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

篇1

根据我省地区(城市、县镇、农村)、地域(苏中、苏南和苏北)、学校类型(公办、民办)三类分层特征,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08年从全省抽取了769所中学的92002名九年级学生参加科学学科测试,2010年从全省抽取了754所中学的101524名九年级学生参加科学学科测试,测试的内容为八年级科学学科(主要涉及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因此本报告分析的是江苏省八年级科学学科的学业质量情况。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相关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参加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二)测试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而且包括时展所要求的初中生所必备的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科学学科测试的内容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探究”,测试的能力主要有“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三)问卷调查内容

本项目使用了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教学观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校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校长及学校基本情况、校长教学领导力、办学自、国家课程开设情况和对教师的专业支持等。

二、八年级科学学科学业质量所取得的成绩

(一)学生学业质量整体水平较高

从总体上分析,江苏省2010年八年级学生在科学学科达到A水平、B水平、C水平和D水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8%、44%、19%和9%,这表明91%的学生达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2008年总体达标率为90%,这表明两次测试达标率稳定在较好水平上,2010年达标率比2008年达标率上升了1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1。

江苏省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文化传统。早在1993年,江苏省教委就组织苏锡常57个乡镇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1996年向全省全面推进。在“教育现代化”大旗的引领下,我省基础教育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教学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方面入手,使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村教育布局不断得到优化,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尤其是生物学科和地理学科师资得到加强,所以农村学校办学能力不断攀升。

(二)各学科领域达标率都有提高

科学学科测试在内容上分为“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科学探究”四个领域。就分科课程而言,生物属于“生命科学”内容,物理和化学属于“物质科学”内容,自然地理属于“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内容。在内容领域方面,与2008年测试结果相比,“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的达标率分别提升了2%、3%和1%(见表2)。

为了具体分析地理、物理和生物学科达标率提升的直接原因,下面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学校达标率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①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0%、89%,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3%、92%、88%;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9%、88%,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1%、86%。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都提高了1%,2010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2%、1%、2%。②生命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4%、91%、90%,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4%、93%、90%;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89%、87%、8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0%、90%、84%。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5%、4%、4%,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4%、3%、6%。③物质科学: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8%、8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0%、85%;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0%、88%、8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91%、85%。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1%、0%、-1%,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0%、-1%、0%。

近年来,生物、地理学科师资力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深入人心,基层学校课程管理逐渐规范,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意识逐渐加强,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得到进一步重视,基层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逐渐推进,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三)回忆与理解能力状况较好

在认知能力上,科学学科测试分为“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三个层次。“回忆”层次上,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识别、再认等。“理解与简单应用”层次上,通过说明、解释、估计等考查形式,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简单应用。“问题解决”层次上,则着重测试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等更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能否应用有关的基本科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10年科学学科测试中“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和“问题解决”三个能力维度的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89%、86%,2008年测试的这一比例分别为96%、90%、87%。由此可说明,在两次科学学科测试中能力维度上“回忆”和“理解与简单应用”能力状况较好。

下面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学校等角度,对各能力维度达标率进行具体分析。①回忆: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8%、97%、9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8%、98%、97%;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96%、96%,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7%、97%、95%。对比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都提高了1%,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提高了1%、1%、2%。②理解与简单应用: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1%、88%、87%,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1%、86%;而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0%、89%,苏南、苏中和苏北学生达标率分别为92%、92%、87%。两次测试结果显示,城市和县镇、苏南和苏中学生在这一能力维度上达标率较高。

从课堂教学方面分析,教师在教学目标确立上更加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上,教师们不断改进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了概念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

三、八年级科学学科学业质量测试所反映的问题

(一)追求优质均衡,薄弱学校科学学科质量需要提高

我省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整体上表现良好,但是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测试结果分析可知,苏中和苏南地区学校学生不达标率持平,但苏北地区学生该比例仍高出4%。各地市学生在不达标率上的人数比例最高为13%,最低为4%,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公办学校学生在不达标率上比例比民办学校学生高出7%,这可能与民办学校具有择校机制、良好师资等优势密切相关。因此,教育均衡化仍是我们今后较长时间内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强化能力培养,“科学探究”领域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需要加强

在科学学科四个内容领域中,“地球、宇宙

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科学

探究”上,学生不达标率分别为9%、8%、11%、

15%,其中“科学探究”不达标率最高,说明科学探究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科学学科三个能力维度中,“回忆”、“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上,学生不达标率分别为3%、11%、14%,其中“问题解决”能力维度不达标率最高,说明科学学科教学仍以知识识记为主,在教学中知识迁移与应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落实。

(三)注重亲身实践,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规范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地球知识时,地球仪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相近,说明基础性仪器设备在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中已经配备到位,这与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强力实施“四配套”工程直接有关。但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种子萌发、凸透镜、光合作用的实验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操作的比例在20%~40%,说明学生实验开设率偏低,而且生物学科学生实验开设率更低。

在对不同学科学习兴趣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的情况悬殊较大。“在哪门课堂上,你们常常争论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你认为哪门课程有趣?”、“如果学校搞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你肯定会参加哪个组?”、“在课余时间里,你最喜欢看与哪门课有关的课外书?”等问题的回答,物理、生物和地理的比例依次递减。这与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认识,以及目前的教学评价方式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学科教学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地理、生物学科教学中,学生反映从不或很少组织进行野外科学考察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9%、55%,总是或常常让学生背诵课本内容、概念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4%、53%,科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实验和教学具使用情况都确实堪忧。由此可说明科学学科教学远离了自然世界和学生生活,实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直观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中强调知识记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上述初步结论,从教师问卷相应部分的调查结果也能得到进一步印证。

从教师问卷结果分析,教师们认为交流和讨论很花时间、实施起来不现实的人数比例为25%,将探究式学习等同于学生实验的人数比例为19%,认为教学方式改革的前提是评价方式改革的人数比例为71%,认为学生实验最重要的结果是获得正确答案的人数比例为25%。由此可说明,教师们对于学生讨论、探究式学习、学生实验的意义和策略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失误。教师们认为自己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推测现象背后的原因,能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能鼓励学生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讨论不同的看法,很在乎学生是否对课程产生兴趣。这说明教师们在认识上能够重视对现象的探究、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以及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具备教学民主的初步意识,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但是该项目的调查结果与学生的相关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一致,这又说明师生之间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不一致性,或者说教师们的想法和做法并没有被学生完全理解和真切感受到。

四、关于科学学科教学与管理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使我省在落实课程计划、规范课堂教学方面再上新台阶。加强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改革,为全面、高质量地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评价机制,尽可能减少应试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确保配齐配足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图书馆和书刊资料、教具和学具,为实验教学和野外考察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基本的硬件条件。尤其要加强对办学条件较差学校的教育投入,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课程计划,配备合格师资,确保生物、地理等学科课程开齐开足,确保学生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开设,提高实验的开设率和仪器的使用率。

(二)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立足于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加强探究式学习、实验教学、有效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学生活动的设计,高度重视探究式学习和科学实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自然世界中充满盎然生机和无穷奥秘,这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心理基础。真正落实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识记走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科学学科教学要警惕死记硬背地记住科学概念和事实,而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和自我建构,并在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教学中应重视学习困难生的帮扶引导,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和疑难的观察和研究,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三)进一步变革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深刻影响着教学行为,因此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重中之重。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回答“总是”或“常常在讲完新课后让学生多做练习”的教师占到了近一半。由此可见,教师目前最为常见的评价方式仍然是通过练习和考试来进行,应试仍然是实现教学评价方式转变的“桎梏”。一方面,教师要致力于教学评价的研究,秉持发展性评价观,从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转变为过程性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要由单一评价主体转变为多元评价主体。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组织和运用教学评价,及时调控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上、评价机制的重大决策上做文章,要为教学评价转变提供必要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支持。在评价方式的转变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体验反思、感受快乐、获得发展。

(四)进一步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的教学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应将教师培训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方面在经费上予以足够的支持,同时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培训时间上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培训提供经济和时间上的保障。教师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倾听教师的心声,全面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改进教师培训方式,使培训工作真正贴近课堂、走近教师,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五)进一步改进校本教研工作

篇2

实考人数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及格率

优秀率

备注

三一班

69

1

5

17

52

25%

2%

三二班

69

3

17

52

24%

三三班

69

2

9

60

13%

三四班

69

1

2

7

62

10%

2%

三五班

69

2

10

28

41

40%

3%

 

二、基于课标和学情的教学诊断,学与教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分析

孩子基础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比如,在第三、四单元观察蚂蚁、制作蚂蚁、昆虫的定义,土壤对动物的影响等;大部分孩子是没有掌握这两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只有极少数掌握比较牢固第五、六单元是为了让孩子能选择合适自己探究的问题并会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提问,这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蚯蚓和自转旋翼、降落伞入手,通过了解蚯蚓、制作自转旋翼这个几个知识点学生掌握非常不好错误率最高,只有极个别孩子能够回答的比较好。

3、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分析

教材重视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教材容量大,知识点不很明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蜻蜓点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表面上看课后问题少 了,简单了。其实不然,里面的训练点多了,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增大了。 考察的知识点面广,形式灵活,无法准确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 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教师做的实验好玩,不注重对知 识的理解和获取。 三年级的孩子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平常教学中 缺少系统的训练,很多孩子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性 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影响同伴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中 应该狠抓、努力提高的地方。

4、家校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

不论是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有些班主任、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过分自信,认为没有学生家长协助,自己也能教育好学生,因而认为没有和家长建立联系的必要。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品德、才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同。而现在一些家长却难以担负教育子女的重任,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管护,过分溺爱。一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子女的生活靠爷爷、奶奶管理,而爷爷、奶奶一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要啥给啥,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小皇帝、小公主便应运而生。学生往往生活上相互攀比,而学习不求上进,纪律松弛。二是素质低下,无力教育。有的父母虽然常年在家但由于文化程度低,管护孩子更多的是只问吃穿及用钱,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情况,过问的少或干脆不过问。有个别学生便瞒哄家长,家长问不出孩子学习的真正情况,因而也无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护和教育。

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障碍从而在教育学生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因此,要使“家校联系”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焕发青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丶教育方式诸多方面进行革新。

三、基于课标和学情的教学诊断,学与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学生的答卷显示,基本情况趋于良好,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基本能达到《课标》要求。但仍然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1、审题不清,造成错误。

审题不认真的问题虽然年年都在强调,但此次期末测试中,这一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很多学生因为对题意的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错误。如: 四丶操作题1.用导线、开关、小电珠、电池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把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好多学生画的都是灯泡模拟图。

2、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虽然在每一次的期末考试分析中都强烈呼吁重视学生的错别字严重现象,可是,从本次的期末考试来看,学生的错别字和书写不规范现象还是比较突出。如第填空题11小题,四大题,操作题,。这道题好多学生答案写一半且错别字比较多,如:变冷的“冷”学生少写一点,摄氏度这三个字不会写。

四、追根溯源,改进教,促进学的落实。

篇3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主动去动脑去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都是以发现问题为前提,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巧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的课堂效率就会提高。例如,在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课程进行讲解时,在进行新知识讲解前我给学生出示一个思考题: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顿时被调到起来,开始激烈的讨论了起来,整个课堂的氛围就被调动起来,学生也就会集中注意力在这一课程的学习,课堂效率也就提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是学生乐于学勤于学的重要保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人翁的地位,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师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就能发生情感效应,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教师体会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努力去创新挖掘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例如,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自信心不足,我就鼓励学生让他鼓足勇气回答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我就表扬他让他说出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难题,我就指引他给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当学生在顺利完成问题时,我就会表扬他给予他肯定。总之,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见解、想法或做法会受到批评,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由此可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小抓起,要不然一旦学生养成不良习学习惯,要纠正那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自主探究,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字迹清楚,格式正确完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只有通过这样,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概括、记忆、创造等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同时重视思考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思维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

篇4

一、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契合时代要求,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及历年的工作要点,可知高校本科大学生的教育质量要求。①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高等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法学教育自身的特质。因此,在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在遵照高校本科大学生教育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的发展目标,可将法律人才的质量目标具体化为培养“高素养、宽基础;懂法律、通经济;有专攻、能应变”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如何培养呢?正如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质量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强调指出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

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学,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近几年也普遍了多媒体教学,然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地点——课堂,且没有形成体系化;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实际应用法律条文的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力度不够。因此,对法学这种教学模式予以改革和创新,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rQM)理念和架构,以契合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研究和实践不仅必要,而且急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应合法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法学教学理论弄口实践予以丰富和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几乎所有法学院系都开始了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化、简单化和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而我国学界对适应时代需要的法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也方兴未艾。此时学者们普遍认为,要通过教学实践方法,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模式具体可由案例式、辩论式和法庭模拟式三种小的模式共同构成。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科技广泛应用,有学者提出多媒体教学模式,认为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对“PTP”(即讲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鉴于我国的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步入学科化和学院化的模式,以及没有传授成熟的系统职业技能的传统和模式,在我国人世和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出复合型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学模式宜对美式案例分析法进行移植与改造,将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引入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法律诊所模式、情景教学——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同时引入双语教学——渐进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学者认为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学教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认为应构建起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如果说,之前学者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都是对个别的、单一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从近两年开始,有学者开始把视线转向对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整合,比如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法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提出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科研式教学方式、交流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及思考着如何创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法学素质的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综上可见,关于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领域,都是契合着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展开,并且呈现出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唯一朝以课堂为点,向课堂外全方位辐射发展的趋势。

应合法学教学模式上述的这种趋势,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TOM)的理念和架构,就是试图建构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教学模式。因为在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全面质量管~(TQM),其经典理论和模式的一些基本精神,就是突出强调以顾客为焦点、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团队方法、以人为本以及系统原则等,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使法学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让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

二、对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

(一)洞悉需要,完善教学内容

篇5

(二)缺乏数学逻辑,不注重知识连接点

数学学习是一个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加工新信息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新旧知识间找到连接点。通过分化后重新组合,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但在新知识学习中,由于缺乏积极的引导,学生不能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不能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这种无连接点的灌输方式,也无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建议。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展示课本枯燥的理论,让学生处在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大学习成效。学生能否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创造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方向,让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数学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比解决更有意义。解决问题只是数学知识的再运用,而提出新问题则是掌握知识基础上富有创造力的再造。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于自己提出问题的积极思考,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圆的方程式”时,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关于圆的方程式的问题。例如,什么是圆的方程式?圆的方程式是怎么得来的?怎样使用圆的方程式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来的,也是学生迫切想探究的,通过这种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使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加强思维能力培养,促成正确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的知识系统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解题时没有较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思维,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维的习惯,克服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三)给予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需要借助原有知识接受新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系统。身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理解和加工新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去学习、去创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不仅仅为了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进行猜测,及广泛地收集信息,通过自主分析和综合得出答案。此外,我们还应该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积极解决数学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导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篇6

如《春》一课,在板题后我说:“同学们,《春》这篇课文老师学生年代就已学过,后来做老师又多次读过、教过,现在老师已经能一字不落地把它背下来,你们信吗?”学生听此,一边用质疑的目光看着我,一边热烈鼓掌。我要求学生听一听这部作品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曲春的赞歌,或是一幅春的风景画?我在配音下,声情并茂地背诵,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引入课文,使他们个个神情专注地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

二、借助现代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条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充分发挥多媒体及其网络系统集声、影、图、文于一体的优势,调动学生多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1949年4月20日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后,人民百万大军于20日晚上发起。面对长江天险及苦心经营数十年长江防线,势如破竹,飞一样横渡长江,同志满怀豪情地为此写下一则全面报道渡江战况的新闻稿。这则新闻在当时来说是震惊中外的一个特大消息,然而时至今日已六十多年,学生未必关心。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动态新闻的兴趣,从中弄清新闻的基本要求及其五大部分的结构等呢?我巧妙利用多媒体再现当时情境,讲解课文前,我就播放中国人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壮阔场面,将学生带入情境,同时配以这则新闻的录音朗读,让学生精神为之振奋,甚至忘却了这是视频,情不自禁地向播放的场景中冲。然后呈现电子课文,借助多媒体制作的图文并茂的“长江进攻路线图”等帮助学生体会新闻的特点要求,理清新闻的结构,从而大大强化了教学效果。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是重要手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灵活多变,就能使课堂教学如同磁石般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我在每课的教学中,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教学类型等因素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手脑并用,课堂学习气氛生动活泼。

如《孔乙己》这篇课文,在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读过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且该课文是鲁迅回忆童年时的生活,容易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孔乙己》一课时,我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入,并进行对比阅读,这样不仅复习了旧课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了《孔乙己》的背景和主题,初感了两篇作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摸索出了鲁迅作品的思想脉络,而且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在分析课文时,我直接从孔乙己外貌入手,采取抓住主要矛盾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看看孔乙己长什么样,并根据课文中外貌的描写,说说孔乙己的遭遇与性格。而后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孔乙己又破又脏的长衫不离身的原因,从而很自然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孔乙己所处的那个社会和他思想最深处的东西。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后,我就用多媒体手段呈现课文中表现孔乙己遭受人们嘲笑戏弄的四个片断,让学生在如临其境之中感知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封建社会毒害下人们的麻木状态。这四个片断的描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许多可比点,我采用对比教学方法,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等对比中深刻体会封建制度对整个社会的毒害。小说分析结束后,我还让学生看《阿Q正传》电影片断,让学生在拓展阅读的比较中更深入地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整节课,由于教法灵活多样,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分析探究之中,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开展各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重要保障。

篇7

1 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量化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科研评价也经历了从专家定性评价到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科研评价由部分使用文献计量指标,到完全使用文献计量指标体系,再到使用高级文献计量指标,进而到有意识地进行文献计量评价指标的有用性、公正性、透明度及指标使用总结的转变,开始了文献计量指标从使用到反思的过渡。澳大利亚REPP“科研评价指标战略评估”项目预示着文献计量科研评价指标将从使用实践上升到理论反思阶段。国内科研评价还形成系统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体系。文献计量评价指标理论研究,除《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社会科学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机理和功能,较少见对科研评价之文献计量指标的系统研究和总结。

研究学科评价中的文献计量指标,以科研评价的第三层级学科评价为平台,明确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机理、评价功能,有助于科学地选择评价文献计量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计量指标在学科评价中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利学使用。本文在为我国科研决策人员、科研人员、基金管理人员在学科评价中科学使用文献计量指标提供帮助,为国家科研知识创新工程的全面系统提供有效的工具参考。

2 研究样本及分析方法设计

2.1 指标研究样本

选取7套国内外代表性文献计量评价指标集(见表1),这些指标集中①②③⑦指标完全用于学科评价、⑤⑥指标部分用于学科评价、④是通用指标。经过合并去重,选取了111项代表性衍化指标,以下的分析都是基于衍化指标。

2.2 指标分析方法设计

衍化指标是评价指标集中直接用于学科评价的原始指标。基础指标对衍化指标作了概念上的抽象。文献计量指标的识别标志是反映指标形式与内容特征的标志。其中,指标评功能是学科评价主体选择指标的依据,识别标志和基础指标是设计指标的依据。

按照指标分析过程(见图1),抽象衍化指标,站在宏观角度整理得到基础指标,为进一步提炼或拓展衍化指标做准备;基于基础指标,识别文献计量指标的本质特征,挖掘基础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得到指标识别标志。根据识别标志评价机理,总结衍化指标的评价功能;最后将整个分析结果制成识别标志一指标评价功能集成图(集成图结构见图2)

3 学科评价代表性文献计量指标

3.1 学科评价文献计量指标集成图

限于篇幅,截取指标集成图中部分指标(见图3)。图3是学科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评价的指标集成,各项指标从上到下严格按照识别标志―基础指标―衍化指标评价功能四个层次集成。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文献计量衍化指标、基础指标、指标评价功能、指标识别标志之间的联系。

3.2 学科评价文献计量指标参考集

从识别标志―指标一评价功能集成图中,得到衍化指标111项及其对应基础指标58项(见表2),作为学科评价重要参考指标。A学科指被评价学科,x指代除A外的各个学科,a、b分别指代某一个学科,x指代任一科研基金。指标以科学产出中的论文为统计对象进行说明。

4 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功能

IMEC指出,文献计量用于评价,主要具备两类评价功能。①绩效评价。以科学产出和引用为基础,用以评价国家、大学、机构、个人等科研绩效水平;②科学映射。目的在于说明:A学科指被评价学科,x指除A外的各个学科,a、b分别指某一子学科,x指任一科研基金。

揭示科学研究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从识别标志-指标-评价功能集成图中,得到文献计量指标具有的学科评价功能如下;

学科群规律分析。包括:学科群中各学科相互引用情况,间接预测学科交叉趋势,选择凯德洛夫的当采学科理论,确定科学中心,计算科学中心科学兴隆期。

学科产出与影响力基本特征分析。包括:学科国际论文产出对国际论文产出的贡献,被评价国家对学科国际论文产出的贡献,学科二级子学科国际论文产出和对学科的贡献,学科二级子学科国际论文产出规模的变化过程,被评价国家学科论文产出对本国论文产出的贡献,学科国际论文质量,学科被评价国家论文质量,学科国际论文影响力,学科国内论文影响力,学科被评价国家在国际的影响力,学科中文论文在国内的影响力,学科中文论文在国外的影响力,学科二级子学科论文影响力,学科论文质量,学科高影响力论文对学科的贡献,学科被评价国家发表国际的高影响力论文及对学科的贡献,学科老化趋势、学科发展阶段,学科对国外文献使用情况,学科列各类科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学科科学产出类别(“被评价国家”可根据需要换成被评价机构、个人等实体)。

学科结构分析。包括:学科子学科产出规模及分布。

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析。包括:学科独立性、稳定性,识别学科的相关学科及其联系程度。

学科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包括:识别学科研究领域,学科活跃研究领域,学科子学科活跃研究领域,学科国际关注热门论文,预测学科各子学科交叉发展方向,追溯学科发展历史、预测发展趋势,学科国际研究热点子学科,学科中国研究热点子学科,学科与其它学科分化、组合趋势。

学科内国家及地区分析。包括:识别学科主要研究国家。识别子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学科被评价国家国际论文产出,学科被评价国家地区布局及论文产出,学科国际有影响力国家,学科被评价国家的学科影响力。

学科内机构分析。包括:识别学科发文机构类型,识别学科核心机构,学科研究机构的科学生产力、机构地位,学科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及在该领域活跃水平,学科核心机构的地区布局,学科核心影响力的机构,学科研究机构对学科的影响力分析,学科研究机构对各子学科影响力,机构对学科的影响力、机构论文质量,学科核心研究机构地区布局。

学科科研人员分析。包括:学科科研人员整体规模,学科主要科研人员,学科子学科主要科研人员,学科科研人员组织结构,学科核心影响力科研人员,学科被评价科研人员特征参数。

学科期刊分析。包括:学科主要研究期刊,学科期刊对学科的影响力。

学科基金分析。包括:学科可使用基金及其产出对学科的贡献,学科基金产出对学科的贡献,基金在各学科产出,学科基金论文产出的年度变化。

篇8

1.2教学课程优化设置

教学的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对教学成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教学的课堂设置不能只利于期末成绩的考核,更多的是要适合学生自身的身心教育和未来发展,普通学校是培养综合性人才,高职体育院校是培养专一性人才,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合适,学校要安排学生学习时尽量让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安排,要给予自由选择的空间,否则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只会对课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课堂设置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1.3注重教学方式

1.3.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学院不仅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短期内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学生未来的长期打算,因而要以此为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而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除了传授学生相关的体育技能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和与体育相关知识的传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脱离实践则一切都是虚设,而实践脱离理论则容易在实践中防错受伤。

1.3.2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产生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古板粗糙乱糟糟的教学氛围只能产生负面效果。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老师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在传授知识时除了解释清楚相关知识要点时,还要通过实践用以演示,并让学生也实践学习,对知识印象加深牢固。在实践联系时可以让学生互助来练习,相互指出正确不正确的地方,通过他人的练习了解到资金的错误。教师亦可以通过游戏或是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小团队,每次自己上台讲解知识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课堂中来,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1.3.3合理的教育评估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现在的教学目的慢慢偏离了轨道,因为考试在中国的教育中地位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考核取代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教育的评估应该建立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方面的发展基础上来制定评价标准。要采取综合的评估方法,不可只注重最后的期末成绩,要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期末一次的考核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成果,只重视期末成绩只会以偏概全;要综合自身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学校不能仅考虑老师给出的片面评价,还要结合学生的自身评价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成绩不突出但是平日积极主动,乐于助人,有组织能力号召力等也是值得鼓励的;定量与定价评估相结合,这样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9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要树立的正确的学生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换位思考,先思考希望老师怎么对待自己的子女,再来考虑我怎样对待别人的子女。尽管个别学生有智力差异,要使其达到优秀是非常困难的,但经过我们的教育培养,让其逐步提高达到合格水平,这是可以的。为这些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谋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要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

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基础知识、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及学习方法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其接受信息的情况当然也就有所不同。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差生和优生,在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三、实施分层次教学,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

课前教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要尽可能多地预见到课堂上的种种情况。从新课的导入、疑难问题的设置、练习题与习题的配备,都要针对中、差生解题能力不强、速度较慢的弱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练习题的配备要以中等生为主线,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提高题则要求优生全做,鼓励中等生选做。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差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略有提高,优生得到充分发展。

四、 实施分层次教学,课堂上仍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广大教师已普遍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搞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要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些教师片面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么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要么练习不停地做。从外观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实际收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差,效率低。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导”,具体体现在启发、点拨、设疑、解惑上。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在“导”上下功夫,能让学生先说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说,能让学生先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先做,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讨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善于质疑。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应强调一方而削弱另一方。

五、作业布置的层次化和考试的多样化

篇10

我国的小学教育制度以及小学教育目标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社会各阶层逐步地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长久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就被认为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难点之一,原因就是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学习方法存在误区等等。本文根据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存在的学生不愿意听讲、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以下具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旨在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 优化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一直强调的是“师道尊严”“严守师训”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扮演的只是一台机械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而要想改变这种课堂现状,就必须优化其师生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改变师生不平等的关系,要优化师生关系,从而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受教师的影响很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作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很重要。

其次,教师要放下“师尊”的架子,要和蔼友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变自己课堂主体的角色为学生的引路人,进而让学生变“教师家长要我学”的被动式学习为“我要学”的主动式学习。

最后,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要和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这样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也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2. 实施趣味化导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举一简单的例子: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3. “变”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而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学生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例如,在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小朋友坐公共汽车为场景,图中汽车上原有8人,到某站时下车3人,上车6人,请小朋友算算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又例如,在乘法运算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场景中指出超市糖果架上有5排水果糖,每排有6盒糖果,请小朋友算出超市糖果架上一共有多少盒糖果。通过这种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热情。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欠缺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

4. 重视作业设计,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但教师布置作业,也需考虑一些作业的特征。只有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达到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我认为作业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以下几点:

1)注重作业的系统性。一般来说,知识有深有浅,但它是发展的,有本身的系统性。根据这个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反映出来,作业也应如此。如果布置作业时忽视这个特征(如随意调动,挑选一些作业),就有可能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掌握和巩固,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注重作业的复杂性。知识是复杂而多样的,学生的智力层次也是多样的。因此,设计出的作业也应是复杂而多样的。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大纲要求设计出形式多样、类别多样的作业,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一般来说,教科书中的练习是基本的、普通的,适合中等生;优秀生则在完成基本的练习以外,还可另加一些较深的题目;对于学困生,教师可在作业上加上说明提示,指导解题。实践证明,这样的作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3)注重作业的独立性。系统性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但要巩固知识点,只做这些还不够,教师应设计独立完成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家庭作业是最好的方式。但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应注意:

(1)不布置课堂上做过的作业,这种“复习法”死板,缺乏新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应在家里做,不能让学生在校与同学商量着做,应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

(3)对优秀生可少留点基础作业,给学困生布置的作业偏向基础的应多点,但不应打分,发现有进步的学生可及时鼓励,使其更积极学、自觉练。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十分重要,它为以后初中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学家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它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同时它还需要教育部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切实地做到了以上的几点措施,逐步地规范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课堂质量才会提高,整体的数学学习质量才会提高,学生的发展才会更好。

篇11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HUANG Yan

(Jiangsu Radio & TV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6, China)

Abstract: Data Mining,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s a quite active research field which deals with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Ar? 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base etc.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how to apply the techniques of Data Mining and Data Warehouse to the education and implement the data mining on the data warehouse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 tem and subject-related data cube has become the key question of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fiel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grade-centered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cheme which references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d? opted b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ystem”based on Delphi.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ion of Data Warehouse and OLAP,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analysis model and data model of the system, and shows the results of OLAP on inform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Key words: data warehouse; OLAP;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multidimensional data model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程度越来越高,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俱,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学校的生源问题、专业课程建设等问题,都是学校急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对毕业学生能力的认可度,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生存能力。

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一般是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对教师进行测评打分,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课程教学质量;2)通过对课程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地进行总结,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获得相关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以上方法,尤其是在对课程成绩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与课程成绩相关的各种实际因素进行分析处理,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大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电子表格软件或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处理,由此产生的工作量是十分繁重的。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教学管理软件,但主要是侧重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一般只能完成简单的统计功能,不能够利用以往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功能相对较弱。

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测评软件系统应综合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数据仓库中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技术,来解决高等院校中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质量测评难题。

1数据仓库与OLAP

1.1数据仓库的概念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它从历史的角度组织和存储数据,并能集成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

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包含了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和前端工具四个层次,其中数据源是基础,数据存储与管理是核心。如图1所示。

数据仓库的基本功能包含:数据抽取,数据筛选、清理,清理后的数据加载,设立数据集市,完成数据仓库的查询、决策分析和知 识的挖掘等操作。

1.2多维数据模型的概念

多维数据模型是为了满足用户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基于事实和维的数据库模型,其基本的应用是为了实现联机数据分析。它包含事实表和维表两个部分。事实表用来记录具体的事件,包含每个事件的具体要素及基体发生的事情;维表则是对事实表中事件的要素的描述信息。基于事实表和维表,就可以构建出多种多维模型。

多维数据模型主要采用的是星型模型和雪花模型。其中星型模型结构比较简单,它以事实表为中心,周围链接维表而构成星型的结构,特点是设计简单、便于建模,容易理解和使用。雪花模型则是星型模型的扩展,它在星型模型的基础上,将维表分解成主维表和次维表,其中主维表与事实表直接关联,而次维表是与主维表关联。其特点在于减少了数据的存储量,但增加了查询的复杂性。

1.3 OLAP的基本概念

联机分析处理(OLAP- 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是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它通过多种可能的观察角度对多维数据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它允许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对数据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可以根据分析人员的要求快速、灵活地进行大数据量的复杂查询处理,并且以一种直观而易懂的形式将查询结果提供给决策人员。

联机分析处理的主要特点,是直接仿照用户的多角度思考模式,从用户的不同分析角度预先为用户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再对数据进行切片、切块、旋转、挖掘等多种操作,让用户能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数据,深入了解包含在各种数据中的信息。它具有分析的快速性、多维性、灵活性和信息性等特点。

图1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系统设计

2.1数据仓库系统设计

数据仓库的系统设计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1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1)对系统进行边界界定;2)对系统的主要主题及其内容进行确定。概念模型通常用实体-联系法(E-R法)的形式表示,其结果在于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概念模型。由于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可以不用考虑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

2.1.2技术准备工作

该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评估,技术环境准备。成果是形成技术评估报告、软硬件配置方案、软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3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是数据仓库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它能直接反映用户的需求,同时对系统的物理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工作有:1)分析并确定装载的主题域;2)粒度层次划分;3)数据分割策略;4)关系模式定义;5)记录系统定义。其结果是对每个当前要装载的主题的逻辑实现进行定义,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数据仓库的元数据中。

2.1.4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所做的工作是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确定索引策略,确定数据存放位置,确定存储分配,是逻辑模型在数据仓库中的具体实现。

2.1.5生成数据仓库

这一步所要做的工作是在具体环境下进行数据接口的编程,并装入数据。其结果就是形成一个具有相对完整数据的数据仓库,以便提供在其上的各种数据操作。

2.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结构设计

2.2.1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从对课程质量分析的需求角度出发,整个系统按其实现功能的层次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基础数据的采集、数据归纳与管理、数

1)基础数据的采集

这部分数据是系统分析所需的基本数据信息,涉及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针对学生、教师、专业及课程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筛选、归纳、整理和传输,加入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同时通过特定的数据抽取机制收集和截取在评测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等子系统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更新补充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

2)数据归纳管理

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通过确定的分析主题建立相应的多维数据模型,同时设置刷新的机制,及时更新数据。本系统主要建立了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分析主题的多维模型,同时采用了定时(按学期)、增量更新的机制来更新数据仓库,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数据联机分析处理

按照确定的分析指标,通过对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挖掘处理,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本系统主要从影响课程质量的几个主要方面(课程、时间、教师、学生、地区等)入手,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4)展示应用

将前面的分析处理结果,通过直观的图形、表格或其他方式进行展示,为分析者提供相关反馈信息。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

2.2.2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整个系统按层次化结构方式进行设计,以数据仓库为核心,集成各种数据采集、归纳、分析、管理、更新、展示应用等模块。系统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的最下层由基础数据源(各种数据信息库)、数据抽取器和数据源监视器三部分构成,它是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的部分。系统中间层以数据仓库为中心,集成数据集成器和数据管理两大模块,是整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核心。系统的最上层是面向最终应 用的部分,主要由多维数据建模、联机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三大部分构成,它是整个系统的重点,是直接面对用户、满足用户需求而设计的部分。

2.2.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模型设计

1)概念模型设计

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需求主要是以课程的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结合课程、时间、班级、地区、教师、学生情况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不同的因素对课程质量的影响程度,以达到分析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概念模型设计结果如图4所示。①分析的主题

本次概念模型的设计原则是以学生成绩分析为主题。

学生成绩分析主题:课程的考试成绩是反映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角度入手,分析课程、时间、教师、学生以及地区等各方面因素对课程教学的影响程度。

图4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分析模型

②维度与指标

针对该分析主题的维度与指标的设计结果见表1。

表1维度与指标

2)逻辑模型设计

本系统采用星型模型图来构造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逻辑模型。

星型模型图包括维度、指标和详细类别三种逻辑实体。星的中心是指标实体,也是用户查询的中心。在学生成绩分析这一分析主题中,指标实体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维度实体可以使数据仓库的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浏览指标数据,在实际设计中还可以帮助用户减少指标实体内数据的行数。我们根据考试成绩这一指标实体,定义了课程、时间、教师、班级、学生、地区等维度实体。通过将E-R图转换成星型图,完成了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见图5)。

图5星型图中的指标实体和维度实体

为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确定的事实表和维表的属性如下:

学生成绩事实表:学号、专业代码、课程代码、班级代码、教师代码、地区代码、考试时间、考试性质、成绩学生维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代码、班级代码、地区代码、联系方式

课程信息维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专业代码、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教师维表: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部门代码、学历、毕业专业

时间维表:年、月、考试时间、学期、周

地区维表:地区编号、地区名称

班级维表: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专业、班级人数、班主任姓名

3)物理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完毕后,可以进行多维数据库的物理模型设计。其设计过程与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相类似。通过对事实表和维表进行分析、定义,确定其数据标准、定义实体及特征、数据容量及更新频率等相关内容,完成物理模型的设计。

以学生成绩为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设计结果见图6。图中同时列出了主要字段的类型,主、外键及不同表间的关联关系。

图6成绩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

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实现

3.1开发环境与工具

本系统采用的开发环境为Delphi,它是一种方便、快捷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它使用了Microsoft 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

本系统的开发也采用了TeeChart控件,它是西班牙Steema SL公司开发的一个图表类控件,可以生成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的图表。

3.2用户分析界面

系统可采用单机运行的方式,用户在输入必要的数据后,即可进行分析,其主界面如图7。左边可以选择分析的维度,右边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分析的结果,例如图8。

图7用户分析主界面

图8多维分析展示界面

3.3数据库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共创建了以下几个数据表,各个数据表之间可通过关键字段相互关联。

图9数据表

3.4分析结果的实现与展示

本系统是从与课程质量分析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也就是从时间维、地区维、班级维、教师维、课程维和学生维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的,下面作简要说明。

1)时间维度分析(图10)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的学期里成绩的变化。

2)地区维度分析(图11)

分析在相同学期里,不同地区的相同课程的成绩比较,从而得到课程教学质量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情况。

3)教师维度分析(图12)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教师教授过程中,学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教师的教学质量。

4)学生维度表(图13)

分析在一个班级或整个地区中,相同课程男、女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可以看出哪些课程对于男生相对容易,哪些课程对于女生相对容易。

5)课程维度分析(图14)

分析同一地区或同一班级中,不同课程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出哪些课程教学质量好,哪些质量差。

6)班级维度分析(图15)

主要从班级的角度出发,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班级中的考试成绩的比较。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4结束语

本文的工作是以笔者所在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为实际应用目标的对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系统实现的尝试。所开发的“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以课程的考试成绩分析为主线,结合本校的分层管理的特点,从时间、地区、学生基本情况、课程教师情况等影响课程成绩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模型设计,并对数据进行切块、切片、旋转、钻取等联机分析处理操作,实现了对分析结果的图表化展示,基本达到了辅助教学质量测评的目的。但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仅是着重于课程成绩这一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因此,如何针对其它因素进行课程质量综合分析,还是以后需要继续补充和钻研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康晓东.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曹煜.高校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开发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的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5.

[3 ]陈志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兴会.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吴建兰.基于数据仓库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D].厦门:华侨大学,2005.

篇12

但是现在的物理教学依然存在着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无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物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为基准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课教学,开展一些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在静电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碎纸屑、一些头发、一根尺子,做一个用尺子摩擦之后可以把碎纸屑或者是头发吸引起来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做简单的实验,使学生获得动手参与探究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采用任务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设置科学有效的学习任务,以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通过任务教学法,实现物理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任务型教学模式更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设计之前,给学生指明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操作实施的难度以及自主探究学习的工作任务量,这样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任务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设置生活化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究,开展自主性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教学法的利用。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在汽车进站后,如果地面比较光滑,即使是关闭了发动机,汽车还是会向前走一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生活化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探究动力,对于全面促进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个人魅力相关。如果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融洽,那么学生都爱这位教师,在课堂中就会和教师愉快合作,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刻板,对学生冷漠,甚至是不尊重学生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学活动开展不理想,教学质量必定低下。因此,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篇13

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检验

方差分析的思想是将误差分组,如果研究发现由于选择一个因素的不同方面带来误差的明显增大,说明该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此,我们将学生所在专业大类作为自变量,通过方差分析来考察不同专业大类学生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看法有无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及其课程、实践教学、教学管理诸项P值均大于0.05,这表明不同专业大类学生对以上几项评价的差异不显著。但分析表明,学生在教师教学、教学基础设施分项上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详见下表3。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F(3,1594)=4.913,P=0.002<0.01,表明不同专业大类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人文专业学生与经管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差异明显,人文专业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要高于经管专业学生。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F(3,1599)=4.666,P=0.003<0.01,表明不同专业大类学生对教学基础设施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工科专业学生与经管专业学生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满意度、理科专业学生与人文专业学生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满意度、理科专业学生与经管专业学生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人文专业学生与经管专业学生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数据表明,理科学生的满意度最高,并且工科学生的满意度还要高于经管专业学生。然而,这与我们在学生座谈中了解的情况有差异。参加座谈的理工科学生普遍反映,学校实验设施不能满足他们专业学习的需要。此外,针对学分制改革,以及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分级教学举措,我们以专业为自变量作了交叉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得知,学生们基本上认同学分制和分级教学。表示应该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学生比例为81%,还有14.1%学生不认可学分制改革。不过在学生座谈中,学生也反映对学分制了解不多,所以在进行学分制改革之前,应针对学分制改革做一次全面宣传。另外,表示同意进行分级教学的学生比例为79.7%,不赞同的比例为16.7%。

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服务水平。制定自习教室管理措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及时维修教室桌椅、多媒体等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建成一批开放实验室;补充体育设施;改进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学校网络速度,丰富学校网络学术资源。

第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基本要求,也要给学生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课程结构要有一定自由度;课程内容要合理、实用;落实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验教学中受益;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