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篇1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specialized constructionraise go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

1.1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该专业的设置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使我国未来的房地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社会对于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是巨大的、长远的。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时新设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新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4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作法有所不同。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事实上,新专业目录明确规定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管理学和土木工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即体现了这一偏重。

1.2学科特点及属性

工程管理作为一个学科,主要研究工程建设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显然,就学科属性来说,它属于管理类学科,只是由于其管理对象(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因而需要具有相关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虽然工程管理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也涉及工程建设各个参与单位对工程的管理,但工程管理的专业研究主要侧重于业主方和咨询方对于建设项目的管理,而不是建筑企业的管理或施工管理。研究的客观对象则是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土木工程项目。与此相适应,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是按照相同的思路进行设置的。 目前也有专家认为,将工程管理的“工程”仅限定为土木建设工程管理违反国际惯例,不符合全世界和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土木建设工程只是许多工程领域中的一个。工程管理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土木建设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应该包括范围更广的其他工程。二、 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2.1该专业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培养标准

新专业目录明确指出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该专业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培养标准(按其要求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列)是: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外语能力;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可见,本专业重在“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结构要求上也是重在“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对于土木工程知识模块和法律知识模块的要求仅仅是“熟悉”,中心目标是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然而,与此不同的是,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则明确培养目标是造就“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对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的相关知识均要求“掌握”,并且特别将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放在第一位。显然,在培养目标上与教育部先期推出的目标有所分离,即倾向于培养具备工程师素质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这就形成了两种倾向:一种偏管理,一种偏技术。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各高校对该专业的不同定位均有自己的理由和自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该专业培养方向的困惑。这一方向性的差异源于观念的不同,而究竟哪一种观念更可取,必须以社会实践和社会需求作为判别标准。

2.2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

对本专业需求量较大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建设单位(业主)、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单位和房地产公司,对毕业生的核心知识的要求也主要是工程技术相关内容。房地产公司和投资公司对毕业生核心知识的要求则偏重于经济模块。因此,总的来说,社会所需求的主流人才是具有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工程师型专业人才,而不是具有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的经理型管理人才。毕业生必须首先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显然,这与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培养标准相一致,而与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的培养目标有偏差。当然,对于本专业的不同方向,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偏差大小也不同。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以适社会的相应要求。

三、 专业方向设置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于1989年开始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原有专业讲行了调整,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调整到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学科。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1999年开始对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归属进行了调整,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也有部分高校并人了工商管理学科。 建设部作为中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于1994年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房地产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1998年改为 “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继承了原对房地产专业教育指导的职责,并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延续至今。所以,目前在工商管理学科和工程管理专业下都设有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或方向,设在工程管理专业下的为主流。如果设在工商管理门类下,就无法得到“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评估。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已有5个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其中,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与国际上的建设管理专业最为接近,也最能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投资与造价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部分,设为工程管理的一个方向也顺理成章。但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是否妥当,值得探讨。首先,工程管理与房地产经营管理就其内涵来说,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前者并不能包容后者。房地产开发管理的过程包括市场分析、投资分析、规划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物业与资产管理等各方面,似乎比工程管理的内容更加宽泛。从学科覆盖的内容看,工程项目管理与房地产虽然在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方面均有交叉,但前者强调技术与管理,后者强调金融与投资。鉴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学科属性,宜设为独立的房地产专业。

四、 工程管理专业的竞争力

4.1主要竞争对手是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土木工程专业,因为在某些就业岗位上,这两个专业毕业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而且可替代性也是不对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做的工作,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一定能做;而工程管理毕业生能做的工作,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却常常能够做。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任何岗位每年都大量吸纳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是明证。所以,如何与土木工程专业进行竞争,是工程管理专业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2 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强化其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

没有独特性就没有竞争力。要特别强化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以经济和管理知识和综合素质见长,但是,这类知识如果不转化为核心能力,就很容易被模仿,从而失去优势,甚至影响到专业的生存。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和培养方案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国内高校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尽量向土木类专业靠,有的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甚至与土木类专业没有显著的差别;另一种是向经济类方向靠,弱化技术平台课程。需要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素养,并不意味着在深度上要向土木类专业看齐。工程管理专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独有的看家本领:别人难以模仿的看家本领,比如工程造价管理方向,如果学生熟练掌握了造价编制、审核及其电算化的核心技能,毕业后马上可以与工作接轨,必然会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4.2对自己特点进行专业定位

形成专业特色的途径有二:一是专业方向有特色,一是在培养方案上有特色。对于专业方向的设立,国家不宜限制过死,只要社会有需求,就应该可以设置。 有了合理的专业定位,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虽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本专业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关键是提高专业的社会竞争力。专业竞争力的核心是能力和特色,所以保持经济、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 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房地产方向和造价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

五、 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是交叉型、复合型专业,其知识结构横跨管理学和土木工程两大学科,因此,需要设置的课程门数不仅要包括房屋建筑工程,还要包括市政、路桥等工程,而不应仅限于房屋建筑。但是拓宽课程范围,又与课时量限制相矛盾。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组织和精炼课程内容是一个重要问题。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案,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问题也相当突出。由于本专业是一新专业,各高校没有形成稳定的课程标准。需要在参照专业评估标准所提出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做到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精练,课程衔接合理、与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相适应,每门课程应该明确其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

六、 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策略

由上所述,工程管理专业的社会竞争力是本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必须以专业竞争力和社会需求为依据。有了合理的专业定位,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1、 强化专业特色。

2、 强化核心技能训练。

3、 保持经济、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

4、 重视数学、外语教学。为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考研提供良好条件。

七.结束语

从事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广阔所以我们正在学习工程管理的学子应该好好学习此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方向前途都是无可限量的。加之社会需求像我们这样的人才 ,虽然土木工程专业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但是只要我们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由此我坚信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一定会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

2. 国家统计局工程管理经济调查总队:《工程管理监测报告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3.吕发成 ,马洪滨 .理性的思考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 0 0 0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2

 

按照我国目前研究生专业目录(1997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则是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四个二级学科。这两个专业目录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其差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感到上述专业目录没有能全面、准确地覆盖公共管理领域。因此,不清楚地回答什么是公共管理这一问题,不利于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专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系统地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看,公共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我们首先从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来探讨公共管理的范畴®〇

 

一般认为,管理是人类对自身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计划、决策、控制的过程。以人类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事务来划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三个领域,即私人事务、公司事务和公共事务。公共事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公共管理就是基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事务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于各个国家。但是,公共事务会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因为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一般而言,以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领域都属于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例如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国家安全(国防与外交)、公共安全(食品、交通)、公共卫生与健康、基础教育、公共资源管理(土地、水、能源、道路)、城市发展(市政设施)、公共环境(污染防治)等。

 

公共管理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NPO),其中NPO是近年来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而逐渐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并日趋受到重视的。从政府角度讲,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资本资源,公务员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人力资源。所以,公共管理不等同于我国一些学者所讲的行政管理,其涵盖的领域要宽得多。从上述判断出发,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应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研究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部分,简称“基础模块”;二是研究公共管理具体职能的部分,简称“职能模块”。我们分别论述如下:

 

一、研究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部分(基础模块)包括以下领域:

 

1、行政管理,主要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实施主体的政府机构的组成、运作方式、治理机制、绩效管理等;

 

2、非营利组织(NPO),主要研究NPO的组成方式、运行环境、管理模式与方法等;

 

3、公共政策,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检查、反馈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4、公共财政,主要研究公共财政的收支机制,包括税收、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管理等;

 

5、公共人力资源,主要研究公共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人力资源政策等。

 

二、研究公共管理具体职能领域的部分(职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领域:包括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关方面,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特殊行业的管理;工商注册管理等,可以称为国民经济管理;

 

2、社会发展领域:包括就业与劳工关系、社会保障、人口管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管理、文化事业等,可以称为社会发展管理

 

3、公共卫生与医疗领域:包括公共卫生、医疗、食品安全等,可以称为公共卫生与医疗管理;

 

4、公共安全领域:包括国际事务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管理(交通、治安)、公共危机管理等,可以称为公共安全管理

 

5、公共资源领域:包括对土地、水资源、环境、能源的管理,可以称为公共资源管理。

 

可以看出,上述两个部分正好构成了两个纬度,以基础模块为X轴,以职能模块为Y轴,正好构成公共管理学科的矩阵结构。公共管理实施主体是落实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公共职能部分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体现,两部分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中都可以实现有机结合。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在现阶段,国民经济管理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公共管理应当大有作为的领域。因为,中国尚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20多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中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另外,由于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大部分职能是在城市中落实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有不同的特点。我国正处在城市发展的关键阶段,缺乏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的人才,因此,可以考虑在公共管理下面设立“城市管理”二级学科。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公共管理虽然是管理学,但是,由于它涉及领域的特殊性和内容的复杂性,它需要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众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做基础和支撑。特别是政治学和经济学,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可以按照上述领域设置十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管理、公共卫生与医疗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共资源管理。在十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三级学科的研究方向,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在上述领域进行深人研究。

 

上述十个领域,特别是职能模块的五个二级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还有许多其它学科在研究,并且,对于这些公共事务的问题,也必须是多学科共同研究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不是任何一个单一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对于上述领域,公共管理主要是从管理学角度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公共管理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既定的体制、社会环境、可用资源等条件的约束下,通过选择管理模式和制定管理手段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或者说,公共管理不仅要回答“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可以看出,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任何一所高校想覆盖全部研究领域都是十分困难的,应当各有侧重。

 

从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层次上看,也应当各有侧重点。公共管理的博士研究生是培养在公共管理领域研究和教学的人才,所以,应当鼓励学生在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内细化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学术型是博士生的前期预备阶段,只应占硕士生的一小部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是主体,对于没有过就业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应当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进行培养,以利于学生毕业后寻找就业岗位。对于那些在职学习的硕士研究生,例如MPA,应当考虑三级学科的特色,使得学生可以更密切地联系实际。在这方面,目前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17个MPA专业方向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则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可以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对于研究和学习公共管理的本科生而言,“基础模块”是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课程是从事公共管理所必修的,要让学生了解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要求。在基础模块中,社会对NPO、公共财政、公共人力资源方向的毕业生也许会有一定的需求量。“职能模块”是本科生的专业方向,随着公共管理重要性的提高,社会上的需求会增加,它们将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我们应当面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实际工作需要,既可以按照公共管理职能划分专业方向,也可以将有关公共管理职能加以综合,形成“城市管理”等专业,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

 

篇3

1.我校的学科群支撑体系具有比较优势

目前,我校在本科培养层次上,已经设置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专业,部分专业包括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在内发展时间较长,水平较高,既有深厚的发展底蕴,又有力量较强、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势的学科支持。

2.我校具有实验环境与图书资料的基础优势

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我校已具有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良好实验环境。我校现有计算机网络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具有200多台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同时拥有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实验需求。且已与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及第三部门建立长期联络实习基地。学校现有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建成了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馆,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为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较充足的资料保证。

(二)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劣势

1.二级学科过于狭窄,教学机构分散

按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目录,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学者周志忍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政府内部事务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相关领域的综合管理;非政府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按照此种观点,我校仅有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产业五个专业,二级学科过于狭窄。而仅有的五个专业,还分别隶属于四个不同的学院,这样的设置分散了学校的资源,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极大地障碍,给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统筹规划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

2.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层次偏低,缺乏学科带头人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公共管理学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没有专业硕士办学资格。而且我校公共管理学学术梯队不健全,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制约了我校公共管理学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发展。3.缺乏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基地和外部资源我校还没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条件。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缺乏外部资源的支撑。个别老师开始了外部交流,与国内的著名的专家学者有了交往,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机会

1.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公共管理需求强烈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管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外在环境的多变性都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为公共管理学科带来发展机遇

在内蒙古财经学院,部分学科基本完成专业布点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学科的专业布点正在进行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不平衡态势。现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必然要完善现有学科布局,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我们应该抓住良机,在现有专业布点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不断完善、深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做到充分发掘学科内涵,围绕学科内涵构建专业群体系,形成合力,取得最大化的学科建设效益。

(四)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威胁

1.其他学校的发展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虽然在内蒙古地区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建设与发展与内蒙古地区其他大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学科的发展上获得较大的进步,现在这三所学校都已经有了硕士点,都获得了MPA的办学资格,使得这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既获得了后续向上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

2.其他学科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了“百花争鸣”之势,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对其研究领域均有涉及与深入。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正在受到其他人文学科的渗入与影响,从而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独立与独特性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全校的学科及其他资源,加以整合,才能选择、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基于此,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可改造SWOT矩阵(如表1所示),并据此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制定“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横向发展、纵深拓展”的发展战略。

(一)内部整合战略(SO战略)

充分利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的机会,和我区“十二五”期间对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机会,努力整合我校公共管理学科资源,发挥优势,促进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与内蒙古地区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社会及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内部整合战略包括:要打破现有我校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各专业隶属的界限,集中学科资源,整合专业,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主体形成新的学科集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政策,将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集中资源发展;公共管理学科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要整合各相关学科教师力量,通过共同承担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二)外部联合战略(WO战略)外部联合

我们不仅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学校、学院及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资源,实现外部联合。外部联合战略包括:与政府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让教师步入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增强教师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为市场服务,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良性循环;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加强教师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可以将我校有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养;与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联系,外聘或邀请其来我校讲座或专题报告,开拓教师视野,为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各学术方向的带头人奠定基础。

(三)横向发展战略(ST战略)

在尽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集思广益,借助社会资源,横向发展,努力化解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威胁。横向发展战略包括:结合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积极申报在自治区内有优势、就业有需求的新专业,拓宽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范围。

(四)纵深拓展战略(WT战略)

外部机会和资源对于学科发展极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要靠自身的努力。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学术繁荣、学科发展迅速的有利时机,精心部署,积极协调,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向纵深拓展,以减少外来威胁,改变在的劣势地位。

落实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的几项具体措施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制定发展战略固然重要,但使战略落地,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则更为重要。我们根据内蒙古财经学院的现状,结合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几项具体的措施。我们认为,学科是一个学校的学科,不是哪一个学院的学科,所以执行战略应该站在全校的角度,关注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不应顾及某一个学院、某一个专业的局部利益。而且我们完全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出发,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个专业、某一个学院。

(一)培养高素质的学科队伍

当前对于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组织最核心的资源,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高素质的学科队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缺乏,制约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增加投入,采取引进和自身培养两步走的方法,尽快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财院或公共管理学院可以积极与全国知名的公共管理学科专家、学者接洽,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条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选择我校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在职教师,送到处于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领先地位的高校培养,帮助其成长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进专家的好处是学科发展速度快,能通过与专家的近距离学习,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缺点是成本高,专家的忠诚度较低;自己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优点是成本低,与专家相比本校教师的忠诚度较高,缺点是成长速度慢,只能实现个别人的成长,而且也有教师流失的风险。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引进和培养同时进行的方法,既能使财院公共管理学科快速发展,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能够在在财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财院的吸引力,降低本校教师的流失率。高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高校和学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知识化程度高、勇于创新、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独立性强、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大、工作强度高、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而我校现在激励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员工需求的差别,激励手段具有暂时性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文化、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建立健全我校的激励机制,言必行,行必果,及时兑现奖励,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热情。

(二)整合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

现在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太分散,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所以应改革现有五个专业隶属于不同学院的现状,将这些专业整合到公共管理学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对学科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既能结合国内形势和我校实际,突出重点,快速发展优势专业,又能借助优势专业的力量,实现各专业的整体推进;二是各个专业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整合到一起,便于充分利用专业资源,集中各专业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学科群的整体发展优势。

(三)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和研究中心

1积极与内蒙古地区各级政府和相关公共部门接洽,建立各个专业的实习基地,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现场咨询、科研合作等方式,深入到公共管理的第一线,既能了解公共部门的工作实际,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又能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社会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社会需要、素质过硬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2.建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篇4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基本上是一次采购、持续消耗,缺乏更新理念,容易导致电子设备等加速老化及快速折旧;二是实验室软件采购不能适时更新往往为了节约经费而导致学生利用过时案例,无法达到更新知识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目标;三是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往往没有意识到案例研究员的重要性,缺乏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政策;四是现有高校教学实验管理体制处于教学科研管理的末端导致相应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训与再培训机制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老化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四)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面临的又一困境。一方面,学校分配一个实验员编制给二级学院下辖的实验室实验员既要分担硬件维护维修的任务、兼顾软件的调试任务、录课与剪辑任务还要负责消防安全与保洁任务,往往工作重点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另一方面教学科研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实验室作为教学场地这样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两者既无双向交流的任务,更缺乏双向交流的激励机制。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软硬件升级换代与性能匹配。一是实验室硬件采购与更新要适合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培养方向,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采取全方位采购战略即对软硬件采取一揽子采购战略,便于此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多领域的实践化培养目标的达成。二是软件要及时更新换代软件更新的速度与软件采购的质量是提升案例实验教学的核心它标志着一个时期以来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三是硬件与软件要实现谐和、共进式的采购与匹配战略,既要避免软件更新过快而计算机等硬件更新速度无法跟进池要避免硬件投资过多而软件升级停滞导致的“空机”现象。

(二)设置案例研究员职位,重视公共管理数据库组建与更新。一是必须设计专业的案例研究员岗位,聘请或内部培养具有制作公共管理案例能力与技巧的案例研究员。二是尽量做到组建自己的公共管理案例数据库(erposotiyr),可以效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做法,案例数据库按照“研究地域”与“研究领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以国内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可以按照东、中、西部作为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领域”分类灰可以划分为决策科学、经济发展政策、教育科技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学科进行分类。三是数据库必须做好充实基础与定期进行更新工作既要保证外购案例质量,更要做好内部的案例编写与审查工作;按年度淘汰过时案例。

(三)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配备。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教辅”人员,与教学人员相比其行政编制与物质待遇不受重视,同时,自身的管理技能培训与敬业精神严重不足。因此从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出发必须完善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一是从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中招录管理人员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维护保养更需要懂得专业同时又掌握一定电子设备维护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中选拔任用。二是必须在政策层面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重新认定,提高其在单位内部的地位,并且逐步改善其物质待遇,改进实验员的职称评聘标准。三是强调实验员的管理职能与操作技能,同时沫曾加实验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性。

篇5

(一)国际比较视角进行国际比较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常用方法之一,加之现代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本身就起源于西方,学者们在探索国内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发展模式与方向的时候,必然要把目光投向国外。只不过,在公共管理实践教学方面,国外大学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学位设立、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与市场需要或社会需求结合十分紧密。国内学者在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一般也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如王乐夫等人以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51所院校为代表,专门比较了中西方高校在公共行政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异,概括了西方高校这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类型与特点,指出我国高校的不足所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杨列勋从整个学院的角度,重点描述了肯尼迪政府学院(KSG)丰富的课程设置与多样的学位类型,认为KSG课程设置的面宽量多、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合作、强调特色和院校特点、以政策应用为研究导向和出发点[1]这四个方面给我们以较大启示。张钢对英国公共管理教育的特殊发展历程,特别是实践推动下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学科范式转变的过程进行了专门介绍。姚光亚和张少栋分别从硕士和本科两个层次比较了中美公共管理教育的不同所在,说明了美国高校公共管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特点。田蕴祥以职业型硕士为切入点,从学院归属、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2]等方面探讨了法国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的情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二)一级学科层次的探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都对应于具体的社会管理领域,虽然职能分工不同,但在内在规律上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在整体上探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如卢增智在强调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指出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中应该树立五种理念:全球化理念、市场化理念、实证化理念、学生本位化理念和创新化理念,可以从认知实践、实验模拟、案例教学、实习实践和教师队伍等[3]五个方面加以创新,以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章兴鸣等围绕“实践的课程范式”,强调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课程教学与实践情境的关联,提出实践教学的五个实施途径:“课堂———社会实践”一体化、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4]许吉从人才培养结果的角度,指出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五个途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三)二级学科层次的探讨从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开展情况看,能把所有二级学科(专业)设置完整的不多见,大多是根据自己学校原有的基础开展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比较多见的情况是,多数进行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学校都设置了行政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此不少学者在探讨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时是以其中一个专业为切入点进行的。如陈振明等人以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杨述厚等着重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习模式、考核模式[6]四方面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彭忠益等从人才供求角度入手,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社会实际需求,从而建立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此外,周湘莲、崔长勇、马杰等人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四)结合院校特色的探讨从国内外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要的一点是突出特色,这一点一般是结合学校性质加以探索的,有学者从这一视角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如张力专门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从当前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三方面入手,谈了自己的看法。卢海燕从所在学校(华北电力大学)的特点出发表述了对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二、现有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之处

根据对现在研究文献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国内学者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比较中的适用性研究不够国外的公共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问题在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如何借鉴?公共管理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独特的文化氛围,再加上现代公共管理教育发端于国外,我们在引入之后,究竟如何使之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国外高校中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么克服?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让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实践教学开展的实证研究不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虽然可以感受到诸多同行都在为如何开展及强化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而进行努力的探索,但多重于理论或抽象的表述,到底在实践中如何操作?遇到了什么困难?则研究较少,或者仅仅是停留于非正式的交流,很少形成系统的理论思考。

(三)实践教学开展中的障碍研究较少公共管理学科与社会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有着显而易见的紧密联系,开展实践教学也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需求,但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在广泛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哪些可以克服,哪些难以克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障碍的出现?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比较少见。

(四)特殊性研究不足如前所述,成功的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必然会体现出鲜明的特色,那么我国各高校在该学科实践教学中的特色如何体现?特别是如何与我国丰富多样的地区特点相结合?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方向之一。

三、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并不只是从如何丰富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它是理论教学、实践应用、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

(一)强化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并不排斥理论教学。从根本上讲,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因此,我们并不能在看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忽略了理论基础的加强。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要通过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达到既强化理论学习,又不过度挤占其他课程的效果。

(二)加强社会合作,拓展实践教学领域实践教学环节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现实,以便应用所学理论把握现实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终提出解决之道。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走出校门,与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例如建立实习基地、顶岗见习等。

篇6

二、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必要性分析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又要立足于地区的发展,区域社会的特殊需求应成为专业定位的合理方向。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实践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模式等诸多问题紧密相连的,而民族地区高&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不仅需要解读和规范上述种种问题,还需要区域特色化分析能力,只有如此,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化路径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学科¥展要立足实际,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9。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特殊性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更要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的社会事务中夹杂着民族习俗、宗教禁忌的因素,地区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民族宗教

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民族、宗教政策把握的灵活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y。

(三)解决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毕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现状。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将民族特色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高校应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i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凸显民族特色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需求,以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设民族特色经济、民&宗教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

(二)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强调实践教学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案例教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及少数民族的节曰及宗教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特殊性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节日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ii,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in素质教育溶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日常培养当中:,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摆脱传统公共管理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空间各高校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各类院校原有的建设成熟,硬件设施、实验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的强势学科整合起来,为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跨学科、全方面发展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践平台。邀请^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并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i才、着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战经验。

篇7

篇8

2001年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并于正式实施“元培计划”。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近年来施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的高校也逐渐增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三年来,学院多方论证、认真探索,先后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提出了“三课(课程、课堂、课业)”的培养要求,明晰了“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现开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4类专业,并设有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方向。这5个方向各自成系,即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5个方向均归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专业培养,目前逐渐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即:大一本导制、转专业,大二大类分流、大三专业引导、大四参与实践等时间序列人才培养流程。

一、一导转

一导转,即大一开始本导制、转专业。学院遵循大类培养重在培养的教育思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课程为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而尚不能接触专业课的现实情况,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同学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深入指导,逐步形成重学习、求进步、努力进取、志存高远的良好学风教风,学院经问卷调查和长期酝酿,决定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是城市学院为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院针对同学们的学习发展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本导的作用,对同学们答疑解惑,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发展引导,以利于学生尽早成材。学院本导制实行“1211计划”,要求本导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大学生活、科研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本导生每1月撰写并交给本导一份学习汇报,内容包括在学习、生活、科研、成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下一步学习计划及安排。本导每2月撰写并上交所在系一份本导工作表。各系每学期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会,并向学院教务办提交1份学期本导工作总结。学院每年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大会,对优秀本导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从实施效果来看,本导制有力推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也为转专业、大类分流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13年10月16日,为进一步督促本导工作,学院举行了本导工作学期交流会,各系代表教师和学生谈了自己参与本导制的体会和感受。本导对接后,根据学校安排,一般于每年3月开始转专业。所转对象为学年第一学期专业(方向)排名前30%(按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规定修读的必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所得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名额遵循四舍五入原则)的新生。基本流程包括学院报送计划、公示具有转专业资格学生名单、学校教务处公布转专业计划、学生提出申请、公布报名情况、考核选拔、资格复核、手续办理等事项。

二、二分流

二分流,即在大二(第三学期)实施大类专业分流。根据大类招生计划,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2011年秋季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先按专业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进入相应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既定计划,学院在2012年秋季针对2011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大类专业分流。自2012年10月12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起,到11月26日学院公布具体分流方案止,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平稳、顺利地把182名同学按照每班26人的规模专业分流为6个方向7个班级。其中150名同学被分流至第一志愿,一志愿分流比例达到82.42%。

1.成立领导小组,上线分流专栏。为确保按大类招生的182名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在2012年10月12日召开院务会,成立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领导工作小组并挂网公示。同时,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拟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对大类分流的原则、依据、模式、程序、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第一志愿优先、根据学分绩点成绩排序、学院综合统筹等分流方法和原则;挂出大类分流工作及时间安排表,详细明确了学院需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如安排分流、网站建设、举行集中推介会等,也具体安排了各系需完成工作清单如上报计划、上传材料、参加推介会、分别推介等内容,并挂网公示。根据既定时间表,学院要求各系在10月24日前把专业介绍材料提交学院,学院负责在网站建立大类分流专栏,以便同学们查阅、交流、询问、比较,充分认知各专业(方向),为具体分流工作进行前期充分准备。2012年10月31日,由学院组织安排5系在博学楼阶五教室进行了大类分流专业集中推介会。推介会由教学副院长主持,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区域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城市经济管理系教授等进行具体专业介绍。最后学院进行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

2.公布学分绩点,进行专业分流。在充分进行前期专业介绍沟通的基础上,学院教务办公室老师组织核算了182名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各系也申报了分流计划。学院于11月9日正式挂网公布了同学们的平均学分绩点、各专业(方向)分流招生计划和志愿调报表。要求同学们根据绩点成绩和招生计划,在11月18日前填报分流志愿表,并上交学院教务办公室。根据182名同学的分流志愿表,由学院院长助理召集各系系主任开了前期摸底会和专业分流院务会。23日公示分流结果。总的来看,学院有序推进分流工作。所有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所有制度、程序、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挂网公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分流的依据及条件进行。分流主要遵循第一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全院统筹调整、及时与同学沟通的工作方法。根据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由院班子讨论通过基本原则,各系负责人根据分流原则和计划共同协商、调整和确定班级规模,根据商定人数依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序并商调名额。名单确定后经学院院务会审定。由于工作较为细致扎实,分流工作实现了既考虑学生志愿方向又兼顾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机平衡,整个工作过程平稳有序,同学们没有发生过激矛盾和突发事件,教师们受到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为今后的分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三专引

三专引,即在大三开始专业引导。根据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同学学习完毕基础课、专业调整之后,学院统一安排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一门学生对应一位教师,开始专业指导教育。专业引导主要强调对所学专业基本概念的思考、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学院城市经济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突出强调发挥学院为在京部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优势,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等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以致用”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四实践

四实践,即要求学生在实际部门参与学习和工作实践。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5系各有对口政府部门,如行政管理系对应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工商局,土地资源管理系对应国土资源部、北京市国土局、城市经济管理系对应北京市市容市政管委、城管局等,学院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相继建立了30余个实习基地。因此,学院要求各系在大四时能够把同学们送到对口部门参加学习实践。例如,2013年6月28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召开了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实习生欢迎会,分局副局长、学院副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分局人教科科长主持,分局14个部门负责人和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2名学生参会。此次大学生实习活动,是丰台工商分局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共建“消费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简称“双基地”)活动的延续,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22名大学生分别在分局人教科、办公室、登记科、市场科、食品科、消保科、信息中心等14个部门实习。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黑龙江教育,2012,(7).

篇9

这个阶段研究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了三个方面:

1、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

这一阶段,我国部分大学开设了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以著作和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公布。

2、政府间关系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我国经济、行政管理类学者在进行,如:林尚立、谢庆奎、辛向阳、董辅乃等。

3、行政区划研究

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今日,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依然是我国各所大学和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l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

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

2、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

如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

3、流域治理的研究

如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二、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加大对区域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挑战到来前,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完善区域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阶段和共同发展阶段。目前,区域政策尚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主要需要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四)加大在流域治理上的合作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流域治理包括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迫在眉睫。

(六)协调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发展

篇10

一、实验教学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

1.实验教学适应教育政策和方向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发文,开始正式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该质量工程中,六项主要工作中的一项就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说明国家的教育政策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而作为人文管理类学科,在当前状况下,实践教学的渠道不够宽广和畅通,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而通过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则是最合适有效的一种方式。所以兴建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模拟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内部与外部政务过程,对教和学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实验教学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

大多数学校在确定公共管理类相关专业培养目标时,都会这样设置:通过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公共管理及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学校还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要经历足够的实践训练。

3.实验教学适应专业教学要求

对于教授相关课程的教师来说,目前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就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的讲解,最多就是加入一些案例、教学课件,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就是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抽象的表达,与实际结合的程度低,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就导致教师上课时不能最好地表达理论知识的意义,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如果能结合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形象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利用软硬件进行仿真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对照和论证,教学效果远比课堂上枯燥的理论讲解要好得多。

4.实验教学适应学生的实践要求

学生现在注重实践内容,他们最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学了这个能做什么。实际上学生更需要对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学生接触实际工作、进行实践操作的意愿也非常强烈。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利用网络,自己去网上寻找一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信息,但是学生的这种信息查找没有明确的方向,如果建立专业的实验室,我们可以利用实验课程来引导学生,使用专业的教学软件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来满足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望和实际需求。

二、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中,我结合我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系列适宜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思路,思想做到统一,将实际情况做体统的规划,坚持“注重基础、加强融合、培养能力、激励创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注重进行重在探究推行“公共管理素质实验的特色实验教学模式以对学生进行拓展工作”。人才的培养,方法方式上要做到将各个学科的优势教学特色将学生进行带动,重在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将科学中所特有的多样性教学方法运用到提升学生在知识上的运用能力上,为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学生乃至全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开放型平台,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要做到:设计的全方位及综合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精神、主动探究亲自动手、切身投入实验的综合性素质人才。

三、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建设

在实验内容的教学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锻炼,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的主动性作为出发点,以学科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内容作为落脚点,将操作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作为实验的重点,将单一的实验、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作为辅佐教学的原则,教学内容要系统完整地将重点突出,既要重视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要关注学科的前沿方向;既要保证各部分的独立性又要注重学科中不同内容相互的链接和补充。

1.实验课程内容的“模块”建设

公共管理实验室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主线,按照不同的实验类型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分类,设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模块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模块,主要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将一些常见的技术工具和软件进行运用,对学生进行观测、分析能力的培养;综合实验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突出学科知识间的融合,通过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以达到实现对学生综合训练能力的目的;设计型实验模块,通过各专业软件及模拟实际办公环境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及创造的思维能力。

如,运用带有基础性模块的实验Excel、SPSS等软件的应用,现代网络化管理,薪酬管理,考前的培训体统。综合实验模块包括:虚拟政府、虚拟企业、企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模拟、虚拟现代饭店管理、虚拟旅行社、模拟考试。设计型实验模块包括:电子政务综合实验、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以及辅助设计所需的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相关实验。同时,对于所实验的内容我们要明确其基础,将公共管理各专业自身所具备的特色,灵活地运用,合理地选择实验模块,将本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相组合,实现各专业实验资源的融合、共享。

2.实验课程的“融合”设置

目前的实验课大多是为课堂教学做辅助工作,这种方式其优点表现在能够将课堂的理论统教学紧密联系,但其存在的缺点是缺乏同各学科间的关联性。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我们往往都是系统的、综合的。对于公共管理的学生而言,缺少实践经验,其学科本身就对其缺乏系统而整体的认识。如果在实验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不能够对多学科进行综合训练,学生就会难以进行独立的思考,也不懂得系统思考去解决问题。按照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要求,本着综合各专业特色、发挥交叉优势的目的,将同学科相近的实验内容同公共实验课程设为“融合”课程。这种优势在于既能够将专业之间交叉的优势得到发挥,又将学生对公共管理这一门学科的门类有一个系统、基础的认识。

四、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实验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该教学方法的改革,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潜能,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具体方法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负责特定情景设计、问题的创设和任务布置,而学生则扮演主角。在模拟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自主地或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完成实验任务。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既有赖于模拟教学软件的采用,更有赖于教师富有创新性的情景设计和任务安排,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实验课程管理体制的转变

从课程的“融合”设置以及实验内容的“模块”建设我们可以在上述实验中看到,原有的实验课程由不同教研室负责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有的体制建设,取而代之的便是具备完善的综合性实验课程管理体制。其包含的内容为:实验室管理者,实验课程负责人对实验课程进行统一管理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以实验室的工作为牵头,组织各专业的教师、教研工作者、教研室按照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综合素质,认真地完成每一次“融合”课程的选择及设置,将实验教学大纲以及说明指导书统一编写,将各专业实验课程按照基础性模块、综合性模块、设计性模块进行统一的模块分类,按照各模块所具备的功能,认真地设计出实验内容,编写出实验教学大纲以及指导书。这样,在原有的旧的实验课程管理体制工作中所存在的浪费资源、资源的重复建设等问题便会得到极大的改善,问题也会游刃而解!对实验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工作,使资源能够相对合理地集中利用,投入的资金要全面地统筹实现合理的安排运用,将实验所依托的学科进行扩展,进而在提高实验的综合效益。各教研室、各专业的实验教师要在实验室统一的工作协调下,相互之间共同协商,共同去完成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六、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应用

1.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

利用计算机和教学软件,对学生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目前现实生活中的数字政府、电子政务、行政审批、公文流转等最新的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实际工作,能够将所学知识对应实际进行比较和论证。其他相关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社会工作等,都可利用本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是一个开放的实验室,和全校的各个系所、专业进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利用率,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

2.用于专业的实习工作

针对上面说过的学生实习问题,可利用实验室来解决。实验室通过配备完整的先进的教学软件,营造仿真的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各种模拟的操作,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可采取短学期实训的方式,利用2-3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实训,在实验室中进行仿真的模拟操作,然后再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实际的工作场所,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实习效果。

3.开放社会服务

实验室采用的软件也可用以科研和社会服务,如公务员考试系统,这种系统我们也可以用来进行公务员考试方面的培训,利用建成的实验室进行社会培训项目,一方面增加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进行创收用于实验室的维护和更新。同时,利用本实验室,可以更方便地开展科研活动和对外项目服务,长远来看,可依托实验室建立一支科研队伍,利用本系的师资优势,面向政府、事业部门进行课题研究等服务。

4.科研工作

利用本实验室的软硬件,我们可以开展和学科相关的科研工作,利用现有的设备,组建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小组,开展一些课题的研究,进行一些方案的咨询和研发工作。

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我们课题组在此提出的有关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相关问题探索研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都来关注管理类实验室乃至文科实验室建设,全面开展及高度重视管理专业乃至文科的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徐建评,章学拯.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01):136-138.

[2]乔成邦.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1).

篇11

新常态;公共管理;策略

对新常态的研究目前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历程,自新常态相关研究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对新常态的研究从深度上与范围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同研究视角对新常态的研究结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综合各种研究看,我国的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关系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关键性因素。受这一观点的影响,自十以来,更是提出了对新常态下国家未来战略规划的重要意见,同时还将新常态作为主要参考提出了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更新的治国理念,为新常态的相关理论付诸实践,并与实践有效结合推动我国国家公共管理走出当前困境,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一、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从理论上看,即通过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使原有的传统思路与模式被彻底打破,并建立或形成的一种新的长期稳定的态势。我国针对新常态的研究是通过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后所提出的结论,随着对新常态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将新常态的概念转移到社会实践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提出的,通过专门性研究黄益平将新常态定位在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本土化内涵上,充分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如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通货膨胀等,并将这些基本形势作为了新常态的主要研究方向及任务。通过对新常态的理论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局势中,如果没有对新常态的专门性研究,那么就无法准确掌握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仅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同时对于社会公共管理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当前我国新常态在现实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五个方面。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治理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新常态的背景日益凸显,公共管理的问题也在被不断扩大,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治理能力的不足。这些不足不仅是对基本社会管理需求的不满足,同时在公共管理工作分配机制上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例如某一项公共管理的任务各项工作落实时,由于自身管理体制的问题使管理部门之间的任务划分及分配不合理,因此整体功能性较差。此外,从公共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体上看,也存在着工作能力的严重不足,这些都成为公共管理治理能力不足的直接因素。

(二)管理技术有限。

在最初的几年,当新常态已经在悄然影响着我国公共管理时,相关部门还未对公共管理的技术提升有强烈意识,因此在技术投入上了关注度也明显不足。总体上看,公共管理的技术投入与发展较新常态局势的来临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所以相对新常态的时代背景而言,管理技术水平极为有限,同时管理的技术方法也较为单一。

(三)个体自觉性差。

公共管理组织文化及价值体系建设水平与新常态的背景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如果以这种制度文化作为约束和监督公共管理的基本标准,必然无法获得较好的约束效果。在外就直接表现为公共管理组织人员个体自觉性差,许多个体由于缺乏正确的公共管理文化价值观念而使公共管理价值无法有效发挥。

(四)管理体系改革困难。

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目前处于顶层设计管理体系下,当公共管理组织体系实施改革时,必然会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进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实施落实的过程中却难以获得成效,地方公共管理部门与上层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的公共管理工作意向、标准、执行力度的不同都使得管理体系的改革落实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管理体系的改革极为困难。

三、新常态公共管理的强化策略

(一)提供整体治理能力。

由于新常态背景的影响基本的公共管理需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正是因此对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变化局势下,公共管理的改革、调整与新常态背景下的局势变化及管理需求并不同步,所以在外表现出明显的治理能力不足。要使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分析了问题的基本成因之后,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容易。首先,需要对公共管理部门的治理结构进行全面调整,使其能够适应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的需求变化,为公共管理的有效强化提供基本支持。其次,实施治理方法的调整,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实施规划,保证治理方法的实践效果明显。最后,通过专业化的治理能力培养,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稳步提升,根本上保证工作人员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扩大公共管理创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新常态局势的不断发展深化,对国家公共管理的要求也在同步提升,只有拥有科学完善的技术作为支持,才能支持现代公共管理的工作需求。然而由于公共管理技术的应用存在困难相对较多,要想全面提升管理技术,诸如数字技术、智慧政务等需要有较大的技术与人员投入,短时期内难以实现。虽然从时间上公共管理技术优化面临着明显的困难,然而如果能够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入手,为公共管理建立起专门性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必然能够使每一项技术恰到好处的运用到相应的工作上,从而实现公共管理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一方面应当对基本的公共管理技术进行优先创新提升与应用,使最基本的公共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发展,才能为下一步的管理技术创新提供前提。另一方面,通过决策技术、绩效治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管理工作思维能力的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基本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对管理工作任务进行有效开发,发挥出公共管理的最大工作成效。

(三)重塑价值体系提升个体自觉性。

公共管理工作制度关系着工作效果,作为一种持续性影响管理人员行为及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个体自觉性的提升至关重要。目前造成个体自觉性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存在与新常态背景的不协调问题。所以,需要从价值体系的重塑调整上入手,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体自觉性。

(四)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体系。

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虽然已经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受传统的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影响,我国在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体系长期处于一种功能实现及改革发展的困境中,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落实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除了从核心价值体系上进行重塑外,运用现代规范价值、伦理价值也是主要的改革途径之一。另外,还应当提高对新常态下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关注,综合各个因素建立起具有实践性价值的公共管理体系。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常态的提升与进一步明确,我国公共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关注与研究,必然会造成这些问题的不断扩大。受新常态背景的影响,公共管理即面临着发展强化的优势也面临着相应的弱势,要使优势得以发挥、劣势得以避免,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与完善的管理体系必不可少。因此通过对新常态的内涵分析及当前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可以明确,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有效加强需要结合公共管理人体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与综合治理能力开发等几个方面,才能使公共管理工作的强化得到有效的落实,实现对国家稳定的有效保障。

作者:许柏松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篇12

政府是公共部门的活动中心,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并执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决策。科层制是现代国家政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政府实现其公共性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政府干预大学的基本方式。政府对高校的干预是多方面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要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则呈现有心无力的状态,希望在高校课程设置或者市场化改革方面作出努力。而政府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体,应在高等教育投入、政策支持、价值观引导和就业问题的解决等方面予以关注。政府如何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立性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角色发挥

1.投入者

投入者是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首要角色,我国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决定了政府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全方位的

支持。

(1)政府和高校关系的重构。政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供尽可能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支持;第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者角色的扮演;第三,政府提供资金但不越位干涉,宏观指导但绝不失位。

(2)确定合适的投入比例。作为投入者的政府首先应该确定合适的投入比例,其次政府实施的政策和投入的资金应该合理使用,作为投入者的政府要注意投入的比例和监督投入的使用是否有效率的问题。

(3)社会就业需求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观念存在偏差以外,社会针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2.掌舵者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扮演的第二个角色就是掌舵者,掌舵者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就业体系构建、教育政绩观和精英化教育观念方面做出调整。

(1)精英化教育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并没有随之改变,仍然以精英化教育阶段的观点来评判高等教育,有些大学生甚至以为毕业就会分配到好的工作。这种教育预期远远背离了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现状。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从过去精英化模式之下的教育观念转向大众化时代的理性观念。

(2)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不可否认,目前高校领导班子的畸形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掌舵者”的政府应该注意规避这种人为风险,通过强化校长责任、权责明确、就业问责和思考高等教育自身的使命和价值来引导高校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

(3)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航向在哪里?这是事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与否的关键所在。政府需要积极引导高校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就业水平和求职技巧的能力。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3.协调者

政府行为除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扮演着投入者和引导者之外,政府的第三个角色就应该是协调者,这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

(1)市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化影响下的高等教育的条块划分使得政府在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教育方面。 十提出了要重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重视生涯教育、专业设置,克服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从政府做好“协调者”的角度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引导;二、引导高校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题,不断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求职技能,培养大学生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能力水平;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坚持。政府要协调高校正确认识就业率和社会学术发展的关系,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

4.规则制定者

按照新公共管理学理论,政府行为要跳出“执法者”的圈子,要做“游戏规则之外的个体”。规则制定者的角色是理清政府和高校之间关系,合理界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权力边界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为了保障就业公平,逐步消除不合理法律法规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重要步骤。

(1)管理规范化。第一,从教育方面来说,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重点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第二,在教育行政方面,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方面对高校的评价体系。

(2)保障公平就业。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保障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政府需要在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消除不合理法律法规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三、结语

本文选择了从新公共管理学视角对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角色进行研究,以“投入者、引导者、协调者和规则制定者”四个角色的解读和分析实际上回答了“政府应该如何行为”的问题。目前看来,在政府行为的厘定和角色探索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架构和补充空间,应该继续对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丁煌.西方行政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387.

篇13

公共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大陆后,我国教育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从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前半期,掀起了一阵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和面向社会举办公共关系培训班的热潮,有几所高校还设置了公共关系学专科专业或本科方向。但由于学理准备不足,公关虚热转入公关低潮的局面随之在90年代后半期出现。这过程中,只有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极少数高校的公共关系学专业坚持了下来。

具有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标杆意义的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教育,努力走着专业化、规范化道路。按照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的职能目标,构建涉及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课程体系;地处公共关系一线城市的高校,尤其重视与业界合作,锻造学生对公共关系项目开发与执行的实务能力。

(二)建立了本、硕、博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对公共关系人才的需求,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试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和东华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以“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身份获批招生,专业代码为110305W隶属于公共管理类。因为公共关系学目前还不是研究生学科专业,按照规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可以自主设置硕士专业,目前设置公共关系硕士专业的高校有4所,最早招生时间是2004年,纵观中国内地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发展历程,20世纪80、90年代属于普及知识与试办专业阶段,21世纪头十年进入专业教育理性发展阶段。2001年公共关系学本科目录外专业确立,2004年公共关系专业硕士点开始招生,2006年公共关系博士方向开始招生。我国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上海成为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重镇

上海市是我国设置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最多的城市,先后有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5所高校设置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占全国16所高校的32%.设置公共关系硕士专业的有1所高校(复旦大学)占全国4所高校的25%,并且在全国最早招生。设置公共关系博士方向的有2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占全国5所高校的40%、占全国6个公共关系博士方向的33%,并率先在全国招生。

上海的公共关系师资力量雄厚。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是1986年成立的中国内地第一个省级公共关系协会;2005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建立了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200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和信诺传播顾问集团联合,成立了公共关系研究院。这些机构集中了一批杰出的公共关系学者、专家和业界精英,他们既是上海公共关系界的领军人物,也是我国公共关系界的中坚力量。

二、效果和问题

(一)效果

1.为各类组织培养了时代所需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首先是为公共关系公司和工商企业培养了公共关系专业人才。公共关系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公共关系人才有着直接的需求。本世纪初世界知名的公共关系公司都已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其规范化运作和高薪引领与刺激着本土公共关系公司的发展,从而开拓了一个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

2.给社会注入与强化了沟通、公开、合作、共赢及形象观念。沟通、公开、共赢、合作、形象是公共关系固有的基本观念,并具有普世性。随着政府公共关系的开展,这些观念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社会进步的主流意识和重要思维。2001年北京成功申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上海成功申博,即为公共关系沟通的范例;2003年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2008年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汶川大地震传播管理的经验事实,则提供了信息公开的样本;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明确指出合作、共赢是“我们的理念”;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放,标志着国家形象意识的彰显。

(二)问题

1.专业总量偏少,布点不够合理。我国内地有31个省(市、区)2009年获准设置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6所,每个省平均1所不到,全国总量偏少。从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即便如此,东部沿海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福建6个省(市)还是空缺;而三大公共关系一线城市之一的北京市只有一所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

2.学科归属多元。公共关系的学科地位已经得到确认,但是并未得到统一。其学科归属目前有3个官方文件:第1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公共关系学被列为二级学科,代码为84054归属于社会学类(代码840)第2个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公共关系学研究”作为研究方向被提及,归属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代码050302)之下的应用传播学研究领域;第3个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公共关系学专业代码为110305W,归属于公共管理类(代码1103)这样,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归属就有了3个说法。从作用上看,第1个文件对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有意义;第2个文件对研究生专业教育有意义;第3个文件对本科生专业教育有意义。第1个文件与公共关系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大,困扰主要出现在第2个文件与第3个文件的学科门类二元上:第2个文件的学科属于文学门类第3个文件的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也就是说,按照现有学科专业目录,公共关系学本科生授予的是管理学学位,研究生授予的是文学学位。

三、政策建议

(一)定为国家控制专业,合理布点

公共关系学作为传播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诞生的一个新兴学科专业,它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也符合教育部鼓励设置跨学科新兴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此外,从就业率看,公共关系学专业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和能力训练与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能够形成很好的对接效果,所以即使不是对口就业也能够较快实现就业,这应该成为确定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保留其独立地位的客观依据。

(二)学科归属统一于公共管理可授管理学、文学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