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生哲学观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定价:36元
类型:散文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安妮宝贝15年散文精粹的完美呈现,以《诗经》作为编选脉络,叙及爱、情感、家人,以及生死等命题,保持着安妮宝贝一贯的独有的文字质感。在书中,安妮宝贝说:“我把这些文字写给自己,以此作为一种思省、记录、整理、清洗。”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作者:毕淑敏
定价:36.8元
类型:随笔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本书对现世人生、内在心灵、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进行探讨,作者从青春、爱情、婚姻、友情、孝心、幸福、生死、旅行等角度诠释她对世界的看法,启发每个人去思考如何给内心坚强的力量,怎样更积极地度过人生。
《神经漫游者》
作者:[美]威廉·吉布森
定价:32元
类型:科幻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纳米技术、身份盗窃、黑客入侵,甚至是当下最火热的“谷歌眼镜”技术等,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人将这些不差毫厘地写入了小说里。他就是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影响人类进程的科幻小说”。
《黄雀记》
作者:苏童
定价:37元
类型:小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本书描写了一宗绵亘了两个时代的错综复杂的案子,带给三个懵懂少年的无常命运与纠葛人生,而背后是时代的变迁、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作者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
作者:周国平
定价:32元
类型:哲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30年来生活阅历沉淀出的智慧表达,他不玩复杂的文字游戏,不追求华丽出挑的表达,只是用最简单的文字,对人生中普通的50个关键词表达他的理解与感悟。关于人性、幽默、幸福、智慧、觉悟、安静等,他坐下来与你一一交流,他用平实的笔调稀释哲学的晦涩难懂,用智慧的火花照亮人生的玄妙。
幽默是智慧的表情
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笨蛋”两个字。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署名,忘了写内容。”丘吉尔的幽默源自人生智慧,但有人生智慧的人不一定是善于幽默的人,其原因大概在于,幽默同时还是一种才能。幽默和嘲讽都包含某种优越感,但其间有品位高下之分。嘲讽者感到优越,是因为他在别人身上发现了一种他相信自己绝不会有的弱点,于是发出幸灾乐祸的冷笑。幽默者感到优越,则是因为他看出了一种他自己也不能幸免的人性的普遍弱点,于是发出宽容的微笑。所以幽默者必须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用疏离的眼光揶揄人生中的缺陷。
幸福都有个平庸的结尾
作者认为,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她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的确,幸福从来都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事实。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把它视为遥不可及的目标,仿佛它只能是悬挂天边那轮神圣的月亮。年轻时,大家都以为幸福在未来,卯足了劲一路狂奔,年老时,感叹幸福在过去,疯狂地抓取回忆。我们何时才能把眼前的平凡与琐碎归结为幸福?
许多时候人们被财富、权利、地位、名声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了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如果你暂时迷失了人生方向,觉得自己成了最不幸的人,翻开本书,或许能找到出口。
影片速递
《被偷走的那五年》(中国)
导演:黄真真
主演:白百何/张孝全/范玮琪
类型:爱情
上映时间:8月22日
爱一个人可以坚持多久?色彩斑斓的浪漫总希望得到时间的加冕,但事实往往残酷。何蔓(白百何饰)就是在爱情中迷失的女人,离婚后的她寻找5年婚姻的线索,却发现在爱情的角力中,她和前夫(张孝全饰)似乎都忘了当初那个承诺。
《海啸奇迹》(西班牙)
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
主演:娜奥米·沃茨/伊万·麦克格雷格
篇2
《福乐智慧》是公元11世纪维吾尔族学者忧素甫・哈斯・哈吉甫所撰写的哲理性长诗,文中用诗歌的形式、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政治、法律、军事、伦理、人生、文学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容量,一问世就成为当时整个时代的文鉴,在中亚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有着语言、艺术、天文、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哲学价值被学术界尤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福乐智慧》中还包含着丰富和极具特色的人生哲学思想,反映了十一世纪中叶喀喇汗王朝的社会思想和人的精神面貌,值得研究者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对《福乐智慧》全文的分析。文章认为其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性学识论
人性问题,是古今许多哲学家都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生哲学所研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距今约千年的《福乐智慧》,当然也少不了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忧素甫认为作为人,最重要的是知识和智慧,强调了在现在认为是文化素养的东西,这在当时对于大众是一个重要的启发与引导,对于现在人任然有巨大意义。
在《福乐智慧》中,人性问题除了用人性这个词外,还分别使用过“人”、完全的人、人的本质、人的本性、秉性等提法。由此可见对本问题的关注,长诗中说:“真主特意创造、选拔了人类,赋予了人类才能、知识、意识和智慧。”“他又赋予人类以语言和心灵,赋予他们廉耻、美质和良好行为。”当然。由于作者忧素甫本人是伊斯兰教徒,其思想内含了神造人说也就不足为怪了。在上述论及的人的种种特质中,忧素甫认为:“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除此以外全与牲畜相等。”由此可见长诗中反映出来的人的种种特质中,最重要的是知识和智慧。诗中多处谈到了此观点。“每说一句话,你都应该借助于学问,须知人的高贵全在于知识。”“事情,有知识,有智慧的人知晓,有知识有智慧的人能把事办好。”诗中认为人与人之所以存在着很大差距,甚至存在有巨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就在于没有知识。”进一步看,知识也算。智慧也罢,均在强调入的学识的重要性,即重视人的后天培养,打破了禁锢人思想的先天决定论,给予人一种积极向前的动力,凸显了人性中至今为止都非常重要的特质:学识。
二、人生境界说
对于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是古时贤者哲人毕生努力的方向,而对于人生境界学说理论的研究又是现时人生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凸显了人生的价值;理想和意义等形而上的方面,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色彩很浓,我们研究《福乐智慧》中的人生境界学说、主要是要从作者生活的现实生活境界出发,理解作者的生活和精神际遇,根据这种思路,文章以为《福乐智慧》的人生境界理论主要地体现在其离世的人生追求和超脱的生死观两个方面。
1 离世的人生追求
在对人生境界的研究中,主要是关注对理想人生的想象和理想人格的完善。《福乐智慧》中,理想的生活是一种自觉的循世终行,此种追求,显然是有明确的指向来世,诗中描绘的贤者,那种既信仰真主,又不放弃现实的生活道路所包含的最高理想,也在于来世,只能是生人向往的,诗中说:“请你放弃今生,企求来世,在来世中你将享乐无已。”只有来世才是真正的乐园,所以,“莫要得意于今生的福乐,要争取来世的福乐求存。”为什么,生活在现实的今世,却要抛弃它,追求未知的来世呢?《福乐智慧》中认为今生并不美好,而且永无可能实现美好,这实际上是对今生苦难生活的反抗,只是这种反抗是软弱的,把一切希望寄托与来世,虽然避免了过多的在意现世生活,但其后果的消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2 超脱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人生境界的重要方面。对于生与死及其二者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在《福乐智慧》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以为生命好似一阵轻风,悠忽即逝,生命最终化为乌有,”哲人面对死亡束手无策;智者面对死亡,失却才智;“世上是事物都有法制服,唯独对死束手无策。”为什么总有一死,因为事物本身的法则便是如此,这点《福乐智慧》中反映了出来。“不足为怪,有生就有死,一切生灵终究会上丧生,奇怪的是终有一死的世人,忘记了死神的讳莫如深。”
面临无奈的死亡,诗中表现出了超然的态度。认为死是被真主召唤去了,因此人应当安然死去。甚至为有了归宿而感到快慰,当然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但他对死亡的认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接受它,给了人们一个正确看待的死亡的态度。
三、人生修养论
篇3
Key word: Schopenhauer Arther will Pessimism philosophy of life
作者简介:邱君国 (1975.10-) 男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讲师 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政治学、党建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开辟了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河。由于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占据哲学界的主导地位,使他很不得志。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在沉默了二十几年之后才开始被人注意,继而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遗憾的是这种时光对他来说已经不多。1860年他彻底地离开了他认定只能是永远痛苦的人世。他的人生哲学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时至今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还可以听到其人生哲学回声。
一、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根基
1、 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
康德的“自在之物”指本身是不依赖于我于我们,不依赖于我们的认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1]这样“自在之物”的非对象性使我们既不能对其有所断言,也不能对其有所怀疑,这就使“自在之物”本身对于我们成为一种多余之物。叔本华看到了“自在之物”的这种缺陷,对其进行了继承和改造。“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着,就是对主体的存在。”[2]28这样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为意志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2、 叔本华的意志是在借助于柏拉图的“理念”的基础上确立。
叔本华要确立他的真理――意志,不得不借助予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独立于具体事物和人的意识之外的实体”;“理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塑造个别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都是‘分有’理念而成的”;“客观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1]。从中可以看出,理念既非理性的产物,也非常感觉的产物,而是我们从特殊事物中看出的普遍性。叔本华正是借助于理念在抛除“自在之物”的同时,继承了“自在之物”,建立起他自己的意志真理观。因为意志的确立,也不是靠理性和感觉,而是靠直观。在叔本华看来“真理是自身确立”。理念这种“自身确立的真理”使叔本华的意志得以确立。
3、 叔本华的意志从佛教思想中吸收了 “欲望”概念。
叔本华认为认识的主体和欲求的主体是合一的。他用主体的欲求代替主体的认识,用欲求的主体代替了认识的主体。这样康德那不能为我们所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被叔本华归结为主体后,又被归结为欲求的主体,进一步确定其意志真理观。
叔本华正式在吸收和改造了康德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印度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意志哲学。康德的“自在之物”使意志成为可能,理念使意志得以确立,欲望则构成了意志的核心。这样叔本华经过精心勾勒的作为世界的本质的意志就展现于我们的眼前:它是一种无时间性、无空间性、无固而成的活动,是一种“不能遏制的盲目的冲动”,是一种无目的,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欲求。基本特点是求生存,求生命。
二、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
1、 人是痛苦的人。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和欲求,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的“生存意志”;二是繁殖后代的“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把生存意志保存的生命在时间上加以延续,两者都为了求得生命的存在。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到了这个阶段,意志作为非理性的东西就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理智。由于理智的产生,人认识到作为表象的人是注定要死亡的。人为了使自己活得好,生存得舒适,分化出并紧紧依靠理智,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本身具有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性和欲求,就不可避免地使意志和理智处于一种矛盾之中。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作为表象的人最终结局却是死亡。尽管人们的每一次的呼吸,每一分钟的努力都是为生存而斗争,但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人生真正的痛苦在于认识到这一点。“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3]99这样也就不难印证叔本华认为的知识越多的人越痛苦,天才是人世上最痛苦的人,而痛苦正是天才灵感的源泉。
2、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活动本身以意志的欲求为根本的动力,欲求总是产生于不足与匮乏,具有非满足性的特点,因而欲求的本质就是痛苦,给人生道路笼罩上了阴影。由于人具有欲海难填的本性,欲求是针对于自己的缺陷和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欲求追逐着满足,而其满足就质量而说都具有相对性,绝对的特征在于非满足性,这就导致人生的痛苦。欲望一天得不到满足,人就要痛苦一天,并且满足又不是持久的,当自己的一个欲求得到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欲求出现,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于欲求――满足――新的欲求,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挣扎和痛苦中。
假若一个人易于满足并且没有什么欲求,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这比痛苦还要难以煎熬。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份。”[2]427
3、人生是彻头彻尾悲观绝望的。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2]426在叔本华眼前,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悲剧,只有某些细节部分才具有喜剧的性质。幸福和快乐仅作为整场悲剧中的一个环节,它不是与悲剧相对立的,而是包含于悲剧之中。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是以欲求为前提的,因而愿望实质上是痛苦的变形物,追求快乐的目的在于消除痛苦,这种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外,再也不会得到什么。
人生的痛苦,就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人们在心眼里不愿过这种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却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痛苦和不幸。通过种族的延续,意志就这样一代代被肯定下来,痛苦和不幸同时也被肯定下来,并代代相传。
4、痛苦人生的两种解脱途径。
一是生命意志的暂时否定。通过哲学的沉思,艺术的审美活动和道德的途径可以使人暂时忘记欲求,摆脱意志,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比如在艺术审美中,我们对某一艺术品进行观审,我们就会摆脱了意志,然后也就不再感觉到它那不断的欲求的痛苦。“也就是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忘记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和意识也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超乎时间的,在一切相对关系之外的认识之主体。”[2]278这些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求得暂时的精神解脱,它们是不彻底的、消极的方法。
二是生命意志的彻底否定。叔本华力主达到佛教中的“涅”境界,也就是使一切意欲彻底泯灭,身外之物无所求,无所求即无所缺乏,也就无所痛苦了。“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的,是一切美德和神圣性的最内在本质,也是从尘世中得到解脱。”[2]220
叔本华认为通过禁欲,彻底的否定意志,是摆脱痛苦的根本途径。“随着自愿的否定,意志的放弃,……,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也取消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2]562这样意志“寂灭”之后,一切因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痛苦,恐惧和令人激动的永不死心的希望也同归寂灭了。取而代之的将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井无波的情绪,那深深的宁静和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怡悦,使得个人意志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以实现人生最高理想,从而实现永久的的解脱,最终达到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无欲”的境界。
叔本华正这样从他自所构建的意志到欲求,由欲求到痛苦,来定格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他又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虚无是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
三、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及评价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是反对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而产生的。它对整个西方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唯意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的直观认识论,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弗洛伊德的“泛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不仅如此,它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和现代美学文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把人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改变了柏拉图以来都以抽象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哲学的局面,使之开始注意到人。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来加以确证和研究。使哲学从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的个体生存本身。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我们对人的研究不断地朝人的内心要求变化。不断地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普遍的永恒的东西。把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具有合理性和永久的意义。因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为摆脱作为人的第一要义的生存问题困扰。
理性哲学家们只对抽象的概念出发进行着研究,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不屑一顾或舍弃时叔本华却以全新的方式提出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加以研究,并以满腔热情加以肯定。这种倡导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哲学研究,给当时凝重沉闷的哲学办带来一股徐徐的清风,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开启了后来哲学家的思路,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4]370
不过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其他一切哲学问题只有从人出发才能得到说明。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抹杀了人的社会性特征,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把科学和理性看作是人的意识的工具,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他这种贬低科学和理性,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以悲观见长、失之消极。
叔本华宣扬的悲观主义尽管以坦诚见长,较之盲目的乐观主义要深刻得多,但它毕竟失之消极。他过分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如20世纪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自杀,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悲观主义与现实中有些青年颓唐失望的心态也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哲学家罗素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尼采作为他的哲学衣钵继承者亦称这种哲学是“死的说教”并对他的理论归宿――基督教进行了毁灭性的攻击。这种哲学说教是不可取的,针对这些消极部分我们应剔除和批判。
我们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解释,应使得有益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着某种危机感。从另一个方面给自己启迪,其实痛苦和无聊的产生,关键是在于人们认识之后是否计较它。我们应建立良好的社会的心理氛围,使自己在挫折和失利之后不至于陷入叔本华所说的“痛苦或无聊”的深渊,而又重新崛起,正面人生。
参考文献:
[1] 《哲学辞典》刘延勃 张弓长 马乾乐 张念丰 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02
篇4
本期榜评人:李杰
榜单整理:LINZI
先有哈佛,而后有美利坚
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伦布开辟出来以后,欧洲人纷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剑桥大学的模式移植过来,学院最初定名为“剑桥学院(Cambridge College)”。1639年,为了纪念学院的创办者和建校费用的主要捐献者约翰•哈佛(John Harverd),马萨诸塞议会通过决议,将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
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意为“真理”。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写的,意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
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1933~1953)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正是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第一流著名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求知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相关推荐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
篇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64
西方传统哲学家常把人看成理性的动物,而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种求生存的欲望冲动,意志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无法满足的欲求是痛苦的,所以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的。“生活是一件悲惨的事情,我将用一生来思考它”。叔本华是一位用悲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的哲学家。
1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背景
19世纪的欧洲是理性主义的王国,而主张非理性主义的叔本华哲学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排斥与质疑。但这仿佛在叔本华的意料之中。他说:“人生过得很快而了解得慢,因此,我不会活着看到我的声誉。我们常听说‘学术共和国’,但还不曾听说过‘天才共和国’”。
我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叔本华原本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但是1805年其父亲去世,叔本华与母亲的关系也一直不睦,之后与黑格尔同台竞技的时候受到了无比冷漠的待遇。所有这些悲痛的经历更促使叔本华进行更深入的哲学反思和探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总体的思路就是人受意志奴役,人的欲望无穷无尽,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而人的一生无论欲求什么,到头来都是虚空。人不停的重复和上演着上一代人的悲剧,人生就是无限的悲剧循环,所以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一场苦难。根据叔本华的痛苦人生观,痛苦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无论任何阶级,无论任何种族。人的命运就是困乏、痛苦、哀怨、折磨和死亡。
2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
人的一生是欲望的一生。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而意志又是与理性不符的。人的一生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欲望没有终点,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满足的一生,而实现欲望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无尽的坎坷与磨难而这些荆棘又给人的心灵带来创伤。快乐只不过是一时的假象,而痛苦才是对人一生的诠释。而叔本华又进一步提出,人之所以有无穷无尽的欲求,是因为人类有无尽的需要,所以人的一生也是欠缺的一生,所以说人生是痛苦的。有人对叔本华的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人的欲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叔本华说:“人因为他易于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即使欲望可以得到满足,那人生也是痛苦的,就像现在蔓延的虚无主义一样,充斥着无聊和空虚,这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痛苦。虽然叔本华本人并没有直接指我的哲学就是悲观主义哲学,但是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叔本华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痛苦和悲伤。
叔本华说人出生的时候就在哭泣,这就好像在宣布人的一生都是痛苦的。人生而有罪,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没有生活的意义了。求生的意志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还是可以想办法免除痛苦的。叔本华的观点是既然人的痛苦来源于人的无限欲求,那只要抛弃欲求,就可免除痛苦。叔本华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暂时的,就是借助艺术的观审法;另一种就是通过禁欲来求得永恒的解脱。叔本华认为在艺术的殿堂里人能获得一种慰藉,能安慰我们的痛苦。而艺术是超功利的,在这种暂且摆脱了现实欲求的境况中,人能够暂时避开痛苦。可是,这也只是暂时的,人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的欲望世界中,还是会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中,要想使人生远离痛苦,就要放弃一切欲望,从有欲过度到无欲,人无欲也就没有坎坷,没有失望,没有痛苦。这就是叔本华禁欲的真正内涵。
3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许多人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评判为消极和落后,认为他的痛苦人生观是与我们生而愿意追求幸福快乐是背道而驰的,是不相符的。我们不能随意将叔本华下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而是重新审视他的哲学思想,以科学的意味来探究其思想价值。叔本华的思想不是不找边际的空想与感伤,而是针对现实的。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因为我们看得更远,所以需求也就更多了。许多欲望就像天方夜谭一样遥不可及,这也就增加了痛苦,所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对我们自己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具有反省人类自身、揭示人性自身局限,关注人生的自我拯救的功能。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竞争激烈,攀比之风屡禁不止,有些人基于现实的无奈,得不到自己欲求的东西就埋怨父母甚至报复社会。而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让我们分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以一种更客观更真实的角度去看待自身,看待他人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叔本华试图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一致的。
我想我们不必过多的苛责叔本华的悲观与片面。他表明人生是痛苦的,不是要我们消极避世,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个先来临,我们能做的只有认清事实,更加冷静的面对人生,面对每一次的困境与挫折。叔本华带给我们的是更坚强的内心和更舒适的生存状态。
叔本华提出的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是禁欲。而我们平常讲人有七情六欲,我们无法做到完全的禁欲,但是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或者认识欲望而控制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终结的欲望所以要一直前进,清醒理智的面对人生困境,而不是自欺欺人,盲目的快乐,也不是消极避开困难与痛苦。叔本华的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人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对于人生,更清晰的了解其实质不是为了结束人生,而是寻找适当的生活方式,成不喜败不忧,胜不骄败不馁,达到一种达观的生活状态。这对于我们来说无不是精神的宝藏。
叔本华有着极大的勇气和意志,敢于向传统理性主义挑战,以犀利的眼光看待世界、人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也使他排斥历史乐观主义。这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意义也非常巨大。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根据叔本华的思想,这些现象也是我们过度的欲求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尽最大努力避免过度的欲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困境。
叔本华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一个大学生,我经常通过打游戏,看泡沫剧,睡大觉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也感觉无聊,但是又找不到更有趣的事情。叔本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即使最平淡无常的一天也应该好好珍惜,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使每一天能变得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刘景泉.从康德到叔本华[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1990.
[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李瑜青.叔本华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5]黄文前.意志及其解脱之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陆杰荣,王本浩.从痛苦到超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7]毛瑞芹.试论叔本华的痛苦观[J].作家杂志,2009,(6).
[8]Bryan Magee,The philosophy of Schopenhaue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vised edition,1997.
篇6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词、文均堪称大家的苏轼,被人称作为“坡仙”,顾名思义,他的作品亦常带有仙气。东坡与道家的渊源可追溯至他幼年,“吾八岁入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可以说,苏轼一生都深受道家、尤其是庄子的影响。苏辙曾评其:“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由此不难看出,苏轼觉得庄子的人生哲学深得他心。
苏轼的一生波澜起伏。他少年得志,二十一岁初入仕途,前途光明,与父苏洵、弟苏辙同科及第,而后一帆风顺地参与制科考试,“列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然而命运却总爱和人开玩笑,中年的他受到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乌台诗案”是苏轼遭挫的始站,之后屡次被贬,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梦绕云山心似唐,魂飞汤火命如鸡”(《狱中寄子由》其二)的仓皇入狱,“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刘莘老》)的悲惨现状。在人生遭遇起伏,命运不堪打击之时,他以老庄齐得丧、忘祸福的哲学思想去参透人生的生死、穷通、进退、荣辱。正是因为将道家思想作为精神支柱,他才并未被打击得一蹶不振,他才有了不为外物之得失荣辱所累的超俗乐观的精神。而他的作品中,也总是流露出老庄的人生哲学。
庄子《大宗师》有:“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这表明庄子是一位热爱生命重视生命的哲学家,他认为只有自然存在才是生命的真实意义。一切的人为矫揉造作只会使人失去原有的本质美丽。这有违于生命存在的价值。这种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也得到体现。正如《临江仙·夜归临皋》所表达的便是这种要拥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愿望: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也是苏轼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词的上阕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胸襟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东坡醉后狂歌,不理会现实世界的种种。就这般“依杖听江声”,就这般随缘而自适。紧接其后,他借庄子之口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叹,要解决世间的烦扰,惟有以通达代之,不执着于一端,只是随心所欲,自由任性而已,所以最后他发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吟唱。“长恨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知北游》“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夫有道!’”之意。“何时忘却营营”化用《庄子·庚桑楚》“中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意。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很多人将词的最后一句解读为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我却不认同这种说法。苏轼在现实苦难的折磨中,正是以道家之学作为解脱法门。所以他认同了生命固有的自然本性,他不满纠缠于那些人世中的名利得失,他渴望摆脱功名利禄的困扰。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的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时而布衣芒鞋,出入阡陌之上;时而月夜泛舟,放荡山水之间。他摆脱世尘的纷扰羁绊,乘虚舟遨游,做大自然的欣赏者。“你看他醒复醉,醉复醒,恣意所适,哪管时间流逝;深夜醉归,敲门不应坦然‘倚杖听江声’,活脱脱一位神情啸傲,襟怀放达,遗世独立的‘幽人’!闲看长江风平浪尽,不觉身心烦恼皆空。东坡弃名缰利锁,走向自然人生。”正是这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道家风采,使他能于常人难耐的苦境中自得其乐。
同时,道家的清净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在苏轼那里已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旷达。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所写的《前赤壁赋》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而生悲时,苏轼却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合一,都会无穷无尽。“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物我一致、天人合一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对生活的热爱。这体现了以道家思想自我解决矛盾的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篇7
魏晋时期,战祸频繁,瘟疫流行,因而生命的易逝带来的困惑与迷茫一直困扰着魏晋时期的士人,触发了深藏在魏晋名士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世说新语》在此方面提供了一幅真实而完整的图景:名士们或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或登临山水, 游目驰怀;或放浪形骸, 挥廛清谈;或毁弃礼教, 狂饮烂醉, 不一而足。无独有偶,在希腊化时期, 雅典也出现了一个以追求快乐作为人生最大的善的群体--伊壁鸠鲁学派, 正如其创始人伊壁鸠鲁所指出的那样, “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罗素)自然哲学的研究让位于伦理哲学的研究。魏晋名士与伊壁鸠鲁学派都重视追求个体的快乐, 但二者之间又有差异。
一、产生背景
“属魏晋之际多故, 名士少有全者”(余英时)是名士转向关注自身、追求个体的自适与自足的政治背景。当魏晋之时,一则争战频繁,人之生命变得相当脆弱; 二是政治空气异常凝重, 士人噤若寒蝉,不敢妄议朝政。生命的脆弱感更加强了人对生的眷念。除此之外,“儒学既衰, 则道家唯一之劲敌已去, 自可代之以兴”(萧公权)所以易、老、庄的三玄之学在魏晋时代大行其道, 其遗世之为我思想成为时人的生活准则。伊壁鸠鲁生活在一个被亚历山大功业所改变了的希腊世界,古典的社会构架和思想范式都在经历着巨变,于是许多纯粹的哲学家开始兴起。伊壁鸠鲁学派“享乐主义” 的生活主旨是由伊壁鸠鲁确定下来的, 它更多的是伊壁鸠鲁个人对生活的看法。 “ 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罗素)伊壁鸠鲁以此为信条, 要求学生谨守。伊壁鸠鲁强调的快乐生活指的是心灵的安宁和平静。马克思在他的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注到:心灵的宁静也就是心灵的自由。(马克思)
二、生活方式
魏晋名士过的是一种高雅而又逍遥的“贵族的方式”;而伊壁鸠鲁学派却可以称之为“平民的方式”。魏晋名士大都出身于名门望族,如何晏乃汉大将军何进之孙, 嵇康为魏朝之中散大夫。 同时他们有累代的上层家庭教养, 有收藏典籍和文化的环境。 饮酒、清谈、哲思与率性是这一方式的主要特征。就饮酒而言,《世说新语》 如斯记载:(刘伶) 常乘鹿车,携一壶酒, 使人荷锸随之, 云:“死便掘地以埋。” 土木形骸, 邀游一世。(朱铸禹) 再看哲思, 魏晋名士中如何晏、王弼、葛洪等皆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忽略之人物, 如嵇康、阮籍等的诗文传世。而伊壁鸠鲁学派的成员大都是“病弱者”(罗素), 伊壁鸠鲁一生靠他人接济度日。“当我靠面包和水而生活的时候, 我的全身就洋溢着快乐; 而且我轻视奢侈的快乐……因为有种种的不便会随之而来。”(罗素) 他在《致美诺寇的信》中热情地写道:“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 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要指的是“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 (古希腊罗马哲学)
三、哲学基础
不管是高雅而又逍遥的生活, 还是粗糙而又节制的生活, 它们的背后都有着自身的哲学基础。魏晋名士在易、老、庄的三玄之学中寻求自身精神生命的安顿, “魏晋时代者, 老庄思想独尊之时代也。”(萧公权)老子深观宇宙, 指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之道,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萧公权)。 庄子较之老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其齐物外生的思想把“道”的观点推向了顶峰。到了魏晋时代, 道学以玄学的面目出现, 但实质仍为老庄之思想。细述之,何晏以“道”统儒, 以《老子》、《庄子》 释《易》并把此三者融会一体。王弼也援引老庄, 进一步提出“贵无” 之说, 认为“道” 即“无”(王弼)。魏晋名士都认定老庄之说为他们行为的方向标。相较于魏晋玄学的精深, 伊壁鸠鲁却从简单的原子论中找到了消除恐惧与痛苦的哲学, 虽然他从来也不承认德漠克里特(原子论的提出者) 对他的影响。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自动偏离运动说和感觉主义为快乐主义服务。在伊壁鸠鲁看来,人的灵魂和肉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死后, 灵魂就消散而它的原子就不能再有感觉,因为它们已不再与身体联系在一起了。” (罗素) 伊壁鸠鲁深信, 神自身是不过问我们人世间的事情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害怕我们会触怒神的震怒或者死后会在阴间受苦, 宗教所带给我们的恐惧感只不过是个虚假的存在。他强烈地反对做命运的奴隶,也反对碰运气,认为快乐和幸福才是人生的出发点和目的。
四、结语
伊壁鸠鲁学派的人生哲学与魏晋名士的人生哲学是在东西方不同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西文化的差异、相似点以及各种因素对他们的形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魏晋名士的自由快乐显示了魏晋士人主体人格的苏醒。伊壁鸠鲁学派的“自由快乐选择”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甘于命运支配的精神。伊壁鸠鲁学派人生哲学使古希腊晚期哲学在自然哲学繁荣后又一次闪出灿烂的火花,同时他的哲学对卢克莱修影响很大。魏晋名士与伊壁鸠鲁学派都对个体的生命有着特殊的关怀, 对于人类而言, 个体的生命本身才是终极目的, 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名士人生哲学与伊壁鸠鲁学派人生哲学的异同以及隐藏在异同后面的中西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帮助我们去欣赏和研究中西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花朵。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61.
[2]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春秋)李耳.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5](魏晋)王弼.周易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篇8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有一句名言:“哲学的首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们追求智慧。”《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要增长学生做人的智慧,学会从哲学的思维高度理解人生哲理、思考人生问题、规范人生行动、促进人生发展。《哲学与人生》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材中每一课所涉及的哲学原理和人生问题为基本单元,按照逻辑严密、简约高效的要求,把每一课的教学(通常2课时)进程设定为五个基本环节,即巧用案例情景,引发探究欲望――利用探究欲望,弄懂哲学原理――运用哲学原理,悟出人生哲理――应用人生哲理,思考人生问题――解决人生问题,改变人生行动。
二、五步教学模式的运用
下面以高教社出版《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为例,浅析五步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巧用案例情景,引发探究欲望。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引入新课时,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教师从学生在日常生活处理人际关系时易出现的问题入手,创设教学情景。
放短片:一位学生看见老师从前面过来便绕道而行;另一位学生遇见老师时,不打招呼低着头匆匆而过。
教师提问:这两位同学这样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好么?他们为什么选择会这样的行为方式?其认识误区在哪里?
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这两位同学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或自信心,其认识误区是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没有认识到师生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必然性,采用回避的态度,造成主观与客观不统一、不协调;这样,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自己也会觉得不愉快。下面通过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关联系的哲学理论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教师板书课课题: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二)、利用探究欲望,弄懂哲学原理。
老师讲:前面的例证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是相互联系的。那么,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呢?还是彼此孤立的呢?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是彼此孤立的。认为: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板书)。
播放录音:介绍自然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情况。然后讲解以下问题:
(1)联系的含义(举例说明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通过师生互动及案例证实其特点)。
①联系是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联系是普遍的,不存在孤立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列举各种形式和各种类别的联系)。
老师讲:我们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就是我的世界观,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方法论。因为事物是彼此联系的,所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师生互动和举例说明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既要尊重自我独立性又要高度重视社会联系性。
(2)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既要以人为本和要有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3)善于发现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区分多样联系的不同特点:对事物认识更深刻、方法更得当,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三)、运用哲学原理,悟出人生哲理。
在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明确了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复杂性)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并启发学生探究“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具体讲就是弄清楚以下4个问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客观性?
3、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普遍性?
4、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教师抛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对每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并对与联系范畴相关的人生哲学作如下总结:
1、人际关系的涵义: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际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个人离开了与他人的关系就无法生存发展。脱离社会、脱离群众注定会失败。
3、人际关系具有广泛多样性:人际关系无处不在,每个人扮演着多重角色,当今世界人际关系更加广泛和紧密。
4、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网中,存在着吸引、排斥、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复杂联系;每个人的思想、个性、行为和价值观存在差异,需要相互包容、彼此兼顾。
(四)、应用人生哲理,思考人生问题。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感到郁闷和困惑的事情么?请大家大胆地讲出来,我们一起来寻求解决办法。
部分学生举手发言:有人说,昨晚熄灯后,我在寝室和同学争论一个问题,被扣了班上的纪律分,今天有点郁闷;有人说,周末回家妈妈责备我那不行这不行,与妈妈发生争执,很不爽;有人说,前不久我和以为好朋友因一件小时发生口角,感到郁闷;有人说,我常常莫名其妙地有一种郁闷和孤独的感觉,不爱与人交往,不爱参加活动,别人也觉得我很孤僻,不知如何走出这种困惑……,等等。
1、如何认识和处理人际不和谐问题?
教师解答: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心里话,很好。无论是与学校要求不和谐、与家长不和谐、与同学不和谐、还是与环境不和谐、自己内心不和谐等等情况。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呢?其一,不和谐使我们心情不愉快,应主动改善人际关系。其二,人机关系不和谐主要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别人对我不满意说明我没有适应别人,或者事先没有体察到别人的反应,去主动作一些协调和解说工作;我对别人不满意时,首先要思考是不是别人的问题,然后要思考选择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增加和谐因素,减少冲突。其三,改善人际关系,关键在于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交往,不要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2、怎样才能更好地营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结合根据教材内容,师生对以下论点进行互动讨论:
(1)明确和谐人际关系的特征?(学生阅读教材)
(2)认识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人际和谐有利于心理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信任、友谊使精神生活得到满足;人际和谐能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②人际和谐有利于自我实现:可以人为鉴,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获得社会知识、经验和各种信息;能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3)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使人从冷漠、自闭、排斥、对抗之心转为理解、接纳、合作、和睦之情,在社会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释放正能量。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和谐”的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先贤处事为人的智慧和经验(要求学生收集“和”文化相关的名言警句和成语)。
最后,安排学生讲述教学参考书上的小故事:“别人的感受”。并布置思考题:哪位澳洲小孩的妈妈应用了什么观点对待与老师?她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对教育孩子和协调关系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这个故事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有什么启示?
(五)、解决人生问题,改变人生行动。
树立观念和规范行为是德育教育两大目标。通过哲学与人生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走出了认识的误区,为解决人生面临的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念变成行动,给自己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教学中围绕“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的教学内容,开展4个主题实践活动:
1、“走出孤独、主动交往”活动。
要求学生两周内认识三个新朋友,并开始联系和适当交往。
2、“与人共处、和谐共事”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室清洁扫除比赛活动,按照平时的清洁卫生安排表,每小组轮一次,看谁扫得又快又净。
3、“消除隔阂,增进友谊”活动
要求学生主动与自己曾有隔阂的同学、朋友或亲人进行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缓和关系。每人原则上沟通交流的不少于1人,两周内完成
4、开展“人际和谐大家谈”主题班会活动。以上前三项任务完成以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主题班会上进行交流。
三、五步教学模式的评价
(一)、五步教学模式适用于《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
《哲学与人生》课程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知识载体和基本主线,以分析和解决中职学生中最切要的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教学中,首先从解决学生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进入哲学基本原理的学习,从哲学基本原理(世界观)引申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论);又从哲学基础知识引申出人生哲学基础知识;再用人生哲学知识及方法解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客观实际问题;最后将这些观点、方法用于规范人生行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学哲学与用哲学融为一体,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为建构教材提供了新思路。
(二)、五步教学模式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总体目标:在认知上,使学生了解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应用能力上,提高学生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五步教学法,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理论讲解精要,结合实际具体,既符合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更注重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原则,达成了知、信、行的统一,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给学生的人生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颁发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篇9
在对人生的认识上,叔本华与尼采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致的,即人生是痛苦的。叔本华将万物的起源归因于生存意志。这种生存意志当中潜在的生存欲望会使人类不断追求,但是始终得不到全部满足,这就使人类陷入了痛苦当中,所以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个悲剧,由此形成了他关于人生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
叔本华从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的体现为基础出发,表达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叔本华认为人生与世界就是生存意志的体现,生存意志是无法满足又无处不在的欲望,而人生又总是在追求这些无法满足的欲望,因此他得出“人生是痛苦的”帶有悲观主义色彩的结论。
(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首先,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即外在的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他认为对于“物是我的表象”这个命题是无须证明的,因为人们随时都可以清楚明白地感知到它。
人和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但应该注意的是,动物是没有自己的意识的,只有人能思考、是有意识的,所以也只有人能够把外部世界的表象纳入自己的意识当中,感知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也就是意志的世界[1]。所以在我们真正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之前,世界就是我的表象。叔本华认为这个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由此他得出表象的世界是“虚”的,即使它真实存在,而意志的世界是“实”的,二者是单独存在的。我们要获得最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要得到真理,就必须从意志去考察,而不是仅从表象去考察世界,这样才能获得对某一事物甚至整个世界的最全面的认识。
表象的世界虽不是真实的世界,但并不意味着外部世界对我们是一无是处的,相反,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根据。因为叔本华认为获得真理的最可靠的途径是直观,真理的来源与根据就是直观。那么现在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直观”,从字面上来看,“直观”就是可以用我们的眼睛看得到的。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有表象世界是可以被直观的,而意志世界是不能被直观的。所以我们才说“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根据”。
其次,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我的意志”。在这里,“我”不是我们一般理解上生物意义上的“我”,而是心理意义上的“我”;同时也不是我们一般追求的具有理性的我,是带有人们厌弃的非理性的“我”,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的我。传统的观点把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然后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而叔本华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而这种欲望冲动就是生存意志,也就是叔本华悲剧理论的出发点[2]。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自己,要想生存下去,都必须获取食物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这种求生的欲望就是生存意志,一切欲望,甚至是这个世界的基础和来源都是这种生存意志。即可以解释为:世界的精神内核是“生存意志”,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乃至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内核就是生存下去的欲望。
从生存意志出发,他认为世界的一切表象都是生存意志的体现,就连我们的身体也都是生存意志的体现[3]。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的身体是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比如说我吃饭、睡觉、工作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意志。我吃饭是因为我饿了;我睡觉是因为我困了累了;我工作是因为我想得到金钱以便能更好地生活下去。所有的这些行为、活动,都是受到了自我生存意志的支配,都是自我生存意志的体现罢了。由此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身体活动是意志活动的客体化。也就是说,没有身体,就不能想象意志,所以他认为身体是我们认识意志的前提条件。意志不仅支配着身体活动,还对身体活动有作用,即意志的作用。当其对身体的作用与其意志相一致时,就产生了快乐;而当其与意志产生冲突时,就产生了痛苦。这些快乐或是痛苦的感受就是生存意志的直接感受。其次,我的身体不仅是自我生存意志的体现,还是生存意志的客观外化。因为我们要生活下去就必须能看到各种东西,不然就无法生存,所以眼睛就是这种生存意志的外化;除了能看,还必须能吃,吃的欲望就产生了嘴;同理,消化的欲望就产生了胃,咬的欲望就产生了牙齿等等这些都是生存意志的外化。由此看来,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器官或组织都是生存意志的客体化。生存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质,那么这种生存意志就不仅仅只体现在我们人类身上,在动物、植物等一切物体身上也是有体现的。
(二)人的内在生命性质
叔本华认为,使我们心灵满足的直接源泉是人的内在生命性质;我们整个感性、欲望和思想使我们不满足,直接的源泉也是因为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4]。具体说来也就是生存意志,它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的一生当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展开来说就是我们人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即人是什么。这些特质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快乐,是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不可消除的因素。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对来自外界的厄运是可以忍受的,而对于来自自身因素所导致的苦难却无法忍受。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自己的人格或是个性。人们尽自己所能做的最大极限永远都不会超过自己,而人们越是离这极限越近,就越能发现一切快乐的源泉原来就是自己,这样一来,就越能够使自己幸福。能够发现这一源泉的总是那些有足够睿智的人,因为他们终其一生只求每时每刻都能够成为他自己,所以他们是最幸福的人[5]。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欲求,也就不会像那些平凡的人不断追求那永不满足的欲求,这样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所以他们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最幸福不过的,这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就是知足”。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偏向自己的,是利己自私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藏有一头野兽,只等待机会去咆哮狂怒,想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也就是说,如果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或是其他事造成妨碍的话,他就会选择伤害别人,甚至杀害别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人们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友好都是虚伪的,当触及自己利益时,这些友好的感情便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这种内在的生命意志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被无尽的且无所不在的欲求所牵绊,永远得不到解脱。就算是偶然得到了幸福,那也是暂时的,因为内在的生命性质注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是痛苦的。以至于叔本华告诫我们要懂得知足,那样才能使我们在痛苦的人生中得到更可能多的快乐和幸福[6]。
(三)人生苦难的解脱
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理中,要想摆脱空虚无聊和痛苦,就必须实行“意志转向”,人若是想从人生的苦难中得到解脱,那就必须彻底地否定生存意志。但是不能够通过自杀或是患精神病来达到对生存意志的彻底否定,这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因为否定生存意志,并不是对痛苦的深恶痛绝,而是对生活中的享乐深恶痛绝。就比如自杀,自杀者本身是想继续生活下去的,只是他对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所以我们说他并没有否定生存意志,相反,这实际上是对生存意志的极度肯定,自杀者没有放弃生命意志,而只是在消灭个体现象时放弃了生命。那么什么才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转向”呢?他是这样解释的:“意志转向就是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地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7]也就是说不要去追求任何欲求,放弃享乐,并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在叔本华看来,“意志转向”的方式有三种:从事哲学工作;艺术创作;禁欲和绝欲。
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启示:实现人生的超越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打破了以往哲学只对抽象概念进行研究、对人的问题不屑一顾的局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研究人的问题,对于当前研究一些与人有关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重视非理性因素
人们通常在分析问题时,总会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而常常忽略那些非理性的因素。因为我们都会有那样一种惯性:认为理性才能客观正确地分析问题,而感性的东西是不稳定的,不能像理性那样客观。虽然理性比感性来得客观,但是不应因此认为只要有理性就足够了。如果只用理性来分析问题,那么必然就会走向一种极端,使得结论变得片面极端。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打破了以往那种只注重理性研究的局面,唤醒了在理性主义压制下沉睡多年的生命意志,使得非理性的因素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这一点,不管是以往还是现在,都有其重要地位。人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动物,并且人们还认为感性是极不可靠的,所以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人们都极力地压制感性,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只用理性思考问题,得到自己认为的最客观的结论。因此叔本华的这一理论不管哪个时代都有其重要意义,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
对于人性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两种因素,我们既不能完全肯定前者,也不能完全否定后者。理性固然好,能够使你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但如果长期处于理性状态就会使人神经衰弱。人的一生只有经过非理性的状态,才能体验到什么叫快乐,否则就太过于枯燥乏味了。
人并不是总能保持理性的动物,而是会不时地陷入非理性的状态。所以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行为的时候,不只是要从理性方面考虑,也要重视非理性的因素。因此理性与非理性二者缺一不可。
(二)重视人的价值
叔本华从人的生命意志开始去认识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它让我们从新审视“人”这一动物,思考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存在与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人作为一切物质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和绝对的价值。人的价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它受到社会关系制约,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来。人的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对人的满足以及尊重;另一个是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但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后者。
叔本华在它的悲剧理论中告诉我们,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不可避免的,而欲望本身又是使我们陷入痛苦的源头[8]。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不能够因此就否认人本身拥有的价值。任何物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有它的价值或是存在的理由,不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人也是如此,从降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就有他的价值,不存在没有价值的人。
(三)以坦然的态度面对生活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带有非常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一方面告诉我们要向命运低头,但是另一方面也告诉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叔本华认为:“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9]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在变化的,我们的运气也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命运,我们对此都应该保持一种坦然的心态。虽然痛苦是无处不在,是永恒的,但是生活总要继续。我们不能因为面前遇到的一些困难就停滞不前,相反,我们可以把这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当成是迈向幸福的跳板。既然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勇敢地面对它,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当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叔本华还告诉我们幸福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如果真的如他所说,那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地享受当前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不必为过去的痛苦或未来的迷茫而终日担忧[10]。
叔本華认为我们人生的幸福与艰辛并不是取决于我们在生活中的遭遇,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去应对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性格与品质才是唯一影响我们幸福与快乐的因素,并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其他外来的因素就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
人们总是只有当不幸降临时,才会期盼那些幸福日子再度来临。也就是说人们在幸福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或者说是身处其中而浑然不知,总想着幸福应该是更高一层次的。只有当不幸真的降临时,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幸福,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该享受此刻,而不应白白让它溜走,到不幸的时候才觉得惋惜[11]。不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能发生的,另一种是不可避免一定会发生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把前者当成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把后者当成是不会马上发生的。如果我们时刻都在为这两种不幸做防备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享有片刻的安宁了。所以应该把握好现在,别等到失去了才觉得惋惜。
痛苦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始终是没完没了的。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个人的生活也是一场持续不休的争斗。无论在哪里,人们都会找到拼争的对手,争斗始终是没完没了,到死为止仍然武器在握。”[12]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把这些痛苦的程度降到最低,就要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不可盲目地去追求,否则只会徒增烦恼罢了。
这就告诉我们,自己对待生活的心态很重要。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就看我们拿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它。以至于有的人认为它枯燥、痛苦;有的人认为它丰富、充满意义;还有的人觉得它平平淡淡。从这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在叔本华看来,人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快乐的两个极端之间不停地徘徊,我们不应该对此过分重视,应该对此持一种坦然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相对快乐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篇10
北京的《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与湖北的《幻想与现实》实乃双胞胎,把关键词一换就可以到对方那里交卷。山东的《光明和阴影》、辽宁的《大与小的选择》,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它们的核心是一样的。这种现象还可以上溯到早几年的题目“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人与路”“铭记与忘记”等等。这些命题有两个意图:一是要会摆道学面孔,十七八岁的毛孩子得学老人说话,要正儿八经说人生哲学,要像个哲学家,哪怕是穿开裆裤时的事情也可以拿来证明一种人生道理;二是要学会两面看问题,要知道哪面都有道理,看问题要全面,要中庸,两方不得罪。
除了考试,平时学生们写的这类题目也很多。在体裁上,如果是写议论文,就堆积论据,把自己背过的名人名言往上加;如果写记叙文,就写一个能说明主题的经历。总之,写出满篇“辩证法”和“正确人生观”,把“上意”体现出来就行。所有的血气之躯与鲜活生命都换作了一副老迈样子。
这样就完成了作文考试的一个完整的流程:出题者弯弯绕――主题先设定――学生揣摩圣意――编故事或拿名人名言来证明圣意――培养出会说空话套话的假把式哲学家――作文教育大行其功。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我不知道是出题者本来的意图,还是能力不行,打着关注生活的旗帜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不知道于丹等人怎么会把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称赞为“国际性、社会性、开放性”的。开放的是什么?国际性在哪?社会性又如何体现?她可能是讲《论语》讲得太入神了,希望每个学生都带着《论语》的面孔,那就是国际性、社会性、开放性了。
这是一个锋利、粗糙和惊心动魄的时代,即便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有太多让人感喟甚至潸然泪下的公共话题,但遗憾的是我们所有的作文题没有一个触及了这些惊心动魄的现实。即便像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乃至于凝滞的户籍改革等等宏大叙事,我们同样也看不到高考作文有所涉猎。除了假把式的人生思考,正确到了废话程度的“辩证高腔”,不会有什么可观处。兴许这也就是于丹们最大的安慰。言及其义或者言不及义的假把式正确话一说,在许多人看来,这就是成功的教育。都《论语》中人了啊,又是“一代新人”。
想想很痛心,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女学生,真情可以不要,实感可以不要,真知说不上,灼见更枉谈,甚至不去关注生活,都被逼着去做人生哲学家了,难道这就是我们希望的教育吗?
篇11
一、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对中职生的成长来说,他们有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解决。在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哲学与人生”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人生具有统领作用。一个人拥有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心理素质。用哲学点亮学生的人生,引导他们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能更好地提高中职生人生发展的能力;能更有效地引导中职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
“哲学与人生”课程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强化了德育课特点,既学哲学又用哲学。
课程将哲学知识与人生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发挥哲学的指导性,用哲学指导人生;将人生问题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用人生体验哲学,用智慧感悟人生。将学哲学和用哲学结合起来,用哲学影响、感染、引导和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设置了二个重点,一是哲学基本观点的重点,二是人生问题的重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难点主要是哲学与人生的结合。一是如何从人生的具体问题中提升出哲学问题,二是如何以哲学的观点来感悟人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两条线:即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生问题。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唯物论-尊重客观实际;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认识论--知行统一提高能力;历史观--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第一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问题的主线是走好人生路。第二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态度。第三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实践。每个单元分为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按照两条线。
三、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整体设计思路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遵循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知、信、用相统一,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的素养,又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遵循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即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基本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实施两条主线内容的教学中,讲哲学知识,要注意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为目的,把握重点 ;讲人生问题,要注意哲学知识的运用,把握人生问题中的哲学意义 。实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的结合。
(二)教学创新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内容设计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为学生而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精炼化、生活化和生动化。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材资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教学方法提倡讨论式、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基本环节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应该是直通学生心灵的教育:应以生动案例内化于心;以多样形式体验于心;巧设情境感染于心。最终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
“哲学与人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是以大量的来源真实的案例供给学生分析探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理解分析、实践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选取案例导入或者情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情趣 ,把学生融入其中、营造和谐氛围,理解尊重学生、营造语言情境,感染其心灵;精心设计问题,具有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理解分析认环节:案例+体验。包括认知理解、问题分析和讨论。以案例理解基本观点,用基本观点分析案例 ,提出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应用)。
实践环节:活动+方法。设计学而思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老师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评价(我们应该怎样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
篇12
幽远,在中国艺术语言里面含有一种深远、寂寞、超群脱世的境界。幽远是人们心里活动的远近,也是他们精神所达到的境界,意境与境界相互阐释,相互统一,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在空间上表现出一种虚无。一是从远近,幽远必然是靠后,它的靠后无碍,但是因为它的远去,却给人一种隐隐约约、飘渺的境界,而这种感觉在中国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而也从另一角度寄托了古人的追求宁静,脱俗,恬淡的人生哲学。
幽远给人的一种冥想,虚无的境界,体现了庄子的精神“神遇”, “虚无”,“物我两忘”,“淡泊无为”,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和宇功,圣人无名。”这充分的表达了庄子至人无几,物我合一,淡泊无为,不求在人间立名的人生哲学宙观。同样,中国的禅宗追求一种超脱、淡泊、高雅之禅境。幽远之境在禅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幽远意境在绘画中的体现
幽远之境始于中唐时期,但在宋朝山水画中出众。一方面由于由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变异,很多前朝文人墨客难得在政治上施展或处于失意境遇之中,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文人士大夫画家总是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清净高雅的生活情趣,消极入世,他们并寄情于自然景物之中。另一方面,宋代开始兴起理学,使得儒释道更好的融合和发展。在这种文化下,幽远之境逐渐被人重视,正是这种道学观点,与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一种空灵、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在一起,超群脱世、无我之境与幽远又是相互吻合的。于是幽远之境随着山水画的日趋成熟而表现明显。
北宋末年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便明确提出“幽远”这个概念:“愚又谓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瞑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谓之“幽远”。他的“三远”,可以说是郭熙“平远”境界的延伸,丰富了郭熙的平远。幽远是平远的极至,即景色空茫,愈远愈淡,愈远愈无,它比三远中的阔远和清远更胜出。韩拙的分法,与其说是建立在客观的空间关系上,倒不如说是建立在氛围及其心理范畴上,从而预示出南宋画家笔下那些无限迷离的、惆怅的抒情画面。
韩拙的幽远之境是从郭熙平远之说中总结,多数是小景画幅为主,以小景表达“诗词中意趣”,追求意境,迎合贵族阶层的审美情趣,是北宋晚期宫廷与文人审美的转向,赵大年的《湖庄清夏图卷》也许可以作为韩拙笔下的幽远之境的最好的代表之一。此画为水乡平远小景。画风工丽,笔墨柔润,表现湖边柳岸幽居的情趣。绿树环绕湖庄,长条拂溪垂柳,水面荷叶田田,烟树迷离。远处林渚,时隐时显,有滋润迷蒙的空间深度,很好地表达出静谧、幽雅的意境。历来论者皆谓赵令穰的笔法自成一家,他的画,景致虽小但意境深远,刚柔共兼,墨气滋润,随意而不生狂,画家的“以意远法”,让人从中体会出清丽优雅的诗意。观此画看出与北派山水清朗明洁,远近皆可见不同,尽显南方水乡远景朦胧的特点。
三、幽远意境的拓展
不仅在画中有体现,幽远的境界在诗歌中则为涵永悠长,风格清幽旷远,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影入森林,复照青苔上。”表现了一种空幽的境界。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以看作一幅幽静寂寞的山水画,表现了中国古人的一种高古,超拔,幽远。转贴于
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幽远之境从而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园林艺术中也有射影。尤其是中唐之后随着禅宗的确立和兴盛,禅学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深刻渗透到他们的文化心理和艺术精神中,使得禅学对古典园林的影响更加深化和普化。佛教与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和意境、审美产生了影响,从而寄托了古人追求宁静,脱俗的人生哲学。
幽远是中国艺术的境界,它体现在诸多方面,也对很多方面及后来产生了影响。可谓境界之高、玄妙所在,它超越视听,时而飘渺、灵现,神秘又不失高深的意境,带有中国哲学的痕迹,体会到那种高古、含蓄的美感。从而也从另一角度寄托了古人的追求宁静,脱俗的人生哲学。又能够让人在宇宙天地之间呼吸到一缕来自心灵深处的令人遐思神往的清古幽香。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新伟.超越视觉的艺术——中国绘画风格流变史.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13
幽远,在中国艺术语言里面含有一种深远、寂寞、超群脱世的境界。幽远是人们心里活动的远近,也是他们精神所达到的境界,意境与境界相互阐释,相互统一,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在空间上表现出一种虚无。一是从远近,幽远必然是靠后,它的靠后无碍,但是因为它的远去,却给人一种隐隐约约、飘渺的境界,而这种感觉在中国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而也从另一角度寄托了古人的追求宁静,脱俗,恬淡的人生哲学。
幽远给人的一种冥想,虚无的境界,体现了庄子的精神“神遇”, “虚无”,“物我两忘”,“淡泊无为”,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和宇功,圣人无名。”这充分的表达了庄子至人无几,物我合一,淡泊无为,不求在人间立名的人生哲学宙观。同样,中国的禅宗追求一种超脱、淡泊、高雅之禅境。幽远之境在禅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幽远意境在绘画中的体现
幽远之境始于中唐时期,但在宋朝山水画中出众。一方面由于由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变异,很多前朝文人墨客难得在政治上施展或处于失意境遇之中,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文人士大夫画家总是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清净高雅的生活情趣,消极入世,他们并寄情于自然景物之中。另一方面,宋代开始兴起理学,使得儒释道更好的融合和发展。在这种文化下,幽远之境逐渐被人重视,正是这种道学观点,与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一种空灵、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在一起,超群脱世、无我之境与幽远又是相互吻合的。于是幽远之境随着山水画的日趋成熟而表现明显。
北宋末年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便明确提出“幽远”这个概念:“愚又谓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瞑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谓之“幽远”。他的“三远”,可以说是郭熙“平远”境界的延伸,丰富了郭熙的平远。幽远是平远的极至,即景色空茫,愈远愈淡,愈远愈无,它比三远中的阔远和清远更胜出。韩拙的分法,与其说是建立在客观的空间关系上,倒不如说是建立在氛围及其心理范畴上,从而预示出南宋画家笔下那些无限迷离的、惆怅的抒情画面。
韩拙的幽远之境是从郭熙平远之说中总结,多数是小景画幅为主,以小景表达“诗词中意趣”,追求意境,迎合贵族阶层的审美情趣,是北宋晚期宫廷与文人审美的转向,赵大年的《湖庄清夏图卷》也许可以作为韩拙笔下的幽远之境的最好的代表之一。此画为水乡平远小景。画风工丽,笔墨柔润,表现湖边柳岸幽居的情趣。绿树环绕湖庄,长条拂溪垂柳,水面荷叶田田,烟树迷离。远处林渚,时隐时显,有滋润迷蒙的空间深度,很好地表达出静谧、幽雅的意境。历来论者皆谓赵令穰的笔法自成一家,他的画,景致虽小但意境深远,刚柔共兼,墨气滋润,随意而不生狂,画家的“以意远法”,让人从中体会出清丽优雅的诗意。观此画看出与北派山水清朗明洁,远近皆可见不同,尽显南方水乡远景朦胧的特点。
三、幽远意境的拓展
不仅在画中有体现,幽远的境界在诗歌中则为涵永悠长,风格清幽旷远,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影入森林,复照青苔上。”表现了一种空幽的境界。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以看作一幅幽静寂寞的山水画,表现了中国古人的一种高古,超拔,幽远。
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幽远之境从而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园林艺术中也有射影。尤其是中唐之后随着禅宗的确立和兴盛,禅学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深刻渗透到他们的文化心理和艺术精神中,使得禅学对古典园林的影响更加深化和普化。佛教与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和意境、审美产生了影响,从而寄托了古人追求宁静,脱俗的人生哲学。
幽远是中国艺术的境界,它体现在诸多方面,也对很多方面及后来产生了影响。可谓境界之高、玄妙所在,它超越视听,时而飘渺、灵现,神秘又不失高深的意境,带有中国哲学的痕迹,体会到那种高古、含蓄的美感。从而也从另一角度寄托了古人的追求宁静,脱俗的人生哲学。又能够让人在宇宙天地之间呼吸到一缕来自心灵深处的令人遐思神往的清古幽香。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新伟.超越视觉的艺术——中国绘画风格流变史.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