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音乐课堂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音乐;课堂管理;教室环境;教师素质;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课堂的管理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课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绩。教师只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课堂教学才能井然有序,学生的成绩才能稳步提高。如果课堂管理不好,课堂一片混乱,是无法有效开展教学的。尤其初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时期,课堂管理尤为重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课堂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
很多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专门、专业的教室,由于教室不经常使用和音乐课程的特殊性,音乐教室便显得有些“随便”“自由”。试想一下,学生在上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时都是在很规范的教室里,当上音乐课时,学生来到音乐教室,不再是单调的桌子、椅子,学生自然会欢呼雀跃,犹如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闹腾不已,不利于音乐课堂的管理。如果音乐教室里的物品随意摆放,教学设备杂乱无章,无疑仿佛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音乐课就是给大家放松的课程,大家可以随便一点。音乐课虽然不是主要课程,但也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习一点音乐来陶冶情操,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音乐教室的布置要讲究。虽然要使学生在音乐教室感觉放松,不像上其他课程时一样严肃,但是,教室也要简洁、干净,各种教学设备摆放规范。同时,可在教室里张贴一些音乐海报或宣传画,或音乐知识。音乐教室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室前张贴音乐教室的使用规范,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室、音乐课堂也是一个有规范、有规则的地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学生看到整洁的教室和明确的教室使用规范后,自然会对自己形成一些约束,使得他们在音乐课堂能自觉遵守纪律,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对于在音乐教室中的规范,教师不能刻意苛求学生,要给予他们音乐课上应有的放松和艺术性感受。但是,对于违反教室使用规范的学生,比如,带零食进教室、穿拖鞋进教室等行为,教师一定严肃处理,切不可放纵,以免导致更多类似的违规现象发生。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音乐课程不是中考科目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音乐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导致音乐教师本身就不重视音乐教学,在教学中没有热情,对待音乐课是得过且过的态度,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学习音乐教学的专业知识了。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地吸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在音乐课上兴趣缺失,显得无精打采。完善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的一个巨大突破口,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及课堂的教学秩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可以让人沉浸在欣赏中,使学生进而喜欢上音乐、专心致志地学习音乐。教师自身必须拥有熟练的、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比如,教师在教学《四小天鹅舞曲》时,教师要能熟练、高水平地弹奏《四小天鹅舞曲》,才能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和领略到该曲目的精髓,感受其中包含的音乐性和音乐美感,感受创作者构曲的巧妙及作品中饱含的深情。如果教师没有高超的音乐专业素质,只是靠一些音乐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学习音乐,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音乐教学,不是教师只通过音乐素质就可以完成教学的,音乐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会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内涵和欣赏角度,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相关知识,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和传授这些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初中生对于有趣的学科是具有巨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尤其是音乐课这类艺术性课程。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基本是教师示范唱,然后让学生一起唱,学生们就一起“有气无力”地唱,或者教师教授一些乐理等音乐理论知识。而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了,教师必须大大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在教学中加入一些音乐背景知识的讲解,穿插一些同类型音乐曲目的欣赏,并且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音乐表演内容,从而调动起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便于课堂管理。第二,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音乐课程内容等。
四、结束语
初中音乐课虽然在学生的中考中不占据比重,但却对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及成长的影响意义重大。因此,要重视音乐课堂的管理。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做好音乐课堂管理工作。要让学生既能放松身心,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好,又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作者:蒋红梅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篇2
0121-0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土音乐是我国原生态音乐中“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实践,组织学生学习本土的音乐文化,不但可以发掘和保护原生态乡土音乐文化,还可以使乡土文化得到相传,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山歌源远流长,歌曲多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口头创作,其语言精炼、情趣盎然,是劳动人民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劳动任务特别繁重的情况下最主要,也是最方便的娱乐方式。山歌借物拟人、借景喻意、借意抒情,语言大众化、生动、朴实、含蓄、乡土气息浓郁,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让人听起来就能感觉亲切,易于接受、乐于传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山歌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风格独特的口头文学。一是歌曲样式繁多,有短歌、长歌、散歌、套歌、组歌、排歌,有叙事、抒情等体裁。从句型上分有五言、七言、八言、十言和长短句六种。句式有两行、四行、六行、八行、十二行等多种结构,还有章法迥异的勒脚歌。二是韵律连环相扣,语言鲜活生动、夸张,妙趣横生。本文就从初中音乐课堂引入本土音乐的角度进行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的歌曲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学生们学习,教师首先要看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是否生动、鲜明,所描写的内容是否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歌唱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康、积极向上、感恩励志、振奋人心的乡土音乐进行教学。如笔者在教《壮家走出大山来》这首歌曲时,在导入新课环节,笔者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农村壮家旧貌图片提问学生:“我们的壮家以前的旧貌是这样,现如今变成什么样了?”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后引出课题《壮家走出大山来》。在教唱歌曲时,如“春雷一声山门开,大路条条过山寨,千山万岭挡不住,壮家走出大山来”,笔者结合歌词去讲解,适时播放壮家旧貌、新貌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中分组讨论家乡面貌的改变。学生各抒己见,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另外,还有《壮家山歌传万代》:“小乖乖、小乖乖,笋子成才长得快,山歌一唱排成排,阿妈教我唱山歌,壮家山歌传万代……”《天上星星伴月亮》:“天上星星伴月亮,地上白鸟伴凤凰,壮家山歌伴美酒,好比蜂蜜伴花香……”这类歌曲音乐语言形象、生动、优美,又非常含蓄,能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励其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本土音乐教学氛围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互动之中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动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本土音乐文化的氛围。首先,充分利用校园大环境的自然条件,在学校的走廊、橱窗、音乐教室等公共场所粘贴当地音乐作品的图片。其次,在班级组织关于当地音乐内容的板报比赛。再次,结合各种文体活动,精心编排和本土音乐有关的节目。如在早操锻炼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将其改编、加工成简易的体操动作,让学生在体验快乐中得到健与美的锻炼。比如,某一次元旦晚会编排活动项目有:1当地民族时装表演;2山歌对唱;3本地民族舞。还有学校运动会设计的比赛项目有:抛绣球、跳竹竿、黑枪舞等。这些项目为本土音乐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感受本土音乐的魅力,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视听教学,如在课件中播放一些本土音乐图片,并辅之以生动形象的解说,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歌曲《壮族敬酒歌》一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民间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激起学生热爱本地歌曲、热爱家乡的感情,在新课导入环节,笔者身穿当地民族服饰,一边走进教室,一边唱着本地山歌,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教师穿的是哪个民族的服饰,歌曲的旋律是否熟悉,然后笔者才出示本节课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壮族如何敬酒,敬酒的方式有哪些。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木质的酒杯),让学生伴随歌曲《壮族敬酒歌》,拿着酒杯互敬,感受敬酒的场面。学生在课堂结尾环节还可以根据音乐或图片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自由创编音乐、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学生通过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耳濡目染中易于接受本土音乐的熏陶与教育。
三、深入民间学习本土音乐
篇3
初中音乐课堂 声乐教学 有效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主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音乐基本素养的教育;或者一些教师过于偏重于叫唱,即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方式,进而导致学生在音乐创作欣赏等方面仍极度匮乏。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的阶段下,学校教育应认真领会音乐教学思想,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以下主要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策略,希望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声乐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有效课程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开展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和鉴赏能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从而缺乏正确的讲解与教导。因此,在新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在教学的设计上加以创作,认识到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声乐教学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上课的情绪,比如在课堂上临时开展小游戏“击鼓传球”,即鼓声停止的时候,球传到哪位同学就由该同学演唱一首歌曲。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凝聚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从另一程度上感受声乐的魅力。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策略。
二、丰富教学课堂的内容
改善声乐教学的质量,课堂学习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丰富课堂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授课前应认真规划好所教的内容,所学内容需与学生的兴趣、生活紧密相关,确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引进民族传统乐器教学改善教育质量。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现代化教育时代下,人们对孩子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较为重视,大部分家长也都希望孩子可以掌握一两种乐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乐器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课堂上,二胡、钢琴、笛子等乐器都可以与传统民族课程资源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我国音乐的历史和传统,了解民族的乐器,激发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因此,从另一层面上来说,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善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逐渐发展到教育事业中。在现代教育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在声乐教学课程上,多媒体应用可以做一些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从而使音乐知识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也更加方便,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符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因此,在素质化教育下的音乐教师,应充分做到教育的时代性,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进行有效地教学。例如,在教学音乐《长江,长江》一课时,教师可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以辅助教学,可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一段长江滚滚而来的景象,感受江水的浩瀚与汹涌,然后进行歌曲的学习。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热情,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音乐课程一开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被多媒体视频调动起来,同时对音乐的背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这对于音乐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加强声乐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在素质教育化的时代下,任何教学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创作本就源于实际生活,因此音乐教育也离不开生活。在学校中,音乐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场所,联系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中间桥梁,从而对于音乐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也需加强。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并不断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将生活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关注和热爱音乐生活。同时,教师应将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加强音乐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音乐课程时,可以进行野外创作学习,带领学生走进户外,通过开展聆听活动,如聆听生活中的鸟叫声、风声、说话声、走路声等多种声音,促使学生结合户外所听、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物进行音乐旋律创作,将自己认为好听的旋律串联在一起以完成作品。该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到现实生活中,贴近实际音乐活动,使学生学会探寻与领悟,也更加充分地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应随着时展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改善,通过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措施,创建一个和谐的音乐学习课堂氛围,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音乐能力,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作者:孙小芬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
篇4
一、与生活相结合
初中音乐教材内收录了很多经典音乐曲目,但是这些乐曲和新时代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合,很多中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乐曲内容难以深入的理解,更加不能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我们必须要科学应用教材,尽量选择那些能够调动学生情感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手拉手》这首歌时,我们将它和2008年奥运会中的开幕式歌曲《我和你》联系起来,学生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这首歌较为熟悉,之后我们慢慢的引导学生了解历年奥运会的主题曲,如此一来不但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当代初中生喜爱流行歌曲的情况我们也应当合理应对,对当下的流行乐曲进行筛选,特别是要去除其中不适合中学生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我们的引导下,有选择性的欣赏流行歌曲。比如说很多中学生都喜欢周杰伦,他的很多歌曲中都蕴含了积极健康的正能量,我们能够从中选择一些如《听妈妈的话》、《蜗牛》等与学生共同讨论曲风特色、演唱方法等,学生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借助于我们的引导也让他们改变了盲目追求流行歌曲的态度,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1]。
二、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比如说对音乐节奏的学习,要求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能够极大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也想要更准确的模仿教师的节奏来向其他同学“炫耀”自己的反应力,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节奏模仿还能够有效的将过去一些难点知识变得更加简单,若教师能够将乐曲内相对复杂的节奏选择出来让学生进行模仿,则能够有效的减轻演唱难度。又例如画旋律线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乐谱下画,或者自己用手在空中画,听范唱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起动手画出旋律线。借助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体会到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动手操作,听课时也更加认真。
三、课后作业拓展
近年来,很多音乐教师也开始尝试着为学生提出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较为有趣的作业帮助其拓展,能够很好的调动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一方面是体验式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与体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了一些经典抗战曲目之后可以设置如下作业:下课后几名学生一组合唱《游击队歌》,并共同讨论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又比如说让学生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之后,把音乐文件拷贝给学生同时设置下面的作业:大家回家之后利用空余时间继续欣赏这首音乐,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借助于体验式课后作业,能够有效的丰富其音乐情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是合作式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比如说可以借助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合作来完成作业。当我们在某一首乐曲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回到家中唱给父母听,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分小组合唱比赛等。
四、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在教学《大海啊故乡》这首乐曲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拉近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借助于PPT课件来展开教学。对这首乐曲的主导节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海浪起伏的视频,要求他们观察海浪的形象,感受乐曲中海浪的节奏;随后根据这首歌主导节奏XXX.XX丨XXX—丨进行分析,借助于大附点与切分节奏的应用,将之前的强弱规律所打破,充分的体现出波涛起伏的海浪形象,让整个乐曲极具推动力。PPT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乐曲的意境与内涵,同时还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有效性的提升。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给学生呈现出丰富的音乐素材以及图片,不单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拉近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2]。
五、结语
总之,音乐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即是持续创新的过程,唯有不断进取、大胆创新,真正深入的理解新课改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新时期的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着力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学习营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从而确保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初中音乐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一、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缺乏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不感兴趣;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错估了学生的真实知识基础;首先,把握全局,如果是新教师,应该利用假期把整个学科的体系了解一下,至少本册课本要进行系统的了解,要进行系统的备课,便于掌握教材的重难点,不至于钻进死胡同。其次,熟悉课本材料,达到脱稿的水准,这样在巡视、指导、精讲时不至于翻书或者到处看学生的书。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有所了解。其次,本课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有意义,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有一个预设,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的常规课基本也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它在课堂教学起到辅的作用。运用得好易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实现课常教学高效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每一位教师都要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方法及其作用,对学习进行方法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教会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重要手段。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设计理念,往往强调教学结构的严谨与细密,一切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追求目标的达成度,认为这就是高效。这种理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感悟。教学方式是备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社,首先,教师应该知道要通过什么方法把备学生、备教材、备媒体融和在一起,通过什么方式将其呈现给学生。尤其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身份,调动丰体地位的学生。其次,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发扬集体的优势,重点分析学生情况和教法学法,既集思广益,形成共性;又发挥特长,形成个性。再次,充分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多学习骨干教师的经验方法,让他们往教学中起到引领和爪范作用。教师不能把学生往他预先的设计上引导,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教师重预设、轻生成是当今教学的一大误区。
三、课堂的无效结果
无论初中音乐教学怎样改革,“高效的课堂”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事实上,脱离音乐思维而生成的结果都应视作无效的泡沫,没有对智慧挑战的生成更是无效的生成。把音乐课上成想象课、学生常作些不着边际的猜想,都应视为无效的生成。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常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安排时间,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老师少讲精练,学生多学多练。洋思中学最著名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就做足了“练”的功夫,有人认为,其精髓就是一个“练”字。为了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所进行的又一次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
四、教师的调控能力不强
实施素质教育后,在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自由度加大了,课堂氛围也较以往活跃了,但教师对课堂局面的调控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增强,如:合作学习分工不够明确,学生责任意识不强,教师却无法指导;学生的问题增多便不予理会,或者没有时间理会;一些好学生总是被频繁点名回答问题,角落里的学生往往受冷落,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教师无计可施等。
五、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逻辑思维火花的碰撞,离不开心的交流,感情就是催化剂,可以让这一切顺利的实现。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缺少感情投入,不能有效沟通,课堂教学必然低效。要想从根本上弄清楚师生关系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谁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十分明显的。没有学生,教师不复存在;没有教师,学生也不复存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健康的教学活动,才利于教学已知和未知的矛盾的解决。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转化关系,是一种复合关系,也是一种互为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业务关系。即:教学交往。教学交往涉及到的四个方面,即:对话、互动、合作、理解。
【参考文献】
[1]田福军.建立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D]学位论文.2009,(04):5.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6
首先体现在课堂秩序的混乱。初中学生大多对合作学习的概念模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充分,音乐课堂上常常出现嘻嘻哈哈、讨论激烈、偏离主题的现象,更甚者,音乐课教学时间变为学生放松娱乐的时间。这就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肤浅,在教学中失去了实在的意义。
其次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取上较为简单,表面上看人人都可以参与,但是实际上没能引起人过多的探究欲望和深思,久之,就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可有可无,从而失去参与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如果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生而言,不啻为一种学习的负担,让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与课堂的实践背道而驰。
最后,教师未能合理规划合作时间和合作任务。教师也是影响合作学习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比较随意,没有做好时间和任务方面的规划,以至于学生探讨问题时不是有的放矢,而是随性漫谈,这样不仅影响课堂效果,也影响到整堂课的质量。
二、初中音乐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的对策建议
1.营造互助氛围,培养合作意识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我们在开展初中音乐合作学习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初中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与他们讨论的积极性成正比例关系,友好度越高,他们就更愿意与教师相处,也就更能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建立合作小组。通过建立人员相对固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学习成员在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便会感觉到他们是一个共同的学习团体,自己是这一团体中的一员,长期以往便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②开展竞赛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适时开展一些小组合作的竞赛活动,如小合唱比赛、我爱记歌词、歌词大接龙等,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
2.强化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欲望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鼓励他们分析观点,互相请教问题,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第一,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初中音乐课堂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们善于表达和倾听。任何单方面的倾听或者表达都不足以达成实质性的合作。第二,让学生学会互助和支持。比如在音乐模仿教学中,乐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主动帮助那些有待提高的同学;音乐表演或者舞蹈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合作互助会使他们表演得更好。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这一宝贵的合作互助资源,要从各个方面以鼓励的形式褒扬互助。
3.精心设计任务,提高学习质量
在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流于一种形式,交给学生的那些任务即使不通过合作也能独立完成。因此,要想有效提高音乐合作学习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若干教学任务,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地、适时地、恰当地安排任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对他们也能够形成一种挑战。
4.把握好合作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合作学习任务
篇7
初中音乐课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尴尬时期。首先表现在嗓音方面,初中生正处在嗓音变化的时期,一般变声期开始的年龄,男孩为12至14岁,平均13岁;女孩为11至13岁,平均12岁。变声期长短不一,有的仅几个月,有的则较长,平均约一年。变声期发高音困难,持久力差,声音粗哑,音准不易控制,有时会发出怪音。变声期以男孩为重,女孩较轻。男孩发高音不稳,女孩发低音不稳。其次,初中阶段是身体成长的高峰时期,第二特征的出现和羞怯感导致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乐于表现。而且,学生心理上的羞怯与感知能力的高度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只有处理好了这对矛盾,才能上好初中音乐课,因此我开始了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的研究。
说到“节奏”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生活的节奏、运动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等等,对于音乐课来说,节奏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则更高了。然而旧的音乐课堂上的节奏学习往往死板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里我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节奏练习最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有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才有律动,殊不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也同样需要。当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律动形式和小学的律动形式截然不同。我认为,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课堂上最好的律动形式。
我们学校由于扩大招生,有很多学生都是从周边农村小学毕业的,这些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更不要说有什么音乐基础了。由于个体差异大,在给这部分孩子上音乐课时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一首歌曲要教两节课,学生才能学会。但是我发现他们对节奏训练非常感兴趣,当我在课堂上让他们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声响,并把它模仿出来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纷纷举手发言。我把他们模仿的声响变成节奏型写在黑板上,并告诉他们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写成一定的节奏型,将这些节奏有规律地组织起来,便成了动听的旋律。
节奏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因为这些声响平时就在学生的生活周围,因此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兴趣,而且在练习节奏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对歌曲中难点节奏的把握,降低了歌曲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节奏训练是一种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这是每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却不能够利用兴趣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学生都非常喜欢Rap(说唱)这种说唱的音乐形式。Rap是黑人俚语中的一个词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源自于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而这种音乐形式我们也能应用于节奏训练当中。
击鼓传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人们根据古典的节奏迅速地把花传到别人手中,并不断往下传。其实,节奏也可以这样传递下去。在上音乐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做了一个节奏传递游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第一个学生将我给的节奏打两遍后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然后更换新的节奏,以此类推,看哪个组传得又快又好。学生的兴趣很高,注意力也很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节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采用适合学生的节奏训练形式,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节奏训练的内容要和教材紧密结合在一起
节奏训练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节奏训练的内容要从教材中挖掘,跟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节奏训练才有意义,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从节奏开始。”这是汉斯・冯・比洛在谈到节奏时创造的一个著名的句子。节奏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捕捉能力,让学生在播放的旋律中迅速捕捉到有特点的节奏型,为下一步音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8
笔者在深入调研中发现:由于一些音乐教师自身缺乏应有的“家乡观”理念,因而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对新教材或是完全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去教,或是浅尝辄止……导致了音乐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缩水”,音乐教育改革的目标也难以顺利实现。
江西,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还有着一大批优秀、丰富、翔实的本土音乐资源遍布全省各个地区,如高亢辽阔的兴国山歌、优美古朴的赣剧和生动活泼的采茶戏等。我们音乐教师作为艺术的传播者,有这个职责去传播家乡的音乐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地努力,并且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把“家乡观”引入音乐教育中,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传承江西历史文化及其地方音乐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本土音乐,应该对其本土的历史文化做一详细的探究。对于江西本土音乐的教育,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家乡观”理念,积极、主动收集、整理一些描述江西的地域地貌、人文风情等书籍,认真读懂江西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努力传承这一文化,因为这些历史文化与其本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识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在对江西的历史文化有一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再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专业,广泛收集江西各个地方流传的经典音乐进行分类、梳理,并加以学习、消化。在自身了解、掌握了江西本土音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乡土音乐”进课堂等形式,使学生爱乡音,重乡情,不断激发学生对江西本土音乐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学生深深热爱自己家乡音乐的情感,达到有效增强学生维护、发扬自己家乡音乐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坚持以审美为核心,旨在塑造美好心灵
音乐教师在备课时,就应着力挖掘出江西的每一首本土音乐作品中的独特美,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努力从不同角度、不同本文由收集整理层面体现这种美,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为课堂上展示的本土音乐所吸引、所感染,与之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提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在鉴赏江西本土音乐的同时,只有坚持以审美为核心,才能培养学生正直的理想和信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即塑造出美好的心灵。
三、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关注个性鼓励创新
在传授江西本土音乐的同时,音乐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每个学生作为一名江西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家乡音乐的独特韵味。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并未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有的提问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以至于一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对这堂课没有收获到一定的成效。这种教学法严重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对学生传授本土音乐时,要重视每个学生的
转贴于
积极作用,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对其本土音乐的不同认识,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得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一定的施展。
篇9
一、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在当今教育活动中,仍然大量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不合理的现象,教师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各种歧视、剥夺和强制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师生冲突、对立、情绪冷漠、气氛紧张等现象在教学活动中相当普遍。因此,要使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大胆自信地表达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把握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作风,放下权威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来对待,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并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萌发兴趣。
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能让一个学生过早地落伍。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像音乐课看起来是十分快乐的课,其实它也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乐器的学习,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是有差异的。同样的小曲,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因此,音乐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偏不倚,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当他们无奈地将琴放回琴盒时,这时老师要及时地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战胜自我,克服畏难情绪,逐步提高表演技巧,不断取得进步。
二、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做到“润物细无声”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的身教是十分重要的,在许多时候身教比言教更有说服力,身教对学生往往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老师对音乐爱痴如醉,对音乐教育事业执著追求,其学生也会对音乐兴趣十足,爱之会更深;相反,老师对音乐若即若离,对音乐教育事业冷漠处之,他的学生就很难对音乐有很浓的兴趣。所以,老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音乐专业能力,炽热的工作热情乃是激发培养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人格力量。上音乐课时,我经常组织一些师生共同参加的游戏活动。例如音乐接龙活动,由一名学生先唱第一句,引出开头第一个字,游戏开始了。我属于女生那一组,在男生唱完后我都能积极、准确地接唱出下一句。学生看老师对音乐积极性这么高,他们也萌发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热情地和我一起做游戏,寓教于乐,不断地培植他们的兴趣。
三、通过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1.举办竞赛活动。如在表现作品时,学生可用舞蹈、可用打击乐器伴奏,也可用诗歌、故事、绘画等表现形式,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学生自己商量要准备哪些节目,各个节目负责人是谁,由谁主持等,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工作,整个活动,学生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他们成了活动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忙得不亦乐乎,还会对音乐不产生兴趣吗?
2.开展游戏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学生行动上、情感上“自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这时都能回到最自然的状态中去随心所欲一下。在学生的即兴奏唱实践中,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倒是次要的。学生创造音乐,重在于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在此过程中,没有对、错,不会造成学生的挫折感。相反,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却能够使他们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表现自己的独创精神和独特个性,这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四、运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篇10
二、设问答疑,让学生“活”起来
初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对音乐的理解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值得赞许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全神贯注呢?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践证明,提问法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设计问题,就会使学生总处于一种很期待得到,期待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注意力可以因此而持久恒定,思维想象也会因此主动参与,感知体验的程度也会因此而加深。因此教师在欣赏是可通过启发、诱导、提问的方式进行。有人将欣赏音乐分为3个阶段: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那么,要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外,还必须进入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例如我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人音版第二册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中的器乐欣赏部分《瑶族舞曲》时,刚开始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学生嘘声不断,可我坚持住了,在前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首歌曲《追爱》同学们基本都听过,因此引入时我用的是这段歌舞表演,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把同学们的胃口吊的满满的,这首先便达到了音乐欣赏的第一个阶段:官能的欣赏。接着我便用大屏幕播放管弦乐队的演奏视频,同学们一下子便被那种恢弘的场面所震撼,听完一遍之后,学生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说瑶族人民很勤劳,有的说音乐很活泼,有的说瑶族人民多才多艺等等,对于这一课,作为教师的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所听到的去联想,这正是应了音乐欣赏的作用之一,发挥学生想象力,对音乐进行审美的过程。达到了音乐欣赏的第二个阶段感情的欣赏。最后我才出示作者简介、作品背景、曲式结构分析、分段欣赏等,这时候学生对这些非常乐意接受,达到了理智欣赏的阶段,用这样的方式去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想象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篇11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基于多元化教学理念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见解比较片面,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了强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教师要基于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结合初中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丰富音乐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严谨而诙谐的音乐专业术语,生动地将音乐知识传输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1]。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音乐自身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在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将音乐的审美信息呈现出来,鼓励学生经过丰富的想象,组合并创造出新的音乐形象。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一首音乐作品,例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在浪漫、幻想、激情的音乐世界中,倾听和感受这首音乐的内涵,体验和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音乐情绪,了解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内容,学习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逐渐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欣赏完这首音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使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加深对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多将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由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演唱曲目,或者通过录音机学习音乐歌曲,这种音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较低,音乐教师并不是音乐家,其自身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音准或者音高并不十分标准,从而影响音乐教学质量。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可以结合音响、事物、画面等多种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音乐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其独到的优势能够提高音乐学习的理解能力和感知力,结合音乐历史背景,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
例如:初中音乐教材中的《阿西里西》一课,教师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由于这是一首贵州彝族的原始民歌,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展示一些贵州彝族人民生活的片段,了解彝族文化,介绍《阿西里西》这首民歌中运用的音乐表达形式和乐器,让学生了解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音乐题材及风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首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民歌方面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贝多芬《月光》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背景,创设与之相符的教学情境,基于多媒体的试听平台,教师能够自如地进行音乐教学的转变,从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2]。
三、通过流行音乐带动音乐的学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初中学生已经具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电子商品,中学生会在课余时间欣赏自己喜欢的歌曲,且一般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不懂得基本的音乐知识,很难欣赏到音乐节奏中的美感[3]。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选取的音乐达不到现在学生的欣赏要求,并且教学过程比较随意,音乐教学称为应试教育。
针对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感兴趣这一特点,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入高雅的音乐殿堂,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中学生的广泛喜爱,因为其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明星效应,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很容易感受到流行音乐的独特之处。在学习蒙古民歌时,教师可选用凤凰传奇的《天蓝蓝》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对视频充满兴趣的同时能够对蒙古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爱国意识,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流行音乐更容易受到广大中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流行音乐带动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创新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还应加大音乐教师和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丰富音乐教学资源,给音乐课堂创新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篇12
音乐课堂是初中学生对音乐课程进行学习的重要渠道,在新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堂教学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师生要共同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作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利保证。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师要先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让学生先对音乐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让学生从最初的“厌学”转变为最终的“乐学”,是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脱离出来,进而转投到“主动学习”的队伍之中,最终学生能够达到现在一直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我通过多年的初中音乐教学发现,要向培养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就要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因此全面采取“互动式”的音乐教学是极有必要的。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需要开个好头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往往预示着一节课的成功,而教师也要借由一个良好的开端来成功的吸引学生对于音乐学习 的兴趣。因为,兴趣的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在没有兴趣的状态下进行学习,那么就会让学生没有对知识进行掌握的意愿,那么音乐教学就变成强迫学生进行学习了,这不是初中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向通过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接下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引起学生对音乐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冲动,唤醒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学习的热情。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要求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使教学的内容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得到一定程度展示增强,借此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接受到相关的教学知识,从而时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水平。比如,教师在教唱歌曲《七子之歌》的时候,一改往日的教唱式教学模式,在课堂开始前先给学生讲述《七子之歌》的背景故事,讲述澳门地区的一些历史问题,让学生了解到一段真实的历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让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探讨等历史问题,通过讨论来增强学生对于歌曲的情感流露。随后,教师再教学生来唱《七子之歌》,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这一首歌的学习时,表现的格外的认真,并且能够很好的把握住歌曲之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情感。这样仅是让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得更为认真,还从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共鸣,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部分隔阂,扫除了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使得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这就为音乐课堂的高效教学提供的有力的保障。
二、初中音乐课堂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需要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同时音乐本身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可能是词曲作者的人生感悟。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及“哦啊哦”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可以融入音乐的教学之中,教师要对课堂氛围进行合理的把握,在保持音乐课堂开放的同时,也要保持课堂氛围的和谐、愉快,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师生之间的相处变得更为融洽。
初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将学生带入到音乐的殿堂之中,任由学生“贪婪”的汲取音乐知识,让音乐知识能够滋润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是学生学的伙伴,和学生合作起来对音乐进行完美的演绎,在实践中领略到音乐之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音乐的文化韵味,使得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学生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做到敢说、敢想、敢唱、敢创新,这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信心就被树立起来了,从而让学生的心中种下了美的种子,让美能够由学生的内心深处开始萌发。
(一)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还教师一份惊喜
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行,型课程教学理念以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因此教师也懂得了要在教学中平等的对待学生,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处于“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之下。这就是说,在日常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中的合理位置,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伙人,与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达成τΦ慕萄目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予以学生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找准问题思考的方向,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能力,进而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能够愉快的进行相互交往。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有可能被充分激发起来,并培养其健康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是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
(二)一改课堂平淡无奇之风,引竞赛促学生激烈竞争
初中学生的心智尚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因此其表现得极为争强好胜,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篇13
1.整合性原则
在开展音乐互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重点介绍音乐作品的思想、背景等内容,还应当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整合性的知识系统,进而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作品。
2.多情景原则
因为音乐教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
3.统一性原则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当统一协调音乐的思想性与科学性。
4.主导性原则
在师生互动时,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其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起来,逐步引导其对音乐进行理解,提高其认知能力。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
1.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环境
结合实践来看,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主要是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情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变化时期,这就使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羞怯、紧张等心理,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性不足以及教学质量因此而大大降低,对此,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环境。为此,广大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自己以往课堂教学态度,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开展教学。比如,课堂上学生对于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时,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随后分别对不同答案进行点评,这种包容性的态度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音乐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使他们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以及在此情况下实现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初中音乐教师还应加强课堂教学引导工作,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音乐知识。比如,在《瑶族舞曲》这一音乐内容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其手风琴独奏完整地播放给学生听,随后引导他们分别描述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画面,之后教师再结合教案将《瑶族舞曲》所表现的族音乐文化魅力总结出来,让学生能够对此有更深的理解。
2.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快乐指数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完成的前提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全面考虑在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时,教师不但要争取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音乐课堂的快乐指数,还应当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互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位学生的表情,并对其心理进行分析。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活泼、激昂的语气与说话风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要用饱满的情绪来活跃课堂氛围,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例如,在对《欢乐颂》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欢快的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高涨的热情下进行初中音乐学习。
3.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教学前应当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并将其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在学习《香格里拉并不遥远》这首歌曲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对音乐的特点、场景以及情绪等内容进行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在音乐中律动与表演起来,从而能够轻松应对教师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特点。
4.通过开展竞赛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互动
相关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因此,广大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征,通过开展竞赛来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互动。竞赛作为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方式,其不但能够使他们勇敢地表现自我,同时也可以在实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情况下提升教学质量。对此,广大初中音乐教师应结合具体音乐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多开展竞赛活动。比如,教师在完成某一首乐曲基础知识、声乐唱法等教学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多组进行现场演唱比赛,由教师担任裁判进行打分,看哪组唱得最好。另外,为了提升学生的竞赛积极性,教师可以给获胜者一些小奖品,这样一来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竞赛的积极主动性。
对初中音乐教学来说,提高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同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上文在基于笔者研究及多年教学工作实践上探究出了一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借鉴。