段,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应用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予管理与维修,能更好的为工程企业节约费用,将设备的每一个技术点运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之中,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2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在水利工程渠道日常维护与护理的措施中,其中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与养护成为确保供水沿线安全生产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采取经常性的、定期性的设备检修,尤其是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形成沿线供水系统的全面化构建,能减少对生活等各种不良影响。采取以“八定”,即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员工在生产中的理念,形成自主维修、全面进步的良好优势,更好地为沿线供水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探讨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黄海462.11M处,干渠为21KM,其中左干9KM,右干20KM,支渠163KM,左干设计流量0.5m3/s,右干设计流量2.0m3/s。
3.2维修技术的整体运用
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维修技术的综合运用。一是坝体裂缝的技术处理。裂缝是由于坝体混凝土材料内温差变化所引起,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水分丢失等因素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坝体裂缝多数为横向裂缝形式。处理裂缝病害时可选用填补技术、灌注技术、浸入技术等。如:灌注技术,选用高性能的水泥砂浆,把粘合材料注入裂缝中,从而发挥出较好的凝固效果。二是坝体支护的技术运用。对坝体结构设置支护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的维修方法,在病害发生之前加强结构的巩固。如:养护期间,施工人员对遭受水利冲击较大的区域添加支护结构,可增强坝体抵制外界力作用的破坏。此外,可适当采用钢筋网作为支护体,将其摊铺在坝体表面后喷洒水泥砂浆,待其凝固后即可发挥出较好的稳固作用。
3.3加强队伍建设
在具体的管理机制上,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管理技术和规章制度约束,在设备维修与养护上,促进维修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围绕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需求点,实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更好的创新企业员工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上的整体创新,让员工在设备管理中对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将管养分开,把养护作业推向市场,管理部门重点加强路况普查、检测与评估、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完善机具、机械的保修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再次,严格把住计划和资金管理这关,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继续加大工资的定额考核和强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稳定管理维护队伍,增强整体凝聚力。
3.4渠道防渗无缝施工技术的研究
在无缝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可以结合考虑当前的砼渠道防渗技术,对于砼渠道防渗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一是防渗透的效果很好,并且经久耐用,如果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率。二是糙率小,输水流量大,一般糙率为0.012~0.018,允许流速为3~5m/s,混凝土本身的耐冲流速可达10~40m/s。因此,可加大渠道坡降,节省连接建筑物,缩小渠道断面。占地面积和建筑物尺寸相应减小,可大大降低造价。因此,在具体的技术运用中,首先要思考这些优势的发挥,为了更好的发挥砼防渗面板与温度的适应能力,并且阻止渠床基础部分不均匀而造成沉降等现象,在具体方案的设计应用中,可以采用伸缩缝技术的运用,就是规定纵向、横向分缝的宽度,一般宽度在5-8cm,但是,这种施工的造价相对高一点,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调整。
3.5加强水库综合管理与监督
加强日常水库渠道巡查,对渠道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处理,杜绝违规行为事态扩大;定期开展渠道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渠道开发活动有序开展。建立现场巡视制度,经常对渠道使用范围、深度、数量及弃料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到位。建立健全案件查办、审理、批准、执行四分离制、执法违法错案追究制、案件公示制、公开举报制等规章制度,提高办案水平,形成渠道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模式,更好的确保渠道运行的整体质量。
篇3
1.1安全隐患的客观存在
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工程规模比较大,现场工程相对分散的管理层面,造成施工安全管理比较封闭,整体的安全性能不高,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持续运转的高强度表现下,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譬如,一些水利施工操作人员有些是一些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低点,工种分配的不同,造成安全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尤其是应变能力减弱,就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2传统技术的相对落后
在渠道建设的技术应用中,作为以前灌区的一项关键工程,由于受到工程设计粗糙、建设标准低、工程运行以及维护不足等的一些影响,造成渠道的整体效率不高,尤其是渠道边坡垮塌失事、渗漏等严重威胁灌区的安全生产,因此,思考如何提高灌区的输水效率,围绕渠道防渗、渠道边坡除险加固进行渠道的整治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打破传统的砼分块浇筑的方法,形成更快、更好、更省的方法和技术的整体运用模式。传统的渠道防渗衬砌,多采用砼分块浇筑。分块间设伸缩缝,伸缩缝用柔性材料填充。内坡砼设排水孔,以消减地下水对砼衬砌块的浮托力。但这种方法,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伸缩缝费工费料,造价高,且处理不到位易形成新的渗漏通道;二是普通排水孔在渠道运行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渠道水会通过排水孔形成新的渗漏通道。
1.3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
在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与维护管理中,由于受到主观因素等一些影响,在综合的管理技术中,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中,没有形成强烈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在对于整个技术的提升、综合模式的运用等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些单位对于渠道管理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严格按照整体的需要,尤其是不能更好的把握整个工程的建设需要,在维护上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造成主观与客观双重压力的作用失效,不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2. 分析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2.1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渠道
水利工程渠道维护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尤其是其中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中实行管养分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综合使用维修以及养护措施,对水水利工程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修缮显得更为重要。在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对机械实行常规化的管理与维修,在实际管理中,通过采取规范的设备管理措施,对各种设备给与规范化的管理,譬如压路机、推土机等等设备,通过可视化、技术化、现代化的应用手段,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应用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予管理与维修,能更好的为工程企业节约费用,将设备的每一个技术点运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之中,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2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在水利工程渠道日常维护与护理的措施中,其中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与养护成为确保供水沿线安全生产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采取经常性的、定期性的设备检修,尤其是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形成沿线供水系统的全面化构建,能减少对生活等各种不良影响。采取以“八定”,即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员工在生产中的理念,形成自主维修、全面进步的良好优势,更好地为沿线供水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 探讨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黄海82.2m处,干渠为21Km,其中左干9Km,右干20Km,支渠163Km,左干设计流量0.5m3/s,右干设计流量2.0m3/s。
3.2维修技术的整体运用
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维修技术的综合运用。一是坝体裂缝的技术处理。裂缝是由于坝体混凝土材料内温差变化所引起,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水分丢失等因素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坝体裂缝多数为横向裂缝形式。处理裂缝病害时可选用填补技术、灌注技术、浸入技术等。如:灌注技术,选用高性能的水泥砂浆,把粘合材料注入裂缝中,从而发挥出较好的凝固效果。二是坝体支护的技术运用。对坝体结构设置支护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的维修方法,在病害发生之前加强结构的巩固。如:养护期间,施工人员对遭受水利冲击较大的区域添加支护结构,可增强坝体抵制外界力作用的破坏。此外,可适当采用钢筋网作为支护体,将其摊铺在坝体表面后喷洒水泥砂浆,待其凝固后即可发挥出较好的稳固作用。
3.3加强队伍建设
在具体的管理机制上,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管理技术和规章制度约束,在设备维修与养护上,促进维修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围绕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需求点,实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更好的创新企业员工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上的整体创新,让员工在设备管理中对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将管养分开,把养护作业推向市场,管理部门重点加强路况普查、检测与评估、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完善机具、机械的保修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再次,严格把住计划和资金管理这关,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继续加大工资的定额考核和强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稳定管理维护队伍,增强整体凝聚力。
3.4渠道防渗无缝施工技术的研究
在无缝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可以结合考虑当前的砼渠道防渗技术,对于砼渠道防渗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一是防渗透的效果很好,并且经久耐用,如果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率。二是糙率小,输水流量大,一般糙率为0.012~0.018,允许流速为3~5m/s,混凝土本身的耐冲流速可达10~40m/s。因此,可加大渠道坡降,节省连接建筑物,缩小渠道断面。占地面积和建筑物尺寸相应减小,可大大降低造价。因此,在具体的技术运用中,首先要思考这些优势的发挥,为了更好的发挥砼防渗面板与温度的适应能力,并且阻止渠床基础部分不均匀而造成沉降等现象,在具体方案的设计应用中,可以采用伸缩缝技术的运用,就是规定纵向、横向分缝的宽度,一般宽度在5-8cm,但是,这种施工的造价相对高一点,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调整。
3.5加强水库综合管理与监督
篇4
1、 渠道闸门管理存在的问题
渠道闸门的特点是数量多,遍布范围广,而且距离管理分站较远,这势必给渠道闸门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趁管理人员空档的机会纷纷窃取闸门,因此造成许多闸门丢失,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农田灌溉,给农民灌概带来诸多不便,有些农民在灌溉时因没有闸门堵水,不得不就地取材,有的用树枝、杂草、桔杆再配合泥土装在袋子里做为堵水设备,当农田浇灌完后,这些树枝、杂草、桔杆必须会随之流入渠道中,势必会出现堵塞渠道现象,而且对渠道的过水也会造成很大影响。还有的农民干脆就用河道周围的泥土来进行堵水,造成渠道周围大面积的空坑,从而使渠道漏水严重,大大降低了整个渠道的过水能力。农民在浇灌时因闸门的丢失,自作堵水设备,不仅大大增加的劳动强度,而且在经济上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渠道闸门丢失的问题已是目前渠道运行管理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农田浇灌的速度,同时必将给农民增加较大的经济负担,也是目前水利工程渠道管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
2 、渠道闸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渠道闸门存在丢失的现象,已严重干扰了当地农业的正常开展,寻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已成为当今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部门重中之重的问题,因此水利渠道闸门管理领导者应结合渠道管理的特殊性,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加以改进,以确保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进一步完善,笔者结合自已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解决的具体办法。
2. 1 强化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水利工程渠道闸门分布范围广,管理存在不到位的特点,因此渠道闸门管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渠道闸门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从而保证当地农业经济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管理中可以让农户参与进来,共同对渠道闸门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分段将渠道闸门承包或租赁给用水的农户,农户就近就可以看管渠道闸门,这样就避免了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单位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渠道闸门丢失现象就会避免或减少,从而提升了渠道闸门管理效益。农户因本身需要进行浇灌再加之进行承包渠道闸门的管理也会尽心尽力做好承包段渠道闸门的管理,从而使渠道管理更加机动灵活、规范,降低了人为渠道闸门的破坏现象,提高了渠道闸门的使用年限,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2】
2. 2 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
针对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中经常出现丢失的现象,纠其原因主要还是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部门管理存在问题,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来防止渠道闸门丢失现象的出现,因此渠道闸门管理部门应从内部管理上加以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完善渠道闸门管理系统,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层层抓落实,层层鉴定责任状,这样人人肩上都有责任,从而调动全体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必减少渠道闸门丢失的现象,从而保证农户农田的正常浇灌。
要保证渠道闸门管理人员真正负起责任来,必须要有严格的约束机制做保障。因此渠道管理部门要科学合理制定一套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对渠道闸门管理人员实行统一管理。考勤制度、渠道闸门巡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等制度都应张贴上墙,作到每个人的责任都明细化,同时对制度执行情况还应派专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领导,并按制度严肃处理,以加强渠道闸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减少渠道闸门丢失的概率。同时对渠道闸门管理值班人员,要定期检查他们的工作记录,并落实奖惩。另外还应加强渠道闸门的定期维修保养工作,以确保渠道闸门正常使用,并延长渠道闸门的使用寿命。为了真正调动渠道闸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应对那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那些所分管的地段经常出问题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处罚并通报批评,做到奖勤罚懒,从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真正把渠道管理落到实处。
2. 3 提高渠道闸门管理的科技含量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渠道闸门也必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管理。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渠道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现代化渠道闸门设备的使用方法,更好服务于水利工程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渠道闸门管理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人力和财力的支持,配备更加先进的渠道闸门管理设施,提高渠道闸门管理的科技含量,配备高科技管理人员,研究渠道闸门管理设施,以快速提高渠道闸门管理的先进性,另外在渠道闸门设施上要加强创新意识,采用先进的新的工艺流程,以加强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的建设,促进水利工程事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定期对渠道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及其它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渠道闸门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从而使渠道闸门管理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3、水利闸门先进技术探讨
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已广泛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在水利工程中发挥了具体的作用。水利自控翻板闸门是靠自身水力的作用,自动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水位泄洪、灌溉等需要的闸门。虽然在运行管理中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仍然存在某些不足,如闸门安装孔位的定位、止水橡皮经磨损后老化问题、飘浮物卡住闸门导致漏水严重等等一系列问题。【3】通过我们水利工作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摸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已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改进技术进行一下探讨 。
3.1安装孔位采用预埋铁件进行定位
水力自控翻板闸门用固定铰座将3块预制混凝土面板、支腿、支墩等设备连接起来,同时采用螺栓将其固定。预制混凝土闸门在安装时,会出现螺孔移位的问题,因此为确保钢筋混凝土翻板门全部组件的正确安装,需采用预埋件的办法来解决螺孔移位的问题,即将闸门面板与支腿、支腿与固定铰座、固定铰座与支墩之间的连接螺栓位置设置成预埋件,为保证预埋件质量,必须请专业的人士精准制作。然后施工人员按照设计的要求将预埋件与钢筋进行焊接定位,待所有尺寸全部合格后进行浇筑混凝土,这样就可以保证钢筋混凝土闸门全部组件的正确安装。
3.2 侧止水采用外包不锈钢片进行设计
水力自控翻板门的侧止水是靠P型止水橡皮两侧水磨混凝土来止水,从而出现闸门运行时,P型止水橡皮不断地与水磨混凝土摩擦碰撞,久而久之,P型止水橡皮受损严重,从而加速P型止水橡皮的老化,况且混凝土水磨化后平整度已不能达到要求,从而造成漏水。为了避免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设计人员采用槽钢外包不锈钢片的办法,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的弊端。即在前期混凝土浇筑时,提前在边墩和中墩预埋钢筋,同时在每根钢筋上加装一棵正向螺丝,在槽钢内侧适宜的位置加装4颗反向螺丝,然后将槽钢用微调螺丝调整到相应的位置后进行焊接固定。然后进行二次浇筑,从而保证表面平整光滑,安装正确,从而达到止水和减少摩擦的目的。
3.3 飘浮物的排除
有的闸门建在了乡间渠道上,这样就有可能在渠道内出现许多杂物,比如杂草、树枝、树干、秸杆等等其它一些杂物,当这些杂物出现在铰座周围,就有可能堵塞铰座,这将势必影响闸门的开关,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闸门与底板之间形成缝隙,从而使闸前不能够蓄水。同时也给清理这些杂物造成很大困难,需要用千斤顶、吊车等把闸门开启起来才能进行清除,从而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为了有效的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技术人员通过在每扇翻板的背水面加设吊环的办法,以便于起吊闸门,从而更方便地清理渠道内杂物。
4、小结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将会越来越受到政府及有关领导的重视,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方面,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科技人员的关注,同时也能够将渠道闸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逐一解决,从而保障我国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必将应用到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中,从而加快推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更加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5
1 渠道闸门管理存在的显著问题
渠道闸门的一个普遍特点是距离灌区管理的分站比较远,而且渠道闸门分布的范围广泛,数量多,由此而带来的一个明显缺点是管理不方便。在每年的灌溉时节,需要管理人员跟班检查。管理人员很难做到不离开闸门,每时每刻进行看护。在这些有空档的时候,一些思想落后的人,为了贪图一点点小便宜,挪用或者盗窃了闸门,由此而造成闸门丢失的现象。这样的行为给农户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是损失惨重。当渠道闸门丢失,没有闸门堵水的时候,农户不得不采取其他的办法堵水。常用的方法是选取一些树枝、木棍、草皮等装到袋子里面,辅助以泥土等,作为堵水的基本设备,进行农田的灌溉。灌溉完成之后,这些自制的堵水设备被毁坏,废弃物随着水势流入渠道中,容易造成泥沙杂物堵塞渠道的现象,对于渠道的过水能力造成很大影响。一些其他的行为也往往会对渠道造成损坏,使渠道渗漏严重。农民在自制堵水设备的时候,采取就近原则,使得渠道周围泥土缺失,造成大面积空坑,一旦发生漏水现象,很容易出现管涌。农民选取自制的方法制造堵水设备,额外地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对灌水成本造成影响。渠道闸门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会造成渠道本身的破坏,因此使得农民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是目前渠道闸门管理方面的一些很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灌水速度严重受到影响,需要及时解决。
2 渠道闸门管理问题具体解决对策
针对渠道闸门的以上问题,寻求合适的解决措施改善这一现状,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渠道管理的实际情况,选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促进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进一步完善,意义深远。现将几点措施分析如下。
2. 1 完善管理体系
渠道闸门管理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对于渠道闸门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 可以和农民联合起来,进行管理,对于用水的农民,实行承包或者租赁等方式,让农民参与到管理过程中,降低损失,提升管理效果。关于此方法,在一些地区已经采取试点的形式展开,而且收到的效果较好。通过和农民相结合进行管理,使得管理模式更加规范,农民也自觉地加入到管理的行列中来,对于渠道的破坏程度也降低了,农民自觉地进行渠道的养护和管理,减少经济损失。
2. 2 健全责任制度
对于渠道闸门的管理,常发生的是渠道闸门丢失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责任承担不明确造成的。针对这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具体可以采取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度,从领导开始,一级一级进行落实,最后对于渠道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系统。这样对于渠道闸门发生的一些丢失等问题会显著减轻,每个人都会对渠道管理负责,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到管理中来。经过这样的管理模式的改进,相信对于农民的一些没必要的经济损失会有所降低。
对于责任制度的落实,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对于闸门管理地区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需要把考勤制度、巡查制度、上报制度等规定明确,还应该对于每一项管理都有具体的人员落实,制定合理的值班制度,每个时间段均有相关人员负责,降低丢失等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值班人员,要求他们要把每天的值班情况和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当发现一些非正常事件的时候,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使得损失尽量降低。另外,对于闸门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定期的维护。渠道闸门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在管理的时候,要安排好维修周期,检查和抽查渠道闸门的具体情况,核实每天的值班人员的记录是否属实,以免耽误事件的处理。最后,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常用的是考核制度。每个管理人员,均需要参与到管理中来,对于管理效果好,责任落实好的部门给予奖励,对个人进行公开表扬及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工作时间没有认真工作的,甚至导致出现纰漏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适当的批评。通过激励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渠道闸门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3 提高科技含量
现代社会的进步是科技的进步,对于渠道的闸门管理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要多利用科学技术实现进一步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素质,使其学会使用现代化的科技产品,更好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在渠道闸门管理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配备更加完善的渠道闸门管理设施,不断推广新的科学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人员到管理部门来,研究更好的渠道闸门管理设施。另外,可以采取新的工艺技术等,加强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的建设,提高科学技术含量。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从而带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的进一步建设。采取进步的思想来指导渠道闸门的管理工作。通过在各个方面提高科技含量,使得渠道闸门管理能够更好地发展。
2. 4 加大宣传力度
渠道闸门管理,需要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相关工作的宣传。常用的方式如: 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发放传单等手段,使得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普及,使得农民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管理方面会更加注意。
2. 5 强化管理功能
对于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的良好发展来说,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进行渠道闸门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采取一些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渠道闸门管理,明确渠道的管理职责,所有管理人员互相配合,紧密协作,规范化管理,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可以健全一下我国在该方面的法律制度,发挥水利部门的职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维护渠道闸门管理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水利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和规避,能够保障我国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研究解决的措施,对于提高水利工程运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并且逐步地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方面的普遍应用,相信在未来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会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 安泽峰,王友国,吕爱东. 渠道闸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38( 02) : 231.
篇6
关键词 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措施
Study enhance a m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 outlet maintenance with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valid measure
Yang Jin-hong
【Abstract】The m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ig industry of benefit people of a benefit country, for the whole economy society of stability development have very big of promote function, particularly is work well can keep on develop of in the process, from various enhance a m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 outlet maintenance with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ill have very big of actual meaning.This text will around current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outle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m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 carry on analysis, and thorough study enhance a m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 outlet maintenance with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valid measure, better exertive the m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 is in the strong performance 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usiness.
【Key words】Marine hydraulic engineering;Outlet maintenance;Management measure
从当前的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同时,针对整个发展的现状进行思考,并围绕渠道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全方位的考核、奖励、惩处机制,形成技术性运用、制度化管理等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渠道建设的长远效用,将有着很大的实际效果。
1. 简述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现状
1.1安全隐患的客观存在
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工程规模比较大,现场工程相对分散的管理层面,造成施工安全管理比较封闭,整体的安全性能不高,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持续运转的高强度表现下,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譬如,一些水利施工操作人员有些是一些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低点,工种分配的不同,造成安全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尤其是应变能力减弱,就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2传统技术的相对落后
在渠道建设的技术应用中,作为以前灌区的一项关键工程,由于受到工程设计粗糙、建设标准低、工程运行以及维护不足等的一些影响,造成渠道的整体效率不高,尤其是渠道边坡垮塌失事、渗漏等严重威胁灌区的安全生产,因此,思考如何提高灌区的输水效率,围绕渠道防渗、渠道边坡除险加固进行渠道的整治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打破传统的砼分块浇筑的方法,形成更快、更好、更省的方法和技术的整体运用模式。传统的渠道防渗衬砌,多采用砼分块浇筑。分块间设伸缩缝,伸缩缝用柔性材料填充。内坡砼设排水孔,以消减地下水对砼衬砌块的浮托力。但这种方法,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伸缩缝费工费料,造价高,且处理不到位易形成新的渗漏通道;二是普通排水孔在渠道运行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渠道水会通过排水孔形成新的渗漏通道。
1.3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
在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与维护管理中,由于受到主观因素等一些影响,在综合的管理技术中,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中,没有形成强烈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在对于整个技术的提升、综合模式的运用等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些单位对于渠道管理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严格按照整体的需要,尤其是不能更好的把握整个工程的建设需要,在维护上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造成主观与客观双重压力的作用失效,不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2. 分析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2.1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渠道
水利工程渠道维护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尤其是其中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中实行管养分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综合使用维修以及养护措施,对水水利工程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修缮显得更为重要。在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对机械实行常规化的管理与维修,在实际管理中,通过采取规范的设备管理措施,对各种设备给与规范化的管理,譬如压路机、推土机等等设备,通过可视化、技术化、现代化的应用手段,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应用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予管理与维修,能更好的为工程企业节约费用,将设备的每一个技术点运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之中,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2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在水利工程渠道日常维护与护理的措施中,其中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与养护成为确保供水沿线安全生产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采取经常性的、定期性的设备检修,尤其是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形成沿线供水系统的全面化构建,能减少对生活等各种不良影响。采取以“八定”,即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员工在生产中的理念,形成自主维修、全面进步的良好优势,更好地为沿线供水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 探讨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黄海462.11m处,干渠为21Km,其中左干9Km,右干20Km,支渠163Km,左干设计流量0.5m3/s,右干设计流量2.0m3/s。
3.2维修技术的整体运用
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维修技术的综合运用。一是坝体裂缝的技术处理。裂缝是由于坝体混凝土材料内温差变化所引起,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水分丢失等因素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坝体裂缝多数为横向裂缝形式。处理裂缝病害时可选用填补技术、灌注技术、浸入技术等。如:灌注技术,选用高性能的水泥砂浆,把粘合材料注入裂缝中,从而发挥出较好的凝固效果。二是坝体支护的技术运用。对坝体结构设置支护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的维修方法,在病害发生之前加强结构的巩固。如:养护期间,施工人员对遭受水利冲击较大的区域添加支护结构,可增强坝体抵制外界力作用的破坏。此外,可适当采用钢筋网作为支护体,将其摊铺在坝体表面后喷洒水泥砂浆,待其凝固后即可发挥出较好的稳固作用。
3.3加强队伍建设
在具体的管理机制上,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管理技术和规章制度约束,在设备维修与养护上,促进维修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围绕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需求点,实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更好的创新企业员工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上的整体创新,让员工在设备管理中对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将管养分开,把养护作业推向市场,管理部门重点加强路况普查、检测与评估、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完善机具、机械的保修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再次,严格把住计划和资金管理这关,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继续加大工资的定额考核和强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稳定管理维护队伍,增强整体凝聚力。
3.4渠道防渗无缝施工技术的研究
在无缝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可以结合考虑当前的砼渠道防渗技术,对于砼渠道防渗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一是防渗透的效果很好,并且经久耐用,如果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率。二是糙率小,输水流量大,一般糙率为0.012~0.018,允许流速为3~5m/s,混凝土本身的耐冲流速可达10~40m/s。因此,可加大渠道坡降,节省连接建筑物,缩小渠道断面。占地面积和建筑物尺寸相应减小,可大大降低造价。因此,在具体的技术运用中,首先要思考这些优势的发挥,为了更好的发挥砼防渗面板与温度的适应能力,并且阻止渠床基础部分不均匀而造成沉降等现象,在具体方案的设计应用中,可以采用伸缩缝技术的运用,就是规定纵向、横向分缝的宽度,一般宽度在5-8cm,但是,这种施工的造价相对高一点,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调整。
3.5加强水库综合管理与监督
篇7
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要点
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点涉及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材料、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渠道比降设计3个方面,要对这3个设计要点在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渠道设计。
1.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材料分析
设计材料直接影响农田水利渠道的质量、使用寿命,设计材料的选用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环节。在选择材料时,应该选择质高价优的材料,高质量的材料可以保证水利渠道的性能;要充分考虑季节影响,不同的季节对材料的要求不一样,材料的持久性、抗老化性需要重点考量;要选择少接缝,便于安装的材料,不仅减少因为物理因素造成的破坏,同时还能避免水的渗透;要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往往对材料需求量比较大,如果材料价格较高,工程成本将会过高。
1.2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
跌水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因为地面水流变化和地面高差造成的建筑物侵蚀冲刷问题。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时,挖坑均匀可以减少填方渠道,这样能够保证地面和渠道底部保持水平一致。增多农田水利渠道的跌级,可以减少农田水利渠道的地形高差,有效减少渠道维护费用,节约渠道建造成本。
1.3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分析
渠道比降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参数,土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初砌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适当增大,渠底比降越大,跌水的个数与跌水的落差也就越低。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时,调查和研究水利渠道的原始渠道比降,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依据目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接受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为长远经济效益做打算,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从全局考虑渠道比降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渠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施工管理研究
2.1施工材料控制
2.1.1原材料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选用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标准。起到反滤作用、收集渗水作用、保温作用、抗渗作用的原材料要保证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等必须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坚固性。
2.1.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在拌制混凝土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确保其具有耐久性、坚固性能。渠道施工有壁薄的特点,要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要依照不同的工程特点和需要进行选择。
2.2施工工艺控制
2.2.1混凝土
U型槽预制施工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一般采用U型槽,既可以使渠道坚实,又可以保证排水顺畅。在U型槽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预制施工,以实验的方式确认好混凝土体的配比,完成浇筑,确认硬度后投入使用。
2.2.2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管理
渠道施工时做好防渗工作对整个工程十分重要。首先要做好渠道基础的施工。根据施工的地形地质进行开挖或填补,处理和维护好地基,保证地基的平整和坚实。为避免渠道渗漏并为混凝土初砌施工提供便利条件,要建设排水系统。其次要做好防渗支模工作。在正式安装防渗模板之前,要进行试拼接,确保模板紧实,对缝隙进行处理。正式安装时,要有坚固稳定的支模地基并确保支模面积足够大。
2.2.3浆砌石渠道施工管理
对于渠道砌石施工而言,预先处理石块,选择合适的石块堆砌方式十分重要。将石块宽面向下、尖面向上可以减少石块缝隙。对于石块之间的缝隙,可以选择合适的小石子与混合砂浆进行搅拌填补缝隙[1]。不可直接用石子填补空隙,还应避免使用溜浆法,防止缝隙扩大,保砌石表面平滑稳固。
3结语
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利渠道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周期,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断创新渠道设计理念。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对修砌渠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农田水利渠道灌溉、排水作用的稳定发挥,促进农业生产。
篇8
工程测量和管控作为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对水利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管控渠道线型研究情况,对影响水利渠道线型影响因素,控制网点以及放样测量进行精确分析;由于测量误差对水利渠道工程线型影响最大,因此,工程施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精准有效的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方式,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管控效益。
一、水利渠道施工测量控制点检测埋设以及渠道工程检测
(一)水利渠道施工测量控制点检测以及埋设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水利工程布设根据国家以及相关部门要求,一般采用二边角网的方式,进行水利渠道施工测量;在采用间接平差对工程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通过2ppmTC802+2mm全站仪的方式,进行水利渠道工程测角测边工作,让测角误差始终在一定误差左右,相对于中误差,轴线始终小于十三万分之一,角形最大闭合误差满足水利渠道工程二等边角网要求。
在水利渠道河道东西两侧,通过分别设置三等位水准点,从根本上确保渠道南北两岸施工构件满足施工要求,标高统一;通过将两岸水准控制点分别运用于水利渠道承台水准点,保障先前埋设形成统一、完整的控制网,在高精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周期性现场校正、复测。在跨河水准建设中,水利渠道通常采用“Z”形双线布置模式,对水利渠道跨河网点进行重新布设(如图一、跨河水准布置)。在水利渠道施工前,通过承台引进,通过跨河水准,进行工程标高联测,直到工程施工完毕后0#版块预埋水准基点做出适宜调整。
图一、跨河水准布置
(二)水利渠道工程检测
1、水利渠道边跨现浇段块施工
当水利渠道工程进入0#版块后,必须根据墩顶预埋位置,进行平面底板放样,由于工程0#版块块件较长,精度定位要求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高程位置以及平面出边线的形式,对相关尺寸误差进行调整,从而正确指导平面模板位置安装。在模板垂直度调整中,通过相关测试,让水利工程0#模块始终满足高程、平面、垂直度指标设计要求,0#版块和工程边跨现浇段块检测方法始终相同。
当0#版块施工完毕后,为了保障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监控精度,在0#版块顶面必须建立施工监控需要的水利渠道局部控制网络。水利渠道局部控制网点,据0#版块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布置情况进行布置,一般可以在0#版块、1#墩、2#墩的顶面进行控点预埋(如图二、墩控制点布设情况所示)。
图二、墩控制点布设情况
2、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检测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由于渠道施工受张拉预应力、外界荷载、温度以及日照因素影响较大,整个水利渠道工程在标高以及水平方向变化都是动态的。为了保障水利渠道施工阶段没有线型差错,必须在监控测量基础上,进行标高值以及平面设置,从而确保下一施工块件始终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在放样测量中,一般选择当天晚上十点或者第二天早上八点前进行工程施工,从根本上避免温差、日照对工程测量造成的影响。另外,根据已经建立的工程控制网络,在明确水平曲线、竖向特点时,在水利渠道底板以及顶板位置,进行预测点放样。
3、水利渠道合拢段测量控制
当水利渠道工程施工到达合拢段时,必须保障合拢度精度,标高一般在正负20毫米左右,平面内部则在10毫米左右。为了达到水利渠道要求精度,必须对合拢段渠道进行调整,将允许范围始终控制在调整范围内;通过保障工程测量工作,从根本上确保立模位置以及立模标高,方便合拢时间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获取水利渠道合拢相关参数,必须按照“后中跨,先边跨”的方式,进行工程合拢,将合拢臂梁进行跟踪式观测。
二、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监控精度以及方法
(一)水利渠道工程观测方法
在施工观测中,由于个墩悬臂荷载不断增大,各个墩在产生较大变形沉降的同时,由于混凝土墩柱徐变收缩特点,导致墩柱在0#版块水准点,极其不稳定。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水利渠道挠度变形情况,必须以水利渠道岸边水准点为具体基准,对墩柱进行周期性0#版块水准点监测,根据挠度观测结果,对水利渠道工程进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水利渠道2#、1#墩承台,由于经常发生观测沉降的现象,一般采用水准测量二等跨河水的方式,进行测量施工;当墩柱产生徐变压缩时,根据精密水准钢尺测量方式进行水利渠道施工测量。
(二)水利渠道挠度观测点埋设
为了保障水利渠道工程监测观测点埋设,必须根据施工挠度变化情况,在渠道中间腹板位置以及顶面两侧腹板埋设直径为两厘米,长度为20到25厘米的钢棒合金。合金钢棒作为事现加工的内容,顶部呈椭圆形式,一般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已经事先埋置好,端头一般在露出混凝土表层的一厘米左右。挠度观测点作为水利渠道挠度监测的重要内容,根据施工要求,在充分整合挂篮结构时,将工程观测点埋置到顶部腹板中,从而保障观测点自身稳定性,尽可能的反映水利渠道挠度变形情况,保障同一渠道观测点和挂篮迁移顺利进行。
在挠度观测时间确定中,挠度观测作为最关键的观测时间,不仅能减少温差日照,对观测结果也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根据相关位置,将观测时间控制在清晨六点到八点之间,在梁内温度以及空气气温记录中,保障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管控效益。
结束语:
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监控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手段,由于对水利渠道工程效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必须提高管控、测量工作,在做好梁体轴线监控、渠道梁标高的同时,保障渠道轴线始终满足规范以及设计要求,从根本上增强大跨度水利渠道合拢精度。
参考文献:
[1] 王志荣,任惠康.综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测量与管控[J].科技信息,2012,(17):353.
篇9
(2)Ⅱ号滑坡体在9+325~9+377处,山坡坡角为38°,滑坡体长53.6m、宽30m、厚12m,体积为1.9万m3。由于该段滑坡,用挡墙加暗涵60m。治理至今,未出现异常。
(3)Ⅲ号滑坡体在9+880~9+980处,长98m、宽70m、厚20m,滑体方量为13.7万m3,为三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破碎,整体性差,雨水及渠道下渗水极度侵蚀,软弱了层面,造成推移滑坡,下滑体为片状麻页岩。由于基础软弱破碎,用三面光无法解决,后经研究,采用1000mm的钢管100m过渡,同时,填平裂隙,周边做排水沟。至今安然无恙,效果很好。
(4)IV号滑坡体在10+460处,长40m、宽42m、厚15m,体积为2.5万m3,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滑坡体沿向外倾斜的凝灰岩顶面滑动,滑床上擦痕明显,凝灰岩流层产状为北30°~38°,倾向东南,倾角为32°,凝灰岩为玄武岩块状,前缘松散,有小的坍滑。后经打了一长50m挡墙截堵,已稳定。
(5)Ⅴ号滑坡体在17+450处,山坡倾角为60°,滑坡体长48m、宽50m、厚3~5m,滑体方量为1.5万m3,属紫色砂页岩。滑体最上部达10余m厚,增大下推力,引起滑坡,用工程治理无法进行。后来用削坡减载的方法,搬掉滑体0.76万m3,再用三面光衬砌渠道80m,确保下渗水减小到最低程度。治理至今,未见异常。
(6)Ⅵ号滑坡体在19+880~19+920处,滑坡体长30m、宽40m、厚3~6m,滑体方量为0.5万m3的松散堆积体。为恢复渠道,在该滑坡体脚打两堵挡墙,合计长30m,把滑体部分推入挡墙后,增加压脚重量,减少滑体应力,治理至今,效果良好。
(7)Ⅶ号滑坡体在20+400处,长100m、宽100m、厚1~3m,总方量为2万m3。经地质分析,其稳定性能保证,近3年多,未见异常。
(8)Ⅷ号滑坡体20+570处,滑体长60m、宽100m、厚4~6m,方量约3万m3,滑坡于干渠底部,破坏整个渠道约30m。根据实际地形,往山坡内凿一小隧洞,绕过滑坡体。
二、渠道滑坡类型及特征
1.类型
一是按滑坡体厚度情况可分为:浅层滑坡(小于6m),如Ⅴ号、Ⅵ号、Ⅶ号、Ⅷ号滑坡体,占滑体总数的50%;中层滑坡(6~20m),如II号、IV号滑坡体,占滑坡体总数的25%;深层滑坡(20~50m),如Ⅰ号、Ⅲ号滑坡体,占滑坡体总数的25%。
二是按滑坡体受力作用情况不同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如Ⅰ号、Ⅱ号、Ⅳ号、Ⅶ号、Ⅷ滑坡体因下部切脚,切坡等下部先行动,而带动上部运动,运动速度相对较快,占该滑坡总数的62.5%;推移式滑坡,如Ⅲ号、Ⅴ号、Ⅵ号,滑坡体受力是上部先变形下滑,挤压下部随之移动,其滑动速度一般较慢,占该滑坡总数的37.5%。
2.特征
一是滑床倾角均在25°以上,且小于山体倾角;二是地质均破碎;三是均有不同临空面;四是受不同程度水作用;五是有不同程度的软弱结构面;六是浅层滑坡多于中、深层滑坡;七是牵引式滑坡多于推移式滑坡。
三、渠道滑坡治理方法
(1)由地上转为地下。对规模大且深层的,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如Ⅰ号、Ⅷ号滑坡体采用由明渠改为隧洞,绕过滑坡体。
(2)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如Ⅲ号滑坡体。
(3)建挡墙。对小且易治理牵引式浅层滑坡情况,采取建“挡墙”,防止其下滑。如Ⅱ号、Ⅳ号滑坡体,该滑坡体顶部平缓,倾角25°偏大,由于修渠道,造成临空面大,诱发滑坡。
(4)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如Ⅴ号滑坡体,顶部坡度大于滑坡体坡度,整个滑坡体显得头重脚轻,推移开始,顶部滑移明显大于滑体脚,而且滑坡体呈强风化状。
篇10
葫芦岛市连山区地处辽西走廊,东邻锦州市,西邻建昌县,西南与兴城市相连。连山区土地总面积1 651 km2,其中耕地面积3.9万hm2,山、丘、平地各占1/3,辖16个乡镇,192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65万,农村人口34万。自然概况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属于干旱缺水的山丘区。
1连山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状
由于连山区为干旱缺水的山丘区,建国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不懈地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兴建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2座,新建、改造塘、堰、坝小型水利工程300多座,打机电井、小管井、沉井2万多眼。总蓄水量逾2 000万m3。几十年来,这些小型水库工程在连山区防洪、灌溉、供水、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连山区绝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运行已经不相适应,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2连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遗留体制原因,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本应由乡镇或村一级负责,而目前连山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部分效益好的工程由乡、村一级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承包者只注重个人收益,没有履行工程管理、维修的责任[1],镇、村一级的管理层也没有切实担负起管护责任,由此造成工程老化、失修,综合利用率低。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制约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良性发展的最大瓶颈。
2.2工程划界不清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修建时大多是无偿占有土地,所以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界限很难划分,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2]。
2.3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在乡镇或村一级,没有专职的水利专业管理人员,村级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不了解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规范,造成工程超负荷或超标准运行,大大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3]。
2.4管理设施落后
连山区共有3座小型水库,这3座水库都没有大坝观测及雨、水情测报设施,汛期只能依靠简易的水尺了解水库水位,特别是石门水库,无管理房、无通讯设备,若发生险情,运行调度和防汛抢险非常困难。
2.5管理经费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益性工程,无偿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政府部门没有工程维修养护方面投资,大多数水利工程由于病险,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连山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有人建、无人管的状态,农民还是一等、二靠、三要政府投入建设和改造。即使对一些病险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及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和养护,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情和险情,造成反复投资、多次重修的恶性循环。因此,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势在必行。
3加强农村小型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3.1埋设桩界,划定工程管理范围
根据管理工程的需要,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可划定水利工程管理用地范围,埋设界桩,树立分界标志,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好基础。
3.2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使国家、集体所有经营转变为个人或法人所有和经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一是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要明晰产权,重新分配使用权。对小I、小Ⅱ型水库要坚持乡镇、村统一管理,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方法;对其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要以拍卖、承包、租赁开发为主,逐级签订责任书。县级水利局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监督和检查的职能。二是对新建工程,要以明确产权,放开建设权,落实管理使用权为重点。只有建立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长效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充分筹集水利发展资金,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4]。
3.3建立有偿灌溉制度
坚持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将原来的无偿灌溉变为有偿灌溉。制订合理的水费收取标准,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基金。
3.4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要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完善农村水利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的形式投资建设。
3.5健全管理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加强管理,应该开展管理人员技术培训,逐步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水库管理队伍素质。
4结语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恶劣的气候情况和自然条件,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5参考文献
[1] 李文玲,周广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80-81.
篇11
1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1.1 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要把当地的国土整治,水、田、林、路的规划密切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人畜饮水的需要,全面安排,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其规划布置一般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
(2)安全为主的设计原则。渠道工程必须要安全可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避开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3)综合利用的原则。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1.2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确定干、支渠的布置方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1)平原型灌区。平源地区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形比较开阔,而且有大片集中的耕地。设计时可以把地理条件与洪、涝、旱、溃、碱等灾情的程度结合起来,进行干、支渠的布置。
(2)中积平原型灌区。针对这类地形,在设计时当工程位于在地面水丰富、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时,应该采用灌排分开的布置形式。利用灌溉渠道进行灌溉和冲洗压盐,排水沟道则除涝、防溃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2灌溉渠道设计的主要内容
灌溉渠道设计中流量的求解:流量为灌溉渠道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对灌溉渠道的流量进行准确计算和求解对整个灌溉渠道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灌溉渠道设计规范的深入研究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灌溉渠道设计中流量的计算主要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在公式中,我们假定灌溉渠道设计中的流量为,单位为(),假定渠道输水损失和灌区灌水损失的流量为,单位为(),假定渠道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的流量损失为,单位与相同,为灌溉渠道设计灌水率,单位为,灌溉渠道所能控制的净灌溉面积为A,单位为。然后我们可以知道,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等于未计渠道输水损失、田间灌水损失的流量与输水过程中渠道流量损失之和,即,而则等于灌溉渠道设计的灌水率与灌溉渠道所能够控制的净灌溉面积之和,即。
通过对灌溉渠道的渗水损失计算,我们了解到灌溉渠道在实施后,通过对其渗水量的观测,可以求得灌溉渠道所产生的渗水损失。但是,在灌溉渠道的设计阶段,我们通常都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的公式进行该项指标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灌溉渠道在灌溉过程中所损失的流量=(灌溉渠道每公里灌水的流量损失/1000)×灌溉渠道的总长度,其中灌溉渠道每公里灌水损失流量的单位为(L/(s·km),而灌溉渠道的长度单位为米。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很多因素对灌溉渠道的设计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如果临时需要扩大灌溉面积,或者遭遇严重干旱时,所设计出的灌溉渠道要能够保证大流量的水能够安全通过,所以,在灌溉渠道的设计过程中,就要对流量的求解进行考虑,并适当的考虑加大流量。根据灌溉渠道的设计经验和规范,加大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要以原始流量设计为基础,并以灌区的气候、地质状况为基准,来选取一个适当的流量加大系数,进而保证灌溉渠道的稳定性。
此外,灌溉渠道还是连接水源地与灌区的重要枢纽,对能够进入灌溉区域中的水量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在保证灌区所需水量能够通过灌溉渠道的同时,还应保证灌溉渠道的运行质量能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一般来说,对灌溉渠道的运行质量进行等级评定所产生的综合指标就是渠系水利用系数与渠道的水利用系数等。因此,在进行灌溉渠道设计时,要充分保证灌溉渠道的施工质量,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灌溉渠道进行管理与利用,提高灌溉渠道的运行水平是保证灌溉渠道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3灌溉渠道断面的确定
灌溉渠道的断面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渠道横断面设计与渠道的纵断面设计,但是,无论是那种断面设计,都要以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为依据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灌溉渠道能够拥有对整个灌溉区的水位的控制权,能够为灌溉渠道提供足够强大的过水能力,并为灌溉渠道的断面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在灌溉渠道的横断面设计中,一般都是按照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而进行设计的,同时,运用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来对灌溉渠道进行水力计算,进而得出灌溉渠道的横断面尺寸。
在确定灌溉渠道横断面尺寸时,我们要知道,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与灌溉渠道中能够过水的断面面积成正比关系,而且,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还受到渠道的水力半径与灌溉渠道的纵坡影响。所以,在计算灌溉渠道断面尺寸时,要先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即水力计算,要对计算过程中所能够用到的灌溉渠道的纵坡,渠床糙率以及灌溉渠道断面的宽度与深度之间的比率等相关系数进行拟定,因为,这些计算参数对灌溉渠道是否合理,渠道的行水是否安全以及灌溉渠道的安全施工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它们不仅可以保证灌溉渠道设计的合理性,还可以为灌溉渠道的运行管理提供便利,缩短工期,减少渠道的工程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所以在进行计算之前,要根据灌溉渠道设计的原则和规范,实践经验等对计算参数进行正确的拟定。
此外,对灌溉渠道的纵断面进行设计就是对渠道水位的衔接问题进行设计与解决。所以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要对灌溉区域的地质条件,地形的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因为渠道纵断面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灌溉渠道周边的建筑物、分水口等特殊位置的实际状况都会对它造成影响,所以要先对灌溉渠道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实际考察,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对灌溉渠道的纵断面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设计,为水位的衔接和水流的通顺提供保障。
4 渠系建筑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布置
在设计灌溉渠道设计中,为了满足对水位与流量的良好控制,对水量的合理分配,灌溉渠道还要布置其它设施,我们称之为渠系建筑物,渠系建筑物的数量和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在灌溉渠道设计的过程中对渠系建筑物也要进行合理的布置,进而优化灌溉渠道的渠线,保证其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要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合理布置和选型,从全局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考虑:
(1)在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布置的时候要满足渠道的输水、排水以及泄水等要求,同时保证灌溉渠道能够安全的运行,并且维修和管理便利,保证灌溉区域内部的交通畅通,不会发生堵塞的现象,以及满足灌溉区域居民生活中对水的需求。
(2)渠系建筑物的布置要起到调节水位和流量的作用,同时能够保证水流量的损失能够处于最低水平以及水流的稳定性等。
(3)渠系建筑物最好可以采用联合运用,以便对他们能够进行集中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灌溉渠道对渠系建筑物的需求数量,还可以减少渠道的交叉现象的发生,节约成本,降低工程投资。
(4)在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布置时,要以灌溉区的地质、地形条件为基础选择施工技术,对它们所处的位置和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安排。此外,在布霞渠系建筑物时要对灌溉区域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所以,可以采用定型设计的设计方式。
注:缺渠道材料选择比较;设计内容过于理论化,无实际内容。
参考文献
篇12
一、分析渠道滑坡的成因
一般而言,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在滑坡防治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具体的原因有:
1、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2、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3、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如液化)的因素,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4、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5、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6、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坡脚应力和滑带土的剪应力(即下滑力)的因素,如渠道坡脚人为大量挖土或水流冲刷淘空,导致滑坡等等。
二、渠道滑坡治理的理论依据
目前膨胀土滑坡的破坏机理和抗剪强度取值方法的研究理论主要包括:渐进性破坏理论、风化层理论、分期分带理论。
1.渐进性破坏理论:破坏从土坡某处表面开始,逐渐向坡内发展,土的抗剪强度在滑动面上并非同时发挥,部分土体则为峰值强度。
2.风化层理论:堑坡开挖后,新鲜的坡面暴露在大气营力作用下,受到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和渗透作用。在年复一年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形成和大气营力相适应的风化层。风化层内土体强度降低造成土坡破坏。
3.分期分带理论:气候的交替变化使膨胀土反复膨胀和收缩,导致膨胀土体松散,形成不规则次生裂隙,并使原生裂隙不断扩展,直到形成错综复杂的裂隙网络。这种裂隙网络破坏了土体的完整性,为表面的膨胀土进一步风化创造了条件,为雨水的渗入和蒸发开了方便之门。
膨胀土边坡开挖的卸荷作用也会促进土体中裂隙的发展。开挖导致坡脚处水平应力增加,在坡脚形成剪应力集中区,使该区的土体达到塑性极限状态,产生较大的变形而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了残余值。边坡往往在该区域首先失稳滑动,然后应力集中区向上转移,造成边坡的牵引式滑坡。
边坡稳定分析中的不确定因素可以分为两种:模糊性和随机性。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到荷载的几何形状、土体材料等有关因素的影响,它们都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价时,应考虑到分析过程中包含的各项不确定因素。
三、渠道滑坡处理的具体措施
1.截流排水。截流排水主要是为了防止地表水、地下水和山洪冲刷对渠道的破坏,产生滑坡或进一步恶化滑坡程度。对于滑坡体外的地表水,常采用拦截旁引的方法;对于滑坡体内的地表水,常采用防渗汇流、快速排走的方法;对于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常采用通畅导渗、及时排水的方法。
2.削坡反压。渠道边坡的土体的平稳遭到破坏,造成滑坡,通过其形成原理,我们可以采取卸荷减载的措施,恢复滑坡体平衡达到阻滑作用,削坡主要针对主滑部分后缘,使边坡放缓,上部重量减轻,达到减小剩余下滑力的目的。同时将削坡的土体压在坡脚部位,起到增大抗滑能力的作用,增加滑体的稳定性。
3.支挡。支挡结构是整治滑坡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渠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挡护坡措施。如加固坡脚砌挡墙,干砌护坡等,如渠道经过小溪岸坡,坡脚受洪水冲刷,可采用加固坡脚、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冲刷淘空;对渠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重力式挡墙支挡的办法处理。另外当渠床为基岩时,可采用拱式或连拱式挡墙处理滑坡,等等。
4.暗涵(或埋管)。由地上转为地下。当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可考虑将原有明渠段改为暗涵或埋管形式较为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工程量。
5.土质改良。渠道通过软弱风化岩面或淤泥等地质条件较差地带,易产生渠堤滑坡,进行治理时,除削坡减载外,还可考虑土质改良、换填好土的方案。除险处理时,挖除原土体,重新用黏土或壤土加碎石回填、夯实,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土体结构,从而达到加大抗滑力和减轻下滑状态的目的。
6.结构加固。对于渠道工程的滑坡处理,结构加固常见的措施有:明渠改暗涵,明渠改渡槽,下面主要简单介绍一下暗涵加固。傍山渠道由于地质条件差,山坡陡峭,易产生滑坡和崩塌,造成渠道淤堵、溃决。若采用削坡减压、砌筑支挡等措施,工程量很大,同时也难以达到稳定和根治的目的,采取暗涵或暗管的处理措施,能够减小工作量,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暗涵工程常采用砼或浆砌石结构,形式有圆拱直墙、箱涵或盖板涵,其顶面回填土石方,恢复原有自然坡度。
7.渠道改线。渠道工程改线主要是运用治理中的“避绕原则”,一般中小型渠道工程,在选线时地质勘探未详细,致使渠道建在地质条件差,甚至建在滑坡体上,导致渠道稳定性无保证,若遇雨水入渗,整个渠道会发生位移、深陷,引起渠道错位失事,采取其他滑坡防治措施难以奏效,应考虑渠道改线方案,避开滑坡地段,达到渠线畅通、安全运行的目的。
四、渠道滑坡的防治
1.渠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入手,摸清渠线地质结构情况,避开地质不良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止。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2.保证施工质量
(1)采用正确施工程序,开挖断面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切忌先开槽,后削坡。对一般渠道,应按设计标准满足土壤稳定的要求。
(2)填方或半填方渠道新老土结合处,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清基处理,将清基面做成阶梯形,并清除草根、树根、碎石等杂物,减小向下的滑动力。
(3)当采用人工爆破时,应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当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时,不宜采用大爆破,以免震动岩层和加剧节理裂隙,促进滑动的形成。
3.在渠道日常维护管理中,加强滑坡段的检查和观察,有滑坡迹象时,应立即采取削坡减压、砌石护坡、开沟排水、内坡防渗等措施,及时治理,尽早排除。管护好排水系统,使沿渠山坡地表水从截水沟或排洪槽等设施流向预定的地方,保证排泄畅通。严格控制水位的平稳的升落,严格执行放水、停水规程,防止骤涨骤落,造成渠道滑坡。
五、结语
总之,搞好水利工作渠道滑坡工作意义重大,对于渠道滑坡的处理,要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才能保证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从而更好地服务与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篇13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渠道设计和施工与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系统运行的稳定和高效有着直接的关系。科学和合理的进行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有利于实现农田的防洪涝。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的对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进行研究,确保渠道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某农田水利工程新建取水坝3座,维修改造取水坝1座,主干渠衬砌15.5km,支渠衬砌10.59km,排洪曹1座,管涵12座,机耕路6.9km。根据该灌区水土资源平衡条件,水源来水充足,在本灌区内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成果,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5003亩。灌区设计保证率采用P=80%。该项目工程分别为多条排灌沟渠设计,设计主要建筑物为进水口及渠道。
1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的原则
在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中主要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在渠道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灌溉用水的单位水量能够实现最大的效益,换句话说就是要对单位水量的灌溉面积和灌溉效果进行提高。(2)渠道设计要与除涝、防洪、排渍、航运、水电以及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进行结合,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确保干旱以及洪涝灾害能够得到综合治理。(3)渠道设计要确保在灌溉区域中水资源平衡的基础上,分析灌溉的效益,之后选择合理以及科学的灌溉渠道设计方案。
2渠道设计要点
2.1水力计算
在渠道流量设计中,考虑到其主要任务是灌溉输水,设计流量都是为农业灌溉用水,渠道灌溉方式按续灌设计,流量设计中考虑30%加大流量。同时,考虑工程措施选择,衬砌结构为C15混凝土渠道,糙率取为0.017。渠道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确定:式中:Q-渠道的设计流量(m3/s);q-设计灌水率(m3/s•万亩),项目区的设计净灌水率为0.61(m3/(s•万亩));A-渠段的灌溉面积(万亩);J-渠道流量加大系数,取1.3;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70。
2.2渠道横断面设计
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约,对渠道工程量进行减少,进而降低成本,与实际地形以及地质土壤性质进行结合,在原来的断面的情况下,对渠道断面进行优化设计。
2.2.1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的设计主要是渠道底坡的设计,渠道底坡尽量结合原渠道的底坡,有效的避免大量的挖填方的出现;对于续建的渠道不但要避免出现大量的挖填方,还应当对渠道灌溉以及排水的高程要求进行满足。该项目多为渠道改造及防渗衬砌工程,主要采用改造、衬砌、修复以及防渗等措施都原本的渠道进行有喜爱的处理,以此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进而满足下游农业的需求,所以本次渠道的端面设计是将渠系建筑物的进出口高程作为固定高程,以此来推求渠段的纵断面坡降。
2.2.2糙率的取值
渠道断面设计中糙率的取值及其重要,本工程根据相关规范结合实际情况选取15混凝土糙率为0.017,M7.5浆砌石糙率为0.025。
2.2.3流速控制
为确保渠道不冲不淤,渠道断面设计应选取合理的流速,流速过慢则导至渠道淤积,流速过快则会造成冲刷影响,给下一级渠道取水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项目区渠道渠线较弯曲,水流过快将对渠道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渠道断面的设计要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同时考虑,选取最优断面。
2.3建筑物设计
在地质稳定地段采用C15混凝土梯形衬砌断面,坍塌地段采用挡墙结合埋石混凝土梯形断面衬砌型式。各类排水建筑物设计均应做到结构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管理,有条件和需要时,尚可考虑其造形美观。各级明沟排水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其控制面积与产汇流条件,排、灌综合利用的沟道,在满足排水设计流量的条件下,还应考虑其他利用方式的流量要求。根据当地或临近类似地区实践经验,按照治理区的作物种类、土壤特性、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各条排水明沟应根据治理区的地形条件,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力争自流的原则选择线路。
3农田水利渠道施工管理
3.1现场勘察与临时设施搭建
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施工地质情况,水文等资料,设置合理的试验室,搞好风、水、电系统及临时设施,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搞好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2设备及物资准备
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及复查工作,及时索取有关材质单、出厂合格证明等资料,并按规定保存与上报。认真组织施工所需设备的进场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正常检验与保养。严格把好材质关。工程上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各种加工预制品要坚持检验制度。①要有建筑产品认可证;②要有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③成品或产品要进行标识。从而杜绝不合格材料、产品用在工程上。必要时对已有合格材质证明的材料进行复检,根据使用部位及时转抄材质证明资料,便于追查。这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3.3精心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作业设计
根据工序的性质、规模、特点、结构形式,事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好作业指导书,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进行技术交底,由质安检监人员检查和监督。做好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要求、操作规程、质量巡视检查与隐蔽工程检查工作。例如对混凝土质量提出对策,要求混凝土质量处于受控和稳定状态,制定监控措施。
3.4坚持自检、互检和预检制度的落实
各工种操作员应该自觉进行自检,班组内部成员之间应进行互检;上道工序转入下道工序之前各工种负责人应进行交接检查。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分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清除在萌芽状态之中,保证分项工程质量达优达良,从而以分项工程优良来保证总体工程质量优良。
3.5狠抓质量通病的防治和成品保护工作
防治质量通病,结构部分要治“粗”治“裂”;平面立面要防“漏”防“变”。成品保护要采取“护”、“包”、“盖”、“封”等有效措施。“护”就是保护成品不被踩坏、撞坏;“包”就是进行包裹防污染。
3.6施工要点控制
工程所用材料(水泥)应有厂家出据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粗骨料及砂料应进行性能检测,所采用的石料应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A级,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轴线、高程充许偏差应符合要求不能大于或小于10mm;砌筑顺序应符合以下规定:①基低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砌,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基础扩大部份的高度;②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混凝土、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应为合格产品,混凝土拌制严格按照相应规程规范;砂料不得含有有害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5%。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好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砂浆试块强度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色泽均匀有新鲜口面,座板口面宽度不得低于20cm,长度不得低于30cm,厚度不得低于30cm。上下两面平行,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浆砌石砌筑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②采用座浆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5cm,随铺浆随支砌,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用扁铁插捣密实。③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要求布排丁、顺砌石,砌石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cm,丁石的上下方不得有竖缝;④砂浆初凝后,若需移动巳砌筑的石块,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支砌。⑤砌缝内应砂浆填充需饱满,饱满度不得小于95%。⑥砌筑好后的水池边墙、底板必须平整、顺直,弧弯必须平滑自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是重中之重。为了对整体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保证,不但要遵循基本原则,还需要把握设计要点,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获取最大的保障,进而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师李军.分析小型农田水利渠道设计与施工[J].中国水运月刊,2013(10):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