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

篇1

我国高校开设的公共关系课大多属于非专业普及性公关教育下的专业课或公选课。开设公共关系专业课的学校往往有自己的专业教师和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而公选课教学往往是由相关专业课教师担任。同一个教师在同一学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课时设置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对公选课学生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公关活动,改变传统的公选课学生专业化公关教学模式,是公共关系专业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分析教学对象,开展教学公关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满足公众需要而使公众满足自身需要的一个信息传播过程。通俗地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公关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自觉的、真实的信息传播过程。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首先明确组织的公众对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首先要了解、认知教学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公关。对公选课学生讲授公共关系学更应如此。

在对公选课学生讲授公共关系学时不能像对待公关专业学生那样过多地讲授公共关系的活动模式和工作技能。对于公选课学生来说,公共关系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也就是说,这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来认知并接受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并用这种理念去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传播关系理念,强化公关意识

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改善关系,具体地讲就是改善社会组织和与其相关的公众之间的关系。不重视改善关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公共关系学中的改善关系注重主动、真实、公正、双赢和互动,与传统社会实践中庸俗的人际关系改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选修公共关系学公选课的学生尤其是个别理科学生社会文化观念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正常关系的交往现象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从低级、庸俗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和尝试。因此,在这些学生中进行客观的关系理念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尽快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关系交往理念,就显得很有必要。

公关意识包括形象意识、公众意识、服务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和危机意识等,教师要重视公关意识在公共关系学中的教学地位,因为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所特有的理念,是公共关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是整个公共关系学科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没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就没有对公关现象的敏感;没有对公共现象的敏感,即使公关理论掌握再多,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很难从公关的角度去认识和处理。因此,在对公共关系学公选课学生开展教学时,应重点强化公关意识,使学生具有一种系统、客观的公关理念,进而去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三、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情商教育

公共关系学以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贯穿学科始终,在实践上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组织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关意识的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组织,没有公关能力的组织也不可能赢得公众的认可和信赖。同样,没有公关意识和不重视公关活动的个人也很难在社会组织中脱颖而出。在公关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公关理念的教学,还要针对大学生的需要开展情商教育。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绪商数,是指一种情绪的智慧,是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情感心理素质和处理情绪的能力。情商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智商理论的挑战,也是对“聪明”和“人才”全新的诠释。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领域不同,对世界、社会、人生等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会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情商也能造就不同的人生,甚至“情商决定命运”。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除了讲授公关理念,还应重点强化学生个人的情商教育,以提高学生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要重视情商教育,就应重点从以人为本、交往技能和交往礼仪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对国学思想进行总结,以自己的感悟影响学生,同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知识渊博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

在进行交往技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正确、有效的处世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前根据不同的专题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深入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再对这些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

教师在讲授礼仪知识时要有针对性,对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礼仪知识,要做好总结性互动教学。

一般来说,公选课的学时设置都比较少,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商教育时针对性要强,教学内容设计要合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要引导学生重视自身修养和交往技巧。

四、丰富教学方式,追求互动教学

公共关系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也是一个双向循环的持续传播过程。因此,公共关系课的教学也应重视互动教学。目前,高校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课后任课教师与学生互不相识的现象非常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缺乏关系的改善。

公共关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教学公关过程,如果教师不主动创造条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积极、团结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很难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师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公关工作者。因此,丰富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1.案例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和更新,还要明白案例分析不是案例故事介绍,而是要通过介绍案例让学生分析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对公关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具体实践中,教师可按照“阐述理论――导入案例――激发思考――讨论分析――提出结论――总结归纳”的步骤开展教学。

2.分组PK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例如:教师可策划一次模拟公关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己选出组长、设计团队名称和标志、安排工作、进行公关策划。

3.角色扮演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自己的情感,了解自己的情绪。

4.情境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公关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并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和交往问题展开专题讨论。

参考文献:

[1]周安华,苗晋平.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余明阳.公共关系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CDIO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找到了新方向,2005年被引入中国后便开启了CDIO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之路。我校作为全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秉承敢为人先的办学精神,为培养卓越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积极主动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带入多个专业和课程改革热潮中。《财务管理学》虽非工程类学科,但其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是其他多种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是企业理财与个人理财时财务活动的具体实现,也是企业经营过程的核心与主线。为此,CDIO理念值得《财务管理学》课程借鉴。

一、《财务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学》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应对岗位的综合能力培养。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理论教学,基本对单章节进行练习或个别引入案例进行跨章练习。这使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兴趣不浓厚,教学效果不显著。

深入企业实际我们却发现,《财务管理学》课程应市场经济而生,必须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素质的培养要求。它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行情、背景、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和判断而做出预策、决策、控制、与各部门协调等财务管理工作。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基础知识丰富,专业扎实的人才,更需要其具备专业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如个人修养,个人素质,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CDIO工程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基于项目学习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学生以项目为导向进行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及沟通、培养更强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财务管理学》课程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卓越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财务管理学》课程运用的前提条件

(一)综合能力型教师

CDIO要求《财务管理学》教师是优秀财务经理的典范,为把学生培养成卓越应用型人才,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需要完成教学案例的构思,财务项目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计划,教学内容的实施,学习受教的评价,组织学生完成财务管理活动相关决策。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前备课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也要求教师本身专业理论知识与财务工作经验兼并,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假期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丰富教师财务实践工作经验,通过聘请相关企业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者任教,指导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实践,以补充专职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

(二)完善的学习环境

CDIO理念希望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合作完成对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实现其自主思考和学习专业知识。学院既需要为学生提供软件环境,如:图书馆的各类学习资料齐全、财务软件系统完备、网络系统畅通等,也需要为学生提供硬件环境,如:企业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真实性、实训室模拟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网络室、自修室、讨论室等。通过软件与硬件学习环境的合理利用使项目具有构思前提,设计基础,实施条件,运作环境,使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学》教学更好的实现。

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财务管理学》教学的内容是企业理财过程中主要财务活动涉及到的财务管理工作,如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分析等。为让学生系统的接受这么多的教学内容并能学以自用,必须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主线设计成学习项目,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并创建的虚拟企业中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实际操作,通过运作过程来实现CDIO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培养目标。(具体运作过程如图1)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市场需求开始“构思”虚拟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概念设计、企业“设计”、“实现”财务项目的“运作”过程。将财务管理知识点融会贯穿于整个项目中,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扎实地学到实践应用的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个人实践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和财务管理系统操作能力,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具体教学内容与操作如表1)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借新鲜案例增大启发性。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性、启发性较强的教学方法。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借用近期发生的案例,将新课相关知识隐藏在案例中,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借案例引出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生动的案例过渡到项目设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精神。

2.用分组协作强化讨论法。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学》以项目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项目的参与者,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个项目都是师生需共同实施的一个完整教学活动,而这个完整教学活动的实现需要多角色多主体互相配合,因此将学生分组较理想,以7-8个同学为一小组,组成一个单位主体,推选出有能力的同学管理本组学习及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各同学明确自己的岗位与责任。在每一次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各组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为本单位主体做出管理决策,通过组与组之间经济业务往来实现理财目标,用业绩评价各组的决策能力。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沟通能力、理财意识、经济意识。

(三)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指标,更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标杆。传统以一纸的卷面成绩加平时表现来评定总成绩,过于窄与偏,无法全面反应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为借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最大程度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动作用,实现CDIO的预期培养目标需有一套完善的成绩评分体系。(学生考核成绩评分体系如表2)

通过多元评分体系使学生成绩的考核遍布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基本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操作能力均融入到考核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具体实施

(一)构思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财务理念与财务管理技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通过理财理念的加强使学生更深地了解理财原理,灵活运用。通过财务管理技能的提高让学习能在今后学习自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项目的内容,指导学生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出构思的建议,学生则对每一个项目事先明确责任与任务,在构思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实现课程教学的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

(二)设计

以财务管理工作为主线,各小组对构思的六个项目循序渐进地逐步进行详细设计。各小组以市场为导向虚拟一家企业,各同学分工协作,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岗位与职责,设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每个项目决策过程需各小组设计多个发展方案,选择最优方案,使整个设计过程成为不断地深化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关键。教师在审核各小组设计项目中对项目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对设计的进度给予意见,听取学生的设计思路,协助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学生在参与中积极主动学习,培养经济意识和理财素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断进步,培养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学生在设计中成长,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灵活动用知识的能力。

(三)实现

各组内成员根据自己在虚拟企业中的岗位所明确的职责与任务展开工作,为了本企业的利益不断地与其他合作企业沟通、谈判,并不断的与组内成员沟通、讨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的整理与完善方案,最终实现项目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方案可能带来的利益与风险,帮助小组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学生实现计划项目的决策。学生通过项目的实现培养创新能力与财务系统操作能力,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调、交流、沟通,这就是学生不断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

(四)运作

运行过程就是成果的展示与评价的过程。学生通过项目实现后给自己企业带来的利益与企业存的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最终评价事先的构思与设计的正确性,及思考如何解决或分散风险。以提高学生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项目的结果给予评价,学生通过总结与交流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五、结束语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改革《财务管理学》,使学生最大化受益,我们需不断探索、完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财务管理学》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毕业即是适应社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佩华.CDIO大纲与标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2]刘九旭,许世英.基于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2012,(3):75-76.

[3]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篇3

任何宏达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行政法学自不例外。笔者在讲授行政法学的课程中,常常有学生向我抱怨该课程的概念太多、太繁杂。但是,如果不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就无法准确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笔者认为,阐述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第一,适当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公共管理类的其他课程也会涉及大量概念,但相比而言,诸如公共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伦理学等课程比较“年轻”,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等课程在我国产生的时间不过是十多年或者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这些学科的研究范式尚不成熟,许多概念的界定不同教材常常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其内容甚至还存在较大偏差。比如“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这些概念组是否存在差别,是有不同观点的。再比如公共事业管理到底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亦是众说纷纭。故而,很多时候,对这些概念的讲解,教师除了表达自己的主张,恐怕更多是依据学界权威的观点。然而,行政法学的概念更加讲究其精确性,其原因:一是行政法学作为一个学科在世界范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与民法、刑法相比还稍显稚嫩,但基本概念还是较为成熟的;二是行政法中的许多概念有法律上的依据,比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概念法律做了明确界定,有些概念如行政行为、行政征收、行政赔偿等,法律虽无明确界定,但这些概念的界定必须紧密结合相关法律,在法律文本的框架之下进行阐释。所以,对行政法的一些概念,必须逐字逐句的讲解,如行政主体的概念,主体要素、权力要素、责任要素,缺一不可。第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其他一些课程如公共管理学与行政法学有许多类似的概念。如行政机关(构)、行政处分、行政行为、行政程序等,但是在不同的学科语境下,它们的差异性却非常明显。例如,在公共管理学看来,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在用词上并不需要做过多的区分,行政法学对这二者的区分却非常明显。前者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后者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再如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视域内,其主体既可能是行政机关也可能是被授权的组织,而公共管理学只会将其视为行政机关的行为。可是就行政行为的内容而言,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仅指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公共管理学上的行政行为则包括行政机关作出的所有行为,且不会注重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的区分。其他类似的概念还有法规与规章、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并不做太多的区分,讲授行政法学课程时,任课教师却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

三、注重案例教学与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法学知识的薄弱,决定了在讲授行政法课程时必须要做到通俗易懂。倘若教师满课堂的理论分析,其场面可能是“教师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台下昏昏欲睡”。当然,这不是指理论讲解不重要,恰恰相反,上文一直强调理论讲解的重要性,而是指必须以大量的案例来支持理论分析。在“行政国”时代,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政府的影响,行政法学强烈地体现了实践性的一面。因此,“行政法案例就成为支撑行政法学科的基点,作为以这个学科之状况为依据的教学活动就不能离开行政法案例。”[3]行政法学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举出大量的案例或事例。而且,行政法案件也是当下新闻媒体经常播报的内容,高质量的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栏目,对一些行政法案件的剖析具有较高的水准。同时每期节目时间也比较适合课程放映,并且发达的网络为我们获取这些资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使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发现法律文本与实践执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反思今后立法或执法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与良好的公民德行。当然,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行政法学的教学还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囿于硬件设备和学生法学知识的不足,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太可能组织起类似于模拟法庭的活动,但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言。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鼓励实践性教学,行政法学安排了0.5个学分的实践教学课程。为此,笔者采用了案例讨论的方式来实现实践性教学。具体做法是,由笔者提供行政法方面的事例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2至3位学生一组,课堂上的事例分析时间限定为15分钟,之后再由其他学生提问进行五分钟时间的讨论。每次课结束前我对学生表现、存在问题做简单的点评。坦诚地讲,由于课时的限制,整个实践性教学的过程安排非常紧张,以至于常常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挥。但是,从总体上看,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有的可以说超乎了我的预期,比如有的学生对案例的梳理非常细致,较好地把握了案件的核心要点;还有的同学结合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从国家宏观政策出发,立足于行政法的理论,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尽管一个学期只有8个课时,无法给予学生太多登台讲演的机会,但与学生的私下沟通得知,他们在分析案例、准备讲演课件的过程中有实质性的收获。

四、突出公共管理的学科背景

众所周知,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作为两个学科,二者存在一定的功能划分,即“行政法属于法学的一个领域,其主要课题是提出对行政的规范性要求……而行政学则是要分析行政的组织与功能的实际情况,阐明其相互关系、作用方法、存在条件,其对象涉及行政运行于行政环境”。[4]258-259但非常遗憾的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法学之间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沟通,形成了很强的学术壁垒及相互对峙的“两面理论”,后果是二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学者认为法学方法应当单独应用,以其他社会学科丰富行政法不符合研究领域的划分原则,导致方法合成主义[5]106。在法教义学的影响下,行政法以法律解释为主要方法,对现行法律进行描述,对法律概念———体系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疑难法律案件的建议。按照这一要求,多数教师在讲授行政法学时的主要任务即:对有效法律的描述;串联法律之概念体系,提供建议以解决法律案件的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法律解释的方法与技术。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永远使我们无法告诉学生什么是最好的行政政策,什么是理想的政治图景[6]。事实上,“每一种行政法理论背后,皆蕴藏着一个国家理论。”政府系统本质是它运作其中的社会的一种宣示,只有将行政法植根于它存在其中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背景下,这样一种方法才可以确保我们对行政法性质的探究牢牢扎根于各个时代的现实之中。因此,“公法只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话语形态,公法领域内的争论只是政治论证的延伸。”[7]31而且,近十年来,行政法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它的宽容性与创新性,固守行政法传统研究“阵地”与研究方法的学者也越来越少。相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鼓吹行政法政策学,探索每一个行政法案例背后的制度因素。如我国台湾学者叶俊荣教授所提倡的“三层次分析法”,既强调传统的请求权基础的分析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又重视私权救济的分析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将解决个案的智慧回馈到制度层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案例背后所隐含的政策问题以及推动的策略考量[8]42-43。在我国大陆,知名行政法学家章志远教授亦是这一分析方法的鼓吹者与实践者,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全球治理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为行政法的发展提出了众多挑战,也为行政法的创新提供了大量的现实素材。“行政法学的知识体系日益开放,传统属于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知识元素被有序呈现在行政法理论框架之中,多学科知识在行政法学中日益累积。”[9]公共管理(行政)学、政治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是公共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拥有比法学专业学生更加宽泛的知识背景,这应该成为该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行政法的有利条件。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在课堂上充分挖掘与行政法理论点有密切关系的公共管理理论、政治学理论。比如,在讲解行政法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时,必须用政治学的国家理论、民主理论来阐释;讲解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与西方国家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比较时,必须结合各国的政治体制安排;在讲解为什么存在行政立法时,在列举行政法理论的一般观点之后,可以再运用政治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作出适当分析;在讲解行政相对人、行政程序等问题时,有必要结合民主理论来分析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在讲解行政委托、行政授权、行政合同等问题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民营化”则是不可绕过的内容;在讲解行政给付时,就不能不提及服务型政府理念;讲解行政许可的立法背景、行政许可的作用时,有必要从政府管制与政府寻租等视角切入;在讲解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设置权的立法安排时,不能不从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说起,等等。在行政法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凸显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知识,能够把行政法融入到公共管理的学科框架之中,不至于使学生产生“法学”与“管理学”是两张皮的感觉,进而学生对行政法理论的理解也会更加容易。

篇4

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与之相伴随的“新公共管理”,其实践背景正是各国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运动。

正因为如此,台湾学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编的书中,加进十分醒目的副标题,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詹教授在书中写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一部分。”“无论就理论及实务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内涵。”(注: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1.)作为特定历史范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究其实质,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学的分支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讨论“公共管理”混为一谈。

二、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

既然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政府管理为基本内容的,那末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业管理(学),以此去研究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一样,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作为管理主体,人们都可以从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中,找出关于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内容。诚然,它也会包括政府管理学的内容。企业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作为研究所有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部分,但它们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而获得的特殊规律。探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性规律,实际上在传统的行政学中早已开始。不过人们误以为政府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它的全部内容,而这些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中心”所总结得到的。

作为独立的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框架有何异同?构成它的基础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回答,否则《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会无实质性区别。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但人们已从大量的《管理学》著作中对此非常熟悉。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旨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同样,公共管理学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它要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很强的新学科。”所以,公共管理要研究如下基本内容:

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公共管理系统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责任公共问题公共决策公共产品(服务)公共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公共监督公共道德法与公共秩序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对自身与社会两个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这确实是理念上的一场变革。从这个变化中,人们容易注重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主体从仅由政府发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多元化主体;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社会非政府组织,甚至部分公共产品允许私人企业生产。这些结论基本上属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们认为,推行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更大的意义是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们不能从“政府中心论”出发看待这场变革,而要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角度进行探索。具体地讲,现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动员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与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体系。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地是要认真考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政府权力太大,剥夺了大量应属于社会的权力,造成了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缩,使得在如何发挥政府功能与社会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对应目标,应该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社会化与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取向,人们对此已有了共识。而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上,更多地是从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政府职能定位很难跳出自身设定的圈子。不实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就不会彻底。

社会的共同事务应由社会自身来做。由政府独家包揽一切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由此所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否认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错误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质是政府管理,它与我们所讨论的公共管理是有区别的。而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把一级学科定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项目又把人们以往经常译为“行政管理”的一词改为“公共管理”,那末为了防止混乱,又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改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译为"PublicAdministration",与MPA的译法相同。

篇5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较为简单易行且实用的培训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910 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在教学活动中,逐步使用案例教学法。20世纪 20年代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案例教学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其成为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学方法、走向成功的教学模式。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60%的课程都用到了案例教学法,学生在两年时间里能学习 100——140个案例。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案例的展示,组织学生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学习案例,通过分组讨论,总结等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打比方,案例教学不是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不是做游戏、不是讲故事。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实际的例子、案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在这个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材料加深同学们对公共管理概念、原理的理解。例如:(1)讲述什么是“协调”概念的举例(2)讲述什么是公共政策的举例(3)讲述什么是政策过程的举例。在这个层次上使用案例教学,不需要召开讨论或互动,不要交流。但是要求老师讲述的案例必须与公共管理的概念、原理相一致;老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素材,而且能够将实践素材与所讲述的概念、原理有机融合。第二个层次是理论运用的层次,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在这个层次上的案例教学,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需要模拟场景和区分角色,需要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个层次上进行案例教学的步骤是:案例选择与明确教学目标、预习分发和熟悉案例材料、分组和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因此在这个层次上的案例教学需要时间长、耗费时间多、不一定是全员参与,还有大量的观摩者、案例具有模糊性,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会产生一定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参与案例讨论者与观摩者——上课人数多于所需案例讨论参与者的关系问题。

三、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教学中,讲授法教学占很大比重,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很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案例教学主要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所以说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讨论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提出关于案例问题的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解决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创造力。

(二)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分组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等环节,主要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对知识的体会。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公共管理的模拟情境,训练学生能够在课堂短时间的学习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靠批评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说案例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传授是不能实现的,而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公共管理实例,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和案例中设置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习了如何应用公用管理的原理解决案例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即如何通过组织、沟通、协调、激励来完成管理的目标,如何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员工的积极性等。

四、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在应用型二本院校,传统教学方式占很大的比重,案例教学没有被大面积推广,所以说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有效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适合应用性二本院校教学的高质量的案例素材较少由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教材都是翻译或引进国外的比较有声誉的教材。所以在大多数案例素材都来自国外发生的事件以及以此事件为基础所形成的案例。由于过别的差异、国情及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大学生很难从国外的案例来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很难进行角色模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我国缺乏高质量的本土化案例素材,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

(二)典型案例陈旧,缺乏实效性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我国的大部分教学案例较为陈旧,如在公共政策学中,课本上的教学案例较为陈旧,部分案例都是十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国内出版的公共政策方面的案例选编,大都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部分案例比价陈旧,篇幅过长,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到所用案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关度。部分案例情节和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由于学习者知识储备不足,面对案例无处下手,逐步对案例及案例教学丧失兴趣,因此不能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部分教师长期热衷于讲授式教学,不胜任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选择、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又要制作相关的案例视频或动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组织课堂教学,又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对各小组的回答进行较为准确的点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应用型二本院校,大部分公共管理学科的老师比较重视讲授式教学方法,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对案例的分析、讲解不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提高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特征,树立案例教学的理念

按照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经验和惯例,以问题和案例为基本导向,展开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习,构成了其教育和培养方式的基本特色。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要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性二本院校老师首先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和学科本身的规律,树立案例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不断进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建设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库的建设,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就搜集了 1300 多个教学案例, 供学生在学习期间使用⑤。要建立案例库和数据库,作为高校老师,首先要处理好高校与地方政府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关于政府公共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为编写高质量的案例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要把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老师组织起来,成立案例编写组,专门负责公共管理教学的案例编写工作;最后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典型、符合应用型二本院校实际教学需要的公共管理的案例,组织专门老师负责编写、整理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制作影像资料或视频资料。

(三)加大应用型二本院校师资培训力度,逐步推动教师队伍转型

篇6

一、公共管理概念分析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与转变,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平等。公共管理的产生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发展管理等,是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对政策、经济、法律等方法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绩和服务品质,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能够推进社会公共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公共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的职责,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1]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内部行为。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运用,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实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制定,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顺利发展。作为管理学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稳定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工商管理涉及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对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2]

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领域不同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对公共领域负责,涉及的内容是公共问题。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领域,是以企业为基础,具有竞争性的工商企业。公共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中公共问题就是指社会成员在工作中广泛受到公共性影响,且具有不可分性,又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一般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包括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公共问题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影响单一个体,更多是对团队或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领域则与公共领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对盈利性组织的管理,也就是企业管理,其基本性质存在差别。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处理,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资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想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公共资源控制为基础,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能够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享有资源的合法资格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归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实现公共利益,具有权威性强、强直性强,不受任何约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控制。政府财力是公共财产,是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的基础。最后,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也属于政府资源,包括国土、矿山等。工商管理的主体是非公共资源,其具有的权力是私权利,也是企业组织的一种力量。企业是一个能够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其私权利包括约束力和产权。企业的私权由私人享有,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工商管理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与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资汇报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临市场竞争,更注重企业生存和发展。

3.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目标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也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指标。公共管理更看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化分配,促进社会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组织的管理,其目标是追求私人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是经纪人,以市场规则为基本准则,被市场规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为基础,实现私人利益的扩大化。虽然工商企业也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众事务的管理,其运行机制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其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据法律的权力和条款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划分责任,力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遵循法律法规。第二,法制监督。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下进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虽然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只是外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存在隐性约束,维持市场的正常运作。

四、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控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手段实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虽然管理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例如组织问题、监督问题、执行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间的共性问题,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范畴内,二者在管理本质、管理领域、资源配置、管理目标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问题方面又存在共通性。掌握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从美国大学法学和商学课堂中发展而来,强调将现实问题进行典型化和文本化处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辨、表达、争论等实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研究学习。案例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善于高效率、系统性地传授理论知识,将案例以例证引证、阅读材料、课后思考题等形式穿插在讲授之中,为理论学习服务。案例教学法虽然强调以案例为中心,但必须以专业知识功底作为基础,脱离理论传授则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终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应用应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知识学习的支撑和拓展,又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锻炼。案例教学法将课堂变为舞台和平台。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自我表达,因此热烈、活泼、自在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学生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进入案例情景,将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汇、视角的互补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后,教师的功夫在主要在课前,对案例选择、情景设计、参与形式、知识概要等进行预先设计,而课堂上更多进行观察、引导和激发。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公共管理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强烈的实践导向是公共管理学的固有特征,应用案例教学法更利于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基础上建立的,交叉融合了行政学、企业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体系。融合交叉的知识体系中必然容纳大量经验性材料和经典案例,而这些材料和案例中往往包含复杂多样的子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以多学科视角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因此,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公共管理学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宏大学科视野。

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强调学生对产业、行业、职业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搭建起学生与公共部门间交流学习的桥梁。为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黄淮学院设定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行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共企业及工作人员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和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和再现相关机关单位的工作实践,能够让学生最快地接触行业职业的现实情况,为学生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设定了“读、写、说、辩、研”等五项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必须围绕这五项目标,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资源、形式方面进行探积极索。

(一)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围绕理论知识模块,更重要的是与大学生科研立项、挑战杯、社团志愿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在“公共物品”知识模块中设计“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专题,通过课前准备任务,引导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同学分享经验和问题,实现案例教学。教师则通过“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的公共物品性质、供需状态、供给形式等进行团队讨论,最终通过社团志愿活动策划、小论文等将讨论转化为学习成果。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可以由强调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锻炼,实现课下学习———课堂模拟的翻转。公共管理学包含的技术、方法、策略等知识模块内容适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课下学习理论———课上学习技巧的形式升华学习效果。例如,在“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模块中,关键概念、核心原则、基本策略主要以课前预习的形式完成。课上以创设“小区垃圾成祸害”、“青岛大虾宰客没商量”等情景任务为主线,组织学生以小组扮演特定的角色,依据角色立场进行跨小组互动,合作探讨问题解决的关键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引入校外专家和校外项目,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公共管理学涉及行政机关管理、事业单位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此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参观走访、项目合作、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自2015年始,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先后与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会工作机构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为案例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公共管理主体”知识模块教学中,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在2015年秋季学期邀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校内开展专家讲座,以民政工作实践案例为视角讲解行政机关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2016年,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项目,将项目策划、宣传、组织等项目实践经验带回到课堂进行总结提炼,实现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利用开发微课视频的形式补充课堂教学。一个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结合案例将关键概念、难点问题、热点话题深入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在增加学生的多媒体展示环节。定期开展课堂演讲、读书分享、社会调查成果展示等活动,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分享、互评学习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案例教学法

(一)对课程教学阶段进行重新设计

为了促进案例教学方法达到理想效果,教学内容的重构必须结合教学阶段再设计。黄淮学院公共管理学教学设置有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环节,将两个环节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首先,教学进度设计应该“松紧结合”,讲授理论知识模块后及时进入相应的实践案例教学项目,一个单元模块的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训教学时间要相对平衡,提升知识转化效率。其次,一个项目的实践案例教学要完整包含准备(计划)、实施(组织)、反馈(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有准备、有目标、有秩序地参与案例教学活动。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模块教学后随即布置作业,教师公开点评或组织学生互评作业,巩固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优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关注课后学习效果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反馈的质量有很高要求,因而教师要主动设计、参与、评价课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专业方向、学生特点设计课后学习的内容、方式和进度。其次,教师通过网络论坛、课后辅导等方式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后学习过程,起到领导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学术或实践问题。最后,平时成绩评定可以针对行为或过程,例如提问+作业、课前演讲+阅读笔记、个人情景模拟+课后总结,激励学生认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

作者:王萌 单位: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晓峰.公共管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现实问题与实践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3(2).

篇8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篇9

 

公共管理学的前身为公共行政学,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等的频繁出现,欧美国家公共管理理论、实践发生了质的变化,严重影响着公共管理相关的学科框架、学科分支等。公共部门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方法是研究的主要内容,需要优化利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公共组织理论,政府作用、公共政策等。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概念较多,比如,“公共行政”“公共事务”“治理”。

 

2 公共管理学对我国图书馆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影响

 

2.1 影响图书馆理念

 

(1)明确办馆主体。在新公共管理过程中,治理主体和政府作用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政府在图书馆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日渐显现。随着社会持续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得以迅速扩充,政府只是其中的主体之一,但它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织者、监督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性主体。由于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其特殊属性,比如,外部收益性、非竞争性,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优化配置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明确社会角色。就公共管理理论而言,需要重新确立政府、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在社会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在图书馆管理中,需要灵活应用相关理念,以社会动态变化为切入点,重新定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社会地位,构建科学化的图书馆是服务体系,把图书馆文献资源、知识服务融入其中,要充分显现读者的导向地位,满足他们的客观需求,构建合理化的图书馆网点,构建省市中心图书馆,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链接,为实现公共馆近距离服务提供有利的保障。此外,还要注重社会市场客观需求、顾客各方面反馈,不断强化他们的图书馆意识,强化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服务意识,确保公民享有文献资源、公共服务的权利。

 

(3)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学中,下层管理机构、人员都被提出全新的要求,需要适当增加下层管理机构、人员管理权限,客观地呈现出在人才方面的要求。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全新的动态人才结构,使其具备“多序列、多层次、多要素”特点,更好地为图书馆用户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多为图书馆员提供更多再教育、深造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明确不同岗位职责,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使其各尽所能,不断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2 影响图书馆管理结构、图书馆业务

 

(1)影响图书馆管理结构。在公共管理学中,分权与授权相关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组织结构中,主要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图书馆金字塔组织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管理活动客观要求,需要灵活各种管理方法,实行横向型管理、矩阵式管理,合理划分权限,适当放宽下层部门相关的工作权限,合理划分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优化调整图书馆组织结构,更好地应对时展的动态变化。

 

(2)影响图书馆业务。以经费预算、分配为例,在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经费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要素,需要做好经费预算工作,进行必要的优化配置。站在公共管理学角度,图书馆经费具有公共属性,需要具备其知情权,要以读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参与到经费分配过程中。

 

(3)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就公共管理学而言,会影响图书馆内、外部建设,需要不断探索政府、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一是影响图书馆事业整体控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组成要素,能够动态监督公共部门的公共管理,促进其持续发展,还能客观地评价公共部门决策者、管理员等各方面素养,客观测评公众服务数量、质量及项目管理实施情况,客观地评估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方面履行的职责。二是影响图书馆办馆主体。

 

3 结 语

 

篇10

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有效的科研方法,任何科学能够进步也都跟随着方法的进步而取得进步。这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共管理领域研究中亦是如此。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学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模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公共管理更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的应用于实际管理的交叉学科。从近代到当代,从古典自由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公共管理经历了从干预模式到市场模式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在适应历史的潮流中,公共管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发展至今,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然融入到了公共管理中。现今已成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它的名字叫做定性研究方法。它作为社会科学的“经典”、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也被国内众多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并应用于实际。

那什么是定性研究方法呢?定性研究的英文名为“qualitative research"。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曾被译成“质的研究”,大陆地区也有部分学者将其翻译成“质性研究”或“质的研究”;但在公共行政领域,“定性研究”的说法更为普遍。所以,总结看来,定性研究就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外,进行观察、访谈、实物收集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原始资料包括场地笔记、访谈记录、对话、照片录音等等。而在国外对定性研究基本内涵不同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总的概括有以下几种:(1)定性研究是一种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并且得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用数字加以度量分析,最后推出结论。(2)定性研究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以及群体行为特征,主要指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方法。(3)定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叙述来理解社会和人的过程。(4)定性研究是理解人的现场研究,一般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或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5)定性研究是从非普遍性的陈述、个案中获得印象和概括的过程。

二、国内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现状的述评

定性研究在之后的发展正逐渐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当然也很快在应用性较强的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被称之为“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成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及手段。它强调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建构是在主体以及参与互动的他人对社会客体赋予意义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公识的规则或知识也是如此产生。对这些规则或知识及其产生过程,需要用通俗的言语进行总结推论,很难用定量的方式进行研究。因为定性研究通常趋向于运用访问、观察和文献法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主观的理解和定性分析进行研究,所以,众多公共管理领域的学者将它引用到了公共管理的研究。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以及学术界的研究,公共管理的概念也相继传入国内,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在历经曲折后于最近20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人员对公共管理领域内许多重要的前岩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它是一个大规模协调人类共存与合作,具有社会管理工程特性的学问。它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与人类文明相伴,从人类群体存在起,管理就无处不在。它帮助创造了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舞台。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又是与现代技术、现念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与时俱进的学问。历史上,它至少有过数次历练与重生的经历。在每一次的历练中都有不同的科学因素加入到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去。而定性研究对公共管理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回顾定性研究被引入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史,可谓曲折坎坷。在最初的中国,定性研究并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规范的应用。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研究者为了弥补在定量分析法方面的空缺,主要注重定量分析法的发展和研究而忽视了定性分析法。但从总体来看,定性研究法引入公共管理领域时间较短,在一定水平上来看,定性研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一方面,想要构筑精致的政策科学以及推动政策分析的科学化、定量化是大多数管理学者的研究兴趣,但是现代公共管理研究同时面临着政策失败的现实困境以及传统实证主义受垢病的方法论危机,需要在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野中进行方法论的重构。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中国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训练以思辩为主,因而比较容易认同定性研究。但在应用过程中,许多学者容易模糊规范研究、思辩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界限,将公共政策定性研究等同于规范研究或思辩研究。

定性研究的众多方法之中,有一些受到了公共管理学者的重视。其中,现象学方法,案例方法,叙事方法等都已经引入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在1971年,柯肯哈特(Kirkhart)将定性研究法中的现象学方法引入了公共管理研究。而贝利(Bailey)也认为,案例方法适合探讨大量公共管理的研究问题。赫梅尔(Hummel)认为叙事方法有助于产生和积累公共管理知识。但在之后的应用发展当中,我们也发现定性研究这种寻求创造性的方法,是非常有利于解决一些公共管理领域一些本土化研究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形成根植于中国经验的理论概念和知识体系。而中国本土化研究的不足,正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科认同产生危机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较而言,定性研究法更适合于发展中国现实的概念体系和系统知识,有利于学科本土化目标的实现。因而,定性研究方法对于解决公共管理学科认同危机的学科本土化方面,具有自身特殊的价值和功能。

然而,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辩证的看待一件事物的发展。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基本路径毋庸质疑也存在了一定的不足之处。定性研究方法自身作为一个学术型发展研究的产物,自身的构造、模式、应用方法及发展也存在着一定外界的争论。尤其是许多定性研究的教材、案例是针对广泛的整个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而写成,在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缺乏针对性的确定,不能一阵见血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没有较为完善的针对性。例如:如何在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领域,如何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到公共管理领域本身就是一个研究问题。然而,由于定性研究问题的特点与定量研究迥然不同,这客观上注定了定性研究问题选择的艰难性和复杂性,所以我们在未来还要继续对定性研究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使得定性研究法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公共管理领域中去,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继续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总结

时至今日,定性研究法引入中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在经历了一些列曲折的发展之后也得到了学术界的不断认可。我们依旧认为,定性研究法的引入是中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进步的一大体现。在其应用方面,相信国内的学者能够不断进步,为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研究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王乐夫,陈干全,李伟权.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科学出版社.

篇11

(三)公共管理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市场化的就业需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素养、知识和技能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在工作中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协作能力等都还比较缺乏。新公共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为大学的运行提供了部分的程序自主和多样化的经费来源,对学者工作的积极性也具有有效刺激。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应结合我国的文化制度背景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最新反思,真正实现教授参与大学管理,权力和主责主体多样化,建设性地探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路径。

二、也谈工商管理

(一)工商管理概念。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把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做目标。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大致可归纳为: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道德素质,掌握一两门外语,具备一定计算机能力,扎实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进人大学后,从一年级开始设计实践活动,并全方位地展开,以思想品德课的道德实践为起点,外语、计算机、数学、体育等公共课。大二开始接触初步专业知识,经管类专业基础课里所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进入大三后将陆续开起系列专业课,学生的专业知识日渐丰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更快地掌握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工商管理未来就业问题。新的时代挑战与历史背景下,高校的管理中构建创新型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伴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也都随之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要以帮助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市场价值为导向,要提高学生在新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下管理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开放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征作为基本教育原则。其次,要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兼具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未来工商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一)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高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两大门类,各大门类内容又包括若干细分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商务、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虽然同属于管理学科,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目标函数的差异、产权约束的差异、组织性质的差异、信息偏载程度差异等。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尽管营利性组织中也有行政管理问题,不属于公共管理的本质。公共管理与政治直接相关,这完全不同于工商管理。当代新公共管理学派较多地借鉴了工商管理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

(二)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二者都是管理学的范畴,都要遵循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工商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四、浅谈解决措施

管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不但要求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要掌握管理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足够的管理工作相关的实践能力,否则,其毕业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容易纸上谈兵,所制定的管理方案或措施缺乏实践可操作性,导致管理工作的低效或失败。此外,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求高校在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上,不但要让大学生系统学习诸如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课程,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以及从事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情景,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的能力。

篇12

大工程观是一种思想,其含义很丰富,无法面面俱到,只能以一些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为载体,贯彻一些先进的工程理念让学生融会贯通,使自身的综合工程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以《电路》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一、《电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路》是电气、自动化、信息类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课程定理、概念较多,并且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在理论推导过程中需要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积分变换等知识,对数学基础及其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初学者普遍感觉枯燥、难学。传统的《电路》课程授课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分析和计算,缺失工程背景,轻视实践操作,使学生认为所学内容缺乏实用性。而且,近年来随着课程教学总学时的压缩,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加大了难度。

大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从《电路》课程的现状看,并不能满足大工程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的要求,体现在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电路分析的内在思路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课程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关于《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明确改革思路,转变教学观念。

《电路》课程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个目标,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打好基础,拓宽视野,让学生掌握最有用的电路结构、分析方法,并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素质,是《电路》课程要实现的目标。

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思维得不到拓展,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必须转变两个观念:一是从单一传授知识的观念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观念转变;二是从重教轻学的观念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破除“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提高。

2.重视案例教学,体现工程观点。

《电路》课程理论性强,并有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介于科学类和工程类之间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电路分析能力,还要培养工程观点、抽象观点和等效观点[1]。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不能只局限在针对理想模型的分析中,更要适度体现工程性,即适度讨论模型的背景、抽象过程、不同模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如何针对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模型等。同时,在教学中要多举一些工程应用实例,例如对以通信、信号处理、电力系统等领域为背景的实例展开讨论。

针对课程内容广、定理多、概念比较抽象的特点,教师要思索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对本课程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在学习新定理、新概念时,应尽可能地和具体的工程实例联系起来,通过提出实例,解析知识点,再分析实例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2]。例如在教学功率因数的提高时,以在淘宝网上热卖的节电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节电器的原理是什么?真的能节电30%~50%吗?为什么;教学动态电路时,以单片机上的电复位电路为例,说明在不同晶振频率下R、C参数值的确定;教学电感、互感、谐振等内容时,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讲解;讲解功率的判定时,以手机的充放电为例,说明电源不一定都发出功率,也可能吸收功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上所学知识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工程素质。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当前,实践教学的形式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但在多样性中尤其要注重与工程背景相结合。

(1)采用循序渐进的分层次阶梯化实验教学模式,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实验选题要紧密结合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水平及教师的科研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采用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重复、模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3]。

(3)引入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可以解决两方面问题:首先,大量验证性实验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仿真,灵活方便又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次,EWB、Multisim、Protues等仿真软件,提供大量的虚拟元器件、仪器仪表,弥补实验室元器件、仪器仪表规格、型号、数量的不足,满足不同学生创新实验的要求。

(4)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鼓励优秀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电子技能竞赛,为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在大工程教育理念下,《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电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程中突出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以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3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价值中立原则力求研究者规范地依照科学的研究精神与实践伦理,将个人的情感、价值与主观偏见等统统抛弃,而不让这些主观的感受干扰正常的科学研究;最后,在研究结果中,价值中立原则将事实判断作为科学的终极目标,而将价值判断彻底拒于科学大门之外。行为主义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其将社会科学看作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理论,视个人的实证研究与经验观察作为研究的基础,妄图将社会科学的研究从抽象、思辨与形而上的哲学方法论中解脱出来,使其彻底迈入科学的领域。在行为主义鼎盛时期,社会科学学者终于可以摆脱来自自然科学学者的方法论攻击,可以自信坦然地成为科学智库中的重要一员。行为主义的强势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革命,公共行政学也不例外。公共行政学既然源自政治学,其发展也必然存有较为浓烈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因素。行为主义政治学带着政治学研究者的雄心试图实现政治学的“科学化”,行为主义政治学派认为先前的政治学缺乏对于现实的关照,而毫无现实基础的政治学研究则是空洞与思辨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在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熏陶之下,再次将价值问题提出来。鉴于公共行政学科的具体情况,公务人员的价值处理也成为早期行政学者探索的关键性议题。不可否认,带有个人偏见与狭隘色彩的价值习惯必然有损于公共组织的合法性基础,而价值中立便成为传统公共行政学者给予公务人员的终极价值评断。

二、从“价值中立”到“价值回归”:当代政治哲学与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悄然转型

对于整个十九世纪来说,自然科学的突出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变革,经验理性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学派占据学术话语的主流,这些都对于传统的政治哲学合法性造成了巨大挑战。“在十九世纪,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理论都伴随着时间与背景的不同而发展,而其发展的宗旨就是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科学,使其从非科学中摆脱出来。”[3]然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人类社会比例性的发展,科学家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与安毅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增添了诸多困境。人类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并没有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得到长足发展,而由公平与正义等价值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挑战着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存在基础。社会科学的研究正在酝酿着一场崭新的转型与革命,当代公共管理学科的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发展挑战,其研究范式也正在进行着悄然变化。早年沃尔多曾指出,“事实”与“价值”、“是”与“应然”的分离为社会科学家制造了麻烦,“一方面,社会科学家通常都背负着从过去得到的道德信仰的包袱,这些信仰构成了自由民主的观念。另一方面,这些信仰原初的哲学基础依然消失,但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得到普遍的接受并成为一种适宜的替代性选择。”[4]

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价值转型,伊斯顿的《政治科学的新革命》一文功不可没,其在该文中公开质疑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价值取向,并对于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进行猛烈抨击。他认为政治科学并非政治学家的唯一使命与追求,责任性也同样必不可少,学者们应该在研究方法与研究事实的选取中充分重视“价值”的作用,该文警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者对于价值的忘却,并致力于再次唤起学者研究的价值回归。此后,建立在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之上的价值中立原则也受到学者们的批判。哈贝马斯甚至把实证主义的错误归结于价值中立,他认为把价值与事实分离,便意味着使抽象的应当与纯粹的存在对立起来。同时,公共管理学界有不同的学者对于以价值中立为基础的韦伯官僚模式也报以怀疑态度,并认为作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公务员来说,实现纯粹意义上的事实与价值分离似乎过于天真。而作为当代政治哲学复兴之重要标志的罗尔斯的经典巨著《正义论》则进一步将对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批判推向。罗尔斯提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的正义应该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诉求。对于正义论的演绎与推论,罗尔斯采取的是一种契约论的理论工具,踏着康德的哲学足迹,其试图构建一种实质性的政治哲学。罗尔斯竭力构建的政治哲学大厦是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于行为主义政治学范式的批判,其对于社会公正与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也有力地激励着现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发展,而结果也着实证明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发展也与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密切相连。

在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价值中立的制度设计理念与规划带来的是一种效率至上的实践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价值中立的组织价值适应了西方国家工业时期发展的道德与实践要求,并对于促进西方国家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与实现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对于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来说,价值中立的原则也具有较为现实的作用,其保证政府管理建立在一种规范化的系统至上,并在制度构架与组织设计之中始终贯穿效率的指导原则,这些都促使建立在韦伯科层官僚体制基础之上的政府体制运行畅通。价值中立作为传统公共行政阶段的一种重要理论遗产在整个传统公共行政时期都深刻地影响着公共行政学者的研究。而罗尔斯《正义论》的问世与传播对于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支柱理论基础———价值中立原则产生致命性的冲击,对于价值中立原则所倡导的效率第一原则进行根本性的否定,将政府的代表性、回应性、参与性与社会公正的价值作为公共行政者的首要价值选项。政治哲学复兴时期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可谓是公共管理发展历程中对“价值回归”呼吁和追求的典范,纵然新公共行政学最终未能成为像新公共管理运动一样成为公共管理发展历史长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学派,然而新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目的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例如Frederickson认为,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基于种族之上的不公平与不正义现象十分常见。美国政府的行政官员并没有依照宪法的意愿促进社会公民的实现,因此,为了修正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不足,我将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支柱,使其成为与经济与效率一样重要的价值。[5]只是由于“新公共行政学”缺乏概念和理论上的连贯性,并未最终生根立足,未能最终立足而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三、“价值”与“价值中立”的联姻:当代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研究反思

罗尔斯的巨著《正义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带来了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使公共管理学者的研究视野重新回归到社会政治价值理性之中,其对于社会正义的阐释也促进西方国家社会契约论的成熟与演进。然而,就如同对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态度一样,对于罗尔斯的自由民主理论也从来不缺乏批评的声音,比如以麦金泰尔、桑德尔为代表的社群主义者就对于罗尔斯的自由民主理论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对于公共管理的实务者与理论者来说,将公共价值作为审视政府行为的重要准则也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公共价值既作为公共管理学界对于新公共管理的回应,同时也对于我们分析公共部门与公共管理者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视角。[6]

随着人类社会整体迈入20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治理与善治理论、网络治理理论、政策网络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强势民主理论以及公民治理理论等诸多公共管理与民主政治理论流派的兴盛均为现代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与血液。这些缤纷多彩的理论丰富了人们对于现代公共管理的认识,并且将这些新的理论运用于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之中,产生了极为积极的效果。然而,这些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引入仅仅对于现存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石与政府管理实践产生深入影响,对于学者们和政府行政人员创新性地解决现存的政府管理问题同样具有革命性影响。可对于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来说,这些新的理论都并没有对于文化、国家与社会关系等问题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在这些新兴理论范式看来,这些传统的议题已经丧失了其探讨的价值与意义,社会文化等因素仅仅作为研究框架中的单一变量,科学性的理论能够突破社会与文化的局限,达到对于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对于这些新兴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挑战,而且许多国家的现实实践已经证明公共管理的若干实践范式并未产生理想的效果,此时,新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呼之欲出。公共管理到底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范畴?现代公共管理学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着答案。在公共管理研究范式转变过程中,罗伯特•D•帕特南的研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帕特南对于民主等问题的回答并不是如同行为主义研究者一样仅仅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图表分析来解答意大利的民主发展问题,对于帕特南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分析结果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7]如今,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分析工具去解释不同国家的民主实践问题,而社会资本理论更为重大的意义则是将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中的“价值”与“价值中立”进行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弗雷德里克森等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所倡导的“公共行政精神”更是将公共管理对“价值”的诉求推向了新的,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言,“理性的假设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传统,对于创造可靠的、经验的公共行政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单纯来自理性假设和社会科学方法中所产生的理论还不能解释这个领域的重要力量。”[8]公共行政精神的孕育与成长也是公共管理研究范式更为挚爱价值理念与价值理性的深刻体现。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科学便致力于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的目标:建立一种可以复制的、客观的与普遍性的科学,而且可以通过量与数学的方式进行衡量。这些科学性的理念也逐步根植于公共管理的研究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公共管理学者的研究中,他们仍然缺乏一种共识,尤其是对于科学的构成以及公共管理研究的本质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三种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都经历过周期性的身份危机,不可否认的是,身份危机也同样困扰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9]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征与方法特性直接影响公共管理的身份确认。纵观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演变,价值与价值中立的分分合合与整个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演变趋势都密切相连。社会科学学科的方法论演变也经历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论,而且量化研究所基于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中立颇为相似,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应该在科学研究中避免情感因素的干扰并力求实现研究事实的客观呈现;对于质性研究来说,其对于社会意义的关注与重视也与价值原则的诉求有所联系,两者都将社会意义作为社会现实分析的重要参考。对于社会科学学科方法论的发展来说,价值与价值中立、定性与定量研究也似有融合之势。Brower认为“近十几年来,公共管理学者对于方法论的科学性进行不断的争论,诸多学者都认为定量研究应该作为定性研究的作用,从而取代定性研究。而有的学者却持相反意见”。[10]Omar等人曾对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进行过分析,他认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主要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方式而得以区分开来。然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科学调查与目的与范式方面也存在不同,定量研究将社会看做一种客观存在,而定性研究将社会现实看做是一种社会构建。”[11]对于公共管理研究而言,近十年来,学者们对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僵化性进行过批判,并提出用定性研究来替代定量研究。[12]然而,学者们虽然对于定性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有所认识,并且致力于实现一种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振兴,然而,学者们在不断的研究实践中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单一追求定性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普及难以适应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因此公共管理学者重新思考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结合,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的融合也被学者戏称为一种“联姻”。[13]

如今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中,更多的学者开始倡导一种“混合型”的研究方法论[14],试图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在同一项研究中,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充分结合,并最终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价值。

四、结语与反思:公共管理研究价值融合的继往开来

如何实现公共管理价值融合的持续性的发展是公共管理学者在未来研究中急需解决的一项根本性研究命题,“对于公共管理学者来说,我们需要从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中走向一种持续性发展的公共管理道路”[15],“实现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根本之道。”[16]公共管理学科首先应不断探求新理论、新方法,将理论创新作为自身适应政府管理实践的根本基础;同时,公共管理学科也不断强化其应用性价值,因为在如今的政府治理情形下,僵化、单一与滞后性的政府管理体制已经难以应对复杂与多变的社会发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在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领域,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挥重大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从公共管理发展历史银河中诸多理论范式革新与多次声势浩大的政府管理改革实践运动之中,公共管理学科都已经向我们昭示出其强大的学术活力与生命价值。对于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来说,社会问题的发现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始终是社会科学学者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如何发现与解决社会问题始终是社会科学学者难以回避的现实议题。社会历史的实践发展也充分说明,如果一门科学不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那么它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逐步摆脱了哲学的抽象方法论,两者都开始探索适应其发展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最终还是走向了实证主义的路线,妄图通过量化的研究做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理性解读。默顿指出:“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完全可能因为另外一组理由而不愿意考虑社会环境对科学的作用。他们可能担心自己工作的高贵性或完整性会由于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的内在含意而受到损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