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新格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9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1993年、1996年、1998年和2005年之后,发表的第5份描述世界各大洲科技发展现状的全球科学报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以客观的立场、广阔的视角,分章概述了世界各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巴西、中国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科技政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情况,清晰描绘出2006至2010年世界科技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全景图画。
这份报告以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数据鲜明地呈现出全球科技发展变化趋势。其一,全球研发版图加速向多极化转变,欧盟、美国和日本在全球研发总支出的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他们的主导地位正受到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研发支出迅速增长的严峻挑战。这一趋势在企业研发开支中表现更为显著。其二,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更加重视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中加快科技创新,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则纷纷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即使是贫穷国家或地区也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三,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速度和广度呈几何增长态势,为逐步缩小世界各国民众科学素养差距提供了可能。总之,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日益形成更趋多极化、更具创造活力、更有竞争性的良好环境。
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创新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对中国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报告所反映的5年,正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的5年,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研发支出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全球科研支出的比重大幅增加,成为推动亚洲研发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全球之首,科研产出的数量亦相当可观,科学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名列第三。报告确认了这一发展趋势,并明确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当前,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稳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吸收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翻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就是要为科技决策部门、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提供一个更宽阔的信息平台,为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学决策化进程,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真诚地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辛格先生、贾古玛先生,感谢中国科协调宣部、国际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同志们为促成本次合作所做的积极努力,感谢各位译者的辛勤劳动,感谢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欢迎各位读者对本报告的翻译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一书序言)
篇2
长白县全力实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五大工程,放宽准入领域和条件,多方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
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县内领办创办企业,或利用业余时间帮扶民营企业,并取得合法收入。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同意,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分别脱岗进行不超过3年和5年的创业培训,培训期间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基本工资,且享受相关后续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在外长白人返乡创业,返乡长白人可享受县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待遇。鼓励创业者自主创业,对符合相关规定,利用自有房屋、土地、林地、水域等自有资产自主创办的域内民营企业,给予了3年内水、电、热、气等费用收取标准不变,房屋属性不变的优惠政策。而返乡农民工和就地就近从事二、三产业创业的农村劳动力,可享受城市居民创业同等政策。
在鼓励多种类型主体参与创业的基础上,为了在科技和开发区、园区平台上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民企创办方向的引导和帮助扶持。科技方面,突出支持科技孵化器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对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孵化器,按每年每户在孵企业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在孵科技型企业首次转化的科研成果,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给予所在创业孵化基地或科技孵化器10万~ 20万元奖励。平台方面,支持开发区、园区建设,鼓励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落户开发区、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及高科技企业,土地出让金可先一次纳50%,其余出让金第二年交纳20%,第三年交纳30%。为使企业平稳起步,人才方面,强化创业培训和企业成长培训,通过免费培训提升人才素质,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针对已经创办的民营企业,该县为其提供了一套“企业发展方向引导、税费奖励、科技鼓励以及政策倾斜”的大号超值特餐。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地方级税收和销售收入增长率的不同标准,分别对企业给予相应的补助;鼓励民营企业兴办社区服务、文化产业,对年纳税超过100万元的民营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为提升企业生产力,该县通过资金扶持全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和商标。政策方面,政府在招标和采购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域内能够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通过增加政府公共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获取信息和参与招标的费用。
为保证民企发展道路上畅通,长白县首先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利用存贷、应收账款、可转让的林权和土地承包权等抵押贷款,推广利用物权和企业经营预期收益作为保证贷款。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力度,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奖励。同时,扩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自2013年起,长白县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出资1500万元,由市担保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并由专业银行承接放大,全县各民营企业均可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提出资金申请。对新办规模以下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有关部门认定,三年内,财政税费地方留成部分按收入归属级次,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等额补贴。
篇3
1 长白山森工集团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长白山森工集团本着“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确定大兴沟、天桥岭、八家子三家子公司先行发展生物质颗粒加工产业,为全系统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率先启动生物质颗粒加工产业。2012年正式投产,累计投入848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的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已生产生物质颗粒1725吨,实现产值130万元。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与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延边宏日林业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占49%股份),联手发展生物质颗粒加工产业,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厂房,已生产生物质颗粒5100吨,实现产值433.5万元,目前正在着手引进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热、电、颗粒多联产(DHPP)项目。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与北华大学合作,投入建设资金490万元,建设年产1万吨的生物质颗粒生产线,2013年正式投产,已生产生物质颗粒2368吨,实现产值369.7万元。目前,长白山森工集团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处于单一生产木颗粒阶段。
2 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国际合作情况
为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成熟经验,2012年2月,长白山森工集团、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组织考察团,远赴瑞典就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进行了考察,重点学习瑞典先进成熟的热、电、颗粒多联产技术。2012年10月和2013年3月,国家林业局先后两次邀请瑞典官员和专家到长白山森工集团进行考察,就瑞典援建长白山森工集团林业生物质能多联产技术项目进行了洽谈,为中瑞林业生物质能源多联产合作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3 制约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原料难以保证,限制了产业规模发展
在长白山森工集团辖区,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所需的原料主要是废弃菌料、采伐剩余物和抚育剩余物。但国家规定,从2015年起,全面停止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地处长白山区的长白山森工集团将不再有商品林采伐,只有中幼龄林抚育,这样对用于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所需的原料较以往大幅缩减。
3.2 技术手段落后,加大了产业运行成本
长白山森工集团所属11户森工企业,每年中幼龄林抚育遗留的毛枝桠量很大,都可作为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原料,要使这些毛枝桠下山,目前只能采取人工方式,但由于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导致毛枝桠下山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4 做强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对策
4.1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长白山森工集团将进一步强化与瑞典的技术合作,尽快与瑞典相关方面签订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战略协议,从瑞典引进先进、成熟的生物质绿色能源技术设备,推进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由单一生产木质颗粒向热、电、颗粒联产转变,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生物质绿色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2 争取优惠政策,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尽快将天桥岭、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所在区域列入“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对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的资金扶持和优惠补贴政策,增强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动力。
4.3 培育能源树种,拓宽生物原料供给
在林区疏林地和退耕还林地,探索种植紫穗槐、竹柳等能源树种,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林,为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提供可持续的原料保障。
4.4 加快产业重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加快与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组建新能源公司的步伐,实现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重组。组建的新能源公司将以林业生物质发电为主导产品,以生物质发热、木颗粒为辅助产品,实现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品多样化,最终做大做强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
4.5 注重产业结合,形成循环经济链条
将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与黑木耳产业相结合共同发展,黑木耳产业产生的废弃菌料可作为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原料,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形成的热能可用于黑木耳制菌期间的高温消毒,实现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5 发展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建议
建议省林业厅、财政厅出台林区废弃菌料回收补贴政策,鼓励生物质能源企业利用废弃菌料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降低生物质原料成本。
6 结语
生物质能是符合国家绿化环保、循环利用导向的新兴朝阳产业,实施生物质能多联产(DHPP)项目是最大限度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开发以发电为主导产品,以发热、木颗粒为辅助产品的新兴绿色能源项目,在不断总结和积累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敦化、和龙等地进一步复制,最终形成区域内林业生物质能全面开发,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篇4
一、由传统型物流企业向现代型物流企业发展
我国已有几十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从数量、业务量等方面来看,实力真的很强大,可这些企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却几乎没有。据一份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几十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因为这些企业采用的都是最基本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比较单一,增值服务环节十分薄弱,在开拓市场方面显得动力不足,缺乏令所有客户都十分满意的这种超一流物流企业所具有的能力。
而现代物流的核心本质是服务,目前这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这种模式,本质和最原始的运输、仓储是一样的。物流企业的目标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物流企业在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要为货主提供物流网络设计,使货主对自己货物的运输管理流程了然于心;提供订货管理业务,使整个物流过程有条不紊;提供流通加工业务,使互助的业务在运输途中更安全可靠;提供信息服务,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管理。这一系列的服务就是现代物流所提出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只有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现代化企业建设,掌握现代物流的核心理念,从传统型物流企业积极向现代型物流企业转变就可以把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不利因素去除,是企业的竞争力更加强大,市场的空间也会更加的充裕,而同时获得到的利润也会在原有利润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现代型的物流企业是传统型物流企业的最终发展模式,在金融风暴所带来的严冬中,只有不断的是企业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创新型的企业,才能使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坚持走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自己有自己的业务范围,基础设施,货运通道等,依托于自己的实力进行单独的物流服务!在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这种经营模式非常流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和经营效益。伴随着经济进入寒冬,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再进行单独的物流服务,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逐渐减少,公司的实力就会减弱,更难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积极拓展服务范围,组建综合物流公司和集团
物流活动是一个全面的社会活动,所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只有形成一个整体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效用。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无论是经营迷失还是经营范围都比较单一,面对的市场压力很大时,很难有应对的实力,所以在我国市场上出现了来的快,倒的早的尴尬局面!
综合物流公司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组建完成各相应功能的部门,综合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家生产商可提品、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综合物流项目必须进行整体网络设计,即确定每以一种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综合物流公司在组建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组织结构。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个合适的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该模式适合地域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
在新的经济格局下,传统的物流企业在金融风暴中必须立足自身的现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够迎逆境而上,在市场经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完成属于自己的转型,发展一条适和自己长远发展道路!
篇5
《意见》指出,全面对接兰州新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业七大产业,协调推进“三区”融合,实现兰州新区与高新区、经济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形成“三区”独立运行、优势互补发展新格局,努力提升整体经济实力。把我市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兰州新区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业七大产业。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国内外航母式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超大型现代物流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兰州高新区重新规划雁滩园区,主要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孵化、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重点发展高新区榆中园区,将连搭乡、定远镇纳入榆中园区建设“兰州东部科技城”。以“兰州东部科技城”项目为重点,实施国际会议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集产业转型、科技升级、研发培育为一体的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加快建设重离子治癌中心、航天科技、生物工程与食品、新医药、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研发中心和省属科研院所集群研发中心,努力把兰州高新区建成西北内陆地区科技研发孵化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地。
兰州经济区在新区现代物流、高新技术、生态产业园中重点发展物流配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建设国家战略能源资源储备及转运中心和现代物流、循环经济示范、军民产业结合示范基地。努力把兰州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
《意见》明确,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赋予新区和开发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两个开发区条例的政策效应,实现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享有的各项政策融入兰州新区,兰州新区的相关支持政策覆盖高新区、经济区。
到2015年,“三区”生产总值达到103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39.6%以上,其中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500亿元、360亿元、170亿元,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19.2%、13.9%和6.5%。到2020年“三区”生产总值预期达到265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50%以上。“三区”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园区增加值的7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
《实施意见》关键词——
指导意见
重点在规划、空间、产业、政策、机制五个方面加快融合发展,建立相互融合、协调推进的建设发展格局。明确各自产业错位发展的主攻方向,增强“三区”间发展关联度。
政策优惠
充分发挥两个开发区条例的政策效应,实现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享有的各项政策融入兰州新区,兰州新区的相关支持政策覆盖高新区、经济区。
目标:
到2015年,“三区”生产总值达103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39.6%以上;到2020年“三区”生产总值预期达265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50%以上。
错位发展
兰州新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业七大产业。
篇6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篇7
一、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
经济危机过后,国际金融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下文中,将简略分析经济危机后国际金融贸易的格局变化:
(一)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方式维护贸易主导地位
经济危机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方式来维护本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例如美国制定了“购买美国货”条款,以保护美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美国国会于2009年2月份通过了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政府试图借助“购买美国货”条款来维护美国的国际金融贸易优势,该条款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又如英国政府于2008年向银行注资,要求银行向国内企业提供放贷的便利条件。在英国国内政治、舆论等方面的压力下,银行被迫从国家角度看待问题,纷纷加大国内市场的信贷业务比重,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集中的服务。这种应付经济危机的金融保护主义目前已为东欧、北欧和南欧国家效仿,对整个欧洲发达国家的金融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如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优惠贷款,在2009年2月份直接向雷诺等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高达60亿欧元的贷款,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应对危机的资金支持。
(二)低碳经济以碳量为指标,通过技术标准改变贸易格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碳要素成为改变国际金融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碳关税、碳排放权等为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增添了变数,各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分工和竞争优势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新的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具有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纷纷加大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试图依靠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未来国际金融贸易竞争中的优势,抢占制高点。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尚未完成整个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严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损耗严重,环境污染大,碳排放量的被迫降低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受阻,延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其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水平联合,共渡经济低迷期
经济危机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低迷阶段,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纷纷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试图通过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来走出经济低迷期。
例如中国于2009年6月份与俄罗斯等国举行会议,探讨如何加强与会国家间的金融贸易合作,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找到了契合点,实现了两个大国间的优势互补。又如随着投资、服务贸易等方面协议的陆续签订,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投资自由化水平得到提升。作为一个涉及19亿人,经济生产总值、贸易总量分别达到6万亿、4.5万亿美元的高质量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促进了贸易区内部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
在国际金融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主要由11个国家组成,既有经济繁荣的发达国家,如:新加坡,又有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各个国家在发展国际金融贸易的过程中,彼此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新加坡在面临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经济的优势,主要以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航运业、物流业、旅游业为主,与此同时,新加坡在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中起着推动作用,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居于整个东南亚之首。
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外,还要结合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调整经济模式。例如: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文莱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人均GDP可以和发达国家相比,但文莱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却并不乐观。在面对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文莱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凭借自身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通过资源出口来提高文莱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得财富和中东产油国一样只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
东南亚地区在投资政策中,主要以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主。在整个投资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吸引外国投资,积极从管理审批制度、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便利,包括:通常给予外资以国民待遇,除了与国防有关的某些行业外,对外资在新加坡的运作没有任何限制;完全开放商业、外贸、租赁、直销广告、电信市场,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对先驱公司(即涉及巨额资本开支或复杂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和某些金融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高新加坡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新加坡政府在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趋势做了仔细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制定出完善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份经济发展战略中,着力对新加坡今后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分段,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除了面对国际金融产生的风险外,同时还要面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带来的金融风险。由此就需要东南亚各个国家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贸易的实际发展趋势,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贸易。各国还应制定出应对金融危机的防范体系,以便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才能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进一步促进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培,叶永刚.区域的宏观金融风险――基于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实证分析[J]. 经济管理, 2011, (8): 1-6
[2] 邓启峰.浅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以日本、东南亚和美次贷危机为例[J].管理观察, 2008, (12)
[3] 霍迪.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解读[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
篇8
篇9
(一)WTO的宗旨与实质
二战后,为推动贸易自由化,各国都认为应重新规制国际贸易政策,在美、英等国倡导下,1948年GATT建立。GATT承担历史使命长达40多年,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12月,GATT第8轮谈判(乌拉圭回合)取得重大进展,成员国决定建立WTO。WTO作为制定国际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国际组织,主要功能是保证国际贸易顺利自由地进行,基本宗旨是确保国际贸易的可靠性、公平性和市场的开放性。WTO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繁荣、安全和负责任的经济世界并改进成员国人民的福祉,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并列,被认为是世界经济三大支柱。
WTO覆盖全球最多国家,依其宗旨,应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贸易秩序,但运行不久后即出现裂痕,宗旨与现实背离,似乎“陷入了极度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法律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且反应了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要求。WTO法律制度也不例外,它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逐步加深情况下加强合作与协调的诉求,也隐藏了经济因素背后的各国政治力量较量。WTO法律制度既受到涉及贸易法律适用和实施因素的制约,更受国际政治因素制约,反映了法律体系与政治利益在国际贸易组织及其协定中的共存关系。二战后,美国成为主宰世界的一流政治经济大国,GATT伊始,就由美国开始发起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从根本上改变了由英国主导近1000年全球贸易和政治规则的格局。
2.从国际法角度看,虽然国际法被定义为是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但国际法的形成从来都是各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基于实力对比下对全球利益进行保护、协调与再分配的意志体现,并体现了强者意志。冷战后结束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在经济利益竞争中有所妥协,但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加大,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技术优势,因而决定了它们在标准制订中的话语权,始终处于“掌门人”的主导地位。如在WTO规则中,“允许原则”促使发达国家使用技术标准构筑更为隐蔽的贸易保护;在环境问题中只关注自身领域;在程序性问题上几乎主宰了各项议题的制定;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不顾成员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断要求制订新规则;在反倾销措施中,仅一个“市场经济地位国”要求,就导致发达国家频繁使用该项措施为发展中国家贸易制造阻碍等等。
3.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看,最根本的原因是强国主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美国领导世界的趋势不断加强。由于国内法和WTO规则是两个独立、分离的层次,成员方可以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取舍,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控制和主导WTO规则制定过程中,以强国为模型,在自身已经实行的国内贸易规则基础上加以修补但又要求世界所有国家向这些规则看齐,所以WTO规则的实质实际上只是发达国家国内贸易规则在国际贸易规则上的延伸,是其国内已经实行且证明是对己有利的游戏规则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翻版,一个“市场经济地位国”标准就搅乱了自由贸易发展。另外,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后,大量国际规则都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美国化”,这在1999年11月WTO第三届部长会议上被充分体现出来(又称西雅图“千年回合”),当时美国力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济模式、政治模式等作为WTO谈判的原则和框架构造国际贸易新格局。从美国的一贯做法不难看出,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贸易能力,一直奉行的是美国至上的“单边主义”原则,总是试图在经济贸易乃至政治上居高临下,强制推行按照其自身价值观念制定的、在其国内行之有效的规则而建立起以己为中心的“单极世界”。可以认为,WTO规则设计的灵魂属于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法则,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扶强抑弱”性,体现着强烈的实力主义特性和要素趋利本性,因此有人认为“WTO规则只是成员方利益博弈的一份国际商业合同”,而美国对WTO 规则的滥用不仅违背了国际经济规制建立的原意,更使国际贸易规则不断偏离预想轨道。
(二)WTO面临的困境
作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WTO从建立到2005年,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中取得过一些成功,但自2006年多哈回合遭创加上金融危机影响,WTO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方面的谈判和协调功能几乎丧失殆尽,目前只能作为一个并不公平的贸易纠纷仲裁庭在发挥作用。美国当代政治哲学家威廉·盖尔斯敦认为,近年来,贸易谈判要么太大而不能成功,要么太小而不受重视。WTO多哈进程的淤滞表明,战后全球贸易协定的老旧模式几乎崩溃。导致WTO困境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金融危机使实体经济遭受冲击,为避免危机深化,各国政府在运用财政金融政策的同时,纷纷重启贸易保护政策,保护国内市场和就业,不仅贸易保护主义再掀,而且形式和手段更趋多样化;第二,WTO在推动多边体制的同时还确立了RTA的主导地位,并将其置于多边体制之中,贸易保护使多边体制遭受重挫,RTA便受到青睐,近年来甚至成为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铸就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和创造一个“意大利面条碗”(Spaghetti Bowl Effect)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意大利面条碗”可能引发一场新的灾难,因为它搅乱了WTO已经构建并逐步清晰地国际贸易规制。由于RTA伙伴选择不断扩大且不受地理区域局限,触角可以伸向贸易以外的广阔领域,在转变为不同大洲之间的区域贸易集团同时,复杂多样的规则设计和运行方式超出了WTO多边体制范围,在构建了更为复杂的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后,不仅挑战了WTO国民待遇和透明度规则,使贸易成本增加,而且每个RTA生成的特殊规则无法形成全球标准,造成更多的区域内优惠区域外歧视。在此情况下,原有国际贸易规则被肢解,新生矛盾越来越多,原本为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规则反成其障碍,阻碍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和经济发展。
二、国际贸易新格局及其特征
(一)一个以FTA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已经形成
RTA不仅能够为成员国带来贸易红利,更可以帮助一些大国巩固传统外交联盟和建成新的地缘政治集团。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就开始将RTA作为重要的区域布局手段,引领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如早期建立的欧盟、美洲自由贸易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西非国家共同体等。从新世纪开始,不仅上述原因使WTO地位下降,而且国际贸易环境、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通过RTA和更为有利的FTA是成为通向经济乃至政治合作的有效途径,因为与旷日持久、错综复杂和矛盾重重的多边贸易谈判相比,FTA不仅具有时间短、见效快、易于操作、程序实施简单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增加和平力量,降低政治冲突成本的作用。FTA对缔约国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能够较快地解决多边体制难以解决的诸如投资、竞争、环境和劳工标准等多重自由化问题,促使缔约方更直接和更有效地促进贸易与经济合作发展。据WTO统计,截至2013年1月10日,向其通报的RTA数量达546个,其中354个已经生效,FTA和部分范围协定在其中占90%(剩下10%是关税同盟CU),一个以FTA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框架已经形成。
在全球FTA迅速扩大过程中,有三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主要大国都在积极推进FTA,其中美欧为主体,目前美国正在实施的19个,已经签署尚待国会批准的1个(巴拿马),欧盟作为整体参与实施的34个,已通报WTO但尚未实施的3个(印度、加拿大、乌克兰)。第二,在FTA成为新的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重要工具时,其质量得到提升,目前FTA的谈判内容超出了WTO规制范围,不仅涉及传统贸易协议中的工业品、农产品、纺织品以及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还涉及到劳工壁垒、环境标准、投资保护,甚至民主政治等敏感问题。第三,政治作用有时大于经济作用,从经济角度看,经贸关系紧密的经济体之间达成FTA易于理解,但从目前的进展看,一些国家热衷FTA,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考量。由于FTA缔约方首先需要就区域内重大议题达成一致,通过缔结FTA不仅确保贸易伙伴之间和平相处,还可以提升区域安全水平,使其成为实现区域安全和整体对外的战略手段,对小国来说,缺乏政治经济优势唯恐被边缘化,FTA可以使其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对大国而言,FTA作为区域布局的重要战略手段,能够帮助其完成新的地缘政治霸权布局。
(二)TPP和TTIP构建突显出国际贸易新格局特征
1.TPP的内容与特征。TPP产生的背景主要囿于全球化受阻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区域战略价值提高,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4国于2005年签订(2006年5月生效)。TPP原本是发达小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其内容却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FTA,除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电子商务交易、竞争、关税手续、投资、贸易技术障碍、卫生植物检疫、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都制订了具体条款外,还参照NAFTA制定了劳务与环境合作的补充协定,因而被称为综合性的高水平贸易自由化FTA,其特征主要是:第一,高度开放性,TPP不对加入对象设限,只要达到协定要求,均可选择自由加入。第二,在传统关税减让方面,TPP要求对包括农产品和工业品在内的99%以上的货物实施零关税,在贸易自由化方面超过了WTO和其他FTA。第三,建立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自贸区,实现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美国加入TPP后,原谈判内容得到扩大,如增加了以往贸易协定中没有的交叉问题和新出现的贸易摩擦问题,使TPP成员国监管制度更加兼容,还增加了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创新产品及云计算和国际数据流动限制等潜在保护措施。美国积极参与TPP的目的非常明确:一要融入亚太,构筑降低贸易壁垒,增加美国贸易和投资机会的高水准自由化贸易平台;二要避免美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的“扭曲竞争方式”,为美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增加贸易机会制定新规则。
2.TTIP的内容与特征。美欧FTA构想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双方在规制等领域长期存在较大分歧。2013年2月G8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美国和欧盟将各自启动必要的内部程序开启TTIP谈判,并打算于2014年底前完成谈判。TTIP的内容与特征是:第一,较之TPP谈判规格更高,美欧在TTIP中将就市场准入、非关税壁垒和规制达成协议;在关税、服务、投资和采购市场准入方面,要求消除跨大西洋工业品和农产品贸易中的所有关税,立即或在一定时期内,将关税从目前的平均3%-5%降至零,以建成一个更加一体化的跨大西洋市场;同时,在规制方面,还将开放诸如交通等一些新领域,维护和促进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朔造新的全球标准。第二,致力解决与贸易相关的海关和贸易便利、竞争和国有企业、原材料和能源、中小企业和透明度等问题。第三,共同承诺谈判领域将涉及能为彼此带来最大潜在利益所在方面而展开,并为能够在纵横交错的经济体中达成真正的21世纪协议。目前,美欧经济总量占全球45%,平均每天贸易额27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约40%,相互投资达3.7万亿美元,这个协定如果达成,将成为世界最大的FTA,据欧盟独立研究报告,TTIP生效后,欧盟对美国出口总体上将增长28%,欧盟每年将从中受益1190亿欧元。
(三)国际贸易新格局可能产生的后果
1. TPP和TTIP实际上打造了一个以高度自由化为堡垒的市场准入屏障。与以往以通过关税削减推动贸易自由化的FTA不同,通过TPP和TTIP,美欧在推动市场自由化名下,实际上只是希望在彼此之间削减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这两个协定通过统一监管标准,在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方面制定出了符合自身市场规范的更新更高规则,为推动双向互惠的更高规格贸易和投资提供保障条件,由此不仅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新规则制定面前话语权缺失,而且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2. 美国主导下的“单边主义”得到扩大,国际规则进一步泛“美国化”。一个以美国控制,以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新格局得以重新构建,使不断健康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遭受挫折,使已经发展了20年的经济全球化走向按美国标准推动新一轮市场化。目前,通过TPP和TTIP构建了表面上看似更高标准的FTA,实质上是进一步强调了其他国家的竞争政策、产业政策等是否符合美国标准,是否能够在以美国制度、规范、标准重新构建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运行,以实现美国全球霸权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3. TPP和 TTIP已超出经济范畴,成为美欧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达到控制全球战略意图的一部分。在全球FAT迅速扩张背景下,美欧通过TPP和TTIP重构贸易自由化规范,表面看似寄希望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通过改善外部经济环境而扭转国内经济复苏颓势,尽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冷战结束后,面对全球化和多极化的世界,美国越来越清楚仅凭其政治霸权和军事强权已无法统领亚洲等新兴经济体,更无法称霸世界。所以在TPP中,美国将其标准界定为亚洲经济一体化标准;在大西洋地区,欧盟轮值主席,爱尔兰总理恩达·肯尼今年3月访问美国时强调TTIP“将不仅刺激双方经济增长,而且给其他经济体发送了强烈的统领信号”,所以TTIP力求赋予美欧为未来全球经济制定产业标准的优势。谁都清楚,唯有重新激活其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领导地位,驱动自身经济转型和增长方能保持世界霸主地位。从TPP和 TTIP涵盖的地理区域看,跨两洋39个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2011年经济总量(GDP)占世界的62%,TPP和 TTIP实际上控制和主导了美洲大陆两侧和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秩序,美国以其“一体两翼”的全球政治布局战略目标可以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也为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开通了有效途径。
三、国际贸易新格局对中国的挑战与思考
(一)国际贸易新格局对中国的挑战
其一,中国被孤立和边缘化。中国上世纪历经15年艰苦努力完成入世,入世10年对外经济贸易获得了巨大自由发展空间,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入世红利为世人皆知。正当中国开始快步转型实现新梦想的时候,WTO多边体制遭受新规则挑战而面临被架空的危险,美国倡导的TPP和TTIP采取了“中国除外”(Anyone But China)战略,中国在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中再次丧失话语权而被孤立和边缘化。
其二,将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几乎“一网打尽”。TPP目前的12个成员国将东盟、日本和美国联系在一起。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由TPP中亚洲出口商出口美国带来的优势将给中国造成210亿美元的损失; TTIP成员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出口市场,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欧盟,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7.1%和18.8%,在中国的进口来源地中,欧盟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2.2%,美国占7.1%,由此可见,TPP和TTIP将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几乎“一网打尽”。在“立足于下一代”的新贸易规制完成后,世界主要贸易地区“门槛”将全面提高,不仅中国对美出口面临欧盟竞争压力,对欧盟出口同样面临美国竞争压力,在贸易转移效应下,中国对外贸易可能会面临来自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压力。
其三,中国FTA建设难度加大。前文已述,不断兴起的RTA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意大利面条碗”或引发一场新的灾难。虽然中国一直积极从事RTA构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数量少且地域范围窄,截止2012年,中国仅签署了1个局部FTA(CAFTA)和10个双边FTA,涉及到22个国家和单独关税区,目前在建FTA18个,涉及国家和地区也只有31个。同时,中国FTA涵盖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中美洲和大洋洲,美欧等主要市场没有涵盖在内,而美国不仅看到中国主导的中日韩FTA对其形成抗衡,也看到RCEP的挑战,所以美国主导下的TPP不仅要涵盖APEC21个成员,还要进一步发展成FTAAP;欧盟选择FTA对象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并不局限于地理位置相近的经济体,同样注重亚洲和拉美等新兴经济体,并将FTA作为在多边无法达成协议的重要补充方式(如农业)。另外,美欧在以TPP和TTIP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同时,还在积极推进BIT、TISA、PSA等,构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远超过中国与FTA伙伴的谈判内容,由此可见,中国FTA建设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其四,中国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不参与,被孤立于新规则之外;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与15年艰难入世一样继续作出很多让步。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阶段,其难度和关键矛盾众所周知,近两年有人认为加入TP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改革,这种想法似乎偏颇,因为深化改革的途径实际上是多元的,不是靠加入TPP或TTIP就能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真正要考虑的是快速加入新的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我们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能否承受得了,如在新规制中,发达国家主张“竞争中性原则”,即不让市场主体因其产权属性而获得特别优势或遭到不公正对待,中国目前相差甚远。此外,在劳工、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政府采购等方面,国内目前的相关立法远达不到国际规则标准。
(二)面对新贸易格局的几点思考
篇10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存在产业分工协作问题,但是综合的发展还是拥有很强的互补性,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沿河与沿路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明显,针对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格局新情况,通过提出合理建议,可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模式可以划分为三个梯度,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这些特点都要求丝绸之路未来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经济带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梯度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划分,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梯度,丝绸之路的东部地区与亚太经济圈相互影响,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洲发达国家相互连接,中间部分的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之间属于经济发展缓慢地带,所以存在明显的中部、西部和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的中国以及印度都属于新型经济发展主体,发展力量较强,国家规模较大,改革开放速度较快,中东部地区的石油国家属于资源型国家,但是中东部国家依然处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所以属于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迟缓[1]。在西部板块,大部分都是欧盟发达国家,欧盟中大多数成员国已经发展并进入了后工业发展时期,经济的主要增长模式也转变成为了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总体的国家经济总量庞大,但是因为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相对增长速度受限。
三、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
上述分析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存在三个不同的梯度,东、中、西三大板块之间的分工协调性不强,互补性明显。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国家属于制造业强国,产业发展体系完整,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资源丰富,实现了产品的全球化出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中国的整体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开发海外产品市场;西方欧洲国家应该关注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但是自然资源有限,需要开发发展空间;中部地区以及中亚等地主要是依靠石油输出,应该实现产业体系化发展。所以存在明显的三大发展板块产业的分工合作互补[2]。虽然东南亚地区以及南亚的部分国家的经济产业发展进步较快,但是中部部分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依然处于资源输出型、高能耗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集中地点,进而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发展的重点区域。
四、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已经逐步呈现出了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特点,整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西北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德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的国家城市化发展在75%以上,处于现代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中东部地区,东欧以及北非等国家的城市化处于55%~75%左右,该部分地区依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尼泊尔以及柬埔寨等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3]。从整体上划分可以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水平西北部明显优于东南部地区,但是城市的各区域人口数量统计呈现出东南高于西北的状况。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议
(一)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
应该加强丝绸之路核心与边缘的合作共赢,实现欧亚发展空间的新格局建立。应该以大国的辐射效应为主要发展依托,塑造起亚欧经济以及资源的统一发展格局,利用欧盟以及中国和俄罗斯三大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为支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步与发展,实现各国之间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区域内部的国家经济发展优势互补,突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优势,通过自有贸易经济投资和资源共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较小经济发展差距。
(二)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
应该不断优化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的组织模式,以主要城市为交通经济带节点,实现跨越大陆板块的经济交通带的构建,同时还应该开拓交通经济带发展的新路径,实现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实现沿线的能源管道以及信息平台建设水平的有效提高,形成一个沟通共享水平较高,便捷合理的经济发展网络。从而可以在经济交通网络构建的带动下,实现区域内部的原材料、生产产品以及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共享水平提高,增加区域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联共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力,开启新的中亚经济发展模式。
(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过程中,应该塑造区域内部市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在经济发展条件较为完善的国家建立起贸易自由发展区域,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快速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主要以市场发展为依托,实现了贸易影响力的有效提升,带动了经济交流的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广泛涉及到三个大洲的几十个国家,所以在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各区域机制的阻碍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注意避免因为经济带建设带来人口大规模迁移,避免造成整体社会经济的波动,应该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格局模式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欧洲地区与东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中亚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划分较为明显,所以应该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参考文献
篇11
篇12
1.1欧美国家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受到强烈的挑战
2007年开始,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海啸,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更伤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在最近几年中,美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受到次贷危机影响,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中。同时,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也相继引发了欧洲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问题,这些西方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影响了整个西方国家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反而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合理性发展的信心明显上升,西方国家的金融话语权受到挑战,呈现了一种的新的变化趋势。
1.2金砖国家金融一体化对美国霸权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金砖国家,就是新型的发展经济体,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国家组成,这些新的经济体,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新的崛起,以良好的经济发展速度正在向前推进,对全球金融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和大宗商品价格机制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联系,对美国的金融发展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一旦美国的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不够快速,那么金砖国家的发展速度就会超过美国。
1.3东亚国家金融合作逐渐形成国际货币竞争争新范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互相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在互相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前提下,也降低了筹资成本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开展了除美元以外的人民币交易的主要外币,一方面使得美元在双边结算中的使用率下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民币的发展应用,这也说明我国在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已经处于较好的国际发展态势,而东亚地区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际货币竞争模式,东亚地区的这种新的货币发展模式,在未来也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国际货币变革。
1.4不同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形成的发达经济体,另一方面是作为世界新兴的发展经济体,主要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在新的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都要求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变革美国通过一票否决的国际金融发展模式。这两种国际金融发展经济体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2.我国对未来国际金融格局演变的对策分析
未来国际金融格局会发生较大程度的转变,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呈现出一种的新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复杂的新的金融发展格局,我国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在这种金融格局条件下寻找适合我国金融发展的新的道路和发展模式,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2.1优先选择重点区域来推进我国人民币运用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西方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原有的货币结构体系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很多国家都希望提出越主权国家货币的方式来降低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对整个国际市场金融结构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操作而难以实现,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发展过程中都属于持续稳步前进的发展过程,人民币的运用和发展也在稳步发展中前进,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形成一种过渡性的国际货币,从而降低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度,那么要想实现这种良好的过渡性货币结构发展模式,东亚、非洲等国家就必须要建立以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发展体系,从而不断地推进人民币的发展和运用,促进我国人民币发展的国际化。
2.2新兴国家组织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
随着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也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就必须要形成新的国际金融结构,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加强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在金融合作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合作共识,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和其他发展中一起,共同来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从而降低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话语权的降低,对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次机遇,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金融话语权的同时,寻找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保持在国际金融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2.3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秩序中,要有另起炉灶的准备
篇13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在制度、政策、投入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目前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必须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
二是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新型农民。让农民参与进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原则。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要通过村民自治、政策扶持和社会支持,激发农民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参与合力。改革创新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的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开创全社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二、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就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比较效益低的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和各项补贴的力度,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构建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
二是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效益。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施,加强农业科研联合、协同攻关,力争在农业重大领域、前沿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突破;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公益,健全机构和队伍,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的能力。
三是构建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产业。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加大对农户的经济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就是要在保持城乡各自特色的同时,保持城乡经济社会制度、机制的统一,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一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